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课看雪[精选5篇]

时间:2019-05-14 15:27: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2课看雪》,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2课看雪》。

第一篇:12课看雪

1《柳树醒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柳树醒了》,这是一首诗,又似一篇引人入胜的童话。课文中的插图,让人感到春天跳动着的生命力。春天是美好的,春天是迷人的,春天是催人奋进的。“在春天里,还有什么醒了呢?”课后的这个问题,打开了孩子们想象的大门。要相信孩子,孩子的眼睛里折射出的画面,比诗更蕴含深意。孩子的心,就是一篇童话。学习目标

1.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说、话”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通过朗读感悟春天的美。3.能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教学重难点

认识8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教授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新课

春天来了,天气转暖,万物复苏,春天来了,耕耘播种,充满希望,春天来了,到处冰雪消融,使人感到一股暖意。你一定用心灵去感受了美好的春天。那就请你们把用眼睛看到的、用鼻子闻到的,用耳朵听到的,都说出来吧。

春天来了,她像一位魔法师,周围的事物都有发生了很大变化。板书“柳树()了”。(醒)谁能从字卡中找到“醒”字贴上去?(补题后让这位学生带着大家再读课题)教师强调“醒”是后鼻音。

二、初读,掌握字词

1.师范读,学生欣赏老师配乐朗诵。说说课文写了春天的什么景物?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生词。3.哪些生字是你的老朋友呢?大声读给大家听。4.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1)偏旁识字:枝,梳,梢

形近字比较:耍一要(耍字比要字少一笔)换偏旁:操──澡 熟字加偏旁:醒,软,雷

(2)同桌互相读生字,比比谁读得准。教师强调“澡”读平舌音,“枝,树,梢,耍”读翘舌音。(3)小组比赛认读生字。(4)做“一字开花”游戏。

(5)读词卡(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打雷 雷雨 树枝 树梢

软和 梳洗 玩耍 苏醒

三、熟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2.同桌对读,互相正音。

3.再练习读课文,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四、观察,正确书写

1.重点指导两个带言字旁的字“说、话”。学生观察“说、话”两个字的字形和在田字格的位置。2.教师示范写,边写边提醒注意的笔画,这两个字要写得左窄右宽;言字旁的“点”要写的高一些,靠右一些,与横折提的“折”对齐。“折”画可以写得略向左斜。

3.“春”字的书写,关键是上半部分:三个横不宜长;撇、捺要伸展开,盖住下面的“日”字。4.学生描一个,写一个。5.展示评价。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字词

1.读上节课学过的字:雷、澡、软、梢、梳、醒、耍、枝 2.开火车认生字。

3.开火车形式读词:打雷雷雨树枝树梢软和梳洗玩耍苏醒

二、看图,熟读课文

1.出示挂图:同学们,春天来了,到处都是春天的气息,你们看这幅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有的在拍照;有的在寻找春天;有的在唱歌。)师:是的,他们唱呀跳呀,在歌唱春天,歌颂美好的大自然,请同学们打开书读一读课文《柳树醒了》。2.自由读,读准音,并标小节号。

3.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说说柳树在谁的帮助下醒了?板书:春雷春雨春风春燕

三、细读,理解课文

1.你从什么地方知道柳树醒了?分小组读书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学习相应的小节)(1)学习第一节。A.指名读。

B.想像:春雷会跟柳树说些什么话呢?

C.如果你是春雷,那就把这悄悄话说给组员们听吧!D.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一节。E.指名读,评议。

F.比赛读,评选“朗读高手”。(2)学习第二节。A.指名读。B.教师板画柳树。

C.愿意上台画一画柔软的柳枝吗? D.你们觉得应该怎样读这一小节呢? E.比赛读,指导读。(3)学习第三、四节。

A.音乐声中,教师引读第三、四节课文。

你们瞧!春风给柳树梳头了,梳着梳着──(生读)“春燕”跟柳树捉迷藏了,藏着藏着──(生读)。

B.春风中,柳树展示出它婀娜多姿、俏皮可爱的样子,你愿意让柳树变得更美吗?请哪位小画家上来画一画吧!C.让学生带着想象好好地读一读课文。D.小组汇报读。(4)学习第五节。

A.醒了的小柳树可高兴了,他们在干什么呢?请你们找一找读一读吧!(生练习读)B.指名读,评议。C.全班读。

四、训练,发挥想象

小柳树的好朋友春雷、春雨、春风、春燕、孩子们和它在一起做什么? 出示:

春雷和柳树_____________,小柳树_____________,柳树对春雷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雨帮助柳树_____________,小柳树变得_____________,柳树对春雨说:“_____________。”

春风帮助柳树_____________,小柳树变得_____________,柳树对春风说:“_____________。”

春燕和小柳树_____________,柳絮_____________,柳絮边飞边说:“_____________。”

孩子们和小柳树_____________,小柳树──,柳树对孩子们说:“_____________。”

五、比赛,背诵课文

师:春天里的景物这么可爱,让我们走进春天,美美地读一读!1.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喜欢这一小节的其他同学可以一起读。2.会背课文的站起来,齐背课文。

3.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评一评谁背得好,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六、实践活动

1.课堂活动。仿照课文编诗句,再说一说。春天跟__________说话了,说着说着,_________。

师:(学生看着图)柳树醒了,春雷把她从沉睡中叫醒了。她睁开睡眼,春雨给她洗澡,春风给她梳头,春燕跟她做游戏。柳树醒了,她是那么柔软,那么鲜嫩,那么活泼,那么妩媚动人。她不就是春姑娘吗?

柳树醒了,春姑娘来了。春天闪耀着明丽的色彩,跳动着轻快的音符,弥漫着逗人的童趣,悄悄地向我们走来。

柳树醒了,孩子们也醒了。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又长高了。一年之计在于春,孩子们又投入新的学习中了。那读书声,那欢笑声,给春天的乐谱上增添了美妙的音符。2.课外活动。

在春天里,还有什么和柳树一样也醒了呢?可从动物、植物、人物、气候等方面观察。

七、板书设计:

春雷______________说话──柳树──醒了

春雨______________洗澡──柳枝──软了

春风______________梳头──柳梢──绿了

春燕──捉迷藏──柳絮──飞了

第二篇:《湖心亭看雪》评课稿

《湖心亭看雪》评课稿

《湖心亭看雪》是清代文学家张岱的作品,文章描写的是作者观看雪后西湖的美景。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主要领着学生理解生词,串讲课文内容就可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但李老师一改以往的教学模式,采用了“文本细读”新教法,引发学生兴趣,课堂节奏张弛有道,知识系统由浅入深,由读促学。

李老师的这堂课整体安排井然有序,条理清晰:对文本关注全面细致,从字词的疏通,到朗读的指导,写景句子的品味及内容主旨的理解等等……正如朱光潜说的一句话“慢慢走,欣赏啊!”在课堂教学中涂老师抓住文中的一个关键词“痴”解读全文以及张岱所要表现的爱国情感。首先让学生在文中找到一字来概括张岱的形象——痴,并引导学生去文中搜索哪些方面表现出张岱的“痴”。这里学生先找到了“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学生认为时间之晚,天气之冷,当别人在家取暖时,他选择了独自去看雪景。在这里,学生总结出他这是“行”上的痴。除了“行痴”之外,还有什么呢?学生便更进一步的挖掘课文中的“痴景”、“痴遇”。李老师不单停留文章的表层,更通过对“金陵”理解提升了文章的主题。即由“人痴”延伸到文章的主旨——亡国之思,故国之痛。整篇文章围绕一个“痴”字展开,由情入理,逐层展开。

这堂课除思路清晰之外,其对语言的品味分析更是精湛,体现了“文本细读”的教研主题。如“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句中,三个“与”显得拖沓应去掉,你认为呢?老师引导学生抓住一个连词“与”。李老师问学生:“文中的„天与云与山与水‟,作者明明可简洁地说„天与云与山与水‟,为何又非要多添一个„与‟字呢?”这便引发学生的思考,以一个“与”字,用在这里到底有什么好处。后来学生联系整个意境的话,便自然得出。因为那时雾气很大,用“与”可意为因看不清而连成一片,而不用“与”,就给人一种孤立的感觉。当学生有了这层理解之后,再联系后面的“上下一白”,便能感受到一种浩大之气。这便由一字引到一句,再由句引到一种意境,最后发出自身渺小之感。而后再引导学生读出个中的味道。除这里之外,涂老师借用量词替换法,来引导学生去理解古文背后的意蕴,如“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此句中量词的使用妥当不妥当?是不是要改成“长堤一道、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只、舟中人两三个而已”?为什么?

即第一组是原文,第二组将量词替换:痕(道)——堤、点(座)——湖心亭、芥(只)——余舟、粒(个)——人,量词替换后,学生便自然而然体会到替换后的字将破坏原有的浩大之气,且与当时雾气大的环境相抵触,最后引到“人生如沧海一粟”,作为明朝遗民张岱的沧桑之感。对于语言的品味,李老师做到细致入微。在品味这个句子时,李老师还自然地融入了“通过对典型句子的分析抓住了对景物白描的写法,领略到这种写法能抓住事物特点、语言精练、准确。”的教学目标的达成。这时学生纷纷调动自己的思维、积极和同学交流,有的说出了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状浓抹总相宜”等等。但同时课堂也暴露了一些问题:课堂上学生发言略显不足,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且对学生的回答没有给予积极的评价。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机智还有所欠缺,总想着自己的设计步骤,学生回答打乱自己的预设后不能及时调整步骤。再是对本文中中国文人的思想内涵挖掘还不够,显出教师的文化底蕴的不足。

我的思考:

一、课堂上出现学生的精彩回答,教师应怎么办?应整合、提升,并给予适当的鼓励评价。

二、一堂好的语文课须依赖于教师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教育机智,更依赖于教师丰厚的人文底蕴和深刻的思想见地

第三篇:湖心亭看雪评课稿[范文模版]

湖心亭看雪评课稿(10篇)

湖心亭看雪评课稿1

蔡仁夫老师以其质朴的语言展现他古文的底蕴,而谷芬芬老师则以他的激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冬景西湖图。

谷芬芬老师抓住文中的两个关键词“痴”和“金陵”来解读全文以及张岱所要表现的爱国情感。首先让学生在文中找到一字评价张岱——痴,并引导学生去文中搜索哪些方面表现出张岱的“痴”。这里学生先找到了“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学生认为当别人在家取暖时,他选择了去看雪景。此时,学生已能找到,但谷老师为更凸显其痴,便将张岱的《明圣三湖》中的诗句引出来。在这首诗里,张岱明确指出他人喜欢在春、夏游西湖,但他却喜欢选择秋冬二季。从这里,学生并能总结出他在“行”上的痴。除了“行痴”之外,还有什么呢?学生便更进一步的挖掘课文中的“景痴”、“人痴”。谷老师不单停留的表层,更通过对“金陵”理解提升了的主题。即由“人痴”延伸到的主旨——亡国之思,故国之痛。整篇围绕一个“痴”字展开,并由“金陵”二字将思想推向高潮。

这堂课除思路清晰之外,其对语言的分析更是精湛,如一个连词“与”。谷老师问学生:“文中的‘天与云与山与水’,作者明明可简洁地说‘天与云与山与水’,为何又非要多添一个‘与’字呢?”这便引发学生的思考,以一个“与”字,用在这里到底有什么好处。后来学生联系整个意境的话,便自然得出。因为那时雾气很大,用“与”可意为因看不清而连成一片,而不用“与”,就给人一种孤立的感觉。当学生有了这层理解之后,再联系后面的“上下一白”,便能感受到一种浩大之气。这便由一字引到一句,再由句引到一种意境,最后发出自身渺小之感。

除这里之外,谷老师借用量词替换法,来引到学生去理解古文背后的意蕴,即第一组是原文,第二组将量词替换:痕(道)——堤、点(座)——湖心亭、芥(只)——余舟、粒(个)——人,量词替换后,学生便自然而然体会到替换后的字将破坏原有的浩大之气,且与当时雾气大的环境相抵触,最后引到“人生如沧海一粟”,作为明朝遗民张岱的沧桑之感。对于语言的品味,谷老师做到细致入微,实乃令人佩服。

本篇用了白描手法,对于这点该如何让学生找出呢?谷老师是这样说的,“张岱太厉害了,单单几笔便将这苍茫浩大气势,人生感慨,西湖雪景勾勒出来。如果是我们学雪景,会用什么方法?”此时,学生会说用修辞、优美的语句等等,谷老师借由学生的回答,再次反问,张岱为何只用寥寥几笔便勾勒出?学生便说这里用了白描手法。学生之所以能答对,可能是看了课后练习,可能是看了参考书,但什么是白描仍是不甚了解。谷老师便借助以中国水墨画为模板的幻灯片来做了进一步的讲解,学生此时恍然大悟。

这堂课优点很多,除上面所述之外,还有板书的新颖等等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古文的教学不单要将主干理清,其旁枝亦要引导到位,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湖心亭看雪评课稿2

本节课采取了“文本细读”新教法,引发学生兴趣,课堂节拍张弛有道,知识体系由浅入深,由读促学。

罗老师的这堂课整体安顿井井有条,层次明确:对文本重视全面细密,从字词的疏通,到朗诵的指导,写景句子的咀嚼及内容主旨的明白等等。正如朱光潜说的一句话“徐徐走,欣赏啊!”在课堂导入时,让学生在文中找到一字来概述张岱的形象——痴,并引导学生去文中搜罗哪些方面展现出张岱的“痴”。罗老师抓住文中的一个要害词“痴”解读全文以及张岱所要展现的爱国心情。即由“人痴”延伸到文章的主旨——亡国之思,祖国之痛。整篇文章围绕一个“痴”字展开,由情入理,逐层展开。

接下来,我谈谈自己对本节课的理解:罗老师主要扣住“准、清、活、实”四个字。

一.教学目标立足一个“准”字。

根据课标要求,上好一堂课,要凸显这堂课的“三维”价值,谋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这节课,我认为罗老师确定的教学目标,应该有如下三个:

1.诵读课文,积累本课的文言词语。

2.学习白描手法,感悟雪后西湖的意境之美。

3.体会作者旷达的志趣和故国之思。

罗老师将教学目标分散开来,比如,诵读课文后,由学生独立完成目标一;学生理解课文后,进入课文重点问题的教学阶段,师生共同学习白描手法,感悟雪后西湖的意境之美,完成目标二;在男生读、女生读之后,通过对两个问题的探究,体会作者旷达的志趣和故国之思,从而完成目标三。

二.教学思路讲究一个“清”字。

叶圣陶先生说:“教学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教学如同写文章一样,有一条思路,讲究思路教学。

我觉得这节课课堂教学思路:品痴景,近看张岱(感受)——遇痴人,近看张岱(领悟)——还原痴遇,演绎情景(展示)——辨痴,回望张岱(触发),最后顺利到达终点。

就《湖心亭看雪》而言,这篇明末清初的文章在语言上几无难点,而作者高超的素描技巧及其景中情、事中情却引人玩味,耐人琢磨。所以,本堂课罗老师先走进去,教学生积累词语,疏通文意;再走出来,教学生感悟雪后西湖的意境之美;再走进去,重点教学生如何理解白描写法;再走出来,在难点处设置疑问,巧妙引导,终于让学生走进一类特殊的知识分子的心灵世界,感受一种别样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抉择。

三.教学方法注重一个“活”字。

把学生盘活,把教材教活,把课堂搞活……那么,这些都取决于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活”。俗话说“千个师傅千个法”。罗老师本节课运用了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诵读法、启发教学法等。其中孔子创造的启发教学法,是古今中外最好的教学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1.启发教学法的运用。本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的一大难点,因此,罗老师的“导”显得十分重要。课堂上,她注意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诱导学生在讨论中提升层次和境界。几个设疑,深入浅出,突破了难点,解决了问题,“得来全不费功夫”。

2.朗读法的运用。有道是:学文千法,朗读为本。就学习文言文而言,朗读毫无疑问地应该也必须成为解读文言文的最重要的一把钥匙。整个教学都是由“读”引领的。围绕着解读痴人之“痴行、痴景、痴遇”,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诵读方式一步步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内核。这其中有范读、有齐读,有男生读,有女生读,整个教学过程的推进和难点的突破都是以“读”为载体完成的。从这次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出,只要应用灵活恰当,朗读完全是有能力承担起解读文言的重担的。

四.教学有效要强调一个“实”字。

课堂教学要做到实,还必须认真准备。记得有位教育家说过:“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说来,我都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

这节课罗老师经过精心准备的。小到一个字的读音,大到与本课相关的各种背景资料,都认真对待,丝毫不马虎。

文无定法。教,亦无定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无论哪种风格,都应该以认真解读文本为基础,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设计出最佳的课堂教学方案。然而,语文课堂就像电影一样,是个遗憾的艺术。当然,这堂课也有不足之处:比如没有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同学生一道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问题情境,从而生成问题,提高他们探究质疑的水平。还有教学时间处理不妥当,前松后紧。

以上是本人的拙劣之见,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湖心亭看雪评课稿3

一幅美丽的雪湖图,一节美丽的赏湖课。

陈老师的设计因简洁完整而美丽。从朗读课文到读准句子停顿,对照课文翻译句子到理解课文,品味言语到解读主题,环环相扣,紧凑连接,流程清晰完成,简洁自然。

陈老师的课堂因温婉自然而美丽。陈老师的教风自然,言语亲和,师生交流顺畅,不急不慢,缓缓教来。学生读书不在状态,老师的一句“你们为什么读得有齐物论啊?”问出了学生的整齐朗读。学生的断句出了错,“天与云/与/山与水”,老师的追问“你为什么这么断”,问出了课堂的生成,天地之间,上下一白。

陈老师的品味因细致探究而美丽。陈老师在赏析品味湖心亭描写雪的语句时。通过展示学生的细致描写,两者进行比较,让学生感受到白描的简练朴素而不简单。通比较痕与条,点与座,个与粒,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量词的魅力,湖心亭雪景的苍茫阔大,张岱内心的孤独感与渺茫感。

一句“同是——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解读文章的主题,结束了课堂。

湖心亭看雪评课稿4

《湖心亭看雪》是清代文学家张岱的作品,文章描写的是作者观看雪后西湖的美景。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主要领着学生理解生词,串讲课文内容就可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但李老师一改以往的教学模式,采用了“文本细读”新教法,引发学生兴趣,课堂节奏张弛有道,知识系统由浅入深,由读促学。

李老师的这堂课整体安排井然有序,条理清晰:对文本关注全面细致,从字词的疏通,到朗读的指导,写景句子的品味及内容主旨的理解等等……正如朱光潜说的一句话“慢慢走,欣赏啊!”在课堂教学中涂老师抓住文中的一个关键词“痴”解读全文以及张岱所要表现的爱国情感。首先让学生在文中找到一字来概括张岱的形象——痴,并引导学生去文中搜索哪些方面表现出张岱的“痴”。这里学生先找到了“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学生认为时间之晚,天气之冷,当别人在家取暖时,他选择了独自去看雪景。在这里,学生总结出他这是“行”上的痴。除了“行痴”之外,还有什么呢?学生便更进一步的挖掘课文中的“痴景”、“痴遇”。李老师不单停留文章的表层,更通过对“金陵”理解提升了文章的主题。即由“人痴”延伸到文章的主旨——亡国之思,故国之痛。整篇文章围绕一个“痴”字展开,由情入理,逐层展开。

这堂课除思路清晰之外,其对语言的品味分析更是精湛,体现了“文本细读”的教研主题。如“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句中,三个“与”显得拖沓应去掉,你认为呢?老师引导学生抓住一个连词“与”。李老师问学生:“文中的?天与云与山与水?,作者明明可简洁地说?天与云与山与水?,为何又非要多添一个?与?字呢?”这便引发学生的思考,以一个“与”字,用在这里到底有什么好处。后来学生联系整个意境的话,便自然得出。因为那时雾气很大,用“与”可意为因看不清而连成一片,而不用“与”,就给人一种孤立的感觉。当学生有了这层理解之后,再联系后面的“上下一白”,便能感受到一种浩大之气。这便由一字引到一句,再由句引到一种意境,最后发出自身渺小之感。而后再引导学生读出个中的味道。除这里之外,涂老师借用量词替换法,来引导学生去理解古文背后的意蕴,如“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此句中量词的使用妥当不妥当?是不是要改成“长堤一道、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只、舟中人两三个而已”?为什么?

即第一组是原文,第二组将量词替换:痕(道)——堤、点(座)——湖心亭、芥(只)——余舟、粒(个)——人,量词替换后,学生便自然而然体会到替换后的字将破坏原有的浩大之气,且与当时雾气大的环境相抵触,最后引到“人生如沧海一粟”,作为明朝遗民张岱的沧桑之感。对于语言的品味,李老师做到细致入微。在品味这个句子时,李老师还自然地融入了“通过对典型句子的分析抓住了对景物白描的写法,领略到这种写法能抓住事物特点、语言精练、准确。”的教学目标的达成。这时学生纷纷调动自己的思维、积极和同学交流,有的说出了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状浓抹总相宜”等等。

但同时课堂也暴露了一些问题:课堂上学生发言略显不足,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且对学生的回答没有给予积极的评价。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机智还有所欠缺,总想着自己的设计步骤,学生回答打乱自己的预设后不能及时调整步骤。再是对本文中中国文人的思想内涵挖掘还不够,显出教师的文化底蕴的不足。

我的思考:一、课堂上出现学生的精彩回答,教师应怎么办?应整合、提升,并给予适当的鼓励评价。二、一堂好的语文课须依赖于教师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教育机智,更依赖于教师丰厚的人文底蕴和深刻的思想见地

湖心亭看雪评课稿5

晚明小品虽不及先秦诸子或唐宋八大家那样引人注目,却自有一段清高拔俗的风韵。张岱的小品颇似唐人绝句,以隽永见长,寥寥几笔,意在言外,有一唱三叹之致,无捉襟见肘之窘。《湖心亭看雪》全文连标点在内还不到二百字,却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淡淡写来,情致深长。执教老师紧扣本文的事理、情景,为学生展现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湖心亭。

(一)导入。

无疑处设疑。执教老师以湖心亭的位置设疑,此问对于学生来说轻而易举,即刻减轻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心理负担,也消除了公开课非熟悉老师上课的紧张感与陌生感。由张岱的代表作《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引入对张岱西湖之梦的解析也是水到渠成,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作者对西湖的痴情。

(二)整体感知。

执教老师设问:“请从文中找出一个词来概括张岱的形象?”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痴”来解读张岱的“西湖之梦”。分这样几个角度进行:1、“行痴”。抓住句子:“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紧扣“冬雪三日”、“更定”这几个时间词语,结合资料《西湖梦寻》卷一头条引导学生理解张岱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时间,是因为此时西湖最为寂寥、冷落,而张岱此行正是出于对西湖的关怀与钟情。2、“景痴”。在“行痴”的基础上自然引入“景痴”。“雾凇沆砀,天与人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中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执教老师借助音乐、简约泼墨山水画构图,采用对比、替换、留白的方法,引导学生品析写景的句子,特别是“痕”、“点”、“芥”、“粒”一个小似一个的量词,使学生自然而然领会到在这个浩大、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作者内心油然而生的那种人生天地间茫茫如“太仓稊米”的深沉感慨。3、“人痴”。到亭上,偶遇金陵客。二客“拉余同饮”,鼎足而

(三)颇有幸逢知己之乐,似乎给冷寂的湖山增添了一份暖色,然而骨子里依然不改其凄清的基调。

对于这一部分的`教材处理,我也参阅了诸多设计方案,也拜读了吴战垒先生读张岱《湖心亭看雪》撰写的评论文《诗的小品小品的诗》,比较一致地认为:湖上遇知己,同是他乡游子,然而后约难期,人生如雪泥鸿爪,转眼各复西东,言念及此,岂不怆神!然而,执教老师在此处做了极为大胆个性化的处理,更浓烈了此时凄清的氛围。借助课外资料《西湖七月半》中的一段描写“其一,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把“两金陵客”解读为“看雪而不见其看雪之态,亦不作看雪者看之。”他们不再是张岱孤独旅伴的知音,而是西湖之梦的不谐音。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张岱的孤高情怀有谁知,他只能“独”与西湖相往来,此时再回顾前文张岱“独往湖心亭”,一个“独”字展现了张岱独抱冰雪之操守和孤高自赏之情调,既不欲见人,也不欲人见的孤寂情怀与避世幽愤。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张岱的西湖之梦实为他的家园之梦,因为只有西湖才能给他的家园的温情。听了执教老师的这堂课,让我回味无穷:短文长教、简文丰教真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啊!这堂课不仅思路清新,对语言中凝聚的情感分析更是精湛,这都依赖于执教者丰厚的人文底蕴和深刻的思想见地。如果说这堂课尚有不足的话,那就是学生的思维起点还开始于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导”,如果能彻底地实现课堂思维从学生开始的话,堪称完美。浅薄之见,贻笑大方!

湖心亭看雪评课稿6

20xx即将过去,在这个特殊的喜庆的节日里,语文组八年级的林老师,用一节《湖心亭看雪》的公开课,为语文组20xx的教研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作为一位年轻、上进的语文老师,林老师的课堂却完全没有新教师的羞涩与不成熟;相反,林老师的课堂,呈现出的却是扎实、灵动、智慧的影子,我们不得不惊叹于林老师备课的精心、课堂驾驭的成熟、学生表现的活跃于师生配合的默契。

1、课堂思路清晰、连贯。

课堂以西湖诗词导入,奠定了本节课的文学味,接下来在朗读中直入主题,毫无累赘之感,入题之快、之准着实令人佩服。课堂思路清晰,通过两个大环节——品痴景、品痴情,将看似零散的小散文贯穿起来,在循序渐进的分析、交流、碰撞中,课堂逐渐走向高潮,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加深。整堂课,林老师就好像带着我们以一个近观者的身份,目睹了整场事情的经过,我们已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局外人,还是局内人,这样有感染力的课堂,令人佩服。

2、师生配合默契,学生表现突出。

林老师善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所提的问题恰当、明确。学生能够围绕问题有效地展开讨论。本节课的讨论是一大亮点,学生小组分工明确,组内讨论气氛良好,非常有效。展示环节,呈现出百家纷呈的热闹场景。可以说,在八年级,还能够有如此活跃的课堂气氛,实属难得。

林老师的课堂的确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值得我们学习。但是笔者认为,在这其中,也有一个遗憾,就是老师对课堂的掌控和驾驭,有一些地方较多,例如对于雪景的分析这一环节,林老师将雪景做了三处对比阅读,这虽然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雪景的妙处。但是教师过多的牵引,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也不利于课堂的自由生成。现在我们更倡导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起着引导、点拨、把课堂推向深入的过程。

总而言之,林老师的课堂所呈现出的特点,既值得我们学习,也值得我们深思!

湖心亭看雪评课稿7

我个人认为这是一节很有个性,极为精彩的好课。王老师的课堂教学让学生也让我感受到了语文的魅力!

首先,在教什么的问题上,王老师对重难点的把握准确到位。她抓住了山水游记借景抒情的特点,抓住情感的内核,以“雪”为突破口,抓住“雪”这一物象的特质,引领学生深入文本,逐渐理解了“雪中人”“雪中事”“雪中情”,敏锐而又巧妙地抓住了文本的价值内核。

其次,王老师很注重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这样一种学以致用的勾连与适度发散,既降低了理解的难度,又丰富了课堂的内容,更有利于学生语言的积累,更给学生一种积极的学法暗示:新旧知识是要融会贯通的。

再次,我很钦佩王老师极高的综合素质。比如她对文本解读的深刻领悟,以情切入,牵一发而动全局的匠心设计,还有入情入境的“说功”,这些刚才学员们都已经谈到。但我还要补充的一点,就是教师的激情投入与态势语言的运用,比如在讲解“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时,对“痕”“点”“芥”“粒”的讲解都配合着相应而又适切的动作,既让学生加深理解,又感染并打动着学生。

另外,我还想借这个机会和王老师以及在座的老师们探讨文言文教学的一些策略。在说课中,王老师把教学预设的过程与方法定位于“在串讲中落实字词句的意思”,我们也看到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王老师确实始终以串讲为主,但是,“落实字词句”这一目标并没有凸显。我认为串讲固然有其优势,特别是像王老师这样能说而又说得好的老师,但整节课给我的整体感受是见“文”不见“言”,我感受到的更多是“文章”甚至“文化”,而少见语言和文字。语言文字应该是语文课堂的基点,发展学生的语言是语文课的根,对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则是发展学生语言的最重要手段,但这节课,我相信学生确实收获了知识,但似乎不见能力的提升。这又让我想起另外一种截然相反的课堂,在那样的课堂上,老师们只是忙着落实通假字、一词多义、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翻译,翻译完了,给文章贴上主旨的标签,课堂的学习也结束了。这样的课堂,显然是见“言”而不见“文”——漠视文本的核心价值与灵魂,而把她肢解为毫无生命力的词句解析。

反观这两种课堂,各有其弊端,如何在两极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我一直思考并努力突破的难点。今天我也想借这个机会将我的尝试跟大家做个简单的交流,希望能得到大家的修正。

我对自己文言文的课堂定位为“文”“言”并举,知能同构。具体的操作是以读为手段达成各项目标:初读,扫清障碍,读准读顺;再读,整体感知,梳理文脉;研读,落实词句,探究主旨;美读,读出理解,读出感情。在有目的分层次的读的过程中,以读代讲,以读明义,以读悟理,力求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既落实“言”,又凸显“文”,既有知识的建构,又有能力的提升。但这样的课堂是不是会平了一点?

湖心亭看雪评课稿8

曾经读过一篇文,文里有这样一句:在夏日里怀想冬天,实在是一件奢侈的事。今天,老师的《湖心亭看雪》,却让我们实现了这个奢侈的梦。在她清新明快的语言节奏里,有幸与学生一起前往湖心亭,一览西湖冬雪之景。

本节课采取了四步阅读法,由浅入深,有序进行。

一、朗读。

应该说 老师纯正的普通话,营造了一种很好的阅读氛围,她捕捉错落节奏间的生命呼吸,感受字节音韵中的文人性情,于此,学生阅读欲望被唤起,阅读兴致被激发,于字里行间去感知漫天白雪的空阔,深悟物我两忘的幽绝。

二、译读。

这篇文章是八下的课文,而学生才上七年级,理解起来会有一定难度,怎么办?结合注解逐字译。先是同桌结对自由译,后是句子接龙全班译,体现了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通译的基础上,突破重点词、句,学生收效颇丰。

三、赏读。

悉数西湖文与诗,最让人叹服的莫过于苏轼的西子之喻,而最为别致的就是张岱的《湖心亭春雪》了。它的别致首先在于“白描”写景法。可是,对于七年级的学生,“白描”一定是不懂的,老师带领学生咬文嚼字,进行文字的解析后,引出“白描”的定义,又用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类比,用朱自清《春》中“春花图”中的“渲染”进

行对比,强化学生对于白描写景效果的感悟。这是在阅读基础上,再一次感受到西湖的苍茫与辽远。

四、析读。

这个环节,让学生从文中找到一字来概述张岱的形象―――痴。并引导学生搜罗哪些方面展现出作者的“痴”。学生比较容易地总结出了“行痴”。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在老师的进一步引导下,学生又挖掘出文中的“景痴”,“人痴”,但“痴”之背后有深意。老师不单停留在文章的表层,更通过对“金陵”的解读,归结之前的所有“痴”全在于“情痴”。什么情?那便是《陶庵忆梦》中一以贯之的“故国之思、兴亡之叹”。

总之,老师的这堂课的诸多亮点,归纳为四句话:拟定目标明,字词疏解实,操作程序清、教学方法活。

湖心亭看雪评课稿9

这堂由XX老师执教的《湖心亭看雪》有着开阔的课堂视野,深厚的文化底蕴,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深得语文教学之 “三味”:一是富有语文味,守住了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二是富有人情味,老师在课上注重情感熏陶,价值引导;三是富有书卷味,儒雅、从容、大气,不时有灵光闪现。下面我将从学科意识的角度作简要的分析:

一、能够把握语文学科的航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是这样定义语文学科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刘老师在上这节课的时候,从文本出发,牢牢地把握住语文学科的正确航向,使整个课堂始终洋溢着浓浓的语文气息。其中视频中刘老师对学生阅读提出了三个要求:读准、读懂、读出自己的感悟。虽然只是简单的诵读,却很有深意,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这个要求立足于文本,着眼于文本字句的解读,让学生回归到文本所营造的语辞世界,避免了语文教学娱乐化或是应试化的极端倾向。

二、能够抓住教学内容的缰绳。文言文的学习包括“言”和“文”两个方面,这两者的基本顺序是“先言后文”,即先学习“文言”之“言”,再学习“文言”之“文”。教师在课堂的前半部分时间重点解决课文中的字词音义,不仅有内容上的讲解,也有方法的指导。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独立地学习的好习惯。最后,教师为了检测学生的重点字词的学习情况,采用课堂随机抽点的方式进行学习效果的检测,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了恰如其分的评价,这也是值得肯定的。

三、能够较为精确设计教学程序。刘老师的做法基本达到了教学环节设计的两个要求。首先,她设计的教学环节都是语文学习必需的,没有可有可无的多余环节,也没有必须有的被遗漏的环节。但是环节在前后设计上尚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如在教学一开始就呈现作家及简介,并介绍作者的生平及思想,会对学生的阅读造成先入为主的印象,甚至会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倘若在文本细读的时候再适时介绍作者,效果会更好。其次,每个教学环节之间是步步提升的,呈现逐步向上的阶梯形态。视频中教师先讲解字词音义,再到文本的研读,问题的设计十分精巧,从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到描绘了一个怎样的雪景再到张岱是一个怎样的人,课堂教学设计环节的简明流畅、独具匠心,不得不佩服教师的教学功底之深。

四、能够较为精巧设计学习题目。教师在最后布置了“我眼中的雪世界”的作业,来展现张岱眼中的雪世界,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但老师如果给学生再推荐一些张岱的小品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湖心亭看雪评课稿10

近日,我校举行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们语文组全员参与了八年级上册文言文《湖心亭看雪》的“同课异构”教学及教学研讨活动。经本组成员共同探讨评议后,就王苗老师《湖心亭看雪》这节课我们的看法大体如下:

一、值得肯定的地方:

1、教学基本功扎实:

普通话流利,简洁通俗;教态自然大方;课件设计精美有效,层次清楚,围绕“痴”字来设计:痴行、痴景、痴情;多媒体运用比较熟练。

2、教学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环环相扣、系统有序。

3、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大部分学生,给学生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如字、词、句教学环节,由学生通过互帮互助的形式自己来解决,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不理解的教师适当点拨启发,让学生感受到领悟的快乐;另外,能体现知识形成过程、结论由学生自悟与总结。这些能够体现出“学生主体”的教学意识。

4、作为文言文教学,能让学生在读中去感悟、理解,对重点词句的分析到位,如“独”、“强饮”、“痴”等词与“问其姓氏,是金陵人”、“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等句,很好的引导学生领悟了词句的表意及蕴含的思想感情。

5、教学不局限于文本,能够引导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拓展,如对“更定”的理解,介绍了古代一些计时方法,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二、有待改进的地方:

1、从教学目的的落实方面来看,其中一点就是“熟读成诵,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但王老师在教学中未能体现出文言文的教学重点,对字词落实欠火候,对学生的掌握情况了解不够深入;其次,作为一篇富有诗意的小品文,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用更多的时间去读,让课堂时时响起朗朗的读书声,尽量做到课内 “熟读成诵”,但王老师只让学生匆匆读了两三次,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使语文特别是文言文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开散文文质兼美的语言环境,使学生没有机会去感知课文语言,从而导致教学效率较低。

2、教学过程的设计不够合理、不够科学:

1)、字、词、句教学耗时较长,近20分钟;

2)、读的时间太少,对课文仅读了两三次,而且老师未作范读,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太少;

3)、对作者经历及处世态度的介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解、感悟能力脱节,有些强加给学生的意思,这种痴谜于世俗之外的高雅之趣值得欣赏,但学生难以理解。

3、教学评价简单:

教学中不能够随时了解、理解学生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评价过于简单,如学生回答错误时,只简单评判而并未引导其深入思考就让其坐下。对学生的评价性语言鼓励性不强。

4、教师的引导性语言还需琢磨,准确性和有效性有待提高。

5、教师对学生学法的指导稍欠火候。

6、对学生的了解、学情的分析、学生的尊重还需加强。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本节课参与者是七年级学生,教师在对七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张岱的处世原则的处理上脱节;

②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程度不高与老师对学生过高的期望值脱节; ③尊重学生、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的意识还需加强。④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还需进一步加强,老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需进一步了解。

以上是我们语文教研组成员的共同看法,希望在这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后,我们每位语文老师都能反思自己,从而有收获、有发展、有进步,以达到本次活动的目的。欢迎各位领导及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第四篇:《湖心亭看雪》课例评析

《湖心亭看雪》课例评析

授课教师:郑丽静 评析教师:葛慧兵

《湖心亭看雪》是清代文学家张岱的作品,文章描写的是作者观看雪后西湖的美景。张岱的小品颇似唐人绝句,以隽永见长,寥寥几笔,意在言外,有一唱三叹之致,无捉襟见肘之窘。《湖心亭看雪》全文连标点在内还不到二百字,却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淡淡写来,情致深长。郑老师紧扣本文的事理、情景,为学生展现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湖心亭。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主要领着学生理解生词,串讲课文内容就可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但郑丽静老师一改以往的教学模式,采用了“文本细读”新教法,引发学生兴趣,课堂节奏张弛有道,知识系统由浅入深,由读促学。

由郑丽静老师执教的《湖心亭看雪》有几个特点:一是富有语文味,守住了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二是富有人情味,老师在课上注重情感熏陶,价值引导;三是富有书卷味,儒雅、从容、大气,不时有灵光闪现。整节课对文本关注全面细致,从字词的疏通,到朗读的指导,写景句子的品味及内容主旨的理解等等。下面从几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一、教学目标定位准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是这样定义语文学科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节课从文本出发,牢牢地把握住语文学科的正确航向,使整个课堂始终洋溢着浓浓的语文气息。对学生阅读提出了三个要求:读准、读懂、读出自己的感悟。虽然只是简单的诵读,却很有深意,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这个要求立足于文本,着眼于文本字句的解读,让学生回归到文本所营造的语辞世界。老师设计的教学目标也符合教学要求,符合课程标准的学科要求。

二、能够抓住教学内容的缰绳

在课堂的前半部分时间重点解决课文中的字词音义,不仅有内容上的讲解,也有方法的指导。最后,为了检测学生的重点字词的学习情况,老师采用课堂随机抽点的方式进行学习效果的检测,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了恰如其分的评价,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能够体现出“学生主体”的教学意识。

课堂教学始终面向大部分学生,给学生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如字、词、句教学环节,由学生通过互帮互助的形式自己来解决,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不理解的教师适当点拨启发,让学生感受到领悟的快乐;另外,能体现知识形成过程、结论由学生自悟与总结。

四、教学流程清晰严谨 这节课的几个教学环节衔接严谨,每个教学环节之间层层推进,步步提升,呈现逐步向上的阶梯形态。从讲解字词音义,再到文本的研读,从问题的设计,到解读点评,从课文描绘了一个怎样的雪景再到张岱是一个怎样的人,课堂教学设计环节的简明流畅、稳步推进。

五、能够时刻关注学生课堂体验。

在难点突破讲解白描写作手法时,老师借助音乐、简约泼墨山水画构图,采用对比、替换、留白的方法,引导学生品析写景的句子,特别是“痕”、“点”、“芥”、“粒”一个小似一个的量词,使学生自然而然领会到在这个浩大、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作者内心油然而生的那种人生天地间茫茫如“太仓稊米”的深沉感慨。

本课有几个环节值得商榷:

这是一篇文言文,作为文言文教学的载体,文言实词、虚词的认识与积累不能从简,更不能缺失。文言实词和虚词的认识不能仅仅依靠大屏幕上的闪动,而应该扎扎实实地印记的学生的心里和记忆里,作为今后文言实词串并使用的储备资源。而依赖大屏幕的效果只是一种闪记,无法形成真正的记忆。因此,文言文教学还应该把一些值得记忆的实词和虚词写在黑板上,让学生面对实体文字多看几遍,多写几次,这样的教学效果会给学生留下长久的印象。

在课文内容的梳理上,问题的设计还不到位,从整体感知到画面描述,本文有着丰富的语言资源,老师如何利于这些资源引导学生通过问题思考形成自己对课文的独到理解,这就需要在问题设计上下功夫。如:作者围绕文章题目“湖心亭看雪”写了哪些内容。课文是从哪几个角度写西湖雪景的,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语,与文中的哪句话相互映衬?结合语境,试分析这两句话的表达效果。文中结尾舟子说作者痴,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痴”等问题的设计,可以让学生一层层把内容剥开,逐步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

《湖心亭看雪》课例评析

授课教师:陈晓 评析教师:葛慧兵

《湖心亭看雪》是河北省邯郸市第 27 中学陈晓老师执教的一节阅读课,这节课用时 45 分钟,呈现了一节完整的教学内容。这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教学过程流畅,环节安排清晰。

陈晓老师采用了“五步对话”的教学流程构建了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这个环节授课教师针对性的预习作业布置得好,学生是带着准备和疑问进入课堂的,学生有学习的期许。所以“交流分享”这个环节进行的很顺畅,学生参与热情高。2.在“聚焦文本”环节,是按照先熟读后精思的方法学习本文,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深入学习。文本的学习中问题设计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先通过复述内容,整体把握;接着赏析文章的景物描写,分析文章的叙事部分,并体会写景和叙事部分之间的联系。

3.为了更好的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授课教师和学生一起分享了关于张岱的生平资料和《陶庵梦忆》创作的背景资料,有了这些资料学生对作者通过本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就易于理解了。

二、知识结构清晰,问题设计到位

文言文的学习包括“言”和“文”两个方面,这两者的基本顺序是“先言后文”,即先学习“文言”之“言”,再学习“文言”之“文”。课堂上,教师先讲解字词音义,不仅有内容上的讲解,也有方法的指导。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独立地学习的好习惯。在研读文本时,问题的设计十分精巧,从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到描绘了一个怎样的雪景再到张岱是一个怎样的人,课堂教学设计环节简明流畅。最后,教师为了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采用学生自由谈收获的方式进行学习效果的检测。每个教学环节之间是步步提升的,呈现逐步向上的阶梯形态。

三、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

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大部分学生,给学生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如字、词、句教学环节,由学生通过互帮互助的形式自己来解决,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不理解的教师适当点拨启发,让学生感受到领悟的快乐;另外,能体现知识形成过程、结论由学生自悟与总结。这些能够体现出“学生主体”的教学意识。

四、注重读的训练,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内容

在教法上,运用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信息容量大,效率高。并且注重了读的指导,以读为突破口,突破了难点。读是语文传统教法,教文言文更是要以此为根本。让学生在读中去感悟、理解。对重点词句的分析到位,如“独”、“强饮”、“痴”等词与“问其姓氏,是金陵人”、“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等句,很好的引导学生领悟了词句的表意及蕴含的思想感情。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老师在上这节课的时候,从文本出发,牢牢地把握住语文学科的内涵,使整个课堂始终洋溢着浓浓的语文气息。其中老师对学生阅读提出了三个要求:读准、读懂、读出自己的感悟。虽然只是简单的诵读,却很有深意,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这个要求立足于文本,着眼于文本字句的解读,让学生回归到文本所营造的语辞世界。

在教学中也有一些遗憾和需要探讨的地方:

1.对学生的回答要及时评价。例如,解释“长堤一痕”的“一”时,有学生解释为“量词,一道”,要纠正,应该是“数量词”。2.对文中重难点的把握不够到位,深入。可以说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把握还可以,但是对本文写作上的特点出力不到位,使学生不能很好理解。首先,本文巧秒地将记叙、描写、抒情 三种表达方式融为一体,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艺术,老师只是给学生总结了出来,没有让学生先感知一下,如果让学生去总结,理解会更深刻;其次,对于白描手法的处理有些蜻蜓点水。白描手法的定义给学生讲得过于概括、抽象,学生很难理解,虽然结合了课文插图,但部分学生还是理解的有些肤浅。

3.由于本文写于作者国破家亡、陷于困顿之时。回首前尘,昔日的繁华,往日的优雅,被一一无情的毁灭,昔日的点点滴滴越是美好就会更刺痛他的内心。过去的美好,像一场梦。他在梦中想要获得慰藉,但同时又受到痛彻心扉的刺痛。所以又为本文笼上挥之不去的愁绪。这一点也应引导学生去感悟。

对话课程标准 研析教学内容

一、与“课标”对话

(一)“课标”要求

聚焦几个核心词:阅读·感悟·思考·探究·欣赏·评价·借鉴·升华

(二)关系解读 1.尊重传统文化,涵养民族精神 2.尊重多元文化,吸收优秀文化营养 3.尊重文学要义,完成文学熏陶与浸染

(三)目标定位 1.文学知识的积累

对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句式、文学常识等知识的积累,从而完成文学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文学样式的积累

山水文学是我国众多文学样式中的一种。山水文学就像一面镜子,反映着人类的进步。完成这个认识的积累,也是语文学习的要义之一。

3.文学情感的积累

作者的喜怒哀乐,悲欢离愁,镶嵌在描摹山水的文字中,游走于奇峰异景的步履里。阅读这些文章并体悟作者情感,可以更多地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二、与教材对话

(一)选材意图 1.这几篇文章的内容和主题适合这个学段的学生阅读:主题鲜明,文章简短,易读易懂。文章的难易度适合放置于八年级学段学习,便于完成知识的积累。

3.文章揭示的核心价值和蕴含的情感元素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并获得思想启迪。

(二)核心价值

1.养趣——和谐的音韵,优美的意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2.动情——隐隐约约的故国之思,自我排遣的旷达情怀,不经意间丰富了学生的情感阅历。

3.养心——道德的、伦理的、民族的大学问和大奥秘,可以指导学生生活,涵养学生的文化气质。

4.“宏志”——胸怀天下的大我情怀,能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有助于青少年的生命发展

(三)教材特点 1.自然真切,回味悠长 2.相亲相近,物我两忘 3.胸纳四海,宠辱不惊 4.抑郁伤怀,挣扎求索

三、与学生对话

(一)学情基础分析

1.阅读能力薄弱,实词积累少,串并解读能力不强。

2.虚词辨析、句子理解和句型辨析能力薄弱,读懂文本有障碍。3.时代距离带来的认识与理解的障碍,情感对话受阻。

(二)学习现状分析

1.受中考影响,学习文言文的方式固化呆板,缺乏迁移延伸的能力。

2.受中考范围的影响,文言文阅读面窄,没有形成真正的阅读能力。

3.受中考题型和考点影响,文言文的教学方式单

一、教学内容狭窄,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三)教学影响分析(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关系分析)1.学生不能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从而无法阅读更多的文学作品。

2.单调枯燥的学习方式扼杀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3.民族文化的精髓无法在学生心里扎根,传承也就无从谈起。

四、与教学对话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

1.三维目标的遵循: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要具有文本特征,要有个性特征,要体现教学要义 3.要符合学生的学情基础和现状

(二)教学目标的表述 1.清晰度

目标表述要清晰准确,师生理解无歧义,无障碍,不能用老师自己心里的想当然,作为学生理解的必须条件。

2.详尽度

目标表述要具体,要周密,要详尽,不能使用“通用”语言,一个目标百文用,你用我用大家用。要有较强的文本意识和知识对应。

3.一致性

要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要体现教材的核心价值。

第五篇:看雪评课稿

看雪评课稿14篇

看雪评课稿1

这堂由XX老师执教的《湖心亭看雪》有着开阔的课堂视野,深厚的文化底蕴,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深得语文教学之 “三味”:一是富有语文味,守住了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二是富有人情味,老师在课上注重情感熏陶,价值引导;三是富有书卷味,儒雅、从容、大气,不时有灵光闪现。下面我将从学科意识的角度作简要的分析:

一、能够把握语文学科的航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是这样定义语文学科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刘老师在上这节课的时候,从文本出发,牢牢地把握住语文学科的正确航向,使整个课堂始终洋溢着浓浓的语文气息。其中视频中刘老师对学生阅读提出了三个要求:读准、读懂、读出自己的感悟。虽然只是简单的诵读,却很有深意,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这个要求立足于文本,着眼于文本字句的解读,让学生回归到文本所营造的语辞世界,避免了语文教学娱乐化或是应试化的极端倾向。

二、能够抓住教学内容的缰绳。文言文的学习包括“言”和“文”两个方面,这两者的基本顺序是“先言后文”,即先学习“文言”之“言”,再学习“文言”之“文”。教师在课堂的前半部分时间重点解决课文中的字词音义,不仅有内容上的讲解,也有方法的指导。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独立地学习的好习惯。最后,教师为了检测学生的重点字词的学习情况,采用课堂随机抽点的方式进行学习效果的检测,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了恰如其分的评价,这也是值得肯定的。

三、能够较为精确设计教学程序。刘老师的做法基本达到了教学环节设计的两个要求。首先,她设计的教学环节都是语文学习必需的,没有可有可无的多余环节,也没有必须有的被遗漏的环节。但是环节在前后设计上尚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如在教学一开始就呈现作家及简介,并介绍作者的生平及思想,会对学生的阅读造成先入为主的印象,甚至会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倘若在文本细读的时候再适时介绍作者,效果会更好。其次,每个教学环节之间是步步提升的,呈现逐步向上的阶梯形态。视频中教师先讲解字词音义,再到文本的研读,问题的设计十分精巧,从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到描绘了一个怎样的雪景再到张岱是一个怎样的人,课堂教学设计环节的简明流畅、独具匠心,不得不佩服教师的教学功底之深。

四、能够较为精巧设计学习题目。教师在最后布置了“我眼中的雪世界”的作业,来展现张岱眼中的雪世界,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但老师如果给学生再推荐一些张岱的小品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看雪评课稿2

《湖心亭看雪》是清代文学家张岱的作品,文章描写的是作者观看雪后西湖的美景。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主要领着学生理解生词,串讲课文内容就可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但李老师一改以往的教学模式,采用了“文本细读”新教法,引发学生兴趣,课堂节奏张弛有道,知识系统由浅入深,由读促学。

李老师的这堂课整体安排井然有序,条理清晰:对文本关注全面细致,从字词的疏通,到朗读的指导,写景句子的品味及内容主旨的理解等等……正如朱光潜说的一句话“慢慢走,欣赏啊!”在课堂教学中涂老师抓住文中的一个关键词“痴”解读全文以及张岱所要表现的爱国情感。首先让学生在文中找到一字来概括张岱的形象——痴,并引导学生去文中搜索哪些方面表现出张岱的“痴”。这里学生先找到了“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学生认为时间之晚,天气之冷,当别人在家取暖时,他选择了独自去看雪景。在这里,学生总结出他这是“行”上的痴。除了“行痴”之外,还有什么呢?学生便更进一步的挖掘课文中的“痴景”、“痴遇”。李老师不单停留文章的表层,更通过对“金陵”理解提升了文章的主题。即由“人痴”延伸到文章的主旨——亡国之思,故国之痛。整篇文章围绕一个“痴”字展开,由情入理,逐层展开。

这堂课除思路清晰之外,其对语言的品味分析更是精湛,体现了“文本细读”的教研主题。如“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句中,三个“与”显得拖沓应去掉,你认为呢?老师引导学生抓住一个连词“与”。李老师问学生:“文中的?天与云与山与水?,作者明明可简洁地说?天与云与山与水?,为何又非要多添一个?与?字呢?”这便引发学生的思考,以一个“与”字,用在这里到底有什么好处。后来学生联系整个意境的话,便自然得出。因为那时雾气很大,用“与”可意为因看不清而连成一片,而不用“与”,就给人一种孤立的感觉。当学生有了这层理解之后,再联系后面的“上下一白”,便能感受到一种浩大之气。这便由一字引到一句,再由句引到一种意境,最后发出自身渺小之感。而后再引导学生读出个中的味道。除这里之外,涂老师借用量词替换法,来引导学生去理解古文背后的意蕴,如“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此句中量词的使用妥当不妥当?是不是要改成“长堤一道、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只、舟中人两三个而已”?为什么?

即第一组是原文,第二组将量词替换:痕(道)——堤、点(座)——湖心亭、芥(只)——余舟、粒(个)——人,量词替换后,学生便自然而然体会到替换后的字将破坏原有的浩大之气,且与当时雾气大的环境相抵触,最后引到“人生如沧海一粟”,作为明朝遗民张岱的沧桑之感。对于语言的品味,李老师做到细致入微。在品味这个句子时,李老师还自然地融入了“通过对典型句子的分析抓住了对景物白描的写法,领略到这种写法能抓住事物特点、语言精练、准确。”的教学目标的达成。这时学生纷纷调动自己的思维、积极和同学交流,有的说出了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状浓抹总相宜”等等。

但同时课堂也暴露了一些问题:课堂上学生发言略显不足,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且对学生的回答没有给予积极的评价。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机智还有所欠缺,总想着自己的设计步骤,学生回答打乱自己的预设后不能及时调整步骤。再是对本文中中国文人的思想内涵挖掘还不够,显出教师的文化底蕴的不足。

我的思考:一、课堂上出现学生的精彩回答,教师应怎么办?应整合、提升,并给予适当的鼓励评价。二、一堂好的语文课须依赖于教师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教育机智,更依赖于教师丰厚的人文底蕴和深刻的思想见地

看雪评课稿3

晚明小品虽不及先秦诸子或唐宋八大家那样引人注目,却自有一段清高拔俗的风韵。张岱的小品颇似唐人绝句,以隽永见长,寥寥几笔,意在言外,有一唱三叹之致,无捉襟见肘之窘。《湖心亭看雪》全文连标点在内还不到二百字,却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淡淡写来,情致深长。执教老师紧扣本文的事理、情景,为学生展现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湖心亭。

(一)导入。

无疑处设疑。执教老师以湖心亭的位置设疑,此问对于学生来说轻而易举,即刻减轻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心理负担,也消除了公开课非熟悉老师上课的紧张感与陌生感。由张岱的代表作《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引入对张岱西湖之梦的解析也是水到渠成,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作者对西湖的痴情。

(二)整体感知。

执教老师设问:“请从文中找出一个词来概括张岱的形象?”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痴”来解读张岱的“西湖之梦”。分这样几个角度进行:1、“行痴”。抓住句子:“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紧扣“冬雪三日”、“更定”这几个时间词语,结合资料《西湖梦寻》卷一头条引导学生理解张岱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时间,是因为此时西湖最为寂寥、冷落,而张岱此行正是出于对西湖的关怀与钟情。2、“景痴”。在“行痴”的基础上自然引入“景痴”。“雾凇沆砀,天与人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中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执教老师借助音乐、简约泼墨山水画构图,采用对比、替换、留白的方法,引导学生品析写景的句子,特别是“痕”、“点”、“芥”、“粒”一个小似一个的量词,使学生自然而然领会到在这个浩大、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作者内心油然而生的那种人生天地间茫茫如“太仓稊米”的深沉感慨。3、“人痴”。到亭上,偶遇金陵客。二客“拉余同饮”,鼎足而

(三)颇有幸逢知己之乐,似乎给冷寂的湖山增添了一份暖色,然而骨子里依然不改其凄清的基调。

对于这一部分的教材处理,我也参阅了诸多设计方案,也拜读了吴战垒先生读张岱《湖心亭看雪》撰写的评论文《诗的小品小品的诗》,比较一致地认为:湖上遇知己,同是他乡游子,然而后约难期,人生如雪泥鸿爪,转眼各复西东,言念及此,岂不怆神!然而,执教老师在此处做了极为大胆个性化的处理,更浓烈了此时凄清的'氛围。借助课外资料《西湖七月半》中的一段描写“其一,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把“两金陵客”解读为“看雪而不见其看雪之态,亦不作看雪者看之。”他们不再是张岱孤独旅伴的知音,而是西湖之梦的不谐音。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张岱的孤高情怀有谁知,他只能“独”与西湖相往来,此时再回顾前文张岱“独往湖心亭”,一个“独”字展现了张岱独抱冰雪之操守和孤高自赏之情调,既不欲见人,也不欲人见的孤寂情怀与避世幽愤。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张岱的西湖之梦实为他的家园之梦,因为只有西湖才能给他的家园的温情。听了执教老师的这堂课,让我回味无穷:短文长教、简文丰教真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啊!这堂课不仅思路清新,对语言中凝聚的情感分析更是精湛,这都依赖于执教者丰厚的人文底蕴和深刻的思想见地。如果说这堂课尚有不足的话,那就是学生的思维起点还开始于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导”,如果能彻底地实现课堂思维从学生开始的话,堪称完美。浅薄之见,贻笑大方!

看雪评课稿4

20xx即将过去,在这个特殊的喜庆的节日里,语文组八年级的林老师,用一节《湖心亭看雪》的公开课,为语文组20xx的教研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作为一位年轻、上进的语文老师,林老师的课堂却完全没有新教师的羞涩与不成熟;相反,林老师的课堂,呈现出的却是扎实、灵动、智慧的影子,我们不得不惊叹于林老师备课的精心、课堂驾驭的成熟、学生表现的活跃于师生配合的默契。

1、课堂思路清晰、连贯。

课堂以西湖诗词导入,奠定了本节课的文学味,接下来在朗读中直入主题,毫无累赘之感,入题之快、之准着实令人佩服。课堂思路清晰,通过两个大环节——品痴景、品痴情,将看似零散的小散文贯穿起来,在循序渐进的分析、交流、碰撞中,课堂逐渐走向高潮,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加深。整堂课,林老师就好像带着我们以一个近观者的身份,目睹了整场事情的经过,我们已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局外人,还是局内人,这样有感染力的课堂,令人佩服。

2、师生配合默契,学生表现突出。

林老师善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所提的问题恰当、明确。学生能够围绕问题有效地展开讨论。本节课的讨论是一大亮点,学生小组分工明确,组内讨论气氛良好,非常有效。展示环节,呈现出百家纷呈的热闹场景。可以说,在八年级,还能够有如此活跃的课堂气氛,实属难得。

林老师的课堂的确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值得我们学习。但是笔者认为,在这其中,也有一个遗憾,就是老师对课堂的掌控和驾驭,有一些地方较多,例如对于雪景的分析这一环节,林老师将雪景做了三处对比阅读,这虽然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雪景的妙处。但是教师过多的牵引,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也不利于课堂的自由生成。现在我们更倡导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起着引导、点拨、把课堂推向深入的过程。

总而言之,林老师的课堂所呈现出的特点,既值得我们学习,也值得我们深思!

看雪评课稿5

由于学校工作的安排,这学期我接手了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这对我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习惯于教中段的我,发现二年级的孩子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教,原先总结出来的一些教学方法用在低段孩子身上并不适用,于是,开始摸索,开始改变,但收效甚微。今天,听完师傅——X老师的《看雪》一课,无疑给在教学中迷失方向的我指了一条明路,让我清楚地知道二年级语文课应该怎么上,现将感想分享如下:

1、有效设计和利用预习单。师傅在让孩子们直读课文时,有这么一个要求:回顾预习单,和同桌互读生字并交流预习单上的问题。当看到孩子们拿起一本本整齐地贴着每课预习单的“蓝蜗牛”时,我的内心是又惊又疑,惊的是原先只出现于公开课时的导学单师傅竟然每节新课都在用;疑的是二年级的预习单该怎么设计呢?带着问号,我借阅了一个孩子的预习单,上面清楚地规定了孩子们在这篇课文中应该掌握的生字、词语,并且设计了几个跟课文内容相关的重点问题。当然效果也非常明显,上课时孩子们对重点字词已把握得较好,为课堂的识字教学节省了不少时间,教学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反观自己,虽然也明确了预习要求,但反馈时,往往是这个孩子忘记,那个孩子漏做,预习情况不容乐观,所以以后我会尽量效仿师傅的做法。

2、多种方法巩固字词。巩固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难点.。孩子们识字记得快忘得也快,X老师抓住低年级孩子这一特点,在教学字词时采用多种方法,如拼读、齐读、组词、造句等,不断地复现所学的词语,让学生快快乐乐地认识生字,为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3、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众所周知,X老师的诵读底蕴非常深厚,往往让听的人竖起大拇指,而她的课堂也处处围绕着“朗读”展开。《看雪》的内容和儿童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孩子们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难度较大,X老师善于引导学生在对话朗读中感悟台湾师生向往祖国北京之情,在让孩子充分读的基础上,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熏陶和感染。课文中的四个问句,是教学的一个重点。师傅便让学生在学习中通过朗读,体会问话时的心情,围绕“看雪”在情感上产生波澜。

总之,师傅精彩的教学课堂,教给孩子许多学习的习惯、方法,也教给了我许多教学的方式、方法,我想,近期我的课堂会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上的。谢谢师傅给予了我们一次这么好的学习的机会!

看雪评课稿6

曾经读过一篇文,文里有这样一句:在夏日里怀想冬天,实在是一件奢侈的事。今天,老师的《湖心亭看雪》,却让我们实现了这个奢侈的梦。在她清新明快的语言节奏里,有幸与学生一起前往湖心亭,一览西湖冬雪之景。

本节课采取了四步阅读法,由浅入深,有序进行。

一、朗读。

应该说 老师纯正的普通话,营造了一种很好的阅读氛围,她捕捉错落节奏间的生命呼吸,感受字节音韵中的文人性情,于此,学生阅读欲望被唤起,阅读兴致被激发,于字里行间去感知漫天白雪的空阔,深悟物我两忘的幽绝。

二、译读。

这篇文章是八下的课文,而学生才上七年级,理解起来会有一定难度,怎么办?结合注解逐字译。先是同桌结对自由译,后是句子接龙全班译,体现了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通译的基础上,突破重点词、句,学生收效颇丰。

三、赏读。

悉数西湖文与诗,最让人叹服的莫过于苏轼的西子之喻,而最为别致的就是张岱的《湖心亭春雪》了。它的别致首先在于“白描”写景法。可是,对于七年级的学生,“白描”一定是不懂的,老师带领学生咬文嚼字,进行文字的解析后,引出“白描”的定义,又用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类比,用朱自清《春》中“春花图”中的“渲染”进

行对比,强化学生对于白描写景效果的感悟。这是在阅读基础上,再一次感受到西湖的苍茫与辽远。

四、析读。

这个环节,让学生从文中找到一字来概述张岱的形象―――痴。并引导学生搜罗哪些方面展现出作者的“痴”。学生比较容易地总结出了“行痴”。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在老师的进一步引导下,学生又挖掘出文中的“景痴”,“人痴”,但“痴”之背后有深意。老师不单停留在文章的表层,更通过对“金陵”的解读,归结之前的所有“痴”全在于“情痴”。什么情?那便是《陶庵忆梦》中一以贯之的“故国之思、兴亡之叹”。

总之,老师的这堂课的诸多亮点,归纳为四句话:拟定目标明,字词疏解实,操作程序清、教学方法活。

看雪评课稿7

近日,我校举行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们语文组全员参与了八年级上册文言文《湖心亭看雪》的“同课异构”教学及教学研讨活动。经本组成员共同探讨评议后,就王苗老师《湖心亭看雪》这节课我们的看法大体如下:

一、值得肯定的地方:

1、教学基本功扎实:

普通话流利,简洁通俗;教态自然大方;课件设计精美有效,层次清楚,围绕“痴”字来设计:痴行、痴景、痴情;多媒体运用比较熟练。

2、教学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环环相扣、系统有序。

3、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大部分学生,给学生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如字、词、句教学环节,由学生通过互帮互助的形式自己来解决,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不理解的教师适当点拨启发,让学生感受到领悟的快乐;另外,能体现知识形成过程、结论由学生自悟与总结。这些能够体现出“学生主体”的教学意识。

4、作为文言文教学,能让学生在读中去感悟、理解,对重点词句的分析到位,如“独”、“强饮”、“痴”等词与“问其姓氏,是金陵人”、“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等句,很好的引导学生领悟了词句的表意及蕴含的思想感情。

5、教学不局限于文本,能够引导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拓展,如对“更定”的理解,介绍了古代一些计时方法,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二、有待改进的地方:

1、从教学目的的落实方面来看,其中一点就是“熟读成诵,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但王老师在教学中未能体现出文言文的教学重点,对字词落实欠火候,对学生的掌握情况了解不够深入;其次,作为一篇富有诗意的小品文,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用更多的时间去读,让课堂时时响起朗朗的读书声,尽量做到课内 “熟读成诵”,但王老师只让学生匆匆读了两三次,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使语文特别是文言文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开散文文质兼美的语言环境,使学生没有机会去感知课文语言,从而导致教学效率较低。

2、教学过程的设计不够合理、不够科学:

1)、字、词、句教学耗时较长,近20分钟;

2)、读的时间太少,对课文仅读了两三次,而且老师未作范读,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太少;

3)、对作者经历及处世态度的介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解、感悟能力脱节,有些强加给学生的意思,这种痴谜于世俗之外的高雅之趣值得欣赏,但学生难以理解。

3、教学评价简单:

教学中不能够随时了解、理解学生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评价过于简单,如学生回答错误时,只简单评判而并未引导其深入思考就让其坐下。对学生的评价性语言鼓励性不强。

4、教师的引导性语言还需琢磨,准确性和有效性有待提高。

5、教师对学生学法的指导稍欠火候。

6、对学生的了解、学情的分析、学生的尊重还需加强。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本节课参与者是七年级学生,教师在对七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张岱的处世原则的处理上脱节;

②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程度不高与老师对学生过高的期望值脱节; ③尊重学生、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的意识还需加强。④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还需进一步加强,老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需进一步了解。

以上是我们语文教研组成员的共同看法,希望在这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后,我们每位语文老师都能反思自己,从而有收获、有发展、有进步,以达到本次活动的目的。欢迎各位领导及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看雪评课稿8

我是教低年级的语文教师,观看了黄冈市英山县温泉小学赵丽老师的视频案例《看雪》后,感触很深。现在我就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说说我的几点看法。

1、创设情景,激发阅读兴趣。

美好的情景才能使学生想读,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更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步入故事之中,站在文本主人翁的角度阅读,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思维,深入到情节中阅读。优美的音乐、动人的画面和巧妙的问题等等都能为学生营造出美好的读书意境,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在教学中,要想学生所想,乐学生所乐,利用教材的特点和教师自身的感染力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如《看雪》使学生感同身受,产生对课文的兴趣,主动去阅读文章,体验文章带来的快乐。使学生尽快进入阅读的角色中。

2、读思结合,培养阅读习惯。

读的层次有序,粗读明意,品读悟意,赏读升意。让学生读中有思,在思中读。阅读时要指导阅读方法:边读边思,边读边画,边读边查,读思结合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3、读演结合,提高阅读能力。低年级的语文大多是声情并茂的文章,而且富有童趣。可以通过表演来诠释和理解。讲课讲到快乐的地方,就自然地露出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情绪就激昂;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变得要低沉。这是教师就要充分指导,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和充满有趣的表演来表现文章,使其重点突出,突破难点。

总之,在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创造丰富多彩的读书形式,教师要以信任和鼓励的态度来肯定学生,支持和尊重学生。同时教师在教学中把听、读、思、说和写等相互关系相互渗透于教学中,要将点滴积累于平时,孩子的阅读能力就会提高,打造高效课堂就一定成为现实。

看雪评课稿9

我个人认为这是一节很有个性,极为精彩的好课。王老师的课堂教学让学生也让我感受到了语文的魅力!

首先,在教什么的问题上,王老师对重难点的把握准确到位。她抓住了山水游记借景抒情的特点,抓住情感的内核,以“雪”为突破口,抓住“雪”这一物象的特质,引领学生深入文本,逐渐理解了“雪中人”“雪中事”“雪中情”,敏锐而又巧妙地抓住了文本的价值内核。

其次,王老师很注重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这样一种学以致用的勾连与适度发散,既降低了理解的难度,又丰富了课堂的内容,更有利于学生语言的积累,更给学生一种积极的学法暗示:新旧知识是要融会贯通的。

再次,我很钦佩王老师极高的综合素质。比如她对文本解读的深刻领悟,以情切入,牵一发而动全局的匠心设计,还有入情入境的“说功”,这些刚才学员们都已经谈到。但我还要补充的一点,就是教师的激情投入与态势语言的运用,比如在讲解“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时,对“痕”“点”“芥”“粒”的讲解都配合着相应而又适切的动作,既让学生加深理解,又感染并打动着学生。

另外,我还想借这个机会和王老师以及在座的老师们探讨文言文教学的一些策略。在说课中,王老师把教学预设的过程与方法定位于“在串讲中落实字词句的意思”,我们也看到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王老师确实始终以串讲为主,但是,“落实字词句”这一目标并没有凸显。我认为串讲固然有其优势,特别是像王老师这样能说而又说得好的老师,但整节课给我的整体感受是见“文”不见“言”,我感受到的更多是“文章”甚至“文化”,而少见语言和文字。语言文字应该是语文课堂的基点,发展学生的语言是语文课的根,对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则是发展学生语言的最重要手段,但这节课,我相信学生确实收获了知识,但似乎不见能力的提升。这又让我想起另外一种截然相反的课堂,在那样的课堂上,老师们只是忙着落实通假字、一词多义、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翻译,翻译完了,给文章贴上主旨的标签,课堂的学习也结束了。这样的课堂,显然是见“言”而不见“文”——漠视文本的核心价值与灵魂,而把她肢解为毫无生命力的词句解析。

反观这两种课堂,各有其弊端,如何在两极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我一直思考并努力突破的难点。今天我也想借这个机会将我的尝试跟大家做个简单的交流,希望能得到大家的修正。

我对自己文言文的课堂定位为“文”“言”并举,知能同构。具体的操作是以读为手段达成各项目标:初读,扫清障碍,读准读顺;再读,整体感知,梳理文脉;研读,落实词句,探究主旨;美读,读出理解,读出感情。在有目的分层次的读的过程中,以读代讲,以读明义,以读悟理,力求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既落实“言”,又凸显“文”,既有知识的建构,又有能力的提升。但这样的课堂是不是会平了一点?

看雪评课稿10

一幅美丽的雪湖图,一节美丽的赏湖课。

陈老师的设计因简洁完整而美丽。从朗读课文到读准句子停顿,对照课文翻译句子到理解课文,品味言语到解读主题,环环相扣,紧凑连接,流程清晰完成,简洁自然。

陈老师的课堂因温婉自然而美丽。陈老师的教风自然,言语亲和,师生交流顺畅,不急不慢,缓缓教来。学生读书不在状态,老师的一句“你们为什么读得有齐物论啊?”问出了学生的整齐朗读。学生的断句出了错,“天与云/与/山与水”,老师的追问“你为什么这么断”,问出了课堂的生成,天地之间,上下一白。

陈老师的品味因细致探究而美丽。陈老师在赏析品味湖心亭描写雪的语句时。通过展示学生的细致描写,两者进行比较,让学生感受到白描的简练朴素而不简单。通比较痕与条,点与座,个与粒,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量词的魅力,湖心亭雪景的苍茫阔大,张岱内心的孤独感与渺茫感。

一句“同是——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解读文章的主题,结束了课堂。

看雪评课稿11

《雪顿节上看赛牛》是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主要围绕我国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进行介绍。《雪顿节上看赛牛》就是介绍了藏族人民在欢度自己的传统节日——雪顿节时的一场别开生面的赛牦牛会,写出了浓郁的藏族风情。课文按“比赛前——比赛中——比赛后”的顺序描写了自己在雪顿节上,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藏族人民欢乐的心情。

李老师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能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单元训练重点项目进行教学设计,教学中又能时时处处关注到学生个人的成长和能力的提高,如创设学生说话的情境,利用媒体创设利于学生学习和想象的情境。一节课,教师能始终抓住教学点和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教学,而且教师还能围绕本学期小专题《优化作业设计》进行课堂练习设计。

本设计紧扣文本内容、单元训练重点、课后题,打破传统的串讲串问教学模式,先从整体入手,然后直奔教学重难点,层次清楚,条理分明。抓住重点词语“别开生面”,贯穿教学始终。本节课是第二课时,李老师重点是抓住比赛时场面的壮观、有趣、揪心进行课堂教学的。

本课内容长,但李老师能巧妙的进行设计。本课时把握住了读的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以是主要内容,可以指思想感情,可以指表达方式。内容,情感,都要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叶圣陶先生曾把一篇文章比作一个圆球,组成文章的所有词句段都环绕于这个球心,缺了其中的某部分,就成不了圆球。所以教学一篇文章,要着眼于整体。

这节课成功的地方是:

1.虽然是第二课时,但教师能把握住从整体入手的原则进行教学。教学时,教师能巧妙引课后,直奔教学主题。

2.能选择学生自己感兴趣的段落品读,借助媒体辅助引导学生读出情,读出味。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来理解感悟课文。

3.能抓住重点段落来学习,品味。做到以点带面。

4.运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受到各民族特别是藏族浓郁的民俗风情,尤其是牦牛比赛时的图片更能让学生直观感受场面的壮观,同时,把课文里一些重点语段提炼出来,更能集中学生注意力。对一些重点词语用不同颜色的字标记出来,加深理解,也有利于朗读指导。

5.重视了朗读训练,尤其几个重点段落和截取的片段。通过朗读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除此之外,教师又能根据教材特点适当加入了语文扩展练习、变换句式和仿写句子练习,在语言实践中加深理解,培养学生的语感。

6.教师能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书、思考。教学时,引导学生充分阅读,做到一边读一边想,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重点的内容。教师能引导学生抓重点的词句品读,体会赛牦牛的壮观场面、牦牛发怒奔跑的惊险和它与主人的亲近。

本节课的确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但也有可探讨的地方,我仅代表个人意见。

1.教师从引课过渡到品读感悟时,问题设计的巧妙,但学生不能抓住重点,充分地进行学习,有点摸不着头绪,此时教师的引导作用没有发挥。

2.朗读形式有点单一,学生评读、议读较少,应让学生在不断的评价练习中,提高朗读水平。

3.在过渡到品读感悟时,学生的质疑能力还是差,学生提的问题太多,过碎,学生不会抓住重点,充分地理解课文。

4.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段落,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阅读,进行展示这一环节安排的挺好,但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太强,还是要依靠老师引导。其它形式学生想不到,还是要靠老师的层层点拨。个别学生还是没有参与其中,主动性、积极性不够。课堂上个别学生的纪律还要加强,行为习惯的培养更为重要。

5.《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积累优美的词句。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牦牛发怒奔跑及它与主人亲近的语句,读读背背,再抄写下来,进行语言积累,希望以后注意。

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教育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希望李老师能从遗憾中找出问题,改进方法,提高自己,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看雪评课稿12

《看雪》是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共11个自然段,讲在冬天,我国台湾省很难看到雪,北京却能看到雪,通过看雪表现了宝岛台湾的儿童与祖国大陆的儿童盼望着祖国早日统一的共同心愿。

本课教学,通过读、想、写的结合,在情景中学习课文,努力实现情感的交融。

1、本文中的四个问句,是教学的一个重点。要让学生在学习中,通过朗读,体会出问话时的心情。在引导的时候,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将心情的变化,由试探到惊奇,由惊奇到羡慕,由羡慕到盼望。围绕“看雪”在情感上产生波澜。在指导朗读时,注意对学生心理情境的渲染,在对比的反差中,产生学习期待。

2、将雪景这段文字从文章中提出来,进行教学。是考虑到这段文字很美,也是触发学生产生去“看雪”的直接动因。在教学指导中,将写雪景的句子与写活动的句子分开教学,侧重点放在第一句。让学生通过文字的感悟,去感知雪景的美。所以在指导朗读的时候,作了二个层次的处理。第一个层次是看到什么,去体验“雪花、雪毯、银装、洁白”的美;第二个层次是体验雪中的动态美。那“飘着、铺着、披着”像唱歌一样。这样的设计,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所悟到的达到了预见的效果。而第二句的活动,则不着重点,只是让学生体验一下心情,悟着“雪中情”。如此“情”“景”相融,课堂上是书声琅琅。

3、用识字三的诗句: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提升渴望祖国统一的思想感情。而借用给台湾小朋友写信,邀请他们来作客,一方面是加深海峡两岸的骨肉情感,另一方面是想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写话水平。

看雪评课稿13

蔡仁夫老师以其质朴的语言展现他古文的底蕴,而谷芬芬老师则以他的激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冬景西湖图。

谷芬芬老师抓住文中的两个关键词“痴”和“金陵”来解读全文以及张岱所要表现的爱国情感。首先让学生在文中找到一字评价张岱——痴,并引导学生去文中搜索哪些方面表现出张岱的“痴”。这里学生先找到了“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学生认为当别人在家取暖时,他选择了去看雪景。此时,学生已能找到,但谷老师为更凸显其痴,便将张岱的《明圣三湖》中的诗句引出来。在这首诗里,张岱明确指出他人喜欢在春、夏游西湖,但他却喜欢选择秋冬二季。从这里,学生并能总结出他在“行”上的痴。除了“行痴”之外,还有什么呢?学生便更进一步的挖掘课文中的“景痴”、“人痴”。谷老师不单停留的表层,更通过对“金陵”理解提升了的主题。即由“人痴”延伸到的主旨——亡国之思,故国之痛。整篇围绕一个“痴”字展开,并由“金陵”二字将思想推向高潮。

这堂课除思路清晰之外,其对语言的分析更是精湛,如一个连词“与”。谷老师问学生:“文中的‘天与云与山与水’,作者明明可简洁地说‘天与云与山与水’,为何又非要多添一个‘与’字呢?”这便引发学生的思考,以一个“与”字,用在这里到底有什么好处。后来学生联系整个意境的话,便自然得出。因为那时雾气很大,用“与”可意为因看不清而连成一片,而不用“与”,就给人一种孤立的感觉。当学生有了这层理解之后,再联系后面的“上下一白”,便能感受到一种浩大之气。这便由一字引到一句,再由句引到一种意境,最后发出自身渺小之感。

除这里之外,谷老师借用量词替换法,来引到学生去理解古文背后的意蕴,即第一组是原文,第二组将量词替换:痕(道)——堤、点(座)——湖心亭、芥(只)——余舟、粒(个)——人,量词替换后,学生便自然而然体会到替换后的字将破坏原有的浩大之气,且与当时雾气大的环境相抵触,最后引到“人生如沧海一粟”,作为明朝遗民张岱的沧桑之感。对于语言的品味,谷老师做到细致入微,实乃令人佩服。

本篇用了白描手法,对于这点该如何让学生找出呢?谷老师是这样说的,“张岱太厉害了,单单几笔便将这苍茫浩大气势,人生感慨,西湖雪景勾勒出来。如果是我们学雪景,会用什么方法?”此时,学生会说用修辞、优美的语句等等,谷老师借由学生的回答,再次反问,张岱为何只用寥寥几笔便勾勒出?学生便说这里用了白描手法。学生之所以能答对,可能是看了课后练习,可能是看了参考书,但什么是白描仍是不甚了解。谷老师便借助以中国水墨画为模板的幻灯片来做了进一步的讲解,学生此时恍然大悟。

这堂课优点很多,除上面所述之外,还有板书的新颖等等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古文的教学不单要将主干理清,其旁枝亦要引导到位,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看雪评课稿14

《湖心亭看雪》评课稿

在《湖心亭看雪》这节课中,李一鹤老师以她的激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冬景西湖图。

李老师抓住文中的两个关键词“痴”和“金陵”来解读全文以及张岱所要表现的爱国情感。首先让学生在文中找到一字评价张岱——痴,并引导学生去文中搜索哪些方面表现出张岱的“痴”。这里学生先找到了“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学生认为当别人在家取暖时,他选择了去看雪景。此时,学生已能找到,但李老师为更凸显其痴,便将张岱的《明圣三湖》中的诗句引出来。在这首诗里,张岱明确指出他人喜欢在春、夏游西湖,但他却喜欢选择秋冬二季。从这里,学生并能总结出他在“行”上的痴。除了“行痴”之外,还有什么呢?学生便更进一步的挖掘课文中的“景痴”、“人痴”。李老师不单停留文章的表层,更通过对“金陵”理解提升了文章的主题。即由“人痴”延伸到文章的主旨——亡国之思,故国之痛。整篇文章围绕一个“痴”字展开,并由“金陵”二字将思想推向高潮。

这堂课除思路清晰之外,其对语言的分析更是精湛,如一个连词“与”。李老师问学生:“文中的‘天与云与山与水’,作者明明可简洁地说‘天与云与山与水’,为何又非要多添一个‘与’字呢?”这便引发学生的思考,以一个“与”字,用在这里到底有什么好处。后来学生联系整个意境的话,便自然得出。因为那时雾气很大,用“与”可意为因看不清而连成一片,而不用“与”,就给人一种孤立的感觉。当学生有了这层理解之后,再联系后面的“上下一白”,便能感受到一种浩大之气。这便由一字引到一句,再由句引到一种意境,最后发出自身渺小之感。

除这里之外,李老师借用量词替换法,来引到学生去理解古文背后的意蕴,即第一组是原文,第二组将量词替换:痕(道)——堤、点(座)——湖心亭、芥(只)——余舟、粒(个)——人,量词替换后,学生便自然而然体会到替换后的字将破坏原有的浩大之气,且与当时雾气大的环境相抵触,最后引到“人生如沧海一粟”,作为明朝遗民张岱的沧桑之感。对于语言的品味,李老师做到细致入微,实乃令人佩服。

本篇文章用了白描手法,对于这点该如何让学生找出呢?李老师是这样说的,“张岱太厉害了,单单几笔便将这苍茫浩大气势,人生感慨,西湖雪景勾勒出来。如果是我们学雪景,会用什么方法?”此时,学生会说用修辞、优美的语句等等,李老师借由学生的回答,再次反问,张岱为何只用寥寥几笔便勾勒出?学生便说这里用了白描手法。学生之所以能答对,可能是看了课后练习,可能是看了参考书,但什么是白描仍是不甚了解。李老师便借助以中国水墨画为模板的幻灯片来做了进一步的讲解,学生此时恍然大悟。

这堂课优点很多,除上面所述之外,还有板书的新颖等等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古文的教学不单要将主干理清,其旁枝亦要引导到位,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湖心亭看雪》课后反思

张岱是明末清初的一位散文大家,他的小品文历来受人推崇,文字淡雅隽永,读后叫人回味无穷,但也就是在这淡雅隽永的文字背后,隐藏一份悠悠的家国情怀。寄情于山水是中国文人历来的一种自我解脱的方法,当个体生命面临不可抗争之命运时,便会把精神寄托于纷争喧闹以外的青山绿水家园,在山与水的调和中觅到一份安宁,以此再来寻求更高远的超脱,张岱就是在这种心境下完成了他的《陶庵梦忆》的,里面的这篇《湖心亭看雪》是全书中的精品,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散文的奥妙,把古典散文的文字美,意境美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一篇文字更可以看作是描写西湖雪景的千古绝唱。

本文的教学设计以新课标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为依据,注重文言文的词汇理解和积累,注重对文章的整体感知,注重通过朗读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根据这一原则,我把本文的教学过程分为“读”、“译”、“究”、“品”四部分。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读读背背和积累文言词汇为主要目标。在语文课程中,文言文教学所用课时、师生所花时间都逐渐增多,主要是花在文言词语的记忆上。在文言字词教学中,我采用借助课下注释和参考书、工具书理解课文意思,然后通过学生翻译和重点字词过关的方式进行反复记忆巩固,节省时间又注意高效。

赏读环节注重通过品读来理解文本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感情。在教学过程中,我以读为主,以“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中的“痴”为切入点,通过找“痴行”、赏“痴景”、说“痴情”三个步骤悟“痴”。对文中描写雪景的句子“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人物的语言“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及时问问题答疑惑进行赏析、品读、质疑,使学生能较好地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本节课的多媒体运用也力求简单有效。课件的背景欣赏营造了良好氛围。应该注意的是:重点词句解释的幻灯片应该给学生留出作笔记的时间。

下次注意的问题:

1、备课一定要备学生,而且课前的预设要充分。

2、教学目标一定要明确,这样教学重点才会突出。

3、课堂上要把握住教学契机,尤其是对学生的讲评一定要到位。

下载12课看雪[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12课看雪[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湖心亭看雪》语文评课稿(精选五篇)

    《湖心亭看雪》语文评课稿蔡仁夫老师以其质朴的语言展现他古文的底蕴,而谷芬芬老师则以他的激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冬景西湖图。谷芬芬老师抓住文中的两个关键词“痴”和......

    《湖心亭看雪》语文评课稿[大全五篇]

    《湖心亭看雪》语文评课稿4篇《湖心亭看雪》语文评课稿1一幅美丽的雪湖图,一节美丽的赏湖课。陈老师的设计因简洁完整而美丽。从朗读课文到读准句子停顿,对照课文翻译句子到理......

    湖心亭看雪 微课教学设计

    29 湖心亭看雪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过了三峡的水,观过钱塘江的潮。今天,我们大家一起随张岱去湖心亭看雪。(板书课题) 二、作者介绍:阅读课文下注释①了解张岱 三、整体把握 1......

    《看雪》说课稿

    《看雪》说课稿 《看雪》说课稿1 一.说教材《看雪》是人教版第三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全文共11个自然段,通过一个在台湾教书的老师给孩子们讲述自己的童年在故乡北京冬天......

    【实用】看雪作文[本站推荐]

    【实用】看雪作文三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看......

    【推荐】看雪作文合集(范文大全)

    【推荐】看雪作文合集6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看雪作文6篇,供......

    《看雪》教案

    看雪 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课文主要写台湾小朋友只看见过棉花做的雪,没有看见过真的雪,老师给他们讲了自己童年在故乡北京玩雪的情景,激起了孩子们想去北京看雪的愿望。课文内......

    看雪教案

    《看雪》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 老师是第一次在这里过冬天,可是,我听说 咱们这儿很少下雪是吗?所以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组很美的雪景图,我们一块来欣赏吧。美吗?下雪真是太好啦!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