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与祖国共成长 与中行共奋进
与祖国共成长 与中行共奋进
1949—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了整整60年的辉煌历程。这60年,是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百废待兴的国家,一跃成为国内生产总值和综合国力均居世界第四位的社会主义强国的60年;是中国人民从饥寒交迫、水深火热之中被解放出来,而今过上小康生活的60年;是五千年文明古国重新焕发勃勃生机,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60年。60年间,长江黄河的波涛,聆听了祖国铿锵前行的脚步;茫茫昆仑,巍巍长城,见证了祖国日新月异的面貌;神舟飞船的优美轨迹,演绎出祖国日益上升的尊严;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实践,奥运圣火的熊熊燃烧,透露出伟大民族复兴的曙光„„
岁月留痕,历史见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银行也已成为了中国发展与变化的见证之一,与祖国共生共长„„
1912年由孙中山先生批准成立,中国银行带着一种跨越历史的厚重开始了它的百年历程。1949年,中国银行成为国家指定的外汇外贸专业银行。1994年成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2006年成为首家A+H发行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
今天,中国银行已经跻身全球前五大银行,自1994年以来短短15年的时间里,它先后8次被《欧洲货币》评选为“中国最佳银行”和“中国最佳国内银行”,连续19年入选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多次被《财资》评为“中国最佳国内银行”,被美国《环球金融》杂志评为“中国最佳贸易融资银行”及“中国最佳外汇银行”,被《远东经济评论》评为“中国地区产品服务10强企业”,被《亚洲风险》杂志评为2006年度“中国最佳银行”。在美国知名财经杂志《财富》与世界知名的管理咨询公司Hay(合益)集团合作评选的25家“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中,中国银行榜上有名。在A+H资本市场整体上市后,中国银行荣获《投资者关系》“最佳IPO投资者关系奖”等多个重要奖项。
在5.12地震的困难时期,中国银行与祖国共患难,积极履行爱的责任,地震发生后,各海内外机构和员工共向灾区捐款约逾1.5亿元人民币。并开通“全球捐款绿色通道”,设立捐款服务专柜,免收汇款手续费。此外中行还推出与公益慈善相结合的“长城支付卡”,客户每申办一张卡,中国银行就向灾区捐赠1元钱,共募集善款426万余元,定向用于四川灾区学校的教学设施重建。
作为中国金融行业的百年品牌,中国银行在稳健经营的同时,积极进取,不断创新,创造了国内银行业的许多第一,在国际结算、外汇资金和贸易融资等领域得到业界和客户的广泛认可和赞誉。2004年7月14日,中国银行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北京奥运会唯一的银行合作伙伴。
百年中行,百年荣耀。中国银行的历史与荣誉使我为自己有幸成为其一员而倍感光荣。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我在中行这个大熔炉里逐步成长。也许,同外界缤纷的天地相比,我所从事的储蓄工作每天总是千篇一律,周而复始,实在乏味。也曾困惑过,迷茫过:这样的琐碎工作,怎么能实现心中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呢?但当我看到周围的老同志默默无闻、兢兢业业的工作着,我理解了。
给你一张足够大的纸,你所要做的是重复这样的动作对折,不停地对折。当你把这张纸对折了N次的时候,所达到的厚度则是接近于地球到太阳之间的距离。折纸,不是为了一遍遍简单的重复,而是要达到从太阳到地球之间距离般的厚度。同样,脚踏实地不仅仅是为了一步步地前进,更重要的是不断地实现目标,超越目标。古人云:凡事必做于细,大事必做于小。把细小的事做好本身就代表着一种伟大,我相信在平凡的岗位上同样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如今,面对中行为我提供的宽大人生舞台,我将不断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完善自我,把我的青春和热血献给我忠爱的事业!
中行,在我们需要梦想时,给了我们梦想的机会;
在我们需要成长时,给了我们成长的磨砺;
在我们迷茫的时候,给了一只牵引我们前进的手;
在我们需要平静时,给了我们成熟的心志。
当滚滚的车轮在大地上奔跑,中行,我们就是你起跑的动力
第二篇:我与祖国共成长,共奋进
我与祖国共成长,共奋进
祖国是哺育我们的母亲,是生命的摇篮。她经历五千年的风雨飘摇,终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应该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自豪。在中国的发展道路上,历经艰辛,有过欢笑,有过泪水,有过磨难,有过喜悦,有过失败,有过成功,但是磨难没能阻碍祖国前进的步伐,成功更加激励中国人昂扬奋发。我们今天的祖国,是一个以民为主的国家,是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是一个共同发展、共同奋进、共同富裕的国家。
中国,一个用生命搭起的国家;中国,一个用智慧与理想构造的国家。尽管这个国家有数千位君主打下了这个千秋江山,而共产党人毛泽东却穿越了时代,穿越了未来。当毛泽东站在雄伟的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传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的心欢跃起来。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现在经历了60多年的历程,祖国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共同奋斗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近30个年代,我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工业建设突飞猛进,农业结构调整成绩卓越,国防力量不断增强,科技领域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听爸爸说他们小时候住的是土坯房,随时一场暴雨过后,房子便可能倒下来,生活极其困难。现在城市高楼林立,农村家家户户也盖起了宽敞的房屋;交通工具也有了很大的改善,目前我国私家车越来越多,而且火车、飞机都有了很大的改革,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正因为改革开放,不仅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教育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使我们能够接受先进的知识教育,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便利和娱乐。改革开放使祖国更加富强,使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提高。我们要进一步发展祖国的伟大事业,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做贡献。
1994年12月14日,当今世界第一大的水电工程——三峡大坝工程正式动工,它位于西陵峡中段的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三斗坪,距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公里,要完成这项工程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许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最终在大家的努力下,三峡大坝竣工了。三峡大坝和葛洲坝这两座现代奇观也将成为长江三峡的新景点,为其添姿增色。集自然美景、古代遗址和现代奇迹于一身的未来长江三峡将一如既往地吸引和陶醉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游客。
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一提起他们的名字,我就想起了“神五”、“神六”,想起了飞天,又想到了“嫦娥奔月”„„我为祖国航空航天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感到十分骄傲。
还清晰地记得,2007年10月24日18点,我默坐在直播电视机前观看着直播画面。因为祖国是我的母亲,我们是一起的!因此我的心悬了起来,担心,激动,期待等多种感情错综交杂在一起,发射的瞬间,我们整个中国的人都同调了,心也同调了!一同翘首仰望“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我紧握拳头,冒着冷汗,心仿佛在悬崖上„„18时05分,从电视机里传来了一阵阵振奋人心的话语!我国的首颗绕月人造卫星已经成功升空了!我兴奋得跳起来,甩掉一身的冷汗„„“嫦娥奔月”的成功让我更爱祖国了!这次升空标志着中国的航天事业又有了一次质的飞跃,迈向了更新、更好、更高的一大步!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为中国走向了世界航空事业打下了坚定的基础,也为探索月亮的奥秘贡献出一份力量。
2008年,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岁月,灾难与骄傲并举,悲哀与喜悦同步。面对灾难,我们并没有认输,在祖国的带领下,我们与灾难搏击。2008年5.12汶川地震,这突如其来的灾难造成了千万人伤亡,无数儿童流离失所,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在抗震救灾中涌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事迹。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无论是平凡的人民,还是开着几百万甚至几千万车子的老板,他们都不分昼夜,不计报酬,不论危险,竭尽全力的支持着遇难的人们。一位位小学生,一位位红领巾,一位位小孩,他们都把自己的积蓄毫无保留地捐给了灾难中的受难同胞。我国主席亲自赶赴现场进行救灾指挥工作和慰问工作,中国武警官兵更是不分昼夜,夜以继日的抢救受灾群众,他们不顾自己的生命,不顾危险坚持留在受灾现场进行抢救,风雨无阻,何其的无私,何其的伟大,不少武警官兵为了抢救群众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正是在祖国和中华人民的努力下,我们才得以完成抗震救灾工作以及灾后重建工作,我们并没有被灾难吓倒,反而灾难教会了我们坚强、团结、奋进。
面对这次汶川大地震,以“80后”大学生为主体的志愿者们,凭其极大的精神热情、坚强意志和专业技能,成为抗震救灾的一道最亮丽的风景。汶川地震,让全世界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80后”“90后”的孩子们同样具备强烈的责任心、事业心、坚韧心和爱国心,中国的未来因新生的力量充满希望。
灾难过后,我们迎来乐2008 北京奥运会,从2002年申奥成功,我们终于迎来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我们的运动健儿们在奥运会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赢得了无数金牌、银牌、铜牌,他们为祖国的成长付出了无数的汗水和努力,为祖国争光,为祖国喝彩;同时,我们广大人民也表现出了无限的热情,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给外国友人提供了帮助,为奥运会的举办奉献了力量。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给外国朋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好评,大大提升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威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北京奥运会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它的成功举办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更离不开全国人民的努力和支持。
回顾我国历程,我国在60多年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我国成功恢复了在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并与美国、日本等多国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增进了中国与外国的联系,引进了先进技术,积累了经验,改革开放将中国与世界连为一体,中国开始崛起为亚洲强国;2002年,中国申奥成功,大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与激情,把中国引向世界,申奥成功大大提升了中国在世界的国际地位;中国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表明了我国的航天事业不断进步与发展,是我国步入了世界先进行列;特大的洪涝灾害,南方大冰灾,云贵川的大干旱,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大地震,在这些灾难中,祖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抗灾,取得了巨大成效;2008年,奥运会成功在北京举办,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得到了世界的认可,以及2010年世博在上海举行,为外国友人更好地了解中国提供了平台。这些都离不开我们的共同努力,让我们齐心协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时光荏苒,弹指一挥间,祖国已经走过了60年的光辉历程,在这短短沧海一粟间,磨难没能阻挡住祖国前进的步伐,成功更加激励中国人昂扬奋发。有句话说得好: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我们的祖国是无数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不懈努力换来的。他们开创了祖国的今天,我们要造就祖国的明天。我们要与祖国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祖国的明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经济更繁荣、人民更幸福、国力更强盛,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祖国发展,我成长,我与祖国共奋进!,
第三篇:与祖国共奋进
与祖国同奋进,和城市同发展
从2008年年初的雪灾到5.12汶川大地震,再到北京奥运会和“神七”飞天,2009年的祖国60周年国庆大阅兵和澳门回归十周年,2010年的玉树地震到现在举办的上海世博会,我们拥有太多太多的感动与自豪,我们的祖国在奋进,我们的城市在发展,如今,党和政府正在千方百计地安排好人民的生活,解决矛盾,建设和谐社会。我们生活在这温暖的祖国怀抱中,我们感受着中国每个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怎能不从心底发出由衷的热爱之情。祖国的命运就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城市的发展与中国的富强要靠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贡献与奋斗。
在北京奥运会上,从环境到赛事组织再到志愿者的服务,东道主都做到了无可挑剔,特别是志愿者的微笑更是征服了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和民众,正像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说得那样:中国举办了一场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在本届奥运会上,中国奥运健儿更是不畏强手、奋力拼搏,夺得了最多的金牌。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也让世界重新认识了古老而又现代的中国。
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两年之后,作为新兴大国、世界第三经济体的中国,再次表现了出色组织大型活动的能力,4月30日晚上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不出意料地令人叹为观止,黄浦江两岸的焰火与喷泉点亮了天空,令人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在六百六十座中国城市中,上海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最前沿,最能感受着其间所有冷暖。1800年,全球仅有2%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而到了2000年,世界上大约有一半的人口迁入了城市。到2010年,全世界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55%。城市的发展已经是祖国繁荣昌盛最重要的动力,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我们的城市是每个城市居民能够过上有尊严的、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满生活的地方。为此,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和谐城市”的理念来回应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诉求。
作为一名普通的高校大学生,一名年轻的共青团员,一名乐于奉献的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我时刻想着我能为祖国的前进与城市的发展做些什么,什么样去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所谓青年强则国强,青年富则国富,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难道就不应该为祖国贡献一些我们的力量吗?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我们现在只不过是一个在校的学生而已,报答祖国是那些有志之士们的事情,我们只要管好自己就行了”。这种想法实在过于幼稚,也许我们现在的力量还有些微薄,但我们能为祖国做的事也很多啊,比如绿化校园、美化生活环境,好好学习、立志成才,抑或是成为一名志愿者,保证各大盛会的顺利举办,为城市的发展做贡献。这些看似平常的事情,只要我们能努力的去做,而且持之以恒的去做好,我们就是在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只有祖国繁荣了,城市建设完善了,人民的生活才能富裕,才能更加美好。我们的生活水平才会得到改善,民族团结的力量才会更加强大!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背叛祖国为耻。因此让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尤其是我们年轻的大学生们都献出一棵赤诚的心来为祖国贡献我们的力量吧,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我们也要去做,我们就能与祖国共进步、与城市同发展,只有这样中华儿女才能崛起,我们才能奋进,我们的祖国才能强盛!
祖国在进步,城市在发展,一切美好的憧憬已经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此时我想对大家说:“把握机遇,奋力向前,我们的决心是坚定的,我们的步伐是强健的,我们的声音是响亮的,让中华五千年的浩然正气在青春的火焰中燃烧吧,让神州大地的雄健国魂在青春的火焰中升腾吧,让我们爆发全部的激情,贡献所有的能量,为祖**亲的繁荣昌盛而努力拼搏,为上海世博的成功举办共同奋斗!”。
口号:中国让城市更精彩,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第四篇:与祖国共奋进
与祖国共奋进
各位老师,同学们:
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陆游曾经说过:“位卑未敢忘忧国。”虽然我们只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中学生,但只要是一个中国人就应该做到与祖国共奋进。
爱国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行动。古有屈原为国事忧愁,作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感叹后投江自杀;戚继光奋力抗倭以捍卫边疆为己任,屡屡克敌
功垂千古;岳飞为保南宋全力抵金直至被奸臣污蔑也在所不惜;文天祥在被俘期间被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仍宁死不屈从容就义,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他们成为民族英雄,为我们留下无限的动力引出学习的方向。现有邱少云被烈火上身却纹丝不动,最后在抗美援朝之战中为国捐躯;华罗庚、钱学森等一批有志学士为报效祖国在优渥的国外环境诱惑和强烈的阻止下毅然回到祖国,倾献自己毕生所学;姚明在NBA打球时却仍不忘在国家需要时回归国家队,在外媒的质问面前说下一句“因为我是一名中国球员”;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他的钉子精神一起,成为人们学习的楷模。他们在官场上没有显著的地位,却仍未忘记爱国,就像华罗庚说的:“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与祖国共奋进。
然而也有一些为人耻被人恨的行为。抗战之时有多少人叛逃祖国为日本做事,想自保却将自己的同胞杀害;十年文革之时江青林彪等组织借毛泽东身份之便残害国家有用之才和栋梁。他们哪一个得到了好下场,无一例外被人们唾骂嫌弃、甚至都不愿再想起。
21世纪,我们一起走过非典之难,扛过汶川地震之灾,同为北京奥远会的举办努力过,一起关注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并为其兴奋。近日,以日本的钓鱼岛事件,与菲律宾的南海争执,美国不断插足亚太局势不惜出动航母和最新武器只为震慑中国,重返亚太。我们都一样的愤怒想要抵抗,但我们是否应该为我们的爱国举动前冠以理智的形容词,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团结而功不可破绝不分裂。近年来少数青少年的爱国意识也逐渐淡化,我们是否应该更加注意,不忘自己是一个中国人,爱我们的传统爱我们的文化。
与祖国共奋进,我们责无旁贷。
我的演讲至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五篇:与祖国共奋进
与祖国共奋进
——黑龙江科技学院自强不息创业创新办学精神溯源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正当科技人在“绝境”中苦苦寻找攀岩之路时,《中共中央、国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实施,学校党委抢抓“高等学校可以到异地合作办学”的历史机遇,在调查了30余所国内外高校的成功经验之后作出了“到哈尔滨寻找合作伙伴、扩建校区”的果断决策。在2000年5月顺利“兼并”了省煤校和哈煤研所、成功在省会伸出两支触角之后,命运之神把学校拉到了哈尔滨糖厂这篇建立与清朝末年、历经百年沧桑已告破产的废墟之上。从此,学校在上级没给一跳政策、国家没给一分钱支持、哈尔滨没有一个重量级人脉资源的情况下,怀揣着几代科院人迁校愿望,踏上了建设哈尔滨校区的征程在美丽的松花江畔播下了绿色的希望、收获了丰硕的果实、培育了红色栋梁、成就了金色梦想。
开弓没有回头箭
哈校区购地协议刚刚签订,学校党委就确定了“边规划、边建设、边融资、边办学”的战略。2001年春节刚过,当别人还沉浸在亲朋团聚、欢天喜地过大年的喜庆氛围中时,时任党委书记宋长生和校长赵国刚同志就带领着哈校区筹建人、融资人踏上了开往哈尔滨的列车。离开了鸡西那片故土时他们不知有家,踏上哈尔滨新校区后他们不知有身,拿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信念,发扬煤炭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顶风雪、冒严寒,住厂房、吃食堂,赶蚊虫、战“非典”,在一片荒草无人、垃圾成山的废旧厂区吹响了“二次创业”的号角。为了争取建设资金,融资人常年离家在外,天当房、车当床,把家安在火车上历经无数次的战战兢兢、大喜大悲,无数次的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可谓是历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走尽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确保了建设资金的到位和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为了确保建设工期,筹建人宁可把嘴皮子磨破、鞋底子磨穿、车轮子散圈、腰杆子坐弯也要确保建设工期,不舍昼夜、没有冬春,白天穿梭于建筑工地,晚上在工棚挑灯研究图纸,年逾五旬的党委书记10次流下眼泪、两次昏倒在卫生间,有的领导心脏被压憋出病仍然靠前指挥,有的同志住在简陋厂房睡觉时耳朵被老鼠咬穿,可谓是“字字都有酒精味、行行都有车辙印”,确保了各项建设工程的如期交付使用。为了建设“阳光工程”,坚持严把“规划关、设计关、资金关、材料关、工期关、施工关、质量关、廉政关”,见车做到筹建办审计、学校审计、会计事务所审计和政府审计相结合,可谓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确保了“楼起来了、人没有倒下去”,也得到了省委巡视组、省财审部门的高度评价和广泛宣传。
团结山变玉 协作土变金
真是凭着这种不怕损害个人利益、不怕艰苦、不怕得罪人、不怕死、不怕越位、不怕冒风险、不怕挫折的精神,顶住了一个又一个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在正常工作中不可能遇到的矛盾,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无法预见的困难,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奋战,完成了原糖厂遗留设备的拆卸和5.7万平方米旧厂房改造及包括教学主楼、信心中心(图书馆)、科技大厦、游泳馆等在内的新建工程。2003年8月,经省政府批准,学校主体正式迁入哈校区。2004年9月,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领导和省五大班子成员来校参加因“非典“而推迟的哈校区落成典礼暨研究生开办仪式为标志,学校建成了“规划科学化、功能现代化、信息网络化、后勤社会化、园林生态化”的校园。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正是由于对学校办学能力、水平和声誉的认可,全国三个之一的安全工程技术学院落户学校,国家煤矿安全培训基地、黑龙江省洁净煤技术研究中心也相继在学校挂牌;与奥地利MCE公司签订了利用奥地利政府贷款建设矿山机械制造培训中心项目协议,开创了黑龙江省内高校获得外国政府贷款、利用国外先进设备、技术和资质的先河;在省政府的主持下与四大矿业集团签订了“对口单招、定向培养”协议为解决黑龙江省国有重点煤矿人才短缺问题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千淘万里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
在学校党政班子的带领下,以筹建、融资两支队伍为代表的全校教职工在三年多的哈校区建设进程中,高歌《国际歌》、《为了谁》和《爱拼才会赢》三首歌,抛洒汗水、泪水和学会,凝聚士气、人气和灵气,成功演绎了一步目标明确、信念坚定、历经坎坷、修成正果的现代版《西游记》,在美丽的松花江畔画了一个“圈”(建成哈校区),点了一个“点”(上了硕士点)。哈校区建设期间和学校主体迁移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彭佩云,时任国家煤矿安全
监察局局长王显政及省长张左己等领导多次到校视察,参观者无不为震撼和感动。时任省委副书记刘东辉认为这是“明智的选择、战略的决策”,副省长程幼东同志由衷地发出了“哈校区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取得如此规模,确实很不简单”的感慨。受朱镕基总理委托、负责处理哈尔滨糖厂破产事宜的原国家轻工局局长陈士能同志在2004年初“故地重游”时感慨万千地说“科技学院的领导班子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使学校规模扩大、层次提高、队伍稳定,形成了“创业、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东北人有了这种精神和魄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有希望的。”省内外院校同仁无不为学校能“在一片落魄的废墟上,有一支遍体鳞伤的队伍,撑起了一片蓝天”而震撼。学校党委也因此多次被省委等上级党组织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在第十二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进行了经验交流。黑龙江省精神文明办公室、教育厅、公证处、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组织的黑龙江省教育行业形象调查也对我校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学校是我省地方高等院校的杰出代表,注重抢抓办学制高点,成功实现了异地办学;办学思想启发人,办学精神激励人,办学成就鼓舞人,办学口碑感染人,开辟了省内高校办学的新境界。
面对接踵而至的赞誉和评价,沐浴着攀越“绝境”后的鲜花和掌声,不甘平淡的科院人在认真总结过去办学经验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不会给人以一丝喘息的机会,只有外延的拓展而没有内涵的充实绝不能够算作“山登绝顶我为峰”。唯有乘势而上,抢抓“黄金发展期”、规避“矛盾凸显期”,走由外延拓展向内涵充实的转型之路,确保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使学校在高校一轮有一轮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求和谐:“蜕变”中腾飞
业绩令人鼓舞 成就催人奋进
历览艰难、曲折而又辉煌的创业历程,看到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空间等方面的跨越式发展,我们没有理由不感到欣慰和自豪,但改革没有止境、发展没有坦途。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进入大众化阶段后,毕业生就业越来越难,社会与家长对高校的办学质量产生了质疑;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学校再一次处于风口浪尖;主体迁移后新专业、新教师、新学苗(“三表”学生)各占三分之二,是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现实和潜在的风险„„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式,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面对“破产”的危机,如何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如何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服务,如何办人民满意的大学等艰巨课题又一次让科院人陷入了“冰火两重天”。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要想石头浮在水面,要想让大船远航扬帆,唯有“穷”则思变,创新实干,加快发展在认真分析站在新起点、进入新阶段的形式之后,学校党委站在高端,扬起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大旗,倾全校之力、聚全员之智,坚持自主改革、自避风险、自强不息、自我发展,用新思想、新模式、新体制、新方法筑牢基础,提升水平,打造亮点,破解难题,实现了由外延扩张向内涵充实的“蜕变”,从而创出了一条办学的新路子。
办学理念决定办学方向
办学方略决定办学模式
在经过科学的分析和研究之后,学校党委陆续提出了“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的办学理念和“搞好一个科学定位、遵循一个科学定位、顺应大众化、国际化要求,以人才培养为主,把树栽在山上,在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背景下分类培养,分灶吃饭,让不同的同学全面发展,成人成才。在整体以育人为中心的同时,发挥特色科学优势,建立国际、国内、学校、企业、社会多方合作机制,搞特区,打造新型科技大学品牌。“两大规律”,就是遵循教育自身的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把教育作为一个服务,开展经营学校,走新型办学之路。“三线管理”,就是确保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质量这个生命线,构筑学科建设、专业课建设、教学改革、科研及教师队伍建设这个增长线,强化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机制这个保障线。“四个转变”,就是推进学校由“大楼”向大师的转变,由行政管理项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并重的转变,由以校园物质环境建设为主的大学文化建设向以大学精神建设为主的大学文化建设的转变这一系列办学思想的提出,为学校新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蜕变”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
理念、方略不能仅仅作为一个口号写在纸上或打在宣传媒体上,只是纸上谈兵而不躬身践行是绝对不行的。为此,学校在机制、方法、手段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设立了教师评建工作津贴,教师的晋职晋级实行师德师风、教学质量、教书育人、科研及评建工作一票否决;加强教风、学风、干部作风建设,结合“先
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深入开展了干部“五风”建设、评建工作党员责任区活动和教育思想大讨论;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了岗位“大练兵”、“大比武”和形象设计大赛,教书育人过程中强化“严、实、新、活、爱”和“教、管、帮、带、联”;在全校学生开展了班级评估和学风诊断,出台了“四种能力”培养考核政策;结合学苗自身特点实行手把手、一对
一、点对点、段段清,并全面开展体验教育;加强了硬件建设;为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搭建了校内外平台。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经过四年多的力量蓄积,顶住了各种压力,冲破了层层阻碍,终于在艰难的“蜕变”之后破茧而出内涵建设与主体迁移前相比有了质的飞跃。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实现了由注重知识学习向能力培养的转变,形成了“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理念引领下的思想道德素质高和工程实践能力强的“一高一强”人才培养特色,毕业生就业率每年都在95%以上,位居省内高校前列;学校固定资产由1.4亿增长到了15.2亿;省级重点学科从“零”一跃为4个;省级学科梯队带头人达16人;硕士点达到了18个,并获两个工程硕士授予权;教授增加到了180名,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62.7%;生均交学费由5000元增加到了8000余元;教学科研仪器值增加到了2.3亿;建成了国内一流的现代加工中心、工程训练与基础实验中心和以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电气工程实践基地为代表的8个实践基地及208个校外实习基地;有70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科技进步奖。这10组数据充分折射出了学校近四年多来内涵充实的历程和成果。以2005年学校作为全省三所院校之一在省教育厅先进性教育活动优秀事迹报告会上介绍经验、学校党委办学治校成效被收录进“黑龙江省委执政纪要》、2006年学校被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和2008年4月被教育部确定为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荣誉称号为标志,谱写了一校两地五校区和谐发展的新篇章
“科技学院62年的历史证明,学校发展是靠大变化来证明的,大变化是靠大事件写成的,大事件是靠血汗铸就的。”“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需求”,“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高等教育的要求”,“面对学校进入改革发展新阶段所存在的经济压力以及科学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核心竞争力薄弱等一系列问题”,以2009年2月17日召开的七届八次教代会为标志,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深入开展,学校党委和行政适时做
出了建设新型科技大学和“三型”校园两项重大决策,优化发展战略,强化内涵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目标远景,再一次成为我校广大师生员工的进军号。
回首往昔 风雨如晦
展望未来 任重道远
六十余载的沧桑岁月一代代科院人已抒写了一部严谨治学、敢于突破的求真史,一部不图名利、敢于碰硬的求实史,一部艰苦奋斗、敢打硬仗的创业史,一部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创新史。在这种强大精神动力的驱动下,科院人正站在迁校、上硕士点和评估优秀这个历史新起点上,抢抓高教强省、推进东部煤电化和节约型、关爱型、文化型校园建设历史机遇,高扬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和谐发展大旗,实施转型、差异、优势和大企业发展战略,朝着创建服务能力强、特色鲜明的新型科技大学之目标扬帆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