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都不能少-策划部小林

时间:2019-05-14 15:37: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个都不能少-策划部小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个都不能少-策划部小林》。

第一篇:一个都不能少-策划部小林

一个都不能少

——门诊部韦琼护士长、董燕玲病友(口述)策划部林海燕(撰稿)

说起张艺谋的一部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大家都很熟悉,多年前这部电影红遍大江南北。然而,复大版的“一个都不能少”也在复大流传开来,让人感动。

2011年的大年初七,即便节日的气氛还没有褪去,门诊部的护士门已经准备好开始一天的工作了。8点刚过不久,一个熟悉的脸孔出现在门诊部。她是董燕玲,算是复大的老病号了。她因为患有气管炎,只要天气稍有变化,就害病。所以一个月里,总会有两三天能看到她在门诊部输液。说起董阿姨,她和门诊部的护士们有着许多的故事,而她正是“复大版‘一个都不能少’”的主角。

故事还要从新医院大楼建立初说起。2008年新医院成立不久,她就过来看病了。因为一直为她看病的宁伟芳医生从当时的纺织医院来到了复大医院,她也就跟着过来了。谈起这些过往,董阿姨也颇有感触。那时候医院内部的一些设施并不完善,门诊部仅有的几个护士护理技术也并不纯熟。让董阿姨印象最深的是她们的针刺技术。起初她们的针刺技术并不怎么样,董阿姨到复大输液的头几次,都很少能做到一针见血的。而给董阿姨扎针的正是如今的门诊部“神针手”韦琼护士长。由于经验不足,韦护士长有好几次把董阿姨的手刺破了血流出来了,都还没有成功扎针。性子有点急躁的董阿姨当时就很生气地“训斥”韦护士长了。往后的几次,董阿姨过来输液只要是看到韦护士长就嚷开了,“我不要你给我扎针,换别人”,包括几次董阿姨带着孙子过来看病,都是这样......韦护士长心里别提多难受了。然而,韦护士长并没有泄气。她咬紧牙关,憋着一口气,心里默默地鼓起干劲,每次为病人扎针的时候都想着,来看病的这些人都是自己的亲人,扎针的时候心里不停地默念着:眼尖、心细、手快,精准!正可谓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护士长已经成为门诊部有名的快且准的“神针手”。对于一楼其他的医护人员董阿姨也是熟知的,见面总是如老朋友般打招呼。

复大医院的渐渐改进,董阿姨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她渐渐地习惯性地在听到周围的人要去看病时,说起我们医院;她渐渐地在儿女、孙子生病的时候把他们带到复大来。如今,复大医院已经成为董阿姨及家人定点看病的医院了。

2011年,大年初七,刚喝完早茶的董阿姨来到了门诊部,然而她并不是来看病的。她每看到一个门诊部的护士,就塞一个红包她。这下可吓坏了这些护士们,被塞了红包的手一动都不敢动,都用眼神和护士长说着,“怎么办”。按理说,过年过节,长辈给晚辈派发红包是一件很喜庆很应节的行为。然而,在复大“接收红包”是绝对不能触碰的“高压线”。何谓“高压线”,即“收受红包、拿回扣、接收吃请除名”。护士长冷静地偷偷打开看了一下红包,钱并不多,先舒了一口气。虽然钱不多,但拿了红高后本质很是没有变,还是触及了高压线。怎么做才能既不伤害董阿姨的心、怎么做才能不破坏节日的气氛也没有触碰高压线呢?护士长灵机一动,眨眼示意其他护士们“收吧,别浪费了老人家一片心意”,护士们才松了一口气,把红包放在口袋中。

大年初八,也是八点刚过没多久,董阿姨又来到了门诊部。她找到了昨天还没有收到红包的护士,照样在她们手里塞了一封红包。然而,大年初九,董阿姨又来了,护士们就奇怪了,门诊部的护士都已经收到红包了,怎么还来呢。只见董阿姨左看右看,在寻找着什么人。一问,才知道,原来还有一个护士还没有收到红包。而这位还没收到红包的护士请了好几天的年假,还要过几天才回到医院上班。所以不知实情的董阿姨连续三天里来到门诊部就是想一个都不能少地给门诊部的每位护士一个红包。护士长见状,对董阿姨说,“董阿姨,您为什么又来了?其实我们都知道您的心意,我们心里都很高兴、很感激您对我们的信任和厚爱,您对我们太好了。我们只希望您能健健康康。”董阿姨听着这番话,眼泪都流了出来,“是你们对我太好了。无论我从前怎么恶语相向、无论我脾气再怎么暴躁、无论我再怎么唠叨、无论我再怎么挑剔,你们也都一如既往地对我们微笑、对我们病人好。虽然我比较粗心,但你们对我的好,我一直都记着......现在还是过年,你们就已经要来上班了,我看着心里觉得很心疼,虽然帮不了你们什么,但也想过来看看你们,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能收到我的红包,这是我对你们的祝福,一个都不能少......”其实护士们早在看到董阿姨写在留言板上的字就已经知道她的心意了,“可爱可亲的白衣天使,你们的爱心和态度我很感动”。

大年初九董阿姨走后,护士长立刻将这件事报告了杨大明副院长。杨副院长一听到这件事,就紧张起来,也赞同了护士长的办法。杨副院长当即掏出了两百块钱给护士长。他们要做什么呢?原来,门诊部的护士们寻思着怎么把收了的“红包”退回去。她们利用休息时间,到了好几家超市,找到了一个性能很好的保温瓶。这个保温瓶容量足够、保温效果好,董阿姨就能把熬好的不立即喝的药或者汤保温起来。年后,当董阿姨因为老毛病来到复大医院时,一楼门诊部的8个护士手里拿着保温瓶,一起送到了董阿姨手中。董阿姨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后,护士们已经走开继续工作了。董阿姨手里紧紧攥着保温瓶,眼里噙着泪花,久久都说不出一句话来。

这就是复大版一个都不能少的故事。如今,也能偶尔在门诊部里看见董阿姨的身影。但是门诊部的护士们更希望她不来,或者每次来都只是来看望她们而不是看病,这是她们共同的愿望。

第二篇:《一个都不能少》观后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

这是一部反映西部贫困山区基础教育现状的影片。这部影片总的感觉是震撼!为西部的贫困、教育的落后欠账而震撼,也为孩子们纯洁的心灵震撼,更为小魏老师的担当而震撼!

乡村对于城市是落后的,乡村的教育同样如此,是物质的落后,但不是精神的空虚。片中破旧的校舍、孩子们简单的衣着,还有因为弄坏定量供应的粉笔,孩子们伤心不已,都反复说明了这一问题。硬件没有软件更没有。所以,贫困山区学校很难说追求提高教学质量。因为第一要务往往是稳定,学生的稳定,教师的稳定。片中的水泉小学仅有高老师一名代课教师。高老师的临时出差,所以就有了小魏老师的临时接替。这种现状在我国乡村广泛存在,尤其偏远山区。

今年来,社会上也开始更多地关注这些乡村教师,这些留守孩子。像央视连续举办了几次《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的活动,很有意义。其实,除了这些代表,他们是一个美丽的群体。甘于寂寞、忍受清贫,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并不容易做到。当然,我更希望央视逐渐不再做这个节目,因为到那时他们不再需要社会更多地关注,乡村教师不再需要忍受清贫寂寞、留守孩子也不再为与父母团聚而苦苦期待。

本片小魏老师身上集中体现了人性最真善美的一面。小魏老师因为高老师的出差而临时顶班。其实她也是一个孩子,她已经辍学,估计是因为贫困。城里这么大的孩子更多还在父母那里撒娇,在接受正规教育。小魏老师虽然只是临时顶替,但她却不缺少担当。她用实际行动感化孩子,诠释什么是老师。按照高老师说的,她给孩子们抄课文,教孩子们唱歌,照顾孩子们起居,最重要的是“一个都不能少”。学生张慧科多次捣乱,挑战小魏老师的权威,但她并没有记恨在心。所以,对于张慧科因家贫辍学流失,她找村长,找家长,最后发动孩子们搬运砖块筹措路费,她没有半点私心,只为了一句对高老师更是对学生们的承诺“一个都不能少”。为了寻找辍学学生,她徒步跋涉,风餐露宿,受尽白眼,真可谓是历经重重困难,终于在社会好心人的帮助下找到失散学生。小魏老师身上的爱心、责任心是人性中最美的。

第三篇:《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1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叫《一个都不能少》。

这部电影是妈妈让我看的,可不是我自己想看。

这部电影的主要内容是:“在水泉乡水泉小学的三年级老师高老师的妈妈病得很严重,就请了一位代课老师,叫魏敏芝。张慧科因家里没钱,妈妈病了,爸爸死了,跑到城里去干活。可是却在车站里走丢了。魏老师跑进城里去找张慧科,用了很多方法都没找到,最后她听一个人的意见,上了电视台。张慧科看到后,伤心极了。立刻跟着魏老师回到学校。许多好心人都为水泉小学捐了好多文具和好多钱。水泉乡的村长把文具发给学生,用钱把教室重新改装了,还把水泉小学改成水泉希望小学。”

看完这篇电影后,我非常感动,感动的是这位代课老师非常辛苦,把所有的学生看得好好的,一个都没少,明行光跑步特快,又被县里招去比赛得了第一名。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2

这天我们去淄博影院看了一场名为《一个都不能少》的影片。

剧中讲的是水泉乡水泉小学高老师的妈妈病了,他要回家探望,于是便请了一位年仅12岁的魏敏芝做代课老师。高老师临走前再三叮嘱魏敏芝班里的同学要一个都不能少。但是不久,张慧科正因家里穷去城里打工。魏老师就千里迢迢来到城里找张慧科。最后在电视台台长的帮忙下他最后找到了张慧科。

水泉小学的教室那么破旧,文具那么少,同学的家境又那么贫寒。但是不管教室多么破旧,文具多么少,家境多么贫寒,他们仍然坚持学习。我们此刻的环境不知道比他们好多少倍,因此我们就应更加发奋的学习。

剧中的魏老师对她的同学那么好,我们的王老师对我们也不差。老师为了让我们长大有出息,无时无刻的为我们辛勤的忙碌着。同同学病了,老师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刻去看望同学,为同学补课。老师这样关心我们,爱护我们。我们要以优异的成绩报答老师。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3

剧中讲的是水泉乡水泉小学高教师的妈妈病了,他要回家探望,于是便请了一位年仅12岁的魏敏芝做代课教师。高教师临走前再三叮嘱魏敏芝班里的学生要一个都不能少。可是不久,张慧科因为家里穷去城里打工。魏教师就千里迢迢来到城里找张慧科。最终在电视台台长的帮忙下他最终找到了张慧科。

水泉小学的教室那么破旧,文具那么少,学生的家境又那么贫寒。可是不管教室多么破旧,文具多么少,家境多么贫寒,他们仍然坚持学习。我们此刻的环境不明白比他们好多少倍,所以我们应当更加努力的学习。

剧中的魏教师对她的学生那么好,我们的王教师对我们也不差。教师为了让我们长大有出息,无时无刻的为我们辛勤的忙碌着。同学生病了,教师牺牲了自我的休息时间去看望同学,为同学补课。教师这样关心我们,爱护我们。我们要以优异的成绩报答教师。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4

这个发生在一个很偏僻的小农村中的故事讲解了农村人的单纯与可爱,也解释了这个世界的残酷。

我从魏老师的性格中读懂了执着与善良。

从张慧科的品性中读懂了孝顺。

从高老师的言行中读懂了他是一位尽职尽责的好老师。

可是我从那一位登记的人的举动中读懂了这个世界的残酷。

但是这是一个公平的世界,有坏人就有好人。最终有许多的人为那个偏僻的农村中捐献了许许多多文具与钱。这让我感受了农村的条件艰苦,我今后一定要好好的学习。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5

这部电影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魏老师找张惠科的那一段:

历经千辛万苦,魏老师来到大城市的电视台,却一次次被赶出去。第二天,团长终于被她的行为所感动,请求电视台帮她找回孩子。张慧科在餐厅的电视台里看到魏老师找自己时说的话,发现老师对他那么疼爱,那么关心他,就和魏老师一起回到了水泉小学,电视台也给水泉小学送了很多东西。

什么!故事的结局很完美!故事里我最喜欢的人物是:魏敏芝老师。

魏老师找了他3天,吃别人剩饭,露宿街头。我很佩服她的毅力。那个时候的贫困山区和现在的大城市是天壤之别啊!但是,我们并没有所有的精神。他们升国旗那么认真,而我们现在的饭菜多好啊!对山里的孩子来说,是天赐的佳肴,我们却不珍惜。

看完这部电影,我必须珍惜现在的食物和一切。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6

今天我们去淄博影院看了一场名为《一个都不能少》的影片。

剧中讲的是水泉乡水泉小学高老师的妈妈病了,他要回家探望,于是便请了一位年仅12岁的魏敏芝做代课老师。高老师临走前再三叮嘱魏敏芝班里的学生要一个都不能少。可是不久,张慧科因为家里穷去城里打工。魏老师就千里迢迢来到城里找张慧科。最后在电视台台长的帮助下他终于找到了张慧科。

水泉小学的.教室那么破旧,文具那么少,学生的家境又那么贫寒。可是不管教室多么破旧,文具多么少,家境多么贫寒,他们仍然坚持学习。我们现在的环境不知道比他们好多少倍,所以我们应该更加努力的学习。

剧中的魏老师对她的学生那么好,我们的王老师对我们也不差。老师为了让我们长大有出息,无时无刻的为我们辛勤的忙碌着。同学生病了,老师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去看望同学,为同学补课。老师这样关心我们,爱护我们。我们要以优异的成绩报答老师。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7

这天我们去淄博影院看了一场名为《一个都不能少》的影片。

剧中讲的是水泉乡水泉小学高老师的妈妈病了,他要回家探望,于是便请了一位年仅12岁的魏敏芝做代课老师。高老师临走前再三叮嘱魏敏芝班里的学生要一个都不能少。但是不久,张慧科正因家里穷去城里打工。魏老师就千里迢迢来到城里找张慧科。最后在电视台台长的帮忙下他最后找到了张慧科。

水泉小学的教室那么破旧,文具那么少,学生的家境又那么贫寒。但是不管教室多么破旧,文具多么少,家境多么贫寒,他们仍然坚持学习。我们此刻的环境不知道比他们好多少倍,因此我们就应更加发奋的学习。

剧中的魏老师对她的学生那么好,我们的王老师对我们也不差。老师为了让我们长大有出息,无时无刻的为我们辛勤的忙碌着。同学生病了,老师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刻去看望同学,为同学补课。老师这样关心我们,爱护我们。我们要以优异的成绩报答老师。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8

在一个西部的水泉小学来了一位老师,名叫:魏敏芝。可水泉小学破烂不堪,而且一天只能用一要粉笔,根本没有五颜六色的粉笔,只有白色的粉笔。我看到这里时心想:这个水泉小学真穷。

魏敏芝每天都让学生抄课文,可张慧科因为无不法帮家里还债,自己一个人离开了学校,去城里打工。魏敏芝为了临行高老师的话,下定决心去找回在城里打工的张慧科。她打听到了张慧科的下落,连忙去了张慧科的住处,可那里没有张慧科,所以魏老师就在人海中寻找……

但魏老师还是想出来了一个办法,去找台长,终于在电视前找到了张慧科。

我想说:“水泉小学虽然穷,但学生们都很听话,但现在的学生并不穷,所以不听话。可水泉小学和现在的小学真是天壤之别呀!”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9

近日,全程在甘肃张掖拍摄创作的电视连续剧《一个都不能少》,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高台县纪委监委号召纪检监察干部通过电视、网络等方式认真观看这一脱贫攻坚题材重点剧目。

“该剧以脱贫攻坚进入倒计时为背景,生动反映了甘肃推进精准扶贫、决战脱贫攻坚的实际成效,为我们纪检监察干部鼓舞了干劲。”

“感觉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看电视剧的同时也让我们压力倍增,如何通过完善监督制度,推动清廉镇村建设,助力巩固提升脱贫成效是我们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纪检监察干部观剧后,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据悉,今年以来,县纪委监委持续深化扶贫领域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着力纠治扶贫领域问题。目前已公布4批共30个关于农村项目资金管理不规范等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对4起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问题通报曝光,引导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履职尽责,全力保障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10

甘肃张掖甘州区甘浚镇东寺村的农户石作新正在给能繁母牛添加饲料。今年他养殖了14头母牛,繁育牛犊6头,比去年增收8000多元。他见到帮扶干部高兴地说;在家门口看到电视剧《一个都不能少》拍摄过程,更坚定了脱贫致富决心,自己还要扩大养殖规模,力争年底过上小康日子。

连日来,全程在甘肃张掖拍摄创作的电视剧《一个都不能少》成为甘肃张掖村民们谈论的热门话题,剧情反映贫困村脱贫过程中,村民走上勤劳致富路。甘州区甘浚镇东寺村、速展村、临泽县倪家营乡南台子村的村民目睹拍摄过程和央视播出后,激发了致富奔小康新激情,目前,全身心投入到了春季生产中。

据悉,该剧展现了国家脱贫攻坚大背景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这一主题,揭示精准扶贫路上扶志、扶智和提升农民精神文明程度的现实意义。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11

这个电影最令我感到的是魏老师找张慧科那一段:

魏老师经过千辛万苦来到大城市的电视台,却一次又一次被赶出,第二天团长终于被她的行为打动了,让电视台帮她寻找孩子。当张慧科在饭店看到魏老师在电视台找他时说的话时,发现老师这么爱他、关心他,所以他就和魏老师回水泉小学,而电视台也送出了许多东西给水泉小学。

啊!故事的结局真完美!故事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魏敏芝老师。

魏老师找了他3天,还吃别人剩下的食物,睡在大街上,她的坚持不懈令我敬佩。

在当时贫困的山区和现在的大城市,真是有天壤之别呀!不过,他们身上所有的精神气质我们都没有。他们连升国旗都那么认真,而我们却……他们的国旗是用木头做的,都弯了,而我们的旗杆是铁的,我们却在下面说话、玩……

现在的食物多么好!对于山里的孩子就是天堂美食,可我们却毫不珍惜。

看了这部电影,我一定要好好珍惜食物和现在的一切。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12

今天,老师让我们看了《一个也不能少》,我被里面的那个主人公——魏敏芝打动了。

电影描述的是魏敏芝当代课老师的事情。原来的班主任高老师告诉她:“二十八个学生,一个都不能少!”魏敏芝为了遵守诺言,经过了重重困难,明新红要到县城去了;张慧科偷偷去县城打工,魏敏芝用所有的钱,想尽一办法去找他,最后终于找到了张慧科。

虽然魏敏芝有种种缺点,唱歌走调,学生吵闹时不管……可是,她的一个优点把她这些所有缺点都盖过了。那就是——守职。她就为了这个承诺,不知受了多少累,遭受了多少苦。二十八个学生!一个也不能少。

记得有一次我新养的鱼有些怪怪的,我忽然想起养鱼的水需要沉淀一下才能用。怎么办呢?窗外的暴风雨激发了我的灵感。对了!接雨水!我急忙抱着脸盆跑到外面,又站了半小时,回家早已变成了“落汤鸡”,不过心中暖暖的。

就在我写这篇文章时,一想起职责,魏敏芝的身影就会出现在我眼前。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13

今天我们去淄博影院看了一场名为《一个都不能少》影片。

剧中讲是水泉乡水泉小学高老师妈妈病了,他要回家探望,于是便请了一位年仅12岁魏敏芝做代课老师。高老师临走前再三叮嘱魏敏芝班里学生要一个都不能少。可是不久,张慧科因为家里穷去城里打工。魏老师就千里迢迢来到城里找张慧科。最后在电视台台长帮助下他终于找到了张慧科。

水泉小学教室那么破旧,文具那么少,学生家境又那么贫寒。可是不管教室多么破旧,文具多么少,家境多么贫寒,他们仍然坚持学习。我们现在环境不知道比他们好多少倍,所以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学习。

剧中魏老师对她学生那么好,我们王老师对我们也不差。老师为了让我们长大有出息,无时无刻为我们辛勤忙碌着。同学生病了,老师牺牲了自己休息时间去看望同学,为同学补课。老师这样关心我们,爱护我们。我们要以优异成绩报答老师。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14

昨天,我在网上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一个都不能少》。

这部电影讲的是高老师的妈妈生病了,他要回家去探望,于是,村长找了一个叫魏敏芝的姐姐来代课,她只有13岁。高老师临走前,给魏敏芝交代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学校里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少。可是,过了不久,有一个名叫张慧科的小男孩因为家里穷,去了城里打工。魏敏芝为了找他,就去搬砖头赚路费,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张慧科,实现了对高老师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

电影里的小孩那么穷,那么少文具,他们都那么努力地学习,我们生活条件那么好,应该更加努力学习。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15

记得第一次看还是小学时集体去电影院,当时看来魏敏芝是个小老师的形象,现在看来,才初中生的她不过也是个孩子。人的思想随着年龄和时间的推移会有很大的变化,也许孩子的时候并不懂什么才是一个都不能少,更不懂张艺谋导演在其中的思想力量有多么的伟大。

人们追根溯本,还是要回到农村和乡下。美术课提到家的时候,更多的孩子画出的都是一个简单的平房,因为这才是人们家的本源所在。每每看到像电影中水泉小学这样贫困的学校,心中真的就像翻倒了五味瓶一样的感慨。

人出生的时候都是紧握双手想抓住一切的东西,但是走的时候都是俩手一撇带不走一切。社会需要你们的爱,农村的孩子需要你们的爱,哪怕只是一点点。什么是人生的财富,这就是人生最可贵的东西。不必悔恨自己能力有限,只要关心过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就足够了。

真的希望,一个,都不会少。

第四篇:一个都不能少读后感[范文模版]

当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个都不能少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一个都不能少读后感1

看了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让我是回味无穷,整部电影看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贫穷、落后,教育更落后,第二就是山区也有人才,短短的一个赛跑,讲述了山沟里有多少有用的人才。第三,执着,为了一句承诺十三岁的魏敏芝为了一句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只身来到城里寻找辍学的张慧科,受尽了艰辛。

我是含着眼泪把这部电影看完的,在这样的穷山沟里,贫穷和落后制约着人们的生活,没钱读书,没钱看病,贫穷使很多小学生很早的辍学,同时,贫穷、交通不便使很多的老师不愿意到这里教学;当张慧科被找回来时,孩子们看着好心人捐来的粉笔,是多么的惊喜,多么的兴奋,魏敏芝老师让孩子们一个人在黑板上写一个字,我看到了这群孩子有着多么强烈的求知欲和对美好事物追求的兴趣;可是,因为贫穷,他们没有好老师,更没有教学资源;更可怕的是因为没钱而可能随时辍学。

在这样的穷山沟里,有多少祖国的花朵,他们都是祖国未来的人才,而因为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而消失在蒙芽之中,电影用两个简单的段落来描述这个场景,一是挑选体育尖子,二是魏敏芝不让那个学生去城里读书而追车,表现了山里的体育人才。表现的越简单越让人深思,是有极个别的学生被送到好地方去读书了,可是更多的学生呢,还得留在这个穷山沟继续接受教育,所以办好穷山沟里的教育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啊。

山里的孩子有着不怕苦,不怕累而执着的精神,张慧科辍学去城里打工了,魏敏芝去城里寻找他回来,三天三夜,想尽了各种办法,写广告,找电视台台长上广播,其中的点点滴滴都是那么的艰辛,魏敏芝老师执着感动了广播员,感动了路旁的行人,更感动了电视台台长,从而找回了张慧科,更感动了所有的观看电影的人;我们这群可爱的山里的孩子们,他们也是祖国的花朵,也是祖国的未来,我突然感觉身上的`担子好重,我一定要不怕苦,不怕累,挑起这山区教育的重担,不辜负社会赋予我的这份使命,改变山区教育要从我做起。

一个都不能少读后感2

看了《一个都不能少》这部反映贫困山区师生学习、生活的故事片后,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憾了,尤其是当小魏老师面对着镜头,流着泪说:“张慧科,你跑到哪里去了……”的时候,我的眼泪也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

小魏老师其实只有十三岁,如果换在我们这儿,她应该上小学六年级。但为了那五十块钱的代课金,为了多地老师说的“这些学生,一个都不能少”,她历尽艰辛。

为了能筹集到去县城的车费,她带着学生去搬砖;车费不够,她就步行去城里,在城里她更是一分钱也舍不得乱花,饿了吃的是人家的剩饭,渴了就喝自来水。为了省钱,她写了一个晚上的寻人启事,听说上电视找人最快,她竟在电视台前等了一天半。她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多地老师临走时的叮嘱——“一个都不能少”。

小魏代课的水泉小学,只有一位老师,两间破旧的教室,却有大小四个年级的三十多名学生,这也能算学校?难怪同学们会发出惊讶的声音。这那像我们学校,全部是宽敞明亮的楼房,还有许多现代化的教学设施。那儿的条件真是太差了,多地老师连粉笔头也舍不得丢掉,为了挣钱,象张巧珍小学还没毕业就得进城打工。想想我们有好多同学平时却不懂得节约,乱用零花钱,真是不应该。

影片最后,水泉小学在许多好心人的帮助下,条件有了明显的好转,张巧珍这只“小鸟”也已经归林,重新回到了学校。但全国象水泉小学这样的学校肯定还有许多,象张巧珍这样的学生一定为数不少。想到我们国家还有那么多不幸的同龄人,我的眼前又浮现出我校师生给失去双亲的六年级学生智得今捐款的情景。如果我们的每一位同学都能想到那些贫困山区的同龄人,把零花钱节约下来献给希望工程,就会使更多的象“张慧科”这样的学生重新回到学校。

我认为影片主要表达了贫困小村的老师的最纯洁的责任心和关爱的情节!我在未来也可能会成为人民教师,我想我也应该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

感人至深的真实情节、让人忧虑的农村教育、冰冷淡漠的城市、僵化死板的国人思维,令人感动的、真的每一个国人思考的东西太多太多。

一个都不能少读后感3

我看了一部电影,叫《一个都不能少》!

剧中讲的是水泉乡水泉小学高老师的妈妈病了,他要回家探望,于是便请了一位年仅12岁的魏敏芝做代课老师。高老师临走前再三叮嘱魏敏芝班里的学生要一个都不能少。可是不久,张慧科因为家里穷去城里打工。魏老师就千里迢迢来到城里找张慧科。最后在电视台台长的帮助下他终于找到了张慧科。

水泉小学的教室那么破旧,文具那么少,学生的家境又那么贫寒。可是不管教室多么破旧,文具多么少,家境多么贫寒,他们仍然坚持学习。我们现在的环境不知道比他们好多少倍,所以我们应该更加努力的学习。

剧中的魏老师对她的学生那么好,我们的王老师对我们也不差。老师为了让我们长大有出息,无时无刻的为我们辛勤的忙碌着。同学生病了,老师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去看望同学,为同学补课。老师这样关心我们,爱护我们。我们要以优异的成绩报答老师。

虽然都是二十一世纪的孩子,可是差距为什么大呢?像有的孩子买一瓶可乐,没喝完就给扔了,但是,水泉乡水泉小学的孩子闷呢,买一瓶可乐,一人只能喝一口,还要留给老师,水泉小学的教室那么破旧,文具那么少,学生的家境又那么贫寒。可是不管教室多么破旧,文具多么少,家境多么贫寒,他们仍然坚持学习,而且成绩都很高。我们现在的环境不知道比他们好多少倍,所以我们应该更加努力的学习。学习更好!我想要是水泉乡水泉小学到城里来,也像我们一样有那么好的环境的话,他们是否还能品学兼优呢?

一个都不能少读后感4

今天,老师给我们看《一个都不能少》电影,看完这篇电影,我深有感受。

内容是这样的:“高老师是水泉村水泉小学的小学老师,因为他妈有病,所以就请了一个月的假,昂给他找了一个代课老师给学生上课,高老师走前和他说过,这教室里以前有四十位学生,溜了十多位,不可以再少一个了。”如果没少一个就奖励给他多十天,没有过多久,高老师就走了,过了几天,汽车来了,高老师的同事来了问魏老师明行光在什么地方,他说不知道,最后,让明行光被带走了,过了几天,张惠科又走了,老师走到张惠科家里,他妈说:“张惠科签了人多人前,他就和邻居的几位朋友走到城市里赚钱去了。”老师走了一天到了城市,在我张惠科……在台长楼下问:“你是台长么。”问了一天了,台长把人 叫上来说:“你有病啊,人家等了一半天还不让人家上来……”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上学的权力,不管是人都是平等的,我们现在的孩子要好好学习。

一个都不能少读后感5

XX小学的三年级老师高老师因为母亲生病要回家看望母亲,但XX小学只有他一个老师,所以村长找了一个13岁名为魏敏芝的女孩来代一个月的课。

村长找她来时说过代课会给50元,于是高老师走之前说,班里一共28个学生,一个都不少他再给她加十元。她答应了。并且给了她26只粉笔,一天用一只,来写课文给学生抄。

第一天上课时,有一名叫张惠科的学生因为调皮,把老师给的粉笔给摔断了。

后来,张惠科家里没钱,父亲死得早,母亲又生病了,为了治病,欠了几千元,所以张惠科被带去城里打工。魏敏芝知道后就和孩子们筹钱去城里找张惠科,但钱没筹成,走了一天走到了城里。

到城里后,魏敏芝找到了带张惠科来城里打工的女孩。她满心期待地问张惠科去哪了,但迎来的却是一句“他丢了。”

魏敏芝听到后并没有垂头丧气,而是拉着那女孩一起去找张惠科。她们找了一天无果,女孩走了,只剩她一人寻找。她看见街上都贴着寻人启事,就照着写了几天的寻人启事。花光了她身上所有的钱。后来一位叔叔看见了,建议她去电视台登报找人。于是她去了。

不料电视台看门的阿姨和保安却不给进,她就在门口守了三天,见一个出来的人就问一句:”你是不是台长?“后来有人告诉台长这个消息,台长才知道。让魏敏芝吃饱了饭,帮助她上电视寻找张惠科,最终找到了张惠科,也改变了那所偏僻小学的命运。有很多好心人看了消息捐赠了许多文具。

可能魏敏芝只是为了那60元而坚持”一个都不能少“的概念的,但是就是她这份固执,成就了这所乡村小学。

一个都不能少读后感6

水泉小学是民办学校,一至四年级,一共28个学生,一个老师。高老师母亲病重,需要请一个月假,村长找了小学六年级毕业的魏敏芝来代课。

虽然高老师对新来的代课老师不满意,但没其他办法,临行前千叮咛万嘱咐,要看好每一个学生,一个都不能少。要求每天在黑板上抄一篇课文,除去星期天一共是26天,而且每天只能用一支粉笔。在高老师眼里粉笔是非常金贵的,不能有一丁点浪费。张惠科是班里最爱捣乱的学生,上课在教室打闹推倒了桌子,粉笔撒了一地。魏敏芝让他捡起来,他不肯,就强拉他,相互推扭的时候,把粉笔都踩碎了,学习委员张明献小心翼翼地全部捡起来,她在日记中写到,高老师在的时候连粉笔头都舍不得扔,用手指甲掐住还要多写一个字,看着雪白的粉笔被踩得又短又黑,她非常伤心。是啊,要是高老师在,当时得多气愤,多伤心。

小魏老师点名了。

明行光,焦洁,张明献,张惠科……张惠科没来吗?

老师,张惠科被家长叫回去了。

魏敏芝来到张惠科家里,得知他妈有病卧床,父亲早年去世了,还欠了一些债,所以和邻村的几个同学一起去市里打工了。魏敏芝问了他在市里的地址,决定要把张惠科找回来,因为他答应过高老师,看好学生,一个都不能少。她去找村长,可村长不去找,所以下决心自己去,但去市里的车费可怎么办?

谁知道去市里的车费是多少钱?

一块钱……三块钱,老师我和妈妈去过一次。

那我和张惠科两人来回车费加起来一共多少钱,谁会算?

十二块钱……不对,应该是九块钱。

那谁有钱,拿出来,就算我借你们的,没有车费怎么把张惠科找回来。

老师,我们可以去搬砖,搬一块一分五,这样就能挣到车费。

好,那搬一块砖一分五,搬1000块砖是多少钱,谁会算?

老师,是150……不是,是15

15,够了,那好我们现在就去搬吧。

他们来到砖厂,厂长不在就自己动手搬了起来,整整搬了1500块,没成想帮了倒忙,但厂长看在高老师和帮助同学的份上,给了他们十五块钱,剩下的六块钱买了两罐可乐,二十多个人每人尝一口。到车站发现车票并不是三块钱,而是二十块。魏敏芝于是决定在同学们的掩护下混上车,但在半道发现了被赶下来,为了信守自己的承诺,一个都不能少,她徒步走到了市里。找到纸条上的地址,才得知张惠科在火车站丢了,于是她满大街去找,还写了寻人启事。后面有人说去电视台最管用,可门卫不让进,说除非认识台长,她在门口等了一天一夜,终于见到了台长,被邀请做了一档电视节目播出。于是全市人都知道了这件事,很快便找到了张惠科,也因此引起了社会对贫困山区教育的关注,捐助了文具和爱心款,电视台专门到水泉小学去采访。至此,张惠科才再次回到学校上课。

年代不算太远,生活有些贫困,但老师仍然坚守在三尺讲台,不能让一个同学因为贫困而失学,不能让一个孩子在求知的道路上掉队,教育的意义永远是最重要的。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功在后代。伟大的思想来自灵魂的高尚,信守承诺仍是千年美谈。感动与希望常在,一部影片可以催人泪下,更深度的是挖掘内在的意义和内涵精神。

果然,贫困的悲哀和道路的艰辛,阻挡不了求知的欲望。甘守清贫而接受大山深处的洗礼,神圣而或高尚。内心深处的善良永远焕发着光芒,灰烬的余烟不可能永远是叹息的悲哀。时光的脚步匆匆,面对美好的今天,是否更应该去珍惜眼前的明亮。

夜深了,可是心还在荡漾,久久不能平息,看到山水的贫瘠和风雨中的光辉,不禁潸然泪下。

一个都不能少读后感7

今天我们看了一部电影,叫《一个都不能少》,是张艺谋导演的。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贫穷的小山村里有个小女孩,才13岁就当起了代课老师。为了一个因为家里太穷而进城打工的小男孩,这个小女孩也进了城。她在电视台的帮助下,终于把那个小男孩找了回来。

我觉得这部电影中的小女孩很有毅力,也很坚强。看看影片中的山村学校,那么破旧的房子,那么破旧的桌椅,跟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真有天壤之别。我们处在这么好的环境里,一定要好好读书。

今天,我和妹妹去社区看了一部电影,影名是《一个都不能少》。内容是高老师要看望生病的妈妈,于是他请来了一位年仅12岁的代课老师魏敏芝。高老师临走时嘱咐班里的学生一个也不能少。可是没有多久,班里有一个学生因为家里穷连饭都吃不饱,就去城里打工了。代课老师知道后,走了很远的山路,十万火急地赶到城里,在电台台长的帮助下她终于找到了那位打工的学生。代课老师年龄虽小,但她却遵守若言、千辛万苦把辍学打工的学生找回来,真令人感动。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但在贫穷面前总是显得那么无能为力。片中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让我总是不能忘记。但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坚持学习。而我们生活在幸福家庭的孩子应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学习,自觉接受教育,长大后真正为国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天,我看了《一个都不能少》这部影片,看了这部影片后,唯一想表达的情感就是:感动。为了学生的努力学习而感动,为了老师对学生的关爱而感动!

这部影片讲述的是:水泉香水泉小学高老师的妈妈生病了,高老师要回家探望。可是,老师一走是给那些孩子上课呀,于是,便请了年仅十二岁的魏敏芝做水泉小学的代课老师。水泉乡的条件很差,连村长都半年没发工资了,而水泉小学的教学条件则更加糟糕了,连粉笔都屈指可数。开学后不久,班级里的张慧科就因为家里穷,父母有卧病在床,没办法逃学只好去城里打工。魏老师和同学们好不容易凑足了9块钱使魏老师来到城里。为了找到自己的学生,魏老师向电视台的登记人员苦苦哀求,却受尽了辱骂,但她并没有放弃,而是不知疲倦地四处寻找。几经辗转,最后,在电视台台长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学生张慧科。

我现在的环境与他们相比简直是天堂与地狱之差,我应该好好珍惜,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影片中的魏老师为了她的学生辛勤地操劳着,而现实中老师一样关心着我们,爱护着我们。我们对老师一定要尊重!

【一个都不能少读后感】相关文章:

1.一个都不能少的读后感作文

2.《一个都不能少》读后感

3.一个都不能少教师演讲稿

4.观一个都不能少的观后感

5.一个都不能少电影观后感

6.一个都不能少影片的观后感

7.电影《一个都不能少》的观后感

8.《一个都不能少》电影观后感

9.《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四百字

第五篇:一个都不能少演讲稿

一个都不能少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一个都不能少》。

今年春季开学时,我们班有两个学生没有来报到,打电话询问他们的父母,原来是出外打工了,看看其他几个班,也有类似的情况。这现象让我无比感慨,他们才上六年级,也只有十二、三岁。就这样早早地步入了社会,他们能干什么?他们的将来会是什么样?他们会不会误入歧途?我不敢想象。细细调查,我发现这些孩子都是成绩很差的学生,他们或许感到升学无望,他们或许早已经厌烦了学习。那么,孩子走到这一步怪谁呢?怪他不好好学习吗?我在思考着这个问题。

诚然,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有社会的原因、家庭的原因、更有学校的原因,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又该承担什么责任呢?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我想,要杜绝这种辍学的现象,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转变观念,切实做好学困生的帮教工作,让学困生喜欢学习、爱上校园、健康成长。

我们知道,历来对学生的评价不外乎“好学生”和“学困生”两种,其实,好学生并非完美无瑕,学困生也不是一无是处。从发展水平来说,差异总是伴随着个性发展而客观存在的。因此。在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认同学生的差异性。由此出发,教师不仅要当园丁,又要当伯乐,在学校的整体教育

活动中,让好学生、学困生都能超越自己。这也是教育创新的目的之一。

对于学困生来说,长期的失败和挫折,会在他们的心中形成成见和恐惧心理,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能有人给予他们充分的鼓励,让他们经过尝试获得成功,他们就会突破心理的囚笼,重新获得自由。

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绝大多数的学困生不仅是基础差,而且学习能力也比较差,这些孩子没有学习动力,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差、记忆力不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都有很大的问题。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不仅要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进步,唤醒他们的自信,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动力,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用正确的方法来学习,在流畅有效的学习过程中体察自己的进步,体验成功学习的乐趣,改变对学习的感觉和感情,让他们觉得原来学习并没有那么难,原来学习也可以很有乐趣。不是强制性的学习,而是成功流畅的学习体验,只有这样,才能把厌学生转变成好学生。

在我们班,有几名学困生,我的具体做法是:第一,将他们安排在最显眼的位置上,我们知道,学困生有好动、走神、自制力差等缺点,把他们放在老师的眼皮子底下,便于纠正他们这些缺点。第二,给他们每人配备一个成绩较好的同桌,便于指导他们学习,形成一对一的帮扶对子。鼓励学困生多学多问、好学生多讲多练,共同提高。第三,在课堂上,我尽可能多的给学困生创造回答问题的机会,及时鼓励他们,让他们在经历中获得进步、充满自信。第四,课下,我经常与学困生交流得失,及时发现他们的困惑及时指导,给他们布置适

量的作业,看谁做的又快又好,择优奖励。就这样,我用多种方法帮助学困生取得进步,虽然有时进步很小,但我认为,只要我们尽力了,便问心无愧。

学困生是教师教学最大的负担,也是班主任工作最关注的人群。面对这个无助和被漠视的群体。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爱护他们,教育不仅以教“好学生”为荣,更要以“教好学生”为荣。

理想的教育,一定要给学困生机会放慢进度来提高学习质量,一个学生有机会提高学习素质,远比多学一点新知识更重要。和谐社会一定是由心理健康,能高质量做事的人群组成的。

因此,让我们关注这个特殊群体,有效做好学困生的帮教工作。坚持倡导并努力营造爱心教育,将严格要求渗透在对学生的热情关爱之中,将真诚的教育建立在学生的充分理解上,一句亲切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关爱的行动,常常能以心换心,以情动情,往往能以最小的教育成本获得意外的教育收益。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反复抓”“抓反复”,不要求一次成型,而注重化整为零,分解要求,降低难度。有序推进,逐步实现预期目标,因人而异,充分发挥学生特长,寻找每个人闪光点,增强集体凝聚力,帮助这些同学找回自我,回归集体。

让我们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吧,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做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习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成

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源上杜绝辍学的现象,让孩子们呆在他们应该呆的地方,一个都不能少。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学校新来一年轻教师,校长语重心长地对他说:

考100分的学生你要对他好,以后他会成为科学家;

考80分的学生你要对他好,他可能和你做同事;

考试不及格的学生你要对他好,以后他会捐钱给学校的;

考试作弊的学生你也要对他好,他将来会当官的;

中途退学的同学你也要对他好,他会成为比尔盖茨或乔布斯!

下载一个都不能少-策划部小林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个都不能少-策划部小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江口小学五年级:庞昊指导老师:王忠琴星期二的晚自习,王老师带我们全班观看了一部十分感人的影片——《一个都不能少》。电影观看结束了,我的心却久久的不......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1 在我二年级上品德课的时候,看过一个电影,叫《一个都不能少》,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年多,可是这个电影还是让我记忆犹新。《一......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Doc张艺谋将农村教育拍摄得真实,而纯朴,映照的是真正的人性——人的本真。我们的教育现状如何呢?校舍、师资力量、环境的优越性暂且不谈,单讲课堂授课,我觉得......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

    篇一: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看了《一个都不能少》这部反映贫困山区师生学习、生活的故事片后,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憾了,尤其是当小魏老师面对着镜头,流着泪说:“张慧科,你跑到哪里去了…......

    《一个都不能少》影评

    《一个都不能少》影评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根据施祥生的小说《天上的太阳》改编。影片的剧情并不复杂,以纪录片式的风格统御了整部影片的美学,非职业演员、纪实性的拍摄手法......

    小老师——一个都不能少

    “小老师”——一个都不能少 作为语文老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不论是识字、写字也好,还是朗读、背诵也罢,都要学会发现“小老师”,当你在课堂上表扬某个“小老师”时,你留意一下其......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 篇1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只有13岁的小女孩到了只有一个老师的学校代课,老师留下一句话:这28个孩子我交给你一个都不能少,一个13岁的女孩成......

    《一个都不能少》影评

    一颗美好的心 ——看《一个都不能少》县区:凤 翔 县 学校:页渠中学 姓名:李 俊 蓉 年级:七年级四班:指导教师:张 亚 玲一颗美好的心 ——看《一个都不能少》看了《一个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