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我奶奶”到孙眉娘--论莫言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从“我奶奶”到孙眉娘
——论莫言小说中的叛逆女性形象
关键词:《红高粱家族》《檀香刑》 反抗
野性
屈服
摘要:无论中外,一个优秀的作家在自己的异常丰富的艺术人物画廊里,如果缺乏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的话,多少总是有些遗憾。莫言没有这个遗憾,因为他有“我奶奶”和孙眉娘。本文通过对莫言小说《红高粱家族》中“我奶奶”的形象与《檀香刑》中孙眉娘的形象的异同的分析和比较,而引出对莫言小说中叛逆女性形象的深入探讨。
莫言的情爱小说具有反叛精神的女性形象是充满欲望张力的反叛,她们的反叛更多地表现在生理上,而心理和精神上则是顺从的。她们的叛逆具有不彻底性。她们的生命历程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顺从-反抗-妥协,即婚前对传统秩序的顺从与接受,婚后对传统家庭结构的反抗与瓦解,恋爱后对传统情爱模式的妥协及屈从。这种叛逆女性形象是动荡社会的必然产物,使平民无可奈何的抗争与垂死挣扎的体现,具有时代意义。同时也为莫言小说中的魔幻残忍增添了一份温柔而终被湮没的色彩。
一、不得已的顺从
“我奶奶”被迫嫁给一个麻风病人。在被送往十八里坡时,“我奶奶”悲怆、绝望,完全一副听天由命的模样,无可奈何的命运。嫁给一个麻风病人,哪个人能心甘情愿呢?麻风是传染病。现在法律明确规定麻风病人禁止结婚。同麻风病人通婚,实在是件残忍的事情。很明显,“我奶奶”是绝对不愿意嫁给那个麻风病人。可是,她还是选择了出嫁,没有反抗。在那一群伙计的刺激下,“我奶奶”终于忍不住失声痛哭。那是她最初无力的倾诉,渗透着血泪的痕迹。“我奶奶”正值妙龄,生命才刚刚启始,姹紫嫣红的生命却交付断井颓垣,怎能不另人悲哀。阳光也穿不透潮湿的心角。她也只能用眼泪来发泄。
而孙眉娘一出场就显示了她鲜明的性格特征:“尖刻泼辣、多情浪荡、艳丽风骚”。由于出生卑贱,眉娘从小跟着唱地方戏“猫腔”的戏子父亲孙丙长大,没有受到过多少文化教育的熏陶。尽管长得绝色天香,大家也认为她的美貌是“可以进宫当娘娘的”但她“因为两只大脚,这个致命的缺陷,二十岁时,她已经成了嫁不出去的老姑娘。后来,美貌如花的孙眉娘委屈地嫁给了县城东关的屠户赵小甲。初见钱夫人时,眉娘深深地为自己的大脚而自卑。可见此时的眉娘仍是顺从于世俗的。
这种顺从,是为了生存,无依无靠的弱女子,除了顺从,别无他法。可是无论是“我奶奶”还是孙眉娘,她们骨子里是野的,她们一时的顺从酝酿着更强烈的爆发。
二、爱情带来的反抗
《红高粱家族》中“我爷爷”在“我奶奶”出嫁时做轿夫,一路上试图与她调情,并率众杀了一个想劫花轿的土匪,随后他在“我奶奶”回门时埋伏在路边,把她劫进高粱地里野合,两个人由此开始了激情迷荡的欢爱,接下来“我爷爷”杀死“我奶奶”的麻疯病人丈夫,正式做了土匪,也正式地成为她的情人。从这段充斥着暴力与性,完全违背传统伦理道德,可看出“我奶奶”充满情欲与野性,“她什么都敢干,只要她愿意”,她当然不是传统的“贤妻良母”,但她渴望自由与解放的人类本能却让她浑身充满了生命的张力。而这抗争之火正是“我爷爷”的爱情点燃的。
《檀香刑》中眉娘形象中最具有光彩的一笔,莫过于她对钱丁的爱情。一开始,眉娘对钱丁的好感,只是与杀猪屠狗的白痴丈夫相比,而不由自主地对仪表堂皇谈吐高雅的钱丁产生爱慕。这种爱慕更多的是出于一种虚荣,以及生理欲望的焦渴;这种肉体的欲望是如此热烈地焚烧,以致于她得了相思病,整天嘶哑着发出骚情的笑声,甚至吐血成疾。但在百般煎熬中,眉娘也清醒地意识到了自己与钱丁之间天悬地殊的阶级距离:一个卑下的戏子的女儿,屠夫的老婆,大脚的女人,怎么配得上麒麟般的朝廷命官?“人分高低贵贱。鸟儿一律平等”,她为人世间的等级观念而担忧自卑,于是希望天老爷,能够把她变成一只白鹭,把她的心上人也变成白鹭,“让俺的脖子和他的脖子纠缠在一起永远地解不开”。甚至这种等级观念让她决心彻底忘掉钱丁,尤其是在喝了断情粉之后。但这时候,她的灵魂已经不听命于她的理智了,她的欲望赤裸在彻夜无眠的月夜里,但这种欲望已经升华了,从简单的肉体向往变成了真正的爱情,超越一切差别的爱情。她再也管不住自己了,她对自己波滔汹涌的爱情无能为力。直到孙丙与钱丁斗须发生,她得知心上人竟然暗地里拔了她亲爹的胡子,悲愤难忍要去报仇,她以为相思病治好了。但哪知道这只是为她实现自己的狂热的爱找到了一个借口,更是找到了一个良机。她温情脉脉的精心打扮,让她自己都吓了一跳。“这哪里是去行刺,分明是去卖骚。”在潜意识中眉娘依然没有减弱半分狂热的爱。所有的借口都在泪水滚烫的四目对视中逃走了,什么力量也阻挡不了眉娘喷薄而出的又苦又甜又恨又委屈的爱情。钱丁热烈的回应,给了眉娘巨大的勇气,在与钱丁元配对峙时,她振振有辞,不卑不亢!爱到极致,什么道德规范、阶级差别都在她眼前消解完尽了!而且她始终是爱情的主动者,不依附任何东西,甚至不依附男人!她爱得一身正气、一身霸气、一身凄美之气!
这两位女性的抗争,是对真正爱情的追求,是对自身自由的解放,是对封建礼教的藐视,是对传统道德的反叛。可是反抗受社会因素和女性自身因素的制约,具有不彻底性。
三、无可避免的屈服
莫言作品中的民间女性,在追求婚外爱情的路上,都充满了牺牲精神。在获得爱情之初,她们的反抗是积极的,勇敢的。《高梁家族》里“我奶奶”就曾发出为自己的身体作主的自由宣言,不顾世俗的眼光,与“爷爷”轰轰烈烈地相爱。《檀香刑》里眉娘为了追求自己的爱,她舍弃尊严,忍受嘲讽,义无反顾,无怨无悔。
然而当她们如愿得到心仪的男子之后,她们却又在潜移默化中进入了传统的以男性欲望为核心的传统爱情模式中。她们在追求所爱的男人时,遇到其他充满诱惑力的女性,她们便互相敌视,甚至不断地调整自己以迎合男性角色。在这一过程中,她们将自己置身于欲望的边缘,甘愿受制于男性角色,所以说,恋爱后她们是将自己融入传统情爱模式的。
《红高粱》里的“我奶奶”在撞破“我爷爷”与自己的侍女恋儿偷情时,她也上演了王熙凤的那出“大吃醋大撒泼”。她先是大闹,接着“把恋儿饱满的脸抓出了十几道血口子,”之后又“对准爷爷的左腮打了一巴掌”。可以说“我奶奶”这次得撒泼发狠是对男权社会下享有性自由特权的男人的一次自发性的猛烈暴发。然而这种表面的反抗显得那样软弱无力。因为面对“爷爷”的愤然离去,“我奶奶”权衡之后,最终订了一条迎合男人的“三家条约”,即“爷爷在奶奶家住十天,就转移到二奶奶家住十天,不得愈约。”面对男人的出轨,她们未曾想过,要跳出这个“多女共侍一男”的怪圈,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完整的爱情,反而一味地去迎合这个处于“欲望核心”的男性,并为此与自己的“同类”争风吃醋,进行滑稽而残酷的竞争。
《檀香刑》里的眉娘深爱着钱丁,但她在与钱丁的交往中却有一种骨子里的自卑感。她认为自己是“一个戏子的女儿,一个屠户的老婆,一个大脚的女人。人家是高天,你是卑土;人家是麒麟,你是野狗。”钱夫人的出身名门更加深了她的自卑感,所以,她对这份爱的要求仅限于能够做钱丁身边的丫鬟。
其实真正支配她们行为的是隐藏在背后的“一夫多妻制”。从父系社会代替母系社会,形成宗法制家族制度起,一夫多妻制就产生了并受法律的保护,为习俗所允许。多妻的最初目的是为了传宗接代,实现下以继后世的婚姻目的。所以,大丈夫三妻四妾,就成为了社会的普遍现象,这种观念被女性接受并植根于她们头脑中。这种关系的最直接结果是使女性处于情与性的饥渴状态,于是,女性对丈夫的其他女人产生了怨恨之情,而这种怨恨没有施发到造成这种不平等现象的男性身上,却施发到同是受害者的女性身上。“一夫多妻制”造就出以男性欲望为中心的传统情爱模式。在传统的情爱模式中,处于欲望结构核心位置的总是一个男性,处于底部的则是几个美丽而又充满诱惑力的女性,她们之间互相敌视,都想战胜对方从而和男性角色构成唯一的情爱关系。所以男性角色总是居于主导地位,女性则处于欲望的边缘,受制于男性角色,并不断地调整自己以迎合男性角色。
《红高梁家族》中的“我爷爷”和“我奶奶”及恋儿的感情瓜葛。《檀香刑》中钱丁和眉娘、钱夫人,几个女人之间相互敌视,争风吃醋都是为了能与男性角色构成唯一的情爱关系。所以说,在追求情爱时,莫言笔下的这几位女性只是获得了身体上的性爱解放,并未真正走出男权中心的樊笼,获得真正平等自由的爱情。
四、从顺从,到反抗,再到妥协的必然性
《红高粱家族》中的“我奶奶”在死前说过这么一段话:“天,说什么叫贞节?什么叫正道?什么是善良?什么是邪恶?你一直没有告诉我,我只有按着我自己的想法去办,我爱幸福,我爱力量,我爱美。我的身体是我的,我为自己做主,我不怕罪,不怕罚,我不怕进你的十八层地狱。我该做的都做了,该干的都干了,我什么都不怕······”这个女人在与余占鳌野合时的狂放不羁,她在遇到淫恶的日本鬼子时的佯狂装疯,她在与黑眼姘居时的轻狂不屑,可以说,她是在疯狂地啜饮着生命自由的琼浆。
《檀香刑》中的孙眉娘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一提到这个名字,我们脑子中肯定会浮现出“浪”、“野”、“风流”等字眼,也就是这个人物性格最核心的品质。但是眉娘的“浪”里有正气,“野”中有柔情,“风流”间不掩痴心,同时又浑身散发着对一切礼教伦理道德制度的彻底反叛和对人性中自由美好的热烈追求。在她身上,有着很多来自民间的污垢和局限,比如她的风流成性,比如她善于用美色来达到自己的各种目的,比如她天真地以为可以用自己的撒娇来拯救亲爹„„而所有暧昧、风骚的行为在眉娘看来,是一种天经地义的事情,而且可以毫无顾忌地响堂堂地说出去,俺就要这般这般,怎么着?这样一来,原本事件所具有的那种说不清的暧昧全都消失殆尽了,只剩下一份触手可及的真实情怀,反而让人在一种民间的戏谑和夸张中感受到认同和喜爱。
可是她们由顺从到反抗最终却变成了屈服,究其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 一方面,她们的悲剧受时代和地域的局限性。她们生长于摇摇欲坠的清王朝末期,封建礼教观念并无放松,反而因为高密乡的闭塞,阻碍了当时先进思想的传入,导致封建思想的坚如磐石,稳如泰山,不可动摇。
另一方面,亦有女性自身的弱点的原因。由于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她们的思想都处于鸿蒙未辟阶段,只能从人的本能出发来思考问题,这也就决定了她们处事方式。无依靠,则找依靠,听从他人安排嫁为人妇;爱上了,则疯狂纵欲,不顾后果,不顾他人眼光;被爱情伤了,没办法了,那就努力迎合爱人吧。为什么她们就不能不依靠任何人,去追求一份真正独立,平等,公平的爱情呢?这是由她们自身性格和思想上的缺失所造成的。
五、此种女性形象的存在意义
莫言在其小说中摒弃了中国自古以来评价女性的传统尺度,不仅改变了“贤妻良母”、“纤纤淑女”这样的“柔弱女子”形象的传统定位,而且赋予这些女性更多的阳刚之气和雄性特质,塑造了一个个女中豪杰与巾帼英雄,他立意写出并颂扬这种“男性化”的女性,在女性世界里发现并鉴赏原属于男性的雄强之美。他笔下的女性敢爱敢恨,冲破了传统的束缚,勇于追求自由的爱情,具有坚毅的品质和在苦难中生存的耐力,努力撑起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她们面对外来的压迫,敢于抗争,不惜一切代价守卫自己的精神家园,在生命的广阔天地中恣意地遨游,让自我的叛逆个性尽情地飞扬。
而女性的弱点就像为这曲悲凉的雄性壮歌中添入了几笔轻快明丽的柔情色彩。宽容、隐忍、坚韧、野性、反叛、勇敢,都是莫言对女性最美的赞歌。
第二篇:论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论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摘要: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有着不同的类型和特征,大致可分为:命运悲惨的女性、自发反抗的女性、新旧夹缝中的女性三种类型。本文从其作品中撷取了单四嫂子、祥林嫂、爱姑、子君这几位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的女性一一分析。鲁迅笔下这几个主要女性的悲剧,固有其个人性格的原因,作者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但作品挖掘的最终造成她们的悲剧的根源是压迫人、毒害人的封建制度、封建思想。
关键词: 鲁迅 女性形象 封建 悲剧 反抗
Abstract: Mr.Lu Xun is a famous thinker and writer in modern China.The female image in his novels have different types and features, can be broadly divided into: the tragic fate of women, spontaneous women against women, the old and the new cracks in three type.In this paper, from his works capture the fourth Shan's wife, Xianglin's wife, love regardless, Zijun this several with strong tragic color female one analysis.Lu Xun under the several major female tragedy, its inherent personality, author both sorrow for their unfortunate, nuqibuzheng, but mining works resulting in the root of their tragedy is oppressed, toxic to the feudal system and the feudal ideology.Key words: Lu Xun
female image
against
feudal
tragedy
目 录
一、逃避的反抗:单四嫂„„„„„„„„„„„„„„ 1
二、被迫的反抗:祥林嫂„„„„„„„„„„„„„„ 2
三、主动的反击:爱姑„„„„„„„„„„„„„„„ 3
四、觉醒的反抗:子君„„„„„„„„„„„„„„„ 4
参考文献„„„„„„„„„„„„„„„„„„„„„ 5
鲁迅以妇女为主人公的作品不多,但很有代表性。《明天》、《祝福》中的单四嫂和祥林嫂,都是失子的寡妇,深受封建制度的压迫、封建思想和礼教的毒害,命运悲惨却从没想到要去抗争。《离婚》中的爱姑具有较明显的反抗性,但并没有跳出封建礼教的圈子。《伤逝》中的子君,是有文化有知识的“五四”时代的新女性,敢于冲出封建家庭,与自己的爱人自由结合,但由于封建势力的压迫、以及个人的思想局限,同样是一步一步地走向了悲剧。鲁迅通过这几个悲剧性的女性形象,既同情她们的遭遇,又批评了她们自身存在的缺点,更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腐朽、反动的封建宗法制度,揭示了妇女要获得解放,首先必须取得社会的解放这个深层的含义。
一.逃避的反抗:单四嫂子
最早以女性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小说是《明天》,单四嫂子是鲁迅在小说中塑造的第一个女性悲剧形象。她具有中国传统妇女的优良品质,勤劳、善良;也具有旧社会农村妇女的弱点,逆来顺受。她是中国旧社会农村“受苦受难兼愚昧无知的妇女形象”。
单四嫂子在“前年”夫死了后,一直靠纺纱来养活自己和她年幼的儿子宝儿。应该说,成了寡妇后,她在精神上是很难顶住封建礼教及社会上的各种压迫的,但是因为宝儿的存在,使她觉得有了“明天”,有了希望,有了精神支柱,也是她能够一个人坚持下来的理由。但是即使是这样的苦日子也不长,宝儿的不幸夭亡,使她唯一的精神支柱没了,她也就失去了自己的“明天”。这同时,等待她的不止是丧子的不幸,还有来自社会上的各种各样的人的摧残和压迫,没有一个人来是真正安慰她和关心她的,都是各有所图连她仅有的财物也随宝儿的死一并没了,她的“明天”也彻底的没有了。单四嫂子一直是处在封建礼教的规范里,她已经接受这些规范,这样的生活在她看来是正常的是合理的,面对凄苦的生活,她想到的是她唯一的希望——宝儿。可是丈夫、儿子死后,她还要面对一连串的经济上的敲诈勒索和精神上的伤害和侮辱,可想而知,单四嫂子只得在太大、太静、太空的屋子里赶快在睡梦中去找她的宝儿。她不可能知道去反抗各种压迫,在她看来是必然的,她剩下的就只有逃避了,而且就在当时对她这么一个农村妇女来说反抗是过分的期待,她只能在顺从、悲哀中惨淡地失去“明天”。最多她想这一切都是因为儿子的死造成的。明天,应该是给人希望的,但是单四嫂子的“明天”确实沉重的的打击和失望。鲁迅先生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下层劳动妇女在封建各种压迫中不断受到摧残的境况,她毁灭了宝儿,也毁灭了单四嫂子,但是单四嫂子没有反抗,这给我们心灵以沉重的震撼。鲁迅就是要通过单四嫂子的不反抗,或者说是逃避的反抗,让世人警醒,是妇女争取、反抗的时候了,文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是多么的希望她能有一点觉醒啊。
二.被迫的反抗:祥林嫂
《祝福》是《彷徨》的第一篇作品,其中的主人公是祥林嫂,总的说她是一个封建伦理制度下的牺牲品,她所受的压迫和摧残,不管从精神上还是肉体上,比起单四嫂子,更为悲惨。祥林嫂是一个温顺、善良、无知的普通农村妇女,是在封建伦理包围和影响下土生土长的,一直受到封建政权、皇权、族权、夫权和神权等等的“熏陶”。她对于封建礼教是很认同的,也在按照封建伦理道德在规范自己。因此在她受到压迫的时候,她的反抗是浅层次的,是被动的,当然也是势单力薄的,也不可能是主动的有意识的彻底反抗。从祥林嫂身上我们看到了反 抗的身影,虽然是被动,而且结局是失败的,但是这已经是一大进步了,让我们看到另外一丝希望的曙光。
祥林嫂的第一次反抗,是她的第一个丈夫刚死后,婆婆要将她像牲畜一样卖掉时,她被迫逃了出来,到鲁四老爷家做工,只想过自己平淡的日子,也是为了远离婆家的压迫。这是一次突破,她反抗的是封建族权和婆婆的强大权威,无疑这点是值得肯定的。第二次反抗是祥林嫂被夫家人从鲁镇劫回,卖到贺家,她“一路只是嚎,骂,抬到贺家墺,喉咙已经全哑了”。抬出轿来,几个大男人使劲擒住她也拜不成天地,一不小心,她就“一头撞在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个大窟窿,鲜血直流”。这“异乎寻常”的反抗是祥林嫂对将她但牲畜般买卖的婚姻制度的反抗。但她还是受封建思想影响太深,最终还是服从了这次婚姻,安心地呆在贺家了。虽然她的反抗最终是屈服了,但是这次的反抗也足足让周围的人感到惊讶了,也使我们从祥林嫂的拼命的反抗中对女性的解放看到了希望。她第三次的反抗,应该是更深入了,但是也使最后的反抗了。她开始质疑封建神权,质疑鬼神的存在与否,对有无地域也产生了质疑,这是从根本上怀疑封建社会所宣扬的思想。这是一次精神层面上的深刻反叛。鲁迅通过塑造祥林嫂这个受到强烈压迫的妇女悲剧典型形象,给我们揭示了广大农村妇女悲惨的命运及其社会根源,表现了鲁迅对妇女的深切关心,也从这里看到了进步和希望。
三.主动的反抗:爱姑
爱姑是鲁迅笔下最具反抗性的农村妇女形象,但爱姑的思想还没有摆脱封建礼教的钳制,她的反抗是不自觉、不彻底的。她认为自己有理,因她是三茶六礼定来的,花轿抬来的,到了婆家又“低头进,低头出,一礼不缺”,对方没有理由“撇掉”她。她所依据的是自己的婚姻和行为完全合乎传统的“礼”,而不是男女平等、婚姻自主。当然,爱姑不可能有这样先进的思想,因为辛亥革命并没有给她进行过这种人权思想的启蒙教育,更没有给她创造出离婚还可以自由结婚的条件,事实上所谓离婚就是封建社会的休妻,那是比寡妇还不如的下场。因此,在她面前、在她脑子里没有一条可以独立自主的生活出路,她还不能不依赖丈夫而生存,还不能脱离开这种依附关系。她闹了三年,并不是真的闹离婚,只是为了赌气,为了不被对方“撇掉”而被休回娘家去。她要争的,其实只是一个做男人附庸的地位。所以,从这一点看,她的反封建思想还是很粗浅、很不彻底的,带有那个时代的印记。
爱姑在离婚悲剧中暴露了她的许多弱点。她对封建势力的认识是天真狭隘、幼稚糊涂的,她对封建统治者始终抱有幻想。自己的抗争失败了,还认为自己“误解”了七大人,自己“太放肆”、“太粗鲁了”,于是“非常后悔”,最后“恭恭敬敬地退出去”,竟然连自己的敌人是谁还搞不清楚,真正的可悲!她理直气壮地来,服服贴贴地走,让人们看到封建阶级权威、封建传统观念是怎样根深蒂固的钳制着被压迫者的头脑!
四.觉醒的反抗:子君
《伤逝》中的女主人公子君,是另一种类型的妇女形象。她不同于祥林嫂、爱姑等无知农村劳动妇女,她是受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有知识的女性,子君的反抗和觉醒,是鲁迅在探索女性问题上的另一思考和另一方面的探索发现,而且子君的觉醒有了更深入的表现,更具有主动意识和理论指导,是妇女解放的另一新台阶。
子君生活的时代,仍然是一个深受封建思想影响的社会。她在家有严厉的父亲,在城里上学又要受到胞叔的严厉管束,就连她去找涓生的路上,也会受到监 视。但子君毕竟是一个知识女性,“五四”前后提倡的新思想、新道德在她身上得到了体现。她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从旧的封建家庭勇敢地走了出来,她“目不斜视地骄傲地”来到会馆,听自己心爱的人“说家庭专制,谈打破就习惯,谈男女平等”,她“分明地,坚决地沉静地”宣布:“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为了争得彻底的恋爱自由,子君还毅然斩断亲情,与涓生在小胡同建立起了小家庭。这是他们取得了小胜利,但悲剧也就开始上演。青年自由恋爱是不能容于那个时代和社会的,在子君与涓生结合之初,他们就被迫斩断各种亲情,子君的叔叔不再认她做侄女,涓生也与原来忠告他的几个朋友决了交,他们在社会上开始孤立了。之后局子里一纸解职令导致涓生失去了唯一的经济来源,这客观上加剧了他们感情上的破裂。经济上的拮据,使得涓生开始不满子君的把小家庭生活当作全部人生意义,涓生还觉得子君也成为他的拖累,只好被迫分离,而子君在随父回家后不久便凄惨死去。子君开始在走出来时,给我们莫大的希望,她有理想,有自己追求的目标,不是盲目的斗争,有武装自己的新理论,并知道拿起个性解放,恋爱自由与封建伦理进行坚决斗争。可是,封建势力非常强大,他们先是被社会孤立,然后又被迫失去经济来源,使他们完全被孤立,被一步一步逼向绝路。子君的失败给我们巨大的震撼,也使我们明白,面对封建势力,单个人的反抗最终都会失败以结束。而且,封建思想的影响不是简单的就能除掉的,子君自己在走出来后,也受封建女子在家持家务的思想的影响,把小家庭的生活看做自己人生的全部意义。子君的可贵之处是她敢于反抗,并有强烈自我觉醒的意识,积极接受进步思想,敢于朝着自己的理想抗争的精神。
鲁迅先生对旧社会妇女形象的描写是非常深入而且也是很生动真切的,表现了深刻的思想内涵,给人以震撼和警醒。我们看到了鲁迅对妇女的关心和同情,本通过对她们的描写探索女性解放的出路。通过祥林嫂、单四嫂子和爱姑等悲惨命运的描述,深刻揭露了封建制度及其伦理道德对人的精神的摧残和虐杀,揭露和鞭挞了封建宗法制度的野蛮、残忍和虚伪,特别是表现了套在中国劳动妇女身上的精神枷锁的沉重,使她们无法从根本上走出封建的桎梏。从单四嫂到子君,她们的反抗意识是一步一步增加和强烈,她们的觉醒意识也在悄然出现,她们的反抗值得称赞,也是通过对她们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女性的“明天”。
鲁迅笔下这几个主要女性的悲剧,固有其个人性格的原因,作者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但作品挖掘的最终造成她们的悲剧的根源是压迫人、毒害人的封建制度、封建思想。鲁迅剖析的是国民的灵魂,目的就是要改变人们的精神,挽救国民的灵魂;同时,也寓示了社会制度必须要革命,国民的思想才能得到彻底的解放。这就是鲁迅深刻的思想,他的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参考文献: [1]李希凡.《呐喊》 《彷徨》的思想与艺术.[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 社.1981.[2] 邓志远.《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萃》.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4] 李新宇.《鲁迅的选择》.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版.[5] 史志谨.《鲁迅小说解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6] 张秀枫.《鲁迅小说全编》.[z].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4
第三篇:论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服饰描写
恋衣情结——张爱玲浓墨刻画的女性服饰
刘洁林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江西 赣州 341000)
摘 要:张爱玲对服饰的迷恋直接影响到她的小说,她在小说中对女性服饰的描写在现代文学史中首屈一指,描述了清末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女性服饰的发展变化。她将服饰写得那么唯美,在文本中传达着“恋物”的情结,让人重新发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色彩。
关键词:张爱玲;小说;女性服饰;恋物;
每一个妙龄的女郎都会对服装特别敏感,但在张爱玲,这种敏感和占有欲似乎太过招摇,而成了张爱玲小说及其身份的徽章。通过服装,她自恋、自我标榜,在文字上塑造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这些人物都带上了张爱玲尚未磨灭的贵族气息。张爱玲对服装的精益求精与她精巧的文字之间多少有些重叠,仿佛她在构筑一座文字之塔的同时,也在为自己编织一件衣裳。张爱玲的“恋衣”情结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她那一位着装漂亮优雅的母亲。张爱玲小说中的服饰描写的精雕细刻,纤毫毕现值得引起注意。她将各种色彩斑斓、款式多变的服饰展示,这成为作者和小说人物身份、心理、性格与命运的外化,成为诠释人物存在的方式,也使她的小说风味迥异,绚丽多姿。本文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张爱玲的身世
张爱玲出身名门,身份显赫,贵府小姐。
说起张爱玲的家事,最早要追溯到她的祖父张佩纶,乃是光绪年间官至都察院侍讲署佐副都史,是“清流党”的要觉。她的祖母李经
(菊耦)是李鸿章的女儿。李鸿章再朝四十余年,官至文化殿大学士,无日不在要津,签订《马关条约》,《中俄密约》,《辛丑条约》,这都是这位北洋大臣的“杰作”。中外人士提起清末政治人物,李鸿章的知名度可说无人能出其右。张爱玲的家事显赫远不止于此.张爱玲的母系黄家,是首任长江水师提督黄翼生和后母系的孙家------曾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的孙宝琦。对于在文坛上的一名作家来说,应该说张爱玲家世的显赫已经无人能比及。可以说是张爱玲的第一奇,出身的不平凡也早就了张爱玲生活经历的与众不同,又一个传奇在她的身上演绎。
张爱玲虽然出身显赫,但由于种种原因到了她父母一代,家道已然完全败落。父亲属于遗少型的少爷,母亲则是一个时髦的新女性。3岁时张爱玲随父母生活在天津,有一个短暂的幸福童年。受父亲风雅能文的影响,张爱玲从小就会背唐诗,给了她一些古典文学的启蒙,鼓励了她的文学嗜好。同时也受母亲向往西方文化的影响,生活情趣及艺术品味都是西洋化的。然而好景不长,父亲娶姨太太后,母亲不但勇敢地冲出了家庭的牢笼,而且更勇敢地与姑姑一起出洋留学,而年幼的张爱玲,则在失去了母爱之后,还要承受旧家庭的污浊。
张爱玲是一个天才儿童,6岁入私塾,在读诗背经的同时,就开始小说创作,7岁的张爱玲随家回到上海,不久,母亲回国,她又跟着母亲学画画、钢琴和英文,中学时期的张爱玲已被视为天才,并且通过了伦敦大学的入学试。后来战乱逼使她放弃远赴伦敦的机会而选择了香港大学。在那里她一直名列前茅,无奈毕业前夕香港却沦陷了。关於她的一切文件纪录尽数被烧毁。对於这件事,她轻轻地说了几句话:“ 那一类的努力,即使有成就,也 是注定了要被打翻的罢?......我应当有数。”心中也是充满着惋惜的。
此后张爱玲返回上海,因为经济关系,她以唯一的生存工具―――写作,来渡过难关。就在她被认定是上海首屈一指的女作家,事业如日中天的同时,她恋爱了。偏偏令她神魂颠倒的是为大汉奸汪精卫政府文化部服务的胡兰成。张爱玲为这段恋情拼命地付出。她不介意胡兰成已婚,不管他汉奸的身份。
战后人民反日情绪 高涨如昔,全力捕捉汉奸。胡兰成潜逃温州,因而结识新欢范秀美。当张爱玲得悉胡兰成藏身之处,千里迢迢觅到他的时候,他对她的爱早已烧完了。张爱玲没能力改变什麼,她告诉胡兰 成她自将萎谢了。然而,凋谢的不只是张爱玲的心,她惊世骇俗的写作才华亦随之而逝。她始终没再写出像《金锁记》般凄美的文章。
1947年与胡兰成离婚,1952年移居香港,1955年离港赴美,并拜访胡适,1956年结识剧作家赖雅,同年八月,在纽约与赖雅结婚,1967年赖雅去世,1973年定居洛杉矶;两年后,完成英译清代长篇小说《海上花列传》,1995年九月逝於洛杉矶公寓,享年七十四岁,也许是命运捉弄人在张爱玲去世的时间恰逢中国的中秋节。一名传奇的人物离去了,然而她的文字却继续着它的传奇,被无数人品味研究着,有的人说,读张爱玲的文字,让人畅快淋漓,心情舒畅,有的人却说读张爱玲的文字让人心情低落,情绪悲怆,然而我却觉得张爱玲的文字让我陷入沉思,她的思想不是用笔写下来的,而是需要读者静下心来慢慢品味的。一位传奇的人物走了,是我们的遗憾,她的文字将永久流传。
二、张爱玲的性格
一个人性格,在我看来与家庭环境有着必然的联系,照此推理,张爱玲如此的家世,如此的出身,也就注定着她的性格也不同常人。对于一个在三岁便失去了母爱的小女孩来说,没有了母亲的呵护,注定这一辈子将会成为一个从骨子里就是一个坚强的人,果不其然,在张爱玲以后的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事情也都证明了这一点。除此以外,张爱玲还拥有着很多与众不同的性格。她勇敢,天资聪颖,在九岁时便开始懂得写投稿信来发表自己的作品。她孤傲不凡,却时刻引人注目。在衣着的搭配上就充分的体现了这一点。见过张爱玲第一面的人,都会为她的衣着所惊叹。你很难用奇装异服的词句来形容她,但她的衣着款式、色彩的确与众不同。张爱玲不但在服装上出新出奇出古,在颜色的选配上也喜欢用一种鲜明而又参差对照的色彩。柠檬黄,大红,葱绿,桃红,士林蓝都是她常选用做衣料的色彩。张爱玲幼年与母亲学画画,她的画抽象,大胆,却又意味深长让人难以捉摸,就如同她的人一般。
有人评价张爱玲是个着实的小女人,实实在在,物质远超抽象的理想的人,但我却更觉得张爱玲是个心中有着大城府的小女人。
在幼年时期,张爱玲这样评价自己“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然而,当童年的狂想逐渐褪色的时候,我发现我除了天才的梦之外一无所有——所有的只是天才的乖僻缺点。世人原谅瓦格涅的疏狂,可是他们不会原谅我。” 经历了坎坷的幼年生活后,张爱玲也锻炼成为一个坚强,独立的新女性,对事情有自己的判断和见解,在逃出父亲的家后张爱玲过上了自己的生活,开始自己文学创作的路。
在生活大潮中张爱玲不断成长,作为一个女人,她是令人敬佩的。她敢于付出,敢于追求自己的真爱,在风华正茂的青春年代,她为追求自己的真爱,不顾外人的强烈反对,顶着被人唾骂的风险,执着的向自己所追求的方向前进着。在晚年,据说晚年的张爱玲手头不太宽裕,居无定所,家徒四壁,过着一种“大隐隐于市”、与世隔离、不与人交往的生活。她与外界几乎没有丝毫的联系。心中是那样的平静,这样的心境恐怕少有人达到。我想,对于这样一位饱受风霜的老人来说,这样的生活也许是最好的归宿-----这样她便可以平和的面对自己的曾经,也能够平和的对待他人。但孤独终老总归是个悲剧。
二、张爱玲的生活方式
张爱玲小说中服饰描写的琳琅满目和张爱玲本人对服饰的爱好密不可分。张爱玲对服饰的兴趣来源于其人生经历、恋衣癖和艺术化的生活方式。我们先看人生经历。张爱玲出生贵族家庭,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她的母亲是一位受新思想影响的新女性,美丽而时髦,常做许多衣服,她最初的回忆之一便是“母亲立在镜子跟前,在绿短袄上别上翡翠胸针,她在旁边仰脸看着,羡慕万分,自己简直等不及长大。”(《童言无忌》)这使张爱玲产生一种模仿心理。她小时便称:“八岁我要梳爱司头,十岁我要穿高跟鞋,十六岁我可以吃粽子汤圆,吃一切难以消化的东西”(《童言无忌》)。她中学时发愿“要穿最别致的衣服周游世界。”①但她少女时期跟着继母过活,除了自己的两件蓝布大褂外,只能拣继母剩下的旧衣服穿,她“永远不能忘记一件暗红的薄棉袍,碎牛肉的颜色,穿不完地穿着,就像浑身都生了冻疮,冬天都已经过去了,还留着那冻疮的疤。”(《童言无忌》)她记得有一次到舅舅家吃饭,舅母见她穿的衣服破旧,随口说等她翻箱子的时候把爱玲表姐们的旧衣服找点出来给她穿。她连忙说:“不,不,舅母,我真的不需要”,可眼泪却滚下来了②。这样的境遇在她的心灵里刻下了很深的印痕,又导致她对服装的一种补偿心理。
其次是张爱玲的恋衣癖。贵族家庭出身的张爱玲具有恋物癖的倾向,她觉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打成一片的”,“有些东西我觉得是应当为我所有的,因为我较别人更会享受它,它给我无比的喜悦。”(《童言无忌》)恋衣癖作为其恋物癖的一个方面,可以其《更衣记》中的一句直白作为注释:“再没有心肝的女子说起她去年那件织锦缎夹袍的时候,也是一往情深的”。她在香港大学读书连得两个奖学金,就随心所欲地做了些衣服。她还细致描绘了买衣服的心理:“眠思梦想地计划着一件衣裳,临到买的时候还得再三考虑着,那考虑的过程,于痛苦中也有着喜悦”(《童言无忌》)。这些都显示张爱玲对服饰不同寻常的嗜好。但从根本上说,张爱玲对服饰的爱好来源于其艺术化的生活方式。美国学者周蕾在《技巧、美学时空、女性作家———从张爱玲的〈封锁〉谈起》中推断“张爱玲的处世态度,正是把自己进行‘封锁’,把艺术、文学的(人造)时空作为那死亡之后的‘另一生命’”③。如果说晚年的张爱玲是通过“封锁”自己而让外界将其艺术化的话,那么,年青而且一举成名的张爱玲则是通过将自身艺术化来使其生活“锦上添花”:张爱玲的弟弟张子静曾回忆她从香港回来时“穿着一件短领子的布旗袍,大红颜色的底子,上面印着一朵一朵蓝的白的大花,两边都没有纽扣,是跟外国衣裳一样钻进去穿的”④。据当时她的文坛诤友潘柳黛女士回忆:张爱玲“为出版《传奇》,到印刷厂去校稿样,穿着奇装异服,使整个印刷厂的工人都停了工。她着西装,会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十八世纪的少妇,她穿旗袍,会把自己打扮得像我们的祖母或太祖母,脸是年轻人的脸,服装是老古董的服装”⑤。她有一次参加一个朋友的哥哥的婚礼,她穿了一套前清老样子绣花的袄裤去道喜,满座的宾客为之惊奇不止⑥。张爱玲把《倾城之恋》改为剧本搬上舞台与剧团主持人周剑云见面时,“着一袭拟古式齐膝的夹袄,超级的宽身大袖,水红绸子,用特别宽的黑缎镶边,右襟下有一朵舒卷的云头”。连交际场上见多识广的周剑云也显得有些拘谨⑦。对此艺术化的生活方式,张爱玲自己也直言不讳。在她博得“奇装异服”的“美名”以后,有人问她为什么这样,她说:“我既不是美女,也没有什么特点,不用这些来招摇,怎么引得起别人的注意?”⑧“对于不会说话的人,衣服是一种言语,随身带着的一种袖珍戏剧”(《童言无忌》)。
当然,服饰是一片施展个性的天地,不管是表现人物的身份、年龄地位或表现人物的心情,心理还是渲染气氛,张爱玲给我们留下了最终的还是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因为一篇小说常常是必须建立在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的基础上的。在这,张爱玲既施展了她的个性,也将这个个性构建于小说的整体框架中,或许着这就是她作为一个作家衰隋与服饰文化的原因之一吧。张对服装的精益求精与精巧的文字之间多少有些重叠。仿佛在构筑一座文字之塔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变质一件衣裳,汇成了她古典与现代的交融。有评论指出:如果一个人能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想经历都能映在画面上,仅此一点,他的人格就会凹凸出来,而且清晰明朗,他的状态就是一种精神。用衣服来演示女性的生命,展示的是各色人物的百般滋味的平凡人生.就是张爱玲的一种生存状态。因为她相信当人无力改变大时代的动荡时,只能缜密地去创造他们贴身的环境——“那就是衣服,我们各人住在个人的衣服里”。
参考文献: ①⑥⑧余斌著,张爱玲传[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90,192,193.②任茹文,王艳.张爱玲传[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1:74.③杨泽编.阅读张爱玲[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05.④⑤⑦陈子善编.私语张爱玲[C].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5:9,30,20.⑨试论张爱玲中篇小说中的女性典型形象/聂桂兰//吉安师专学报,哲社版,1995,2.⑩鲁迅•娜拉走后怎样[A]•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作者简介: 刘洁林(1979—),女,河南省驻马店人,从事服装艺术专业教学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