浅谈《平凡的世界》中的陕北方言——正文5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14:58: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平凡的世界》中的陕北方言——正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平凡的世界》中的陕北方言——正文》。

第一篇:浅谈《平凡的世界》中的陕北方言——正文

河北大学2009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引 言

在现当代文学史上,有许多的作家在自己的方言土语中汲取营养并且获得成功。方言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它的地域特色,它的鲜活和魅力的个性。[1]

我们所熟悉的电影《手机》,就是刘震云用四川方言和河南方言进行的创作,还有《疯狂的石头》中的重庆方言,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使用山东登州方言的代表作家莫言和张炜,分别写出了《红高粱家族》和《古船》,山西味浓郁的作家赵树理写出了《小二黑结婚》这部极大体现山西生活风貌和习俗的小说。这些都是一些成功运用作家所熟悉的方言写作的例子。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地区的方言都是这么的著名,尤其在文学、文化领域。因为有些地方的方言发音比较有特色,所以写出东西来受到很大的关注,像陕西方言、四川方言和北京方言等,就经常地以文学的形式出现,向人们传播着这个地域所具有的文化。

在当代文学作品中,最值得谈论和关注的方言莫过于描写晋陕乡村的作品和京味题材的小说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运用陕西方言进行创作的作家。陈忠实的《白鹿原》用的是关中方言,而路遥、史铁生则是通过对陕北方言的运用写出了如《平凡的世界》、《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在文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文章。这些陕籍作家对于方言的运用已经达到信手拈来的程度,于是一部部展现于小说中的富有陕北文化气息的活生生的人物被读者们感知和记忆。本文在这里挑选了在陕北作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路遥的著名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来进行尝试性解读,对《平凡的世界》中陕北方言的提炼使用进行剖析,并且分析陕北方言在小说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在小说创作中较早运用陕北方言的是根据地作家那些陕北题材的作品。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柳青的《铜墙铁壁》、《种谷记》,欧阳山的《高干大》等小说,都有对陕北方言的采用。[2]但是在这些根据地的作家作品中,陕北方言仅仅是以大众化的、口语化的形式被采用,而描写乡村所具有的地域特性、农村生活的陕北趣味性,并将陕北方言提升为一种文化的作家作品并不多见。但是到了近二三十年在路遥等陕籍作家的倾力描绘之下,陕北方言作为一种文化的符号才引起了大众的关注和兴趣。

早期的陕北方言小说的创作大多数只有在人物的语言中使用了少量的方言,在文本之中主要还是尽量向现代汉语的规范化来靠拢,。柳青的《铜墙铁壁》,杜鹏程的《保卫延安》都是在语言的运用中尽量使用方言以求表现出人物的地域特点。路遥曾将柳青视为陕北方言写作的前辈和学习的榜样,因为我们可以看出路遥的创作深深地受到了柳青的影响。“由柳青、王坟石到路遥等写陕西乡村的作者,笔调毋宁说是相当‘文’的,文字极雅驯,写人物话语使用方言尚且节制,叙描用的更是所谓‘知识分子调子’。” [3].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中陕北方言的创作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在小说中,他不管是在词汇的应用上,还是在语法的特点和修辞上,都与陕北方言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将陕北方言的特点和陕北的地域文化特点充分地展现给了读者。

河北大学2009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一 《平凡的世界》中的方言词汇

在《平凡的世界》中存在着大量的具有陕北特色,并能反映陕北地质风貌和人们生活习俗的词汇,这些词汇的大量应用使得小说的陕北味儿更加的浓郁。

在《晚清小说史》中,阿英曾说过:“方言的应用,更足以增加人物的生动性,而性格,由于语言的关系,也更突出。” [4]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遥写的陕北农民,通过农民的陕北口音,陕北土话语,使得一个个人物神情毕现,如上面所说的,因为陕北方言的自如、合理运用更好的表现出了陕北人的性格气质和心理世界。

1.1陕北方言名词

路遥在描写《平凡的世界》的陕北农村时用了很多陕北所专有的名词。

1.1.1反映陕北特有的地貌、事物的专有名词

反映出陕北的山川地貌特点的有“圪崂”、“山峁峁”、“崖洼洼”等;陕北的农村庭院又有一些专属词“脑畔”、“门楼”、“硷畔”等;骂某个人常用“龟子孙”、“爬熊”等;称那种如王满银一般不着家的人为“逛鬼”;还有描写陕北土窑洞的词汇“锅台”、“窑掌”、“脚地”、“灶火旮旯”等。

这些词汇非常富有陕北的地方特色和意味儿,向我们展示的是黄土高原特有的地质地貌以及陕北人民的生活环境,很好地增强了小说的陕北文化的意味。同时这样的描写使读者能有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和新奇感,倍感亲切和逼真。

1.1.2我们所熟知的一些人称或事物的专有名词

把正午时分称为“亮红晌午”;称妻子为“婆姨”;称年青人为“后生”;称不争气的人为“爬熊”;称爱说笑爱热闹的人为“红火人”;把不精明的人称为“半吊子”;称过于忠厚的人为“磁脑”。

在《平凡的世界》中称小孩儿为“娃”,碎脑娃娃,憨娃娃等等,无论是谁的娃娃,人们都以自己的娃娃视之,也不管娃娃多大了,即使是如孙少安这样的强人,担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在困苦之中最需要的是孙玉厚的安抚,一声“娃”,叫出了陕北人的质朴,表明了父亲对孩子无限的爱。男孩子称为“小子”,女孩子则称为“女子”,即使是在责怪孩子时,如玉厚无奈于闺女兰花对王满银的傻傻的爱,只是一句“这傻女子”“死女子”,在责怪之中饱含着浓浓的爱意。

我们发现,也许是因为路遥的精心提炼,《平凡的世界》里出现的方言土语词汇,非常明显地体现的是陕北的纯真和质朴方面,这就是《平凡的世界》要向我们展示的陕北的特有的文化品格。读到这些方言词汇,其中农村(双水村)所透出的原汁原味的陕北方言描写,使我们仿佛置身双水河畔,纵横的梯田,连片的庄稼地,黄土地上清丽的农村世界,那带着天真的质朴,令人感到酸楚,也使我们遐想其中的美好。这些能打动我们的陕北魅力,来自于路遥的方言魅力,也来自于方言的文化内涵。

河北大学2009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1.2陕北方言的形容词

表达意外、得意、吃惊、无奈、不满等情感称为“把他的”;乱七八糟、一塌糊涂谓之为“五麻六道”;形容捣蛋、扯皮、添乱、使坏等意思用“拧龇”;表达货真价实的意思用“硬正”;疲劳称为“熬”。

“烂包”,“糟了、坏了、倒塌、无法维持的意思” [5],描写少安家的光景时多次提到“烂包”。如“而眼前发生的又并不是一件小事。姐夫不仅使一家人蒙受耻辱,而且罐子村他家的生活越烂包,他这里的家庭也就要烂包的更快些”让我们感到一阵阵的心酸,一个这么勤劳的家庭,摊上这么一个“逛鬼”姐夫,生活更加受到拖累,饥饿感时时地冲击着少安一家的胃。这样又使我们联想到这块穷苦的土地上的一次次的灾难,一次次的不幸。仅仅一个方言词汇,竟然引起了我们的感同身受,不能不说是这个方言词汇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另外还有“挣命”一词,也多次出现,表示“拼命、努力”的意思。少平为了摆脱农村的生活,只身一人,走城里揽活,过着居无定所,在外还要承负家庭的责任,他想通过自己的“挣命”为父亲抠几眼窑洞,这是他的愿望。正是因为带着这样的信念,当他走进煤矿的时候,面对时时的生命危险和不堪的挖煤生活,他才能够勇敢的坚持下来。一个词汇,竟然如此的传神的表现出少安的艰辛和他坚强的意志,以及陕北人所具有的一切朴实。表现力如此之强,可见路遥对陕北方言“个性”的有意识的运用,在刻画人物性格,描写典型的细节上,表现情态意趣等方面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艺术化了的语言。

1.3陕北方言的动词:

参加红白事称为“赶事情”;支持不住叫“立不定”;互相说话叫“拉话”;将海阔天空,好似喷口水似的聊天叫做“谝”„„

“泥窑”——这人手巧,杀猪、泥窑、垒锅灶,匠工活里都能来两下,他生养的两个儿子金富和金强,象土匪一样蛮横。

“泥”在这里是粉刷的意思。从这个用词我们不难想象到陕北的特色:陕北是一个相当落后的地区,人们的建造还停留在比较原始的基础之上,当窑洞建造之后,需要用和的泥在表层涂抹一遍,然后再更加细腻地涂一遍,为的是其表面上看起来更加的美观,所有的工序用到的最重要的材料就是泥。所以,不管是用工还是选料上来说,称为“泥窑”再贴切不过了,用“泥”字“泥窑”,实在是十分地贴切。

文学来源于生活。几十年的陕北生活成了路遥小说题材和地方语言的最为丰富的来源。这些来自《平凡的世界》中的方言土语词汇全部来源于他们生活的地域的日常生活和交际用语。而这部小说是以典型的陕北生活为背景的,大量使用陕北方言词汇,显得自然、和谐、顺畅。因此《平凡的世界》里的自然和谐之美就体现了出来。

1.4语气助词的运用

读了《平凡的世界》,感觉里面的感情特别浓,尤其是在读到出现语气词的句子之时,河北大学2009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这是路遥在运用陕北方言进行创作的一大特色。文中大量地出现了语气词“哩”和“呀”。

普通话写作中,表陈述、疑问、感叹的句子的助词,一般是使用“吧”、“吗”或“啊”等词,而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中却大量使用了“哩”和“呀”这两个可以使陕北味道更加浓郁的词。这是《平凡的世界》词汇运用的一大特色,路遥大量使用这种语气色彩浓郁的词汇,把我们也带入了作者的情感表达之中,使得小说具有更加强烈的感染力。

1.4.1语气助词“哩”

⑴“你还没吃饭哩?”润叶问她二爸。⑵兰香说:“姐姐让我在这里照门哩„„”

⑶“你怎敢晚上一个人住在这?再说,这家里有什么金子银子要照哩?那几个破盆烂 碗,白给贼娃子都不要!走,咱上去把门一锁,回家去。”

⑷“二哥,看!那不是姐夫?推车子的那个!看,还是爸爸给姐夫往车子上装土哩„„” 你成这个熊样子了,还能什么哩!

⑸“谁也没死!都活着哩!”少平大声说。⑹“那你姐„„你姐„„哭谁哩?”

⑺“姐姐,你不要急躁,事情总有我哩!你看你眼睛都肿了。千万不敢伤身子,你还要拉扯猫蛋和狗蛋„„那两个娃娃哩?”

比如第⑺句,少安从外地回来到了家里时得知姐夫被劳教后,姐姐为此事伤心不已,一下伏到了少安的肩膀上哭出来,⑺是少安劝慰姐姐说的话,连续出现两个“哩”,陕北方言土味儿浓烈,读来亲切、自然,而且感动,在陕北这样贫穷的农村里,一个家庭的重担,对一个贫困的农民来说只能是扛在自己二十三岁的肩膀上,就这样告诉家里的亲爱的人,就这样坚强地扛下去。

1.4.2语气助词“呀”

⑴隐隐地可以嗅到一种泥土和青草芽的新鲜味道,多么好呀,春夜。⑵这口猪可是他们家的命根子呀!⑶“姐,没什么事我就走呀„„” ⑷“爸爸,我回来劳动呀。”

⑸可一旦长大了,每个人的生活道路会有多大的差别呀,有的甚至是天壤之别!⑹在这穷乡僻壤,没什么稀罕吃的,红枣就象玛瑙一样珍贵。那季节、可把多少人的胃口撑坏了呀!有些人往往枣子打完后,拉肚子十几天不能出山„„

⑺他说他要在家乡找个媳妇,参加农业生产呀。

⑻正月里冻冰呀立春消,二月里鱼儿水儿水上漂,水呀上漂来想起我的哥!

在现代汉语中是需要用“啊”或“啦”的助词,路遥却用了一个“呀”。这是路遥对于他生活几十年的陕北农村的用心体验后写出的语言,这是原味儿的陕北话。“呀”的运用,给了我们一种不同的陕北式的阅读体验,仿佛我们置身在了陕北这片土地之上。

河北大学2009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二 《平凡的世界》中陕北方言写作的语法特点

2.1叠词的运用

《平凡的世界》大量使用了叠词,重叠的使用使得词汇、句子更加具有陕北韵味。小说中叠词的形式主要有ABB式,BAA式,AABB式,BBAA式等,另外有种特殊的叠词形式A格BB式,在这里我将会对ABB式和A格BB式进行分析讨论。

2.1.1 ABB式:

小说中出现的ABB式的叠词主要有有名词性、形容词性和动词性。

名词性的有:黑口口、崖洼洼、小口口、俊蛋蛋、土窝窝、痰丝丝、烂碴碴、小篮篮。名词性的ABB式叠词,名词后一个字重叠,更加地专注于名词的特点,使得词语的特点更加的鲜明、生动和形象。

形容词性的较多,有:冷森森、热烫烫、红艳艳、皱巴巴、汗淋淋、毒辣辣、亮闪闪、汗津津、毛茸茸、黄漠漠、潮润润等。动词的后一个字重叠了,放在适合的语境里面使词语形象化了,这样就扩大了词语的作用,即扩大了在文章中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动词性的有:拉手手、亲口口、西瞅瞅。动词性的ABB式具有亲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现对几个叠词的表现效果进行分析:

⑴土窝窝——少安就在窑旁边戳了个小土窝窝安身。

⑵汗淋淋——他把旧制服棉袄的襟子敞开,露出一件汗淋淋的褪色桃红线衣 ⑶亲口口——拉手手,亲口口,咱们到圪 里走!

重叠表示的是程度的削弱。⑴句中ABB式词语为名词,从现代汉语语法来讲,名词本身并不能重叠,即使是重叠也只是语素的重叠,比如:爷爷,奶奶,弟弟,妹妹等。而“土窝”用了重叠“土窝窝”,使得词语本身的语气较和缓,这样就让我们感觉到了作者的感情成分的融入。⑵句中ABB式为形容词,使得表现更加地生动和贴切。⑶句中ABB式为动词,“口口”重叠作后缀,使其更具有感染力。

2.1.2 A格BB式

在小说中,还有一种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的叠音词,这种重叠手法很具有陕北特色:A格BB式,“格”本身无意义,在这里词嵌起到增强表现程度和调节音节、节奏的作用。

文中出现的A格BB式有:绿格铮铮、绿格茵茵、笑格嘻嘻、白格生生、苗格条条、蓝格莹莹、绒格墩墩、软格溜溜、黑格油油、白格生生、花格弯弯、苗格条条、红格艳艳、水格灵灵、白格生生、弯格溜溜、亮格哇哇,共计17个,其中有的A格BB式还多次使用。

⑴这人轻闲得三天两天就赶集上会,又喝的是蜂蜜水,光景日月绿格铮铮,他不能叫谁能哩?

在这里,日子过得好用了“绿格铮铮”,此时金光亮多少年来终于翻身了:地主的帽子摘了,儿子当了兵,弟弟又给他捎回来两箱子意大利蜂,日子开始红火了,腰杆也挺直

河北大学2009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了,一个“绿格铮铮”把他此时的得意的神态刻画的是真真切切。

⑵这灵香头发黑格油油,脸白格生生,眼花格育育,身材苗格条条,就像那水漂莲花,风摆杨柳卜„„我看见,灵香俊得像天上的七仙女下了凡!她梳了两根麻花辫子,穿着红绷子衫;那红绸子呀,红格艳艳,水格灵灵,把人眼都照花了„„

这两句连用A格BB式,引人注目。在这里揽工汉说出这种话来,可以表现出他对于姑娘的喜爱和向往。这两句话是在少平在城里揽活的时候从一个揽工汉嘴里所描绘的姑娘,对于这些整天充斥着劳累和痛苦的人来说,这种对于姑娘的向往,真真实实地体现出了当时揽工汉的情态和心情,历历在目。

河北大学2009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三 《平凡的世界》中修辞的运用

3.1陕北方言味儿浓郁的信天游

谈到《平凡的世界》中对陕北方言的应用,就不得不注意一下小说中的陕北所特有的信天游。信天游的使用大大增强了小说的表现效果。

3.1.1信天游定义

信天游,也叫“顺天游”、“山曲儿”。顾名思义,顺天而游,信马由组,海阔天空。陕北信天游歌曲是陕北人民群众天才的创造成果。陕北人民在生活中有感而发的产物。[6]

唱信天游的人通过切身的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把发生在自身周围的人和事,尤其是要把自身的感受,或是悲伤或是欢喜,贴切、生动地通过歌唱表现出来。在歌唱之中或是触景生情,或直抒胸臆,抑或是托物言志,但总是会把一切感受真真实实地表现出来。“这些在《平凡的世界》中大量应用,路遥在写人物语言时运用的陕北信天游,表现了善被人的思维习惯和文化心理,大大强化了小说的地域文化意味,读来本色自然,天然无雕饰,又与人物的性格相吻合,能极大地牵动人心,为小说增色不少。” [7]

3.1.2《平凡的世界》中信天游的特点

1.叠词的使用。在《平凡的世界》中的信天游大量使用了陕北方言中的叠词,叠词的使用可以加强节奏感和音乐感,具有更加生动和直观的表现力,这样就使得作品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陕北方言中单音节名词、动词以及量词大都可以重叠,这些重叠词在民歌中大量出现,有些已经失去了原有的语法意义,但在民歌中所起的作用却远远超出了词语本身的内涵。[8]

⑴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格莹莹彩,生下一个兰花花,实实爱死个人!五谷里(那个)田苗子,惟有高粱高,一十三省的女儿呦,数上(那个)兰花花好„„

在⑴中“青线线”、“蓝线线”、“兰花花”“实实”这几个叠词的使用,把此时的王满银对兰花的喜爱表达的淋漓尽致,如他所说“真是爱死个人!”同时也表现了“逛鬼”王满银不计前嫌,开朗、乐观的性格。兰花听了这个段子,心里自然乐滋滋,“兰花脸涨得通红,跑过去用他那老茧手在王满银的后脑勺上拍了一巴掌”,心中充满着幸福的喜悦。爱的表达自然且真挚,信天游功不可没。

⑵说下个日子呀你不来,硷畔上跑烂我的十眼鞋。墙头上骑马呀还嫌低,面对面坐下还想你。山丹丹花儿背洼洼开,有什么心事慢慢价来„„

河北大学2009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⑶你要拉我的手,我要亲你的口; 拉手手,亲口口,咱们到圪崂里走!

在⑵、⑶中,也都用了ABB式词汇重叠,“山丹丹”、“背洼洼”、“拉手手”、“亲口口”。在《平凡的世界》中,每次信天游的出现都是极为合乎当时情境的自然运用,而且ABB式在民歌中的直接使用,它们或摹声,或摹动作,表现直接且形象生动,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2.比兴手法的运用。在信天游中,一般是在上句来起兴、作比,而在下句点题。比如,⑴中“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格莹莹彩”起兴,而“生下一个兰花花,实实爱死个人!”作比。

这些不管是陕北方言的话语还是陕北的信天游的灵活运用都源于路遥自身丰富的生活经历,《平凡的世界》中作者对于方言的把握可谓是得心应手,自然贴切,生动形象地呈现了生活的美丽、苦难与真实,展示了陕北所具有的深刻文化内涵。

3.2文本中修辞的运用

在《平凡的世界》的文本中路遥还使用了不少的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大多以陕北农村的事物作比,以陕北人的思维方法和心理活动作真真实实的陕北式的思考,这样更增加了小说的陕北地域文化特色。在这里仅对小说中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格进行分析。

3.2.1比喻

⑴洗澡时正好下井的工人还没上来,一大池水就他们两个人,少平直把他哥的脊背搓得象水萝卜一样红。

⑵这些日子以来,这家的主事人金俊武元气大伤,两只火耿耿的铜铃大眼,已经失去了一些挑战的意味。

“水萝卜”、“铜铃”都是陕北特色的一些事物,在这里作比,因为是陕北方言式的文章,所以更加地增添了句子的陕北方言味儿,这就是《平凡的世界》中路遥的陕北方言写作特色,处处体现的都是陕北的地域特色、陕北的文化意味。

3.2.2夸张

⑴父亲借下一河滩帐债娶过了二妈,并且连住的地方也让给二爸家了。

⑵润叶很快明白,向前的确对她和惠良敏感了。于是哭着对他说了惠良和丽丽的事,惊得这个要寻无常的人嘴巴张得象窑口一样大。

⑶现在她为了他,亲自跑回来,找到他门上,他却象一个贼娃子一样躲在这山里,不见人家。

“河滩”、“窑口”、“贼娃子”都是陕北耳熟能详的事物,这就是陕北人的思维方式。鲁迅先生曾说:“方言土语里,很有些意味深长的话,我们那里叫‘炼话’,用起来是很有意思的,恰如文言的用典,听者也觉得趣味津津。” [9]路遥根据自己对陕北生活的细致入

河北大学2009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微的观察和体验,将这些陕北事物经过提炼,用到了修辞之中,使我们感觉到“趣味津津”。

3.2.3比拟

⑴第一批成砖呱呱叫出窑后,三天内就销售一空。

⑵铁匠铺的一扇门闭着,另一扇门开了一条缝,看见里面红光闪耀,大锤小锤响得如同炒爆豆一般。

这两句用的都是比拟的修辞手法,比拟手法的使用使得作者对事物的描写和表达更加的形象和生动,使读者有了更加丰富的想象空间,可以捕捉到事物的意境,体会其深意。

另外,这两句话还能真切表现出陕北人的说话的习惯性思维,所以路遥的描写能让我们联想到这就是一副完完全全的陕北生活画面。

3.2.4通感

⑴爸爸心里象猫爪子抓一样,死不能死,活不能活啊!

⑵金家湾那面有个什么“响动”,玉亭的耳朵都能逮得住,回来马上就给他汇报了。这两个例子用的是通感。通感可以引起感官的共鸣,也具有使得读者具有更加丰富的想象的余地,使描写更加形象。

路遥就是在陕北这块土地上成长起来的,所以陕北的方言,不管是信天游还是陕北人朴实的思维方式,都对路遥的写作思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平凡的世界》中每当他写到陕北时,他好像都在用同一种的所谓的方言式的思维模式,从而使得他的平凡的世界中的所有的描写,不管是人,是花草,是言语都异常的生动、形象,朴实且真实。

河北大学2009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四 《平凡的世界》中陕北方言创作的意义

“方言土语的成分也不是绝对不用,只是限定在特定的情况下使用。譬如作品里某个人物的对话,要是用了某地区的方言土语,确实可以增加描写和表现的效果,这就是个特定的情况,这时候就不放使用。又如作家觉得方言土语的某一个成分的表现力特别强,普通话里没有跟它相当的,因此愿意推荐它,让它转成普通话的成分,这就是个特定的情况,这时候不妨使用。” [10]路遥对陕北方言的恰如其分的运用,就是在自己生活的二十几年的陕北农村中得到的方言素材,并且经过筛选,为了表达效果的需要,在特定的情况下,他将陕北的方言土语经过精心加工和提炼,这样在体现陕北文化意味的同时又能准确的传情达意,还使我们产生了丰富的想象。

方言土语往往具有传神、富有张力等当代官话无法比拟的特色与韵味,使用得好,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路遥在写人物语言时运用陕北方言,烧制出了陕北方言的一些“原味儿”,表现了陕北人思维习惯和文化心理,大大强化了小说的地域文化意味,读来本色自然,天然无雕饰,又与人物的性格契合,具有牵动人心的力量,为小说增色不少。

[11]

《平凡的世界》在对陕北方言的运用上几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所以看罢小说,孙少平、孙少安、田润叶、田晓霞等人物都是一个个的血肉饱满,我们随着他们的快乐而高兴,为他们的不幸而伤心不已,为他们的成功而欢欣鼓舞。我们好像也真正的投身到了那个年代,好像也经历了陕北农村生活的艰辛,经历了那个不幸的年代的痛苦与苦闷,又好像也获得了能够果腹后的快乐,读到了陕北人的坚韧与努力„„

《平凡的世界》获得了矛盾文学奖,并得到了大批读者的喜爱和追捧。它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路遥生动地展示给我们的陕北的山川河流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丰富的文化色彩,还是因为他将陕北方言转化成了自己所独具的特色的文学语言,给了我们一种全新的语言表达方式,给了我们一种亲切的阅读感受。所以说《平凡的世界》中的陕北方言对表达出陕北地域文化和鲜亮的民间气息,都起到了非常有益的作用。为以后的一切方言作品的写作,尤其是陕北方言的写作提供了极其优秀的素材和极好的启示。

河北大学2009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结 语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的陕北方言小说的代表作,为了能够很好地增加作品的黄土高原地域色彩,并发掘其中丰富的陕北文化特色,展现陕北的地域文化特点,作者从多方面着手,给我们以原汁原味的陕北语言感觉。一方面在小说中大量地使用了陕北所特有的陕北方言词汇。如:“山峁峁”、“怎”、“毕了”等。另一方面从小说的语法特点中加入大量的陕北方言元素。比如:具有浓浓陕北味儿的A格BB式的大量应用。路遥还在修辞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信天游总是能够适时地出现,更增加陕北风味。另外在文本中还应用了大量的修辞,这些修辞也是带有明显的陕北方言韵味。

读罢作品,感觉就像是一个陕北农村老汉以自己的方言土语在向我们讲述陕北的故事,我们也仿佛置身其中了。能达到如此的表达效果,我们不得不说路遥在对陕北方言的使用上已经炉火纯青了。他以自己的一腔热情倾注在作品中,并以自己对陕北方言的精心提炼,写出了这部原汁原味的陕北方言作品。

只因个人水平有限,所以对《平凡的世界》中陕北方言的分析实在过于浅显,希望以后能够将此文章更加完善,也期待有更多关注陕北方言,研究路遥小说方言的文章能够见诸报端,使得对路遥的小说语言研究能够经久不息。

河北大学2009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谢 辞

论文终于完成了,此时此刻我依旧无法平复心情,写作的过程对我而言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它给了我煎熬,给了我耐心,给了我对所学知识的总结和升华。使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很多,相信会给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带来莫大的帮助。

在此我首先要向我的导师刘晓颖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每次我去找刘老师,她总是会在刚下课后就开始一刻不停地对我的论文各个细小的环节给以指导,带着讲课后口干的沙哑,看着老师的辛辛苦苦,想到自己的“磨洋工”,真是自惭形秽。我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做学问,什么叫认真。还好我及时纠正了态度,虽然我所具备的专业知识还太显稚嫩,但我还是尽自己的力去把论文改到更好。另外郭伏良老师在我开题遇到困难时给我提供了很多宝贵的资料,在这里一并感谢。

其次,要感谢我的母校河北大学,感谢母校为我提供的一切一切,特别是学校的期刊网,使得我在资料搜集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

最后,感谢我的同学朋友们,在我的论文写作和修改过程中他们亦多次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谢谢。

河北大学2009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参考文献

[1] 路遥.平凡的世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五月北京第1版

[2] 马永军:艰难的文化突围—论新时期小说的方言.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第2期

[3] 贺智利.试论路遥小说与陕北方言.安康师专学报,1999年12月第11卷第4期 [4] 叶圣陶.关于适用语言.北京:作家出版社1964年版 [5] 党红岩.陕北信天游的艺术特点.研究与探索,2008年9月

[6] 张俐.论陕北方言在陕北民歌中的作用.西北大学学报,2006年9月第36卷第5期 [7] 贺智利,王抒.陕北方言与路遥小说的艺术韵味.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3期

[8]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9] 李杰.浅析《平凡的世界》的语言特色.文学教育(上),2008.12 [10] 刘育林等.陕北方言词典.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 [11] Landsberg,Marge E.Syntactic Iconicity and Lingtlistic Freezes.[M]:1995年

河北大学2009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注 释

[1] 马永军.艰难的文化突围—论新时期小说的方言.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第2期

[2] 贺智利.试论路遥小说与陕北方言.安康师专学报,1999年12月第11卷第4期 [3] 赵园.地之子.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年6月第1版,第 192页

[4] 阿英.晚清小说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08月新1版,第171页 [5] 路遥.平凡的世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6] 党红岩.陕北信天游的艺术特点.研究与探索,2008年9月 [7] 党红岩.陕北信天游的艺术特点.研究与探索,2008年9月

[8] 张俐.论陕北方言在陕北民歌中的作用.西北大学学报,2006年9月,第36卷第5期

[9] 鲁迅.门外文谈,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97页。[10] 叶圣陶.关于适用语言.北京:作家出版社1964年版,第73页 [11] 李杰.浅析《平凡的世界》的语言特色.文学教育(上),2008.12

第二篇:《平凡的世界》中的情感世界浅析

《平凡的世界》中的情感世界浅析

【摘要】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建构起了一个宽广、丰富的情感世界,并对爱情的发生、发展、演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究: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英雄崇拜式的爱、功利主义的爱……,最令人深味的是在中国社会的变迁中,爱的内容与方式也各有不同。在这芸芸众生的爱情历程中,让人感触最多的是,除了爱情本身带来的震颤,还有透过爱展现出的时代的印证、社会发展的足迹。

【关键词】爱情 社会观念 传统文化 时代 模式 诠释

— 绪论

情感是联系人与人之间的心灵纽带。人自生而死,一直被情感缠绕着,享受着情感的快乐,也遭受着情感的折磨,因为情感,人们不断变化着生活方式,我们的世界可以说是一个情感的世界。情感的世界可以概括地归结为——情与爱,然而这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当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内容。爱,这个令人陶醉的字眼,创造了多少五光十色、斑斓绚丽的生活的花环,酿造了多少甘甜芬芳、醇香四溢的幸福美酒。爱,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她像一朵洁白的花,带来了生活的芳香;似一块无暇的璧,雕琢出心灵的向往。爱是生命的甘泉,她带给人们智慧的火花,希望的彩霞,理想的风帆,未来的图画。谁能说人类的智慧中没有闪耀着爱的火花? 爱,包容着广袤的内涵,囊括着深邃的哲理,鸣奏着青春美妙的旋律,构筑着人类觊觎的灯塔。爱是人类的灵长,万物的精华,她赋予生命和万物以魅力。爱是人生最温柔的伴侣,“哪个男子不钟情,哪个女子不怀春”?从襁褓中的婴儿到孤独的老人,从孩提时代的稚梦到晚年的寄托,无不充满着对爱的期待、憧憬、希冀、追求和渴幕。同时,爱情并不是存在于真空之中的,爱情的萌发、成长,以及发展成为不同的状态,与时代、文化、生活、性格、心理等外部和内部因素有着无法分割的联系。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社会观念的作用下,不同性格类型的人将这些外部的影响内化为各自不同的心理内容,并由此阐发出对爱情的不同诠释。在某种意义上说,文学艺术就是对爱情的不同认识的系统地加工整理,而现实主义文学摒弃抽象、空洞的爱情观念,用有血有肉的形象来体现爱情。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就是这样一部作品。

当陕西作家路遥采着陕北高原的山丹丹,一身黄土、一路悲歌地在文坛上行走时,谁也不会忘记,他就以诚挚而纯情地表现人的苦难、情怀而获得整个社会的青睐。《平凡的世界》以古朴、传统的现实主义叙述形式,描绘出特殊的历史时期黄土高原上生活着的人们的情感生活画面。短时效的政治事件对普通人日常生活、心理情绪的影响和长时效的由陈旧的生产力方式、稳定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所形成的广大农村人民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心理定势,构成了黄土高原上立体多样的人生世界。这样的人生世界里蕴藏着具有极大覆盖面和统摄力的爱。正是这种爱和缘于这种爱的人生理解,以其全部的惟妙、全部的丰富、充沛的个性建构了小说丰富的情感世界,小说中各式各样的人物以独特的方式诉说着各自的爱情。

二 本论

(一)几种一般的爱情模式。

作品对于各种人物的各类爱情给予了全面、广泛的关照。金波与军马场的藏族姑娘的爱情——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金波与藏族姑娘在歌声中相识,在歌声中传达情意,在歌声中相爱,歌声是他们爱情的唯一见证。他们唯一的接触是在军马场相见的短暂瞬间,他们完全是精神世界的相通,即使相隔遥遥万里,爱情在金波心中依然保持着纯洁与神圣。正如保加利亚哲学家、心理学家瓦西列夫所言:“男女在‘纯粹’的精神享受中在云端邀游。他们的嘴唇从来不会碰在—起,双手总是拥抱着一无所有的空间,思想是云雾朦胧的一片。”①金波与藏族姑娘的这种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是没有肉体接触的灵魂的溶合。孙少平与惠英之间,也包含着这种精神恋爱的因素。她们各自原有的爱人先后在灾难中丧生,在悲痛中他们成为对方的精神依托,并且在生活中相互给予彼此精神上的慰籍。

小说还写出一种带有功利主义色彩的爱情一一郝红梅对顾养民的感情。郝红梅出身于贫寒的“地主”家庭。在那个政治高于一切的年代里,这无疑是她背负沉重十字架。坎坷的人生经历,对未来的憧憬,郝红梅给自己的爱情附加了一项使命一一帮助她摆脱现状,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家世好、有风度的顾养民自然成了她梦寐以求的恋爱对象。基于此种目的的交往给他们的感情掺和了本不该属于爱情的因素一一功利性。作品还表现了——一种英雄崇拜式的爱情;曾经被侯玉英肆意伤害过的孙少平竟在洪水中冒着生命危险救了她,侯玉英完全被那种人格的力量震撼了,折服了,自此,孙少平成了她心中敬着、爱着的英雄。

(二)作者倾力表述的几种典型爱情模式。

事实上,以上几种爱情模式并非作品关注的重点,作者倾力表述的是下面几种生长在中国不同历史阶段的典型爱情模式:

1、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孕生的爱情模式。

封建王朝统治中国两千年,封建文化根植中国两千年,我们可以更新政治、变革社会,却无法切断文化的传承和沿袭。封建儒学正统的道德观、伦理观、人生观、价值观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并且根深蒂固地影响着中国人、中国社会、中国文化,它固执的痕迹至今仍然难以被抹去。在这片特殊的文化土壤中孕生的男人和女人自然无可避免地被打上了特殊的烙印,那是传统文化的标记,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些对爱情的理解和选择:

在爱情理想与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中,压抑心中真爱,转而归从于“男子立业成家”的传统婚恋观,寻找一种更贴近现实的、“过日子”的爱情。这样的爱情发展模式在孙少安与田润叶、贺秀莲的感情中有鲜明的体现。孙少安心地善良,人品正直,情操高洁,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男子观念中的理想者。然而,唯其怀有人间美好的感情,唯其对村党支部书记的女儿、县城的女教师田润叶的爱之深,唯其饱尝农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极度贫困之苦涩,他才不忍心让这种苦涩的生命之果降临在她的头上,他才忍痛割爱.把对田润叶的爱情,深深埋在心底。润叶对少安来说,并不是一个梦境中虚幻的姑娘,她和他一块长大,青梅竹马,相互熟悉和亲切得像兄妹一样,如果真能和她在一起生活,少安对自己的一生会多么满足啊!所以当他看到润叶给他的简单的示爱信后,他“站在公路上幸福地哭起来,他感到一股巨大的暖流在他的胸膛里汹涌澎湃,感到天旋地转,整个世界都眉开眼笑,成了另外—个样子……一直到他走进他家院子的时候,手里僵硬地握着她的那封信……”。温暖而幸福的激流很快就退潮了,他立刻回到了自己所处的实际生活之中,不论是润叶的工作还是家境,对于他所拥有的简直是天壤之别,孙少安痛苦地得出一个简单、明白而又残忍的结论;这是不可能的!—方面,善良的少安出于对润叶深深的爱,不忍心让亲爱的人陷入像自己一样的生活困境之中;另—方面,少安有着厚重的责任感和牺牲精神,他不能自私地为自己的幸福而放弃家庭。扛起一家人的生活、扛起弟弟妹妹的前途,是他的心酸,更是他的骄傲。还有不容忽视的方面,就是传统观念对他的左右;他家与润叶家门不当户不对,他高攀不得,而且,在孙少安的潜意识里依然认为男人才可以是一家的主宰,“如果男的在门外工作,女的在农村,这还正常。女的在城里当干部,男的在农村劳动,这哪里听说过?”就是在这种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少安眼睁睁地、痛苦而又心甘情愿地埋葬了自己的爱情。

田润叶在尚未真正审视自己内心的情感世界的叫候,生活就把婚嫁这个人生重大问题摆在了她面前。当她认真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眼前就立即浮现出了孙少安的身影,他们“在不懂得害羞的年龄就在一块了,他对她来说,就像自己的家里人一样习惯和亲切”。虽然以前润叶没有认真想过少安就是她以后的爱人,但是当她第一次考虑的时候,第一个就想到了孙少安,这连她自己都吃了一惊。是的,生活常常在不经意中,潜移默化地把爱一点一滴地根植在两个人的心中,田润叶一旦明白地意识到这一点,就勇敢地正视自己的爱情。她想到了少安现在是农民,而她已经算是公家人了,她认为“这又算什么呢?古时候,还有皇帝的女儿看上平民老百姓的哩!……天上的神仙都可用死来殉情,何况凡间人田润叶只是个小学教师罢了。”跟这自己所爱的人,即使受一辈子苦,她愿意。她大胆地放飞了爱情的信鸽,然而一次又一次,少安的态度令她痛苦、焦急又无可奈何。她相信少安是爱她的,也理解少安的处境,坚守着门当户对不如两厢情愿的爱情理想,然而少安结婚的消息粉碎了她的爱情梦想。而且,二妈、李向前、李向前的父母是她无法摆脱的困扰和压力,润叶完全陷入了痛苦的漩涡。

孙少安以为把生活的苦果留给自己,田润叶就一定能够获得幸福和甜蜜,然而,生活和爱情绝非他所想象的那样简单。西方著名学者、心理学家弗洛姆说:“如果我们真正爱一个人,我们就会爱所有人,爱这个世界,爱生活;如果我们能对另一个人说:‘我爱你’,我们就一定能够说:‘我因为你而爱每个人,我通过你而爱这个世界,我由于你而爱我自己。”② 可见,爱情把人与世界、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更把恋爱的双方连结为一个整体,爱情不可能因为一方的退出而在两个人的生活中同时终止。孙少安无奈地拒绝了田润叶,痛苦地埋藏了爱情,他以为这是由他独自品尝的苦涩,他以为可以换来爱人广阔的幸福天地。他却不知同样的痛苦和苦涩依然残酷地成为润叶的生活内容,他也不能明白,在这段感情中,他与润叶是合二为—,一焚俱焚的。

孙少安是农村青年中出类拔萃的一个,在他身上更多地保留了传统精神和文化观念,他的爱情、婚姻也有着更多传统文化思想的投影。他一边在内心深处哀悼自己的爱情,一边遵从家人的意愿从山西带来了秀莲。对秀莲的选择,更多的是受制于传统的旧观念——男人应当成家立业,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男人肩负着家族的责任和使命,却与爱情无缘,又一次重复了“先结婚后恋爱”的传统婚恋模式。秀莲却是对孙少安一见钟情,从心底深深地爱恋上了他。秀莲热烈的爱情,善良、勤劳,朴实的品质,一次次温暖着少安的心。婚后,身体上的结合,生活中的磨练使两个人的心灵越靠越近,相互成为对方的精神支柱,并建立起一种夹杂着友情、亲情的深厚爱情。

孙少安的情感历程几乎是陕北高原上几代人情感生活的写照,他们在黄土地上耕耘、劳作,有黄土地一般的沉默、质朴、宽厚.在那片土地上,重复和沿续着祖祖辈辈的生活方式。对于他们而言,爱情是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及,婚姻是暖烘烘的热炕,香喷喷的饮食,实在而可靠。黄土地资源的贫瘠,使得他们必须竭尽全力创造物质生活,几乎丢失了思想的空间。因此,虽然走过了严格恪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爱情却依旧是头脑中短暂的—个念头,婚姻就是找个能相帮扶着过日子、生儿育女的人,“情投意合”在他们心中并不那么重要,也是可遇不可求的奢望。孙少安却又有所不同,他懂得爱情,也感受到了爱情,他的痛苦也正缘于爱情与现实的矛盾不可调和,他的痛苦更是那一代思想觉醒的农村青年的痛苦。通过少安内心的矛盾挣扎.我们或许能体会得到那么多农村青年面对爱情的幸福、心酸、无奈。

“我该有个家”,是黄土高原上世代生活着的男人们萌生爱情的契机,建立小家庭的渴望是男人们追求爱情的动力,而妻子们的心理模式也惊人的统一,“他是我丈夫,所以我爱他,”孙兰花与王满银就是这样走近我们的.“不知那一天,逛汉王满银睡在自己冰凉的光土炕上,突然想到他要娶个老婆.脑子里把前后村庄未嫁的女子一个个想过去,最后选定了双水村孙玉厚的大女子兰花.那女子长得还俊样!再说,身体又壮实,将来砍柴、担水、种自留地都行……”。“老婆、孩子、热炕头”,是陕北高原上无数光棍汉对爱情和家的憧憬,也是王满银目前对生活和爱情单纯而现实的理解。选择兰花,与其说是王满银的爱情选择,倒不如说是他对那种古老的生活内容和模式的沿从与期待。而兰花“看这个穿戴一新,脸洗得白白亮亮的青年,这样热心和她说些叫人耳热的话,心里不由地直跳弹”,平时她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整天山里家里操磨,从来也顾不上想这种事。“现在,罐子村这个胆大的家伙,把她心中沉睡的少女的感情 一下子唤醒了,就像一堆干柴被火点燃,熊熊地燃烧起来”,义无返顾地选择了王满银做丈夫。尽管在所有人看来,王满银都不是一个好女婿,但兰花却死心塌地,从不抱怨。“这个忠厚善良的农村姑娘,始终在心里热爱着这个被世人嫌弃的人一一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这个男人,曾在她那没有什么光彩的青春年月里.第一次给过她爱情的欢乐”。即使后来王满银带回个外地女人并且关系暖昧,兰花在伤心过,挣扎过之后,仍然凭她炽热执着的爱和宽容,包容了丈夫的过错。另外,我们也不难觉察,支配着兰花行为的除过爱情,还有传统道德观念,在她身上仍烙有“礼教”的印记,她对爱情的理解中,依然包含了儒学正统的思想内容,就像那句古老的谚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从另—个角度来看,兰花和王满银的感情中还包含有其它的内容。弗洛姆:“如果看不到男人的爱如何在期望从另一个女人那里再找到母亲,与期望脱离母亲,去寻找任何—个可能与其母亲形象有差异的女性之间徘徊,就不能理解男人的爱情生活……当婚姻开始的时候,很容易发生这样的情况,即这个女人并不是一个母亲形象,但婚后的生活中,她小心地操持家务,常常成为男人远离其童年期望进行新的冒险的训练者”。③王满银幼年丧父,是母亲用辛劳把他抚养到十九岁,母亲死后他就一直在社会上游逛,无着无落。所以,他对具有和母亲一样勤劳、质朴品质的兰花就产生了一种像对母亲那样的依恋情绪,并认定她就是白己的老婆。婚后,兰花任劳任怨,照顾他的生活,给他以母亲体贴的温暖和妻子温情的甜蜜。犯错时,用母亲般宽厚的胸怀包容他,纵容他的顽劣,默默地为他守住一个家,随时带给他温暖,兰花对他来说不仅是妻子,还是母亲。因此不论他流浪在何处,也总会记得回家,到中年,他厌倦了流浪的生活,厌倦了其中的沧桑,迫切地想要回家,回到兰花身边,寻找抚慰。这是丈夫对妻了的依恋,也是孩子对母亲的依恋。他知足、快乐地依守着他的兰花,并用他活泼的性格,带给兰花生活的情趣,为她平淡的生活增添一抹亮彩。而在兰花的情感中,作者注入了大量的道德内容,透过她对王满银不离不弃的爱情,我们更多地感受到的是中国农村妇女的传统美——勤劳、善良、宽厚、淳朴、从一而终。兰花对王满银的关怀甚至很大程度上超越了一位妻子,更像一位母亲,闪耀出母性的光辉,她的爱情也因此而更加朴实,更加博大、更能触动人心。孙兰花的形象在我们面前逐渐丰满起来。通过她,作者展现出陕北高原上无数像兰花一样的劳动妇女,她们的悲喜以其质朴的方式感染着我们。

2、社会更新的历史阶段生长的爱情模式。

走过浩劫,迎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社会开始勃发出新的生机,政治上的宽松带来了文化的繁兴,在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变过程中,新的生活观、道德观、价值观、政治观、经济观在新一代青年的心中萌动和成长,新的爱情观念也随之 逐渐产生,对于爱情,他们有了不同于父辈的理解和诠释。在新、旧交错并存的状态中,形成了属于那个时代的爱情。对人生理想的追求是爱情生长的“催化剂”,在理想与现实的交锋中 ,跃身向前,开辟了未来的新征程,并赢得了美好爱情.更为可贵的是,他们注重内心的溶合,注重爱本身,而不是社会地位的对等.家世背景的般配。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田润生与郝红梅的爱情就是社会更新的历史阶段生长的爱情模式的不同表现。

孙少平和田晓霞是从相识、相知一步步走进爱情的殿堂的。在他们最初的交往中,相互的钦佩大于感情。孙少平被田晓霞丰富的知识,对实事独特的见解及爽朗的性格所吸引,田晓霞也因孙少平有思想、有见识和不同于其他农村青年的气质而与他拉近了距离。同时,田晓霞男孩子般爽快大方的性格,也使他们的交往抛开了性别的因素。愈加和谐、自然。保加利亚哲学家基里尔·瓦西列夫说过:“爱情的基础总是相互的好感,彼此中意”④。少平和晓霞就处于这种状态,各自的性格特质使他们靠近,对知识和理想的共同追求使他们有了更多精神层面的交流。所以,自然而然地,这两个人之间多了一种比其他同学更深的友情。

不过,孙少平和田晓霞之后的感情发展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那个年代里,高中毕业是人生的转折,这次抉择很大程度上确定着一个人一生的道路,城市里的晓霞和农村的孙少平将走上有着天地之差的两条路。显而易见,身份、职业、家庭、境遇就会成为横在两人之间的鸿沟,他们都意识到,也许今后俩个人的生活再也不可能出现交点。回到农村的孙少平从未放弃过对知识的渴望,对理想的追求,他不安于像祖辈那样在黄土地上生活,他要开始自己的开拓和奋斗,他来到更宽阔的天地之中,孙少平对精神世界的不懈追求又一次为他赢得了爱情的机遇。虽然生活的现实一次次将他们分隔在截然不同的生存空间里,扮演不同的角色:城市——农村;大学生­--揽工汉;省报记者——煤矿工人,但是在辗转中,双方惊异地发现对方依然是唯一能与自己进行深层精神交流的人,他们的心在一次次波折中一步步靠在一起,碰撞出爱情的火花。弗洛姆说过:“爱不为什么,爱的唯—重要性就在于爱本身,爱是人类的自我表达,是使人类的力量得到充分发挥的方式。在以功利,创造和消费为企图的文化中,人们根本失去了认识这爱的能力。”⑤诚然,在这过程中,孙少平徘徊过,退缩过,动摇过,因为他感觉到种种客观的、现实的、功利的因素在他与田晓霞之间拉开距离,也曾经畏惧过这功利力量的强大。但孙少平终究是一个有知识、有思想的年轻人,当头脑中传统的世俗观念一旦被摒除,他立刻坚强起来,战胜了自己,走出了困扰,形成了自己对爱情的新的认识,有了对爱情崭新的诠释——两个人能够真正相爱才是最重要的。这无疑是对传统爱情观念的超越,在爱情的选择中,第一 次将“爱”放在首位,令爱情真正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孙少平精神世界的要求很高,他可以忍受贫穷和饥饿,却不能容忍精神的匮乏和空虚。正因为如此,他不满足现状,开始个人奋斗的历程,在奋斗中一步步走向成熟,形成独立的人格。新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使他不断的自我实现,他的爱情观在这不断的转变与实现中完善起来。而且,他的爱情是一种新生的力量,是—种勇于突破的精神内涵,这种精神力量是潜在于中国肌体之中的新的生机。孙少平的奋斗历程和爱情的曲折,预示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未来——在曲折中前进,在碰撞中完善。

执着无悔地追求爱情,让炽热的爱火燃烧自己,温暖爱人的心,为她照亮通向爱情的道路。李向前正是这样把田润叶带出往昔的情感伤痛,带进爱的圣殿。应该说田润叶一直对恋爱和婚姻有一个简单而固执的理想模式——有一个跟自己相爱的人是幸福的,只有这个人才能成为婚姻的对象。当她爱了孙少安,并把自己满腔少女的热情献给少安,换回的却是逃避,留下的是一个伤痛的结局。失恋的痛苦把田润叶带进一个绝望的世界,她从此关闭了心中情感的大门。对于李向前执着的爱,她体会不到幸福;相反地成为—种负担和痛苦。李向前对田润叶的爱却到了一种近似痴迷的程度,他不会激情的表白,只会默默地给予,不求回报的给予。对他而言,为所爱的人奉献,就是一种幸福,并在给予中领略着快乐。如西方一位心理学家所言:“正是在给予中,我领略到我的力量,我的财富,我的能力。对我的盎然生机与活泼能力的体会使我欢乐溢心。我体悟到自身的博大威力,沛然活力,流畅生机,由此感受到无限欢悦。”⑥ 然而,遗憾的是李向前执着于给予的时候,却未曾真正了解田润叶的内心世界,也就注定了他难以走进这个世界。失恋的痛苦,外界重重的压力,使田润叶无力选择,她根本没有足够强大的精神力量帮助她走出困境,最终为了她二爸的“政治命运”,被迫与李向前结婚。但婚后田润叶坚决不与丈夫同床,这让李向前还未来得及品味新婚的甜蜜就陷入了绵长的痛苦之中。痴情痴心的痛苦使李向前借酒浇愁,酒后开车,在车祸中失去了双腿。在李向前绝望时,田润叶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理想爱情观”,开始认真思考白己的婚姻——“几年来她—直沉湎于自己的痛苦之中,而从来没有去想那个人的痛苦。想起他,只有一腔怨恨。她把自己的全部不幸都归罪于他。平心而论,当年这桩婚事无论出自何种压力,最终是她亲口答应下来的。如果当时她一口拒绝,他死心以后,这几年也能找到自己的幸福。正是因为她的一念之差,既让她痛苦,也使他备受折磨,最后造成了如此悲惨的结果。”这也是润叶对自己灵魂深处的拷问,是她品格中善的升腾。因此,田润叶决定回到李向前身边时,包含有一定的赎罪心理。同时,女性身上特有的母性开始在她心中复苏,“母性是一种承受苦难能力最强的载体,是种能唤起苦难中男人再生的妙药,是一剂对苦难者包容的灵丹”(路遥)。就是这种“灵丹”,让李向前重生,有了品尝幸福的机会,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李向前和田润叶才真正地彼此了解,打开心门,共同建立起爱的家园。

外部的强大压力,双方又缺乏沟通,再加上处理问题的极端方式,曾给李向前和田润叶带来无尽痛苦。在痛苦中的相互认识和自我审视,使他们的爱情出现新的生机,双方也在爱情中获得重生。李向前和田润叶是作者竭力刻画的完美形象,他们有同样的善良,同样的温厚,对爱情同样执着一念,可正是执着的两份爱,将他们分隔在各自的世界里。灾难唤起了他们性格中的善良和温厚,田润叶和李向前分别开始了内省式的自我审视,坚冰融化了,他们开始相互理解和体谅。在他们爱情获得重生的过程中,“善”起到了很大作用。因此,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田润叶和李向前是作为道德形象走入读者视野的,他们依靠本性的“善”驱走了痛苦,换来了爱情。这也是作者想要树起的一面旗帜——德,德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力量,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也将如此。

在苦难的体验中成长,在苦难中发现爱情。田润生在姐姐田润叶和姐夫李向前的不幸婚姻中开始懂得了爱情,通过姐姐和姐夫的教训,他得到一个认识——没有爱情的婚姻是悲哀的、不幸的,只有在爱情的基础上建立的婚姻才能让双方得到幸福。长期以来,他腼腆和怯懦的性格使他不习惯跟人尤其跟女人相处,而郝红梅因生活的挫折产生的自卑感却意外地激活了他男子汉的意识。在郝红梅面前,田润生才会感到自己是个真正的男人。因此,他一方面出于善良的本性热心地帮助她、同情她的遭遇,一方面他也越来越喜欢与她在一起。不经意间,润生对郝红梅的感情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强烈地意识到,他而今到红梅这里来,不再仅仅是要给她送一些维持生活的用品,更渴望见到她”,她那孔贫寒的窑洞,总能带给他温暖,让他身心放松。很显然,起初的同情一点一滴地转变成了爱情。

郝红梅不成熟的初恋以失败告终,心灰意冷中她嫁了人,幸运的是丈夫爱她、体贴她,而且他们还有了孩子。在她重新体验到人生的幸福时,灾难再一次降临,丈夫的死又把她推进了痛苦的深渊。接二连三的生活不幸,曲折的感情经历及严酷的现实生活,使郝红梅从一个对未来怀着美好憧憬和理想的少女,变成一个沧桑的小妇人,并学会用“麻木”封闭和保护自己。直到田润生的出现,她冰冷的生活中才又有了阳光和温暖,渐渐地,她依恋起这个带给她温情的男人。这是她悲惨岁月里的爱情,因此这爱深沉而又深刻。

他们的爱因“苦难”而深情,他们各自对“苦难”的目睹和体验,让他们心灵融合,他们在“苦难”中建立起深沉而顽强的爱情。凭借着深刻的爱情带来的力量,田润生和郝红梅克服种种世俗的障碍走在了一起。苦难常常是不幸,但有时候也可以成为一种财富。田润生在对亲人苦难感同身受的体悟中,变得善良、坚韧,郝红梅在人生苦难的体验中逐步成熟,在苦难中,他们的爱情生根、发芽,开出红艳艳的花朵。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苦难别样的光彩。在润生父母对他们爱情的不理解和反对中,我们还能看到城乡交叉地带,大多数人的思想状态一一虽然较早地了解新思想,并能给予一定程度上的理解,但是当新观念将在自己身边发生作用时,他们照样不可思议,照样害怕,照样排斥,在他们内心深处,依然顽守着传承了千年的思想阵地。要改变这种状态,还有更艰难的路要走,还需要长时间地付出更大的努力。

在新旧交接时,还有这么—种状况:在两种爱情的选择中,却丢失了爱情。杜丽丽和武惠良原本是—对自由结合的恩爱夫妻,多年的家庭生活一直幸福美满,他们的婚姻有着比较深厚的敢情基础。武惠良用情专一,深爱着自己的妻子.他庆幸自己与爱人共同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家,并依恋着她。杜丽丽则是一位现代女性,除了家庭、爱情,她对文学有自己的追求,她崇拜新文化、新文化,喜爱新事物,还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女诗人,三十岁的她依然有二十岁的光彩鲜嫩。新诗诗人古风铃的出现是杜丽丽和武惠良婚姻裂变的契机。这位诗人有激进、前卫的思想,更有艺术家飘忽不定的风流本性。他留着长发,穿着写满字的牛仔裤,嘴里说出的是“超越”,“嬗变”、“集体无意识”。这一切对丽丽而言是一股强大的吸引力,使她痴迷。她崇拜古风铃,崇拜这个“新”的代言人,并让这位风流的大诗人轻易地闯进她的生活、她的世界,杜丽丽的确是—位新女性,她努力更新自己的思想,勇于接受新事物:她也的确是一个不成熟的新女性,对—切新的事物她缺乏客观理性的认识,对古风铃盲目的爱,最终让自己陷入情感的困扰,给丈夫带来痛苦,导致家庭的破碎。在新文化、新思想,新观念的冲击下,一部分人“顽强”地抱残守缺,而另一部分人则勇敢地向传统发起挑战。杜丽丽属于后者。在新与旧的对峙中,一些人以客观的态度,正确的认识,科学地将新旧融合互补,而另一些人则完全被新浪潮淹没,迷失了自我,形成了夹缝状态中极不成熟的文化观、道德观、审美观、爱情观。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杜丽丽同样属于后者。

路遥笔下的杜丽丽热情而开朗,对于新鲜事物永远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希望生活始终充满浪漫色彩,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她用新眼光发现了新爱情,她却绝对不是一个可耻的婚姻道德背叛者。在对两种感情的取舍中,我们可以发觉,与其说她爱古风铃,倒不如说她爱新鲜事物,是古风铃身上从内到外、从头到脚透出的新感觉令杜丽丽痴迷。对“新”的欣喜,对“旧”的不舍,才使她徘徊在十字街头找不到出路。作者通过杜丽丽内心世界的变化、矛盾、挣扎,折射出当时不少人对目前生存状态的迷茫——家庭、事业、婚姻,当然还包括爱情。他们都需要很长的时间重新构建新旧融合的,而非单一、对立取舍的思想观念体系,才可以找回他们失去的珍贵,填补他们曾经的缺憾。

三 结论

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一个情感的世界,人们期待、憧憬、希冀、追求和渴慕爱情。但爱情并不是存在于真空之中的,爱情的萌发、成长,以及发展成为不同的状态,与时代、文化、生活、性格、心理等内部因素有着无法分割的联系。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不同社会观念的作用下,不同性格类型的人将这些外部的影响内化为各自不同的心理内容,并由此阐发出对爱情的不同诠释。在平凡的世界里,芸芸众生演绎着平凡而又奇异,平淡而又触动人心的爱情故事。在这些爱情里面,我们或许能够找到我们自己对“情”的感悟,对“爱”的理解。而且,随着时代变化,社会进步,爱情内涵将会愈来愈丰富,愈来愈迷人。

————————————

【参考文献】

[1]:瓦西列夫《情爱论》(赵永穆、范国恩、陈行慧译)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84页。

[2]:艾·费洛姆.《爱的艺术》(李健鸣译)商务印刷出版社,1987年版。第38页。

[3]:陈学明、吴松、远东著.《爱是一门艺术——费洛姆·马尔库塞论爱情》.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62页;

[4]:瓦西列夫《情爱论》(赵永穆、范国恩、陈行慧译)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43页。

[5]:陈学明、吴松、远东著.《爱是一门艺术——费洛姆·马尔库塞论爱情》.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7页。

[6]:艾·费洛姆《爱的艺术》(李健鸣译)商务印刷出版社,1987年版。第101页。

第三篇:平凡世界

学号:31号

姓名:巴桑才让

班级:规划S12-1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一、作者简介

路遥(1949年~1992年),中国当代作家,生于陕北一个世代农民家庭,其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该作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后因肝病早逝,年仅43岁。

路遥1949年12月3日生于陕西省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被过继给延川县大伯家。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1969年回乡务农。这段时间里他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做过一年农村小学的教师。1973年入延安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先后在《陕西文艺》和《延河》编辑部工作。1970年代中期以后,发表了一些影响较大的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6年后,推出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第一、二部。1992年积劳成疾,在写完《平凡的世界》第三部后不久英年早逝。

路遥的小说多为农村题材,描写农村和城市之间发生的人和事。作品有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1980年,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人生》(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并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短篇小说《姐姐》、《风雪腊梅》等,以及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1991年,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其全部作品收集在《路遥文集》五卷。

二、主要论著

《平凡的世界》 《在困难的日子里》 《我和五叔的六次相遇》 《黄叶在秋风中飘落》

三、本书大意

《平凡的世界》时间跨度是七五年至八五年。发生地点在广袤的黄土高坡上一个叫做双水村的地方。基本上整部小说是写双水村的变化和双水村的人。在这个十年里中国又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双水村及双水村的人是中国和中国人民的缩影。在那段年代里文化革命结束了邓小平上台执政带来了改革开放。里面包含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路遥是想用一种现实主义的笔法细致的勾勒出一幅宏大的社会画卷。在里面各个阶层不论性格面貌的人物都栩栩如生。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因为路遥的精湛的小说功底极其严肃的写作态度使这部小说具备了作为那一段历史最好的辅助教材。这部小说给我最大的教育意义则是一种对农民的深刻理解。现代城市年轻人可能很难真正理解农民。农民的生活农民的想法。农曾经过的日子农民现在和未来他们也不会关心。但是间接知识也能够贷给我们启示和触动。这就是《平凡的世界》

四、心得体会

小说能够深刻的反映农民的生活和喜怒哀乐读完这些小说从某个意义上说我们也经历过了那个时代也曾在田中挥汗如雨。这些书的现实意义在于中国的现状在于历史的延续在于未来的展望和我们年轻人自身的提高:对人性的理解对中国的理解对构成中国大地那一片片生命陆地的人们的理解。

另外一个方面我很喜欢路遥的出发点——平凡的世界。他的世界是平凡的这只是黄土高原上几千几万 座村落中的一座。但路遥却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说孙少平他受过了高中教育他经过自学达到可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探讨的程度。作者赋予了这个人物各种优良的品质包括并不好高骛远。在路遥的世界中出现的都是平凡的人物这是在这些平凡的人物里他描写着人性中的善与美丑与恶。在他的世界里人的最大的优点就是认识到自己是平凡的。这点从孙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体现。当他得到调出煤矿来到城市的机会时哪怕他选择的是煤矿。这不是又无他有多高的觉悟而是他对自己工作过的地方的热情和眷恋。他选择了平凡。然而就如萨迦格言所说的“火把虽然下垂火舌却一直向上燃烧”一样哪怕再平凡的人也应为其所生活的世界奋斗!

五、本书经典语句

1、人只能按照自己的条件去寻找终生伴侣。

2、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

3、在最平常的事情中都可以显示出一个人人格的伟大来。

4、一个中学生要养成每天看报的习惯,这样才能开阔眼界;一个有文化的人不知道国家和世界发生了些什么事情,这是可悲的!

5、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电影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

第四篇:平凡世界

《平凡的世界》—— 书评

题记:领略平凡、感悟人生;每个平凡的我们注定会有不平凡的人生......记得第一次接触《平凡的世界》时,那时是初二;或许那时还小,许多东西看得朦胧,貌似明白,可并不懂得它的真谛,也没有了解《平凡的世界》中的不平凡...多年之后的今天,再次拿起手中的《平凡的世界》时却是另一番滋味。

从《平凡的世界》的第一部到第三部,作者路遥为我们描绘的不仅是那个远去的时代,更为我们传递了一种人生态度、一种人生追求、一种人生信仰......《平凡的世界》中通过近十年的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平凡的农村子弟——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主角,刻画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现实与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简单却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改革开放的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读《平凡的世界》最让人感动的是:还是孙氏兄弟不甘为命运所摆布,在沉重的生活中发掘自己潜在的价值,创造自强不息的命运交响曲。其中如:孙少安的创业之路面临的困境:贷款建砖窑受重创,妻子患血癌;还有少平在求学之路上,遇到的种种坎坷;尽管历史背景不同;但和我们现在许多大学生遇到的许多事情却有异曲同工之处...比如:我们的学业、我们的理想、我们的爱情;少了半份父辈的压力,却多了一份现实的残酷!小时候,总觉得简单就是幸福;可是长大后;面对的是更为复杂事实,很多时候我们存在着因为物质或者精神上所造成的不平衡心理...为什么我就跟别人不一样?为什么别人过得比我好?为什么别人轻易得到的我却咫尺天涯呢?太多的为什么啦...很多时候,遇到纠结时;同样是备受痛苦的煎熬,少安可以选择远走山西追求幸福的路;少平也会放弃对郝红梅的迷恋,建立更积极的理想。而我们却往往会迷失的自己,陷入了颓废、堕落之中。

在这个思想复杂、观点多元化的时代,《平凡的世界》的存在让人更好地懂得珍惜,如何选择放弃!正所谓,人的一生不过短短数十载;难免会面对种种不顺心的事情...而怎样去活着,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即使生活再不顺,社会再不公,命运再坎坷;可只要咬紧牙关、挺直腰杆、勇往直前。总有一天,肯定会找到属于自己芬芳...路遥把自身的价值观、世界观融入了《平凡的世界》,他教会我们懂得忘我、拒绝自私、学会独立;也阐释了生活的意义;我们要像少安那样敢于面对现实,遭遇不幸也能重新站起来!更要像少平不局限自我、坚韧而满怀激情!

这个世界很现实,所有的一切都有可能抛弃我们,唯有我们对自己的自信可以伴随我们一生。试着喜欢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吧!从前的事物无论对错经已过去,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平凡的故事;也正是《平凡的世界》所给予我们的。同时它也告诉我们:在平凡的人生中,幸福有时并不遥远,也许就在前面拐弯处;而今天,我们作为当代的一名大学生,要学习的不是虚度年华、浪费光阴、还有自甘堕落;更应该去做的是:如何走出现阶段所遇到困惑,摆脱迷茫,去实现自己人生目标与价值;也就是说:持之以恒,满怀信心地生活,今天和明天正是我们所需要珍惜和奋斗的...读了《平凡的世界》,有着太多的感动、有着太多的反思、太多的喜欢...有人说:一部作品会照亮你的人生,一个人的精神会成为你的信仰,这就是路遥和他的《平凡的世界》。10数控2班许贤溪学号:101207054

第五篇:平凡中的精彩——《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人生是一场修行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歌曲《岁月神偷》这样唱道:时间是让人猝不及防的东西,晴时有风阴时有雨,争不过朝夕又念着往昔,偷走了青丝却留住一个你。岁月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行,好的坏的都是风景,别怪我贪心,只是不愿醒……

合上《平凡的世界》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有很多感情想要抒发却不知从何说起,脑海中一直回响着这首《岁月神偷》。时间让人猝不及防,昔日懵懂的孙家兄弟已成长为独立的大人。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生活,同时承受着生活带来的打击。少平再也等不来晓霞,只能怀念往昔;而孙少安也将失去秀莲,永远争不过朝夕。老一代已经退下舞台,而新一代仍然在和生活抗争。生活如此,生命如此,不变的只有黄土高原上的黄土,以及那嘹亮的山丹丹和信天游。

当我们走近书中,凝视每个人的时候,你会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人生的轨迹,却又和别人有所交叉。而往往各种交叉,就会构建出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双水村的田家和金家,不知有多少暗流涌动。基层干部的各派纷争,不知有多少的勾心斗角。有的人在政坛中迷失了自我,如官本位思想严重的张有智;有的改过自新,像灵活变通的张文龙。田福军和冯世宽握手言和,抛却前仇旧恨,依旧成为了好搭档。以德报怨,不计前嫌,努力创造多赢局面是为人处世的永恒准则,倒是刚愎自用的人最后都成了小人。

我认为《平凡的世界》并不像众人所说的那样是一部描写“屌丝逆袭”的励志之作,它不仅仅是向人传达“努力奋斗走向成功”这样简单浅显的道理。它只是在描写一群普通人的悲欢离合,透过这些平凡的人和平凡的事构建起的平凡世界,我们看见了人生。“人生的路很漫长,但是关键的只有几步”,这是路遥的精神导师柳青的话。80后,90后,这两代人正是经历了《平凡的世界》中描述的剧烈变迁的社会。虽然我在山清水秀的广西长大,却丝毫没有和书中描写的陕北高原农村有距离感。石圪节公社,双水村,东拉河,黄原市……农村主任田福堂,老农民孙玉厚,二流子王满银等等,几乎都是现实中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通过描写农村生活下朴实的劳动人民,反映了人生的苦难。人生需要通过劳动才能够体现其价值,苦难为我们的人生加冕,这也正是我们这些青年内心感到共鸣的地方。

苦难和抗争才是本书的主题。当苦难来临的时候,我们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小挫败,和人交往之间弄得小不愉快又算得了什么呢。当你的天真正踏下来了,你的地真正的崩裂了——失去亲人,失去爱人,失去辛苦积累的财富,你真的有力量继续扛住吗?曾经有个人生不顺的人在网上发问:世界它是善意的吗?其中有一个让我印象十分深刻的回答:世界它并不认识你,它是无意的。是的,世界是无意的。世界并不是看准了谁,说你这个人这一生要哪些经历苦难。在苦难面前,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都是平凡的世界里平凡的人。不是英雄才应被写进作品里的,传奇的人生,又有几人能够经历呢?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我们都是其中的一员。

书中令我最难忘怀的人,当属孙少平。孙少平的形象让我眼前一亮,甚至转变了我对人对事的一些看法。当今社会已不再是那个充斥着饥饿,叫嚷着阶级斗争的年代。即便是在农村,大多数农民都过上了吃穿不愁的日子。新闻调查报导现今大学生的生活费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娱乐生活多姿多彩。当我在学校无忧无虑的读书,想要任何东西父母都能够满足时,我的脑海中总是浮现那个穿着破烂衣衫,孤零零地等人离开后去拿两个馍馍的身影……我无法想象,一年只有两套换洗衣服,每餐只能吃没有味道的粗粮是什么感受。但我可以想到,坚持用闲暇时间读书的孙少平饱有的是多么宝贵的精神财富。一个人不能够选择自己的出身,却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生活。孙少平不甘屈居于双水村,他咬牙撇下贫穷的一大家子去闯天下。和少安不愿离开双水村的孙家老少不同,出门闯荡是孙少平的性格使然。他独立、坚强,总怀揣着一股不平之气。孙少平为了留在城市,不惜去干最苦最累的活,不惜风餐露宿。在工地里找到活干了之后,孙少平又为了能安静读书,住到未完成装修的一栋楼里。在漫漫长夜里,陪伴他的是昏暗的灯光,是书中的知识……路遥在书中写道: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电影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去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孙少平就是那个拥有着强大内心的普通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着自己内心的想法,或简单,或复杂。生活中的我们或许避重就轻,关注明星的小事,不如关注一个身边人。少平自卑却坚韧,从不抱怨自己的出身。他有着自身的想法,同时能够将想法付诸于行动。从工地里揽工的小伙子,到煤矿工人,孙少平在用自身的劳动创造了生活。我极大的佩服他那敢于吃苦的精神,煤矿工人的辛苦是我们普通人难以想象的——高强度的工作,压抑肮脏的工作环境,甚至是随时可能发生的意外……最有趣的描写是关于孙少平和他在煤矿区舍友的。舍友家境良好却娇生惯养不愿吃苦干活,少平则坚持每天下井,甚至是生病也不例外。没过几个月,缺钱花的舍友将自己之前带来的家当全部“过继”给了孙少平。初到矿区的生活看起来欣欣向荣,可是生活怎么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呢?一场意外夺去了孙少平心爱的姑娘,在他们相约的小山坡上,只剩下孙少平永远独自在等待。

孙少平是新一代农村青年的典型,也是值得所有大学生学习的榜样。不依靠父母,不抱怨生活,用自身的坚韧和毅力去开创未来。在故事的结局,少平没有当上什么大官或变成某个富豪。正如我前面所说的,《平凡的世界》不是在写谁的成功史,也不是在给人们描绘好美好生活的蓝图。孙少平通过自身努力一步步走来,大大改善了自身生活,却也承受着生活给予的创伤。故事的开头他是个一无所有的农村小子,故事的结尾他也只是一个任劳任怨的煤矿工人。没有戏剧性的结局,没有高潮似的结尾,孙少平因为一次煤矿事故留下了永远的创伤,他变得更加自卑内敛了。孙少平最后回到了他和晓霞约定的那个小山坡,惠英姐和明明将是他一辈子的依靠。故事的戛然而止令人未免遗憾,然而故事写到这结束也不可说不是刚刚好。读者看尽了少平大半生的跌宕起伏,而生活不止,生命不息,少平平凡却又出彩的人生还在继续……

网上有人批判《平凡的世界》,说这本书通过描写少平的经历输出了一种价值观,即“只能永远把艰辛的劳动看成是生命的必要”,我觉得他可能误会了这本书。孙少平是改革开放时期的农村青年,和他的朋友金波、晓霞、润叶相比,他没有背景没有钱,甚至是在大学里也没有学到任何有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他的资本只是年轻有活力的身体,除此之外他一无所有。说出如此评价的人,肯定是没有经历过这种真正一无所有境地。当你只剩下你的力气,不从卖力气活开始,又该从何开始?特别是在那个年代,想要孙少平像当今大学生一样凭借小资本创业,受历史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怎么说也很难。我们不能就因此批判孙少平“不会变通”。

孙少安和弟弟少平不同,作为大哥的他更多的为自己的家庭着想。他是新一代农民企业家的代表,拥有着孙家人良好的品质。他任劳任怨,质朴勤劳,可是有时却跳不脱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孙少安前半辈子都在土地上做文章,作为一名农民,他是优秀的。在饥饿年代,孙少安用尽力气来维持家里人的口粮。在改革开放初期,他又冒着巨大风险率先搞起生产承包责任制,为的是一大家子能够过上更好的日子。孙少安满足于双水村那方小小的天地,他的毕生理想便是在双水村搞出点名堂,让一大家子过上好日子。孙少安肯吃苦,懂得为大家庭牺牲,但我觉得他身上缺少孙少平那一股子狠劲。少安何其有幸遇到秀莲,二人白手起家,互相扶持,终于走上了致富的道路。眼看着二人一起操持的砖厂因为一次意外事故而濒临破产的时候,少安一度自暴自弃。在面对更大的投资和更大的收益时,少安犹豫不决甚至差点错下决定。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就去否定少安,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民企业家何其不易,稍有差错便满盘皆输。很多时候成功和失败就是在一念之间,少安的肯吃苦肯劳动,敢突破现有生活的那点小决心,引领他走向了成功。

日本一位佛学家说,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在我们年轻时,总觉得生命很漫长,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感觉每个人都能够收获幸福。谁知匆匆几十年,有的人遭受疾病,有的人家庭破裂,令人不禁唏嘘。人生不是上帝给安排好了的,谁都不能根据一时情况而对一个人的一生妄下定论。我们随时都要做好准备迎接生活抛来的各种考验,在一次又一次的磨难中得到升华。有如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需要面对九九八十一难一样,生活抛给你的任何难题,你都需要稳稳的接住。

人的一生会有很多个阶段,爱情也有很多阶段。孙少平起初对郝红梅,孙少安对田润叶,金波对藏族姑娘都属于懵懂的爱情。懵懂的爱情最真也最美,似含苞待放的花。最美的同时却也最脆弱,一场风雨就能将其击落。孙少平情窦初开的心被郝红梅的变心击碎,而孙少安和田润叶也因两人的出身横亘着巨大鸿沟,金波因为违反了规定被迫和藏族姑娘分开。爱一个人可以爱到多深?金波在青海爱上了一位只有一面之缘的藏族姑娘,时隔多年,物是人非。这场爱情还没有真正开始就已经结束了,多年后的金波故地重游,希望找到这位姑娘再续前缘,无奈却一无所获。金波没有收获爱情,但此行此举荡气回肠,令人唏嘘感叹。李向前为了润叶也是舍弃了自己的一切,他义无反顾的爱着润叶,即使遭到润叶拒绝也绝不放弃。李向前老实憨厚,心地善良,可惜他并不懂润叶的心。“强扭的瓜不甜”,爱上是一回事,相爱却又是另外一回事。爱情从来都不是容易的,也不是寥寥几句“我爱你”就可以轻易说明的。它需要时间的打磨,岁月的洗涤;它需要看透人心,忍受寂寞。

润叶推着残疾的向前回家,她静悄悄地附在向前耳边说:“我愿一辈子和你好,咱们慢慢再说这事。”《平凡的世界》书如其名,文字质朴无华。这是全书中有关爱情的最浪漫的一句话了,简短的话给读者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一辈子啊!永远有多远我们不知道,但是一辈子对人类来说,是最郑重的承诺了。润叶的余生都将和残疾的李向前一起,静看花开花落。润叶是少安的初恋情人,两人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早已暗生情愫。然而孙少安心里清楚明白,他和润叶是属于两个不同世界的人。痛苦的少安拒绝了润叶,更是娶了秀莲让润叶彻底死心。同样痛苦的润叶糊里糊涂的嫁给了自己的追求者李向前,润叶的苦难就此拉开了序幕……润叶,有着细腻的心思,天性善良。她从不因为孙少安家里穷而嫌弃他,反而做好了和心爱之人一起吃苦的准备。她对待工作严谨认真,然而在面对自己的爱情的时候不够勇敢。她没有及时的向少安表白心迹,没有在少安犹豫不决的时候牢牢抓住他的双手。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温和的人,在李向前失去了双腿时主动承担起了照顾的责任。她对李向前本没有爱,但面对这样一个无助绝望的男人,润叶心里充满了大爱。她做不到就这样离开,如果离开了她便不是田润叶了。生活和润叶开了一场玩笑,在润叶的家庭看起来美满幸福时,她饱受内心的煎熬;然而当家庭发生重大变故时,她的幸福才真正到来。

田晓霞是一个有着男孩子气息的大姑娘,从上中学开始就已经展露出特立独行的个性她和少平一样喜爱读书,她热情开朗,敢于表达自己的爱意,她有着一颗火热的心,她从不介意少平的卑微处境,也不在乎少平低下的地位。她看到的只是少平简陋的居住环境、破烂的被褥,少平在煤矿工作的不容易。在如此环境下仍然努力生活的少平打动了晓霞的内心,让她对少平的爱不断加深。少平坚持读书,在任何地方都表现出众——在黄原揽工,在学校办夏令营,在大牙湾煤矿当工人。无疑,少平一直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但是他坚持自己的梦想,没有被周围人所同化。晓霞正是和少平同属一类人,也只有晓霞能够完全的理解少平,和少平进行灵魂上的沟通。可是事情总是那么不如人意,晓霞为了救人而被洪水淹死,这是晓霞的性格使然,却又多么地令人悲伤。她是多么好的一个孩子,看着爷爷为死去的老猫心伤,就用了一种贴心的方式让一只新小猫陪伴爷爷。她看见少平一直舍不得买新被褥,就自己做主给少平添置了崭新的床被。她知道少平的妹妹读书需要钱,就以少平的名义给兰香生活费……田晓霞是一个浪漫主义者,是理想的化身,最终却在滚滚洪流中牺牲了自己。谁都无法苛求作者给她一个美好的结局,但现实如此,谁都无力去改变。

世界上许多人都是平凡的,生活也是充满苦难的。但是我们应该对我们本就拥有的东西心怀感恩——爱这个平凡的世界,爱这平淡无奇的生活,爱着身边每一个可爱的人。就像《岁月神偷》里唱的:岁月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行,好的坏的都是风景。别怪我贪心,只是不愿醒,因为你、只为你愿意和我看,云淡风轻。

下载浅谈《平凡的世界》中的陕北方言——正文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平凡的世界》中的陕北方言——正文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平凡世界中的励志语录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一个平凡的人也可以过的不平凡 只有永不遏制的奋斗,才能使青春之花 ,即便是凋谢,也是壮丽的凋谢 我常常觉得,我应该是那个坐在火车上的人,不管他下一站开向何......

    论《平凡的世界》中的平凡情感

    苦难世界中的人性美 ----论《平凡的世界》中的平凡情感 摘要: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内容,闪耀着一种熠熠发光的“人性美”,路遥小说最激动人心、最令人难忘、......

    浅析《平凡的世界》中的人性美

    浅析《平凡的世界》中的人性美 专业:语文教育 姓名:张龙 学号:20090131129 [摘要]:人性美是人类永恒的美,也是文学作亘古不变的主题,描写人性美是《平凡的世界》的主要审美特点......

    平凡的世界

    平凡世界不平凡 人和社会,一切斗争的总结局也许都是中庸而已。与其认真,不如随便,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钱就寻一醉,无钱就寻一睡,与世无争,随遇而安。 内容简介 第一部 1975年......

    平凡的的世界

    《平凡的的世界》读书笔记 最难战胜的就是自我,如果超越了自我的束缚,克服人类最懦弱的本性,那么自卑也坚强。 -----题记 许多人喜欢用“平凡”来形容自己,而用它的反义词——......

    平凡的世界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关于苦难的学说” “人活着,就得随时随地准备经受苦难,无论普通人还是了不起的人,都要在在家的一生中经受磨难„„ 正如大自然不管人间的喜怒哀乐,......

    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中国作家路遥小说作品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著名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长篇巨著。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作者在......

    《平凡世界》读后感

    《平凡世界》读后感 《平凡世界》读后感1 在麦秸秆上的破被烂褥里,在萤虫般微弱的烛光下,少平忍受着背部那令人触目惊心的伤疤所带来的痛苦,聚精会神地看书……或许这些难以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