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语答案(寒假作业)
2016届高三(4)班寒假作业——成语题答案
1答案:A 【解析】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形容说话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例证丰富,选用时显得轻松自如,不必费心寻找。信手:随手;拈:用指头夹取东西。顺手牵羊:顺:方便。指顺手把羊牵走。比喻顺便利用可乘之机施展手法或手腕。稳操胜券:稳:稳当地;操:拿着;掌握。稳稳地拿着胜利的凭证。比喻有胜利的把握。“顺手牵羊”和“信手拈来”都可表“随手拿走”之意,但“顺手牵羊”多指乘机拿走别人东西;而“信手拈来”一般指做事极为容易。“稳操胜券”形容办事情稳;有成功的把握。2答案:C【解析】迎刃而解:碰着刀口就分开了。比喻事情容易处理,问题容易解决。探囊取物:囊:口袋;探囊:向袋里摸取。伸手到口袋里拿东西。比喻能够轻而易举地办成某件事情。手到擒来:擒:捉拿。一上手就把敌人捉了来,形容办事情一举成功。“手到擒来”侧重于形容有把握;“迎刃而解”多用于解决矛盾、困难、纠纷等;而“探囊取物”偏重于“取”,强调极容易得到之意,还有“事情很容易办成”之意。
3答案:B【解析】轻而易举:轻:轻松;举:向上托。很轻松很容易地举起来。形容做事情毫不费力。易如反掌:像翻转手掌一样;比喻做事很容易。唾手可得:比喻非常容易得到。唾手:往手上吐唾沫。“易如反掌”和“轻而易举”:都表示“事情容易办”,但“易如反掌”一般用于一些确实容易办到的事,用“反掌”的比喻,强调极其容易,它的容易程度超于“轻而易举”。在否定句中,强调事情很难办时,一般用“轻而易举”而不大用“易如反掌”。而“唾手可得”偏重于“得”,强调得来极其容易。这三个成语的程度排列是:唾手可得——易如反掌——轻而易举
4答案:D【解析】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后重新团聚或决裂后重新和好。言归于好:言:文言中用在句首的虚词,没有实际意义;归于:回到。指重新和好。情投意合:投:契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破镜重圆”与“言归于好”有别:“言归于好”适用于朋友、同学、夫妻之间等,语气较轻;“破镜重圆”适用于描写夫妻之间。“情投意合”含有“意见一致,很合得来”的意思,偏重在“情”,可表示相互之间有了感情,感情很融洽。
5答案:B【解析】青梅竹马:青梅:青的梅子;竹马:指小孩将竹竿骑在裆下做马。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如胶似漆:像胶和漆那样黏结。形容感情炽烈;难舍难分。形容关系极为密切。相濡以沫:濡:沾湿,浸润。以:用。沫:唾沫。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多指夫妻之间。“青梅竹马” 偏重指儿童亲昵之态,“如胶似漆” 多指夫妻恩爱,“相濡以沫” 多用于形容中年一代与老年一代的亲情、老年一代夫妻之间的爱情。
6答案:A【解析】比翼齐飞:比翼:翅膀挨着翅膀。齐飞:成双的并飞。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劳燕分飞:劳:伯劳;鸟名。伯劳和燕子分飞东西;比喻亲人或朋友别离。生离死别:活人之间的分离就像与死者永别一样。形容很难再见面或永远分别。
7答案:C【解析】举案齐眉:案:有脚的托盘。汉代的梁鸿、孟光是一对恩爱夫妻。孟光在给梁鸿送饭时总是把端饭的盘子举得与眉毛一样高,以示对梁鸿的尊敬。后用以形容夫妻相互敬爱。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十分恩爱。相敬如宾:指夫妻互相尊敬、爱护,很客气,像对待客人一样。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相敬如宾”仅限于形容夫妻恩爱,其他如兄弟、朋友等等关系亲密,用本词来形容是不合适的。白头偕老:白头:指头发全白了;偕:共同;老:老年。夫妻共同生活到头发白了的老年。常用作祝颂之辞。
8答案:D【解析】夫唱妇随:唱:原为“倡”,即倡议,提出某种意见。丈夫说什么,妻子也跟着说什么,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表现。形容夫妻和睦。鸾凤和鸣: 比喻夫妻相亲相爱。旧时常用于祝人新婚。心心相印: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以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心:心思,思想感情;印:合,契合。“夫唱妇随”、“鸾凤和鸣”用于夫妻之间,而“心心相印”表示爱恋着的男女感情真挚,心意一致。
9答案:B【解析】心照不宣: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照:明白;宣:宣扬;公开说明。心领神会:指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领:领会;会:理解。心中有数:比喻了解实际情况,心里有底。“心照不宣”和“心领神会”:都含有心里已领会,不用说出来的意思。但“心照不宣”着重于“不宣”,多为双方,有时指较多的人;“心领神会”着重于领会,一般指一方。“心中有数”偏重于对客观情况已有所了解。
10答案:A【解析】妄自尊大:过高地看待自己。形容狂妄自大。妄:过分地;尊:高贵。用作贬义。夜郎自大:夜郎:汉代我国西南方的一个地方政权;自大:自以为很大。比喻孤陋寡闻。自命不凡:自称自己不平常(凡:平凡,平常)。形容自高。含贬义。“妄自尊大”和“夜郎自大”都有“不虚心”的意思。但“妄自尊大”偏重在“自以为极其了不起,拼命抬高自己”;“夜郎自大”偏重在“见识狭隘而又自尊自大”。“自命不凡” 用于自以为不平凡而实际上平凡的人。11答案:D【解析】自以为是:自己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为:认为;是:对,正确)。一意孤行:不接受人家的劝告,顽固地坚持自己的主观意见去做(行:行动,做),含贬义。独断专行:断:决断;做决定。独自做出决定;自己想怎样做就怎样做。形容行事不民主。“独断专行”和“一意孤行”,都有“不考虑别人意见,办事主观蛮干”的意思。多形容缺乏民主作风,语义较轻,而且不限于当权者,一般人也可用,应用范围较宽。“独断专行”表示“独自作决定和行事”;“一意孤行”本身不含“断”,即没有“独自作决定”的意思。“自以为是” 多用于形容主观、不虚心。
12答案:C【解析】目空一切: 空:什么也没有。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不可一世: 可:许可,赞成。没有赞许过当时的任何人。形容人自命不凡,狂妄自大到了极点。独行其是: 是:对的。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只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目空一切”和“不可一世”:都形容狂妄自大,瞧不起别人,但“不可一世”语义更重。“独行其是”: 形容不听别人意见,一味固执己见。
13答案:A【解析】不学无术:术:技术,技艺。没有学问,没有本领。目不识丁:丁:表示最简单的字。形容连一个字也不认识。胸无点墨: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旧指人没有文化。点:一点,比喻极小;墨:墨水,比喻学问。“目不识丁”和“胸无点墨”:都形容没有文化。但“目不识丁”偏重于“一字不识”,“胸无点墨”偏重在“没有一点学识。”“不学无术”偏重于“无学识、没本事”。
这三个成语的程度排列是:目不识丁——胸无点墨——不学无术。
14答案:A【解析】身无长物:除自身外;再没什么别的东西。形容人东西极少。生活简朴或家境贫寒。形容贫寒。一文不名:一文钱都没有(名:占有)。形容非常贫困。含贬义。两手空空:两只手都没有一点东西,指没有一点钱或财产。属贬义成语。15答案:B【解析】一无所有:什么都没有(一:一概,完全)。一贫如洗:穷得像用水洗过似的,什么都没有。形容十分贫穷。1 家徒四壁: 徒:只;壁:墙壁。家里只有四周的墙壁。形容穷得一无所有。“一无所有”和“一贫如洗”:都指“什么也没有”,但“一无所有”语义较广,可以用在每个方面,所指不仅是财物,较为广泛,适用对象也不仅是个人、家庭、范围可扩大至集团、国家等;“一贫如洗”只能用在形容贫穷的程度上。“家徒四壁”和“一贫如洗”:都形容非常穷困,一无所有。但“家徒四壁”偏重在“家”;“一贫如洗”偏重在“人”。
16答案:D【解析】两袖清风:原指两袖迎风而起,飘飘扬扬的姿态。后比喻做官的时候,十分清廉,除衣袖中的清风之外,别无所有。现也指清贫,没有财产。也作“清风两袖”。阮囊羞涩:阮孚的囊内只存一钱“看守”;为的是免得羞涩;比喻经济困难;手头无钱。才疏学浅:疏:空虚。浅,肤浅,浅薄。才学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两袖清风”含褒义,多用来形容为政清廉或虽辛苦地工作而生活却很清贫的人。“阮囊羞涩”用作贬义。“才疏学浅”多用来表示自我谦虚。
17答案:B【解析】白云苍狗: 苍狗:黑狗。天上的白云顷刻间变成乌云;像黑狗一样。比喻世事变幻无常。瞬息万变: 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极短时间;万变:变化之多。在极短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形容变化很多很快。风云变幻: 风云: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变幻:变化不定。形容天气变化无常。现比喻局势复杂,变化急速,难以预料。“白云苍狗”用于世事变幻无定,不易揣测。“瞬息万变”多用于书面语。“风云变幻”用来形容自然景观或局势变化。
18答案:C【解析】千变万化:形容变化非常多;没有穷尽。变化多端:端:头绪;方面。形容变化很多、很大;没有头绪。风云突变:风云: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变幻:变化不定。形容天气变化无常。现比喻局势复杂,变化急速,难以预料。“千变万化”多用于景物。“变化多端”形容变化的项目、样子极多。“风云突变”用来形容自然景观或局势变化。
19答案:A【解析】沧海桑田:沧海:大海;桑田:种桑树的地;泛指农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也作“桑田沧海”;又简称“沧桑”。日新月异:新:更新;异:不同。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一日千里:一天前进一千里。形容发展极快。“沧海桑田”多用于感叹世事变化很大。“日新月异”用作褒义。形容变化快、大。“一日千里”用作褒义。多用于生产、事业、经济、科学技术和个人事业方面。“日新月异”和“一日千里”都可形容发展迅速。但“日新月异”重于变化得快,变化新;“一日千里”偏重在前进得快。“一日千里”和“日新月异”:都形容发展迅速;进步很快。但“一日千里”偏重在前进得快;“日新月异”偏重在变化快。
20答案:D【解析】视若无睹:虽然看见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指对眼前事物漠不关心。贬义。充耳不闻: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不闻不问:闻:听。不听也不问。形容对有关的事情不关心;不过问。也作“不问不闻”。“视若无睹”侧重于形容缺乏观察力,贬义。“充耳不闻”和“不闻不问”都有“对事物冷淡、不关心”的意思。但“充耳不闻”指冷淡,不关心的行动,比较具体;“不闻不问”指冷淡、不关心的态度,比较概括。
21答案:B【解析】漠不关心:漠:冷淡;冷漠。对人对事感情冷漠,淡然处之,不放在心上。不动声色:动:变动;声:说话的声音;色:脸色。内心活动丝毫没有在语言和神情上流露出来。形容镇静、沉着。也作“声色不动”、“不露声色”。无动于衷:衷:内心。丝毫没有触动内心。形容对应该动心的事情毫无感触,漠然置之。“漠不关心”用作贬义。“不动声色”和“无动于衷”都有不为外界所动的意思。但“不动声色”多用于形容态度镇定、冷静;而“无动于衷”还可以形容心肠硬、冷酷;或意志坚定。多含贬义。
22答案:D【解析】津津乐道:津津:兴趣浓厚。乐道:乐于谈论。形容很有味地谈论感兴趣的事。夸夸其谈:夸夸:说大话。言辞浮夸;大谈特谈。形容说话、写文章时浮夸;不切实际而又滔滔不绝。含贬义。高谈阔论:高:大声地;阔:广阔。指志趣高雅、范围广泛的谈论。多含褒义。也指大发议论或不着边际地谈论。多含贬义。“津津乐道”表示“讲话时兴致勃勃”,偏重在谈论上,不涉及其他,属于偏正式。“高谈阔论”和“夸夸其谈”都有“脱离实际空泛谈论”的意思。但“高谈阔论”是中性成语,有时可以表示“口才好言谈高妙,滔滔不绝”的意思;但“夸夸其谈”无此意,是贬义成语。
23答案:B【解析】玲珑剔透:玲珑:灵巧精致。剔透:明彻透亮。形容器物的奇巧,精致,鲜明透亮。联合式。伶牙俐齿:伶、俐:聪明、灵俐、乖巧。口齿灵活,说话利落。形容会说会道,灵活乖巧而善于应变。也作“俐齿伶牙。” 常含褒义。聪明伶俐:伶俐:灵活。形容小孩子头脑灵活,记忆力和理解力强。联合式。小巧玲珑形容东西小而精致。小巧:细小而灵巧;玲珑:精巧细致。用作褒义,多用于形容器物。
24答案:A【解析】文不加点: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主谓式。一挥而就:挥:挥笔;就:成功。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一气呵成:呵:呼气。一口气做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倚马可待: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比喻文章写得快。连动式。
25答案:C【解析】置若罔闻:置:放;若:好像;罔:没有;闻:听见。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形容听见了而不加理睬。置之度外:放在考虑之外(置:放;度:打算;计较)。形容不放在心上。置之不理:置:放。放在一边;不予理睬。形容对某人某事十分冷淡。“置若罔闻”和“置之度外”:都含有“不放在心上”的意思。但“置若罔闻”指对批评、劝告、请求、抗议等不予理睬,多用于批评、指责别人的场合,用作贬义。“置之度外”指把生死、荣辱、安危、苦乐等放在个人考虑之外。“置之不理”偏重在“不注意,不管”。
26答案:B【解析】侃侃而谈: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指理直气壮、不慌不忙地讲话。口若悬河:若:像;悬河:瀑布;激流奔泻。说起话来像河水倾泻一样滔滔不绝。形容口才好;能言善辩。能言善辩:善:擅长;辩:辩论。形容很会说话;善于辩论;口才好。能说会道:道:说;讲。形容口齿伶俐;很会说话。“侃侃而谈”和“口若悬河”:都有“说话多,说个没完”的意思。不同在于:“侃侃而谈”常形容说话人的神志;“口若悬河”多用于口才,为中性成语。
“能说会道”和 “能言善辩”都表示“善于讲话”,但“能说会道”只强调口才好,“能言善辩”强调有辩论才能。
27答案:C【解析】一孔之见:孔:小窟窿。从一个小窟窿里面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用作贬义,常指目光陕隘的人。坐井观天: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狭小,见识有限。井底之蛙: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短浅的人。含贬义,多用于批评、指责、劝诫的场合。“一孔之见”和“坐井观天”: 都比喻狭小片面的见解。但“一孔之见”偏重于“之见”,只是范围的影响;而“坐井观天”偏重在“观天”,发挥的见解有极大错误性。“井底之蛙”和“坐井观天”:都含有“眼界狭隘;见识短浅”的意思。但“井底之蛙”比喻眼界狭小的人;“坐井观天”比喻眼界狭小,所见的不多。28答案:D【解析】鼠目寸光:老鼠的眼睛只能看到一寸远的地方。形容目光短浅,没有远见。是比喻性的。管窥蠡测:蠡:贝壳做的瓢。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测量海水。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窄、浅薄、片面,见识肤浅。挂一漏万:只说到一点,漏掉极多。形容列举不全,漏掉极多。常用作谦词。管中窥豹:从竹管的小孔中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痕。比喻没有看到事物的全貌,只是片面了解。也比喻可以从观察到的部分推测全貌。有时跟“可见一斑”或“略见一斑”连用。29答案:B【解析】东山再起:东晋时谢安退职后曾在会稽东山隐居(今浙江上虞县),后来又出任要职。现以此比喻隐退后再度任职或失势后又重新得势。卷土重来:卷土:卷起尘土,形容人马奔跑。比喻失败之后重新集结力量反扑过来,或重新恢复势力。死灰复燃:熄灭的火灰又燃烧起来。比喻已停止或消失的东西又重新活动起来。复:又。“东山再起”和“卷土重来”、“死灰复燃”:都有“失败后重新出来活动”的意思。不同在于:①“东山再起”和“卷土重来”偏重指失势后重新得势;“死灰复燃”偏重指恶势力、坏现象。②“东山再起”多用于人,而且大多是本来有势力、有地位的人;“卷土重来 ”不限于此,它的适用对象宽得多;“死灰复燃”应用范围更广,既可指人,也可指事与物。
30答案:A【解析】重整旗鼓:重:重战;整:整顿;整治;旗鼓:古代作战时用来发号令的旌旗和战鼓;用以代表军事力量。比喻失败或受挫后;重新整顿组织力量;准备再干。也作“重振旗鼓”。另起炉灶:另:另外。另外重支炉灶。比喻放弃原来的;另外从头做起。再作冯妇:表示人又重操旧业。重(chóng),再。冯妇,人名,古代晋国的勇士,自嘲重操旧业(打虎)。善于和老虎搏斗,后来洗手不干了,变成一个有修养的人。“重整旗鼓”和“另起炉灶”:都有“重新开始干”的意思。但“重整旗鼓”比喻失败或受挫后,整顿力量,重新再干;用于个人、团体、组织等。“另起炉灶”指放弃原来的基础、阵地,另外重新做起。“再作冯妇”动宾式。
31答案:C【解析】骇人听闻:骇:惊吓;震惊。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危言耸听: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耸听:使人听了吃惊;危言:使人吃惊的话。耸人听闻:耸:引起注意;使人吃惊。指故意夸大事实或作过于激动的表情;使人听到或看了感到震惊。“骇人听闻”和“耸人听闻”、“危言耸听”:都含有“使人听了吃惊”的意思。不同在于:“骇人听闻”重在“骇”字,指惊人的残暴、惨毒、卑劣的事实。“耸人听闻”重在“耸”字,指让人震惊,一般指不符实际的事情;“危言耸听”则重在“言”字,指的是歪曲、捏造无中生有的事,可用于目的、动机;
32答案:D【解析】妙手回春:妙:绝妙;妙手:指技能高超的人;回春:使春天又重新回来;比喻将接近死亡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能使生命垂危的病人痊愈。起死回生: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指将没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来。死去活来:指因极度的疼痛或悲哀;晕过去;又活过来。多形容被打得很惨;或哭得很厉害。“妙手回春”和“起死回生”:都有“形容医术高明”的意思。但“妙手回春”偏重“将病危者治愈”;“起死回生”偏重在“将垂死者救活。”“起死回生”与“死去活来”有别:“起死回生”既适用于人,也适用于物,多用作定语,一般不作补语;“死去活来”只适用于人,不适用于物,多用作补语,一般不作定语。
33答案:B【解析】手到病除:动手治疗,病就除去了。形容医术高明,也比喻工作做得好,解决问题迅速。着手成春:一动手便有了春意。比喻诗人、画家才思高雅;也比喻医生医术高明。着:接触;挨上。死而复生:死去了又活过来。形容生命不息。“手到病除”可形容医术高明,也可以形容办事能力强,一动手就解决了问题;“着手成春”含褒义;“死而复生”多用于描述别人的经历过程。
34答案:C【解析】急于求成:急:急切地。急着要取得成功。操之过急: 操:做;过:过分。处理事情或解决问题过于急躁。好高骛远:好:喜欢;骛:从事;追求。喜欢高的;追求远的。指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操之过急”和“急于求成”:都含有“做事急着要成功”的意思。不同在于:①“操之过急”偏重在“急”,指急躁,偏重在行动、部署等方面;“急于求成”偏重在“成”,指成功,偏重在情绪、要求等方面。②两者都指可能做成一件事,但“操之过急”还可指解决一个问题。“好高骛远”形容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目标;目前还做不到的事情。也作“好高务远”。
35答案:B【解析】好大喜功:好:爱好;喜欢;功:功绩;成就。原指封建帝王喜好扩大疆土,炫耀武功。后指做事冒进浮夸,图大贪功。现多指铺张浮夸,爱出风头的行为。含贬义。沽名钓誉:用种种不正当的手段极力谋取好名誉。沽:买;钓:喻用手段取得。含贬义。急功近利:急:急于;功:成效,成就;近:眼前的利益。急于追求成效,贪图眼前利益。多形容急于求成,贪图眼前利益。也作“急功好利”。
36答案:D【解析】如数家珍:好像数自己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了如指掌:了:了解;清楚。指掌:指手掌里的东西。形容对情况清楚得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给人看一样。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一目了然:目:看。了然:明明白白的样子。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如数家珍”表示讲得很清楚,着眼于对内容的熟悉。“了如指掌”和“一目了然”:都含有对情况清楚了解之意。但“了如指掌”偏重于表示了解得十分全面透彻,“一目了然”偏重于了解得十分容易、一看就懂的意思。“一目了然”和“了如指掌”;都有“对情况清楚了解”的意思。
37答案:A【解析】不言而喻:言:说明;喻:了解;明白。不用说就可以明白。显而易见:显:明显。很明显;极容易看清。有目共睹:睹:看见。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见。形容极其明显。“不言而喻”和“显而易见”:都形容很明显,不用多说或多看。但“不言而喻”偏重于不用说就明白,“显而易见”偏重于极容易看清楚,可用于对说话、写文章、事情和人的所作所为等的理解。“有目共睹”用来形容事物极其明显,不能隐讳抹煞,用不着多说。能形容人和事,偏重在“人人看见”,有极其明显的意思。
38答案:C【解析】朝三暮四:原比喻使用诈术;进行欺骗。后比喻经常变卦;反复无常。翻云覆雨:翻覆:翻转。翻过去是云;翻过来是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权术和手段。反复无常:反复;颠过来倒过去;无常:没有常态。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的状态。形容变动不定或狡诈多变。“朝三暮四”和“翻云覆雨”:都可形容反复无常。但“翻云覆雨”偏重指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反复无常,毫无节操,贬斥的程度较“朝三暮四”重。多用揭露、谴责和批评人的场合。“朝三暮四”多指规章制度等经常变更,叫人无所适从。而且不仅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可指人对工作和学习的态度。比喻反复无常的人。“反复无常”多用来形容人常变卦,用于人们的情绪变化。
39答案:D【解析】优柔寡断:优柔:迟疑不决;寡:少;断:决断。形容做事拿不定主意,缺少决断。犹豫不决:犹豫:迟疑。迟疑动摇,拿不定主意。见异思迁:异:另外的,别的;迁:改变,变动。看到不同的事物就改变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优柔寡断”和“犹豫不决”:都含有“拿不定主意”的意思。但“优柔寡断”多指在处理事情时老是缺乏决断力,可指 人的性格;“犹豫不决”多指人一时(在具体事情上)的表现,一般不能指人的性格。“见异思迁”形容人意志不坚定,易受外物引诱,就变化想法。易受贬义。
40答案:B【解析】刻舟求剑:舟:船;求:寻找,寻求。在船上刻记号,寻找失落水中的剑。比喻办事方法不对头,死守教条,拘泥固执,不知道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化。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墨守成规: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故称善守为“墨守”,后指固执不变地遵循为墨守。成规:现成地规矩、制度。固执守旧,死报着老规矩不放,不思改革进取。“刻舟求剑”和“守株待兔”:都含有“拘泥不知变通,做根本做不到的事”的意思。但“刻舟求剑”重于“刻”和“求”,强调虽然主观上努力,但不注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不能相应地采取适当的措施。“守株待兔”重在“守”和“待”,强调主观上不努力,仅想坐守等待,侥幸得到意外收获。“墨守成规”含有“因循守旧,不求进步或革新”的意思,偏重在固执地按老一套办事,不肯改进。
41答案:A【解析】水落石出:水落下去了,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比喻事情经过澄清以后彻底暴露,真相大白。真相大白:真相:佛教用语,指本来面目;大白:彻底弄清楚了。真实情况完全弄清楚了。原形毕露:原形:本来面目;毕露:完全暴露。本相完全暴露了。
“水落石出”和“真相大白”:都有“真实情况搞清楚了”的意思,多用来指某个被歪曲或掩盖的事情真相搞清楚了;有时也可表示事情一清二楚。但“水落石出”是比喻性,偏重于“情况搞清楚了”;“真相大白”偏重于被掩盖或歪曲的事情或情况搞清楚了,“真相大白”是直陈性的。“原形毕露”和“真相大白”:都有“本来的面目露出来”的意思。但“原形毕露”指坏人坏事的行为被揭露,露出了丑恶的原形,用作贬义,用于被揭露了伪装的坏人或坏事;“真相大白”指真实情况彻底弄清楚了,语义用法较广。42答案:A【解析】水滴石穿:滴:液体一点一点地往下落;穿:破;透。指水一滴一滴不断地往下落,把石头穿透。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自然会成功。持之以恒:持:保持,坚持;之:代词,指所要坚持的东西;恒:长久,指恒心。有恒心地坚持下去。也作“持之以久”。锲而不舍:锲: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学习有恒心。坚韧不拔:拔:动摇,改变。形容意志坚定顽强,不可动摇。“水滴石穿”用作褒义,用以劝勉人,常与“锯木断绳”连用。“持之以恒”和“锲而不舍”:都含有“有恒心,坚持到底”的意思。但“持之以恒”偏重于有恒心,是直陈性的;“锲而不舍”偏重于不放弃、不半途而废,是比喻性的。“坚韧不拔”用来形容意志坚强,目标坚定,勇于进取的人。
43答案:C【解析】徒劳无功:徒:徒然,白白地;功:成就。白白付出劳动而没有功效。画蛇添足:画蛇时添上脚。喻指徒劳无益,多此一举。弄巧成拙:弄:卖弄,耍弄;巧:灵巧;拙:愚笨。本想卖弄聪明,做得好些,结果却做了蠢事或把事情弄糟。“徒劳无功”用作贬义,偏正式。“画蛇添足”和“弄巧成拙”:都可表示“自以为做得好,结果坏了事”的意思。但“画蛇添足”偏重在“做多余的事”;“弄巧成拙”偏重在“想做得好些,巧妙些”。
44答案:B【解析】言不由衷:由:从;衷:内心。话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即说的话不是出于真心实意,指心口不一。口是心非: 心口不一致,口上说一套,心里想一套。形容心口不一致。口蜜腹剑:嘴里说得动听,心里却盘算着坏主意。形容嘴甜心狠,阴险毒辣。“言不由衷”和“口是心非”:都指心口不一致。但“言不由衷”多形容以敷衍为目的,不坦率,形容虚伪欺骗时成分要轻得多;“口是心非”多形容虚伪欺骗的言行。“口蜜腹剑”形容两面派,多指蛇蝎心肠的人。
45答案:D【解析】开门揖盗:揖:打拱;表示欢迎。开门请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招来祸患。引狼入室:引:招引,把狼引到室内。比喻自己把坏人或敌人招引进来。自讨苦吃:讨:招惹。自己找苦吃。“开门揖盗”和“引狼入室”:都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害。常可通用。但“开门揖盗”偏重在“揖”,强调欢迎;“引狼入室”重在“引”,强调引进。“自讨苦吃”主谓式,含贬义。
46答案:B【解析】一筹莫展:筹:计策;办法;展:施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束手无策:策:办法。就像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无计可施:施:施展。没有什么计谋可以施展。指一点办法也没有。“一筹莫展”和“束手无策”:都有“拿不出什么办法”的意思。“一筹莫展”指想不出办法来对付;但“束手无策”语义重,较形象。“无计可施”用作贬义,用来形容没有办法处理某事或应付某种局面。
47答案:C【解析】穷途末路:穷途:绝路。末路:路尽头。形容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走投无路:无路可走(投:投奔),指陷入绝境。无能为力:用不上力量,帮不上忙,指没有能力或力不能及。“穷途末路”和“走投无路”:都含有“无路可走”的意思。不同主要在语法功能和词语搭配上。“穷途末路”常作“到、临”等动词的宾语,“走投无路”不能。“走投无路”常作“逼”等词的补语,“穷途末路”不能。“无能为力”常用于推辞方面,表示没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或解决某个问题。
48答案:A【解析】游刃有余:刃:刀口,刀锋;游刃:运转刀刃;余:余地。比喻经验丰富,做事熟练,解决问题毫不费力。熟能生巧:巧:技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得心应手:心里怎样想;手上就能相应地怎样做。形容功夫到家;技艺纯熟;做起来很顺手。“游刃有余”与“熟能生巧”都有“熟练了就容易”的意思。但“熟能生巧”偏重在“生巧”,指掌握技巧或窍门;“游刃有余”偏重在“有余”,指解决问题毫不费力。“得心应手”表示“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做出来”的意思,表示“顺心、顺手”,用于各种技艺。还用来形容做事顺利。有时可作祝贺之辞。
49答案:B【解析】信口雌黄:古时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了重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雌黄:鸡冠石,黄赤色。信口开河: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胡言乱语: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信口雌黄”和“信口开河”:都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信口雌黄”多指妄加评论、随意诬蔑乃至制造谰言,带有歪曲和捏造事实的意思,语义比“信口开河”更重;“信口开河”有时含有说话漫无边际的意思,可用于他人和自己。“胡言乱语”含贬义,形容人说话没有根据。
50答案:A【解析】讳莫如深:讳:瞒着不说;深:事件重大。原指事情重大,因而隐瞒不言。后比喻隐瞒得非常严,唯恐别人知道。守口如瓶:形容说话谨慎,严守秘密。高深莫测:究竟高深到什么程度无法推测。形容摸不准;度量不得。莫:不。测:估测。“讳莫如深”和“守口如瓶”:都含有“嘴巴很紧,隐秘不说”的意思。但“讳莫如深”多是主观上的原因,不说的有些是秘密,有些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守口如瓶”多是客观上的要求,不说的往往是国家、集团或他人的秘密。“高深莫测”用作贬义,多指说话,学问方面。
第二篇:寒假作业答案
寒假作业语、生、历、地(答案).doc
语文
第1页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2.嶙 伫 啜 sǒng zhàn jīn 3-5 CBC
第3页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66395249.html(阅读题答案)9.竖着)一毛不拔一落千丈 一本万利 一掷千金 一手遮天 一盘散沙 10.菊花 桃花 杏花;杨柳 杨花
第4页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2.奢 雏 迭 jiàng diàn tī 3-5 CBD
第5页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18014751.html(阅读题答案)
第6页 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0.青青 尖尖 瑟瑟 田田
第7页 1.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2.嘹 礴 匐 xù niàng hã 3-5 CBB
第8页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30014293.html(阅读题答案)
第9页 9.哭: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吃的,多病,少挣了很多钱。笑: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吃的多,病少,挣了很多钱。10.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夏: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秋: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第10页 1.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2.措 筹 篡 qiǎn yīn shòu 3-5 CCC
第11页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64787466.html(阅读题答案)
第12页 9.玉兔、夜光。素娥
10.楼高但任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出处:上海豫园得月楼上的一副名联
满地花阴风弄影,一亭山色月窥人。出处:台湾阿里山古月亭联
11.嫦娥
吴刚
吴刚
嫦娥
第13页 1.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2.虐 祷 匿 shǜ hàn nân 3-5 AAB
6.是一束阳光,也要照亮黑暗;是一滴雨露,也要滋润春天。
第14页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71910073.html(阅读题答案)
10.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正是我看完全书的感受。
第15页 11.单枪匹马、自成一家、风吹草动、文言文、散曲、圆规、丢三落四
12.天光云影共徘徊 巴山夜雨涨秋池 青山郭外斜 烟笼寒水月笼沙
第16页 1.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2.骇 跄 稽 sǖ luán sài 3-5 BCD
第17页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66678519.html
(阅读题答案)
第18页
9.图书馆:一个书的殿堂,在这里,书受到如此尊重,以至于桌上放了书后,旁
边的椅子就不能坐人了。
复习:就是快速学习,在一两天之内把本该一个学期学的东西学会。
考试:一场知识与愚昧、正义与邪恶、厄运与勇气,诚实与阴险的较量。
10.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道理:用心观察才能发现源头活水,汲取源头活水,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正如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道理:新事物是在旧事物中孕育诞生,日接着夜,没有鲜明的界限,旧年中又有新春。
生物
第一单元 生物与生物圈 文理合璧 A
2(1)B(2)B(3)C 3(1):生物的应激性
(2):条件反射
(3):先天性产卵
(4):本能反应
(5):适应环境 4(1):生物需要营养
(2):遗产与变异
(3):生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4):分裂、遗传
(5):遗传
身边的生物学
1(C)
2(C)
3(A)
4(A)
5(C)
6(D)
7(D)
技能实验室
(1):不受益
(2):受益
(3):受益
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文理合璧 C
2(1)营养(2)A 3(1)眼睛
(2)大脑
(3)壁虎 4:橘子
身边的生物学
1(C)
2(C)
3(D)
4(B)
5(B)
(C)9(A)
10(C)
11(B)
12(B)
13(A)
(A)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文理合璧
1(1)A
(2)A
(3)D 2(1)D
(2)B
(3)B 3
花生
果皮
种皮
胚
身边的生物学
1(B)
2(C)
3(D)
4(C)
5(C)
(C)
9(D)
10(D)
11(D)
12(D)
13(C)
(D)17(C)
历史 67页
DCAD
二:1.北京人
山顶洞人
2.干栏式;半地穴式
3.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
三:北京人、黄帝、禹、干栏式房屋、半地穴式房屋
6(B)
7(D)(D)
15(A)6(B)
7(A)14(C)
15(C)88
116
68页
四:⑴ABCD
⑵E
⑶F
69页
CDCDD
二:1.世袭
2.约公元前1600;约公元前1046
3.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
4.齐恒公;晋文公;楚庄王
5.齐、楚、燕、韩、赵、魏、秦
三:1.商都;周;春秋争霸;战国
2.屈原;孙武;韩非;孔子
3.司母戊鼎;三星堆青铜立人像;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牛尊
四:1-E 2-C 3-A 4-B 5-F 6-D
72页
DCBAC
二:1.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2.大海;陇西;长城;南海
3.政治、经济、军事、思想
三:秦始皇
班超
华佗
蔡伦
四: 1B
2A
3D
4C
五:秦统一
起义
西汉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一、独一无二
1(D)
2(C)
3(C)
4(D)
二、缺一不可 曹丕、魏、刘备、汉、孙权、吴 2 学汉语、改汉姓、穿汉服、学礼法、用官制、联姻 3 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
三、火眼金睛 1.(淝水之战)(赤壁之战)
2.(女史箴图)(兰亭序)(洛神赋图)
四、千丝万缕
(1)孙权、曹丕、拓跋宏、苻坚(2)贾思勰
(3)王羲之、顾恺之(4)祖冲之
五、古往今来 魏 220年 蜀 221年
吴 222年
西晋(时间226年)
东晋317年
地理
一、填空题
1.球体;地球卫星图片
2.缩小;图上距离;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北;东西;南北;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自传和公转;自西向东
4.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 5.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 6.高原、山地、平原、盆地和丘陵 7.大气的冷热程度;摄氏度
8.中纬度地区、平原地区和盆地地区
9.体质方面的特征;肤色、眼色、毛发、头型、脸型;黄、黑、白 10.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二、选择题
1-5
CABAC
6-10
ADCAD 11-15 BBBBC 16-20 21-25 26-30 31-32
三、综合题
1.1)东经10°;东经40°;东经70°;东经100°;东经130°;东经160° 2)东经70°北纬60° 3)AB短CD长;相等
2.指向标;东北;北;比例尺
3.1)D→A,A→B,B→C,C→D
2)春分;赤道
3)极夜;昼长夜短
4)DA
4.1)亚洲;南美洲;大洋洲;欧洲;非洲;南极洲;北美洲
2)B左边:太平洋
B-G右边:大西洋
E右边,A下面:印度洋
A右上:北冰洋
5.1)山顶
鞍部
山谷
陡崖 2)250 100 3)西北 4)E 6.2)印度洋 3)太平
4)亚欧;南极洲;印度洋;美洲;印度洋;非洲
7.1)①②④⑤;地处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气候适宜,交通便利 2)③、、、、、⑥、、、、、⑦、、、、、⑧、、、、、3)②⑤;⑥;②③ 4)基督;英语 CCACC CCDCB BCDBA BD
8.1)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 2)新月;十字架
9.1)③②④①
2)地中海;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A
10.1)新加坡;A
2)B;D;C;
3)促进亚太地区经济、贸易、投资、技术等领域的合作
四:综合实践题:略
第三篇:寒假作业答案
文学与人生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艺术。就其为艺术而言,它与音乐图画雕刻及一切号称艺术的制作有共同性:作者对于人生世相都必有一种独到的新鲜的观感,而这种观感都必有一种独到的新鲜的表现;这观感与表现即内容与形式,必须达成一片,融合无间,成为一种有生命的和谐的整体,能使管着由玩索而生欣喜。达到这种境界,作品才算是“美”。美是文学与其他艺术所必具的特质。就其以语言文字为媒介而言,文学所用的工具就是我们日常运思说话所用的工具,无待外求,不像形色之于图画雕刻,乐声之于音乐。每个人不都能运用形色或音调,可是每个人只要能说话就能运用文字。语言文字是每个人表现情感思想的一套随身法宝,它与情感思想有最直接的关系。因为这个缘故,文学是一般人接近艺术的一条最直接简便的路;也因为这个缘故,文学是一种与人生最密切相关的艺术。
我们把语言文字联在一起说,是就文化现阶段的实况而言,其实在演化程序上,先有口说的语言而后有手写的文字,写的文字与说的语言在时间上的距离可以有数千年乃至数万年之久,到现在世间还有许多民族只有语言而无文字。远在文字未产生以前,人类就有语言,有了语言就有文学。文学是最原始的也是最普遍的一种艺术。在原始民族中,人人都喜欢唱歌,都喜欢讲故事,都喜欢戏拟认为的动作和姿态。这就是诗歌、小说和戏剧的起源。于今然在世间流传的许多古代名著,像中国的《诗经》,希腊的荷马史诗,欧洲中世纪的民歌和英雄传说,原先都由口头传诵,后来才被人用文字写下来。在口头传诵的时期,文学大半是全民众的集体创作。一首诗或是一篇故事事先由一部分人倡始,一部分人随和,后来一传十,十传百,辗转相传,每个传播的人都贡献一点心裁把原文加以润色或增损。我们可以说,文学作品在原始社会中没有固定的著作权,它是流动的,生生不息的,集腋成裘的。它的传播期就是它的生长期,它的欣赏者也就是它的创造者。这种文学作品最能表现一个全社会的人生观感,所以从前关心政教的人要在民俗歌谣中窥探民风国运,采风观乐在春秋时还是一个重要的政典。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说,原始社会的文学就几乎等于它的文化;它的历史、政治、宗教、哲学等等都反映在它的诗歌、神话和传说里面。希腊的神话史诗,中世纪的民歌传说以及近代中国边疆民族的歌谣、神话和民间故事都可以为证。
口传的文学变成文字写定的文学,从一方面看,这是一个大进步,因为作品不纯由记忆保存,也不纯由口诵流传,它的影响可以扩充到更久更远。但从另一方面看,这种变迁也是文学的一个厄运,因为识字另需一番教育,文学既由文字保存和流传,文字便成为一种障碍,不识字的人便无从创造或欣赏文学,文学便变成一个特殊阶级的专利品。文人成了一个特殊阶级,而这阶级化又随社会演进而日趋尖锐,文学就逐渐与全民众疏远。这种变迁的坏影响很多,第一,文学既与全民众疏远,就不能表现全民众的精神和意识,也就不能从全民众的生活中吸收力量和滋养,它就不免由窄狭化而传统化,形式化,僵硬化。其次,它既成为一个特殊阶级的兴趣,它的影响也就限于那个特殊阶级,不能普及于一般人,与一般人的生活不发生密切关系,于是一般人就把它认为无足轻重。文学在文化现阶段中几乎已成为一种奢侈,而不是生活的必需。在最初,凡是能运用语言的人都爱好文学;后来文字产生,只有识字的人才能爱好文学;现在连识字的人野大半不能爱好文学,甚至有一部分人鄙视或仇视文学,说它的影响不健康或根本无用。在这种情形之下,一个人要想郑重其事地来谈文学,难免有几分心虚胆怯,他至少须说出一点理由来辩护他的不合时宜的举动。这篇开场白就是替以后陆续发表的十几篇谈文学的文章作一个辩护。
先谈文学有用无用问题。一般人嫌文学无用,近代有一批主张“为文艺而文艺”的人却以为文学的妙处正在它无用。它和其他艺术一样,是人类超脱自然需要的束缚而发出的自由活动。比如说,茶壶有用,因能盛茶,不管它是泥的瓦的扁的圆的,自然需要止于此。但是人不以此为满足,制壶不但要能盛茶,还要能娱目赏心,于是在质料、式样、颜色上费尽机巧以求美观。就浅狭的功利主义看,这种功夫是多余的,无用的;但是超出功利观点来看,它是人自作主宰的活动。人不惮烦要作这种无用的自由活动,才显得人是自家的主宰,有他的尊严,不只是手自然驱使的奴隶;也才显得他有一片高尚的向上心。要胜过自然,要弥补自然的缺陷,使不完美的变成完美。文学也是如此。它起于实用,要把自己所知所感的说给旁人知道;但是它超过实用,要找好话说,要把话说得好,使旁人在话地内容和形式上同时得到愉快。文学所以高贵,值得我们费力探讨,也就在此。
这种“为文学而文学”的看法却有一番正当道理,我们不应该以浅狭的功利主义去估定文学的身价。但是我以为我们纵然退一步想,文学也不能说是完全无用。人之所以为人,不知因为他有情感思想,尤在他能以语言文字表现情感思想。试假想人类根本没有语言文字,想牛羊犬马一样,人类能否有那样光华灿烂的文化?文化可以说大半是语言文字的产品。有了语言文字,许多崇高的思想,许多微妙的情境,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才能流传广播,由一个心灵出发,去感动无数心灵,去启发无数心灵的创造。这感动和启发的力量大小与久暂,就看语言文字运用得好坏。在数千载之下,《左传》、《史记》所写的人物事迹还活现在我们眼前,若没有左丘明、司马迁的那种生动的文笔,这事如何能做到?这数千载之下,柏拉图的《对话集》所表现的思想对于我们还是那么亲切有趣,若没有柏拉图的那种深入浅出的文笔,这事又如何能做到?从前也许有许多值得流传的思想与行迹,因为没有遇到文人的点染,就淹没无闻了。我们自己不时常感到心里有话要说而说不出的苦楚么?孔子说得好:“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单是“行远”这一个功用就深广不可思议。
柏拉图、卢梭、托尔斯泰和程伊川都曾怀疑到文学的影响,以为它是不道德的或是不健康的。世间有一部分文学作品确有这种毛病,本无可讳言,但是因噎不能废食,我们只能归咎于作品不完美,不能断定文学本身必有罪过。从纯文艺观点看,在创作与欣赏的聚精会神的状态中,心无旁涉,道德的问题自无从闯入意识+。纵然离开美感态度来估定文学在实际人生中的价值,文艺的影响也决不会是不道德的,而且一个人如果有纯正的文艺修养,他在文艺方面所受的道德影响可以比任何其他体验与教训的影响更为深广。“道德的”与“健全的”原无二义。健全的人生理想是人性的多方面的谐和的反正,没有残废也没有臃肿。譬如草木,在风调雨顺的环境之下,它的一般生机总是欣欣向荣,长得枝条茂畅,花叶扶疏。情感思想便是人的生机,生来就需要宣泄生长,发芽开花。有情感思想而不能表现,生机便遭窒塞残损,好比一株发育不完全而呈病态的花草。文艺是情感思想的表现,也就是生机的发展,所以要完全实现人生,离开文艺决不成。世间有许多对文艺不感兴趣的人干枯浊俗,生趣索然,其实都是一些精神方面的残废人,或是本来生机就不畅旺,或是有畅旺的生机因为窒塞而受摧残。如果一种道德观要养成精神上的残废人,它本身就是不道德的。
表现在人生中不是奢侈而是需要,有表现才能有生展,文艺表现情感思想,同时也就滋养情感思想使它生展。人都知道文艺是“怡情养性”的。仔细玩索“怡养”两字的意味!性情在怡养的状态中,它必定是健旺的,生发的,快乐的。这“怡养”两字却不容易做到,在这纷纭扰攘的世界中,我们大部分时间与精力都费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奔波劳碌,很机械地随着疾行车流转,一日之中能有几许时刻回想到自己又性情?还论怡养!凡是文艺都是根据现实世界而铸成另一超现实的意象世界,所以它一方面是现实人生的返照,一方面也是现实人生的超脱。在让性情怡养在文艺的甘泉中时,我们霎时间脱去尘劳,得到精神的解放,心灵如鱼得水般地徜徉自乐;或是用另一个比喻来说,在干燥闷热的沙漠里走得很疲劳之后,在清泉里洗个澡,绿树荫下歇一会儿凉。世间许多人在劳苦里打翻转,俗不可耐,苦不可耐,原因只是洗澡歇凉的机会太少。从前中国人有“文以载道”的说法,后来有人先这看法的道学气太重,把“诗言志”一句老话抬出来,以为文学的功用只在言志;释志为“心之所之”,因此言志包涵一切心灵活动在内。文学理论家于是分文学为“载道”、“言志”两派,仿佛以为这两派是极端,绝不相容—“载道”是“为道德教训而文艺”,“言志”是“为文艺而文艺”。其实这问题的关键全在“道”字如何解释。如果释“道”为狭义的道德教训,载道就显然小看了文学。文学没有义务要变成劝世文或是修身科地高头讲章。如果释“道”为人生世相的道理,文学就决不能离开“道”,“道”就是文学的真实性。志为心之所之,就就要合乎“道”,情感思想的真实本身就是“道”,所以“言志”即“载道”,根本不是两回事,哲学科学所谈的是“道”,文艺所谈的仍然是“道”,所不同者哲学科学的道是抽象的,是从人生世相中抽绎出来的,好比从盐水中所提出来的盐;文艺的道是具体的,是含蕴在人生世相中的,好比盐溶于水,饮者知咸,却不辨何者为盐,何者为水。用另一个比喻来说,哲学科学的道是客观的、冷的、有精气而无血肉的;文艺的道是主观的、热的、通过作者的情感与人格的渗沥,精气与血肉凝成完整生命的。换句话说,文艺的“道”与作者的“志”融为一体。
我常感觉到,与其说“文以载道”,不如说“因文证道”。《楞严经》记载佛有一次问他的门徒从何种方便之门,发菩提心,证圆通道。几十个菩萨罗汉轮次回答,有人说声音,有人说颜色,有人说香味,大家总共说成二十五个法门(六根、六尘、六识、七大,每一项都可成为证道之门)。读到这段文章,我心里起了一个幻想,假如我当时在座,轮到我起立作答时,我一定说我的方便之门是文艺。我不敢说我证了道,可是从文艺的玩索,我窥见了道德一斑。文艺到了最高的境界,从理智方面说,对于人生世相必有神光的观照与彻底的了解,如阿波罗凭高远眺,华严世界尽成明镜里的光影,大有佛家所谓万法皆空,空而不空的景象;从情感方面说,对于人世悲欢好丑必有平等的真挚的同情,冲突化除后的谐和,不沾小我厉害的超脱,高等的幽默与高度的严肃,成为相反者之同一。柏格森说世界时时刻刻在创化中,这好比一个无始无终的河流,孔子所看到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希腊哲人所看到的“濯足清流,抽足再入,已非前水”,所以时时刻刻有它的无穷的兴趣。抓住某一时刻的新鲜景象与兴趣而给以永恒的表现,这就是文艺。一个对于文艺有修养的人决不感到世界的干枯与人生的苦闷。他自己有表现的能力固然很好,纵然不能,他也有一双慧眼看世界,整个世界的动态便成为他的诗,他的图画,他的戏剧,让他的性情在其中“怡养”。到这种境界,人生便经过了艺术化,而身历其境的人,在我想,可以算得一个有“道”之士。从事于文艺的人不一定都能达到这个境界,但是它究竟不失为一个崇高的理想,值得追求,而且在努力修养之后,可以追求得到
第四篇:寒假作业答案
7寒假作业答案与解析
1月14日
A)16-20 BACDB
21-25 ABDAC
26-30 BADBC
31-35 CABDD B)46.D.细节理解题。从I never knew when I might want to note down an idea到下一段的and I had a brilliant thought, but the stand was empty.可知正确答案时D.47.B.根据第三段中I’m just amazed you still have the same stand for holding the pad and pencil after all these year.可推断,作者认为the wooden stand该换成更好的了。
48.C.细节理解题。最后一段中有I feel embarrassed that I complain about not having enough child-free time to work.可知答案。
49.A.推理判断题。根据最后一段的第一句This story—which happened before I was born—reminds me how extraordinary my mother was, and is also a gifted mathematician.推断。
50.B.推理判断题。作者通过a wooden stand(木架)with a small notepad(记事本)and a hole for a pencil描写了一位母亲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由此可以推断B项正确。
1月15日
A)21-25 BCDCA
26-30 CDBBC
31-35 CDBAB
36-40 CADAD 51.D.细节理解题。引言后第二段最后一句话可知:一个人负责公司的全部工作属于非常识。52.B.细节理解题。根据第四段最后一句话However, taking responsibility for something that went wrong is a making of great maturity.可得出答案。
53.A.细节判断题。引言后第二段最后一句话可知:一个人负责公司的全部工作属于非常识。54.D.推理判断题。从全文最后一句话直接得到答案“追求真理比寻找理由更为重要” 55.A.主旨大意题。从全文和引言后第一段倒数第二句可知文章标题:人性的镜子。
引言后第一段第三句可知:批评别人的错误
1月16日
A)31-35.BACDB 36-40.ABDCD
41-45.DCDBA
46-50.BCACA
B)41.答案:D 考点::细节理解题
解析:根据首段第一二句,“I grew up in a house… with one wall in my bedroom entirely lined with bookshelves….I grew up thinking of reading as natural as breathing”可知作者是在一个以书为伴的环境中长大的,读书像呼吸那样已经成为生活必需。42.答案:C 考点::词义推测题。
解析:根据文中 “...but being unable to find the right ways to say it.He has to find his own …”可以推断出voice所表达的意思是“写作方式”。43.答案B 考点::细节理解题
解析:由文章的最后一句:“It allows me to travel across the high seas and along the Silk Road, all from the comfort of my own armchair, to experience, though secondhand, exciting experiences that I wouldn't necessarily be able to have in my lifetime.”可得出答案 44.答案:A 考点::主旨大意题。
解析:文章作者主要以自己的亲身体验讲述读书的重要性。因此Why do I read?“我为什么读书?”作题目最佳。1月17日
A)21-25.BDBCA
26-30.ADACB
31-35.DABBA
36-40.CDCDA
B)语篇解读:本篇文章为科技说明文。作者以Fox Point居住群的boiler rooms为切入点,阐述此类房子的环保节能的优点,以及各城市特别是纽约队建造此类建筑的积极响应。45.答案:C 考点::作者的写作意图
解析:从第一段最后两句,作者描述开水房仅是从一个侧面展示整个建筑群的节能,环保,可以得出答案。46.答案:A 考点::细节理解
解析:依据文章第三段倒数第二句:Meeting the standards increases housing construction costs by 2%, which is rapidly paid back by lower running costs.可得到答案。句意为“达到这一标准会将建筑成本提高2%,但很快会被它的低成本运行成本补回” 47.答案:B 考点::细节理解 解析:依据文章第四段第二句:Almost 80% of New York City’s greenhouse-gas emissions come from buildings, and 40% of those are caused, by housing..可得出答案 48.答案:D 考点::作者的写作目的
解析:本文主要让读者了解这类健康、环保、经济类住房。1月18日
A)16-20.CADBC
21-25.ACBDA
26-30.BCDAB
31-35.CA DBD
B)【语篇解读】本篇文章为应用性文题。提供了Alex Co., Ltd招聘一名ROM的信息,并对要招聘的职位提出了具体的要求。49.答案A考点::细节理解题。解析:根据文章第二段可知新的实验室还未建立。50.答案C 考点::细节理解题。
解析:依据文章第三自然段,You will help set up and run the technical and scientific support services ……;You will be expected to……be in charge of all areas of ALRL’s Health and Safety;……you will manage a small number of research support employees ……可得答案。51.答案D 考点::主旨大意题。
解析:依据第四段提供的信息,申请人要有管理和技术服务的经验、研究操作的知识及极好的交际技能等可知本段主要谈及对应聘职位者的具体能力要求。52.答案C考点::写作目的题。
解析:本篇文章为广告招聘。目的自然是让大家了解ALRL公司有一公开招聘的职位。
1月19日
A)36-40.CDCAD
41-45.CBADB
46-50.DCCAB
51-55.CADAB B)语篇分析:本篇文章为新闻报道类文体。报道索马里海盗周日抢劫三艘泰国渔船,并引用部分官员的话,让读者了解当前的索马里海盗的形势。
53.答案:A 考点::细节理解 解析:由 “The robbing of the three ships Sunday was about 600 miles outside the normal operation area for the international force„”以及 “Once you’re that far out,it's just the Indian Ocean”句意为“这次海盗袭击发生在国际保卫队正常保护区域六百英里外”,“一旦你到了那么远,那就是印度洋了”可得出答案。
54.答案:B 考点:: 主旨大意
解析:文章主要报道发生在周末的对泰国渔船的袭击,就此事引出索马里海盗的袭击已经超越国际保护队的正常护卫范围,而进入更深的海域。
55.答案:B 考点::细节理解
解析:依据„ patrols against pirates were having a “marked effect on pirate activity in the area”及 “Once you’re that far out,it's just the Indian Ocean,and it means you’re looking at trade going from the Gulf to Asia,from Asia to South Africa.”可知巡逻明显见效,又有一旦再超过那么远,那就是印度洋,那就意味着你在看管从波斯湾到亚洲,从亚洲到南美洲的所有行线。可知应是巡逻难度加大了。
56.答案D考点::推理计算题。
解析:由文章首句Somali pirates robbed three Thai fishing ships with 77 sailors on board„„及Before the Sunday robbing, pirates held 11 ships and 228 sailors.可知到发报到为止,索马里海盗应劫持水手77+228=305人。1月20日
A)36-40.ADCAC
41-45.DBCBD
46-50.BACBA
51-55.CDBAD B)语篇解读:本文为记叙文。主要记叙Jane在和丈夫离婚后下决心面对一切困难,争取孩子的抚养权,并在婚后钱财和孩子抚养等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的情况下努力生活的故事。
57.答案:C 考点::细节理解
解析:依据文章第一段第5,6句 “A law? Year, right.Don't disturb me when it comes to my children.You are never going to win.”可知
58.答案:C 解析:根据上一段的 “If John wants to see them„However, his visit in his present condition „”可知以John现在的状况不适合见孩子们,结合画线词所在句 “if he’d like to stick to a regular life”可以推断出如果John生活稳定了Jane允许他见孩子们。
59.答案:B 考点::考查学生的推断能力
解析:依据第三段首句 “While matters of money and care won't be settled for weeks, Jane hardly puts her life on hold.”此处while引导让步状语从句,意为“尽管钱和抚养的问题在几周内难以解决,„„”划线部分因为Jane几乎不让生活受到影响。因此正确答案为B 60.答案:C 考点::推理判断题。
解析: Jane面对一切压力,坚决要求孩子的抚养权;钱和孩子的抚养短期内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努力克服困难维持生活都表现了她的坚强决心。
1月21 日
A)36-40.CBDAD
41-45.CABAC
46-50.DCDAB 51-55.BCABB
B)41答案:A 试题分析:由文中Because of her English, she was often treated unfairly.可知 高考考点::考查事实细节
易错提醒:易错选B 42答案:D 试题分析:由文中 ‘I was forced to ask for information or even to yell at people who had been rude to her”可知 高考考点::考查故事细节
易错提醒:易错A 43答案:B 试题分析:由文中 “I said in an adolescent voice that was not very convincing” 及 “If I don’t receive the check immediately , I am going to have to speak to your manager when I am in New York next week.”和 “The next week we ended up in New York.” 可推断出答案 高考考点::考查文章分析推测能力
易错提醒:易错选C 44 答案:C 试题分析:由文中最后一段But now, I see it differently.To me,--------and made sense of the world.高考考点::考查分析推测能力 45.答案:D 试题分析:由文中作者母亲的经历可以推测出 高考考点::考查文章分析推断能力 1月26日
A)36-40.BCABD
41-45.ACADC
46-50.CDADB
51-55.CBACD B)46答案:A 试题分析:由第一段“However, you can have great power over what happens to you if you stop focusing on whom to blame and start focusing on how to remedy the situation.”可知 高考考点::考查文章大意概括及分析 47 答案:C 试题分析:由第一段最后两句可知 高考考点::考查推断能力 48.答案:A 试题分析:由第二段if your colleague causes you problems on the job for lack of responsibility or ability, find ways of dealing with his irresponsibility or inability rather than simply blame the person.可知 高考考点::考查细节理解 易错提醒:易错选C 49.答案:D 试题分析:文中最后一段.Winners don't have fewer problems in their lives;they have just as many difficult situation to face as anybody else.高考考点::考查细节分析理解
易错提醒:易错选 C 50.答案:A 试题分析:由文章的重点句:第二段开头句,第三段开头句等分析概括可知A最合适 高考考点::考查文章大意概括能力 易错提醒:易选错B 1月27日
A)36-40.CDACD
41-45.BACDA
46-50.BDBAC
51-55.DBBCA
B)51.答案:B 试题分析:由第一段中 “Food poisoning is usually not serious, but some types are deadly.”可知
高考考点::考查细节分析 易错提醒:易错选C 52.答案:C 试题分析:由第一段最后两句话可知 高考考点::考查学生细节分析能力 易错提醒:易错选A 53.答案:B 试题分析:由第五段Food should be kept in a refrigerator to stop microorganisms from gnawing.可知low temperatures不能导致Food poisoning 高考考点::考查事实细节分析理解 易错提醒:易错选C 54答案:D 试题分析:由第五段第一句话可以推测出D恰当,A太绝对B。C无细节支持 高考考点::考查推测分析能力 易错提醒:易选错C 55.答案:C 试题分析:由文中第五段第一句话可推测出C正确 高考考点::考查推测能力 易错提醒:易错选A 1月28日
A)36.ABBDC 41.CDADB 46.AACDB 51.DBACB
B)
56答案:F 试题分析:由评论中“The Vaccine War”.与F提示性文字anti-vaccine rally匹配得到 57答案:C 试题分析:由评论中There are certainly benefits of using a star in a film与C中图片及文字stars gurrantee a film’s success 58答案:A 试题分析:由 “who plays Harry Potter, has a fortune of ξ42 million, at 20.”与A图及提示文字全部匹配 59答案:D 试题分析:由 “are showing up at emergency rooms of state-owned hospitals” 与D中图片 emergency及提示文字相匹配
60答案:E 试题分析:由 “a central place of abnormal psychological function with her theory”与E中图片及文字相匹配
1月29日
A)21.DADAC 26.BDCAB 31.ABDBA
36.CAADC B)56.选B。根据第二个表格中Family £12.0(2 adults + up to 3 children),即是一家人(2个成年人+至多3个小孩)需要£12.0。
57.选C。根据第二个表格右边第一段最后几个单词nearest is Windsor Street(3 minutes' walk).58.选A。根据第二个表格右边第二段The House may present difficulties but the Visitors' Centre, its exhibition, and the garden are accessible(可进入的)to wheelchair user.“对于轮椅使用者来说,可能进入房子有些困难,但是游客中心,展览厅还有花园都可以进入。” 1月30日
A)36.BCBDA
41.DBACA
46.CADBC 51.ADBAD
B)59.选B。考查文章主题大意。主要看首段customers pour into a special experiment: the district's first coffee shop run mostly by students with special learning needs和第五段最后the PIT helps them prepare for life after high school.文章主要讲的是一个特殊的教育项目。60.选C。第五和第六段说明这个教育项目是为学生走出社会做准备的,所以主要是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61.选C。第四段,考查hang up的意思“挂电话”。62.选B。倒数第三段。1月31日 A)36.ABACD 41.BBBCD 46.CBAAC 51.ADCDD B)
63.选D。考查文章主题大意。纵观全文,文章主要讲的是hoatzin麝雉,这种鸟类的外貌以及生活习性。
64.选B。根据第一段has claws(爪)on its wings when young,和第三段可知,hoatzin在幼年期是有爪子的,而长大学会飞之后就没有了。
65.选A。关键是primitive“原始的,早期的”的意思。第三段第二句话。66.选D。最后一段最后一句话。2月1日
A)36.ACCDD
41.ABCAB
46.DCADB
51.DBACB
B)67.选A。考查主题大意。根据首段,很多研究表明,宠物可以降低血压,提高、心脏病恢复的几率,减少孤独感和传播快乐。68.选A。根据第一段,参见上题解析。
69.选C。第二段最后一句话,和宠物在一起人们感到更加的放松。
70.选A。最后一段最后一句话,虽然狗主的体重没有多大变化,但是却比没有养狗的人得到更多的锻炼,因为是和他们的狗在一起,他们认为很值得。
2月2日
A)41.BCACA
46.DCDBA
51.ABDCD 56.BACDB B)
71.选D。根据第二段,作者是第一次坐长途火车,带了很多杂志看,可以看出作者一开始认为坐火车是dull(乏味的)。
72.选A。根据第一段,马来西亚人很热情,总会微笑着在站台上对火车里的陌生人挥手,欢迎乘客来到马来西亚。作者很感动。
73.选B。参照第71题。作者开始并不享受火车之旅。
74.选C。倒数第二段,Soon the train pulled up at Butterworth.火车在Butterworth停下来。75.选D。文章主要讲述作者从看到马来西亚人总会在站台上笑对火车里的陌生人挥手后,心情由无聊、乏味变成高兴。可以看出,微笑能让人提起精神。2月3日
A)36.CBDBD
41.BCABC
46.ABDAC
51.DACAD B)
56选B,根据文中4,5,6三段可知只有B选项未提及
57选C文中第六段potter-a person who made pots and pans,可知potter 意为一个制作茶壶和平底锅的人,由此推断选C 58选D根据文中倒数第2段可知一些人取名是根据特征而来。比如灰色头发的人取名john Gray,高个的人取名john Tallman.所以根据题意,居住在森林旁边的人取名为Donald Greenwood 59选A 根据最后一段第一二行“some family names were made by adding something to the father’s name.The Johnsons are descendants of John可知descendants指的是后代 2月4日
A)21.DBABC
26DBADD
31.BCCAA
36.BBCBC
B)
60.选D根据文中小标题For killing wolves 第一段第三行“so the wolf population has increased”第三段第一句和第四段第一句话,可知选项D不是原因
61.选A小标题Against killing wolves 中第三段最后一句
62.选C 小标题Against killing wolves 中第二段最后两行可知强者生存,弱者淘汰是自然法则
63.选B 文中最后一段可知狼居住的地方被人类占据,它们就会跑到就近的农场等地吃人,那么人类就会反过来杀死它们 2月5日
A)21.CBDAC
26.CBDBD
31.BCACA
36.BDAAD
B)64.选D。根据文中Canadians Returning To Canada 的要求$750 CAN是免税的,所以只需交$50 CAN的关税
66.选C 根据题目中hey drive a car from Canada to America,用排除法可排除两项A,B,而D错在a certified copy 65.选A.根据文中Americans Returning To the US 的要求$800 US 免税,而next $1000US at3% 得知除800以外的800到1000以内需交3% 800乘以3%=24 2月6日
A)36.CBDAD
41.ACBBA
46.CBCAA
51.CDDBD
B)
67.选B在文章倒数第二段中有明确答案
68.选C.在文章第8段看到 There are so many issues that need to be settled...及第9节中 But the key issue is really money 69.选D.尽管在文章第8,9段中 提到存在的问题,但从最后两段中不难看出作者是持支持的态度
选B.贯穿全文须知这只是一个梦想 2月7日
A)36.CABAD
41.ACDCB
46.CABCA
51.CBDDB、B)【文章导读】本文是一篇新闻报道,大意是说明一位法国游客从冰冷的河水里救了一位落水儿童,他的这一勇敢行动感动整个纽约市。
50.C.【解析】推理判断题。根据第五自然段的首句可知本题选C。51.D.【解析】细节理解题。根据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可知本题选D。52.A.【解析】细节理解题。由第三自然段的首句可知本题选A。
53.B.【解析】推理判断题。根据文章倒数第二自然段可以推断出本题选B。2月8日
A)21.CABDA
26.DCBBC
31.DABCD
36.DACAB
B)
【文章导读】在英国,Bowler一家有幸成为400户体验20世纪初期人们日常生活的家庭之一,在这项体验活动中Bowler住进那个时期的房子,没有电话,电脑,电视,快餐身穿那个时代的服饰,通过这为期三个月的体验活动,他们一家人对于现在的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54.A.【解析】推理判断题。根据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可知本题选A。
55.C.【解析】推理判断题。在本自然段中Joyce谈到了她对当时生活的感受,有褒有贬,由此可知本题选C。
56.C.【解析】推理判断题。根据Hilary,11:rock CD一句可以推断出她想听音乐,故本题选C。2月9日
A)36.BACBD
41-45.CADBA
46.BDCDC
51.ABACD
B)【文章导读】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实用网络邮箱来传递信息,但现在垃圾邮件的泛滥已经成为网络用户们深恶痛绝的事情,人们呼吁立法来阻止垃圾邮件的泛滥。
57.A.【解析】词义猜测题。根据本文中的e-mail一词以及endless series of advertisements可以推断出correspondence在此处意思是:信件,垃圾邮件,由此可知本题选A。58.D.【解析】推理判断题。由第二自然段中的As more and more advertisers turn to spam to sell their products, individual e-mail boxes are often flooded with spam e-mails.一句可知本题选D。59.D.【解析】推理判断题。根据本段的最后一句可知本题选D。
60.C.【解析】推理判断题。通读全文可知本文作者摆出了垃圾邮件的危害,其目的是说服立法人员尽快出台法律阻止垃圾邮件的蔓延,故本题选C。
2月10日
16.CDCBA
21.BDADC
26.BBADC
31.ABDCA 解析: 这是一篇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话题:“宠物”。这篇文章文字简单,情节具有生活化的特点。就总体而言,考生能理解和掌握它的大意:说明了宠物惹人喜欢、可爱。从选材和文字特点方面可以看出,这篇文章通俗易懂,不“偏”不“怪”。如果感觉完形难度偏大的学生在做这道试题时,会相对轻松。41.答案:B
考点:分析:理解文章具体信息;
解析:
从第一段“she would go to whoever was sick and just be with them”暗示出它的表现方式,选择B,keep them company(陪伴他们)42.答案:B 考点:分析;理解文中的具体信息 解析:
从第二段结尾句“she looked down at the ground and then went and hid.I saw a tear in her eyes”可以推断出它为做错的事感到悲伤 43.答案:C 考点:分析:考查学生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解析:
通过全文的理解,和倒数第二段的提示 “There were many times when„.”总有很多时候,可以推断出它为人们所喜爱 44.答案:A 考点:分析:理解文中具体信息,情节推断
解析:
文中 “Funny thing is she would smile.This frightened people because they thought she was showing her teeth.”是解释,有趣的是:“露出牙齿”吓到了大家,其实它是在“笑” 45.答案:D 考点:分析:考查学生的概括和判断能力。
解析:
上下文的描写突出love each and everyone,第三段中She was just the most lovable dog都做出了暗示。2月11号
A)36.CADDC
41.ADBCB
46.BABDC
51.BDADA
B)阅读理解的文字风格略显诙谐,Hi, stop!但有实际的描述了一个很普遍的谋生问题:谋生在Jarolim身上既是度假休闲,又是写作和评论的源泉。这是一篇展示生活的文章。从文字设计上看,影响考生理解完整意思的因素可能是专有名词和对话的插入,但是如果避开障碍,处理好这些内容,整篇文章文字比较通顺流畅。难度并不大。但是在47、48题的理解上,部分考生会出现问题。46.答案:B 考点::考查细节
解析:文章第三段提示 “then Fodor’s, where she fell so in love with a description of the Southwest of the U.S.that she moved there.” 47.答案:B 考点::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解析:文章最后一段第一句 “As adventurous as the job sounds, the hard part is fact-checking all the information.” 提示 48.答案:A 考点::作出简单判断和推理
解析:根据全文的介绍,说明这是一种成功的生活方式 49.答案:D 考点::考主旨大意 解析:提示在文章第一段结尾句 “Hey, stop!This is no vacation-you have to finish something!”和第二段第二句 “but it never occurred to me that I could make money doing both of those things,”说明了没有想到“度假也可以谋生”的欣喜之情。
第五篇:寒假作业答案
西乡二中第一学期寒假作业
(一)答案
1.解析:A项对墨子看《春秋》的时代表述错误;B项说“墨子见过的《春秋》几乎被烧掉”表述错误;D项说“大量鲁国的《春秋》”表述不对。答案:C 2.解析:只是当时社会局面的描述。答案:B 3.解析:“天命靡常”的观点产生于春秋。答案:D 4.D(①为“派遣”,②为“出使的人”,③为“使命”,④为“出使”。)5.C(A、B、D三项皆为动词,C项为意动用法。)6.C项有误,赵威后认为於陵子仲该杀。
7.参考译文:①如果没有好的收成,怎么会有老百姓?如果没有老百姓,怎么会有君主。②这是帮助君王养民啊,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使他成就功业?
8、【答案】(1)本诗中三、四句表达了这种意思。(1分)
海棠最美最动人之处就在于含苞待放之时。海棠花蕾“新著雨”而又在“欲开时”,色泽分外鲜红艳丽,看上去有如少女含羞时的红晕,娇娆而妩媚。海棠显得别具一番风韵,显得异常之美。(4分)(意思对即可)
9、(2)第三联诗人从侧面对海棠进行烘托。(1分)那美丽勤劳的莫愁女为欣赏海棠的娇艳竟懒于梳妆,善画海棠的画家梁广也为海棠的娇美所吸引而迟迟动笔,不肯轻易点染,唯恐描画不出海棠的丰姿神韵。则海棠的美丽和风韵也就可想而知,真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了。(3分)(意思对即可)
10、略
11、(1)(5分)AE(A,小说的开头部分是小说的序幕部分,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推动情节发展”分析失当。E项“S小姐是个虚伪的人”,过于武断。)
(2)①有主见有魅力。敢于坚持自己的想法,不随波逐流;无论是换座还是中止学业写小说都表现出“我”的有主见和有魅力。②自尊心强。在有损于中国人尊严的情形面前,据理力争,维护了中国人的尊严。③刻苦勤奋。能够为自己的选择付出努力。(6分)
(3)①在S小姐要求换座时,义正词严,据理力争,在各国留学生面前保持了中国人的尊严。(2分)②在S小姐的严格监视下,提前完成试卷,并顺利通过了考试,令S小姐刮目相看。(2分)③“我”选择了S小姐的一门功课,为了维护尊严,刻苦学习。(2分)
(4)(8分)标题:①作者以“中国式尊严”为题,意在强调尊严对于那些早已失去尊严的中国人的重要,从而使小说主题更突出。(2分)②“中国式尊严”是要通过不甘落后、自强不息的努力来赢得的,更能激发读者的共鸣。(2分)启发:①一个人的尊严是要靠不甘落后、坚忍不拔的精神来维护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尊严更是如此。(2分)②尊严不是别人给的,要通过自己的坚持、完善自我、强大自我才能赢得。(2分)
12、B(胸无城府:为人坦率,没有心机。A沧海横流:比喻政治混乱,社会动荡。C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形容恰到好处。D各行其是:各自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此处应为“各司其职”。)
13、D(A“一是因为”“二是因为”改为“一是”“二是” B不合逻辑,一面对两面,把“能否”改为“不能”。C.滥用否定词造成语意混乱,去掉“不要”。)
14、C
15、⑴女生崇拜影视歌明星的人数明显高于男生,男生崇拜著名人士和体育明 星的人数明显高于女生。
⑵在偶像崇拜上,女生更带有感性色彩——这与其感情细腻、易感性强等特点有关,而男生则表现得更为理性。
16、示例一:
老师婉拒说:谢谢!不用了。一来我身体还好,再说负重也是锻炼。
学生坚持说:老师,您不负重已经是锻炼了;我年轻,不替您背我心里不安。示例二:
老师婉拒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老师要做示范,不能只说不做。学生坚持说:老师指导就行,学生应该多加训练。
17、作文
西乡二中第一学期寒假作业(二)答案
1.B(A人类胚胎干细胞在“囊胚中”而非“囊胚外表”。C胎盘是囊胚外表的扁平细胞发育而成的。D成人身上有干细胞,但不是胚胎干细胞。)2.A(与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更有价值之间无因果关系。)3.A(并未做人类实验,更未“证实”。)
4、B【解析】A 除:授官 C 赞成:帮助完成 D 处分:处理安排。A、D高中教材均是重要实词用法,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B级。【评注】(1)、语法定位,(2)结合原文上下文推断,(3)了解必要的古文化常识,此外还要注意主语定位(主语是谁?)、色彩问题、标点符号的提示价值、注释信息等,(4)整理350个常见实词的义项及用法,(5)进行直译训练。
5、D【解析】①“各部门的公文,苏绰又为它们拟定条款格式。”主语不是周文帝宇文泰;②仅是侧面欣赏他的渊博,非“倚重信任”重心偏移;⑤“他广泛地寻求优秀人才,共同拓展为政之道”,指的是苏绰非“表现周文帝对苏绰倚重信任”。
【评注】本题考查归纳整合、鉴赏评价能力,C +D级,注意审题:主语是谁?重心是什么?
6、A【解析】A,当时尚未委以重任。本题考查理解、分析综合, C +D级。【评注】注意回扣原文,找到原文有效区,根据原文推断。
7、①(周绰)在职一年多,没有被(周文帝)赏识。(“岁、未、见”的翻译各1分。)
②周文帝就把苏绰叫来询问,(苏绰)将有关情况全部作了回答。(“乃、以”各1分,状语后置句式1分。)
③苏绰常常和公卿讨论,从白天到黑夜,事情无论大小,都像是筹划在手掌之中。(“每、与、若、诸”的翻译各1分。“诸”是兼词)【评注】以上3题均为“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翻译应注意(1)、以直译为主,尽可能字字落实——因为阅卷是踩点赋分;(2)、遵循“换”(古今差异)、“调”(文言句式)、“补”(省略的)、“留”(人地官职名)等原则;(3)注意语言的准确、通顺、连贯、生动!
8、(1)开篇两旬渲染了秋日里边地紧张的战争气氛,哀怨的号角声与烽火的光焰交织在一起,有声有色地描绘出一幅边地悲壮雄浑的画面。(答案要有“战争气氛”和“悲壮雄浑的画面”之类的内容,同时要扣住诗的内容加以描述。)
9、(2)以大胆的想象,拟人化的手法,描写长安之景。“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暮云不知何时已经散去,露出皎洁的明月,多情的月亮把诗人遥想中的长安照得如同白昼:“灞桥烟柳,曲江池馆”都在多情地等待着宋军收复失地.胜利归来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抗金战争的前景充满信心的乐观态度,抒发了胜利在望的感情。(艺术手法2分,具体分析3分)
10、略
11、(1)B、D(B项“从仰慕到畏惧”的判断有误;D项“表现高原顽强向上、敢于斗争的精神”表述不当。)(2)(1)因为人进入高原,常常产生高原反应;因为高原强迫你面对它,拜谒它,让你承认自己的渺小。
(2)概括为“高原以它自己独有的方式存在着”,“人类只能贴近它,却不能征服它”。(3)(1)高原的无限广袤;(2)高原的美丽宁静;(3)高原的腾动、有生命力。(4).人应该尊重自然,崇尚自然,亲近自然,关怀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12、D项.短小精悍:形容人身材矮小,精明强干。符合句意。(A巧舌如簧: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贬义词。用于“演讲选手”属贬词褒用。B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此处搭配不当,还不如直接说“竞技状态稳定良好”。C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从根本上釜底抽薪”则犯了重复赘余的毛病。)
13、B项(A项成分残缺。句子中谓语动词“呈现”缺少宾语,应在“淳朴自然”后或句末补上“的特点”;而且“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这两个概念有交叉。C项语序不当,应将“如果”放到句首;“和”改成“或”。D项“生活习惯”包含着“饮食习惯”,将“饮食习惯”去掉。)
14、B项。本题考查语言连贯。这首诗的前两联以细致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幽静清美的夏日图画:开到一半的石榴花鲜艳欲滴,与浓绿的叶子相得益彰;风雨欲来,苍翠的槐树影子更为深沉,体现了诗人此时宁静淡远的心境和情趣。“小院地偏人不到”与“满庭鸟迹印苍苔”衔接最自然、紧密。A“林间”与“西斋”不合;C“过客稀”不及“人不到”;D“寒气”与全诗意境不合。
15、答:
①原质量比太阳大40倍以上的恒星在超新星爆炸中结束生命。②它留下的致密恒星核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塌缩。
③这样形成的一种暗天体叫黑洞。
16、例:人类在例:人类在月球上迈出的第一步,麦哲伦船队的第一次环球航行,南报大陆上的第一个考察站„„这个“一”虽然历经千险,但却是勇敢智慧的象征,勇敢智慧的成果。
17、作文点拨:如果将这道题写成议论文,用丰富的事例论证宽容是一种美德:她能化解矛盾,使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社会温馨,世界安宁,也是切合基础等级要求的。但是,为什么宽容竟有如此伟力呢?再进一步思考便会发现,宽容来自一种宽阔的胸怀,一种无私的关爱,这是我们这个世界人人都需要的呀!真正的宽容不是出于无奈,她表现的是一种高境界,一种大智慧:唯宽可以容人,唯 厚可以载物;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要成就大事业,也应该学会宽容。这种进一层思考,往往能揭示事物产生的原因,使“观点具有启发作用”。如果把这种思考作为叙事文章的中心思想来构思作文,也能给人以很好的启发。
西乡二中第一学期寒假作业
(三)答案
1. D(该项与水文无关。)
2. C(A多了“每年”。B少了限定词“大多”。D第四段有“发现即将接受评审的惟一方案不妥,实际上没有很好地实现保护文物的初衷”。)
3.D(天津大学的设计方案也可以使白鹤梁“永见天日”。)
4、答案:A,提示:A项,“善相”,擅长相面。
5、答案:B提示:①句是说向诸葛亮直言进谏;②句是客套话;③④两句是激烈的外交措辞;⑤句是表明清廉;⑥句是说处人率直。
6、答案:A,提示:A项原文“君年过七十,位至大将军,封侯”仅是相命人张裕的说法。
7、答案:(1)先主(刘备)到郫地出巡,跟他交谈,很惊异,提升他为郫地县令,后升为广汉太守。
(2)假如天下很稳定了,两位君主共同治理,不也是件很快乐的事吗!(3)(邓芝)性情刚正率直,不会掩饰自己的情绪,与一般官僚关系不和。
8、同意。“寒”意为寒冷,“碎”意为破碎。表现秋寒时节,秋叶纷纷坠地的无奈。体现了自己孤寒处境的感受,渲染出寂夜中悲凉寥寞的心情。
9、这首词上片描绘秋夜寒寂的景象,下片抒写孤眠愁思的情怀,由景入情,情景交融。作者从夜静叶落写起,因夜之愈静,故愈觉寒声之碎。“真珠”五句,极写远空皓月澄澈之境。“长是人千里”之语,可见作者久羁之苦。下片即从此生发,步步深婉。酒未到已先成泪,情更凄切。“残灯”两句,写屋内黯淡情景,与前片月光映照,亦倍增伤感。末三句,愁更难堪,情更凄切。
10、略
11、答案:
(1)解析:A项,根据文意看不出前后之间的因果关系,且李叔同是“风流儒雅”的少年公子,A项表述与原文有别。D项,对李叔同出家原因的阐述在文中缺少根据,并且“这种思想”在他出家前创作的诗词中也可以表现出来。E项,“做一样,像一样”不是作者的评价,是夏丏尊先生的评价。答案:BC(2)①音乐方面,他创办了我国第一部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提倡音乐的社会教育功能;②在近现代美术史上,他开设了室内室外写生课,且在教课中采用了男性裸体模特写生,具有历史性的开创意义;③在戏剧的发展史上,他组织成 立了“春柳社”,扮演过茶花女,因演技高超而受到日本戏剧家的高度评价;④在文坛上,他创作的诗词题材博大,内容深广,超越世人;⑤在做教师时,他脱下西装,穿上黑马褂、布鞋,戴上金丝边框眼镜,为人师表,他一丝不苟。(答出三点即可)(3)、李叔同多才多艺,文艺的园地几乎被他走遍了,而且他在很多艺术领域都卓有建树,最后他又远离了这一切,出家为僧,将生命最大化地归于平淡,因此说他是“绚丽至极归于平淡”。这句话是对李叔同的整体评价,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
(4)、赞同作者的观点。李叔同先生在做学问上非常严谨。这主要表现在他无论在哪一个领域,都能认真去做,非常负责任。如教书,他对自己的要求就是要为人师表,一丝不苟。同时,李叔同先生一点也不拘束,他在所从事的领域,无论是音乐,还是美术、戏剧,都极富创新意识,如他以敏锐的艺术灵感创造了很多中国艺术史上的第一,创 办了我国第一部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首倡男性裸体模特写生,改变只授临摹画帖的状况等。
12、D(A.心如止水:心里平静得像不动的水一样,形容固守正道,不为世俗利害所动。B.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C.“顺水推舟”比喻顺应情势而办事。这里应为“因势而导”。因势而导:顺着事物的发展趋势加以引导推动。D.“异想天开”形容想法奇特,不同于“想入非非”,“想入非非”是指思想进入虚幻的境界,完全脱离实际,胡思乱想。)
13、B(A“基于这些真实文字基础上”句式杂糅,应为“基于„„”或“在„„基础上”。C语序不当,应将“自从”调至“新生代农民工”前。D成分残缺,“实现每千名老人拥有30张床位”后缺少宾语)
14、D(此题考查语序排列和连贯。根据“甚至封存自己的矿山”可以知道,排列在最后的一句应该是能够与“甚至„„”组成递进关系,且都是说一些国家行为的,就只有③才能衔接,故排除AC项,B项中⑥和①不能构成轻微转折关系,就必须在⑤之前加一个转折词语意才畅通,但原文没有转折词语。故排除B项。)
15、树万代新风;华夏气象新;暮升日落万盏霓虹对月明
16、(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晚上好!)二千多年来,飘香的端午和不朽的诗人屈原一路相伴走来,他那爱国情怀、浪漫诗篇,已经化为民族的文化与精魂。今晚,让我们用青春的旋律、美妙的舞姿、动人的歌声,欢度民族的传统节日。(下面请欣赏晚会的精彩节目。)
17、作文指导
从整体看,“挤”的基本义有四个:
①(人、物)紧紧靠拢在一起或(事情)集中在同一时间内; ②在拥挤的环境中用身体排开人或物;
③用压力使从孔隙中出来;
④排斥或排挤。而“挤”的引申义应是指一种团结(由①引申)、竞争(由②④引申)、奋斗(由③引申)的精神。“挤”可以是主动的,也可以是被动的;有积极意义,也有局限性。从命题意图上看,出题者不是在让人来消极的面对“挤”这样一种社会现象,而是在引导大家思考,当“挤”成为一种社会实际状况的时候,我们该怎样去对待:
文章可以正向立意,积极的去面对,指出“挤”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一种不甘示弱、奋勇争先的精神;而这种“挤”的态度和精神则是时代的需要,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需要,“挤”有助于人生焕发光彩。也可以超然的去面对,谈不挤。
亦可反向立意,从道德层面去面对,批评我们特别喜欢“挤”的心态,指出这种“挤”其实反映出的是我们素养上的一种缺陷,等等,给人们下一剂猛药,唤醒一味盲目去“挤”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