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范文)
刻领会精神实质 精准把握要点精髓——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在继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同时,明确提出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成为本次会议的一大鲜明特点。“十二五”规划建议,是在“九五”计划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党的十七大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上,改革攻坚步伐的纵深化,由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升格为本次会议的主线。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基础,除此以外,至少还应包含经济结构的优化、社会结构的改善、环境的治理和美化、收入分配的合理化等,它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因此,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除了涉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之外,还需要统筹兼顾处理好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比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内涵更广,要求更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贯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必将引起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过去,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重增长、轻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不高。二是发展的成果没有很好地惠及民生。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上述不合理发展方式的冲击。进入后危机时代,发达国家抢占发展制高点的战略意图,更加剧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紧迫性。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形势所迫、大势所趋。“十二五”期间我国将面临很多的转型,包括从总量到结构、从投资到消费、从二元到一元、从开放到全球、从增长到发展等等。能否成功转型,既关系到我们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又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五个坚持”指明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和路径。以此为背景,《建议》用“五个坚持”对我国“十二五”期间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领域的变革作了全面部署,提出了科学发展促转变的具体要求。这“五个坚持”,是一个由导向机制、协调机制、实现机制、操作机制和动力机制所构成的系统工程,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第一,坚持将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调整经济结构,一要平衡动力结构,增加居民就业和收入,提升经济增长的消费拉动效应;二要调整产业结构;三要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的质量与效益;四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五要改善技术结构,即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自主创新,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二,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要加强自主创新,加速技术进步,促进工业化战略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模式转型,只有坚持科教兴国,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使经济增长更多地依靠内生的技术进步驱动。
第三,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改善民生,一方面要把蛋糕做大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另一方面要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促进分配公平,使经济发展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
第四,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当前,我们必须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给予充分的认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调整要素投入结构,走集约型、低能耗、低污染的经济发展道路。倡导低碳生活,形成社会、区域、产业、企业相统一的循环经济体系,真正破解经济发展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生态效益。
第五,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要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进财税体制、收入分配制度、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完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科教、文体、卫生等事业的分类改革,增强公共服务多层次的供给能力,推进出口稳定增长,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做好利用外资工作,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和政策导向。
“五个坚持”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只有坚定不移地按照“五个坚持”的要求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才能有效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提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中共荆门市委党校 何玉芹)
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为此,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十二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确保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如此定位和论断,无疑给新起点上的中国经济华丽转身赋予了深远内涵,指明了调整经济结构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决定性意义,也由此吹响了“十二五”结构调整攻坚战的嘹亮号角。
准确把握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发展形势的新变化,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保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就外部环境而言,本轮金融危机过后,全球经济结构加速调整,新的格局正在形成。从国内环境看,我们在积极应对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经济结构不合理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目前国内工业结构已出现了显著的重化工业化趋势,但推进方式具有明显的粗放型和外延式特点,资源消耗高、环境破坏严重。此外,城镇化发展、中西部发展滞后等,都是亟待破解的结构性问题。
那么如何深刻理解“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含义,又应该从哪里着手进行?按十七届五中全会部署,“十二五”期间迫切需要在以下方面加大力度:其一,要立足扩大内需,有效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实现总需求结构的调整。要努力保障就业,加快调整社会收入分配结构,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增强内需消费基础。要完善消费政策,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善消费环境,不断提高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等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积极引导住房、汽车消费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着力扩大中低收入群体消费。其二,要把城镇化发展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科学有效地拓展内需空间。要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要加强城镇化发展的规划指导和管理,引导好要素资源配置,促进产业聚集和城市群、城市带发展,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与城市布局。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提高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扩大公共产品和服务覆盖范围。要大力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统筹协调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有效提高城镇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其三,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要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加强国家产业政策引导,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关键环节,加快提升产业技术水平。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其四,要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与效益。要加快对外贸易转型升级,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做到出口与进口并重、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并重,在继续提高沿海和中部地区开放水平的同时,积极推进沿边地区和西部地区开放,促进与世界各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其五,要加快推进科技进步,显著提高技术要素的水平和供给保障能力,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节能增效和生态环保技术开发,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要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生产要素利用效率,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把人口压力积极转化为人力、人才资源优势。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艰难命题、一个刻不容缓的战略抉择,它关系到中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基石。而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使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再生产的各个方面得到更高层次的改进,使之更加合理有效,其间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涉及需求、产业、生产要素、城乡区域等诸多方面。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领域面临的一场深刻变革,要求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明确主攻方向,紧密结合实际,扎实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中共荆门市委党校副教授 刘良军)
扩大内需是科学发展观最佳实践载体
刚刚公布的《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扩大内需战略占到1/9篇幅;《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将“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独立成篇。由此,扩大内需战略已经超出了单纯经济政策范畴,提升到事关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成为科学发展观最佳实践载体。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扩大内需是全面完成发展目标任务的必由之路。市场经济说到底是需求推动的经济,在开放的条件下推动经济发展,必须依靠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三方面协调用力。但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出口依赖程度较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0年来呈不断下滑趋势。10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10《国家竞争力蓝皮书》,认为中国国内需求潜力为全球第一位,而需求水平仅为第十八位,需求结构仅为第二十位。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国有世界上潜力最大的国内市场,但巨大的消费潜力并没有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内需。消费疲软、内需不足,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成为制约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只有把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以促进消费为重点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让内需真正发动和强劲起来,实现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才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扩大内需是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基础战略。我们应该看到,扩大内需可以为经济增长服务,但这不是唯一的目的,也不是根本目的。人民是一切发展成果的享有者,这决定扩大内需是一项经济策略,更是一项社会政策。提出扩大内需,意味着我们已超越“出口创汇至上”的社会经济认识。曾几何时,“出口转内销”成为一种时髦,优质产品出口、紧张商品优先出口或优先供应国际市场,是一种很普遍的做法。而随着发展目标的逐步实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加快城镇化步伐,改变农村消费偏冷局面;不断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居民收入不高消费不足的“后顾之忧”;不断改善消费环境保障老百姓安全消费等,都是扩大内需必须踏踏实实解决好的事情。
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扩大内需是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前置条件。今天,世界政经形势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西方国家的经济普遍不景气,靠出口的老办法推动经济发展,让我国经济发展依靠于人、增长受制于人,引发贸易、资源、币值等纷争不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势在必行。英国著名经济学家艾·豪利建议,“中国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者的劳动力报酬,只有提高国人的收入,对消费的提升才是立竿见影、长期有效的扩大内需举措。”但我们要认识到,消费潜力、消费需求和实际消费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提高居民收入后就能产生实际消费的想法也是一家之言。只有建立起促进消费和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在促进收入政策、推动消费环境、完善社会保障等方面综合施治、多策并举,才能鼓励和引导居民产生实际消费,让扩大内需政策落到实处,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扩大内需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难题之匙。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五个统筹”,实际上是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关系不断整合、不断优化和不断协调的过程。当前,内需结构性问题是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的主要根源,内需不足和中国的劳动力结构、城镇化进程、要素市场改革、收入分配改革的滞后等紧密联系。因此,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需要采用统筹兼顾的办法,通过就业优先、薪酬倍增等多种手段调节好全体人民的收入水平;要尊重人们消费意愿,倡导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合理消费观;要增进社会诚信,杜绝坑蒙拐骗、欺瞒讹诈等。对扩大内需中存在的困难,我们要引起相当的重视,锲而不舍地改革加以推动。
我们已经明确了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性,只有坚定促发展不放松,只有坚持以扩大内需为科学发展观的最佳实践载体,只有坚决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我们才能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的大好局面,推动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中共荆门市委党校 肖谦)
以人为本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份公报着重体现出我党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心,从公报的字里行间中可以看出,党中央对民生问题的重视正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民生至重则生民为暖”,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致使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在世界经济格局的角逐中逐渐占据日益重要的位置。然而由于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和社会各群体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难以在短时间内健全完善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我国产生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贫富差距的拉大直接影响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国家和政府对此也有了充分的认识和准备:自党的十七大就指出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日前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又把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到了一个新的高潮。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首要前提是发展。“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良性互动,这是十二五规划的一个重大转折。
公报中首次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要“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目标。近年来,我国已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的收入,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两个同步”的重要提法为我国制定和实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具体方案提供了指导思想,正着力于使百姓拥有更多财富,共同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公报还对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发展等内容做了专门阐述。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基本制度,是社会的“安全网”。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截至今年6月底,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覆盖2.45亿人,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2.5亿人,工伤保险参保1.53亿人,新农保试点覆盖了近6000万人,《社会保险法》也已于今年10月28日在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上获得通过。我国正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让人民都能共享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财富。
公报还关注了农村地区的民生问题:“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存在着收入水平偏低的情况,农村扶贫仍旧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农村地区的医疗、教育以及最低生活保障等仍是十分沉重的话题。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扶贫开发的工作力度,由以前的救助式扶贫转向开发式扶贫,农村居民收入显著提高。为切实减轻农民的医疗负担,有效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003年我国正式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2009年普遍实现了省级统筹;2009年还在全国开展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出台了针对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截至今年9月底新农保试点县参保人数为6719万人,今年底将在全国838个县和四个直辖市的大部分地区开展新农保试点,预计到2020年实现“全覆盖”。今后,我国将把更多的公共资源投向农村,不断加快改善农村民生的步伐。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民生问题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勾画出我国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体现了我党执政的最终目的,也体现了未来五年要着重解决的关键问题,即: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需求。改善民生,是顺应民心之举,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我国正伴随经济的快速增长,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让老百姓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这是政府意识的转变,也是人民的期盼。我们相信,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每一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举措,必将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必将对我国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更为积极的作用。(中共荆门市委党校 程艳)
落实三大任务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适应国内外环境变化的新要求,把握难得的历史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建议》提出的三大任务,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创造力、凝聚力、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努力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文明素质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道德素养、文明程度的总体水平的集中反映,是民族精神风貌的根本体现。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是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第一,要托举灵魂,共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倡导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构建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第二,要不断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各类精神文明创建中突出思想内涵,强化道德要求,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升华全民族道德境界。第三,要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注重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第四,要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家庭、学校、社会齐心合力共同推进这一关系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希望工程。第五,要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手段引导社会风气建设,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扶正祛邪,惩恶扬善。
二、强力推进文化创新
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是对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是促使中华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更具吸引力与感染力的重大举措。一是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既要弘扬主旋律,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筑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支柱,强化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保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也要倡导多样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社会各阶层民众思想解放、潜能激活,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的新要求,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和艺术民主,推动理论、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创新,以求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彰显中国文化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鲜明特色。二是积极推动文化精品的创作。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作品。要立足当代中国实践,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反映人的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在内容与形式上不断创新攀高,塑造出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长盛不衰的文化精品。三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始终坚持我党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指导方针,以时代的要求审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以改革的精神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的创新,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宏伟目标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四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原则,大胆探索,开拓创新,解决主要矛盾,破解改革难题,力求在重塑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健全政策法规、转变政府职能等关键环节上实现新突破,不断创新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三、大力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各方面的内涵、特点、规律和方法不尽相同,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又相互区别,二者构成了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两个“轮子”。其一,坚持“两手抓”。正确区分和把握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不同性质,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力求两个效益的有机统一。既要集中力量办好公益性文化事业,又要放手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相互配合、共同发展。其二,发展壮大文化事业。要以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继续实施惠民工程,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加强重要新闻媒体建设、运用、管理;要支持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保护民族文化资源;要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提高竞技运动水平,振奋民族精神。其三,繁荣文化市场。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下的市场机制作用,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其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加强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充分展示我国和平、发展、文明、民主、改革、开放的新形象。(中共荆门市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陈国祥)
第二篇:深入解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深入解读解读十七届五中全会
一、公报要点
五中全会提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全会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五个坚持对加快经济转变方式做明确部署:全会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加快社会事业体制改革。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努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全会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全会认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各级党委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努力创新发展模式,加强对发展的统筹协调,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全体共产党员要坚定不移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带领广大群众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正确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形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力量。
全会提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要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要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按照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办事,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积极扩大两岸各界往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臶,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参加国际合作,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二、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后《人民日报》第一时间发表的社论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
意义的基础
一个国家的发展蓝图,一个民族的富强梦想,总会在历史的重要时刻显示出特别的意义。
金秋时节,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胜利闭幕。这是在我国即将完成‚十一五‛规划,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于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同志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充分肯定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认为,一年多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影响和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迎难而上、开拓进取,集中精力办了几件大事喜事,妥善处臵了一些急事难事,努力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显著进展。
全会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站在历史的新高度,从战略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奋斗目标、主要任务、重大举措,描绘了我国在新世纪第三个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5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良好态势,并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我们战胜了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经过5年努力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5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必须明确指导思想,把握‚十二五‛规划的主题和主线。《建议》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建议》强调,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必须落实好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这‚五个坚持‛,指明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我们一定要全面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十二五‛规划的蓝图已经绘就,实现‚十二五‛规划关键在于在全党全社会形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力量。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各级党委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努力创新发展模式,加强对发展的统筹协调,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全党同志要充分发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先锋模范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正确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从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确立‚三步走‛战略,到跨入新世纪我们党提出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华民族的现代化夙愿已经逐步变成现实。紧紧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这是‚十二五‛承上启下的历史方位所在,也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使命所在。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奋斗。三、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专家解读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
总体看来这次会议公报和建议突出三个重点、一个亮点、三个新提法。
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各领 域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展。前所未有关注民生。十二五期间,党的一个重要的执政理念是让人民富起来。
如果用数字表示,一个坚持、两个意识、三个重点、四个更加、三个五---五个坚持、五个要、五种意识。
会议概况
2010年10月15日—18日在北京召开。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202人,候补中央委员163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党的十七大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也列席了会议。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温家宝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决定,增补习近平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全会按照党章规定,决定递补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焉荣竹为中央委员会委员。
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康日新问题的审查报告》,决定撤销康日新中央委员会委员职务,确认中央政治局2009年12月29日作出的给予康日新开除党籍的处分。历史背景和重大意义
(一)现实背景:
1、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成绩辉煌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奋斗,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显著提升,经济综合实力居全球第二,我国城 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改善。仅从人 均收入看,目前我国人均国民收入正在向40 00美元的水平迈进,纵向比是个了不起的成 就。截止到第三季度,外汇储备2.65万亿美元 亿黄金储备1054吨。
2、过去五年,成就巨大
3、过去一年,进展显著
4、承上启下,崭新起点。
(二)重大意义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精神
一、指导思想
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科学发展是‚十二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 四个‚更加注重‛:
全会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五个坚持对加快经济转变方式做明确部署 :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三、主要任务
【十二五十大‚任务‛】
●扩大内需
●推进农业现代化
●提高产业结构竞争力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
●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推动文化大发展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
四、根本保证
‚十二五‛规划的蓝图已经绘就,实现‚十二五‛规划关键在于在全党全社会形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力量。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各级党委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努力创新发展模式,加强对发展的统筹协调,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全党同志要充分发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先锋模范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正确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五中全会最大亮点:追求民富
据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一度申言,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有着本质差别,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公众关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体现了大多数国人的强烈心愿。
五中全会公报的三个新提法
第一,‚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
第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第三、‚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如果用数字表示,此次会议重点掌握:一个坚持、两个意识、三个重点、四个更加、三个五---五个坚持、五个要、五种意识。
一个坚持--科学发展
两个时期---全面建设小康不社会的关键时期、深 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三个重点--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
四个更加--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 义。
五个坚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五个要--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新农村建设;
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区域发展战略;
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五种意识--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专家解读之一:龚维斌谈五中全会公报:“两个意识”、“四个更加”让人印象深刻
‚公报‛中提出,‘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两个意识’给我印象最深刻。‛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龚维斌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龚维斌说,公报中提出了四个‚更加‛——‚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在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中,公报中还专门提出‘社会建设明显加强’。‛龚维斌说,‚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发展问题始终受到高度重视,在这一次全会上提出今后要注重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社会体制改革等内容。‛
龚维斌说,公报中还大篇幅谈到社会建设的具体内容:‚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龚维斌说,全会强调,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其中,‚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是一个新的提法,这体现了在‚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专家解读之二:‚十二五‛蓝图: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曹立)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可以确定,在‚十二五‛规划的蓝图中,改善民生将是最绚丽的亮点。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扩大内需的必然选择。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内需不足,提高消费需求是启动内需的关键。例如,在目前占我国人口比重最大的是农民,作为潜在的消费主体,农民的内需远没有启动。2009年,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只有5253元,加上社会保障不足,严重抑制了农民的购买意愿。试想,如果7亿农民的收入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受教育程度进一步提高,那将成为拉动我国内需的巨大力量,也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巨大空间。因此,需要通过改善民生,提高低收入者阶层的收入水平、启动农村市场,提高国民消费率,真正启动有支付能力的国内需求。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主要靠投资拉动,在带来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产能过剩,对外部市场过度依赖的问题也十分突出。投资是派生需求,是中间需求,消费才是最终需求,因此,只有依靠消费拉动,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的内需循环与良性互动。另外,突出的民生问题涉及教育、医疗、住房等行业的健康发展,而这些行业和产业的发展,大都涉及服务业的发展,因此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可以大力发展教育服务、医疗服务、中介服务、信息服务等,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经济过度依赖第二产业的发展局面。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体制转变的必然选择。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必然要求强化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职责,着力提高政府的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等。因此,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契机,加大政府体制改革力度,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提高政府管理社会的能力。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执政为民的必然选择。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宗旨是为了人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富裕人民,让人民充分享受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是经济发展的根本落脚点,也是国家强大的根本目的,更是我们党的使命。
专家解读之三:历史方位: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这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作出的基本判断。这样的判断令人振奋,催人奋进。
横向坐标:国际形势新变化
国际金融危机后,尽管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没有改变,但整个世界面临着自冷战以后最大的经济萧条的冲击与发展模式的转型。从美国政府推行的经济新战略到欧盟倡导的低碳经济,世界各国都把振兴实体经济,推进科技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能源作为调整的重点。这些调整一方面催生新的技术革命,使我国在一些新技术和新产业上面临发展机遇。如我国的物联网产业在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应用示范等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进入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另一方面,通过产业转移、跨国并购,为我国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提供难得的历史机遇。
纵向坐标:国内发展与改革新阶段
改革开放30多年,特别是‚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科学发展理念渐入人心。一方面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高度,也面临新矛盾新问题。我国已经积累了庞大的物质生产能力,人均收入接近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为进一步改善民生、调整结构奠定了基础,同时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也探索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甚至教训。例如,工业化进入中期后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沿海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与缩小地区差距的问题、城市化水平提高与消除二元结构的问题,如何解决老百姓面临的住房、医疗、养老等问题。另一方面改革进入攻坚时期。收入分配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以及行政管理体制等深层次矛盾与问题也日益暴露,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制度创新与深化改革。
历史交叉点:大有作为
大有作为意味着,在‚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将要作出重大调整,体制改革深度推进。‚十二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因此,‚十二五‛规划是跨越危机、引领未来、奠定基础的战略部署和行动纲领。如何把这一战略付诸实施,必然要求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路上大有作为。专家解读之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场深刻变革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
第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如果说以前历次思想解放更多是寻求政策层面的突破,要求体制松绑,那么现在解放思想更多地需要提高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文化、教育素质,更快地适应科学发展。思想的解放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需要我们深入地刻苦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传统的不合时宜的思想和观念决裂,特别是与一味追求经济增长而不顾及环境和社会代价的传统思想决裂。
第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然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切身利益,如何处理好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个人利益与社会、国家利益,需要审慎处理,处理好了社会就稳定,处理不好就会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源泉,最终殃及全社会。
第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加快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科技进步和创新将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当前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次新的科学技术革命,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需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同时又将深刻地改变人类的命运,我们难以想象5年之后、10年之后、20年之后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第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不仅仅意味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更多的是要解决人与经济、经济与社会、经济与资源、经济与环境、经济与文化等一系列各个层面的问题,而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要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四、五中全会前瞻(来源:人民网 专家观点)
“十一五”传给“十二五”什么样的接力棒?
如果说,从‚一五‛计划开始实施工业化战略,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就是一场拼体力、拼智力、拼耐力的接力赛,那么‚十二五‛时期无疑是最关键的一段赛程。把握过去才能更好的展望未来。在讨论‚十二五‛规划建议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冷静思考‚十一五‛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规划是我国第一个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之前是发展计划),它顺应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斐然,几乎所有的指标和目标都顺利实现,在22个主要定量指标中,‚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15个指标属于‚超额完成‛或‚提前完成‛。特别是党和国家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自然灾害、处臵突发事件的能力大幅提升;我国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生,在社会保障建设、公共医疗事业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但是在创造辉煌的同时,我们发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成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面临的巨大挑战。
问题一:经济高速增长,但经济结构严重失衡
2006年--2009年的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10.7%,大大高于‚十一五‛规划所要求的7.5%,到2009年中国已提前实现‚十一五‛规划所要求的经济增长目标。国际上热议的‚中国奇迹‛、‚中国模式‛的核心内容不外乎是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惊讶与赞叹。正如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所说的:‚世界上还从未出现过如此大规模而又持久的经济增长。‛但是,正如一辆高速行进的列车,我们最大的隐忧和担心是,它突然失去控制而戛然停止,甚至出现翻车的危险。而这种隐忧和担心主要来自结构的失衡。首先是供给结构问题突出,特别是一、二、三产业比例不协调。农业基础较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其次,需求结构问题突出,投资消费关系不协调。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导致消费低迷,内需严重不足。同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失衡。经济社会发展在空间上的不平衡,使边疆稳定、社会和谐受到了严峻挑战。
问题二:蛋糕做大了,但蛋糕的分配存在不公平
2009年,我国人均GDP突破3600美元,已处于迈向中等收入国家的临界线。正如一些学者所分析的,我国经济属于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在偏好‚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的问题也逐渐凸显。按照联合国的贫困标准,中国至少还有一亿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下。近几年,政府、企业和居民三者之间分配关系呈现较为明显的失衡状况,劳动报酬增长速度长期低于GDP增长速度,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都有扩大的趋势。
世界上一些国家在上世纪70年代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由于收入分配差距大、城市化以大规模贫民窟为代价、社会矛盾突出等问题,导致了这些国家落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我们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成功实现转型。因此,‚十二五‛规划的着力点应该转到把提高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富裕人民群众作为重点任务。
问题三:完成了工业产品的数量积累,但国际竞争力不强
‚十一五‛期间,我国形成了庞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工业化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按照国际标准工业分类,在22个大类中,我国制造业占世界比重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15个大类名列前三。2008年高技术制造业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二。计算机、移动通信手机、抗生素、疫苗等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但是,我国工业产品的竞争力不强特别是创新能力不足制约了我国成为工业强国。目前,我国制造业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上基本处于价值链的低端。我国制造业行业利润率和资本回报率呈逐年降低态势。另外,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中国制造业在质量上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2009年我国R&D(研究与开发)占GDP的比重1.52%,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家平均达2.29%。科技进步贡献率比发达国家低20-30个百分点,科技成果转化率比发达国家低50-60个百分点。
问题四:民生大幅度改善,但公共服务领域发展滞后
‚十一五‛期间,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改善民生问题。涉及民生的2个约束性指标,即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目前都已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在预期性指标中,由于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较好的经济增长,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08年已实现或接近实现预定目标。
但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投入明显偏低,导致公共服务发展滞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2008年中国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为4.4%,社保与就业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为10.9%,此两项合计占比为15.3%,比人均GDP3000-6000美元阶段国家平均31.4%的水平,低了16.1个百分点。
问题五:城市化率大幅度提高,但城乡二元结构突出
2008年我国城镇化率提高到45.7%,城镇人口增加到6.07亿,城市化率以每年接近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但是城市化提速的同时,农村问题也日益突出,优质耕地大量流失、农业经营者老龄化、兼业化,留守儿童增加,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等等。同时,我国从90年代以来的高速工业化进程,吸纳了数亿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就业,但这些人口并没有真正融入城市。一些大城市的城乡结合部‚栖息‛着大量流动人口,身份差异带来的歧视、群体冲突加剧等,积累了诸多社会问题。
城市化的本质是人口的城市化,通过农村人口到城市从事非农经济活动,一方面提高了要素配臵效率,增加了国民财富;另一方面也因此融入城市化进程,分享现代城市文明。因此,‚十二五‛期间,我国城市化的主要困难是农民工的市民化。通过体制机制的设计,真正解决‚两栖人口‛问题,实现工作人口变成工作和社会人口。
问题六:节能减排成绩显著,但生态文明建设压力较大
‚十一五‛规划把节能环保作为约束性指标提出,并将具体指标分解到各个地方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我国采取大力淘汰落后产能、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等一系列措施,主要污染物的2个约束性指标基本完成。据测算,‚十一五‛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标亦能完成。
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生态环境状况出现局部改善,能源资源和环境压力对发展的制约总体上还没有缓解,有些方面仍在加剧。我国工业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0%,石油、铁矿石、铝土矿、铜矿的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超过50%),我国政府已经提出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约束性指标,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付出巨大努力。
问题七: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但改革任务艰巨
在‚十一五‛规划中,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改革的关键和重点。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行政体制改革有所进展,但仍没有实质性突破。例如,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还没有理顺;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尚未到位,垄断行业改革进展缓慢;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过多,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还比较薄弱等。特别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防止经济下滑,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了‚重发展、轻改革,重政府、轻市场‛的趋势,严重制约了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因此,‚十二五‛时期,我国要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型、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形成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都有赖于体制的进一步创新与改革的深入推进。
‚十二五‛期间,改革最大困难在于权力和利益的调整。因此,政府自身的改革是重中之重。要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更好地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职责范围,探索建立各级政府事权与财权平衡的体制;尽快启动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控制政府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大幅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强化政府在完善收入分配体制中的基本责任;解决基本公共产品短缺的矛盾等是改革的重点。
问题八:国际竞争的硬实力增强,但软实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的‚软实力‛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所谓软实力,是相对于经济、军事等硬实力而言的,它以精神产品为主要表现形式,是一个包括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多种内容的文化体系。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不同,就在于除了经济、技术等硬指标之外,还包括着居民生活质量、人口素质、教育水平、文化水平、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软指标,因此,转变传统发展模式,就是要把更多的软实力因素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形中来。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的:‚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在‚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经济的硬实力得到显著增强。但是软实力的落后却严重影响了经济整体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例如,中国企业缺乏创新能力导致了企业竞争力不足,文化、服务等第三产业的落后导致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环境污染增加了社会治理成本,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缺失使老百姓缺乏安全感从而制约了内需。因此,进一步提升我国的软实力应成为‚十二五‛时期的重要内容。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的核心任务
在我国‚十一五‛与‚十二五‛相交之际,世界经济已逐步步入了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可以肯定,世界经济将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大调整时期。其间,全球经济将低速增长、供求结构将发生较大的变化,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将日趋加强,世界经济及国际贸易的发展将更具不确定性。
为适应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的新变化,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和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的整体转型。因此,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将是我国在‚十二五‛期间所面临的最重大的任务。
在当代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指要在集约型经济增长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包括产业优化升级、节约能源资源、保护改善环境、分配合理、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内的经济发展总体方式的历史转型。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来看,要推动中国经济的快速转型,就必须实现五个历史转变。
1、必须实现从注重增长速度的高速经济增长到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的适度、稳定和持续增长的历史转变。为此,必须积极采取措施,防止陷入中长期低速经济增长、甚至经济停滞的困境,保持足以稳定和促进我国现代化发展所必要的适度的快速增长,不再不惜代价地追求与以往类似的高速经济增长。必须在经济适度增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改革30年来所获得的经济、体制成就,尽快转向整个经济社会的科学化发展。当前最重要的是,必须在业已抑制了因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国内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之后,明确地确立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立足中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战略方针。
2、必须实现从外需带动型经济发展到内需拉动型经济发展的历史转变。为此,必须充分认识这一转变的内涵和意义。在外需减弱,国家投资不可能长期托盘的情况下,只有扩大内需,充分发挥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的优势,利用众多人口所形成的市场规模和结构转换所带来的极其巨大的增长空间(据测算,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率每提高3-5个百分点,即可使万余亿元的商品进入消费),才能使我国经济保持比其他国家更长的快速增长时期。其中,积极扩大消费需求最为紧迫和重要。必须积极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要侧重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必须积极消除制约居民消费的体制性障碍,大力培育消费热点,稳定扩大住房等大宗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必须完善相关消费政策,优化消费环境,加强城乡消费服务体系的建设。
3、必须实现从技术引进依赖型经济到自主创新支撑型经济的历史转变。为此,必须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积极推动原始创新、应用创新和高端创新,激励与引导自主创新,举全社会之力为向自主创新经济转变提供有力的支持。必须确保我国能在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低炭技术、绿色经济等为内容的新一轮经济发展中取得领先地位,抢占全球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
就创新的主体来说,关键要解决好自主创新的动力特别是激励机制的问题。一方面,要通过激发创新主体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来调动其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一方面,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利益机制调动起其创新的积极性。其次,还应通过积极的科学的组织和引导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积极提升科技创新园区在资产、资源、环境、技术、人才等方面的集聚创新能力;要组织开展重大科技攻关,解决制约发展的重大技术难题;要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促进产业链上各环节的合作,推动联合创新;要以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为契机,整合科技资源,突破制约工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要形成技术创新、标准与知识产权的良性互动。
4、必须实现从资源高耗型经济到资源节约型经济的历史转变。为此,必须以降低发展的资源成本为核心,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必须将节约优先和效率为本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的核心,全方位地提升资源节约在社会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大力强化资源节约的政策导向,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开发和应用资源节约技术,全面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必须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炭经济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途径,形成社会、区域和企业三个层次相统一的循环经济体系。必须将节能、节水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的重点,大力推进资源的综合利用。必须将保护环境、保障安全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要求。积极改善与调整现有的资源消费结构,积极保障资源供应的战略安全,积极开发利用海外资源。
5、必须实现从生产能力提高型经济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型经济的历史转变。为此,必须加快产业升级,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尽快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必须积极推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不同区域产业的协调发展。
“十二五”时期推进我国工业化的关节点
据预测,2020年前后,中国将基本实现工业化。因此,‚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工业化推进的关键时期,推进工业化的任务是如何从一个工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强国。但是由于资源环境的压力,推进工业化仍然面临严峻挑战,需要在技术创新、结构创新和制度创新方面下功夫。
一、‚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工业化推进的关键时期
‚十一五‛结束时,中国工业化进入中期向后期的过渡阶段。也就是说,现阶段我国整体上已经从一个农业经济大国,转变为工业经济大国,但还不是工业强国。一方面,我国形成了庞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工业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主体地位。工业总量规模不断壮大,我国工业品产量居世界前列。我国已经成为工业对外贸易大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占绝大部分,工业化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另一方面,中国工业增加值率不高,工业品国际竞争力不强。我国工业增加值率(增加值占总产值比例)仅为26.5%,而发达国家一般在35%以上,美国、德国等先进国家超过了40%。由此可以判断,‚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工业化推进的关键时期,这就意味着:其一,基本完成了工业数量扩张的任务后,实现工业质量提升,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是这个阶段工业化的核心任务。其二,现代服务业将成为提升制造业水平、推进城市化和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需要快速发展。
二、‚十二五‛时期中国工业化面临四大挑战
(一)快速推进工业化面临资源的压力
从‚十五‛时期以来,我国的工业化就面临着能源和其他重要资源的约束。主要原因是:第一,我国正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这是资源需求量上升最快的时期。第二,13亿人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所消耗的资源,即使是使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规模也是前所未有的。第三,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在许多方面浪费惊人。第四,我国在许多资源禀赋上处于劣势,人均拥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石油、铁矿石等重要资源新增量的多数依赖进口已成定局。这样无疑加大了我国在资源问题上的压力。
(二)环境约束增强
一方面随着工业规模的扩大排放相应增加,2009年,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分别占全社会的84.3%和34.4%。;另一方面,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环境正在成为体现生活质量的一种产品,人们对环境污染的容忍度降低。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纷纷倡导发展低碳经济,把转变能源消费模式为主的经济模式视为‚新的工业革命‛。面对全球低碳经济转型的背景,我国推进工业化面临空前的环境挑战。可以说,工业是中国推进节能减排、实现节能目标的主攻领域。
(三)传统比较优势渐失的挑战
随着全球化与技术变动速度的加快,比较优势必须通过竞争优势才能体现出来。传统生产要素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性发生了逆转:天赋的自然资源由于新材料、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而不再成为强有力的竞争要素、资本富有和贫乏的界限由于资本市场的开放也变得模糊、劳动力因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提高而克服了数量上的不足。这些新变化使得传统比较优势受到挑战,而真正构成比较优势来源的要素是知识与技术,所以,基于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在逐渐削弱的同时,寻求可持续的动态比较优势是我国推进工业化的关键,也是挑战。
(四)工业化推进面临制度障碍
我国推进工业化受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双重控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由于产权控制、目标差异导致了产业趋同与重复建设,甚至国内市场的分割;较长时期以来,由于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地方为了追求地方短期GDP和财政收入的增长,不少地方政府通过降低税收、扭曲劳动力价格和土地价格,吸引外资,导致各地产业结构雷同,相同制造业供给过剩,没有形成差异性分工,市场分割,限制要素的流动和分工聚集。
三、‚十二五‛时期推进我国工业化进程需要路径创新
基于中国工业化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的约束条件,‚十二五‛期间,继续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的转变是这个阶段的根本任务。为此,需要在我们在创新能力、产业升级和制度创新上下功夫。
(一)培育技术创新能力
创新是中国能否真正‚后来居上‛的关键和决定性因素。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才能提升中国制造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的有利地位。2006-2009年,我国技术对外依存度由60%下降到50%左右。2006-2009年,全国科技进步贡献率由41.9%提高到46.5%,提高了4.6个百分点。但是,与发达国家仍然有差距。因此,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推进工业化的关键环节。在‚十二五‛时期,尽快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加快制定技术创新各项政策的实施细则;为企业创新成果转化并赢得市场创造条件;加快金融与技术创新的紧密联系。
(二)加快产业升级
一般来说,产业升级有三种形式。一是产品技术的换代升级。二是在产业链上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领域延伸。三是创建新兴产业。基于重大科学发现和发明而产生的将改变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新产品和由此产生的新的产业群。
‚十二五‛时期,加快产业升级。一方面必须使我国的制造业从简单的加工装备向现代装备业转变,延伸制造业的价值链,如开发设计、供应链管理、售后服务和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培育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目前已经确定七大产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因此,需要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相结合,推动产学研结合,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性产业。
(三)推动制度创新
改革开放后形成的‚中国模式‛要做重大调整。要改变‚两个过度倾向‛,即改变过度投资倾向和过度的外生增长倾向,这就要求在制度安排上做出调整。同时,要继续推进所有制结构创新,尽快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合理制度,注重金融体系的制度建设,推进政府自身改革,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扩大居民消费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完成这项战略任务,必须按照中央有关精神,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为着力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促进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一、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就是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主要支撑
居民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推动力。市场经济说到底是需求推动的经济。在开放的条件下,推动经济发展的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三大方面,由此,人们也往往把消费、投资和出口看作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在这‚三驾马车‛当中,投资需求是中间需求,出口满足的是国外需求,只有居民消费需求才是我们所讲的国内最终需求。在我们这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国家,居民消费需求是总需求最主要的部分。因此,作为经济发展基本推动力的是居民消费需求。
居民消费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从中长期经济发展来看,没有消费需求支撑的投资将成为无效投资,而无效投资是无法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的,这一点已为我国多年的实践所证明。不仅如此,居民消费需求还是防止经济剧烈波动的稳定力量。因为,它的波动相对平缓并且往往滞后于投资需求的波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投资需求波动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动荡。比如,在投资需求迅速上升时,由于居民消费需求上升相对缓慢,限制了投资需求增长的空间,使投资需求最终不得不放慢增长速度直到回落。而在投资需求迅速下降时期,则由于居民消费需求下降缓慢,在投资需求下降初期,消费需求下降很少甚至维持不变,具有一种自发地遏制经济衰退的作用。所以,居民消费需求的相对稳定性是经济周期性波动的重要制约因素。
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里讲的‚人‛就是最广大人民,这里讲的‚本‛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不断增长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的根本利益集中体现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因此,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就是我们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体现,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二、居民消费需求不断下降对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带来的严重影响
目前,在我国需求结构中,投资率偏高而消费率偏低。根据我国长期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我国现阶段的消费率在65%左右,其中居民消费率在50%左右比较合适。但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近年来我国消费尤其是国内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消费率由1992年的62.4%下降到2008年的48.6%,其中居民消费率由1992年的47.2%下降到2007年的35%,为历史最低水平。与此相对应,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在下降,由1992年的72.5%下降到2007年的39.4%。与其他国家的消费率相比,我国的消费率明显不足。1993年到2004年,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消费率为78.4%,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消费率为73.5%,低收入国家为81.2%;而我国这一时期的年均消费率不到60%。
消费率不断下降,使得经济增长不得不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投资和出口的强力拉动。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投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GDP和消费增长速度。2001年至2008年,我国GDP的年均增长速度为9.9%,而按累计法计算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高达21%。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0年的22.4%急速增加到2007年的40.9%;同时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则由65.1%下降到39.4%。这种状况使得消费与投资的结构性矛盾更趋突出,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在消费不足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的另一个重要拉动力是出口。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顺差,特别是2005年以来,顺差急剧增加,2007年顺差达到2622亿美元,致使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上升。投资和出口的快速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这种发展模式也带来了一系列弊端,给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首先,高投资引起的能源消耗快速增加,给环境造成巨大压力。2007年我国GDP约占世界的6.04%,但能源资源消耗量达到26.6亿吨标煤,占世界消耗总量的15%。最近10多年来,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废水排放量等都增加很快,有些地方已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不少江河水系受到污染,湖泊出现富营养化。
其次,外贸摩擦越来越大。外贸为我国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暴露出日益严重的问题。目前,我国出口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资源型和低附加值产品,其中大约有90%是贴牌产品。比如,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占世界贸易总量的24%,但自主品牌不足1%;我国彩电、手机、台式计算机、DVD播放机等产品的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但关键芯片要依赖进口;我国企业必须将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支付给外国专利持有者。我国出口量大,但得到的盈利并不多。这种现状,使得我国不得不更多依靠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依靠资源能源的大量投入来换取微薄的利润。由于我国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外汇储备大量积累,造成与贸易伙伴国的摩擦加剧,贸易条件恶化。
最后,由于投资冲动和出口冲动引发资本流动性过剩,可能形成资产泡沫、通货膨胀和消费物价指数上升,导致我国整个金融体系变得脆弱。当出现外部或者内部冲击的时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的系统性风险。要防止出现这种后果,防止经济快速发展的态势出现逆转,根本的出路就在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三、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性转变
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前提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通过调整分配结构,‚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所占的比重,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制度,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可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要途径。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调整的就是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关系。目前,人们对分配不公的抱怨,多半是指初次分配的不公平。所谓初次分配,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对其经营收入进行的直接分配。它不仅包括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部门对社会净产值的直接分配,而且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在内的所有单位的直接分配。初次分配公平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和各个环节能否正常运行。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形成居民收入、企业收入、政府收入,合理调整这三者在国民收入中的分配关系,是扩大居民收入的一项关键措施。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与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密切相关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分配是按照生产要素市场价格决定的分配,政府一般是不干预的。从目前情况看,我国虽然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尚不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还未形成,劳动者在初次分配中还没有多少话语权,职工工资增长机制还不健全。而且,大量存在的垄断经营和混乱的分配秩序都会使初次分配关系出现扭曲。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必须做到:一要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二要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随经济增长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三要加强国家对企业工资的调控和指导,发挥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价位、行业人工成本信息对工资水平的引导作用;四要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深化改革和宏观调节,规范初次分配秩序。
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加快建立和完善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相补充的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又一项重要措施。第一,要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第二,在认真总结各地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发展社会医疗救助,同时,要尽快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第三,进一步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解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形成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祥和风貌,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社会条件。
第三篇: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
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
总体看来这次会议公报和建议突出三个重点、一个亮点、三个新提法。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前所未有关注民生。十二五期间,党的一个重要的执政理念是让人民富起来。如果用数字表示:一个坚持、两个时期、三个重点、四个更加、三个五---五个坚持、五个要、五种意识。
会议概况
2010年10月15日—18日在北京召开。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202人,候补中央委员163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党的十七大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也列席了会议。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温家宝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决定,增补习近平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全会按照党章规定,决定递补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焉荣竹为中央委员会委员。
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康日新问题的审查报告》,决定撤销康日新中央委员会委员职务,确认中央政治局2009年12月29日作出的给予康日新开除党籍的处分。
历史背景和重大意义
(一)现实背景:
1、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成绩辉煌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奋斗,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显著提升,经济综合实力居全球第二,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改善。仅从人均收入看,目前我国人均国民收入正在向4000美元的水平迈进,纵向比是个了不起的成就。截止到第三季度,外汇储备2.65万亿美元,黄金储备1054吨。
2、过去五年,成就巨大
3、过去一年,进展显著
4、承上启下,崭新起点。
(二)重大意义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精神
一、指导思想
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科学发展是“十二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 四个“更加注重”:
全会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五个坚持对加快经济转变方式做明确部署 :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三、主要任务 【十二五十大“任务”】 ●扩大内需 ●推进农业现代化 ●提高产业结构竞争力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 ●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推动文化大发展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
四、根本保证
“十二五”规划的蓝图已经绘就,实现“十二五”规划关键在于在全党全社会形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力量。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各级党委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努力创新发展模式,加强对发展的统筹协调,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全党同志要充分发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先锋模范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正确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五中全会最大亮点:追求民富
据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一度申言,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有着本质差别,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公众关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体现了大多数国人的强烈心愿。
五中全会公报的三个新提法
第一,“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
第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第三、“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如果用数字表示,此次会议重点掌握:一个坚持、两个时期、三个重点、四个更加、三个五---五个坚持、五个要、五种意识。一个坚持--科学发展
两个时期---全面建设小康不社会的关键时期、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三个重点--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
四个更加--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五个坚持--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五个要--
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新农村建设; 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区域发展战略; 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五种意识--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第四篇:全面解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蔡甸区检察院邀请中共武汉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汪德铭来院讲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该院全体干警聆听了讲座。
汪教授从十七届五中全会的主要精神、全会中的新提法和亮点、“十二五”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战略部署以及“十二五”发展的主要任务四个方面对十七届五中全会进行了全面解读,深刻阐释了“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即将完成“十一五”规划、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坚守时期的缘由。
汪教授的讲授深入浅出,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历史与现实结合,引起了全院干警的热烈反响和好评。
今年以来,蔡甸区院着力建设“学习型”检察院,已多次邀请专家、学者前来授课,讲座内容力求多样,既有法律业务,也有时政知识,全院学习氛围日渐浓厚。
第五篇: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高桥乡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高桥乡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
高政办发[2010]
号
各村委会,各企事业单位,学校:
:
经乡政府研究同意,现将《高桥乡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
执行。
2010年3月16日
高桥乡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我乡应对涉及公共危机的突发环境污染应急事件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首要任务,建立环境污染事件风险防范体系,提高环境污染事件防范和处理能力。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乡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坚持属地为主,各村委会、乡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实行分级响应,在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后,责任单位和事发地必须作出“第一反应”,果断、迅速采取应对措施,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全力
控制事态发展,并立即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
(3)协同应对,科学处置。在乡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污染的特征,采取的措施与环境污染事件造成的危害范围和社会
影响相适应。
编制依据
依据《渭南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潼关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以下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1)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10人以上、50人以下的环境污染事件;
(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较大或对生态有较大影响的环境污染事件;
(3)因环境污染事件造成跨乡、县行政区划的环境污染事件;
(4)县环委会需要指导、协调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
(5)核与放射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另行制定。
机构与职责
成立高桥乡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中心,统一领导全乡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由乡政府领导担任总指挥,成员单位由环保、卫生、派出所、交通、水利、武装部等部门组成。主要职责有:指挥和协调全乡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准备与应急响应工作;决定污染事件应急重大事项;及时向县政府报告监测情况和应急处置情况,协调确定宣传报道事项;指导做好善后和灾后重建工作。
乡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中心下设办公室作为日常办事机构,办公室设在乡社会事务中心,主要职责有:协助应急中心实施应急预案;落实应急中心的指令,制定应急响应方案;甄别环境污染事件等级,提出预警级别建议;建立和维护环境污染事件应急信息平台;开展相关人员培训和应急演习工作计划。
各村委会、企事业单位、学校要成立相应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中心,负责指挥本辖区内的突发环
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工作程序
进入Ⅲ级应急响应后,乡应急中心立即投入运作,设立应急指挥部,指挥、协调全乡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处置。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派出若干由相关部门组成的现场监测组、抢险救援组、后勤保障组等工
作小组赴现场进行处置工作。
成员组成
乡突发环境污染应急中心由下列成员组成:
总指挥:乡长 冯兴亚
副总指挥:副乡长 马玮玲
成员:
(1)乡政府办公室
李彬社
(2)乡武装部
梁红杰
(3)派出所
梁军战
(4)乡财政所
徐建
(5)乡交通站
杨应战
(6)乡水利站
王青利
(7)乡卫生院
张进锋
(8)乡其它有关部门(依据事件类型临时增加)
各成员单位职责
总指挥:负责重大决策和全面指挥。
副总指挥:按分工负责指挥、协调各成员单位的应急救援工作。
乡武装部:根据总指挥的决定,组织民兵参与抢险救援。
乡政府办公室
(1)负责指挥部内部的信息沟通;
(2)负责向上级政府报告应急救援进展的情况;
(3)对正、副总指挥的命令执行情况跟踪反馈;
(4)为指挥部提供车辆运输、通讯及后勤保障;
(5)负责应急救援涉外人员的安置和处理。
(6)统一协调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的信息发布工作;做好应急救援中先进事迹的宣传和群
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乡派出所
(1)负责在第一时间进入事故现场,封锁危险区域、设立隔离区,实行交通管制、维持治安秩序,组
织疏散人员;
(2)根据事故性质、危害程度、影响范围,适时调集消防、交巡警、治安等警力参与救援;
(3)协同有关部门做好事故现场的记录、视听资料、证人证言收集等取证工作;
(4)负责事故中失踪、死亡人员身份的核查及对死亡人员的法医鉴定工作。
乡财政所
负责应急救援资金的安排。
负责为应急救援提供相关企业基本情况资料和生产资料、消费资料市场信息;对灾后生产经营单位恢
复正常生产经营给予政策优惠。
乡交通站
(1)负责渭河水上应急救援工作;
(2)负责应急救援所需的物资和人员疏散交通运输车辆的调度;
(3)负责桥梁、道路的排险、疏通、修复工作;
乡卫生院
(1)负责事故现场受伤、中毒人员的抢救工作;
(2)负责事故发生区域疫情监测和防治工作;
(3)负责向应急中心和上级卫生部门报告人员伤亡、疫情监测及防治情况;
(4)在紧急情况下向兄弟城市或上级卫生部门寻求医疗支援。
乡水利站
(1)负责对相关河流、水体的应急控制处置工作;
(2)负责提供相关水文资料。
预警预防
环境污染事件的预警分级与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分级相一致,共四级,分别用红、橙、黄、蓝色表示。Ⅲ级预警由县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中心确认后发布。
预警预防措施
收集到的有关信息证明环境污染事件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按照相关应急预案执行。
进入预警状态后,事发地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发布预警公告;
(3)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
(4)指令环境应急中心成员单位进入应急状态,环境监测部门立即开展应急监测,随时掌握并报告事
态进展情况;
(5)针对环境污染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
(6)调集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保障工作。
应急响应
分级响应
Ⅲ级环境污染事件由镇江市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中心处置,超出本级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及时请求上
一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
信息报告
环境污染事件责任单位的责任人以及负有监管责任的单位,在发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后,应立即向110报警,同时报当地人民政府和上级行政主管部门。
报告信息内容应包括事件的类型、发生时间、地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污染程度、人员受害等
情况,并注意及时续报进展情况。
响应程序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后,事发地应立即组织、指挥本单位的环境应急工作,并及时将污染情况和应急工作情况上报。乡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中心办公室迅速了解污染情况,确定应急响应级别,启动相应
级别预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指挥协调和紧急处置
指挥协调主要内容
(1)提出现场应急行动原则要求;
(2)派出有关专家和人员参与现场指挥部的应急指挥工作;
(3)协调各级、各专业应急力量实施应急支援行动;
(4)协调受威胁的周边地区危险源的监控工作;
(5)协调建立现场警戒区和交通管制区域,确定重点防护区域;
(6)根据现场监测结果,确定被转移、疏散群众返回时间;
(7)及时向县政府及相关部门报告应急行动的进展情况。
信息发布
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后,由县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中心办公室统一发布准确、权威的信息,正确引导
社会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