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法律考试重点总结

时间:2019-05-14 14:50: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食品法律考试重点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食品法律考试重点总结》。

第一篇:食品法律考试重点总结

1.标准: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结果所做统一规定,指南或特性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认证机构批准,以特定的形式公布,作为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2.标准化: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的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的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3.技术规范:规定产品,过程或服务应满足的技术要求的文件。

4.法规:由权力机构通过的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件。

5.技术法规:规定技术要求的法规,或者直接规定技术要求,或者通过引用标准技术规范或者规程来规定技术要领,或者将标准,技术规范或者规程内容纳入法规中。6.规范:某一种行为的准则,规则,在技术领域是指标准,规程等。

7.市场准入:一般是指货物,劳务与资本进入市场的程度的许可。

8.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为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具备规定条件的生产者才允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具备规定条件的食品才允许生产销售的监管制度。

9.食品安全: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

10.食品行政执法:指国家食品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依法执行适用法律实现国家食品管理的活动

11.食品行政执法监督:指有权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等,依法对食品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活动是否合法,合理进行监督的法律制度。

12.食品行政执法主体:指依法享有国家食品行政执法权力,以自己的名义实施食品行政执法活动并独立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13.食品安全标准: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对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影响食品安全的各种要素以及个关键环节所规定的统一技术要求。

14.食品污染:食品受到有害物质的侵袭,致使食品的质量安全性,营养性和感官性状发生改变的过程。

15.食品卫生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16.预包装食品:预先定量包装或者指定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

17.食品标签:食品包装上的文字,图形和符号及一切说明物,是对食品质量特性,安全特性,食用说明的描述。

18.食品新资源:是指在我国新研制,新发现,新引进的无食用习惯或仅在个别地区有食用习惯的,符合食品基本要求的物品。

19.食品召回:是指食品生产者按规定程序对由其生产原因造成的某一批次或类别的不安全食品,通过换货,退货补充或修正消费说明等方式,及时消除或减少食品安全危害的活动。

20.食品召回制度:经安全危害调查,评估,确认属生产原因造成的不安全食品的应确定召回级别,实施召回。

21.法律责任:指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中违反《食品安全法》及其派生法的规定,不履行应尽义务,侵犯食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或触犯刑律构成犯罪时,就要承担一定的法律后果。

22.产品质量:指产品满足人们的有权期待的产品明显或潜在要求ide各种特征。特性的总和。

23.认证:由认证机构证明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相关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或者标准的合格评定活动。

24.认可:由认可机构对认证机构,检查机构实验室以及从事审查,评审的认证活动人员的能力和职业资格予以承认的合格评定活动。

25.法律实施:是指法律在社会实践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和实现,也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使法律规范的要求和规定在社会生活中得到贯彻和实现的活动 26.食品法律法规实施:通过一定的方式使食品法律规范在社会色和能干活中得到贯彻和实现的活动

27.食品质量:食品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8.合格产品: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的质量要求或者符合采用的产品标准,产品说明,实物样品或以其他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产品

29.产品质量义务:指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产品质量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必须做出一定行为或者不得做出一定行为的要求。30.产品质量责任: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及其他有关主体违反国家有关产品质量法的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履行或者完全不履行法定的产品质量义务,对其作为或不作为的行为,应当依法承担的法律后果,是一种综合责任。

31.国际标准化:指在供给范围内由众多国家,团体共同参与开展的标准化活动。32.单独标准:在一般情况下指针对每个标准对象的应编制一项单独的标准并作为整体出版

33.食品安全性:指食品中不应含有有毒物质或因素,从而巡海或威胁人体健康,包括直接的机型或慢性毒害和感染疾病,以及对消费者及其后代健康的潜在影响 34.食源性疾病:凡是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和有害物质,是人体患病染性或中毒性疾病(基本要素,食物是传播疾病的媒介; 病原物是食物中的致病因子; 临床特征为急性中毒性或感染性表现)35.食品安全性:指3P中不应含有有毒物质或因素,从而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包括直接的急性或慢性毒害和感染疾病,以及对消费者及其后代健康的潜在影响。36.管理体系:管理机构(WTO.CAC.ISO),法规标准体系(SPS,TBT),认证认可体系(ISO9000),市场准入制度(QS),追溯制度,包括标识制度,突发事件应急制度

37.合格评定:直接或间接用来确定是否达到技术法规或者标准的相关要求的任何程序

38.贸易技术壁垒:形式有检验程序和检验手续绿色技术壁垒,计量单位,卫生防疫与植物检疫措施,包装,标志等。

1.食品质量包括:食品的安全性,营养性,可食用性,经济性

2.食品的基本要求:无毒,无害,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具有相应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

3.食品法律法规实施的方式有:法律遵守和法律适用。

4.法律法规实施包括两方面:执行法律和遵守法律

5.产品质量是指产品满足需要的实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可维修性,经济性等特性的总和。

6.食品法律法规的效力范围包括:空间效力,时间效力,对人的效力,对事得效力 7.时间效力的双层含义是指法律法规何时生效何时失效,法律的溯及力

8.法律对市场经济的保障作用:利益保障和秩序保障

9.宪法是食品立法的法律依据,食品政策是食品立法的政策依据,保护人体健康是食品立法的思想依据,食品科学是食品立法的自然科学依据,社会经济条件时食品立法的物质依据 10.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性标准,企业标准四个等级。

11.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按性质分为:强制性标准GB和推荐信标准GB/T 12.强制标准分为:全文强制和条文强制 13.反映在法律上产品责任可分为瑕疵责任和缺陷责任

14.制定标准的出发点是获得最佳秩序,促进最佳共同效益

15.标准化是一个活动的过程,核心是标准

16.标准化的四个基本原理:简化原理,统一化原理,协调原理,优化原理

17.食品市场准入标准表识监督管理的原则:方便企业,易于识别,便于监督 18.《食品标准与法规》是一门综合性管理学科,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动态发展性特点

19.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的特点:自愿原则,先进原则,统一管理原则

20.食品加工标准体系=食品加工产品门类+食品加工过程要素+标准层次

21.规范一般分两类:社会规范和技术规范

22.法律的特点:规范性概括性,可预测性,基本形式是:国家制定或国家认可 23.质量管理的进化一般分四个级别:检验级,保证级,预防级,完美级

24.宪法具有:综合性,全面性和根本行 25.食品法律法规的特征:稳定性差,实体法和程序法集于一身,对象的确定性,主体权利义务的先定性。

26.食品法律法规的分类:综合性法律法规,各种单项法律法规,食品标准和管理办法。

27.食品法的制定具有的特定,权威性,职权性,程序性,综合性

28.我过法律适用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合法,及时,合理,公正。

29.食品法律法规适用特点;权威性,目的的特定性,合法性,程序性,国家强制性,要式性

30.食品法律法规的效力范围中对人的效力原则:属地原则,属人原则,本国利益保护原则

31.一般情况,食品行政执法行为产生法律效力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资格要件,职权要件,程序要件,内容要件

32.食品行政执法的主体:职权性执法主体和授权性执法主体

33.食品行政执法监督分为:国家监督(权力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食品行政机关的监督)和非国家监督(社会监督)34.食品行政执法监督的特征:监督主体的广泛性,监督的对象是确定的,监督的内容完整法定

35.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

36.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过程包括:危害识别,危害描述,暴漏评估,风险描述 37.掺假的方式:搀兑,混入,抽取,假冒,粉饰

38.食品添加剂应当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要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方可列入允许使用的范围

39.食品召回的程序包括:食品安全危害调查和食品安全危害评估

40.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机制:一是报告制度,二是事故处置,三是责任追究

41.食品安全中具体监督管理措施具有:具体性,强制性,限权性,非制裁性 42.从法律规范的要求看来,一切组织和公民凡没有做义务性规范所规定的必须的事称为不作为性违法,做了义务性规范所禁止的事,称为作为性违法

43.法律责任包括:执政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和民事法律责任

44.行政处罚的种类:警告,责令改正,予以取缔,责令停止生产经营,销毁有毒有害食品,没收违法所得,罚款

45.行政法律责任的表现形式: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

46.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均是独立的法律责任,不能相互代替或免除,但必要时,二者可以同时适用

47.实现刑事责任的方式是:刑罚

48.产品质量认证制度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以证明该项产品符合相应标准要求的活动,从认证内容看,分为安全认证和合格认证,从认证性质看,分为自愿认证和强制认证。

49.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制度是一项强制性行政措施,以监督,抽查为主要方式

50.产品质量法规定的产品质量责任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51.标准和标准化的基本特征:抽象性,技术性,经济性,连续性,约约束性,政策性 52.标准化活动的基本原则:超前预防,协商一致,统一有度,动变有序,互相兼容,系列优化,阶梯发展,滞阻即废 53.标准体系表的形式有明细表,层次结构图,序列机构图等。

标准体系表的组成单元是标准,而不是产品

54.标准的制定程序包括:预阶段,立项阶段,起草阶段,征求意见阶段,审查阶段,报批阶段,出版阶段,复审阶段,废止阶段。

55.我国的认证认可机构是国家认可机构CNAS

56..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标准是市场经济运行必备条件

57.提升现代食品工业的一项战略举措是;以食品标准为准绳,以食品法律法规为支撑

58.《食品安全法》2009.2.28通过,共10章104跳,于当年6.1实施

59.食品行政执法与监督行为根据行为方式不同分为:行政监督,行政处理,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执行。

60.世界标准日,10.14主题,2006(37届),标准:为小企业创造大效益,2007.标准造福人与社会2008.标准与智能绿色建筑2009.标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EO国际电工委员会TTU,国际电信联盟

61.全国食品卫生法宣传周定于每年的11月第一周,主题:2005.保障食品卫生,构建和谐社会2006.保障农村食品卫生,维护农民健康权益,2007.关注餐饮卫生,预防食物中毒2008.加强学校餐饮监督,保障师生用餐安全。2009关注食品卫生安全,缔造健康人生

62.食品卫生行政许可的程序:行政许可的申请,对申请的审核,许可证的颁发 63.HACCP与传统管理方法的区别,HACCP预防和控制的重点前移,节约检测成本 64.食品召回可分为,一级召回(72小时内),二级召回(5天内),三级召回(7天内)

65.食品召回的形式分为;主动召回和强制召回

1.标准和规范的异同:

相对:a,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的行为规则

b,具有一般性的行为规则

c,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它产生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并服从和服务于人们的社会实践 d,受社会经济制度的约束

e,是进行社会调整,建立和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工具

不同:a,调整的重点不同,标准调整的重点为人和自然规律的关系,社会规范是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

b,标准是协调的产物,不存在一方强于另一方的问题,社会规范尤其法律规范,它总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c,标准本身不具有强制力,社会规范中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通常是与国家的权力不可分割

d,产生程序不同,标准是特定的产生程序,编写原则和体例格式,它不仅与立法程序完全不同,而且与其他社会规范的生产过程不同。

2.法规与标准的关系

相同:a,具有一般性,都是现代社会和经济活动必不可少的规则,对于任何人都适用,同样情况下同样对待

B,公开性,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都公开透明

C,明确性和严肃性,都由权威机关按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都用严谨的文字表述,D,权威性,在调整社会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享有威望,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普遍遵守,E,约束性和强制性,要求社会各组织和个人服从法规和标准的规定,作为行为的准则

F,稳定性和连续性,不允许擅自改变和轻易修改

不同:a,法规处于之高无上的地位,具有基础性和本源性的特点,标准必须有法律依据,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在内同上绝对不能和法律法规相抵触和冲突

B,法律法规涉及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调整一切政治,经济,社会,民事,刑事等法律关系,而标准主要涉及技术层面

C,法规较为宏观和原则,标准较为微观和和具体

D,法规较为稳定,标准经常随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而补充修改

E,标准注重民主性,强调多方参与,协商一致,尽可能照顾多方利益

F,标准的强制力源自法规的赋予,标准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两种,对推荐性,标准企业有选择执行或不执行的权力

G,标准和法规都是规范性文件,但标准在形式上有文字的也有实物的。

二者关系,A,必须要有完善的标准体系支撑法律法规体系实现

B,只有法律法规与标准配套,各自发挥应有的功能,才能保证市场经济正常运行

3.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表现 A,食源性疾病不断上升,B,恶性食品污染事件不断发生 C,食品高新技术,新资源的应用 D,犯罪活动和恐怖活动

4.食品安全性的内容包括

A,是食用数量的多少对人们健康的影响 B,是食品品质的缺陷会危及人们的健康 C,对于食品,营养健康的科学认识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

5.建立食品的安全长效监管机制 两个链条,两个体系,一个网络 链条:一就是建立从产品设计到原料进厂,到生产加工,到出厂销售,一直到售后服务的工业品全过程监管链条,;二 建立起从种养殖到生产加工,到流通销售,到餐饮消费的食品全过程监管链条 体系:主要是建立起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质量追溯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核心是可追溯 网络,就是建立起覆盖全社会的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

6.如何建立有效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控制体系: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控制体系=标准体系+质量安全认证+市场准入 监控体系+保障体系:1)谁来保障食品质量安全,2)保障谁的食品质量安全,3)如何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标准体系:1)产品质量标准——把关2)产地或加工环境标准——前提3)生产资料或添加剂标准——保障4)生产或加工技术规程——指南5)包装标志标准——承诺

质量安全认证——证明质量安全认证即合格评定:GAP,GMP,HACCP,ISO9000-ISO4000-ISO2200绿色食品认证,哟及食品认证,无公害食品认证

市场准入QS——监督 在食品安全体系中,食品安全法规标准居于核心的基础地位,有崇高的权威,是政府管理监督的依据,是生产者经营者的行为准绳,是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武器,是国际贸易共同语言和通行桥梁,因此,没有食品安全法规标准,就没有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7.食品法律法规制定的基本原则 1)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

2)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的原则

3)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统一和尊严的原则 4)坚持民主立法的原则 5)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6)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原则 7)预防为主的原则

8)发挥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积极性的原则

8.食品法律法规的使用规则 1)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2)同位阶的食品法律法规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在各自权限范围使用 3)特别规定优于一般规定 4)新的规定优于旧的规定 5)不溯及既往原则

9.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

1)通过立法保证食品的卫生和安全,包括国际立法和国内立法 2)政府管理

3)强化企业自身管理

4)不断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5)追究法律责任(行政,民事,刑事责任)

10.食品法律法规渊源组成及关系

概念:以法律和政令形式颁布的,对全社会有约束力的权威性规定 组成:依据食品法律规范的具体表现形式及法律效力层级分为:1)宪法:是制定食品法律,法规的来源的基本依据2)食品法律:是指全国人大及常务委员会经特定立法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基本法和食品基本法以外的食品法律 3)食品行政法规

4)食品规章,国务院 各行政部门依法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食品行政管理规章,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法律效力;

各地方人民政府

5)其他规范性文件,各种通知和办法等 6)食品标准:食品法的内容具有技术控制和法律控制双重性质,食品标准,食品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就成为食品法渊源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食品标准,食品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可分为国家和地方两级,依表现形式及其法律效力层级,宪法——食品法律——食品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其他规范性文件——食品标准

关系,食品法律体系由六个层次的规范性文件所组成,并依其法律效力的大小,形成一个上一层次知道下一层次,而下一层次补充上一层次的相互关系

11.我国法律法规生效与失效的办法通常有几种

生效:1)公布之日即为生效之日 2)公布日后一段时间生效

3)另一法律法规实施一段时间后,某一法律法规才生效

4)没有规定生效时间,但时间中以该法公布的时间为其生效时间

失效:1)新法生效日即为旧法失效之时 2)立法机关确定并公布法律法规的失效时间

3)新法优于旧法而取代之

12食品行政执法的特征

1)执法的主体是特定的:此主体只能是食品行政管理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2)执法是一种职务性行为:是执法主体代表国家进行食品管理的活动,是行使职权的活动

3)执法的对象是特定的:具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4)执法行为的依据是法定的:食品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过程,实际也是使用法律法规的过程

5)执法行为是单方法律行为:执法主体与相对人之间的行政法律关系,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6)执法行为必然产生一定的法律结果:是确定特性人某种权利,义务,剥夺限制其某种权利,拒绝或拖延其要求,执政执法主体

13.《食品安全法》立法意义

1)体现了国家对人民生命健康的高度重视

2)强化了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a,由卫生到安全,实现由观念到监管模式的提升,b,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c,从产前组织,生产过程,物流运作,超市等整个产业链,d,食品安全立法由权力定位到责任定位的转移)

3)有效降低食源性疾病发病率,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4)推动食品工业和食品贸易发展

14.八大措施织牢食品安全监督网 1)加强政府职责,全程监管食品安全(依法行政,协调高效,权责一致,问责明细)2)加强风险监测

3)明确指定食品安全标准基本原则 4)消除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的监管空白 5)强化食品添加剂标准的修订和使用监管

6)企业不主动召回,政府责令召回问题食品

7)食品不得实施免检

8)强调报告制度,完善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机制

15.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1)防止食物的生物污染,预防食品的腐败变质发生

2)改善食品的外观形状 3)改善食品的风味

4)满足食品加工工艺的需要 5)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 6)满足其他特殊需要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基本原则

1)严格食品添加剂品种的控制,严格控制使用范围和使用量

2)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 3)不应掩盖食品的腐败变质

4)不应掩盖食品本生活加工过程中的缺陷

5)不应家底食品本省营养价值

6)在达预期效果下竟可能降低用量

16.瑕疵责任和缺陷责任的比较 相同:都不符合产品质量要求,都应当承担质量责任

不同:1)瑕疵为一般产品问题,缺陷为重大质量问题

2)对瑕疵产品,国尚未丧失产品原有的使用价值,消费知道的,可以决定是否接受,对缺陷产品,因存在不合理危险,原则上不应被接受

3)索赔,对瑕疵产品,直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缺陷可向销售者要求,也可向生产者要求

4)损害赔偿方式和标准:瑕疵:三包加赔偿,缺陷,以损害赔偿为原则

5)诉讼时效,瑕疵一般为一年,缺陷为两年

17.标准化的目的与作用

目的:1)简化日益增长的产品品种和方便人类生产和生活 2)改进信息传递

3)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4)保护安全健康和保护生命

5)保护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

6)消除国际经济贸易壁垒

作用1)标准化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 2)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手段 3)标准化可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4)标准化是推广科技成果和应用新技术的重要途径

5)标准化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和重要保证

6)标准化有利于消除贸易障碍,促进国际技术交流和贸易发展

7)标准化是规范市场的重要依据

18.标准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简化原理:具有同种功能的标准化对象,当其多样性的发展规模超出了必要范围时,即消除其中多余的可替换的低功能的环节,保证其构成的精炼,合理,并使整体功能最佳

2)统一原理:在一定范围,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对标准化对象的形式,功能或其他技术特性所确定的一致性,应与被取代的事物,功能等效

3)协调原理:在标准系统中,当各项标准之间的功能被彼此协调时,才能实现整体系统的功能最佳

4)优化原理:是指按照特定的目标,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对标准系统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选择,设计或调整,使之达到最理想效果

19.从六个方面论述标准化的战略地位 一)标准化与市场经济:

1)市场经济运行的主体是以企业为主的法人,a,衡量和评定产品质量的依据b,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标准

2)市场经济运行的机制主要依靠标准化a,标准化有利于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b,标准化有利于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灵活性,时效性的需要c,标准化是市场经济的合同,契约和纠纷,仲裁的技术依据d,标准化是市场经济活动国际性的技术纽带

3)市场经济需要宏观调控a,标准化发挥着重要作用,标准化是其中的运用的一种有效手段,标准化是国家制定产品技术政策的重要内容b,国家制定法律法规,保证市场经济正常运行,保护消费者利益同时需要标准化来支撑c,政府实施监督需要标准化

二)标准化与市场竞争 第一步,占领市场,制定和修订好确切反映市场的需要,令顾客满意的产品标准,第二部,要站稳市场,第三部,解决扩大市场的问题

三)标准化与WTO

1)合格评定,指直接或间接用来确定是否达到技术法规或者标准的相关要求的任何程序,2)贸易技术壁垒:形式有检验程序和检验手续,绿色技术壁垒,计量单位,卫生防疫与植物检疫措施,包装与标志等 四)标准化与市场准入

1)市场准入:一般是指货物,劳务与资本进入市场的程度的许可

2)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为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具备规定条件的生产者才允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具备规定条件的生产者才允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具备规定条件的食品才允许生产销售的监管制度

3)市场准入制度是一种政府行为: 五)标准化与技术创新

1)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结果是标准化

2)没有先进一流的标准,企业不可能做大做强

六)标准化与企业管理

标准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形成的核心,质量管理的进化一般分为四个级别a,检验级,产品把关,b,保证级,过程控制c, 预防级,所有相关过程实施预防控制管理d,完美级,系统化的管理

20.为什么要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内容有哪些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为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具备规定条件的生产者才允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具备规定条件的食品才允许生产销售的监管制度

原因:1)从我国实情出发,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

2)提高食品质量,保证消费者安全健康的需要

3)保证食品加工企业的基本条件,强化食品 生产法制管理的需要

4)是使用改革开放创造量化经济运行环境的需要

内容1)对食品生产企业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凡不具备保证产品质量必备条件的企业,不得从事食品生产加工,2)对企业生产的食品实施强制检验制度 3)对实施食品生产许可制度的产品实行市场准入标志制度

21.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的区别

1)两者适用对象不同,行政处分只适用于国家机关的公职人员,不适于社会公民,行政处罚适用于所有人 2)使用的违法行为不同 行政处分使用于一般违法失职行为,行政处罚使用于违反某特定的违法行为 3)实施处罚的行政机关不同; 行政处分,被处分人所在单位。行政处罚:国家法律规定的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

4)执行不同,行政处分,事业单位具体执行,行政处罚:可由事业单位执行也可由法院执行 5)救济渠道不同

行政处罚:行政附议,行政诉讼,行政处分,复核,申诉

22.法制与法治的关系

法制:国家法律法与制度的总称

法治:依照法律的规定行使国家权力,法制是法治的必要条件,法治是法制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现

23.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

1)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2)公民在法律适用上一律平等的原则 3)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的原则

4)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原则

5)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 6)国家赔偿的原则

24.食品生产经营具体要求 1)环境卫生要求

2)应当具备的卫生设施 3)食品生产经营规章制度

4)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的卫生要求 5)餐具等的消毒要求

6)食品储存,运输和装卸中的卫生要求 7)食品的包装卫生要求

8)食品生产经营人员的卫生要求 9)食品用水的卫生要求

10)消毒剂,洗涤剂的卫生要求 11)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

25.掺假使杂的特点及结果

特点,a,利用市场价格差是掺伪的基本规律性特点

B,将食品进行伪装,粉饰 C,非法延长食品保证期

结果:a,因掺假使杂而影响卫生质量造成健康危害 B,掺假使杂,以次充好而降低了食品的经济价值,损害消费者的经济权益

26.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1)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或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或用回收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 2)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

3)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殊人群的主辅食品 4)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义务,掺杂掺假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5)病死,毒死或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

6)未经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7)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

8)超过保证期的食品 9)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 10)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11)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要求的食品 27.食品卫生行政许可的法律特征 1)是一种行政赋权行为

2)以“禁止义务”的存在为前提

3)直接赋予相对人从事某种活动的权力和资格

4)依据相对人的申请而做出的行为 5)通常是要式法律行为

28.HACCP的特点

1)是一个以预防食品安全为基础的保证体系

2)是一个系统的,连续的预防和控制方法

3)预防重点前移

29.食品安全管理原则

1)以消费者食用安全为关注焦点 2)实现管理承诺和全员参与 3)建立食品卫生基础 4)应用HACCP原理

5)针对特定产品和特定危害 6)依靠科学依据 7)采用过程方法

8)实时系统化和可追溯性管理

9)在食品链中保持组织内外的必要沟通 10)在信息分析的基础上,实现体系的更新和持续改进。

30法律与法规的不同之处:

1)法规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具有基础性和本源性。标准必须有法律依据。严格遵守有关法律依据,在内容上绝对不能与法律法规相抵触。

2)法律法规涉及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协调一切政治,经济,社会,民事,刑事等法律关系;标准主要涉及技术层面。

3)法规较为宏观和原则,标准较为微观和具体。

4)法规较为稳定,标准经常碎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而补充修改。

5)标准注重民主,强调多方参与,协商一致,尽可能照顾多方利益。

6)标准的强制力源于法规的赋予。标准分强制和推荐两种,对于推荐,企业可以选择执行或者不执行。

7)标准和法规都是规范性文件,但标准在形式上有文字也有实物的。

31如何建立有效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控制体系: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控制体制体系=标准体系+质量安全认证+市场准入+监控体系+保障体系

A标准体系(五类关键标准)1)产品质量标准(把关)2)产地或加工环境标准(前提)3)生产资料或者添加剂标准(保障)4)生产或加工技术规程(指南)5)包装标识标准(承诺)

B质量安全认证--证明 质量安全认证即合格评定:GAP GMP HACCP ISO9000-ISO14000-ISO22000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无公害食品认证,C市场准入(QS)--监督 在食品安全体系中,食品安全法规居于核心基础地位,有崇高的权威,是政府管理监督的依据,是生产经营者的行为准绳,是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武器,是国际贸易中的共同语言,没有食品安全法规标准就没有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1谁来保障食品安全2保障谁的食品安全3如何保障食品安全)

32.法规。标准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市场经济是自主性,契约性,竞争性,开放性,主体地位平等,受调控和监督的经济,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它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的产物,标准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必备条件。法律对市场经济的保障作用,利益保障和秩序保障。

33.食品为什么总出问题(影响因素)1)微生物污染化学性污染是影响我国食品卫生和安全的最主要因素

2)从农田到餐桌食物污染情况严重,一是源头污染,二是环境污染物给食品卫生带来的影响,三是农产品采购加工流通的各个环节

3)食品企业违法生产加工食品现象不容忽视

4)新技术新资源的应用带来的新的食品安全的问题

5)食品研究开发的新问题 6)监管的问题

1.标准 2.标准化 4.法规 3.技术规范 5.技术法规 6.规范: 7.市场准入

8.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9.食品安全

10.食品行政执法 11.食品行政执法监督 12.食品行政执法主体 13.食品安全标准 15.食品卫生行政许可 16.预包装食品 14.食品污染 17.食品标签 18.食品新资源 19.食品召回

20.食品召回制度: 21.法律责任 22.产品质量 23.认证 24.认可

25.法律实施 27.食品质量

26.食品法律法规实施 28.合格产品

29.产品质量义务 30.产品质量责任 31.国际标准化 32.单独标准 33.食品安全性 34.食源性疾病 35.食品安全性 36.管理体系 37.合格评定

38.贸易技术壁垒

1.标准和规范的异同: 2.法规与标准的关系

3.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表现 4.食品安全性的内容包括

5.建立食品的安全长效监管机制

6.如何建立有效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控制体系:

7.食品法律法规制定的基本原则 8.食品法律法规的使用规则

9.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 10.食品法律法规渊源组成及关系

11.我国法律法规生效与失效的办法通常有几种

12食品行政执法的特征

13.《食品安全法》立法意义

14.八大措施织牢食品安全监督网 15.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16.瑕疵责任和缺陷责任的比较 17.标准化的目的与作用

18.标准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9.从六个方面论述标准化的战略地位 20.为什么要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内容有哪些 22.法制与法治的关系

21.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的区别 23.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 24.食品生产经营具体要求 25.掺假使杂的特点及结果 26.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27.食品卫生行政许可的法律特征 28.HACCP的特点 29.食品安全管理原则

30法律与法规的不同之处:

31如何建立有效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控制体系

32.法规。标准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33.食品为什么总出问题(影响因素)

第二篇:食品卫生学考试重点总结

质量控制: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作业技术和活动,对各个过程实施控制。食品卫生检验:是研究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威胁人体健康的有害因素及其检验方法,控制食品质量的一门综合性科学.食物中毒: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做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

食品污染:是指在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物质进入食品的现象。

食品的腐败变质:泛指在以微生物为主的各种因素作用下,食品降低或失去食用价值的一切变化。

食品农药残留:由于使用农药而对食品造成的污染,包括农药本体物及其毒衍生物,称为农药残留。

兽药残留:指动物产品的任何可食部分所含兽药的母体化合物及代谢物以及兽药有关的杂质的残留。

食物中毒: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做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

生物富集作用:高位营养级级生物内的浓度比低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增加许多倍的作用。

生物富集:通过生物间的食物链,药剂在生物体内积蓄了比食物更高的浓度。油脂酸败:是指油脂由于含有杂质或在不适宜条件下久藏而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和感官性状恶化。

食品污染的分类:生物性污染(细菌性污染;真菌性污染;病毒性污染;寄生虫)化学性污染(重金属污染;农药、兽药、激素污染;其他化学污染)物理性污染(异物污染;放射性污染)

细菌污染的来源:原料污染;产储运销过程中的污染;从业人员的污染;烹调加工过程中的污染。

食品细菌包括,致病菌,非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

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细菌污染指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

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措施:高温保藏,低温保藏,化学保藏,干燥保藏,提高渗透压保藏,提高氨离子浓度保藏,辐照保藏 二恶英的理化性质:热稳定性,脂溶性,环境中难降解

四防:防鼠、防蝇、防尘、防虫 三防:防鼠、防霉、防虫

骨痛病:镉,水俣病,汞;黑脚病,砷 为了防止霉菌及其毒素污染,粮食水分要降至安全水分线。

检查空瓶时应采用减弱的荧光灯,背景要求均匀洁白,检验成品时,需采用较强的白炽灯。

宰前的三态检验:动态,静态,饮食态 肉在保藏时的变化:僵直,成熟,自溶,腐败

水产品的质量变化:死僵,自溶,腐败变质

乳的消毒:低温长时间消毒法; 高温短时间杀菌法;超高温瞬时灭菌法

食品卫生检验与质量控制学的主要任务: 防止食品污染; 防止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发生于流行;制定食品卫生标准; 设定与破解技术壁垒;制定食品的安全生产规范和对食品企业的卫生管理方法。

食品卫生检验的基本方法:

感官检验;物理学检验;化学性检验;

细菌学检验; 免疫学检验;寄生虫学检验; 分子生物学检验

预防细菌污染的措施:

建立健全卫生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提高原辅料的卫生质量;遵守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搞好作业人员个人卫生;彻底杀灭食品中污染的细菌

黄曲霉的预防措施

最根本的措施是防霉:田间的时候放虫,防倒伏,收获的时候即使排除霉变部分,降低到安全水分,严格的贮藏条件,化学防霉,使用抗霉品种; 然后是去霉,物理方法是:挑选霉粒,碾轧加工法,加水搓洗,吸附法;化学方法:加碱处理或二甲基醚去除油脂中的AFTB1

新方法:高压破坏,臭氧,微生物去霉等,最后可以指定食品卫生标准。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来源

农田直接施用;作物从污染环境中吸收农药;食物链,生物富集;其他来源的污染(粮库内用农药; 畜舍或畜禽身上施用农药; 食品运输过程中; 事故性污染)

农药污染的预防:

加强对农药生产和经营的管理;安全合理使用农药;指定和严格实行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品种;提高农产品市场准入标准,对农药残留采取强制性检测措施。

食品中兽药污染的来源

预防和治疗畜禽疾病用药;饲料添加剂中兽药的使用;食品保鲜引入药物

控制食品中兽药残留量的措施

加强药物的合理使用规范;严格规定休药期和制定动物性食品药物的最大残留限量;加强监督检测工作;合适的食品食用方式

有害金属污染食品的途径

某些地区特殊自然环境中的高本地含量;环境污染造成有害金属元素对食品的污染;加工过程和包装材料的污染;食品添加剂或加工助剂的使用

预防有害金属污染食品的措施

消除污染源;制定各类食品中有毒有害金属的最高允许限量标准,并加强经常性的监督检测工作;妥善保管有毒有害金属及其化合物。

预防N—亚硝基化合物危害的措施(1)阻断或减少N—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防止食物霉变以及其他微生物污染; 控制食品加工中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使用量; 使用鉏肥;改进食品加工工艺)(2)防止或减少亚硝基化合物的危害作用(提高维生素C摄入量; 许多食物成分可阻断亚硝胺的形成;吃新鲜食物减少腌制食品的摄入量;暴晒污染的粮食和饮水)(3)制定食品中N—亚硝基化合物限量标准。

二恶英的控制措施:

控制PCDD/Fs的环境污染; a减少PCDD/Fs农药和其他化合物使用;严格控制农药和工业化合物杂质; 控制垃圾燃烧; 控制汽车尾气污染,发展二恶英检测方法。

车间内部建筑的卫生要求

防止污染,主要是防鼠,防蝇、防尘、防虫

便于消毒:整个车间要没有死角,地面有一定坡度

采光面积大,光源充足:光源不应改变食品原有的颜色

搞好通风换气:局部烟筒式自然排烟,排气设备,墙上装排风扇

所以车间建筑一般以封闭式车间最好

防止沙门氏菌属引起的食物中毒: 防止食品被沙门氏菌污染;控制食品中沙门氏菌的生长繁殖 使用前彻底杀灭沙门氏菌

防止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1)防止带菌人群对各种食品的污染:对患有局部化脓性感染、上呼吸道感染者应暂时调换工作

(2)防止患病乳畜对奶德污染

(3)畜、禽患局部化脓性感染时,其肉尸应按病畜、病禽处理

(4)防止毒素的形成:保持食品在低温、通风良好的条件下贮存,不仅可防止葡萄球菌的生长繁殖,也是防止毒素形成的重要条件。

(5)食用前腰彻底加热。

如何从感官上鉴别肉的新鲜程度? 色泽,肌肉有光泽,红色均匀,脂肪洁白 肌肉色稍暗,脂肪缺乏关泽,脂肪灰白,暗红

肌肉无光泽,脂肪呈灰绿色,黏度:外表微干或微湿润,不粘手 外表干燥或粘手,新切面湿润 外表极干燥或粘手,新切面发黏 弹性:指压后凹陷立即恢复

指压后凹陷恢复缓慢且不能完全恢复 指压后凹陷不能恢复留有明显痕迹 气味:具有鲜肉正常气味 有氨味或 酸味,哈喇味 有臭味

煮沸肉汤:透明澄清,脂肪团聚于表面,具有香味

稍有浑浊,脂肪呈小滴浮于表面,无鲜味 浑浊,有黄色絮状物脂肪极少浮于表面,有臭味

食物中毒调查过程:

(1)调查目的:确定食物中毒的类型及引起中毒的食品,查明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制定有效地防治措施,规范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2)调查内容:食物中毒类型,有毒食物的调查,中毒原因的调查,中毒患者个案调查

(3)调查方法和步骤:调查的准备工作(人员的准备和物品的准备),现场调查(调查发病情况和抢救中毒病人,可以食物的调查,食品从业人员健康调查,采样检验)

(3)食物中毒的处理:现场处理,对中毒食品的处理,对中毒场所的处理,修正急救方案,(4)整理资料和总结

食品中兽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 毒性作用;过敏反应与变态反应;细菌耐药性;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 菌群失调;激素作用

我国塑料包装材料的基本问题: 塑料类包装的主要卫生问题是单体、增塑剂及催化剂对食品的污染。

单体:聚乙烯和聚丙烯中的乙烯和丙烯单体由于沸点低,极易挥发,一般不存在残

留问题。聚苯乙烯中往往含有苯乙烯及乙苯、异乙苯、甲苯等化合物,有一定的毒性,而聚氯乙烯不稳定,其单体氯乙烯在与食品接触时可向食品中移行,造成对食品的污染。

控制微生物的繁殖方法:

降低食品的含水量; 提高食品的渗透压; 降低食品的储存温度; 抑制微生物的化学性质。

食品变质的鉴定:感官鉴定,理化鉴定,微生物鉴定。

厂址选择的条件:

1有足够的利用面积,地形适宜随生产的扩大,满足夸大的需要;2 通风,日照良好,空气清新,地势高,干燥,土质坚实,利于排水的地形;3 交通方便,接近公路和交通主干道; 4充足水源,水质符合标准; 5厂区周围无粉尘等具有扩散性的污染; 6便于废物的处理,附近有可以陈放午睡或污物的地方7厂区内不得饲养动物,家畜8厂区道路通畅,便于机动车通过

粮豆类食品可能存在的卫生问题: 1.微生物污染,2.农药残留工业三废,3,仓库害虫的污染,4,有毒植物种子的侵入,5,无机夹杂物的污染,6人为掺杂掺假。

卫生管理:控制粮豆水分贮藏条件,搞好仓库卫生,防止农药有害金属污染,防止无机杂物和有毒种子的污染搞好运输卫生。

乳及乳制品卫生问题:

腐败菌的污染,致病菌污染,药物的污染,人的掺杂掺假,鲜乳生产卫生,奶牛场挤乳,盛乳器具的卫生,挤奶工,工作人员的卫生,初步加工卫生,乳的净化,乳的冷却,乳的消毒,乳制品加工卫生,原料乳及生产用水必须符合卫生要求车间卫生,工作人员卫生,生产设备与工具卫生

畜肉及肉制品 主要问题:

生物性污染,主要包括人畜共患传染病的病原体、寄生虫及虫卵和细菌的污染,;化学性污染,主要指肉制品中残留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加工方法及其添加剂等的污染,比如肉中农药的污染,抗生素残留污染,激素残留污染,兴奋剂残留污染,食品添加剂的污染,多环芳族物质的污染,卫生检验:宰前检验:通过宰前检验出病畜,重点检出患烈性传染病和一般传染病的病畜,做到病健隔离,病健分宰,防止宰后病畜肉污染健畜肉保证肉品卫生质量,宰前检验包括产地检疫、运输检疫。宰前检验。宰后检验:通过对肉尸、肉脏的病理变化或者异常状态的检验,结合宰前资料把病畜肉检查出来,加以科学的处理。

蔬菜水果的主要卫生为题:

1肠道致病菌和寄生虫卵对蔬菜,水果的污染,2.农药污染3。工业废水中的有害化学物质污染;4蔬菜水果的腐烂变质;5。蔬菜水果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6。蔬菜水果中的天然有毒物质。

(腐败变质的原因:微生物的侵袭,本身的呼吸作用,冷害,冻害,发芽)

蔬菜水果的卫生管理

1.防止肠道致病菌及寄生虫卵污染的措施:人畜粪便应经无害化处理再施用,用生活污水灌溉时,应先沉淀去除寄生虫卵;对生食蔬菜应尽量采用地下灌溉方式或用于高架作物,水果和生食的蔬菜在食用前清洗干净,有的应消毒。蔬菜水果在运输,销售时,应剔除残叶,烂根及腐败变质部分和破损的水果,清洗干净,推行小包装上市。

2,施用农药的卫生要求。3,工业废水灌溉卫生要求4。蔬菜水果运输,销售,贮藏的卫生要求,蔬菜的感官检验

优质菜:新鲜,无黄叶,无刀伤,无病无虫,无烂斑,可食

次质菜:梗硬,叶较老,枯萎,有少量病虫害,烂斑,空心,挑剔后可食

劣质菜:严重腐烂,严重虫蛀,空心不可食。

特效解毒剂:

肉毒中毒——多价肉毒抗毒素血清

鱼类组胺中毒——口服盐酸苯海拉明,严重者静滴葡萄糖酸钙

神经毒毒蝇中毒——亚硝酸异戊酯,亚硝酸钠,亦可用1%美兰

砷中毒——二巯基丙醇

亚硝酸盐中毒——亚甲蓝1%,大剂量VC 有机磷农药中毒——解磷啶,阿托品

第三篇:城市规划法律与法规考试重点总结

1、甲级城乡规划编制单位承担

城乡规划编制业务的范围不受限制。乙级

(一)镇、20万现状人口以下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

(二)镇、登记注册所在地城市和100万现状人口以下城市相关专项规划的编制;

(三)详细规划的编制;

(四)乡、村庄规划的编制;

(五)建设工程项目规划选址的可行性研究。丙级:

(一)镇总体规划(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除外)的编制;

(二)镇、登记注册所在地城市和20万现状人口以下城市的相关专项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三)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四)乡、村庄规划的编制;

(五)中、小型建设工程项目规划选址的可行性研究。

2、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科

目及内容

《原理》《管理与法规》《相关知识》《实务》

《管理与法规》城市规划管理基本知识;城市规划管理的运作(城市规划编制与审批管理、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和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的专业知识;城市规划法规、政策和职业道德的有关知识。

1、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概念

以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土地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的控制要求。

2、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

1、规划文本

2、图件:图纸和图则

3、附件:说明书 基础资料汇编 专题研究报告

1、城乡规划管理的内容

组织编制和审批 实施管理 实施的监督检查

1、城乡规划实施的形式

城乡规划实施管理实行“一书三证”城市(镇)规划管理:“一书两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2、哪些需要选址意见书

根据国家规定需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的建设项目,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在报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前,应当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核发选址意见书。

3、城市建设用地的获得方

式 土地使用权的获得方式:

划拨(无偿)出让(有偿)拍卖、招标或者双方协议(挂牌)

1、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程序

中审核的实质内容 审核建

设工程总平面来确定用地范围界限和面积 概念: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法定程序制定的城乡规划和国家地方的法律法规通过法律的行政的手段,按照一定的管理程序,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建设项目用地进行审查,确定其建设地址,核定其用地范围及土地利用规划要求,核发。的行政行为。

2、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的概

念?包括哪些工程 城乡规

划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镇人民政府,根据城乡规划和法律法规,对规划区内的各项建设工程进行组织、控制、协调,审查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等,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行政行为。

建设工程分类:建筑工程、道路交通工程、市政管线工程

2、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程序

中审核的实质内容

建设工程使用性质的控制 建筑容积率、密度、(层数)高度、间距、范围的控制 绿地率的控制 道路交通的控制 基地标高的控制 建筑环境的协调管理 配套公共设施和无障碍设施的控制

3、乡村庄建设规划管理的概念(编制主体,总规备案)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在乡村庄规划区内进行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乡村公益事业建设的申请,报送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城乡规划及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技术规范进行审查,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等管理工作的总称。

1.法律规范的组成要素

1.假定(条件):适用该规范的条件。2.处理:为主体规定的具体行为模式。(权利和义务)3.制裁:主体违反规定时,应当承担的责任、强制措施。1.等级效力:规范效力方面的等级差别。制定机关的级别 严格程度(同一主体)后法优于前法(同一主体)特殊优于一般(同一主体)授权下级制定等同于授权机关 2.效力范围:规范约束力所及的范围。时间效力 空间效力 对人效力

3.行政法律责任构成要件

1.行为人客观上已经构成了违法2.行为人必须具备责任能力 3.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有过错 4.行为人的违法行为必须以法定的职责或法定的义务为前提

1.城乡规划管理的概念

组织编制和审批城乡规划,并依法对城市土地的使用和各项建设的安排实施控制、引导和监督的行政管理活动。调控空间资

源,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众安全和公共利益。

城乡规划管理方法1行政方法2.法律方法3.经济方法4.咨询方法

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审批机关是重要地段-政府组织编制-人民政府审批 其他地段-建设单位组织编制-规划主管部门审定

律法规的体系 纵向:法律 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其他规范性文件 技术标准规定 横向:核心主干法 行政法规 部门规章规划区:城市、镇和村庄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城乡规划法的基本框架:总则 城乡规划的制定实施修改 监督检查 法律责任 附则

第四篇:法律方法总结重点

名词解释

1、涵摄即把经分解的个案事实归入(或涵摄)到法律的事实构成中去。

2、目的解释,是指通过探求制定法律文本的目的以及特定法律条文等的立法目的,来解释法律的含义。

3、历史解释又称法意解释或沿革解释是指通过对立法过程的考察来探求立法目的和意旨,从而阐明法律文本的含义。

4、利益衡量也称利益考量、利益平衡,是指在各方利益冲突时,对社会公共利益、当事人的利益等各种利益进行考量,以寻求各方利益的妥当平衡,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在法律解释中,利益衡量主要是指解释者在运用各种狭义法律解释方法时,努力探究立法者在法律条文中对所协调的各方利益进行的考量和判断,通过利益平衡辅助各种解释方法,寻求妥当的结论。它也是对解释结论妥当性的一种论证和验证方法。

5、回溯、溯因推理超越规则的沿推论,它是从结论经由规则亚推论到案件事实,从特殊经由一般到特殊,其过程为:结论-大前提-小前提。

简答题

1、法律解释对法律适用的作用

法律解释与法律适用的密切联系首先就表现在,法律解释是法律适用的一个环节,法律解释的直接目的是通过运用各种法律解释方法来阐释法律文本的含义。就是说在个案中,根据司法三段论,法律解释就是为了解决大前提的问题。法律解释对法律适用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一、寻找并确定解决纠纷的大前提

法律解释的首要目的就在于寻找裁判依据,使据以适用的法律规范的含义更加明确能够更准确地被适用于个案之中。

二、阐释法律文本的含义

通过确定法律文本的含义来确定纠纷解决的大前提,进一步更准确地被适用于个案中

三、发展和完善法律

在法无规定的情况下,法律解释能创造性地适用法律规范来保持法律体系的和谐和统一。在法有规定的情况下,通过社会学解释保持法律和社会的与时俱进,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通过体系解释可以消除体系内的矛盾和冲突。

四、维护法律规则体系的和谐

法律解释可以弥补立法漏洞,使法条之间能够相互兼容、相互配合、消除法律体系之中的矛盾和冲突。

2、限缩性解释、扩张性解释与目的限缩、目的扩张的关系

限缩性解释、扩张性解释与目的性限缩、目的性扩张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扩张解释与目的性扩张有类似之处,两者都是要扩大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从而将其适用于待决案件。限缩解释和目的性限缩都要对法条字面含义的适用范围予以缩小。但是限缩、扩张解释与目的性限缩、目的性扩张的区别主要表现在,限缩和扩张解释是在可能的文义范围内进行解释,而目的性扩张或者限缩则超出了可能文义的范围,或者说已经超出了法条的文意的可能射程范围,进入漏洞填补的领域。正因如此,限缩和扩张解释是狭义的法律解释方法。

3、一、裁判依据的欠缺性。即法官无法依据制定法中的特定具体规范对特定的诉争案件进行裁判。

二、外在表现的不完善性。表现为立法空白、法条之间的矛盾、以及法条在语言表述上的错误

三、立法计划的相悖性

四、狭义法律解释方法的不可适用性

法律解释与意思表示解释的共同之处

所谓意思表示的解释,是指法官在裁判活动中,通过各种方法探明当事人所表达出来的从事特定法律行为的意思的活动,或者说是确定意思表示的内容。它包括合同的解释、遗嘱的解释等。无论是法律解释还是意思表示的解释,都是法律适用中的解释活动。两者的相似之处主要表现为:

第一、从解释的主体来看,两者都是法官进行的解释。法律解释是法官适用法律时就法律文本所进行的解释,而意思表示的解释是法官适用法律时就事实问题即意思表示的内容所进行的解释,所以,两者在本质上都是为了解决纠纷而进行的解释活动。

第二、从解释的规划来看,也存在相似之处。从解释的方法来看,都包括了文义解释、体系解释、目的解释等方法。例如,我国《合同法》第41条允许法官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存在争议时进行解释,但《合同法》又对法官的解释作出了限制,主要表现在:一是法官应当按照通常的理解来解释发生争议的格式条款;二是当对格式条款存在两种以上理解时,合同法强制性要求法官必须作出不利于格式条款提供方的解释。三是当格式条款与非格式条款不一致时,法官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这些规则虽然都是针对合同的解释而制定的,但是,这些方法运用在意思表示的解释之中,也并不存在使用上的困难。

第三、从解释的目标来看,都有从主管说向客观说发展的趋势。就法律解释来说,应当采客观说,即以法律的规范意旨作为其解释目的。就意思表示解释来说,也应当采客观说,即以表意人表示出来的、相对人理解的意思作为其解释的目标。

第四、从解释的运用来看,两者都有个案针对性的特点。无论是法律解释还是意思表示的解释,两者都是在发生了纠纷并起诉到法院以后,法官才进行的解释。这两种解释都具有个案针对性的特点,法官只是就具体案件中的意思表示或可适用的法律进行解释,其解释对于该案件以外的意思表示或个案外的法律适用都不具有拘束力。

法律解释和意思表示解释的区别

意思表示解释不能归入法律解释的范畴。从性质上看,法律解释与意思表示解释是不同的。法律解释属于法律问题,而意思表示解释属于事实问题。意思表示解释,就是确定当事人的真实的意思表示或者表示出来的意思的内容,其本质上属于事实的认定问题。法律解释则属于价值判断的范畴,法律解释是正确使用法律的必要前提。因此,两者在司法三段论中的位置不同。法律解释是为了发现或形成一般法律规范,作为裁判的“大前提”;而意思表示的解释则是为了发现或形成裁判的“小前提”。

除此之外,法律解释和意思表示解释存在着重要的区别,表现在:

第一、解释的对象不同。法律解释的对象是法律本身。而法律行为和意思表示解释的对象是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法律解释的对象是具有普遍拘束力的规则,意思表示解释的对象是仅仅约束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法律是针对所有的人实施的,而意思表示只是一个特定的人发出的,因此,对意思表示进行解释是,应当考虑到受领人独特的受领能力,这与法律解释的方法是不同的。虽然合同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合同与法律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是立法机关制定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规则。合同仅仅约束当事人,而不能约束社会一般人。

由于解释的对象不同,所以,解释中是否有案件当事人参与方面也存在区别。与法律解释不同,对意思表示的解释,虽然是法官的权力,但有可能有当事人的参与。当事人可以达成补充协议,同时,当事人还负有义务就合同相关条款作出说明,提供相关证据。而在法律解释中,法官负有解释法律的义务,他无权要求案件当事人就法律作出解释和说明。总而言之,离开了法官的法律解释,法律是无从适用的。

第二、解释的方法不同。法律解释所适用的方法显然不同于一般的意思表示解释的方法。例

如,由于法律解释需求探讨立法的目的,所以目的解释是法律解释的重要方法。而在意思表示的解释中,虽然也有目的解释,但此种目的应当理解为双方所追求的目的,其含义与法律解释所包含的目的解释并不相同。法律解释所采用的一些方法,如限缩解释、扩张解释等是不能在意思表示的解释中采用的。在解释法律规范时,总的趋势是,法官的解释权限具有扩大的趋势。但是,对于合同的解释,法律上有较多的限制。

第三、法官是否可以宣告被解释对象无效方面不同。在法律解释中,法官是否可以宣告特定的法律条文无效,这取决于各国不同的司法体制。就我国来看,法官并不享有违宪审查的权力,因此,他不能直接认定特定的法律条文无效。而在意思表示的解释中,法官对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可以依据法律来认定其效力,对于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的条款可以直接认定其无效。

第四、在意思表示的漏洞填补和法律漏洞填补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别。一方面,针对合同漏洞的填补,可以直接将当事人的系列交易和习惯纳入合同内容之中。因为当事人之间的习惯是其系列交易的总结,即使没有载入合同,也可以推定为属于当事人的意思。另一方面,合同漏洞的填补方法和法律漏洞的填补方法之间也存在区别。在填补合同漏洞时,首先由当事人达成补充协议,在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情况下,有法官按照合同的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来确定;通过上述方法仍然不能填补合同漏洞的,再运用法律中的任意性规范来填补。但是,这些规则显然不能适用于法律漏洞的填补。第五、从程序的角度来看,在意思表示的解释中,法官可以要求当事人为该解释提供证据,为意思表示的解释提供证明。而在法律的解释中,法官却不能要求法律的制定者为该法律解释提供证据。因为法律解释纯粹是法官行使审判权的体现,是专属于法官的职权活动。而且,立法者的特殊地位也要求其不应当为法律解释来提供证据。

正确区分法律解释和意思表示解释,对于根据不同的对象确立不同的解释方法和规则,保障法律解释方法的正确适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翻译是英译汉

法律方法:Legal Methods。法律推理:Legal reasoning

法律解释:Legal interpretation 法律规则Rule of law

填空,推理案例分析都没有给范围

第五篇:食品机械设备期末重点总结

1.斗式提升机基本组成:支架,张紧装置,传动装置,装料口,卸料定向自流式,低速,适于流动性不好的散状物料或潮湿物料。③定向自流式,低速,适于提升大快,比重大,磨损性大和易碎的物料。2.带式输送机的基本组成:输送带、托辊、滚筒、张紧装置。影响橡胶带强度的因素 :织物层和宽度。3.自动洗瓶机中瓶子移送装置的主要组成工作过程:①输送链将瓶子送到移送装置附近,②移送装置带动瓶子上升。到达一定位置,容器在导向装置的引导下进入收容罩内。③当收容罩到移送装置附近时,便在导轨的位置上与容器脱离,而容器在收容罩的护送下顺利进入导轨而不掉落。单端式全自动洗瓶机的六个工艺工程:去掉残余物与预热部分,洗液浸泡部分,洗液喷射部分,热水喷射部分,温水喷射部分,冷水喷射部分。各自功能:①去掉残余物与预热部分:瓶子在热碱液中初步清洗与消毒,去掉大部分瓶子上的松散杂质,可使泡槽中的杂质尽量减少。②洗液浸泡部分:溶解瓶内外杂质,乳化脂肪,杀菌作用,把污物弄松使之悬浮。③洗液喷射部分:去除杂质杀菌作用④热水喷射部分:用热水把瓶内外洗液冲洗掉。⑤温水喷射部分:把洗液冲洗掉,⑥冷水喷射部分:进一步清洗瓶子。影响洗瓶机的清洗效率的因素:①洗液,压力、温度、浓度、性质。②污物,性质、牢固度、多少。③机械,型式。④水,水的情况。4.简述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泵中的液体跟随叶轮旋转,在形泵腔内,然后由排出口输出。与此同时,在泵的中心形成一定的真空度,液体在液面压力的作用下,被压入进口,于是旋转的叶轮就连续不断地将液体吸入或排出。整个过程能量变化:电能→机械能→动能→静压能5.简述均质机的工作原理液体在高速流动时,在均质头缝弹簧座的凹槽流向阀门时产生剪切作用,缝隙高度<0.1mm,通过缝隙的流速为150-200m/s。脂肪球在缝隙处是被延展,后被剪切成小的脂肪球,小球被表面活性物质(卵磷脂及胆碱的磷脂)所包围,使之不再粘合,以此达到均质的目的。6.简述打蛋机的工作原理打蛋机通过物料进行混合,充气及乳化的目的。从而满足加工工艺的要求。7.明确板框压滤机各部分名称:框与板的特点作用布,二是提供滤液流出的通道。8.擦皮机的工作过程:物料→转盘表9.碱液去皮机的工作过程:切半后的桃子切面朝下放置,15-20s,高压冷水喷洗去皮。10.干法去皮机的工作过程将皮去除,去皮后的原料从卸料口出,皮则从装置中落入收集盘或槽中。11.打浆机的结构组成:刮板、圆筛筒、浆叶、轴、推进器、持夹影响打浆的因素:(1)物料本身的性质(2)轴的转速(3)筛孔直径(4)筛的有效面积系数(5)导程角的大小(6)棍棒与筛内壁的间距时间过短的调节:(1)降低轴的转速和减小导程角12.片式热交换器工作原理,传热片与密封垫圈在金属片两边沿着各自的通道交替流动,并在流动过程中通过金属片进行间接的热交换,从而达到杀菌或浓缩的目的。13.纹片的结构简图、纹片各部分名称及作用A起密封作用。B保证相邻两片间距。厚度可调。垫圈的布置情况:1)垫圈只是固定在金属片的一侧;2)同一片上的4个孔,2个角孔垫圈密封,2个用板框垫圈密封。

3)相邻2金属片的同侧角孔,分别用角、板封。4)垫圈布置完毕,必须保证金属片压合后,构成两种互不相通的冷、热流体进出通道。即左侧角孔走一种流体,右侧角孔走一种流体。14.降膜式真空浓缩设备的特点:(1)为液膜式浓缩设备(24)适用于热敏性物料(果汁、牛奶)15常用的补集器型式:惯性型、离心型、表面型。16基本组成:①杀菌锅内温度分布均匀②由于杀菌篮的回由于罐体的回转,可很好的防止肉类罐头中油脂及胶冻的析出,对高粘度、半流体和热敏感的食物不会因过热而产生粘结现象。④节省蒸汽。⑤由于压力的自动调节,可减少包装容器的变形,破损。⑥其锅内有效容积减少。⑦热水循环可能使锅体结垢,因而需要增加不处理装置19.食品机械材料应具备的性能:耐腐蚀,耐锈蚀,耐磨和无毒。动滚筒,张紧装置,导向滚筒张紧装置:螺杆式,重锤式22.尖角形斗,侧壁延伸到底板外使成为档边。装料方式:挖取法、撒入法23.鼓风式清洗机的组成:洗槽、输送机、喷水装置、鼓风机、内外一起加热27.卧式调粉机的组成:搅拌器,容器,传动装置,翻转机构,机架

下载食品法律考试重点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食品法律考试重点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会计 金融经济法律基础考试重点

    一、 考试方式 全案例考核(5题案例)半开卷(可携带考务发放的A4纸一张进入考场),考试时间90分钟。二、 考试重点: 1、 民法: (1) 公民民事行为能力的判定。 (2) 无权代理的判断及处理. (3......

    经济法考试重点总结

    第一节 经济法的概念与调整对象 一、经济法的概念与特征(一)、经济法的概念 是调整国家在对市场主体及其活动进行组织、管理和监督,以及在对整个市场活动进行宏观调控过程......

    中药学考试重点总结

    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当推《神农本草经》,第一部官修本草为《新修本草》。 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四气:......

    针灸学考试重点总结

    1. 《针经》是指《灵枢》 2. 王惟一的著作是《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3. 最早的经络学专著《足臂十一炙经》《阴阳十一脉炙经》 4. 三大总结:《灵枢》又称为〈针经〉,魏晋.皇莆......

    公共关系考试重点总结

    公共关系考试重点总结 1.公共关系的概念P4 所谓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运用有效的传播手段,使自身适应公众的需要,并使公众适应组织发展需要的一种思想、政策和管理职能。 2.公......

    SCM考试重点总结

    供应链管理 1.21世纪竞争环境的“纵向一体化”特点 在20世纪40-60年代,企业处于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中,这时的“纵向一体化”模式是有效的。此时“纵向一体化”的优点显现出来......

    PLC考试重点总结

    1、 接触器结构:电磁系统触头系统灭弧装置。工作原理:当电磁线圈通电后,线圈电流产生磁场使静铁心产生电磁吸力吸引衔铁,并带动触头动作,常闭触头断开,常开触头闭合,两者是联动的。......

    外科学考试重点总结

    1等渗性缺水的常见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2低渗性缺水常见病因、临床表现、治疗: 3高钾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4低钾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