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和农家书屋的故事
我和农家书屋的故事
在我老家的村活动室,有一间小小的农家书屋,那里的书可多了!有:《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文学类书籍,也有《乌龙院》、《老夫子》、《秦时明月》等漫画书,还有一些诸如《庭院养花》、《怎样养蜜蜂》、《菌类的种植》等书籍。每个假期我都泡在这个书屋里。因此,妈妈总是笑着对我说:“你这孩子,有空也看,没空也看,早晚得变成书呆子。”
在那方小小的天地里,我领略了许多见所未见的风景:随着作者的笔触,我攀登了巍峨雄伟的泰山;欣赏了风景秀丽的九寨沟;游览了秀丽神奇的张家界;甚至还乘着文字的翅膀到过美丽的夏威夷。书屋,让我轻而易举地成了旅游达人。
在那方小小的天地里,我结识了许多赫赫有名的人物:读《名人传》,我认识了“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贝多芬,“完美不是一个小细节,但注重细节可以成就完美”的米开朗基罗和“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的托尔斯泰;读《名人名言》我认识了说“读书越多,留存在脑中的东西越少,两者适成反比。读书多,他的脑海就像一块密密麻麻重重叠叠涂抹的黑板一样。”的叔本华,说“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的罗曼·罗兰,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会有的”的鲁迅。书屋,为我提供了与伟人对话的场地。
在那方小小的天地里,我接触了许多新知识:读《昆虫记》使我知道了萤火虫发光的奥秘,懂得了赤眼蜂的小秘密;看《生活小妙招》学会了快速系鞋带的方法,知道炒菜时油锅起火不能用水浇,而要用锅盖盖上灭火,我知道扭伤了脚要马上冷敷半小时以上可以缓解疼痛。书屋,让我成了同学们崇拜的“百事通”。
书屋就是我的乐园,是书把我带进这个乐园里,让我在这个乐园里尽情地探索知识吧。
第二篇:我与农家书屋
我与农家书屋
永丰社区社区服务中心杨陈龙
距我刚来我们社区已经有了20天了,社区的生活丰富多彩,我乐在其中。社区里也有我们共同学习的地方——农家书屋,我也在空闲的时候慢慢的接近了它,熟悉了它。
农家书屋是供我们农村人学习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可以汲取到许多关于农业方面的生产知识,也能吸收到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等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对我们的农村生产生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们的内在生活,受益匪浅。
为了让更多的农民朋友了解、运用“农家书屋”,我加强了对农家书屋的宣传,毕竟地道的农村人还是很难接受和很好的运用农家书屋。为了实现农家书屋作用的最大化,我做了很多宣传工作。在下村摸查村里农户家里实情的同时,我也捎带着宣传我们的农家书屋,让村民们在闲暇之余能够来到我们的农家书屋,汲取知识,扩大知识量。我还邀请在家过暑假的孩子们来到村里,安安静静的看看书,用尽全力尽最大可能的扩大农家书屋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建设农家书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我时刻牢记这一宗旨,并努力实践着。针对我们社区里的农家书屋里的几百本图书,我有一些自己的构想,为了能更好的解决“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为了鼓励村民们自我吸收农业生产等方面的知识,我打算引进免费借书机制,在保护图书完整的同时,能够最大的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并采取鼓励机制,鼓励个人带头,奖励热衷农家书屋的村民。并且,适时的开展关于农家书屋的活动,比如宣讲会,游戏活动,送书进家等活动。农家书屋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要办好,办出实效还必须建立和完善各种制度,特别是农业技术的推广。为此,我亲自到村入户,向他们了解和搜集有关农家书屋开办的建议和意见。通过倾听他们的心声,不断改进,我的书屋办的越发有声有色。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农家书屋使我对工作充满信心。因为有了农家书屋,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因为有了农家书屋,我的工作更充实。今生,我与书屋结下不解之缘。
每当我走进宽敞明亮的阅览室,看见一张张整齐有致的书桌,一摞摞门类齐全的藏书,我——这个参与农家书屋工作的工作者就会感到无比的欣慰和甜蜜。
第三篇:我爱农家书屋
我爱农家书屋
当今社会是农民渴望读书,需要用知识改变他的命运,这是一个共识。所以群众有很多自发组织起来的读书活动,往往使我们很感动。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据我们了解,图书在农村还是非常贫乏,由于各种原因,农村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和城市还有一定差距。比如图书,据我们调查,农村农民人均拥有图书量,如果不包括小孩的课本,人均0.1册书/年,也就是10个人一年才有一本书。许多地方的农民,尤其是西部农民,有十年没有买过一本书的家庭。
这样来看,他们缺少条件读书、缺少文化知识的情况普遍存在。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2007年3月,新闻出版总署会同中央文明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国家人口计生委联合发出了《关于印发〈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农家书屋工程坚持以“邓小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加大政府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保障农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权益,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农家书屋工程按照“政府组织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主管理,创新机制发展”的思路组织实施,把各部门、各地区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类似项目结合起来,相互补充,同步推进,实现资源整合,同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鼓励国内外各界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进行捐助,农家书屋建立之后,将按照农民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的模式进行管理和运行,具备条件的书屋,政府将鼓励支持其开展出版物经营活动,通过经营收入进一步支持“农家书屋”的良性发展。工程计划“十一五”期间在全国建立20万家农家书屋,到2015年基本覆盖全国的行政村。
“农家书屋”建设是一项面向农村,面向基层的文化建设工程,通过在农村建立农民读书组织,推动农民读书,用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活跃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改善农村文化环境,提高农村整体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
在各级领导和有关单位的帮助下,我们建成了大源社区农家书屋。从此,改变了社区居民“要想看书没有书,要想学习没去处”的局面。书屋虽不大,在社区却如春风般吹起了阵阵涟漪;好似那雨后的彩虹,吸引着千百人的眼睛。从白发苍苍的老者、到满脸稚气的儿童,从持家理财的家庭主妇、到不惑之年的企业员工。不管酷暑严寒、春夏秋冬,他们那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一样的求知心情,使我为之感动。每当看到这些,我就想起了朱熹的《观书有感》名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想起了启蒙教材《三字经》中“人不学,不如物”的叙述。是啊,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抚慰万万心灵的千金要方。它能使人撑起千千梦想,实现着自己那辉煌希望。一年多来,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农家书屋管理员,深深感受到农家书屋给社区居民带来的大变化,大发展。农家书屋如旭日、像阳光照耀着人们的心田。由此,我也体会到工作的无穷乐趣。每天上班,我做的
我爱农家书屋,是因为它使我学到了在大学里没有学到的东西。农家书屋已成为我求知上进的助推器。农家书屋的建立,我把它看做是引导农民获取知识、建设小康的指路明灯;是农民子弟的终身学校;是服务农民的窗口;是村民学习知识的大课堂和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农家书屋搭起了文明进步的阶梯,拓宽了农民致富的门路,它以成为农民致富的加油站、领航员。农家书屋活跃着一批聪明好学的孩子,他们把农家书屋当成课后汲取知识的乐园;他们三个一堆、五个一簇;那股学习劲啊,仿佛又使我回到了那天真烂漫的童年。农家书屋拉近了居民们的距离,有一批老者,从花甲之龄到髦耋之年,他们在书屋里交流着养生和保健。他们那股亲热劲啊,使人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充满着浓郁和谐的人情氛围,成为中老年朋友钟爱的交流乐园。老的种养观念已经过去,新的科学知识跟不上来,农民靠哪样去发家、去致富,一直让我们不得要领。农家书屋落户后,它将带来理论知识、信息交流、技术推广、文化娱乐,它是知识的加油,文明的传播。我担任管理员后,在短短的半个月内,就有养猪、养鸡、养蜂、养羊、养蛇的村民来借书,他们都有针对性地翻阅了有关书册做技术指导,反响很好。正值暑假期间,有些家长给孩子借阅作文等教辅书册,小孩子常来看童话、故事会。有两位村民看了养鳝鱼的书籍后,决定明年开春后饲养;还有一青年打工回来,看了《农民维权一本通》后高兴地说:“我以后再也不愁打工得不到工钱了”……大家一致反映农家书屋办得好,不要钱,又方便,多看书,不打牌。
我爱农家书屋,是因为人因读书而美丽。我国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爱读书的人很美,只要是走进农家书屋的读者,不论什么穿着和身份,不管他是满脸沧桑、浑身泥土的庄稼汉,还是满身油污的车间工人,我觉得他们都是可爱的人。他们在渊博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吸取自己需要的养分,陶冶着自己的情操。书可以使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书可以使人团结友善具有奉献精神。农家书屋,它在改善着人们的精神风貌,在净化着社会环境。农家书屋让居民在茶余饭后增加了另一种生活乐趣,充实着居民的文化生活。农家书屋担负着十分光荣的任务,直接关系到广大村民如何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好时机去发家致富。我在藏书室的门楣上还贴了副自己写的对联,上联是“传播四海新文化”,下联是“推广九州有用书”,横联就是“知识宝库”。农家书屋办得好,靠的是管理员。而我不当书屋的保管员,而是争当科技、文化、理论、技术、信息文明的播种员,将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的一屋良种,播撒到广大村民中去,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直到硕果累累时,我在丛中笑。
有人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读一本好书,可以使心灵充实,对于文化知识相对落后的农村,农家书屋对人民群众起着不可估量的教化作用,成为社区居民的精神净化剂。一位中年读者曾经这样告诉我:“自从咱村有了农家书屋,把我从„够级‟桌上勾出来了,原来遇上雨雪天,就是我们的小歇班,马扎子一坐,就打起了保皇和够级。现在,天气不好不能出去干活,我们也„不打够极和保皇,来到农家书屋充电忙‟。”窗外虽然刮着寒风,但“农家书屋”里却是热闹非凡。正是农闲时间,十几平方米的书屋里挤满了前来看书的人们。阳光透过明亮的玻璃窗照到正在认真阅读的索朗多吉脸上,他告诉记者:“书屋虽然不大,但书籍的种类很齐全,阅读起来也很方便。真正解决了我们以前„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才纳乡党委副书记高虹在一旁补充道:“关于种植和养殖方面的知识,过去村民只能从电视报纸上获得,虽然很全面,但就像是速食面,快而不深。现在好了,有了书屋,农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学习所需要的知识了。现在我们乡学习有„书屋‟,还不时送电影、送演出下乡,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滋润了,相信今后还会有更多更好的工程惠及我们老百姓。” 农家书屋教人以诚信,有的小朋友因上课不能按时还书。他们的家长就来书屋按时把书还上。有的家长和我说:孩子守时守信,大人也得跟上。
一年来的图书管理工作,使我在重新体味着人生的价值,体味着为人民服务的真谛。我能为弘扬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区蓝图贡献自己一份力量,我庆幸自己的选择,我感到无比的快乐。我希望我们的农家书屋,永远像是一杯散发着幽幽香气的淡淡清茶,接待着求知若渴的四方宾朋;欢迎在座的各位领导,经常到我们的农家书屋去走走、看看;多多关怀和指导,使我们的农家书屋永远象那吹面不寒的杨柳春风,把大地装扮得万紫千红!
朋友可能离去,农家书屋将是我全心全意为社区服务的地方!对于书屋,我还有自己的建议:一是适合农村种养、科技,新农村典型的书增加点,儿童画册少一点;二是农科报、法制报太少了,体育报太多了,是否调整下;三是发放小型投影仪等设备,放映适合农村和农民的片子,让村民易看、易懂。目前,党工
委办事处高度重视,将创建标准“农家书屋”作为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并纳入了工作日程。成立了黄旗堡街道创建“农家书屋”工作领导小组,顺利完成了“农家书屋”的特点,初审和报批,使“农家书屋”创建工作顺利启动,使其成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好帮手,积极为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而且还积极探索“农家书屋”的管理模式,每个“农家书屋”都制定了具体的管理措施,规定村干部兼任“农家书屋”的管理员,图书馆专家对管理员进行了专业培训,图书采取免费借阅,书目登记制度和借阅登记制度,规范了村民的借阅行为,防止图书的丢失和破坏。而需求登记制度则帮助了农民寻找喜欢和需要的图书,为他们提供了更贴心,周到的服务。这些做法极大激发了农民看书,爱书的积极性。积极探索“农家书屋”管理模式 , “农家书屋”制定了具体的管理措施 , 规定社区干部兼任“农家书屋”的管理员,图书采取免费借阅、书目登记制度和借阅登记制度,规范了居民的借阅行为,防止图书的丢失、破坏,而需求登记制度则帮助了居民寻找喜欢和需要的图书,为他们提供更贴心、周到的服务,这些做法极大激发了居民看书、爱书的积极性,居民积极参与“农家书屋”管理,使“农家书屋”成为居民脱贫致富、增长智慧的有效途经,同时我社区以“农家书屋”为载体 , 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 丰富了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推动了“农家书屋”的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第四篇:农家书屋
一、农家书屋建设管理工作
1.统计书屋处所和面积、建设时间、借阅人次和总借阅人次、借阅率。
2.统计每天开放时间、每周开放时间和开放时间。
3.统计“三项制度”和“四公开”制度等制度建设和落实情况。
4.统计书屋组织和开展服务、阅读和培训活动等情况。
5.统计配套设施落实和维护(含房屋面积和质量、书柜数量和质量、桌椅桌凳数量和质量、取暖设备和消防设施等)状况以及出版物分类编目、登记造册、上架摆放、保管维护情况。
6.统计管理员基本情况以及待遇情况、乡镇和村社对书屋支持和管理状况。
7.统计市州和县区对书屋的支持状况、管理状况和检查促进状况(含市州、县区采取的措施、制定和实行的制度、举办的活动、投入的人财物力以及检查促进的手段等)。
8.出版物补充更新情况(含省财政拨款情况、补充更新资金数量、采购出版物数量和方式,市州、县区出资补充更新情况等)。
9.公共服务资源整合管理使用情况。
第五篇:农家书屋
文化助民致富,知识就是力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惠农政策的落实,如今的农村生活已经有了大大的改观。整洁的广场上,坐着休闲的农民;宽阔的村道上,奔驰着运输农产品的车辆;布置得体的舞台上,音乐戏曲唱的婉转动听,听的人民如痴如醉;整洁的村子里,崭新的农舍前,各种文化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参加的人忘情投入。现在的农村,文化活动高潮迭起,四时不断;农民朋友精神振奋,活力四射。充实的精神生活更加点燃了广大农民创业致富的激情,上百亩的蔬菜大棚、上千亩的良种培育基地、个体养殖专业户等等在农村应运而生。但是创业不仅是靠胆量,更要靠文化。为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增强农民群众创业致富的本领,国家实施建设了“农家书屋”工程,给农民学习、创业搭建知识平台,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欢迎。
村里的种植户养殖户,时常到书屋里来查阅资料,有了书籍的指引,碰上难题再也不用到处求医问药。小张是村里的肉鸽养殖户,最初饲养靠的是经验,一边饲养一边摸索,每逢家禽瘟疫发作,肉鸽不进食,就乱了阵脚,要跑十几公里路到乡镇兽医站求援。农家书屋成立后,小张时常到书屋查阅养殖方面的丛书,现在不仅能自己解决各类疑难杂症,还能时常给其他养殖户提供帮助。借书最多的要数刘村的老刘。他逢人便夸书屋给他带来的好处:“以前,我养猪动不动就用树枝抽打,可书上说猪是不能抽打的,那样容易惊吓到猪,影响猪的健康成长,我照做了效果还真可以。好几次,猪着凉生病我都是照书上说的方子配药喂,很快就好了。嘿嘿,我还节省了一笔兽医的出诊费呢!”男的喜欢读书,女的也不甘落后。过去,村里的女人们忙完了手里的活计,总是喜欢抱着孩子东家走、西家串地打麻将。如今,农家书屋则成了她们的好去处,一有空就到农家书屋里看书学习,汲取新知识。有些妇女正是从书屋的报刊上获取了用工信息,到大城市干起了家政服务。
曾几何时,图书馆、阅览室只是城市或机关单位的设施,只是知识分子和莘莘学子们徜徉的地方。在人们的印象里,农民只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终日与土地打交道。有谁会想到,党的十七大犹如浩荡的东风吹遍了大江南北,带着党的温暖,“农家书屋”也飞向了贫瘠的农村,走进了普通的农家,贴近了亿万农民。今天的农民家门口就有了属于自己的图书室,农民也成了农家书屋的常客,成了令人羡慕的“文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