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复兴之路后感
《复兴之路》观后感
母仲权 生工201403 20142390 一声雷鸣,一镜碎。一座座火山爆发,君王美梦破!这是1840年的中华大地。从此,就是那无边的灾难和痛苦。亲眼看着母亲惨遭凌辱,亲耳听着母亲的泪水恣意的流淌。这是每一个炎黄子孙所过的内心流血的生活。再苦也要活,再难也要生!
忆往昔,你记否大唐的繁荣昌盛,大唐的轻歌曼舞,大唐的雄姿英发,大唐的路不拾遗?你记得大唐的万方来朝?
曾几何时,中华大地文学之盛,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唐诗宋词印婉认争相诵读;曾几何时,中华大地被誉为礼仪之邦,崇尚儒家思想的炎黄子孙重礼仪,讲诚信;曾几何时,中华军力之强,元朝铁骑进入欧洲,明朝上船下达西洋„„
然而,现实却是----衣不遮体,腹不裹食。饿殍满地,哀鸿遍野。复兴,伟大的议题;复兴,执着的梦想;复兴,崎岖的征途。复兴,„„再难也要复兴,再苦也要复兴。从1840一直到今天国人,或辛酸或愤苦或彷惶或坚定地在这条充满坎坷的路上已走了一百六十多年。每一步都流着华夏的泪水;每一脚都能踩出炎黄的鲜血。
《复兴之路》告诉我们,有一种力量叫精神,叫理想。百年以来,这种精神、理想像不熄的火炬一样燃烧着,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这种精神,象甘甜的乳汁支撑着一个又一个寻梦人!
一个有生命力的民族,一个强大或追求强大的国家,都需要精神的力量。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演进中,有过无数的辉煌,也曾多次经受各种天灾人祸的考验。尤其是近代百年,更是内忧外患,灾难深重。但是,无论经受怎样难以想象的磨难,伟大的中华民族总是能够从坎坷中奋起,百折不挠,闯过难关,攀上新的高峰。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形成、发展并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也正是这样一种精神,支撑、引导着我们从历史中走来。这一精神的血脉,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在林则徐、谭嗣同、孙中山身上看到了它,在李大钊、方志敏、刘胡兰身上看到了它,在鲁迅、闻一多、朱自清身上看到了它,在雷锋、焦裕禄、王进喜身上看到了它,在许许多多为了民族的生存发展、国家的兴旺发达而牺牲奉献的无名英雄身上看到了它。
然而,当国人还兀自沉浸在四大发明的光环之中时;当国人还自以为是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时;当国人还自以为中华地大物博时;当国人还坚信天圆地方时„„在欧洲,许多西方国家却在悄然中慢慢发展壮大起来,并且很快的超越了东方文明.当其本国资源不能满足发展需求时,他们便把目光瞄向了资源丰富的东方亚洲国家.于是,英皇派出使者到当时还很强盛的大清朝,请求与其通商.然而,乾隆皇帝却以'天朝物产丰盈'为由一口拒绝了.于是,中国与世界给予的第一次机会失之交臂。于是,就是那悲惨的经历,就是那泣血的生涯。
“盘古开天,三皇拓土。五千春秋,文明尽数。历代先贤,礼仪昭著。”“一座座火山爆发,君王美梦破。”“抚摸伤痕昂起头,吞咽下耻辱心如火”“日本强盗,夺我东三省。又贪我华北,非灭我全国不可。”“为了祖国,为了民族,为了同胞,为了子孙。以此为誓,血战到底!!”这一句句诗句敲打着我的心弦。《复兴之路》就是在这样的旋律中奏响凯歌!
整个影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举行开国大典前夕,南下某部队接到上级命令“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首都:北京新中国名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代)必须把命令传达给每一个战士,一个字也不准少。”当时,南方还没有解放,处在战火之中。通讯信号也不好。一位战士为了听清新中国叫什么名字英勇牺牲,最后还问连长,咱们新中国叫什么名字?或许现在的孩子不董为什么一个名字这么重要?这是他们用自己的命换来的新中国啊!还有,还有,整个影片,我一直充斥着兴奋与激动。这就是影片开头和结尾的艾青的那首诗————为什么我眼中常含着泪水,是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我真真正正理解了着几句话的含义。
或许,你还神游在天朝物产丰盈的梦幻之中;或许,你还沉浸在风靡全球的唐潮之中;或许,你还为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绩而热血澎湃;或许„„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已成为历史。我们的复兴之路远还没有结束,我们还有很多的路要走,我们还有很多的事要做„„请记住:理想决定复兴!我们铭记!
第二篇:中国复兴之路后感
中国复兴之路观后感
11月下旬,我们学院组织了我们观看了中国《复兴之路》大型电影,大大地引起我们的注意。片子包括中国的千年局变、峥嵘岁月、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的时代变迁,影片丰富地涵盖了中国成立与复兴的发展史,而且资料非常丰富,解说词准确感人,生动再现了中国160多年来人民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前赴后继地奋斗追求的历程,清晰地勾画出中华民族从倍遭屈辱、奋起抗争到走向复兴的历史脉络,主题鲜明,气势恢宏,既令人振奋,亦发人深省。以“复兴之路”为题,更加震撼我们的心,使中国的复兴背后的艰辛深入我们的心,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与幸福生活。《复兴之路》选取各个历史阶段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进行历史重现,全景式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引发了观众关于民族复兴的议论和思考。这是一部有深度、有力度的优秀政论片,看了之后情绪激昂,更唤起大家振兴中华的信心和决心。最后,在看完这部影片后产生了连连不断的感想: 自古前进路上多荆棘
如片中所言,中国经历了解放战争后的满地疮痍,要发展经济就要把这样的局面全面搞好,面对着这样的局面,中国人不屈不饶,通过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了对战后经济的修复,社会主义经济得以发展。但“路是直的,确不太平坦”,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的1966年到1967年中国确又走了弯路,错误的发动了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的经济和法制受到了严重的践踏,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进一步拉大,但最后在1976年后,中国在第二代党领导人的领导下又重新走会正确的道路,使中国真正的走向富强。
探索方向,和平发展
《复兴之路》对于现代中国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于,在展示了中国近30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政治社会稳定繁荣所取得的非凡成就的同时,通过采访国内外权威专家对中国和平发展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对中国复兴遇到的各种挑战提供了解决问题和未来发展的相关重要策略。《复兴之路》让观众看到,中国选择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创造了一个西方认为难以理解的成功奇迹,已具备了复兴的初步条件,中国有可能为世界上其他国家走向富强和繁荣提供一个可参照的样本。
辨明历史的正确走向,以科学理论为指引
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并指导全党。正是由于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中国共产党才得以正确地判断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明确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和前途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是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而是在坚持中发展,于实践中创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随时根据新的情况,提出并解决新的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因此,才有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产生。
科学理论的指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中国的历史就此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电视政论片可以看出,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所实行的都是精英式的改良或革命路线,只有到了共产党这里,才找到了正确的前进道路。人民是共产党力量的源泉,胜利的保障,是历史的主人。只有共产党一直自觉地最大限度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这样,它才有效地唤起人民,并将其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使之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体力量。这一点是任何其他阶级的政治力量始终没有也是根本无法做到的。只有真正选择了人民,才会最终被人民所选择。
坚持社会主义建设,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针、以共产党为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民积百年之力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初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之后,正为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这就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在党的十七大召开之际,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自觉地“用历史感悟未来”,在中国未来应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重大问题上,进行了有说服力的论说,这对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念、凝聚共识,很有益处。
民族精神远远流传
一个有生命力的民族,一个强大或追求强大的国家,都需要精神的力量。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演进中,有过无数的辉煌,也曾多次经受各种天灾人祸的考验。尤其是近代百年,更是内忧外患,灾难深重。但是,无论经受怎样难以想象的磨
难,伟大的中华民族总是能够从坎坷中奋起,百折不挠,闯过难关,攀上新的高峰。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形成、发展并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也正是这样一种精神,支撑、引导着我们从历史中走来。这一精神的血脉,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在林则徐、谭嗣同、孙中山身上看到了它,在李大钊、方志敏、刘胡兰身上看到了它,在鲁迅、闻一多、朱自清身上看到了它,在雷锋、焦裕禄、王进喜身上看到了它,在许许多多为了民族的生存发展、国家的兴旺发达而牺牲奉献的无名英雄身上看到了它。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爱国主义内涵也必然愈加丰富,在不同的时期,它的主要表现也会有所不同:民族危机时的共赴国难、沙场捐驱,革命斗争中的抛头颅洒热血、为真理献身,和平建设时期的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等等。然而,发展之中总有一脉相承,这就是要永远保持民族的自尊、自豪与自信,时刻将祖国的利益和民族的尊严置于首位。这也是《复兴之路》所给予人们的启示。
总的来说,近代以来的一百六十多年,中国经历了两个跨世纪。然而,二者又是如此地不同的。20世纪来临时,中国尚在八国联军的铁蹄下呻吟和挣扎,人们愤怒、哀伤,那是的 “江山惨淡,回顾彷徨,不能不为祖国前途痛哭耳!”。今天,即使还有诸多困难有待解决,即使还有未知的风险,我们已没有了百年前的屈辱、哀伤和无奈,一个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始终不渝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必将迎来伟大复兴,未来将是一片光荣。
第三篇:观看复兴之路之后感
观看《复兴之路》之后感
4月22日,本人在XXXXXXXXXXX的组织下,认真观看了,大型音乐舞蹈片《复兴之路》。观后我深为其表现出来的震撼感到激动、落泪,看到中国在160多年的复兴之路上一路行来的种种变迁,从变迁中感受和触摸幸福。
整部电影以歌舞、朗诵的形式,向观众展示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至今的历史画卷。复兴之路,顾名思义,就是从衰落到再次兴盛的过程中所探索走过的道路。而国人,或辛酸或愤苦或彷惶或坚定地在这条充满坎坷的路上已走了一百六十多年。每一步都流着苦涩的泪水;每一脚都能踩出浓艳的鲜血。
这不仅是中国的近代史、血泪史和屈辱史,更是我们付出了太多代价之后换来的沉痛的教育史;它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使我们认清了身上的担子之重大,付予了我们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通过观看这部电影,让我产生了几点感触:
一、要辨明历史的正确走向,就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引。即如片中所言,鸦片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民族危机日益加剧,中国出现了千年未有的变局。这时,各种思潮交相激荡,主义之争此起彼伏。尊孔崇儒者欲引导中国“走孔子之路”;自由主义者、全盘西化派既不满专制复古,又排斥马克思主义,寄希望于走欧美资本主义的道路。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封杀马克思主义,企图用封建的法西斯主义主宰“中国之命运”。而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开宗明义,首先指出了“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关键问题。可见,这思想的较量,主义的斗争,其实质是不同的历史走向之争,是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之争。
二、回顾历史不是为了给千篇一律的生活增添一些他味,亦非为久坏失修到麻木的灵魂丰富情感,铭记历史是为了明白昨天是什么,现在该做什么,将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子。
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针、以共产党为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民积百年之力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初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之后,正为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这就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在党的十七大召开之际,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自觉地“用历史感悟未来”,在中国未来应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重大问题上,进行了有说服力的论说,这对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念、凝聚共识,很有益处。
三、现在中国正走在复兴的路上,正是回归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GDP跃居世界第三,世界500强中,中国也占了30个席位(大陆23家,台湾、香港7家)有人预测2020年中国GDP将超过日本,2050年经济总量超过美国,这不是狂吹,这是对中国成绩的肯定。“嫦娥”的升天,也使中国稳居世界航天第三位,卫星发射次数占世界总数的17%,世界各国也越来越感觉到同中国交往的重要性,世界上不少国家也掀起一波又一波的中国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中国文化、汉语感兴趣。
现在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作为广铁集团的一份子,我深刻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中华民族的复兴正在我们这代人中一步一步靠近,面对历史使命,我们应该勇敢的担负起来,这就要求我们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确保铁路供电安全,为国家的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尽管我也知道,我们前进道路是漫长的,但前途终究是光明的,总有一天中国会再次登上世界领先的地位!
我相信,祖国的明天会更美好!我相信,我们会让祖国更富强!
第四篇:《复兴之路
民族的生命,正在于蓬勃的创造精神。
《复兴之路—伟大转折》观后感
前言 新中国建立后,面对潜在的危机,中国一度陷于摇摇欲坠的境地。可是亿万中华子孙通过朴素的劳动,坚强了国家的后盾,树起了中国崛起的支柱。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的坎坷,几乎让这个民族碰碰撞撞到一蹶不起,但是一丝微弱而又坚定强大的声音,指明了那条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挽中国于危难之中,救万民于困苦之中,并让中国从此走上了繁荣富强的发展之路。中国的崛起没有一点偶然的成分,而是中华民族文化所形成的特性所使然。这种崛起赫然说明了中华民族文化必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刚刚结束了长达十年的灰暗岁月,10年间中国百姓的生活几乎没有得到改善,1977年全国农村的贫困人口超过两亿,中国经济与世界的差距也在日益拉大,而就在这一时期中国大陆的四周出现了经济迅猛发展的亚洲四小龙,中国将如何选择前进的方向,在这样一个特殊历史关头复出的邓小平带领着中国实现了伟大的转折。”
1977年秋天,邓小平恢复了高考制度;几个月后,他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1978年11月,又发表了主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演讲;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从此,中国开始走向一条繁荣富强的道路。
经过十多年的创新和实践,中国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开启了一段新的奋斗征途,获得了充分自信的中国人站在了新世纪新阶段的起跑线上。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将薪火相传。
此时的中国,改革的初步成果催生了人们的信心和希望,一场奋力图新的社会变革,如春潮股涌动,走出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的道路,民族的生命,正在于蓬勃的创造精神。际地位显著提升。改革开放又是一伟大创举,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到发达现代的工业化国家;从解决温饱到奔入小康;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如此种种,都源于改革开放的创造精神。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决策与领导,实现了近代中国的伟大转折而对中国发展的特色之路的探索与明确,实现了现代中国的伟大转折。一路坎坷走来,中国看明白了以前所走的路,终于明确了现在要走的路和以后该走的路。结合历史的教训和改革开放30年来给中国带来的飞跃发展,我们相信祖国现在所走的路是正确而清晰的,我们要继续坚定的走下去。当然,前路还有我们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但只要信念坚定中国在这么一致的步伐下走下去,走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要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待世界,用科学知识来武装自己,为国家的建设贡献出我们自己的力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是国家的主人,是国家的未来。中国的复兴之路该如何走下去,我们该如何使复兴之路更加平坦?这些都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应当思考的问题。
也许,复兴之路依旧漫长,但我们已经找到属于我们的方向,而我们也会坚定不移的继续往下走,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让中国真正成为一个世界经济强国,相信中国终将站在世界的最高处!
《复兴之路》用事实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
第五篇:党校学习之观复兴之路后感
观“复兴之路---继往开来”有感
此次党课结束后,组织推荐了复兴之路这一系列的纪录片,于是便带着敬畏的心情观看了这一系列中的“继往开来”一集。
它主要描述的是在新世纪开始,中国迎来了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激励着走在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每一位中国人。
此中有很多事情,如胡锦涛同志担任新一届主席并重温西柏坡精神,还有众志成城抗非典和神舟五号飞船升空等等一系列剧大事件,这些无不体现着伟大的祖国正在经历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时期,正在向世界展现他的风采,展现他的坚韧、团结与魅力。
这一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全民族众志成城抗非典。深刻的记着那段时间,大家是那么的恐慌,提非色变,中国是重灾区,当所有人都绝望时,中国没有放弃,在中国共产党没有放弃,他们没有多说什么,他们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医生护士奋战在前线,中国解放军保护着人民的安全,胡主席时刻探访病人,鼓励他们,支持他们,终于中国战胜了非典,度过了这一艰难的时期,是全国人民深深地团结了在一起,是世界重新正视中国,正视这个永不言败的民族。
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要继承为人民服务的意念,承担其建设祖国的重任,好好学习,为建设祖国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