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青少年田径训练的特点及方法
浅谈青少年田径训练的特点及方法 作者姓名:熊鑫
摘 要 田径运动既能锻炼身体,强健体魄,又是学习其他运动项目的基础。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对他们进行适当的田径运动训练,既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又可以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笔者就多年来担任青少年田径运动教练的经验,谈谈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青少年 田径运动 训练特点及方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体育运动方面拥有特长。很多孩子被送入业余体校进行田径训练。抓好青少年业余田径训练,提高训练水平,已经成为业余教练员高度重视的问题。
一、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的放矢的进行训练
13-15岁的青少年运动员正处于大脑皮质兴奋性占优势,神经过程的灵活性高、反应快的阶段,身体发育处于第二次高峰时期。因此把这一时期的运动员重点放在步频上的训练。16-18岁的青少年运动员由于身体发育基本完成,生理机能能力逐步成熟。因此在这一阶段的运动员应该把重点放在步长和力量训练上。柔韧训练是每天必不可缺的,只是要遵照各个运动员的自身情况,来制定训练。在这个时段里如果对他们进行适当的训练,将会在体能上、意志品质上、体育成绩上有很大的提高。在平时的训练中,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拔苗助长,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合理科学的训练计划,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青少年田径训练的特点包括训练的基础性和阶段性;其训练内容和手段具有多样性、训练方法具有双线性。青少年阶段可在进行多项训练,向全面训练的发展的基础上,根据运动员的个人情况适时的进行专项训练,充分挖掘青少年运动员的运动潜质。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田径训练杜绝专项成人化训练。
对于青少年初学者来说,强调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规范十分必要。田径训练中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并在运动技术达到动力定型的基础上,进行衔接训练,同时注意技术训练与意识培养相结合;技能和技巧相结合。教练一定要明确哪些是必须传授给学生的技术要领,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重点和难点要反复强化。合理安排好训练时间,掌握学生的个体差异,一般情况教练让学生运动的幅度适当,即把心率控制在130-160次/分之间。以小步跑、高抬腿跑、加速跑等良好心理素质的训练与培养作为辅助练习,快速跑一般在30-60米之间。以培养正确基本的动作为主,目的是提高学生灵敏度、快速反应度。在训练内容要以重点加强基础素质训练和一些基本的运动技能为主,使学生从小打下良好的田径运动基础。
二、根据青少年的生理特点进行科学训练
青少年时期进行田径训练会使身体的各部位、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增强。所以,教练要懂得生理知识,指导青少年的身体发育特点,根据青少年的生理特点科学地安排各项活动,使身体得到全面系统的发展,每个运动项目对身体的影响都是有侧重点的,如速度和体操练习,主要锻炼神经、肌肉,耐力练习则侧重心肺功能的加强。因此教练要从青少年锻炼的基本目的出发,促使学生身体在力量、速度、灵敏、耐力、柔韧、弹跳及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得到全面、均衡地发展。以克服自身体重的各种跳跃练习和轻负荷为主,以爆发力和协调性为主,禁忌负荷太大的力量练习,以免骨骺提前骨化。
寓教于乐,提倡在“玩中学”。由于田径训练比较单调,如果单纯重复跑、跳、投练习,时间久了,学生会产生厌倦情绪。教练应该改变训练方法,将训练内容穿插在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活动中和将耐力训练贯穿于训练课中。如耐力训练可以穿插在足球比赛、长短跳绳比赛、蛇形跑、跳橡皮筋、追逐跑游戏、越野跑、中速往返跑等活动当中。既可以促使其耐力素质自然、稳定、持续地增长,又培养了青少年的团队精神。中长跑训练不一定在场地跑道上跑,可安排公路。要选择一条地面相对平整、车辆较少的公路。一般以5—8公里为主。要注意的是一直要求匀速跑。公路跑是训练运动员呼吸方法的重要方式。对于青少年来说以两步一呼、两步一吸为主,在跑至3公里左右时应找一个相对合理的场地给运动员进行3—5分钟的关节、韧带活动。这几分钟是运动员调节呼吸和身体状态的关键时间,教练不应勿视。也可以听音乐跑、变速跑、追逐跑、野外跑、上坡跑等,都能提高奔跑能力。
三、良好心理素质的训练与培养
训练青少年田径运动的同时,也应培养其心理素质。当今社会身体素质、技术和战术训练共同构成现代运动训练的完整体系,即一个人的运动潜力在于体力、技术、战术和心理因素四方面的有机结合。田径运动比赛中,运动员的技术、力量、耐力、柔韧等都要通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够得以发挥出来。
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在比赛前容易出现过分激动或者情绪萎靡不振的现象,这是心理控制水平较低所造成的。需要教练在比赛前在战略上做好安排,战术上重视它。对运动员要给予充分的信任,对他们的能力予以肯定,如果发现运动员出现情绪波动要及时进行交流想法,在技术上指导,精神上鼓励。使其放下包袱,客观地看待自我和对手,相信自己的实力,提高自信心,轻松上阵。
教练对青少年运动员赛后的关怀是必不可少的。田径运动员在比赛中失利受到挫折是经常发生的,作为教练在此时要帮助运动员冷静客观的分析失败原因,安慰鼓励他们,尽快走出失利的阴霾,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要让运动员树立“过去不是未来的信心”,相信自己的实力,找到正确方法,找准努力的目标,一定会胜利,会成功。
第二篇:浅谈青少年足球教学的方法与特点
浅谈青少年足球教学的方法与特点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与归纳法对青少年足球教学法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青少年有机体具有较强的可塑性、骨骼发育易弯曲、心血管系统高效运转、神经系统易兴奋但不稳定,有机体整体发育不均衡等特点;青少年足球训练要处理好整体教学与分解教学之间的关系,通过训练的变换、竞赛和示范来引导青少年积极掌握足球的基本技战术能力。
关键词:青少年足球 教学法 特点
1、前言
青少年从事足球运动不仅能促进有机体正常的发育成长,全面发展身体素质,而且可以通过系统的训练掌握足球基本技术和培养表现这些基本技术的身体能力。同时通过足球训练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锻炼意志品质,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而青少年足球教学训练课的组织必须建立在遵循青少年身体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适宜的教学与教法特点进行,从而科学、高效的促进青少年足球技能的掌握和提高。
2、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青少年足球的教学法特点。通过查阅中国知网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本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并与成都市青少年足球教练员就青少年足球教学法特点进行探讨,对所得资料和访谈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青少年的生理特征及教学特点 3.1.1 青少年有机体的可塑性
青少年有机体具有可塑性的特点,也就说他们的身体形态和素质能力在外界等条件影响下有很大的可塑性。通过训练可以有效的提高某一方面或者某几方面的身体素质能力,或者可以改善青少年的身体形态条件。这说明,如果教练员能够合理有效的运用好足球训练——这一外在的影响因素,向青少年的有机体施加积极影响,可以使青少年的有机体向着我们所期待的结果上发展,并逐渐接近理想结果。
因此教练员应慎重的选择和运用各种练习,着重发展适宜从事足球比赛的膝关节、转,但是与整个身体的发育仍然不相适应,增大力量练习和耐力练习的负荷量时就会造成心血管系统的负担过重,产生身体上的不适,因此要特别慎重。
在青少年时期,身体浅层的大肌肉如胸大肌、肱二头肌等发育较早,生长速度也较快,而深层的一些小肌肉如手指与足趾的屈肌等发育较迟,生长速度较慢,另外上肢较下肢发育的更快,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常常想以最大的速度完成动作,但是因为力量尚未达到理想状态,造成技术动作出现错误,而不利于动作的正确掌握。正因为如此青少年足球训练要强调提高动作的协调能力,使整个身体能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3.2 青少年足球训练的教法特点
一项新技术要用训练时间的一半来进行非对抗练习,另一半时间用来进行对抗性练习。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更多的课时要用于对抗性练习,而对抗的激烈程度也可以逐步加大,模拟比赛状态下新技术的运用。在开始另一项新技术学习时亦是如此,当然训练计划的制定也要与之匹配、循序渐进。3.2.1 整体教学和分解教学
简单的技术通过整体教学便能掌握,而复杂的技术则要进行分解教学,熟练之后进行整体教学。动作分解时要最大限度的降低动作分解对动作连贯性造成的影响。当一个分解动作熟练之后,应该放在连贯动作中进行巩固,从而加深青少年对该分解动作的理解和领会,而不是一个分解动作熟练之后马上进行下一个分解动作的教学。
作为教练员,应当善于发现整体教学与分解教学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不能随意的分解连贯性较强的技术动作,例如射门技术和运球技术等,这些动作的分解容易造成动作衔接的机械。而诸如起跳头顶球技术,可以先进行头顶球技术的教学,然后通过在连贯动作中来强调这一技术。3.2.2 训练中的变换
训练安排的变换对足球技术的掌握至关重要。可是如何变换训练以及变换到什么程度仍然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如果训练安排学习者已经适应时,变换训练内容就较适宜,可以通过变换所带来的新异刺激,激发青少年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于技术动作的掌握。而一旦变换后的训练法具有真实性和实战意义,那么就需要变化该训练内容的安排,例如要求一脚出球,或者在比赛区域的边线上增加接球点等。通过安排的改变来提高技能。
无论是变换训练内容还是变换训练安排,都要以提高青少年技术动作的掌握为基准,同时教练员在变换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青少年技术动作的不足,从而通过恰到好处的
第三篇:浅谈小学田径中长跑运动训练与方法
浅谈小学田径中长跑运动训练与方法
【摘 要】中长跑是发展耐久力量的项目,长时间的持续的肌肉活动是这个项目的特点。根据小学生的身体状况,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小学组中长跑一般设800米、1500米和3000米。虽然距离较短,但它的锻炼价值非常高,尤其少年儿童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各机能发展还不够成熟,中长跑运动训练对他们的生理机能有着更大的影响。
【关键词】小学 中长跑 训练
中长距离跑是中距离跑和长距离跑的简称,属800米以上距离的田径运动项目,以有氧代谢为主的耐力和周期性运动。它一方面要求尽量减少能量的消耗,维持一定的跑速,另一方面要求在全程跑中能根据比赛的具体情况具有加速跑的能力。小学生中长跑训练,首先要把握选材,其次在训练过程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而我校在近几届运动会上取得了一些优异成绩,尤其是中长跑项目上,每次都有骄人成绩。
一、注重选材,关注发展
中长跑运动员天生具有良好的心脑以及呼吸循环系统,结合国内外选材的经验以及中长跑项目的特点,在选材上主要关注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专项技术和心理因素五个方面。结合小学的实际情况,选材还是以身体形态选材为主,在选材中应仔细观察运动员小腿长度、跟腱长度、踝围三项指标。下面简单介绍选材过程中的具体内容:
1、身体形态包括身高,体重,身高/体重×1000;下肢长/身高×1000四个方面。其中后两项为重,在符合身高、体重标准的前提下,身高/体重×1000的数值以小者为好,在符合身高的前提下,下肢长/身高×1000的数值以大者为好。即中长跑运动员的形态特征是相对体重较轻,下肢较长。
2、生理机能在小学选材阶段,重点关注肺活量、安静脉搏(晨脉)两项作为测试呼吸机能、心血系统机能的指标。前者以数值大者为好,后者以数值小者为好,同时,在生理机能方面,还应考虑身体恢复能力较好的运动员。选材时,优选那些生理年龄小于实际年龄的运动员为好,换言之,选拔性成熟期较晚的运动员为好。
3、身体素质一般来说,包括速度、力量、弹跳、柔韧和耐力等诸多方面,但在小学阶段,我们通常以专项身体素质为选材重点,包括60米、200米或400米的速度耐力等。
4、专项技术在小学阶段,对中长跑选材不应作过分强调,但要注重动作自然、放松、协调,重心移动比较平稳,直线性好,跑的节奏较快的学生为益。
5、心理因素针对小学生心理特点,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兴奋性高且快,所以在小学的课余训练中,应选拔那些情绪稳定,有吃苦耐劳精神,头脑聪慧,环境适应能力强的运动员。
二、科学训练,遵循原则 从世界田径的发展来看,每一次新的训练方法的推出,都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运动员和好成绩。从第一届奥运会的100多年算起,沿着训练方法对运动成绩的提高所起的作用轨迹来看,历经了自然简单练习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运动员表现出个体的随意性;雏形技术整合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涌现出了如法特莱克、持续训练、间歇训练等训练方法;大运动量及模块化训练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初),则有如超负荷训练、循环训练、计算训练等方法;其后至今则进入了科学化训练(人机对话)阶段,其特点是集多领域、多学科高端科技之合成体。
当今,融入了高科技的训练方法如:高原训练、血乳酸训练、模式程序化训练、人机辅助对话式训练等,由于非常专业和所需设备及维护、使用昂贵,一般教练员和运动员接触不到这种层次,在此不多做讨论。现结合小学阶段的运动训练制定了简单易行的三个阶段的训练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阶段 基础体能训练
用2—3个月的时间打基础,进行基础体能训练。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生运动系统发育优先于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健康水平较低,内脏功能与运动系统功能较低,较脆弱,尤其是呼吸系统功能更为低下,达不到快速跑训练所需的基本条件。所以开始阶段采用了慢速跑的方法进行训练,逐步增强学生体质与内脏器官功能,逐步提高耐力水平与适应能力。训练方法是:开始第一周,每次训练采用慢跑的方法跑1000米,跑两组,以后每个星期增加200米。这样坚持下来,学生的脏器功能就有很大改善,为下一阶段提高速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氧训练量为(85-90)%,脉搏为22次以下/10〞的跑量。第二阶段 中等速度训练
通过第一阶段长时间的基础体能训练,学生的内脏功能、生理负荷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基本达到了中等速度训练所需要的各种条件,此时具备了中等速度训练的基础。中等速度的训练需要1个月的时间。训练方法是:开始第一周仍然每次跑1000米,但是要规定步速。教师用秒表计时,控制好每圈的速度。以后每周加200米,速度不能比原来降低,只能一样或者有所提高,一个月下来应该是1600米。在这个阶段,为了提高学生训练的积极性,避免训练枯燥,可以采用逐个队员领跑的训练方法:即规定单圈时间,每个队员带领跑完200米,依次交替。有氧训练量(75-80)%脉搏为25次以下/10〞的跑量。第三阶段,速度耐力训练
进行速度耐力训练,为期1个月。经过前面两个阶段的长时间训练,学生的内脏功能、生理负荷、健康水平、速度素质等都有了较大水平的提高,这时,教师促使学生速度发生质变的时机到了,明确要求学生以快速度进行训练,提高拼搏精神与意志力。训练方法是:(以800米项目为例)每次训练,学生快速跑1个1000米,休息5—8分钟,再跑1个600米,休息,再跑1个400,休息,最后跑一个200米。每次训练教师必需督促学生认真完成,严格计时完成,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还要充分理解学生得个别能力的差异,对每个学生得每圈所完成的时间,要有所不同,每周进行800米的成绩测验,成绩要有所提高,学生在跑到大约400~500米左右时,身体上最难受、速度也很慢,出现四肢无力,呼吸困难,胸闷等“极点”反应时,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减小步幅,增加频率,突破“极点”,树立学生突破难关的信心。教育学生以最大意志力坚持住,并保持速度。在离终点大约150米时,要求学生发起冲刺。平时训练反复加强这方面战术和能力的培养,学生成绩就会有明显提高。混合训练量(20-25)%脉搏为26-29次/10〞的跑量;无氧训练量(5)%脉搏为30次以上/10〞的跑量。
整个过程大约是一学期时间,一般安排在上半年,经过一学期的训练,学生成绩得到一定提高,然后迎来上半年的运动会。在运动会之前,特别是在比赛前一星期,可以安排三天高强度训练来刺激学生体能,最后让运动员成绩在比赛中达到顶峰。
三、身体素质与技战术训练
1、身体素质训练
(1)耐力:一般是以有氧耐力为主的跑的练习,是改进氧气输送系统和肌肉代谢的功能。一般耐力练习:通常采用3000米、4000米、5000米等距离,或用30分钟跑完一项长距离的练习,使运动员的脉率在每分钟150次至160次之间,同时注意呼吸有节奏(两步一吸、两步一呼或三步一吸、三步一呼)。专项耐力的训练是运动员在缺氧情况下的一种训练,也是提高专项成绩的一种手段。通常采用距离为300米、600米、1200米跑的练习,可用上述三个距离来检查400米、800米、1500米运动员的专项成绩,要求脉搏达到每分钟180次左右。每周的训练计划根据比赛日期和运动员的身体状态灵活安排。一般每四周循环一次,节奏为一小、一中、一大、一中。小量周训练总量为25公里左右,中量周训练总量为30公里,大量周训练总量为35公里。在训练周期内安排一至二次强度训练,以200米间歇跑为主,快跑后即测脉率达到每分钟180次以上,等队员脉搏降到每分钟110-120次,再进行200米跑,跑8-10个。还有4—3—2—1的变速跑,即4就是400米、3就是300米、2就是200米、1就是100米,上述每个距离之间有100米的慢跑。在比赛前夕的训练,强度训练极为重要,一般以目标为准,要求达到各段的分段速度。
(2)速度:中长跑速度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平时严格的速度训练来提高频率、协调性、柔韧性。通常采用短距离变速跑、原地快速高抬腿、80米加速跑、150米重复跑、4×50米接力跑、行进间快频率小步跑变快速放松跑等练习。上述练习力求多种形式,每次练习时间不宜过长,多采用比赛形式进行,使运动员感兴趣,不觉枯燥。每周三次速度训练,总距离0.5-0.8公里。
(3)力量:中长跑运动员的力量表现为力量耐久力。力量耐久力可以在大量跑的练习中获得,根据少年小学生的生理发育特点采取小力量练习。因为小学生正在生长发育时期,如过早过多的用杠铃负重练习(并不排除杠铃),往往容易过早的被淘汰。我采用的训练方法一般是克服自身重量的各种跳跃练习、俯撑、摆动练习等手段。在训练时要尽量使内容和形式变得生动活泼、多样化,充分利用中长跑教学、训练的多样化,穿插一些游戏,让类型多变的越野跑、组合跑、爬山、游泳等练习来代替复杂、精细的技术动作,在训练过程中还要注意进行适当的间歇。要保证教学、训练始终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这样既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又可避免疲劳。(4)柔韧:中长跑技术动作要求轻松、协调、有力,这就要求运动员腿部各关节灵活性好,主动肌与对抗肌张弛有序,上肢、下肢、身体躯干在跑动中协调配合。而要达到这样良好的技术水平,就必须坚持在基础训练阶段进行系统的柔韧性练习。在训练过程中可以采用如:两人一组压肩、拉肩,站立侧摆腿,抱膝下压,正压腿,侧压腿,坐垫压胯,扶墙转髋等。
2、技术训练
注重中长跑技术动作的分解。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训练目标,在训练过程中目标要从小到大,训练的内容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分解成合理的层次,分层渐进,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体会成功。在学习中长跑时,最初先分解技术动作:首先学习原地摆臂,结合呼吸节奏:两步一呼,两步一吸或三步一呼,三步一吸的正确的呼吸方法,使呼吸节奏与动作节奏协调地配合;再结合小步跑、后蹬跑、高抬腿跑等转入快速跑;然后再练习弯道跑。在技术教学过程中,首先讲解中长跑技术和知识,主要是教师的讲解及学生的模仿相结合进行,特别强调动作结构合理的重要性。其次结合图片对技术动作的分解示范进行教学,还可以结合国际重大比赛的视频对高水平运动员的动作技术进行分析,这样效果更加明显。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当运动员在大脑中对中长跑技术结构有了一个理性的认识过程后。根据运动员在实践过程中是否能应用,应密切注意运动员在跑动过程中的动作结构,当出现错误动作时,应及时给予提醒纠正,直至形成正确动作定形。
3、战术指导
教练员不仅是训练者,而且是运动员战术的制定者,要安排好训练计划的不同部分的训练时间及比赛时间。在比赛中让运动员提前知道你希望他们在全程各段中要保持的步频,做到双方心中有数。通常步频受比赛所支配,但是,没有理由不做好思想准备以努力达到一定的水平。如果在平时练习中他们已通过不同的检测达到期待的水平,那么,在实际比赛中遇到了新情况他们才不会害怕。
四、重视学生情感体验,关注心理发展
培养优秀的中长跑人才,除了抓好日常的训练外,还要兼顾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的训练,一个心理素质差的运动员,他的技术水平再高,也不可能在高水平赛场上取得好成绩。如有的运动员在平时的快速跑练习中,跑前没有什么反应,而且测试的成绩相当突出,但一参加运动会时,不是尿频,就是面色苍白心跳加速,更严重的出现抽筋、拉伤,在比赛中发挥失常,所以平时对学生的心理训练是很重要的,有利于学生形成临危不惧,沉着稳定的良好心理。在训练中弘扬马家军的顽强事迹,与把自己培养成为跨世纪的人才结合起来,树立为校争光的观念。对学生讲解我国优秀中长跑运动员王军霞、曲云霞的成长经历,她们就是从小刻苦训练,才能战胜困难,达到为国争光的目的,达到完成训练任务的目的。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教练员可以让运动员在各种不利条件下进行比赛,也可以让他们与高水平的或是年龄较大的对手进行比赛,以此来贯彻他们心理素质状况,尤其在比赛实力成绩不理想时,要看他们能否鼓励自己克服困难争取更好的成绩。比赛大败后,更要看他们能否从失败中吸取教训,鞭策自己以更大干劲和更高的要求来进行训练。这时候对运动员来说,如果他们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这就预示着他们将来定会获得成功。总之,在中长跑的训练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地采取各种有效的训练方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练习环境,便能使每个学生的潜力、个性尽情发挥,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能按时按质完成,达到完成训练的目的,成绩提高明显了,比赛时自然就会取得好的名次。
【参考文献】
[1] 杨锡让.运动心理学 [M].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2] 马启伟.体育心理学 [M].高等教育出版社;[3] 田秀东.田径运动高级教程 [M].人民体育出版社;[4] 中国田径协会.中国青少年田径教学训练大纲 [S].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5] 王大峰.浅谈少儿中长跑运动员的身体素质 [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0.(1)-40;[6]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运动训练学 [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7] 杨进.少年儿童中长跑训练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J].业余训练(国家体委群体司)94(1)-28.
第四篇:青少年田径体能训练的实施方法及提升策略
摘 要:良好的体能是田径比赛和训练良好发挥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田径体能训练实施方法、提升田径体能训练效果的研究。本文阐述了青少年田径体能训练的重要性,针对目前田径运动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给出了提高青少年田径运动体能训练水平的实施方法及提升策略,可为田径运动体能训练提供参考。
关键词:田径运动员;体能训练;实施方法;提升策略
体能训练是顺利完成各项运动训练的基础,没有好的体能,技能训练、战术训练等必将流于形式;没有高效的体能训练,竞技能力的提高就难以保证。体能训练在径赛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容质疑的。然而,部分教练和运动员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制约了部分运动员潜力的开发,影响到我国青少年田径运动员整体素质。因此,十分有必要重视并且改善现有青少年田径体能训练方法,从而尽可能地挖掘、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能力。
1.青少年田径运动员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体能,才能更好地开展技战术训练,体能训练主要是为其专项训练奠定基础,基础不牢则影响日后成绩的提升,关系到运动员的职业生涯。体能训练的不但是运动员的身体,同时也锻炼着运动员的内心,使其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2.青少年田径体能训练的实施方法
体能训练具有针对性,包括不同种类的体能训练,具体如下:
2.1 力量素质训练
青少年田径体能训练的一个重要种类就是力量素质训练,不同的运动项目需要完成的工作有所差异,需要的力量也不尽相同。具体来说,径赛运动员需要具备较强的推进力量;球类运动员则需要在改变方向、滞空等方面的力量上有所建树;游泳运动员则需要具备蹬水、划水等方面的力量,根据不同的项目,教练员在实际的训练中,应该采取针对性的训练,以使运动员的力量得到科学化地加强,更好地提升成绩。
2.2 静力拉伸训练
所谓的静力拉伸训练主要通过缓慢的动作来完成,以某些姿势锻炼自身,诸如拉伸肌腹、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练习。从具体的类型来看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主动拉伸,另一种是被动拉伸,无论选用哪种拉伸方式,主要的目标就是为了使运动员感受到酸胀痛,具体来说,每个姿势或者动作应该保持10s,同样的动作完成15次即可。
2.3 灵敏性训练
所谓的灵敏性训练依赖的训练环境是突然变换,这种灵敏性训练伴随着的是空间位置和运动方向的改变,锻炼的是运动员的身体协调能力、反应能力、适应能力,只有提高身体的灵敏性,才能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使其在比赛中以不同应万变,取得好成绩。
2.4 耐力训练
耐力素质训练的训练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这不但包括运动运动节奏的变化,还包括运动强度的变化,且耐力素质还与诸多因素有着密切的练习。
2.5 柔韧训练
所谓的柔韧就是人体各环节运动幅度大小的机能能力,要保证田径运动动作的完成,柔韧素质是必不可少的,其不但能够有效地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对提高运动员的肌肉工作效果也有着显著的作用。
2.6 动力拉伸训练
动力拉伸练习是指依靠练习者自身动作、原动肌有节奏地,较快并多次重复收缩,使与环节运动相反一侧的对抗肌反复被拉伸的练习方法,比较典型的有连续前摆腿。
2.7 速度训练
对运动员而言,速度素质的作用十分关键,在其竞赛比拼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田径运动项目在速度训练上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在一些细节上却存在一些差异,就需要锻炼他们在这方面提高他们的速度;而乒乓球运动速度训练则主要集中在判断力和反应速度上。
3.青少年田径运动员体能训练存在的误区
大量的研究表明,在很多体能类项目上,我们的青少年运动员拥有的潜力和素质是十分出色的,但是当其达到一定的水平后,且再难有所寸进,运动成绩比照前期的成绩成长速度着实让人大失所望。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运动员对体能训练的理解不到位。青少年运动员自身素质尚待开发,而很多教练员和运动员竭泽而渔,盲目压榨青少年运动员的潜能,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训练方式导致运动员的成绩短时间的提升,却再难达到国际一流水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种运动方式对运动员有百害而无一益。不同的运动员、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心理状况需要不同的体能训练思路和方案,只有符合人体生理发育规律才符合运功的系统性、科学性,才能为运动员的成长提供真正的帮助。一般训练和专项训练是相辅相成的,一般训练是基础,基础越牢固,将来取得的成绩就越高;专项训练是关键,毕竟竞赛看重的专项能力,只有通过专项训练才能提高运动员的成绩,这两个方面对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而言都是必须的,并且需要动态调整两种训练的比例,如此才能更好地帮助青少年田径运动员成长。
4.提升青少年田径体能训练提升策略
一些青少年田径运动员、教练员对体能训练的认识存在误区,这限制了青少年的田径运动员的成长,为了加强和改善当前青少年田径运动体能训练,就需要采取如下对策:
4.1 理顺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的关系
体能训练包括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基础性的一般体能训练,这适用大多数田径运动项目,另一个部分是专项体能训练,这直接关系到运动员的竞赛成绩。在进行一般体能训练的时候,非专项身体练习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改造运动员身体形态,使其身体健康得以增进,全面发展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为了在比赛中取得更好地成绩,专项体能训练就十分必要,教练员需要安排一些专门性的身体练习,从而更好地满足专项的需要。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训练主要集中在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基础训练阶段,另一个阶段是专项提高阶段,在这个阶段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运动员的专项竞技能力。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应该以专项运动的需要为准,充分结合运动员的个人具体情况,合理安排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的比重。4.2 磨练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意志品质
一个人或是对某种事物有兴趣的化,对这种事物就有着明显的倾向,在对待这种事物的时候就会更愿意去接近它。而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体能训练的手段比较单一,青少年在体能训练的过程中往往感到十分枯燥,训练兴趣下降,往往将训练当作是应付,是为了满足教练员的需求,故而难以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正因如此,教练员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对体能练习的兴趣。
4.3 把握青少年运动员素质发展敏感期
运动素质发展敏感期,是指每一种运动素质在儿童、少年时期有机体自然生长发育的基础上,在某些特定的年龄阶段发展较快,呈现出发展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期的准确把握,对运动员选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能训练也需要充分利用这一时期,发展适应专项需要的运动素质,使其在未来的竞赛中取得更好地成绩。大量的实践证明,如果在这个时期得不到科学训练的话,日后的发展将面临很大的瓶颈,难以达到一流水平。青少年田径运动员正处于身体发育关键时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正因如此,在实际的体能训练中,应该结合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按照运动素质发展敏感期规律,使不同运动员得到更好地发展。
4.4 结合技能训练内容与心理训练内容
竞技能力是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主导因素,然而运功员的竞技能力构成存在较大的差别,总的来看,竞技能力都是由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技术、战术、心理和智力因素所决定,只有将这些因素协调在一起,才能提高专项竞技之中的综合竞技能力。而在这些因素中,最为关键的无疑就是体能,体能训练就像是在打地基,地基越好,盖起的高楼大厦才能稳固。然而,技术训练、心理训练也是十分重要的,前者是训练及比赛取胜的关键,只有在体能训练的同时加强技术训练,才能增强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综合实力;心理训练同样十分重要,青少年最典型的心理特征就是心理活动极不稳定,对于外界环境的变化,青少年的抵抗能力不强,为了让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得到好成绩,就需要运动员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支撑。因此,在对青少年运动员进行训练时,要重视对他们进行心理素质的训练,加强意志力、注意力、自信心的训练和培养,以提高他们在比赛中自我心理调整的能力。
5.总结
总之,加强田径运动体能训练方法的研究,提高体能训练的质量,对于促进青少年田径运动员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鉴于田径体能训练是一个重复性较强的内容,因此,在体能训练的过程中,教练员要创新训练和评价的方法,提高体能训练的科学性、实效性和灵活性,来激发练习者的练习兴趣,为体能训练效果的提升,创造一个良好的训练环境。文章重点提出了青少年田径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及提升策略,可供参考。
第五篇:田径训练计划
田径男子周训练计划
星期一
一、早晨训练时间6:30---7:30
1、准备活动慢跑5*200
2、柔韧性练习(正压腿 侧压腿 摆腿 栏杆上活动关节练习)
3、专门性练习1)摆腿2次——高抬腿走2次——侧面交叉步2次——弓箭步走次——后腿踢跑2次——小步跑2次——高抬腿2次——单脚跳2次——加速跑4次40米(技术要求:高重心、送髋、放松、充分体会利用髋关节带动的确跑的动作,前后摆幅大)。
二、下午训练时间4:30—5:30
1、一般性准备活动10分钟;
2、专项训练(各运动员均以径赛项目为主):(1)、蹲距式起跑30*4,注意起跑时要蹬地、摆臂、起跑前几步的重心要压住、要小步子、高步频、保持约10~20 M左右重心随着速度的加快而逐渐抬高;(2)、行进间60M*3,注意到体会后的途中跑动作,争取尽量用“髋”在跑而不是用“小腿”在跑;积极与准备活动的技术练习相结轨;(3)、100M*2,请注意100M全程的感觉,体会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冲刺跑各环节的动作要领。
3、结束部分15分钟(1)、放松跑200米;(2)垫上互相磕打放松;(3)上下肢相互间放松。
星期二
一、早晨休息。
二、下午训练时间4:30----5:30
1、一般性准备活动10分钟;
2、上梯式跑步5个来回*3组(要求:摆臂频率快、摆幅大,前脚掌着地并快速瞪离地面)。
3、结束部分20分钟(1)放松跑200米;(2)垫上互相磕打放松。;(3)上下肢相互间放松
星期三
一、早晨训练时间6:30----7:30
1、一般性准备活动10分钟;
2、柔韧性练习:(1)两臂的平、侧、上等各方位的举、屈、伸、摆和各种形式的绕环练习;(2)两腿的屈、伸、压、踢、摆、绕、纵横等练习;(3)整个身体的各种屈、伸、绕环等练习。
3、放松跑400米。
二、下午训练时间3:30----4:30
1、一般性准备活动10分钟;
2、弹跳力和力量练习:(1)各种跳跃练习(收腹跳、跳深、蛙跳、单脚跳);(2)各种腰、背、腹机练习(垫上完成);(3)橡皮条(牵引练习);(4)扛铃(负重蹲立)20次*4,每次间隙放松跑200米。
3、结束部分15分钟(垫上磕打放松)。
星期四
一、早晨休息
二、下午训练时间4:30----5:30
1、一般性准备活动(1)慢跑 3*200米;(2)稍微活动各关节。
2、另一专项练习(以田赛为主)(1)、如跳高、跳远动作的分解技术练习;(2)、各种短距离往返跑比赛。
3、结束部分15分钟(1)放松跑200米;(2)垫上互相磕打放松。;(4)上下肢相互间放松
星期五
一、早晨训练时间6:30----7:30
1、一般性准备活动:(慢跑3*200,稍微活动各关节。)
2、灵敏性练习。(1)各种快速反应练习;(2)(2)站立式起跑30-40米;(3)(3)30米、60米计时跑,各二次。
2、结束部分15分钟(1)放松跑200米;(2)垫上放松。星期六
一、上午训练时间9:00----10:30
1、专项准备活动
2、各专项测试(按比赛要求)。
3、结束部分(1)、放松跑200米;(1)垫上互相磕打放松;(2)(3)上下肢互相放松 星期天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