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缅怀大师—永远的哥廷根精神:哥廷根应用力学学派及其对我国近代力学发展的影响
缅怀大师—永远的哥廷根精神:哥廷根应用力学学派及其对我国近代力学发展的影响
中国的科研老同志都对中国哥廷根学派和中国哥廷根精神的一往情深,即使在古稀之年,老同志依然在为发扬爱国的哥廷根精神(以陆士嘉、钱学森、周培源、郭永怀、钱伟长、张维等为代表的科技振兴和奋斗精神)而振臂高呼。现在,欣慰的是在我国的科技中间力量中,哥廷根精神正在崛起。
下面内容引自为纪念陆士嘉和张维先生,冯秀芳老师对德国哥廷根学派与哥廷根精神的系统回顾。
哥廷根应用力学学派及其对我国近代力学发展的影响*
众所周知,周培源、钱学森、郭永怀和钱伟长四院士是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他们为我国的力学发展贡献了毕生的精力,究其生平,我们不难发现他们都与国际上著名的哥廷根应用力学学派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一、哥廷根应用力学学派的起源和发展[3-5]
哥廷根应用力学学派于20世纪初发源于德国的哥廷根大学。从高斯时代起,哥廷根大学就有将数学应用于天文学和物理学的优良传统。19世纪末,哥廷根大学出了一位知名的数学家菲利克斯·克莱因(Felix Klein),他除了在纯粹的数学上的成就外,还大力提倡应用数学,成为哥廷根学派(包括哥廷根数学学派和哥廷根应用力学学派)的领袖。1893年,他去美国芝加哥参观博览会后,深感要以当时德国的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同美国竞争,惟有依靠将包括数学在内的自然科学知识全面系统地应用于发展工业生产。他在世纪之交,再哥廷根大学建立了应用力学系、应用数学系和技术物理系和相应的研究所,克莱因认为,工科大学生不仅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还要真正懂得科学研究的方法。另一方面,数学家也要具备一些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实际上,他就是推动哥廷根大学沿着这个方向前进的。
1898年2月,克莱因创立了哥廷根应用数学及物理学促进会,取得了大企业(如著名的克虏伯基团等)的支持和资助;他仿照美国人的先例,努力在哥廷根大学内部建立更多的应用数学的机构,由工业界和大学以及私人的赞助人给予财政上的资助,有自己单独的研究团队;同年,克莱因提出了关于建立一个单独的数学研究所的规划,第二年,该研究所开始工作,以谢林为主任。由于数学系的扩张,使得数学系的职位增多;1900年,著名的荷兰物理学家H.A.洛伦兹被任命为技术物理学教授。
1904年,路德维希·普朗特发表了著名的边界层理论(当时年仅29岁)。这项工作引起了克莱因的注意,将普朗特从汉诺威高等理工学院聘请到哥廷根大学任工程力学教授。从此,在克莱因和普朗特在哥廷根大学创建了应用力学学派。同年,哥廷根大学应用数学副教授席位空缺,克莱因乘机向弗里德里克·阿尔道夫(德国负责大学事务的行政管理人和克莱因家的好友)提议:为这一学科设立正教授的席位。在德国,专门为应用数学设立教授席位这还是第一次。克莱因心目中的候选人是卡尔·龙格(就是创立熟知的龙格-库塔法的那位龙格),龙格当时还在汉诺威,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实验物理学家,由于谱线测量方面的工作而闻名,同时也是第一流的数学家。他的名字同解析函数的多项式逼近理论相联系。这样,龙格从汉诺威来到了哥廷根。从此在哥廷根形成了一个纯粹数学、应用数学、应用力学协调发展的黄金时代,以理论科学基地著称的哥廷根大学又成了应用技术的摇篮。
在克莱因和普朗特的领导下,哥廷根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人才辈出。许多国际知名的力学大师,如冯·卡门、铁木辛柯、普拉格、邓哈托、纳戴等,都出自普朗特的门下。
如果说20世纪初是克莱因和普朗特开创的德国哥廷根应用力学学派,那么到了1930年则是普朗特的优秀学生冯·卡门把应用力学从德国带到了美国。冯·卡门1906年争取到了匈牙利科学院奖学金前往当时科学圣地——哥廷根,在哥廷根大学冯·卡门跟随普朗特教授研究材料力学和流体力学;和后来获得诺贝尔奖的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玻恩合作搞过晶体原子结构模型;参加由克莱因组织的学术讨论会;聆听过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能斯特、纯粹数学明星希尔伯特(世界第一流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欧洲大陆上第一位应用数学教授龙格等人的精彩绝伦的讲课;作为普朗特的助手,冯·卡门参加了哥廷根第一个风洞的筹建和“齐柏林”飞船的设计。由于在哥廷根没有教授位置空缺,克莱因推荐冯·卡门去了亚琛工业大学。冯·卡门在那里研究湍流时与哥廷根仍保持密切的联系,普朗特向他提供了长期积累的实验资料,包括尚未发表的最新数据,师生合作得非常愉快而有成效。1926年冯·卡门移居美国,到加州理工学院任职,开始了为美国空军研制飞机、火箭、导弹的生涯。他提倡尊重教师,又注意发扬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学习和运用数学思维,在古根海姆基金会的资助下,建立了古根海姆空气动力学实验室(GALCIT)。在30-50年代,他集聚了世界上最优秀的空气动力学家,在航空航天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人类进入空间时代奠定了科学基础。我国的钱学森、郭永怀、钱伟长、林家翘就是曾在那里学习、工作过的杰出人才,周培源教授也曾在冯·卡门处访问有年。
二、哥廷根应用力学学派的特点[1,3,5]
1、它的领袖具备科学知识权威性、科学导师号召力、科学组织凝聚力和科学气质吸引力。
一个学派的领袖是该学派理论纲领或科研风格的缔造者、传播者和教导者,是学派顺利运行的组织者,他不仅要做出杰出的科学贡献,而且还应极力传播学派的理论纲领,培养事业的接班人。
菲利克斯·克莱因在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数学界的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了,他23岁那年在埃尔兰根当上了正教授。在就职典礼上,他发表了数学史上称作“埃尔兰根纲领”的演讲,提出用变换群的观点统一几何学;他的突出贡献还有用几何学及群的观点来研究五次及五次以上代数方程及线性常微分方程;用群与几何学的观点来研究函数论;发现自守函数等等。不仅如此,“他高高的个子,长着浅黑的头发和胡子,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他讲的数学课远近闻名,受到普遍的称赞,好名声甚至传到了美国”,他讲课时只指出证明方法的大概轮廓,而数学定理的证明本身,则留给学生自己完成。这样,学生在课下必须花很大的功夫,才能正真掌握他课堂上所讲的东西。为了便于学生学习,他在数学研究所里实行了开架阅览的制度,还充分利用了研讨班(seminar)这种教学形式。和作为数学家、数学教育家所作的贡献相比,克莱因更大的贡献也许是作为“伯乐”,把希尔伯特(Hilbert,David,1862-1943)、闵科夫斯基(Hermann Minkowski,1864-1909)、龙格(Carl David TolmeRunge,1856-1927)、兰道(Edmund Landau,1877-1938)等许多有作为的数学家聘请到哥廷根,从而使哥廷根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成为“数学的麦加”。
普朗特的魅力则来自他对科学技术问题的超凡的洞察力和对学生后辈的亲切的聚合力。
1903年,莱特兄弟研制飞机成功,人类开始更自由地翱翔在蓝天,但那时的空气动力学还非常稚嫩,普朗特瞅准了这一新兴工程技术领域,苦心孤诣,发奋钻研,于1904-05年提出了边界层理论,位航空航天事业做出了划时代的巨大贡献(2001年我国《力学进展》评选20世纪力学发展十大事件时,“普朗特的提出边界层理论”毫无争议地名列榜首)。据冯·卡门后来的描述,普朗特的数学水平并不很高(哥廷根应用力学的前三代,数学水平一代超过一代),但他有理清纷繁的科技问题、捕捉其中的物理特征的非凡能力。发现在实验和理论中发现贴近飞行物体的超薄的边界层(那里流体粘性起主要作用,它处的粘性可忽略),就是一个辉煌的范例。就基于这种能力,在力学史上到处留有他的痕迹,例如,机翼绕流的普朗特升力线理论、湍流的普朗特混合长度理论、可压缩绕外钝角的普朗特-迈耶流动、亚音速流动的普朗特-格劳厄特法则等等;再如,柱体扭转问题的薄膜比拟法、柱体塑性区的屈曲理论等等。
普朗特领导的应用力学研究所理的学术活动有声有色,他组织的seminar里群英荟萃。他总是心平气和地与同僚和学生讨论问题,从不以势压人,冯·卡门说,在热烈的讨论中,人们总可以领略他的聪明睿智。因此他身边的英才越聚越多,包括后来的著名的女学生陆士嘉。
2、它具有不同于其他学派的学术风格
理论与实际、科学与技术、数理科学与应用科学密切结合是哥廷根应用力学学派极具代表性的治学理念和学术风格,他们主张从复杂的扑朔迷离的问题中,寻找出最基本的物理过程,然后再运用简化了的数学方法加以分析,从而把理论与设计结合起来。克莱因认为,工科大学生不仅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还要真正懂得科学研究的方法。另一方面,数学家也要具备一些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克莱因身体力行推动这一改革。比如:他亲自举办过三期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讲座;他劝冯·卡门将力学、弹性理论、固体变形和流体运动结合起来研究。克莱因的指导和影响是冯·卡门后来在亚琛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继续搞科学和工程结合的动力源泉。所以冯·卡门“一向以填平理论科学和应用技术之间的鸿沟为己任”,在美国的加州理工学院,冯·卡门领导的研究集体使这种风格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3、良好的学术交流环境和民主作风
哥廷根应用力学学派所以能吸引人,是因为哥廷根有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环境。克莱因善于讲课,除了讲课以外,还组织研讨班(学术讨论会),他认为研讨班可以激发学术研究,在研讨班上,他把自己那丰富多彩的思想以及处理问题的思路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们,“克莱因组织的学术讨论会使我非常入迷,象爱因斯坦、希尔伯特、闵可夫斯基、劳仑兹和龙格那样的大学者经常到会,这是高水平的科学聚会;才华横溢,想象新奇,令人振奋。事实上,这种学术讨论会是德国最新的科学思想的传送带,它吸引了所有青年的注意力。”冯·卡门受益于这样的学术讨论会,“在学术讨论会上,我不仅结识了许多物理学家和数学家,而且对各个科学分支―――从初露头角的原子理论到沙漠的砂粒运动都怀有浓厚的兴趣,日后我不独钻一门,能从事空间技术多方面的研究工作,正是靠在哥廷根打下的基础”,并把这个优良的传统带到了美国,发扬光大。他每周主持一次工作会议和一次学术研讨会,周周都开,神圣不可侵犯。在工作会议上,他希望每个人都报告自己的工作,不管是教授还是学生,讨论十分活跃,说错了也不要紧。“开始时,有些同学感到,怕提的问题暴露出自己知识贫乏。不久,他们便发现这种集体“会诊”对解决问题大有好处”。
三、对我国近代力学发展的影响[2,5,7]
周培源、钱学森、郭永怀和钱伟长都曾在冯·卡门教授身边学习或工作过,从而成为了哥廷根应用力学学派思想在我国的传播者和实践者,对我国近代力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首先,他们对科学的贡献为我国近代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十世纪初我国物理界的学子抱着科学救国的壮志开始了他们的赴海外求学的历史,钱学森、郭永怀和钱伟长都加入了这个浪潮中。
钱学森先生于1935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在他第二年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后,转入加州理工学院,在冯·卡门教授指导下深造,1939年6月获航空与数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并从事应用力学和火箭导弹研究。在1939~1953年这十多年的时间里,钱学森先生在应用力学领域,紧密联系高速飞行,为突破“声障”和“热障”所面临的前沿难题,几乎全方位的进行探索,并做出了重大贡献。
郭永怀先生和钱伟长先生一同进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在数学系主任辛吉(J.L.Synge)教授指导下从事科学研究。郭永怀仅以半年时间就完成了“可压缩粘性流体在直管中的流动”的论文,并获硕士学位。1941年5月,他又来到当时国际空气动力学的研究中心,美国西岸加州理工学院古根海姆航空实验室(GALCIT),在冯·卡门教授指导下工作,他主动提出要进行当时空气动力学的前沿问题―――跨声速流动不连续解的研究,并于1945年获得博士学位。1946年,W.R.Sears教授在康乃尔大学创办航空研究生院。他特聘郭永怀先生前去工作,到1956年这十年间历任副教授、教授之职,也是康乃尔大学创办航空研究院的三个主持人(即Sears,郭永怀,Kantrowitz,常被称为“三剑客”)之一。
钱伟长先生于1941年中获得多伦多大学硕士学位后,10月即完成博士论文,1942年获得博士学位,1943至1946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及喷气推进研究所,在冯.卡门教授领导下研究火箭弹道、火箭的气动及传热设计、气象火箭、人造卫星轨道、降落伞运动规律、火箭的飞行稳定性、对称超音速锥型流及回转体流场计算、圆柱体的变扭率扭转等问题。
在国外学习和工作的岁月里,他们一直十分关切祖国发生的变化,并一直在等待时机回国。终于有了机会,钱伟长、钱学森、郭永怀毅然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物质条件先后回国,积极的投身于国家建设的洪流中。即使是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他们仍然为推进中国的力学事业辛勤地劳动,如钱伟长先生1946年至今先后研究圆薄板大挠度弯曲问题的渐近解,流动润滑理论、超音速回转体绕流、构件的压延加工、连续梁特性、扭转问题、扁壳跳跃问题和方板大挠度问题,这些问题大多属于非线性力学的前沿领域。1958到1976年间曾在飞机震颤、潜艇龙骨设计、化工管板设计、氧气顶吹转炉炉盖设计、大型电机零件设计、液压机设计和研制、高能锌空气电池研制、穿甲原理、三角级数求和、变分原理中的拉格朗日乘子法探索,研究环壳理论、广义变分原理、有限元理论、中文信息处理、薄板大挠度的合成展开法、波纹管和其它管板受力分析、穿甲力学和断裂力学、加筋壳分析、三角级数求和、板壳的非Kirchhoff理论、中国魔方的构造特性及数学原理等等。钱学森先生在空气动力学、壳体稳定性、火箭和喷气推进、航天技术、物理力学、工程控制论以及系统科学和工程方面的科学论著有广泛的影响。他在探索超声速飞机以及喷气推进飞行器的性能和原理的过程中,开创性的提出物理力学这门新的技术科学,如今这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学科正在更广泛的领域内蓬勃发展。这些研究成果有的以学术论文的形式,有的是在专著中。纵观他们的科学研究贡献,不难发现都有同样的指导思想——哥廷根应用力学学派的“三结合”的思想,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
其次,为我国近代力学的发展培养人才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
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现代工业基础薄弱,对于力学研究和力学人才培养的需求并不感到十分迫切。因此,当时的中国既没有专门的力学研究机构,更没有专门培养力学人才的专业和系科。
20世纪50年代,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开始起步。新的大工厂、大建筑、现代化产品、火箭、卫星和原子弹的设计与研制,急需成批的力学人才并提出迫切的力学研究的理论与应用课题。适应这种需要,1951年,钱伟长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创立了力学研究室。1956年,钱学森与钱伟长、郭永怀合作,在数学所力学研究室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从此,力学研究在我国有了专门机构。在该所的办所方针、研究方向、科研架构等方面,既体现的当时的时代特征,又体现了哥廷根应用力学学派的精神。力学所建立伊始,钱学森所长、郭永怀副所长就创办了定期的学术研讨会,尽管一开始的参加者就十来个人,却有一种生机盎然的氛围。
在人才培养方面,1952年周培源在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力学专业。随后,一批新的力学研究单位和力学专业相继成立,很快形成了一支具有相当规模的力学专门人才的队伍。1957年2月,我国第一个力学专业学术期刊——《力学学报》创刊。它的第一任主编是钱学森,第二任主编是郭永怀。中国力学学会也于当年应运而生。积数十年的努力,沿着周培源、钱学森、钱伟长、郭永怀四位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所开创的道路不断前进,当今中国力学界已发展为学科门类繁多,力学研究单位星罗棋布,力学系科遍及全国,力学人才新秀辈出的局面,并且在不少领域内已取得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力学界广大科技人员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1956年,我国恢复建立研究生制度。郭永怀积极筹划力学所的研究生培养。在第一批招生中,他一人就带了5名研究生,以后又亲自带过几批。他主张:培养人才要“言教、身教,以身教为主”。在教学和科研中,他自己做表率,经常同年轻人一道解决一个个具体的技术问题。在培养研究生和助手时,他注重使他们在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两个方面都得到提高。他对年轻人的指导和帮助是启发式的、循序渐进的,重点强调掌握科研方法,提高科研本领,而不仅仅是解决某些具体问题。在他的培养下,研究生中有不少已成为院士或博士研究生的导师。
1957年,郭永怀和钱伟长组织并领导了清华大学力学研究班。他除负责研究班的日常组织工作外,还亲自执教,讲授流体力学概论。开课前,他把辅导教员找来,亲自带领他们到有关高等院校的实验室参观,对一些关键问题给予一些启示,再让他们为课程安排一个实验计划,使这门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临毕业前,郭永怀亲自指导安排学员们的毕业论文题目,并设法每周都同辅导教员和学员碰头,了解进展情况,帮助解决问题。清华大学力学研究班前后共办了三届,毕业生达290多名。现在这些学员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各个部门,特别是在国防科研单位和重点院校的力学系或力学专业教研室,他们起着顶梁柱的作用。
1958年,郭永怀兼任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物理系主任和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教授,讲授高速边界层。执教中,每堂课都凝结了他的心血。他评论和分析学者们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使初入门的研究人员都深受启发,甚至终生受用。在讲到求解各种形式的N-S方程时,他总是眉飞色舞,侃侃而谈,指出采用什么样的变换有希望获得成功,走哪一条路是徒劳的,会遇到什么问题,症结何在。凡听过他课的人都感到回味无穷。
钱伟长先生还将哥廷根应用力学学派的学术民主作风和举办seminar的做法带回国内并发扬光大,尤其是在他主持上海大学(原上海工业大学)和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之后。在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每周四都举办seminar,无论是国内外的专家还是所内人员,都可以在seminar上报告自己的工作情况加强交流。上海市应用数学与力学研究所从一九八四年成立至今已经为我国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力学人才,他们正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发挥自己的专长,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高屋建瓴地为我国近代力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钱学森先生是国际知名的力学大师,他的许多力学著作堪称经典文献,他对近代力学以至技术科学的内涵和发展方向发表过全面系统的论述,对于指导我国实现科学和技术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他认为近代力学有三个任务,第一,为工程师,设计师服务,解决他们在工作中碰到的新问题,依据力学理论进行分析和研究,然后给他们提供建议书;第二,从工程技术和生产实践所发生的新问题中提炼出具有一般性的课题,进行研究并予以解决,这样就不只是解决个别的具体问题,而是解决一系列的实际问题;第三,在掌握了生产实践知识和精辟的力学理论的基础上,创立新的科学见解,从而改进工程技术、改造生产。我们不难看出钱学森先生在谈到以上三项任务时,始终体现着理论与实际,科学与技术,数学科学与应用科学密切结合的思想,亦即哥廷根应用力学学派的核心思想。钱伟长先生在为山东省力学学会成立大会上所做的报告中,也反复提到“我们就是要在不断的使用现有理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来丰富理论,提高理论,在新的更高度的理论基础上,再来指导实践,不断前进。应用和理论二者是结合的”。
总结郭永怀先生一生的工作,他总是将当前有重大应用背景的科学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尤其是同国家和民族利益紧密相关的问题;他善于通过观察和思考,提出既能反映问题本质,又能具体进行定量分析的简化数学模型来进行研究,他能运用一切现有的有效数学手段,或研究和发展新的数学方法,得到满足工程需要的解答;分析所获得的结果,深入研究其中的规律,进一步指导未来的工程实践,这是他取得重大科学成就的关键。
最后,希望我们能继承老一辈的优良传统,为祖国的力学事业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冯.卡门,李.爱特生.冯.卡门――航空与航天时代的科学奇才.曹开成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谈庆明.钱学森对近代力学的发展所做的贡献.力学进展,2001,31(4):500-508.3.康斯坦丝.瑞德.希尔伯特.袁向东,李文林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戴问天.格廷根大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5.郑哲敏,李家春.科学和技术结合的典范――纪念郭永怀先生诞辰九十周年.见:郑哲敏主编:《郭永怀先生诞辰九十周年纪念文集》,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23-26.6.钱伟长.怀念同窗益友郭永怀教授.见:郑哲敏主编:《郭永怀先生诞辰九十周年纪念文集》,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7-9.7.戴世强.论钱伟长的治学理念和学术风格.力学进展,2003,33(1):4-20.冯秀芳1 2 戴世强1
(1 上海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上海 200072)(2 宁夏大学数学计算机学院,宁夏 750021)
第二篇:季羡《重返哥廷根》散文
季羡林是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一起来看看《重返哥廷根》散文,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我真是万万没有想到,经过了三十五年的漫长岁月,我又回到这个离开祖国几万里的小城来了。
我坐在从汉堡到哥廷根的火车上,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事实。难道是一个梦吗?我频频问着自己。这当然是非常可笑的,这毕竟就是事实。我脑海里印象历乱,面影纷呈。过去三十多年来没有想到的人,想到了;过去三十多年来没有想到的事,想到了。我那一些尊敬的老师,他们的笑容又呈现在我眼前。我那像母亲一般的女房东,她那慈祥的面容也呈现在我眼前。那个宛宛婴婴的女孩子伊尔穆嘉德,也在我眼前活动起来。那窄窄的街道、街道两旁的铺子、城东小山的密林、密林深处的小咖啡馆、黄叶丛中的小鹿,甚至冬末春初时分从白雪中钻出来的白色小花雪钟,还有很多别的东西,都一齐争先恐后地呈现到我眼前来。一霎时,影像纷乱,我心里也像开了锅似的激烈地动荡起来了。
火车一停,我飞也似的跳了下去,踏上了哥廷根的土地。忽然有一首诗涌现出来: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鬃毛衰。
儿童相看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怎么会涌现这样一首诗呢?我一时有点茫然、懵然。但又立刻意识到,这一座只有十来万人的异域小城,在我的心灵深处,早已成为我的第二故乡了。我曾在这里度过整整十年,是风华正茂的十年。我的足迹印遍了全城的每一寸土地。我曾在这里快乐过,苦恼过,追求过,幻灭过,动摇过。这一座小城实际上决定了我一生要走的道路。这一切都不可避免地要在我的心灵上打上永不磨灭的烙印。我在下意识中把它看作第二故乡,不是非常自然的吗?
我今天重返第二故乡,心里面思绪万端,酸甜苦辣,一齐涌上心头。感情上有一种莫名其妙的重压,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似欣慰,似惆怅,似追悔,似向往。小城几乎没有变。市政厅前广场上矗立的有名的抱鹅女郎的铜像,同三十五年前一模一样。一群鸽子仍然像从前一样在铜像周围徘徊,悠然自得。说不定什么时候一声呼哨,飞上了后面大礼拜堂的尖顶。我仿佛昨天才离开这里,今天又回来了。我们走下地下室,到地下餐厅去饭。里面陈设如旧,座位如旧,灯光如旧。连那年轻的服务员也仿佛是当年的那一位,我仿佛昨天晚上才在这里吃过饭。广场周围的大小铺子都没有变。那几家著名的餐馆,什么“黑熊”、“少爷餐厅”等等,都还在原地。那两家书店也都还在原地。总之,我看到的一切都同原来一模一样,我真的离开这座小城已经三十五年了吗?
但是,正如中国古人所说的,江山如旧,人物全非。环境没有改变,然而人物却已经大大地改变了。我在火车上回忆到的那一些人,有的如果还活着的话年龄已经过了一晨岁,这些人的生死存亡就用不着去问了。那些计算起来还没有这样老的人,我也不敢贸然去问,怕从被问者的嘴里听到我不愿意听到的消息。我只绕着弯子问上那么一两句,得到的回答往往不得要领,模糊得很。这不能怪别人,因为我的问题就是模糊不清。我现在非常欣赏这种模糊,模糊中包含着希望。可惜就连这种模糊也不完全遮盖住事实。结果是:
访旧半为鬼
惊呼热中肠
我只能在内心里用无声的声音来惊呼了。
在惊呼之余,我仍然坚持怀着沉重的心情去访旧。首先我要去看一看我住带整整十年的房子。我知道,我那母亲般的女房东欧朴尔太太早已离开了人世,但是房子却还存在。那一条整洁的街道依旧整洁如新。从前我经常看到一些老太太用肥皂来洗刷人行道,现在这人行道仍然像是刚才洗刷过似的,躺下去打一个滚,决不会沾上一点尘土。街拐角处那一家食品商店仍然开着,明亮的大玻璃窗子里陈列着五光十色的食品。主人却不知道已经换了第几代了。我走到我住过的房子外面,抬头向上看,看到三楼我那一间房子的窗户,仍然同以前一样摆满了红红绿绿的花草,当然不是出自欧朴尔太太之手。我蓦地一阵恍惚,仿佛我昨晚才离开,今天又回家来了。我推开大门,大步流星地跑上三楼。我没有用钥匙去开门,因为我意识到,现在里面住的是另外一家人了。从前这座房子的女主人恐怕早已安息在什么墓地里了,墓上大概也栽满了玫瑰吧。我经常梦见这所房子,梦见房子的女主人,如今却人去楼空了。
我在这里度过的十年中,有愉快,有痛苦,经历过轰炸,忍受过饥饿。男房东逝世后,我多次陪着女房东去扫墓。我这个异邦的青年成了她身边的唯一的亲人。无怪我离开时她号啕痛哭。我回国以后,最初若干年,还经常通信。后来时移事变,就断了联系。我曾痴心妄想,还想再见她一面。而今我确实又来了哥廷根,然而她却再也见不到,永远永远地见不到了。
我徘徊在当年天天走过的街头,这里什么地方都有过我的足迹。家家门前的小草坪上依然绿草如茵。今年冬雪来得早了一点,十月中,就下了地场雪。白雪、碧草、红花,相映成趣。鲜艳的花朵赫然傲雪怒放,比春天和夏天似乎还要鲜艳。我在一篇短文《海棠花》里描绘的那海棠花依然威严地站在那里。我忽然回忆起当年的冬天,日暮天阴,雪光照眼,我扶着我的吐火罗文和吠陀语老师西克教授,慢慢地走过十里长街。心里面感到凄清,但又感到温暖。回到祖国以后,每当下雪的时候,我便想到这一位像祖父一般的老人。回首前尘,已经有四十多年了。
我也没有忘记当年几乎每一个礼拜天都到的席勒草坪。它就在小山下面,是进山必由之路。当年我常同中国学生或德国学生,在席勒草坪散步之后,就沿着弯曲的山径走上山去。曾在俾斯麦塔,俯瞰哥廷根全城;曾在小咖啡馆里流连忘返;曾在木森林中茅亭下躲避暴雨;曾在深秋时分惊走觅食的小鹿,听它们脚踏落叶一路窸窸率率地逃走。甜蜜的回忆是写也写不完的。今天我又来到这里,碧草如旧,亭榭犹新。但是当年年轻的我已颓然一翁,而旧日游侣早已荡若云烟,有的离开了这个世界,有的远走高飞,到地球的另一半去了。此情此景,人非木石,能不感慨万端吗?
我在上面讲到江山如旧,人物全非。幸而还没有真正的全非。几十年来我昼思梦想最希望还能见到的人,最希望他们还能活着的人,我的“博士父亲”,瓦尔德施米特教授和夫人居然还都健在。教授已经是八十三岁高龄,夫人比他寿更高,是八十六岁。一别三十五年,今天重又会面,真有相见翻疑梦之感。老教授夫妇显然非常激动,我心里也如波涛翻滚,一时说不出话来。我们围坐在不太亮的电灯光下,杜甫的名句一下子涌上我的心头: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
共此灯烛光。
四十五年前我初到哥廷根我们初次见面,以及以后长达十年相处的情景,历历展现在眼前。那十年是剧烈动荡的十年,中是插上了一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们没有能过上几天好日子。最初几年,我每次到他们家吃晚饭时,他那个十几岁的独生儿子都在座。有一次教授同儿子开玩笑:“家里有一个中国客人,你明天到学校去又可以张扬吹嘘一番了。”哪里知道,大战一爆发,儿子就被征从军,一年冬天,战死在北欧战场上。这对他们夫妇俩的打击,是无法形容的。不久,教授也被征从军。
他心里怎样想,我不好问,他也不好说。看来是默默地忍受痛苦。他预订了剧院的票,到了冬天,剧院开演,他不在家,每周一次陪他夫人看戏的任务,就落到我肩上。深夜,演出结束后,我要走很长的道路,把师母送到他们山下林边的家中,然后再摸黑走回自己的住处。在很长的时间内,他们那一座漂亮的三层楼房里,只住着师母一个人。
他们的处境如此,我的处境更要糟糕。烽火连年,家书亿金。我的祖国在受难,我的全家老老小小在受难,我自己也在受难。中夜枕上,思绪翻腾,往往彻夜不眠。而且头上有飞机轰炸,肚子里没有食品充饥,做梦就梦到祖国的花生米,有一次我下乡去帮助农民摘苹果,报酬是几个苹果和五斤土豆。回家后一顿就把五斤土豆吃了精光,还并无饱意。
大概有六七年的时间,情况就是这个样子。我的学习、写论文、参加口试、获得学位,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教授每次回家度假,都听我的汇报,看我的论文,提出他的意见。今天我会的这一点点东西,哪一点不饱含教授的心血呢?不管我今天的成就还是多么微小,如果不是他怀着毫不利己的心情对我这一个素昧平生的异邦的青年加以诱掖教导的话,我能够有什么成就呢?所有这一切我能够忘记得了吗?
现在我们又会面了。会面的地方不是在我所熟悉的那一所房子里,而是在一所豪华的养老院里。别人告诉我,他已经把房子赠给哥廷根大学印度学和佛教研究所,把汽车卖掉,搬到这一所养老院里来了。院里富丽堂皇,应有尽有,健身房、游泳池,无不齐备。据说,饭食也很好。但是,说句不好听的话,到这里来的人都是七老八十的人,多半行动不便。对他们来说,健身房和游泳池实际上等于聋子的耳朵。他们不是来健身的,而是来等死的。头一天晚上还在一起吃饭、聊天,第二天早晨说不定就有人见了上帝。一个人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心情如何,概可想见。话又说了回来,教授夫妇孤苦零丁,不到这里来,又到哪里去呢?
就是在这样一个地方,教授又见到了自己几十年没有见面的弟子。他的心情是多么激动,又是多么高兴,我无法加以描绘。我一下汽车就看到在高大明亮的玻璃门里面,教授端端正正地坐在圈椅上。他可能已经等了很久,正望眼欲穿哩。他瞪着慈祥的双目瞧着我,仿佛想用目光把我吞了下去。握手时,他的手有点颤抖。他的夫人更是老态龙钟,耳朵聋,头摇摆不停,同三十多年前完全叛若两人了。师母还专为我烹制了当年我在她家常吃的食品。两位老人齐声说:“让我们好好地聊一聊老哥廷根的老生活吧!”他们现在大概只能用回忆来填充日常生活了。我问老教授还要不要中国关于佛教的书,他反问我:“那些工本对我还有什么用呢?”我又问他正在写什么东西。他说:“我想整理一下以前的旧稿;我想,不久就要打住了!”从一些细小的事情上来看,老两口的意见还是有一些矛盾的。看来这相依为命的一双老人的生活是阴沉的、郁闷的。在他们前面,正如鲁迅在《过客》中所写的那样:“前面?前面,是坟。”
我心里陡然凄凉起来。老教授毕生勤奋,著作等身,名扬四海,受人尊敬,老年就这样度过吗?我今天来到这里,显然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快乐。一旦我离开这里,他们又将怎样呢?可是,我能永远在这里呆下去吗?我真有点依依难舍,尽量想多呆些时候。但是,千里凉棚,没有不散的筵席。我站起来,想告辞离开。老教授带着乞求的目光说:“才十点多钟,时间还早嘛!”我只好重又坐下。最后到了深夜,我狠了狠心,向他们说了声:“夜安!”站起来,告辞出门。老教授一直把我送下楼,送到汽车旁边,样子是难舍难分。此时我的心潮翻滚,我明确地意识到,这是我们最后一面了。但是,为了安慰他,或者欺骗他,也为了安慰我自己,或者欺骗我自己,我脱口说了一句话:“过一两年,我再回来看你!”声音从自己嘴里传到自己耳朵,显得空荡、虚伪,然而却又真诚。这真诚感动了老教授,他脸上现出了笑容:“你可答应了我了,过一两年再回来!”我还有什么话好说呢?我噙着眼泪,钻进汽车。汽车开走时,回头看到老教授还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活像是一座塑像。
过了两天,我就离开了哥廷根。我乘上了一列开到另一个城市去的火车。坐在车上,同来时一样,我眼前又是面影迷离,错综纷杂。我这两天见到的一切人和物,一一奔凑到我的面前来;只是比来时在火车上看到的影子清晰多了,具体多了。在这些迷离错乱的面影中,有一个特别清晰、特别具体、特别突出,它就是我在前天夜里看到的那一座塑像。愿这一座塑像永远停留在我的眼前,永远停留在我的心中。
1980年11月在西德开始
1987年10月在北京写完
第三篇:校园生活便利至极 看看哥廷根大学的校园生活攻略吧
校园生活便利至极 看看哥廷根大学的校园生活攻略吧
哥廷根大学(Georg-August-Universit?t G?ttingen,英文:University of
G?ttingen)学生服务中心提供约5000个住宿位置,所有在哥廷根大学注册的学生都可以申请学生宿舍,也可以租住私人公寓。学生在哥廷根大学城,居住成本相比其他地区要低,找到宜居的住处相对比较容易。国际学生服务中心不但帮助学生寻找在学生服务中心的学生公寓住房,而且还帮助学生寻找私人公富。
学生宿舍提供多种形式的房间供选择,有单人间、双人间、多人间及家庭公富,宿舍楼有的是位于市中心的古老建筑,有的是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建筑,有的是位于学校附近的现代建筑。所有学生实行自治管理,自我管理内部事务及闲暇时间。由于求量很大,建议申请人一旦决定在哥廷根大学读书,就马上进行申请,填写申请表,以增加获取机会。不必等待入学考试和录取工作结束。
校园餐饮:
哥廷根大学设有6个食堂和8个咖啡馆,由学生服务组织经营,曾多次被评为德国最佳食堂。每天提供经济、健康、种类繁多的餐饮品种供师生选取,超过一半的学生每天在食堂用餐。哥廷根也有许多餐馆为学生提供服务,那些餐厅氛围轻松、食物可口、价格合理。当然,自己做饭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