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中小学生寒暑期生活的调查报告
有关农村中小学生寒暑期生活的调查报告
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华
【摘要】每年寒暑假,农村中小学生在结束一学期的学习之后,都将面临一段相对漫长的寒暑期生活。农村中小学生的寒暑期生活一直受到学生家长、学校、乃至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将针对农村中小学生寒暑期生活现状,结合社会学理论、心理学等相关理论,深入分析农村中小学生寒暑期生活中所呈现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以期为农村中小学生的寒暑期生活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生 寒暑期生活
寒暑期生活使同学们暂时告别了学校的课堂学习,同学们开始了各自丰富的寒暑期生活。农村中小学生作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社会群体,其寒暑期生活在表现丰富性的同时,也呈现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呈现,影响着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乃至整个社会化进程。
农村中小学生不同于城市的中小学生,不同的生活地域、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造就了不同的寒暑期生活。学习、劳作、休闲是大多农村中小学生可供选择的三项寒暑期生活内容。面对学习、劳作、休闲,他们是何种心态?他们做出何种选择?又做出何种比例分配?身处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在寒暑期生活中表现出对自我、家庭、社会有着怎样的认知?他们的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如何?本文将通过对中小学生寒暑期生活的深入观察与分析,对以上问题给予回答。
一、学习、劳作、休闲:不同环境下的差异选择
根据调查统计,笔者共走访16户人家,经归纳总结,共分析出一下农村中小学生几种主要寒暑期生活类型。
个案1:
WSQ
小学六年级学生
13岁
问:放寒暑假了,你都在家干嘛呀?
答:我刚刚小学毕业,寒暑假一开始,妈妈就把我送去了培训班,学习小学升初中的一些课程,是大学生老师教我们的。
问:那上完培训班都在家玩些什么呢?
答:看电视,我喜欢和玩伴们在我家一起看动画片和电影。问:除了看电视还和小伙伴玩些什么啊? 答:我们一起去田里捉虫子、还有玩陀螺。问:你会帮爸爸妈妈做一些事情吗?
答:会呀,我每天都会七点起床,然后煮饭给爸爸妈妈吃。问:是自己主动做的,还是爸爸妈妈叫你这样做的。答:我是自觉做的。
案例中的孩子在该村比较多见,这类孩子的寒暑期生活主要有以下特点:
1、父母在孩子身边,会对孩子的寒暑期生活做出一定安排,充实孩子的寒暑期生活,例如上培训班。
2、较之学习、劳作,孩子的休闲时间较多,但休闲的方式较少,局限于看电视和一些田间地头的游戏。
3、具有一定生活能力的孩子会主动帮助父母从事一些劳动,年纪较小的孩子会自觉承担洗碗、做饭等家庭劳务,一些年龄稍大的孩子则会下到田间地头帮助父母做农活。这类孩子与父母一般建立着良好地亲子关系,即使父母会安排一些寒暑期生活内容给他们,但这些安排会在孩子的可接受范围以内;孩子受父母影响较大,也会自主承担家庭和田间劳务。这类孩子与伙伴也建立着良好地同伴关系,长时间的亲密接触使孩子从小就建立了和谐的同伴关系。在父母、同伴的影响之下,加之农村的自然环境的地域影响,孩子的寒暑期生活虽略显单调,但健康、和谐,有助于孩子学习“学生”、“子女”等多重角色的扮演,最终有助于孩子的社会化进程。
个案2:
QAQ
小学四年级学生
9岁 问:你放假在家都玩些什么啊?
答:我们一起玩陀螺、跳绳、打球这些。问:你的寒暑假作业做完了吗?
答:还没有,妈妈每天都会监督我做作业。问:你会帮妈妈做家务活吗? 答:妈妈不让我做。
案例中的孩子在该村比较少见。根据我们的访谈,我们还得知:这个孩子的 2
学习成绩比较好,但父母对她的管束较多,即便是在寒暑假。她的母亲会因为她不做寒暑假作业或作业完成质量不高而经常打骂她。在我们交谈的最后,她显得十分不厌烦,大声地对我们吼道:“还有好久嘛!”这类孩子有以下特点:
1、父母对其管束严格,严格安排孩子的寒暑期生活内容,寒暑期生活缺乏自主选择;
2、学习、休闲成为孩子寒暑期的重要生活内容,父母看重孩子的学业成绩,“孩子只要好好读书就行了,我们不需要他们帮我们做其他的”,成为一些父母急切希望孩子走出农村、“出人头地”的期望。这类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期许不一,亲子关系紧张,甚至引发冲突。在同伴关系上,这类孩子与同伴在一起的时间较少,部分时间被学习充斥,对于建立长期、持久的同伴关系造成影响。在父母的严格管束下,寒暑期生活的自由度受到很大限制,不利于孩子形成对自我的完全认知,“学生”这一角色的概念在孩子的头脑中得到加深,而“子女”“伙伴”这些角色的记忆和认知不完全,不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影响孩子社会化的进程。
(一)休闲下的适当劳作
无论城市或是农村,中小学生处于社会化的早期阶段,家庭、学校是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在寒暑假,家庭是主要的社会化场所,父母对学生的心理、行为、态度产生极为重要的作用。父母的教导、表率作用直接或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孩子。暑假、寒假是学校教育之外的长时间段假期,一些父母认为孩子应该在这个时段得到休息与放松,因此,休闲成为了一些孩子寒暑期生活的主要内容。此外,父母常年从事农业生产,孩子眼见父母劳作的情景,父母的这一行为习惯对孩子形成表率作用,孩子多在休闲之余,自主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务和田间劳务。在白羊坡村,多数有一定生活能力的中小学生都会自主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二)学习前提下的选择性休闲
随着城镇化程度的加深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无论从条件上、还是观念上,农村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和投入的力度都逐渐加大。即便是在寒暑假,一些家长也将孩子的学习放在第一位,父母或亲自监督孩子作业的完成,或将孩子送到培训班。孩子的学习成绩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孩子的兴趣、爱好却受到了限制,以致影响孩子性格的培养和亲子关系。虽然受到父母的管束,但在农村的自然环境下,休闲依然是暑期生活的次要内容。下河游泳、玩陀螺、捉迷藏等一 3
些休闲方式依然常见于孩子的寒暑期生活。至于劳作,父母认为不需要子女承担,孩子只要读好书即可。在此类孩子中,寒暑期劳作的体验和尝试甚少。
(三)走进新天地,放逐新生活
城市化的推进,致使越来越多的父母外出打工,而他们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到了寒暑假,一些父母会选择将孩子接到自己打工的城市,让孩子陪在自己的身边。但外出打工的父母多没有安排寒暑假休息,因此孩子虽然呆在父母身边,父母却因为工作忙碌,不能真正地陪伴孩子,让孩子在陌生的环境中生活,无所事事。孩子在城市生活,扩宽了自己的眼界,但面对花花世界的诱惑,却缺乏父母陪伴与沟通、被放任自流,致使寒暑期生活单一,甚至产生孤僻等情绪,不利于孩子的身心成长。而另一些留守在家的孩子离开了学校教育,也因为缺乏父母的监管,选择一些不安全、不健康的寒暑期生活方式,开始自己的新生活,却是放任自我。无论是外出到新的城市,还是独自留守在家,缺乏自我约束,即使是新天地,却因为放逐,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在走访的人家中,因为经济条件,一些父母远到广东、福建等地打工,每年只在过年才会回家一趟,子女只能独自在家过暑假,或是呆在祖辈身边;另外,一些人家家中无人,通过走访周围人家得知,子女暑期被接到父母的打工地生活一段时间。
二、寒暑期生活现状:考量农村中小学生的认知尺度
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认知发展是指个体自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对事务的认知及面对问题情境时的思维方式与能力表现,随年龄增长而改变的历程。心理发展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作为客体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作用于孩子的内心世界;在家长、同伴参与下的成长环境下,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共同作用,实现平衡化,孩子的认知水平逐步提高,扩宽着其认知尺度。
以上三种类型的寒暑期生活反映着孩子对自我、家庭、社会的不同认知。“休闲下的劳作”型的孩子对自我、家庭、社会有着较顺畅的认知。孩子在日常的学习中,加深对“学生”角色的理解,适当的劳作,协助父母完成劳作任务,则加深了孩子对于“子女”角色的理解,社会网络中多重角色的参与使孩子对社会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而后两者,外界条件的缺失使孩子对自我、家庭、社会的认知缺失或不完全,阻碍了孩子的认知进程。
三、共同关注: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责任
第一,学生从小在家里长大,与父母时间最长,家长理应成为孩子人生的启蒙教师,家长的举止行为往往成为学生判断是非的标准。[1]中小学生的身心都还未发育完全,家长在农村中小学生的寒暑期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家长既要对孩子的暑期生活进行规划、监护、引导,特别是时常保持与子女的沟通交流,保证孩子的心理健康。此外,父母也可根据孩子的兴趣,在尊重孩子的同时,引导孩子进行兴趣的培养,引导孩子进行读书、课外实践丰等,富孩子的寒暑期生活。此外家长应加强对子女的安全教育。
第二,一般而言,学校是农村中小学生社会化的第二主体,学校除了对学生进行学校教育之余,也应加强对学生的寒暑期教育。目前,农村中小学生的寒暑期生活过于单一,学校是丰富学生寒暑期生活的重要力量。在发挥学校主体作用的前提下,建议:政府牵头、社会参与、企业扶持、学校实施。具体办法是以村为单位,村委会提供各种方便,鼓励村办企业或附近工厂提供物理和财力支持,学校提供场地和相关资源,举办各类寒暑期活动。[2]一方面,学校可在寒暑假安排读书会、各类球赛等学校常规活动,另一方面还可安排参观工厂、劳作体验等社会实践活动。此外,学校也应加强学期末的寒暑期安全知识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防御意识与能力。
第三,皮亚杰指出:社会环境指社会互动和社会传递,主要是指他人与儿童之间的社会交往和教育的影响作用。其中,儿童自身的主动性是其获得社会经验的重要前提。农村中小学生的寒暑期生活的丰富、和谐需要家长、学校、社会的合力关注和真切关怀。在各种力量作用下,发挥农村中小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笔者期望:在父母的监护、学校的组织实施、社会共同的关切下,孩子能逐渐增强对自我、家庭、社会的认知,将自身的主动性发挥至最大程度。
参考文献:
[1]安文军.农村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初探[M].哈尔滨:成才之路杂志社,2012年.第16期.[2]李娟.中国城乡小学生暑期生活之比较研究——以陕西省西安西安某地区为例 [M].西安:青春岁月杂志,2011年.第228页.
第二篇:农村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
农村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
和教师座谈,发现他们经常反映一个问题,就是现在的中小学生大多沉迷于电视、网络,而对课外书,尤其是文学名著的阅读,几乎是一片空白。由于课外阅读量的严重不足,已经直接影响了其写作能力的提高及审美情趣的培养,其狭窄的知识面,常常成为教师们头疼的问题。
为了真实的了解农村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我走访了某县的70余所农村中小学。现把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整理出来,以探求解决的良方。
农村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1、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现在的农村中小学,大多学生宁愿呆在电视机前观看无聊的节目,也不愿阅读课外书。有些同学的家庭条件较好,家里拥有不少读物,可就是不愿意阅读。还有的学生,身边随处是报刊杂志,可就是不喜欢看。总之一句话,学生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
2、大多学生无书可读。
以我走访的某镇初中为例。该校共有学生670名,教师54人。学校图书90000余册,生均册数达到普及义务教育标准。但通过翻阅存书情况发现,其藏书绝大多数都是历年来的教学剩书、辅导书、参考书、教学研究、学术杂志等,以及数量不少的由各级主管部门摊派的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等,数量庞杂,内容单一。而可供学生阅读的小说、散文等,则数量极少。仅有的几本,也是许多年前购置的,陈旧、破损、缺斤少两严重。书籍缺乏更新,不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更难堪的是,就是这样的图书,学校几乎是不外借给学生的。
我在该校调查发现,90%以上的学生从来没有向学校借阅过图书,而为数极少的学生,则是直接向自己的科任教师借阅过练习册、习题集等。换句话说,学校的图书室几乎就纯粹是为应付上级检查而设的,其实质是学校的废品“仓库”。
报刊阅览室也同样存在这样的尴尬。为数不多的报纸、杂志在那里无人阅读。像这个学校的情况,在我调查的该县还有很多,而在小学,就更为普遍。
我调查了该县40余所农村小学,发现80%以上的学校有图书室,图书数量也符合生均标准。但书的内容却是五花八门,几乎和我调查过的中学情况类似,剩书、参考书占了绝大多数,其余的,诸如《童话世界》、《少年月刊》、《中小学生阅读》等期刊,很明显存在着管理不善或是是临时拼凑的痕迹,有第一期没有第二期。有些连载童话、故事,往往是有开头没有结尾,有中间没有两端,造成了学生阅读困难,学生干脆就不读。
3、学生缺少阅读时间。
我在该县多处学校走访,从其课表上看,那密密麻麻的科目,几无空可插。学生除了上课还是上课,语文、数学、英语老师走马灯的轮换不停,这科作业还没有完成,那科又布置下来,每天一节自习课,光是应付那没完没了的作业都艰难,何来阅读“闲书”的时间?别说没书可读,就是有,什么时候读?放学回家吗?自有数不尽的家庭作业要写,父母的家务要帮,还有比课外书更有趣直观的电视要看。
通过对350名初中生访查对象调查,其对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的了解全都来自于电视节目,没有一个学生阅读过原著,更没有一个学生读过外国名著。小学学生的阅读面就可想而知。在回答“阅读过的课外书目”时,80%以上的学生不知道怎么回答,20%的学生回答的是《故事会》、《童话世界》,以及五花八门的街头小报。认真读过正规报纸的就少之又少,阅读过安徒生、格林童话的,不到4人。
问题解决方法探讨
通过和教师、学生探讨,我认为下面几种办法,或可解决学生阅读不足的问题。
1、大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应该是每一位语文教师要切实重视的工作方法。教师不能既埋怨学生知识面狭窄、作文水平低下,又剥夺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而是给学生创设一定的读书环境,如布置目标明确的课外阅读篇目、课外问答、阅读知识竞赛等。初中学生可以布置一些国内外名著阅读,如曹雪芹、季羡林、列夫·托尔斯泰等人的文章。如果让学生满足于每学期的20余篇课文,那实在是误人不浅。
2、开放学校图书室、阅览室,及时更新书目。
在我走访的部分学校,图书室不是不开放,但学生们进去阅读的却并不多。这固然与图书的缺乏吸引力有关,更受制约于老师对前来阅读学生的态度。调查发现,假如学生没有完成作业,其阅读课外书便成了老师批评“不务正业”的口实。学生畏难于老师的冷嘲热讽,于是只好放弃。而有更多的学校,因为图书管理员都是兼职,还要忙于教学工作,因此图书室只能是“门虽设而常关”。这就要求有条件的学校必须配备专职的图书管理人员,随时为学生提供服务。
学校还应随时对存书进行更新,撤换那些过时的、废旧的东西,及时购置知识新颖、可读性强的书籍。学校在做预算的时候,要留出一定的资金,专门用于图书的添置。
3、开设阅读课,给学生提供一定的阅读时间。
在我走访的该县所有中小学,从课表得到的信息发现,学生在校时间,都给课程排得满满的,留给学生阅读的时间几乎没有。初中生就更为紧张,早、午、晚三晌都在学校呆着,上不完的课,做不完的作业,唯一的供自己支配的时间就是吃饭时间。可那也是来去匆匆,稍有不慎,还会迟到,学生哪里还有阅读的空隙?
因此我认为,给学生开设阅读课是很有必要的。每期可以用一至两节课时间,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文学名著、新人新作,让学生的知识常学常新。此外,再辅之以一定的阅读竞赛,相信学生的知识面会有较大的拓展的。
第三篇:农村中小学生暑期生活状况调研
农村中小学生暑期生活状况调研
摘要:在当今的中国,书本上的知识十分重要,仅仅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也很难在社会上取得大的成就,教育需从娃娃抓起,知识如此,社会实践也亦如此,本文通过对农村中小学的暑假生活状况进行调研,找到有效安排学生假期生活的方法,使其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有效的结合,培养出真正适合社会的人才。
关键词:中小学生;暑假生活;调研;总结;建议
1.调查背景
1.1调查目的通过本次调查农村小学生度过暑假的情况,来了解农村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休闲方式,可以帮助家长和老师针对性的安排小学生的假期生活。
1.2调查时间和对象
从2011年10月1日至2011年10月6日对重庆**龙市镇中小学生的暑假生活的渡过情况进行调查。
1.3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走访和电话访问的方式进行。
2.调研内容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差距也有了一定的改善,农村学校学生的暑期生活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一面。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和电话访问,主要有以下几种暑期生活方式:
2.1暑期出游
旅游是让学生在整个暑期感到最兴奋、最激动的活动内容,这主要得益于现在家长对孩子越来越重视,让孩子出去多长长见识,开阔眼界,已成为家长的一种共识,农村的学生主要是以科技馆,公园游玩和爬山等形式出游,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意识的不断改变,大人们对孩子的教育实践有了更多的重视。
2.2参加培训班
在调查中,很多学生选择了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其中参加体育方面的培训班人数几乎为零,参加音乐方面的培训班人数还不到2%,其他都是参加有关所学课程如语数外的培训班。
那么对于语数外培训班,学生又是如何看待的呢?初三学生大部分认为是出于自己马上要升学考试的需要,学校竞争十分激烈,这有利于考上一个自己满意的学校。其余学生,很多是因为家长的压力,同学们都在补习,备感压力很大,才不得已参加补习班。现在社会都在提倡为中小学生减负,但是我认为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效果,假期中学校老师都布置了不少的作业,据调查表明68%的学生每天都要挤出1——2个小时来做老师规定的作业,12%的学生每天甚至要挤出4小时以上的时间来做作业。
2.3上网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和电脑的普及,学生上网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调查显示,暑期上过网的学生平均每次上网1——2.5小时的占51%,2.5——4小时的占21%,1小时以下的只占28%,而“最多一次上网时间”的调查显示:竟然有8%的同学在6小时以上。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有助于学生找到更多的学习资源,了解与掌握以前我们无法得到的一些信息,增加知识量,同时若无法正确对待它,也将带来许多不良后果,对很多未成人的学生来说很难正确区分有用的信息,一些信息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也有可能因此影响学习与生活,这些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提高警惕。
2.4看电视
我想每个家庭拥有电视机,早已不再是新鲜事,随着有线电视的扩容,现在电视频道更多了,学生选择的余地更大了,再加上暑期高温持续,家庭空调比例的上升,大部分家长希望孩子能够留在家里。调查显示,100%的学生每天都要看电视,而且63%的学生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在4小时以上,也就是说:看电视是学生暑期生活最重要、最普遍、持续时间最长的一项活动。
3.调研总结
调查显示,学生在长达两个月的暑期生活中,除部分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学生,参加补习班、学校组织的夏令营活动,或由家长带出去旅游外,其余时间基本处于一种无组织、无规律的生活状态,他们的学习、生活、安全让人感到十分担忧。
3.1学习压力仍然过重
尽管国家三令五申要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各个学校也已减轻了学生在假期的课业,但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迫切,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寻找最优秀的补习班、最优秀的辅导老师,科学与数学自然重要,语文和英语也不能落下,结果学生上午补理科,下午补文科,晚上还要练钢琴。而大部分学生对培训和补习是带有抵触情绪的,由于年龄小,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或是害怕家长,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所以一般只要家长有这方面的要求,做出参加培训或请家教补习的安排,他们也就接受了。
3.2网吧,健康成长的隐患
网吧、游戏厅和野浴给学生生命安全造成了很大的隐患,据调查,我校有不少学生整天泡在网吧或是游戏厅里,给孩子们身心健康、生命安全造成了很大的隐患,也给家长的工作和学生自身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此外,池塘洗澡、野外钓鱼,既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但也是家长最为担心的事。
4.建议
4.1学校与家长共同努力
学校应致力于组织一些学生喜爱、有利于学生成长发展的夏令营活动。比如说学生的短途旅游,让学生自愿报名,允许家长与学生一起参与,让家长融入其中,也解决了学校的安全顾虑;也可以组织志愿者服务队,确定一些主题,比如说环保、调研、慰问等内容,并结合爱国主义教育,深入调查当地的历史沿革,文化习俗,风土人情,名人名事,挖掘故乡的文化内涵等活动;还可以建立学生暑期科普活动基地,开展暑期科普活动,中小学生暑假读书动手小制作、小发明作品展览,参加小型的社会调查,组织学生参加拥军优属活动,为五保户,特困户,残疾人做好事,引导学生投身社会,增长知识,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增强学生自学、自立、自强、自律的能力。
4.2家长重视
家长应该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关心孩子。学习是孩子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但不是孩子的全部,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所以学生怎样能真正的成长还是需要家长的重视。家长需要多与孩子进行交流,尊重孩子的想法,多关心孩子的需要,努力为漫长而枯燥的暑期生活,给孩子创造一个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
4.3社会的重视
祖国的花朵的未来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所以社会对祖国花朵的培养应该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要充分调动各种资源,为学生的暑期生活创造有利条件。少工委、图书馆、文化馆等单位要多组织一些下乡活动,让农村中学的学生也能享受城镇的优越文化资源。同时要大力开展以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特长,拓展学生视野为宗旨的音、体、美、劳、电脑、航模兴趣活动、读书演讲活动、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等各项活动,有条件的单位,在暑期可为中小学生免费开放各种娱乐室,让学生度过一个健康,愉快,充实,安全又有意义的假期。
暑期社会实践无论是对中小学生还是对我们大学生来说,都是一件值得重视的事情。学生能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接触到一些学校里所接触不到的事情、学到无法通过课本来学习的社会知识。我们希望社会、家庭、学校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帮助,学生自己能够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锻炼自己,完善自己,实现自我价值,为未来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农村中小学生学习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中小学生学习现状调查报告
2012-08-17
【编者按】: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精品学习网调查报告频道为您提供调查报告范文参考,以及调查报告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调查报告写作中的难题。
一、调查目的
农村与城市中小学比较,其学生素质,师资水平,学校条件,社会教育资源,家庭教育层次等都存在一定差距。农村中小学应立足于农村校本实际,充分挖掘现有教育资源,优化农村中小学学生学习的方式,积极探讨农村中小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状况,为农村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为学校决策提供参考,为农村中小学教育积累第一手资料。为了提高农村高中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学校管理,本次调查以农安县12所农村中小学生为样本进行。此次调查在2011年12月中旬进行,共对12所学校170个班6800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出6800份,收回6790份;总听课1200节,课前测试16000份;期中期末检测2次,批阅试卷29000份;进行五项综合素质评价1次,填写评价表23498份;组织组织各校质量分析报告1次;组织家长会24次。
二、调查对象分析、内容、方法
1、对象分析:农安县青山中学、龙王中学、杨树林中学、前岗中学、开安中学、高家店中学50个初三和初二班学习状况等比分析;青山小学、杨树林小学、前岗小学、开安小学、龙王小学、高家店小学110个三至六年班质量状况等比分析(其中10个一年班)。
2、内容:问卷内容包括:课前预习、课堂探究、课外作业、按时复习、质量检测、学校管理、班主任工作、师生交流、学生交往、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和方法、学习心理特点等项目。
3、方法:采用不记名查、考、评、听等多种形式相结合。
三、调查结果分析
1、课前预习
课前有学习计划者占70%,这些数据说明大部分学生明确计划对学习的重要意义,知道要制订相关计划。也有两成多的同学没有学习计划,在学习上盲目进行。但有计划不等于学习就有保障了,事实上,有学习计划者68%是没有完全执行或不执行的;有复习计划者也有63%是偶尔制订的,更何况要落实到行动中去。由于没有学习计划,只有11%的学生有课前预习的习惯。很少预习或从不预习的学生就占了50%。
2、课堂探究
在课堂上,总体来看,学生的学习态度是还不够认真的,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学生只占35%;在理解的基础上能有重点地记笔记的占44%;而有35%的学生会经常开小差;4%的学生不记笔记;同时,课堂学习中,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学生的比例也不高,能主动陈述自己的想法的仅占15%;只会照抄板书的占39%;有自己的想法但不讲出来,与没有自己的想法,但能认真听取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观点的占82%。
3、课外作业
部分学生认真对待作业,41%的学生能独立按时完成作业;不重视错题矫正,只有32%的学生能及时订正错误,74%的学生没有自备的错题集。但在作业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良现象需引起我们的注意:33%的学生有抄作业的行为;22%的学生有时不能甚至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24%的学生虽有错题集却不能认真使用。
4、按时复习
学生不大重视复习,课前长期坚持复习旧知的仅占5%;课后马上复习的也仅占6%;考试前,75%的学生会进行复习。这说明学生对复习常抱有急功近利的思想。
5、质量检测
学生重视考试不够,只有63%的学生注意寻找适合自己的考试方法,65%的学生重视考后总结。但常常不重视积累经验,吸取教训,32%的学生考后也知道分析得失,明确问题,但未想办法加以改正;25%的学生只关心成绩,能订正错误,但不分析存在问题。
6、学校管理
有18%的学生不喜欢所在的学校,学生对学校管理感到满意的占有37%,还有12%的学生对现在的学校管理不满意。学生对学校的在班级方面的管理平均满意度占有25%,还有15%的学生不满意现在的班级管理。
7、班主任工作
学生对班主任平时的训导认真听只占44%,不爱听的学生就有13%;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之一与学生谈心,情况不容乐观,班主任从来没有找学生谈心的就占有20%,经常谈心也仅占8%。在班级的学习风气上,认为所在班级的学习氛围浓厚仅占38%,觉得不浓厚占有15%。
8、师生交流
学生很希望老师能多与自己交流,但老师没有和学生交流就占有55%以上,师生交流让学生感到压力占14%,老师对学生的关注程度仅占有14%,不关注学生的占有21%。
9、学生交往
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情况较好,很难交到朋友的学生仅占有5%,但在异性交往方面存在认识上的不足,觉得初中这个年龄阶段适合谈恋爱的就占有12%。不能处理好与异性同学的交往学生就占有17%,不知道结果如何的占有21%,表明学生在异性交往方面存在迷茫,而且在与异性朋友交往中受到压力的就占有42%。在对待男女同学交往的行为上,认为男女同学追逐打闹的是刺激好玩的就占有10%,认为是无聊行为的占有56%,21%的同学在面对收到的情书的表现紧张和不知所措。
10、学习态度。多数同学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30%的学生学习习惯没有持久性,很多是源于家长的被动趋势,源于功力的趋势,学习习惯的主动性很脆弱。
11、学习方式和方法。大多数学困生学习方式处于接受式状态。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方式仅在公开课或听课时有所表现。60%学生学习方式呈现两层皮的状态现象很严重。
12、学习心理特点。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教育价值观的另外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还表明,74%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这些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四、调查结论
1、部分学生学习态度还不太端正,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有学习计划的仅占有7%,没有学习计划的就占有22%,学生能在课前预习的占有51%,近一半的学生很少预习或从不预习,能认真听课的学生只有30%,有37%的学生上课开小差,对待作业上有时不完成或经常不完成的学生就占有24%,只有42%的同学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51%的同学能正确改正作业的错误,73的%的学生没有错题集,重要考试前能制订计划的也仅占有38%,考后能分析得失也只占有64%。
2、相当部分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学生有69%课前制订了学习计划但没有完全执行,其中有10%没有执行;66%缺乏课前复习旧知的习惯;81%课堂上有自己的想法但不讲出来,或没有自己的想法只听取老师和同学观点;36%有抄袭作业现象;21%虽有错题集却不能经常使用;85%没有课后马上复习习惯;79%考前才复习;65%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考试方法;54%考后只关心成绩,或未想办法改正考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92%从不或偶尔与老师交流。
3、学生对学校管理的认可程度不高。学生对学校管制七分裤表现相当反感,对学校食堂管理不满意,对食堂的饭菜一成不变反应强烈,希望学校能多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不高,只有19%的学生明确喜欢本校。学生对宿舍管理有12%的学生不满意。学生对学校的在班级方面的管理满意度占有25%,还有16%的学生不满意现在的班级管理。
4、学生对班主任、科任老师工作要求高。
学生对班主任平时的训导认真听只占45%,不爱听的学生就有12%;学生很希望能多与班主任或科任老师交流,但老师出于种种原因,能和学生交流的不到一半,学生对班主任在班级建设方面要求较高,表现在对班团干的认可和对班级的学习风气的看法上,认为所在班级的学习氛围浓厚仅占28%,觉得不浓厚占有16%。各课任教师没有把教学进度提前告诉学生,使学生的学习计划经常变动或不能执行,同时老师没有指导学生如何进行预习等常规的学习方法。由于很多许多老师是刚从乡中上来的或是老教师偏多,学生要求这些老师尽快适应新课程教学,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
5、学生的人际交往总体较好,但异性交往认识不够。
学生目前的人际交往有较多朋友的就占有48%,小范围交友的也占有43%,说明学生在人际交往上同学之间能进行一些交流活动,能在学习生活中进行讨论,也可以是同班同学之间的交流。31%的学生能和老师的自然的交流。学生很谈论过异性同学的就占有97%,说明学生对异性同学交往的关注程度很高,但在如何进行交往当中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如认为男女同学追逐打闹的是刺激好玩的就占有13%,20%学生认为高中年龄段适合谈恋爱,但却有12%的学生不能正确处理异性同学的交往。收到情书时有20%的学生表现紧张和不知所措。
五、调查建议
1、加大投入,改善办学环境。当前,农村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社会的快进步,初步了解了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学习中,他们接触的却是落后的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场所,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使他们感到厌倦并产生抵触。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使仪器设备、实验场所、科技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对学生产生求知的诱惑和刺激。
2、充分认识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性,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组织领导干部和教师认真学习有关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理论书籍、刊物和文件,增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技能,在全校掀起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热潮。
3、各校要根据新课程要求和学科特点,研究制订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学习方法指导,与学生学习常规一并贯彻于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并制订各个环节具体的学习方法,如如何指导学生预习、如何指导学生复习、如何指导学生听课、如何指导学生笔记、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等等。
4、认真抓好自学课,严格控制各课任教师挤占学生自习的时间,班主任应多与本班的课任老师协调好。自习时间是给学生习惯养成提供时间上的保证。复习和预习习惯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是在时间自主的条件下形成的,离开了时间自主,这些习惯的养成都将成为一句空话。
5、学校要像抓教学质量一样抓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要高度重视,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将这项工作落到实处。一要制定习惯养成的规划和保证措施;二要作为学校的教学常规工作与以落实;三要通过科研的方法将习惯养成中难以落实的问题进行研究解决;四要通过检查和评比促进习惯养成工作的落实。学习习惯养成要从起始年级抓起,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有力的外部环境。
6、学校要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学生管理要现代化,以及大力发展学校的文化建设,使高一学生尽快适应学校学习等各种环境,让学生对学校有归属感;同时,创设良好的师生交流平台,使师生交流能真正关注到每位学生,同时教师要加强自我学习,提高辅导学生的能力。
7、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各科任老师要在课堂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引领学生心灵,引导学生正确的交往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回避正常的异性交往不仅会影响到自己健全人格的建立与发展,还会影响到他们今后的成长。
第五篇:关于农村中小学生不良现象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中、小学生不良现象的调查报告
柞水县曹坪中学 杨前庚 王燕
〔内容提要〕本文针对近些年来农村中、小学教育工作中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存在的诸多不良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论证,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有利于广大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及学校管理工作中不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国家培养更多合格的学生。
〔关键词〕学生 不良现象 根源 对策
今天的青少年就是明天国家的栋梁,他们的成长状况如何,是为许多人所关注的。笔者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及学校管理工作十七年来,对农村中、小学生的不良现象进行了有关方面的调查,调查之后,对收集的情况进行了分类、整理和综合分析,目的是有利于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及学校管理工作中,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以利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学生。
一、存在的问题
青少年学生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他们的思想品德正在逐步形成。由于一些中、小学生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加上社会风气尚未彻底转变及其它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部分中、小学生很容易走上邪路。从调查中发现:目前农村中、小学生不良现象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部分中、小学生缺乏理想,对前途感到失望。有的不愿读书,但为了将来找出路,不得不在学校混日子。在“我的理想”问卷中,竞有30%的学生说不出自己的具体理想是什么,抱着走着瞧的态度,不少学生认为上不上学无所谓,只要能赚钱就行。有位初中毕业生说“某某大专毕业了还不是在家中种地”等,私下还听到同学议论说“只要给他钱,让他扫一辈子厕所都干”。诸如此类胸无大志的学生在农村屡见不鲜。
2、一些学校的学生早恋现象严重。2006年中考前夕,某初二年级一个班46名学生中有12名女生同时收到初三男学生赠送的价值均在25元以上的礼物。在班主任老师的调查了解中,这些学生说他们是在交朋友,并不是在谈恋爱。该班学生在交异性朋友的高峰期达74%。他们相互通信,递条子,约会,在一块照相,请吃饭喝酒等。一时间,班上沸沸扬扬,谈朋友成了学生议论的热门话题。据调查:现在的学生早恋现象从小学五、六年级起就有了一定的比例,有的学生谈朋友还挺保密,老师轻易发现不了。2005年春,我在乡村动员初一初二流失学生时从一家长口中得知,他的孩子流失的原因是:孩子在小学时谈的女朋友初一失学了,现在西安某厂打工,月工资350元,两人相互一直保持联系至今,现在女朋友和老板已谈妥,让他的男朋友也去那个厂打工,月工资可拿到400元,两个孩子的月工资也有700多元,也挺划算的。现在农村挣钱也不容易,男孩子大了也不好找对象。有这样的好事,家长也巴不得成了,日后省事。这两个孩子现在还不到十七岁,还未受满九年义务教育啊!中、小学生早恋,大大分散了学生学习的精力,直接影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3、个别学生无视交通规则,违规骑车。安全意识不强,应急能力,自护自救能力差。有的学生在节假日上山或下河玩耍。每年各校不同程度都有安全事故发生,造成不良后果。
4、少数学生的法律知识淡薄,思想空虚。有的抽烟、酗酒、打架斗殴、盗窃、扰乱社会治安;有的偷看淫秽书籍和黄色影蝶、迷恋网吧,中毒很深;有的整天想着吃喝玩乐、赌博、偷摸、弄虚作假、走后门;有的讲究哥儿们义气,不接受意见,不服管教,动辄离家出走等。凡此种种表现,虽然在学生中占极少数,但各校不同程度都有具体典型事例。直接影响了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应该引起家长、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二、根源所在
从调查了解到的大量事实来看,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首先,内因是起决定作用的。青少年学生违纪违法的内因是他们对某些宏观事物的错误看法,这是因为青少年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时候,随着身体各部分的迅速发展和认识能力的提高,心理上产生了一些新的矛盾。他们力求独立进行各种活动和处理各种问题,不想事事都依赖成人,对家长和老师的意见开始采取评判的态度。但是,青少年学生的直接经验有限,知识水平低,自我控制能力差,分析问题有很大的片面性,容易偏激和固执。这说明,他们的思想处于独立性和成熟性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容易接受客观外界的各种思想影响。
其次是外因也起一定作用。外因是青少年学生违纪违法错误思想形成的重要条件。这方面受影响最大的有以下几点:
1、学校教育工作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学生的整体素质不能全面提高。
“深化教育改革,加强素质教育,发展教育内涵”的口号虽然已提出很长时间了,但一些学校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尤其是家长最看重的还是学生的考分,社会评价学校主要还是看考试成绩,学校很少开展活动。目前农村中小学校资金缺乏,学校的体育设施,实验条件,图书、电教等配备不到位的情况仍然存在,有的学校对现有的电教设备、图书及实验器材没有充分利用,学生一天的学习生活单调,整天的上课、做作业,加之教育主管部门也往往以考分定学校的位次,学校以考分定教师的位次并与奖惩挂钩,导致部分教师一天只教书不育人,放松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2、社会上的一些文化糟粕的影响。
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同时,一些资本主义社会的不良现象和我国社会上的不健康因素也乘机侵袭人们的头脑。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缺乏经验的中、小学生则深受其害,特别是不健康的书刊画册和黄色录像及影蝶,严重影响了一部分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
3、家庭的不良影响。
人常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好花开一树,乱柴倒一湾”等。这些话不无一定道理。说明了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有的家庭经常闹矛盾,甚至形成严重破裂,使处于发育阶段的孩子得不到温暖,心理失去平衡;有的家长自私自利、言行放荡,使学生中毒较深。如一个初二学生在学校经常参与赌博,班主任和学校屡禁不止。通过调查得知,该生的父亲李某在当地人称其为“村上的一位赌博的高手”。据说有一次李某在他家聚赌,连输了几百元后,便指着在旁观看的儿子说“儿子,上!给爸换换手气。”结果不到一小时,父子“并肩作战”,终于转败为胜。有的家庭父母对孩子采用棍棒手段,恨铁不成钢。有的则过分溺爱,使孩子为所欲为,骄横跋扈。如2005年春节时,有一家庭的家长为招待自己正在上初三的孩子的朋友,在家设宴两桌,上了当地较高档次的酒菜,使孩子喝得东倒西歪,家长还逢人夸自己的孩子有出息,朋友多,长大能成大器。殊不知这孩子在校只会吃喝玩乐。有些家长仗着自己有钱,每周给孩子几十或上百元的零花钱,导致孩子在校不务正业,充当花花公子,不思进取。诸如此类家庭,都对子女产生不良影响,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其他学生。
4、学校教育的偏差。
面对学生思想较为混乱的现状,少数学校领导有畏难情绪。他们在学生出现重大问题时不敢批评教育和果断处理,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的孩子犯了错误更不敢处理,害怕得罪学生的家长,姑息他们的缺点和错误,甚至给予庇护,使他们无所顾忌。班主任工作量重,个别班主任责任心不强,对学生放任自流。少数教师自身素质不高,一些科任教师往往认为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是班主任的事。有些年青班主任对学生的早恋束手无策,任其发展。个别教师对“学困生”的教育帮助无耐心。目前部分教师仍有体罚学生的现象,对学生造成“软伤害”或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5、法律知识宣传不到位。不少学生是“法盲”,他们不知法、不懂法、也就谈不上守法。造成有的学生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不惜侵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
三、解决办法
鉴于以上种种情况,既然在客观外界的不良影响下,青少年学生容易变坏,那么在好的教育环境中,他们也是可以变好的。在新形势下,如何根据青少年学生的特点,把思想教育搞活,搞扎实,使每个青少年都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和重视的课题。为了有针对性地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笔者认为必须抓好以下几点:
1、学校和班主任要时刻把握住一些后进生的思想情绪的脉搏,解除他们的思想包袱,使其树立信心,增强改正错误的勇气,充分体现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2、社会、学校、家庭要紧密结合,实行综合性教育。加强团队建设,给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
3、学校教育要重视加强思想、形势、革命传统、道德、纪律、劳动、美育、创新、自立等教育,使青少年学生明确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荣辱观,注重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精神素质。
4、注重加强正面引导。老师和家长要注意“身教胜于言教”。作为老师和家长应当成为青少年学生尊敬的表率,就要注意用自己的言行感染他们,树立威信。
5、要引导青少年学生学好法律知识,自觉养成遵纪守法的好品质,争做“四有”新人。
总之,现在的青少年学生是未来祖国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品位和文化素养将直接决定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败。因此,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教育,必须依靠全社会各方面齐抓共管,要下大功夫抓好抓深,抓出成效。
〔参考文献〕
1、《道德教育读本》(中学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走进新课程丛书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
出版社)
3、《“校园红丝带 你我同行动”项目通讯》2005年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