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专版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一古诗词曲阅读知识梳理九下五十六钱塘湖春行(五篇模版)

时间:2019-05-14 14:06: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遵义专版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一古诗词曲阅读知识梳理九下五十六钱塘湖春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遵义专版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一古诗词曲阅读知识梳理九下五十六钱塘湖春行》。

第一篇:遵义专版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一古诗词曲阅读知识梳理九下五十六钱塘湖春行

十六、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第一句是点明钱塘湖的方位,第二句是远景。写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公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此句用“争”和“啄”两个动词,写出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勃勃生机。“几处”二字,勾画出莺声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似问非问,略显俏皮,使诗歌更富情韵,也彰显了诗人对早春钱塘湖的喜爱之情。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乱花”“浅草”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渐欲”“才能”描绘了春的发展变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机。“迷人眼”写出了春花的鲜艳美丽。“马蹄”点明诗人骑马游春。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对钱塘湖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背景资料】这首诗是长庆三年或四年(823或824)春天,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

【主题】这首诗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早春的西湖描绘得生机盎然。前四句写湖上春光,先点明环境,然后写景;后四句专写湖东景色,先写景,然后点明环境。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盛景的无比喜爱之情。

1.(2016襄阳中考)本诗通过描写西湖早春明媚的风光,抒发了诗人__喜悦__的感情,尤其是“__行不足__”三个字更是直抒胸臆,似乎让我们看到了诗人流连忘返、陶醉于湖光山色之中的情景。

2.(2016襄阳中考)这首诗处处紧扣初春的季节特征,把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请从诗歌中选择一个体现季节特征的词语加以说明。

__“早莺”——初春时飞来的莺,争着飞落到暖树上,表明鸟儿为避春寒而栖于初春的暖枝,体现了季节特征。或“新燕”——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体现了季节特征。__ 3.(2016安顺中考)全诗以“行”为线索,从“孤山寺北贾亭西”起,到“__绿杨林里白沙堤__”终。以“__最爱湖东行不足__”说明自然美景美不胜收,诗人意犹未尽的感受给读者无穷的回味。(请用诗中的原句作答)4.(2016安顺中考)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景色明丽、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的西湖早春图,抒发了作者愉悦的心情和对西湖美好景色无比赞美和喜爱之情。__ 5.请描述“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__有几处早来的黄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枝头唱歌啼鸣;不知是哪家新来的燕子,又在湖边不停地衔泥筑巢。__

第二篇:遵义专版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一古诗词曲阅读知识梳理七上七陌上桑

七、陌上桑(遵义6年未考)

《乐府诗集》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将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作者在诗的开头,即以别开生面的烘托手法,让罗敷一出场就以其惊人的美丽吸引着读者。写罗敷之美,不从罗敷本身去实写,而是从旁观者眼中、神态中虚摹。这段描写,不仅营造了活泼的喜剧气氛,同时在结构上也为那“五马立踟蹰”的“使君”的出场做了铺垫和导引。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

“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写使君看到美丽的罗敷而提出无理要求。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

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 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晰,鬑鬑颇有须;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第三节写罗敷拒绝使君,并盛夸“夫婿”以反击对方。这段夸说,表现了罗敷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

【背景资料】罗敷出门采桑时被使君发现,使君想把她霸占为妻,于是罗敷作《陌上桑》,以表明自己的态度,制止了使君的卑劣行为。

【主题】本诗通过叙述罗敷和使君面对面的斗争,歌颂了一个敢于反抗的采桑女子——罗敷,塑造了一个美丽机智、不慕富贵、不畏权势的女性形象。

1.“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这几句诗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作用是什么?

__侧面描写;衬托出罗敷的美丽。__ 2.这首诗表现了罗敷怎样的形象特征? __形象美,心灵美,机智勇敢。__ 2

第三篇:遵义专版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一古诗词曲阅读知识梳理八下四十一渔家傲

十一、渔家傲

[南宋]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前两句写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景象极为壮丽;句中的动词用得尤为贴切,“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云涛、弥漫的大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界。而“转”和“舞”则将人在风浪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了读者。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这三句,写词人梦中见到天帝。“梦魂”二字,是全词的关键。词人经过海上航行,一缕梦魂仿佛升入天国,见慈祥的天帝。幻想的境界中,词人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众的天帝形象。“殷勤问我归何处”,虽然只是一句异常简洁的问话,却饱含着深厚的感情,寄寓着美好的理想。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句中的“报”字与上阙的“问”字,便是连接上下两阕的桥梁。“路长”“日暮”,反映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经历。词人结合自己身世,把屈原《离骚》中所表达的不惮长途远征,只求日长不暮,以便寻觅天帝,不辞上下求索的情怀隐括入词,只用“路长”“日暮”四字,便概括了“上下求索”的意念与过程,语言简洁自然,浑化无迹。其意与“学诗谩有惊人句”相连,是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这一“谩”字,流露出词人对现实的不满之情。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九万里风鹏正举”与上阕的第一、二句形成呼应。这一句中的贯穿动作是渡海乘船,四周景象是海天相接,由此而联想到庄子《逍遥游》的“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句,既展示了词人的理想与抱负,传达出与命运抗争的心愿,又表现了对人间秩序的不满。说“鹏正举”,是进一步对大风的烘托,由实到虚,形象愈益壮伟,境界愈益恢宏。词人翻旧典出新意,借大鹏抟九天的风力,吹到三山,胆气之豪,境界之高,词中罕见。

【背景资料】从内容、情调及风格上看,这首词应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作品。国破、家亡、夫死的经历使她的词风趋于含蓄深沉,但这首词却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它气势磅礴,音调铿锵,是李清照词中最别具一格的杰作。

【主题】这首词通过对梦境的描述,抒写了词人对现实的不满,表达了词人烦闷的心情,充分地表现了词人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

1.(2016盐城中考)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上阕一二两句所写的梦境。

__示例:清晨,茫茫的大海上,云雾弥漫,波涛汹涌。海风呼啸,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转动一般;而无数的船帆在风浪中飞舞前进。__ 2.(2016盐城中考)下阕哪一句是对“殷勤问我归何处”的回答?该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__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表达了词人晚年在现实生活面前怀才不遇、孤独无依、奋力挣扎的苦闷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__ 3.赏析“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云”。

__比喻或用典,把自己比成大鹏,乘万里风高飞远举,叫风不要停止,把她轻快的小舟吹到仙山去,使她过着那自由自在的生活。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以及拥有大鹏高飞之志,向往自由的生活。__ 4.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作者隐喻了对南宋黑暗社会现实的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如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天帝的问话;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如用“谩”字,流露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__

下载遵义专版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一古诗词曲阅读知识梳理九下五十六钱塘湖春行(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遵义专版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一古诗词曲阅读知识梳理九下五十六钱塘湖春行(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