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新编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第2课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课标内容] 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的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及观看影片片段,归纳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2)组织学生讲述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继光、邱少云等志愿军英雄故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观看有关图片、录像资料,并组织学生对相关问题展开辩论,让学生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必要性。
(2)组织学生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志愿军英雄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志愿军战士这种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3)通过让学生回顾中国近代百余年来的屈辱及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的任务,使学生深刻理解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原因,培养学生不畏强权、敢于挺身与侵略者斗争的优秀品质。
(2)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的英雄事迹,学习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3)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重点和难点] 重点: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身上所体现的精神。
难点:面对朝鲜半岛燃起的战火,中国要不要出兵是本课的难点。[教学方法] 问题讨论,故事讲述,教师点评归纳法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什么时候成立的?有什么意义?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引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帝国主义是不是因此而放弃了对中国的侵略野心呢?教师明确指出:美国利用朝鲜战争之机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在这严峻考验面前,年轻的共和国政府毅然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导入新课
一、朝鲜战争爆发
情景体验:多媒体显示《朝鲜半岛形势图》、《中国辽宁安东遭美军轰炸后的民房》图,并放映有关朝鲜战争的历史影视资料片段,使学生置身于当年的战争环境中。
问题探究:(1)三八线是怎么回事?三八线的划分给朝鲜事带来了什么后果?(2)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有何反应?这种反应的实质是什么?(3)金日成首相为什么要请求中国出兵援助?(4)中国政府应不应该派兵入朝援助?如果不派志愿军入朝作战,可能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
通过提问、讨论、回答、小结几个环节解决问题,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政府派兵援朝的必要性、正确性,初步培养学生 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全局观念。
二、跨过鸭绿江
情景体验:教师放映有关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上甘岭战役等历史影片资料片段,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英雄赞歌》,并展示《彭德怀在朝鲜前线视察》图、《黄继光》、《邱少云》图像等,让学生置身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氛围之中,全身感受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
问题探究:(1)抗美援朝战争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是谁?入朝的中国军队为什么叫中国人民志愿军而不叫中国人民解放军?(2)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遇到了哪些困难?(3)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4)为什么说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人物发扬了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情景体验:继续播放有关反映抗美援朝战争后期战况,签订《朝鲜停战协定》,美国陆军上将、“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的讲话,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的讲话,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受到热烈欢迎情景的历史影视资料片段,让学生感受志愿军浴血奋战的感人场景和抗美援朝战争后的喜悦。
问题探究:(1)美国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同中、朝代表签订《朝鲜停战协定》的?(2)新中国刚成立,贫穷落后;美国在二战后是世界最强大最富有的资本主义国家。但在朝鲜战场上,中国却以弱胜强,这是为什么?(3)彭德怀说:“西方侵略者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结合你所学过的中国近代史,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和认识。(4)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后为什么会受到热烈欢迎?
通过提问、讨论、回答、归纳几个环节解决问题。[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抗美援朝战争这一重大的历史活动。为了保爱卫国,年轻的共和国以落后的武器、简陋的条件与世界一流强国美国对抗,并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赞美!
[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第二篇:(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时]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课标内容](1)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和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课文及所附图表,探讨课中思考题,让学生感知开国大典的动人场面,加深对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的理解。
(2)组织观看《开国大典》等影片,走访经历过新中国成立时代的老人,使学生体会“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名言的深刻内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伟大事件,也是20世纪世界伟大的事件之一,以此培养学生热爱新中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2)使学生认识到,西藏和平解放使西藏人民摆脱了帝国主义和西藏农奴主势力的控制和掠夺,走上了团结、进步、发展的光明大道,这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伟大成果。[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难点:西藏和平解放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教学方法] 导学、探究、讨论法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同学们能概括一下建国前夕解放战争的形势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指出: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召开,这次会议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政治上、思想上的准备。4月,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渡江战役的胜利,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到9月,全国大陆基本解放。中国人民终于在1949年10月1日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导入新课
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会议的召开
提问: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会议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出席会议的有哪些方面的代表?这体现了会议的什么特点?
学生阅读课文后,教师用多媒体课件适当补充一些相关资料,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以上问题,待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进行讲评和点拨。
2、会议的主要内容
学生阅读课文,了解会议的几项主要内容:(1)讨论通过了《共同纲领》;(2)选举产生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及主席和副主席;(3)决定了共和国的首都、纪年法、国歌和国旗;(4)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问题一:《共同纲领》有哪些主要内容?为什么说它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问题二:你能说说国旗的寓意有哪些吗?
教师适当补充一引起资料,供学生讨论上述两个问题时参考。
3、会议的意义
提问: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有何重要意义?
引导学生结合会议召开的背景和会议的主要内容分析以上问题。待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讲解:人民政协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在全国人大召开以前,它代行人大的职权,由它制定的《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政协会议还确定了新中国的首都、国歌、国旗和纪年法。所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重要的准备。
二、开国大典
问题一:看了开国大典的几幅插图,联想到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庄严宣告,你有何感想?
问题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学生阅读课文,观看相关影视资料片段,然后展开讨论。教师适应提示和点拨。
三、西藏和平解放
提问:西藏是怎样实现和平解放的?西藏和平解放有何重大意义?
学生阅读课文和相关历史资料,然后分组展开讨论。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结合重点难点分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讲解。[小结] 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本课的主要内容:
问题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什么?主要内容有哪些?会议的召开有何意义?
问题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问题三:西藏是怎样实现和平解放的?其意义是什么? [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教学反思】:
[第2课时]
第2课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课标内容] 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的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及观看影片片段,归纳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2)组织学生讲述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继光、邱少云等志愿军英雄故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观看有关图片、录像资料,并组织学生对相关问题展开辩论,让学生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必要性。
(2)组织学生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志愿军英雄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志愿军战士这种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3)通过让学生回顾中国近代百余年来的屈辱及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的任务,使学生深刻理解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原因,培养学生不畏强权、敢于挺身与侵略者斗争的优秀品质。
(2)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的英雄事迹,学习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3)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重点和难点] 重点: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身上所体现的精神。
难点:面对朝鲜半岛燃起的战火,中国要不要出兵是本课的难点。[教学方法] 问题讨论,故事讲述,教师点评归纳法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什么时候成立的?有什么意义?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引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帝国主义是不是因此而放弃了对中国的侵略野心呢?教师明确指出:美国利用朝鲜战争之机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在这严峻考验面前,年轻的共和国政府毅然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导入新课
一、朝鲜战争爆发
情景体验:多媒体显示《朝鲜半岛形势图》、《中国辽宁安东遭美军轰炸后的民房》图,并放映有关朝鲜战争的历史影视资料片段,使学生置身于当年的战争环境中。
问题探究:(1)三八线是怎么回事?三八线的划分给朝鲜事带来了什么后果?(2)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有何反应?这种反应的实质是什么?(3)金日成首相为什么要请求中国出兵援助?(4)中国政府应不应该派兵入朝援助?如果不派志愿军入朝作战,可能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
通过提问、讨论、回答、小结几个环节解决问题,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政府派兵援朝的必要性、正确性,初步培养学生 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全局观念。
二、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情景体验:教师放映有关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上甘岭战役等历史影片资料片段,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英雄赞歌》,并展示《彭德怀在朝鲜前线视察》图、《黄继光》、《邱少云》图像等,让学生置身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氛围之中,全身感受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
问题探究:(1)抗美援朝战争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是谁?入朝的中国军队为什么叫中国人民志愿军而不叫中国人民解放军?(2)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遇到了哪些困难?(3)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4)为什么说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人物发扬了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情景体验:继续播放有关反映抗美援朝战争后期战况,签订《朝鲜停战协定》,美国陆军上将、“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的讲话,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的讲话,中国人民志
愿军回国受到热烈欢迎情景的历史影视资料片段,让学生感受志愿军浴血奋战的感人场景和抗美援朝战争后的喜悦。
问题探究:(1)美国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同中、朝代表签订《朝鲜停战协定》的?(2)新中国刚成立,贫穷落后;美国在二战后是世界最强大最富有的资本主义国家。但在朝鲜战场上,中国却以弱胜强,这是为什么?(3)彭德怀说:“西方侵略者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结合你所学过的中国近代史,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和认识。(4)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后为什么会受到热烈欢迎?
通过提问、讨论、回答、归纳几个环节解决问题。[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抗美援朝战争这一重大的历史活动。为了保爱卫国,年轻的共和国以落后的武器、简陋的条件与世界一流强国美国对抗,并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赞美![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教学反思】:
[第3课时]
第3课 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
[课标内容] 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理解土地改革运动的意义、步骤及顺利完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启发学生归纳中国历史上有关土地问题的史实,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3)要求学生走访当地老人,了解土地改革运动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培养学生调查、搜集、整理和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组织学生讨论,激励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让学生在感知、思考和探索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能力。
(2)要求学生整理出知识要点,巩固本课知识,提高自学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对我国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通过引导学生对土地改革中有关政策的理解,使学生初步形成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的重要性,明确基本国情是党和国家制定政策的依据。[重点和难点]
重点:土地改革运动。
难点: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恢复国民经济的措施,涉及的内容繁杂,许多措施不易理解,这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
问题讨论、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
提问:二战结束后,美国是世界上第一军事强国。为什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能够打败美国侵略军,取得抗美援朝的胜利?由此引出国内土地改革。因为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是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之一。
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反映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土地占有情况和农民生活状况的影片片段,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土地改革运动的必要性。然后提问,要求回答: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要进行土地改革?
(2)提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何时颁布的?它规定了怎样的土地改革的基本目的?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向学生提供与之相关的图文、影视、记录片、实物等资料,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相关内容和卡通问答,以理解土地改期的基本目的。
(3)提问:新中国的土地改革从何时开始?其总政策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利用教材中的思考题进一步提问:土地改革为什么要有步骤、有分别地进行?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文字、图示和卡通问答,指导学生讨论解答。
(4)提问: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其结果怎样?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得出答案。
(5)提问:你认为土地改革有何历史意义?对于这一问题,教师既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已有结论,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散思维,提出新的见解。如消灭了我国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为我国工业化开辟了道路,等等。
(6)国民经济的恢复
提问: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怎样的经济形势?为此,人民政府采取了哪些恢复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收到了怎样的效果?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新中国成立时所面临的经济形势,为学生理解和认识人民政府采取一系列恢复国民经济措施的必要性、正确性奠定基础。[小结] 依据板书要点,师生共同回顾小结。[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教学反思】:
[第4课时]
第4课 观看历史影视片
[活动目标] 形象感受历史,丰富历史知识,拓展历史思维。提高对影影视作品的欣赏能力,陶冶情操。
通过撰写影视评论或观后感,提高分析和写作能力。[活动准备] 本次活动的主题: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影视片:《英雄儿女》
通过第2课的学习,学生基本上了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史实,对此部电影的历史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
让学生在观看电影时思考: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活动过程] 利用晚自习时间,组织学生以班为单位集体到学校多媒体阶梯教室看电影《英雄儿女》。要求学生在观看时,自觉遵守纪律,不得高声喧哗,进、退场要求排队进出。
3、要求学生写出观后感或心得体会,题目自拟。[活动评价] 通过此次观看红色经典影片《英雄儿女》,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通过此次集体观看影片,增强了学生的守纪观念。
2、大部分学生通过观看影片,写出了心得体会,纷纷表示:奋发努力,勤奋学习,为祖国的强大作出贡献。【教学反思】:
[第5课时] 第一单元测试
【第6课时】 讲评第一单元测试试卷
[教学目的] 通过分析第一单元测试试卷,引导学生订正失误的地方,帮助学生分析失误的原因,指导学生掌握复习历史的基本方法,教会学生学会查缺补漏的方法。
鼓励成绩较好的同学继续努力,对成绩较差的同学,给予树立信心,激励他们迎头赶上。[教学过程]
一、发放试卷
二、讲评试卷
三、引导学生自己订正考试失误的知识点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7课时] 第5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课标内容](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2)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解答教材中的思考题,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联想能力和归纳史实说明问题的能力。
(2)教师通过自己设计的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梳理知识,编写读书提纲,进一步掌握阅读历史教材的基本方法。
(2)指导学生完成本课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开展访问、调查研究活动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不仅建立起工业化的基础,而且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2)引导学生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体会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重点和难点] 重点: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难点:“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法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先要求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向当地的人民代表了解人民代表的活动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关情况。
教师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
(1)我国封建土地制度是怎样被废除的?有什么历史意义?
(2)新中国成立之初,为恢复国民经济采取了哪些措施?收到了什么成效?
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强调指出:新中国建立之初,人民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恢复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没有解决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转化成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问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还没有确立起来。因此,土地改革和恢复国民经济任务完成之后,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如何把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化成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如何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转化成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总之,如何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就成为党和人民政府当时的主要任务。
导入新课
(1)教师提问:新中国土地改革和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之后,党和人民政府决定怎样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教师在适当补充讲述的基础上,解释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本目第一段和卡通问答,明确“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的原因与内涵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的时间。
(2)教师提问: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你能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一五”计划基本任务的要点吗?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教材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一五”计划基本任务要点。实际上,“一五”计划的基本内容是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内容的具体化。
(3)教师提问:第一个五年计划何时完成?取得了怎样的成效?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后回答后,教师指导学生观看教材中的《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的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货汽车出厂》、《1957年10月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典礼》等图片,以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感性认识和民族自豪感。
(4)教师提问: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是怎样制定和何时颁布的?由此引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讲述。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回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教师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毛泽东为国家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就是在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通过的,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5)教师提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有什么关系?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宪法的颁布,结束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以《共同纲领》代替宪法的过渡状态,加强了人民民主制度,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
为了加深学生印象,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场》图,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观察能力。
(6)教师提问:何谓三大改造?三大改造是怎样进行的?三大改造有什么历史意义? [小结] 教师提问: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怎样建立的?随后引导学生讨论,最后从政治、经济和法律三个方面进行总结:(1)通过土地改革和三大改造,剥削阶级消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2)三大改造有基本完成,使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状态结束,生产资料公有制成为我国社会惟一的经济基础;(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确立。
[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教学反思】:
[第8课时] 第6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课标内容](1)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2)讲述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失误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正确全面地观察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对10年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概括,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3)通过对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英模人物事迹共同点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感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历史情景,调查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危害性,认识其失误的原因。
(2)感知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英模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认识以这些英模人物为代表的人民群群众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的杰出贡献。
(3)运用问题导学法和探究法,探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严重失误的表现、危害及其教训,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及取得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1957—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失误的了解,认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坚决克服急躁冒进,坚持实事求的思想路线。
(2)通过对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英模人物先进事迹的了解,学习他们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重点和难点] 重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
难点:(1)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为什么未能全面贯彻执行?(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中的严重失误和某些成就。[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问题导学法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三大改造的内容是什么?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有何意义?随后教师指出:1956年,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从那时开始,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导入新课
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教师概述: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创造了条件。但是,中国应怎样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这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面临的新课题。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党和国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也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急躁冒进的错误。
1、中共“八大”召开
提问:1956年,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要解决什么问题?
先要求学生 阅读课文小字内容,然后以讨论方式回答。
教师指出,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要解决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新的历史性课题,必须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作出正确的决策,指明前进的方向。
中共“八大”的内容:(1)社会主要矛盾;(2)主要任务;(3)经济建设方针。
教师强调:中共“八大”的决策是正确的,它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但是,由于“左”的思想干扰,“八大”的正确决策未能全面贯彻实行。
提问:中共“八大”后,“左”的错误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要求学生阅读本目有关小字内容回答,然后教师加以概括。
2、“大跃进”运动
提问:什么是“大跃进”运动?它有何危害?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回答,教师指出:“大跃进”是以乞求建设的高速度为目标,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运动。发动这一运动是试图迅速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赶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这场运动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极大破坏,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同时,导致了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盛行。
3、人民公社化运动
提问: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什么性质的组织?它的特点是什么?你如何看待人民公社化运动?
要求学生阅读本目课文有关内容,特别注意课文中的卡通问答,然后教师加以讲述。
4、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和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提问:三年严重经济困难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强调:造成1959—1961年严重经济困难的原因主要是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方针上急躁冒进的错误,它的表现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三年自然灾害也与“大跃进”及人民公社化运动对社会秩序和自然资源的破坏密切相关,应该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这里的“人祸”除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左”倾错误外,还有苏联政府背信弃义行为带来的恶果,它加重了经济困难的程度。
为了克服严重经济困难,纠正“大跃进”运动的严重失误,1960年,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由于这一方针的贯彻执行,从1962年起,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提问: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样的失误的原因是什么?在学生讨论后,教师简要归纳为三点:(1)社会主义建设经验足;(2)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国情认识不足;(3)急于求成,盲目冒进的结果。
二、十年建设的成就
1、经济建设成就
提问:1957—1966年,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由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
2、英雄模范人物
(1)铁人——王进喜
(2)无私奉献——雷锋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焦裕禄 [小结] 提问:1957—1966年,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发生了哪些严重的失误?同时,有何成功的尝试?这期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为什么能取得这些成就?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的内容,概括如下:(1)严重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急躁冒进,给经济建设造成巨大损失。(2)成功尝试:1956年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1960年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3)建设成就:从基本建设项目、工农业生产发展、科学技术等方面概括。(4)取得成就的原因:一是中共“八大”和“八字方针”的指导;二是广大人民群众和英模人物无私奉献、顽强拼搏、艰苦创业的精神。[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教学反思】:
[第9课时]
第7课 全国大**
[课标内容] 简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林彪、江青一伙利用和助长毛泽东的错误,鼓吹个人崇拜等历史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2)通过对毛泽东错误估计形势,发动“文化大革命”,导致全国大**历史教训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地观察历史事物,正确把握历史发展方向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感知“文化大革命”的情况和全国大**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以及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2)运用直观教学法,讲述“文化大革命”发动和全国大**对民主法制的严重践踏的情况。用问题导学法和探究法分析“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破坏的危害性以及应从中吸取的历史教训。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建国后最严重损失的一场内乱。
(2)老一辈革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强烈抵制“文革”的错误做法,“二月抗争”表现了老一辈革命家为党和人民的利益奋起抗争的大无畏精神。
(3)全国大**是对民主法制的严重践踏,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从而认识到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自觉增强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重点和难点] 重点:民主与法制的破坏。
难点:“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及其性质。[教学方法]
学习主题探究法 [教学过程] 本课的主题是“文化大革命”中民主与法制的破坏及其严重后果,围绕这个主题,引导学生探究本课学习内容,使学生认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从而增强民主意识的法制观念。
探究采取分层推进的方式,一步步深入,逐个解决问题。
导入课课
1、“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表现
问题一:“文化大革命”是怎样错误发动起来的?
问题二:中央文革小组的特殊地位说明了什么?
问题三:上海夺权是什么性质的事件?
问题四:江青为什么要提出“文攻武卫”的口号?
问题五:“革命委员会”取代地方保级党委说明了什么?
问题六: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为什么整整十年没有召开过一次会议?
问题七:“文化大革命”中,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的原因是什么?
2、“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恶果
问题一:“文化大革命”中,林彪、江青一伙的权力地位急剧上升的原因和后果是什么?
问题二:“文革”初期,红卫兵运动席卷全国,这一运动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
问题三:全国大**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有何严重危害?
问题四:老一辈革命家的“二月抗争”为什么被诬蔑为“二月逆流”?
问题五:国家主席刘少奇为什么会被迫害致死,成为党的历史上的最大冤案?
问题六:“文化大革命”中全国公安、检察和司法机关遭受冲击,甚至被“砸烂”,带来了什么后果?
3、维护民主法制的斗争
问题一:老一辈革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抵制“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说明了什么?
问题二:“二月抗争”是什么性质的斗争?有何重大意义?
问题三:刘少奇产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尊严和人格,这说明了什么?
问题四:老一辈革命家的“二月抗争”被诬蔑为“二月逆流”;刘少奇以宪法为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却不起任何作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从中可得到什么启示?
上述问题采取分组讨论方式,由学生自主探究解答。其中难度较大的问题,由教师作适当辅导。[小结] 围绕本课重点,从以下几点小结:
(1)说明“文化大革命”根本不是什么革命,而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的内乱。
(2)在“文化大革命”这场长达10年的内乱中,民主法制横遭践踏,社会秩序混乱,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由此,我们应该认识到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3)“二月抗争”是老一辈革命家为捍卫党和国家利益,维护党的集体领导原则,捍卫民主法制而进行的英勇斗争,他们的凛然正气和大无畏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的。[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教学反思】:
[第10课时] 第8课 **中的国民经济
[课标内容] 简述“文化大革命”中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培养**时期国民经济形势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的能力。
(2)通过对整顿前后经济形势的比较,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感知“文化大革命”对国民经济的严重破坏,认识政治**的危害性,理解经济发展与政局稳定的相互关系。
(2)运用比较法教授**对国民经济的破坏,理解周恩来调整经济和邓小平全面整顿对经
济恢复的积极作用。
(3)运用问题讨论法,阐释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先后覆灭的原因以及“文革”的历史教训。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严重破坏,增强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2)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说明逆历史潮流而动的阴谋家、野心家决没有好下场;历史又一次证明失民心者遭唾弃,得民心者得天下。[重点和难点] 重点:**对国民经济的破坏。
难点:(1)林彪集团的形成,以及林彪在被确定为毛泽东的法定接班人后发动政变,阴谋杀害毛泽东的原因。(2)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形成及其篡权活动。[教学方法] 主题知识探究法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本课的主题是**中的国民经济。为了突出这个主题,教学时可以调整课文内容,进行分层探究教学。
导入新课
1、**对国民经济的破坏
问题一:1967——1968年,国民经济形势迅速恶化的原因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问题二:1973年,国民经济回升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三:1974年,刚刚复苏的国民经济为什么又陷入混乱局面?
问题四:1975年,国民经济为什么再度回升,后来为什么又遭到破坏?
问题五:“文化大革命”对国民经济造成了哪些严重的破坏?
问题六:根据课文内容绘制出“文化大革命”十年中,国民经济曲折发展的轨迹图,探究国民经济的起伏与社会政治局面的关系,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第六题是带有总结性的问题,在学生探究时,教师作适当辅导,并着重指出:国民经济的起伏是与社会政治局面密切相关的。社会**使国民经济遭受破坏,社会政治局面稳定是国民经济回升的必要前提。“文化大革命”相当充分地暴露出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体制等方面的缺陷,以及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弊端,并且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教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绝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要努力维护社会的安定和政治局面的稳定,并采取正确的措施努力发展国民经济,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水平。
2、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所做的努力
问题一:林彪集团是怎样被粉碎的?粉碎林彪集团有何重大意义?
问题二: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为恢复经济做了哪些努力?有何成效?
问题三:“批林批孔”运动是怎么回事?它造成了什么影响?
问题四: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时实行全面整顿从哪里开始?有何成效?
问题五:邓小平全面整顿的实质是什么?他的全面整顿遭到了什么阻力?
问题六:“文化大革命”十年中,国民经济在遭受巨大损失同时,仍然取得了某些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取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七:“四五”运动是怎么回事?它有何重大意义?
问题八:“文化大革命”是怎样结束的?“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有何重大意义?
上述问题由学生自主探讨解答,教师作适当辅导。[小结]
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十年“文革”**中,国民经济曲折起伏的轨迹:“破坏——回升——再破坏——再回升——再破坏”,直至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后,国民经济才逐步走上恢复发展的道路。二是周恩来、邓小平、叶剑英等老一辈革命家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坚决抵制“左倾”错误,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英勇斗争,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努力。
[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反思】:
[第11课时]
第9课 “文革”经历访谈
[活动目标] 访问长辈,了解他们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经历,进一步掌握有关“文革”的历史知识,加深对这段历史的了解。
听取长辈对“文革”的看法,了解“文革”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乃至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深刻影响,加深对“文革”性质的认识,从中吸取有关的历史教训。
通过访谈活动,提高对历史上的是非功过的分辨能力,同时学会整理口述史料的方法。[活动准备] 拟定访谈专题。确定访谈对象。学习速记方法。[活动过程] 活动方式:各班分为若干个小组,到该小组某位同学家访问其长辈。
要求各小组进家访谈时一是要讲礼貌,二是要事先拟好提问提纲,三是要认真作好记录。各小组对访谈的资料,要及时进行整理。各小组要写出访谈心得体会。[活动评价] 用一节课的时间,各小组选派几名代表,在班上交流心得体会,同时,对此次活动进行总结,找出不足这处。[第11课时] 讲评第二单元测试试卷 [教学目的] 通过分析第二单元测试试卷,引导学生订正失误的地方,帮助学生分析失误的原因,指导学生掌握复习历史的基本方法,教会学生学会查缺补漏的方法。
鼓励成绩较好的同学继续努力,对成绩较差的同学,给予树立信心,激励他们迎头赶上。[教学过程]
一、发放试卷
二、讲评试卷
三、引导学生自己订正考试失误的知识点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12课时] 第10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标内容] 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所学内容,培养从宏观把握历史发展趋势的能力。
(2)通过“两个凡是”错在什么地方的讨论,培养学生个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品质。(3)通过访谈前辈的活动,加深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读、讲、议、行”四步教学法,让学生理解所涉及的理论问题,认识真理标准讨论和邓小平讲话的深远意义。
(2)从思想路线、工作重心、总方针、领导核心四个方面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由“文革”**到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转折。
(3)学习用哲学和经济学的观点去理解历史内容的方法,学习比较思维的方法,学习从历史史实归纳历史特征的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知以邓小平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勇于纠正错误的伟大胸怀和敢于创新的开拓精神。(2)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途径。[重点和难点] 重点: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十一届三中全会。难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导学探究法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提问: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文化大革命”的有关内容。“文化大革命”哪一年开始?哪一年结束?在学生回答后指出:“文化大革命”的10年是**和灾难的10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历史出现了重大的转折,迈入了一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导入新课
一、真理标准讨论 提问:“文革”刚刚结束,人们有怎样的要求?当时的中央主要领导人采取了怎样的政策?你对此有何评价?指导学生阅读本目第一段大字和所附的两段小字,思考回答问题。教师指出:当时人们要求平反冤假错案,纠正“文革”错误,而当时中央领导人却继续坚持“左”的错误,经济上急躁冒进,造成严重的浪费和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政治上指出“两个凡是”的方针,不愿纠正“文革”的错误。
提问:什么是“两个凡是”?“两个凡是”错在什么地方?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回答,亦可进行讨论。教师讲评指出:这是在继续维持毛泽东的个人崇拜,是搞教条主义,不利于拨乱反正和开创新局面。教师可结合重点难点分析进一步拓展。
提问:什么是真理?什么是实践?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求学生回顾政治学科知识进行思考讨论。
提问:为什么要开展真理标准的讨论?在学生讨论后讲评?(1)理论上拨乱反正的需要;(2)坚持实践标准,能破除迷信和个人崇拜,解放思想;(3)有利于政治上拨乱反正,开创新局面。
提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指导学生阅读小字,思考回答,教师归纳:《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申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原理;强调对“四人帮”设置的禁区,“要敢于去触及,敢于去弄清是非”。
提问:真理标准讨论有何重大意义?帮助学生归纳:(1)理论上拨乱反正;(2)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3)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解放了思想;(4)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新时代的到来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提问:邓小平在批“两个凡是”中有何重大贡献?帮助学生归纳:(1)提出要完整准确地对待毛泽东思想;(2)支持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提出:邓小平在这次思想解放运动中起了领导作用。
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1、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提问:在1978年底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一个什么为题的重要讲话?这个讲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意义?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本目第一段大字和所附的两段小字后,可结合重点难点进行讲评。
2、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及其主要内容
提问: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什么时候召开?主要内容有哪些?指导学生从思想路线、工作重心、总方针、领导核心四个方面进行归纳。
提问: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怎样的改革开放总方针?指导学生阅读本目第二段大字后的两段小字,指出第一段小字提出了对内改革的目的和具体政策的设想,第二段小字提出了对外开放政策的内容和目的。
提问:十届三中全会在组织上是怎样进行拨扰反正、平反冤假错案的?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指导学生阅读第三段小字内容并加以适当阐释。
提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如何?为什么说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重大转折?在学生思考回答后,结合重点难点进行讲评。[小结] 提问:“文革”刚刚结束时,当时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继续坚持“左”的错误,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提问:邓小平是怎样批“两个凡是”的?真理标准讨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个运动有何意义?
提问:在1978年底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一个以什么题目的重要讲话?这个讲话的意义何在?
提问: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什么时候召开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意义如何? [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反思】:
[第13课时] 第11课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
[课标内容](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则。
(2)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经济改革的学习,培养学生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历史思维的能力。
(2)通过对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农村和城市改革伟大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感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创立与乡镇企业的崛起,以及国有企业改革与民营企业勃兴的伟大变化,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经济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
(2)联系现实生活理解历史内容,通过讨论逐渐认清历史事物的本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农村和城市的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前提下,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培养与时俱进的思想感情和敢于改革、勇于创新的精神。
(2)了解20世纪晚期中国农村改革中农民实行包产到户和创办乡镇企业的伟大创举,认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重点和难点] 重点:(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国有企业的改革。
难点:(1)乡镇企业“异军突起”;(2)民营企业的勃兴。
[教学方法]
采用“读、讲、议、行”四步教学法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十届三中全会是什么时候召开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有何意义?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我国建国以来历史的伟大转折,使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成为时代的主题。
导入新课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读:通读本目内容,观看《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凤阳县农民喜庆丰收》图。
讲:(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哪个地方搞起来?(2)什么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哪一位同学讲一讲凤阳县农民包产到户的情况?(4)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了什么成效?(5)后来农村改革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议:(1)为什么要包产到户?包产到户对农民有什么好处?(2)对于“包产到户”,当时引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有的说“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有的认为这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行:请说说你家里或农村亲戚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显著变化。
二、乡镇企业的崛起
读:通读本目内容,并观看本目内相关图片。
讲:(1)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现象出现于什么时候?(2)在农村改革中,乡镇企业创
办有哪些形式?(3)乡镇企业群主要出现在我国哪三大地区?(4)乡镇企业创办有什么成效?
议:(1)我国农村改革大潮中,为什么会出现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现象?(2)乡镇企业崛起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什么意义?
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都是中国农民在当代改革的伟大实践中自发搞起来的。请谈谈你对此的感想。
三、国有企业的改革
读:通读本目内容,观看相关图片。
讲:(1)中央制定的进行全面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叫什么?它是哪一年制定的?(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哪一年全面展开?家以什么改革为重点?(3)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成效如何?
议:(1)为什么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2)为什么要进行国有企业改革?(3)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行:请你谈一谈你所熟悉的一个改制取得成效的国有企业的情况。
四、民营企业的勃兴
读:通读本目内容,观看相关图片。
讲:(1)现阶段我国民营经济包括哪两种经济成分?它们从什么时候莛发展起来?(2)说一说社会主义新时期我国民营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效?
议:(1)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有何异同?(2)我国改革大潮中,民营经济为什么会莛发展起来?(3)个体、私营经济的兴起有何意义?
行:以本地的某个民营企业为对象,了解它的创业的艰辛历程。[小结] 提问: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中国农民有哪两大创举?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哪种经济形式成为改革的重点?哪种经济形式莛发展起来?
提问:1984年中共中央制定的进行全面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叫什么?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课后作业] 引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教学反思】:
[第14课时] 第12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课标内容] 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学习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理解和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与跨学科综合的能力。
(2)通过比较中国近现代对外开放的异同,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
(3)通过思考对外开放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以及想像加入世贸组织10年后中国将会
怎样,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践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进行合理想像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感知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史实,认识我国对外开放是一个由点到面、由南到北、由东到西、由局部到全方位的推进过程,学习运用地理知识理解历史内容的方法。
(2)通过比较理解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的政策内涵,学会比较分析问题的方法。
(3)在对外开放大格局中,联系身边实际,为当地经济发展献计献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比较近现代对外开放的异同,增强热爱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情感。
(2)认识对外开放是中国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全球化时代的要求,树立对外开放的观念和意识。
(3)通过学习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历程,思考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利弊,强化机遇意识与危机意识。[重点和难点] 重点:(1)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2)为什么要创立经济特区?(3)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难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教学方法] 按“体验情景——讲述信息——讨论问题——实践创新”四步法进行教学。[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农村和城市的改革”。在十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改革与开放并举。在对内改革的同时,大力推进对外开放,形成了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导入新课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体验情景:通读本目课文,观看《开放的深圳特区》、《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图,以及课件相关内容。
讲述信息:(1)我国在什么时候开始实行对外开放?(2)我国哪一年开始创立经济特区?设立了哪四个经济特区?(3)设立海南省,并作为经济特区是哪一年?(4)请计时 一讲深圳设为经济特区后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情况。
讨论问题:(1)什么是对外开放?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2)什么是经济特区?它特殊在什么地方?它哪些方面又不能特殊?(3)我国为什么要设立经济特区?(4)为什么经济特区都设在广东、福建等南方沿海地区?(5)为什么深圳特区设立后,当地的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
实践创新:深圳特区建设者最著名的口号是什么?谈谈你对这一句口号的看法。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体验情景:通读本目课文,观看《开放14个沿海城市的报道》、《发展中的上海浦东新区一角》、《对外开放新格局》图,以及课件相关内容。
讲述信息:(1)建立经济特区后,我国在对外开放上又采取了哪几大步骤?(2)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是在哪一年?开放了哪14个城市?国家给予这些开放城市怎样的经济政策?开放沿海城市有什么作用?(3)我国哪一年建立了哪三个沿海经济开放区?国家给予沿海经济区什么样的经济政策?建立沿海经济区有什么作用?(4)党中央、国务院哪一年决定实行浦东开发开放?给予浦东怎样的开发开放政策?浦东开发开放有什么作用?(5)我国哪一年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和内陆省会(首府)城市?开放这些城市有什么作用?(6)通过逐步开放,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开放格局?(7)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讨论问题:(1)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特点?你怎样理解这些特点?(2)我国为什么会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3)邓小平说:“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以展离不开世界”。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论断的理解。(4)我国现代的开放与近代的开放有什么区别?
实践创新:(1)从《对外开放新格局》中,找一找5个经济特区和1984年开放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地理位置。(2)我们所在地区在全国大开放格局中处于怎样的地理位置?我们应当怎样趋利避害地发展本地经济?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体验情景:通读本目内容和史海拾贝内容,观看《中国代表在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上签字》图,以及课件相关内容。
讲述信息:(1)什么是世贸组织?它的前身是什么?哪一年正式成立?这个组织的目标是什么?(2)我国哪一年加入世贸组织?是在世贸组织哪一次会议上签字加入的?请讲一讲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历程。
讨论问题:(1)我国为什么要加入世贸组织?(2)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有哪些利弊?我们应该怎样努力消除加入该组织的不良影响?
实践创新:说一说,对外开放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想像一下,加入世贸组织10年后的中国将会怎样? [小结]
1、实行对外开放初期,我国先后建立了哪几个经济特区?
2、在建立经济特区后,我国在对外开放上又采取了哪几大步骤?
3、我国现在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这个格局有哪些特点?
4、我国哪一年加世贸组织?加入该组织对我国有何利弊? [课后作业] 引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反思】:
[第15课时] 第13课 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成就
[课标内容] 说出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成就;联系历史与现实,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从历史素材中提炼概括知识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自学,使学生初步掌握从教材提供的历史素材中提炼知识并进行系统整理的方法。
(2)通过鼓励和指导学生在课前和课后资料收集和走访、调查活动,让学生体验独立地、多途径地获取知识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增强法制观念,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
(2)联系历史,今昔对比,让学生认识到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艰巨性,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我国的民主建设、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教学法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要求学生搜集资料,了解同中学生有关的法律。
导入新课
一、法制建设的成就 1、1982年新宪法的颁布 2、1986年《民法通则》的颁布
3、《刑法》的颁布与修订
二、社会主义民主的推进
1、我国民主制度的建立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爱国统一战线的发展
3、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 [小结]
1、复习提问:本课中能体现我国法制建设成就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2、归纳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知识要点。[课后作业] 引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教学反思】:
[第16课时] 第14课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课标内容] 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回顾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历史过程,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2)通过回顾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察理解历史事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形成的标志及其历史过程。
(2)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认识同计划经济相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无限生机与活力,从而加深对邓小平理论指导作用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观目标和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激励人民为现代化建设努力拼搏。
(2)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保障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
(3)邓小平为创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他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证明了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显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重点和难点] 重点:(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形成的历史过程。
难点:(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教学方法]
主题知识探究法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是什么?这次会议有何重大历史意义?要求学生回顾第10课的内容作出回答。教师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这次大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同时,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也在这次大会上开始形成。
导入新课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制定
2、“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中国共产党“十四大”的重大决策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
三、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邓小平逝世
2、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四、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小结] 本课的主题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课文重点阐述的是理论上的伟大贡献:(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明确;(3)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课后作业] 引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反思】:
[第17课时] 第三单元测试
[第18课时] 讲评第三单元测试试卷
[教学目的] 通过分析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引导学生订正失误的地方,帮助学生分析失误的原因,指导学生掌握复习历史的基本方法,教会学生学会查缺补漏的方法。
鼓励成绩较好的同学继续努力,对成绩较差的同学,给予树立信心,激励他们迎头赶上。[教学过程]
一、发放试卷
二、讲评试卷
三、引导学生自己订正考试失误的知识点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9课时] 第15课 民族团结的加强
[课标内容] 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习新另的民族政策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情况,指导学生对解放前后的民族工作情况进行比较,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史实进行对比分析的能力。
(2)了解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如节日、服饰、艺术等,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看图片、影视资料等,感知党和政府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理解党的民族政策的正确性。
(2)了解西部大开发战略,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和民族自豪感,树立为开发西部,建设社会主义做贡献的雄心斗志。[重点和难点] 重点:民族区域自治。
难点:国家为什么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是本课的重点。[教学方法]
问题讨论法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民族间的团结得到了进一步加强。那么,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关系问题上,党和国家制订了哪些政策?民族团结是怎样得到进一步加强的?
导入新课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1、新中国的民族政策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1、各族人民跨入社会主义社会
2、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
3、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4、西部大开发 [小结]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团结是怎样得到加强的?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两方面分析:(1)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事务,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2)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也加强了民族团结。[课后作业] 引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反思】:
[第20课时] 第16课 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
[课标内容](1)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通过回顾台湾的历史和分析海峡两岸的现状,培养学生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情景体验,感知港澳回归的过程,认识“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加深对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的理解。
(2)运用讨论法,感知台湾两次被外国侵占又两次回归的史实及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的现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圆满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最佳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精神的具体体现。
(2)通过了解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定决心。[重点和难点] 重点:香港、澳门的回归,台湾与祖国大陆关系的发展。
难点:怎样理解“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民族团结的加强”,大家回顾一下,党和政府为了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采取了哪些政策和措施?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在加强民族团结的同时,党和政府也努力寻求实现祖国统一的途径和方式,从而有力地推进了祖国统一大业。
导入新课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与实践
1、构想的提出
2、构想提出的历史意义
二、港澳回归
1、中英、中葡《联合声明》
2、香港、澳门回归
3、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台湾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
2、台湾和祖国大陆最终必将统一 [小结] 师生共议:(1)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了怎样的构想?(2)“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是怎样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 [课后作业] 引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反思】:
[第21课时] 第17课 历史专题讲座——台湾问题
[活动目标] 进一步加深对台湾问题的了解,扩大知识面。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增强对复杂历史现象的认识,提高辩证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活动准备] 确定讲座的中心内容:如何解决台湾问题。
讲授人:请黄平二中党支部书记杨通章同志主讲。讲座地点:黄平二中多媒体阶梯教室。主持人:八(10)班杨宇同学。
[活动过程] 主持人首先向全场听众介绍主讲人,然后简要说明举办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宣布会场纪律。
主讲人进行演讲。学生向主讲提问。[活动评价] 通过此次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台湾问题的由来及现状,明白了台湾问题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影响,对如何解决台湾问题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此次活动,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得到激发,决心努力学习,为维护国家统一作出贡献。
【教学反思】:
[第22课时] 第四单元测试
[第23课时] 讲评第四单元测试试卷
[教学目的] 通过分析第四单元测试试卷,引导学生订正失误的地方,帮助学生分析失误的原因,指导学生掌握复习历史的基本方法,教会学生学会查缺补漏的方法。
鼓励成绩较好的同学继续努力,对成绩较差的同学,给予树立信心,激励他们迎头赶上。[教学过程]
一、发放试卷
二、讲评试卷
三、引导学生自己订正考试失误的知识点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24课时]
第18课 国防建设
[课标内容](1)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
(2)以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为例,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建国初期国际国内的形势,探究加强军队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介绍“二战”后国际尖端武器装备发展的概况及我国受到的核威胁,了解中国发展核武器的迫切性,培养学生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第二炮兵部队发展的有关史实,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历史论证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各种文字及音像资料,使学生了解人民海军、空军建立时的国际国内背景以及人民军队向多军种多兵种合成化发展的史实。
(2)组织学生分析讨论“二战”后国际核武器的发展及我国受到的核威胁,认识到我国发展核武器是出于自卫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需要。
(3)分析预备役部队和民兵特点、作用,认识到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在不断得到增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人民海军、人民空军建立的背景及作用,使学生认识到人民军队是保卫祖国、维护和平的有力保障,培养学生热爱人民军队的思想感情,增强国防意识。
(2)通过学习科技强军及尖端武器发展的史实,培养学生为祖国的经济的经济发展、维护和平而刻苦学习的信念。
(3)通过了解我国国防事业发展过程及其重大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和难点] 重点: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
难点:我国发展尖端武器的原因。[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解放战争期间,由于我军缺乏海、空武装,国民党陆军残部在海、空军掩护下大量从海上逃跑、撤到台湾,并占领没海岛屿的资料。教师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
导入新课
一、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的建立
1、建立的背景
2、人民海军、人民空军的建立
3、人民海军、人民空军的发展
二、科技强军
1、发展尖端武器的决策
2、尖端武器研制的成就
3、第二炮兵部队的建立的发展
4、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三、民兵和预备役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2、民兵和预备役的地位、作用
[小结]
引导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课后作业]
引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教学反思】:
[第25课时] 第19课 独立自主走向国际舞台
[课标内容](1)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
(2)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新中国外交政策制定背景的分析,使学生初步掌握将历史问题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
(2)通过讨论学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什么会得到越来越多国家赞同”的问题,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认识问题实质的能力。
(3)通过对中国代表团在万隆会议上为什么要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讨论,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新中国外交政策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制定史实及建国初的重大外交活动的学习,感知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正确英明,认识新中国独立自主走向世界舞台的重大意义,掌握对历史现象进行分析、比较并得出结论的方法,形成自主探究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新中国成立时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及时制定正确的外交政策及原则这一历史过程,认识新中国的自主外交与旧中国的屈辱外交有着载然的不同,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学习和平共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及提出的意义,认识国际社会不同的国家这间要建立或维护真正和平、友好的外交关系,必须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本准则,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和维护世界和平的意识。
(3)通过学习新中国建国之初的重大外交建树及对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增强学生为人类和平、进步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重点和难点] 重点:一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二是中国出席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难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什么能够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赞同? [教学方法]
问题讨论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新中国成立之初是以怎样的姿态步入国际舞台的?取得了哪些辉煌的外交成就?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独立自主走向国际舞台。
导入新课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新中国外交关系的创建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重大意义
二、中国出席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1、中国出席日内瓦会议
2、中国出席万隆会议
[小结]
引导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课后作业]
引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反思】:
[第26课时]
第20课 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
[课标内容](1)讲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外交史实。
(2)以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了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过程及中美建交的经过,分析其重大意义,提高学生分析阐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2)通过讨论十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搜集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另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过程及中国合法席位恢复后在联合国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重大意义。
(2)指导学生查阅资料及阅读课文有关内容,了解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发展的情况,认识中美建交的重大意义及中美关系发展曲折复杂的原因。
(3)阅读课文,了解我国新时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路线的特点及外交活动的重大成就,理解我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及中美建交,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表明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
(2)新时期,中国外交方针的调整适应了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国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认识维护国家利益是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提高综合国力也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贡献,从而激发学生为人类进步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美建交和新时期外交新局面的开创。
难点: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教学方法]
自主阅读、教师讲述及问题讨论教学法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什么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的提出有什么重大意义?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的完整体现,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构成了世界各国相互了争与生产共处的坚实基础,获得了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赞同,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我国政府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路线,取得了许多新的外交成就,我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导入新课
一、另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美国阻挠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2、中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及其意义
二、中美建交
1、尼克松访华及上海《中美联合公报》
2、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三、新时期的外交成就
1、新时期的外交成就
2、中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小结]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外交活动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和主要成就,表明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已成为国际事务中举足轻重的力量。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中国必将对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做出更大贡献。[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教学反思】:
[第27课时] 第五单元 单元测试
[第28课时]
讲评第五单元测试试卷
[教学目的] 通过分析第五单元测试试卷,引导学生订正失误的地方,帮助学生分析失误的原因,指导学生掌握复习历史的基本方法,教会学生学会查缺补漏的方法。
鼓励成绩较好的同学继续努力,对成绩较差的同学,给予树立信心,激励他们迎头赶上。[教学过程]
一、发放试卷
二、讲评试卷
三、引导学生自己订正考试失误的知识点
第六单元 现代文化和社会生活 [第29课时]
第21课 现代科学技术之花
[课标内容](1)讲述邓稼先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2)知道“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以及“863”
计划的制定。
(3)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列举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培养学生归纳史实的能力。
(2)通过讨论袁隆平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意义,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制作火箭或人造地球卫星模型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解或者阅读有关文字资料、图片资料以及观看影视资料,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相互探讨中,了解新中国在科技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受科研工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不畏艰辛的工作精神,认识到科技领域的巨大成就对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还应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热爱科学的理念。
(2)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重点和难点] 重点:“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重大深远意义。
难点:我国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原因。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讲解、阅读、思考、讨论相辅相成。[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前几课我们学习了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程,请简单归纳新中国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的几个时期。学生归纳后,教师提出:这些时期我国经济建设有着很大的发展,其原因不仅在于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的正确、全国人民的努力,还包括许多科技工作者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正如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推动。
导入新课
一、“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
1、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家的不懈努力
2、“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
二、“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
1、我国计算机研究的起步和发展
2、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四、“863”计划的制定 [小结]
1、以习题的形式巩固本课重要的知识点。
2、拓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哪些重要的科技成就?
3、分析:我国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原因。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说明:一是党和政府对发展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重视和正确决策;二是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中国优秀科学家、专家,怀着深沉、炽热的爱国之情,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为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反思】:
[第30课时] 第22课 教育、文艺和体育事业的发展
[课标内容](1)列举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史实,认识教育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
(2)了解我国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讨论课中题“你认为邓小平的三个面向中,哪一个是最基本的?为什么?”培养学生抓住主要矛盾的能力。
(2)通过讨论当前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及可行途径,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
(3)通过对文学艺术作品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讲解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有关课文以及观赏音像资料,在互探索的基础上,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文学艺术和体育虽然经历了挫折,但仍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这些成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人民教育制度的建立、“科教兴国”的决策和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指示,以及素质教育改革,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较大的发展,教育的好坏关系到国运的兴衰。
(2)认识到我国现代科技、教育、文艺和体育事业成就突出,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的感情。
(3)通过介绍文学艺术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重点和难点] 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学方法]
以学生阅读、欣赏、讨论为主,教师讲解为辅。[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让学生回顾第21课的主要内容,然后指出,科学技术的基础在于教育,在科技和生产迅速发展的当今世界,经济竞争实际上是科技竞争和民族素质竞争。新中国建立后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导入新课
一、教育事业的发展
1、人民教育制度的建立
2、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事业得到全面、快速的发展
二、文学艺术的繁荣
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小说、戏剧、绘画、音乐和舞蹈的突出成就
三、中国成为体育强国
1、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
2、竞技体育水平的迅速提高 [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21课的内容,将两课内容整合成一个整体,并与各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情况联系,说明教育、科技、文艺、体育事业的发展与政治、经济的密切关系。[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第31课时]
第23课 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
[课标内容](1)以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为例,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产生的影响。
(2)知道就业制度的变化,认识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
(3)以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为例,说明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学习本课所介绍的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
(2)通过讨论课课中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一分为二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答课后畅想天地和自己动手栏目的思考题,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本课,并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感受新中国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加深对城乡差别的认识,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国情,树立历史责任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知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物质文明进步和人们观念变化的关系,培养学生与时俱进、富有竞争精神的积极人生观。[重点和难点] 重点:日常生活的变化。
难点:(1)就业制度的变化和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建立;(2)城市与乡村、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学生对本课的理解会有所不同。[教学方法]
讲解启发、讨论体验法。[教学过程] 先让学生按第24课的要求进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变化情况进行调查,总结完成情况,说明学生的调查只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的反映。今天我们学习第23课“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让大家对新中国以来整个社会生活的变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导入新课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1、衣、食、住、行的巨大变化
2、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充实
二、就业制度的变化
1、企业打破“铁饭碗”和干部打破终身制
3、人们就业观念的变化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建立
1、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
2、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和社会福利院的兴建 [小结] 要求学生完成课后题,以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教学反思】:
[第32课时] 第六单元测试
[第33课时] 讲评第六单元测试试卷
[教学目的] 通过分析第六单元测试试卷,引导学生订正失误的地方,帮助学生分析失误的原因,指导学生掌握复习历史的基本方法,教会学生学会查缺补漏的方法。
鼓励成绩较好的同学继续努力,对成绩较差的同学,给予树立信心,激励他们迎头赶上。[教学过程]
一、发放试卷
二、讲评试卷
三、引导学生自己订正考试失误的知识点
[第34课时] 复习课一 第一单元复习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温故知新,巩固已学知识,为期末学期统考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重点和难点] 重点:本单元各课基础知识。
难点:运用基础知识解决解决问题。[教学方法] 引导法 [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理出本单元的基本线索:
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纪元。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抗美援朝战争保卫了新中国的安全。战争中,志愿军指战员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建国初期实行的土地改革,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要完成的基本任务之一。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摧毁了中国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同时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分发单元复习练习试卷。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试卷。
[第35课时] 复习课二 第二单元复习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温故知新,巩固已学知识,为期末学期统考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重点和难点] 重点:本单元各课基础知识。
难点:运用基础知识解决解决问题。[教学方法] 引导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理出本单元的基本线索。分发单元复习练习试卷。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试卷。
[第36课时] 复习课三 第三单元复习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温故知新,巩固已学知识,为期末学期统考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重点和难点] 重点:本单元各课基础知识。
难点:运用基础知识解决解决问题。[教学方法] 引导法
[教学过程] 导学生理出本单元的基本线索。分发单元复习练习试卷。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试卷。
[第37课时] 复习课四 第四单元复习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温故知新,巩固已学知识,为期末学期统考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重点和难点] 重点:本单元各课基础知识。
难点:运用基础知识解决解决问题。[教学方法]
引导法 [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理出本单元的基本线索。
2、分发单元复习练习试卷。学生独立完成试卷。
[第38课时] 复习课五 第五单元复习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温故知新,巩固已学知识,为期末学期统考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重点和难点] 重点:本单元各课基础知识。
难点:运用基础知识解决解决问题。[教学方法] 引导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学生理出本单元的基本线索。
2、分发单元复习练习试卷。学生独立完成试卷。
[第39课时] 复习课六 第六单元复习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温故知新,巩固已学知识,为期末学期统考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重点和难点] 重点:本单元各课基础知识。
难点:运用基础知识解决解决问题。[教学方法] 引导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学生理出本单元的基本线索。
2、分发单元复习练习试卷。
3、学生独立完成试卷。
第三篇:2014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学校工作计划要点为指导,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观念,加强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坚持教育创新。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扎实开展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争当名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威宁平均水平。
三、情况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X K b1.Com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能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与实践活动;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现代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六个单元,共二十一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每课一得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巩固新政权的措施、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文化大革命、伟大的转折、改革开放的展开、邓小平、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港澳的回归、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现代化海空军的建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事业的发展、科技成就、教育事业、文学艺术和体育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
四、具体措施.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
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2.根据“内容标准”对知识与能力的不同层次要求组织教学。
3.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
4.注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
5.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在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观方面的熏陶。
五、教学进度安排
课题课时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4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5
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3课时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课时
第六单元4课时
2014-2-16
第四篇: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时]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课标内容](1)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和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课文及所附图表,探讨课中思考题,让学生感知开国大典的动人场面,加深对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的理解。
(2)组织观看《开国大典》等影片,走访经历过新中国成立时代的老人,使学生体会“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名言的深刻内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伟大事件,也是20世纪世界伟大的事件之一,以此培养学生热爱新中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2)使学生认识到,西藏和平解放使西藏人民摆脱了帝国主义和西藏农奴主势力的控制和掠夺,走上了团结、进步、发展的光明大道,这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伟大成果。
[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难点:西藏和平解放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教学方法]
导学、探究、讨论法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同学们能概括一下建国前夕解放战争的形势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指出: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召开,这次会议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政治上、思想上的准备。4月,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渡江战役的胜利,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到9月,全国大陆基本解放。中国人民终于在1949年10月1日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导入新课
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会议的召开
提问: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会议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出席会议的有哪些方面的代表?这体现了会议的什么特点?
学生阅读课文后,教师用多媒体课件适当补充一些相关资料,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以上问题,待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进行讲评和点拨。
2、会议的主要内容
学生阅读课文,了解会议的几项主要内容:(1)讨论通过了《共同纲领》;(2)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及主席和副主席;(3)决定了共和国的首都、纪年法、国歌和国旗;(4)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问题一:《共同纲领》有哪些主要内容?为什么说它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问题二:你能说说国旗的寓意有哪些吗?
教师适当补充一引起资料,供学生讨论上述两个问题时参考。
3、会议的意义
提问: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有何重要意义?
引导学生结合会议召开的背景和会议的主要内容分析以上问题。待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讲解:人民政协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在全国人大召开以前,它代行人大的职权,由它制定的《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政协会议还确定了新中国的首都、国歌、国旗和纪年法。所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重要的准备。
二、开国大典
问题一:看了开国大典的几幅插图,联想到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庄严宣告,你有何感想?
问题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学生阅读课文,观看相关影视资料片段,然后展开讨论。教师适应提示和点拨。
三、西藏和平解放
提问:西藏是怎样实现和平解放的?西藏和平解放有何重大意义?
学生阅读课文和相关历史资料,然后分组展开讨论。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结合重点难点分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讲解。
[小结] 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本课的主要内容:
问题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什么?主要内容有哪些?会议的召开有何意义?
问题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问题三:西藏是怎样实现和平解放的?其意义是什么?
[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第2课时]
第2课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课标内容] 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的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及观看影片片段,归纳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2)组织学生讲述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继光、邱少云等志愿军英雄故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观看有关图片、录像资料,并组织学生对相关问题展开辩论,让学生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必要性。
(2)组织学生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志愿军英雄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志愿军战士这种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3)通过让学生回顾中国近代百余年来的屈辱及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的任务,使学生深刻理解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原因,培养学生不畏强权、敢于挺身与侵略者斗争的优秀品质。
(2)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的英雄事迹,学习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3)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重点和难点] 重点: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身上所体现的精神。
难点:面对朝鲜半岛燃起的战火,中国要不要出兵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 问题讨论,故事讲述,教师点评归纳法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什么时候成立的?有什么意义?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引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帝国主义是不是因此而放弃了对中国的侵略野心呢?教师明确指出:美国利用朝鲜战争之机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在这严峻考验面前,年轻的共和国政府毅然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导入新课
一、朝鲜战争爆发
情景体验:多媒体显示《朝鲜半岛形势图》、《中国辽宁安东遭美军轰炸后的民房》图,并放映有关朝鲜战争的历史影视资料片
段,使学生置身于当年的战争环境中。
问题探究:(1)三八线是怎么回事?三八线的划分给朝鲜事带来了什么后果?(2)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有何反应?这种反应的实质是什么?(3)金日成首相为什么要请求中国出兵援助?(4)中国政府应不应该派兵入朝援助?如果不派志愿军入朝作战,可能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
通过提问、讨论、回答、小结几个环节解决问题,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政府派兵援朝的必要性、正确性,初步培养学生 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全局观念。
二、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情景体验:教师放映有关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上甘岭战役等历史影片资料片段,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英雄赞歌》,并展示《彭德怀在朝鲜前线视察》图、《黄继光》、《邱少云》图像等,让学生置身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氛围之中,全身感受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
问题探究:(1)抗美援朝战争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是谁?入朝的中国军队为什么叫中国人民志愿军而不叫中国人民解放军?(2)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遇到了哪些困难?(3)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4)为什么说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人物发扬了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情景体验:继续播放有关反映抗美援朝战争后期战况,签订《朝鲜停战协定》,美国陆军上将、“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的讲话,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的讲话,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受到热烈欢迎情景的历史影视资料片段,让学生感受志愿军浴血奋战的感人场景和抗美援朝战争后的喜悦。
问题探究:(1)美国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同中、朝代表签订《朝鲜停战协定》的?(2)新中国刚成立,贫穷落后;美国在二战后是世界最强大最富有的资本主义国家。但在朝鲜战场上,中国却以弱胜强,这是为什么?(3)彭德怀说:“西方侵略者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结合你所学过的中国近代史,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和认识。(4)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后为什么会受到热烈欢迎?
通过提问、讨论、回答、归纳几个环节解决问题。
[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抗美援朝战争这一重大的历史活动。为了保爱卫国,年轻的共和国以落后的武器、简陋的条件与世界一流强国美国对抗,并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赞美!
[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第3课时] 第3课
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
[课标内容] 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理解土地改革运动的意义、步骤及顺利完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启发学生归纳中国历史上有关土地问题的史实,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3)要求学生走访当地老人,了解土地改革运动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培养学生调查、搜集、整理和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组织学生讨论,激励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让学生在感知、思考和探索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能力。
(2)要求学生整理出知识要点,巩固本课知识,提高自学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对我国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通过引导学生对土地改革中有关政策的理解,使学生初步形成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的重要性,明确基本国情是党和国家制定政策的依据。
[重点和难点] 重点:土地改革运动。
难点: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恢复国民经济的措施,涉及的内容繁杂,许多措施不易理解,这是本课的难点。[教学方法]
问题讨论、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
提问:二战结束后,美国是世界上第一军事强国。为什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能够打败美国侵略军,取得抗美援朝的胜利?由此引出国内土地改革。因为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是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之一。
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反映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土地占有情况和农民生活状况的影片片段,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土地改革运动的必要性。然后提问,要求回答: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要进行土地改革?
(2)提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何时颁布的?它规定了怎样的土地改革的基本目的?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向学生
提供与之相关的图文、影视、记录片、实物等资料,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相关内容和卡通问答,以理解土地改期的基本目的。
(3)提问:新中国的土地改革从何时开始?其总政策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利用教材中的思考题进一步提问:土地改革为什么要有步骤、有分别地进行?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文字、图示和卡通问答,指导学生讨论解答。
(4)提问: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其结果怎样?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得出答案。
(5)提问:你认为土地改革有何历史意义?对于这一问题,教师既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已有结论,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散思维,提出新的见解。如消灭了我国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为我国工业化开辟了道路,等等。
(6)国民经济的恢复
提问: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怎样的经济形势?为此,人民政府采取了哪些恢复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收到了怎样的效果?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新中国成立时所面临的经济形势,为学生理解和认识人民政府采取一系列恢复国民经济措施的必要性、正确性奠定基础。
[小结]
依据板书要点,师生共同回顾小结。
[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第4课时] 第4课
观看历史影视片
[活动目标] 形象感受历史,丰富历史知识,拓展历史思维。提高对影影视作品的欣赏能力,陶冶情操。
通过撰写影视评论或观后感,提高分析和写作能力。[活动准备] 本次活动的主题: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影视片:《英雄儿女》
通过第2课的学习,学生基本上了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史实,对此部电影的历史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
让学生在观看电影时思考: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活动过程] 利用晚自习时间,组织学生以班为单位集体到学校多媒体阶梯教室看电影《英雄儿女》。
要求学生在观看时,自觉遵守纪律,不得高声喧哗,进、退场要求排队进出。
3、要求学生写出观后感或心得体会,题目自拟。
[活动评价] 通过此次观看红色经典影片《英雄儿女》,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通过此次集体观看影片,增强了学生的守纪观念。
2、大部分学生通过观看影片,写出了心得体会,纷纷表示:奋发努力,勤奋学习,为祖国的强大作出贡献。
[第5课时] 讲评第一单元测试试卷
[教学目的] 通过分析第一单元测试试卷,引导学生订正失误的地方,帮助学生分析失误的原因,指导学生掌握复习历史的基本方法,教会学生学会查缺补漏的方法。
鼓励成绩较好的同学继续努力,对成绩较差的同学,给予树立信心,激励他们迎头赶上。
[教学过程]
一、发放试卷
二、讲评试卷
三、引导学生自己订正考试失误的知识点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6课时] 第5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课标内容](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2)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解答教材中的思考题,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联想能力和归纳史实说明问题的能力。
(2)教师通过自己设计的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梳理知识,编写读书提纲,进一步掌握阅读历史教材的基本方法。
(2)指导学生完成本课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开展访问、调查研究活动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不仅建立起工业化的基础,而且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2)引导学生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体会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重点和难点]
重点: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难点:“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法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先要求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向当地的人民代表了解人民代表的活动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关情况。
教师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
(1)我国封建土地制度是怎样被废除的?有什么历史意义?
(2)新中国成立之初,为恢复国民经济采取了哪些措施?收到了什么成效?
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强调指出:新中国建立之初,人民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恢复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没有解决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转化成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问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还没有确立起来。因此,土地改革和恢复国民经济任务完成之后,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如何把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化成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如何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转化成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总之,如何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就成为党和人民政府当时的主要任务。
导入新课
(1)教师提问:新中国土地改革和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之后,党和人民政府决定怎样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教师在适当
补充讲述的基础上,解释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本目第一段和卡通问答,明确“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的原因与内涵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的时间。
(2)教师提问: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你能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一五”计划基本任务的要点吗?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教材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一五”计划基本任务要点。实际上,“一五”计划的基本内容是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内容的具体化。
(3)教师提问:第一个五年计划何时完成?取得了怎样的成效?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后回答后,教师指导学生观看教材中的《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的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货汽车出厂》、《1957年10月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典礼》等图片,以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感性认识和民族自豪感。
(4)教师提问: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是怎样制定和何时颁布的?由此引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讲述。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回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教师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毛泽东为国家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就是在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通过的,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
(5)教师提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有什么关系?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宪法的颁布,结束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以《共同纲领》代替宪法的过渡状态,加强了人民民主制度,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
为了加深学生印象,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场》图,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观察能力。
(6)教师提问:何谓三大改造?三大改造是怎样进行的?三大改造有什么历史意义?
[小结] 教师提问: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怎样建立的?随后引导学生讨论,最后从政治、经济和法律三个方面进行总结:(1)通过土地改革和三大改造,剥削阶级消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2)三大改造有基本完成,使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状态结束,生产资料公有制成为我国社会惟一的经济基础;(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确立。
[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第7课时] 第6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课标内容](1)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2)讲述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失误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正确全面地观察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对10年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概括,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3)通过对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英模人物事迹共同点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感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历史情景,调查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危害性,认识其失误的原因。
(2)感知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英模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认识以这些英模人物为代表的人民群群众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的杰出贡献。
(3)运用问题导学法和探究法,探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严重失误的表现、危害及其教训,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及取得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1957—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失误的了解,认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坚决克服急躁冒进,坚持实事求的思想路线。
(2)通过对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英模人物先进事迹的了解,学习他们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
[重点和难点] 重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
难点:(1)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为什么未能全面贯彻执行?(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中的严重失误和某些成就。
[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问题导学法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三大改造的内容是什么?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有何意义?随后教师指出:1956年,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从那时开始,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导入新课
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教师概述: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创造了条件。但是,中国应怎样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这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面临的新课题。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党和国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也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急躁冒进的错误。
1、中共“八大”召开
提问:1956年,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要解决什么问题?
先要求学生 阅读课文小字内容,然后以讨论方式回答。
教师指出,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要解决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新的历史性课题,必须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作出正确的决策,指明前进的方向。
中共“八大”的内容:(1)社会主要矛盾;(2)主要任务;(3)经济建设方针。
教师强调:中共“八大”的决策是正确的,它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但是,由于“左”的思想干扰,“八大”的正确决策未能全面贯彻实行。
提问:中共“八大”后,“左”的错误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要求学生阅读本目有关小字内容回答,然后教师加以概括。
2、“大跃进”运动
提问:什么是“大跃进”运动?它有何危害?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回答,教师指出:“大跃进”是以乞求建设的高速度为目标,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运动。发动这一运动是试图迅速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赶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这场运动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极大破坏,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同时,导致了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盛行。
3、人民公社化运动
提问: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什么性质的组织?它的特点是什么?你如何看待人民公社化运动?
要求学生阅读本目课文有关内容,特别注意课文中的卡通问答,然后教师加以讲述。
4、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和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提问:三年严重经济困难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强调:造成1959—1961年严重经济困难的原因主要是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方针上急躁冒进的错误,它的表现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三年自然灾害也与“大跃进”及人民公社化运动对社会秩序和自然资源的破坏密切相关,应该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这里的“人祸”除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左”倾错误外,还有苏联政府背信弃义行为带来的恶果,它加重了经济困难的程度。
为了克服严重经济困难,纠正“大跃进”运动的严重失误,1960年,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由于这一方针的贯彻执行,从1962年起,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提问: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样的失误的原因是什么?在学生讨论后,教师简要归纳为三点:(1)社会主义建设经验足;(2)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国情认识不足;(3)急于求成,盲目冒进的结果。
二、十年建设的成就
1、经济建设成就
提问:1957—1966年,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由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
2、英雄模范人物
(1)铁人——王进喜
(2)无私奉献——雷锋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焦裕禄
[小结] 提问:1957—1966年,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发生了哪些严重的失误?同时,有何成功的尝试?这期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为什么能取得这些成就?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的内容,概括如下:(1)严重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急躁冒进,给经济建设造成巨大损失。(2)成功尝试:1956年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1960年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3)建设成就:从基本建设项目、工农业生产发展、科学技术等方面概括。(4)取得成就的原因:一是中共“八大”和“八字方针”的指导;二是广大人民群众和英模人
物无私奉献、顽强拼搏、艰苦创业的精神。
[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第8课时] 第7课
全国大** [课标内容] 简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林彪、江青一伙利用和助长毛泽东的错误,鼓吹个人崇拜等历史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2)通过对毛泽东错误估计形势,发动“文化大革命”,导致全国大**历史教训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地观察历史事物,正确把握历史发展方向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感知“文化大革命”的情况和全国大**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以及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2)运用直观教学法,讲述“文化大革命”发动和全国大**对民主法制的严重践踏的情况。用问题导学法和探究法分析“文
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破坏的危害性以及应从中吸取的历史教训。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建国后最严重损失的一场内乱。
(2)老一辈革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强烈抵制“文革”的错误做法,“二月抗争”表现了老一辈革命家为党和人民的利益奋起抗争的大无畏精神。
(3)全国大**是对民主法制的严重践踏,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从而认识到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自觉增强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
[重点和难点] 重点:民主与法制的破坏。
难点:“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及其性质。[教学方法]
学习主题探究法
[教学过程] 本课的主题是“文化大革命”中民主与法制的破坏及其严重后果,围绕这个主题,引导学生探究本课学习内容,使学生认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从而增强民主意识的法制观念。
探究采取分层推进的方式,一步步深入,逐个解决问题。
导入课课
1、“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表现
问题一:“文化大革命”是怎样错误发动起来的?
问题二:中央文革小组的特殊地位说明了什么?
问题三:上海夺权是什么性质的事件?
问题四:江青为什么要提出“文攻武卫”的口号?
问题五:“革命委员会”取代地方保级党委说明了什么?
问题六: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为什么整整十年没有召开过一次会议?
问题七:“文化大革命”中,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的原因是什么?
2、“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恶果
问题一:“文化大革命”中,林彪、江青一伙的权力地位急剧上升的原因和后果是什么?
问题二:“文革”初期,红卫兵运动席卷全国,这一运动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
问题三:全国大**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有何严重危害?
问题四:老一辈革命家的“二月抗争”为什么被诬蔑为“二月逆流”?
问题五:国家主席刘少奇为什么会被迫害致死,成为党的历史上的最大冤案?
问题六:“文化大革命”中全国公安、检察和司法机关遭受冲击,甚至被“砸烂”,带来了什么后果?
3、维护民主法制的斗争
问题一:老一辈革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抵制“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说明了什么?
问题二:“二月抗争”是什么性质的斗争?有何重大意义?
问题三:刘少奇产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尊严和人格,这说明了什么?
问题四:老一辈革命家的“二月抗争”被诬蔑为“二月逆流”;刘少奇以宪法为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却不起任何作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从中可得到什么启示?
上述问题采取分组讨论方式,由学生自主探究解答。其中难度较大的问题,由教师作适当辅导。
[小结] 围绕本课重点,从以下几点小结:
(1)说明“文化大革命”根本不是什么革命,而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的内乱。
(2)在“文化大革命”这场长达10年的内乱中,民主法制横遭践踏,社会秩序混乱,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由此,我们应该认识到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3)“二月抗争”是老一辈革命家为捍卫党和国家利益,维护党的集体领导原则,捍卫民主法制而进行的英勇斗争,他们的凛然正气和大无畏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的。
[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第9课时] 第8课
**中的国民经济
[课标内容] 简述“文化大革命”中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培养**时期国民经济形势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的能力。
(2)通过对整顿前后经济形势的比较,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感知“文化大革命”对国民经济的严重破坏,认识政治**的危害性,理解经济发展与政局稳定的相互关系。
(2)运用比较法教授**对国民经济的破坏,理解周恩来调整经济和邓小平全面整顿对经济恢复的积极作用。
(3)运用问题讨论法,阐释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先后覆灭的原因以及“文革”的历史教训。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严重破坏,增强维护社会稳定 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2)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说明逆历史潮流而动的阴谋家、野心家决没有好下场;历史又一次证明失民心者遭唾弃,得民心者得天下。
[重点和难点] 重点:**对国民经济的破坏。
难点:(1)林彪集团的形成,以及林彪在被确定为毛泽东的法定接班人后发动政变,阴谋杀害毛泽东的原因。(2)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形成及其篡权活动。[教学方法] 主题知识探究法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本课的主题是**中的国民经济。为了突出这个主题,教学时可以调整课文内容,进行分层探究教学。
导入新课
1、**对国民经济的破坏
问题一:1967——1968年,国民经济形势迅速恶化的原因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问题二:1973年,国民经济回升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三:1974年,刚刚复苏的国民经济为什么又陷入混乱局面?
问题四:1975年,国民经济为什么再度回升,后来为什么又遭
到破坏?
问题五:“文化大革命”对国民经济造成了哪些严重的破坏?
问题六:根据课文内容绘制出“文化大革命”十年中,国民经济曲折发展的轨迹图,探究国民经济的起伏与社会政治局面的关系,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第六题是带有总结性的问题,在学生探究时,教师作适当辅导,并着重指出:国民经济的起伏是与社会政治局面密切相关的。社会**使国民经济遭受破坏,社会政治局面稳定是国民经济回升的必要前提。“文化大革命”相当充分地暴露出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体制等方面的缺陷,以及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弊端,并且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教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绝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要努力维护社会的安定和政治局面的稳定,并采取正确的措施努力发展国民经济,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水平。
2、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所做的努力
问题一:林彪集团是怎样被粉碎的?粉碎林彪集团有何重大意义?
问题二: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为恢复经济做了哪些努力?有何成效?
问题三:“批林批孔”运动是怎么回事?它造成了什么影响?
问题四: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时实行全面整顿从哪里开
始?有何成效?
问题五:邓小平全面整顿的实质是什么?他的全面整顿遭到了什么阻力?
问题六:“文化大革命”十年中,国民经济在遭受巨大损失同时,仍然取得了某些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取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七:“四五”运动是怎么回事?它有何重大意义?
问题八:“文化大革命”是怎样结束的?“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有何重大意义?
上述问题由学生自主探讨解答,教师作适当辅导。
[小结] 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十年“文革”**中,国民经济曲折起伏的轨迹:“破坏——回升——再破坏——再回升——再破坏”,直至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后,国民经济才逐步走上恢复发展的道路。二是周恩来、邓小平、叶剑英等老一辈革命家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坚决抵制“左倾”错误,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英勇斗争,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努力。
[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第10课时] 第9课
“文革”经历访谈 [活动目标]
访问长辈,了解他们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经历,进一步掌握有关“文革”的历史知识,加深对这段历史的了解。
听取长辈对“文革”的看法,了解“文革”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乃至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深刻影响,加深对“文革”性质的认识,从中吸取有关的历史教训。
通过访谈活动,提高对历史上的是非功过的分辨能力,同时学会整理口述史料的方法。[活动准备] 拟定访谈专题。确定访谈对象。学习速记方法。[活动过程] 活动方式:各班分为若干个小组,到该小组某位同学家访问其长辈。
要求各小组进家访谈时一是要讲礼貌,二是要事先拟好提问提纲,三是要认真作好记录。
各小组对访谈的资料,要及时进行整理。各小组要写出访谈心得体会。[活动评价] 用一节课的时间,各小组选派几名代表,在班上交流心得体会,同时,对此次活动进行总结,找出不足这处。
[第11课时]
讲评第二单元测试试卷
[教学目的] 通过分析第二单元测试试卷,引导学生订正失误的地方,帮助学生分析失误的原因,指导学生掌握复习历史的基本方法,教会学生学会查缺补漏的方法。
鼓励成绩较好的同学继续努力,对成绩较差的同学,给予树立信心,激励他们迎头赶上。
[教学过程]
一、发放试卷
二、讲评试卷
三、引导学生自己订正考试失误的知识点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12课时] 第10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标内容] 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所学内容,培养从宏观把握历史发展趋势的能力。
(2)通过“两个凡是”错在什么地方的讨论,培养学生个性思
维和创新思维的品质。
(3)通过访谈前辈的活动,加深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读、讲、议、行”四步教学法,让学生理解所涉及的理论问题,认识真理标准讨论和邓小平讲话的深远意义。(2)从思想路线、工作重心、总方针、领导核心四个方面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由“文革”**到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转折。
(3)学习用哲学和经济学的观点去理解历史内容的方法,学习比较思维的方法,学习从历史史实归纳历史特征的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知以邓小平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勇于纠正错误的伟大胸怀和敢于创新的开拓精神。
(2)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途径。[重点和难点] 重点: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十一届三中全会。
难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导学探究法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提问: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文化大革命”的有关内容。“文化大革命”哪一年开始?哪一年结束?在学生回答后指出:“文化大革命”的10年是**和灾难的10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历史出现了重大的转折,迈入了一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导入新课
一、真理标准讨论
提问:“文革”刚刚结束,人们有怎样的要求?当时的中央主要领导人采取了怎样的政策?你对此有何评价?指导学生阅读本目第一段大字和所附的两段小字,思考回答问题。教师指出:当时人们要求平反冤假错案,纠正“文革”错误,而当时中央领导人却继续坚持“左”的错误,经济上急躁冒进,造成严重的浪费和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政治上指出“两个凡是”的方针,不愿纠正“文革”的错误。
提问:什么是“两个凡是”?“两个凡是”错在什么地方?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回答,亦可进行讨论。教师讲评指出:这是在继续维持毛泽东的个人崇拜,是搞教条主义,不利于拨乱反正和开创新局面。教师可结合重点难点分析进一步拓展。
提问:什么是真理?什么是实践?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求学生回顾政治学科知识进行思考讨论。
提问:为什么要开展真理标准的讨论?在学生讨论后讲评?(1)理论上拨乱反正的需要;(2)坚持实践标准,能破除迷信和个人崇拜,解放思想;(3)有利于政治上拨乱反正,开创新局面。
提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指导学生阅读小字,思考回答,教师归纳:《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申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原理;强调对“四人帮”设置的禁区,“要敢于去触及,敢于去弄清是非”。
提问:真理标准讨论有何重大意义?帮助学生归纳:(1)理论上拨乱反正;(2)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3)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解放了思想;(4)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新时代的到来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提问:邓小平在批“两个凡是”中有何重大贡献?帮助学生归纳:(1)提出要完整准确地对待毛泽东思想;(2)支持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提出:邓小平在这次思想解放运动中起了领导作用。
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1、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提问:在1978年底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一个什么为题的重要讲话?这个讲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意义?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本目第一段大字和所附的两段小字后,可结合重点难点进行讲评。
2、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及其主要内容
提问: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什么时候召开?主要内容有哪些?指导学生从思想路线、工作重心、总方针、领导核心四个方面进行归纳。
提问: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怎样的改革开放总方针?指导学生阅读本目第二段大字后的两段小字,指出第一段小字提出了对内改革的目的和具体政策的设想,第二段小字提出了对外开放政策的内容和目的。
提问:十届三中全会在组织上是怎样进行拨扰反正、平反冤假错案的?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指导学生阅读第三段小字内容并加以适当阐释。
提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如何?为什么说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重大转折?在学生思考回答后,结合重点难点进行讲评。
[小结] 提问:“文革”刚刚结束时,当时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继续坚持“左”的错误,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提问:邓小平是怎样批“两个凡是”的?真理标准讨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个运动有何意义?
提问:在1978年底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一个以什么题目的重要讲话?这个讲话的意义何在?
提问: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什么时候召开的?主要内容有哪
些?意义如何?
[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第13课时] 第11课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
[课标内容](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则。
(2)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经济改革的学习,培养学生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历史思维的能力。
(2)通过对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农村和城市改革伟大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感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创立与乡镇企业的崛起,以及国有企业改革与民营企业勃兴的伟大变化,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经济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
(2)联系现实生活理解历史内容,通过讨论逐渐认清历史事物 的本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农村和城市的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前提下,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培养与时俱进的思想感情和敢于改革、勇于创新的精神。
(2)了解20世纪晚期中国农村改革中农民实行包产到户和创办乡镇企业的伟大创举,认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重点和难点] 重点:(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国有企业的改革。
难点:(1)乡镇企业“异军突起”;(2)民营企业的勃兴。
[教学方法]
采用“读、讲、议、行”四步教学法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十届三中全会是什么时候召开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有何意义?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我国建国以来历史的伟大转折,使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成为时代的主题。
导入新课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读:通读本目内容,观看《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凤阳县农民喜庆丰收》图。
讲:(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哪个地方搞起来?(2)什么
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哪一位同学讲一讲凤阳县农民包产到户的情况?(4)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了什么成效?(5)后来农村改革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议:(1)为什么要包产到户?包产到户对农民有什么好处?(2)对于“包产到户”,当时引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有的说“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有的认为这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行:请说说你家里或农村亲戚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显著变化。
二、乡镇企业的崛起
读:通读本目内容,并观看本目内相关图片。
讲:(1)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现象出现于什么时候?(2)在农村改革中,乡镇企业创办有哪些形式?(3)乡镇企业群主要出现在我国哪三大地区?(4)乡镇企业创办有什么成效?
议:(1)我国农村改革大潮中,为什么会出现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现象?(2)乡镇企业崛起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什么意义?
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都是中国农民在当代改革的伟大实践中自发搞起来的。请谈谈你对此的感想。
三、国有企业的改革
读:通读本目内容,观看相关图片。
讲:(1)中央制定的进行全面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叫什么?它是哪一年制定的?(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哪一年全面展开?家
以什么改革为重点?(3)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成效如何?
议:(1)为什么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2)为什么要进行国有企业改革?(3)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行:请你谈一谈你所熟悉的一个改制取得成效的国有企业的情况。
四、民营企业的勃兴
读:通读本目内容,观看相关图片。
讲:(1)现阶段我国民营经济包括哪两种经济成分?它们从什么时候莛发展起来?(2)说一说社会主义新时期我国民营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效?
议:(1)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有何异同?(2)我国改革大潮中,民营经济为什么会莛发展起来?(3)个体、私营经济的兴起有何意义?
行:以本地的某个民营企业为对象,了解它的创业的艰辛历程。
[小结] 提问: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中国农民有哪两大创举?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哪种经济形式成为改革的重点?哪种经济形式莛发展起来?
提问:1984年中共中央制定的进行全面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叫什么?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课后作业] 引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第14课时] 第12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标内容] 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学习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理解和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与跨学科综合的能力。
(2)通过比较中国近现代对外开放的异同,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
(3)通过思考对外开放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以及想像加入世贸组织10年后中国将会怎样,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践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进行合理想像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感知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史实,认识我国对外开放是一个由点到面、由南到北、由东到西、由局部到全方位的推进过程,学习运用地理知识理解历史内容的方法。
(2)通过比较理解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的政策内涵,学会比较分析问题的方法。
(3)在对外开放大格局中,联系身边实际,为当地经济发展献计献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比较近现代对外开放的异同,增强热爱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情感。
(2)认识对外开放是中国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全球化时代的要求,树立对外开放的观念和意识。
(3)通过学习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历程,思考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利弊,强化机遇意识与危机意识。
[重点和难点] 重点:(1)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2)为什么要创立经济特区?(3)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难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教学方法] 按“体验情景——讲述信息——讨论问题——实践创新”四步法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农村和城市的改革”。在十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改革与开放并举。在对内改革的同时,大力推进对外开放,形成了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导入新课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体验情景:通读本目课文,观看《开放的深圳特区》、《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图,以及课件相关内容。
讲述信息:(1)我国在什么时候开始实行对外开放?(2)我国哪一年开始创立经济特区?设立了哪四个经济特区?(3)设立海南省,并作为经济特区是哪一年?(4)请计时 一讲深圳设为经济特区后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情况。
讨论问题:(1)什么是对外开放?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2)什么是经济特区?它特殊在什么地方?它哪些方面又不能特殊?(3)我国为什么要设立经济特区?(4)为什么经济特区都设在广东、福建等南方沿海地区?(5)为什么深圳特区设立后,当地的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
实践创新:深圳特区建设者最著名的口号是什么?谈谈你对这一句口号的看法。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体验情景:通读本目课文,观看《开放14个沿海城市的报道》、《发展中的上海浦东新区一角》、《对外开放新格局》图,以及课件相关内容。
讲述信息:(1)建立经济特区后,我国在对外开放上又采取了哪几大步骤?(2)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是在哪一年?开放了哪14个城市?国家给予这些开放城市怎样的经济政策?开放沿海城市有什么作用?(3)我国哪一年建立了哪三个沿海经济开放区?国家给予沿海经济区什么样的经济政策?建立沿海经济
区有什么作用?(4)党中央、国务院哪一年决定实行浦东开发开放?给予浦东怎样的开发开放政策?浦东开发开放有什么作用?(5)我国哪一年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和内陆省会(首府)城市?开放这些城市有什么作用?(6)通过逐步开放,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开放格局?(7)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讨论问题:(1)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特点?你怎样理解这些特点?(2)我国为什么会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3)邓小平说:“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以展离不开世界”。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论断的理解。(4)我国现代的开放与近代的开放有什么区别?
实践创新:(1)从《对外开放新格局》中,找一找5个经济特区和1984年开放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地理位置。(2)我们所在地区在全国大开放格局中处于怎样的地理位置?我们应当怎样趋利避害地发展本地经济?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体验情景:通读本目内容和史海拾贝内容,观看《中国代表在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上签字》图,以及课件相关内容。
讲述信息:(1)什么是世贸组织?它的前身是什么?哪一年正式成立?这个组织的目标是什么?(2)我国哪一年加入世贸组织?是在世贸组织哪一次会议上签字加入的?请讲一讲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历程。
讨论问题:(1)我国为什么要加入世贸组织?(2)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有哪些利弊?我们应该怎样努力消除加入该组织的不良影响?
实践创新:说一说,对外开放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想像一下,加入世贸组织10年后的中国将会怎样?
[小结]
1、实行对外开放初期,我国先后建立了哪几个经济特区?
2、在建立经济特区后,我国在对外开放上又采取了哪几大步骤?
3、我国现在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这个格局有哪些特点?
4、我国哪一年加世贸组织?加入该组织对我国有何利弊?
[课后作业] 引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第15课时] 第13课
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成就
[课标内容] 说出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成就;联系历史与现实,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从历史素材中提炼概括知识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自学,使学生初步掌握从教材提供的历史素材中提炼知识并进行系统整理的方法。
(2)通过鼓励和指导学生在课前和课后资料收集和走访、调查活动,让学生体验独立地、多途径地获取知识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增强法制观念,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
(2)联系历史,今昔对比,让学生认识到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艰巨性,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我国的民主建设、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教学法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要求学生搜集资料,了解同中学生有关的法律。
导入新课
一、法制建设的成就 1、1982年新宪法的颁布 2、1986年《民法通则》的颁布
3、《刑法》的颁布与修订
二、社会主义民主的推进
1、我国民主制度的建立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爱国统一战线的发展
3、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
[小结]
1、复习提问:本课中能体现我国法制建设成就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2、归纳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知识要点。
[课后作业] 引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第16课时] 第14课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课标内容] 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回顾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历史过程,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2)通过回顾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察理解历史事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形成的标志及其历史过程。
(2)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认识同计划经济相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无限生机与活力,从而加深对邓小平理论指导作用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观目标和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激励人民为现代化建设努力拼搏。
(2)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保障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
(3)邓小平为创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他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证明了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显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
[重点和难点] 重点:(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
路线;(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形成的历史过程。
难点:(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教学方法]
主题知识探究法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是什么?这次会议有何重大历史意义?要求学生回顾第10课的内容作出回答。教师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这次大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同时,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也在这次大会上开始形成。
导入新课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制定
2、“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中国共产党“十四大”的重大决策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
三、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邓小平逝世
2、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四、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小结] 本课的主题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课文重点阐述的是理论上的伟大贡献:(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明确;(3)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课后作业] 引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第17课时] 讲评第三单元测试试卷
[教学目的] 通过分析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引导学生订正失误的地方,帮助学生分析失误的原因,指导学生掌握复习历史的基本方法,教会学生学会查缺补漏的方法。
鼓励成绩较好的同学继续努力,对成绩较差的同学,给予树立信心,激励他们迎头赶上。
[教学过程]
一、发放试卷
二、讲评试卷
三、引导学生自己订正考试失误的知识点
第五篇:八年级岳麓版历史下册复习资料重点
找教案
八年级岳麓版历史下册复习资料重点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一、筹建新中国(第一届政协会议)
(一)时间:1949年9月 地点:北平
(二)内容:
1、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临时宪法
(1)新中国的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
(2)新中国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选举中央人民政府领导----毛泽东为政府主席
3、大会确定:国旗为五星红旗;代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首都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三)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好准备工作。
二、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标志)
(一)中央政府第一次会议
1、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2、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解放军总司令。
(二)大典盛况
1、时间:1949年10月1日
2、毛泽东宣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三)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1、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
2、中国人民站立起来,成为主人;
3、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
三、,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 签定《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第2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1953年7月)
1、原因: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并越过中朝边境,轰炸中国东北边境的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为保家卫国(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
2、总司令:彭德怀 英雄人物:黄继光 邱少云
3、结束: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的签定
4、意义:维护了和平;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建设创造了有利环境。
第3课封建土地制度废除
1、土改原因:农民需要;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共代表广大人民利益,为了解放生产力,巩固新政权,恢复和发展经济的需要。
2、时间:1950--1952年底 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作用(意义):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政权。
4、土改顺利进行的原因:新中国的建立——政权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制度——法律保障;旧解放区的土改经验;得到人民拥护;土改制度最大限度孤立了地主。
第5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
1、一五计划:(1)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2)时间:1953---1957年;
(3)内容:重点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初步基础;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4)成就:一田(克拉玛依油田)、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三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六路(三公路、三铁路)。
(5)取得成就的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各行各业的大力支持,涌现大批劳模;土改为工业化开辟道路;中共正确领导;苏联的支持帮助。
二、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
三、第一部社会主义的宪法
1、会议名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54年9月北京;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
3、选举毛泽东为主席,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4、最高权利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6课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正确决策
1、中共八大(1956年9月)
主要贡献: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与其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矛盾
2、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原因:左倾错误;三年自然灾害;苏联背信弃义。
二、重大失误
1、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的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2、失误的表现
(1)大跃进: 标志:盲目求快-------大炼钢铁运动——环境破坏;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2)人民公社化运动: 特点:一大二公——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3、建设伟大成就:石油工业——王进喜,解放军好战士——雷锋,县委书记——焦裕禄,先进人物——
两弹元勋邓稼先。
第7、8课 全国大**(1966—1976年)
一、发动
1、导火线:《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2、开始标志:1966年5月,《五一六通知》和《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3、、毛泽东《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矛头指向刘少奇、邓小平。
4、急先锋——红卫兵
二、经过
1、一月革命——1967.1 全面夺权开始 反革命集团夺取政权的一次反革命事件
2、二月抗争——1967.2 反对文革左倾思想,捍卫党和国家利益
3、最大冤案:刘少奇案。
4、九一三事件——林彪集团垮台
5、四五运动——追悼周恩来 痛斥四人帮
6、文革结束: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四、评价
1、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2、危害: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国民经济发展缓慢,生产处于半停产或停产
状态;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对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严重摧残,阻滞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拉大了。
一、真理标准讨论
1、两个凡是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意义:否定了两个凡是;思想解放运动;思想理论基础。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年12月)-----改革开放的开始
1、内容:指导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工作重点:经济建设;总方针:实行改革开放;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以邓小平为核心。
2、意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
第11课农村和城市的改革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安徽凤阳
原因:人民公社不适应十分低下的生产力;平均分配挫伤农民积极性;承包制提高积极性
意义:解放生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乡镇企业提高劳动力、资金;为城市经济改革积累经验;农民得到实惠。
二、乡镇企业的发展
原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乡镇企业提高劳动力、资金;农民希望致福;市场的开拓;国家政策的鼓励;社队企业为其奠定基础。
意义:推动城镇发展;促进国家工业化进程;消化大量剩余劳动力;体现农民创造精神。
三、国有企业改革
1、十二届三中全会198、10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2、国有企业改革——重点
内容: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加强企业责任制;把企业推向市场
目标: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体制的现代企业制度
意义:提高企业活力和效益
四、民营企业
1、原因:解决知青回城就业问题;搞活经济的需要;政策开放的结果。
2、意义:增加就业;壮大国民经济、改善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12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三、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1、经济特区(广东、福建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省(1988年);
2、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大(连)秦(皇岛)青(岛)烟(台)连(云港)天(津);江(湛江)海(北海、上海)通(南通)南北;宁波三州(广州、温州、福州)。
3、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上海浦东新区。
4、对外开放对我国的影响:
(1)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2)给我国带来了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3)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5、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第13课 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成就
一、法律建设的成就1、1982年通过新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1986《中华人民共和民法通则》性质:调整平等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事关系发法律。原则:地位平等、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 3、197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刑法》1997年修改,基本原则:罚刑法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相当
二、社会主义民主的推进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当家作主
2、政治协商制度——“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3、爱国统一战线——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社会基础
4、政治体制改革——目标: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重点:改变权力过分集中、政企分开、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
第14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本质:解放、发展生产力
十二大(1982)提出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十三大(1983)提出的初级阶段理论、初级阶段总路线,和三步走战略;一个中心(经济建
设),两个基本点(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三个目标(民主、富强、文
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十四大(1992)突破:明确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五大(1997)确立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形成了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集体 成就:上海宝山钢铁总厂、山西安太堡露天煤矿、京九铁路、三峡工程
第15课 民族团结的加强
1、民族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民主改革、社会主义改革
国家从财力、物力、人力等各方面支援
3、各民族共同繁荣西部大开发
第16课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
一、解决港澳问题------一国两制(1984、邓小平):
1、一国两制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我们国家的主体部分坚持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特别行政区仍然保持资本主义制度。2、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1999年12月20日收回澳门。
“一国两制”针对台湾问题提出,首先被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
意义:洗雪百年耻辱;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重要一步;港澳发展进入了新时期。
二、两岸交流
1、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原则:相互尊重、互补互利
第18课 国防建设
1、原因:巩固政权;维护领土主权完整;保护人民和平生活。
2、海军建立:1949.4.23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又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
3、空军建立: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的,20世纪50年代已拥有各种飞机三千多架。诞生后
面临着抗美援朝战争的考验。从苏联买——国产化——自己研制。
4、1956年聂荣臻主管尖端武器研制。导弹、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核武器、空间技术。5、1966、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创建。1966、10首次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6、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数量规模型
人力密集型
7、义务兵、民兵、预备役
第9、10课新国中走向世界舞台
一、50年代外交成就1、1949年 与苏联、印度等17国建交2、1953年中印谈判——西藏问题、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意义: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标志中国外交成熟;各国相互了解、和平共处的坚实基础;有利于巩固发展独立国家之间友好关系。)3、1954、6中印、中缅谈判4、1954 日内瓦会议——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5、1955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会议——举行第一次亚非国际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原因:帝国主义的破坏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分歧。意义: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和合作。
二、70年代外交成就
1、重返联合国: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2、中美建交: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定上海《中美联合公报》;1978年发表《建交公报》;1979年1月1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1978年 中日关系正常化
三、新时期外交成就
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促进共同繁荣”。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为止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第六单元 现代文化和社会生活
一、科技
1、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1964年10月:原子弹1966年10月:导弹1967年6月:氢弹1970年4月: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2、1973年袁隆平----籼型杂交水稻(东方魔稻);
3、1986年3月“八六三计划”《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纲要》;
4、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
二、教育
1、战略思想:科教兴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展高等教育
2、普九: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发展高等教育:1977年底恢复高考。
三、其它: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青春之歌》《红旗谱》《创业史》《红岩》
2、1981年茅盾文学奖设立;
3、1991年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
4、1984年第23届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2001申奥成功。2008举办29界奥运会。
5、服装、饮食结构、住房交通工具的改变
7、废除终身制改为聘任制、劳动合同制。大学生统分制改为山岗资格制度。
8、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