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间正道是沧桑——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人间正道是沧桑——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今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领导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核心力量。回顾党和福建人民90年的奋斗历程,我们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展望党和福建人民在新世纪的伟大征程,我们充满必胜的信心和力量。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推动了福建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卓越贡献
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身上。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工人运动风起云涌,福建出现了全国铁路总工会委员长、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王荷波,“二七”烈士林祥谦等无产阶级革命先驱。1926年4月初,经中央批准,中共福州地区委员会正式成立,方尔灏任书记。中共福州地委直接归中共中央领导,其领导及活动区域以福州为中心,包括闽北、闽东及闽中各地。5月,中共厦门特别支部正式成立,阮山任干事会书记。中共厦门特别支部成立后,陆续派出党员骨干分子到闽西及泉属、漳属各地开展建党活动。中国共产党福建地方组织的建立,使福建近现代史册翻开了新的一页,福建的工农革命运动从此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福建是中国土地革命战争的开始地之一。中共福建地方组织从第一次大革命失败的痛苦经历中吸取了经验教训,把主要力量迅速转入农村继续坚持革命斗争。1927年9月,周恩来、朱德等率领南昌起义军入闽。12月成立了中共福建临时省委,统一领导全省革命斗争,掀起了一场席卷全省 的农民武装大暴动,先后举行了龙岩后田起义、平和起义、上杭蛟洋起义、永定起义及崇(安)浦(城)农民起义、建(瓯)松(溪)政(和)起义等,在闽西、闽北、闽南、闽中、闽东等广大地区创建了革命根据地。1929年3至5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的红四军主力入闽,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闽西革命根据地形成。
福建是中国土地革命政策的创新地之一。闽西、闽北苏区提出的土地分配原则,丰富毛泽东提出的土地革命路线。闽西红色区域与赣南苏区连成一片,发展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闽北苏区与赣东北苏区形成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福建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纲领的诞生地。1929年12月,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古田召开。古田会议决议是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古田会议为开创中国式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中国革命的胜利起了重大作用。
福建是中国工农红军的创建地之一。福建各革命根据地人民以英勇不屈的斗争多次击退国民党政府的军事“围剿”。到1934年秋,革命根据地面积已占全省总面积的60%多,人口占25%,全省参加红军和游击队的近10万人。福建是毛泽东思想的发祥地之一,是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形成的发祥地。毛泽东在古田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进一步发展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从理论上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还写下了《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才溪乡调查》等加强苏维埃政权建设的指导性文章。
福建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1934年10月初,第五次反“围剿”宣告失败。10月上中旬,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86000多人,先后从福建长汀、宁化以及江西的瑞金、于都等地出发,踏上向西突围的征途,开始战略性的大转移。在参加长征的人员中,福建籍子弟兵有近3万人,约占总数的1/3。长征中他们担任前锋和后卫,最后到达陕北的仅有2000余人,大部在长征途中英勇牺牲。
福建是红军游击队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战略支点之一。中央红军被迫长征后,福建党组织在与党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在闽西、闽北、闽东、闽中、闽粤边、闽赣边游击区独立地领导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在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黄道、叶飞、黄会聪、吴梅等分头领导下,他们以主动灵活的游击战术,英勇抗击“清剿”,牵制并消耗敌人力量,支援了中央红军长征。他们在常人难以想像的险恶环境中,不屈不挠,坚持斗争,与人民群众生死与共,奇迹般地度过最黑暗的时刻,保存了革命的有生力量。福建是红军游击队北上抗日的策源地之一。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福建地方组织认真执行党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以民族大义为重,迅即投入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在与国民党福建地方当局和驻军达成国共合作抗日的协议后,福建红军游击队5600多人改编为新四军第二、三支队共4个团北上抗日,占当时新四军总数将近一半。而留在闽粤赣、闽浙赣边区坚持斗争的福建各级党组织,在十分艰难的情况下,开展抗日反顽斗争。在闽粤赣边区,还取得了保田斗争的胜利,使20万亩苏维埃时期分得的土地始终保留在农民手里,创造了党的国统区解决土地问题的一个奇迹。1937年10月后,日寇相继侵占福建的一些城市和岛屿。长乐抗日游击总队、闽中海上游击队和闽西王涛支队等,奋起抗击日寇。全省各界掀起全民抗日救亡高潮,组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杨潮、邵荃麟、王亚南、黎烈文等一批全国文化界知名人士汇集福建战时省会永安县,进行抗日宣传活动,成为中国东南抗战文化的中心。在海外的闽籍华侨,也以空前的爱国热忱,积极支援祖国的抗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富有爱国爱乡光荣传统的海外闽籍侨胞,在爱国侨领陈嘉庚等的组织发动下,捐献巨款支援抗战,组织决死队、救护队、战地服务团、记者团等回国投入抗日救亡斗争。许多华侨优秀青年如李林、沈尔
七、陈康容等为祖国献出了生命。为了坚持抗战到底,陈嘉庚还同国民党政府中的妥协投降势力进行了坚决斗争。
抗战胜利后,福建党组织在十分严峻的形势下,坚持武装自卫斗争。在农村,广泛发动游击战争,为建立民主根据地而斗争;在城市、领导工人、学生、市民进行“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爱国民主运动,形成了反对美蒋反动派的人民革命第二条战线。党领导的闽粤赣边区纵队和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发展到数万人,他们频频出击,打击敌人,有力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大军解放了福建。
福建是著名的中央苏区和革命老区。中央苏区鼎盛时期有66个县,我省就占了30多个,约300万人口。福建老区可分为闽西老区、闽北老区、闽东老区、闽南老区、闽中老区。目前,全省84个县中有67个老区县,其中原中央苏区县已经认定的有20个(龙岩、长汀、连城、上杭、永定、建宁、泰宁、宁化、清流、明溪、武平、漳平、将乐、沙县、平和、诏安、武夷山、建阳、邵武、光泽),人口约1535万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彭德怀、陈毅、叶剑英以及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方志敏、黄道、叶飞、杨成武、刘亚楼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我省从事过建党、建军的革命实践。建国初期授衔的开国将军有83人。福建人民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全省有老区县67个,其中重点老区县46个(包括原中央苏区县),全省有3600多个革命基点村,一直坚持革命斗争到全国解放,从而赢得“红旗不倒”的赞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启了福建发展的新纪元 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及第二野战军一部,先后进入福建,拉开了解放福建的序幕。8月17日,福州解放。10月17日,厦门解放。1950年5月12日,东山岛解放。至此,除金门等沿海一些岛屿外,全省基本上宣告解放。福建人民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了国民党在福建的反动统治,结束了100多年来战乱频仍、民穷财尽的局面,迎来了社会主义的新福建。新福建同全国一样,终于实现了福建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梦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头3年,党领导人民肃清残敌,剿灭土匪,镇压反革命,进行土地改革、民主改革,开展抗美援朝运动;同时,建立国营经济,加强财经工作,合理调整工商业,开展“三反”、“五反”运动,恢复和发展生产。
1953年,福建进入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对生产资料私有制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至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工作。
1957年至1965年,福建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前进中取得一定成就,粮食产量有较大提高,古田溪水电站等水利建设有较大发展,三明工业基地初步建立,鹰(潭)厦(门)和外(洋)福(州)铁路胜利通车,各行各业也都有发展,为后来的现代化建设打下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这期间,福建省沿海地区的民兵和群众,坚守海防前线,配合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实行紧急战备,加强“小三线”建设。“文化大革命”期间,福建仍有不少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多方抵制,坚守生产岗位,福建国民经济在一些方面仍 有缓慢的发展。1976年10月,党中央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福建党组织同全国各地党组织一样,立即着手医治十年“文革”带来的创伤,深入揭发批判江青反革命集团及其在福建的骨干分子;着手平反冤假错案,经济建设逐步地恢复和发展。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福建展现出了蓬勃的生机和无穷的活力,实现了历史性的大跨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福建同全国各地一样,实现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的历史性转变。从此,福建进入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福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1979年,中央同意福建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将厦门列为全国4个经济特区之一,从此拉开了福建省改革开放的序幕。福建经济建设进入转轨起步阶段。1980年,省委提出“突破中间,武装两头”的战略设想,对全省农轻重结构作重大调整,初步奠定全省经济结构的框架;1981年,进一步提出立足省情、发挥优势、“大念山海经”的发展经济的战略思想。接着,在全省广大农村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打破长期停滞的困境,开始向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方向迈进。与此同时,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开始起步。至1983年,全省经济增长速度开始以超过全国的平均速度发展。
1984年起,福建的改革开放开始进入迅速发展阶段。年初,省委支持55位厂长、经理联名发出的“松绑放权”的呼吁,提出让“包”字进城,对企业实行承包经营。1986年,省委又作出《关于加快开放、改革步伐,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决议》,部署全省发展外向型经济工作。1988年,中央批准福建为改革开放综合试验省份,福建省初步形成包括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开放地区在内多层次、全方位的开放格局。1984年至1988年,全省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递增12.7%,高于同期全国增长水平,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的省份之一。
1992年8月,省委、省政府把加快闽东南开放开发作为发展战略正式提出来。闽东南包括福州、厦门、漳州、泉州、莆田五市,辖43个县(市、区),是福建省条件最优越、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福建提出的加快闽东南开放开发,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的发展战略,正是落实中央决策的体现。2004年初,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2009年5月6日,中央出台《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进一步构建闽台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在全国大局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
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经中央批准组织开展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闽籍或在福建战斗、工作过的何叔衡、李林、邹韬奋、陈嘉庚、林祥谦、瞿秋白、谷文昌、陈景润、林巧稚、钟南山10位福建候选人入选,同时入选的中国女排五连冠群体中还有3位是闽籍。
2010年1月27日,福建省政府公布了全省重点发展的海峡西岸经济区重点区域,包括: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环三都澳、环罗源湾、兴化湾北岸江阴半岛、湄洲湾(南北 岸)、厦门湾、漳州古雷新兴石化基地、龙岩产业集中区、三明产业集中区、武夷新区等十大重点发展区域。2010年2月12日至15日,胡锦涛总书记来闽视察,殷切希望福建要牢牢把握国家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大历史机遇,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切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切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切实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2010年7月,中共福建省委八届九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福建省委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 推动福建跨越发展的若干意见》,省委、省政府决定,从8月初开始,抓住牵动全局的重点和关键,大干150天,集中力量实施“五大战役”,即重点项目建设战役、新增长区域发展战役、城市建设战役、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民生工程战役,在加快发展上取得新突破。11月30日投资11.3亿元的平潭海峡大桥建成通车。2010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共福建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先行先试、加快转变、民生优先、党建科学”,全力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效,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全省生产总值14357.12亿元,增长13.8%;财政总收入2056亿元,增长21.3%。
在党中央的关怀和指导下,福建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胆试验,勇于创新,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新鲜经验,显示了福建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独特地位与作用。如厦门经济特区的创建,为全国改革开放提供了一个先行先试的重要窗口;率先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出一条成功的路子;石狮市率先实行“小政府、大社会”的综合改革实验,提供了政 府职能转型的成功经验;“泉州模式”,为全国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借鉴;闽台关系的广泛深入开展,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提供了一个重要窗口和平台;“南平经验”等农村工作机制的创新实践,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双拥工作走在全国前头,对新时期军政军民团结的巩固和发展具有典型示范意义;厦门“9•8”投洽会等经贸活动的创建和开展,为全国性国际经贸交流合作提供新的平台;建设“两个先行区”,使福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海峡西岸经济区进入中央决策,为完善全国区城发展布局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等等。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福建经济以年均近13%的增速快速向前迈进,综合竞争力在全国位次不断上升,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福建人民创造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大跨越。这是巨大的进步,历史性的跨越。2011年4月8日,国务院公开发布《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党中央、国务院谋划全国区域发展布局,指导和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充分发挥优势,在更高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支持福建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加快海西建设决策部署的进一步具体化,是福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福建,必将创造一个更加辉煌的未来。(弘红)
第二篇:人间正道是沧桑观后感
篇一:人间正道是沧桑观后感
两天时间,基本没快进地看完了网络版《人间正道是沧桑》!
首先说说否定的看法:有的地方太假,尤其感情戏份,这与全片宏大的史诗风格很不相称;特写与摄影机运动过于频繁,本来是本片的最大优点,可是一些地方的滥用使得他们暗淡了光芒;孙红雷的表演仍然存在一些不足,表演的痕迹过重;演员普遍存在这类似问题;剧本稍欠大气,情节安排上不能排除含有媚俗的成分。
重点说一下我最喜欢的地方:这部剧实在拍得很牛逼,第一集吓了我一跳,镜头充满了运动,布景打光考究,特写运用大胆自如;少见如此重视运动的电视剧,也少见如此重视特写和杂耍蒙太奇的电视剧,这是本剧带给我的最大的兴奋。接下来就是剧本,以前类似题材的剧作多如牛毛,但以这样一个复杂家庭为视点的凤毛麟角,所谓的家国兴衰恩怨情仇,中国人传统家庭观念中的根本尽显期间,利用剧中人物的际遇变迁将国共二十几年的风雨讲述地淋漓尽致,让人切实地感受到了历史洪流的那种磅礴与悲壮。对于革命思想及那一代人的主义做了尽可能形象地阐述,尤其对以瞿恩为代表的Cp第一代党员的伟大理想和人格魅力歌咏地很是动人。战争戏,是我最喜欢的部分,有劲。孙红雷是个不错的演员,尤其最后几集中的表演实在很精彩。其他主要演员各有千秋,但精彩的表演集集都有,很多配角让人眼睛一亮。
对于那段历史,这部剧还算完整的呈现了她的主要框架。我怀念并向往那个时代,那是有血有泪的年月,那时的先辈们为了理想为了生存为了家国拼搏在各自的人生路上,尽管他们中间不乏失败者和罪人,但他们所共同缔造的正是中华民族最值得骄傲的历史!向一切在这片可爱而又伟大的土地上流过血泪的人们致敬!
篇二:人间正道是沧桑观后感
《人间正道是沧桑》是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的一次创新,很成功。把革命历史和人物的故事结合得默契。是一部新型的革命思想的教育史话。是我近期观看电视剧后深有启迪的。
第一:这部电视剧表现了重大革命历史,以一般的人物和人物故事演绎了重大革命历史事件。我们从片子当中看到一些重大的革命历史事件、一些重要人物的影子,片子当中的人物正是重要历史人物的化身。瞿恩这个人物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上那些杰出领袖人物和优秀共产党员相结合的一个艺术典型。是领袖人物和一般革命者相结合的艺术形象。堪称典范。深受爱戴。甚至敌人也由衷地敬畏他。
第二:这部电视剧是一个大跨度的革命史的演绎。从大革命一直写到全国解放前夕。20多年,这中间历经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四个历史时期,一部电视剧表现这样大的历史跨度,在革命历史题材的开掘和处理上,确实是一种创新。他用家族叙事和亲情叙事的方式来描绘国共两党在二十多年中的合作和较量,形象介绍了新中国的诞生历史,赋予历史风云的回望特有的文化反思意味,以及人物命运走向。在当今新的历史条件下,是对国共合作和两岸统一的呼吁。它的历史内涵,提升了它的精神文化品味。
第三:这部电视剧是对理想主义与实用主义的诠释。当前,有很多人对信仰理想,对价值的忧患呼声比较高。很多人说实用至上,不要谈革命的理想主义,我们的理想在哪里,我们的信仰何在,等等。我看到,在《人间正道是沧桑》它塑造了一系列优秀的共产党员形象,以瞿恩为代表的共产党员形象,他重新点燃了理想的火焰。后来杨立华跟范希亮都讲了瞿恩对他们的精神信仰,包括杨立青对他终生的信仰。所以从瞿恩的形象,我们就能够找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最后能取得天下,因为他们拥有一批有信仰的人,有理想的人,是不怕牺牲的人。他们拥有博大的胸襟,重人伦,人理,人道。黄埔军校三期六班的班规是:“钢刀归钢刀,同窗归同窗”。很有哲理!
篇三:人间正道是沧桑观后感
作为一名黄埔后代,我一直相信自己的血液有黄埔的颜色,因为祖父在成都中央军校学习时,黄埔精神就已融入了他的血脉。8年前的春天,跟同学到汉中圣水寺游玩,一些破旧的土房子使我久不能忘,斯人已去,空余怀想。后来知道那儿曾是黄埔军校一分校的旧址,那些老房子里曾经培养了千百抗日志士。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再去圣水寺,我还要到成都北校场去、到广州黄埔岛去,因为黄埔精神对一个黄埔后代的感召是巨大的,我要到生长出这种精神的土地去朝圣。
正是怀着朝圣地心情,我看完了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电视剧中所表现的爱国心、师生情是对黄埔精神的最好诠释。瞿恩、杨立青、杨立仁、范希亮……这些黄埔人,他们都是值得我们尊重的,因为他们是万千黄埔人的缩影,是一个时代精英群体的缩影,他们用青春和热血写就了中华民族走向独立、自由的历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谓大同。”大同社会是我们民族几千年的梦想。无论是三民主义,还是共产主义,都是为了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在此基础上上构建起来的黄埔精神,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色彩,因为这种独特的文化作用,黄埔军校创造了一个令世界瞩目的中国奇迹——简陋的教学设施、简短的学制,学员却名将辈出、战功显赫、扬威中外,黄埔军校成为与美国西点军校、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以及俄罗斯的伏龙芝军事学院齐名的世界四大着名军校。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和平的民族,汉字“武”很好地诠释了我们的战争观,中华民族不好战,但是也不惧怕战争。在那个战乱不断的年代,我们不得不选择用战争来结束战乱。孙中山先生认识到,革命要有自己的武装,黄埔军校应运而生。“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中山先生号召着优秀的中华儿女云集黄埔,不必说周恩来、叶剑英,也不必说徐向前、林彪,看看《人间正道是沧桑》中的主人公吧!这些人物虽是虚构的,但他们每个人都是真实感人的,他们有血肉、有理想、有追求、有勇气,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万千黄埔人身影、眼神、思绪、微笑……黄埔岛上曾有一群如此可爱的人、武昌两湖书院曾有一群如此可爱的人、成都北校场曾有一群如此可爱的人,我相信海峡对岸的台湾凤山军校也有一群可爱的人,他们和我们一样都爱着华夏民族、九州大地,他们都愿意为了中华的伟大复兴流血牺牲。
条条大路通罗马,最终这些可爱的人因为信仰的不同,在历史的路口选择的不同的道路,他们都坚信前途是光明的。于是,我们看到他们分道扬镳、同室操戈,历史的道路就是这样的曲折,正如李大钊先生所说,这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走过去的,共产党员有这样的精神、国民党员也有这样的精神,他们终于第二次携手,以中华民族的英勇无畏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这是一段无法忘却的历史,多少黄埔儿女血洒疆场、多少黄埔儿女坚强不屈,记住他们的名字吧——左权、赵一曼、戴安澜,当然还有薛岳、张灵甫、关麟征、杜聿明……《人间正道是沧桑》中的杨立青、杨立仁、范希亮就是英雄们的缩影,为民族付出的先辈,我们不应忘记、我们也不会忘记。
《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部电视剧,告诉我们黄埔精神的核心是爱国爱民,爱国主义是一种伟大的情怀。所有的中国人都应该是爱国的,所以我们相信,海峡两岸既然都是中国人,黄皮肤、黑眼睛、方块字、诗经、史记早已将我们连在一起,所以历史上国共两党曾经两度握手、共克时艰,相信有一天,国共两党会第三次握手,因为一种精神早已融入我们的血液之中,有一个声音总在呼唤,那就是“到黄埔去!”
我多次被剧中的师生情、同学情所感动,“钢刀是钢刀,同学是同学!”这是范希亮在毕业聚会上的箴言,黄埔军校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尊师重教的优良作风。瞿恩是一名好老师,他充满理想、充满智慧、充满大爱;剧中还有一位不知名的教官,近乎苛刻地要求学员。黄埔军校有许多这样的老师,他们严格执教,以身作则,在他们的带领下,黄埔学子怎能不成为有用之才。而黄埔学子的同学之情,在观看这部电视剧之前,我早已感受到。在我的家乡陕西宁强,曾经有人就读于黄埔军校,我的祖父是其中一位,祖父在世时,常有一些老人来到家中,他们都是爷爷的黄埔校友。他们虽然不是同一级,或许还是不同分校的,但是他们都以同学相称,他们在一起的那种亲切让人感动。所以,我见到这些老人,都觉得跟爷爷一样亲切,现在他们大都离开人世,我依然时常想念他们,祝福他们。
在《人间正道是沧桑》中,杨立青、范希亮虽然在不同的阵营,但是他们感情让我们深深感动。亲爱精诚,同学始终是同学,黄埔校友习惯以同学相称,无论是那一届毕业、无论是大陆台湾,黄埔学子始终都是同学,同学情常在。黄埔后代之间也有一种天然的纽带,只要得知彼此都是黄埔后代,就会一下子亲近起来,我遇到的每一个黄埔后代莫不如此,我们共同谈起先辈的荣光,共同叹息、共同微笑。因为有黄埔同学的情意在,所以黄埔后代的情意在。黄埔同学虽然有一天会全部离开人世,但是黄埔后代的血脉里始终流淌着黄埔的颜色,黄埔精神必将永存。
毛泽东在诗中写过“人间正道是沧桑”,人间正道是什么,人间正道就是中山先生所说的“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因为我们是黄埔后代,所以我们必须记住自己作为一个中华民族子孙的责任,我们有责任发扬黄埔精神、致力振兴中华!
第三篇:演讲稿“人间正道是沧桑”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今天很荣幸能站在这里,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
人间正道是沧桑
有一首歌,是亿万人民的心声,有一种爱,值得我们用心血与生命去呵护。那就是一个温暖了沧桑90年的名字——中国共产党。
穿越历史烟云,历经风雨洗礼,几多沧桑、几多磨难、几多屈辱、几多抗争。国土上,财富任人掠夺、文化任人摧残,人民任人宰割。面对山河破碎,国将不国的现实,多少爱国志士梦寝难安、一代一代,前赴后继地寻找富国强兵之路。漫漫长夜里,中国的出路在哪儿?人民的希望又在哪里?
在那个水深火热的年代,在祖国灾难深重的时刻,终于,在一个杨柳轻拂的七月,从碧波荡漾的嘉兴南湖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中国共产党成立了!犹如一阵春风,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换了人间。
沧海桑田,神州巨变,九十年征程岁月峥嵘,九十年征程金光灿烂。如今,南极上空早已飘扬着我们的五星红旗,太平洋上出现了我们强大的海军舰队,神州飞船也带着刚强的气势冲向了太空;如今,一座座现代化的城市迅速崛起,一个个商厦、工厂、高科技企业正遍地生花……港澳游子也回到祖**亲怀抱。我们这个曾经饥寒交迫的民族,已经可以骄傲地告诉世界:一个伟大的党正带领地球上五分之一的人口实现小康,走向富裕。请问,世界上还有哪一个政党能够创造出这样的奇迹。
90年风云变幻,90年潮起潮落,中国共产党历久弥新,青春常在,是什么赋予它如此神奇的力量?放眼未来,沧海横流,征途漫漫,中国共产党又靠什么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紧紧把握时代潮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永葆党的先进性和青春活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90年成功的真谛。
走进新世纪,面对多极化的世界格局,我们党在瞬息万变中追求着不变,同时也在不变中追求着千变万化。又是一个七月,一个声音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这项民心工程,更让党的先进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得到充分体现。实践证明,不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中国共产党人都将无所畏惧,勇往直前,中国共产党,永远是时代的中流砥柱。
历史的尘烟,掩盖不住世纪的风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无数先驱者已将希望的种子撒向人间,绽开了一片烂漫的红色。弹指一挥间,上下越千年,黯淡与辉煌、幻灭与再生,永恒的悲怆与不朽的豪情,贯穿于这一清晰的脉络。这便是我们的党坚韧求索的过程,我常常在心里重复着这几句话,每一次都热血沸腾,胸膛里燃烧着对祖国的热爱。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深深地为我们欣欣向荣的国家而感到荣耀、为我们不断求索、不断前进的政党而感到骄傲,更为能够投身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现代化建设而感到自豪。哪怕我只是一块砖,也要去构筑祖国兴旺强盛的大厦;哪怕我只是一颗螺丝钉,也要去铺设民族走向辉煌的路轨;哪怕我只是一棵小草,也要为祖国的春天奉献自己生命的绿色!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从来都把为党的教育事业争光添彩当作无上的荣光,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一种实现理想的热烈情感,是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是生命潜能的充分迸发,是脚踏实地的不懈追求。是的,我愿将青春和热血奉献给太阳底下最美好的事业,怀着这种追求,捧着这颗恒心,带着这股力量,我将不断向着新的目标破浪前进。
第四篇:人间正道是沧桑演讲稿
人间正道是沧桑
秦皇岛市青龙县草碾总校马小明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演讲的题目是《人间正道是沧桑》。我来参加这次演讲,起初感到很惶恐,准备的也很仓促,几经斟酌静下心来写了篇原创作品,我的演讲题目缘起于李局长的“提士气、强信心、树正气、塑形象”大讨论活动,写得情真但不知是否意切?
当前作为教师我们确实有太多的无奈。
社会上流传着这样的一段话:捣蛋学生气死你,野蛮家长打噺死你,物价鞭子抽死你,光辉职业哄死你,一生操劳病死你。
我们确实有太多的无奈,殊不知,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社会形势不利于我们,别人可以贬损我们,但我们不能自我否定,否定自己就是对自己尊严的践踏,尊严是靠自己捍卫的。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选择了与寂寞为伴,就注定了两袖清风。居里夫人曾说:“社会需要有创造财富的现实的人,同样也需要醉心于事业的梦想家。”而我们教师就是这样一群有事业心的梦想家。
教育的目的是推动社会进步,我们教师就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先行者。社会的进步更需要有一批甘于奉献的人,他们是不识实物的,是逆潮流而动的。正如鲁迅笔下所言,我们的社会需要有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拼命硬干的人。戊戌变法中,谭嗣同本可以离开中国东渡日本,但他没有,他说,古来变法都需要流血牺牲来警醒世人,如果真的需要就拿我的血来祭旗吧。之后才有了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迈诗句。
我们是人不是神,也需要生活,但我们目前可能更急需的是一种从教激情。努力唤回我们遗失的爱心,拯救因职业倦怠而颓废的灵魂,快乐的去经营我们的教育理想吧。还记得从教伊始吗?我们初登讲台,孩子们那渴求知识的眼神在我们眼前浮现,试问那一刻我们谁没在心底暗暗发誓要把自己献给教育事业。与孩子们快乐生活,那不就是我们的教育理想吗?也许踏入这一行并不是我们的初衷,但我们都是成年人了,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与其悲观叹息不如奋斗求索,因为叹息和奋斗同样需要时间”人就应该开心的活,快乐地活,拥有了爱心就拥有了阳光,平凡教师的杰出代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执着坚守着他那山村小学,最终不也用澎湃的从教激情实现了他的教育理想了吗?作为我们教师就应有正气,有一股浩然之正气,对学生要有爱心,对自己要有信心,对工作更要有一颗事业心。突然想起《行道树》中的一句话,“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而唯有这种痛苦,才能把深沉给予我们”。社会只要前行就会有牺牲,选择了神圣的事业就必须有视死如归的觉悟和担当。
不知不觉中脑海中又浮现了主席的那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第五篇:人间正道是沧桑观后感
人间正道是沧桑观后感
人间正道是沧桑观后感一
作为一名黄埔后代,我一直相信自己的血液有黄埔的颜色,因为祖父在成都中央军校学习时,黄埔精神就已融入了他的血脉。8年前的春天,跟同学到汉中圣水寺游玩,一些破旧的土房子使我久不能忘,斯人已去,空余怀想。后来知道那儿曾是黄埔军校一分校的旧址,那些老房子里曾经培养了千百抗日志士。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再去圣水寺,我还要到成都北校场去、到广州黄埔岛去,因为黄埔精神对一个黄埔后代的感召是巨大的,我要到生长出这种精神的土地去朝圣。
正是怀着朝圣地心情,我看完了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电视剧中所表现的爱国心、师生情是对黄埔精神的最好诠释。瞿恩、杨立青、杨立仁、范希亮......这些黄埔人,他们都是值得我们尊重的,因为他们是万千黄埔人的缩影,是一个时代精英群体的缩影,他们用青春和热血写就了中华民族走向独立、自由的历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谓大同。”大同社会是我们民族几千年的梦想。无论是三民主义,还是共产主义,都是为了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在此基础上上构建起来的黄埔精神,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色彩,因为这种独特的文化作用,黄埔军校创造了一个令世界瞩目的中国奇迹--简陋的教学设施、简短的学制,学员却名将辈出、战功显赫、扬威中外,黄埔军校成为与美国西点军校、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以及俄罗斯的伏龙芝军事学院齐名的世界四大著名军校。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和平的民族,汉字“武”很好地诠释了我们的战争观,中华民族不好战,但是也不惧怕战争。在那个战乱不断的年代,我们不得不选择用战争来结束战乱。孙中山先生认识到,革命要有自己的武装,黄埔军校应运而生。“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中山先生号召着优秀的中华儿女云集黄埔,不必说周恩来、叶剑英,也不必说徐向前、林彪,看看《人间正道是沧桑》中的主人公吧!这些人物虽是虚构的,但他们每个人都是真实感人的,他们有血肉、有理想、有追求、有勇气,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万千黄埔人身影、眼神、思绪、微笑......黄埔岛上曾有一群如此可爱的人、武昌两湖书院曾有一群如此可爱的人、成都北校场曾有一群如此可爱的人,我相信海峡对岸的台湾凤山军校也有一群可爱的人,他们和我们一样都爱着华夏民族、九州大地,他们都愿意为了中华的伟大复兴流血牺牲。
条条大路通罗马,最终这些可爱的人因为信仰的不同,在历史的路口选择的不同的道路,他们都坚信前途是光明的。于是,我们看到他们分道扬镳、同室操戈,历史的道路就是这样的曲折,正如李大钊先生所说,这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走过去的,共产党员有这样的精神、国民党员也有这样的精神,他们终于第二次携手,以中华民族的英勇无畏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这是一段无法忘却的历史,多少黄埔儿女血洒疆场、多少黄埔儿女坚强不屈,记住他们的名字吧--左权、赵一曼、戴安澜,当然还有薛岳、张灵甫、关麟征、杜聿明......《人间正道是沧桑》中的杨立青、杨立仁、范希亮就是英雄们的缩影,为民族付出的先辈,我们不应忘记、我们也不会忘记。
《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部电视剧,告诉我们黄埔精神的核心是爱国爱民,爱国主义是一种伟大的情怀。所有的中国人都应该是爱国的,所以我们相信,海峡两岸既然都是中国人,黄皮肤、黑眼睛、方块字、诗经、史记早已将我们连在一起,所以历史上国共两党曾经两度握手、共克时艰,相信有一天,国共两党会第三次握手,因为一种精神早已融入我们的血液之中,有一个声音总在呼唤,那就是“到黄埔去!”
我多次被剧中的师生情、同学情所感动,“钢刀是钢刀,同学是同学!”这是范希亮在毕业聚会上的箴言,黄埔军校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尊师重教的优良作风。瞿恩是一名好老师,他充满理想、充满智慧、充满大爱;剧中还有一位不知名的教官,近乎苛刻地要求学员。黄埔军校有许多这样的老师,他们严格执教,以身作则,在他们的带领下,黄埔学子怎能不成为有用之才。而黄埔学子的同学之情,在观看这部电视剧之前,我早已感受到。在我的家乡陕西宁强,曾经有人就读于黄埔军校,我的祖父是其中一位,祖父在世时,常有一些老人来到家中,他们都是爷爷的黄埔校友。他们虽然不是同一级,或许还是不同分校的,但是他们都以同学相称,他们在一起的那种亲切让人感动。所以,我见到这些老人,都觉得跟爷爷一样亲切,现在他们大都离开人世,我依然时常想念他们,祝福他们。
在《人间正道是沧桑》中,杨立青、范希亮虽然在不同的阵营,但是他们感情让我们深深感动。亲爱精诚,同学始终是同学,黄埔校友习惯以同学相称,无论是那一届毕业、无论是大陆台湾,黄埔学子始终都是同学,同学情常在。黄埔后代之间也有一种天然的纽带,只要得知彼此都是黄埔后代,就会一下子亲近起来,我遇到的每一个黄埔后代莫不如此,我们共同谈起先辈的荣光,共同叹息、共同微笑。因为有黄埔同学的情意在,所以黄埔后代的情意在。黄埔同学虽然有一天会全部离开人世,但是黄埔后代的血脉里始终流淌着黄埔的颜色,黄埔精神必将永存。
毛泽东在诗中写过“人间正道是沧桑”,人间正道是什么,人间正道就是中山先生所说的“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因为我们是黄埔后代,所以我们必须记住自己作为一个中华民族子孙的责任,我们有责任发扬黄埔精神、致力振兴中华!
人间正道是沧桑观后感二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语出毛主席《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如果天像人一样有情,天也会荒地也会老,人世间事物按照内在的规律向前发展变化,历史洪流滚滚向前才是正道,才是宇宙真理。
当老师问到我有关党的知识的时候,我紧张的脑袋里竟一片空白,不知道该从哪点开始答起。后来老师推荐了一部电视剧,这些天一直在看张黎的《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部长篇巨著非常吸引人,让我了解了许多历史知识,以前的我对于民国历史是非常的模糊,可是现在看完了这部电视剧以后让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人间正道是沧桑》描写了从一九二五年大革命时期到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一段厚重纷繁的历史重现,太多你死我活的政治博弈、血雨腥风、战火硝烟,兄弟手足为理想信仰而或为同志或为政敌的悲欢离合、世事沧桑,从一个家庭三兄妹三代人的经历着眼,描写了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又合作又斗争的历史,以黄埔军校作为叙述故事的主线,把1925年到1949年发生的重大事件展现的淋漓尽致。剧中人物刻画的很生动,每个角色都让人记忆犹新,比如瞿恩,坚定的共产主义革命战士,黄埔军校的教官,立青的人生导师和革命引路人;为了坚持信仰,他舍弃了爱情,为了保护革命,他牺牲了肉躯;他的精神和理念对立青产生了重大影响,一直指引着立青的成长。对于我们来说他就是个完美的理想主义版共产党人,为了大家能够早日实现理想情愿牺牲,保全大局,宁愿将自己的情感深藏心底,他说的话更是令人钦佩,他曾说:“这个世界上有两种理想,一种是,我实现了理想,另一种是,理想通过我得以实现,纵然是失去生命!”(第九集)我们知道瞿恩这个人物虽然是虚构的,但在他身上发生的许多事情却是真实的,而《人间正道是沧桑》中的瞿家兄妹瞿恩、瞿霞和他们的母亲,正是蔡和森、蔡畅和他们的母亲葛健豪的典型代表。葛健豪原名葛兰英,她自己把名字改为“健豪”,称“健”就是要做改造社会的健将,“豪”就是要做打倒封建的豪强。同样我认为,瞿恩的身上不仅彰显了蔡和森而且还有瞿秋白和恽代英的奋斗精神。
而为人正直的杨立青在共产党最低潮、倒霉的时候义无反顾的加入共产党,比对着杨立青的人生轨迹和战场上的奇功,很多观众都认为“立青极像陈赓大将”。杨立青与陈赓都是湖南人,都是将门之后,都有不凡的黄埔学历、黄埔学生军东征和在上海中共中央“特科”工作的经历。
剧中杨家的三个孩子立青、立华、立仁,各个都努力追求着理想,立仁参加国民党,立青参加共产党,而立华处于中间,立青与立仁虽然是同一母所生,可是却因信仰不同政见分歧始终是格格不入,对于他们来说这是没有谁对谁错的,只是个人的政治理念不同,面对动荡的时局,更忠于自己内心的信念而已。瞿家红色家庭的坚定信仰,导致情感与家庭,无不沾上视同仇蔻的党派间的信仰之争、生死之争。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代,也许爱情始终无法突破因信仰不同带来的隔阂,但是亲情仍然可以超越一切。一个杨家就像是中国的一个缩影,把中国的一个风云激荡的时代形象更好的展现出来。
人间正道是沧桑观后感三
50集的电视连续剧《人间正道是沧桑》是一部耐人寻味、令人深思、发人深省的巨著,它通过两个家庭悲欢离合、血泪爱恨,展现了二十世纪二十五年里,中国现代史中共产党和国民党这两大政党的成长、发展、合作和斗争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演绎出令人撕心裂肺的父子、母女、兄弟、师生、同学、恋人间的亲情、爱情和友情。成功塑造了瞿恩、瞿霞、杨立青、杨立仁、杨立华、董建昌等一个个为了拯救中国、为了理想和信念而出生入死、执着追求的英雄或枭雄的形象,向世人阐述了理想和信仰是决定人生道路的根本,是奋斗力量的源泉这一深刻的哲理。
理想和信仰是这部剧的第一主题,在那个国家民族面临生死危亡非常年代,无数的中华热血青年,为寻求救国救亡的道路,背井离乡、出生入死,追寻革命的真理。杨瞿两家的儿女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来到黄埔。在这里他们接受到了不同的教育,遇到了不同的导师,受到了不同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世界观,树立了不同的理想,接受了不同的信仰,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片中的主角个个都有极高的理想和信仰,无论信仰什么主义,无论在何种危急、复杂的状态下,他们纷争的只有主义的不同,道路的不同,他们坚持的是各为其主,而没有个人的恩怨,没有人格的贬低和污辱。他们有思想、有气质、有高亢的爱国热情,他们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融为一体,执着地追求国家与民族的独立自主、民主自由,他们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潮流,他们是国家和民族的栋梁。
剧中主人公杨立青在1925年来到革命浪潮汹涌澎湃的广州时,遇到了两个导师。一个导师是属于理想主义的共产党人瞿恩,另一个导师是现实主义的职业军人董建昌,董建昌和瞿恩,他们不仅代表着两个党派,更是两种人生态度。他们从不同的角度都对杨立青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瞿恩是那个年代优秀共产党员的化身,是集大成者。从他的身上可以看到周恩来、瞿秋白的影子,可以看到共产党人从幼稚到成熟的成长过程。他信仰的是理想和浪漫,并为了信仰而活着。正如瞿恩的那句名言所说:理想有两种,一种是我实现了我的理想,另一种是理想通过我而实现。瞿恩自己属于后者。在他那短暂的一生中为实现他的理想,表现出了执着的追求和无畏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连他的敌人都不得不尊敬他,不敢不尊敬他”。
董建昌信仰的是功利和现实,追求的是生存和利益。从他的身上可以看到宋希廉、程潜的影子。他遇事总是先衡量利弊得失,顺势而动,变幻无常。
杨立青在人生道路上还遇到了一个对手,这个对手就是自己的亲哥哥杨立仁。杨立仁是国民党右派的化身,他标榜的是维护国家利益,而实际维护的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官僚买办阶级的利益,是自己家族、亲人的利益。立青与立仁各自秉持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家”与“国“的理念,他们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共产党人为全民族劳苦大众谋解放,谋平等,往往需要背叛自己的家族、亲人,舍小家而顾大国。国民党人要维护自己集团、家族、亲人的即得利益,为不被劳苦大众夺去,断然挥舞屠刀屠杀友人。一个是为民众甘愿牺牲个人,一个是为个人甘愿牺牲民众。但杨立仁的信仰之路越走越窄,并最终沦落到理想破碎的悲惨地步,被历史所淘汰。
为了不同的信仰,黄埔的同学们按照”钢刀归钢刀,同学归同学“的信条,或同壕奋战、驰骋疆场,或刀枪相对、血肉横飞,展现出”历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侠肝义胆。
瞿恩和杨立华之间的爱情,杨立青与瞿霞之间的爱情,以及林娥与瞿恩、杨立青之间的爱情,无不受到理想和信仰的影响和制约,为了信仰,他们可以相亲相爱、协手并肩,为了信仰,他们可以断然绝裂、分道扬镳。
在物质化的今天,在和平的年代里,在价值观多元取向的现实社会里,还要不要理想和信仰?要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和信仰?很多人是迷茫的。其实人都是有信仰的,不是信仰什么宗教,就是信仰什么主义,没有信仰的人只能是白痴。现在很多人说我没有什么信仰,但他们信奉的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遵循的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追求的是”功名利禄,纸醉金迷“,其实他们信仰的就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所以才出现豪富挥金如土,贪官囤金如山、纨绔暴殄天物、小儿不知何为幸福的怪象。
信仰是不能强求的。信仰的产生和形成,取决于客观环境的熏染和影响,取决于自身的感知和悟性,需要教化和引导。杨家三兄弟同在一个家庭中生长,他们却加入了不同的党派。杨立青、范希亮、汤慕禹、穆震方同在一个校园学习,接受相同的教程,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理想是有阶段性、有层次的。古人讲:”道不同不以为谋。“国共两党在救国救亡、争取民主自由、国家独立自主方面具有共同的理想,所以才有国共两次合作。而在国内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建设什么样的国家方面就有了根本的利害冲突,所以才有了”
四、一二“大屠杀,才有了动天地、泣鬼神的解放战争。杨瞿两家人的恩恩怨怨无不与这理想的分合密切相关。
看完在大结局,关闭电视机,我的心情仍然久久不能平静。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在黑暗中探索,在酷刑下煎熬,在枪林弹雨中冲杀出来的。是他们在漫长的岁月里凭借真理和奋斗,依靠坚定的信念和无悔追求的夺得的。我们应该永远牢记列宁的教导:”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仰,为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