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信运营商信息化技术运用对创新型经济的促进

时间:2019-05-14 15:41: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通信运营商信息化技术运用对创新型经济的促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通信运营商信息化技术运用对创新型经济的促进》。

第一篇:关于通信运营商信息化技术运用对创新型经济的促进

关于通信运营商信息化技术运用对创新型经济的促进

摘要: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信息资源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占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将在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各种信息技术的涌现,也为世界创造了极大的信息空间,而运营商在信息技术运用和创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通信运营商;信息化技术;技术运用;创新型经济

中图分类号:TN9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4-000392-01

信息技术化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小型企业也随之发展涌现,管理者为了在市场角逐中保持有利地位,开始大量开发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企业信息化指的是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管理者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来管理,通过不断开发与利用信息资源改革经营模式与管理理念。信息技术的发展战略是当今企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一、信息化技术在中小型企业中的应用现状

我国某沿海地区目前已有上百万家中小型企业,其中注册资金超过百万人民币的企业不少于30万家,占据该地区总产值的50%以上。这些中小型企业数量多,但是整体上信息化技术水平不高,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其中有些企业试图进行企业信息化的改革和发展,但是仍然停留在初步尝试阶段,管理者不能设计出合适的方案,导致了信息化发展的停滞,弱化了自身的竞争力,在市场上处于不利地位。要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必须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和管理水平。该去政府为了促进该地区的发展,明确指出必需加快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改革企业发展方式,促进创新性经济的发展。

二、通信运营商信息化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

某沿海地区是通信运营商重点帮扶地区,在当地政府的号召下,运营商提出了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符的战略措施,有效帮助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先进网络技术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具有功能齐全、传输速度极快和负载量大的特点,能够满足各行各业发展的需求。运营商一般能够提供包括:集群网(PTT)、无线视频监控、广东星图、CDMAIX车载系统、MRM移动资源管理、企信通、集团无线总机、企业无线上网、无线OA等标准产品服务,形成了无线企业门户、无线客户关系管理、移动供应链管理、移动办公、无线视频及生产控制、移动定位及物流管理、无线数传等七大类型的服务体系。这些服务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有重要的作用,能够实现企业信息沟通、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的畅通。随着这些方案的提出和完善,逐步推广到地区的政府公安机关、金融领域等各行业当中,同时适用于各中小型企业。这些信息化解决方案在这些领域都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该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依靠运营商发展的特点和优势,有效地为各行业提供了更有效实时的信息化处理方案,实现了经济的创新发展。

三、案例分析

1.为公安系统提供的促进社会和谐解决方案

某沿海地区开发了基于CDMALX网络、视音频压缩技术及移动互联网技术构建的视频监控系统,提高了公安监管的工作效率。在交通道路、长途汽车、工厂企业、公共楼道等地域实现无线监控覆盖,有效帮助公安系统进行社会治安管理工作。随着这项技术系统的推广,减少了公安工作的难度,对相关事故的排查找到了依据。此外,移动警务系统、110应急联动系统、车辆冲红灯抓拍系统、交警路面执法系统、无线视频传输等应用的推广,也得益于信息化的发展,运营商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公安系统的有效监控提供了技术上和管理上的支持。

2.海洋、海事管理解决方案

某沿海地区的通信运营商推出了“海洋新时空”的战略技术,利用网络技术在近海覆盖和数据传输的优势,协助相关机构对海洋海事的管理,其中包括渔政、打捞、救助、海事、海关、航道、航运等,并建立了近海渔船安全救助指挥系统、船舶动态监管系统、航标巡查系统、水监信息广域网、移动办公系统、会议电视系统等体系,综合进行近海管理。这些领域的信息化推广,能够有效地推动海洋海事的管理,营造一个安全、高效的管理覆盖网,提高近海的利用度和安全性。

3.交通安全和管理解决方案

某沿海地区运营商针对地区交通运输领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信息化方案的设计,通过智能化交通、无限监控等方式对车辆管理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有效帮助交通监管部门对道路、车辆安全进行全面的监管,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处理交通问题的效率,同时,智能化的推广也减少了人力的付出,提高了交通运行在管理上花费的时间,提高了车辆运行的通畅度。

4.企业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

某沿海地区的运营商也为企业提供了专业化的解决方案,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物流等对移动信息化要求较高的行业。星图定位技术帮助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实现精确的位置定位、位置查询、历史轨迹查询等,有利于公司与客户之间的有效沟通和货物的快速抵达,同时,数据化和信息化也让双方了解实时的货物动态,进行及时的监控、调度管理。这些推广应用得到了广大企业和客户的支持。

四、结束语

信息化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走向。走信息化道路,能够促进经济的转型和改革,推动企业信息化,有利于企业迅速掌握信息,把握信息资源,有效进行管理,加速企业的发展。信息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必须实事求是地进行信息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和信息支持。

第二篇:移动通信技术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应发挥更大作用

代晓慧:移动通信技术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应发挥更大作用

http:// 2009-04-28 通信产业网

【通信产业网讯】随着3G牌照的发放和电信重组的基本完成,为移动通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代晓慧表示,2009年1-3月份,我国移动电话用户累计净增2910.2万户,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6.7亿户,其中3月份新增1055.1万户,为我国开通移动通信服务以来单月新增移动用户最高记录。

代晓慧同时指出,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整个电信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一方面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另外电信业已经经过了30年的快速发展,目前进入了行业周期性调整期。因此,代晓慧表示,通信行业必须高度重视,积极应对,以启动3G为契机,价钱刚落基础设施,加快技术业务创新,刺激消费需求,为拉动内需、促进就业最初贡献。代晓慧表示,通信业内要认清形势,服从大局,努力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包括进一步加大通信投资力度,保障重点领域和重点建设支出,带动国内设备制造等相关产业发展;把握国家加快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大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的契机,利用移动通信技术助理传统产业降本增效、优化升级和节能减排;把握信息通信移动化、宽带化发展方向,加强移动通信业务服务创新,为扩大内需发挥作用;还要高度重视农村通信市场,充分利用移动通信技术和业务服务“三农”。

代晓慧还指出,随着3G牌照的正式发放,3G持续健康发展的紧迫问题是业务应用,移动通信业界要充分认识到应用的重要性,把握电信技术业务发展趋势,抓紧开发推广优质高效的3G服务。同时,还要加强自主创新,促进TD-SCDMA快速发展。代晓慧表示,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相关部委发布了支持TD发展的十五项政策措施,这些措施正在积极落实。

第三篇:毛光烈同志在全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大会上的讲话

毛光烈同志在全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大会上的讲话

春节刚过,市委、市政府立即召开全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大会,表明我们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这次会议主要是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部级主要领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会议精神,全面部署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各项工作任务,更好地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科技部一直都非常重视和关心我市的科技发展,对宁波创新型城市建设给了很多的帮助、指导和支持,包括我市科技体制的计划单列,把宁波省级高新技术园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园,这次又把宁波市列入科技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试点城市之一。这对我们既是一种信任、重视和支持,也是一种鞭策。今天杜占元副部长又专程参加建设创新型城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大会。借此机会,请允许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科技部长期以来对我们的重视、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刚才我们对自主创新和人才建设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接下来杜部长和巴音书记还要讲话。下面,我先讲四点意见:

一、坚持创新支撑发展、人才保障转型,充分认识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关系

当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战略任务。在前不久举行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习近平和李克强同志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对新形势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做了全面动员和部署。胡锦涛总书记作了总体部署,指出必须紧紧抓住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重点要在“加快”两个字上下功夫,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文化产业发展、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八方面工作。温家宝总理分析了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指出要把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着力点,强调了科技、人才、教育等对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习近平同志指出,党的建设要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有力保证,重点提供思想保证、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的保证和组织领导的保证。李克强同志强调要创新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和机制。四位领导的重要讲话,通篇贯彻了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的主题。最近中央政治局又审议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了人才工作的指导方针,即“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这些都为我们全面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进一步做好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促进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新型城市建设,2006年全市建设创新型城市大会召开以来,各级、各部门思想认识进一步深化,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体制创新不断推进,创新型城市和人才强市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一是城市综合创新能力稳步提升。2007年、2008年全市创新指数分别为122.6和152.5,比2006年分别上升了22.6和52.5个百分点。科技综合实力、科技进步水平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二位。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有6项企业参与完成的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表彰。这是宁波历史性的突破,填补了国家大奖的空白。二是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去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82.5亿元,增长9.6%。海天、博威、贝发、大成等4家企业被列为国家创新型企业,天安等8家企业列为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目前全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当中的90%来自于企业,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的90%出自于企业。三是专利、标准、品牌“三大战略”成效明显。去年全市专利授权首次突破万件大关,达到15824件,主持参与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88个,新增“中国名牌”产品61个,工业名牌产品销售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的比重达34.8%。四是创新载体建设进展顺利。宁波国家高新区被列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园区,市大学科技园升级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全市拥有市级以上企业工程中心442家,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48家。拥有新一轮评定高新技术企业615家,占全省四分之一左右。五是服务型教育不断加快,人才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去年全市新增各类人才9.5万人,引进院士2名,博士后流动站实现零的突破。截至去年底,全市人才总量达到78.5万人,比2006年增长了47%。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市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上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科技人才工作同经济转型发展存在“两张皮”现象,结合不够紧密,在发展导向上习惯于硬件投入,对技术研发和人力资源开发等软件投入不重视、不舍得,对企业作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主体的扶持和引导不鲜明、不坚决,区域科技人才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相对国内先进城市不够强。因此,我们要切实增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决策部署的自觉性、坚定性,正确处理创新型城市建设与转变发展方式的关系,找准两者的结合点、着力点和创新点,努力通过创新型城市建设来促进转型升级、支撑保障转型升级,通过转型升级来检验、评价、完善创新型城市建设,努力走出一条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推动增长的具有宁波特色的发展新路子。

第一,转变发展方式和创新型城市建设要把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作为共同的任务来部署。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即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投资、出口、消费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推动增长转变。当前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和科技人才工作,必须在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来推动增长上下功夫。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通过管理创新促发展是“转变发展方式”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共同任务,是两者的结合点、着力点、创新点,是二为一体的任务。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经济社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宁波以占全省9%的陆域面积,创造了19.5%的GDP、22%的财政收入,市区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分别超过27000元和12000元。但是近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资源环境制约的加剧和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传统的粗放式、外延式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最近沿海城市出现的用工荒又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的民营经济、块状经济、临港大工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式都要加快转变。只有把经济增长的重点、重心和动力真正放在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上来,才能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同样,创新型城市建设必须把“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管理创新”作为基本的和主要的工作任务,创新型城市建设才能科学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把“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管理创新”,作为创新型城市建设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两为一体的任务来进行一体化部署、一体化推进,以发挥最大的综合效益,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第二,创新型城市建设和转型升级要把坚持科技人才的软投入优于硬投入来保障。全市上下包括从企业到政府到各个部门都要形成这样的共识,就是在资源要素制约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把科技人才等软件投入作为比硬件投入还要重要的投入来抓紧抓实抓好。许多民营企业过去的发展主要是依靠厂房、设备、土地等硬件投入,买土地建厂房花几个亿、几十个亿都不心疼,可是在科技人才投入方面相当多企业不重视、不舍得,认为这类投入无关紧要。这种发展理念和模式必须坚决克服。实际上,如果选准方向,科技人才的投入效益要远远高于硬件的投入。比如海伦钢琴先后从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长期聘请了一批专家从事钢琴的研制与开发工作,目前已拥有3项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专利及1项外观专利技术等,并牵头修订了钢琴的国家标准。欧琳厨具先后引进奔驰公司模具专家、德国首席设计师等海外人才,提升了创新水平,发展成为国内产品线最丰富、专业设计能力最强的厨具企业之一,并成功打入了欧盟市场。新海电气通过自主研发、产学研结合、引进国外工程师等途径,加强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拥有国内专利462项,国际专利26项,成为亚洲最大的打火机研发制造生产基地。这种企业典型很多,可以说在新的形势下,企业的提升发展离不开科技人才的支撑,“无技不强,无才不壮,无才不久”已经成为必然的规律。

第三,创新型城市建设和转型升级要把加强企业的科技人才工作作为关键点来抓。温家宝总理在研讨班上指出,发展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用科技的力量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用人才来保障企业经济经营管理的创新。当前我市块状经济、民营经济、临港制造业等正面临着成长的烦恼。如许多块状经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营销创新不够,品牌建设相对落后,贴牌生产比较普遍,企业人才支撑比较薄弱,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根据抽样调查显示,在全市571个企业创新团队中,具有正高职称和副高职称的人才仅占人才总数的2.98%和4.36%,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人才仅占5.54%。这些都制约了块状经济适应新形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因此,科技人才的工作重点在企业、难点在企业、出路在企业、作为在企业。

第四,加强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加快发展新兴产业要把科技人才作为切入点来抓。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然在持续,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新兴产业发展不断加快。历史发展经验表明,每一次大的经济危机之后,都是大调整大发展大转型的时期,也是各国加快引进先进技术和创新人才的良机。这种历史性机遇稍纵即逝。如果我们能够牢牢抓住这个机遇,就可以继续发挥先发优势,走在全省和全国的前列。但是对于培育新兴产业,大家可能会有一种恐惧心理,觉得很难实现。这种思想障碍首先必须要消除。实际上,如果抓得准,充分发挥原有基础和优势,咬定青山不放松,10年左右完全可以发展起新兴产业来。我们的临港大工业就是最近8年左右时间发展起来的,钢铁梦、乙烯梦等以前觉得非常遥远的梦想都已经实现了。关键是要思路和工作对头,抓好新兴产业的技术研发,抓好新兴产业的人才培养和使用、引进,抓好大的研发机构和企业的引进培育。比如,深圳在90年代后期提出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现在已经拥有华为、中兴等一批世界级的龙头企业和中小创新企业集群,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平均达到10%以上,拥有世界名牌占全国的30%。我们也应该抓住当前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加快新兴产业的培育和跨越发展。

第五,创新型城市建设与经济社会转型要把科技人才工作作为结合点来抓。一个城市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取决于人特别是人才结构和人口结构。当前我市的人才或者人口的结构存在严重失衡的现象,一方面,外来人口的规模迅速扩张,全市外来人口的总量超过400万,总量居全省首位,外来人口中多以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为主,具有高中教育程度的仅占15%左右。另一方面,城市提升发展需要的高层次、高素质人才严重不足,人口构成不合理,人才的构成也不合理,企业劳动生产率比较低。比如我市技能人才总量不到全市产业工人的40%,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只占技能人才总数的7.3%,与上海的19%有较大的差距。这样的人口结构难以支撑转型发展,也对社会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沉重的压力。我们要以科技人才工作来统筹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通过稳定总量、优化增量,探索转量、提升存量,凝聚力量、激发能量,优化外来人口结构和布局,为推进城市化、促进和谐发展提供更稳定、更扎实的基础。

二、坚持正确的工作思路和目标导向,进一步发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对转型升级的保障和支撑作用

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是我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转型升级工作的两为一体的任务,共同组成了有机统一的整体。这次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决策部署,制定出台了《关于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促转型升级的总体思路、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各地各部门要很好地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这里我强调一下这个意见稿需要把握的要点。

一是必须把通过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推动发展作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科技人才工作和发展方式转变的结合点来抓。今天我们这次会议,就是要把“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推动增长转变”作为导向非常鲜明提出来,这既是科技人才工作的客观要求,又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会后,全市上下都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克难攻坚,坚定不移地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推动发展的路子上来,把其作为最重要的结合点、着力点来抓,争创宁波科学发展的新优势。

二是必须把科技人才的软件投入作为优于硬件的投入来抓。推进转型升级,必须要转变粗放式的发展理念,更加注重无形资源的培育积累和集聚,更加注重科技人才等软投入。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更给我们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人才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广大企业要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在硬件软件投入中更加注重增加软投入、培育软实力,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工程师等,推动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政府要加大对科技人才的投入保障,建立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三是必须把企业作为全社会和政府科技人才工作的重点来抓。各级政府要把科技人才工作的重点放到企业。因为企业是科技人才的第一线,也是转型升级的第一线。企业既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转型升级的主体,只有企业这块做好了,才能够把全盘搞活。但长期以来,我们对企业这个科技人才的基层基础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目前企业人才仅占全市人才总量的三成,相对有限的人才更多集中在高校、科研院所、医院等事业单位,引进人才中操作的重点、享受的待遇往往向事业单位层面倾斜。要坚持以企为基的理念,把企业作为全社会和政府科技人才工作的重点,科技人才等政策更多向企业倾斜,为转型升级提供更直接、更有力、更高效的人才科技支撑。

四是必须把知识产权战略作为企业科技工作的重点来抓。科技创新要有明确的导向。我们的科技工作最后成果如何,主要要看有没有大量的专利,对于企业来说就要坚持知识产权战略不动摇。政府也要在这方面加强引导。这几年来我市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上成效显著,但同先进城市相比还是有差距。去年全市专利授权量超过15000件,其中发明专利802件,而深圳去年专利授权超过25000件,其中发明专利超过8000件。深圳华为公司去年获得授权专利3457件,而我市知识产权做得较好的吉利汽车去年获得授权专利121件。因此,要大张旗鼓鼓励企业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开展专利强区、强企等评选奖励。既要重视发明性专利,又要重视外观实用新型专利,引导企业依托技术创新来申请专利,依托发明专利来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通过技术标准来打造企业的品牌,促进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地位的有效提升。

五是必须把人才工作作为企业经营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的工作重点来抓。在现代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对物质资本的替代和强化作用十分显著。无论技术进步、管理创新通过什么途径,最终都是由人来实现的。现在我们各方面人才非常紧缺,如总部经济管理人才、电子商务人才、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等人才都非常缺乏。据测算,今后几年我市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领域各类人才缺口将超过30万,特别是动漫设计、工业设计、展会策划、服务管理等25种人才和金融信息、软件服务等59种高级人才非常紧缺。因此,要把人才工作作为推动经营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的一个牛鼻子来抓。要以“你有多大才、我搭多大台”的胸怀和气魄,引导企业更多引进国外工程师和高层次人才,注重企业、高校、职业学校等联手协作,加强企业内部技术人员、经营管理骨干和广大员工的再培养,推动经营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和竞争力提升。

六是必须把以政府的科技投入带动企业的科技投入作为投入政策的重点来抓。政府要加大科技人才投入,但投入机制要创新,其衡量标准在于发挥企业创新活力、带动企业创新投入,而不能把政府的投入和带动企业的投入搞成两张皮,这也是我们统筹各项政策、发挥更好效益的一个重点。实际上前苏联的科技投入也是很大的,其研究开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还高于美国、欧洲等国家。但是由于其研究开发没有同企业和市场有机结合起来,导致科技创新动力不足,科研成果难以转化。因此,要把创新的技术课题经费、研发机构的资助经费、人才的培育引进经费等重点向企业倾斜,各企业以自主创新在市场中取得的成效,各类机构与企业开展的产学研合作,应该成为获得政府投入和政策支持的主要依据和渠道,增强企业和研发机构面向市场开展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提高投入产出的效益。

七是必须把企业紧缺的双学历、职业资格人才和各类劳动人才的培养作为服务型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工作重点来抓。对照这次中央制定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表明市委、市政府近年来大力发展服务型职业教育、服务型高等教育的部署是符合中央要求的。人才工作要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供服务和保障。现在我们的企业普遍缺少复合型专业人才,比如搞技术的不懂现代金融、财务知识,搞软件开发的不懂企业管理,搞销售的不懂网络技术知识,造成解决生产中复杂问题的能力比较低。同时由于学校教育同企业生产存在“两张皮”现象,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比较突出。因此,我们的职业院校、高等学校一定要突出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为加强人力资源培育能力建设、加快服务型教育的发展,为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科技人员的培育提供高水平的服务。

三、坚持以解决宁波后危机时代再创科学发展新优势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着力点,全面完成科技人才工作的各项任务

当前,我们要把科技人才工作、创新型城市建设、转变发展方式三项工作紧紧结合在一起,研究部署完成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各项任务。努力在创新中抢占发展制高点。主要是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快块状经济集群发展和总部经济的发展。块状经济要实现集群发展,主要是靠人才和科技支撑,科技人才支撑中又特别需要知识产权来支撑,加大推进知识产权战略的力度,在此基础上加快总部经济发展,这是创新型城市建设、再创开放型经济优势,提升块状经济的主渠道。一是善借专家智囊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全省21个块状经济集群发展的总体部署,全力抓好纺织服装和慈溪家电两大省产业集群示范区建设。积极借助块状经济转型升级专家组的群体智囊作用,科学安排,抓紧选派,密切配合,整合资源,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定期听取专家服务组意见,多渠道促进专家服务组与企业的对接与服务。二是加快关键共性技术研发。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浙江省试点部署,着眼于行业发展的工艺、装备、控制等方面的技术难题,推动以企业为主体办的研究机构和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创新联盟的发展,共同突破行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制约。尤其是行业龙头骨干企业要充分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积极参与或牵头重大科研攻关,努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三是注重知识产权运用和转化。坚持把专利的创造、依托发明性专利主持或参与国家技术标准的制订、以技术标准的经营管理为基点的企业品牌的打造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攻方向,通过专利制定标准,通过标准形成品牌,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扩散带动效应,发展企业战略联盟,发展总部经济,带动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带动产业制造基地的集群发展,引导块状经济企业真正走依托知识产权的振兴之路。四是推进临港制造业的集成和循环发展。把临港制造业的产业基地建设和循环示范园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强化节能减排,建设循环经济创新示范点。引导临港大工业向世界先进标准看齐,强化企业先进技术改造,有效降低能耗和污染排放水平。加大临港工业关键技术和瓶颈技术攻关力度,加强低碳技术研发,择优推进一批应用多种节能技术、节能效果明显、具有行业推广价值的节能示范项目。五是推进总部经济发展。包括服装企业、文具企业、家电企业等传统优势企业都要加快创新发展步伐,依托实现知识产权战略和科技人才创新,逐步把一般制造业环节转移出去,把研发总部、管理总部、总装总部、营销总部等放在宁波,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二)坚持引进培育两手抓,促进新兴制造业跨越式发展新突破。要把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制造业作为加快区域转型升级的有效载体和抓手,像十年前全市上下发展临港工业一样高度重视这方面的工作。要始终坚持培育和引进两手抓,以创新为动力,以人才为保障,积极打造转型升级新的增长极。一是找准定位。我市拥有临港石化产业集群和面大量广的中小企业群,各类零部件的生产配套能力很强,发展新兴产业具有很大的潜力,关键要结合自身的特色优势,在明确定位上下功夫。要抓紧制订出台鼓励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和现代服务业的新兴产业目录,力争在高分子材料、功能性材料、运输装备、生物器件制造、海上装备等产业发展上有所突破。最近,我们已经出台了《宁波市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行动计划》,要用足用好鼓励先进装备业发展的2000万元专项资金,推动实现跨越发展。二是创新载体。要以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兵科院宁波分院、各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为技术依托,充分运用其人才优势、智力优势和创新优势,加大战略性新兴制造业的研究和开发。要加快新兴制造业研发总部建设,围绕我市新兴制造业的发展需求,大力引进研发机构和研发总部,引进央企、高新技术企业和重点外资企业等大型企业,通过引进大型企业来引进相应的技术和人才。各县(市)区都要结合自身发展定位,深化战略合作,研究推进相应的研发总部和基地建设。三是壮大主体。加快新一轮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发展,把这些企业作为增强企业主体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注重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来带动新兴产业的发展。要以企业研发机构或研发联盟建设为重点,提高科技投入的产出水平。继续推进国家新一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做好新一轮市级科技型企业认定工作,贯彻落实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和企业技术开发费150%的税前抵扣政策。支持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的专业孵化器建设和发展,扶持科技中小型企业发展,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保障力度。

(三)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促进先进适用技术的广泛应用。只有科技服务业充分发展了,才能够尽快推动先进实用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才能够尽快使新兴的工业化、新兴的农业化、新兴的产业和高端服务业迅速发展起来。要通过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为制造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提供科技研发、技术推广、成果转化、人才服务和信息化服务,提升对块状经济、民营经济、县域经济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一是突出重点。针对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重点环节,坚持企业化运作和社会化服务,明确科技服务业发展重点。要以信息系统集成和应用服务为重点,大力推进软件服务业发展。设立工业设计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集聚创意设计人才,推动工业设计服务业发展。要围绕节能环保重点领域,加快建设以节能环保技术研发、节能环保监测诊断服务、节能环保咨询服务等为重点的环保技术服务业体系。鼓励兴办检验检测服务机构,推进行业技术中心等联建检验检测平台,对企业化运作获得国家级和国际级头衔的实验室、检验检测机构分别给予50万元和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二是分类指导。遵循科技创新要素集聚规律,引导和支持各类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研发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围绕重点发展方向,逐步成为全市加快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源。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中心和研发平台建设,为区域经济需要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究提供服务。如在慈溪建立工业设计和创新中心,引导国内工业创意设计成果市场化对接,为慈溪家电块状经济服务;在余姚建立工业设计服务平台,为塑料制品、厨卫设施等块状经济提升发展提供服务。三是强化扶持。我市科技服务业发展总体规模偏小,实力偏弱。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科技服务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在设备引进、建设用房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对以先进IT技术、节能环保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等为经营业务的科技服务类企业,可以优先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和市级科技型企业,促进其发展壮大。

(四)创新和完善体制机制,提高人才保障转型、创新支撑发展的效率。人才工作必须以企业为主体,以应用为根本。要把人才培养、劳动者素质提高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认认真真抓落实,充分调动企业、科研机构和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全社会创新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新活动蓬勃开展。一是完善人才培养规划和目标。要围绕企业人才开发需求,充分发挥在甬高校和培训机构作用,研究制定五年人才培养计划,重点实施3万名企业专业技术人才、2万名复合型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专项培训计划和30万名企业高技能人才重点培养计划,培养转型升级迫切需要的信息管理、经营管理、投资管理等人才。如信息化方面要加强与浙大软件学院等机构合作,物流工程师、家电工程师等要在原有专业知识基础上再加强软件知识学习。要把企业人才培训和职称评审等结合起来,激发企业人才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加强高端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强劳动者素质的培养提升。这方面我们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落实好市政府出台的企业引进国外工程师的每人每年资助10万元到30万元年薪的政策,各县(市)区要确保不低于市本级的配套资金落实到位;对引进或培养的国内外工程师和企业外地重要骨干,可以考虑优先在本地落户,并可以购买限价房;提取企业工资的2.5%用于员工的培训,企业自己开展培训的可以优先使用,如果自己不使用的,就交给其他愿意培养的企业使用;政府加大人才培养引进的投入,形成完善的导向。三是创新政策举措。注重通过探索创新,促进各类资源要素的科学高效配置。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来研究出台专项政策,改变搞一次性政策的传统做法,多研究出台一些过程性政策。如各类补贴要分年到位,这有助于培养感情,形成团队。推进服务型教育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升职业院校、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把为企业培训一大批紧缺的双学历和执业资格人才作为重中之重。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结合科技部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尽快建立对各级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科技创新考核和评价体系,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新的评价考核机制。

四、坚持以创新和加强领导为保障,提高建设创新型城市促进经济发展水平的实效

当前,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要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对当前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把行动统一到总体部署上来,切实加强领导,不断创新举措,同心同德抓创新、凝心聚力促转型,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新型城市建设和科技人才工作取得扎实的成效。

一要抓统一认识,把加大科技人才软件投入作为优先于硬件的投入来抓。中央领导指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全市上下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把创新型城市建设和科技人才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要加强对科技人才工作的定期研究分析,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县(市)区一把手要当好本地区转型升级工作的总负责、总牵头、总协调,切实把转型升级工作摆上议事日程,亲自谋划、亲自推动科技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为全市调结构、促转型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二要切实转变作风,每个县(市)区至少做到“三抓”。建设创新型城市、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发挥各级各部门的作用,形成推进合力。各县(市)区是抓好科技人才工作的工作主体。要增强主动性、紧迫感和责任感,根据本地经济特色和产业特色,至少做到“抓三个产业基地”,即抓好一个块状经济集群产业基地的培育,一个新兴制造业产业基地的培育,发展一个高端服务业产业基地,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努力走出一条适合本地特点的经济转型升级道路。把科技人才工作和创新型城市工作和转型升级真正抓在手里。市里主要是加强统筹部署、科学规划和考核评价,做好指导性工作,带头吹响“转型升级战”的号角,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规划、政策、服务等保障和支撑。

三要结合实际抓体制机制创新,形成统筹政策举措的科技人才投入合力。加大科技人才的投入,政府首先要带好头。我们在《关于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促进经济转变升级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提出,要把科技人才投入作为第一位的投入,确保从2011年开始,市、县(市)区财政科技投入增长幅度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3个百分点以上。人才培训的经费投入也要加大力度。创新投入政策,注重把创新的技术课题经费、研发机构的资助经费、人才的引进培训经费等重点向企业、企业研发机构和以企业为主与高校、科研院所等联办的研发机构倾斜。同时要把我们的政策,科技政策、人才政策、信贷支持政策、财政政策、土地政策、产业政策、环保政策等统筹使用,县(市)区要加强配套和对接,形成强大的合力,推动科技、人才工作,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推动转型升级。

四要抓领导干部的培训,提高领导现代经济和科技工作的水平。习近平同志在研讨班上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正确指导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各项工作。我们现在的一些领导干部,在领导现代经济、现代科技、现代社会建设等方面缺乏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因此,要抓紧实施全市万名现代经济和现代科技党政人才培养计划,加强现代产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现代管理等方面的系统培训,掌握科技人才发展规律,确保得心应手地指导推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各县(市)区也要结合实际,开展千名现代经营党政人才培养,解决好制约转型升级的突出矛盾和瓶颈。

五要明确工作导向,在广大干部和全社会中形成真抓转型升级的良好氛围。要把各级党委、政府、各个部门和企业是不是重视科技人才投入,作为是否真抓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标准来考核评价。今天我们表彰了科技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今后要不断调整完善对县(市)区的科技评价指标和相应激励制度及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使用的表彰制度,继续分类开展年千件专利授权量、百件发明专利授权量的专利强县(市)区的创建表彰,以及百件专利强企的表彰奖励。要加强督促检查,把创新型县(市)区建设评价考核结果纳入党政领导干部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作为干部使用的标准和重要依据,把以企业为中心重视科技人才投入,重视专利增长速度、新兴产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效益作为衡量评价领导干部是否真正抓转型升级的主要内容。要完善激励机制,强化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先进典型的宣传和表彰,形成相应配套的制度,形成真抓科技人才工作,真抓创新型城市建设,真抓转型升级的合力和氛围。

我相信,只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借助我市列入国家科技部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的良好机遇,借助国家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决策部署实施的机遇,借助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后全市已经形成的加快科技人才工作、创新型城市建设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全社会共识,我们一定能够走出一条新的发展路子来,开创我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新局面。

下载关于通信运营商信息化技术运用对创新型经济的促进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通信运营商信息化技术运用对创新型经济的促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