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得太远,别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感悟篇

时间:2019-05-14 14:51: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走得太远,别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感悟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走得太远,别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感悟篇》。

第一篇:走得太远,别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感悟篇

走得太远,别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董桥诗意地说:“中年是一杯下午茶。”其实没那么浪漫,青春一去不返,死亡的影子依稀就在前方。

幸福像鞋,舒不舒服自己知道;又像“百分百”的黄金,可以无限靠近,无法彻底到达。

有一点紧张,不是因为人多,也不像中学刚毕业,要见各位应考官了,而是因为要面对一个不太懂的问题:幸福是什么?

不能因为之前出了一本书,书名里有“幸福”两个字,我就成了幸福专家。但不幸的是,在过去的时间里,不断有人跟我探讨与幸福有关的问题,所以今天就跟大家交流一下。

不是“懂”才可以交流吧?如果只有“懂”才可以交流,这个世界上99%的交流都消失了。正是因为不懂才交流,交流是懂的开始。

为什么开始关注幸福?这问题挺难回答的。首先是因为我现在不饿了,在座的各位现在也不太饿了,下午两点,各位也刚吃过午餐,困劲儿上来了。

其实困劲儿上来也不错,啥都不用想了。麻烦的是有很多人吃饱了,还不困,就要想很多问题。就像范伟说的:“什么叫幸福啊?饿急了的时候,看谁手里有俩包子那就叫幸福;要是能给我吃,那就幸福死了。”

过去我们饿的时候,都是这么理解幸福的,然后就一路奔着饱去。终于有一天绝大多数人饱了,或者说不那么饿了,但是发现你的欲望更强了,想要拥有的东西更多了。所以不饿这事挺麻烦。

第二是我们向前走得太远了,把自己走蒙了:我到底要去哪儿啊?很多很多年前,当我们出发的时候,是要奔着幸福而去,走着走着感觉跟迷宫似的,到处都是岔路。曾经有一句话,我在书里也写过,是我的一个已经离世的老大哥说的:走得太远,别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我们很多人都是走得太远,已经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了。为名忙,为利忙,为各种各样的事情忙。原本为了这些事情忙,是因为觉得它们跟幸福很近,可是后来把幸福都忘了。每天焦虑、烦躁、难过、憔悴,玩命地挣钱,却从来没有花钱的时间。

可能正是这样的一些因素,我们不得不关注幸福。

为什么现在的日子,物质层面上好过了,却感觉不幸福了?这样问的人非常非常多,我也曾经很有感触。

1997年底,我买了这辈子的第一辆车。我们《东方之子》栏目组在门头沟一带开会,我抽不开身,请组里一个老大哥去帮我把车提回来。车开回来后我很兴奋,吃完晚饭,荒郊野岭连路灯都没有,我开车带大家出去兜风。那么小的富康,里面居然装下七个人。除了我开车以外,副驾驶坐俩,后座挤了四个。我这辈子都忘不了那天晚上感受到的幸福,不仅我,车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如此。今天看来超员违章了,但荒郊野岭中,幸福感更是“严重超载”。

后来我换过几辆车,价钱也越来越贵,但是非常抱歉,我再也找不到当初那个夜晚的幸福。

这是怎么了呢?后来我也看了一些书,接受了这样一个概念:幸福需要三个层面的因素,物质、情感和精神。我又将它引申了一下:物质是基础,情感是依靠,精神是支柱。

如果没有物质基础,情感和精神也是脆弱的。为什么?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毫无疑问,吃饱了,穿暖了,对一个人的幸福来说太重要了。

过去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我们以为只要拥有了物质基础就会幸福,忽略了情感和精神的作用。后来发现它只是个基础,如果情感和精神上有所欠缺,依然不会幸福。

花钱买得来房子,买不来家吧?花钱买得来男人和女人,买不来爱情吧?花钱买得来书,买不来文化吧?

昨天我走了一回好多年没有走过的隆福寺大街,钻进那里的中国书店,看到一本很老的旧书,叫《筒子楼纪事》,是写当初北大那些住在筒子楼里的人。翻阅这本书的时候,感觉很温暖,因为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筒子楼里有情感,有精神。

现今的我们,物质大踏步地向前走,在情感和精神方面,是否失去了很多呢?

接下来一个常问的问题:幸福是自己的事,还是跟别人有关系?

如果我今天在这儿讲话,在座各位有的玩手机,有的聊天,一会儿走了一半,你觉得我会幸福吗?你们也一样,如果今天下午怀着去动物园看猴儿的心情,来这里看我,见到了活的,又觉得某些话讲得还有点道理,算是额外收获,还不收门票,你也能找到一点幸福感。

也有可能,你出家门的时候很幸福,很开心。可是随后,买早点排队有人加塞儿;过马路周围的人都闯红灯,让你进退两难;去银行取钱,营业员耷拉着脸,给你不少冷遇……你觉得你会幸福吗?

也有可能,一些素不相识的人,使你拥有了某种幸福的感觉,哪怕你是“受害”的一方。公共汽车上被人家踩了一下脚,本来很恼怒,没想到对方非常诚恳地向你道歉,那一瞬间你很温暖。你的东西掉地上了,旁边的人捡起来递到你手上,你觉得这个世界还是很有爱。

幸福当然跟别人有关系,这就是问题所在,也是我们当下经常不幸福的由来。物质是基础,可以依靠自己去创造,情感却不仅仅是自己的事,和父母家人有关,和身边每个人有关。

(《白说》 作者:白岩松)

第二篇:《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读后感

以自己为中心,建立你的“坐标系”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读后感

(20102806016)

这本书以制片大师陈虻的经典语录作为主要内容骨干,给读者展示了一个激情昂扬、敬业执着、专注忘我、至情至圣的制片狂人。陈虻经常强调媒体人一定要有一个认知事物的“坐标系”,以知识背景和思考角度为量度的维度。

享年只有47岁的陈虻在23年的电视生涯中,以自己为中心,通过阅读和刻苦钻研大量书本知识,无数次用心的实践,逐渐建立起一个他特有的“坐标系”。而激情和执着是他建立坐标系的尺子。

“生命要保持一种激情,激情能让别人感到你是不可阻挡的时候,就会为你的成功让路。一个人内心不可屈服的气质是会感动人,并能够改变很多东西。”对于电视失业,陈虻倾注了他大部分的激情和梦想。大学毕业后,心怀电视梦的陈虻放弃了航天工业部团委分派的工作,他自主选择进入中央电视台。

陈虻做了三年的打杂工,他边卖力打杂,边用心学艺。在跟在剧组后边扛大箱、接电线的那个阶段,陈虻有一次被分配给日本NHK电视台当剧务,拍一部关于亚洲住房的专题片。他把这个机会当成上一次培训班,每天张罗琐碎事务的同时,他默默地观察这部专题片的每一个生产环节,记下了日本人怎么做前期、怎么做调查、怎么选择被拍摄对象和现场,还有每晚怎么做案头工作。就这样,陈虻给自己安排无数次的培训,后来有能力给剧组提拍摄意见,最后成为制片大师。我对他这种用心程度和细心程度感到吃惊,想要从一张白纸变成一副油画,就得用一片真心,一腔热情,老老实实地一点一滴学习和积累知识。

为了学习拍摄照片,陈虻变卖结婚戒指和收音机,买来了一台照相机。他沉浸在书库里,是当时中央电视台书库的借阅书本数量做多的读者之一。陈虻对于知识的执着和偏爱,正是成为一名成功的媒体人的基础。如今,我们已经身处于一个信息发达的时代,知识离我们越来越近,我们却离知识越来越远。有多少未来的媒体人懂得老老实实钻研书本里的知识呢?在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大多数未来媒体人把青春和激情用在网络上,却很少用于追求理想,追求真理的道路上。

没有知识背景作为支撑的媒体人,要建立自己的“坐标系”谈何容易。脑袋空空的媒体人没有自己认识事物的坐标系,就会哇众取宠,随波逐流,做一些浪费版面,侮辱受众智慧的新闻,那好比是把许多石头扔到大海里,虽然会激起一阵短暂的骚动,但是不会激起思想的水花。

网络已经成为受众接触新闻的主要渠道,包括门户网站、传统媒体的官网、社交媒体平台等等。你可以发现网络新闻媒体最缺乏的不是资金,而是有专业知识涵养的媒体人。有些网络媒体把新闻做成快餐文化,新鲜美味,但是,吃多了会营养不良。他们的“坐标系”是什么?点播率?利益?娱乐大众?网络营销„„有厚实的新闻背景知识的媒体人,才能把握好新闻与网络恰到好处的融合,才能发挥网络新闻的作用和力量。

陈虻认为,未来电视媒体节目主持人的竞争一定是在思维个性上的竞争。而我认为,未来媒体的竞争也一样是在思维个性上的竞争。广大的受众不代表大众 1

化,他们也会根据自己的个性、喜好、观念去选择和关注相应的媒体和媒体人。因此,思考角度也是媒体人的必修课。

在陈虻接手《生活空间》之前,它以人文教化为主要目标,展示生活的哲理。陈虻彻底改变了《生活空间》栏目的原本的走向,转向以实现人文关怀为宗旨,开辟中国电视新闻关注一般人的报道范畴。避开了竞争对手《东方之子》和《焦点时刻》的内容定位,陈虻选择关注人,关注普通的老百姓。以“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来呈现社会观念、社会道德、社会伦理、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等时代的风貌。《生活空间》的成功改革,有赖于陈虻和他的团队60多天以来挖空心思写出的改版方案,更有赖于他独特的思考角度。

我们不难发现,在不同的媒体之间,时常会出现新闻同质化的现象。有时候,你会发现不同媒体刊登的新闻内容几乎雷同,甚至连新闻标题也几乎一样。由此可见,媒体人的思考角度也开始同质化了。难道仅仅是因为他们的思考角度一样吗?还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自己的思考角度呢?没有“坐标系”的媒体人,看待事件会摇摆不定,方向模糊,找不到自己对新闻事件所特有的看法和角度,没法确定新闻的价值标准。而没有态度,没有角度,没有个性的新闻不仅阻碍了新闻媒体业的发展,还会降低受众阅读新闻的兴趣。

因此,面对新闻事件的时候,媒体人需要坚持用统一的认知坐标系去分析和判断,形成自己的个性风格和能力。“我认为政策空间不是限制我们发展的唯一因素,我们自身掌握影像方式去传达信息和思想的能力,也是限制我们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现今的中国,记者都是带着脚镣跳舞的,政治政策限制着媒体的舆论自由。大家都在质疑,在这种思想禁闭的环境下,能够做出好新闻吗?换一个角度,新闻自由的限制正是反映出我国媒体人的专业素养和能力还没达到自由发展的阶段,还是属于比一个较鱼龙混杂、参差不齐的状态。如果没有适当的舆论管理,良好的媒体环境是得不到保证的。媒体人首先要提高自身传达信息和思想的能力,才能使自己和媒体环境得到更好地发展。

媒体人素质的下降直接影响到媒体的社会功能。陈虻非常注重纪录片当中受众的理性到场。他认为,纪录片不是让受众仅仅进入一种本能的感官享受,不是诉诸人的非理性,相反,它让受众的理性到场,让你去思考这个问题,进入这个问题的核心。媒体要承担引导受众去思考,带动社会的进步的责任,这是恰恰当今媒体还没有达到的一个境界。相当一部分新闻让受众一笑而过,一看而过,尤其是一些社会新闻。媒体抓住受众猎奇和偷窥的心理,三番四次报道一些低俗、媚俗的抢眼球的社会新闻,根本唤起不了受众的理性。

以上是我阅读完这本书最大的心得体会,作为一个媒体人,必须要有一套作为认知事物的标准的“坐标系”。而现阶段的我,还没有形成自己“坐标系”,还得进行长年累月的磨砺,同时,也希望自己能时常自我提醒,“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

2013年5月20日2

第三篇:《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读后感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读后感

苗素锋

最早知道陈虻,是在柴静的《看见》这本书中,从柴静的笔下,我只觉得陈虻应该是一位做事顶真的新闻工作者而已,但当看到“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这句话之后,我又对陈虻产生了好奇。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会给别人带来那么大的影响?于是在百度中搜索这句话,发现了徐泓师编着的这本书,这本书以陈虻的经典语录作为主要内容骨干,展示了一个激情昂扬、敬业执着、专注忘我、至情至圣的制片狂人。

享年只有47岁的陈虻在23年的电视生涯中,以自己为中心,通过阅读和刻苦钻研大量书本知识,无数次用心的实践,逐渐建立起一个他特有的“坐标系”。而激情和执着是他建立坐标系的尺子。

特别喜欢他说得这句话。陈虻对“电视”倾注了他大部分的激情和梦想。大学毕业后,心怀电视梦的陈虻放弃了航天工业部团委分派的工作,他自主选择进入中央电视台。他做了三年的打杂工,边卖力打杂,边用心学艺。与我而言,工作第三个年头,总是庆幸自己能拥有一份让自己喜欢的工作,还有一群永远需要我对他们时而严厉,时而温柔,时而和他们一起犯傻的。我常常会幻想哪天我不带他们了,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不能和王梓睿谈最近新看的电影,也许再不能找到一个年纪小小,但是和大人无障碍的学生”;“也许不能再拉着郭楠、钱宏怡脸上的肉对他们说,嘿!小伙子,”;“也许我们班那群原本就害羞的女见到我更会羞红了脸。”……常常想着想着,心里就会很难过,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我总在想,失恋也不过如此吧!因此,我总格外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日子,微笑面对他们,用积极阳光的心态迎接每一天的到来!并鼓励他们也开心的迎接每一天。用这样一种属于我得激情去我们班的每一位孩子,让他们在短暂的童年享受应有的欢乐。我并不想用我得生活态度去感动他人,只是希望用这一种工作、生活态度去给我们班的孩子一些好的影响。

第四篇: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说说

1、没有人可以回到过去从头再来,但是每个人都可以从今天开始,创造一个全新的结局。

2、人生有时候需要沉淀,要有足够的时间去反思,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完美。

3、人生其实没有什么大道理,人生只是充满着各种教训。所有的道理背后,只不过是经历过诸多“教训”。

4、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5、人生的经历就像铅笔一样,开始很尖,经历的多了也就变得圆滑了,如果承受不了就会断了!

6、耐心点,坚强点,总有一天,你承受过的疼痛会有助于你。一点点语录

7、每一天的努力,只是为了让远方变得更近一些。

8、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在别人眼里。

9、看过人生繁华,还是平淡最真。我们经历了风雨,就已不在乎人生是否有彩虹,最重要的是我们曾经走过。

10、很多事犹如天气,慢慢热或者渐渐冷,等到惊悟,已过了一季。

11、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份倾诉,一份聆听。

12、过去的就过去了,一直回头看只会毁掉现在,阻碍未来。

13、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14、不论生活如何复杂,总要保持自己的那一份优雅。

15、成功其实很简单,就是当你坚持不住的时候,再坚持一会。

16、不要总拿过去的记忆,来折磨现在的自己。

17、不要拿你的人生和别人作比较,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他们人生的全部。

18、不要把自己的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真正的快乐,必须来源于自己。

19、不无谓的沉迷过去,也不狂热的期待未来,顺生而行,且行且珍惜,如此最好。

20、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

21、不管有多少面墙阻挡,总还有一道属于你的明媚阳光。

22、别哭泣,别叹息,别呻吟;悲伤唤不回流逝的时光。

23、爱情不是轰轰烈烈的誓言,而是平平淡淡的陪伴。

24、不论做什么事,相信你自己,别让别人的一句话将你击倒。

25、不论昨天多么糟糕,也不要让它影响到你的现在和将来。

第五篇:《于丹论语心得的激荡与感悟》讲座之《走得太远 忘了为什么出发》

生活盲目 无名火起

有个小故事说得有意思。一个人在休息日早晨,觉得一天没有任何事情很悠游,看着家里一面空白的墙,想哎呀,好像应该挂一幅画,家可以更美一点。找来一幅画,拿来一颗小钉子,敲上去,挂一下。发现钉子太小挂不住,那怎么办?想要在钉子后面加一块木屑子,然后去找木头。找了半天,找到一块木头,但是没有办法把它锯出来。去邻居家敲门,借斧子。借来斧子劈着劈着发现劈出来不规则,要加工得更细,然后再去更远的邻居家借锯子。邻居家只有锯条,拿来了握不住。他开车去更远的人家借手笔,就这样一整天折折腾腾地就下来了。

最后这个人回到家,对着一大堆很齐备的木匠活的工具,想一想,最初要干什么呢?实在想不起来要了这么多的工具是为了干什么?其实最初最简单的那个愿望已经忘记了。这就很像是黎巴嫩著名的诗人纪伯伦说的一句话,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

到最后人的一生,一日三餐,日出而作,日末而息,允同于普通的众生,到最后回归的时候,自己为什么而忙碌,只知道忙过了一生。其实这样一生忙碌,无事忙最后会忙出一种无名火。对吧?因为你越忙越不知道是干什么。

总裁怒火 牵出过街耗子

有一个故事说得很有意思,公司的大老板,不要以为说有着一个成千上万人的大企业,这个人就一定快乐吗?他就不知道从哪儿来的无名火,从一周一上班开始,就很不开心,不开心怎么办呢?就在哪儿看,看到一个高级的一个白领的员工,叫过来,劈头盖脸地骂了一顿,说你拿着这么好的薪水还不努力工作。骂完了他的火没有了。这个白领就窝了一肚子火,想凭什么我一上班就挨一顿骂呢?那不敢说呀,面对的是老板,只好听着。然后窝了一天的火回到家,一眼看见太太,就劈头盖脸地骂了一顿。说我在外面辛辛苦苦地挣钱,你一个家还管不好。

太太操劳了一天,看见先生回来被骂一顿,也不开心。但是先生要在外面挣钱,又不能顶撞他,又压着火。压了一会儿,看见小孩子放学回来了,上去就劈头盖脸地把儿子骂了一顿,说妈妈辛苦成这样,你还不好好学习对得起谁?小孩子一回家就挨了骂,很郁闷,在家里乱钻,看见家里的小狗,上去追着狗就踢了一顿。

狗也很委屈,但是狗又不能对主人怎么样,狗就撒腿跑出去了。跑出去狗就满街找,找到一只比它弱小的野猫,就追上去追野猫。那猫无端地被狗咬一顿,就跑出去拼命地找耗子。因为它一定要找到耗子,它才能发泄。

其实我们可以想一想,一个总裁的无名火和一只耗子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其实有的时候我们大家会抱怨,说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不和谐啊?为什么我们大家就总不能高兴一点啊?那就不知道你是在哪一个链条上?你不知道刚好是哪一个环节?我们这个社会为什么会有无事忙?为什么会有无名火?皆因一切无出处。就是因为我们不知道、不了解。其实我们过盲目的日子已经太久太久了。之所以要叩问内心是为了让我们的一点发现,用清明的理性、智慧,让我们的内心更透彻,让我们更了解,有所洞悉。

下载走得太远,别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感悟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走得太远,别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感悟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