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电影大空头的观后感想
对“大空头”的思考及其启示
有很多人喜欢把简单的问题说的很复杂,但又并非学术意义上的高度抽象,而是为了复杂而复杂。因此,能把复杂的问题说的通俗易懂,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就显得十分难能可贵。
大空头就是部难能可贵的电影。金融本源自生活,自然应为众人服务,造福众人,而并非神秘的被少数人掌握的用来实现私利的工具。
饶是百分之二十的人掌握百分之八十的资源,似乎二十和八十的众人各怀心思,参与一场不完全信息之下的动态博弈。不论是吃散户,亦或逆袭吃大户,总之人性的深处本来如此,公与私的较量,充斥着个人、集体以及其间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似乎在房地产这个一定程度上算是金融产品的行业,公与私的角逐显得尤为明显和突出。
不论是传统的金融产品,亦或是各种金融创新和衍生品,例如CDO,CDS,MBS和资产证券化(具体名词解释知乎已有详细且通俗生动的描述)等等,其本质无一不是要调动更多的人、更多的资源、捆绑更多的参与者一起进行相关的金融活动,同时尽可能地分散投资的风险,降低参与的门槛,达到趋利的同时,也尽可能的避害,不论是在空间范围和规模上,或者在时间的延续性和可持续性上进行相应的拓展和纵深,将银行、证券和保险之间的业务相互交融,因此来看,金融业的分业经营策略虽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型金融集团的形成,但是也起到了控制风险的良性作用。
电影本身反映的人的理性和不理性的交织,相当的彻底和深刻,说不清到底是理性亦或是不理性,因为二者往往相互转化,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之下。
主人公的大起大落,有偶然性,当然也有必然性。逆天行事,有时候必然失败,但是有时候真理却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例如几乎没有人看跌房价的时候,有人却悄悄的过度投保,摊牌也要赌房价必跌,然后等待时机,大肆做空,形成财富的一次重新洗牌和分配。
由此来看,春秋战国时期管仲的“衡山”和“靑茅”之谋,亦不可谓没有异曲同工之妙。唯一不同的是被炒作的筹码不同而已。但是人性的对于公与私的态度却没有很大的变化。
就电影反映的金融活动而言,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金融业本身是把双刃剑,金融极大的促进了经济活动的效率,正如同旱苗企盼春霖,但是也加速了经济周期规律的一次次复现;同时,金融也可能如同激素,不按照自然规律的催生扭曲的果实。如同,风险投资对于创业公司的重要性,但是也可能因为极端的趋利本能而影响公司运营的正常规律和节奏,忽视了科技发展的长期性。至于说,到底是良性循环,还是恶性循环,当然关键还是精细的调节与具体的把控。
当负债变成一种时尚,不负债就意味着变相的损失,那诚实的劳动之花又如何绽放。电影中反映的投资银行作为牵线搭桥的中介,把更多的豪赌或者胁从的人圈进这场游戏中,同时变相买通第三方评级机构,利用资产证券化手法广泛的圈钱圈人,机构,个人,公募私募,无一例外,并利用CDS把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如此精心的做局,趋利同时又避害,然后稳拿佣金。当然,中介的产生也并非偶然,需求侧和供给侧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其中。银行的房贷,抵押,回笼资金,再贷款,再抵押,再回笼资金,再贷款,如此循环,有形无形中加了多少倍的债务杠杆。投机或者胁从的人们各怀心思,不断接盘。为了得到银行房贷利息的一部分,资产证券化将更多的经济体圈进了这场游戏,保险公司又为这一切做了最后的担保,当然,为了保费。不过,如同电影中所描写,例如主人公一样的不信邪的人还是有的,就算百年不遇,总还是遇到了。
虽说做空有利于将不合格的经济体筛选掉,存在一定的积极意义,然而,任何事情也是有利有弊,极端的不合理的做空,自然也是弊大于利。
银行的不合理杠杆,保险规则的设计漏洞,监管的不到位,等等一些客观因素。同时,经济体的主观因素与动机,也存在深思之处。假如银行杠杆合理了,但是如果表外融资、不良资产出表、消费贷变相入楼市,又当如何?
那次贷危机中,高管会不会有吃里扒外的行为呢,提前知道消息,然后,做空自己东家,不过,似乎跟古代将军出去打仗一样,将军的家人都在自己国家,似软禁似保护,让将军没有后顾之忧。谁说高官就没有这样的待遇呢?
当然,任何事情都会向前发展,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如同从来没有绝对的自由,法律虽然限制了自己,但是也限制了别人一样,只有如此才能同步和协调一致。人性的改变虽然不易,但是却也光荣而有意义。
第二篇:电影《在一起》观后的感想
最近看了一部国产电影《在一起》,网上评论说“实力派演员众多”,我看到了真的有一种恶心的感觉,什么是实力派啊?说甄子丹是实力派还行,其他的演员就是凭靠漂亮帅气的外貌欺骗群众的眼球。杨颖、柯震东两个人在一起的表演,我的个天啊!看他们俩表演那就是背台词嘛。看着真累,有种想上去抽他们的感觉。甄子丹大哥,还有周秀娜美女,挺喜欢你们的,麻烦你们下次再选择剧本的时候好好选择一下,不要把你们在我们观众心中美好的形象毁掉啊。
有些表演者就靠漂亮的外貌上荧幕上晃悠。表演行,谁都有开始,但是麻烦你多做点功课好吧。现在已经不是很多很多年前了,电视刚出来的时候,你怎么折腾观众都感觉好看。现在观众的审美观念高了,你就拿刚刚小学毕业的表演本事来忽悠观众啊?首先你们不敬业,再次你们对观众不尊重。观众可是你们的衣食父母啊!没有观众欣赏你们,你们就是长得跟天仙一下也不会被注重的。还有那些炒作的公司,逮到个美女帅哥就大肆的炒作。很多人莫名其妙的就出现了,都不知道在哪里来的。还有可恨的导演啊或者其他电影领导,“潜规则”真的是百试不灵啊!可叹那些辛辛苦苦下了功夫拼搏的艺人却不能被发掘,慢慢的凋零了。经历过的演艺圈的人承认了演艺圈黑啊!也是为什么很多演艺圈走过的父母不希望孩子进演艺圈啊!希望中国的演艺圈的演员提高下自己,少点黑暗,多点真实。
第三篇:电影《青春雷锋》观后感想
电影《青春雷锋》观后感想
电影《青春雷锋》观后感想
今天,我们观看了《青春雷锋》,雷锋的事迹让我感触很深。
雷锋,原名雷正兴,生于1940年,从小就是个孤儿,曾被地主打得浑身是伤,可他还是很乐观。他小时候当过儿童团团长,长大后开过拖拉机,后来当了兵。雷锋当兵体检时,身高、体重都不达标,但因有经验、懂技术,最后被批准入伍。
他是一位助人为乐的人。在火车上,他为老人让座,又拿着水壶为大家倒水,给大家送去了温暖。他自己却在每一节车厢跑来跑去,累得满头大汗。而我们呢?嘴上一直说让座让座,可你真的让过座吗?你真的助人为乐了吗?光说
不行动,怎么行?所以,我决定,要向雷锋叔叔学习,做一名助人为乐的少先队员。
他是一位努力奋斗的人。在练习投弹时,因为他缺少手臂力量,没有合格,于是,他晚上一个人顶着寒风在操场上练习投弹。每天睡得最晚的人是他,起得最早的人也是他,他每天坚持训练,终于在第二次投弹测试中合格了。一把宝剑不经过打磨是不会露出锋芒的,一朵玫瑰不经过风雨的洗涤是不会绽放出美丽的花朵的,人也是一样,做一件事不刻苦锻炼是无法成功的,只有遇到困难去勇敢面对的人才会成功。
他还是一位生活节俭的人。他一个月只有6元的收入,可他不舍得花,把节省下来的100多块钱捐给了灾区人民。部队规定每人一年两套军装,可雷锋只领了一套,队友也纷纷向他学习,把另一套还了回去,为部队节省了开支。雷锋的袜子破了又补、补了又破,最后补得都不像袜子了,可他还在穿。我们呢?
总是浪费粮食、无节制地花钱,我们应该向雷锋叔叔学习,做一个勤俭节约的人。
看了雷锋的事迹后,我思绪万千:我们生在新时代,和雷锋的生活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可我们却不知道珍惜生活。我们以后应该帮助长辈做力所能及的事,我们还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做一个和雷锋一样的人!
三月八日星期五,我们在西南影院观看了电影《青春雷锋》,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
《青春雷锋》讲述了雷锋从小学毕业到牺牲的成长经历,是一部传记性质的电影
。影片着力描写雷锋平凡的成长经历,用生动的影像和鲜活的细节展示雷锋“感恩社会、热爱生活,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助人为乐、服务人民”的精神。
观看了影片以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思绪万千,深深地被雷锋的精神所感动。雷锋生在旧社会,在党的领导下翻身得解放。他热爱共产党,把党比
作母亲,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做到处处为人民服务,时时为他人做好事,真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我们现在时代不同了,我们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过着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但我们有时不珍惜幸福生活,不能做到艰苦奋斗,有时吃饭拣这嫌那,认为不合口味。通过观看《青春雷锋》,我认识到自己的一些做法是不对的,和雷锋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观看影片以后,我决心学习雷锋好榜样,继承和发扬雷锋的光荣传统,学习他“助人为乐,服务人民”的精神,主动为社会、为集体、为他人做好事,做一个好少年。
第四篇:大空头书评
《大空头》:有一种智慧叫做空
张愎/文
“空头”自诞生第一日起就被赋予了一种强烈的神秘感。他们往往躲在资本市场某个不起眼的角落,伺机而出。一旦成功,他们就会成为了一股超级龙卷风,将整个世界带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迈克尔·路易斯(Michael Lewis)的最新作品《大空头》正是站在次贷危机的背景之上,娓娓向读者讲述了关于“空头”的故事,并尝试重新向读者诠释了“空头”的含义。
与另一本描述约翰·保尔森如何成功的《史上最伟大的交易》一书不同的是,《大空头》更偏重那些不为人知的小人物。他们和保尔森一样,很早时就意识到次贷泡沫的危险性,从2005年开始就持续做空,直到2008年底终获成功,成为极少数伟大的胜利者。当然,这些小人物也都不是普通人,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约翰·保尔森。
首先进入读者视野的是史蒂夫·艾斯曼。刚进入华尔街时,他先是在父母创办的华尔街硕果仅存的几家合伙制的公司——奥本海默里作股票分析师,那时的他虽然没有多少专业知识和职业背景,但愿意从微小的职位做起并开始逐步进入角色。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他就开始致力于研究信贷扩展到低信用人士的后果,直至到2005年,他有了收获,他意识到绝大多数华尔街工作的人根本没有意识到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2006年,他再一次确认了自己的个人判断,并通过合法手段进行做空,最终,他实现了卖空者的伟大理想。
书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当属迈克尔·巴里。作为一个独眼的孤独症患者,他偏执、孤僻,甚至无法与人面对面的正常交流,但他又是一个天才,并首先发现了CDS漏洞人以及次级债市场的疯狂和荒谬。之后,他又以独有的固执和专注开始做空。2008年底,他为他的投资者们成功赚取了高达5倍的收益。
相对于其他人物,巴里的故事更为传奇,因为从始至终,他从来都没有过任何人的帮助,而是完全靠自己的判断。但令人感到悲哀的是,他虽然为自己和投资人赚取了高额的回报,但却并没有获得大家的认可,这样性格的人注定孤独终老。
德意志银行的债券交易员李普曼是书中另一位重要人物,这个人物在《史上最伟大的交易》一书中也曾出现过。但相对于巴里,他的传奇略显逊色,因为他是在听说了巴里的想法后,才得以发现CDS中的漏洞。但是,李普曼却在在整个次级债券的空头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纽带作用,绝大多数空方都是直接活间接听了他的分析与建议才加入进来,他也因此建立起了一个巨大的空头联盟,并为自己带来了丰厚回报。
最后一个小人物是对冲基金经理查理•莱德利。他的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在次贷危机之前小的可怜,因此只能从事那些风险巨大同时收益也巨大的投资。他和他的同伴深信在华尔街赚钱最好的方式是找出华尔街深信最不可能发生的那些事情,并把宝押在它会发生上。正因如此,在这场做空次贷的赌博上,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毫无疑问的是,这些小人物之所以成为“大空头”所展现出来的是一种在能够在随波逐流的世界中坚持自己的智慧。而这种智慧令笔者联想到了儿时那首著名的童谣:“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个无入知道的小草。从不寂寞,从不烦恼,你看我的朋友遍及天涯海角。”
其实,所谓的“空头”就像一颗颗“没人知道”的小草那样,当前所未见的风暴雨来临之际,就连参天大树也被连根拔起的时候,他们虽然也弱不禁风,也曾经历过于世界为敌的煎熬,但他们没有屈服,不仅幸免于难,而且仍然牢固地扎根在泥土,并最终在暴风雨过后获得了新生。
不过就作者的意图而言,我相信他写此书目的最终并不是为了单单歌颂这些所谓“小草”,他的落脚点还在于揭露华尔街的荒诞离奇。就像他在书中的最后一章中所总结的那样,最稳健的投资也有着一定的赌博性质,而最胆大妄为的投机也具有投资的特点,或许投资的最好定义是“赔率对你有利的赌博”。次贷市场的空方就是在以对他们有利的赔率赌博。从
这一点上说,大空头的故事非常简单。然而,他的奇怪和复杂之处在于,在赌局结束之后,赌桌上的两方——空头和多头都拿着大把的钱离场。
如果说,作为赌局胜方的巴里和艾斯曼等人赚取亿万美元是他们的理所应得,而那些华尔街大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们凭什么在离开的时候依然那么富有?他们因站错方向而导致公司破产的情况下,缘何继续过着富足的生活?这一点值得读者深思。
第五篇:大决战系列电影观后感想平津战役
大决战系列电影观后感想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今天也看完了,看到最后仿佛如流水帐一般,俨然没有了一开始看辽沈战役时候的兴致。仗打着打着没有了悬念,到了最后打天津竟然都是刘亚楼一手在操办,俨然是锻炼这位年轻的集团军参谋长,偌大一个天津城,竟然三十个小时不到,就解决了战斗,更颇有一些将国民党残兵败将玩弄于股掌之间的意味。
感觉整个平津战役都围绕着傅作义来展开,围绕着他和蒋介石和毛泽东的谈判展开,刻画他的心理,讲述他的挣扎。可笑的是,他的女儿竟然是中共党员,包括布雷的女儿,张治中的女儿,竟然都是共产党员,更是有些让人深思的。
记得前段时间看过一本杂志上的文章,谈《潜伏》在台湾的热播。说这部电视剧并未在台湾正式播出,但是有很多人通过网络看到了这部连续剧。有一名在北京任企业执行长的台籍干部写了看过此剧后的感想包括:
一:《潜伏》描述男主角余则成从一个忠于“党国”的军统干部,以为受到女友与上司的理想感召,又亲睹上级的腐败无能,最后就改变了信仰,变成了“共谍”。那位台籍干部认为,这套公式让人找到合理化的借口,尤其许多台商在大陆,比大陆人更爱大陆,他们看到了这部电视剧可以少一点心里的愧疚感。
二:男主角最后竟然到了台湾继续“潜伏”,这在台胞眼里不寒而栗,对过去的白色恐怖也多了一份同情。
三:那位台籍干部因此希望导演能拍续集,说,台湾人要是看到类似余则成者继续在台湾潜伏,恐怕日后与大陆的交流会更加小心了。
这代表了台湾人真是的想法,也是国民党的后裔潜藏在心中对共产党的恐惧的真实写照。这是蒋介石父子统治台湾数十年留下的“思想结晶”,尽管大陆已经不是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大陆,国际局势和海峡两岸的关系也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恐共情绪”已然影响着当今许多的台湾人!
多少年过去,太多的专家学者分析蒋介石“剿共”事理的原因,除了众所周知的经济崩溃等因素之外,还有一项极为重要的原因是,蒋介石的身边充斥了太多共产党的“间谍”。据说,淮海战役爆发时,蒋介石在南京黄埔路官邸设地图室,地图室三巨头分别是蒋介石,周菊村,和刘为章。但是刘为章正是个大间谍,以至于南京方面的作战命令,共方完全知晓,自然每战必败。
更为引人深思的是,蒋介石身边太多的“刘为章”,收到最高将领的信赖,荣宠加身而竟没有丝毫的信心动摇,一心一意的为共产党服务,这种情操确很少在国民党人身上看到。正是因为“在搞情报方面国民党方面永远不是中共的对手”所以在三大战役里面也看到了太多的临阵起义。
不知道为什么,相比于入住北平后和各位民主人士共商建国大事的中共领导人的中山装形象,特别喜欢西柏坡时期的中共领导人的形象,破棉袄,大棉裤。对比穿着精美全身上下都是毛呢面料的国民党军官。确总是让人振奋的打胜仗。
三大战役我写的太不透彻了,虽然又看了一遍,也写了一些东西,只不过,自己突发奇想开了个头,写到最后竟然有些后悔了。自己写的太肤浅,军事题材的电影,却也总写不出太多和军事相关的东西来。落笔之后发现自己写的东西又多太文艺,有些自爆家丑的意思。也罢,一开始也写到了和三大战役有关联的一些记忆。这是我的记忆,也是我的理解,虽然稚嫩,也是我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