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卫生制度
学生健康检查及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条 学校学生健康档案管理,是学校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智体全面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保障学生受教育的权益,明确学校在学生健康管理方面的责任,深化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学生在校期间的健康管理,消除安全隐患,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依据的国家法律、教育法规、地方法规、部门规章依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招生体检医学建议书制度》等。
第三条 本制度适用的学生范围:我校在校学生。
第四条 学校设立由主管校长负责的学生医疗保障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服务细则,指导、协调各部门工作,建立相关部门协调管理机制。
第五条 体检分为新生入学体检、毕业体检。新生入学体检、毕业体检是常规健康体检。学校按教育部规定对在校学生进行常规健康体检后,应建立体检健康档案。
第六条 新生入学体检时间为入学后第一学期;其余各年级学生体检由学校统一安排。
第七条 新生入学体检所涉及的与学籍管理的有关异常健康情况,学校必须如实上报有关部门,不得拖延、漏报、瞞报。
第八条 新生入学体检中发现异常时,学校应当在有效时间内进行复核,经学校定点医院诊断不宜在校学习的,学习将疾病诊断及处理建议提交给基础教育科,由基础教育科返回意见后,教务处根据规定办理休学。
第九条 学生毕业体检后,学生健康体检表交教务处,按规定归入学生个人档案。第十条 学生入学后,学校应当建立在校学生个人健康档案,以写实的形式记录学生在校期间体能测试,重大疾病,因病休学、复学情况,体检资料等内容。
第十一条 学生体检后,学校及时汇总、上报体检数据给上级主管部门,并对学生存在健康问题进行分析,制定预防措施。
晨 检 制 度
为增强学校疾病预防与控制力度,提高师生防病意识,保障师生身体健康,防止各类传染病的发生,特制定学校学生晨检制度。
1、每天早上学生进班后,由班主任作为检查人负责进行晨检工作。晨检主要采取询问、观察、触摸等形式,如发现学生身体不适,特别是出现发烧、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以及不能确定的其他症状时立即通知校长室及学生家长,同时将学生送卫生院进行检查。
2、对未到校的学生,班主任应及时进行电话联系,问清原因并尽量与学生本人通话,以确定学生的真实情况。如果学生有病要问明病情及去向,如实登记到晨检统计表上,并做好过程跟踪了解,直至学生痊愈。
3、班主任填写好晨检统计表签字后8:30前交总务处。做到认真、细致,无遗漏。
4、班主任要做好学生及家长宣传工作,提倡学生之间相互督察。告知学生在家或校外出现发烧、咳嗽、咽痛等流感症状或其他不明症状时不能到校,应尽快报告学校并到医院诊断治疗。
5、病情痊愈,持县级以上医院痊愈证明到学校教导处开具返校通知单方可回班上课。
因病缺勤病因登记制度
为了保障广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有效防止传染病疫情在学校的发生,早期发现传染病病人和疑似病人,做到早隔离,早治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制定本校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
1、班主任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
2、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报告人。
3、学校疫情报告人要进行进一步排查,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
4、班主任应当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
5、学校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
6、各班主任负责每天班内因病缺课同学的联系工作,密切关注其健康状况,学生凭医疗机构痊愈证明方可返校。
7、学校疫情报告人对因病缺课情况进行统计,并按要求上报有关部门。
8、学校突然出现大量学生不明原因缺课时,要及时上报卫生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
新生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疫苗流通及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进一步加强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认真执行接种证查验制度,规范学校内预防接种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1、新学生办理入学手续时,应要求其家长或监护人必须出示《接种证》。
2、学校班主任负责查对学生各疫苗免疫剂次和标准免疫程序,检查学生是否完成规定剂次的疫苗接种,并对学生的预防接种情况记录在花名册上,《接种证》交还儿童家长保存。
3、当发现无接种证的儿童时,应告知家长到儿童原来接受预防接种的预防接种门诊去补办接种证。暂时难以补办接种证的,可由原来接受预防接种的预防接种门诊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出据证明。
4、对必须接种而尚未接种的学生要求及时进行补种。学校应主动与当地预防接种门诊取得联系。当地预防接种门诊的医生应尽快到学校对登记记录进行核对,学校负责通知家长去进行接种。
5、学校对学生查验接种证登记和疫苗查漏补种的资料存档,以备疾控部门和教育部门的检查。
学校饮用水消毒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学生饮用水卫生,保障学生的饮水安全,依据《食品卫生法》、《生活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认真执行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坚持灭“四害”等病媒生物防治的常规工作,确保我校师生的饮水安全。
(二)对学校饮用水设施进行必要的保养,以确保供水设施的完好正常使用。定时对饮水设施进行卫生清理和消毒。学校的供水蓄水池每学期至少进行五次清洗,每年至少采水样送县疾控中心检测一次。师生的饮水机由供水方定期进行清洗、消毒,夏季每月一次,冬季每两月一次,并做好定期清洗消毒记录。所用的净水剂和消毒剂必须符合卫生要求和有关规定。经常观察饮水设施内外部的卫生和水质情况,及时清除污垢,保证师生饮用水的干净和卫生。
(三)从事蓄水池和饮水机清洗消毒人员应有有效健康体检证明,并按清洗消毒规程操作,清洗消毒使用的消毒剂有有效的卫生许可批件。
(四)师生直接饮用的桶装水必须是标有生产日期和QS认证标志的,并每月向供水方索取检验报告,以确保广大师生用上安全、放心的纯净水。
(五)学校在校内醒目位置设置饮水卫生公告栏,告知学生饮水安全须知,包括不宜饮用生水、提倡喝开水,一旦发现生活饮用水水质污染或不明原因水质突然恶化及水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时,学校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报告卫生及教育主管部门。
(六)注意安全、节约用电。当天工作、学习结束后必须关闭房间所有电源,包括饮水机电源。严禁学生自行拆御饮水机,如有故障及时到总务(后勤)处更换。
(七)锅炉房供水设备每学期使用前必须进行排污、清洗。锅炉房提供教师饮用的开水须保证达到100℃。
(八)饮用水管理工作人员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型肝炎、活动型肺结核以及化脓性、渗出性皮肤病,不得从事饮用水管理工作。
(九)学校应制定饮水突发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办法。并自觉接受当地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
学校生活饮用水索证制度
(一)采购饮用水消毒药品,必须索取商家的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消毒药品的检查合格证复印件.(二)采购所有的饮用水消毒药品时,须认真仔细查看所购产品的生产日期、生产地址、注册商标、保质期限、标签等,禁止采购“三无”和伪劣产品。
(三)所有的消毒药品索证材料需保存好,以备待查。
学校供、管水人员体检培训制度
(一)供、管水人员须参加基础卫生培训、持有健康证后方可上岗,健康证时效为一年。
(二)供、管水人员办理健康证须统一组织在指定地点进行体检。
(三)体检不合格的供、管水人员(如发现有传染病患者或健康带菌者)应立即时调离工作岗位,体检不合格的人员,不予从事该工作。
(四)供、管水人员在健康证即将失效前10天,由学校食品卫生管理员统一组织供、管水人员体检办证。
(五)学校食品卫生管理员须每天对供、管水人员个人健康、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
(六)待聘供、管水人员须在健康证办理处进行初步的卫生知识培训。
(七)新员工须经岗前纪律、安全、卫生培训后方可上岗;如因特殊事由未能参加岗前培训的,学校应另行安排时间为其进行“补课”。
(八)每年对供、管水人员进行两次以上系统的饮用水卫生知识培训,并至少保障每年有一次由卫生监督部门指导的培训。
(九)待聘供、管水人员参加岗前培训后,经考核不合格的,不能上岗,直到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工作。
学校清洗消毒制度
(一)对学校饮用水设施进行必要的保养,以确保供水设施的完好正常使用。定时对饮水设施进行卫生清理和消毒。
(二)师生的饮水机由供水方定期进行清洗、消毒,夏季每月一次,冬季每两月一次,并做好定期清洗消毒记录。
(三)学校供水蓄水池每学期至少进行五次清洗、消毒,并做好定期消毒记录。所用的净水剂和消毒剂必须符合卫生要求和有关规定。
(四)经常观察饮水设施内外部的卫生和水质情况,及时清除污垢,保证师生饮用水的干净和卫生。
教学卫生制度
l、学生每日在校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不超过6小时。
2、学生每日课外作业量:一年级不布置课外作业,二、三年级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一小时。
3、教学内容方法要适合学生生理发育水平和年龄特点,多用直观教具和形象教法,语言简洁清晰,语气和蔼,教师板书工整、清晰、规范,演示图形要大而清楚,左右兼顾,印刷品字迹、图表要清楚。
4、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
5、教室采光好,每个教室不少于6盏日光灯。
6、黑板光滑平整,保证无反光,无裂缝。
7、课桌椅根据学生身高配套,第一排课桌椅的前缘距离黑板不少于2米。
8、教师要按时上课,遵循儿童身心、心理发展规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不拖堂,课堂作业课内完成。
9、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的读写姿势,腰板直,坐端正,做到“三个一”,即眼离书本一尺,身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10、每日做好两次眼保健操,教育学生注意用眼卫生。、认真上好体育课,形式多样,要根据不同年龄、体质情况提出不同要求。要积极创造条件,完善体育场地建设和器材添置。该项工作要符合卫生和安全要求。防止事故发生。
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1、学校成立健康教育工作小组,并贯彻落实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等有关部门关于健康教育的各项工作要求。并结合学校师生健康状况及各时期防病工作重点制定和实施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2、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由健康教育小组主管;学校全体师生、其他员工有参与和配合执行各项健康教育工作制度的责任和义务。配备1名以上专(兼)职健康教育人员
3、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包括健康体检和随访制度、健康信息传播制度、健康环境促进制度等。
4、学校实行健康体检和随访制度。至少每2年对全体学生、教职工进行健康普查,建立健康档案并科学管理。对存在健康缺陷或疾病的学生、教职工进行跟踪随访,督促他们尽早矫正和诊治。主要由校医务室或(或总务处、行政办公室、后勤处等)负责。
5、学校要结合师生健康状况及各时期防病工作重点,通过课内外教育活动,利用宣传栏、视频、广播、幻灯片、读物、报刊、杂志等载体,定期向师生传授身心发育发展知识和传染病、学生常见病、食品卫生与营养、慢性疾病预防、安全与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并做好健康教育档案工作。同时,要通过参与式、体验式的各种活动,让师生掌握各种维护自身健康的生活技能。
6、每学期要对学校环境噪声,室内空气质量、采光、照明,黑板、课桌椅的设臵按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定期检查监测。要按能满足师生需要的原则设臵足够的厕所和洗手设施,并定期清洁消毒。
7、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等文件精神。
8、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工作领导机构,成立领导小组。
9、校领导掌握学校整体健康教育工作情况,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定期向领导汇报工作,领导小组定期例会。
10、校医和学校领导每学期都要听健康教育课。
11、每学期初要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学期末要有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12、健康教育工作要规范化、档案化、微机化管理。
13、健康教育教师位专职教师或校医担任,并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
14、保证健康教育课的开课率,课表中安排的健康教育课不能被随意占用。
15、每学期对学生的健康教育知识、态度、行为进行一次考核。
16、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咨询室。
17、把健康教育课纳入到学校教学计划的日程之中,定期召开会议。
18、按时上好健康教育课,有教学计划和教案,期末有考核成绩。
19、定期出卫生宣传板报,宣传内容要有记录。
第二篇:学校卫生制度
学校卫生制度
一、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监测学生健康状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加强对传染病、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
二、学校应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每天不得超过8个小时。
三、学校教学建筑、环境噪声、通风采光及室内黑板、课桌的设置应当符合国家的卫生标准。
四、学校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为学生设置厕所和洗手设施,为寄宿学生提供相应的洗 漱、洗澡等卫生设施,应提供充足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
五、建立卫生制度,加强对学生个人卫生、环境卫生以及教室、宿舍卫生的管理。
六、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加强饮食卫生管理,办好学生膳食,加强营养指导。
七、体育场地和器材应符合卫生和安全要求。运动项目和运动强度应适合学生的生理承受能力和体质健康状况,防止发生伤害事故。
八、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劳动,并对参加劳动的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供必要的安全和卫生防护措施。
九、学校在安排体育课以及劳动等体力活动时,应当注意女学生的生理特点,给予必要的照顾。
十、学校应当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每学期进行专项活动,开设健康教育课或讲座。
十一、学校对体格检查中发现有器质性疾病的,应当配合学生家长做好转诊治疗。
十二、学校对残疾、体弱学生,应当加强医学照顾和心理卫生工作。
十三、学校应当积极做好近视眼、弱视、沙眼、龋齿、寄生虫、营养不良、贫血、脊柱弯曲、神经衰弱等学生常见疾病的群体预防和矫治工作。
十四、学校应当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做好慢性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管理工作。
十五、对在卫生工作中成绩显著的班级或个人,学校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卫生保健制度
第三篇:学校卫生制度
赵四小学新生入学计划免疫接种证查验制度
1、小学新生入学报名时,学校应要求新生家长或监护人出示新生预防接种证或有效接种证明,并在规定时间内向学校提供预防接种证。教师验证时根据接种证上的接种记录,认真逐项填写。
2、如学生的《预防接种证》已遗失,应尽快到预防接种单位根据其预防接种信息补办《预防接种证》。如果学生是外地转学进入,应出示原籍办理的《预防接种证》。
3、发现未依照国家免疫规划要求完成相应疫苗接种或接种记录不完整、不真实或无预防接种证的儿童,应出具书面补种(补证)通知发放给儿童家长或监护人,并督促到当地规定的接种单位补种或到原接种单位(发证单位)补证。
4、完成开学工作1周内,学校将无证或未完成相关疫苗接种学生的名单向当地的接种单位进行报告。
5、儿童在完成补种(补证)后,将补发的接种证或补种完成的接种证交学校验证登记。对于不能及时补证或补种的学生,应督促学生家长尽快完成补证、补种。
6、在完成新生入学验证工作后,学校建立专门资料管理档案,存档备查。
赵四小学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1、贯彻落实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等有关部门关于健康教育的各项工作要求,并结合学校师生健康状况及各时期防病工作重点制定和实施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2、按要求开设健康教育课,课时安排每学期不少于6—7课时,教学工作由教务处主管,做到课时、教师、教材、教案、考核“五落实”。
3、健康教育课授课教师每人每学年参加相关培训不少于120学时。
4、教学内容要涉及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五个领域。
5、结合师生健康状况及各时期防病工作重点,通过宣传栏、视频、广播、板报、读物、标语等载体或讲座、知识竞赛及其它课外教育活动向师生传授相关知识,6、按《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要求开展学校健康教育评价,以自评为主,每学年至少自评一次。
7、做好健康教育档案工作。
赵四小学卫生室工作制度
1、学校设立卫生室必须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卫生室承担学校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常见病和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学校卫生日常检查并为师生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在提供医疗服务时必须做到“五不”,即不设住院治疗床位、不打针、不输液、不对外、不承包,确保医疗安全。
2、落实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医疗卫生部门关于学校卫生工作的各项制度和要求,制定学校卫生工作计划和各项卫生检查评比制度,向学校提出卫生工作建议。
3、组织多种形式的健康知识宣传和有关咨询活动,对教务处组织开展的健康教育课程进行业务指导。
4、对学校环境卫生、学生学习环境、卫生设施、饮食饮水卫生、用眼卫生、运动卫生安全、劳动卫生防护、女生经期保护等卫生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并进行监督指导。
5、积极做好近视眼、弱视、沙眼、龋齿、寄生虫、营养不良、肠道寄生虫、贫血、神经衰弱等学生常见病的群体预防和矫正工作。
6、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法律法规要求,做好地方病、传染病防控措施的落实和指导工作,协助当地医院和疾控部门做好疾病防控应急措施和疫苗接种工作。
7、贯彻执行食品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要求,做好食品安全措施的落实和指导工作,协助卫生执法和疾控部门做好食品卫生安全的督查工作。
8、落实“三检”(晨检、午检、晚检)制度,做好学生中常见病、传染病的筛查、登记工作,发现传染病或群体性疾病立即向学校报告。
9、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中的各项措施,督促班主任做好每学期一次的学生视力测试工作。
10、协助医院组织好一年一度的学生体检工作,管理好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将体检结果及时通知学生家长,针对学生健康问题采取预防和矫正措施。
11、就诊工作做到认真诊断,谨慎用药。对用药的学生姓名、班级、病症、用药名称、剂量等必须做好详细记载。
赵四小学卫生室药品管理制度
1、采购药品前,卫生室老师必须制定采购清单,经学校领导审查后购买。
2、购买时要检查药品的合格证、出厂日期及有效期,避免购入假冒伪劣药品。
3、建立药品的验收、入库制度,做好验收记录。
4、设立药品存放专柜,根据药品的品种与性质分别定位存放,做到标记明确。
5、凡抢救药品,必须专人保管,专柜存放,编号排列,每日检查,定期清理,保持基数,保证使用。
6、保持药品柜干净整洁,药品摆放整齐,做好防潮、防压、防污染。
7、定期清理、检查药品,防止积压、变质,凡药品出现沉淀、污染、变色、过期或标签模糊、涂改、瓶签与瓶内药品不符者不得使用。
8、学校落实专人对卫生室药品进行管理,做好验收、入库、使用记录及报废药品去向登记。
赵四小学卫生保健室工作制度
1、没有条件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学校应设置卫生保健室。卫生保健室应配置专兼职保健教师,设备要达到教育部《中小学卫生室器械设备配备目录》标准。
2、落实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关于学校卫生工作的各项制度和要求,制定学校卫生工作计划和各项卫生检查评比制度,向学校提出卫生工作建议。
3、组织多种形式的健康知识宣传和咨询活动,对教务处组织开展的课内健康教育进行检查。
4、对学校环境卫生、学生学习环境、卫生设施、饮食饮水卫生、用眼卫生、运动卫生安全、劳动卫生防护、女生经期保护等卫生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并进行监督指导。
5、积极做好近视眼、弱视、沙眼、龋齿、寄生虫、营养不良、肠道寄生虫、贫血、神经衰弱等学生常见病的群体预防和矫正工作。
6、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法律法规要求,做好地方病、传染病防控措施的落实和指导工作,协助当地医院和疾控部门做好疾病防控应急措施和疫苗接种工作。
7、贯彻执行食品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要求,做好食品安全措施的落实和指导工作,协助卫生执法和疾控部门做好食品卫生安全的督查工作
8、落实“三检”(晨检、午检、晚检)制度,做好学生中常见病、传染病的筛查、登记工作,发现传染病或群体性疾病立即向学校报告。在发现疫情后将教室、寝室和环境消毒由每周一次升级为每天一次。
9、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中的各项措施,督促班主任做好每学期一次的学生视力测试工作。
10、协助医院组织好一年一度的学生体检工作,管理好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将体检结果及时通知学生家长,针对学生健康问题采取预防和矫正措施。
赵四小学学生卫生行为习惯培养和矫正制度
一、学生良好卫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制度
1、循序渐进,逐步养成。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小学生、中学生提出不同内容的卫生习惯要求。做到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分清轻重缓急,循序渐进地加以培养。
2、严格约束,规范训练。要在建立健全卫生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组织少先队、团支部、政教处制定科学、实用、易于操作的量化考核实施细则,严格要求,规范训练。
3、反复坚持,强化训练。卫生行为习惯的培养要采用“反复抓”、“抓反复”的方法,强化良好的卫生习惯,矫正不文明、不卫生的行为。
4、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师德修养,坚持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培养好习惯,让老师和家长有意识地影响少年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
5、表彰奖励,榜样引领。在开展争创星级班级、“十星”学生、校园之星等德育主题活动中,对具有良好卫生行为习惯的优秀学生列入表彰奖励范围,通过榜样示范带动更动的学生形成良好卫生习惯。
二、学生良好卫生行为习惯的矫正制度
1、上好健康教育课,科任教师要加强学生卫生知识教育,提高认知水平,把课堂教学作为矫正学生不良卫生行为习惯的主阵地。
2、加强德育管理,强化班级和个人卫生量化考核,培养良好卫生行为习惯,矫正学生不良卫生行为习惯。
3、以德育活动为载体,经常性开展卫生好习惯检查,其结果纳入期末评比。促进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矫正不良卫生行为习惯。
4、实行家校联系,建立学生卫生行为习惯反馈机制,发挥家校矫正学生不良卫生行为习惯的互补作用。
赵四小学学生健康体检制度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教育部《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预防和控制学生传染病、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发生,切实保障广大学生身体健康,完善学生健康档案,特制定学生健康体检制度。
一、认真贯彻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建立学生健康管理制度,有专人负责学生健康体检工作,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纳入学生档案管理。
二、学校要组织所有学生前往指定的健康体检机构(或由健康体检机构人员前往学校)进行健康体检,协助搞好每年一次的中小学生常规健康体检。
三、体检项目。内科常规检查:心、肺、肝、脾;眼科检查:视力、沙眼、结膜炎;口腔科检查:牙齿、牙周;外科检查:头部、颈部、胸部、脊柱、四肢、皮肤、淋巴结;形体指标检查:身高、体重;生理功能指标检查:血压;实验室检查:结核菌素试验*;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胆红素。(注:“*”为小学、初中入学新生必检项目;“**”为寄宿制学生必要时到符合规定的医疗机构进行的体检项目。)
四、为加强学生常见病防治,对检出的患病学生学校要及时告知家长,并督促及时医治。若发现学生有器质性疾病的,应书面告知家长及任课教师,并配合家长做好转诊治疗。
五、各体检单位在体检结束后,应认真对体检结果统计汇总,全面分析学生的健康状况,撰写高质量的体检分析报告,找出影响学生健康状况的不利因素,上报教育局保健所。个体报告单应于健康检查后2周内反馈学生;学校汇总报告单应于检查后1个月内反馈给学校;全县学校汇总报告单应于检查后2个月内反馈当地教育行政部门。
六、学校应将学生健康档案纳入学校档案管理内容,实行学生健康体检资料台账管理制度;应根据学生健康体检结果和体检单位给出的健康指导意见,研究制订促进学生健康的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促进学生健康的各项工作。
赵四小学卫生分管领导工作职责
一、在校长的领导下负责卫生工作事务,定期召开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为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提供和准备议事内容,组织学习上级有关卫生工作的文件,研究卫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整改意见,确保卫生工作目标的完成。
二、全面落实卫生工作责任制,把卫生工作的目标分解落实到各处室、各部门、各岗位,每年层层签定卫生工作责任书,并负责检查、监督各处室、各岗位的卫生工作情况,并督促整改落实。
三、组织领导卫生主管部门和各处室负责人,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各处室、各部门、各岗位的卫生防范工作,检查并及时消除各种事故隐患,防止各类卫生事故的发生。
四、组织开展卫生知识的教育、宣传工作,做好疾病预防、食品安全、健康教育和学生健康体检工作。
五、每学期开展一次针对传染病、学校卫生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预防演练,搞好预案的修订完善工作。
六、每期邀请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到校举办一至二次卫生健康知识讲座或专题报告。
七、熟悉各种卫生工作制度和应急预案,出现卫生事件及时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抢险救援工作。
八、根据上级要求,不断完善、建立健全卫生工作管理体系,制定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第四篇:学校卫生制度
杏花学校卫生制度
一、杏花学校卫生工作要求
1、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学生每日学习时间(包括自习)应不超过8小时。学校或者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增加授课时间和作业量,加重学生学习负担。
2、教学建筑、环境噪声、室内微小气候、采光、照明等环境质量以及黑板、课桌椅的设置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新建、改建、扩建校舍,其选址、设计应当符合国家的卫生标准,并取得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许可。竣工验收应当有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参加。
3、按照有关规定为学生设置厕所和洗手设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
4、建立卫生制度,加强对学生个人卫生、环境卫生以及教室、宿舍卫生的管理。
5、体育场地和器材应当符合卫生和安全要求。运动项目和运动强度应当适合学生的生理承受能力和体质健康状况,防止发生伤害事故。
7、学校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劳动,并对参加劳动的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供必要的安全和卫生防护措施。不得让学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者从事不安全工种的作业,不得让学生参加夜班劳动。
8、在安排体育课以及劳动等体力活动时,应当注意女学生的生理特点,给予必要的照顾。
9、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开设健康教育课和学生健康咨询活动。
10、建立学生健康管理制度。根据条件定期对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卡片,纳入学生档案。体格检查中发现学生有器质性疾病的,应当配合学生家长做好转诊治疗。对残疾、体弱学生,应当加强医学照顾和心理卫生工作。
11、配备好可以处理一般伤病事故的医疗用品。
12、积极做好近视眼、弱视、沙眼、龋齿、寄生虫、营养不良、贫血、脊柱弯曲、神经衰弱等学生常见疾病的群体预防和矫治工作。
13、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做好急、慢性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管理工作,同时做好地方病的预防和控制管理。
二、小店食品卫生要求
1、小店售货人员应持有健康证,并经常进行体检,发现问题应动与学校主管部门联系。
2、小店向学生销售食品应在学校规定时间内进行,严禁销售不洁食品,所有食品必须有明确的生产厂家,有安全保质期,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不准供应给师生,总务处应对小店的销售的食品要经常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校长室。
三、杏花学校卫生防疫工作目标和制度
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保证学生身心健康,防止流行性传染病在我校发生和流行,让学生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1、创造一个优美的育人环境,保证学校教学区、生活区,各功能间清洁卫生,没有卫生死角。
2、建全学生健康档案,了解每个学生健康状况。
3、每年安排一次学生体检,及时了解学生健康情况。
4、定期灭鼠灭蝇,尽量保证校内无鼠无蝇。
5、厕所、经常进行消毒,消除孳生“四害” 的场所,消除传染源。
6、杜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建立报告制度。
7、在防疫部门指导下给学生接种传染病育苗。
工作制度:
1、建立以校长、分管领导、总务处主任、各班班主任为领导的卫生防疫工作领导小组,对防疫工作计划的制定,具体执行作出安排,并加以监督。
2、建立疫情报告网络,发现疫情及时报告。
3、定期对学校环境进行除“四害”工作。
4、做好环境卫生,每班卫生区在打扫干净,值日领导、值周教师检查督促。每月举行一次全校大扫除,以彻底消除传染源,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染。
5、每年安排一次学生体检,发现学生有传染病,立即报告,并进行隔离治疗。
6、每年根据防疫部门的安排,对学生进行传染病疫苗的接种。
总之,全体教职工要牢固树立为学生健康服务,为教育教学服务的观念,立足于学校的发展,服从于学校工作的需要,做好本的防疫工作,杜绝传染病在我校的发生和流行。
第五篇:学校卫生制度
弘文学校卫生制度
汇 编
(2014年版)
弘文学校印制
2014.9
序
言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制度就是规矩。制度具有稳定性、整体性、规范性和公平性。学校卫生制度是学校的基本制度之一,是学校卫生工作的基础,是学校卫生管理的规范,对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维持学校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维护学生身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多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相关法规文件要求,制定了类型多样的学校卫生制度,并在实践中行之有效。为总结和推广切实可行的学校卫生制度,进一步推动学校卫生工作的规范发展,根据教育部体卫艺司《关于开展学校卫生制度征集活动的通知》(教体艺司[2012]31号)的部署,我省教育厅体卫艺处于2012年9月一10月开展了全省学校卫生制度征集活动。该活动得到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积极支持和踊跃参与。在征集各地各校的学校卫生制度的基础上,我们组织了专家对报送的学校卫生制度进行整理、汇编成册。经过征集、整理、专家审阅及多次修改后,现已形成我省的《广东省学校卫生制度汇编(2014年试行版)》。《汇编》内容包括: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教学生活卫生设施卫生管理制度、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卫生室(保健室)管理制度等。现将《广东省学校卫生制度汇编(2014年试行版)》编印下发,供各地各校在工作中参考、借鉴。
学校卫生制度源于实践,也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今后,我们将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我省学校卫生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使我省学校卫生工作迈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编 者 2014年5月
目录
第一章 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
一、晨检制度 „„„„„„„„„„„„„„„ 1
二、消毒制度 „„„„„„„„„„„„„„„ 3
三、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 4
四、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预案 „„„„„„„„ 6
五、学生个人卫生管理制度 „„„„„„„„„ 7
六、健康管理制度 „„„„„„„„„„„„„ 8
七、新生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 „„„„„„ 9
八、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 „„„„„„„„ 10
九、聚集场所开窗通风制度 „„„„„„„„„ 11 第二章 教学生活卫生设施卫生管理制度
一、学校饮用水卫生制度 „„„„„„„„„„ 12
二、厕所卫生制度 „„„„„„„„„„„„„ 13
三、宿舍卫生制度 „„„„„„„„„„„„„ 13
四、浴室卫生制度 „„„„„„„„„„„„„ 13
五、垃圾、污水处理制度 „„„„„„„„„„ 13
六、教室、办公室、图书馆和阅览室卫生制度 „ 14 第三章 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一、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 15
二、食品卫生要求 „„„„„„„„„„„„„ 16
三、餐用具及设施、设备清洁消毒制度 „„„„ 21
四、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21 第四章 卫生室(保健室)管理制度
一、卫生室(保健室)工作要求 „„„„„„„ 24
二、校医(保健教师)工作职责 „„„„„„„ 25
三、卫生室(保健室)药物管理 „„„„„„„ 27
四、医疗器械管理制度 „„„„„„„„„„„ 28
五、医疗活动室垃圾处理 „„„„„„„„„„ 28
六、医疗活动室清洁消毒制度 „„„„„„„„ 28
第一章
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
包括预防接种证查验、晨检、因病缺课登记及追踪、传染病疫情报告、师生定期体检、个人卫生管理、学生健康档案管理、消毒及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等管理制度。
一、晨、午检制度
(一)每天统计患病学生人数及情况,确保有疫情立即报告,同时要及时做好清洁消毒、切断传染途径。
(二)卫生室(保健室)是晨检工作的督促管理部门,应具体做好晨检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三)各班主任为本班学生健康情况检查报告第一责任人,负责本班学生的晨检工作。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做到“一看、二问、三摸、四量”。一看:肤色、有无皮疹、情形;二问:有无腹泻、腹痛、发热等不适症状;三摸:有无发热、发冷;四量:必要时量体温;并做好记录。发现学生有发热(体温超过37.5℃)、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眼结膜充血、腮腺肿大、咳嗽或身体异常等传染病早期症状以及疑似传染病,立即报告校医(保健老师),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作进一步排查,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
(四)严格执行疫情日报告及管理制度。
1、每天上午10时前,下午3时前班主任要如实、详细报告,实行“零”报告制度。
2、对疑似传染病或确诊传染病患者,责任人要及时填报《传染病报告卡》送卫生室(保健室),按有关规定及时上报教育、卫生行 政管理部门。
3、患水痘、麻疹、风疹、腮腺炎等传染病的学生必须回家(或学校专设隔离室)隔离治疗,不得带病上课,直至病情痊愈、隔离期满,凭病愈证明方可回班级上课。在隔离期间,校医(保健教师)、班主任要跟踪了解学生病情好转情况,学生痊愈后出示医院证明并经学校同意后方可回校学习。发热学生退热48小时后才能回校。回校时必须持病历到卫生室(保健室)办理有关手续后才能回课室上课。患有气管炎、胃肠炎等常见病、慢性病的学生,在发病时期,以学生身体健康为主,指导就医,劝其回家休息治疗,不带病上课,以免贻误病情。
4、卫生室(保健室)每天根据“晨午检”情况及时进行汇总,对发热学生、教职工进行列册登记,出现重大疫情或可疑情况时应立即向当地教育、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5、班主任分别对疑似传染病患的学生进行每日随访、追踪,及时了解其诊治情况。隔离病人做到“二不”(不上课、不外出活动)。因晨、午检不负责任,疏于职守而至校园或班级出现重大传染病疫情,有关人员要负相应法律责任。对缓报、瞒报、漏报者,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6、晨、午检时间以外师生中发现有疑似传染病患者,全校师生人人有责任及时报告。
7、一旦发生疫情,校医(保健老师)及时做好登记统计,按要求上报有关部门。当同一个班级、同一楼层或同一宿舍里1天内出现3例或3天内出现有5例及以上发热(体温≥38℃),伴咳嗽、咽痛、肌肉酸痛、头痛等类似流感症状的学生,及时电话报告。逐级上报主管部门和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8、教育学生每天晨起后感到不适,要求家长带去医院诊治,不
要带病上学。对正在治疗而要求上学的学生及家长要做好说服劝止工作,留在家中治疗休息,隔离期满,痊愈后才能上学。
9、传染病流行期间学校应尽量减少集体活动。发生传染病的班级在该传染病的最长潜伏期内学生要与其他班级学生相对隔离,寄宿生隔离在隔离宿舍,禁止与其他学生用餐、游戏和活动。
二、消毒制度
(一)医疗活动室消毒要求
1、诊疗工作前、后要洗手。
2、治疗室、换药室每天早晚各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一次。紫外线灯消毒超过1000小时要更换。观察床用品至少每周清洗消毒一次,遇污染应及时更换、清洗、消毒。
3、体温表(腋表)用有效含氯量5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用清水冲洗,再用消毒纱布擦干,存放于清洁的容器内备用。一用一消毒,消毒液每日更换,盛放体温表的容器应每周进行一次彻底清洁和消毒。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应达到100%,器械浸泡液每周更换一次,并注明更换日期、消毒液名称和浓度。无菌溶液要注明开瓶时间及用法。冰箱消毒保养1次/周,物品放置有序。
4、无菌物品均要写明灭菌日期,有灭菌指示带,灭菌有效期为7天。无菌物品与污染物品分开放置。
5、凡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使用后应妥当收集保管,浸泡消毒后进行毁形,按医疗垃圾要求处理。
(二)场所消毒
1、学校食堂的餐厅开窗通风,每日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配餐间每天使用前用紫外线进行一次空气消毒。紫外线灯消毒超过1000小时要更换。
2、季节性传染性疾病流行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爆发,需对食堂采取医学措施时,必须积极协助相关消毒工作。对教室、功能室、办公室的消毒,可使用有效含氯量500mg/L的消毒液用含氯消毒液喷洒、揩擦。对发生传染病的班级(疫点消毒)要增加消毒次数,可请疾控中心操作或指导下进行,消毒结束后要通风换气。
(三)学校饮水机消毒要求
1、每天安排专人对学校每层楼的饮水机进行卫生清洁、消毒。
2、每台饮水机均由供水商进行检测,定期(三个月或半年一次)为饮水机检修、消毒,并有检修、消毒的时间标识。
3、由饮水机公司定期更换滤芯,以保证学生有足够、安全、卫生的饮用水饮用。
4、做好饮水机清洁消毒、检测和更换滤芯等工作的日常记录。
(四)消毒灭菌保障措施
1、有消毒灭菌器材,如喷雾器、紫外线消毒灯。
2、有常用必需的消毒药(剂),如过氧乙酸、消毒片等,并定期检查消毒药(剂)有效期限。
3、掌握配制消毒药(剂)浓度及用量技术,准确配制消毒药(剂)浓度及所需消毒液用量。
三、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一)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实行分类管理。(1)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2)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 4
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3)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二)设立传染病报告领导小组及传染病疫情报告人
1、传染病报告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2、传染病疫情报告人
学校校长是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第一责任人。
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可由学校校医(保健老师)兼任,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校传染病疫情、疑似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工作。
在同一班级,l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一旦疫情爆发,疫情报告人应严格遵守层层上报的工作原则,通告疫情。
(三)疫情报告要求
1、严把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2、做到五早: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治疗。
3、召集传染病应急小组成员,做好专册登记,统计人数,患者
名单、发病日期、班级分布、主要症状、目前状况、接触史等。
4、报告顺序和时间:
班主任→卫生室(保健室)→疫情报告人排查→分管校领导→校领导→疫情报告人→当地疾控中心和教育行政部门。
重大疫情由疫情报告人于1小时内上报疾控中心和教育、卫生行政部门。
5、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报告卡在卫生室(保健室)保留三年。
四、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预案
(一)成立传染病应急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二)建立保障机制
1、安全保卫小组 负责人:
职责:在突发时间的前期处置过程中,负责现场警戒、秩序维护、人员疏散等。
2、医疗救护小组 负责人:
职责:组织院前紧急救护,配合专业救护人员救护工作。
3、综合信息小组 负责人:
职责:实时纪录突发事件的发展过程,提供真实材料,按规定拟稿上报。
4、后勤保障小组 负责人:
职责:负责现场救援物资的配送、供给,日常应急物资储备。
(三)实施应急措施
1、及时转送发病、疑似传染病的学生到附近医院诊治。
2、由专人对患者活动过的校区、室内场所进行消毒:擦拭消毒物体表面,对地面进行湿性清扫,喷雾消毒或用紫外线消毒灯对空气进行消毒,并实行室内强制通风。
3、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对易感人群采取预防性应急接种。需要进行隔离的病人、疑似病人和密切接触者,主动配合卫生部门的医疗措施。
4、建立相对的隔离室,配备防护和消毒设备,发现情况及时上报。
5、在传染病期间,各班指定专人每天向校医(保健老师)报告本班学生的缺课情况、健康状况,班主任要及时查明学生缺课的原因,并保持联系,跟踪管理。
6、加强学校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对人员密集的教室、电脑室、图书室、办公室会议室等定期进行消毒。
7、未经许可,外来人员来访不得进入校园。在校期间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离校。
8、稳定师生情绪,不得以个人名义向外扩散疫情信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如有新闻媒体要求采访,请向疫情发布权限机构采访,任何个人不得接受采访,避免报道失实。
五、学生个人卫生管理制度
(一)做到七不:不留长指甲、男生不留长发和染发、不喝生 7
水、不挑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乱画乱涂。
(二)做到四勤:勤洗头、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换衣服。
(三)讲究食品卫生,不吃不清洁的食物;不买路边摊零食;不暴饮暴食。
(四)注意用眼卫生,看书写字姿势端正。不躺着看书,不在强烈的阳光下或光线暗淡的地方看书。不在行驶的车船或行走时看书。用眼时间不能过长。每日要按规定做眼保健操。看书时眼睛与书本要保持三十公分左右的距离。
(五)穿戴要整洁大方。在校不得穿高跟鞋,上体育课不得穿皮鞋,上课禁止戴帽子、穿拖鞋和背心。
(六)早晚刷牙,饭后嗽口,饭前便后要洗手。
六、健康管理制度
(一)每年为师生进行一次体格检查。卫生室(保健室)是师生健康管理的执行部门。班主任是学生健康管理的责任人。
(二)健康档案属于公有财产,任何人不得占为私有,不得随意撕毁、篡改、损坏。原始材料一律不外借,特殊情况处理需经学校领导书面批准。严格档案管理,要求制度化、规范化,分、年级等类别管理,便于查询,并严格执行保密制度。
1、学生健康管理制度
(1)新学年初为每个新生开展健康体检,对体检中发现有器质性疾病、特殊疾病、体弱病残的学生,要通知和配合学生家长到医院作进一步检查,并做好登记,名单分别交班主任和体育、劳动任课老师,以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给予照顾,实施卫生保健措施。对因故未能按时参加体检的学生,要另行安排时间组织补检,确保体检率达到100%。学生体检率纳入班级卫生工作评估内容。
(2)提供安静、整洁的体检场所,标明体检项目。
(3)组织学生体检前教育,讲解体检的注意事项和体检常识。(4)使用“学生健康管理软件系统”对学生健康进行统一管理。建立学生健康管理档案。卫生室(保健室)要妥善管理学生的体检表。学生毕业离校将体检表移交教导处,便于将体检表存入学生档案资料。
(5)设专人整理、统计分析学生健康档案资料,宜每学年编制学生健康状况统计图。
(6)做好学生计划免疫查验证及免疫接种工作。开展学生近视眼、沙眼、龋齿、寄生虫、营养不良、贫血、脊柱弯曲、神经衰弱等常见疾病综合防治工作。
2、教师健康管理制度
(1)指定校医(保健老师)协助安排,定期组织教职员工到医院体检。
(2)承检单位有特殊情况要变更体检日期,应提前三天通知受检学校。
(3)及时反馈体检结果。发现有器质性疾病的教师应配合做好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七、新生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
(一)在办理新生入学(含转学)时,要求家长或监护人必须向学校出示该新生的预防接种证或有效接种证明。
(二)曾接种过疫苗但遗失接种证的,本地学生可在原接种单位找回底册,并补领接种证及验证;异地学生或外来流动学生可回原籍接种单位根据底册,补领接种证,然后在现居住地接种单位进行验证。
(三)入学前必须接种的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百白破疫苗或白破疫苗、乙肝疫苗、麻疹疫苗。入学必须查验的疫苗种类包括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乙肝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等六种疫苗。
(四)发现14岁以内未依照国家免疫规划要求完成相应疫苗接种或接种记录不完整、不真实或无预防接种证的学生,将出具书面补种(补证)通知发放并督促学生家长或监护人,带学生到当地规定的接种单位补种或到原接种单位(发证单位)补证。
(五)无接种证或不能提供任何有效接种证明者,作免疫空白处理,由现居住地接种单位登记造册,发给新证并安排补种。
八、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
(一)科任老师应当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上课时发现该有学生缺课必须及时了解缺课原因并将了解的情况及时告知班主任。对于因病缺课半天以上,应问明原因,及时填写好学生因病缺课登记表,及时报告卫生室(保健室)。
(二)学生因事、因病不能到校上课者,应由家长向班主任提出请假,因病请假要出具医院证明。如因突然发病,无法由医院开具证明者,由家长及时向班主任口头请假,事后补交假条或医院证明。
(三)学校疫情报告人每天做好学生因病缺课网络直报。出现传染性疾病时,除做好疫情登记外,应做到早报告、早隔离。并落实教室、宿舍消毒。
(四)学生因病或因事不能到校上课,应立即了解事由或病情,并进行追踪、记录,同时上报卫生室(保健室)。校医接到报告后填报学生缺勤情况,并督促班主任密切关注,及时做好相关疾病的预 10
防与控制。
九、聚集场所开窗通风制度
(一)教室、办公室、宿舍、餐厅、图书馆、实验室、体育馆、游泳馆、厕所等学生聚集场所每天定时通风与换气。根据季节和天气的不同,确定换气方式与次数,温暖天气宜实行全日开窗的方式换气;寒冷天气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宜利用教室和走廊的窗户开窗换气,每天不少于两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二)发生传染病时通风次数和时间都要增加。上课时做到半数窗户打开,下课全部打开。
(三)有专人负责,每天对各班教室、宿舍等学生学习、生活场所开窗通风换气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做好记录,并将其纳入对年级、班级评比的内容。
第二章
教学生活卫生设施卫生管理制度
包括饮用水设施设备、厕所、宿舍、浴室、垃圾及污水处理、校园、教室、专业教室、图书馆、体育馆、游泳馆和阅览室等的卫生管理制度。
一、学校饮用水卫生制度
(一)提供充足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包括自来水、饮水机供给的饮用水、集中购买的瓶装用水。
(二)采购桶装水时向供应商索取相关资质证明,包括生产桶装饮用水的企业有效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桶装饮用水检测报告及供应商资质证明;与供水企业签订合约,由企业的专业人员负责,定期(三个月或半年一次)为饮水机检修、消毒,更换过期、破损部件,有维护保养的时间标识;标识每年更换一次;一旦出现异味、变色、沉淀物等感观改变或水质检验不合格,应及时更换。保证送达合格的水质检验报告,水质符合《生活用水水质卫生规范》,方可继续供水。
(三)设饮用水管理责任人,对饮水设施定时进行维护,保证饮水设施的正常使用。加强对水源的防护,落实相应的水源保护措施。对学校各类蓄水设施要定期清洗和消毒,水样定期送检。供水房应加锁,每日清扫,保持清洁,宜每周消毒一次。水源受到污染时,如发现饮用水水质有问题或出现水源性传染病时,饮用水管理人员要立即报告学校,停止饮用。学校解决不了的,应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四)保温桶装饮用水,每天必须清洗消毒保温桶,并注意加锁。送水途中装水的容器必须加盖,与外界隔绝。
(五)提倡喝开水,不饮生水。自带水杯保持干净,不得将个人水杯转借他人。
二、厕所卫生制度
(一)专人负责清洁卫生和设施修护。
(二)定期冲洗、打扫及消毒,配备专用垃圾箱(桶/袋)。
(三)卫生要求做到“五无五净”:无淤塞、无积水、无臭味、无蝇蛆、无破烂设施;地面坑位净、粪兜与尿槽净、墙壁天花净、房顶设备净、四周环境净。
(四)确保正常供水,在频繁使用时段,水冲式厕所要保持间歇冲水,防止粪便堆积、外溢。
(五)设置洗手设施,有条件的放置洗手液。
三、宿舍卫生制度
(一)楼梯、公共厕所、公共浴室、水房的清洁,由宿舍生活管理员负责,保持地面清洁干净,无痰迹,无果皮、纸屑,下水道畅通。墙壁和公共场所的玻璃,应保持干净,无蛛网,玻璃明净。
(二)宿舍内禁止用餐;楼道禁止晾晒衣物。
(三)宿舍的冲凉房、卫生间保持清洁、畅通,宜每周至少进行一次的消毒。
(四)禁止带动物进入宿舍区,禁止在宿舍寄养动物。
四、浴室卫生制度
1、不准随意乱丢杂物,值日生每天清扫冲凉房,保持浴室地面清洁卫生,下水道通畅。
2、严禁在浴室内洗衣物等。
五、垃圾、污水处理制度
(一)按可回收、不可回收分类处理。
(二)垃圾存放站(池)设置在校园墙角,远离食堂、自备水源、二次供水贮水池、教室。垃圾箱(桶/篓)内的垃圾每天至少清运一次,垃圾清运后及时清洁、消毒;校园内垃圾清运车辆应密封,防止垃圾散落。定期联系环保单位外运处理。
(三)教学实验室各类废弃物妥善处理,不直接排放造成环境污染。
(四)废水及生活污水不直接流入公共下水道。
六、教室、办公室、图书馆和阅览室卫生制度
(一)环境包干区每天一小扫,双周一大扫,逢节加一扫。室内要求地面清洁,桌凳摆放整齐,门窗、黑板干净,沟渠无污水,房顶无蜘蛛网,室内无杂物。
(二)设有卫生角,备有纸篓等卫生设施。保持环境清洁,不乱丢果皮纸屑,不乱倒垃圾,不随地吐痰和大小便,不乱刻乱画,不乱涂桌凳、墙壁、板报。
(三)保持开窗通风,空气对流。严禁紧闭门窗上课。
(四)计算机、投影仪及录音机等每天要用干净的湿布擦洗清洁。
(五)严禁带零食进室内。
(六)教师上课时不能对着学生咳嗽、打喷嚏,不与学生口对口近距离讲话。
(七)室内种养水生植物时,应每隔5~7天换水、清洗根须。
第三章
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包括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和培训,从业人员每日晨检,食品采购、贮存、加工、供应等关键环节,餐用具及设施设备清洁消毒,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管理制度。
一、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一)从业人员健康管理
1、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从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接受临时检查。每年到期前一个月进行健康复查,不得超期使用健康证。新参加或临时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杜绝先上岗后检查身体。发现无证上岗者,除追究本人责任外,还要追究学校食堂管理人员责任。
2、学校食堂管理人员负责组织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查体工作,建立健康档案,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发现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或病原携带者等消化道传染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要及时调离岗位。
3、每日由专人执行从业人员晨检工作,密切观察和详细询问健康状况,并做好记录。发现患有发热、咳嗽、腹泻、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咽喉炎等症状的从业人员,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查明病因并督促其及时治疗,待恢复健康后方可重新上岗。发现传染性疾病发生时,必须及时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并立即上报有关部门。
4、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工作帽,头发不得外露,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佩带饰物。进入备(配)餐间、熟食专间接触直接入口食品时,要再次更换专用工作衣帽并佩戴口罩,操作前双手严格进行清洗消毒,操作中应适时地消毒双手。不得穿戴专间工作衣帽从事与专间内操作无关的工作。
(二)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
1、食堂从业人员上岗前应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相关卫生知识,增强卫生意识和安全法律意识。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2、学校食堂的卫生管理人员应经常参加食品卫生知识及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学习,掌握与食品卫生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卫生常识,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本单位的食品从业人员学习食品卫生法规和食品卫生知识。
3、每次培训之后,组织食堂从业人员进行一次培训卫生知识考核,凡不及格者,进行补考。如补考不及格,不予聘用。
4、做好培训记录,收集培训资料和考试试卷,存档备案。
二、食品卫生要求
(一)食品采购
1、采购的食品应当无毒、无害、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营养要求。禁止采购下列食品;
(1)有毒、有害、腐烂变质、酸败、霉变、生虫、混有异常物或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2)无检验合格证明的肉类食品;
(3)超过保质期限及不符合食品标签规定的定型包装食品;(4)无卫生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供应的食品。
2、不得采购无食品许可证生产厂家生产的食品,不得采购腐败
变质、掺杂掺假、发霉生虫、有毒有害的食品及原料,不得采购三无(无产地、无厂名、无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或标志不清)产品或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
3、检查并及时发现供应商在运输过程中供应的原料和食品是否污染,并作出正确处理。在运输过程中应防雨、防光、防蝇、防晒、防污染。散装食物或原料应有专用带盖的运送箱。坚决拒收已受到污染的食品或原料。
4、采购定型包装食品,需有品名、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存期限等中文标识。食品、食品添加剂的产品况明书,不得有夸大或者虚假的宣传内容。表明其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必须与卫生部颁发的《保健食品批准书》或《进口保健食品批准证书》上的内容相一致。
(二)食品采购索证责任制
1、采购员执行食品采购索证责任制。向供货方索取食品卫生许可证及该批食品的卫生检验报告或合格证,畜禽兽肉类食品须索取当天检疫合格证。无卫生检验合格证的原料和食品坚决拒收。进口食品及其原料应索取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出具的检疫合格证书。索取的卫生许可证、检验合格证或报告书等证书及相关资料,必须理整归档,妥善保存,保留二年以备查验。
2、采购食品及食品添加剂等需向供货方索取以下资料:(1)食品生产单位所在地卫生行政部签发的有效卫生许可证复印件;
(2)食品生产单位所在地卫生监督所签发的有关食品的卫生检验合格证或检验报告书;
(3)采购进口食品,还需索取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 17
检疫局签发的卫生证明书,且食品名称和批号与证书相同;进口食品必须有中文标识。过期、标识内容不全、难以辨认或无中文标识的不得采购。
(4)采购国内或进口的保健食品,还需索取卫生部签发的保健食品批准证书或进口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复印件。
(5)冻、鲜肉类食品需索取兽医检验合格证或检疫合格证明复印件。
(三)食品贮存
l、对采购的食品及原料认真验货,做好登记,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保存,分类存放。
2、货架上应对每类每批食品严格标明采购日期、产品名称、产地、规格、生产日期及最终保质时限,做到帐、卡、物相符,挂牌存放,并做到先进先出。
3、食品的成品、半成品及食品原料应分开存放。库内食品离墙离地分类存放,标志清晰;不与非食品混放;不与洗洁用品、药品、有强烈气味物品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同仓库存。
4、用于保存食品的冷藏设备,必须贴有明显标志。保证冰箱、冰柜等冷藏设备正常运转,冷藏库装有温度显示装置,冰箱(柜)内配有温度计,冷藏温度在0℃一4℃,冷冻温度应达零下18℃。肉类、水产类分柜存放,生食品、半成品、熟食品分柜存放。生熟食品不得混放。
5、散装食品及原料储存容器加盖密封,防止霉变。不能使用非食品袋或非食品盒盛放食品。
6、仓库必须设置机械通风设施,并应该经常开窗,保持仓库内通风、干燥,做好防潮、防尘、防蝇、防污染的措施。仓库门口设 18
防鼠板,仓库内灭鼠使用粘鼠板,不得采用鼠药灭鼠。食堂的库房必须每天清扫,保持清洁的环境卫生。
7、仓库应设专人管理负责,做好食品进出仓库的登记,定期清点食品。发现有包装破损、锈蚀、鼓袋等感官异常或霉变时应及时清理、登记并保存记录。仓库不得存放个人物品和杂物;非仓库管理人员不得任意进出食品仓库;不得在仓库内抽烟。
(四)食品加工
l、加工场地设有层架,原辅料、切配好的半成品必须分类放在层架上,避免污染。
2、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应分池清洗。水产品要在专用水池清洗,并有明显标志。加工肉类、水产品与蔬菜的操作台、用具和容器要分开使用,并有明显标志。
3、择洗、切配、解冻、加工等工艺流程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卫生要求进行操作,确保食品不受污染。食品加工、存放严格执行生熟分开,流程应为生进熟出的单一流向。
4、必须采用新鲜洁净的原料制作食品,不得加工或使用腐败变质和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及其原料。如发现有腐烂变质、有毒有害、污秽不洁或可疑被污染食物,应将其另作处理。
5、保证工具、容器、洗池、地面、墙面的清洁卫生。直接接触食品的加工用具、容器必须消毒。拖把等清洁用具的存放场所应与食品处理区分开,并设有专用的清洗水池。
6、熟食品应当与食品原料或半成品分开存放,半成品应当与食品原料分开存放,不得接触有毒物、不洁物,防止交叉污染。
7、对半成品二次烹调时做到烧熟煮透。需要熟制加工的大块食品,其中心温度不低于70℃。
8、蔬菜瓜果加工时必须做到一拣(拣去腐烂的、不能吃的)、二洗、三浸(必须浸泡半小时)、四切(按需要切形状)。
9、煎炸食用油不得连续反复煎炸使用多次,在使用中应经常加兑入新油脂,使用后颜色变深具有异味的油脂要废弃。
10、烹调好的食品应加盖并及时存放到备餐间,奶油类食品应低温存放。对于烹调后至食用前超过2小时的食品,应当在高于65℃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
11、不得以掩盖食品腐败变质或伪造等为目的使用食品添加剂。
(五)食品供应
l、配餐间配置非手接触的流动水,有脚踏式污物桶、紫外线杀菌灯、通风排气/空调系统、温湿度计、消毒设施等。室内温度宜保持25℃以下。
2、配餐间使用前必须开启紫外线灯30分钟进行空气消毒。每天就餐完毕后应进行清扫,保证室内无蝇、无蜘蛛、无蟑螂、无老鼠的活动。
3、从业人员进入备餐间前必须进行更衣,戴上口罩、工作衣帽,并洗手消毒;操作时不能对着食品打喷嚏、咳嗽,不吸烟,不能有污染食品的不卫生行为。非从业人员不许进入备餐间。每次配餐前员工必须经过预进间更衣,整理帽子、二次更衣、按要求洗手,风干双手后再用75%酒精喷洒消毒,最后带好口罩方可进入。
4、配餐间内的一切食品容器、用具、餐具必须洗净、消毒。餐(饮)具存放在保洁柜里,使用时才取出。非直接入口的食品,以及其它的物品一律不得放入配餐间内。
5、严禁购销产品标志不全或现售现贴商标的食品;禁止向师生出售腐败变质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6、分餐必须在备餐间进行,禁止在其他场所分餐。
7、发放直接入口的食品时,必须使用工具。
8、运输食品要有专用带盖的运送箱,运送箱要进行清洗、消毒,禁止露空运送。
9、供应后剩余食品必须冷藏,冷藏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在确认没有变质的情况下,须经高温彻底加热后再出售。
10、中小学校食堂不得售实外购熟食、凉拌菜。
三、餐用具及设施、设备清洁消毒制度
(一)餐具、工用具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清洗餐具、工用具必须在专用水池内进行,严格执行洗、刷、冲、消的程序。蒸汽消毒时,保持温度100℃,作用15分钟以上。采用含氯制剂消毒时,使用有效氯浓度为250mg/L-300mg/L,作用5分钟以上,消毒时被消毒餐具、工用具必须全部浸没在消毒液中。消毒剂必须是取得卫生许可的产品。
(二)消毒的食具不能与未消毒的食具混放,防止交叉污染。消毒后的餐用具放保洁间保存。保洁柜内必须用消毒水每天清洗消毒,不得置放其他杂物或私人物品。保洁间内的用具,保洁超过3天没用就重新消毒。
(三)砧板和刀具必须生熟分开使用并有明显标志。生用砧板用完后刮洗干净,保持三面干净,放固定位置风干。熟食砧板用完刮洗干净后和刀一起,浸泡消毒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放保洁间保沽。
四、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一)成立食品安全事故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二)建立保障机制
1、安全保卫小组 负责人:
职责:在突发时间的前期处置过程中,负责现场警戒、秩序维护、人员疏散等。
2、应急工作小组和医疗救护小组 负责人:
职责:组织院前紧急救护,配合专业救护人员救护工作。
3、综合信息小组 负责人:
职责:实时纪录事件的发展过程,提供真实材料,按规定拟稿上报。
4、后勤保障小组 负责人:
职责:负责现场救援及应急物资储备。
(三)实施应急措施
1、及时联系附近医院救治疑似食物中毒者。同时,应向当地卫生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报告,请求支持和帮助。
2、安排人员配合医务人员妥善救治疑似食物病人,协助做好救治记录工作。学校领导和有关人员要密切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个案调查,按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3、指导师生脱离可疑中毒源,维护现场秩序,并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工作。在紧急情况下,做好急救处理,力争减少人员伤亡。
4、封存造成疑似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或追回已出售(发出)的可疑中毒食品。
5、对共同进餐的学生进行排查;
6、稳定师生情绪,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各类人员不得以个人名义向外夸大扩散、渲染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7、值班室保持24小时值班,及时、准确地将现场信息上报应急工作小组。
第四章 卫生室(保健室)管理制度
包括卫生室或保健室工作要求、校医(保健教师)工作职责、卫生室或保健室药物管理、医疗器械管理、医疗活动室卫生管理等制度。
一、卫生室(保健室)工作要求
(一)落实卫生保健、健康教育工作,接受卫生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
(二)卫生室(保健室)通风良好,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医用床单、枕套保持清洁;医疗器械设备应分类存放序。
(三)建立岗位责任制,完善各种医疗、护理操作规程及突发事故的处理报告制度。禁止在卫生室(保健室)静脉注射及注射易致过敏的药物(青霉素类)药物。在日常医疗及免疫工作中必须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做到一人一针一管。
(四)按照广东省教育厅制定的中小学医务室药械配备标准常备各类必要的药品器械,并做好其采购、验收、保管等工作;要定期检查、清理过期失效药品,及时对医用器械进行消毒灭菌,防止交叉感染。
(五)建立师生健康管理制度。组织学生和教职工定期健康体检,做好师生健康资料有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制定相应的卫生保健措施。建立学生健康档案。
(六)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活动。
1、做好季节性疾病防控宣传,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各种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学生自我保健的技能。
2、定期出版卫生知识、健康教育板报,提高学生卫生保健知识
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与习惯。
3、配合学校做好“红十字”会员的培训,做好每年一度的学生秋季社会实践周及校运会活动的保健宣传教育工作。
4、指导并配合体育、劳动教师做好卫生安全教育工作。
5、做好学生健康咨询,对学生提出的健康问题要给予耐心细致的解答。
(七)为学生和教职员工提供优质保健服务。
1、做好师生常见病、多发病、伤害事故的防治救护或转诊工作。
2、做好学校运动会等大型集会活动期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和卫生保健工作。
3、做好特殊学生如发育低下、营养不良等学生的保健和辅导工作。
4、协助做好高考、中考的学生体检工作。
(八)做好传染病管理和登记工作。及时掌握流行病、传染病的发病情况,有传染病疫情发生或发现传染病患者应按传染病防治法规及时上报疾控中心和教育主管部门,并配合采取必要的隔离、消毒、群体预防性治疗等措施。
(九)落实晨检考勤工作,每周五上报学生因病缺课登记情况:并做好计划免疫证查验、传染病防控等工作资料的收集、整理,按要求分类存档。
(十)配合卫生部门开展教学卫生、体育卫生、劳动卫生、环境卫生、饮食卫生、学校课桌椅、教学用品卫生及营养配餐等监督监测工作。
二、校医(保健教师)工作职责
(一)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坚守工作岗位,树 25
立全心全意为师生保健服务的思想,不断提高保健质量。
(二)制订每学期保健工作计划。按照上级部门和学校工作计划要求,配合做好学生健康体检和资料统计工作。结合本校实际,开展医学科学研究工作。
(三)配合做好体检工作。I、及时通知学生体检结果。
2、发现有器质性疾病的学生,配合学生家长做好转诊治疗。
3、对残疾、体弱学生,加强医学照顾和心理卫生工作。
4、对因病不能坚持学习的学生,根据学籍管理规定,提出休、退学处理意见。
(四)做好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督促做好预防接种工作,防止传染病发生。做好疫情上报工作,发现传染病要及时上报,立即采取隔离、消毒措施;通知患病学生家长,情况严重的,及时送医院诊治。
(五)做好突发病及突发事故致伤的应急抢救工作。对危重及疑难病例,应在采取必要的抢救措施后转上级医疗机构诊治,不能延误治疗时间。
(六)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制度,严把药品质量关。遵守处方用药的职权范围,严禁使用麻醉剂、镇静剂、抗精神病类药物;禁止用手直接接触药品。
(七)执行消毒制度及无菌操作规程。
1、做好医疗活动室消毒灭菌工作,并做好诊室、医疗器械、敷料的消毒记录,以备检查。
2、医疗废物、污物及医源性垃圾应按规定处理,防止污染及传播疾病。
三、卫生室(保健室)药物管理
(一)在正规医药公司采购药品,并索取营业执照备案。
(二)做好药品进库、出库记录。对购进药品品名、规格、数量、生产厂家、生产批号、批准文号、注册商标以及外观、包装与合格证等质量情况进行登记。定期检查药品库存情况,对过期、失效、变质、霉烂、破损、潮解的药品、医用器材一律按规定及时清理,并做好记录。
(三)药柜卫生、整洁,并按照药品性质分类保管,固定存放(内服药品及外用药分类存放)。注意保存的温度、湿度、通风、光线等条件,须低温保存的药品必须每天做好冰箱温度登记。各种药品、各类抢救物品要有专人管理,放置固定位置,定期检查,及时补充、更新。
(四)做好含毒、麻药等被管制药物的管理,所有用药的处方长期保管,以备检查。
(五)药物使用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发放药物一律凭处方,处方剂量以三天为限。发药时应将药袋上的内容填写清楚,发出整瓶、整盒的药品时要贴上用法标签,并交待用法及注意事项。
(六)每月要做好购药计划、医药费用开支的统计,定期对药物盘点,并将盘点结果向部门领导汇报。
(七)药品质量检查验收原则:药品质量检查验收必须做好验收记录,验收记录必须做到项目齐全、内容真实、填写规范、准确无误。
1、主要检查药品外观性状、药品包装、标签、说明书及标识。必须做好验收记录,并做到项目齐全、内容真实、填写规范、准确无误。
2、首营品种应有首次购进药品的生产企业质量检验合格报告书。
3、特殊管理药品的质量检查验收必须实行双人验收,并逐件验收至每一最小包装。
4、验收的场所在卫生室(保健室)进行。
四、医疗器械管理制度
(一)根据具体需要配备必需数量的医疗器械。
(二)凡购入的器械、卫生材料等履行严格的入库手续。检查核对商标、名称、规格(型号)、批号、有效期、购货数量、购进价格、购货日期。购入贵重仪器,由部门负责人共同参加验收。
(三)器械库按器械的性质分类保管,定期清点,定期维护保养。注意通风防潮,避光。
(四)对低值易耗器械定期清查。及时淘汰功能不全、破损、残缺、过期器械。对低值不易耗品经常保养,保证其正常使用。对使用过程中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器械,应暂停使用,并报厂家专业人员维修。对于不能继续使用的医疗器械固定资产,严格执行报废管理制度。
五、医疗活动室垃圾处理
(一)实行垃圾分类管理,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分别处理。
(二)医务垃圾、医疗废物严禁露天存放,不得随意丢弃,应置于防渗漏、防锐器专用包装物或密闭的容器中,使用专用垃圾箱储存,并警示说明。垃圾箱应放置在学生不能接触到的地方,暂时储存时间不得超过一周,由校医专人负责处理,严禁让学生运送,以免造成感染。
六、医疗活动室清洁消毒制度
(一)定时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二)地面采用湿式清扫,垃圾桶要加盖,并及时清理。
(三)每日擦拭诊床、就诊椅,保证治疗台清洁整齐。床单及毛巾被每周采用高温清洗。污染物品按规定消毒浸泡、冲洗、高压灭菌。
(四)定期用紫外线(或薰蒸)进行室内环境空气消毒,消毒时室内不可有人。
(五)配置洗手液,处置患者前后应洗手。疑有传染病时,诊室要进行终末消毒。
(六)诊疗操作后污染的治疗车、诊疗工作台等应用消毒液进行清洁、消毒(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用于清洁物体表面的布巾应每次使用后清洗干净,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消毒液应现配现用。
龙岗区弘文学校
2014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