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时评类作文——老虎咬人缘事析理
表达交流——缘事析理
社会热点回放: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袭人案
【导语】:7月23日15时许,延庆区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内发生一起老虎伤人事件,致1死1伤。延庆区宣传部通报称,动物园已停业整顿。另据了解,伤者下车前被提醒不要下车。昨日曝光的监控视频显示,女子在园区内下车后遭扑咬。伤者家属透露,该事件中的死者为伤者的母亲,目前伤者仍在治疗当中。
监控视频显示,老虎咬人后,白色轿车附近一辆墨绿色吉普车立即赶到现场。延庆区园林绿化局负责此事的新闻发言人王淑琴表示,该车就是园区的安全保障巡逻车,“她下车之前,巡逻车还用喇叭喊,让她别下来,她还是下来了。”
王淑琴表示,自驾游的游客入园前都会与动物园签订《自驾车入园游览车损责任协议书》,内容为“本园内散放的动物均属于野生动物,具有相当的野性”;“进入园区必须关好、锁好车门、车窗,禁止投喂食物,严禁下车”;“如因违反上述规定发生的车辆损伤和人员伤害,自驾车主应负相应的责任”。
她还称,动物园不仅有很多标示牌提示游客不要下车,巡逻车也会循环广播进行提示。
在园方出示的一段小视频中,记者看到,东北虎园墨绿色的铁门紧锁,门口贴有“动物散放,关好门窗,锁好车门,严禁下车”的告示。在园方出示的另一则小视频中,记者看到,白虎园门口同样贴有该告示。
另据动物园出具的游园须知,“游览车(自驾车)进入猛兽区时,请您务必关闭门窗,禁止投喂食物。”
记者在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官网上看到关于自驾游的规定显示,自驾游客可以将自驾车开入园内,此需另收费用作为保险费用,以防动物剐碰导致车损,强烈建议乘坐园内交通,此项费用已含在票内。北京京都律师事务所律师常莎认为,该保险仅限于车险,对于人身伤害,不在理赔范围内。
深度解读: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伤人事件背后的可怕事实
近日,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发生了老虎伤人事件,造成了一死一伤的严重后果。
事故先是在传统媒体领域进行了集中传播,继而在各种类型的自媒体上迅速发酵,形成了朋友圈的刷屏效果,引发了密集的舆论关注和话题讨论,成为当之无愧的爆点事件。
本以为,这件事情只是信息大爆炸时代的一个碎片,很快就会淹没在各类层出不穷的绯闻、八卦和劲爆新闻里。
可是,在两天不到的时间里,我惊讶地发现,老虎伤人事件中出现了比老虎吃人更吓人的情节。
本来,虎口余生的女事主已经身受重创,后半生的幸福几近报销,同时,她还承受了丧亲之痛——为了救她,她的母亲在亲人注视下命丧虎口。可以断言,即便没有任何提醒,她的余生都将活在愧疚自责中。
可是,对于这样一个身心残破、痛苦不堪的女人,有些人竟然不约而同地快速反应,用同仇敌忾的惊人架势,急吼吼地补刀,对再也无力反抗的女事主进行各色花式的道德凌迟。
“当母老虎遇上真老虎”、“蔑视规则就是死路一条”、“老虎不会给你嚣张的权力”,看到这样一个个面目狰狞的标题,真让人心寒齿冷。
你们用这样全开的火力和无情的攻击来对待一个弱女子,这是何居心,这有什么意义?
更可怕的是,网络暴民居然丧心病狂地进行人肉搜索,在网上公布女事主的姓名、单位,更连其结婚照、生活照都贴上了网——你们到底想干什么,想要替老虎完成未竟之事,将这可怜的女人生吞活剥、骨头都不留一根?
事情演变到这一步,我们也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了一个可怕的真相:假道德之名进行的舆论(网络)暴力,真的是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令人发指,其本身比吃人的老虎要狠毒、可怕无数倍。
客观而言,对现实心怀怨怼却无从排解的各类“问题人群”,正以星罗蚁聚的态势,活跃在网络和新媒体战线上,他们充分享受着开放、包容、多姿多彩的“网络自由”,只要不触碰政治的高压线,随时可以祭起道德、爱国、民粹的大旗,进行暴徒式的狂欢,对任何一个意向目标发起潮水式的舆论攻击和精神摧残。
我将这类人群称之为“道德流氓”,他们的存在,是对安善良民、公序良俗和社会道德的最大戕害。
不信,请看。
网络上,各类牛人们占据着道德制高点、天天喊着灭了小日本,现实中,老人摔倒没人敢扶,看见小偷,个个都低头就走。
中日钓鱼岛争端,有那么多的“热血青年”狂砸日系车,暴打开日系车的中国人,难道是日本人把我们的无辜同胞伤害得苦不堪言?
毫无疑问,道德流氓和舆论暴力的存在,整体拉低了我们的民族形象与智商。
众所周知,判断一个人是否善良,不是看他做出多么高风亮节的事情,而是看他的底线在哪里;判断一个社会是否阳光,不是看它多么繁荣富强,而是看它的包容性有多强。
如果,你想享受真正拥有安全、自由、公平的生活环境,如果,你不想在哪天行差踏错之后还要遭受突如其来的折磨与羞辱,那就应该从老虎伤人的舆论之争中总结教训,远离任何道德与舆论暴力,做一个善良、正直,不偏听偏信的公民。
善良的公民,是且永远是这个社会真正的良心。阅读分享:
1、自读——速读上文,请你结合全文画出作者行文的思维导图。
2、共读——分组交流分享你的思维导图,以小组为单位画出此文的思维导图。写作提升:
2015年4月6日为建立文明旅游长效工作机制,国家旅游局依法制订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开始施行,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工作同时开展。但近日,因为航班晚点,长沙黄花机场旅客仍然对地勤人员洒盒饭、扇耳光;“五一”期间,一对母女又在太原飞海口的航班上与机组人员发生冲突,并在飞机落地后大闹美兰机场。
此类事件频频出现,有人说这些行为是在维护自己的权益,有人说这些行为素质低下的表现,你怎么看? 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义,简要谈谈你对此类事件的看法和建议。先用思维导图外化你的观点和论证思路,然后完成300字左右的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楚,不写病句、错别字,书写工整。
【参考答案】
像“路怒”“医闹”“机闹”这样的闹剧不断上演,正反映了各种维权的“偏航”,恰恰显示出权利意识有余、文明观念不足、法制意识薄弱的“落差”。
不少人“冲冠一怒”的背后,是对法律法规、制度规则中的禁止款项了解不够,对权利项认识模糊。而怒也好、闹也好,又照见沟通的匮乏、精神的焦虑以及素养的单薄。最终,不仅扭曲了权利主张的本意,也干扰了他人的正当权益,甚至影响到国家形象。就拿最近发生的“机闹”事件而言,总是发端于服务纠纷,发酵于情绪失控。乘客本来的诉求并不一定过分,也许只是对延误原因要求答复,或许是对服务不满要求改进,或者是因为利益受损要求赔偿,无论参照旅游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还是航空公司的服务承诺,都有章可循,也总能解决。然而,维权一旦破开“安全门”,权责分配的图景就变了。从大闹值机台到冲上飞机跑道,从强开逃生门到机上刀叉互殴,不看客观因素、不讲规则制度、不顾公共利益,已经变成了“过度维权”。
面对这些问题,一方面,一些公共服务机构应该提供高端的服务,如各大航空公司对乘客的服务应该更加细致一些,对乘客的焦虑回应更及时一些。从这个角度看,个人的文明素养的提升,与公共服务的水平,有着强烈的正相关。景区整洁干净,游客也不好意思乱丢垃圾;面对禁烟提示,有心吞云吐雾者也难免心存压力。不管是旅途中还是生活里,文明素养的涵养都需要“两翼齐飞”。
另一方面,依法治国,刚性的法律、制度约束也必不可少。既离不开常识的普及,更脱离不了法律和制度的完善,以及对违法行为及时、果断的处理。可以说,法律和制度不仅能把权力关进笼子,也能让权利各归其位,促使更多人尽到自己的“文明义务”。《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公布了多批游客不文明记录名单,不过名单的“强制力”,也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可以说,制度是一种唤醒,它唤起人们的文明意识,形成人们对文明的敬畏,最终让文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二篇:缘事析理作文讲评
作文2 讲评
一、审题:
西方诗人从一粒沙中看世界,从一朵花中看大气,中国诗人从长江流水看到岁月的消逝,从月圆月缺中看到事物的变化„„你从大自然中看到了什么?请以“来自大自然的启示”为题写一篇文章。
1.“一粒沙”“一朵花”均为小事物;“看”即为“发掘”之意;“世界”“大气”则是经过发掘、透视而总结出来的大道理。审题结论:要用以小见大的方法,深挖某种道理。
2.“你从大自然中看到了什么?”是要求作者写自身对某种自然现象的观察,并从中有较深的感悟,而非他人的观察与感受。审题结论:写自己而非他人。
3.“来自大自然的启示”是一个偏正关系的短语,中心语为“启示”。“启示”就是通过自然现象领悟出来的道理。审题结论:本文重在说理,要写成议论文。
二、思路:
1.既然是“来自大自然的启示”行文就要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写起,否则,启示便如无根浮萍,缺少支点,立足不稳,会使读者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之感。
2.对自然景物的叙写宜控制在150字左右,接下来的语段应对自然现象进行分析概括,总结出这一自然现象“之所以这样”的道理,本段是现象与事理之间的过渡段,100字左右。
3.提出观点,由自然现象之理转入对人、事之理的剖析,可选择2—3个语段(即2—3个角度),500字左右。在挖掘人事之理时,要紧扣自然想象所蕴含的哲理阐发。
如:水的启迪
水利万物而不争,上善若水。在中国人的心里,水是至善的化身,也是中国人最讲究的以柔克刚的体现。那水便启迪人们,做人的无上标准莫过于如水。
水的澄澈,因其自身的净化作用。做人如水,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不会同流合污,永远保持自己的本性。
水的坚韧,因其滴水穿石的精神。做人如水,拥有水的毅力与耐烦,世上定无难事。水的灵活,因其能适应地势而行。做人如水,面临陡崖要勇敢向前。一泻千里成为辉煌的瀑布,路遇狭涧要涓涓细流,警惕审慎细水长流,陷入绝境要灵活变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4.照应自然现象,升华观点。100字左右。
花是一种启迪。
零落成泥余香如故的雪梅,独处深谷亦自芳的幽兰,隐居南山孤高自洁的霜菊,中通外直的节竹。这四花的启迪即是中国人品格的源泉。月是一种启迪。
月因其阴晴圆缺为人所缺憾,更为人所欣赏。因有阴晴,许多人才会有“明月几时有?”的期待,有“何事长向别时圆”的怨恨,有与之对影成三人的情趣。变化使它更富有吸引力与人情味。其实做人也如此,如月似弓,有了平时松弛与积累,才能在表现的那一刻做到最好。
茶是一种启迪。缠绵干涸的叶子在热水的洗礼下慢慢伸展,返老还童的绿意,初生婴儿的娇嫩,将深藏的春意重新透露,薄薄的白雾中浮现菜茶女的笑意,缕缕的芬芳缠着她们银铃般的笑声。这不禁让人想到经历过艰难困苦风雨的人,他们艰深的思惟便如同茶,其貌不扬,却深不可测。做人,亦要如茶。
大自然给人的启迪其实太多,太深。领悟大自然,使鸢飞戾天着,望峰息心;经纶世务着,窥谷忘返。领悟来自大自然,便找到了人生正确的方向。
天高云淡,智者乐山。
陶渊明爱山,一片空山,远离尘嚣,弥漫的是大自然的质朴;山,以它沉稳而清新的寂寥,让归隐者顿悟生命的意义,于是有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的千古佳句;于是有了一个个看破风尘,厌恶世俗而归隐山林的智者;于是有了归卧南山陲的脱俗,有了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的清明,有了“山头斜照却相迎”的落寂,有了“山形依旧枕寒流”的无奈。山给人以刚劲的力量,给人以自然化的纯粹,给人以不入俗流的勇气。智者爱山,因为他们在突兀的峰峦中看到了沧桑,感觉到了生命的归属。
山无语,却以它的沉默阐释着生命的哲学。当你看彻繁华,你会用山的旷达洗涤内心,彰显出孩子气的纯真;当你意志不坚时,你会看到山以它博大的胸襟和屹立着的不朽的执著鼓励你奋发前进。一片山便是一个天国。在这里,没有尔虞我诈,没有阿谀奉承,有的只是自然本性的流露。
风生水起,仁者乐水。
李白爱水,一涓细流,以它灵动而隽永的旋律滤去人们的烦恼,又以它回旋激荡的的万种风情引人遐思。于是有了李白“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的桃源乐章;于是有了“一潭流水一潭月”的凄美,有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遗憾,有了惊涛柏岸,卷起千堆雪的汹涌豪放,有了“流长则难竭”的至理。水给人以灵性的美感,一种缠绵悱恻的凄婉亦或一种无语东去的眷恋。水给人以情感的细腻,犹如“雨巷”中撑着油雨伞,丁香一样的姑娘,引人遐想,惹人深思。仁者爱水,因为他们在叮咚的流水中看到了生气,恍若含情脉脉的明眸,总是有种洞察人心的睿智。
水无言,却以它流动的清灵揭示人生的伦理。火够强悍了吧,以水熄火,这就是以柔克刚之道,水使人通,有水的地方便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水又警示人们,往日不可追,生命的全部意义只是今天而已;水是精灵的化身,但也会奔腾怒吼,滚滚而来如脱缰野马,所以水也是强势的隐体,柔中有刚,刚柔并济,宛若贤者;温和中不失豪放,柔弱中略带坚韧,是那么一个完美人格的复印。
观山瞰海,身未动,心亦远。
一花一世界,一物一太极;我们靠山立志借水传情;用山使我们豁达,用水使我们内敛,智者当二者兼备。山水乃生命之源,润育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道德论理,是我们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体会的哲学。
听 水
闲暇时走入自然,亲临流水,在溪畔倾听,静静感受,看着一泻千里的流水,看着蜿蜒前行的水,看着永不停息、一往无前的水,看着水映着各种情态的景,我陷入了沉思:也许人生便如流水吧!
人生的确如水。古代的骚客文人失意不得志时,大都寄情山水,情感便如水般一泻千里:曹操东临碣石观沧海,抒发“星汉灿烂,若出其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的豪情;陶渊明临清流而赋诗,抒发“少无世俗韵,性本爱丘山”的情怀;苏轼近临长江而吟咏,有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胸襟„„这些骚客文人大都由水来舒畅情怀,这便是因为人生如水吧!
人生如水般曲折,涓涓流水自始而终,穿过山泽湖川,越过沟壑平原,经历了多少曲曲折折。正如人生,荣辱兴衰,跌宕起伏。李白当初得意之时,他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但他遭人诬陷后,昔日“天子门前走马”,今日却“华阴县里不得骑驴”,这不正如流水在地势落差大时奔腾踊跃,而在地势平坦之处却缓而难行吗?
人生如水般勇往直前,尽管水会干涸,人会失意,但他们都不曾停息,脚步一直向前。水的无孔不入与人的无坚不摧不都靠的是勇往直前吗?传奇人物张海迪高位截瘫,仍然不折不挠自学成才;艰苦奋斗成就辉煌。她的那种无畏无惧的精神不正是水的柔韧与坚定完美结合吗?上天给她的是满身病痛,但她给自己选择的却是如水般的坚忍与前行。
人生如水般灵动,如水般映出人生百态。三国蜀主刘备穷时思变,参军报国,他表现的是满腔热血、胸怀大志;后建蜀国,勤政爱民,他又是君临天下,仁爱博大。
是啊,人生如水。闲暇时间走入自然,亲临流水,在溪畔倾听,静静感受,细细品味如水般的人生,心中便豁然开朗„„
你看那日出日落,仿佛刚刚旭日初升,转眼间却已是星月稀疏。夜来香悄悄绽放,又萎谢了。若是说落花残叶曾代表一个个绚丽的生命的结束,那么,它实在太短促了。花蕾初生的光彩转眼间化为死寂的干枯!蝶儿在一季热闹的夏后,也会僵死在花儿的冷香里。岁月匆匆,大自然给了我务必要珍惜光阴的启示。
生命虽短促,但若能使它放出光彩,便可称得上永恒,不是吗!
优秀语段:
我们常自作聪明,以为只有自己才能发现这世上的真理。殊不知,大自然用它的美让我们心甘情愿地为它服务。它的高明,就在于它懂得用一种善意的方式,去寻求帮助。用个时髦的词概括就是“双赢”。
我们经常想从别人的身上获得些什么,却又害怕别人从我们这里拿走什么。但假如看看花儿、果树的做法,我们就会明白:各得其所是一种更好的方式。果树不言不语,它只把沉甸甸的果实往树上一挂,人们自然愿意帮它播种,为它浇水。它也不吝啬,继续把果实无偿送给你。它用一种温和的方式借助了我们的双手,既不卑微求助,也不趾高气扬地命令。
设想一下,如果我们也能这样,何愁在需要时没有援手呢?我们常常抱怨他人,却很少反省自己。如果你想结识一个新的伙伴,为什么不先向他伸出双手呢?如果你想听到别人的赞美,为什么不先试着发现别人的优点呢?如果你想成就一番事业,为什么不先虚心向总是挑你不是的有才人请教呢?
第三篇:沁梦作文教学案例:缘事析理-学习写得深刻
沁梦作文教学案例:缘事析理,学习写得深刻
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
1、了解辨析事理的几种方法,懂得如何在文章中写出深刻的思想。
2、通过案例剖析,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生活,深入挖掘生活中蕴藏着的深刻内涵。
3、围绕话题,进行写作构思,写一篇具有一定思想内涵的文章。B、过程与方法
围绕训练目的,结合生活现实,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生活的本质内涵,挖掘丰富的生活和生命过程中蕴藏着的深刻事理,初步地理解深刻的内涵。在此基础上,进行思维训练,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思维过程,认识写作的规律,提高认识水平,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最后通过话题引领,在写作过程中指导学生写出具有一定思想水平的文章。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写作实践,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写作与生活的关系,关注社会现象,深入思考生活,培养积极的正确的人生态度,写出富有时代气息和时代精神的文章。
2、明确思想是否深刻是衡量作文价值的一把尺子,要力所能及地写出有质量有内涵的文章。
二、课时计划:用三课时。第一课时,进行写作铺垫,引领学生明确深刻性的要求,并整合思维认训规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深入思考生活的本质;第二课时结案例剖析,用具体的文章对深刻性进行阐释和说明,并明确写作的话题,进行一些写作前的指导;第三课时,继续推进对话题的认识,对一般的写作思路进行整合,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具体的写作运思上。在教学分析和评价上,可从学生作文中选出优秀作文进行评述,对话题作文进行总结。
第一课时
师:作文是思想感情与语言文字的有机结合。一篇好的文章,应该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结合。这里所说的艺术性,指得是同学们的语言水平,表达技巧和表现效果。深刻性则指同学们思维的质量,思想的深度,以及反映生活,挖掘生活的能力。同学们文章的深刻性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课堂活动一:分组进行讨论,整合组内成员的意见,上台交流。讨论成果展示:
生1:我们认为深刻性就是文章要有内容,言之有物。尽管文章写作内容不尽相同,但应该有一定的思想内涵。
生2:所谓的深刻性,就是不要人云亦云,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认识。比如写母爱,一般都可能写成母亲怎样关心和照顾自己,很琐碎,这就是缺乏深刻性的表现。我觉得,写这些很不够,还应刻写母亲生活中所承受的一些重荷,她的期望,和她生活中看似不起眼,实则是很了不起的一些举动。
生3:我们通过讨论一致认为,深刻性应刻是说,看问题有一些深度,而且又不很偏颇。能够认识到一些生活中的道理,并把理解得很深入,很彻底。„„
„„
师:大家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有一定的水平。但从同学们平时的写作来看,我觉得还是缺乏深刻性。文章是生活的反映,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具有深刻内容的。我们平时的生活是平凡的,但平凡的生活中,又有许多不平凡的东西,有丰富的思想,有深刻的哲理,有沉重的教训,也有值得我们追求并且令人自豪的生活理想和人格魅力,诸如此类,都有深刻性的本质内涵。那么,如何才能写得深刻呢?
课堂活动
二、以“明天”为话题,写一段文字(100字以内),阐述你对明天的看法。同学们不必拘泥于一般的看法,可以推陈出新,写出独特的见解。(学生思考并写作,教师巡视,及时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课堂交流:
生1:明天是希望的田野。在今天的土壤里我们耕耘,目的是为了在明天的土壤里获得收获。明天是我们生命的腾飞,我们将成为栋梁之才。李白说:“天生我才必有用”,明天就是我们展示才华的时候,是我们获得成功的历史见证。
师:写得很有自信吗!
生2:记得电视剧《趟过女人河的男人》有这么一句唱词:昨天越来越多,明天越来越少。明天是什么,明天是生命的延续,是我们逐渐衰老的时候,明天我们会长大,也会象今天一样,一事无成。明天也许是光荣和梦想的摇篮,也许是苦难和坎坷的深渊。师:有那么悲观吗?
生3:新闻联播上说,再过几十年,我们每个人每月可以创造一千多美元的价值。到那个时候,我们的家乡就富裕多了。因此我说,明天是幸福的开始,明天是我们有所作为的时刻,明天虽然和今天一样,有风霜雨雪,有阴晴圆缺,但明天的生活一定比今天精彩,一定是无限美好的。师:很有前瞻性吗!„„
„„
师:从传统的意义上讲,明天就是今天的延续,今天的故事,明天还会接着上演,我们还会拿着老船票,登上明天的客船。这样说,生活似乎很平淡,其实不然。哲学上不是讲吗,不能把一些东西看死,事物是发展的,用发展的眼光看,明天会有许多新的事物出现,明天一定会比今天更加丰富多彩。试想,古人能想像我们今天的生活吗?同学们刚才的发言,有的就很有新意,也有一定的深刻性。这是因为,明天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憧憬,是一个梦想,是一个希望。人的生活历程不一样,经历的事情也不一样,思想上有不同的见解这也很正常。但看一个事物,要学会从多个角度去看,用比较的方法去看,用发展的眼光去看,我们的思维就不会停止在一般认识的层面上,就会丰富得多,也深刻得多。写文章时,要写出深刻的东西。那么,深刻到底指什么呢?又如何写出具有深刻内涵的文章呢?
深刻是指文章的见解深刻,议论性文章是说理透彻,观点要深入地反映生活的本质;记叙性文章是形象生动,有丰富而又深刻的思想内涵。这些文章,都有自己独特而又新颖的东西。高考作文评分十分注重立意。那此立意高远,见解深刻的精警之作总是备受青睐。反之,立意肤浅,人云亦云的平庸之作,常常被打入冷宫。要想写出见解深刻,立意高远的文章,我以为同学们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其一:思相源自于生活。唐魏征在《谏太宗十思书》中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其实,思想之根、之源,在于生活。因此,我们要写出具有深刻内涵的文章,就必须关注社会生活,深入地感受生活在,这样才能不停留在生活的表面,使文章逐渐走向深刻。此可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情、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其二、要提高认识水平,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人的认识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人的思维过程也有踪有寻的。一方面,我们要做有心人,勤于观察和思考;另一方面,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写作思维训练,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那么,在写作运思上,有什么样的方法可循呢?总结一下写作运思的过程,这样几种方法对提高我们的认识水平,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面上,思维要有穿透力,只有对各种生活现象追因究果,才能抓住生活的本质。认识一个事物时,多想一想,让思维发散,然后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实到虚,由大到小,由此及彼,将事物的认识向纵深开掘了,认识就会深刻得多,丰富得多。如唐《琐忆》就是由小到大的典范。从日常的生活琐事中写出了鲁迅的伟在人格。(2)善于比较。人类认识事物的主要方法是比较。通过比较,很容易看出两种事物的差别,比较是将认识引向深刻的重要思维方法。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写前洞与后洞,就用了比较,正是基于这样的比较,作者才得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的深刻论述。
其三、积累一些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语言素材。要知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道理,经常性地有意搜集这此材料,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用心体会,日久天长,思想上就会有惊人的突破。“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经过深思熟虑的文章,想必定是深刻的吧。
今天我们就讨论到这儿,想必大有对深刻性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光有这些认识还是不能写出具有深刻性的文章,还要经常性地进行写作思维训练,才能取得效果。
给大家留一个作业,续写一段文字,深入阐述事物的内涵。
要持之以恒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小到挖一口井,大到成就一番事业,没有这种精神,是绝对不能成功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师:上节课我们讨论了如何将文章写得深刻一些。给大家提出了一建议。下课时,让大家写一段文字,对持之以恒这个道理进行深入的论述,同学们可以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学生准备,上台交流。)
生1:做任何一件事都不可能一步到位。《劝学》说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这就是告诉我们,要积少成多,才能形成丰厚的学识。而要积少成多,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是绝对做不成的。师:引用得很好,有说服力。
生2: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有灿烂的阳光,也有风雨的洗礼。生活中难免会有一些挫折。这些挫折,是我们生活和事业中的拦路虎,它往往让我们经受各种各样的考验。但没有风雨,如何见彩虹。成功往往是经受了意志的磨炼,是经过了一番拼搏和努力才得到的。这样说来,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必须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不半途而废,不轻言放弃,只有这样,我们事业才能取得成功。
师:语言形象,逻辑性强。
生3:历史上但凡成就伟业的人,都经历了奋斗的艰辛。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用了十四年的时间周游列国,一路上舟车劳顿,甚到被陈、蔡两国的士兵围困在效野中,好多天没有食物可吃,随从的弟子有的饿得站不起来。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试想,没有坚韧不拨的精神,没有持之以恒的执着,孔子能成为至圣吗?持之以恒,的确是成就自己的一剂良药。师:事例典型,有说服力。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认识水平也在逐渐提高。只要我们平时注意思想文化的积累,注意思维品质的培养,我们是能够写出思想深刻,见解独特的文章。下面老师就结合高考一篇满分作文的分析,让大家认识一下思想深刻的文章的独特魅力。高考例文:
放飞孩子
湖南某考生
从前有个人,他养了一只鹰,后来这鹰逃走了。几天后,在山上发现了鹰的尸体。这人想不出鹰会无缘无故的死,在守林老人的指引下,他剖开鹰腹,才恍然大悟,原来鹰在笼中,养尊处优,竟失去了猎食的能力,腹部空空如也,活活饿死了。
孩子是一群终将要离开笼子的鹰,每一位父母,每一个家庭,都只是暂时的避风港,要出海的船,是终究要出海的,要经历的风浪,终究是无法避免的。人生的许多路,许多暗夜,只能独自去面对,孩子的人生,父母无法去替代,去承担。
然而,试看今日之中国,哪里没有锁在笼中的“鹰”?他们从没有经历历练,他们从来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小心地生活。上学嘛,有父母接送,帮着穿衣服系鞋带,甚至去夏令营,也有父母准备足够的食物,足够大的装衣服的袋子„„
试想这样的一群“鹰”飞出笼子,如何生活?他们除了感觉到生活的麻烦与沉重外,还能怎样?清华大学曾辞退了一个学生,原因是该生在学校竟不知如何穿衣服系鞋带。另有报道说,曾有一女生在校不知如何吃鸡蛋,只好哭着握着两个鸡蛋回家。这样可笑的事情居然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着,奇怪吗?不奇怪!有这样的教育,就会有这样的孩子。
并非用甘蔗汁浇灌出来的甘蔗就是甜的。孩子的成长需要锻练,孩子的成长只有在磨炼中才能形成。马卡连柯曾一针见血地说:“过分的溺爱,对孩子而言是一种毁灭。”这并非耸人听闻。
可曾见过傲立悬崖的孤松?在寒风中它的茎为何岿然不动?那是由于它从巨石中探出身体的时候,已经饱受了苦难的摧残。
可曾见过蹁跹飞舞的蝴蝶?在阳光下它的双翅为何那么雄健?那是由于破茧而出的时候,它用尽了一生的力气把体液挤出双翅。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白玉不毁,孰为 璋”。古人虽已远去,但言犹在耳啊!
有人说,国家的前途与其说握在掌权者手中,不如说握在母亲手中。家庭教育,关系国家命运。希望天下父母把孩子从笼中放飞,让他们去经历风雨,让他们去打造雄健的双翅。
„„
„„ „„
„„ „„
„„
师:这是2004年高考湖南一考生的作文,围绕着“家庭教育”这个话题,这个考生沉着应考,写出了一篇具有深刻内涵的文章。
文章由自然界生物中存在的现象,生发出“孩子的人生,父母无法去替代,去承担”的感触,然后针对现实生活中自立能力教育的缺失,从多角度阐述“放飞孩子”的必要性。思路开阔,不乏精警之处。这篇文章的深刻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呢?这篇文章对我们有什么有益的启发呢? 课堂活动:分组讨论《放飞孩子》,然后进行交流。
生1:文章由小见大,从日常生活中各种普泛的事例,从反面进行深入的剖析,得出深刻的结论,令人沉思。文章最后把对孩子的教育和国家的前途联系起来,却不显得突兀,而是水到渠成。
生2:文章有一个很鲜明的特色,那就是运用了类比论证的方法,用自然界的生命现象来揭示社会生活中的事理,形象生动,耐人寻味。这种类比的方法,可以把道理讲得清晰透彻,省去了不少笔墨。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片言居要,可以引发人们深入地思考,这也是文章深刻的一个原因。
生3:文章分析问题,既有普泛的生活现象,也有典型的事例,这样点面结合,很有说服力。在分析事理的过程中,文章恰当地引用了名人名言,起到了以一当十的作用,这些具有深刻内涵的名言警句,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客观真理,具有很强的论证力量。„„ „„
师:同学们谈得都很好,经常性地接触这类文章,并很好地去体会,我们思维运行的质量就会逐渐提高。现在,同学们对深刻性都有了一定的认识,我们就开始动笔写作,用我们的笔墨去圈点人生,激浊扬清,写出富有深刻内涵的文章。
写作实践
阅读下面的材料,以“空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村东有片低洼地,每到春季,父亲总在那里耕种,把各种各样和种子播下去,但却很少吃那里种和瓜菜。因为瓜果成熟的季节,那片菜地就成了一片汪洋。尽管如此,父亲仍是每年仔仔细细地种齐那里的每一分土地。十九岁的我对父亲说:“别种了,反正收获不了,种也白种。”父亲握着锄头,很平静地对我说:“我知道,但是,我是农民,即使没有收获,我也不能看着自己的土地一片荒芜,留有空白。”
师:请同学们认真思考,深入地领会材料的内涵,以“空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自选,题目自拟,要写出新意,在思想认识上有所提升。同学们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随时找老师或同学交流,下节课一起讨论。„„
„„ „„
„„ „„
„„ „„
„„ „„
„„
第三课时 师:写好这篇文章,关键是要挖掘出“空白”一词的内涵,这个词的生活内涵是很丰富的。就语境义而言,并不难理解,“空白”就是指让土地荒芜。写作中不能就此停步,阻碍思维,因以此为触发思维的契机,扩展思想视野。生活中这样的“空白”,是很多的,同学们能够说说吗?下面老师给同学们出几个句子,同学们试着填一填:
?青藏铁路的建成,填补了我国______________的空白。?2008年奥运会在北就举办,填补了我国__________的空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成功运行,填补了我国________的空白。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空白,大家想好了可以补充。
生1:生活中还有友谊的空白,成绩的空白,人格的空白,发展的空白等等。生2:其实“空白”不见得都不好,有些空白还是不要去填空,比如说犯罪,这个空白还是永远留着好。师:很有辨证思维吗!
生3:光写生活中的空白还是有些浅,还应该写与之相联系的人的精神,奋斗的历程等,才能写得深刻。
师:这是文章的立意问题,思想走多远,文章的内涵就有多深。在写法上,可以以小见大,由生活中的经历,揭示“空白”的内涵,阐述其中蕴含的道理。也可以分析“空白”形成的原因,用发展的眼光来思考问题。老师给大家几个思路,大家可以借鉴,也可以创新。
思路1: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具体地表述“空白”的内涵,如《成长的空白》。
思路2:综合人生的各种“空白”比较分析这些“空白”形成的原因,揭示出社会生活中丰富的内涵。
思路3:可以从正面讲,人生需要空白,空白是人类前进的不竭动力。如历史上有许多个第一个,这一个个的第一,填补了人类历史的空白,使人类社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起来。
思路4:可以把这个话题作进一步的引申,由空白想到人的价值,付出的代价。就这个材料而言,可以批判父亲,因循守旧。如题目《终而得始的循环》。
„„
„„ „„
„„ „„
„„ „„
„„ „„
„„
学生思考,确定自己的写作思路,老师进行指导。学生确定好了写作思路后,还要引导他们拟出好的题目。
师:现在大家大体都有自己的写作思路了。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文章的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应该让它清亮,富有诗意。这儿,我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题目,同学们看看能不能拟出比老师更好的。(用小黑板展示拟好的标题)
《不让生命留有空白》、《空白的遗憾》、《在空白中涂抹人生的色彩》《成长的空白》
学生拟定的标题:
《寻梦》、《莫让青春付水流》、《搏击生命的长空》、《让生命留下光辉》
《永恒的追求》、《莫让精神的家园荒芜》、《 即使失败,也无怨无悔》、《 跨跃 》《第一次成功的背后》
„„ „„ „„ „„ „„ „„
优秀作文选编
莫用平淡写青春
六盘山高中高二(十七)班:韩金霞
契诃夫曾说过:“要是已经活过来的那一段人生只是个草稿,另有一段誊写的人生,该有多好。”可是人生永远没有重新誊写的机会。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好好珍惜,好好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分钟,别让青春留下空白的阴影,莫用平淡来写青春。
时常听别人吟唱,自己也时常唱着姜育恒那首《再回首》,唯独对“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寻,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这句不那么认可。
平平淡淡是最真,说到底,不就是自甘平庸,自愿无为吗?曾几何时我们这些带着彩色梦想的莘莘学子们也在高呼什么“与世无争,恬淡一生”的时髦话题,颇有把老庄的“无为”发扬光大之势。的确,我曾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我最崇拜东晋的大诗人陶渊明了,把他的诗歌作为自己人生的指针,把他的理想作为我今后要追求的生活。我极力来培养自己恬淡的心境,以致于形成了今天对任何事都漠不关心的思想态度。因首往事,我失去的已太多太多,我不能再这样虚度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了,我不能给自己最灿烂的生命季节留下永远无法弥补的空白。
曾有这样一位农民,他辛勤地耕耘着自己的土地,却没有换来自己满意的收成,但他仍然一如继往,没有撂荒这片属于他自己的土地。相比之下,我们却在偏执和冷默中消磨着美好的青春,自甘平庸,给生命留下了空白。难道我们真的就这样愿意无所事实地将生命延续下去吗?不,我知道心底里有一种呐喊,有一种抗争,那是生命不甘沉沦的呐喊,那是我热爱生命的激情还在燃烧。“忆往者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再回首,不应只是那古老的晨光,也不只是那夜晚的寂寞和冷清;再回首,应该还有生命的执着,应该还有奋斗的心灵路程。
最欣赏三毛的一句话“即使不成功,也不至于让生命成为空白”。成功女神并非垂青每一个过路人,只有那些不甘平庸,永不懈怠的人才会赢得女神的青睐。
虽然我们没有一技之长,不会吟诗作画,不会弹琴作曲,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贝多芬,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一鸣惊人,只要我们努力过,我们耕耘过,我们的生命就不再是黯淡无光。
不要轻言放弃,不要因一时的阻隔而割舍自己的信念,只要生命还在,我们的梦想就在。再回首,我们没有平淡,没有遗憾,有的只是坚定的微笑和对生命的热爱。
„ „„ „„ „„ „„ „„ „„ „„ „„ „„ „„ „„ 点评:这篇文章通过对时光的追忆,对生命的质问,表达了珍爱生命,不甘平庸的思想感情。文章感情真挚而强烈,有深沉的反思,有真切的懊悔,有急切的心声,语言质朴而优美。引用的经典名句,增加了文章的思想内涵。这篇文章的思想深度在于她在对生命的叩问中揭示了生命的价值,并从青春的迷惘中走了出来,思想昂扬向上,有感染力。
生命是一曲优美的乐章
六盘山高中高二十七班:王宝桢
生活中有一种美,那就是空白。留下空白,生命是一曲优美的乐章,是一幅华美的画卷。
生命中有了空白,我们才能将生活填充得五彩斑斓,灿烂多姿。
厌倦了城市喧哗的生活,可以找一个静谧的地方,让烦躁的心安静下来,去倾听海的呼啸,鸟的鸣叫。不好名利,不喜争斗。少了分烦恼,多了一分轻松和悠闲,乐哉!留下空白,就有了“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情操,就有了“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精神境界。
人的生命是短暂而又美好的。如果人们都一味地去弥补生命中的空白,而错过了仔细品味生活的乐趣,那么,即使你的生活比较富足,又有什么意义呢?留下一些空白,去感受生命的真谛,当岁月无情地划过时,总有那么一段值得让你去珍惜,去铭记的时光。
每个人都满怀希望地耕耘着自己的土地,这注定了以后的道路是漫长而充满坎坷的。一个人终其一生,也就能做成几件事,当我们的生命结束的时候,能完全实现自己心愿的人又有几个呢?在这个世界上,许多人都是带着希望而来,又带着遗憾而去,这样的生命难道就没有意义吗?我们真实地生活过,爱过,恨过,即使一无所获,生命也无怨无悔。
蓝天和大海用几乎单调的颜色来诠释美丽。那淡蓝色的韵律给人以宽阔、博大的美感。生命何尝不是如此,留有一些空白,生命并不会因此黯淡无光,而是更加宽容和博大,它会包容更多的内涵。
苍天付予每个人以生命,而每个人的生命历程是不一样的,正因为如此,世界才会丰富多彩。生活中的空白其实就是一个个梦幻的摇篮。艺术家用空白来揭示美的真谛,短臂的维纳斯不就包容了更多美的形象了吗?文学创作中有很多作品在艺术情节之后创设了一个个耐人寻味的空白,这不但没有降低这些作品的艺术价值,反面给人以美的遐想,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生活中的空白,不也一样可以令我们遐思迩想,使我们的创造力更加蓬勃昂扬?
有了空缺,才有了完美,史铁生的残疾,使他爆发了生命活力,张扬出生命的锐气;海伦的失明,让她用拥有三天光明的祈求,给我们揭示了生活的美好,生命的可贵。生活不可能是一张完美无缺的画卷,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有空白,不管你怎样走过,你都无法在生命落幕的时候,让所有的心愿都梦想成真。
生命是一块美玉,因为有了瑕,才会更加美丽。
点评:这篇文章没有停留在一般的思维层面上,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深刻的思想。文章抓住了生命过程的真实感受,由一般到特殊,用典型的事例,揭示了“空白”的美和独特内涵。语言精致华美,思路清晰,结构匀称。
教学后记:
写作实践是语文教学活动中难以操作和把握的一个课题。但它也是一块创新的乐园,只要我们能够用心去做,我们就一定会有收获。就这个案例而言,我没有停留在一般的写作指导的层面上,而是精心设计,深入挖掘,最大可能地实现了课堂的最优化。这里有对思维层面的深刻剖析,也有对学生写作认识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步步经营,把学生引导到一定的生活层面和思维层面。从课后的习作不难发现,许多学生的作文都有一定的深度,而且认识问题的角度也不尽相同。我想,只要作文课能够紧密联系生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就应当能够把他们思想触角引导到生活的各个层面,写出具有深刻内涵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