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球变暖的综述
凋落物分解对全球变暖的响应研究综述
摘要:凋落物分解是重要的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之一,受到气候、凋落物质量、土壤生物群落等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综合调控。讨论了全球变暖可能引起的凋落物量和凋落物分解的变化,气温上升可能引发植被分布、物候特征和制约凋落物分解因素的改变,影响森林凋落物动态,从而最终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功能。本文将讨论凋落物动态对全球变暖的响应。
关键词:生态系统;凋落物分解;全球变暖
全球环境变化,包括全球变暖,大气CO2浓度升高、UV—B辐射增强和酸沉降等,将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及其分配格局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引起生态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并相继开展了大照研究,以预测全球环境变化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但已有的研究多集中在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机理和外部形态的影响研究方面,而关于气候变化对森林凋落物分解影响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凋落物分解是重要的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之一,它联结生物有机体的合成(光合作用)和分解(有机物分解、营养元素释放)。全球环境变化将对森林生态系统凋落物的分解和养分循环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多重影响。凋落物通过影响植物的萌发、生长、物种的丰度和地上生物量来影响植物群落的构建和种群间对繁殖地的竞争。全球环境变化直接积间接改变各种影响凋落物分解的因素,并最终影响到凋落物的分解速率。
1.全球变暖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是正在发生的引人注目的全球变化现象之一。人口的剧增和高速率的资源消费导致了全球环境的变化。全球变化主要包括:气候变化,大气组成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变化4个方面。全球气候变暖是较明显的气候变化。大气组成的变化包括:CO2浓度上升、氮的沉降和酸雨等。科学家们预计,CO2浓度倍增后,地球表面的温度将上升1.5~4.5℃。
1.1凋落物分解过程
凋落物分解过程将生物大分子降解为无机小分子,最后大部分转化为CO2和水,只剩少量的腐殖质进入土壤。其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过程,由降水降解淋溶、动物的咀嚼和啃食、土壤干湿交替和冻融、生物代谢等相互联系的作用共同完成。淋溶作用是湿润环境条件下新鲜凋落物质量损失的一个物理化学过程,而动物的机械咀嚼,干湿交替等物理作用破坏了凋落物的形态和组织结构。
森林凋落物在分解的过程中,并不总是释放出养分,它与凋落物的类型和分解阶段有关,也与养分的本身的特性有关。凋落物分解过程中,营养固定与释放的阶段性特征非常明显,某些材料可在数年后才可观察到氮的释放。氮的这种阶段性的长短主要决定于落叶的氮素水平,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养分(特别是氮)的固定和释放的关系,与凋落物所处的分解环境有关,例如有报道说半腐解腐殖质土壤上分解的凋落物比熟化腐殖质土壤上分解的固态氮量大。在凋落物分解过程中,氮的积累被认为是微生物因素造成的,经过研究,发现土壤中被固定的氮很大部分是以微生物组织内不溶解的成分形式存在,如同真菌菌丝体。
1.2 对生物因素的影响
全球变暖对凋落物之类的影响方面,单独的气温上升会增加凋落物的产量,对其质量的影响还没有明显的报道。一般认为生物因素是凋落物分解的主导因子,生物分解过程是凋落物分解的主导过程,它有赖于生物分解者的种类、数量及活性。一般生物因素通常又划分为动物与微生物的部分。温度作为影响生命活动的主导因子,对微生物的数量和酶的活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如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加快有机质及凋落物的分解和其它物质循环,增强N的矿化作用等,进而对凋落物的分解起着主导作用。温度升高直接提高了森林土壤和凋落物的微生物活性,加速了凋落物的分解,从而促进了森林生态系统内的生物元素循环。
1.3 对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指气候、土壤、大气成分等环境条件。全球变暖对凋落物分解的非生物作用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全球变暖可能会带来气候带的移动,寒温带和热带森林的将区域增加,温带森林面积将减少。气候可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影响凋落物的分解过程,是影响凋落物分解的最基本生态因子。
植物炭的同化与分配、凋落物积累和分解、土壤呼吸与碳释放等碳循环过程都与温度的调节作用密切相关。气温升高可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凋落物的分解过程。温度升高可能对森林生态系统的水热动态产生显著影响。气温上升一方面会使土壤N的矿化作用增强,土壤营养的有效性增加,有利于凋落物分解。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地面蒸散作用增加,土壤含承量减少,不利于凋落物的淋溶和分解。温度上升本身可加速各种物理、化学过程的进行,对凋落物分解是有利的。
2.CO2浓度升高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CO2浓度上升是全球变化最重要的因素,它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各个过程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凋落物分解作为碳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CO2浓度变化的响应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评估。
CO2浓度上升对凋落物的影响主要是间接的,它通过影响凋落物质量而影响分解过程。目前的研究,多数是探讨高CO2浓度条件下生长的植物,其产生的凋落物分解会有什么变化,基本的结论是,由于CO2浓度上升显著增加植物产量,并形成含氮量较低的有机物质,因而分解会减慢,因而,CO2浓度上升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主要是间接的。但是,必须指出,CO2浓度上升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凋落物分解速率,但是其形成的温室效应将导致温度上升,升温却又加速了分解过程,加拿大的研究显示,它可增加分解率的4%~7%,所以,CO2浓度上升形成的总效应让带有待研究。
3.湿地枯落物分解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由于湿地是由水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特殊自然综合体,所以其枯落物分解既不同于陆地生态系统也不同于水生生态系统,而更多的是受水陆环境交互作用(如干湿交替、积水条件、沉积行为与特征等)的影响,它对于湿地形成与演化的意义重大。如湿地积水形成的厌氧环境常会使枯落物分解缓慢,并可在气候、水文和酸碱等条件的交互作用下促进泥炭的发育。同时,枯落物基质质量和环境条件的差异使其分解过程表现出阶段性和连续性特征
湿地枯落物分解同时要受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制约,与上述的大致相同。非生物因素包括:湿地气候条件、湿地水分条件、湿地的养分条件和湿地酸碱与盐分条件。这些都是与生物因素息息相关。同时,枯落物分解还依赖于湿地沉积行为,沉积物的沉积作用可通过抑制O2浓度和无脊椎动物的活动等而明显抑制分解的进行。湿地中枯落物中的O2和CO2状况对其分解过程影响深刻,它通常受温度和含水量的影响较大。
4.问题和展望
综上所述,全球环境变化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作用过程,但其作用于凋落物分解的内在机理是一致的。一是通过改变凋落物的基质质量影响其分解速率;二是通过改变凋落物分解的外部环境来影响分解,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从已发表的文献来看,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于凋落物非生物环境影响和基质质量上,对于生物环境的研究较少。同时人们将重点放在对于凋落物的研究,忽略的树木的根等。同时,对于凋落物的研究,研究集中于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而对于湿地的研究相对较少。
鉴于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未来的研究应进行多途径的探索,如在不同气候带之间进行凋落物交互分解实验的研究、着重加强全球环境变化对植物其他部分如枝条根系分解影响的研究,同时积极开展全球变化对湿地枯落物分解影响的野外和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从而更好地揭示不同气候下的凋落物对气候变暖及其引起的相应变化的响应,进行不同与凋落物的枝条根系分解的研究有利于我们获得气候变化对植物凋落物分解影响的完整理解。
参考文献:
[1] 曾锋,邱治军,许秀玉.森林凋落物分解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学报,2009,19(1).[2] 杨万勤,邓仁菊,张健.森林凋落物分解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J],应用生态学报,2007,(12).[3] 李志安,邹碧,丁永祯,曹裕松.森林凋落物分解重要影响因子及其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04,23(6).[4] 孙志高,刘景双.湿地枯落物分解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J], 生态学报,2007,(4).[5] 宋新章,江洪,张慧.全球环境变化对森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8,(9).[6] 彭少麟,刘强.森林凋落物动态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响应[J], 生态学报,2002,(9).[7] 吴雅琼,刘国华,傅伯杰,郭玉华.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土壤C02释放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J].生态学报,2007,(5).[8] 曹福祥,徐庆军,曹受金,龙绛雪,祁承经.全球变暖对物种分布的影响研究进展[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8,(12).[9] 陈全胜,李凌浩,韩兴国.土壤呼吸对温度升高的适应[J], 生态学报,2004,(11).
第二篇:全球变暖 观后感
《难以忽视的真相》观后感
农经1班
刘恬园
今天,老师组织我们看《难以忽视的真相》这部电影,我开始对这部电影很好奇,看过之后,我才深深感受到温室效应所带给我们的危害,这是我之前从未思考过的,冰川融化,动物失去了它们的家园,濒临灭绝;而带给我们不断地自然灾害,干旱,洪涝和飓风等自然灾害,在灾难中,给人类带来精神压力和财产损失,一次次袭击着我们,考验着我们;在某些地方,还可能发生不知名的物质运动,我们应该予以注意。现在,我们应该学会如何去预防这些灾难的发生。
原来,我总是认为全球变暖就是单纯的各地温度的升高,在看完影片后,我认识到了全球变暖所带给我们的危害,北极熊即将没有栖息地,人类也将失去他们美好的地球家园,在数据的分析统计下,我们应该引起重视,重视全球变暖对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变化,不要等有朝一日,我们的生态环境变得不好时,才让我们后悔莫及,我们应该呼吁更多的人来了解温室效应,了解全球变暖,知道它们所即将带来的灾难,我们每个人都是地球的一份子,每个人都应该为地球的美丽与健康做出一份贡献,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让我们共同来保护它——地球。全球变暖是由于二氧化碳排放过多引发温室效应而造成的,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观察生活环境变化的不大,并没有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但殊不知,在地球的某一端,生态环境却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全球变暖,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呀,如果人类再不引起重视和实施防护措施,也许,在不远的将来,地球只剩人类这个唯一生存的生物,试想,我们能生存下去吗?
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21世纪,科技越来越发达,人们的生活变得方便快捷,在享受科技带给我们的便捷的同时,又有谁在想着科技也同样带给我们一系列的生态问题,这就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结果吗?一草一木并不会说些什么,但在不远的将来,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又有谁来解决呢?在现如今这个社会,为了利益与金钱,不惜牺牲生态环境来赚得利润的人太多太多,我们应该呼吁倡导节能减排,让每个人了解生态危害,防治生态污染的发生,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尽的一份责任,大家不需要尽多大的力量去做,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小事做起,种植植物,少开私家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这样的小事,既环保又能锻炼身体,何乐而不为呢,我们都应该行动起来,传递保护生态环境的正能量,为了地球家园,让我们都行动起来吧!为了更好的生活环境而努力,控制二氧化碳,保护我们的家园,创造更优的生活环境,给地球的每个人一个整洁的蓝色地球。
在不少大城市中,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当前面临的一大关键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这些不断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每一处,随处可见的白色污染,地上充斥着刚刚吐完的痰迹,路人刚刚扔给的包装袋,远处烟囱中刚刚排放出的污染物,这些生活中的事例还有许多许多,难道不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吗?善待我们的家园,善待我们的地球,共创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与此同时,大气环境正在一步步恶化,未来气候还会变暖,变暖的停滞现象可能还会持续一二十年,甚至还要更短的时间,中国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煤,石油,天然气,各种能源的使用,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导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增高了0.85度,其中北半球高于南半球,冬半年升温高于夏半年,在过去的130年来全球升温0.85度,全球变暖体现在全球气温升高,海洋变暖,冰雪大范围融化,海平面持续上升等各个方面,人类对气候系统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人类对气候的干扰越大,人类所面临的风险就越高;人类可以采取更多的措施限制减缓气候变化,建立一个更加繁荣可持续的未来。人类对气候系统的影响非常明显,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指标目前达到史上最高水平。最近气候变化对自然系统的状况造成了强烈影响,气候变暖已不容置疑。如果未来不采取必要措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那么变暖现象完全有可能持续,而21世纪末以前可能会导致出现“严重且不可逆转的后果”。我们都不希望地球是这样的,人类面对地球生态环境快速恶化的风险,每个人必须尽快行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否则将引发生态和社会灾难。
北京这座大城市,已经受到了大气的污染,雾霾的一次次来袭,让一个个北京人已经深受其害,雾霾多发是否和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答案是肯定的,全球气候变暖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雾霾多发。雾霾的危害或在10年至20年集中显现,全球变暖所带来的暖冬使得冷空气活动减弱,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使得雾霾不断来袭,污染着大气,气象条件是“帮凶”,大气污染才是“主凶”。立即行动起来,减少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让灰蒙的天空早日重现清澈的蓝天。各地都开始实施预防的措施,实行单双号限制,燃煤改为天然气或热力来减少煤的排放量,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公交车和出租车实行电力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但这需要大家每一个人共同坚持,共同保护这一片蓝天。当大街上每个人都戴着口罩,周围一片灰蒙蒙的天空时,你应该行动起来,从身边的每件节能减排的小事做起,地球不是我们一个人的,是每个人的,我们都应让我们的地球家园变成蓝色港湾,让我们都行动起来!
第三篇:决议草案 全球变暖
模拟联合国大会
关于全球变暖问题的决议草案
议题:全球变暖
起草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附议国:
回顾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碳排放量的激增,再回顾〈京都议定书〉提出的“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的目标,深切关注碳排放量过高所带来的种种危害,注意到在气候变化的预测中,特别是在其时间、幅度和区域格局方面,还有许多不确定性,意识到防止碳排放量进一步增加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认识到了解和应付气候变化所需的步骤只有基于有关的科学、技术、经济方面的考虑,并根据这些领域的新发现不断加以重新评价,才能在环境、社会和经济方面最为有效。
1、明确减排过程中各国的权利和义务;
A)明确碳排放量的减少是国际性问题,各国在该问题上都必须履行相应义务;
B)强调发达国家有援助极不发达国家的义务,同时有保障国家经济发展稳定的权利; C)同时强调发展中国家要承担相应的减排责任;
2、呼吁加强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A)明确发达国家与极不发达国家间的合作关系;
I.呼吁发达国家向极不发达国家提供资金援助,其中5%为无偿援助,其余为低息或无息贷款;
II.明确资金用于减少碳排放量的技术开发和必要措施等的支出; III.同时呼吁发达国家向极不发达国家提供无偿技术援助;
IV.建议极不发达国家对援助国降低关税,以及外资企业设立的审核条件; B)明确发达国家与中、低等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关系; I.呼吁发达国家向中、低等发展中国家提供低息贷款;
II.呼吁发达国家想中、低等发展中国家提供有偿技术援助; C)明确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大国间的合作关系;
I.申明发达国家没有向发展中大国提供无偿资金、技术援助的义务;
II.呼吁发达国家定期派科学指导团对发展中大国进行技术指导和有关规划建设; D)同时鼓励各国进行多方贸易,互相援助;
3、呼吁各国通过减排法案,建立、完善相关的部门、机构; A)强调各国应贯彻完善相关环境立法;
B)建立专门的机构对国内碳排放量进行预算,监管; C)每半年向联合国相关机构提交减排报告;
4、完善关于全球变暖的抑制措施的管理以及政策制定; A)建议成立国际减排监管机构;
I.机构由签约国组成,每个国家限一个名额;
II.从发达国家中选取25%提名,发展中国家中选取50%提名,极不发达国家自由提名; III.所有提名国代表由联合国大会选举产生10-20个代表加入该机构; IV.机构由联合国环境计划署管理;
V.机构负责对各国碳排放量预算的审查,执行过程的监督,以及结果提交的核对; B)建议设定各国碳交易上限为预计减排量的3%-5%,以达到真正减排的目的;
C)建议对未能完成减排计划的国家实施罚款,罚金交由联合国调配,用于援助小国减 排技术的开发;
D)呼吁对个别碳排放量大、且未能完成减排计划的国家采取强制措施; I.建议经联合国大会商讨后,对该国实施贸易制裁;
II.建议取消该国在三次联合国大会上的发言权,但保留其他权利; III.呼吁各国提高对该国商品的进出口关税及贷款利率;
5、呼吁发达国家全力开发新能源,推广先进技术;
6、呼吁加强对岛国利益的重视,加大在岛国的投入;
7、再次申明应以发展的眼光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不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强调在 发展过程中解决全球变暖的具体问题;
8、强调联合国在碳排放量标准的制定及监管中起到主导作用;
9、呼吁各国加强环保宣传;
第四篇:全球变暖 讲稿[推荐]
讲稿:
今天演讲的主题是如今世界关注的全球变暖问题。首先讲一下全球变暖的基本概念,简单的来说全球变暖顾名思义也就是指全球的平均气温逐渐升高的现象。主要是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产生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会对人类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全球变暖的产生原因很多,大致分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我们看到人为因素有人口剧增,大气环境污染,海洋环境污染等生态污染等等因素。
近年来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人类燃烧煤、油、天然气和树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进入大气层后使地球升温,导致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目前,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
自然因素。。。
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的天气越来越热。。,夏天越来越长,全球变暖正在我们身边愈演愈烈。相对于1860年至1900年期间,全球陆地与海洋温度上升了0.75℃。
我们看到无数打破历史纪录的极端气候。。。
全球变暖对人类无异于灭顶之灾,给整个地球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高山冰川逐渐消退;在过去四十年里,北极冰厚度已经下跌了大约40 %;全球海平面上升了约快三倍超过了过去的100年相比在以前的3000年里。像一些沿海国家还有一些小岛冰川融水可能很快就会给人们造成麻烦。喜玛拉雅地区冰川后退的速度比世界其它任何都要快。如果目前的融化速度继续下去,这些冰川在2035年之前消失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极端灾害性天气增多,如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联想电影《后天》)
动物灭绝,珍稀动物越来越少,特别是北极地区(不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只能在博物馆看动物标本)
随着山峦顶峰的变暖,海拔较高处的环境也越来越有利于蚊子和它们所携带的疟原虫子这样的微生物生存。西尼罗病毒、疟疾、黄热病等热带传染病自1987年以来在美国多地相继爆发,一再证实了专家们关于气候变暖,一些热带疾病将向较冷的地区传播的科学推断。
目前美国、中国、俄罗斯和日本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几乎占全球总量的一半。为了阻止全球变暖趋势,1992年联合国专门制订了《京都议定书》,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美国拒签事件-------美国人口仅占全球人口的3%至4%,而排放的二氧化碳却占全球排放量的25%以上,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美国曾于1998年签署了《京都议定书》。但2001年3月,布什政府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为借口,宣布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
了解了全球变暖对人类实际生活的伤害,所以我们也应该从身边做起。大致总结出以下几点(这里解释一下保丽龙,是一种致癌物质,它同时破坏保护地球的臭氧层。喝咖啡的保丽龙杯子、自助餐盘子,几百年後还是垃圾,继续污染环境);(尽量少一间房间开一部冷气,人少时尽量集中办公,减少冷气、电灯用量);(住在大楼者,无论是在办公室或是在家里,若您不赶时间,不妨试着安步当车,试著不搭电梯,改走楼梯,既节省能源,又可运动健身)
请大家保护环境,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 谢谢!
中文名称:
京都议定书
英文名称:
Kyoto Protocol
定义:
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气候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通过的国际性公约,为各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规定了标准,即:在2008年至2012年间,全球主要工业国家的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比1990年的排放量平均要低5.2%。
中国承诺:到2020年碳减排40%~45% 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前夕,中国向世界做出了负责任的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第五篇:全球变暖原因
全球变暖的原因
资料来源:
http:// 新华网综述:随着全球人口的急剧增长、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自上世纪70年代起,全球气候已明显变暖。但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科学家们似乎尚无定论,尽管它对全球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活动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但对它们的评估务必谨慎,因为这是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决策的依据。
全球变暖的原因众说纷纭
全球变暖致家园告急
据新的科学研究显示,目前地球正变得越来越热的原因是,太阳辐射处于近一千年来最强烈的时期。著名的马克斯·普朗克太阳能系统研究所的负责人萨米·索兰基博士认为:“这一点现在可能影响到了全球温度。”
索兰基博士说,强烈的太阳辐射,以及高水平的温室气体,这两个因素共同导致了地球温度的变化,但他说不准哪个因素对全球变暖的影响更大一些。
在过去几十年中,大多数科学家都同意温室气体效应导致了全球变暖,但对太阳辐射增强是否也是全球变暖的一个因素存疑。
为了确定太阳对全球变暖的影响,索兰基博士的研究组对太阳耀斑进行了测量。他们还分析了过去几百年的太阳耀斑数据,终于发现:太阳耀斑较少的年份,往往对应于地球的一个低温期—这一时期可能长达50年 — 但上世纪,太阳耀斑的数量明显增多,地球的温度也稳定上升。
但索兰基博士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太阳辐射增强,也不知道这一过程将持续多长时间。他说,过去20年中太阳辐射的增强还不足以引起地球上所发生的气候变化,他相信,太阳辐射增强对臭氧层和云层的影响给气候带来的变化可能比太阳光本身造成的影响更大。
瑞士皇家气象学会成员、气候学家比尔·伯罗斯博士对索兰基博士的研究成果表示赞赏。他说:“这一研究显然是非常有价值的。它表明值得对太阳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在我们还没有确信人类活动是造成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前,我们也许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了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上。”
不过,英国气象局的气候研究员加雷思·琼思博士说:“太阳辐射可能的确对气候变化造成了影响,但这一因素需要与其他因素结合起来看。”
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评估被夸大了
据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研究发现,过去的某些气候预测夸大了对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现象的评估。该局的模拟研究发现,过去人们对地球气温升高进入地球大气层的水蒸气的数量估计过高。
许多科学家们信奉的理论认为,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迅速增多,地球气候不断变暖,海洋中的更多水分被蒸发到大气层中。NASA指出,温室效应是否存在、其影响范围究竟有多大等问题,不同的科学家仍持有不同的
看法。上述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大气层中的水蒸气数量的确比以前增多了,但远没有气候预测计算机所说的那样神乎其神。
NASA的科学家德斯勒表示,科学的责任之一,就是对未来的气候做出比较准确的预测,因为这种预测是决策者们制定政策的依据。
我国气象学家王明星也认为:对于气候变化的影响的评价问题很多、很复杂。这首先表现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客观的科学评价体系。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影响评价”的尺度标准是十分复杂而难以定量的。当前研究较多的是对农业生产,森林和其它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基本上都是定性的描述,而且,有些定量结果也都是很粗的估计值。
王明星说,关于气候变化影响评价的不确定性的另一原因,是所依据的气候变化预测结果的极不确定性。关于未来气候变化预测结果中只有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一项是可以接受的。关于气温变化的空间分布,降水变化及气候极端事件的预测都是很不确定的。
然而,对于气候变化的影响评价来说,恰恰需要各地区的气温变化,降水变化,气候极端事件变化等。人们不难理解,对于气温很高降水丰富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气温上升1-2度对农业和其它生态系统的影响可能并不明显,而对于气温偏低,降水相对较多的冷温带地区,气温上升对农业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总体上反而是有利的;而对于气温适中,降水相对偏少的暖带大多数地区,气候变化的影响显然主要取决于降水的变化,在这些地区如果气温上升,伴随着较大幅度的降水增加,则气候变化对农业和其它生态系统显然是有利的。相反,气温上升降水不增加甚至减少,气候变化对农业和其它生态系统将造成灾难性结果。
全球气候变化的“周期性”说
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2004年美国地球物理学会的年会上,美国冰河学家朗尼·汤普森声称,他通过对许多气象记录中的一些标志性数据的研究表明:大约在5200年前,地球的气候突然发生了变化,而这种变化今天似乎又在重复出现。
汤普森在他的研究报道中列举了一系列有趣的实例:1991年,在阿尔卑斯冰川,登山者在融化的冰川中发现了一个保存完好的男子尸体。之后的测试结果显示,这个被实验室人员称作“奥兹(Oetzi)”的男子大约是在5200年前被困于此的。
来自爱尔兰和英国的一项横跨了7000年历史的树年轮研究表明,大约在5200年前,树年轮是最密集的,这表明了那些树所经历的最干旱时期也大约是在5200年前。
借助氧的两种同位素,汤普森还引用了非洲乞力马扎罗山顶的冰原释放速度的冰核记录。这些记录能够显示降雪时大气的温度。记录表明,在距今5200年前温度是最低的。
此外,汤普森还列举了撒哈拉沙漠从一个可居住的地区到一个荒芜的沙漠的
变化、在南美的湖床中心发现的植物花粉的重大变化、以及在格陵兰和北极从冰核中释放的甲烷的最低的水平记录,所有的一切都发生在同一时间,5200年前。
汤普森说,所有的这些证据都清楚地指向历史上的这一时间,以及发生的某个事件,这同样也指出类似的变化可能正在今天的气候中发生。
汤普森相信,5200年前的变化可能是由于到达地球的太阳能量剧烈波动引起的。科学家们已经知道了历史上曾经存在一个全球冷却期,在公元1450年到1850年之间,并把那个时期称为“小冰期”,与太阳活动减弱的两个时期重合。
证据显示,大约在5200年前,太阳能量输出首先出现急剧下降,然后在一小段时间内上升。汤普森认为,正是这种巨大的能量振动引发了他本人在所有记录中看到的气候变化。
汤普森指出,天气系统对自然界的变化十分敏感。同样地,它对于人类活动带来的影响也同样敏感,比如温室气体的增加、土地利用政策的变化和对于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都会给天气系统造成影响。
为此,汤普森强调指出:“我们还没有能够完全了解天气系统的复杂性。正因为我们不懂,我们就应当非常谨慎地评估。”
(来源:新华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