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暑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
文章摘要:“没有逃过课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这是在大学校园里流行的一句话。由此观之,逃课现象的普遍性。关键词:大学生 逃课 行为 原因 现象
难道只有“一个讲台和一块黑板”才是课堂?很多大学生如此发问。时下大学校园里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大一是“实习生”,观察积累,瞅准机会,偶尔逃之;大二是“熟练工”分轻重缓急,酌情逃之。大三大四是“老油条”,逃课没商量。据调查显示,高校专业课逃课率在20% 左右,基础课的逃课率在25%以上,至于哲学等公共课则高达50%。逃课成了“必修课”,必修课成了选修课,选修课相当于没课—— —在大学校园里流行的这句话成为一些大学生的真实写照。面对逃课一族,很多人批评大学生叛逆、自由、散漫。然而,我们也看到,在很多高校,名师的课堂总是“人满为患”。对大学生逃课不能简单地求全责备,相反要引起我们对高等教育的反思。大学生逃课现象应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是大学生自身自律能力不够、放任自流;另一方面学校应该认真反省,课程安排得是否科学、讲课内容是否陈旧。
一、为何“大学生逃课”?
综合上述逃课特点,联系大学生上课的相关因素,本文作以下分析:(一)学生因素
1.学生对专业不了解,缺乏专业兴趣。目前,高考志愿填报时的情况一般是“学生管分数,家长老师填志愿”。由于近年来专业细致化和各种新兴专业的产生,许多家长、高中老师对专业并不了解,只是盲目为学生填报热门专业。进入大学后,随着年龄的增大、年级的升高以及与社会的多方面接触,学生越来越能理性地认清自我,一部分学生会发现自己所学专业并不适合自己或者对其缺乏兴趣,于是产生反感甚至厌恶情绪,置身于一种麻木或相抵触的学习状态,“逃学风”也就应然而生。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逃课现象越发严重。
2.学生对“由家庭到学校”环境转变的消极适应。从中学走人大学,从家庭生活走人集体宿舍,也就是从父母的管束下走入了一片“自由”的天空。面对这样的转变,学生所要和所能做的就是去适应。“如何去适应”成了学生在校发展的分水岭,而学生以往所受的家庭教育方式对此则有非常大的影响。(二)学校因素
自2000年以来,高等院校开始大范围的扩招,而且每年都呈递增趋势。许多大学在制度和配套设施建设上由于跟不上扩招的速度,使高等教育模式出现了种种弊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逃课的现象。
1.大学重研究轻教学的管理现状。大学的定位应是教学与研究并重。但是,现在大学的实际情况却是本在研究,面在教学,研究高于教学。在大学,每个专业、每门课程都有其特殊性,教学的质量无法用分数等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教师评定职称时依据的仅仅是教学课时的数量,更注重的是科研成果。课上得好与坏没有太大关系,写一篇核心期刊的论文更关键。
2.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不协调,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长期以来。高校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之间都未能默契配合。教学管理一条线:部分教师上课满堂灌,只管传授专业知识,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则不闻不问;学生管理一条线:学生管理工作者与课堂教学几乎脱钩,只注意让学生多从事社会工作,有的还让学生旷课来协助自己的工作,使学生逃课有了冠冕堂皇的理由。
另外,学校虽有校规校纪,但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例如,有的学校规定一学期累计旷课达多少节便要给予一定的处分,但在执行规章制度时却流于形式,很少有学生因旷课而受到处分的。类似的规章对学生没有起到应有的约束作用,造成学生逃课没有顾忌,不思后果。
再者是任课老师和管理人员检查监督力度不够,使学生有了可乘之机,特别是大课。由于其考勤检查难度较大,再加上大教室的扩音设备不理想,学生听不清老师讲话,造成大课逃课率较小课偏高。
3.学校对非专业课的管理相对忽略,公共课、选修课流于形式。加强专业教育,造就品牌效应,是每所高校所注重的。但这样难免就会出现忽略对公共课、选修课等非专业课的管理,忽视人才的引进与教学质量的提高,相同的教师、相同的教案一教到底。另外,再加上课程往往采取上百甚至几百人的大课教育方式,学生兴趣自然降低,加上无法有效管理,逃课现象大量出现。
“年年岁岁花相似”的选修课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与社会、专业的需要。少数好的选修课又是人满为患。学生为了修满学分不得不选修一些自己根本不感兴趣的课程,因此,逃课现象在所难免。(三)教师因素
1.部分教师自身素质不高,教学方式过于陈旧。教师在授课时要对教材的内容做进一步的发挥和升华,理论联系实际,站在科技、知识时代的前沿,开阔学生的眼界,使他们能较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由于部分教师,尤其是一部分刚从高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不具备精深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基础知识,其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只是停留在七八十年代受教育时的水平上,致使学生上课时感到课程过于简单,“没劲”、“没内容”。久而久之,便对该科目产生了厌烦和排斥的心理,发展到极点便是逃课。部分教师,尤其是一部分老一辈的教授,知识渊博扎实,但是由于受到诸如注入式、教条式、单向纵深式、理性泛化式、苛严管束式之类的陈旧教育方式的影响,使大学生成了名符其实的“机器人”。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师生之间没有教学互动与交流,束缚了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
2.师生教学关系不协调。教学关系是人际关系特别是师生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它处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成败。由于大学的教学制度和教师的考核制度与高中相比都发生了改变,导致师生间缺乏了解和沟通。教师的人格影响力淡化,学生和老师行同陌路。部分大学生(特别是新生)由于不适应大学生活的新变化,认为老师不关心自己,产生了对老师的不信任和反感,因而对该科目也产生了厌烦心理,心离课堂越来越远,产生逃课心理,表现在行动上便是逃课。即使还坐在课堂上,也是“隐性逃课”。(五)社会因素
1.科技的迅速发展。随着高等教育民主化进程加快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受教育的机会和渠道日益增多,高校作为知识载体的垄断地位已被打破,学生对老师传授知识的信任度也随之下降。尤其是网络教学的实现,许多学生宁愿到一些电大网站上直接接受互动式的远程教育,聆听专家学者的讲解,而不愿坐在课堂上听老师的单向授课。因为他们感觉网络教育获得的信息量比课堂要大得多,而且学习节奏完全由自己掌握,可以避免吃大锅饭、夹生饭,更有利于自主学习。2.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市场经济体制里,就业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的一大困扰。许多学生从大一便开始为就业做准备,如报名参加各式各样的辅导班和资格认证考试,提升自我;参与实践,增加工作经验;考研,实现自我等。另外,有些毕业班的学生由于忙于找工作,逼于无奈,只能逃课,这便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毕业班学生逃课率奇高的现象。
3.不良的社会风气环境。当今社会上存在各种不良风气和各种各样的环境诱惑,如遍布高校周围的录像厅、网吧、游戏厅、话吧,以及那些丧失良心和社会责任感的黑心老板,给大学生逃学弃志创造了环境,使他们在思想上产生了许多不正确的认识,极大地影响了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二、研究问题的背景
现在大学里流行一句话:“新大学三门必修课:谈恋爱,逃课,重修。”逃课成了大学里一个普遍的现象并且似乎成为了一种“潮流”,这不禁引起了我们的深思。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自由地支配过自己的时间;我们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远离过父母和老师的严格管教;我们恰好又处在这样一个不安分的年龄。我们追求个性、崇尚自由、渴望刺激,甚至标榜另类,我们一次次地从课堂上逃离去寻求所谓的“自我”,并且心安理得地重复着同样的一句话:“没有逃过课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的心态令我们再也无心听课,然而,当四年的大学生活将要悄然逝去的时候,两手空空的我们是否该扪心自问一下,我们的大学生活是完整的吗?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教育资源尤其是高等教育资源还十分短缺,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虽然已达17%,但与发达国家的一般水平60%左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中国能够进入高等学府接受高等教育,必须经过激烈的高考竞争,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但是,在历经了千辛万苦的求学竞争之后进入高等学府的大学生,却有许多人时常逃课。
2000年以来,随着高校扩招政策出台,高校规模得到迅速扩大,更多的学生圆了大学梦。据最新数据统计表明,中国高等学校的毛入学率达到20%,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第一。就在中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承担更大责任,发挥更大作用时,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学生们却出现了“逃课”现象,而且越来越普遍。其实大学生“逃课”,现今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它从出现到成为“热点”,再到成为一种现象,也不过只是五六年的时间,这不得不让我们去思考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应采取的对策。
高校扩招以来,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有机会步入理想中的大学校园,实现青春的梦想。但大学却并非一些人心目中的殿堂,当不少大学生感受到大学所带来的压力时,彷徨和困惑接踵而至。此时,逃课程了他们逃避现实的方法之一。大学生逃课现象并不罕见,不少大学生基于心理压力、情感因素,个人情绪以及身体不适的原因,往往将逃课作为最好的对付办法。“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 “大学生不逃课是件奇怪的事”,如今像这样的话语在大学校园里极为流传。时下大学生逃课就这样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对各高校来说是一个难题,也影响到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知识的提高。逃课问题,在当前并不是一个新的问题,只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逃课问题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种种问题中较为重要的问题.关于逃课,前苏联心理学家季亚钦科是这样定义的,/逃课是指学生在未请假的情况下,没有按照既定时间和地点去上课的一种旷课行为。目前,我国高校学生逃课问题比较突出,名牌大学和大部分重点大学的逃课情况,尚处于正常状态,一般院校和高职高专的学生逃课问题就比较严重了,逃课率偏高,而且大都属于消极逃课范围.逃课成风首先与高等教育和中学教育的巨大差异有关。拿我来说,在中学为了高考而炼狱的时间太久,刚进大学时,那种自由、放松的意识就很强烈。并非我不求上进,而是那种松懈、散漫的态度,有时完全是不自觉的内心反应。归根结底,这是中学与高等教育之间没有有效的过渡通道,只能靠学生自己摸索和适应造成的。在我看来,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带来的持续影响,造成上大学后逃课还是轻的。不是还有人堕落、退学甚至自杀吗?
三、总结
总之,关于大学生逃课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大学生毕业后将走上工作岗位,他们的进一步发展关乎国家未来命运,一定要认真对待该问题,不能听之任之,要尽快采取措施来让参与这种现象的人数越来越少.
第二篇:暑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
文章摘要:“没有逃过课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这是在大学校园里流行的一句话。由此观之,逃课现象的普遍性。
关键词:大学生逃课行为原因现象
难道只有“一个讲台和一块黑板”才是课堂?很多大学生如此发问。时下大学校园里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大一是“实习生”,观察积累,瞅准机会,偶尔逃之;大二是“熟练工”分轻重缓急,酌情逃之。大三大四是“老油条”,逃课没商量。据调查显示,高校专业课逃课率在20% 左右,基础课的逃课率在25%以上,至于哲学等公共课则高达50%。逃课成了“必修课”,必修课成了选修课,选修课相当于没课—— —在大学校园里流行的这句话成为一些大学生的真实写照。面对逃课一族,很多人批评大学生叛逆、自由、散漫。然而,我们也看到,在很多高校,名师的课堂总是“人满为患”。对大学生逃课不能简单地求全责备,相反要引起我们对高等教育的反思。大学生逃课现象应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是大学生自身自律能力不够、放任自流;另一方面学校应该认真反省,课程安排得是否科学、讲课内容是否陈旧。
一、为何“大学生逃课”?
综合上述逃课特点,联系大学生上课的相关因素,本文作以下分析:
(一)学生因素
1.学生对专业不了解,缺乏专业兴趣。目前,高考志愿填报时的情况一般是“学生管分数,家长老师填志愿”。由于近年来专业细致化和各种新兴专业的产生,许多家长、高中老师对专业并不了解,只是盲目为学生填报热门专业。进入大学后,随着年龄的增大、年级的升高以及与社会的多方面接触,学生越来越能理性地认清自我,一部分学生会发现自己所学专业并不适合自己或者对其缺乏兴趣,于是产生反感甚至厌恶情绪,置身于一种麻木或相抵触的学习状态,“逃学风”也就应然而生。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逃课现象越发严重。
2.学生对“由家庭到学校”环境转变的消极适应。从中学走人大学,从家庭生活走人集体宿舍,也就是从父母的管束下走入了一片“自由”的天空。面对这样的转变,学生所要和所能做的就是去适应。“如何去适应”成了学生在校发展的分水岭,而学生以往所受的家庭教育方式对此则有非常大的影响。
自2000年以来,高等院校开始大范围的扩招,而且每年都呈递增趋势。许多大学在制度和配套设施建设上由于跟不上扩招的速度,使高等教育模式出现了种种弊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逃课的现象。
1.大学重研究轻教学的管理现状。大学的定位应是教学与研究并重。但是,现在大学的实际情况却是本在研究,面在教学,研究高于教学。在大学,每个专业、每门课程都有其特殊性,教学的质量无法用分数等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教师评定职称时依据的仅仅是教学课时的数量,更注重的是科研成果。课上得好与坏没有太大关系,写一篇核心期刊的论文更关键。
2.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不协调,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长期以来。高校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之间都未能默契配合。教学管理一条线:部分教师上课满堂灌,只管传授专业知识,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则不闻不问;学生管理一条线:学生管理工作者与课堂教学几乎脱钩,只注意让学生多从事社会工作,有的还让学生旷课来协助自己的工作,使学生逃课有了冠冕堂皇的理由。
另外,学校虽有校规校纪,但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例如,有的学校规定一学期累计旷课达多少节便要给予一定的处分,但在执行规章制度时却流于形式,很少有学生因旷课而受到处分的。类似的规章对学生没有起到应有的约束作用,造成学生逃课没有顾忌,不思后果。
再者是任课老师和管理人员检查监督力度不够,使学生有了可乘之机,特别是大课。由于其考勤检查难度较大,再加上大教室的扩音设备不理想,学生听不清老师讲话,造成大课逃课率较小课偏高。
3.学校对非专业课的管理相对忽略,公共课、选修课流于形式。加强专业教育,造就品牌效应,是每所高校所注重的。但这样难免就会出现忽略对公共课、选修课等非专业课的管理,忽视人才的引进与教学质量的提高,相同的教师、相同的教案一教到底。另外,再加上课程往往采取上百甚至几百人的大课教育方式,学生兴趣自然降低,加上无法有效管理,逃课现象大量出现。
“年年岁岁花相似”的选修课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与社会、专业的需要。少数好的选修课又是人满为患。学生为了修满学分不得不选修一些自己根本不感兴趣的课程,因此,逃课现象在所难免。
1.部分教师自身素质不高,教学方式过于陈旧。教师在授课时要对教材的内容做进一步的发挥和升华,理论联系实际,站在科技、知识时代的前沿,开阔学生的眼界,使他们能较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由于部分教师,尤其是一部分刚从高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不具备精深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基础知识,其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只是停留在七八十年代受教育时的水平上,致使学生上课时感到课程过于简单,“没劲”、“没内容”。久而久之,便对该科目产生了厌烦和排斥的心理,发展到极点便是逃课。部分教师,尤其是一部分老一辈的教授,知识渊博扎实,但是由于受到诸如注入式、教条式、单向纵深式、理性泛化式、苛严管束式之类的陈旧教育方式的影响,使大学生成了名符其实的“机器人”。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师生之间没有教学互动与交流,束缚了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
2.师生教学关系不协调。教学关系是人际关系特别是师生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它处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成败。由于大学的教学制度和教师的考核制度与高中相比都发生了改变,导致师生间缺乏了解和沟通。教师的人格影响力淡化,学生和老师行同陌路。部分大学生(特别是新生)由于不适应大学生活的新变化,认为老师不关心自己,产生了对老师的不信任和反感,因而对该科目也产生了厌烦心理,心离课堂越来越远,产生逃课心理,表现在行动上便是逃课。即使还坐在课堂上,也是“隐性逃课”。
(五)社会因素
1.科技的迅速发展。随着高等教育民主化进程加快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受教育的机会和渠道日益增多,高校作为知识载体的垄断地位已被打破,学生对老师传授知识的信任度也随之下降。尤其是网络教学的实现,许多学生宁愿到一些电大网站上直接接受互动式的远程教育,聆听专家学者的讲解,而不愿坐在课堂上听老师的单向授课。因为他们感觉网络教育获得的信息量比课堂要大得多,而且学习节奏完全由自己掌握,可以避免吃大锅饭、夹生饭,更有利于自主学习。
2.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市场经济体制里,就业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的一大困扰。许多学生从大一便开始为就业做准备,如报名参加各式各样的辅导班和资格认证考试,提升自我;参与实践,增加工作经验;考研,实现自我等。另外,有些毕
业班的学生由于忙于找工作,逼于无奈,只能逃课,这便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毕业班学生逃课率奇高的现象。
3.不良的社会风气环境。当今社会上存在各种不良风气和各种各样的环境诱惑,如遍布高校周围的录像厅、网吧、游戏厅、话吧,以及那些丧失良心和社会责任感的黑心老板,给大学生逃学弃志创造了环境,使他们在思想上产生了许多不正确的认识,极大地影响了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二、研究问题的背景
现在大学里流行一句话:“新大学三门必修课:谈恋爱,逃课,重修。”逃课成了大学里一个普遍的现象并且似乎成为了一种“潮流”,这不禁引起了我们的深思。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自由地支配过自己的时间;我们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远离过父母和老师的严格管教;我们恰好又处在这样一个不安分的年龄。我们追求个性、崇尚自由、渴望刺激,甚至标榜另类,我们一次次地从课堂上逃离去寻求所谓的“自我”,并且心安理得地重复着同样的一句话:“没有逃过课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的心态令我们再也无心听课,然而,当四年的大学生活将要悄然逝去的时候,两手空空的我们是否该扪心自问一下,我们的大学生活是完整的吗?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教育资源尤其是高等教育资源还十分短缺,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虽然已达17%,但与发达国家的一般水平60%左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中国能够进入高等学府接受高等教育,必须经过激烈的高考竞争,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但是,在历经了千辛万苦的求学竞争之后进入高等学府的大学生,却有许多人时常逃课。
2000年以来,随着高校扩招政策出台,高校规模得到迅速扩大,更多的学生圆了大学梦。据最新数据统计表明,中国高等学校的毛入学率达到20%,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第一。就在中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承担更大责任,发挥更大作用时,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学生们却出现了“逃课”现象,而且越来越普遍。其实大学生“逃课”,现今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它从出现到成为“热点”,再到成为一种现象,也不过只是五六年的时间,这不得不让我们去思考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应采取的对策。
高校扩招以来,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有机会步入理想中的大学校园,实现青春的梦想。但大学却并非一些人心目中的殿堂,当不少大学生感受到大学所带来的压力时,彷徨和困惑接踵而至。此时,逃课程了他们逃避现实的方法之一。大学生逃课现象并不罕见,不少大学生基于心理压力、情感因素,个人情绪以及身体不适的原因,往往将逃课作为最好的对付办法。
“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 “大学生不逃课是件奇怪的事”,如今像这样的话语在大学校园里极为流传。时下大学生逃课就这样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对各高校来说是一个难题,也影响到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知识的提高。逃课问题,在当前并不是一个新的问题,只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逃课问题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种种问题中较为重要的问题.关于逃课,前苏联心理学家季亚钦科是这样定义的,/逃课是指学生在未请假的情况下,没有按照既定时间和地点去上课的一种旷课行为。目前,我国高校学生逃课问题比较突出,名牌大学和大部分重点大学的逃课情况,尚处于正常状态,一般院校和高职高专的学生逃课问题就比较严重了,逃课率偏高,而且大都属于消极逃课范围.逃课成风首先与高等教育和中学教育的巨大差异有关。拿我来说,在中学为了高考而炼狱的时间太久,刚进大学时,那种自由、放松的意识就很强烈。并非我不求上进,而是那种松懈、散漫的态度,有时完全是不自觉的内心反应。归根结底,这是中学与高等教育之间没有有效的过渡通道,只能靠学生自己摸索和适应造成的。在我看来,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带来的持续影响,造成上大学后逃课还是轻的。不是还有人堕落、退学甚至自杀吗?
三、总结
总之,关于大学生逃课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大学生毕业后将走上工作岗位,他们的进一步发展关乎国家未来命运,一定要认真对待该问题,不能听之任之,要尽快采取措施来让参与这种现象的人数越来越少.
第三篇: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
调查大学生逃课现象的意义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是如今的校园里却弥漫这一种逃课的风气,而且这种不良风气的扩散的范围广,持续的时间长,对校园文化有很大的破坏性。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对大学生逃课问题的调查,找出大学生逃课问题的主要原因,为高校改变现有的教育模式提供帮助,加强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社会之间的共同发展,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融洽师生关系、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等措施,尽早解决大学生的逃课问题,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大学生逃课情况抽样设计方案本调查采取抽样调查。我们将从周口师范学院学生中抽取600名进行抽查。抽样方法采取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把所有学生按年级分成三个层次,每个层次抽取200人。其次在每个层次中分系别进行整群抽样,以20:1为比例在各系进行调查。
大学生逃课情况调查问卷设计本次问卷调查通过网上查找资料,询问同学等方法设计出以下个问题。由于大四学生正在实习无法进行有效地调查,故本次调查主要以大一,大二,大三年级在校学生为对象。开卷语亲爱的同学:您好!我们是周口师范学院新闻系05级的学生。为了了解大学生的逃课情况,并进一步探寻其中的原因,帮助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真诚地希望得到您的合作,协助我们完成这份调查问卷。感谢你的配合!(本次问卷采取不记名方式)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问卷(一)基本资料1 请问你的性别? a 男 b 女2 请问你是大几的学生? a 大一 b大二 c 大三3 请问你的系别?__________
(二)调查内容4您在大学期间有逃过课吗?a从不b基本不c.有时d.经常如果您有逃课,您认为a.逃课是不对的 b.偶尔逃一次无所谓 c.有些课不得不逃 d.不逃课不算大学生
6.逃课的时候您一般做什么?a.上网 b.上自习或去图书馆 c.运动 d.去逛街购物 e与男(女)朋友在一起f.做兼职 f.其他你认为逃课的原因是:(多选)a 老师讲课很无聊b 课程本身很无聊,没有兴趣c 确实有事 只是不想上课d 不喜欢某个老师 去了也是睡觉,没什么收获e 老师不经常考勤f 认为反正最后考试老师会划重点,去不去无所谓g 其它
8.您经常逃的课___(多选)a.马哲,邓论等基础课b 教育学心理学等公共课c.英语 d.专业课 e.选修课f.视情况而定请问你一周逃几节课?a 1节-3节b 4节-6节c 7节-10节d 11节以上你所在的班级对逃课是否有相关的条文约束?a.是b.否11 你认为大学生逃课是否会影响其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提高?a.是 b.否
(三)逃课行为检测11 你逃课后的心理?a 很内疚b 比较自责,但下次还会逃 c 无所谓
12.对经常旷课的同学的看法?a、影响了班级荣誉b、完全理解他c、好羡慕d、真的佩服,做了自己想做而不敢做的事 e、____________
(四)对减少逃课行为的建议13您认为要想使您不逃课,老师该怎样改进自己的教学?a.风趣幽默一点b.多讲点课本以外的知识c.学识渊博一点d.与学生有更多的交流你认为怎样才可以使大家减少逃课?(多选)a.学校出台严厉的措施b.老师改善课堂教学方式c.进行良好的学前教育d.同学之间互相监督 e.出勤率作为综合测评的一项指标与奖学金挂钩f.其他
15您认为以后逃课的现象会怎样?a.不会消失,将成为一项“大学传统”b.一定会消失c.不好说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本次调查不足的地方,请同学们多多提出意见,我们将非常感谢!
第四篇: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
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
历尽千辛万苦迈进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背负着父母的殷切希望,现身在大学校园的大学生们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然而,“逃课风”却一直在学生中盘旋,挥之不去。本着我们作为大学生应有的责任与担当,对逃课现象进行调查和正确认识,寻找出问题本质原因及解决方法,营造一个良好的大学学习氛围。
据调查,在当今的大学校园里,学生逃课率随年级升高呈现递增性,大一的逃课率为12.4%,大二为24.3%,大四竟然为50.5%。而且,所逃课程的比率也有差别,专业课逃课率在20%左右,基础课的逃课率在25%以上,至于哲学等公共课则高达50%。逃课成了必修课,必修课成了选修课,选修课相当于没课——这些话是某些大学生的真实写照。(以上数据摘自百度文库)。
面对如此严峻的逃课比例,学校,授课教授,以及学生都有各自的看法及见解。作为当事人的学生,有不少同学认为大学生逃课是很正常的。而这种不良风气和想法都在不断的影响着其他同学的观念。为了阻止“逃课风”破坏校园文化,为了维护学校学习风气,为了避免其对高校的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与大学生的个人素质的提高,研究调查大学生逃课现象,剖析大学生逃课问题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我们首先从“逃课”的执行者——学生,进行调查与分析。
一. 学生逃课理由及分类
作为当事人的学生,对于逃课的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主要的逃课
学生类型有以下几类,而他们的看法也是较具代表性的看法。
1.打工兼职者:真正的钞票和社会经验比枯燥的课堂更吸引人不少学生在校参与兼职工作,二者在时间安排上相冲突时,内心进行的对比往往是到社会上去锻炼自己,积累工作经验,书本上的东西和自己亲身实践所得出来的完全不一样,而后者往往更有用,更有价值。
2.甜蜜情侣:为了爱情,逃课神马的都是浮云
对于恋爱中的情侣来说,等待是最痛苦的折磨,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课——逃!然后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慢慢培养彼此的感情。或者二者时间安排不一致时,就会有一方牺牲自己的课程陪伴另一方。
3.公务缠身者:没有牺牲,就没有回报
学生会或者社联活动安排需要,会议召开,每个成员的时间不能都被协调,而考勤又是工作态度重要考核,成员们会较多的选择逃课参加各项活动。抑或是公务在外,不能及时返校而逃课。
4.勤奋好学者:利用逃课时间拓展课外知识
一些勤奋好学的学生在课前已经掌握了课堂知识,听课对于他们而言是在复习,他们认为与其在已经了解的知识上耗费时间,不如利用该时间去图书馆拓展知识。还有些学生认为,课堂上老师讲课方式实在是过于乏味,不如自己去图书馆或自习室看书,他们逃课的理由是为了更好的学习。
5.特累特困生:这么累去了也是睡觉,不如在寝室睡的舒服
有些学生奔波于各种兼职打工或学生活动工作中,尽管活动与课程时间不冲突,但是拖着一身疲惫而归,没有任何精力进行课堂学习,决定留寝室休息。有些学生因为KTV包夜,网吧包夜,通宵看小说等娱乐活动耽误休息时间,导致无精力上课,也决定留寝睡觉。
6.临时逃课者:遇见你,实在是一场意外
少数学生有如此感慨,走在去教室的路上,突然下起大雨导致困在路中;或是睡醒时已经上了半节课了,决定不去;再或是女生在路上偶然遭到“老朋友”的光顾,只得回寝;或是突然收到远方亲人匆忙探望的电话等等。这些特殊事件导致学生逃课。
7.纯粹逃课者:我逃故我在不喜欢该课的老师,不喜欢他得讲课方式,不喜欢该课程„„所以故意逃课。该课或该课讲授教授是他们的逃课理由。“本想对这门课程认真学习,可是看到讲课老师就烦。干脆故意翘掉他得课,省的厌乌及屋。”“对该课不感兴趣,对本专业丝毫不了解,没有上课的兴趣。”
8.随波逐流者:你逃我也逃
此类学生容易受他人感染,觉得别人都逃了,我也逃了算了;或是别人都能逃,我为什么不能逃的从众心理。
9.新新逃课者:一切看心情
他们的逃课理由很简单,不需要理由,一切看心情。心情好就去上课,心情不好就不上。想打游戏就不管上课,想看电影也不管
上课,想要睡觉仍不管上课。
综上所述,学生逃课存在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据专家对国内部分高校大学生逃课原因调查显示:28.7%的学生认为教学效果差,没有学到东西;27.8%的学生认为课程乏味,脱离实际;20.5%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陈旧,信息量太少;7.4%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太容易,自学也可以掌握。如何解决逃课现象及学生对课程的较低评价,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我们紧接着看学校对学生逃课的看法及建议。
二. 学校制度及建议
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所高校具有较合理有效的制度进行查课,主要查课方式依然靠授课教授在课堂上的点名和教学突查。学校认为大学生学习主要靠自觉,当然学校学院也会经常强调。而学校对于大学生的课程安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的与否也是造成学生逃课的一个重要原因。
许多学校表示对于制度的完善工作是从未停止过的,学生课程的安排也尽量人文化,科学化。现在的大学都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因此开设了许多非专业课。对于非专业课,学校往往采取上百甚至几百人的大课教育方式,而这种方式直接导致逃课现象的加重。学生只是来获学分的,对于这些课的考试通常较为简单或只是交论文即可。所以此类课成为大家的逃课首选。好的初衷的发展却未能取得好的效果,学校应对其进行思考。
但是,从第一点我们也知道,学生逃课分为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而主观原因才是逃课的主要原因。学生若能严格自律,那么这样的部分选修大课也不会出现集体逃课的现象。
许多学校对于学生逃课问题都做出过努力,也会和家长联系沟通,但主要工作还是让学生了解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的重要性。不管是何种原因导致逃课,只有靠自觉学习才能不让自己的大学空手而归。有专家说,逃课未必不是件好事,逃课也是一种选课,上喜欢的课,逃不喜欢的课,将自己的兴趣发挥出来。然而,学生在逃掉某节课时是否是在做学术上得问题探讨或是研究自己有兴趣的知识。根据问卷星调查表的结果分析,上网等娱乐才是学生利用逃课时间做的最主要的事。因此,学校应该做好正确领导学生思维,世界观人生观走正确方向的工作。
第五篇: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调查报告
一.调查时间:
2011年10月18日-2011年10月25日
二.调查地点:
长沙理工大学
三.调查对象:
长沙理工大学10、11级学生(随机)
四.调查方法:
纸介质问卷调查
五.调查人数:
共80人
六.调查目的:
为了探究我校的教育制度对学生的影响,并配合老师以及学校领导更好的开展学生工作,了解我校学生现在的学习生活状况,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融洽师生关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尽早解决我校学生逃课问题,我们举行了此次问卷调查。
七.调查方式:
从10级和11级随机找了一些同学进行调查,共发出调查表80份,有效回收的调查表为70份。然后对所有的调查表进行数据整理和数据分析。
八.数据统计方式:
根据被调查人员的情况,对其进行数据统计。
九.数据统计分析:
1.上课的出席情况调查分析:
“总是逃课”无人选,“经常逃”只有10%左右,选“偶尔(一月两三次)”的人数为64.29%;“从没逃过课”的总人数百分比为27.14%。由以上数据分析出大家并不经常逃课,出席状况还是比较好的。
2.逃课首选的课程类型调查分析:
“公共选修课”占的比重最大,总人数百分比为58.57%。其次是“公共课”,总人数百分比为38.57%。大家最喜欢逃公共选修课、公共课,因为这类课考试比较容易,且老师很难查到,重要性并不大。如果任课的老师再没有激情,那学生必然会感觉到很无聊的。
3.逃课时所干事情的调查分析:
“上网”的百分比为31.43%。“去购物逛街”总人数百分比为3%。“睡觉”总人数百分比为64.29%。“自习”总人数百分比为31.23%。
可见,大家利用上课时间睡觉的占大多数,这里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平时据我观察,大家睡觉普遍很晚,熄灯后再洗漱或上床聊天,很多还在用笔记本电脑玩游戏,或用手机上网聊QQ,发短信,打电话。女生一般是上床聊天的多吧。然后自学的人也占了很大的比例,我想自学在大学是一项必备的能力,有的老师讲的过快,给同学一种听不听无所谓的感觉,把书好好看了,考试也能过。现在大部分人所关注的都是考试能不能过,而不是要把知识学透了、能活用。
4.逃课原因分析
首先,同学们认为“睡眠不足,情绪低落,没精力上课”的占58.57%。认为“听不懂,老师讲课很无聊,跟不上老师,上了也是白上”的占47.14%。觉得“课程太简单了,没必要听老师讲”的占8.6%。其次因为“做兼职,学生会、义工联的工作等, 实在有事”的占28.57%。“老师不经常考勤,或者不喜欢某个老师或者同学”的占4.3%。还有35.71%的人认为“就是不想上, 反正去了也是睡觉,没什么收获”。调查结果表明:大家利用上课时间睡觉的占大多数,这里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平时据我观察,大家睡觉普遍很晚,熄灯后再洗漱或上床聊天,很多还在用笔记本电脑玩游戏,或用手机上网聊QQ,发短信,打电话。
5.逃课对成绩是否有影响调查分析:
“有很大影响”总人数百分比为8.45%。“有一点影响”总人数百分比为78.57%“无影响”总人数百分比为30%
可见大部分同学都认为逃课对学习会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并不是很大。还有不少人认为逃课对学习成绩无影响,这种想法理论上应该是不正确的。但很多人有这种的想法我想也是这么多年国内大学的教育制度造成的。现在的大学生学习上的观念太“商业化”了,大家考虑的是学什么样的专业以后好就业,哪些课程对以后的工作有帮助,并不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只要考试能及格就可以了,考的分高了是浪费,得不得奖学金也无所谓,而且翘几节课并不会直接影响到最后的期末考试成绩。所以从这角度上讲很多人就会认为逃课对成绩无影响。
6.如何看待大学生的逃课问题调查分析:
大部分同学认为偶尔逃课无所谓,关键在于个人(占57.14%),我想大家都认同这还是和个人的自控能力紧密相连的,如果大家的学习的意识都能提高了,那没有人会再故意逃课的。
7.对老师查考勤的态度调查分析:
“支持”的占15.71%。“反对”占10%。“表示无所谓”的占74.29%。
大部分人还是很赞成老师查考勤的,认为这对每个人都是很公平的,但现在替人达到的人很多,而且老师有时很难查出来,同学也不好意思举报,这样让大家也会让大家感觉查考勤没有任何的意义了。
8.怎样才能使大家减少逃课调查分析:
在“老师改进课堂教学方式”中,人数百分比为81.83%,可见大家对老师的教学方式并不是很满意,其中的很大的原因是老师上课没有激情,教学方式死板,没有吸引力,让大家感觉这个老师没有亲和力。还有很多人选“出勤率作为综合评测的一项重要指标,与奖学金挂钩”人数百分比为57.14%,如果有好的方法让老师每次课都能准确的查出各班的出勤情况,这当然是一个很好的提议,但实际操作起来有不小的难度,但这反映出大家希望能有一个公平的办法去衡量大家的付出与收获。对于“学校出台严厉的措施”和“进行良好的学前教育”大占得比例较小,可见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被大家所认可了。
十.总体分析: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可以看出我校同学的整体学习状况还是不错的。但大家还是很浮躁,不能塌下心来看书。能坚持不逃课的人很少,尤其是那种公共的大课是大家逃课的首选对象,而且大部分逃课的同学基本利用那些时间去睡觉和上网。
如果要说大家逃课的根本原因,这首先是国内现行的教育制度的问题。现在的大学里面充斥着商业气息,每个学生都在考虑以后的工作问题,而没有心思却研究知识理论,当父母有能力为学生安排好以后的工作后,那他们更没有动力去上课看书了。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我校学生逃课后的去向:第一,睡觉。这部分同学主要由于作息时间不合理,而且学习兴趣不高和个人自制力差。第二,上网游戏。这部份同学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不能自拔。第三,自己看书学习。这部份同学认为自学更有效,他们的口号是“逃课不逃学”。同时,随着社会需求和就业压力的影响,许多同学加入了考研、考托福或考证的行列,对他们来说,这些更具现实意义。第四,做其他事情。比如逛街、做兼职、看电影、看体育比赛、陪外地来校的朋友或同学等。
而且逃课现象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也是逐渐增加的。在逃课选择上,专业课较基础课逃课
率相对偏低;必修课较选修课逃课率偏低些;逃课率最高的是公共课。
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大家逃课的一个主要因素是课程枯燥无味,还有任课老师与学生之间没有亲和力,老师不能调动起来大家的听课思考的兴趣,使同学们的关注度下降。有的学生来到长理后发现学校与理想中的大学相差甚远,不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很失落,也是得逃课频繁。
从我们的调查表上,反映出来的只是一些显性的逃课现象,还有许多隐性的“逃课现象”并没有反应出来。而这些现象是最影响教学质量和大家学习质量的。比如说大家上课睡觉、玩手机、吃东西、看小说、聊天、写其它科的作业、这在任何一节课上都是司空见惯的。现在的老师本着只要不影响他人就不去管的原则,纵容了相当多的同学,以至于以后想管都无人理睬的尴尬局面。而且这种行为,相对于翘课更容易造成不良的影响,带坏身边的同学。十一.应对措施:
1.搞好教学基础设施的配置
调整课程安排,取消某些专业性不强的课程,从而使学生感到自己学到的东西很有用,而不是在纯粹地浪费时间。不要把专业性的课程都留到大三大四才教,应当让学生过早得了解专业知识,知晓自己专业的社会动态,否则学生的心理是难以接受的,现实的生活让他们也没有精力再安心的学习。
2.搭建社会实践的平台
建立一些可供学生实习的地方,增进知识的应用,让他们感到学习是很有用的。
3.各班的班主任应加强对本班的关注度:
虽然大家认为大学生不需要太多的关注,但班主任一学期出现一次或两次还是太少了。我认为每两周班主任就应和大家交流交流。
4.强调优秀老师讲授基础课:
其目的就是用名师的魅力和教导影响学生,让学生自觉地听课,而且将其作为榜样仿效,并产生对该专业的兴趣。而且,教育部也明确规定,55岁以下的教授、副教授至少要为本科生讲授一门基础课;无特殊原因,连续两年不上基础课的,可以不再聘任。
5.增强教师教学艺术意识,提高教师授课水平:
老师应该使本学科的知识与时俱进,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不要只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上课的形式多样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在相关公共选修课上,某些老师并没有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是与学生打打闹闹,开开玩笑,浪费那仅有的一个半小时。
6.完善学生考评制度:
鉴于目前大学考试制度的弊端,我们应在考试内容、考试方式、综合评分等方面进行改革,增强学生考评的灵活性。首先,在考试内容上注重题目的设计,尤其是文史类课程,既要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掌握的情况,也要考察学生对基本理论的应用。其次,在考试方式上采取口试、上机加笔试、写论文等形式,彻底改变学生的考前“突击思想”。第三,在平时评分时加上学生的考勤分,体现出上课与不上课的区别,以更有效地控制学生逃课的发生。
7.加强对我校学生的思想教育:
从学生自身的角度考虑,首先大学生应拥有良好的思想素养,大学不比中学,有老师的约束和轨道化教育,在大学里,我们拥有更广阔的自我发展空间,我们拥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这同时也就造成了大学生严重两级分化的现象,有的同学思想上进;有的同学整天萎靡不振,只是坐在电脑旁边玩玩游戏,上上网。其次,全方位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大学生应该都有自己的价值观、科学观,应该拥有自己的思想、立场和个性了。某些同学自控能力差,易受环境干扰,他们受另外部分“电脑游戏爱好者”的“唆使”天天沉迷与网络游戏,真是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从环境因素上来说,环境其实是造成两级分化的根源,尤其在大学,四个人为一个寝室,只有周围环境好了,人才会积极上进。最后,我们要合理地支配自己的时间,比如上述中,有的同学为了自主学习而逃课,这些现象是他们是对于自己专业的忽视和时间的不佳支配而引起的。
十二.总结
无论有多少正当的理由,逃课成风毕竟不是正当的,它严重影响了任课教师的工作情绪,也打破了学校的教学秩序。也就是说,对于逃课不管肯定不行,关键在于怎么管。考勤永远只是一种手段,而不应成为教育的目的。现在的考勤制度都是治标不治本,不仅引起学生的强烈反感,还逼得学生们想出了种种应对之招。为了应对考勤,同学之间互相帮忙代答,甚至人帮忙上课的情况屡有发生。至于在课上看与教学无关的书,甚至打瞌睡的更是大有人在。在教育理念上,大学本身需要扭转非要学生在课堂上听课的固有观念,完全可以采取更生动活泼的方式向学生传输知识,引导他们研究和学习。同时,也应该有这样一种机制,让学生有渠道针对教学提出问题,进一步完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大学里,逃课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正在引起更多关注,这是件好事,关注才能引起重视,并进而获得解决。要杜绝大学校园的逃课现象,单纯地“堵”解决不了问题,应对之策是疏导,各方都应作出积极的努力。学校应改革不合理的教育体制,采取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并鼓励老师革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最大限度上凝聚课堂人气。当然,作为学生,更应明确学习目标,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学时光,不要在逃课风潮中迷失了努力的方向。
最后,希望我们要以创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促进教评为契机,学校、辅导员和学生干部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努力探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水平和专业文化素养,减少大学生逃课现象。
附:此调查表仅为个人观点,有不足之处请老师指正。
另有数据统计表、调查问卷样本各一份,调查问卷30份。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002班 B 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