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樵《通志二十略》中的《梅妃传》素材

时间:2019-05-14 15:49: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郑樵《通志二十略》中的《梅妃传》素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郑樵《通志二十略》中的《梅妃传》素材》。

第一篇:郑樵《通志二十略》中的《梅妃传》素材

郑樵《通志二十略》中的《梅妃传》素材

郑樵(1104-1162),学者尊称为夹际先生。郑樵一生著作极为丰富,所著书达81种,669卷又459篇,传世的著作有《通志》200卷等,《通志》是继《史记》后的又一部通史巨著。郑樵30年间“乃游名山大川,搜奇访古,遇藏书家必借留,读尽乃去。”(《宋史》本传)。笔者在查找《梅妃传》资料时,在〈〈通志二十略·艺文略〉〉中未载〈〈梅妃传〉〉。〈〈梅妃传〉〉(宋人所作,作者生平无可考)说梅妃江采蘋是莆田人,但如果郑樵见到此书,肯定会收入艺文略。

最早收载〈〈梅妃传〉〉的是叶廷圭的〈〈海录碎事〉〉,书中收录〈〈梅妃传〉〉的“梅妃”、“八赋”、“东楼赋”、“桂叶眉”、“一斛珠”五个条目。叶廷圭,字嗣忠,号翠岩,福建瓯宁(今建瓯)人,宋政和五年(1115)进士,40 余年间 “未尝一日手释卷帙”,绍兴十八年(1148)知泉州,“公余无事,因取而类之,”十九年五月撰成《海录碎事》。郑樵《通志》说:“叶翠岩《海录》葸求典雅,为南渡艺林之冠”(清康熙宋思玉《海录碎事》跋)。《海录碎事》是部中型类书。叶廷圭在兴化军的邻郡泉州著成此书,此后又移知漳州。可以推知该书最早在闽地流传,郑樵读后评价很高,遂誉为“南渡艺林之冠”。

虽然郑樵未见过《梅妃传》,只从《海录碎事》中读到《梅妃传》的五个条目。笔者认为,《通志二十略·乐略第一》中所录的唐朝一些曲则成了《梅妃传》创作时的素材。以下试予分析。

1、<<上阳白发人>> 〈〈佳丽四十七曲〉〉载:“〈〈上阳白发人〉〉,唐天宝五载已后,杨贵妃专宠,后宫人无复进幸矣。六宫有美色者,辄置别所,上阳是其一也。贞元中尚存焉。”曲<<上阳白发人>>及注均出于中唐诗人白居易的新乐府<<上阳白发人>>及题序。新乐府有句:

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同时采择百余人,雪落年深残此身。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

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程毅中著的《宋元小说研究》(江苏古籍社1999年9月出版)19-23 页指出:梅妃这个人物不见于唐代史传,从故事情节看,完全出于虚构。翠华西阁事件,这个故事大概是从白居易的《上阳白发人》一诗敷衍出来的。梅妃就被写作上阳宫人的一员,但没到白发就遭难而死了。《梅妃传》在宋人小说中是上乘之作,辞章优雅。

2、<<杨花曲>>、〈〈浮蘋篇〉〉

〈〈草木二十一曲〉〉载:<<杨花曲>>、〈〈浮蘋篇〉〉。

古人早就把杨花与浮萍联在一起。〈〈埤雅〉〉载:“世说杨花入水化为浮萍。”〈〈尔雅·释草>>载:“萍、蘋,其大者蘋。”可知,杨花和萍、蘋虽为三物而实出一体。唐代,杜甫的<<丽人行>>有句“杨花雪落复白蘋”。后人有的理解为玄宗时杨贵妃与江梅妃的故事。到北宋时,苏轼的《水龙吟,又(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咏杨花落尽、一池萍碎。原注:“旧说杨花入水为浮萍,验之信然。”《梅妃传》既然是文学创作,当然也采用了这些素材;杨花(贵妃)入水化为浮萍,而大的萍即蘋,梅妃遂叫江采蘋。《诗经·召南》有《采蘋》篇,诗义为水滨采蘋、水中采藻,奉祭宗庙,赞美将嫁的贵族女子。

《梅妃传》遂说:梅妃九岁能诵二南(《周南》、《召南》)诗,以此为志;父奇之,遂名采蘋。江梅妃与杨贵妃相比而是正面人物,但元代诗人仍视杨花、浮萍、蘋三物为一体,一套《元诗选》9本,均把江梅妃与杨贵妃的人与事相混。直到清乾隆时,安徽凌廷堪(1755—1809)的《一斛珠传奇序》还说:“杜少陵《丽人行》:‘杨花雪落复白蘋,’盖为太真忮梅妃而发,杨则太真之姓,蘋则梅妃之名也。”

3、<<霓裳羽衣曲>> 《唐七朝五十五曲》载:“《霓裳羽衣曲》,河西节度使杨敬忠献。一说,罗公远与明皇游月宫,见仙女数百,皆素练霓衣舞,问其曲曰霓裳羽衣,帝默记其音调而还,故作是曲。”“忠”为笔误,实为杨敬述。

北宋时,沈括(1051—1095)的《梦溪笔谈》卷五《乐律一》载:“今蒲中逍遥楼楣上有唐人横书,类梵字,相传是《霓裳谱》,字训不通,莫知是非。”(团结社2002年出版)

据许道勋、赵克尧所著的《唐玄宗传》(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

第17章第1节,唐时,凉州都督杨敬述进献婆罗门(天竺)曲,唐玄宗以传统的清商乐为基础,融合《婆罗门曲》,进行再创造,并增加散序部分,而名为《霓裳羽衣曲》。霓裳,指女性衣裙。羽衣即用羽毛制作的衣服,道教衍为羽化登仙之意。唐代诗人张祜《华清宫四首》其二称为仙曲:“碧云仙曲舞霓裳。”王克芬《中国舞蹈史》(文艺社1987年出版)认为,杨贵妃很可能是《霓裳羽衣舞》的编舞者。《杨太真外传》卷上就载:杨贵妃“醉中舞《霓裳羽衣》一曲,天颜大悦”。早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之前,唐代诗人李益《过马嵬二首》已有句:“世人莫重霓裳曲,曾致干戈是此中。”他最早将《霓裳羽衣曲》同玄宗的“溺声色”、“招祸乱”串连在一起。

北宋大文人苏轼的《哨遍,春词》,有句:“急趋檀板,霓裳入破惊鸿起”。后人把霓裳舞、惊鸿舞分别视为杨贵妃、江梅妃的代表性舞蹈乃至代称。

杨贵妃的祖父,是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宋时,莆田已以莆中别称:“莆中荔枝胜闽中”(王梅溪谢林虑夺先红诗);名士问艾轩曰:“莆中子鱼、紫菜最好”?艾轩答曰:“荔枝、蛎房更奇”(均载南宋李俊甫《莆阳比事》卷七“乌石荔支、通应子鱼”条)。据《辞源》,莆,通“蒲”。蒲中就是莆中(莆田)。江梅妃既然是对杨贵妃的反动,是宋明文化对唐文化的反动(张乘健《〈长恨歌〉与〈梅妃传〉:历史与艺术的微妙冲突》,载《文学遗产》1992年1期);而与蒲州的杨贵妃相对应,江梅妃成为蒲中人也就可以理解了。

进士、答失蛮人伯笃鲁丁,即鲁至道,有《逍遥楼》诗(载《元诗选》癸集上册383页,中华书局2001年出版):

身世云霄上,飘然思不穷。晴山排翠闼,暮霭閟琳宫。牧笛残云外,渔歌落照中。蓬莱凝望眼,隐隐海霞红。

可知,宋时的逍遥楼在海边。鲁至道于至元三年(1337)任岭南广西道肃政廉访副使,应是赴任时途经蒲中,而赋该诗的。

4、《荔枝香》

《唐七朝五十五曲》载:“荔枝香。明皇幸骊山,杨贵妃生日,命小部张乐长生殿,因奏新曲,未有名,会南方进荔枝,故名荔枝香。”

《梅妃传》载:岭表驿使向杨贵妃贡荔实。岭表,即南海。

长生殿建于天宝元年(742),在骊山华清宫。《明皇杂录》逸文说:“ 六月一日,上幸华清宫,是贵妃生日。”但唐玄宗只在冬天去华清宫避寒,没在六月去。清康熙以后伪造的许子真《容州普宁县杨妃碑记》(载《全唐文》卷四0三)说杨贵妃十二月生。但荔枝盛夏才熟,冬日不可能进贡长生殿。因此,郑樵所注有误。小部,即小部音声,小型乐队,约30多人,均在15岁以下,始于天宝中。

早在唐代,李肇的《唐国史补》载:“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于蜀,故每岁飞驰以进。”杜甫(712-770)的《病橘》诗也有句:“忆昔南海使,奔腾献荔枝。百马死山谷,到今耆旧悲?”天宝末进士鲍防,大历中为福建观察使,其《杂感》诗也有句:

五月荔枝初破颜,朝离象郡夕函关。雁飞不到桂阳岭,马走皆从林邑山。象郡在今广西崇左县境;汉函谷关,在今河南省新安县东北、洛阳的西边。可知杨贵妃所嗜贡荔,实出南海(岭表)。北宋时,兴化军人蔡襄撰《荔枝谱》,也载:“唐天宝中,妃子尤爱嗜,„„取于岭南,长安来于巴蜀”。欧阳修(1007-1072)的《浪淘沙》词,也咏道:

五岭麦秋残,荔子初丹。绛纱囊里水晶丸,可惜天教生处远,不近长安。往事忆开元,妃子偏怜。一从魂散马嵬关,只有红尘无驿使,满眼骊山。李纲的《初食荔枝四绝句(所居报国有十八娘荔枝)》之四也咏道: 南海何年贡荔枝,知音千古有杨妃。华清赐浴娇无力,一骑红尘初到时。荔枝成了杨贵妃的代名词,使得正直文人耿耿于怀,别称荔城的莆田人更是义愤填膺,南宋时刘克庄在《和南塘食荔叹》中抨击了杨贵妃:

在昔唐家充岁贡,吟讽何止杜陵翁。南穷交州西蜀土,快马驮送如飞龙。

绛裳冰肌初照眼,玉环一笑恩光浓。惟闽以远幸免涴,一颗不到温泉宫。刘克庄高兴的是,闽地家乡的上品荔枝未岁贡帝京,一颗也没被祸国的杨贵妃沾污。

笔者有幸为名家搜集梅妃资料时发现这些资料,因此笔者认为,郑樵《通志二十略》中收集的一些唐代素材,正是《梅妃传》创作时重要的素材。〔参考文献〕

1、程毅中.宋元小说研究,南京:江苏古籍社,1999.9,19-23页

2、许道勋、赵克尧.唐玄宗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本文已经发表)

第二篇:乡土地理素材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郑成钊)

乡土地理素材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遂溪县第三中学

郑成钊

由于地理环境的空间广大性,人们难以通过直接直观的观察获得全面的地理表象,而地理表象总是借助间接直观和语言的直观性并通过想象建立的。乡土考察、观测不仅提供直接直观的基础,而且接近学生生活的实际,以此获得的资料成为必要的直接学习载体,便于理论联系实际,由已知推未知,获得更多的地理表象。乡土地理内容是重要的地理信息资源之一,是向学生进行正确的人地观教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因此,新课标对乡土地理更为重视,强调教学内容与过程,注意联系乡土实际。

原苏联地理学家斯·费·奥勃罗契夫说:“要成为本国真正的公民,就必须研究自己的国家,首先应该研究自己的乡土,研究乡土的自然、资源、历史。”这亦突出了乡土地理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事实上,教学时结合乡土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其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究性学习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爱国、爱家乡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可持续发展观等;从而使地理教学更有效地实现地理课程的三维目标。因此,在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教学中,个人认为:应当充分利用乡土地理素材,将其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

那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将乡土地理素材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更好的促进新课标的实施呢?

一、利用乡土自然地理素材探究自然地理现象的成因

各种自然地理现象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而知晓自然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基本规律,有利于人类趋利避害,促进人地关系协调发展。

根据学校教学楼在冬夏季正午前后的太阳光照情况,探究地球公转运动对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南北移动规律及其影响。本校经纬度位置约为(21°23′N,110°15′E),教学楼基本呈南北坐向。学生据此可以比较冬至日与夏至日交替变化过程中,正午前后太阳在空中的位置,教学楼的影子及太阳光线入射室内的情况。由此推知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规律及其影响(如教室南北窗户窗帘的吊乡土地理素材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第-1-页

共5页 挂)。

此外,冬季的冻雨,“一场北风一场冷”,夏季的暴雨与台风,以及雷州之雷等自然地理现象在遂溪境内(雷州半岛)发生变化过程,学生都亲身经历,我们也可以加以引导,运用相关原理进行探究、阐释。

例如,2008年1~2月的冻雨,同学们都有深切的身体感受。由此,我们可以根据这种情景感受,引导学生探究:“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同时出现的“雨” 又由哪些条件形成?先由学生分小组讨论,比较讨论结果,我再给出提示,点拔思路,如:全球大气环流的变化,冬季风的强弱,南方湿润气流的来源等,最后总结其成因及推导人类应采取的应对措施。又如“一场北风一场冷”,这也是学生冬季熟悉的经历。首先,让学生判断是什么天气系统造成的,有学生回答出了正确答案:冷锋系统;然后我让学生画出冷锋示意图,再鼓励学生根据“北风”到来前后经历的天气变化情况(暖→阴雨→晴冷),结合冷锋系统知识进行解释,并加以印证。这样学生对这个知识点就能理解透彻,印象深刻。同样,春季时出现“一场春雨一场暖”的现象,也可依此类推加以解释。“雷州半岛”名称源自多雷,作为半岛的一员,每个学生最为熟悉不过了,学生也可以通过外省(江西、湖南)老师来印证:雷州半岛确实多雷。在学习了大气运动的相关知识后,我就提问:雷州半岛多雷暴,同学们可否根据学过的知识进行解释? 学生热情骤起,都想知其所以然。借此机会,我再引思:雷暴产生于积雨云中,属于强对流天气系统。那么,雷州半岛有何有利条件易形成大气的对流运动呢?通过雷州半岛示意图,同学们迅速启动思维,联想有关大气的知识点进行探讨。综合学生的回答,最后总结出解答思路:雷州半岛纬度低,夏半年太阳辐射强;三面临海,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东西两岸海风易在半岛上辐合上升;中部地势偏高,对气流起抬升作用;由此形成了气流强烈的垂直对流,于是雷暴产生了。此外,还可以补充一些相关的科研探索资料,如西南季风与东南季风在雷州半岛相遇上升;玄武岩台地含铁质多,易引雷;半岛底下地表岩层有一个相互串通、活动漂移的强磁区域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及思维,培养其科学探索精神。

乡土地理素材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第-2-页

共5页 其它诸如西溪河的水文观测,本校周围的砖红壤与水稻土的比较,典型植被类型例析等都可以作为案例应用于相关自然地理原理、规律的分析说明。通过探究各种乡土自然地理现象产生、发展变化的成因,从而理解掌握相关自然地理的原理与规律,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实现了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二、结合乡土人文地理素材,探寻人类活动区位因素的分析思路方法 人文地理课程主要介绍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突出人地关系的可持续发展。其中心内容又注重对各种人类活动区位因素的分析,说明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也要注意避免理论到理论,教学时应精心选择学生熟悉的地理事象,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地理问题,对学生发展自己生存能力有启示,有帮助的地理素材,尤其是一些典型的乡土人文地理素材,这样更加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例如,在教学《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时,让学生根据遂溪县农业生产情况,说出本地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什么?由于很多学生来自于农村,所以都比较熟悉家乡的农业生产,很快就答出是水稻种植业。再根据自己参与过的水稻种植生产过程,结合本地其它的情况,概括其特点;结合本地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分析其形成的条件。然后让学生总结出分析农业生产区位条件的基本思路。

再如,学习《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时,我就结合遂溪的制糖工业(最甜的工业)、白坭坡工业区等,布置学生实地考察、调查和了解,并尝试着分析总结其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由来自各个镇的同学介绍糖厂的分布,了解各糖厂日榨蔗量、蔗区的范围以及水源状况等,引导学生总结各个糖厂的布局有哪些有利条件?(水源、蔗源、运输条件、市场、能源、政策等)

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及影响》则可根据遂城的交通进行教学。

如廉江经遂溪往湛江的省道S287线,该线在遂溪县城过境时,曾几经改道(湛川路→中山路→ 建设路→文东路),到现在新建过境道路经本校北缘穿过,再经遂溪火车站西南缘至化州路口汇合至湛江。结合绘图(遂城简图)提问学生:该省道经遂城的布局变化原因是什么?对沿线地区有何影响?学生实地考察后,对其变化有深刻的认识,因而能根据实际总结出其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教师再乡土地理素材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第-3-页

共5页 加以点拨,活化其理论知识,达到学以致用,正所谓“有用的地理”。白坭坡工业区是遂溪近几年规划建设的民营科技工业区之一,位于城南近郊,有白塘线公路、207国道及渝湛高速遂溪出口处交汇于此。布置学生实地考察了解其交通优势及土地资源、基础设施、村庄分布、政府政策、原料、劳动力、市场等,并结合工业区位理论总结出其区位优势。学生由实践出真知,从而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并能灵活运用,而且此过程也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发展的思想感情,达到新课标准。

三、分析乡土区域差异,探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探讨乡土自然、人文地理环境特征的成因,理解和掌握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规律,懂得分析人类活动区位因素,从而知晓如何协调区域内的人地关系,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通过分析乡土区域内部差异,从而理解乡亲们如何因地制宜、合理安排生产活动,促进了家乡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在探讨《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这一内容时,由来自各个镇的学生代表说出本镇在本县比较著名的物产,如岭北的香米、下六的番薯、北潭的海鲜、沙古的萝卜干等。接着 我再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区域为什么物产不一样?主要受哪些主要因素的影响?很多时候,学生只是了解一些现象,而缺少对地理事象内涵的认识,因而,我们应该将教学内容搬到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发掘其思维。根据我的提问,同学们纷纷讨论各种产品的生长环境。岭北的同学介绍:岭北多赤泥地,土壤的水肥结构好;下六的同学最兴奋:下六番薯有两品种“女儿红”和“香芋薯”,按一定的种植方式种植在北灶尾和下六村委会的一块填海地上,其特殊之处在于“填海地”,其土壤环境孕育出其极品番薯,这些极品番薯更远销到广州、深圳等地,声名远扬。而北潭的同学和家住在县城、常吃到北潭鲜鱼的同学则赞美北潭海鲜的味道鲜美、绝无其它杂味,根据有关人士的介绍,这归功于北潭的海洋生态环境的优越性,海洋环境污染破坏极少。凡此种种,均突出反映了区域自然环境的不同,人类活动也有相应的差异性,这就说明人类应该因地制宜、合理安排相应的生产活动,充分发挥其区域优势,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获取最大的效益。还有,学习《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时,结合中国国情推知:乡土地理素材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第-4-页

共5页 中国应该走生态农业道路,那么,我们家乡有没有这样的农业呢?来自马六良村的同学说:“我村的养猪、养鱼、发展沼气可算是一种吧?”我就请该同学介绍猪、鱼、沼的基本生产过程。再由学生根据其生产特点及影响判断其是否是生态农业。接着我再补充一个案例:北坡镇农民徐勇才利用大棚发展鸡菜轮作,取得了很高的效益。他利用大棚保温控光原理,年初养鸡,两个月鸡出栏后,将鸡粪地翻一遍,再种植蔬菜、豆角之类等,收获完毕,又养鸡。这样周而复始一年,效益高出单纯种菜一倍以上。提示学生可迁移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生产的优点来分析大棚鸡菜轮作有哪些优点?是如何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相统一的? 首先可以根据市场行情,调整种养结构,提高大棚效益,鸡价贵时,可以连续养鸡几批;当菜价高时,可以连种几茬菜再养一批鸡。二是鸡粪既可以改良土壤,又可以节省化肥,而且种出的菜嫩滑甜口。三是养鸡不连续,鸡病不会连续传染。四是养鸡比种菜劳动量小,故轮作比单纯种菜的劳动量小。

综上所述,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引用相关的乡土地理素材渗透到教学中,能丰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感性认识,使教学情景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内容更易为学生理解、接受,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以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活地理课堂教学、深化教学重难点,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乡土地理素材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第-5-页

共5页

下载郑樵《通志二十略》中的《梅妃传》素材word格式文档
下载郑樵《通志二十略》中的《梅妃传》素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