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近代史作业实践报告论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 实践考察报告
题
目:
走进大美临沂
------参观《华东革命烈士陵园》有感
走进大美临沂
------参观《华东革命烈士陵园》有感
一、考察目的
通过对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的参观,重温红色道路,探寻沂蒙精神,对沂蒙老区的革命精神有了更深、更透、更清晰的了解。亲身感受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的庄严肃穆,心中充满莫名的感动和感慨,它就是一座无形的丰碑永远屹立的在人民的心中,是代表那个战火纷飞年代的鲜明标志,英雄长眠于此,而后人们在此寄托的不仅仅是哀思还汲取着不断前进奋发向上的力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烈士为了祖国奋不顾身,英勇抗敌,视死如归的精神和品质依然需要发扬光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简介
华东革命烈士陵园位于临沂市城区金雀山脚下,沂河西岸。1949年4月,山东省人民政府为纪念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华东地区革命烈士而建。是华东地区最大的革命烈士陵园。陵园南北长650米,东西宽300米,占地面积290亩。以45米高的五角灯塔式革命烈士纪念塔为中心,塔的东南方向有开国首席大将粟裕骨灰撒放处。当年,在沂蒙山区乃至华东解放区广泛流传这样一首歌谣,还把它作为对联到处张贴:“毛主席当家家家旺,粟司令打仗仗仗胜”。以及罗炳辉、国际共产主义战士汉斯·希伯和王麓水墓,此为东墓区;以革命烈士纪念塔为中轴线,与东墓区对称的西墓区有丁秋生骨灰撒放处和常恩多、刘炎和张元寿墓。塔后是宫殿式烈士纪念堂。堂内有表现烈士事迹的浮雕和镌刻着61,813位烈士英名的石碑。纪念堂前左右两侧分别是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和革命战史陈列馆。陵园内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董必武、刘伯承、陈毅和罗荣恒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
三、主要旅游景点
首先,我们来到了烈士陵园的大门,陵园大门为坊式建筑,面前并立4根朱漆明柱,横枋彩绘,蓝色斗拱疏密其间,顶覆黄色玻璃瓦。大门上中红色横额题“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系著名书法家舒同手书。大门两侧,红墙灰瓦,古朴典雅。门前左为广场,右为桐树林,中一弧形单孔石桥跨青龙河与陵园前街相通,建筑风格很独特,气氛很压抑,给我的感觉很严肃、庄重,使得我的心情很沉重。
紧接着,我们内心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进入了陵园中,一眼就看到高高耸起的革命烈士纪念塔,它位于陵园中心,为五角灯塔式建筑,基部塔台为五面体石质平台,周围绕以石槛,供参观者走动。基台上为亭式塔墩,周围环接铜质栏杆,5角各立有2条花岗石柱,石柱顶端镶有表现战争年代工、农、青、妇、兵战斗、生产、放哨等内容的浮雅,上面写着发生的战争和事迹。亭内的每一塔壁上部各有一幅大型浅浮雕,题材均为反映军民英勇战斗、取得胜利的事迹。浮雕下部亭壁上分别为中共中央华东局、华东军政委员会的题词,山东省政府建塔碑文,鲁中南区党委、行署、军区、军区司令部和政治部题写的碑文,及刘少奇、朱德、刘伯承、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题词。塔身正面,镶有毛泽东亲笔题写的“革命烈士纪 念塔”7个鎏金大字,字体刚劲有力,清晰可辨。塔的顶端嵌有一立体巨型景泰蓝五角红星。走近纪念塔,当我们看到那一幕幕雕刻在石碑上,栩栩如生的再现了当年战士们保家卫国,浴血奋战,奋不顾身的战争场面时,战士们冒着敌人的船坚利炮,冲锋陷阵与敌人拼斗,其中有几个场面令我们万分的震撼和愤慨。
然后,我们又来到了革命烈士纪念堂,位于烈士塔北侧,为传统宫殿式建筑。两层飞檐,斗拱交错,顶覆青色玻璃甬瓦。正面廊檐下悬一巨匾,上题“革命烈士纪念堂”。堂四周,环以回廊,正面并立14根明柱。堂内以钢筋水泥和栋梁,穹窿顶棚饰以彩塑。堂内迎门为一石碑,上镌周恩来题词“人民革命的烈士们永垂不朽”,碑面为任弼时题词“你们的功绩永垂不朽”。碑前两侧,陈例子着王麓水、赵铺、刘炎、张元寿4位烈士的半身石质浮雕像。堂内东西两面正中陈着着两块巨在的联碑,直通堂顶。碑上镌刻着很多烈士的英名,他们为了战争奉献了自己的生命,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模范和榜样。
革命战史陈列馆值得我们去参观,位于纪念堂东侧,馆为“回”字型平房建筑,外边两侧有一个废旧的坦克和一架战斗机。我们在附近纷纷合影留念。进入馆内,里面大多为大量的文字、图片、图表、照片、雕塑和实物,反映党和人民在鲁中南地区的革命斗争史,再现了1932年“日照武装暴动”、1943年蒙阴“岱崮阻击战”、1947年蒙阴“孟良崮战役”等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和光辉战例,还有一些战争遗留下来的武器,如子弹壳,小米加步枪和缴获的武器等。烈士事迹陈列馆位于纪念堂西侧,与战史陈列馆对称布列。建筑形制亦同。馆内通过大量文字、图片、文物等资料,系统介绍了罗炳辉、赵铺、陈若克及国际共产主义战士汉斯·希伯等32位烈士的生平事迹。旁边还有讲解人员为我们讲述战役的详细内容,让我们更进一步的接触历史的回顾。
最后,我们来到了陵园的东侧,这里有一个很大的水池,但是里面的水不是很干净,这边还建有罗炳辉、王麓水、汉斯·希伯、张元寿、刘炎、常恩多及陈明、辛锐夫妇8位革命烈士的7座风格别异的烈士墓,又立有罗炳辉遗像亭1座。许多人为他们进献花圈,我们也折了松枝以此表达我们的崇敬的心情。
四、感悟
参观烈士陵园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和感触,让我深深体会到了革命烈士坚强不屈的意志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深刻认识到了革命老一辈为我们留下的沂蒙精神。在抗日战争时期,临沂是山东军区指挥地,陈毅,粟裕将军在此地指挥了一场有一场激烈的战争!可以说沂蒙山区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沂蒙山区的人民为新中国的成立也做出了重大的牺牲。在沂蒙山区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投身战场,义无反顾地抛头颅,洒热血。
正如纪念碑上所刻:“不论革命高潮与低潮时期,在山东的革命战士配合全国的革命健儿,在毛主席、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艰苦奋斗,前仆后继。卒能以英雄的碧血,争取到今天人民大革命的全国胜利。此种伟大的高度的革命英雄主义,其丰功殊勋,铭印在我们千百万人民的脑海里,子孙万代,永世不忘。” 我们应该铭记历史,吸取前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知识和经验,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的学习、奋斗,树立无私奉献的精神和远大的理想,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做一个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年轻人。
第二篇:近代史论文作业
《中国史纲要》读书笔记
我一直以来对历史很有兴趣,特别是对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历史很有兴趣,这个学期开始上了《中国近代史纲要》,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放了一些关于中国历史的视频,讲的一些人物故事,让我了解了很多知识。因此,我选择了著名作者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这本书,作为本学期的结课论文题材来更深一步了解中国的历史。读了这本书以后我学到了很多。
从史前时代至近代时期,《中国史纲要》以一万五千左右的篇幅重踏一遍历史的印迹,主要讲述化石等证明下史前人类的进化及原始文明的渊源,和从传说中的夏与商起,西周、春秋与战国、秦汉、三国两晋、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元、明、清的各朝代兴衰与变迁及近代中国的变故。
《中国史纲要》作为通史教材,其贯通性的一面是非常明显的,而贯通是靠理论支撑起来的,最明显的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是以经济形态、社会结构和阶级关系的变化作为国家结构和政治形态变化的基础。尽管增订本中有的地方放弃了原版“阶级关系”的提法,而代之以“社会阶层”,但考察中国历史上经济形态、社会结构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却是本书一条很鲜明的主线。如书中分析了商代的分封贵族与邑居平民,西周建立在封赐采邑基础上的各级贵族、国人(周族的平民)和野人(被征服地区的居民),春秋时期按照宗法关系建立起来的贵族(卿大夫)与被剥削的庶人,西汉的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包括自耕农、佃客和佣工等)、商人和奴婢等,东汉的豪强地主与各种身份的依附农民,魏晋南朝时期的世家大族与部曲佃客,十六国北朝时期的大族地主和各种身份的依附民户,唐宋以后的一般地主与租佃农民等等。如果把有关不同时段社会结构与阶级关系的描述贯通起来看,全书把它看成是国家结构和政治形态基础的理论色彩是很明显的。与此相关的是,全书关注不同时期生产发展和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的变化,以及王朝统治不同阶段土地占有状况的变化,作为社会结构和阶级关系变化的基础。这对于当前大学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政治史轻经济史的现象,是一个必要的警醒,能够起到一定的纠偏作用。
国家结构和政治体制,全书的基本逻辑是: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推动了君主集权制度的形成,秦始皇时期是统一的专制国家的形成,西汉时期是统一的专制国家的确立,东汉时期经历了专制体制的完备与统一国家走向瓦解,经历过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对峙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挫折,隋唐时期是统一国家的再建、中央集权的加强和政治体制的完善与转型,北宋是在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割据局面前提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由北方民族建立的辽金元等王朝的统治,对于自唐朝以来国家形态和政治体制的变化发生了重大影响,明清时期专制主义皇权和中央集权的体制都有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全书把专制主义皇权和中央集权政治体制放在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视角下来描述,从产生、确立到发展完善,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每一个阶段的变化,都有其特殊的前提和不同的内容。全书关于专制主义皇权和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变化的描述,贯穿着历史的发展观。
贯穿全书的理论还有很多方面,简而言之,就是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来贯通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
从这本书中我收获真的很大,不仅得到了中国古代历史上发生的重要变革的时间,原因,结果,它们的趋向,而最重要的是我体会到了人生的路是自己选择的,走那一条路由
你确定,但是你成功还是衰败还是有民众的公平评价来确定,从这本书上看到了个个王朝的什么目的来建立,然后什么原因被推翻,离开人民的国王活不了十天,要想成功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想变成一个领导要从大多数人的利益出发,要学会为别人着想,一旦自私你就完蛋了。学会做事要先学会做人,这是最基本的知识。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知识,特别是许多历史人物的事业启发了我,从那一开始学会了学历史的重要性,历史不仅给历史的消息,最重要的是给我们借鉴这一道理,历史人物的每一个看法而它的结果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教训,需要自己体会。历史真的很重要,学历史不仅是关于历史专业事,而且每个人都要知道自己的历史,文化,还要关于将来少多思考一下,读了这本书我收获真的很大。
第三篇:近代史暑期实践作业
改革开放前后我家乡的巨大变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当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决定,它就像是春天的微风吹遍了大江南北,压抑了近三十年农民的积极性得到了空前的激发。榆林也在改革春风的吹拂下,生产力得到解放,农村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全面的发展,农民的收入稳步增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党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推动下,榆林农村各个方面得到了深远的发展,现在的农村面貌已然焕然一新。
一、榆林农村改革开放历程
三十年的改革的成就向世人显示着卓越的成就,从农村来看改革开放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农村改革的突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在会议上党中央做出了改革的决定,改革在农村是从农民的基础经营制度入手,在推行“包产到户”等责任制形式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到1983年底,全国农民基本上实行了一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到1984年,中央提出土地承包期一般在15年以上。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普遍推行,动摇和瓦解了人民公社体制的基础,实行了政社分开,撤社建乡的工作,标致着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基础从此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农户作为从事商品性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主体,强化了农村基本生产单位的预算约束和激励机制,使得农业生产的内在 动力大大加强。同时,提高农产品价格也极大地调动了农产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1979年以来,政府对农产品价格大幅度提升,农产品的价格平均上调25%。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这一时期的农业和种植业获得了超常规的高速增长,并为其后的农村改革和全棉发展创造了条件。农业生产由单一的粮食生产向多种经营发展,恢复了农村的集市贸易,初步搞活了农产品的贸易流通,调动了农民多种经营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数据显示,1978-1985年七年间,农村社会总产值从40276万元增长到71339万元,净增77%,其中农业总产值从34015万元增加到了55713万元,增加63.8%,农村非农产值从6261万元增加到15626万元,增加150%,非农行业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有15.5%增加到21.9%。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从170万人下降到117万人,贫困发生率从80%下降到50%,净减少30%。农民人均纯收入从52元增加到231元,翻了两番多。
(二)农民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平稳过渡
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的成功,把农村改革引向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改革外部环境的更高层次,进入了全面探索市场化改革的阶段,改革重心放在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培育农产品市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促进非农企业发展等重要方面。全市粮食产量进一步提升,农作物种植结构、种养业结构发生了重大调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经济从传统的农业单一结构转向多部门的综合发展。1986-1990年五年间,粮食总产量从57.8万吨提高到67.6万吨,提高17%,农村社会总产值1990年达到163031万元,期间农业产值达到111210万元,非农产业产值达到51821万元,分别占68.2%和31.8%。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1990年和1985年相比,农业比重下降了10个百分点,工业上升了12个百分点。
(三)农村全面建立市场体制跨越式发展
这期间,国家通过了立法手段稳定农村基础经济制度,并在土地承包期15年到期后,继续延长了30年保持不变。在“大稳定、小调整”等形式基础上,将“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确立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要模式,保持农村土地制度的基本稳定;通过提高粮食为主的农产品流通体制进行一系列改革,尝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产品流通体制,提高提高粮食价格、建立专项储备制度和风险基金制度,以及实行农产品收购保护价政策,加强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加快乡镇企业产权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改善内部管理等,获得了空前发展。乡镇企业经历了第二个高速增长时期。农村非农产业产值均递增20.7%,与同期国内生产总量年均增长率17%相比高出3个百分点,成为我市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到2000年底,农村非农行业产值达到92391万元,接近1991年的2倍;吸纳的农村劳动力达23万人,是1990年的1.7倍,上诉有利因素,促进了农业生产跨越式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农村各项事业稳步推进。农业总产值也从1990年的111210万元提高到2000年的240103万元,增加120%。
(四)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000年,国家先后进行了农村税费改革,2004年起取消了农业特产税,2006年全面取消了农业税,极大地刺激了农业的发展,同时在“多矛,少取、放活”的方针指引下,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较大发展。中央连续下发了指导“三农”工作的四个一号文件中,2004年的一号文件主体是千年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做好“三农”工作;2005年的一号文件提出提高农渔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为保持农业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2006年的一号文件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解决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难度最大的问题;2007年的以后文件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建设现代化农业放在首位,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上述这些政策力度之大,连续性和指导性之强,给农民的实惠之多,2000年以来,我市各级财政支农资金大幅增加,到2007年达到31.4亿元,其中,省16亿元,市级6.3个亿,这是自建国以来前所未有,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选举制度改革、教育制度改革、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以及扶贫开发和农民工权益保障工作在全市村相继铺开。农村各项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社会经济空前发展、在推进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着力解决进城农民工的就业、社会保障、住房、子女教育、医疗服务等问题,力争为农民工进程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2006年,国务院专门下乡《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要求从各个方面做好农民工工作。据统计,截至2007年末,我市已经转移农村劳动力5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已达到35%。2007年,农民的工资性收入首次突破千元,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主要力量。农业总产值也从2000年的24亿元提高到2007年的52亿元,翻了近两番。
二、榆林农村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成就
(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按照可比价格计算,1978年全市农村经济总产值为4亿元,2007年已达82亿元,增长了19.5倍,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持续增长时间最长,年均增长幅度最大的时期。粮食播种面积由1150万亩减少到9910万亩,粮食产量由61.5万吨增加到133万吨,增加32429吨,增加8.2倍;畜牧业空前发展,2007年,全市生猪存栏达到115万头,羊500万只,大牲畜33万头。经济林果在1978年仅为农户在自留地和房前屋后零星种植自食外,几乎没有形成商品供应市场,而到2007年,全市水果产量已达到了19万吨。农产品产量的大幅度增加,不仅有效解决了农产品供应短缺问题,而且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为全市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
(二)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全面改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为开放搞活农村经济,在制订了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基础上,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增加了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建设正在扎实稳步的推进。一是农村交通状况明显改善:全市40%的农村实现了通柏油马路活水泥路;二是广电、通讯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有线电话、手机和电视网络 基本覆盖全市农村,彻底给变了通信不通、文化生活单调贫乏的局面;三是新型合作医疗惠及全市农村居民,全市有245.9万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参加率达到88.2%,解决了过去小病小治,大病治不起的困难局面,初步改善了农民的医疗状况。四是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全面落实。全面免除学杂费工作已经实行,并对部分困难家庭子女提供免费教科书和生活补贴。这对提高农民子女的受教育程度,提高农村的整体文化素质,将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五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正在开展,广大农村居民正逐步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三)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三十多年来,全市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反映在人民生活水平上,更是有了非常明显的提高。一是居民收入成倍增加,收入结构明显改变。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很美进城务工人数的增加,使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特别是免除农业税和多项补贴措施的相继落实,都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2007年,全市农民纯收入达到2621元,比1078年52元增加量50多倍。在农民收入成倍增加的同时,收入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由1978年的单一的以种植业收入为主,向多元化。多渠道发展。2007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1007.5元,占38.4%;家庭经营收入1305.8元,占49.7%,其中第一产业收入1091.5元,二三产业收入214.2元其它收入307.7元,占11.73%。从收入构成来看,已经改变了过去收入结构单一的局面。二是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很多改变,家用电器基本普及。据农村
住户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7年全市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49.4台,拥有电话机593部,手机96.6部,拥有洗衣机86.6台,拥有摩托车49辆,部分家庭已拥有轿车。2007年全市人均交通、通讯支出达到334.3元,交1978年增长近百倍。三是2007年,其实女将们恩格尔系数为40%,恩格尔系数的持续下降表明全市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生活变得越来越富裕。这些数字生动的反映出全市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已经有解决温饱、脱离贫困,并逐步迈向小康社会迈进。
经历三十年风雨沧桑,今天的榆林,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已经步入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回顾过去三十年,改革开放给榆林带来了巨大变化,我们倍感欣慰!展望未来,随着榆林社会主义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的发展前景广阔,明天会更加美丽!
(四)我亲身地体会
过去,农村交通不便,没有公交车,我在县城上初中,每周放假回家,回家是个大难题。首先乘车得到镇上,然后行走近三十土路,但是那路是坑坑洼洼的黄泥路,骑自行车就像玩杂技,忽高忽低,颠簸不堪。有时候下雨,道路上都出都是水坑或者泥水。人走在路上,鞋子立刻变成泥鞋,当时很多人都戏说“咱们这里的’水泥路’可比城里的好多了,一年换几次”。经过这么多年改革,现在我们的路成为了正真的水泥路,而且路宽的可以同时三四辆车从路中通过也畅通无阻。镇子上道路两边的人行道还钟满了高大的树。下雨天也不怕出不出去了。晚上,镇子上很多人都会漫步在明亮的路灯光下,那是另一番愉悦。
改革开放前的农村家家户户住窑洞都是从山体上直接开凿的土窑洞,开凿花费大量的人力,而且开凿成是也有很多不安全因素,很多时候不过几年,就会出现裂缝,甚至崩溃,这给人们的生命带来很大的威胁。以前成人们白天都到田里干活,只小孩子在家里,稍微大一些的孩子还要给父母做饭,很多时候孩子因为做饭而被烫伤、烧伤。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现在农村的窑洞都焕然一新了。窑洞都变成了石头的,而且还摆着电磁炉、冰箱、电视等电器。
母亲告诉我说,以前我哥哥还小家里很穷,哥哥很小还不会走路,为了能多赚些公分,母亲每天背着哥哥去山里劳作,有时候冬天把哥哥的脚冻得直流脓水。到1982年,中央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制,过了几年我们家乡也实施了家庭联产承包,每年只需要交纳一定的农业税,剩余的就属于自己的了,农民们种庄稼的积极性变得空前的高,很多人家第一年就有了剩余的粮食,生活也渐渐得变好了。现在国家实施了少取多予的政策,农民种粮收入有了较大增长。2005年,国家又把农民的农业税给减免了,延续了2600年“皇粮国税”被彻底取消。农民的收入完全属于自己了。过去的景象一去不复返。现在农民在开春和秋收的时候把家里的农活干完,还可以出去打工赚钱,这样更加加速了农民致富的速度。
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手中也有了钱,闲下来的农民们开始后悔自己当年没有学习更多的文化,同时开始考虑如何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现在很多的农民无一例外地给他们自己的孩子配备齐全了学习用品。有的还让孩子择校到城市里条件较好的学校学习,他们常挂在嘴边的是“挣钱干什么?不就是为了孩子么?只要孩子有出息,我们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在农民交谈中,我们再也找不到当年读书无用的影子。这样的变化,怎不让人欢欣鼓舞呢?
第四篇:近代史实践报告
《中国近代史》
实践报告
信管(1)班
小组成员
分工 : 照片拍摄 ++ 资料筛选 ++
报告正文 ++ 报告整理 ++
被敬畏浸染的下午
——走进梁启超故居
一个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牢固的治学根基,灵动的革命思想的人物故居,丝毫不会被烈日的炙热,人群的嘈杂,脚步的急促,环境的轻浮侵蚀,更不会被历史的车轮碾压,是的。
站在梁启超故居前,内心顿时涌上一种叫做敬畏的情感。院内正中是梁启超先生的铜像,虽然风雨已经使铜像的外层蒙上了绿色的铜锈,但是丝毫不能掩藏那睿智的双眸里涌现出的拯救国家的信念,那端坐的躯体更散射出近代中国救国者的雄威和不屈。铜像左后侧是浅色二层小洋楼,楼内正面有三个小拱厅,门前两侧是石台阶,这座带有浓浓的意式风格和沉厚的历史气息的建筑就是“饮冰室书斋”。书斋内,一楼正中为大厅,大厅周围5间房子,除1间为杂房外,其余为书房和图书室,轻轻地走进书房,唯恐打扰到这里的寂静,就是在这间书房里梁启超先生起草了著名的讨袁大计。来到立式书柜前,我们好似听见了梁公当年翻动书页的声音,这些现在看来已经泛黄的书籍里流动着的是一位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学术大师的治学思想和救国思想。二楼靠西北角也是1间大厅,靠东南角有几间主要卧室和图书资料室。卧房内最显眼的就是那张全家福了,这是梁氏家族的缩影,也是梁先生的精神慰藉。家族纪念室和餐厅也在二楼,纪念室里挂着梁先生的画像,让人肃然起敬。
主楼在梁公铜像右后侧为砖木结构,水泥罩面,塑有花纹,石砌高台阶,双槽门窗,一、二层各有 9 间居室。一层有一间大厅,大厅右侧是梁先生子女们的介绍,其中最惹世人注目的无疑是其长子梁思成,未来的中国现代建筑学奠基人在此受到了最精心的教育和栽培,直到成年后才离开这座老宅远渡重洋。而其他子女也在梁启超深厚的“齐家”之道的熏陶下各自成长为出色的学者、专家。顿时感悟到,梁公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维新派代表人,也是一位成功的父亲,子女们的成就证明了这是一个彻底的文化名门世家。一层其余几间房间和二层的房间现在是展厅,里面陈列着梁先生生平的经历及相关照片。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光绪举人等。汉族,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者,深度参与了中国从旧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的伟大社会活动家,民初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教授之
一、著名新闻报刊活动家。在散文、诗歌、小说、戏曲及翻译文学方面均有作品行世,尤以散文影响最大。梁启超的文章风格,世称“新文体”。这种带有“策士文学”风格的“新文体”,成为五四以前最受欢迎、模仿者最多的文体,而且至今仍然值得学习和研究。梁启超自幼在家中接受传统教育,1889年中举。1890年赴京会试,未中。回粤路经上海,看到介绍世界地理的《瀛环志略》和上海机器局所译西书,眼界大开。同年结识康有为,投其门下,1890年就读于万木草堂,接受康有为的思想学说并由此走上改革维新的道路,世人合称“康梁”。1895年春再次赴京会试,协助康有为,发动在京应试举人联名请愿的“公车上书”。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表现活跃,曾主北京《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和上海《时务报》笔政,又赴澳门筹办《知新报》。他的许多政论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在湖南宣传变法思想。1898年,回京参加“百日维新”。7月,受光绪帝召见,奉命进呈所著《变法通议》,赏六品衔,负责办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事务。同年9月,政变发生,梁启超逃亡日本,一度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有过接触。在日期间,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鼓吹改良,反对革命。同时也大量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影响很大。1901~1902年,先后撰写了《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批判封建史学,发动“史学革命”。1905~1907年,改良派与革命派的论战达到高潮,梁启超作为改良派的主将,遭到革命派的反对。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梁启超立即表示支持。1907年10月,在东京建立“政闻社”,期望推动清政府实行君主立宪。由于清政府并不真心实行宪政,政闻社也因受到查禁而宣告解散。武昌起义爆发后,他一度宣扬“虚君共和”,企图使革命派与清政府妥协。民国初年又支持袁世凯,并承袁意,将民主党与共和党、统一党合并,改建进步党,与国民党争夺政治权力。1913年,进步党“人才内阁”成立,梁启超出任司法总长。袁世凯帝制自为的野心日益暴露,梁启超反对袁氏称帝,1915年8月,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进行猛烈抨击,旋与蔡锷策划武力反袁。1915年底,护国战争在云南爆发。1916年,梁启超赴两广地区,积极参加反袁斗争,为护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袁世凯死后,梁启超依附段祺瑞。他拉拢一些政客,组建宪政研究会,与支持黎元洪的宪政商榷会对抗。1917年7月,段祺瑞掌握北洋政府大权。梁启超拥段有功,出任财政总长兼盐务总署督办。9月,孙中山发动护法战争。11月,段内阁被迫下台,梁启超也随之辞职,从此退出政坛。1918年底,梁启超赴欧,亲身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和弊端。回国之后,即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1920年梁启超回到中国后,以开始集中精力从事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活动,该年《清代学术概论》脱稿。1921年梁启超在天津南开大学主讲中国文化史,在京、津多所学校先后七次讲演。1922年梁启超赴各地讲学;10月起,在南京国立东南大学(1928年更名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讲授《先秦政治思想史》一学期;同年《中国历史研究法》出版。1923年梁启超在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清华大学)讲学。1924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出版。1925年应聘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并担任京师图书馆馆长。1926年梁启超因病入院治疗,发现肾有问题。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终年五十七岁。
每个展室里还保存着梁启超先生当年的一些手写书信,那些书信中除了有反袁,维新等的政治豪情,也有些给子女的柔情家书,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位父亲对子女们的深沉的爱,浓浓的爱意里更深藏着对子女们学业的关心,也表现出了梁先生对教育、治学的重视。
走出梁启超故居,内心仍然被这里浓浓的历史气息浸染着,为了表达对伟人的敬仰,我们再一次伫立在铜像前,深深地鞠躬,接着默诵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也许风雨的侵蚀已经吞噬了故居当年的宏伟,但是它那不屈的灵魂却丝毫未被玷污过,因为几十载的历史积淀已经使它具有足够的力量屹立于时间的长河中。夜里,窗外一片寂静,回味着那历史的陈香,拿起颤抖的笔,轻轻地写下今天的感触。我们无需用世俗的“对”与“错”来断定梁先生当年的一些选择,也没有权利在这位伟人的身上束缚褒贬的枷锁,但是有一点却需要我们刻在心底—— 梁公的抉择大多是为了拯救近代中国。他的思想如风筝的线,有足够的力量将他的仰慕者牵引到他的方向;他的挣扎如锋利的剑,刺醒后人为民族存亡而奋斗。梁启超先生是救国者们的代表人物,也是中国近代革命者的缩影,他们用炙热的爱国心感化着每一位有良知的国民,用犀利的言辞表现对青年人的期望,我们铭记历史,铭记伟人,更要铭记自己的历史使命——建设强大辉煌的中国!
第五篇: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作业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社会实践方案(草案)
一、社会实践的性质、形式和主要目的
本实践教学环节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必修教学内容。社会实践采用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的形式,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
通过社会调查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充分理解近代以来党在不同时期探索、革命、建设的奋斗历程,使学生在实践基础上对加深对“三个选择”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走访调查、人际交往、撰写报告等方面的能力。
二、社会实践的基本要求
1、利用假期或周末时间,深入我省的红色旅游景点或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考察、调研,并按要求完成本次调查报告。
2、原则上以学院的行政班为单位分组进行,自由组合、分工之后以小组(5—6人)方式单独进行,但每个实践小组的学生人数不得超过7人。
3、实践选题以任课教师给定题目为主,也可以围绕本课程课堂教学内容自选题目,原则上应该具有可操作性,报经任课老师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
三、调研报告的基本要求:
1、调查报告(参观心得)统一使用学校的作业纸,手写稿,字数3000字左右;在每学期第十一周以班级为单位随堂上交给任课教师,逾期拒收。
2、调查报告必须同时提交参加实践的原始材料(活动相片、访谈记录等),如无上述证明材料、抄袭或胡编乱造者,社会实践成绩视为“0”分。
附件1:社会实践报告格式 附件2:统一的实践作业封面
附件1:调查(考察)报告格式
一、标题要求:
关于××××的调查(考察)报告
二、列出调查(考察)的主要内容,格式如下:
调查(考察)时间:
调查(考察)地点:
调查(考察)对象:
调查方法:
调查(考察)人: 调查(考察)分工:(以小组形式调查的要求)
三、报告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
写明调查(考察)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考察)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2.主体
详述调查研究(考察)的基本情况、具体做法、主要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主要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
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经验、感受等,进一步深化本次调查(考察)主题。
四、附原始材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社会实践作业
报告名称: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评阅教师:
杨丽 提交时间: 2012—2013 学年 第2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