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名人读书的方法
篇一:名人读书方法 名人读书方法
1、鲁迅的读书方法
大文豪鲁迅非常讲究读书方法。鲁迅在博览群籍的基础上,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读书方法。现向大家介绍数种:
(1)是泛览,他提倡博采众家,取其所长,主张在消闲的时候,要“随便翻翻”。多翻。鲁迅先生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他认为这种方法可以防止受某些坏书的欺骗,还有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增长知识等好处。?(2)是硬看。对较难懂的必读书,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3)是专精。他提倡以“泛览”为基础,然后选择自己喜爱的一门或几门,深入地研究下去。否则,读书虽多,终究还是一事无成。
(4)是活读。鲁迅主张读书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并重视实践。他说:“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他还主张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
(5)是参读。鲁迅读书不但读选本,还参读作者传记、专集,以便了解其所处的时代和地位,由此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6)是设问。就是拿到一本书,先大体了解一下书的内容,然后合上书,可一边散步,一边给自己提一些问题,自问自答:书上写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要是自己,这个题目又该怎么写?鲁迅认为带着这些问题去细读全书,效果会更好些。o(7)是跳读。读书遇到难点,当然应该经过钻研弄懂它。但是遇到一时无法弄懂的问题怎么办?鲁迅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到那个地方,那无论看到多久都不会懂。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也明白了”。e(8)是背书。鲁迅的背书方法与众不同,他制作了一张小巧精美的书签,上面写着“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10个工工整整的小楷字。他把书签夹到书里,每读一遍就盖住书签上的一个字,读了几遍后,就默诵一会儿,等把书签上的10个字盖完,也就把全书背出来了。
(9)是剪报。鲁迅十分重视运用“剪报”这一方法来积累资料。他的剪报册贴得很整齐,分类也很严格,每页上都有他简要的亲笔批注。鲁迅曾利用这些剪报写了不少犀利的杂文。鲁迅曾说过:“无论什么事,如果陆续收集资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戏
(10)是重读。这是指读过的书,隔些日子再重读书中标记的重点,花的时间不多,却有新的收获。
另外鲁迅先生的读书名言:爱读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2巴金的读书法
著名作家巴金的读书方法十分奇特,因为他是在没有书本的情况下进行的。读书而无书的确算得天下一奇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巴金说:“我第二次住院治疗,每天午睡不到一小时,就下床坐在小沙发上,等候护士同志两点钟来量体温。我坐着,一动也不动,但并没有打瞌睡。我的脑子不肯休息。它在回忆我过去读过的一些书,一些作品,好像它想在我的记忆力完全衰退之前,保留下一点美好的东西。”
原来他的读书法就是静坐在那里回忆曾经读过的书。
3、华罗庚读书法 华罗庚读书法:“由薄到厚”与“由厚到薄”
华罗庚教授把读书的过程归纳为“由薄到厚”与“由厚到薄”两个阶段。他说:“一本书,当未读之前,你感到就是那么厚;在读的过程中,如果你对各章各节又作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解,补充参考材料,那就会觉得更厚了。但是,当我们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后,就会感到书本变薄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这是每个科学家都要经历的过程。这样,并不是学的知识变少了,而是把知识消化了。”
4、大仲马读书法
“法利亚长老”的读书法
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有一套精选读书法。他在《基督山伯爵》一书中,塑造了一个博学多识的人物——法利亚长老,并通过长老之口谈了这样的读书方法:“在我罗马的书房里,我将近有五千本书,但把它们读了许多遍以后,我发觉,一个人只要有150本精选过的书,对人类的一切知识都可齐备了,至少是够用或应该所知道的都知道了。我把生命中3年时间用来致力于研究这150本书,直到我把它们完全记在心里才罢手。”在这里,他认为150本书就能囊括“人类的一切知识”,显然不够科学。但是,大促马注重“读精选过的好书”,却是值得借鉴的。
5、爱因斯坦读书法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总结出的“一总、二分、三合”读书法,可资借鉴。一总:先浏览书的前言、后记、序等总述性部分,然后认真地读目录,以便概括地了解全书的结构、内容、要点和体系等,这样便可对全书有个总体印象。
二分:在读了目录后,先略读正文,这不需要逐字读,要着重对那些大小标题、画线、加点、黑体字或有特殊标记的句段进行阅读,这些往往是每节的关键所在。你可以根据这些来选择自己所需的内容来细读。
三合:就是在翻阅略读全书的基础上,对这本书已有个具体印象,这样再回过头来细读一遍目录和全书内容,并加以思考、综合,使其条理化、系统化,以弄清其内在联系,达到深化、提高的目的,进一步深入领会初读时所不能领会的许多东西。这一步很重要。人们往往在这一步不得要领时,看过书一扔,便算了事。
6、著名诗人、考古学家郭沫若先生的读书之言:“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
从以上几位名人读书的经验中,我们不难看出,读书有法,但方法不一,根据各人的性情、兴趣、才能、需要不同,则各人的读书方法也有所不同。因此,一人有一人读书的方法,一书也有一书的特别读法。贵在每人自己根据平日读书的经验,去为自己寻求一个最适宜、最有效率的读书方法。而每遇一种新书,我们也要尽可能考查此书的特殊性质,用一种全新的读书方法去把握它,理解它。篇二:古今中外名人读书方法 古今中外名人读书方法、学习心得推介
著名学者王国维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他集古人诗句说明之:
一、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明朝夏寅曾说:“君子有三惜。此生不学,一可惜;此日闲过,二可惜;此身一败,三可惜。” 清朝有人说:“藏书不难,能看为难;有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
以上种种,均说明了: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多看书,而且要认真学习。然而,读书学习,刻苦的学习精神固然重要,但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同样不可忽视。一个好的学习方法,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去不断总结。掌握好的读书、学习方法,绝对是人生的成功之道。而一些名人的学习方法就很值得我们借鉴。
下面,为大家介绍古今中外一些名人的读书方法、学习心得,希望会对您有所增益。三国时的大学问家董遇,是以抓紧“三余”苦学而出名的。三余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宋代大文豪欧阳修曾对谢希深说:“吾平生作文章,多在三上——马上、枕上、厕上也。”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经常向弟子们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诸葛亮的读书方法是“观其大略”。这个方法意味者他注重知识的全面性和开拓性。
苏东坡学识渊博,他有一种“各个击破”的读书法。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读,就能达到事事精通。一本书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而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吸收,只能集中注意力了解某一个方面。比如想探究历代兴亡治乱的原因,那么就从这个角度去读;要探究史实典故,就换另一个角度,再读一遍。这个方法虽有些笨,但这样读过之后,各个方面都经得起考验。
作家王汶石的“三遍”读书法:第一遍尽作艺术享受;第二遍大拆卸,像机枪手学习分解和结合机枪一样,仔细考察每一个零件的性能、制作方法和它们的联系;第三遍,再浏览,求得一个完整的印象。
翦伯赞学习经典著作的三条方法:一是同读,二是重点读,三是做笔记。
陈景润在摘取“歌德巴赫猜想”这颗“皇冠上的明珠”后说,学习数学要有三心:信心、决心、恒心。
苏步青教授提出,治学要取得成绩,就要有好的学风,这种学风有三个方面:第一要严肃,第二要谦虚,第三要刻苦钻研。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一种奇特的读书方法。他拿起一本书,不是从头至尾一句一字地读,而是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闭目静思:设想这样一个题目,如果要让自己来写应该怎样写??想完后再打开书,如果作者写的和他的思路一样,他就不再读了。一本需要十天半月才能读完的书,他一两夜就读完了。
毛泽东常说,读书的方法要“四多”——多读、多写、多想、多问。
他总是挤出时间看书。他的中南海故居,简直是书天书地,到处都是书,床上除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了。为了读书,毛泽东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常常带一箱子书。一有空闲就看起来。晚年虽重病在身,仍不废阅读。他重读了解放前出版的从延安带到北京的一套精装《鲁迅全集》及其他许多书刊。
他反对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重点书他总是一篇篇仔细研磨,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哪一方面都细细滤过。对一些马列、哲学方面的书籍,毛主席反复读的遍数就更多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他都反复读过。许多章节和段落还作了批注和勾划。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毛主席动笔读书,还纠正原书中的错别字和改正原书中不妥当的标点符号。他还提倡“古为今用”,非常重视历史经验。在他的著作、讲话中,常常引用中外史书上的历史典故来生动地阐明深刻的道理,他也常常借助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来指导和对待今天的革命事业。
鲁迅先生终身酷爱读书,其读书方法有三:目的性、灵活性、广泛性。他非常讲究读书方法。他提倡博采众家,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有拓宽思路,增长知识等好处。对于较难懂的必读书,他的看法是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他还提倡在“泛览”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爱的书深入研究。在研究中,他主张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与实践相结合,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对看不懂的地方,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到那个地方,那无论看到多久都不会懂。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也明白了”。鲁迅十分重视运用“剪报”积累材料。曾说:“无论什么事,如果陆续收集资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老革命家徐特立,也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一是日积月累法。他学《说文解字》时,把540个部首分作一年来读,每天只读两个字。他教学生学这些部首时,只要求他们每天记一字,两年学完。他在43岁时开始学外文,用的也是这个方法:每日学一个生字,一年学365个字。这样持之以恒,终于学会了法文、德文和俄文。他说:“读书时常有‘走马观花’、‘狼吞虎咽’、‘囫囵吞枣’、随读随忘的毛病。不切实际地贪多,既不能理解又不能记忆。我的读书方法总是以‘定量’、‘有恒’为主。”二是古今中外法。徐老小时候读过很多古书,后来又出国攻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很渊博。他主张读书面要广一些,古今中外的书都要读。正像他所说的:“古今结合,中外结合,融会贯通统统变成我的。就像吃牛肉也好,吃狗肉也好,吃下去后统统变成我的肉。”三是借书摘抄法。摘抄要选择,在选择中加深理解。选择必须分析,通过分析才能掌握要领。徐老在湖南时,听说书报流通社有《联共(布)党史》,就去借了来。在学习下册时,他就是采用抄读的方法。但他不是全抄,而是摘抄,并且做详细的分析,结果他对下册的理解就比对上册的理解深刻。后来,即使在买书不难的情况下,他也主张抄一点书,因为这样可以做到眼、手、心三到,便于深刻理解书中的内容。马克思经常有针对性地阅读。每逢书中他自认为重要和有参考价值的地方,都加以摘要,并做笔记。马克思的一生虽然颠沛流离,经济经常陷入困境,生活十分艰难。但他依然克服各种困难,坚持读书和科研。
爱因斯坦的成功,与他从小就有刻苦自学的习惯是分不开的。11岁时,他就读完了一套通俗科学读物,并对科学开始发生兴趣。12岁时,他又自学了欧几里得几何。此外,和现代的孩子们相比,他特别重视哲学的阅读,13岁时就开始自学康德的哲学了。
他还根据自身的特点、志向和兴趣,把精力集中在物理学的学习上。结果他在物理学方面果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爱因斯坦在读书学习时不搞不必要的死记硬背,经常爱和同学在一起讨论,使他感受到互补的乐趣。篇三:名人读书方法 中外名人学习方法启迪 1爱迪生“读书”
—— 读书、学习要有“目标”、“志向” 伟大的科学家爱迪生,童年时被视为“低能儿”,只上过三个月学便离开了学校。十二岁那年,他当上了火车上的报童。火车每天在底特律停留几小时,他就抓紧时间到市里最大的图书馆去读书。不管刮风下雨,从不间断。当时,他随着兴致所至,任意在书海里漫游,碰到一本读一本,既没有方向,也没有目标。有一天,爱迪生正在埋头读书,一位先生走过来问:“你已读了多少书啦?”爱迪生回答:“我读了十五英尺书了”。先生听后笑道:“哪有这样计算读书的?你刚才读的那本书,和现在读的这本完全不同,你是根据什么原则选择书籍的呢?”爱迪生老老实实地回答:“我是按书架上图书的次序读的。我想把这图书馆里所有的书,一本接着一本都读完。”先生认真地说:“你的志向很远大。不过如果没有具体的目标,学习效果是不会好的。”这席话对爱迪生触动很大,成为他确立学习方向的一个转机。他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和专业目标,把读书的范围逐步归拢到自然科学方面,特别注重电学和机械学。定向读书,终于使他掌握了系统而扎实的知识,成为伟大的科学发明家。学习要有志向,目标要明确。作为正迈入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学习目标应更加明确和远大。在学习目标确立过程中必须坚持三点:一是确立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就需要认真学习好马列主义与邓小平的基本理论,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辨别真伪,开拓新的知识领域。二是要有崇高的学习目的,树立为国家、为人民学习的远大志向。三是要扬长避短,科学地选择主攻目标。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应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培养起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在具有兴趣的基础上,坚定学习目标,刻苦攻读,学有所为。
实践证明:学习的成功,关键在于方向正确,目标明确,朝着一个既定目标,锲而不舍地追求。而朝三暮四,见异思迁,是很难做成学问的。2 陶渊明“指点迷津” —— 学习没有捷径
有位书生一心想具有渊博的知识,却又不愿下苦功夫读书,于是他就去向当时著名的诗人陶渊明请教学习的捷径,说明来意后,陶渊明把这位书生领到自己耕种的稻田边,指着稻子说:“你仔细看看稻子是不是在长高?”书生看了半天,眼睛都瞅酸了也没有看出稻子的变化。陶渊明说:“那为什么春天的稻苗会变成现在尺把高的稻子呢?”陶渊明又把这位书生领到河边的一块磨刀石旁问;“磨刀石为什么中间出现像马鞍形状的凹面呢?”书生说:“磨下去的。”陶渊明接着又问:“它可是哪一天磨成的吗?” 陶渊明说:“你是否从这两件事情上明白了学习的道理呢?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啊!”书生听了陶渊明的这一席话,茅塞顿开,羞愧地说;“多谢先生指教,你使我懂得了学习是没有捷径的,只有勤奋好学才能成功啊!” 的确,学习是没有捷径可走的。这正如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所说:“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会创造出来。”我们的祖先有许多名言警句也说明了这一点:“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如果说学习有捷径的话,那只能说学习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爱因斯坦在回答他是怎样取得伟大的科学成就时,总结出了一个“成功方程式”,即:w = x + y + z。w代表成功,x代表刻苦努力,y代表方法正确,z代表不说空话。
我们有些大学生,一说起自己的理想就会滔滔不绝,梦寐成为科学家、工程师、艺术家。但一具体接触书本,就会掂轻怕重,毛病百出。如果是这样,即使对未来的憧憬再美好,也只能成为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3 富兰克林的成才之路 —— 学习应坚定毅力和信心
在大学生生活中,时常也听到这样或那样的抱怨:怨生不逢时,怨没有个好家庭,怨过去学习基础没有打好,等等。这样的想法对吗?让我们看看伟大的物理学家富兰克林的成才经过吧。
富兰克林出生于一个手工业者的家庭,父亲做肥皂和蜡烛,母亲生了十七个子女,他是 最小的一个。家庭人口众多,经济负担沉重,富兰克林上到小学三年级就被父亲拖回来做工了,剪灯芯,做蜡烛,干着苦活。后来,父亲看到他喜爱看书,就把他送到富兰克林的哥哥 办的一家印刷厂当了一名印刷工。在这样的厄运面前,他并没有屈服,而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贝多芬语)。例如,他为了有书看,他和离印刷所不远的一个小书店的伙计交上了朋友,同他商妥,在书店关门前把书悄悄借走,第二天开门前把书还来,为的是绝不让老板知道。就这样,富兰克林白天上工,每天夜晚读书到深夜。富兰克林的成才经过告诉我们:生活中给我们的启示是很多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 “请记住,环境愈艰难困苦,就愈需要坚定毅力和信心,而且懈怠的害处也就愈大”(托尔斯泰语)。无须慨叹,更不应颓唐,而应象遭受种种打击的贝多芬那样:“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用积极的精神向前奋斗。” 4 “列宁的照片”
—— 学习应“专心致志”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在学习时对于外来干扰的排除有着惊人的表现。有一次,一位摄影师走进列宁的办公室,列宁正在聚精会神地看报纸。这位摄影师不慌不忙地安装好很笨重的摄影机,又咔嚓咔嚓拍了好几张照片,然后拆掉机器出门。列宁却一点也不知道。后来报纸上登了照片,列宁才惊奇地说:“他们是从哪儿弄来的照片?”
列宁是日理万机的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善于摒弃一切来自外界或内心的干扰,从而可以专心致志地学习与工作。
专心致志,学有所成。成功者的奥秘正在于对学习的痴迷和专心致志地攻读。专心致志,是收到良好学习效果的最重要的内在因素。古人云:“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大学生必须培养起抗衡干扰、专心读书的本领。
怎样具备这种本领呢?关键是要用高度的责任心来约束注意力。一个人对学习的意义越清楚,求知的愿望越强烈,意志越坚定,他的注意力就越集中和稳定。5 孔夫子学弹琴
—— 学习一定要精益求精 一次,孔子向师襄子学弹琴。
师襄子教了一首乐曲,孔子便认真练习。十天过去,师襄子说:“你学得差不多了,另学一曲吧!”孔子说: “我只学会了乐曲,但弹奏的技巧还没有掌握。” 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掌握弹奏技巧啦,可以另学乐曲了。”孔子却说:“这首乐曲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还没有体会出来!”又过了些时候,师襄子说:“这首乐曲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你已经弹奏出来了,该学新的乐曲了。”孔子又说;“我还没有弄清这首乐曲表现的是怎样一个人呢?”
师襄子在孔子旁边坐下,仔细地听了一会高兴地说:“我从你弹奏的琴声中,仿佛看见一个人严肃地思考,他胸怀宽大,安然地遥望着北方。”孔子兴奋地说:“我想除了文王,别无他人。”师襄子惊喜道:“我的老师讲过,这首乐曲叫做《文王操》。”
这则故事生动地表现了孔子勤于思考、肯于动脑的学习态度和严谨求精的治学精神。文中一问一答,层层递进,深入浅出,言简意赅。我们不得不叹:孔子真不愧为一代圣人!现今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正是从“开发潜能”切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孔子学琴的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典型的正面素材。我们的学生若能像孔子那样,对待学业认认真真、兢兢业业、精益求精,怎会不熟能生巧、举一反
三、融会贯通呢? 6 李政道的“从画地图说起······” —— 学习的重点是培养能力
著名美籍中国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曾于1984年5月2日访问了中国科技大学,在其与少年班的同学座谈时说过:“考试,只是考一个人的记忆力,考的是运算技巧。这不是学习的重点,学习的重点是培养能力。” 当时李教授问:“你们谁是上海来的学生?” “我是。”一个少年大学生答。“你对上海的马路熟悉吗?” “差不多都熟悉。”
“那好。我再找一个从来没去过上海的同学。” “那好。我再找一个从来没去过上海的同学。”李教授一边说,一边指着另外一个少年大学生;?“好.比如你,没去过上海。现在我给你一张上海地图,告诉你,明天考试的内容是画上海地图,要求标出全部主要街道的名称。”然后,李教授又回头对那位上海同学说;“不过,并不告诉你。第二天,叫你们俩来画地图。你们大家说,他们俩,哪一个地图画得好一些?” 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指着那位没去过上海的同学,齐声说;“当然是他画得好一些。“”大家说得对!”李教授很兴奋。接着说;“他虽然没去过上海,但是他可以连街道名称都标得准确无误。不过,再过一天,如果把他们俩都带到上海市中心,并且假定上海市所有的路牌都拿掉了。你们说,他们俩哪一个能从上海市中心走出来?” 同学们都笑了,答案是显然的。李教授说:“我们搞科学研究,就是在没有路牌的地方走路。只有多走,才能熟悉。你地图虽然画得好,考试可得100分.但是你走不出去啊。所以,真正的学习是培养自己在没有?路牌?的地方也可以走路的能力,最后能走出来。这才是学习的最本质的东西。” “真正的学习是培养自己在没有路牌的地方也能走路的能力。” 这句话说得是多么精辟而又深刻啊!李教授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话告诉我们,考试成绩并不是衡量学习好坏的标志,而学习好坏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能力。
因此,我们应把学习的重点放到培养学习的各种能力上来,以适应“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对创新能力型人才的需求。7 爱因斯坦的“独立思考”
—— 学习应把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放在首位
著名的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许多部门中都有重大贡献,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了相对论学说,揭示了空间、时间的辩证关系,加深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无论在科学上,还是在哲学上,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这位被人们称为有“超级”智慧的科学家,是如何思考问题的呢?
1922年,爱因斯坦到美国时,有许多好奇的美国人,向他提出了许多问题: 你可记得声音的速度是多少? 你如何记才能记下许多东西?
你把所有的东西都记在笔记本上,并且把它随身携带吗? 爱因斯坦回答说:“我从来不带笔记本,我常常使自己的的头脑轻松,把全部精力集中到我所要研究的问题上。至于你们问我,声音的速度是多少?现在我很难确切地回答你们,必
第二篇:名人读书方法
名人读书方法
1、鲁迅的读书方法
大文豪鲁迅非常讲究读书方法。鲁迅在博览群籍的基础上,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读书方法。现向大家介绍数种:
(1)是泛览,他提倡博采众家,取其所长,主张在消闲的时候,要“随便翻翻”。多翻。鲁迅先生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他认为这种方法可以防止受某些坏书的欺骗,还有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增长知识等好处。몰
(2)是硬看。对较难懂的必读书,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
(3)是专精。他提倡以“泛览”为基础,然后选择自己喜爱的一门或几门,深入地研究下去。否则,读书虽多,终究还是一事无成。
(4)是活读。鲁迅主张读书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并重视实践。他说:“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他还主张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
(5)是参读。鲁迅读书不但读选本,还参读作者传记、专集,以便了解其所处的时代和地位,由此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6)是设问。就是拿到一本书,先大体了解一下书的内容,然后合上书,可一边散步,一边给自己提一些问题,自问自答:书上写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要是自己,这个题目又该怎么写?鲁迅认为带着这些问题去细读全书,效果会更好些。o(7)是跳读。读书遇到难点,当然应该经过钻研弄懂它。但是遇到一时无法弄懂的问题怎么办?鲁迅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到那个地方,那无论看到多久都不会懂。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也明白了”。e(8)是背书。鲁迅的背书方法与众不同,他制作了一张小巧精美的书签,上面写着“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10个工工整整的小楷字。他把书签夹到书里,每读一遍就盖住书签上的一个字,读了几遍后,就默诵一会儿,等把书签上的10个字盖完,也就把全书背出来了。
(9)是剪报。鲁迅十分重视运用“剪报”这一方法来积累资料。他的剪报册贴得很整齐,分类也很严格,每页上都有他简要的亲笔批注。鲁迅曾利用这些剪报写了不少犀利的杂文。鲁迅曾说过:“无论什么事,如果陆续收集资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戏
(10)是重读。这是指读过的书,隔些日子再重读书中标记的重点,花的时间不多,却有新的收获。
另外鲁迅先生的读书名言:爱读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
2巴金的读书法
著名作家巴金的读书方法十分奇特,因为他是在没有书本的情况下进行的。读书而无书的确算得天下一奇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巴金说:“我第二次住院治疗,每天午睡不到一小时,就下床坐在小沙发上,等候护士同志两点钟来量体温。我坐着,一动也不动,但并没有打瞌睡。我的脑子不肯休息。它在回忆我过去读过的一些书,一些作品,好像它想在我的记忆力完全衰退之前,保留下一点美好的东西。”
原来他的读书法就是静坐在那里回忆曾经读过的书。
3、华罗庚读书法 华罗庚读书法:“由薄到厚”与“由厚到薄”
华罗庚教授把读书的过程归纳为“由薄到厚”与“由厚到薄”两个阶段。他说:“一本书,当未读之前,你感到就是那么厚;在读的过程中,如果你对各章各节又作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解,补充参考材料,那就会觉得更厚了。但是,当我们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后,就会感到书本变薄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这是每个科学家都要经历的过程。这样,并不是学的知识变少了,而是把知识消化了。”
4、大仲马读书法
“法利亚长老”的读书法
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有一套精选读书法。他在《基督山伯爵》一书中,塑造了一个博学多识的人物——法利亚长老,并通过长老之口谈了这样的读书方法:“在我罗马的书房里,我将近有五千本书,但把它们读了许多遍以后,我发觉,一个人只要有150本精选过的书,对人类的一切知识都可齐备了,至少是够用或应该所知道的都知道了。我把生命中3年时间用来致力于研究这150本书,直到我把它们完全记在心里才罢手。”在这里,他认为150本书就能囊括“人类的一切知识”,显然不够科学。但是,大促马注重“读精选过的好书”,却是值得借鉴的。
5、爱因斯坦读书法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总结出的“一总、二分、三合”读书法,可资借鉴。一总:先浏览书的前言、后记、序等总述性部分,然后认真地读目录,以便概括地了解全书的结构、内容、要点和体系等,这样便可对全书有个总体印象。
二分:在读了目录后,先略读正文,这不需要逐字读,要着重对那些大小标题、画线、加点、黑体字或有特殊标记的句段进行阅读,这些往往是每节的关键所在。你可以根据这些来选择自己所需的内容来细读。
三合:就是在翻阅略读全书的基础上,对这本书已有个具体印象,这样再回过头来细读一遍目录和全书内容,并加以思考、综合,使其条理化、系统化,以弄清其内在联系,达到深化、提高的目的,进一步深入领会初读时所不能领会的许多东西。这一步很重要。人们往往在这一步不得要领时,看过书一扔,便算了事。
6、著名诗人、考古学家郭沫若先生的读书之言:“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
从以上几位名人读书的经验中,我们不难看出,读书有法,但方法不一,根据各人的性情、兴趣、才能、需要不同,则各人的读书方法也有所不同。因此,一人有一人读书的方法,一书也有一书的特别读法。贵在每人自己根据平日读书的经验,去为自己寻求一个最适宜、最有效率的读书方法。而每遇一种新书,我们也要尽可能考查此书的特殊性质,用一种全新的读书方法去把握它,理解它。
第三篇:名人读书方法
名人读书方法、故事(1)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总结出的“一总、二分、三合”读书法,可资借鉴。一总:先浏览书的前言、后记、序等总述性部分,然后认真地读目录,以便概括地了解全书的结构、内容、要点和体系等,这样便可对全书有个总体印象。二分:在读了目录后,先略读正文,这不需要逐字读,要着重对那些大小标题、画线、加点、黑体字或有特殊标记的句段进行阅读,这些往往是每节的关键所在。你可以根据这些来选择自己所需的内容来细读。三合:就是在翻阅略读全书的基础上,对这本书已有个具体印象,这样再回过头来细读一遍目录和全书内容,并加以思考、综合,使其条理化、系统化,以弄清其内在联系,达到深化、提高的目的,进一步深入领会初读时所不能领会的许多东西。这一步很重要。人们往往在这一步不得要领时,看过书一扔,便算了事。
鲁迅强调博览群书
鲁迅先生读书是极力精深的,同时他又非常强调博览,主张不要对自己的阅读范围作过狭的限制。他年轻时,在规定的功课之外,天文地理,花鸟虫鱼,无一不读。连《释草小记》、《释虫小记》、《南方草木状》、《广群芳谱》《毛诗草木鸟兽虫疏》、《花镜》这样谈花草虫兽的古书,他也在闲时拿来翻看。鲁迅在《读书杂谈》一文中说过:“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科的,偏看看理科书,看看别个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他在《致颜黎民》一文中说:“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无足轻重,后来做起文章来也胡涂。”鲁迅博大精深的知识和他的巨大成就,是与他的博览有着直接关系的。
巴金的读书方法
著名作家巴金的读书方法十分奇特,因为他是在没有书本的情况下进行的。读书而无书的确算得天下一奇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巴金说:“我第二次住院治疗,每天午睡不到一小时,就下床坐在小沙发上,等候护士同志两点钟来量体温。我坐着,一动也不动,但并没有打瞌睡。我的脑子不肯休息。它在回忆我过去读过的一些书,一些作品,好像它想在我的记忆力完全衰退之前,保留下一点美好的东西。”
原来他的读书法就是静坐在那里回忆曾经读过的书。这样有许多好处:
(1)不受条件限制,可以充分利用时间。巴金列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列宁格勒长期被德军包围的时候,有一位少女在日记中写着“某某型,《安娜·卡列尼娜》”一类的句子。当时没有电,也没有蜡烛,整个城市实行灯火管制,她不能读书,而是在黑暗中静坐回忆书中的情节。托尔斯泰的小说帮助她度过了那些恐怖的黑夜。另一个例子是他自己在十年内乱中的亲身经历。他说:“‘文革’期间要是造反派允许我写日记,允许我照自己的意思写日记,我的日记中一定写满了书名。人们会奇怪:我的书房给贴了封条,加上锁,封闭了十年,我从哪里找到那些书来阅读?他们忘了人的脑子里有一个大仓库,里面储存着别人拿不走的东西。”这两个事例说明,在一切不具备正常读书条件的情况下都可以“读书”。
(2)温故而知新。通过回忆,将过去读过的书拿出来一点点地咀嚼,就象牛反刍一样,能进一步消化吸收。每回忆一次都会有新的理解,新的认识,新的收获。
3)能够不断地从已读过的书中吸取精神力量。巴金说:“我现在跟疾病作斗争,也从各种各样的作品中得到鼓励„„即使在病中我没有精神阅读新的作品,过去精神财富的积累也够我这有限余生消耗的。一直到死,人都需要光和热。”
顾炎武自督读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家喻户晓的名言,是由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顾炎武最先提出的。
顾炎武自幼勤学。他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11岁那年,他的祖父蠡源公要求他读完《资治通鉴》,并告诫说:“现在有的人图省事,只浏览一下《纲目》之类的书便以为万事皆了了,我认为这是不足取的。”这番话使顾炎武领悟到,读书做学问是件老老实实的事,必须认真忠实地对待它。顾炎武勤奋治学,他采取了“自督读书”的措施:首先,他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读完后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他读完《资治通鉴》后,一部书就变成了两部书;再次,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写下心得体会。他的一部分读书笔记,后来汇成了著名的《日知录》一书;最后,他在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温习前半年读过的书籍,边默诵,边请人朗读,发现差异,立刻查对。他规定每天这样温课200页,温习不完,决不休息
毛主席怎样读书?
特殊爱好
几十年来,毛主席一直很忙,可他总是挤出时间,哪怕是分分秒秒,也要用来看书学习。他的中南海故居,简直是书天书地,卧室的书架上,办公桌、饭桌、茶几上,到处都是书,床上除一个人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了。
为了读书,毛主席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在游泳下水之前活动身体的几分钟里,有时还要看上几句名人的诗词。游泳上来后,顾不上休息,就又捧起了书本。连上厕所的几分钟时间,他也从不白白地浪费掉。一部重刻宋代淳熙本《昭明文选》和其他一些书刊,就是利用这时间,今天看一点,明天看一点,断断续续看完的。
毛主席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常常一带向箱子书。途中列车震荡颠簸,他全然不顾,总是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按着书页,阅读不辍。到了外地,同在北京一样,床上、办公桌上、茶几上、饭桌上都摆放着书,一有空闲就看起来。
毛主席晚年虽重病在身,仍不废阅读。他重读了解放前出版的从延安带到北京的一套精装《鲁迅全集》及其他许多书刊。
有一次,毛主席发烧到39度多,医生不准他看书。他难过地说,我一辈子爱读书,现在你们不让我看书,叫我躺在这里,整天就是吃饭、睡觉,你们知道我是多么地难受啊!工作人员不得已,只好把拿走的书又放在他身边,他这才高兴地笑了。
认真地学,反复地读
毛主席从来反对那种只图书、毛主席从来反对那种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他在读韩昌黎诗文全集时,除少数篇章外,都一篇篇仔细琢磨,认真钻研,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哪一方面也不放过。通过反复诵读和吟咏,韩集的大部分诗文他都能流利地背诵。《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小说,他从小学的时候就看过,到了六十年代又重新看过。他看过的《红楼梦》的不同版本差不多有十种以上。一部《昭明文选》,他上学时讯,五真正十代读,六十年代读,到了七十年代还读过好几次。他批注的版本,现存的就有三种。
一些马列、哲学方面的书籍,他反复读的遍数就更多了。《联共党史》及李达的《社会学大纲》,他各读了十遍。《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列宁选集》等等,他都反复研读过。许多章节和段落还作了批注和勾划。
不动笔墨不看书
几十年来,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毛主席所藏的书中,许多是朱墨纷呈,批语、圈点、勾画满书,直线、曲线、双直线、三直丝、双圈、三圈、三角、叉等符号比比皆是。
无所不读
毛主席的读书兴趣很广泛,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文学、军事等社会科学以至一些自然科学书籍无所不读。
在他阅读过的书籍中,历史方面的书籍是比较多。中外各种历史书籍,特别是中国历代史书,毛主席都非常爱读。从《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历朝纪事本末,直到各种野史、稗史、历史演义等他都广泛涉猎。他历来提倡“古为今用”,非常重视历史经验。他在他的著作、讲话中,常常引用中外史书上的历史典故来生动地阐明深刻的道理,他也常常借助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来指导和对待今天的革命事业。
毛主席对中国文学方面的书籍也读得很多。他是一个真正博览群书的人。
秦牧主张“牛嚼”和“鲸吞”
当代著名作家秦牧,每天都要阅读大量的书报杂志,广搏地积累知识。结果,他写出的作品宛如由知识的珠宝串成,闪耀着独特的光彩。秦牧在谈到读书时,主张采取牛和鲸的吃法,即“牛嚼”与“鲸吞”。
什么叫“牛嚼”呢?他说:“老牛白日吃草之后,到深夜十一二点,还动着嘴巴,把白天吞咽下去的东西再次‘反刍’,嚼烂嚼细。我们对需要精读的东西,也应该这样反复多次,嚼得极细再吞下。有的书,刚开始先大体吞下去,然后分段细细研读体味。这样,再难消化的东西也容易消化了。”这就是“牛嚼”式的精读。
那什么叫“鲸吞”呢?他说,鲸类中的庞然大物——须鲸,游动时俨然能一座飘浮的小岛。但它却是以海里的小鱼小虾为主食的。这些小玩艺儿怎么填满它的巨胃呢?原来,须鲸游起来一直张着大口,小鱼小虾随着海水流入它的口中,它把嘴巴一合,海水就从齿缝中哗哗漏掉,而大量的小鱼小虾被筛留下来。如此一大口一大口地吃,整吨整吨的小鱼小虾就进入鲸的胃袋了。人们泛读也应该学习鲸的吃法,一个想要学点知识的人,如果只有精读,没有泛读;如果每天不能“吞食”它几万字的话,知识是很难丰富起来的。单靠精致的点心和维生素丸来养生,是肯定健壮不起来的。
牛嚼”与“鲸吞”,二者不可偏废。既要“鲸吞”,要大量地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又要对其中少量经典著作反复钻研,细细品味。如此这般,精读和泛读就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拾贝壳的孩子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一向反对死读书,滥读书。
当时社会上有些人,学了一门知识赶学另一门知识,没一刻停息,只花时间去学别人的思想,却没时间锻炼自己的思想。结果,知识是学了些,智力却很少增长。
卢梭对此很看不惯,就在他著的《爱弥尔》一书中说,这种人“就好比在海滩上拾贝壳的孩子,起初拾了一些贝壳,可是看到其他的贝壳时,他又想去拾,结果扔掉一些又拾到一些,乃至拾一大堆贝壳不知道选哪一个好的时候,只好通通扔掉,空着手回去。”
是当国王还是读书?
著名历史学家麦考莱曾给一个小女孩写信说,如果有人要我当最伟大的国王,一辈子住在宫殿里,有花园、佳肴、美酒、大马车、华丽的衣服和成百的仆人,条件是不允许我读书,那么我决不当国王。
我宁愿做一个穷人,住在藏书很多的阁楼里,也不愿当一个不能读书的国王。
第四篇:名人的读书方法
名人的读书方法
华罗庚
数学家华罗庚有一种奇特的读书方法。他拿起一本书,不是从头至尾一句一字地读,而是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闭目静思:设想这样一个题目,如果要让自己来写应该怎样写想完后再打开书,如果作者写的和他的思路一样,他就不再读了。一本需要十天半月才能读完的书,他一两夜就读完了。
苏东坡
苏东坡学识渊博,他有一种各个击破的读书法。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读,就能达到事事精通。一本书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而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吸收,只能集中注意力了解某一个方面。比如想探究历代兴亡治乱的原因,那么就从这个角度去读;要探究史实典故,就换另一个角度,再读一遍。这个方法虽有些笨,但这样读过之后,各个方面都经得起考验。
鲁迅
鲁迅非常讲究读书方法。他提倡博采众家,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有拓宽思路,增长知识等好处。对于较难懂的必读书,他的看法是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他还提倡在泛览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爱的书深入研究。在研究中,他主张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与实践相结合,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对看不懂的地方,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无论看多久都不会懂,所以跳过去,再向前看,于是连以前的地方也明白了。鲁迅十分重视运用剪报积累材料。曾说:无论什么事,如果陆续收集资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第五篇:古今中外名人读书方法
古今中外名人读书方法、学习心得推介
著名学者王国维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他集古人诗句说明之:
一、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明朝夏寅曾说:“君子有三惜。此生不学,一可惜;此日闲过,二可惜;此身一败,三可惜。” 清朝有人说:“藏书不难,能看为难;有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
以上种种,均说明了: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多看书,而且要认真学习。然而,读书学习,刻苦的学习精神固然重要,但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同样不可忽视。一个好的学习方法,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去不断总结。掌握好的读书、学习方法,绝对是人生的成功之道。而一些名人的学习方法就很值得我们借鉴。
下面,为大家介绍古今中外一些名人的读书方法、学习心得,希望会对您有所增益。三国时的大学问家董遇,是以抓紧“三余”苦学而出名的。三余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宋代大文豪欧阳修曾对谢希深说:“吾平生作文章,多在三上——马上、枕上、厕上也。”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经常向弟子们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诸葛亮的读书方法是“观其大略”。这个方法意味者他注重知识的全面性和开拓性。
苏东坡学识渊博,他有一种“各个击破”的读书法。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读,就能达到事事精通。一本书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而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吸收,只能集中注意力了解某一个方面。比如想探究历代兴亡治乱的原因,那么就从这个角度去读;要探究史实典故,就换另一个角度,再读一遍。这个方法虽有些笨,但这样读过之后,各个方面都经得起考验。
作家王汶石的“三遍”读书法:第一遍尽作艺术享受;第二遍大拆卸,像机枪手学习分解和结合机枪一样,仔细考察每一个零件的性能、制作方法和它们的联系;第三遍,再浏览,求得一个完整的印象。
翦伯赞学习经典著作的三条方法:一是同读,二是重点读,三是做笔记。
陈景润在摘取“歌德巴赫猜想”这颗“皇冠上的明珠”后说,学习数学要有三心:信心、决心、恒心。
苏步青教授提出,治学要取得成绩,就要有好的学风,这种学风有三个方面:第一要严肃,第二要谦虚,第三要刻苦钻研。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一种奇特的读书方法。他拿起一本书,不是从头至尾一句一字地读,而是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闭目静思:设想这样一个题目,如果要让自己来写应该怎样写„„想完后再打开书,如果作者写的和他的思路一样,他就不再读了。一本需要十天半月才能读完的书,他一两夜就读完了。
毛泽东常说,读书的方法要“四多”——多读、多写、多想、多问。
他总是挤出时间看书。他的中南海故居,简直是书天书地,到处都是书,床上除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了。为了读书,毛泽东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常常带一箱子书。一有空闲就看起来。晚年虽重病在身,仍不废阅读。他重读了解放前出版的从延安带到北京的一套精装《鲁迅全集》及其他许多书刊。
他反对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重点书他总是一篇篇仔细研磨,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哪一方面都细细滤过。对一些马列、哲学方面的书籍,毛主席反复读的遍数就更多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他都反复读过。许多章节和段落还作了批注和勾划。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
体会。毛主席动笔读书,还纠正原书中的错别字和改正原书中不妥当的标点符号。
他还提倡“古为今用”,非常重视历史经验。在他的著作、讲话中,常常引用中外史书上的历史典故来生动地阐明深刻的道理,他也常常借助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来指导和对待今天的革命事业。
鲁迅先生终身酷爱读书,其读书方法有三:目的性、灵活性、广泛性。
他非常讲究读书方法。他提倡博采众家,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有拓宽思路,增长知识等好处。对于较难懂的必读书,他的看法是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他还提倡在“泛览”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爱的书深入研究。在研究中,他主张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与实践相结合,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对看不懂的地方,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到那个地方,那无论看到多久都不会懂。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也明白了”。鲁迅十分重视运用“剪报”积累材料。曾说:“无论什么事,如果陆续收集资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老革命家徐特立,也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一是日积月累法。他学《说文解字》时,把540个部首分作一年来读,每天只读两个字。他教学生学这些部首时,只要求他们每天记一字,两年学完。他在43岁时开始学外文,用的也是这个方法:每日学一个生字,一年学365个字。这样持之以恒,终于学会了法文、德文和俄文。他说:“读书时常有‘走马观花’、‘狼吞虎咽’、‘囫囵吞枣’、随读随忘的毛病。不切实际地贪多,既不能理解又不能记忆。我的读书方法总是以‘定量’、‘有恒’为主。”二是古今中外法。徐老小时候读过很多古书,后来又出国攻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很渊博。他主张读书面要广一些,古今中外的书都要读。正像他所说的:“古今结合,中外结合,融会贯通统统变成我的。就像吃牛肉也好,吃狗肉也好,吃下去后统统变成我的肉。”三是借书摘抄法。摘抄要选择,在选择中加深理解。选择必须分析,通过分析才能掌握要领。徐老在湖南时,听说书报流通社有《联共(布)党史》,就去借了来。在学习下册时,他就是采用抄读的方法。但他不是全抄,而是摘抄,并且做详细的分析,结果他对下册的理解就比对上册的理解深刻。后来,即使在买书不难的情况下,他也主张抄一点书,因为这样可以做到眼、手、心三到,便于深刻理解书中的内容。马克思经常有针对性地阅读。每逢书中他自认为重要和有参考价值的地方,都加以摘要,并做笔记。马克思的一生虽然颠沛流离,经济经常陷入困境,生活十分艰难。但他依然克服各种困难,坚持读书和科研。
爱因斯坦的成功,与他从小就有刻苦自学的习惯是分不开的。11岁时,他就读完了一套通俗科学读物,并对科学开始发生兴趣。12岁时,他又自学了欧几里得几何。此外,和现代的孩子们相比,他特别重视哲学的阅读,13岁时就开始自学康德的哲学了。
他还根据自身的特点、志向和兴趣,把精力集中在物理学的学习上。结果他在物理学方面果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爱因斯坦在读书学习时不搞不必要的死记硬背,经常爱和同学在一起讨论,使他感受到互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