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五矿60年辉煌历程
建设风云
十年创建历程,尽管粗糙,尽管懵懂,尽管机制僵硬,但却真真正正为五矿注入了鲜活之血,铸下了五矿的堂堂精魄
50年代,中国矿产公司在宝禅寺谈判室与日本客户谈判的情景。(左始:孙耀甫、宋来崇。日本:兼平、志村)
1950年,新中国百废待兴。
这一年的3月,在宝禅寺街三号一处安静的四合院内,时任中央贸易部国外贸易司处长的商广文把桌椅摆成办公格局,并找来一张纸,用毛笔写上“中国矿产公司筹备处”的字样。
1950年4月7日,宝禅寺街三号的院落门口竖起一块崭新的牌匾,中国矿产公司正式挂牌办公。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从零开始”。没有货源网络,没有对外销售渠道,没有可以利用的私商通路,更紧要的是,缺乏具备外贸经验的专业人员。公司正式挂牌办公那一天,只有员工14人。
伴随着1952年新中国的第一轮贸易管理体制改革,矿产公司等外贸公司划归外贸部管理,其中,天津进出口公司被改组为中国五金电工进口公司(以下简称五金公司),这是今天中国五矿的另一个前身。
就此,中国五矿集团公司的两个前身因共和国的需要而诞生了。就是这个机构,在之后30年里将成为中国五金矿产品进出口贸易的独家经营体;而在60年之后,它将成为年经营额逾千亿元人民币的跨国企业,世界最顶尖的500家企业之一。
新生命需要成长的过程,但新中国建设的急迫性却无法给予它们这个阶段,它们注定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要尽快壮大起来,担负起自己的使命。初担使命
二战之后,中国与苏联成为紧密盟友,同时遭到美英等国家的敌视。苏联迫切希望通过从中国进口战略物资来缓解需求。其中,矿产公司承担了主要任务,尤其是钨、锑、锡等苏联短缺的重要工业原材料的供应。
当时,矿产公司接到一项艰巨的任务,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向苏联出口炼锡4211吨。为了保证完成出口任务,公司和有关单位一道,历尽艰难,想方设法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为此,周恩来总理曾于1951年1月27日颁发了“表扬令”予以表扬。
在矿产公司成立第一年,公司实现出口创汇5137万美元,占全国各类商品出口贸易总额的9.24%,并在天津、昆明成立了分公司,在长沙、南昌设立了办事处。
可以说,尽管内外条件限制重重,矿产公司仍不辱使命,克服诸多困难,初露峥嵘。
在建国初期,除了苏联和东欧国家,朝鲜、蒙古、越南也是矿产公司的重要贸易对象。同社会主义兄弟国家的往来让中国对外贸易得以发展,但很多关乎国民经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的重要产品,兄弟国家并没有能力提供。这就要求新中国必须突破封锁,想方设法与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经济关系。而这项任务,就落在包括矿产公司、五金公司在内的各国有外贸公司的肩上。
1950年,日本是与中国进行贸易的唯一资本主义国家。1950年6月中旬,矿产公司收到中国土产出口公司华东区公司转来的香港合众有限公司信函。函中反映了日本对铁砂的需求情况。得到这一线索后,矿产公司立即将向日本出口铁砂列入日程,并开始对国内铁砂货源进行摸底。
在一系列的准备及努力下,矿产公司在较短的时间内,即通过中国土产出口公司华东区公司与香港合众有限公司成交5笔铁砂共约6.7万吨,分别提供给日本八幡钢铁公司、富士钢铁公司、日本钢管公司。在当时,这次以民间方式进行的铁砂交易影响深远,表明了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封锁禁运并非牢不可破。
在矿产公司完成第一次对日铁砂贸易后,中日间的贸易由此开端。1952年6月1日,第一个中日民间贸易协定签订。之后于1953、1955年双方陆续签订第二次、第三次中日贸易协定。到1955年,矿产公司对日出口总值上升到400多万美元,占对资出口总值的56.7%,主要商品是煤、镁石、镁砂、滑石块、矾土等。
也是从这时开始,中国逐渐打破了美国主导的对华封锁禁运政策。
打破封锁禁运
中日民间贸易打开了对资贸易的缺口,但对于百废待兴的新中国而言,单是日本还无法满足国内经济所需。为此,新中国开始在国际上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
1952年4月,莫斯科国际经济会议召开。在中方的努力下,中英两国代表经过谈判,达成总额为2000万英镑的贸易协定。1954年,日内瓦会议召开,周恩来总理指示贸易部领导,要求同英国贸易界人士多接触,以英国为突破口,冲破封锁禁运。
在周恩来总理的努力下,中英双方决定互派商务机构。1954年11月20日,一个阵容豪华由英国工商界人士组成的贸易访问团抵达北京。他们被称为中英贸易的“破冰者”。这个访问团的成员包括英国的航运、银行、大制造商与中间商,其中有许多是经营禁运物资的厂商。
为此,矿产公司特意派人到对英谈判办公室办公,积极联系,洽谈交易。这次中英贸易,是矿产公司第一次和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客户直接洽谈并签约。
1956年6月4日,英国宣布准许其殖民地政府对苏联禁运单范围以外的商品,利用“例外程序”向中国出口。因为中英贸易的发展,欧洲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放宽对华贸易禁运,加大与中国的经济往来。为配合新业务开展,五金公司于1955年4月设立了对资出口处,以集中力量开展对资出口。1956年10月,矿产公司增设商品业务第三处,专门负责对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出口及进口业务。同时,五金公司开始兼营进出口,建立以业务为中心,以商品为对象的经营体制。
与此同时,矿产公司制定新经营方针,强调要尽可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贸易关系。由于及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两公司的对资进出口贸易得以迅速发展。
1956年,矿产公司首次以自己的名义邀请了一些外商来华洽谈贸易。同时,矿产公司和五金公司还利用从1957年开始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来吸引外商,并使之逐渐成为矿产公司和五金公司对资进口钢材的主要交易场所。
可以说,在50年代中期,矿产公司和五金公司很好地把握了国际政治变化所带来的机遇,并能积极主动地为自己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从而在对资贸易上打开了一个具有极大成长空间的局面。
1958年11月,中国五金进口公司副总经理王超北访问联邦德国洽谈购铜业务。步入正轨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正式建成通车,这是中国在万里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梁。这座作为新中国辉煌成就代表之一的大桥,建造时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核心部位所用钢材全部进口,这个任务就是由五金公司完成的。
1957年,中国度过了喜悦祥和的一年。矿产公司和五金公司也开始计划,希望在来年公司业务有更大的发展。但是,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让新中国苦心经营多年的建设成果遭到极大破坏。
在外贸部提出的“大进大出”方针指导下,外贸系统出现了相互争客户,争市场,落价竞销,抬价竞购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中共中央在1958年8月作出《关于对外贸易必须统一对外的决定》,对外贸系统出现的混乱局面进行治理,对外贸部的“大进大出”方针加以纠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损失扩大。1958年之后,矿产公司及时采取措施,增加对资出口品种,扩大对资出口地区,使矿产品的对资出口贸易迅速恢复了增长势头。
从1950年到1959年,矿产公司和五金公司经历了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过程,贸易额逐年增长。
到1960年,矿产公司和五金公司当年出口金额合计达到5880万美元,在外贸专业公司中名列第四。
纵观整个50年代,矿产公司和五金公司从诞生、发展,到步入正轨,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快速发展过程。在共和国最危急的时刻,这两家公司根据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有计划地进口国内短缺的、急需的、重要的五金矿产品。尤其在中国处于内外交困之时,公司,打破资本主义阵营的封锁禁运。伴随共和国走过第一个十年,矿产公司和五金公司也完成了它们最初的使命。
1960年12月,遵照外贸部指示,中国五金进口公司和中国矿产公司合并为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公司,并于1961年1月1日正式对外办公。
回首当年,从商广文写下“中国矿产公司筹备处”起,到1960年12月矿产公司与五金公司合并,十年创建历程,尽管粗糙,尽管懵懂,尽管机制僵硬,但却真真正正为中国五矿注入了鲜活之血,铸下了中国五矿的堂堂精魄。(文 / 孙忠一)
珍贵的窗口 封锁禁运、贸易冻结、文革**,在困境与机遇中的中国五矿摸准市场脉络,争取一切先机,打开了一扇扇贸易窗口,在不断奋争中蓄积着力量
1965年,以曹中枢总经理为首的五矿总公司贸易代表团访问欧洲四国(法、奥、意、英),1965年7月间访问意大利Finsider集团Dalmine钢管厂谈判后合影。
20世纪60年代,百业复兴,正步入蓬勃发展阶段的中国,却从新生的喜悦迈进一段始料未及的艰难时期。
中国的对外贸易随国际、国内风雨起起伏伏,在冲破重重困难中艰难成长。中国五矿作为中国外贸战线的主力军,承担着攻坚克难的艰巨国家使命,并作为中国打破封锁、实现战略转移的先头部队,打响了一场场漂亮的商战,也品尝了国际商场上艰涩的苦果,走出一条喜悦与痛苦交织的风雨沉浮路。开拓西方市场
有学者这样评价20世纪60年代:中苏交恶给了中国逐步从冷战中解脱出来的机会,中国开始寻找独立的国际地位,独立的外交路线。
在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下,中国五矿在困境与机遇中不断奋争,贸易的重点对象,从对苏联、东欧等国家转向对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1966年中国五矿对资出口1.8亿美元,比1955年的1100万美元增长了15倍,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年份。贸易国家和地区扩大到79个。出口商品也增加到148个,特别是增加了钨砂、钼砂和一些稀有金属的对资出口。
60年代,“白银专案”和钨砂对资出口是中国五矿值得大书一笔的两大案例。1960年四季度、1961年一季度,为了解决外汇需要和配合中国外交活动,外贸部根据中央指示,两次向中国五矿下达了“白银专案”的出口任务,共4375吨。
中国五矿在接到任务之后,立即成立“白银专案”小组,统一领导,集中经营,对进货、外销、运输、存储、收汇一管到底。尽管内部做了充足的功课,但真正进入市场寻找成交机会的时候,国际市场成交量骤然减少,价格下跌到了中国五矿掌握价格之下。
是调低方案价格,还是坚守阵地?专案小组制定了对策:方案价维持不变,但不主动出击。
果然,“坚持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外商向我方递盘,我方报价后,外商大幅杀价,我方则表明一个便士也不下调,也不过多纠缠”。这段简单的史实记录,再现了中国五矿在初次激烈的价格战中沉稳的表现。
不久,国际市场上交易渐趋活跃,价格稳步回升。中国五矿白银专案小组抓住时机,将报价又适当调高,结果每吨白银实际售价比方案价高出约160美元。
从1951年至1969年,中国五矿共出口白银7047吨,价值2亿多美元。其中对资出口4250多吨,占出口总量60%以上。出口量的最高年份就是执行“白银专案”任务的1961年,达3393吨。
在“白银专案”后不久,中央又批准了钨砂可以对资出口。中国五矿确定两种方式:一是委托驻英商务室推销,并请他们推荐客户;二是通过广交会洽销。
经过一年多的试销活动,1961年实现对资成交212吨,约23万美元。1962年为676吨,约39万美元。1965年秋季广交会,靠做钨砂起家的英商立德尔,获得了英国垄断贸易行的支持,并提出一系列苛刻条件。中国五矿迅速稳住阵脚,分头研究,与立德尔进行了反复的交锋,最终的交易价格和数量两方面都超过了原定计划。1966年,中国五矿对资出口钨砂已突破万吨,达12563吨。
这一时期,中国五矿积累了丰富的贸易经验,尤为可贵的是,为了发展对资出口,中国五矿牵头组织召开了各种商品的调查会、碰头会,形成了对资贸易运作的一整套经营管理机制,为日后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财富。贸易推动时局
1960年12月,中国矿产公司与中国五金进口公司合并,改名为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公司。图为两家公司刚合并后搬到二里沟的合影。
尽管20世纪50年代的中日关系、民间贸易总体趋暖,然而受到1958年长崎暴徒撕毁中国国旗事件的影响,60年代初两国贸易再次冻结。为了尽力挽回局面,两国友好力量做了大量努力。
1961年,中国五矿从日本进口钢材30798吨,恢复了中断两年的进口贸易。同年,对日出口炼焦煤、生铁、锡、镁石、砩石、滑石块、石墨、重晶石、球石、石膏、矾土等产品,出口实绩为750万美元。1962年5月,中日双方探讨了进一步扩大中日民间贸易的问题,一致同意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推动民间贸易的发展。
为了具体实施已达成的共识,1962年,日方代表高碕达之助与主持对日工作的廖承志签订了《关于发展中日两国民间贸易的备忘录》(后简称“L?T贸易”),这是中日战后缔结的第一个长期民间贸易备忘录。1963年,L?T贸易正式实施,其中五矿经营的煤、铁砂、锡在出口商品之列,有效期到1967年12月31日,经双方同意,可以延长。
此后,中国五矿对日出口额迅速增加,1963年为1172万美元;1964年创50、60年代的最高纪录,达5582万美元;1966年上升到4314万美元。
进口方面,协议规定,中国五矿1963年钢材进口640万英镑,其中特殊钢为1.5~2万吨,付款方式是交货后两年支付,利息为年率5%。由于利息问题,日方没有按协定执行而未成交,最后只成交了马口铁2950吨。同年,日本特殊钢代表团来京洽谈成交了11700余吨。第一年L?T备忘录贸易进口钢材签订合同共计14718吨,656万美元,完成原协定金额的36%。
1964年的L?T贸易,日本对中国钢材出口实行预付20%货款,其余装船后两年内每4个月付一次,分4次付清,双方谈判进展顺利。
1965年8月,中国五矿正式更名为“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总公司”。当年,备忘录贸易成交钢材72739吨,占全年从日本进口钢材的34%。
接着,由于“吉田书简”事件,L?T贸易后期出现下降,中日贸易在低谷中艰难前行。1966年5月,日方松村谦三和中方廖承志达成协议,决定继续进行备忘录贸易(Memorardum Trade,简称MT贸易)。MT贸易的第一年,中国五矿从日本进口钢材出现前所未有的高峰,进口总量首次超过100万吨,比1967年增加66.7%,占全年从资本主义市场进口钢材的53%。
1968年11月,由于日本首相佐藤荣作的“日美共同声明”,中日关系恶化,MT贸易一蹶不振。1969年、1970年的MT贸易,经过长时间谈判才得以签订。
中日备忘录贸易,前后持续了10年,频繁的贸易往来,对于密切双方的联系、互通信息,直至实现邦交正常化,发挥了非常有益的作用。风雨沉浮中坚守
上世纪60年代,自然灾害与人祸接踵而至。在继续执行“二五”计划、探索社会主义前进的道路中,国民经济进入三年调整期。
在配合国家外交工作的同时,中国五矿也担负着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物资支持的重要任务。当时,新建石油工业所必需的石油套钻管全部依赖进口。五矿进口钢材989万吨,其中用于石油工业的石油专用管约66万吨,从物资上保证了大庆油田顺利出油。
同时,五矿总公司还大量进口有色金属,如铜58万吨,铝22万吨,镍4.4万吨,钴2930吨。这些物资弥补了国内生产供应的不足,有力地促进了国家经济建设。
到1965年,中国外贸刚刚恢复元气,一场更为猛烈的极左政治运动——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四人帮”诬蔑外贸部是“卖国部”,执行了所谓的修正主义路线。
在极左思潮影响下,个别单位曾派人送大字报到五矿总公司,攻击出口钨砂的方针政策。而五矿员工更加忙碌,原来200多人的五矿总公司只允许留下108人,业务人员大量减少,严重影响了公司外贸业务的开展。
“文革”期间是五矿总公司对资出口索赔最多的时期。这些索赔涉及到包括品质、包装、拖交等多个方面。五矿驻外机构纷纷告急:水泥脱销、型钢脱销、锑品未能履约、砩石发生索赔等等。而日本等国则乘机抢占市场,积极扩大产品推销。1968年,经派驻外贸部军代表批准,五矿总公司“革委会”成立。1969年,外贸部批准五矿总公司成立“核心组”,并派军代表到公司主持“核心组”工作。五矿总公司政治处作为“核心组”的办事机构恢复工作,党团组织同时恢复活动。
在中国的这段苦难历史中,惟一值得五矿人庆幸的,就是公司里的批斗和派系斗争并不严重,没有发生过一次武斗事件。
一些经历过那段风雨飘摇岁月的老五矿人谈起这个奇迹,不约而同地把原因归结为“五矿人一直就很团结,风气好”。(文 / 孙忠一)
市场巨人 改革攻坚时期,市场风云突变。新时期的五矿在变革之路上励精图治,在激荡起伏的经济大潮中创造了公司成立50多年前所未有的奇迹
1992年7月,以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总公司为核心企业的中国五矿集团成立,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国的经济好比一潭水,国有大中型企业搞活了,这水才能源源不断地流出来,整个国民经济才能实现持续、稳定、高速的增长。愿五矿集团能担当这个重任!”上个世纪90年代,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五矿集团顾问厉以宁许下这样的期待。
伴随着1978年的改革开放,中国逐步迈向市场经济,计划与市场关系的明确,使国企改革从政策调整阶段进入了制度创新的阶段。集团试点初起步 1991年1月,中央政府决定选择100家左右大中型企业集团进行试点,赋予试点企业集团在计划投资、资金融通、自营进出口、国有资产管理、人事、外事等方面更大的决策权。
1992年,中国五矿集团公司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首批55家企业集团试点和7家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单位之一。
集团是多个法人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组成的企业联合体,如同一支庞大的舰队。以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总公司为核心企业,随后,五矿全资组建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作为集团的紧密层,先后成立了财务公司、房地产公司、国际货运公司等。
与此同时,利用授权经营的优势,五矿选择性兼并了几家地方生产性企业,并对其进行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重新组合生产要素,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加速了实业化的发展进程。
接下来的几年,大刀阔斧的体制变革加剧了市场竞争,继续刺激着传统外贸领军企业的神经。中国五矿一步步经历了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考验:逐渐没有了计划经济时代进出口专营政策的“王牌”,国内相关领域的民营企业迅速崛起,外资企业加大进入中国市场的力度,跨国企业加快全球并购。从拿着金饭碗吃饭,到骤然进入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1993年,五矿感受到的挫败尤为明显。
钢材市场前所未有的繁荣成为经济过热的显著标志,在宏观调控紧急刹车之后,钢材价格一落千丈,作为主营业务的重要一部分,中国五矿遭遇着市场波动带来的沉重打击。
此时,中国五矿感受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意识,一方面对内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巩固调整,完成对国内企业和海外企业的清理整顿;另一方面通过各种创新手段壮大实力,而在资本市场的搏击则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扬帆资本蓝海
1997年5月,五矿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上市。图为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总公司周可仁总裁执锤敲响了开盘的锣声
上世纪90年代,源于经济转轨过程中企业的内生需求,中国资本市场开始萌生。
以传统外贸为主业的中国五矿敏锐关注着时代变化,在多元化的战略项目上不断开花结果。此刻,金融业朝阳般的发展引起了五矿的关注,而中国金融最早成熟的区域――香港成为了不能忽略的战略要地。1993年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总公司收购香港第一太平银行部分股权,一举成为第一太银的第二大股东。这次大陆企业首次涉足香港金融业的行动,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瞩目。
对于一个不能懈怠的实体,汲取一切有益于发展的因素是保障企业灵活应对变化的关键。在中国股市尚显稚嫩的起步阶段,五矿抢占了关键的时机,备战上市的工作在外贸领域率先展开。
1997年5月28日,五矿发展正式在上交所上市。8点40分,出席开盘仪式的贵宾车队驶抵上交所。9点25分,上交所开盘的锣声被敲响。中央大屏幕上即刻显示出“五矿发展―18.8”这一集合竞价数字,瞬间掌声雷动。
“五矿发展”上市挂牌交易,不仅使当时的中国股市外贸板块增加了新的大盘股,也标志着国有大型外贸企业在资产重组、筹资融资方面迈出了探索性的一步。有专家评论:这对于搞好搞活国有外贸企业,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然,国有企业上市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筹集资金,更重要的是要利用股份制这种形式,建立起市场化的企业经营机制和严格、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奠定企业长远发展的坚实基础。
除此之外,伴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成长,逆境中的中国五矿推开了资本运作的多重窗口,从1996年开始,先后4次在美国成功发行共计5亿美元的商业票据,不仅起到了融资作用,还显著提高了公司在国际金融市场的知名度。战略转型开局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与非公经济迅速发展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国有企业由于高负债率、效率低、负担重等原因,陷入了发展的困境,亏损面逐年增大。
传统外贸垄断优势逐渐消失,市场压力下折射出的改革诉求已经颇为急迫。纵观国内外成功的贸易类企业,无一不是在其发展历程中顺应时势、主动变革,最终在市场中生存下来。
面对多种业务交叉,投资项目分散,风险管控稀疏的实际情况,1999年,五矿高层下决心推动一场跨世纪的战略转型,寻求新的价值增长点。
为了探索企业新的发展方向,五矿成立了发展战略委员会,借助外脑的专业优势,寻找到一条“内外结合、上下结合”的规划道路。长达两年多时间的发展战略大讨论成为五矿上下的一场脑力震荡,观念洗礼,各种建议纷至沓来,都旨在解决五矿至为关键的发展问题。
新的发展战略明确了五矿的发展方向,即“以贸易为基础,集约多元,充分发展营销网络;以客户为中心,技术创新,积极提供增值服务;使五矿成为提供全球化优质服务的企业集团”。
如果说这个方向还是企业与国际接轨过程中通用的常规用语,对于业务单元的划分则明确了未来的发展空间,也触动了过去长期形成的既有格局。
新发展战略将五矿的业务划分为钢铁贸易、有色金属贸易、原材料贸易、综合贸易、金融保险、房地产及服务六大板块和货运、招标两个业务单元,实行以业务板块为主体的专业化经营与集中管理,解决了集团内部交叉经营和互相竞争的老大难问题。
始终把全面提升中国五矿的核心竞争力这一战略思想贯彻到战略管理的全过程,新战略得到了全公司87%以上员工的高度认同,并转化成全体员工的共同奋斗目标。
在总体发展战略下,各板块分别制定了分战略。战略转型没有捷径,在抓住资源优势的同时,五矿坚定选择了夯实优势主业。在理清了发展脉络,确定的发展方向之后,“业务跟着板块走,人员跟着业务走”,一场有史以来最大的变革在企业内部拉开帷幕。
新战略的实施与推进,一改传统计划经济下国有企业固守陈规的风范,现代企业制度高效创新的优势不断显现。通过整合调整,六大板块两个单元在市场上大展拳脚,五矿由一个单纯依靠金属矿产品进出口业务的贸易公司逐步向金属矿产品的勘探、开发、冶炼、加工、贸易为一体的金属矿产企业集团迈进。2007年战略转型的成绩初步显现,中国五矿实现营业额218亿美元、销售收入1540亿元人民币,一举跨入世界500强,在中央企业第一任期考核中被评为A级企业。在规模扩大的背后,是质量的提升,通过战略转型,五矿的盈利模式有了新变化:其控股的生产企业,即非贸易类业务开始超过贸易业务,实现的利润占五矿利润总额的一半以上;在产业链条上,五矿围绕铁、铝、铜、钨等重点产品,初步形成了从勘探、开采、生产、冶炼、加工到贸易的完整产业链。通过加快产业投资,中国五矿的行业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
“十五”期间,中国五矿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3.5%,经营额增长了3.8倍,利润增长了6.3倍。合理的产业布局以及管理变革使战略转型实现了软着陆,国资重组和资本运作双双取得良好进展,新时期的五矿在变革之路上飞跃发展,创造了公司成立50多年前所未有的奇迹。(文 / 张艳)
开拓延伸的国脉 从国有大型贸易企业到国际金属矿业集团,在转型的探索中找到了明确的定位。这家关系国家命脉的中央企业担负起大国之使命,记录下为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做出的应有贡献
2003年12月,中国五矿与江西稀有稀土金属钨业集团公司合资组建江西钨业集团有限公司。图为苗耕书总裁参加挂牌庆典现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进入工业化高速增长阶段,许多矿产资源的消费增速已接近或超过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资源的供求矛盾日益尖锐。
目前,中国铜、铝、铅、锌等四种有色金属的原料均需进口,并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有色金属消费市场。事实上,除了钼、镁等少数品种,中国可采资源储量只够开采10年左右。需求巨大,已是可见的现实。
在发达国家以其强大的资本和技术优势进行全球资源配置的形势下,从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利益出发, 构建中国矿产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尤为重要。
抓住了时代发展的紧要诉求,中国五矿在实现战略转型中,也成为了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的主力军。
抢抓资源整合先机随着中国五矿战略转型的推进,其获取资源的方式也不断突破,最初的探索从向国外购买产能、稳定资源供应渠道开始。1997年,他们与世界最大的铝业企业美国铝业公司签订2.4亿美元生产能力投资协议,从而获得美铝公司按其全球平均生产成本供应为期30年、每年40万吨氧化铝的长期合同。中国五矿一举成为全球第16大氧化铝供应商。
同年,中国五矿与世界第七大铜生产商波兰铜业公司签署电解铜的长期采购合同,采购量占全国电解铜进口总量的1/10。随后,中国五矿分别与巴西CVRD、南非PMC等国际重要铁矿石供应商签署了铁矿砂的长期协议,与土耳其ETIKROM公司签订了铬矿石的长期协议,与加纳锰业公司签订了锰矿石的长期协议,保证了国内稀缺资源的长期供应。进入2000年以来,中国五矿迈开了直接控制资源的新步伐。2003年4月17日,五矿与素有“中国钨金属之乡”的江西省修水县就综合开发香炉山钨矿正式签约,辐射全国近40%的钨资源量。5月18日,五矿在江西控股的第二家企业——南昌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五矿有色控股69%,江西冶金集团公司参股31%。12月28日,江西钨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五矿有色以现金出资3.06亿元,占总股本的51%。江西稀有稀土金属钨业集团公司以实物资产2.94亿作为出资,占总股本的49%。三家新公司共同构成五矿有色钨产业上中下游价值链布局,此举使得当地的钨产品由粗加工向深加工方向发展,资源价值得到巨大提升。
实践还在继续,五矿联手资源丰富省份,创造了多方共赢的模式。作为电解铝生产的主要原料,国产氧化铝长期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此,五矿总公司联合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铝业公司,共同投资兴建了广西桂西华银铝业有限公司,氧化铝产量将达到160万吨,对关键资源的控制力大为提升。2003年,资源性资产已占五矿有色板块总资产的62%。该年度有色板块实现经营额12.8亿美元,主营业务商品继续保持全国市场第一。从海外实战中崛起
2009年6月,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成功收购澳大利亚OZ公司主要资产,图为周中枢总裁(中)亲手引爆世纪锌矿的露天矿山
“对于优势资源,我们要有市场话语权,从探、采、选、冶、生产都要参与。对于国内没有优势的矿产,就到国外拓展。”五矿总裁周中枢这样的思路在“走出去”发展多年的企业身上有着最实际的体现。2004年春天,诺兰达首席执行官德雷克潘内尔接到一个来自北京的电话,说有家中国公司想参与收购诺兰达。“中国五矿?是什么公司?” 潘内尔不得不对这个信息表示关注。这是后来震动全球的五矿收购诺兰达交易的开始,也是当时中国企业在海外发起的最大一起收购。
虽然,从商业角度几乎达成的协议最终仍未能通过,但这一交易对中国矿业所具有的意义非同一般,它被视为中国矿业公司真正参与国际并购的开始。
“只有通过长期的国际化实践才能形成营销、投资、金融等国际化人才队伍,才能将跨国经营管理经验逐步转化成企业„走出去‟的内在能力。”这是五矿领导者的感悟。对于出海搏击尚显稚嫩的中国企业来说,快速成长与成熟的显得十分迫切。
两年之后,中国五矿在智力找到了新的合作方式。2006年,中国五矿和智利国家铜业公司宣布成立合资公司,经过十三次艰苦谈判,后者将在今后15年内通过合资公司向五矿提供约84万吨金属铜。更为重要的是,五矿同时拥有在2009年前后获得后者GABY铜矿25%~49%股份的选择权,这是中国企业在拉美地区最大的投资项目。
只有练好了基本步法,才有在世界舞台长袖翩翩的优雅。当金融危机的风暴消减了大多数企业的气势,五矿却因为与澳大利亚OZ公司的顺利“联姻”,写下了中国企业“走出去”日渐成熟的印迹。
OZ是澳大利亚大型矿业集团之一,其在澳洲昆士兰的锌矿年产量就在50万吨左右,是全球第二大锌生产商。而目前中国40%锌矿依靠进口,金属锌用量不断增加。显而易见,收购这样一家资源性的公司,对于中国来说,是很好的资源补充。
“这是金融危机退潮过程中,五矿捡到的一枚贝壳。”五矿与OZ的合作关系由来已久,随着OZ陷入债务危机,五矿开始正式洽谈收购OZ。2009年2月17日,五矿向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提交了收购OZ矿业的申请。根据双方约定,由五矿有色通过协议安排方式,以每股0.825澳元的对价现金收购OZ矿业100%股权。
不久之后,3月27日,以军事禁区涉及国防安全为由,收购交易被否。五矿有色随即公布了调整后的收购方案,以12.06亿美元的对价现金收购OZ矿业除Prominent Hill铜金矿和Martabe金银矿以外的所有资产。新方案的战略意义在于保留了OZ矿业的大部分核心资产和其优秀的管理团队。两周后,OZ发布公告称,双方就新的收购协议达成共识。这也意味着中国企业首次全资收购西方主流矿业公司圆满成功。
从购买美铝产能到与智利国家铜业公司合作,从联合江铜收购北秘鲁铜业公司到顺利收购OZ矿业主要资产,在海外投资领域,五矿目前拥有矿产投资项目19个,投资额160亿元,涉及总投资额300亿元,近10年时间,五矿海外开发资源的脚步不断加快,世界矿业领域看到了新的中国力量。找矿新模式
国有大型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充分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已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抗御各种风险、提高综合国力的必然选择。但国有企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首先通过整合国内资源,在国内市场获得竞争优势。
周中枢上任不久就提出积极实施矿产风险勘探和开发,以较低的成本获取资源的战略思想。2005年,五矿成立了矿产资源部,培育不断从上游直接获取资源的能力。
安徽省庐江——枞阳地区,属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庐枞火山岩盆地,专家们通过对庐枞地区成矿背景与成矿规律的研究,认为庐枞盆地找矿前景广阔。在此背景下,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和中国五矿统一部署、四方联动、整装勘查的“泥河铁矿”深部探采项目得以成功实施。
2009年6月,泥河铁矿主要勘探工作基本结束,发现磁铁矿1.4亿吨,硫铁矿4000多万吨以及一个中型石膏矿,总经济价值达300亿元。
不仅局限于泥河铁矿,在全国的多个省份,都留下了五矿找矿的足迹。在南岭成矿带、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青海焦煤矿集区、西北祁连——秦岭成矿带和豫西南成矿带,五矿成功探明价值达数十亿元的矿产资源,也解决了许多深度找矿的难题。
以地质风险勘查项目为切入点,统筹矿业权、技术、资金,在重点成矿区带,以点线面相结合的“围棋”推进战略,五矿资源获取方面开创了新的模式。布局资源新版图
要在资源保障上下工夫,就必须到上游资源领域开拓。在中国宽广的版图上,中国五矿通过大手笔收购搭建实业平台,在完成资源整合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行业的集中程度。
邯邢局是1951年7月建矿的一家国有独资大型黑色冶金矿山企业,在邯邢地区拥有7座矿山和8座选矿厂,是中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原料生产基地之一。2004年6月11日,国务院、国资委批准了五矿与邯邢局的重组方案,邯邢局成为五矿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成为黑色冶金采选业务的主要生产力量。在双方重组的当年,优势互补的效应就显现出来:邯邢局抓住市场机遇,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77亿元,利润4.3亿元,上缴税费4.5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随后的几年,邯邢局充分利用五矿集团的品牌、网络和信息优势以及国家的优惠扶持政策,相继开发了山东高阳、郑家坡铁矿,安徽李楼、诺普铁矿。
2006年春节刚过,五矿的一支核心团队进入了湖南二十三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一百天之后,所有协议都签完,这家地方国企由此进入五矿系。得益于二十三冶在矿山建设和采矿生产的丰富经验,顺利重组和控股经营二十三冶使得五矿金属与矿业产业链得到了延伸。
由二十三冶开始,五矿在有色金属之乡湖南深深扎根,打开了产业融合的新局。自2006年7月五矿与湖南双方签署全面经济技术合作协议以来,频频的大动作使得双方合作迅速跃上了新的台阶。
2007年11月1日,五矿重组湖南铁合金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约。五矿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注资2.29亿元人民币,占80%股权控股湖南铁合金。
时隔两年之后,在湖南市场,人们再度看到了中国五矿产业布局的雄心。2009年11月18日上午,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与长沙矿冶研究院重组大会在长沙召开。湖南省省长周强高度评价了五矿近年来在重组二十三冶、湖南铁合金等企业取得的成绩,在他看来,如今的这次重组“于国于省于民都是好事情”。早在2008年,五矿就与长沙院签署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合作协议,在难选铁矿的选矿技术和工艺、采空区管理和地压控制技术、采矿回填技术等多方面开展了业务合作。如今,重组之后,王牌研究院无疑会增添了五矿的科技创新能力。
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阴霾中,中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出台,其中《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曾提出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实施跨地区兼并重组。但直到这一年的年末,中国有色行业的第一个大型兼并重组项目才姗姗来迟。
从评估到谈判历时两年,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与湖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战略重组于2009年年末顺利完成。中国五矿集团合并持有湖南有色51%的股权,湖南省国资委持有另外49%的股权。
“积极推进产业升级,打造国际领先的硬质合金产业和铅锌产业集群,建立完整的研发体系;使湖南有色成为世界钨锑工作和铅锌工业的领导者。”从这句期待,人们可以解读五矿未来发展的雄心,这同样也是矿产资源“国家队”所肩负的中国使命。
从国有大型贸易企业到国际金属矿业集团,中国五矿已经在转型的探索中找到了明确的定位,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这家关系国家命脉的中央企业担负起大国之使命,构建了全球资源供应保障体系和营销网络服务体系,记录下为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做出的应有贡献。(文 / 张艳)
国之脊梁 责重山岳
她,用60年讲述一段蜕变历程,用60年呈现一份责任担当。是什么给予了中国五矿在征途中自始至终的耐力与坚韧,是什么造就了中国五矿那颗不断发展求变的心
她,诞生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刻。
在百业凋敝的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西方国家的“封锁禁运”,中国五矿扛起了突围的大旗,一方面为新中国进口经济建设中急需的材料与设备,另一方面又承担着出口创汇的艰巨任务。
她,与祖国发展脉搏一同跳动。
在中国市场经济起步发展时期,面对中国外贸体制脱胎换骨的变革,中国五矿响应改革开放的号角,在市场化道路上不断探索,从一个传统贸易型企业成功转型为跨国金属矿业集团;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中国五矿抢得先机,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做出了表率。
60年来,无论做贸易还是做实业,无论进口原料、出口创汇还是保障国家资源安全,中国五矿作为“共和国长子”,一直默默承担着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在与时间的赛跑中,不断超越自己,赢得历史。60年来,中国五矿的经营规模增长了近600倍。2007年,中国五矿跻身“世界500强”,排名435位,经营业绩首破200亿美元。2008年,这一排名进一步攀升,列331位,全年实现经营额277亿美元。
她,用60年讲述一段蜕变历程,用60年呈现一份责任担当。是什么给予了中国五矿在征途中自始至终的耐力与坚韧,是什么造就了中国五矿那颗不断发展求变的心?
中国五矿集团党组书记、总裁周中枢的话最朴实,但或许又最有道理:“是几代人的努力成就了中国五矿的精神和品质。”
2010年1月22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华建敏向周中枢颁发“2009最具责任感企业”奖杯
珍惜有限 创造无限
高瞻远瞩的公司,总是能够从繁琐的做法和商业谋略中分离出他们永恒不变的核心价值观和经久不衰的使命。
“珍惜有限,创造无限”就是中国五矿在思想激荡与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与核心价值观。
作为资源型企业,中国五矿一直在思考如何将有限的资源与未来的发展结合在一起。“中国五矿的业务与资源开发相关,而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中国五矿在开发资源的时候要科学利用、科学开发,强调对资源的再利用,以保证国民经济运转的安全;更要解决环境问题,节能减排。”周中枢说,“这是一种企业的责任和担当。”
在上任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副总裁王清堂看来,“珍惜有限”具有现实紧迫性:“有限并不仅仅针对物质的资源,人力、时间、资金等等都很有限。而创造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表现,通过激励职工无限的创造才能让„有限‟最大化。”
务实的中国五矿人在生产经营中实践着“珍惜有限”的承诺,在着眼未来发展时,则用“创造无限”的理念时刻鞭策企业前行。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副总裁李福利说:“珍惜有限,创造无限”永远是针对有准备的人的。只有时时刻刻准备着,才能在机会来临的时候创造无限。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宽广。在中国五矿办公厅马骏看来,公司的这个理念还包含着一条远大的追求:“到2020年,我们要初步建成国家级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资源公司。理想就在眼前,抓住机会,时不我待。”
珍惜有限的资源,创造无限的价值;珍惜有限的机会,创造无限的可能……对于这简单的八个字,五矿人解读的角度不尽相同,很难有一条统一而完整的描述。但是,它所承载的发展理念及丰富的内涵,已经得到了每个五矿人的认同。而中国五矿60年尤其是近年来的强劲发展也成为“珍惜有限,创造无限”最好的注脚。
这一核心价值观,不仅仅是中国五矿的发展理念,也与中国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脉相承,它也指引着这家央企谱写责任承担的新篇章。勇担央企责任
描绘中国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之路的进程图,“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特殊的节点。
在这个节点之前,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除履行经济责任这一条应有之义外,还分担着政府的部分职能,企业办学校,企业办医院,以某个国有企业为中心点铺展开的各类机构,组成一个个小的社会,这是传统意义上典型的“中国式责任”。
而在这个节点之后,国有企业通过现代企业管理体制的规范,更多地作为一个单纯经济主体在市场大潮中搏击,把企业做好、做强、做大成为了国有企业最大的责任。随着“企业社会责任”这一舶来理念在中国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更加遵守游戏规则,开始了社会责任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中国五矿,无疑是其中的先行者。
2007年1月,中国五矿派专人赴英国诺丁汉大学参加了英国政府项目“企业社会责任”课程的培训,系统学习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系列理念与操作方式。
在认真总结了自身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经验之后,中国五矿积极向国际标准靠拢,逐步全面构建起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处在企业转型的重要发展时期,中国五矿在履行经济责任的同时,对环境、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社会责任相关问题给予更多关注。
2007年7月,中国五矿正式成立安全生产监察部,刘宁武出任总经理。在国家规定的五个高危行业中,中国五矿涉及四个――建筑安装、物流运输、井下矿山和化工。刘宁武开玩笑说:“如果五矿再生产烟花爆竹,那么就把高危行业占全了。”除此之外,中国五矿内部还存在着多级公司的架构,企业性质相差很大,这就必须要从整体系统上,把安全生产落实到位。
面对挑战,安全生产监察部坚持“横到边、纵到底”,保证各级公司都在掌控之中,补充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初步建立了应急救援体系,确立安全生产监管模式。
为了强化安全生产绩效考核,中国五矿还首次与生产企业签署了《安全生产责任状》。有序推行国际安全环保管理HSE体系建设,建立安全环保长效机制。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同时,中国五矿还将绿色理念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包括勘探、开发、生产、运输和建筑等,努力追求最小化的环境消耗,进行保护性开发与综合利用,增强自然环境的持续支撑与供给能力,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多绿色空间。
除此之外,关注民生和社会进步也是五矿不忘承担的央企责任,高度重视并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坚持扶贫帮困、捐资助学、赈灾救危。
自2002年开始,中国五矿承担了对云南三个贫困县、新疆塔城地区、叶城县、甘肃陇南市等贫困地区的帮扶任务。用努力挑战贫困,用爱心创造和谐,用实际行动为消除贫困贡献力量。
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以来,中国五矿共为对口帮扶地区捐助672.1万元,无偿捐物折合115多万元,协助对口帮扶地区引进大型或较大型项目9个,其他建设资金近亿元。
2008年,“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牵动着国人的心。中国五矿第一时间通过中国红十字会向灾区捐款800万元,向受地震破坏严重的东方电气集团捐款100万元,向攀枝花钢铁集团捐款500万元……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中国五矿捐款合计超过4000万元。2009年8月13日,当台湾遭受“莫拉克”台风袭击的时候,中国五矿反应迅速,通过海协会向台湾受灾地区捐款1000万元人民币。2010年4月,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中国五矿积极响应,在第一时间向青海省委省政府发去慰问电的同时,向青海省受灾同胞捐款200万元人民币,以支持灾区人民的抗震救灾工作。与国际接轨
伴随着全球化发展步伐的加快,中国五矿把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延伸到五湖四海。在全球经营中,中国五矿严格遵守东道国的法律法规,依法经营、诚实纳税,始终奉行平等、非歧视的用工政策,不断提高当地雇员比例,并通过本地化采购、社区投资等,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做出积极贡献。中国五矿还积极参与当地社区公益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努力通过多途径、多方式地服务当地社区。
中国五矿下属的北秘鲁LUMINA COPPER S.A.C.公司,将当地社区工作作为重点,成立了专门的社区工作小组,定期召开有秘鲁能源矿产部、LUMINA公司和社区代表参加的对话会议,将公司的社区政策传达给每一位居民。公司同社区70%的企业签订了服务合同,涉及交通运输、道路施工、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优先采购受项目影响的社区内公司的服务。同时,公司免费提供原材料帮助村民建设公共设施。
“创造更多价值、创造更多绿色、创造更多和谐”。2008年9月,中国五矿首次发布2007年度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报告围绕“珍惜有限,创造无限”这一核心理念,从战略与治理、经济责任、环境责任、社会责任等方面总结披露了中国五矿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周中枢在发布会上表示,这个报告,“五矿将每年发一次”。
此后,2008年度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更加规范和国际化,报告参照了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2006版)》,结合五矿具体实践编写。报告还经过第三方挪威船级社的独立审核。
“报告只是中国五矿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缩影,报告背后是中国五矿业已融入战略与运营的„珍惜有限,创造无限‟责任理念,是„打造责任五矿,共铸美好未来‟责任目标,是中国日益健全的责任管理体系。”周中枢评价说。2009年11月,中国五矿作为仅有的3家中国企业之一,受邀正式加入全球契约环境先锋企业团队,该团队将在应对气候变化等重大环保领域进行探讨和研究。来自不同国家的约20家先锋企业组成这一团队。
如果说之前的中国五矿在凭一己之力书写责任故事的话,那么,受到认可并获邀加入该组织这一行为,本身即表明中国五矿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已经受到全球认可。而中国五矿,也获得了一个传播自身理念以影响更多企业的优秀平台。
打造价值五矿,共创和谐未来,当社会转型期深层次的环境问题和资源矛盾正逐渐暴露之时,来自各界的关注正考验着大型央企的责任分量。中国五矿通过不断努力实践着“珍惜有限,创造无限”的理念,在追求企业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共赢中展现着共和国的脊梁风范。(文 / 岳庭)
第二篇:辉煌历程原稿
辉煌历程
广东发展银行是信用卡领域的领跑者,不论是以前、现在还是未来,广发银行都会致力于“办中国最好的信用卡”,不断完善,不断进取,不断创新,充分利用最有价值的资源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及更完善的服务。广东发展银行是信用卡领域的领跑者,不论是以前、现在还是未来,广发银行都会致力于“办中国最好的信用卡”,不断完善,不断进取,不断创新,充分利用最有价值的资源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及更完善的服务。
广东发展银行是信用卡领域的领跑者,不论是以前、现在还是未来,广发银行都会致力于“办中国最好的信用卡”,不断完善,不断进取,不断创新,充分利用最有价值的资源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及更完善的服务。广东发展银行是信用卡领域的领跑者,不论是以前、现在还是未来,广发银行都会致力于“办中国最好的信用卡”,不断完善,不断进取,不断创新,充分利用最有价值的资源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及更完善的服务。
我们的荣耀
为了表彰我行在市场开拓方面所取得的成绩,VISA国际组织授予我行1999“市场开拓奖”。
2000年9月,我行被中国奥委会授予“第27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热心赞助商”的荣誉称号,同时我行广发奥运会信用卡被指定为“第27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唯一专用银行卡”。
为了表彰我行在2000年紧紧把握市场脉搏、充分利用悉尼奥运会这一商机,先后发行了“千禧奥运信用卡”和“金牌广发理财通卡”,无论从产品的广度和深度,还是到产品的功能、包装、宣传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VISA国际组织特颁与我行“市场创新奖”和“最佳贷记卡成长奖”。
2001年9月,我行在国内发行“广发白金卡”,是国内商业银行首家独立发行的白金卡产品。同年,我行被VISA国际组织授予“白金飞跃奖”的荣誉称号。
2001我行被VISA组织评为“业务杰出成长奖”。
2003年1月,被VISA国际组织授予“杰出合作伙伴”荣誉称号。
我们的第一
1995年3月,发行了国内首张真正的信用卡--广发人民币VISA信用卡及转帐卡;发行了国内首张广发美元VISA信用卡及转帐卡。
1995年9月,与广州天鹅会俱乐部联合推出广发天鹅会联名卡,联名卡集信用卡与会籍卡功能于一身,是广发第一张联名信用卡。
1997年3月,与AT&T中国公司合作,使广发外汇VISA卡成为AT&T“全球通”电话卡在中国认可的首张本地支付卡。
1997年4月发行了国内首张港币卡--广发港币VISA信用卡及转帐卡。
1999年10月,与广州旅游问询中心联合推出国内首张旅游和金融行业联名发行的外汇联名VISA卡--广发商旅卡,该卡属标准的国际信用卡,融合了金融卡和旅外VIP服务的功能。
2000年5月,推出“广发千禧奥运信用卡”系列。该卡得到了VISA国际组织和悉尼奥运组委会双重授权,是中国推出的首张奥运主题的信用卡。
2000年6月,与广州平安保险公司联合推出国内首张保险和金融行业联名发行的人民币联名VISA卡--广发平安卡,也是国内首张以非银行企业标识作为信用卡正面形象的VISA卡,该卡融合了金融卡和保险服务的功能。
2000年9月,与中山大学联合推出国内首张高校和金融行业联名发行的理财通联名卡--广发中大校园卡,该卡实现了非接触式IC卡和银行卡的二卡合一,同时也实现了校园管理和银行卡功能的结合。
2001年6月,我行中山分行与中国移动公司合作,在当地推出广发-全球通联名卡,其“手机钱包”消费功能为国内首创。目前,该项目已在汕头、佛山等地筹备推广。
2001年9月,我行在国内发行“广发白金卡”,是国内商业银行首家独立发行的白金卡产品。
2002年11月,在上海首发广发真情卡。国内首张采用透明卡版设计,专为女性量身订做的信用卡。2003年5月22日,“广发-都市报”卡正式发行。这个是广发与南方都市报合作发行的读者俱乐部会员卡,也是国内首家银行与媒体异业结合的信用卡。
2003年7月,广发银行的标准信用卡发卡量突破百万张,成为国内第一家信用卡发卡量超百万的银行,标志着广发银行信用卡业务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第三篇:辉煌历程
辉煌历程,新的起点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外语系11级英语三班的王起胜。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辉煌历程,新的起点》。
去年九月,收到了鲜红的轻院的录取同通知书,这让我激动地一夜没睡好。到现在,已经在郑轻生活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他的一草一木,点点滴滴都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五月,这个绿意浓浓,生机盎然的季节,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迎来了郑轻的35岁生日,经过了35年风风雨雨,他慢慢地成长起来,逐渐地变强,变大,创造了精彩的辉煌,35年后的今天,新的起点,新的开始,我们又将担负起更重的责任。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让历史的画面再切换到我们刚起步建学时,一切都是那么地陌生,在没有一点办学经验的情况下,校领导,老师,学生共同努力,浇灌着这棵幼苗,有了老一辈的郑轻人巨大的付出,才有了我们郑轻得今天,当今的郑轻,它已成为中原大地上一所更加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化气息的田园学府。高耸的教学楼,宽敞的篮球场,优雅的校园,年富力强的校级领导,充满激情与活力的教师队伍,加上这几年我们我们取得的骄人的业绩,这,无不凸显了我校的丰厚底蕴,雄浑气魄与时代风采。
展望未来,我们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共同肩负着把郑轻建成一所一流的大学的神圣使命,任重而道远。辉煌的成就只能说明过去,与其他的大学的发展相比,我们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但我们“为之则易,不为则难”的校训告诉我们,没有什么能难倒郑轻人,我相信,有了我们一代代郑轻人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郑轻一定会 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第四篇:求真务实铸就辉煌历程
求真务实铸就辉煌历程
开拓创新描绘美好明天
——义井镇近三年教育工作回顾
各位领导、同志们、老师们:
金秋时节,在举国上下喜迎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日子里,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迎来了第28个教师节。今天,我们隆重集会,庆祝这个节日,在此,我代表镇党委、镇政府向全镇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节日的问候!向今天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模范教师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关心和支持我镇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几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教育理念, 以“创办优质化的城市教育,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为目标,以求真务实的作风,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在推进教育城市化、均衡化、优质化、信息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育人工作抓特色硕果累累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成功的人生基础”为起点,深入推进“理想教育”、“导师制”、“责任教育”等主要工作,将校园文化建设与特色学校创建相结合,将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教育相结合,实现了育人工作的优化,全面育人工作硕果累累。
——2010年、2011年,义东沟学校、义井学校先后被评为 “阳泉市郊区义务教育优质学校”。
——2011年,义东沟学校、大阳泉学校被授予市“农村德育特色校”光荣称号;义井联校、义东沟学校、义井学校被评为区“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我镇的全面育人工作已经走在了全区的前列。
二、教学工作抓改革节节攀升
“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是我镇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近年来,我们坚持“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以教育科研和教育信息化为策略,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途径,以提高质量为目的”的工作思路,在全区率先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精心谋划,周密部署,科学实施,取得了教学质量的骄人成绩。
——2009年至今,先后有义井、大阳泉、河下、义东沟、白羊墅、西峪等六所学校获区“教学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其中义东沟、大阳泉、河下学校在近四年中分别两次获此殊荣。
同时,中学及联校、各小学、幼儿园校园网站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并已有一定规模,使用力度明显提高。60%的教师建有自己的教学博客。今年,联校还荣获省“网络教研先进集体”称号。
全镇的教学质量正稳步攀升。
三、艺体科技抓展示熠熠生辉
本着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受到艺术的陶冶,让每一个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培养,让每一个学生的爱好特长得到发展的思想,近年来,我们狠抓艺术、体育、科技教育工作。目前,全镇学生均能掌握一定的艺术表现方法和健身方法,各类特长层出不穷,在各种比赛中佳绩频传。
——从2002年至今,我镇联校学生体育代表队发扬勇于拼搏的精神,连续九年摘取区运会团体总分第一名的桂冠。竞技成绩的全面丰收直接拉动了全镇各学校的群体性活动,同时群体活动的开展也保证了我镇在各类体育竞赛中始终名列全区前列。
——2009年6月,义东沟学校的许晴晴同学获省运会蹦床比赛冠军。
——义井中学连续多年在区、市级运动会上取得优异成绩。——在历年的区、市艺术教育月活动中,我镇文艺节目、学生书画作品频频获奖。义东沟学校的音乐剧《俺村是个好地方》还参加了
2009年5月在广州举行的国家级比赛。张雪洁、石云俏等辅导教师也多次被授予“优秀辅导教师”称号。
——从2009年至今,中学和联校分别多次获得市区级优秀组织奖,先后有近300件学生作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学电脑制作等活动中获得各级奖励,义井中学孙俊林、大阳泉学校石云俏老师多次被授予省、市、区级“科技创新大赛优秀辅导教师”称号。
——2011年7月,在全国“中华魂”(中国精神颂)主题教育,大阳泉学校的郑紫凝同学的演讲获三等奖。
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表明了我镇教育工作学生的综合素质正在大幅提高。
四、幼儿教育抓规范快速发展
幼儿教育作为基础之基础,一直被我镇高度重视。近年来,全镇的幼儿教育以“规范+发展”为策略,以提升办园等级为重点,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
——近三年来,我镇幼儿园先后有2位教师获获“三晋名师”、“省级骨干教师”等称号,4位教师获“市保教能手”称号,10余人被授予“区保教能手”称号。
——近三年来,我们还注重了以活动促教师发展。在郊区幼儿教师自制玩教具评比活动中,共有30余件课件、教玩具获市级奖,100多件获区级奖;教师撰写论文有200多篇获省、市、区级奖。
——2011年12月,大阳泉幼儿园、义东沟幼儿园顺利通过区特色幼儿园的验收。
几年来,我镇的幼教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和领导的好评,幼儿教育工作已经成为全区的“领头雁”。
五、教师素质抓培训逐年提高
教师素质的提高直接影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我镇多年来一直强化学习型校园的建设,通过组织开展有效的校本研修、联片教研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近三年来,我镇教师共有800余篇论文、教学设计、课件等获国家、省、市、区等级奖。
——现在,我镇先后有96人被授予省、市、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三晋名师、保教能手等光荣称号。
现在,我镇教师自觉学习提高意识已形成,教师素质正不断提高。
六、办学水平抓服务再上台阶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紧抓这一机遇,本着为教育教学服务,让每个学生享受优质化教育的思想,多方协商,大搞校园环境、教学配备设施的建设,各小学、幼儿园每年有200万元左右的资金用于办学条件的改善和教师福利待遇的提高。现在,全镇学校、幼儿园校容校貌焕然一新,信息技术装备水平在全区领先,办学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近年来,义井中学先后投资10余万元,用于校园硬件设施的改造。
——近三年,各村用于教育的投入共计达 2000 余万元。
——2009年至今,先后有义东沟学校、大阳泉学校、小河学校、南庄学校学校师生喜迁新校舍;西峪学校校舍新建工程也已竣工,不日将迁入新校; 白羊墅学校、义井幼儿园的新建工程也已进入扫尾阶段,预计于10月搬迁。
——2011年暑期,泊里学校完成学校加固工程。
——2010年12月,义井、大阳泉、河下学校先后通过市二级图书馆验收,白羊墅学校通过市三级图书馆验收。
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志们,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镇教育工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果,更是全镇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是社会各界人士对教育事业鼎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再一次向大家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谢意.尽管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许多不足,如全镇教育发展尚不均衡;学校的特色教育不够鲜明;个别村存在成职教育盲区;学校教学改革力度仍需加大等,都需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和提高.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志们,咱们义井镇既是一个城市近郊的中心重镇,又是一个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文化底蕴十分浓厚,自古文风
盛、学风浓、尊师重教、民风淳朴,老师之间、同学之间、学校之间你追我赶,相互比、学、赶、帮、超氛围特别浓郁。只要我们全镇上下进一步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理念,进一步推进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特别是全体老师、全体教职员工,以锐意创新的思路,竞争开拓的胆略,严谨科学的态度,诲人不倦的品格,定能共同铸就义井镇教育事业更加辉煌的明天!
谢谢大家!
第五篇: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历程
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姓名:袁洋
学号:20113225
班级:2011级英语2班)
学习了“中国共产党
90年的光辉历史和宝贵经验”让我受益匪浅,从中我了解到了我们党在这90年中的艰辛历程,更让我确定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的不变真理。九十年的风雨历程,九十年的光辉历程,九十年的伟大成就,使我们的党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际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势力侵入中国,中国的社会结构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都以失败而告终。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它们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九十年光辉的历程。九十年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是中华民族获得了解放,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国家。特别是1978年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后,国家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帮助了人们走上安稳、富裕的生活。这就充分的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为人民谋幸福。
我懂得了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不仅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更是要在日常生活之中时刻以党的身份惊醒,端正自己的品德修养;加强自己的党性修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为实现共产义远大目标奋斗终身。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自觉遵守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和组织纪律,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光辉的历史,伟大的成就,是党在过去的九十年的最好写照;同时,共产党及共产党人面前的道路还很长很长,而且很艰巨,甚至有发生一些曲折的可能,但是,共产党前进的步伐坚定不移,不可阻挡。我们要相信我们的党,我们的母亲,因为只有她能带领我们走向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