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邓小平三起三落故事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树立价值观的启示(去广告免
邓小平三起三落故事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树立价值观的启示
在大二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门课,通过一学期这门课的学习,使我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了更多的心得与体会。我们学习了各个时期国家领导人的生平简介及其主要思想,其中,最使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邓小平的视频。在邓小平的一生中,有着一段极为坎坷的“三起三落”。而邓小平的成功就在于,他并没有被任何困难所击倒,而是韬光养晦、奉献一生。
从上世纪30年代初到70年代末近50年政治生涯中,邓小平曾有着别人不曾有过的“三落三起”的传奇经历。邓榕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这样记载到:一生之中,三次被打倒,又三次复出,而且一次比一次更加引人注目,一次比一次走向更大成功。这不是神话,也不是人为的编撰。这就是邓小平真实的故事。
第一次“落起”是在30年代初期中央苏区时,由于以博古为代表的中央临时政府推行“左”倾冒险主义,邓小平、毛泽潭、谢唯俊等人则坚决支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反对他们的“城市中心论”。为此,邓小平遭批斗,并一度被关进监狱,他的会昌中心县委书记和江西省委宣传部长的职务也被撤销,并受到党内最严重警告处分。这一年邓小平只有29岁。直到1935年遵义会议,这次“落起”才画上句号。
邓小平第二次“落起”,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在“文革”初期,邓小平作为“刘邓资产阶级司令部”的第二号“走资派”被打倒,全家受到株连,被下放到江西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劳动改造。这是邓小平一生中感到最痛苦的时期。1971年“九一三”事件发生后,邓小平两次给毛泽东写信,要求出来工作。毛主席在信上作了肯定的批示,1973年邓小平的国务院副总理职务得以恢复。1975年初邓小平又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并主持党、政、军的日常工作。
第三次“落起”是在1976年至1977年。邓小平因全面整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违背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四人帮”发动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邓小平再次被打倒。直到1977年7月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前夕才获得第三次解放。
这三次政治打击,每一次都惊心动魄、来势凶猛,大有泰山压顶之势。若是一般人,不要说这样严厉、沉重的三次打击,即使受一次或应该或不应该的党内警告、记过之类处分,降低一两级党政职务,往往就从此一蹶不振了。但是,邓小平在人生道路上的一次次重大挫折和打击面前,从不气馁消沉、畏缩退让,而是心怀坦荡、顽强坚韧、愈挫愈奋。他不是局限于个人得失的小圈子里怨天尤人、悲观丧气,而是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局着眼,深刻地进行分析和思考,科学地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再度崛起积储能量。在经历了如此坎坷的突变后,如何还能够继续站起来呢!正是因为有了振兴祖国、报效祖国的决心和愿望,邓小
平做到了,在受到最沉重的打击时,他韬光养晦,一直在等待着机会,而机会也没有忘记他,最终给了他复出的机会,让他能够在建设祖国这方面大展才能。显然,邓小平的“三落三起”将他的人生一步步地推向了光辉的极致,谱写了一曲曲恢弘壮丽、传颂千秋的人生交响曲。从这部交响曲中,揭示了人生的一个奥秘,这就是一个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立场和态度。邓小平在一次次被打倒以后之所以能重新崛起,一个决定性的原因,就是他一以贯之地尽力坚持了实事求是。他在掌权的时候是这样,被打倒以后也是这样;对待别人是这样,对待自己也是这样。正如毛泽东所说,邓小平是一个“厚道人”。正是这种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使得邓小平能够经受得住一次次风骤雨狂的严峻考验,一次次地“落”而复“起”,并一步步地取得了愈来愈辉煌的伟大成就。终于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其精髓。这一重要思想,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可能。
邓小平的传奇“三起三落”人生,其实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人生在世,谁都会遇到挫折,适度的挫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可以帮助人们驱走惰性,促使人奋进。挫折又是一种挑战和考验。人的一生,就像一次经历了万水千山的跋涉,而生命乐章的精彩之处,则在于顿挫。如果能够以乐观的态度看待挫折,那么面对挫折,相信我们可以轻松应付。邓小平对待人生挫折和逆境的这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实在值得人们好好学习和效法。人们常说,百炼成钢、逆境成才,确实很有道理。如果一个人一遇挫折和打击就软瘫了,心灰意冷了,自暴自弃了,他哪里还会有什么出息?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超越自然的奇迹多是在对逆境的征服中出现的。”关键的问题是应该如何面对挫折。人们都希望自己的生活中能够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痛苦,多些顺利少些挫折,可是命运却似乎总爱捉弄人、折磨人,总是给人以更多的失落、痛苦和挫折。我们应该怎么看待挫折呢?用邓小平经历:只要你自己不倒下,就没有人能打倒你!邓小平三落三起,每次重新出山再起来,都比原来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地位和力量。人的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的一生的路线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困难是暂时的。胜利是必然的。一定要相信自己。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部充满挑战与机遇的一部传奇,生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要学会珍惜,因为挫折和困难只是暂时的,我们要坚信乌云之后一定会有灿烂的阳光。
我们当前在校大学生们正面临着人生发展的最为关键的时期。时代要求我们要在学习生活各方面全方位面对和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我们要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奉献,而通过邓小平的例子,我们知道更要学习不畏挫折,这些都是我们将来面向社会和生活所必须具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质。我们要努力学会做一个符合国家繁荣富强与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所需要的人格健全的人;学会做一个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
与自然关系并使之能协调发展的人;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一句话,做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在校大学生,必须从现在做起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不仅要有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正确的理论为指导,更要勇于实践,在具体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培养、形成和提升自己崇高的人生价值观。大学生是作为未来社会建设者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影响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必然是多方面的,不仅需要调动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做好工作,更需要我们每个大学生自觉实践,勇于探索,革新创造,特别是注意从要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求真务实。把学校和党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加强社会价值的行为规范,锻炼敏锐的思维,形成良好的判断能力,进而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努力使自己成为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那种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在整体上有效帮助我们每个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摆正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道德价值和功利价值关系,确实地肩负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使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
我们不断地在成长,也不断地在挫折中学习到很多的东西。我们要牢记:拥有经验,又懂得如何利用经验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真正的人生,只有在经历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后才能获得。邓小平曾经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我们从他那里所得到的,不仅仅是他正确领导使中国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所带来的好处,他的坚定信仰,执着追求,他的思想,做人原则,处事态度,怎样面对失败,都将给我们以深刻的启发,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作为每一个受益者,我们能做的就是学习他的思想,努力学习和工作,为把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而不断奋斗。人生是实实在在的过程,须得实实在在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走。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应该以邓小平为楷模和典范,像他那样努力做一个老实人、厚道人,真正大写的人!
第二篇:邓小平三起三落故事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邓小平三起三落故事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树立价值观的启示
各个时期国家领导人的生平简介及其主要思想,其中,最使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邓小平的视频。在邓小平的一生中,有着一段极为坎坷的“三起三落”。而邓小平的成功就在于,他并没有被任何困难所击倒,而是韬光养晦、奉献一生。
从上世纪30年代初到70年代末近50年政治生涯中,邓小平曾有着别人不曾有过的“三落三起”的传奇经历。邓榕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这样记载到:一生之中,三次被打倒,又三次复出,而且一次比一次更加引人注目,一次比一次走向更大成功。这不是神话,也不是人为的编撰。这就是邓小平真实的故事。
第一次“落起”是在30年代初期中央苏区时,由于以博古为代表的中央临时政府推行“左”倾冒险主义,邓小平、毛泽潭、谢唯俊等人则坚决支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反对他们的“城市中心论”。为此,邓小平遭批斗,并一度被关进监狱,他的会昌中心县委书记和江西省委宣传部长的职务也被撤销,并受到党内最严重警告处分。这一年邓小平只有29岁。直到1935年遵义会议,这次“落起”才画上句号。
邓小平第二次“落起”,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在“文革”初期,邓小平作为“刘邓资产阶级司令部”的第二号“走资派”被打倒,全家受到株连,被下放到江西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劳动改造。这是邓小平一生中感到最痛苦的时期。1971年“九一三”事件发生后,邓小平两次给毛泽东写信,要求出来工作。毛主席在信上作了肯定的批示,1973年邓小平的国务院副总理职务得以恢复。1975年初邓小平又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并主持党、政、军的日常工作。
第三次“落起”是在1976年至1977年。邓小平因全面整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违背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四人帮”发动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邓小平再次被打倒。直到1977年7月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前夕才获得第三次解放。
这三次政治打击,每一次都惊心动魄、来势凶猛,大有泰山压顶之势。若是一般人,不要说这样严厉、沉重的三次打击,即使受一次或应该或不应该的党内警告、记过之类处分,降低一两级党政职务,往往就从此一蹶不振了。但是,邓小平在人生道路上的一次次重大挫折和打击面前,从不气馁消沉、畏缩退让,而是心怀坦荡、顽强坚韧、愈挫愈奋。他不是局限于个人得失的小圈子里怨天尤人、悲观丧气,而是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局着眼,深刻地进行分析和思考,科学地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再度崛起积储能量。在经历了如此坎坷的突变后,如何还能够继续站起来呢!正是因为有了振兴祖国、报效祖国的决心和愿望,邓小平做到了,在受到最沉重的打击时,他韬光养晦,一直在等待着机会,而机会也没有忘记他,最终给了他复出的机会,让他能够在建设祖国这方面大展才能。
显然,邓小平的“三落三起”将他的人生一步步地推向了光辉的极致,谱写了一曲曲恢弘壮丽、传颂千秋的人生交响曲。从这部交响曲中,揭示了人生的一个奥秘,这就是一个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立场和态度。邓小平在一次次被打倒以后之所以能重新崛起,一个决定性的原因,就是他一以贯之地尽力坚持了实事求是。他在掌权的时候是这样,被打倒以后也是这样;对待别人是这样,对待自己也是这样。正如毛泽东所说,邓小平是一个“厚道人”。正是这种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使得邓小平能够经受得住一次次风骤雨狂的严峻考验,一次次地“落”而复“起”,并一步步地取得了愈来愈辉煌的伟大成就。终于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其精髓。这一重要思想,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可能。
邓小平的传奇“三起三落”人生,其实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人生在世,谁都会遇到挫折,适度的挫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可以帮助人们驱走惰性,促使人奋进。挫折又是一种挑战和考验。人的一生,就像一次经历了万水千山的跋涉,而生命乐章的精彩之处,则在于顿挫。如果能够以乐观的态度看待挫折,那么面对挫折,相信我们可以轻松应付。邓小平对待人生挫折和逆境的这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实在值得人们好好学习和效法。人们常说,百炼成钢、逆境成才,确实很有道理。如果一个人一遇挫折和打击就软瘫了,心灰意冷了,自暴自弃了,他哪里还会有什么出息?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超越自然的奇迹多是在对逆境的征服中出现的。”关键的问题是应该如何面对挫折。人们都希望自己的生活中能够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痛苦,多些顺利少些挫折,可是命运却似乎总爱捉弄人、折磨人,总是给人以更多的失落、痛苦和挫折。我们应该怎么看待挫折呢?用邓小平经历:只要你自己不倒下,就没有人能打倒你!邓小平三落三起,每次重新出山再起来,都比原来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地位和力量。人的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的一生的路线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困难是暂时的。胜利是必然的。一定要相信自己。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部充满挑战与机遇的一部传奇,生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要学会珍惜,因为挫折和困难只是暂时的,我们要坚信乌云之后一定会有灿烂的阳光。
我们当前在校大学生们正面临着人生发展的最为关键的时期。时代要求我们要在学习生活各方面全方位面对和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我们要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奉献,而通过邓小平的例子,我们知道更要学习不畏挫折,这些都是我们将来面向社会和生活所必须具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质。我们要努力学会做一个符合国家繁荣富强与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所需要的人格健全的人;学会做一个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并使之能协调发展的人;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一句话,做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在校大学生,必须从现在做起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不仅要有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正确的理论为指导,更要勇于实践,在具体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培养、形成和提升自己崇高的人生价值观。大学生是作为未来社会建设者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影响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必然是多方面的,不仅需要调动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做好工作,更需要我们每个大学生自觉实践,勇于探索,革新创造,特别是注意从要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求真务实。把学校和党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加强社会价值的行为规范,锻炼敏锐的思维,形成良好的判断能力,进而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努力使自己成为 21 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那种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在整体上有效帮助我们每个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摆正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道德价值和功利价值关系,确实地肩负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使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
我们不断地在成长,也不断地在挫折中学习到很多的东西。我们要牢记:拥有经验,又懂得如何利用经验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真正的人生,只有在经历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后才能获得。邓小平曾经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我们从他那里所得到的,不仅仅是他正确领导使中国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所带来的好处,他的坚定信仰,执着追求,他的思想,做人原则,处事态度,怎样面对失败,都将给我们以深刻的启发,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作为每一个受益者,我们能做的就是学习他的思想,努力学习和工作,为把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而不断奋斗。人生是实实在在的过程,须得实实在在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走。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应该以邓小平为楷模和典范,像他那样努力做一个老实人、厚道人,真正大写的人!
第三篇:邓小平政治生涯三起三落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启示
邓小平政治生涯三起三落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启示
在邓小平的一生中,有着一段极为坎坷的“三起三落”。而邓小平的成功就在于,他并没有被任何困难所击倒,而是韬光养晦、奉献一生。邓小平三起三落的传奇人生经历彰显了他积极乐观人生态度以及他坚韧不拔的刚强意志和宽广的胸怀,给我们当代大学生以深刻而永恒的人生启示
从上世纪30年代初到70年代末近50年政治生涯中,邓小平曾有着别人不曾有过的“三落三起”的传奇经历。邓榕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这样记载到:一生之中,三次被打倒,又三次复出,而且一次比一次更加引人注目,一次比一次走向更大成功。这不是神话,也不是人为的编撰,这就是邓小平真实的故事。
第一次“落起”是在30年代初期中央苏区时,由于以博古为代表的中央临时政府推行“左”倾冒险主义,邓小平、谢唯俊等人则坚决支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反对他们的“城市中心论”。为此,邓小平遭批斗,并一度被关进监狱,他的会昌中心县委书记和江西省委宣传部长的职务也被撤销,并受到党内最严重警告处分。这一年邓小平只有29岁。直到1935年遵义会议,这次“落起”才画上句号。邓小平第二次“落起”,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在“文革”初期,邓小平作为“刘邓资产阶级司令部”的第二号“走资派”被打倒,全家受到株连,被下放到江西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劳动改造。这是邓小平一生中感到最痛苦的时期。1971年“九一三”事件发生后,邓小平两次给毛泽东写信,要求出来工作。毛主席在信上作了肯定的批示,1973年邓小平的国务院副总理职务得以恢复。1975年初邓小平又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并主持党、政、军的日常工作。第三次“落起”是在1976年至1977年。邓小平因全面整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违背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四人帮”发动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邓小平再次被打倒。直到1977年7月党的第十届三中全会前夕才获得第三次解放
这三次政治打击,每一次都惊心动魄、来势凶猛,大有泰山压顶之势。但是,邓小平在人生道路上的一次次,从不气馁消沉、畏缩退让,而是心怀坦荡、顽强坚韧、愈挫愈奋。他不是局限于个人得失的小圈子里怨天尤人、悲观丧气,而是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局着眼,深刻地进行分析和思考,科学地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再度崛起积储能量。在经历了如此坎坷的突变后,如何还能够继续站起来呢!正是因为有了振兴祖国、报效祖国的决心和愿望,邓小平做到了,在受到最沉重的打击时,他韬光养晦,一直在等待着机会,而机会也没有忘记他,最终给了他复出的机会,让他能够在建设祖国这方面大展才能
邓小平这种对待人生挫折和逆境的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效法。人生之路坎坷崎岖,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艰险和风浪。能否以科学、正确、坚忍不拔的态度和意志闯过这些关口,是检验一个人是强者还是弱者的试金石,是决定一个人一辈子能否有所作为的关键性因素。
在我们的人生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只要我们摆正心态,面对挫折,应该多汲取教训。应该学习邓小平在对待人生挫折和逆境中所表现的不屈不挠,我们要学会在挫折面前不被打倒,在越过艰难险阻后努力去实现我们的人生目标。我们不要看重身边的那些无所谓的小事,我们不要那么在乎身边的得失,我们要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祖国的未来联系,认真学习,努力掌握科学技术,为祖国的未来建设添砖加瓦,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块砖。
第四篇:当代大学生对互联网的发展应树立怎样的价值观
从1993年开始,网际网络
网络世代的到来,代表的是生活形态的改变。互联网既可用来传播先进文化与观念,也可用来散布文化垃圾。运用实践和认识相互关系的原理,分析互联网对人们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影响?当代大学生对互联网的发展应树立怎样的价值观?
答:
1、实践在人的认识的形成中具有决定作用。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2、互联网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传播工具,打 破了地域、民族、国别等界限,大大缩短了人们之间相互交往联系的距离。它的出现,对大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也为大学生通过上网实践、发展自己的思想认识提供了可能。
3、互联网作为一项现实的新的科学技术成果,既可用来传播先进的文化与观念,也可用来散布文化垃圾。依据认识源于实践的原理,当代大学生在实践中经常接触互联网中先进的文化与观念,能激发自己积极向上的精神,汲取有用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科学人文精神;如果经常性接触其中的文化垃圾,则会对 自己的思想上的健康成长带来若干不良影响。
4、因此,当代大学生对待互联网的发展,不能仅凭个人兴趣,受互联网中负面因素的影响,而应该把个人的价值追求 同汲取科学知识、积极精神和艺术熏陶等先进的文化与观念结合起来,实现个人价值以坚持真理标准为前提,坚持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观,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积极作用而避开其负面影响,通过互联网,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科学人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