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屹立青岸,不与谁同》
屹立青岸,不与谁同
——2018《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我们出生在这个遍地高科技的世界。当我们感慨人工智能的奥妙,惊叹中国高铁的便捷,讶然于阿尔法围棋的智慧......却未曾想过,这些堪称奇迹的发明,却出自于那些差点儿读不上书的人手里。
几十年前的中国,资金匮乏,民众生活拮据,苦不聊生。别说是读书,就连最普通的一口饭,都成了问题,一百人中,才勉强有一个能读书,农耕成了千千万万年轻人的“归宿”,是葬梦地。
那么,是什么支撑着那百分之一的人考上大学,成为了国家之栋梁?是信念,是坚定不移的梦想。
或许你不知道解海龙这个人,但你一定看过这位纪实摄影家的作品——一个穿着打满补丁的格子衬衫的小女孩,乱蓬蓬的短发,破旧的课桌上叠着几本作业,女孩儿微微抬头睁大眼睛望着镜头,眼底一片澄澈。
就是这样一张黑白照片,流传全国,改变了这个孩子的命运。
我们生在这个国泰民安的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让我们能毫无顾虑地读完初中,于是,有些同学仗着这份“优势”,肆无忌惮地挥霍大好青春,到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几十年前,上大学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多少人挤破了脑袋也想挤进那道高高的大门,俞敏洪高考三次才最终被北京大学录取,拿到录取通知书时,他正在地里种菜,他那双拿着课本教授千千万万北大学生的手,也曾拿过锄头,一下一下地挖着地,那锄头一起一落,正像他的心跳一起一伏,那是一个成功人士所具备的抱负,是一个追梦者最诚挚的理想。
而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大部分人徒有良好的资源,社会的支持,就满足于现状,对自己不负责任,自甘堕落,空有一嘴的漂亮话和三分钟热度。吃不了苦,只想着走捷径,又或是拖沓,拒绝不了诱惑,连续三届世界珠心算冠军王桐晶在舞台上“轻易”地计算出一闪而过的几个六位数加减法,这不仅考验一个人的珠心算能力,也测试了其记忆力。正当我惊讶这是否是节目效果时,主持人问道“请问你有什么秘诀呢?”荧幕里的女孩轻轻一笑:“如果要说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是努力。”主持人点点头介绍到:“我们初步计算,王桐晶练习珠心算的试卷,可以平铺满一百间教室。”电视机前的我不禁张大双眼,为我先前的冒昧揣测感到抱歉。
所谓的“学霸”“天才”“怪人”,很多时候只是我们没看到他们在背后超乎常人的努力,同学们,你的付出和你的收获永远成正比,这个世界上没有捷径可走,千万不要在没开始做之前就说你不行,每一个少年都是无尽黑夜里的一抹星,只要努力发光,就能绽放出最璀璨的光芒。
“少年自有少年狂,身似山河挺脊梁,敢将日月再丈量,今朝唯我少年郎。”现在还为时不晚,我们中国青年该从现在开始发愤图强,立志做国家栋梁,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们该像俞敏洪,解海龙,王桐晶……这样勇于追梦,为国争光的人一样,回首追忆自己的青春,是光明磊落,一片坦荡,是用千千万万个咬牙坚持的瞬间堆砌起来的高峰,是那一片 澄澈的、永恒的星辰大海,正如歌词中唱的“不负少年”。
节目随着音乐与挥手告别,我意识到我升入一个新的学期,我将会怀抱着我的理想和一颗赤诚的心,并为我的梦想付出努力。
屹立青岸,不与谁同!
第二篇:《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努力坚持不放弃
《开学第一》观后感:努力坚持不放弃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看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开学第一天》,妈妈说这个节目主要讲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可节目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96岁的北京大学的教授许渊冲老爷爷,他是一个非常有目标和恒心的人,也是一个很努力的人。老爷爷的一生都在干一事情,就是把中国的诗歌翻译成外文,而且一干就是六十多年,被誉为“诗译英法第一人”,还获得了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
许渊冲老爷爷让我非常感动,我也要定一个自己的目标,也就是我的理想,我长大要当一名科学家。我一定要好好听,好好读书,做到努力坚持不放弃!节目里还有演“战狼2”里的英雄冷锋,这个演员的名字叫吴京,他也是个非常努力的人,他4岁就学武,早上4点多就起来练功,从不间断;“汉字叔叔”理查德是个外国老爷爷,他对汉字有着巨大的热情,他来到中国学习中国语言,研究中国汉字,他遇到了很多困难都没有放弃;围棋高手柯杰从6岁开始下围棋,他和机器人下棋,他很渴望胜利,他输了,他哭了,但他没有放弃,他用更大的努力去迎接下一次博弈。在他们身上都有同样的精神—努力、坚持、不放弃!他们都非常棒,我也要做一个这样的人。
第三篇:坚持梦想,不放弃——《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坚持梦想,不放弃——《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开学的第一天,我们观看了《开学第一课》。这短短的四节班课会,令我深深地感受到梦想的力量。
片中讲述了李连杰、马云、杨孟衡、刘伟等人为了实现梦想的感人故事。他们那种不放弃、坚持的理念令我深受感动。其中,最令我震撼的是杨孟衡哥哥。小时候,他因触碰高压电导致双臂高位截肢,长大后,他特别喜欢体育,爱上了游泳,梦想能成为奥运冠军。尽管他每天刻苦训练,比别人付出双倍的辛苦,但在选拔赛中落选了,现实击碎了他的梦想。但很快,孟衡哥哥又重新振作起来,继续坚持学习,因为他又有了一个新的梦想——同声翻译家。看完了杨孟衡的故事后,我不禁想到了自己。小时候,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书法家。在少年宫参加书法班学习时,只有三分钟热度,每当遇到写不好的时候,就想放弃。与孟衡哥哥相比,真是羞愧啊。他身残志坚,为了自己的梦想,克服一切困难,凭着坚韧不拨的意志,成就了自己的梦想。正如马云叔叔所说的那样:“梦想永远跟眼泪和汗水在一起的,假如梦想离开了汗水和眼泪,那就变成乱想、变成空想。”
今后,我一定要以孟衡哥哥为榜样,认真练习书法,遇到困难,勇于面对不退缩,坚持自己的梦想。以恒心为友,以耐心为兄弟,坚定自己的信念,不放弃,那么,我相信,有一天我的梦想也能成真!
广东广州西关实验小学六年级:罗炜禧
第四篇:《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多位亲历长征、平均年龄逾百岁的老红军现场开讲。94岁的梁天文、99岁的胡正先以及104岁的秦华礼。
当年,红军用自己的双脚丈量了大半个中国,完成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现在,人们都爱用计步器来测算一天的运动量。那么两万五千里究竟有多远呢?节目组做了个换算,按每天走8000步来算,差不多要用七年才能走完。更何况当时条件之恶劣是难以想象的。一个震撼人的数据是:从开始的30万人到最后只剩3万人,平均每走300米就有一人牺牲。
当年的铁军团长耿飚的女儿耿莹讲述父亲当年的故事。她带来了一双草鞋、一碗黄豆。穿着这些简陋的草鞋,当年的战士一天一夜要走240里路。“孩子们可能没有概念。你们学校的跑道如果是400米的话,绕着跑道走300圈,就差不多是240里。而这还不是平坦的路,是爬山越岭。”到了草地更糟糕的是没有粮食,耿莹介绍,当时光是尝试吃野草、野花、野菜,自己父亲的队伍就死了11个尝毒草的战士。她又拿出一颗黄豆,“一天吃一颗你们觉得能吃得饱吗?”得到孩子们否定的答复,耿莹动情地说,当年的红军真的一天只吃一颗黄豆。
《开学第一课》,到场年龄最大的红军是南京104岁的老红军秦华礼爷爷。当天的他穿着红色上衣,在搀扶下走上台,坐在为他准备的椅子上,但是说起当年的经历,老人依然思路清晰、口齿伶俐。
秦华礼告诉观众,自己是四川穷山沟里的穷孩子。当年,红军入川,宣传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是为人民服务的,于是他的妈妈就亲自送他去参军。组织部派他去通信学校学习,当通信兵。跟现在的舒适现代化的学生教室不同,那时候的通信学校既没有固定场所,也没有学习用品和学习教材,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野外的树林里学习,因此秦华礼叫它“三无学校”。
第一堂课就是学习如何削铅笔,只准削到木头,不准削到铅芯,要把铅笔来回转着用,用尖、用秃了才能再削,一点也不能浪费。那时候没有纸,就把土地抹得平平的光光的在上面写字,把牛皮用火烤硬了在上面画图。第二堂课学英语。对于当时的秦华礼来说,学英语很困难,怎么办呢?他想到了一个好法子,每个战士的背后背一块小木板,上面写上英文和翻译,这样后面的人就可以通过看前面人的后背一边走一边学习。
新中国成立以后,秦华礼任北京邮电学院党委第二书记,1958年任南京邮电学院院长,任命书是周恩来总理亲自签发的。
直到今天,南邮校庆还是会举行跑步比赛,因为他们说他们的第一任院长是用两条腿走完了万里长征,他们要将这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传递下去。
第五篇:《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作者:天津市蓟州区第三小学五(6)班 杜金伟
指导教师:王玉香
今天,一年一度的《开学第一课》在中央电视台准时播放了。我和妈妈一起观看了《开学第一课》。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中华骄傲。这节课的老师由董卿阿姨和撒贝宁叔叔担任。今年《开学第一课》主要向同学们介绍中国汉字、中国武术、中国琴棋书画„„首先,由吴磊哥哥为我们演唱了一首优美的歌曲《梦想开始的地方》,他用动听的歌声为同学们新学期的学习加油鼓劲。
《开学第一课》由武术学校的同学们给我们带来精彩的表演。他们每一个人的武功都特别厉害!其中他们表演的一个节目最精彩。这些勇士他们都金鸡独立站在椅子背上,肩搭肩组成了一道人墙。然后一个勇士从他们的肩上走过,他们却稳如泰山。看到我和爸爸目瞪口呆,我们情不自禁拍手称赞:真是太厉害了!我们还没有回过神来,《战狼2》的主演—吴京叔叔又为我们做了远程视频。他对同学们说:“中华武术不但技艺高超,更蕴藏着中华民族勇敢的精神和保家卫国、自强不息的斗志。”吴京号召我们:要发扬中国武术精神,做有担当,有骨气的中国人。正如《开学第一课》的勇士们所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应该好好学习,长大了报效国家。
《开学第一课》为即将迈入新学期同学们鼓劲加油!学期开始了,同学们让我们满怀信心,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