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非遗”与民间美术专业教学的开拓实践者我院非遗中心乔晓光教授当选“第十二届北京市高等
“非遗”与民间美术专业教学的开拓实践者 ——我院非遗中心乔晓光教授当选“第十二届北京市高等...2007年乔晓光带领文化遗产专业本科生在山西平遥考察中秋民俗。摄影 王红川“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评定工作已经进行了十二届,立意选定长期承担基础课教学任务、教学效果好、学生评价高、同行专家认可的一线教师。评定教学名师的意义在于发挥教学名师的示范榜样作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育质量内涵发展。经过审慎的遴选工作,中央美术学院推荐乔晓光教授作为候选人参评,经过北京市教委组织的资格审查、现场授课、专家评审、网络公示等环节的严格审定后,乔晓光教授被评为“第十二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这也是对他所从事近三十年的民间美术教学、实践与研究事业的肯定与认可。上世纪90年代,时任中央美院民间美术系青年教师的乔晓光已经承担起日常教学以及带学生下乡进行民间文化田野调查、创作与研究的教学任务。至本世纪初,基于近20多年的专业研究、教学与实践的经验积累,顺应新的国内外社会发展形势与时代需求,乔晓光教授极力推动并促成中央美术学院于2002年5月8日正式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在国内高校率先创建并完善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研究为主旨的新专业,将民间美术作为人类文化遗产正式纳入大学艺术教育。主要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普查、抢救、保护、研究与文化发展规划、人才培养等科研教学及社会参与工作。创立非遗中心的基本理念,即关注人类文化遗产,关注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可持续发展价值,关注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关注民间社区文化发展创造,关注大学教育在社会转型期对文化与遗产方面的重要作用,探索以“产、官、学、民”的科研理念实现科研社会参与和新型专业人才培养。2004年,以中央美术学院原美术史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的师资为基础组建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创建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学系,学科范围以视觉文化遗产为中心,涵盖了文化遗产的发现、发掘、研究、鉴定到保管、推广和修复的整个流程,文化遗产提倡在具体文化环境(空间)和人类历史传承(时间)双重视野中考察视觉文化遗产的价值、功能和意义,强调从艺术作品的视觉实物、相关文化观念和实际操作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相应的审美感觉、文化传承和文化推广以及实践操作方面的能力。从民间美术系到非遗中心再到人文学院的教学工作,乔晓光教授一直不遗余力地参与到专业教学中,传达对民族民间艺术的人文关怀与价值理念。
2008年,乔晓光教授带领文化遗产专业学生在陕北吴旗调查村落文化。2008年,乔晓光教授带领文化遗产专业学生在陕北乡村考察。2009年,乔晓光教授带领研究生在贵州黄平县枫香寨考察革家人“哈冲”祭祀习俗。摄影 谭芳目前,学院派在文化价值观念上是单一西方的教学体系,学院教育应当探索解决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践。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应该把民间美术作为一个完整的艺术文化体系及教学体系引入了中央美术学院教学,明确民间美术是艺术院校学习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补充,乔晓光教授一直倡导大学乃是研修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场域,而青年学生又是民族文化遗产传承、创造发展的新生力量。2003年,乔教授提出了村社“活态文化”的方法论,倡导基于乡村社区的田野调查与基础研究的基本理念,使非遗与民间美术研究进入新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也发现了中国剪纸的多民族性与文化多样性,此前对少数民族剪纸传统的全面系统的考察、记录与研究近乎是空白,因而,乔晓光教授开始关注并对民族社区的剪纸传统进行持续性地跟踪调查与个案研究,以中国剪纸这个最具普遍性和文化多样性的文化物种,进行跨区域、跨民族的持续调查研究,来探索非遗的研究方法、保护机制以及非遗作为大学课程与专业学科发展的模式与方法。2009年10月,乔晓光教授申报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剪纸艺术传统调查与研究》(批准号为09AF006),2012年10月项目结项并提交终审,科研项目时限为三年,然而,这项工作,自世纪初迄今已经历时十五年余年,他带领团队深入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进行长期的田野考察,获取一手材料,目前,已基本摸清了少数民族剪纸的大致分布,也确定了不同民族田野调查的基本区域。通过持续性深入的田野调查方式,考察并记录生活中的社区活态文化与村社传统,这正是民间美术学科在经过“非遗”转型以及长期实践与研究的基础上所深化与总结的方法论,也是乔晓光教授所秉持的教学理念。民间美术研究与艺术史论研究有所不同,因为民间美术是依然在民间生活中保持活态性的文化形态,具体的民间美术品还关联着社区文化传统与生活,文献则是民间文化研究的重要佐证,以田野调查为基础并结合历史文献是民间美术研究的重要路径。目前,关于民间文化的系统活态文化档案,亟需抢救性的发掘、记录。乔晓光教授提出“活态文化还原法”,活态文化指一定自然生态中具有民族性和地域信仰传统内涵的社会生活形态和区域生存实体。活态文化研究立足于村社个案研究,多民族传统村社是国家体制管理中的最小单元,也是农耕文明形态的基本单元。通过村社传统的调查与个案研究,将文化物种还原到整体文化语境和地方知识中。活态文化即活的文本,相较于现代科学理性的分科之学,民间文化是复合、多元、混生的,逻辑思维是因果的,民俗思维是感应的,生活是一部生生不息的活态文化史,源自现实生活的经验解释是解读人性的真实文本。因而,在教学中,他一如既往的贯彻还原生活事实、具体地域语境的原则,以活的生活常态与文化事实为立足点,发掘出具有地域性的文化信仰内涵、民众情感内驱力、核心的生存价值观与生活方式,以此进入文化传承与抢救保护的针对性研究。目前,高校民间美术教育传承十分艰难,这和所谓“下里巴人”的文化持有群体的边缘身份和弱势处境相关,学院精神里还十分缺少真正的人文关怀。在大学繁杂冗多的学科门类和专业方向中,都有着国际化的理论体系与学科方法,但本土民间文化学科与传统研究方法往往处于边缘境地。民间美术本有一套地方知识与手工技艺的传统认知体系,其古老的传统濒临消失,亟待更多的有识之士与有为青年参与到抢救、发掘、记录、研究以及传承的事业中,致力于建立基于本土语境的话语与文化体系。
2014年,乔晓光教授带领学生到云南省澜沧县龙竹棚寨对拉祜族剪纸传统进行田野调查。2014年,乔晓光教授带领学生到云南省澜沧县对布朗族剪纸传统进行田野调查。摄影 董永俊乔晓光教授在日常教学和学位论文指导中,始终坚持“村社活态文化个案研究”的方法论,即民间美术的活态村社传统个案研究,鼓励学生回到家乡,走向基层的农村,深入民间生活,从学院书斋走向社会生活的大课堂,打开身心,感悟深植文化原乡的吉祥与苦难,激活内心的情感,怀着对社会与生活的思考,从而撰写出具有人文关怀的文本。历届毕业生撰写出了一系列优秀的论文,屡屡获奖,广受好评。2010届王春艳硕士学位论文《一个农民的“美术史”——户县农民画代表人物刘志德的个案研究》,以文革时期户县农民画的代表人物刘志德为研究对象,对农民画的历史进行新的解读,对农民作者进入农民画活动、组织方式以及农民画作品生产等方面的微观历史细节进行探讨研究。2011届硕士谭芳以云南楚雄姚安西山彝族的服饰剪花为研究对象,以官屯乡马游村和作门乡左门村为村社个案,通过田野调查和图像收集,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采用活态文化研究方法,将服饰剪花等文化载体还原到具体村寨的文化生态体统,同时研究服饰剪花传统、传承人及其文化传承,并据此分析其传承现状和影响因素。2013届孔琼佩的学士学位论文《男巧巧的剪花——河南省陕县南沟村剪纸传统与现状的调查》一文,以河南陕县南沟村为田野调查地点,当地称男性剪纸艺人为“男巧巧”,南沟村的习俗,无论春节还是喜事都喜用黑色剪纸,此文对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的文化环境、制作技艺、传承人和保护现状进行调查与记录。2013届张小荞《草原上的蝴蝶——一个剪花女人的口述史》一文,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内蒙剪花女子郑蝴蝶从贫苦农民到依靠剪纸立足于北京的从艺之路,内容涉及学艺、传承、流变等,从郑蝴蝶个人的角度理解乡村女人与乡村剪纸。2014届本科毕业生陈明溍到陕北佳县对剪纸大师郭佩珍进行口述调查,撰写《一个乡村女人的图像志——郭佩珍剪纸图像研究》,以郭佩珍剪纸为个案研究,将活态文化还原法与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方法结合,全面系统地对郭佩珍的剪纸图像谱系进行图像志梳理,并对图像来源与图像内涵进行了深入的整理与记录,将剪纸题材与图像形式还原到社会生活与郭佩珍的人生经历中,考究文化发生的区域、个体命运与艺术创作的关联。在论文研究的基础上,石家庄美术馆为郭佩珍策划了《生活的史诗——一个乡村女人的剪花史》个展并在国内与欧洲巡展。2015届马明新对河南民间玩具泥咕咕进行田野调查,完成本科毕业论文《对泥咕咕流传变化的探究——基于主要传承人口述历史的田野调查报告》。通过对五位泥咕咕制作者的口述调查,对文化背景、传承现状、发展困境等问题做出思考,并对泥咕咕的保护方法提到独到见解。2016届胡炘融的学士学位论文《长乐抬阁故事会现状及功能探析》一文,使用历史文献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记录与呈现了湖南省长乐镇抬阁故事会的活动流程与故事象征,并对传承现状进行思考。2016届苏欢的硕士学位论文《“行好”的内驱力——内丘东庙“一船人”与“东关庙会”的关系研究》,对河北邢台内丘地区妇女“行好”俗信活动进行了持续一年的追踪田野调查,对该地区具有频繁性、复杂性、混生性的“行好”民间信仰进行深入的调查与研究,呈现出乡村妇女真实丰富、错综复杂的信仰生活,进而探究“行好”行为的内在动力,她也因此获得“王森然美术史奖学金”。综上所述,乔晓光教授坚持指导学生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生活,侧重学生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对具体的文化物种或传承人的个案调查与研究,注重将文本表述还原到活态的乡村社区时空语境中,关注文化传统在时间历程中的传承与流变。本科生陈明溍,对陕北佳县天才剪纸传人郭佩珍的剪纸图像进行了细致的调查与研究,毕业论文荣获一等奖。摄影 陈明溍
本科生孔琼佩回到家乡,对河南省陕县地坑式窑洞里的黑色窗花习俗进行了较为完整的田野调查,毕业论文荣获一等奖。摄影 孔琼佩河南陕县地坑式窑洞里春节时张贴的黑窗花。摄影 孔琼佩硕士生苏欢对河北内丘妇女的“行好”俗信追踪田野调查一年,毕业论文获“王森然美术史奖学金”。图为行好妇女正在制作七月七庙会上祭拜的天棚地棚剪纸。摄影 苏欢硕士生谭芳在云南省楚雄州姚安县左门乡比较系统地调查了彝族剪纸,毕业论文获得一等奖。图片由谭芳提供乔晓光教授所坚守的中央美院民间美术专业的教学、研究、社区实践和遗产保护事业,已经历时近三十年,他更希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课程普及与可持续的基础,把校园的非遗课程扩展到与田野与社区的关联,这也是目前高校知识体系当中所欠缺的文化资源。当今,全球现代化促成了文化遗产时代的到来,中国亟需建立针对本土发展需求的新专业学科建设,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掘与研究的专门人才,如何推进并实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传承与发展,这是几代人应该直面的时代课题。乔晓光教授在中央美院文化部非遗传承培训试点项目中提出了“三知”、“三化”,倡导让大学和社区互动起来。摄影 裴诗贇
本文转自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资讯网村社文化 田野实践 活态传承 生活之树长青
大松树(剪纸)
祁秀梅 甘肃镇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