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浅谈语言课的本色教学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浅谈语文课的本色教学
【引子】
语文是什么?
曾以为,语文就是对一篇篇课文进行分析串讲;
曾以为,语文就是训练学生会听、说、读、写;
曾以为,语文就是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
„„
语文是什么?或许一千个语文老师就有一千种答案,或许昨天、今天、明天的语文会有着不同的答案,但今天的语文应该去掉更多的浮躁、繁杂,要真真实实、扎扎实实、朴朴实实,还原本色, 返璞归真!【现状篇】
【镜头】1有位教师在教《秋天的图画》,新课一开始,教师利用多媒体让孩子欣赏秋天的美景,接着感知课文,读读说说秋天美在哪儿?然后不惜耗费大量的教学时间分小组讨论、合作画画、比赛读书等等,在这些活动中便学完了全文。【镜头】2一位教师执教《清澈的湖水》一课,教师为了让学生树立环保的意识,便让学生扮演该文中的小洁和丢纸的小男孩,将故事向下生发。同桌练习、上台表演,进而发出号召写环保标语,直到学生变成一个环保专家为止。【镜头】3有些老师在教《司马光砸缸》《跳水》《称象》等课文时,着力于引导学生想出更多更好的救人或称象的办法,美其名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伟大的友谊》致力于体会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谊何以伟大,美其名曰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上《落花生》努力于探究怎么做一个像花生一样的默默无闻的奉献自己的人,美其名曰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读《鸟的天堂》注重于感受大榕树如何如何美丽,美其名曰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剖析篇】
第一,虚。语言训练不落实、不到位,花花动作多,花拳绣腿多,花里胡哨多。内容庞杂,课件繁杂,这在公开课上更甚。教师不范读,不板书,淡化了教师的指导作用。虚,还表现在课堂上不抠词抠句,不纠正学生错误的语言,不辨析词意,不辨析字形。脱离文本的议论纷纷太多,自由诵读的琅琅书声太少。课件把学生的兴趣提起来了,可真正面对文本的时候,学生反而失去了兴趣。有些课画蛇添足,文本还没弄清楚,就塞进了一些课外的东西。
第二,闹。课堂上热热闹闹,没有给学生思考的余地,也没有给学生质疑的机会。闹,反而使课堂沉闷,学生的心灵之窗紧闭,没有另类的声音,没有独特的感悟,没有多元的结论,没有因思维撞击而迸发的火花。
第三,杂。由于语言文字训练不落实,语文活动没有很好地开展,因而另一种形式的“架空分析”有所抬头,即以牺牲工具性为代价的所谓张扬人文性,成了课堂上另一道风景。它所表现出来的现象是:语言文字太浅,思想内容太深。教师用大量时间去深究文本的思想内容,而削弱了对语言形式的把握。杂的表现之二是各种非语文现象、非语文活动占据了课堂。课堂上吹拉弹唱尽显其能,与语文本身没有多大的关系。【策略篇】
一、削枝去叶 删繁就简——简简单单教语文
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课。不要硬给语文课加重任务,拔高要求,也不要脱离学生实际,求全、求多。不要把教学环节设计得过于复杂,也不要使教学方法花样翻新,更不要让课件充斥课堂,喧宾夺主。现在很多课,尤其是公开课,容量太大,节奏太快,课件太多。教师连珠炮式地讲话,手忙脚乱地演示,学生急匆匆地对答,扫描式地观看,没有回旋的余地,没有咀嚼回味的时间,知识如浮光掠影,训练似蜻蜓点水。如此,知识如何能内化?技能如何能熟练? 语文课要“消肿”、“减肥”、“瘦身”,化繁为简,削枝去叶,突出主干,凸显主体,理清主线。
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赤壁之战》时,按照“板块式”的设计思路,给整节课大致设计了三个问题板块:
1、孙权在赤壁之战的庆功宴上会给谁记一等功?
2、他的功劳簿里应该写下哪些内容?
3、战争结束后,周瑜和曹操会对战争作怎样的总结?学生似是为剖开谜底,似是为心中的英雄歌功颂德,似是为自己的成功找理由„„满怀探求之心,埋头课文纷纷开始了主动而积极的阅读实践活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真实而独特的思维火花不时迸射。这堂课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抓住文章的主线,设计的三个问题辐射到了整篇文章,有效地统领起对整篇文章的感悟,充分的削减许多琐碎的提问,扩大了学生领悟、交流的空间。在教学的每个版块中,没有纷繁的头绪,没有生硬的环节,给师生活动留有很大空间。
这就告诉我们,一堂课,目标要集中,任务要单一,要求要明确,训练要落实。言其少也、精也。而不是说只有一个要求,一项任务。也要重提“精讲多练”,精讲,即讲精华,讲精髓,讲精炼,画龙点睛,提要钩玄,要言不繁,惜时如金。当然也要求学生问答简明扼要。当然,“删繁就简”并非灵丹妙药,但是至少它能消除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束缚,带给课堂以神清气爽的舒畅。
二、咬文嚼字 琅琅阅读——扎扎实实教语文
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性学科,母语是民族之魂,国家之根,智慧之泉,创新之源。从小打好学习母语的基础,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奠基固本,要求切实,训练扎实,效果落实。
1、字词教学 扎实有效 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认为,小学一至六年级每一课生字学习都是重点。当然,由于各年级教学侧重点不同,占据课堂的时间可以有所侧重。低段以识字为主,学生平均每天要识字十多个字。因此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开展各种活动和游戏,帮助学生识字就非常重要。如教学“乌”字,用简笔画画一只没有眼睛的小鸟,“鸟”字去掉一点为“乌”。教学“灭”字做个小实验,在一个小铁盒里点燃纸,待火势到适当程度,用一块合适的小板子盖住小铁盒,稍后拿开板子。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种种变化,讲述一些有关火的知识,尤其是一些灭火的知识。最后,总结:用一块板子“一”把“火”盖住,可以“灭火”。
“猜谜语”识字是教师常用的方法。如“一口咬掉牛尾巴”是什么字?(告),“八只脚”是什么字?(趴),“十八张嘴”是什么字?(杏、束、呆、困),“王老师和白老师坐在石头上猜谜语”是什么字?(碧)„„ 学生猜谜语的过程就是识记字形的过程,这种识记不同于机械识记,是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印象深刻。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和学生一起“在汉语中沉浮”,运用各种方法,走进词语的世界。在词语教学中,掌握词语不仅仅指理解词语的字面含义,更应侧重于词语的理解领会,使得言语的理解与心灵的丰富同步,让词语进入学生的心灵,成为学生心灵的一部分,并籍此来提高学生的言语品位,展现语文教学的本色。如何提高这一目标呢?笔者认为,要在教学过程中千方百计让词语教学“厚实”起来。
2、书声琅琅 情意浓浓
本色语文的课堂应表现在“读味”上,读出浓浓的语文味。琅琅的读书声,是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朗读是唯一不可替代的融通语言和精神的言语学习方法。在琅琅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与作者的心灵直接交流,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
例如《天鹅的故事》的教学,教师为了让学生读得尽兴,读得深入,读得透彻,让学生扮演学天鹅的叫声,让学生给天鹅戏水的图画加标题,还在学生动情时激一激,不时为学生的朗读推波助澜,煽风点火。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情意浓浓,充溢了整个课堂。你能说这堂课中媒体是多余,教师的激情是作秀,创意是哗众取宠吗?正因为这堂课上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课堂才有了情趣,读书才流露真情,课堂教学才变得简单有效。
今天,我们的语文课堂要少些花架子,多些扎实有效的朗读、品味、运用,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当然课堂也需要亮点,更需要我们语文教师的别出心裁。像现在提出的“和美语文”、“特色语文”、“个性化阅读”都是老师们对教材的独特解读,颇具匠心。这些都是简单语文教学中精彩、别致之处。
三、张驰有度,毫不浮夸——轻轻松松学语文
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气氛,让学生轻轻松松、开开心心地学习,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放言高论,尽情地表露他们的喜、怒、哀、乐,毫无顾忌地表达他们独特的感悟、独特的理解和独特的体验。当然轻轻松松学语文,并非降低要求,放松训练,而是营造氛围,研究策略,讲求方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空中,轻松而愉快地高效率学习。
一位教师曾这样上《钓鱼的启示》这一课:
1、自由读,引导学生“批注” 师:孩子们,《钓鱼的启示》一文中有许多印刷的空白,这是有待咱们开发的“黄金地段”,咱们可以充分利用,在此批注,写下自己的理解、感受、欣赏、评价。
2、交流“批注”,教师与学生对话 师:孩子们,看了你们书本上密密麻麻的阅读批注,我知道你们的批注是“丰富”的。下面,大家和我一起交流批注成果,好吗?(生:自由交流;师:创设对话情景,主持对话)
3、提供“自助餐”式作业
(1)摘录文中优美词句。(当天完成)(2)将文中某句话改造成自己的一句格言警句。
(4)你可以独立为自己设计一项作业。(本周内完成)教学中,老师解放了孩子的头脑,解放了孩子的双手;解放了孩子的心灵;给予孩子合作的机会;给予孩子选择的权利;给予孩子成功的喜悦。才会带来简约而不简单的课堂。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课堂上,老师简简单单、扎扎实实教语文,学生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学语文。师生共同栖息在丰富多彩的语文田地里,享受着语文的无穷魅力。这就是“倡简、务本、求实、有度”的本色语文。
第二篇:赏析“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课程:美学与修养班级:11020341X 姓名:纪宏龙学号:
21自然美
——“赏析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语出自唐/李白《经离乱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增江夏韦太守良宰》。字面意思是说像事物如同刚出水的芙蓉,质朴明媚,毫无雕琢装饰。欲指文学作品要像芙蓉出水那样自然清新。这两句诗赞美韦太守的文字自然清新,也表示了自己对诗歌的见解,主张纯美自然——这是李白推崇追求的文章风格,反对装饰雕琢。而我觉得这句话同样可以运用于关于容貌的理解上来。
上了牛老师的美学与修养之后,我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什么才是真正的美女帅哥呢?资质愚钝的我上网查了一下关于网络上给出的关于帅哥美女的解释:
首先,真正的美女她们是独立的,这种独立不是与世隔绝,而是生活上的负担可以自己扛起,不需要别人的资助,因为独立的女人才更自信,感情上给予唉的人无私的奉献,她们忠于公益事业,因为有爱的女人,菜更丰富。其次她们是智慧的,这种智慧不是尔虞我诈,而是对纷繁的社会,有一套自己的处世哲学,因为有智慧的女人才永远年轻。还要有好的相貌和身材。家庭方面也要相夫教子,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而帅哥则是对容貌姣好的男子的统称。又叫美男子、型男、俊男。就是帅哥。现代人认为,男子五官清秀,双眼有神,英武高大,且有才华,气质优雅,即为帅哥。
而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似乎过于在乎容貌了,多少人整天花大把大把的时间花在化妆上,又有多少人不惜巨金以及医疗危险通过整容达到自己美丽的目的。我想这是人的虚荣心或者是太现实。在现在这个社会,大多数是以貌取人,那么有些人就想整容。但整容有好处也有坏处,它是可以增加人的自信心但也有可能留下整容后遗症,毕竟不是自己原来的样子,有些人就不太能接受。想变漂亮的方法不一定就是整容,也不一定就要变漂亮,你对自己有信心就会认为自己是最漂亮的,不一定做什么事都是靠美貌来完成的。例如,你可以通过增加自身的修养来培养一种气质。于是,在越来越多的整容之下,“自然美”成了主题。
自然美,是指各种自然事物呈现的美,它是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它的社会性指自然美的根源在于实践,他的自然性指自然事物的某些属性和特征是形成自然美的必要条件。自然美作为经验现象,是人们经常能够欣赏和感受的。
美的起源和艺术的起源都离不开和人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仁化”了的自然;另一方面人自身也得到了改造,经过数百万年的生产劳动,人逐渐锻炼出了灵巧的双手和高度发达的大脑,形成了人所特有的感官和感觉能力,以及人所独具的道德感和美感这样一些高级情感。知道这个时候,自然界对于人来说,才开始成为审美的对象。
自然美的领域也是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逐渐扩大的,是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自然事物愈来愈多地成为能够为人服务的、使人感到可亲的过程中不断宽展的。
总之,自然美产生的根源是人类社会实践。是实践把自然和人联系在一起,是自然没得以产生。随着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发展,人类与自然的联系越来越扩大,一方面自然作为人的物质生活对象,范围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自然作为精神生活的对象也在不断扩展。
自然美的范围也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扩大。
美的自然对象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经过人们直接改造加工、利用的对象(如土地、园林);另一种是未经直接改造的自然(如星空、大海、山川)。
前一种与社会事物的没接近。这种景物凝聚这人的劳动,经常作用与人们的感性和理性,唤起人们的审美愉悦。如春天生机勃勃的秧苗,秋日金黄的硕果,绿的的山林,雪白的羊群。民歌中写道“麦田好似万丈锦,锄头就是绣花针,公社姑娘手艺巧,绣的麦苗根根青。”苏联著名文学家高尔基在论述这类自然美时说:“打动我的并非山野风景中所形成的一堆堆的东西,而是人类想象力赋予它们的壮观。令我赞赏的是人如何轻易地与如何伟大地改变了自然”。
后一种自然美的根源仍离不开自然和生活的联系。它们作为人们的生活环境而出现,或是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的来源,她们是人类生活劳动不可缺少的东西,因而给人以美感。例如太阳,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美得令人心旷神怡”,是因为它是“自然界的生机的源泉,恩泽万物,也使我们的生活温暖,没有它,我们的生活便暗淡而悲哀。总之,太阳是直接有益于人的生命机能,增进体内器官的活动,因而也有益于我们的精神状态。”
自然美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人的本质力量在自然事物中的感性显现,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具体来说,自然美主要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第一,构成自然美的先决条件是自然美事物本身的资料、色彩、形状等自然特征。没有这些自然属性,也就没有自然美。
第二,自然美偏重于形式。一般来说,美的事物总是体现为内容与形式两方面的统一,但不同的美侧重的方向有不同。自然美主要表现在形式方面。自然美的内容往往是朦胧的,不确定的,而自然美的形式却是具体的、直接引发美感的,因此形式在自然美中占据突出和显要的地位。
第三,自然美具有联想性,自然五之所以给人美感,往往与人们中产生的联想有关,而且联想越丰富,越奇妙,这种美感就越浓烈。
第四,自然美具有变易性。自然美的变易性是指自然美具有变化不定的特点。许多自然物的形态不是固定不变的,人们对自然物的观赏角度也是可以改变的,这是产生了自然没的变易性。
正如以前看过的一个小品,郭达和苏岩演的。小品场景是,许多单身男女在电视征婚,其中女六号对身为男二好的生物学家倍有好感,于是她自以为能博得生物学家的好感而穿着一些古怪的动物服饰。生物学家被这只疯狂的火鸡吓得够呛,但最后他发现其实女六号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好姑娘。在最后一刻,他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不是恰恰暗示,我们生活中那些自以为是的姑娘把自己整来整去,但其实是失了真我。
第三篇:天然去雕饰 清水出芙蓉---李白《静夜思》翻译比析
天然去雕饰 清水出芙蓉
------李白《静夜思》翻译比析
摘要:《静夜思》,寥寥数语,李白写来轻灵曼妙,浑然天成。没有渲染的情感,也没有雕琢的词藻,平淡的语言娓娓道来,道出了千百年来游子的思乡心切,如清水芙蓉,不带半点修饰,淡与柔的意境跃然纸上。本文通过对李白《静夜思》三种英文译文的赏析,从意境的角度探讨了在翻译李白这首诗的过程中,如何力图解读并再现原诗中的意境,达到准确的传译目的。关键词:《静夜思》;意境;译文赏析
一. 《静夜思》
中国古代诗歌中,有大量抒写乡情的篇章。李白的《静夜思》,是这类诗歌中最为人熟悉并传诵的一首。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静夜思》中的乡情,十分轻淡,给人亲切而真实的感觉。不但古诗中常见的那种客子思乡怀亲的悲愁与痛苦看不到,就连游子常有的孤寂和凄清之感,都淡得使人觉不出来。正如沈德潜所评:“旅中情思,虽说明却不说尽。” 它抒发的乡情,就像诗中那弥漫于天上地下的月光,轻盈似纱,清淡如水。这种感情,以柔美、温和为特征,具有平凡生活色彩。只要一读到或听到这首诗,人们并不感到心灵的强烈震撼,只是心弦被轻微地拨动了一下,从而引起一种熨贴的、和谐的美感。正如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他称《静夜思》为“妙绝古今”。
二.意境
关于意境,赵则诚等指出“意境指的是通过形象性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描写,能够把读者引入到一个想象的空间的艺术境界。意境的根本构成在于情景交融,它包含着两个方面,即生活形象的客观反映方面和作家情感理想的主观创造方面。前者叫做“境”的方面,后者叫做“意”的方面,这两个方面有机统一浑然交融而形成意境。”[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攄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2]。所以我们看出,中国的诗人、文艺理论家大都认为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在于意境。意境是诗歌的灵魂。无意境,诗歌便成为无灵魂之躯壳。
因此对于译者来说,在将古诗译成英语时,有两个任务:首先他要以原文读者的身份领略原诗所传达出来的意境,力求与原作的诗人达到情感上的共振;其次,他在尽量忠实原诗的基础上,要将原诗的意境通过另一文字传达给该语言的读者,让这些读者也能置身于其中,接受意象,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下面,我们且看原文之意境。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普通的景由动词串起,构成一幅画。画中人、景、物在静谧中和谐。周收拾以其静态的文字表现流动的画面,在静谧中不死寂,却又在画面中留出一块空白,让人感受那说不出、道不尽的浓重的思乡之愁。音、形艺术的效果,情景交融的画面,画外无穷的乡愁,构成了整首诗的意境。
三.译文赏析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一[1]:
Before my bed a pool of light— O can it be grost on the ground? Looking up, I find the moon bright;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Translated by 许渊冲)
译文二[2]:
In the Still of the Night I descry bright moonlight in front of my bed, I suspect it to be hoary frost in the floor.I watch the bright moon, as I tilt back my head, I yearn, while stooping, for my homeland more.(Translated by 徐忠杰)
译文三:
In the Quiet Night So bright a gleam on the foot of my bed, Could there have been a frost already? Lifting my head to look, I found that it was moonlight, Sinking back again, I thought suddenly of home
(Translated by Witter Bynner)
这首诗是绝句。一、二、四行“光”“霜”“乡”押“ang”韵,格律工整对仗,“明月光”与“地上霜”,“举头”与“低头”,“望”与“思”前后相互照应,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含蓄、洗练、自然的特点。全诗只有五言四句,却在音律和韵律中构成了强烈的音乐美,达到了“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绝妙。下面,我们看译者又是如何与诗人静默相契,心物相融,意境生发,与原文相得益彰的。
从许渊冲的译文中,我们可以该诗翻译的紧密严谨,天衣无缝,层次错落有致,韵脚起伏跌宕。
一、三行与二、四行的尾韵,采用abab式的韵脚(light;ground;bright;drowned),使译文对仗工整,音律和谐,琅琅上口。全文每行音步与原诗音节大致相当,且基本采用抑扬格,使整首诗读起来轻重分明有序,达到了韵律的和谐优美,体现了原诗的音美。此外,译文在句式上排列整齐,错落有致,选词精到。译文中三、四句中的“looking up” 与 “bowing”在意义上相反,与原文相呼应,对比鲜明,彰显了诗人激烈的内心活动,形式上采用谓语动词,以静显动,更突出月夜的静逸,同时也增强了译诗的节奏感。第四句的“homesickness”和“drowned”两词,直接点题,诗人的孤单寂寥和思乡之苦跃然纸上,使全文主题鲜明,感情得到升华,让读者印象深刻,产生共鸣。并且译诗整体语言简洁清新,没有冗长华丽的词句和复杂的修饰,充分再现了原诗的形美与意美。
徐忠杰的译文,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直抒胸臆,以白描的手法再现了诗人笔下皎洁柔和的思乡之夜。译文押了尾韵,韵脚为abab(bed;floor;head;more)。原诗三个动词“疑”、“望”、“思”,译者通过使用动词suspect、watch 和yearn,与原诗交相呼应,表达了原诗的由疑而望,由望而思的过程,脉络分明,在有意无意之间,旅中情思,跃然纸上,让人读后回味无穷。
Bynner的译文,运用的是自由体形式,其特点是文思精细,颇成工巧。开篇“So bright”,起笔突兀,高屋建瓴,但却引人入胜,让读者有一种往下看的迫切心情,这里用的是隐显手法,译者有意隐去“月光”不说,让读者去想象,这种写法,可谓绝顶高明,用“隐”来激发想象,从而拓展了“显”的意境。它为吕叔湘先生所激赏:“译文第一行不点明是月光,只说是亮光,第二句用问话来活画出一个‘疑’字,然后第三行用found来表示恍然大悟,可谓能善体诗人之意。原诗先说出月光,‘疑’字反而无力。要是我们不为这首诗的名气所慑服
[3]
的话,竟不妨说译诗是青出于蓝。”然后在后两句里也确切使用了“一般过去式”的“谓语动词”,使全诗清清楚楚地呈现追记的层次。再者,译文最后一句用“suddenly”一词,是译者根据上下文对原诗的延续和再创造。从“望明月”引发的“思故乡”是触景生情,是一瞬间迸发出来的,是突发奇思,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蕴义。而“suddenly”一词,把漂泊异乡孤寂游子对月哀怨之情的宣泄推到了极致。
四.结语
中国古典诗歌无论在内容,音韵和艺术手法上,都已经获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然而就是它的这些特点,给诗歌翻译带来了重重困难。但是,如果充分利用译入语的优势,再现诗歌的意境也不是不可能的。通过分析欣赏诗歌的译文,让我们了解译者对原诗意境内涵的理解和对英汉两种语言之间不同的用词、韵律节奏等方面的掌握,能够帮助我们提高对中国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同时也更好的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别,也能提高我们在英汉翻译实践中的能力。
[1] 孙迎春.张谷若翻译艺术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3] 吕叔湘.英译唐人绝句百首[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