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禁毒条例[精选]

时间:2019-05-14 14:00: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东省禁毒条例[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东省禁毒条例[精选]》。

第一篇:山东省禁毒条例[精选]

山东省禁毒条例

2017年12月1日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禁毒宣传教育 第三章

毒品和制毒物品管制 第四章

戒毒措施 第五章

禁毒工作保障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一章

第一条为了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公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戒毒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禁毒宣传教育、毒品和制毒物品管制、戒毒措施和禁毒工作保障等,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氯胺酮(K粉)、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第三条 禁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和公民,应当依法履行禁毒职责或者义务。

第四条

禁毒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教育与惩治相结合的方针。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禁毒工作的领导,实行禁毒工作责任制,将禁毒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平安建设等的重要内容,并将禁毒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禁毒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本行政区域禁毒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禁毒工作规划、计划和工作措施;

(二)组织实施禁毒法律、法规和规章,并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三)建立健全毒情监测评估、药物滥用预警和毒情通报机制,定期发布毒情形势和变化动态;

(四)建立禁毒工作述职讲评制度;

(五)协调解决禁毒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六)执行上级人民政府、禁毒委员会和本级人民政府的禁毒工作部署,定期向上级禁毒委员会和本级人民政府汇报禁毒工作;

(七)建立禁毒工作考评制度,对下一级禁毒委员会、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禁毒工作情况进行督促、考核。

禁毒委员会办公室承担禁毒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第七条 公安、司法行政、教育、卫生和计划生育、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交通运输、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海关等禁毒委员会成员单位应当组织、协调、指导本系统的禁毒工作,明确负责禁毒工作的人员,合理安排禁毒经费预算,落实本级禁毒委员会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禁毒工作部署、要求,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禁毒工作;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配合做好禁毒相关工作。

第八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毒品预防和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等工作,指导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落实禁毒防范措施。

县(市、区)禁毒委员会应当对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展禁毒工作情况进行指导、检查。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建立毒品违法犯罪行为举报奖励制度,公开举报电话、奖励措施,并对举报人的身份信息予以保密,依法保护举报人的人身安全;对举报有功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第十条

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禁毒宣传教育、科学研究、戒毒康复服务等禁毒相关工作。

第二章

禁毒宣传教育

第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禁毒宣传教育体系,将禁毒宣传教育与法治宣传教育、道德教育、健康教育、科普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等相结合,组织开展经常性的禁毒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禁毒意识,提高公民自觉抵制毒品的能力。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设或者确定固定的禁毒教育场所,免费向社会提供禁毒宣传教育服务。第十三条

县(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对村民、居民和流动人口的禁毒宣传教育。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从事禁毒工作相关人员的教育培训。

第十五条 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应当将禁毒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禁毒宣传教育。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活动。

学校发现在校学生、教职员工有吸食、注射、持有毒品等涉毒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及时予以制止并报告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安机关。

第十六条 公路、水路、铁路、航空、城市轨道交通等交通运输经营者、管理者,应当在经营场所人员密集区的显著位置设立禁毒警示标识,开展禁毒宣传教育。

第十七条 娱乐场所和旅馆、洗浴、茶馆、酒吧、会所、互联网上网服务等场所的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立禁毒警示标识,张贴或者摆放禁毒宣传品,公布举报电话,对从业人员进行禁毒宣传教育培训,依法落实禁毒防范措施,预防毒品违法犯罪行为在本场所内发生。

第十八条 新闻媒体应当经常开展公益禁毒宣传教育,免费刊登、播放禁毒信息、公益广告。

公共图书馆、科技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应当配备禁毒知识读物。

第十九条 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团体应当会同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开展家庭禁毒宣传教育,增强家庭和青少年的禁毒意识。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对未成年人进行毒品危害的教育,防止其吸食、注射毒品或者进行其他毒品违法犯罪活动。

第二十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应当参与社会性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并结合工作实际,加强对本单位人员的禁毒宣传教育。

第三章

毒品和制毒物品管制

第二十一条 禁止非法种植罂粟、古柯植物、大麻植物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可以用于提炼加工毒品的其他原植物。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禁种宣传,定期组织公安、农业、林业等部门开展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巡查。

各级人民政府发现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应当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制止、铲除。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发现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应当及时予以制止、铲除,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

第二十二条 禁止非法生产、买卖、运输、储存、提供、持有、使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

禁止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食品中添加罂粟壳、罂粟籽、罂粟苗等毒品原植物及其非法制品。

禁止违反规定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处方或者使用证明。

第二十三条 公安、发展改革、交通运输、农业、商务、卫生和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海关等部门应当在职责范围内,加强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易制毒化学品及其生产经营者的监督管理,建立信息共享、动态管理、流向追溯、责任倒查等制度,提高管理效能。第二十四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销售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的监督检查,发现市场异常销售情形的,应当及时处置,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纳入处方药管理的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开具处方;药品零售企业应当严格执行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实名登记、限量销售、专柜专人管理等规定,发现超过正常医疗需求,大量、多次购买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的,应当立即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报告。

药品生产、批发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经营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发现异常购买情形的,应当立即暂停销售,并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报告。

第二十五条 企业或者个人将生产经营场所、反应釜等设施设备出租或者转让给他人,用于化工、医药产品生产、储存的,应当如实记载承租或者受让企业名称、营业执照注册号,承租人或者受让人个人信息,出租期限、转让时间,出租或者转让生产经营场所、设施设备的主要用途等情况,并自出租或者转让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向公安机关报告相关信息。

第二十六条 对含有麻黄素类物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易被提取制毒的复方制剂,以及尚未纳入国家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目录但是易被用作制毒原料或者配剂的化学品,由省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会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制定管理措施,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二十七条 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储存、使用和进口、出口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易制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建立内部管理制度,按照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止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第二十八条 物流运营单位应当实行运输、寄递客户身份、物品信息登记制度,发现客户委托运输、寄递疑似毒品或者非法委托运输、寄递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易制毒化学品的,不得运输、寄递,并立即向公安机关和有关管理机构报告。

第二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网络制作、发布、传播、转载、链接吸毒、制毒、贩毒的方法以及技术、工艺、经验、工具等涉毒违法信息。

网络运营者应当加强对其用户发布信息的管理,发现利用网络进行涉毒违法犯罪活动、传播涉毒违法犯罪信息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并采取停止传输、保存记录、删除违法信息、防止信息扩散、留存后台日志等措施。

网信、通信管理、公安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网络涉毒违法犯罪信息的监测、处置。网络运营者应当予以配合。

第三十条 公安机关发现生产、经营、运输、储存、携带、持有用于吸食、注射毒品的专门用具,应当予以收缴、处理。

第三十一条 广播影视、文艺表演团体以及相关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因吸毒行为被公安机关查处未满三年或者尚未戒除毒瘾的人员,不得邀请其作为主创人员参与制作广播电视节目或者参与文艺演出;不得播出其作为主创人员参与制作的电影、电视剧、广播电视节目以及代言的商业广告。

第三十二条 禁止吸食、注射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船舶、轨道交通工具、航空器等。已经取得机动车、船舶、轨道交通工具、航空器驾驶证照的人员,被查获有吸食或者注射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船舶、轨道交通工具、航空器的行为,正在执行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措施,或者长期服用依赖性精神药品成瘾尚未戒除的,其相关驾驶证照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大中型客货车和出租车驾驶人因吸毒被注销驾驶证的,取消其从业资格。校车驾驶人有吸毒行为记录的,取消其校车驾驶资格。

第三十三条 公安机关发现大中型客货车、公共汽车、校车和出租车驾驶人有吸毒行为记录的,应当通报其所在单位调整其工作岗位,加强监督管理。

交通运输企业、配备校车的学校发现驾驶人员有吸毒行为的,应当责令其停止驾驶,并向公安机关报告。

第三十四条

公安机关按照有关规定设立的毒品实验室,承担吸毒检测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易制毒化学品、毒品原植物等涉案物品的检验鉴定分析工作。

第四章

戒毒措施

第三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开展戒毒工作,应当采取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等措施,建立戒毒治疗、心理矫治、康复指导、救助服务兼备的工作体系,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员。鼓励吸毒成瘾人员自行戒除毒瘾。

对戒毒人员戒毒的个人信息应当依法予以保密。

第三十六条 公安机关应当对吸毒人员进行登记,实行动态管控。吸毒人员户籍所在地与现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现居住地公安机关负责动态管控,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应当予以配合。

对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吸毒人员,公安机关不再实行动态管控,并应当及时更新登记信息:

(一)吸毒被查获后,未被认定为吸毒成瘾,并且自被查获之日起三年内没有吸毒行为的;

(二)被责令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并且自执行之日起三年内没有吸毒行为的,但是拒绝接受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或者严重违反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协议的除外;

(三)被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并且自解除之日起三年内没有吸毒行为的。

第三十七条 公安机关对执法活动中发现的吸毒人员应当进行吸毒成瘾认定;因技术原因认定有困难的,可以委托具有资质的戒毒医疗机构进行认定。

第三十八条 吸毒人员可以自行到具有资质的戒毒医疗机构接受戒毒治疗。

戒毒医疗机构应当与自愿戒毒人员或者其监护人签订自愿戒毒协议,并自协议签订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将有关信息向所在地县(市、区)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报告。

第三十九条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组织实施。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工作需要成立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具体承担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的机构,按照规定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并向社会公布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机构的地址和联系方式。

公安、司法行政、卫生和计划生育、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进行指导和支持。

第四十条 对吸毒成瘾人员,公安机关可以依法责令其接受社区戒毒;对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公安机关可以根据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评估建议,依法责令其接受社区康复。

社区戒毒人员、社区康复人员应当按照规定到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执行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报到。

第四十一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承担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的机构应当在社区戒毒人员、社区康复人员报到后,及时与其签订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协议。协议包括下列事项:

(一)社区戒毒人员、社区康复人员享有的权利和可以获得的帮助;

(二)社区戒毒人员、社区康复人员应当遵守的规定;

(三)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的具体措施;

(四)违反协议的责任;

(五)应当明确的其他事项。

第四十二条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需要设置、调整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应当经省禁毒委员会审核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四十三条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收治戒毒人员,应当对其身体进行检查;除出现病情、伤情危及生命需要立即送医疗机构救治或者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的外,应当依法收治。

对患有传染病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设置专门区域,采取必要的隔离、治疗措施。

第四十四条被依法强制隔离戒毒的吸毒人员是未成年人或者生活不能自理人员的唯一抚养人、扶养人、赡养人的,公安机关在作出强制隔离戒毒决定的同时,应当将未成年人、生活不能自理人员的情况通知其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其户籍所在地与现居住地不一致的,通知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收到通知后,应当立即对未成年人、生活不能自理人员进行妥善安置,并及时将安置情况书面告知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通知吸毒人员。第四十五条吸毒人员自愿接受强制隔离戒毒的,应当经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所在地公安机关书面同意后,进入指定的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戒毒。

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应当与自愿接受强制隔离戒毒的吸毒人员或者其监护人就戒毒治疗期限、戒毒治疗措施、权利义务等事项签订协议。

自愿接受强制隔离戒毒的吸毒人员应当与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分开管理。

自愿接受强制隔离戒毒的吸毒人员在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生活费用由本人或者其监护人承担。

第四十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戒毒康复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提供就业信息,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和扶持戒毒康复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帮助其回归社会。

单位招用就业困难的戒毒康复人员并订立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照规定享受国家、省有关税收和社会保险补贴等优惠。

第五章

禁毒工作保障 第四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与毒情形势相适应、职能配置完善、岗位设置科学的禁毒机构和队伍,加强禁毒专业力量建设,保障禁毒工作需要。

第四十八条县级以上禁毒委员会应当加强禁毒工作信息化建设,建立禁毒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开展毒品监测和禁毒信息的收集、分析、使用、交流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司法行政、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和计划生育等部门应当将与禁毒工作相关的信息和数据及时、准确汇入禁毒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第四十九条省和设区的市禁毒委员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毒品问题重点整治地区,明确整治任务。

国家和省、设区的市确定的重点整治地区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禁毒综合治理,按期完成整治任务;未完成整治任务的,不得参加以地区为单位的文明创建、平安创建等评比表彰活动。

第五十条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提供禁毒宣传教育、戒毒康复指导、吸毒人员心理干预等专业服务。第五十一条鼓励社会工作者组织、志愿服务组织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参与禁毒预防、宣传教育、科学研究和戒毒社会服务等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司法行政、民政等部门和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团体,应当对禁毒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进行指导、培训,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便利。

第五十二条 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成立或者参加禁毒、戒毒、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等领域的行业组织,依照章程开展工作,加强行业自律。

第五十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安、司法行政、卫生和计划生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对禁毒工作人员的职业保护,防范和减少禁毒工作中的职业风险。

对因禁毒工作致伤、致残、死亡的禁毒工作人员,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给予抚恤和工伤待遇。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四条 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法律、行政法规已经规定法律责任的,适用其规定。

第五十五条违反本条例,公路、水路、铁路、航空、城市轨道交通等交通运输经营者、管理者未在经营场所人员密集区的显著位置设立禁毒警示标识的,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五十六条违反本条例,娱乐场所和旅馆、洗浴、茶馆、酒吧、会所、互联网上网服务等场所的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在显著位置张贴或者摆放禁毒宣传品的;

(二)未对本场所从业人员进行禁毒宣传教育培训的。

第五十七条违反本条例,药品零售企业发现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异常购买情形未按照规定报告的,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违反本条例,药品生产、批发企业发现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异常购买情形未按照规定报告的,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并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五十八条违反本条例,企业或者个人将生产经营场所、反应釜等设施设备出租或者转让给他人用于化工、医药产品生产、储存,未按照规定报告相关信息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九条违反本条例,物流运营单位发现客户委托运输、寄递疑似毒品或者非法委托运输、寄递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易制毒化学品未按照规定报告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条违反本条例,携带、持有用于吸食、注射毒品的专门用具情节严重的,由公安机关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生产、经营、运输、储存用于吸食、注射毒品的专门用具情节严重的,由公安机关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一条违反本条例,广播影视、文艺表演团体以及相关单位,邀请因吸毒行为被公安机关查处未满三年或者尚未戒除毒瘾的人员作为主创人员参与制作广播电视节目、参与文艺演出,或者播出其作为主创人员参与制作的电影、电视剧、广播电视节目的,由文化综合执法机构依法责令改正,并对邀请方、播出方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播出上述人员代言的商业广告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代言人属于上述人员仍然播出商业广告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广告费用,并处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交通运输企业发现驾驶人员有吸毒行为,未责令其停止驾驶并报告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第六十三条违反本条例,各级人民政府、禁毒委员会及其成员单位和其他有关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禁毒委员会或者主管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按照规定开展禁毒宣传教育的;

(二)未按照规定进行毒品和制毒物品管制的;

(三)未按照规定开展戒毒工作的;

(四)未完成禁毒工作部署、要求的;

(五)未按期完成禁毒重点整治任务的;

(六)其他未履行禁毒工作职责的情形。

第六十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安、司法行政等部门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主管机关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弄虚作假、隐瞒毒情的;

(二)挪用、截留、克扣禁毒经费的;

(三)泄露举报人信息的;

(四)利用职务便利,索取、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五)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七章 附则

第六十五条本条例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禁毒教案

《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知道常见毒品的名称,初步了解毒品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

2.懂得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和远离毒品的方法,能够自觉拒绝和远离毒品。3.培养学生对生命有一种负责的态度,并形成宣传毒品危害的责任意识。教学重难点:

1.知道什么是毒品,认识毒品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

2.知道怎样预防毒品,提高学生抵制毒品的能力。

教学准备:

1.网络教室、多媒体计算机。

2.搜集有关毒品危害的资料并制作成“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网络禁毒歌曲《远离你》

一、播放视频,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生活幸福吗?(幸福)是的,我们每天穿着漂亮的衣服,吃着可口的饭菜,有爸爸妈妈的呵护,有老师同学的关心,我们的生活真是美好!你们就像一朵朵美丽而娇嫩的花儿,正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竞相开放。可是,也有许多的生命却在如花的季节而悄然凋谢,那是多么令人痛心呀!

(播放视频:鬼一样的活着----大学女生亲述吸毒经历)

师:同学们,听了这个感人的故事,看了这些辛酸的画面,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说?

(学生畅所欲言,大家请五六个学生说,其他的同学同桌交流)引出课题---《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

二、认识毒品

1.谈谈你们所知道的毒品。(指名三四个说)

2.师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3.毒品的种类(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一种 麻醉药品(大麻、可卡因、海洛因)第二种 精神药品(****、甲基苯丙胺、咖啡因)来源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 天然毒品(鸦片、大麻)

第二类 半合成毒品(海洛因、是从鸦片中提取乙酰合成海洛因)第三类 人工合成毒品天然没有,完全人工合成(冰毒、氯胺酮)作用分:三种类型

第一类 兴奋剂(冰毒、可卡因)

第二类 抑制剂(鸦片、海洛因、还有镇静催眠药、氯胺酮等)第三类 致幻类(麦角酰二乙胺等)4.我国常见的毒品有:(多媒体课件出示)

(1)鸦片(2)海洛因(3)摇头丸(4)冰毒(5)吗啡(6)大麻 5.师:同学们,毒品看起来五花八门,眼花缭乱,它对人们的危害可大了!

三、感知毒品的危害,痛恨毒品

1.教师出示相关网址,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在网上浏览一些吸毒者惨状的图片,案例,视频,了解毒品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的危害。

2.小组交流汇报,老师归纳小结:(1)毒品摧残人的身体

(2)毒品破坏家庭生活,倾家荡产,家破人亡,(3)吸毒导致堕落、走上犯罪道路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3.探究青少年吸毒的主要原因

师:吸毒会摧残人的身体,毁灭幸福的家庭,甚至会影响整个社会。我们看了这些案例,真为这些吸毒者的美好青春和生命而感到痛惜。为珍惜自己美好的青春和生命,请警惕“毒品”的诱惑。那么一些人为什么要走上吸毒的不归路呢?原因是什么?结合自己见闻、生活实例,小组讨论青少年吸毒的主要原因。

4.学生交流,老师归纳总结:①无知、好奇。②他人的不良影响。③寻求刺激,追求不良时尚。

四、自觉抵制毒品,向毒品说“不”

1.师:作为生活在今天的青少年,我们面对的社会是那么的复杂,一些丧心病狂的贩毒分子会以各种手段来引诱我们上钩,以求中饱他们罪恶的锦囊。因此,我们必须高度警惕!

2. 分小组讨论:小学生应如何拒绝毒品? 3.交流后老师归纳总结:

(1)在毒品面前不能存在一丝一毫的好奇心。(2)注意交友,不结交不良朋友

(3)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拿陌生人给的赠品,如:饮料、香烟等(4)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辨别是非的能力(5)做禁毒宣传员,让广大青少年懂得珍爱生命。

五、拓展延升,当好禁毒宣传员: 让学生设计毒品宣传教育的方法。

六、总结升华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毒品的危害性有了一定的了解.请你们要永远记住: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让我们大家一起携手,远离毒品,珍爱生命,为如花的你唱响生命的赞歌!

(全体起立,声情并茂地朗读《生命如花》,多媒体课件出示并配音)

第三篇:禁毒作业

班级得分

一、选择题(10题,每题5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07年12月29日通过,并自2008年()起施行。

A、5月1日B、6月1日

C、7月1日D、8月1日

2、毒品区别于毒物的自然特征是()。

A、依赖性 B、非法性 C、危害性 D、合法性

3、维护了中华民族尊严的著名历史事件“虎门销烟”指的是:(),在林则徐的主持下,在广州城外虎门海滩,将收缴英、美鸦片贩子的走私鸦片全部予以销毁的禁毒壮举。

A、1839年6月3日 B、1840年6月9日

C、1841年7月17日 D、1842年10月10日

4、吗啡的成瘾性很强,并且有很多衍生物,下列不是吗啡的衍生物的是()。

A、海洛因B、杜冷丁C、美沙酮D、麻黄素

5、下列不属于兴奋剂类毒品的是()。

A、冰毒B、摇头丸C、可卡因D、海洛因

6、吸食、注射毒品严重破坏人体的生理机能和免疫机能,引起各种并发症,最终导致()。

A、昏睡B、毒瘾发作C、吸毒死亡

7、《禁毒法》规定,国家采取各种形式()。

A、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教育

B、普及毒品预防知识,增强公民的禁毒意识

C、提高公民自觉抵制毒品的能力

D、以上说法都正确

8、拒绝毒品“零计划”行动是由哪个部门发起的?()

A、全国妇联 B、全国总工会 C、团中央D、教育部

9、吸毒的危害有哪些方面?()

A、危害个人,包括:摧残人的身体、扭曲人格、引发自伤、自残、自杀的行为、传播疾病等。

B、危害家庭,包括:对家庭成员身心摧残、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贻害后代等。

C、危害社会,包括:诱发违法犯罪、影响国民素质、吞噬社会巨额财富、影响国计民生等。

D、A、B和C10、“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

A、7月9日 B、6月26日 C、3月12日 D、5月17日

二、判断题(10题,每题5分)

11.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12.摇头丸是一种药品。()

13.吸食过量大麻烟可引起气管炎、咽炎、气喘发作、喉头水肿等疾病。()

14.我国《刑法》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15.从年龄来分,青少年是我国容易沾染毒品的重点人群。()

16.有人认为长期吸毒才会上瘾,偶尔吸几次不会上瘾。()

17.毒品问题与艾滋病、恐怖活动并称为当前人类社会的三大公害。()

18.1840年英帝国主义为了向我国强行输入鸦片,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

19.鸦片是一种无色、无味的物质。()

20.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吸食、注射毒品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A 4.D 5.D 6.C 7.D 8.B 9.D 10.B

二、判断题

11√12×13√14√15√16×17√18√19×20×

第四篇:2017禁毒教育小结

沙雅县第三小学禁毒教育工作小结

毒品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世界性公害,禁毒工作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项重大工作,而禁毒教育宣传又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指导下,我校围绕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这一主题,深入落实、全员参与、注重方法、师生互动,通过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力争达到预期目的,并在实践中有所发现和创新。

一、以责任为中心,健全教育宣传工作的领导机构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禁毒教育,成立了禁毒教育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并对作责任人明确分工。各班主任担任组员,形成了分层次、多元化、网络化的有效管理机制。其中,由黄校长组长指挥教育处、大队部落实禁毒宣传工作的策划,由德育组落实禁毒教育工作的布置及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展;后勤处陈业强副校长牵头,提供整个教育宣传工作的后勤保障。在此基础上,并对全校所有教职工明确了必须履行的工作职责以及相应的奖罚措施。为配合教育宣传工作落实,学校从不多的办公经费中划出一块,全力支持禁毒教育宣传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以课内外学习为阵地,夯实教育工作的理论基础

我校把禁毒教育纳入法制教育体系,而法制教育既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贯彻公民道德纲要工作中的艰巨任务,通过全体教师齐抓共管,毒品预防教育围绕“六个一”开展活动,即“读一本禁毒书籍、看一部禁毒影视片、参观一次禁毒展览、听一场禁毒报告、办一份禁毒知识小报、组织一次禁毒班队活动、向家长进行一次宣传,教育工作成效明显。

1、为了配合教育工作落实,学校购买了《毒品预防教育》宣传读本,进行系统辅导。学校多次借来禁毒教育VCD碟片,组织学生观看。并结合课本知识进行恰到好处地讲解,使学生切实巩固毒品预防知识,增强禁毒、拒毒意识。

2、品德组牵头,由品德与班主任老师、科任老师就“珍惜自我、健康抉择”和“参与禁毒斗争、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教育和讨论。引导学生们通过查阅、展示资料,了解我国吸毒人员现状,分析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及其危害性,提高拒毒、防毒能力。

3、对高年级学生开设“青春期专题讲座”,并将吸毒对青少年的身心影响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在学生中进行毒品预防宣传教育。

4、学校以推进平安校园为契机,提前做好宣传准备,并主动联系将最新的各种禁毒宣传图片布置在专用展室,让学生在阅览时完成自我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5、为了使教育效果更明显,还专门邀请学校法制副校长来校做专题讲座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明确禁毒、防毒意识,真正做到全方位提高学生对毒品的深刻认识,真正将毒品预防工作深入学生心中。

三、以活动为重点,强调宣传工作的扎实效果

学校通过多项宣传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传递给身边的第一个人。为配合宣传工作的开展,在校宣传工作小组的领导下,宣传工作深入校园、家庭、社会各处,构建了三位一体的宣传体系,宣传工作落到实处。

校园宣传,入心入脑。为配合整个宣传工作的进行,学校围绕“珍惜自我,健康抉择”这一主题在校园举行禁毒知识小报比赛,并将好的作品展出,让全体同学都来学习。为配合禁毒宣传工作在校园全面开展,学校还举行了禁毒知识抢答赛、分年级完成禁毒知识答卷、举行禁毒主题中队活动、征集学生及家长对我校禁毒教育工作的评价和建议,多途径、多渠道进行校内宣传工作,让每位学生对禁毒知识有更深的了解,对生命也更加珍惜。

家庭宣传,有板有眼。学校给每位家长发放“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倡议书,让全体学生在家里进行宣传。活动开展既锻炼学生宣传能力,又发挥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工作的纽带作用,家长对学校的做法非常赞同,对学校禁毒知识宣传的各项做法深表感激,于是自发地与学校一起,共同努力,构筑防毒拒毒的钢铁 长城。社会宣传,有声有色。学校抓住每一次宣传的契机,大力向社会宣传禁毒知识。学校根据住址相同的学生,组成小团队,与村委会联系,共同做好农村禁毒宣传,深得本地区居民赞扬。学校还通过宣传展板、宣传图片展、发禁毒宣传单及制作禁毒头饰等多种途径向人们传播禁毒知识,宣传活动的开展多次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赞扬。

我校的禁毒系列教育宣传工作,注重方法,效果显著。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怀,更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帮助。为了更科学有效的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我校决心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多方配合,长抓不懈,一如既往的抓好禁毒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师生防毒、拒毒意识,确保我校这片“无毒”净土永远不被污染,真正确保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窗口的地位。

沙雅县第三小学

2017年6月

第五篇:禁毒教育教案

禁毒教育教案

九年级(2)

2017-9-25 教学目标:(1)加强禁毒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2)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禁毒观念。教学过程:

一、导入(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助还要通过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教师和社会不可能时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事,才能有效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的侵权侵害。所以,在加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中学生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二、主要内容

1、什么是毒品?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内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什么是毒品犯罪?

毒品犯罪是指违反国家和国际有关禁毒法律、法规,破坏毒品管制活动,应该受到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

3、毒品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毒品问题诱发其他违法犯罪,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毒品问题渗透和腐蚀政权机构,加强腐败现象;毒品问题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4、了解毒品(播放图片,介绍几种较常见毒品)(1)鸦片

鸦片,又称阿片,包括生鸦片和精制鸦片。将未成熟的罂粟果割出一道道的刀口,果中浆汁渗出,并凝结成为一种棕色或黑褐色的粘稠物,这就是生鸦片。精制鸦片亦称“禅杜”,即经过加工便于吸食的鸦片。另外还有鸦片渣、鸦片叶、鸦片酊、鸦片粉都是鸦片加工产品,均可供吸食之用。长期吸食鸦片可使人先天免疫力丧失,引起体质严重衰弱及精神颓废,寿命也会缩短,过量吸食可引起急性中毒,可因呼吸抑制而死亡。(2)海洛因

海洛因(Herion)通常是指二乙酰吗啡,它是由吗啡和醋酸酐反应而制成的。海洛因被称为世界毒品之王,是我国目前监控、查禁的最重要的毒品之一。吸食海洛因极易成瘾,且难戒断,长期吸食者,瞳孔缩小,说话含糊不清,畏光,身上发痒,身体迅速消瘦,容易 引起病毒性肝炎、肺气肿和肺气塞,用量过度会引起昏迷、呼吸抑制而死亡。

(3)吗啡

吗啡(Morphine)是鸦片中的主要生物碱,在医学上,吗啡为麻醉性镇痛药,但久用可产生严重的依赖性,一旦失去供给,将会产生流汗、颤抖、发热、血压升高、肌肉疼痛和痉挛等明显的症状。长期使用吗啡,会引发精神失常,大剂量吸食吗啡,会导致呼吸停止而死亡。

(4)大麻

大麻产自地球上的温暖地区或热带地区,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法律所禁止的大麻的叶子、苞片和花朵中含有一种叫做四氢大麻酚的化合物。含这种四氢大麻酚的大麻主要产在印度、摩洛哥等地。今天世界上多数毒品大麻是在墨西哥和哥伦比亚种植的。(5)可卡因

可卡因是一种最强的天然产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是从古柯属植物古柯灌木的叶中撮出来的一种生物碱。此类毒品主要有古柯叶、古柯膏、可卡因等品种。可卡因是具有高度精神依赖性的药物,可造成吸服者精神变异,焦虑、抑郁或偏执狂,身体危害表现为眼睛反应特别迟纯,耳聋、口腔、鼻腔溃疡,丧失食欲并导致营养不良,大剂量使用会造成严重全合并症甚至死亡。

(6)冰毒

冰毒即甲基苯丙胺,又名甲基安非他明、去氧麻黄碱,是一种 无味或微有苦味的透明结晶体,形似冰,故俗称“冰毒”。

三、吸毒对社会的危害

(1)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2)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3)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无论用什么方式吸毒,对人体的身体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害。

四、讨论:了解了这么多毒品的危害性,谈谈感受

五总结:禁毒是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公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秩序的工作。运用行政法令和群众监督的力量,促使吸食或注射鸦片和代用麻醉剂者戒绝瘾癖,限制和取缔种植、收贮、制造、转运、贩卖毒品和毒具行为的一项社会风俗改造工作。禁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和公民,应当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履行禁毒职责或者义务。通过一节课的学习,要深刻明白毒品的危害性及禁毒的重要性,让同学们从自己做起,拒绝毒品,做一个身心健康的青少年。

下载山东省禁毒条例[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东省禁毒条例[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禁毒心得体会600字(样例5)

    禁毒心得体会600字 > 禁毒心得体会600字 毒品,是每个人都不敢靠近的一种东西,因为人们都知道,一旦靠近了它,就不能再舍它而去,会对它上瘾,所以有许多人都畏惧地躲开。但有些人会......

    贯彻落实全县禁毒会议(样例5)

    芦党发〔2011〕34号 贯彻全县禁毒会议精神意见 县禁毒办: 2012年3月2日,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全县禁毒工作会议,会议全面总结了2011年全县禁毒工作,分析了当前禁毒斗争形势,安全部......

    山东省情况

    山东省基本情况 一、山东省概况 山东省地处中国东部、黄河下游,是中国主要沿海省市之一,总面积为15.67万平方公里,截至2013年,常住人口为9979.31万人,是继河南省之后列第二位,其......

    禁毒学

    毒品——万恶之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毒品日益泛滥,对无数人,无数个家庭都造成了不可抗力的危害,那么问题来了,想要减少甚至杜绝毒品给我们带来的危害,就需要我们先去了解毒品是什......

    禁毒

    禁毒 1、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2、莫沾毒品,莫交毒友。 3、防毒反毒,人人有责。 4、扫除毒害,利国利民。 5、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 6、吸毒是犯罪的祸根。 7、毒品一日不绝,禁毒......

    禁毒

    防范新型毒品宣传教育资料一、新型毒品的概念 所谓新型毒品是相对鸦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而言,主要指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是由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所......

    禁毒材料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 班级:九(1) 主讲人:吴正权 课时:1课时 时间:2016年5月31日 内容: 毒品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大中城市中的贩毒分子和吸毒分子往往会......

    禁毒学

    毒品在我国屡禁不绝的原因 首先展示一下新中国刚成立时禁绝毒品的成果: 一.烟祸荼毒,燃眉之患 旧中国留给新中国一副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以鸦片烟毒为主的毒品泛滥,种植罂粟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