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点一盏心灯,倾听心灵的声音
点一盏心灯,倾听心灵的声音
文/赵才军(贵州省威宁县小海镇)
春花望月两心痴,捻墨凄填梨花词。此间孤影凝盼泪,谁在倚栏扣相思?
迫切的思念凝成了朦胧的烟雨,打湿了小巷深处石板上的一路红尘。是谁在细柳之下,持一把落刺青花的伞,吟一首小诗,厥一曲小调,眺一抹夕阳,轻润毫笔,浅写诗行?
“朱砂血,相思瘦,孤影映壁魂幽幽!今生爱,君记否?千山相隔长相守!”一纸花笺沾满了泪痕,字字珠玑万语千言,捧着经年信守的约定,挽一种淡淡的哀愁,把三生石上铭记的真爱,缱绻在默默轮转的岁月里。
瓣瓣心香,随着漫漫的烟雨飞舞,予清辉的夜中栽在了天涯,隐却了一段寂寞的行程,在执着的守候间只为一人开花。
“夜无眠,笔下相思泪满笺。四月雨,五更弦,痴心凝盼瘦娇颜!”笔尖中转过的悠然矜持,恹恹哀怨低鸣,断魂了朝朝暮暮的寂寞,妄图穿越字缝中的觅觅思念,独倚阑珊,轻蹙娥眉底抚菱花镜里又徒添的几分瘦弱。一纸载不动的千般思念,踏遍天涯,在诗词的绿肥红瘦纷飞中,勾勒出一个永恒的归宿。
轻喃的呓语在谁枕边的星空下,沉聚了唐诗的多情,梦断了宋词的温柔?不悔的承诺让谁在流年里,画地为牢,自锁心门,受尽了苦难的等待?如是,轮回里真有前世的约定,那么,今世如约的期盼是否只是穿心而过的苦楚?
笔墨里的诗词背叛了落在四月风中的哭泣,合着盛开在春的花语,将梦绕魂牵一瓣凄美的娇艳,让惨白的唇柔美如茵的吟吟诵读。将泪隐藏在月色隐去的夜里,静静等待!那个执手天涯,回首红尘的人。
蘸一缕花香,在月夜下描一副永恒的情长,临摹一段远古的尘烟,至千年韶光的落红断香处,穿越成笔尖美丽的荒芜。于遥远的羌笛唤醒的无限爱意,点燃颊上那一抹桃红柳绿的春幕!把午夜里的心思,摇曳成寂寞的百合,将温情写满星星的眼泪,自此隔守天涯。
一滴晶莹的泪,打散了桃树下的孤影,开启前世许下的契约,等来此世一生的疼爱!于是!在落烟纷纷里,把芊芊柳枝折成了依依牵挂!从此,俯首繁花一世,将姹紫嫣红零落成泥,仰看心魂以怎样的姿态缠绕在朗星疏眉中,落在等候顾盼的长睫上,把晚霞孤雁望断成痴!
染上心语的诗篇,被谁的身影打乱了墨迹?住在文字里的疼,把失眠剪断了!泪眼婆娑着轻叩弥漫夜里的每一个角落。细雨打落的残樱,一如轻许下无数遍的誓言,被一道道斜阳涂抹成了血色,载不动承诺的重担,散淡在冰冷的月色里,孤零零地悲凉着天涯。指尖划过瘦峋的箫声,一滴蓝媚之泪在风中传输着在绝望里一生挚爱的深情眷恋!绵绵不绝的想念和似水桃花的守候,携着梦进入了荒凉之城,注满一汪碧波深情的诗句,带着前世的痴怨,遵循着未了的因果,今生!等着彼岸有人划舟来渡。一句亲爱的!融化不了千山万水的遥远,若,一生的誓言等不来百年回眸,注定要跨过千山万水赴这一场咫尺天涯来相忆,花落菩提也要用尽一生苍老,去守候一个永恒!
“月弦奏,瑟瑟歌,愁思一卷眉间锁!墨笺字,情覆勾,千重莺音娇颜羞!”在守望的山岚处渴求,将蹉跎的岁月凝成初见时铭记于生命中的相许,苦等千年,刻镂一段红尘执念的故事,淋湿了星月的眼泪,绞碎了一轮笔墨的至死不渝。
点燃一盏心灯,退守在方寸之间,在天之涯处浅写守望,一任声声覆声声的呼喊,沿着思念的脉络疯长。今生刻骨铭心的温馨与记忆,凝重成胸口赤色的朱砂,蘸就幽幽执情的墨香,细细勾画,把今生最美的爱恋用真情填满温润的诗行。
第二篇:《点一盏心灯》读后感
放弃的魅力
——《点一盏心灯》读后感
《点一盏心灯》是当代著名作家刘墉的富有哲理性的散文集。刘墉旨在点一盏心灯,让人可以看清双眼无法看清的人世风景。
这本书里收集了一百多个小故事,有亲情、有战争,有人世的虚伪与真实,也有人生的欢愉与苦闷。其中共有十八篇小故事,每则小故事可能就是一个人生的缩影,其中的他、她和它,其实都有可能是正在为生存汲汲营营的我们。
度过喧腾的国庆长假,再次回味其中所展示给我们的社会的缩影,依旧发现它所描绘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是如此之真;它对人生的意义的诠释是那么得贴近现在的生活。刚刚毕业的我,极力寻找一方自己的立足之地,所以不断努力追求自认为适合自己的东西。然而回顾自己的汲取经历,我却发现,其实这条路两边的风景更美。
就像刘墉所说,“取是一种本事”、“没有能力的人取不足”。不否认自己是拥有“取”的本事的,平平凡凡的我和大多数人一样正常完成义务教育学业、接受高等教育,我都实现了上一辈人梦寐以求的愿望。但是,而今,我却发现,自己并没有掌握何为“舍”。“舍”是比“取”更高的一门哲学,刘墉说:“没有通悟的人,舍不得。”“舍之前,总要先取,才有得舍,取多了之后,常得舍弃,才能再取,所以‘取’‘舍’虽是反义,却也是一物的两面。”我们掌握了长辈赋予的技能,那就是“取”,但是每人教会我们原来生活不仅要“取”,还要“舍”。
学会选择。人初生时,只知道除了取得生命,更要取食物,以求成长;取知识,以求内涵。长大后的我们面临更多选择,因此突显了选择的重要性。选择适合自己的,不再终日碌碌,却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在何方、不知道自己究竟可以做什么„„这是一件可怕的事。一个人不了解自己,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明白自己能做什么,只能像拉着磨的驴子一样,走多远都只是在原地打转,看不到远处的风景。
舍得放弃。既然长大,则要有取有舍。孟子宣称要取熊掌而舍鱼,但是,现在的社会人都很有着“取利禄而舍悠闲”、“取权位而舍性命”的人生哲学。至于老来,则愈要懂得舍,仿佛登山履危,行舟遇险时,先得将不必要的行李抛弃;仍然嫌重时,次要的东西便得舍出;再有险境,则除了自身之外,一物也留不得。所以人到此时,绝对是舍多于取,不知舍、不服老的人,常不得不最先落水坠崖,把老本也赔了进去。
于是,刘墉告诉我们:人生是愈取愈少,愈舍愈多,那怎么办呢?
答案是:
少年时取其丰;壮年时取其实;老年时取其精。
少年时舍其不能有;壮年时舍其不当有;老年时舍其不必有。
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不让屋外的红灯绿酒影响了自己对生活的抉择,在获取的同时要记得放弃自己不当有的东西。虽然大多数人时常被迫放弃,但放弃有时也是很美的:放弃不属于自己的、放弃不适合自己的,这样的放弃,才是最有魅力的。给自己的人生旅途减负,让自己更加轻松地实现自己的价值。我想,这才是“取舍”的艺术吧!
第三篇:《点一盏心灯》读后感
《点一盏心灯》读后感
党组织生活开展的读书月活动给了我一个很大的动力,毕竟我已经很久没有好好地静下心阅读过一本书,好好地平抚一下近期忙乱波动的心灵。而且我发现自己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增加了不少,心里也不得安静。这一次的读书我相信会给自己一份精神支持,从而助于我理清思路,总结一些心得。
结合读书月方案,我精心选择了这样一本书《点一盏心灯》。一串又一串的四五百字的小故事透露出一个又一个朴实的人生道理的,虽然和近期学习没有多大联系,但是着实给我一份心灵的感动。阅读《点一盏心灯》,我觉得是一次心灵的熏陶,我可以找到源于心里的那一份支持。
这本书的内容很真实平凡,所述说的源于生活的小故事,折射出的人生道理却给我很大的体会。一个个很淳朴的主人公:天真的小徒弟、孤僻的老太太、偷药方的华佗、勤俭致富的富翁、身经百战的老兵等,这些生动地蕴含着106个人生大道理,很多很多都给了我一定的心灵洗礼。但是最难忘的莫过于老尼姑说的那一句话:“心里有一盏灯”。即使是在黑暗的地方,她都不会觉得黑,反而会更加的平静,这一点给了我很大的思考。
想想自己常常因为各种人与事的困扰陷入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如果我们不能很好调节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身体将会被我们弄得疲惫不堪。因此很有必要在自己无助难堪的时候找寻心中的那一盏灯,用它来支持你摆脱困惑。相信这种时候,心灯往往比外界的支持来得重要可靠,因为它完全是属于你的动力。结合自己的学习,我真心感受到这句话的份量。想想自己面临的压力,虽然很多很大,但这已经是事实,前面是很迷糊,但是生活还是继续,这时我们不妨让心灵保持平静,点亮属于自己的那一盏灯,既照亮了自己更照亮了别人。
看过《点一盏心灯》一书的人都会知道里面还有一则重要的小故事,即盲人拿灯走夜路。试想想一个看不见的人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但是盲人的一番话使我备受启发:”我虽然看不见,但可以为别人照明,也让别人看到我自己,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我而撞倒我了。我看不到他们,但我照亮他人,帮他们指引了路,也让他们减少一些挫折,也不会撞到我,帮助了别人也帮助了自己。”我想说这是一份智慧,应该好好领悟。无私奉献的精神很重要,为他人多着想对自己也是一份回报。
如果说用一句话来概括读完《点一盏心灯》的感受,我会想到六个字:成人即是成已。一方面我们要用自己的信念和智慧之光驱散浓重的黑暗,照亮脚下的人生路,自己找寻心灯;另一方面是多为他人着想,帮助别人,要知道个人与他人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的。书的题记说道:我们都希望在万灯之间找到一生寻求的东西,却发觉身外的成就再高,灯再亮,也只能造成身后的影子。惟有——点一盏心灯。”我想这一句话已经足以概括我的心得,作为本文的结束语了。
第四篇:《点一盏心灯》的读后感
《点一盏心灯》的读后感范文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点一盏心灯》的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点一盏心灯》的读后感1“我们都希望在万灯之间找到一生寻求的东西,却发现身外成就再高,灯再亮,也只能造成身后的影子。惟有——点一盏心灯。”这是本书作者刘墉笔下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描写的是小尼姑通悟时的感悟,这使她明白了怎样才能让自己皎然澄澈,心无挂碍。
“身外成就再高,灯再亮,也只能造成身后的影子。”这是多么精辟的一句话呀!它道出了许多人一生的困惑:有了名气,有了成就,有了许多别人渴望得到的东西。但心仍好像有一处是空着的,想找样东西来把它填满。点一盏心灯,照亮自己人生的旅途,照亮自己的一颗心,烘托出良知与才华。
这本书中,作者的许多观点都是真真确确反映了现实社会的。《造就与迷失》写道:“人们常因建设自己而造就别人,又因别人的造就而去跟随,在这改变中,某些人迷失了,不但迷失了自己,也迷失了那些曾被他造就的人。面对造就与迷失,作者强调的是在自己创造事业时,同样也给予别人机会。也许你的事业是吸引人的闪光点,但由于又盲目追从别人而使得闪光点消失而变得暗淡。这就是心境的问题,这时,我们该为自己点上一盏心灯,用炽热的光照去杂念。
朋友,为自己点上一盏心灯吧,使自己皎然澄澈,心无挂碍。
《点一盏心灯》的读后感2《点一盏心灯》是刘墉的《萤窗小语》的延续。刘墉风趣,幽默的文笔,深深的吸引着我,使我沉迷于其中。他所写的《点一盏心灯》并不是在社会的最美好的事件,一些看似平凡的事情,在他的文笔当中,也能引起我内心的共鸣。他也能在把平常的事情变得那么的不平凡,悟出了许许多多的道理。使人不自觉的就沉迷于其中。
《点一盏心灯》里面的文章,大部分都是以第三人称所写的小故事,幽默风趣,却富含哲理。小故事里面的人一般都是亲切,一些天真的小徒弟,健忘的老先生,爱做梦的少女,经历风霜的老人,或者是艰苦奋斗的商人,他们演绎了他们甜酸苦辣的一生,他们除了接受喜悦的洗涤,他们也接受了悲剧的洗礼,而人生不就是这样吗?有了酸甜,就肯定会有苦辣,有了喜悦的欢笑,就有懊悔的哭泣,无论是什么,我们都应该积极的接受。
书中《扶树与扶人》我们只有改变自己的坏毛病我们才可以有新的出发,有新的开始,才能不败社会淘汰,也获得我们人生的价值;《满了吗?》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学不完,所以就没有满的那一天,只有孜孜不倦你才会有学到更多的知识,学到更多那远大博深的知识。《只怪失手》生命中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有回头的一天,更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懊悔,可以从来,珍惜眼前的一切,珍惜自己的今天。《偷药方的华佗》华佗委屈在道观多年,却毫不灰心,最后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让他获得配方,举世成名,所以,坚持不懈就会有成功的一天。《人生的棋局》人生就是一场棋局,有失败,有成功,永远都不知道下一步有什么,未来都是一个不知数。
刘墉所著的这本书,都是通过一个一个小小的事例,一个一个的故事所悟出来的道理,小小的文字当中蕴含着那深刻的道理,平凡的事例,平凡的人,也变得高大了。
本书共107题,都以第三人称所写的,大部分都以现实的生活,描绘,那么朴实,那么的真实。《点一盏心灯》教会了我做人,为人处事,点亮心灯,驱走心中的黑暗,点亮一盏心灯,不仅带给自己温暖,也带给别人温暖。
《点一盏心灯》的读后感3妈妈向我推荐阅读刘墉的《点一盏心灯》。我随手翻阅发现这本书并不是什么经典的小说,也不是什么优美的散文,更不是什么有着完美的`结局的情节书,这只不过是一本不起眼的“道理故事书”,但是在本书里却隐藏着106个人生的大道理。
小故事,大道理。这话说来不假。《点一盏心灯》大部分都是以第三人称写的小故事,很亲切、很平易什么天真的小徒弟、孤僻的老太太、偷药方的华佗、勤俭致富的富翁、身经百战的老兵等,其中还有语文课上常提到的第三人称,什么老王、老温、老曹……,可以被替换为每一位读者,仿佛发生在自己身旁的事。此外书中也包含了一些寓言形式的童话故事、禅玄趣味的对话,乃至令人莞尔的幽默小品。其中有一则我很喜欢。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长辈,以爱吃鱼头闻名,每逢家里吃鱼,子女们总把鱼头先夹到他的碟子里;朋友们聚餐,大家也必然将鱼头让给他,只是在外面她比较客气,常婉拒大家的好意。
不久前,她去世了,临终,几位好友到医院探望他,有位太太还特别烧了个鱼头带去,那时她已无法下咽,却非常艰苦地道出了一个被隐藏了十几年的秘密:‘谢谢你们这么好心,为我烧了鱼头,但是,到今天我也不必瞒你们了,鱼头虽然好吃,我也吃了大半辈子,却从未真正爱吃过,只是家里环境不好,老婆孩子都爱吃鱼肉,我吃,我吃他们就少了;不吃,他们又过意不去,只好装作爱吃鱼头。我只一辈子。只盼望能吃上鱼身上的肉,哪曾真爱吃鱼头啊!’如今,每当听到说有人爱吃鱼头,总会多看他几眼,心想:他真是‘爱吃鱼头’呢?抑或‘吃鱼头为了爱’?”不难回答,答案就是后者。母爱无言啊!但它却是最诚挚、最洁白无暇的。
读罢故事,我心如大海翻涌,我们身边的亲人是否也在用“爱吃鱼头”的方式在表达着心中的那份爱呢?
妈妈是一位偏胖的人,每当餐桌上有我爱吃的鸡翅、龙虾、排骨的时候,她总是含笑地看着我吃,每每我好奇地问:“你怎么不吃?”得到的答案都是“我胖,不能再吃了。你瘦,你多吃点。”久而久之,一切我喜欢吃的东西在餐桌上,我都会毫不客气地大快朵颐,心中也默念:妈妈不能吃的,她太胖了。
家中的活,一切都是妈妈在承担,我都心安理得地认为,妈妈得多运动,她太胖了。
殊不知道,“我太胖了。”不正是爱的表现吗?生活中人们常常用不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让受爱者享受的坦然,接受的心安。
妈妈是一位小学老师,也许是职业的缘故,她总是用老师的方式在教育我,要求我,不允许这样,不允许那样。你看看谁谁多好,你看看谁谁进步多大!无论我取得什么成绩,听到的就是“没有什么了不起,你前面还有太多的人。”我常常在心中埋怨,为什么我的妈妈如此不了解我,不爱我呢?读罢此文的我终于明白,妈妈脸上的每一道皱纹,头上的每一根白发都在述说着“孩子,我爱你。”妈妈的爱就如同一把伞,为我遮风挡雨,在我成年时为我抵挡一切困难。妈妈的爱就像一剂药,为我疗伤,让我拥有健康的体魄。妈妈的爱就如同航标灯,引领我一路前行……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份沉甸甸的爱,我们将如何担当呢?让我们用心去感受那如同空气一样无影无形的爱,用爱将自己的人生装点得充实而无憾!
第五篇:《点一盏心灯》9月份读后感
每颗棋子的着落
——读《点一盏心灯》有感
在看似清闲的九月份,其实很多事情集中在一起了,所以过的比八月份来的忙碌。临近月末,才发现自己错过了一本启发性很强的著作。匆匆一览,自觉没有领会到刘墉先生这本书的精髓,但是对于其中的《人生的棋局》一篇,颇有体会。
刘墉先生是著名作家、画家。曾任美国丹维尔美术馆驻馆艺术家、纽约圣若望大学专任驻校艺术家、圣文森学院副教授。出版中英文文学、艺术作品八十余种,被称为“沟通青少年心灵的专业作家”。应邀在世界各地举行画展近三十次。他创作的原则是“在感动别人之前,先感动自己”、“为自己说话,也为时代说话”。
《点一盏心灯》就是这样一部启发人的心灵的故事集。它大部分都是以第三人称写的小故事,很亲切、很平易,那里面天真的小徒弟、健忘的老先生、做梦的少女、历经风霜的老兵和艰苦奋斗的商人,以及作为一般人代称的老张、老王、小王,可以被替换为每一位读者,仿佛发生在自己身旁的事。此外书中也包含了一些寓言形式的童话故事、禅玄趣味的对话,乃至令人莞尔的幽默小品。
人生就像是一场棋,对手则是我们身处的环境。有的人只能看到几步之外,甚至走一步,算一步。这样的人在时下的社会真的是很多,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清醒的认识,浑浑噩噩,完成一件事是一件事,为眼前的短暂的利益做支配。而有的人能预想十几步,乃至几十步之外,早早便做好安排。这样的人才是能称得上有远见的人,能比别人想的高、想得远,抢先占住机遇,可谓是众人梦寐以求的。但是有远见可遇而不可求的,许多人都明白有远见的重要性,但是大家也都有自知之明,故而也只有羡慕的份儿了。
在人生的这一盘棋中,有的人落子如飞,但是常忙中有错:我们的生活经常是匆匆忙忙地落实完每一件事,到头来却发现错误连篇,只能懊恼地感叹“世界上没有后悔药”。而有些人下棋又因起初思考太多,弄得后来捉襟见肘:典型的想太多。匆匆数十载的人生,老师思前想后顾虑如此之多,我们都知道那是愚蠢的行为。但是有些人就不由自主地深陷其中不可自拔,完全没有在谈大道理时的睿智。这是我们对生活的态度,想要怎样的人生,要实现自己怎样的人生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对生活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棋盘上的棋子总是愈下愈少。而人生呢?人生也总是愈来愈短。如果在早时落错了子,后来就要加倍苦恼地应付。而棋子一个个地去了,愈是剩下的少,便愈得小心地下。当身处在当下,我的反省自己,着将近四分之一的人生,我们的棋子有没有落错了,却发现自己已经无法思考。
虽然很庆幸人生的棋局,虽也是“起手无回”,但观棋的人,却不必“观棋不语”,于是功力差些的人,找几个参谋,常能开创好的局面。找到属于自己的贵人、军师固然重要,但是为什么人一旦遇到未知,就急着找本人寻求帮助。“靠山山倒,靠神神跑,靠自己最好!”何时如此经典的话被人遗忘殆尽?如果你不知道计划未来,即使是一个很差的棋士,你也能
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如果你汲汲寻求一个甚至一队参谋而不得,虽是一名很孤独的棋士,但是如果你有自己的心灵归属,孤独何惧;但是如果你因为输不起,而想翻棋盘,早早向人生告别,那必是最傻的棋士。这完全是社会上三种典型的人的真实写照。
我希望自己在以前落下的棋子中,没有一颗是落错的;我希望当下的自己每下的一部都是最精准的;我更希望未来的自己更小心地把所剩无几的棋子放在最佳的位置上。
且不要问自己到底还有多少颗棋子,因为我已深知在过去的自己,我用掉了多少。因此,我只愿真诚面对未来,只愿偶尔回头顾盼,只愿活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