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晋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知识竞赛满分答案

时间:2019-05-14 16:16: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6晋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知识竞赛满分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6晋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知识竞赛满分答案》。

第一篇:2016晋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知识竞赛满分答案

2016晋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知识竞赛满分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于()施行。

A.2016年3月16日

B.2016年9月5日

C.2016年9月1日

D.2016年3月5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规定()为“中华慈善日”。A.3月1日

B.3月5日

C.9月1日

D.9月5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规定,设立慈善组织应当向()申请登记。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B.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C.国务院民政部门

D.其他部门

4.设立慈善组织,民政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内作出决定。A.15日

B.30日

C.60日

D.90日

5.因故意犯罪被判处刑罚,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未逾()年的,不可担任慈善组织的负责人。A.2

B.3

C.5D.6

6.下列哪些资产不能依法享受税收优惠?()

A.慈善组织及其取得的收入

B.捐赠实物、有价证券、股权和知识产权

C.受益人接受慈善捐赠

D.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捐赠财产用于慈善活动的

7.连续()年未从事慈善活动的慈善组织将被终止。A.1

B.2

C.3

D.5

8.在被吊销登记证书或者被取缔的组织担任负责人,自该组织被吊销登记证书或者被取缔之日起未逾()年的,不可担任慈善组织负责人。A.2

B.3

C.5

D.6

9.下列关于信息公开说法正确的是()。

A.慈善项目实施周期超过四个月的,至少每两个月公开一次项目实施情况,项目结束后两个月内应当全面公开项目实施情况和募得款物使用情况

B.慈善项目实施周期超过六个月的,至少每两个月公开一次项目实施情况,项目结束后一个月内应当全面公开项目实施情况和募得款物使用情况

C.慈善项目实施周期超过四个月的,至少每两个月公开一次项目实施情况,项目结束后三个月内应当全面公开项目实施情况和募得款物使用情况

D.慈善项目实施周期超过六个月的,至少每三个月公开一次项目实施情况,项目结束后三个月内应当全面公开项目实施情况和募得款物使用情况

10.慈善组织决策机构应当在相应终止情形出现之日起()日内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并向社会公开。A.20

B.30

C.60

D.90

1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公开的慈善信息不包括()。A.慈善信托备案事项

B.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公开的其他信息 C.国务院民政部门要求公开的其他信息

D.慈善组织登记信息

12.慈善信托受托人应当在慈善信托文件签订之日起()日内,将相关文件向受托人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

政部门备案。

A.3

B.7

C.10

D.20

13.慈善信托的受托人应当每年至少()次将信托事务处理情况及财务状况向其备案的民政部门报告,并向社会公开。

A.一

B.二

C.三

D.四

14.依法登记满()年的慈善组织,可以向其登记的民政部门申请公开募捐资格。A.1

B.2

C.3

D.5

15.慈善组织的重大投资方案应当经决策机构组成人员()以上同意。A.四分之三

B.五分之三

C.三分之二

D.二分之一

16.慈善组织中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基金会开展慈善活动的年度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百分之七十或者前三年收入平均数额的()。

A.百分之六十

B.百分之七十

C.百分之八十

D.百分之九十

17.王某是某青少年基金会招募的长期志愿者,在开展暑期青少年慈善公益服务的过程中,由于王某的疏忽,使得某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不慎骨折,由此产生的医疗费用()。A.由该青少年基金会承担

B.由王某承担

C.由该学生及其家长承担

D.由该青少年福利机构和王某共同承担

18.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对慈善组织、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检查或者调查时,检察人员或调查人员(),并应当出示合法证件和检查、调查通知书。

A.仅有一人

B.不得少于二人

C.不得少于三人

D.四人以上

19.某慈善组织的决策机构由15人组成,该组织拟用善款实施一项投资方案,现召开内部会议对投资方案进行表决,至少需()人同意,此投资方案方可通过。A.10

B.12

C.13

D.15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八十条规定,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捐赠财产用于慈善活动的,依法享受税收优惠。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我国企业实施捐赠的免税率是()。A.3%

B.6%

C.8%

D.12%

2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规定,国家对开展()的慈善活动,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A.扶老救孤

B.扶贫济困

C.抗震救灾

D.保护环境

22.慈善组织应当积极开展慈善活动,充分、高效运用慈善财产,并遵循管理费用()原则,厉行节约,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A.最必要

B.最节约

C.最高效

D.最充分

23.某企业当年的利润总额为1000万元,通过某公募基金会捐款50万元,并取得公益性捐赠票据,该企业应纳所得税()。

A.120万

B.250万

C.237.5万

D.190万

24.国家建立()制度,对在慈善事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予以表彰。

A.慈善激励

B.慈善表扬

C.慈善促进

D.慈善表彰

25.某企业老板一次慈善公益活动中公开承诺每年将捐赠五十万元给当地慈善总会,用于救助本市的贫困大学生,现因遭遇经济危机,该企业濒临破产,并因此严重影响其生产生活状况,那么该企业老板()。A.必须继续履行捐赠义务

B.由当地慈善总会决定是否继续捐赠

C.向公开承诺捐赠地民政部门报告并向社会公开说明情况后,可不再履行捐赠义务

D.不予履行捐赠义务

26.某慈善组织拥有慈善资产共50万元,其中包括慈善组织发起人捐赠、资助的创始资产20万元,募集善款10万元,政府资助10万元,某爱心企业与该慈善组织签订捐赠协议捐赠8万元的用于救助贫困大学生,其他合法财产2万元,其中不得用于投资的财产为()元。A.18万

B.20万

C.30万

D.50万

27.慈善组织存在()情况并逾期不改的,会被民政部门吊销登记证书并予以公告。A.私分、挪用、截留或者侵占慈善财产

B.未依法履行信息公开义务 C.擅自改变捐赠财产用途

D.将不得用于投资的财产用于投资

28.慈善信托的受托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民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有违法所得的,由民政部门予以没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A.未依法履行信息公开义务的

B.未按照规定将信托事务处理情况及财务状况向民政部门报告或者向社会公开的 C.从事、资助危害国家安全或者社会公共利益活动的 D.泄露捐赠人、志愿者、受益人个人隐私的

29.某具有公募资格的基金会在其财务报告中指出,该基金会2014年总收入310万元,总支出280万元,2015年总收入300万元,总支出270万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规定,该基金会2015年开展慈善活动的年度管理费用不得超过()元。

A.28万

B.30万

C.24万

D.27万

30.慈善组织自登记之日起可以开展()。

A.公开募捐

B.非公开募捐

C.定向募捐

D.网络募捐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开展慈善活动,应当遵循()原则。

A.合法

B.自愿

C.诚信

D.非营利

2.慈善组织应当每年向其登记的民政部门报告以下哪些情况()。A.募捐和接受捐赠情况

B.慈善财产和管理使用情况 C.慈善项目实施情况

D.工作人员工资福利情况

3.《慈善法》规定,慈善组织的组织形式包括()。

A.基金会

B.营利性组织

C.社会服务机构

D.社会团体

4.《慈善法》规定的慈善活动包括()。

A.促进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发展

B.扶贫、济困

C.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D.扶老、救孤、恤病、助残、优抚、福利事业

5.国家弘扬慈善文化,培育公民慈善意识所采取的措施包括()。

A.教育机构将慈善文化纳入教育内容

B.支持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开展慈善理论研究 C.受益人接受慈善捐赠依法享受税收优惠

D.鼓励高校培养慈善专业人士

6.慈善组织确定慈善受益人,应当坚持()的原则,不得指定慈善组织管理人员的利害关系人作为受益人。A.公开

B.公允

C.公正

D.公平

7.慈善组织应当向社会公开的内容包括()。A.慈善组织登记事项

B.组织章程

C.决策、执行、监督机构成员信息

D.国务院民政部门要求公开的其他信息

8.慈善组织安排志愿者参与慈善服务时,应当考虑志愿者的()。A.年龄

B.文化程度

C.技能

D.身体状况

9.慈善组织为实现财产保值、增值进行投资时,不得用于投资的财产有()。A.发起人捐赠、资助的创始财产

B.政府资助的财产

C.捐赠协议约定不得投资的财产

D.慈善组织其他合法财产

10.慈善组织开展定向募捐,其募捐对象包括()。

A.定向募捐活动发起人

B.慈善组织理事会成员

C.社会公众

D.慈善组织理事会会员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李某家人得了大病,无钱支付昂贵的医疗费,李某去网上求助属于违法行为。(错误)

2.《慈善法》公布前已设立的非营利组织,可向民政部门申请认定为慈善组织,民政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决定。(错误)

3.慈善组织应当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正确)

4.慈善组织不得接受附加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违背社会公德条件的捐赠。(正确)

5.慈善组织清算后的剩余财产,应当按照慈善组织章程的规定转给宗旨相同或者相近的慈善组织。(正确)

6.某爱心人士匿名或者放弃接受捐赠票据的,慈善组织可不做相关记录。(错误)

7.烟草企业可利用慈善捐赠来宣传烟草制品。(错误)

8.慈善组织确定慈善受益人,可以指定慈善组织管理人员的利害关系人作为受益人。(错误)

9.除了慈善组织外,信托公司亦可担任慈善信托的受托人。(正确)

10.慈善组织应当记录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内容、评价等信息,并根据志愿者要求,无偿、如实出具志愿服务记录证明。(正确)

第二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四十三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于2016年3月16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

2016年3月16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

目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慈善组织 第三章 慈善募捐 第四章 慈善捐赠 第五章 慈善信托 第六章 慈善财产 第七章 慈善服务 第八章 信息公开 第九章 促进措施 第十章 监督管理 第十一章 法律责任 第十二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发展慈善事业,弘扬慈善文化,规范慈善活动,保护慈善组织、捐赠人、志愿者、受益人等慈善活动参与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进步,共享发展成果,制定本法。

第二条 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开展慈善活动以及与慈善有关的活动,适用本法。

第三条 本法所称慈善活动,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捐赠财产或者提供服务等方式,自愿开展的下列公益活动:

(一)扶贫、济困;

(二)扶老、救孤、恤病、助残;

(三)救助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

(四)促进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发展;

(五)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六)其他公益活动。

第四条 开展慈善活动,应当遵循合法、自愿、诚信、非营利的原则,不得违背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第五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依法开展慈善活动。

第六条 国务院民政部门主管全国慈善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慈善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相关慈善工作。

第七条 每年9月5日为“中华慈善日”。第二章 慈善组织

第八条 本法所称慈善组织,是指依法成立,以开展慈善活动为宗旨的基金会、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等非营利组织。

第九条 慈善组织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以开展慈善活动为宗旨;

(二)不以营利为目的;

(三)有自己的名称和住所;

(四)有组织章程;

(五)有必要的财产;

(六)有符合条件的组织机构和负责人;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条 设立慈善组织,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登记,民政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决定。符合本法规定条件的,准予登记并向社会公告;不符合本法规定条件的,不予登记并书面说明理由。已经设立的社会组织,可以向原登记的民政部门申请认定为慈善组织,民政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决定。符合慈善组织条件的,准予认定并向社会公告;不符合慈善组织条件的,不予认定并书面说明理由。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登记或者认定的决定期限的,经国务院民政部门批准,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六十日。

第十一条 慈善组织的章程,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并载明下列事项:

(一)名称和住所;

(二)组织形式;

(三)设立宗旨及业务范围;

(四)财产来源及构成;

(五)决策、执行机构的组成及职责;

(六)内部监督机制;

(七)财产管理使用制度;

(八)项目管理制度;

(九)终止情形及终止后财产的处理;

(十)其他重要事项。

第十二条 慈善组织应当根据法律、行政法规以及章程的规定,建立健全内部治理结构,明确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

慈善组织应当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建立健全会计监督制度,并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

第十三条 慈善组织应当按照章程规定的慈善宗旨开展慈善活动。第十四条 慈善组织的发起人、主要捐赠人以及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慈善组织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慈善组织的发起人、主要捐赠人以及管理人员与慈善组织发生交易行为的,不得参与慈善组织有关该交易行为的决策,有关交易情况必须向社会公开。第十五条 慈善组织不得从事、资助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不得接受附加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条件的捐赠。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慈善组织的负责人: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

(二)被判处刑罚,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未逾五年的;

(三)在被吊销登记证书或者被取缔的组织担任负责人,自该组织被吊销登记证书或者被取缔之日起未逾五年的;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七条 慈善组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终止:

(一)因分立、合并需要终止的;

(二)出现章程规定的终止情形的;

(三)连续二年未从事慈善活动的;

(四)依法被撤销登记或者吊销登记证书的;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终止的其他情形。第十八条 慈善组织终止,应当进行清算。

慈善组织决策机构应当在本法第十七条规定的终止情形出现之日起三十日内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并向社会公告。不成立清算组或者清算组不履行职责的,民政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

慈善组织清算后的剩余财产,按照慈善组织章程的规定处理;章程未规定的,由民政部门主持转给宗旨相同或者相近的慈善组织,并向社会公告。

慈善组织清算结束后,应当办理注销登记,并由民政部门向社会公告。第十九条 慈善组织可以依法成立行业组织。

慈善行业组织应当反映行业诉求,推动行业交流,加强行业自律,提高慈善行业公信力,促进慈善事业发展。

第三章 慈善募捐

第二十条 本法所称慈善募捐,是指慈善组织基于慈善宗旨募集财产的活动。慈善募捐,包括面向社会公众的公开募捐和面向特定对象的非公开募捐。第二十一条 慈善组织自登记之日起可以向特定对象进行非公开募捐。慈善组织开展非公开募捐,应当明确特定对象的范围和募捐期限,并向募捐对象说明募捐目的、所募款物用途等事项。

第二十二条 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应当取得公开募捐资格。依法登记满二年的慈善组织,可以向原登记的民政部门申请公开募捐资格证书。慈善组织内部治理结构健全、运作规范的,民政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发给公开募捐资格证书。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自登记之日起可以公开募捐的慈善组织,由民政部门在登记时发给公开募捐资格证书。

第二十三条 开展公开募捐,可以采取下列方式:

(一)在公共场所设置募捐箱;

(二)举办义演、义赛、义卖、义展、义拍、慈善晚会等;

(三)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发布募捐信息;

(四)其他公开募捐方式。

慈善组织采取前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方式开展公开募捐的,应当在其登记的民政部门管辖区域内进行,但捐赠人的捐赠行为不受地域限制。慈善组织通过互联网开展募捐的,应当在民政部门统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台发布募捐信息;其中,在省级以上民政部门登记的慈善组织也可以在其网站发布募捐信息。

第二十四条 开展公开募捐,应当制定募捐方案。募捐方案应当包括募捐目的、起止时间和地域、活动负责人姓名和办公地址、接收捐赠方式、银行账户、受益人、所募款物用途、募捐成本、剩余财产的处理等。

第二十五条 开展公开募捐,应当在募捐活动现场或者募捐活动载体的显著位置,公布募捐组织名称、公开募捐资格证书、募捐方案、联系方式、募捐信息查询方法等。

第二十六条 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基于慈善目的,可以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开展公开募捐,募得款物由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管理。

第二十七条 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应当对利用其平台开展公开募捐的慈善组织的登记证书、公开募捐资格证书进行验证。第二十八条 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时,有关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协调机制,提供需求信息,有序引导开展募捐和救助活动。

第二十九条 开展募捐活动,不得摊派或者变相摊派,不得妨碍公共秩序、企业生产及人民生活。

第三十条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开展募捐活动,骗取财产。

第四章 慈善捐赠

第三十一条 本法所称慈善捐赠,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基于慈善目的,自愿、无偿赠与财产的活动。

第三十二条 捐赠人可以通过慈善组织捐赠,也可以直接向受益人捐赠。第三十三条 捐赠人捐赠的财产应当是其有权处分的合法财产。捐赠财产包括货币、实物、有价证券、股权、知识产权等有形或者无形财产。

捐赠人捐赠的实物应当具有使用价值,符合安全、卫生、环保等标准。捐赠人捐赠本企业产品的,应当提供产品合格证书或者质量检验证书。第三十四条 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开展演出、比赛、销售、拍卖等经营性活动,承诺将全部或者部分所得用于慈善目的的,应当在举办活动前与慈善组织或者其他接受捐赠的人签订捐赠协议,活动结束后按照捐赠协议履行捐赠义务,并将捐赠情况向社会公开。

第三十五条 慈善组织接受捐赠,应当向捐赠人开具由财政部门统一监(印)制的捐赠票据。捐赠票据应当载明捐赠人、捐赠财产的种类及数量、慈善组织名称和经办人姓名、票据日期等。捐赠人匿名或者放弃接受捐赠票据的,慈善组织应当做好相关记录。

第三十六条 慈善组织接受捐赠,捐赠人要求签订书面捐赠协议的,慈善组织应当与捐赠人签订书面捐赠协议。

书面捐赠协议包括捐赠人和慈善组织名称、捐赠财产的种类、数量、质量、用途、交付时间等内容。

第三十七条 捐赠人与慈善组织约定捐赠财产的用途和受益人时,不得指定其利害关系人作为受益人。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慈善捐赠,以任何方式宣传烟草制品及其生产者、销售者以及法律法规禁止宣传的其他产品和事项。

第三十八条 捐赠人应当按照捐赠协议履行捐赠义务。捐赠人违反捐赠协议逾期未交付捐赠财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慈善组织或者其他接受捐赠的人可以要求交付;捐赠人拒不交付的,慈善组织或者其他接受捐赠的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者起诉:

(一)捐赠人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方式公开承诺捐赠的;

(二)捐赠财产用于本法第三条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的慈善活动,并签订书面捐赠协议的。

第三十九条 捐赠人有权查询、复制其捐赠财产管理使用的有关资料,慈善组织应当及时主动向捐赠人反馈有关情况。

慈善组织违反捐赠协议等方式约定的用途,滥用捐赠财产的,捐赠人有权要求其改正;拒不改正的,捐赠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五章 慈善信托

第四十条 本法所称慈善信托即公益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慈善目的,依法将其财产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照委托人意愿以受托人名义进行管理和处分,开展慈善活动的行为。

第四十一条 设立慈善信托、确定受托人和监察人,应当采取书面形式。受托人应当在信托文件签订之日起七日内将信托文件向受托人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备案。

第四十二条 慈善信托的受托人,由委托人确定其信赖的慈善组织担任。第四十三条 慈善信托的受托人违反信托义务或者难以履行职责的,委托人可以变更受托人。变更后的受托人应当自变更之日起七日内将变更情况报原备案的民政部门重新备案。

第四十四条 慈善信托的委托人根据需要,可以确定信托监察人。信托监察人对受托人的行为进行监督,依法维护委托人和受益人的权益。信托监察人发现受托人违反信托义务或者难以履行职责的,应当向委托人提出,并有权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

第四十五条 慈善信托的受托人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应当按照信托目的,恪尽职守,履行诚信、谨慎管理的义务。

受托人应当根据信托文件和委托人的要求,及时报告信托事务处理情况、信托财产管理使用情况。慈善信托的受托人应当每年至少一次将信托事务处理情况及财务状况向其备案的民政部门报告,并向社会公开。

第四十六条 慈善信托的设立、信托财产的管理、信托当事人、信托的终止和清算等事项,本章未规定的,适用本法其他章的有关规定;本法未规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的有关规定。

第六章 慈善财产 第四十七条 慈善组织的财产包括:

(一)创始财产;

(二)捐赠财产;

(三)其他合法财产。

第四十八条 慈善组织的财产应当根据章程和捐赠协议的规定全部用于慈善目的,不得在发起人、捐赠人以及慈善组织成员中分配。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私分、挪用或者侵占慈善财产。

第四十九条 慈善组织对募集的财产,应当登记造册,严格管理,专款专用。

捐赠人捐赠的实物不易储存、运输或者难以直接用于慈善目的的,慈善组织可以依法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收入扣除必要费用后,应当全部用于约定的慈善目的。

第五十条 慈善组织为实现财产保值、增值进行投资的,应当遵循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投资取得的收益应当全部用于慈善目的。重大投资方案应当经决策机构组成人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但政府资助的财产和捐赠协议约定不得投资的财产,不得用于投资。

第五十一条 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活动,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章程的规定,按照募捐方案或者捐赠协议使用捐赠财产;确需变更捐赠财产用途的,应当征得捐赠人同意。

第五十二条 慈善组织应当合理设计慈善项目,优化实施流程,降低运行成本,提高慈善财产使用效益。

慈善组织应当建立项目管理制度,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监督。第五十三条 慈善项目终止后捐赠财产有剩余的,按照募捐方案或者捐赠协议处理;募捐方案未规定或者捐赠协议未约定的,慈善组织应当将剩余财产用于目的相同或者相近的其他慈善项目,并向社会公开。

第五十四条 慈善组织确定慈善受益人,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得指定慈善组织管理人员的利害关系人作为受益人。

第五十五条 慈善组织根据需要可以与受益人签订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约定资助财产的用途、数额和使用方式等内容。

受益人未按照协议使用资助财产或者有其他严重违反协议情形的,慈善组织有权要求其改正;拒不改正的,慈善组织有权解除协议。第五十六条 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活动的支出以及管理成本的标准,由国务院民政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税务等部门规定。捐赠协议对单项捐赠财产的慈善活动支出和管理成本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第七章 慈善服务

第五十七条 本法所称慈善服务,是指慈善组织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人基于慈善目的,向他人或者社会提供的志愿服务和其他非营利服务。

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服务,可以自己提供,也可以委托有服务专长的其他组织或者招募志愿者提供。

第五十八条 开展慈善服务,应当尊重受益人、志愿者的人格尊严,不得侵害受益人、志愿者的隐私。

第五十九条 开展医疗康复、照料护理、教育培训、社会工作等具有专门技能的慈善服务,应当执行国家或者行业协会制定的标准和规程。

慈善组织招募志愿者开展具有专门技能的慈善服务,应当根据需要对志愿者开展相关培训。

第六十条 慈善组织招募志愿者参与慈善服务,应当公示与慈善服务有关的全部信息,告知服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

慈善组织根据需要可以与志愿者签订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约定服务的内容、方式和时间等。

第六十一条 慈善组织应当对志愿者实名登记,记录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内容、评价等信息。根据志愿者的要求,慈善组织应当无偿、如实出具志愿服务记录证明。

第六十二条 慈善组织应当安排志愿者从事与其年龄、文化程度、技能和身体状况相适应的慈善服务。

第六十三条 志愿者接受慈善组织安排参与慈善服务的,应当服从管理,接受必要的培训。

第六十四条 慈善组织应当为志愿者开展慈善服务提供必要条件,保障志愿者的合法权益。

慈善组织安排志愿者参与可能发生人身危险的慈善服务前,应当为志愿者购买相应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第八章 信息公开

第六十五条 慈善组织应当依法履行信息公开义务。慈善信息公开应当真实、完整、及时。

第六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健全慈善信息统计和发布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在统一或者指定的信息平台,及时向社会公开慈善信息,并免费提供慈善信息发布服务。

慈善组织应当在前款规定的平台发布慈善信息,并对信息的真实性负责。第六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开下列信息:

(一)慈善组织登记事项;

(二)慈善信托备案事项;

(三)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名单;

(四)具有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慈善组织名单;

(五)对慈善活动的税收优惠、资助补贴等促进措施;

(六)向慈善组织购买服务的信息;

(七)对慈善组织、慈善信托开展检查、评估的结果;

(八)对慈善组织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人的表彰、处罚结果;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公开的其他信息。第六十八条 慈善组织应当每年向社会公开下列信息:

(一)组织章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登记证书号码等登记信息;

(二)决策、执行、监督机构成员信息;

(三)工作报告,包括财务会计报告、开展募捐以及接受捐赠情况、慈善财产的管理使用情况、开展慈善项目情况;

(四)国务院民政部门要求公开的其他信息。

上述信息有重大变更的,慈善组织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开。

第六十九条 慈善组织应当定期公开向社会公众募捐情况和慈善项目实施情况。

公开募捐周期超过六个月的,至少每三个月公开一次募捐情况,公开募捐活动结束后三个月内应当全面公开募捐情况。

慈善项目实施周期超过六个月的,至少每三个月公开一次项目实施情况,项目结束后三个月内应当全面公开项目实施情况和募得款物使用情况。第七十条 慈善组织向特定对象募捐的,应当及时向捐赠人告知募捐情况、募得款物的管理使用情况。第七十一条 慈善组织应当向受益人告知其资助标准、工作流程和工作规范等信息。

第七十二条 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信息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予公开的其他信息,不得公开。

捐赠人、慈善信托的委托人或者受益人不同意公开自己的姓名、名称、住所等信息的,不得公开。

第九章 促进措施

第七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制定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向慈善组织等提供慈善需求信息,为慈善活动提供指导和帮助。

第七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建立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慈善信息共享机制。

第七十五条 慈善组织及其取得的收入依法享受税收优惠。

第七十六条 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捐赠财产用于慈善活动的,依法享受税收优惠。企业慈善捐赠支出超过法律规定的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的部分,允许结转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境外捐赠用于慈善活动的物资,依法减征或者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第七十七条 受益人接受慈善捐赠,依法享受税收优惠。

第七十八条 慈善组织、捐赠人、受益人依法享受税收优惠的,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办理相关手续。

第七十九条 捐赠人向慈善组织捐赠实物、有价证券、股权和知识产权的,依法免征权利转让的相关行政事业性费用。

第八十条 国家对开展扶贫济困的慈善活动,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第八十一条 慈善组织开展本法第三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慈善活动需要慈善服务设施用地的,可以依法使用国有划拨土地或者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慈善服务设施用地非经法定程序不得改变用途。

第八十二条 国家为慈善事业提供金融政策支持,鼓励金融机构为慈善组织、慈善信托提供融资、结算等金融服务。

第八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以依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慈善组织向社会提供服务,并依照有关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向社会公开相关情况。第八十四条 国家采取措施弘扬慈善文化,培育公民慈善意识。

学校等教育机构应当将慈善文化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国家鼓励高等学校培养慈善专业人才,支持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开展慈善理论研究。

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媒体应当积极开展慈善宣传活动,普及慈善知识,传播慈善文化。

第八十五条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为开展慈善活动提供场所和其他便利条件。

第八十六条 经受益人同意,捐赠人对其捐赠的慈善项目可以冠名纪念,法律、法规规定需要批准的,从其规定。

第八十七条 国家建立慈善表彰制度,对在慈善事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予以表彰。

第十章 监督管理

第八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对慈善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对慈善行业组织进行指导。

第八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对涉嫌违法的慈善组织,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慈善组织的住所或者慈善活动发生地进行现场检查;

(二)要求慈善组织作出说明,查阅、复制有关资料;

(三)向与慈善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调查与监督管理有关的情况;

(四)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可以查询慈善组织的金融账户;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措施。

第九十条 民政部门对慈善组织或者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检查或者调查时,检查人员或者调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当出示合法证件和检查、调查通知书。

第九十一条 慈善组织应当每年向其登记的民政部门报送工作报告,包括财务会计报告、开展募捐活动以及接受捐赠情况、慈善财产的管理使用情况、开展慈善项目情况。

第九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建立慈善组织及其负责人信用记录制度,并向社会公布。

民政部门应当建立慈善组织评估制度。鼓励和支持第三方机构对慈善组织进行评估,并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第九十三条 慈善行业组织应当建立健全行业规范,加强行业自律。第九十四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发现慈善组织、慈善信托有违法行为的,可以向民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或者慈善行业组织投诉、举报。民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或者慈善行业组织接到投诉、举报后,应当及时调查处理。国家鼓励公众、媒体对慈善活动进行监督,对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骗取财产或者慈善组织、慈善信托违法违规行为予以曝光,发挥舆论和社会监督作用。

第十一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五条 慈善组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民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限期停止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登记证书:

(一)未按照慈善宗旨开展慈善活动的;

(二)未依法履行信息公开义务的;

(三)未依法报送工作报告的;

(四)泄露捐赠人、志愿者、受益人个人隐私的。

第九十六条 慈善组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民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限期停止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登记证书;有违法所得的,由民政部门予以收缴,转给宗旨相同或者相近的慈善组织;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私分、挪用或者侵占慈善财产的;

(二)开展慈善活动的支出以及管理成本的标准不符合规定的;

(三)违反本法第十四条规定造成慈善财产损失的;

(四)擅自改变捐赠财产用途的;

(五)将不得用于投资的财产用于投资的;

(六)接受附加违反法律法规或者社会公德条件的捐赠的。

第九十七条 开展募捐活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民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停止募捐活动;对违法募集的财产,责令退还捐赠人;难以退还的,由民政部门予以收缴,转给其他慈善组织用于慈善目的;对有关组织或者个人可以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一)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开展公开募捐的;

(二)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未履行本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的验证义务的;

(三)向单位或者个人摊派或者变相摊派的;

(四)妨碍公共秩序、企业生产或者人民生活的。

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未履行本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的验证义务的,由其主管部门依法给予处罚。

前两款规定的行为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第九十八条 慈善组织不依法向捐赠人出具捐赠票据、不依法出具志愿服务记录证明或者不依法答复捐赠人对其捐赠财产使用信息查询要求的,由民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限期停止活动。

第九十九条 慈善组织弄虚作假骗取税收优惠的,由税务部门依法查处,情节严重的,由民政部门依法吊销登记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一百条 慈善组织从事、资助危害国家安全或者社会公共利益活动的,由有关机关依法查处,情节严重的,由民政部门依法吊销登记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一百零一条 慈善组织担任慈善信托的受托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民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有违法所得的,由民政部门予以收缴,转给宗旨相同或者相近的慈善组织或者其他慈善信托;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一)将信托财产及其收益用于非慈善目的的;

(二)未按照规定将信托事务处理情况及财务状况向民政部门报告或者未向社会公开的。

第一百零二条 慈善服务过程中,因慈善组织或者志愿者过错造成受益人、第三人损害的,慈善组织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损害是由志愿者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慈善组织可以向其追偿。

志愿者在参与慈善服务过程中,因慈善组织过错受到损害的,慈善组织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损害是由不可抗力造成的,慈善组织应当给予适当补偿。第一百零三条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骗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依法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一百零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应当给予处分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依法履行信息公开义务的;

(二)摊派或者变相摊派捐赠任务,强行指定志愿者、慈善组织提供服务的;

(三)未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

(四)违法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处罚的;

(五)私分、挪用或者侵占慈善财产的;

(六)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第十二章 附

第一百零五条 城乡社区组织、单位可以在本社区、单位内部开展群众性互助互济活动。

第一百零六条 慈善组织以外的其他组织可以开展力所能及的慈善活动。第一百零七条 本法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中华人民共和国 慈善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

(2016年3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通过)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慈善组织

第三章 慈善募捐

第四章 慈善捐赠

第五章 慈善信托

第六章 慈善财产

第七章 慈善服务

第八章 信息公开

第九章 促进措施

第十章 监督管理

第十一章 法律责任

第十二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发展慈善事业,弘扬慈善文化,规范慈善活动,保护慈善组织、捐赠人、志愿者、受益人等慈善活动参与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进步,共享发展成果,制定本法。

第二条 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开展慈善活动以及与慈善有关的活动,适用本法。其他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三条 本法所称慈善活动,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捐赠财产或者提供服务等方式,自愿开展的下列公益活动:

(一)扶贫、济困;

(二)扶老、救孤、恤病、助残、优抚;

(三)救助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

(四)促进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发展;

(五)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六)符合本法规定的其他公益活动。

第四条 开展慈善活动,应当遵循合法、自愿、诚信、非营利的原则,不得违背社会公德,不得危害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第五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依法开展慈善活动。

第六条 国务院民政部门主管全国慈善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慈善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相关工作。

第七条 每年9月5日为“中华慈善日”。

第二章 慈善组织

第八条 本法所称慈善组织,是指依法成立、符合本法规定,以面向社会开展慈善活动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组织。

慈善组织可以采取基金会、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等组织形式。

第九条 慈善组织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以开展慈善活动为宗旨;

(二)不以营利为目的;

(三)有自己的名称和住所;

(四)有组织章程;

(五)有必要的财产;

(六)有符合条件的组织机构和负责人;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条 设立慈善组织,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登记,民政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决定。符合本法规定条件的,准予登记并向社会公告;不符合本法规定条件的,不予登记并书面说明理由。

本法公布前已经设立的基金会、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等非营利性组织,可以向其登记的民政部门申请认定为慈善组织,民政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决定。符合慈善组织条件的,予以认定并向社会公告;不符合慈善组织条件的,不予认定并书面说明理由。

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登记或者认定期限的,报经国务院民政部门批准,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六十日。

第十一条 慈善组织的章程,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并载明下列事项:

(一)名称和住所;

(二)组织形式;

(三)宗旨和活动范围;

(四)财产来源及构成;

(五)决策、执行机构的组成及职责;

(六)内部监督机制;

(七)财产管理使用制度;

(八)项目管理制度;

(九)终止情形及终止后的清算办法;

(十)其他重要事项。

第十二条 慈善组织应当根据法律法规以及章程的规定,建立健全内部治理结构,明确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开展慈善活动。

慈善组织应当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建立健全会计监督制度,并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

第十三条 慈善组织应当每年向其登记的民政部门报送工作报告和财务会计报告。报告应当包括开展募捐和接受捐赠情况、慈善财产的管理使用情况、慈善项目实施情况以及慈善组织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情况。

第十四条 慈善组织的发起人、主要捐赠人以及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慈善组织、受益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慈善组织的发起人、主要捐赠人以及管理人员与慈善组织发生交易行为的,不得参与慈善组织有关该交易行为的决策,有关交易情况应当向社会公开。

第十五条 慈善组织不得从事、资助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不得接受附加违反法律法规和违背社会公德条件的捐赠,不得对受益人附加违反法律法规和违背社会公德的条件。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慈善组织的负责人: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

(二)因故意犯罪被判处刑罚,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未逾五年的;

(三)在被吊销登记证书或者被取缔的组织担任负责人,自该组织被吊销登记证书或者被取缔之日起未逾五年的;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七条 慈善组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终止:

(一)出现章程规定的终止情形的;

(二)因分立、合并需要终止的;

(三)连续二年未从事慈善活动的;

(四)依法被撤销登记或者吊销登记证书的;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终止的其他情形。

第十八条 慈善组织终止,应当进行清算。

慈善组织的决策机构应当在本法第十七条规定的终止情形出现之日起三十日内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并向社会公告。不成立清算组或者清算组不履行职责的,民政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

慈善组织清算后的剩余财产,应当按照慈善组织章程的规定转给宗旨相同或者相近的慈善组织;章程未规定的,由民政部门主持转给宗旨相同或者相近的慈善组织,并向社会公告。

慈善组织清算结束后,应当向其登记的民政部门办理注销登记,并由民政部门向社会公告。

第十九条 慈善组织依法成立行业组织。

慈善行业组织应当反映行业诉求,推动行业交流,提高慈善行业公信力,促进慈善事业发展。

第二十条 慈善组织的组织形式、登记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第三章 慈善募捐

第二十一条 本法所称慈善募捐,是指慈善组织基于慈善宗旨募集财产的活动。

慈善募捐,包括面向社会公众的公开募捐和面向特定对象的定向募捐。

第二十二条 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应当取得公开募捐资格。依法登记满二年的慈善组织,可以向其登记的民政部门申请公开募捐资格。民政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决定。慈善组织符合内部治理结构健全、运作规范的条件的,发给公开募捐资格证书;不符合条件的,不发给公开募捐资格证书并书面说明理由。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自登记之日起可以公开募捐的基金会和社会团体,由民政部门直接发给公开募捐资格证书。

第二十三条 开展公开募捐,可以采取下列方式:

(一)在公共场所设置募捐箱;

(二)举办面向社会公众的义演、义赛、义卖、义展、义拍、慈善晚会等;

(三)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发布募捐信息;

(四)其他公开募捐方式。

慈善组织采取前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方式开展公开募捐的,应当在其登记的民政部门管辖区域内进行,确有必要在其登记的民政部门管辖区域外进行的,应当报其开展募捐活动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备案。捐赠人的捐赠行为不受地域限制。

慈善组织通过互联网开展公开募捐的,应当在国务院民政部门统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台发布募捐信息,并可以同时在其网站发布募捐信息。

第二十四条 开展公开募捐,应当制定募捐方案。募捐方案包括募捐目的、起止时间和地域、活动负责人姓名和办公地址、接受捐赠方式、银行账户、受益人、募得款物用途、募捐成本、剩余财产的处理等。

募捐方案应当在开展募捐活动前报慈善组织登记的民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五条 开展公开募捐,应当在募捐活动现场或者募捐活动载体的显著位置,公布募捐组织名称、公开募捐资格证书、募捐方案、联系方式、募捐信息查询方法等。

第二十六条 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基于慈善目的,可以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由该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并管理募得款物。

第二十七条 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应当对利用其平台开展公开募捐的慈善组织的登记证书、公开募捐资格证书进行验证。

第二十八条 慈善组织自登记之日起可以开展定向募捐。

慈善组织开展定向募捐,应当在发起人、理事会成员和会员等特定对象的范围内进行,并向募捐对象说明募捐目的、募得款物用途等事项。

第二十九条 开展定向募捐,不得采取或者变相采取本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方式。

第三十条 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需要迅速开展救助时,有关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协调机制,提供需求信息,及时有序引导开展募捐和救助活动。

第三十一条 开展募捐活动,应当尊重和维护募捐对象的合法权益,保障募捐对象的知情权,不得通过虚构事实等方式欺骗、诱导募捐对象实施捐赠。

第三十二条 开展募捐活动,不得摊派或者变相摊派,不得妨碍公共秩序、企业生产经营和居民生活。

第三十三条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开展募捐活动,骗取财产。

第四章 慈善捐赠

第三十四条 本法所称慈善捐赠,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基于慈善目的,自愿、无偿赠与财产的活动。

第三十五条 捐赠人可以通过慈善组织捐赠,也可以直接向受益人捐赠。

第三十六条 捐赠人捐赠的财产应当是其有权处分的合法财产。捐赠财产包括货币、实物、房屋、有价证券、股权、知识产权等有形和无形财产。

捐赠人捐赠的实物应当具有使用价值,符合安全、卫生、环保等标准。

捐赠人捐赠本企业产品的,应当依法承担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第三十七条 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开展演出、比赛、销售、拍卖等经营性活动,承诺将全部或者部分所得用于慈善目的的,应当在举办活动前与慈善组织或者其他接受捐赠的人签订捐赠协议,活动结束后按照捐赠协议履行捐赠义务,并将捐赠情况向社会公开。

第三十八条 慈善组织接受捐赠,应当向捐赠人开具由财政部门统一监(印)制的捐赠票据。捐赠票据应当载明捐赠人、捐赠财产的种类及数量、慈善组织名称和经办人姓名、票据日期等。捐赠人匿名或者放弃接受捐赠票据的,慈善组织应当做好相关记录。

第三十九条 慈善组织接受捐赠,捐赠人要求签订书面捐赠协议的,慈善组织应当与捐赠人签订书面捐赠协议。

书面捐赠协议包括捐赠人和慈善组织名称,捐赠财产的种类、数量、质量、用途、交付时间等内容。

第四十条 捐赠人与慈善组织约定捐赠财产的用途和受益人时,不得指定捐赠人的利害关系人作为受益人。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慈善捐赠违反法律规定宣传烟草制品,不得利用慈善捐赠以任何方式宣传法律禁止宣传的产品和事项。

第四十一条 捐赠人应当按照捐赠协议履行捐赠义务。捐赠人违反捐赠协议逾期未交付捐赠财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慈善组织或者其他接受捐赠的人可以要求交付;捐赠人拒不交付的,慈善组织和其他接受捐赠的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者提起诉讼:

(一)捐赠人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公开承诺捐赠的;

(二)捐赠财产用于本法第三条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的慈善活动,并签订书面捐赠协议的。

捐赠人公开承诺捐赠或者签订书面捐赠协议后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者家庭生活的,经向公开承诺捐赠地或者书面捐赠协议签订地的民政部门报告并向社会公开说明情况后,可以不再履行捐赠义务。

第四十二条 捐赠人有权查询、复制其捐赠财产管理使用的有关资料,慈善组织应当及时主动向捐赠人反馈有关情况。

慈善组织违反捐赠协议约定的用途,滥用捐赠财产的,捐赠人有权要求其改正;拒不改正的,捐赠人可以向民政部门投诉、举报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四十三条 国有企业实施慈善捐赠应当遵守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履行批准和备案程序。

第五章 慈善信托

第四十四条 本法所称慈善信托属于公益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慈善目的,依法将其财产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照委托人意愿以受托人名义进行管理和处分,开展慈善活动的行为。

第四十五条 设立慈善信托、确定受托人和监察人,应当采取书面形式。受托人应当在慈善信托文件签订之日起七日内,将相关文件向受托人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备案。

未按照前款规定将相关文件报民政部门备案的,不享受税收优惠。

第四十六条 慈善信托的受托人,可以由委托人确定其信赖的慈善组织或者信托公司担任。

第四十七条 慈善信托的受托人违反信托义务或者难以履行职责的,委托人可以变更受托人。变更后的受托人应当自变更之日起七日内,将变更情况报原备案的民政部门重新备案。

第四十八条 慈善信托的受托人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应当按照信托目的,恪尽职守,履行诚信、谨慎管理的义务。

慈善信托的受托人应当根据信托文件和委托人的要求,及时向委托人报告信托事务处理情况、信托财产管理使用情况。慈善信托的受托人应当每年至少一次将信托事务处理情况及财务状况向其备案的民政部门报告,并向社会公开。

第四十九条 慈善信托的委托人根据需要,可以确定信托监察人。

信托监察人对受托人的行为进行监督,依法维护委托人和受益人的权益。信托监察人发现受托人违反信托义务或者难以履行职责的,应当向委托人报告,并有权以自己的名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五十条 慈善信托的设立、信托财产的管理、信托当事人、信托的终止和清算等事项,本章未规定的,适用本法其他有关规定;本法未规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的有关规定。

第六章 慈善财产

第五十一条 慈善组织的财产包括:

(一)发起人捐赠、资助的创始财产;

(二)募集的财产;

(三)其他合法财产。

第五十二条 慈善组织的财产应当根据章程和捐赠协议的规定全部用于慈善目的,不得在发起人、捐赠人以及慈善组织成员中分配。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私分、挪用、截留或者侵占慈善财产。

第五十三条 慈善组织对募集的财产,应当登记造册,严格管理,专款专用。

捐赠人捐赠的实物不易储存、运输或者难以直接用于慈善目的的,慈善组织可以依法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收入扣除必要费用后,应当全部用于慈善目的。

第五十四条 慈善组织为实现财产保值、增值进行投资的,应当遵循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投资取得的收益应当全部用于慈善目的。慈善组织的重大投资方案应当经决策机构组成人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政府资助的财产和捐赠协议约定不得投资的财产,不得用于投资。慈善组织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不得在慈善组织投资的企业兼职或者领取报酬。

前款规定事项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民政部门制定。

第五十五条 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活动,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章程的规定,按照募捐方案或者捐赠协议使用捐赠财产。慈善组织确需变更募捐方案规定的捐赠财产用途的,应当报民政部门备案;确需变更捐赠协议约定的捐赠财产用途的,应当征得捐赠人同意。

第五十六条 慈善组织应当合理设计慈善项目,优化实施流程,降低运行成本,提高慈善财产使用效益。

慈善组织应当建立项目管理制度,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监督。

第五十七条 慈善项目终止后捐赠财产有剩余的,按照募捐方案或者捐赠协议处理;募捐方案未规定或者捐赠协议未约定的,慈善组织应当将剩余财产用于目的相同或者相近的其他慈善项目,并向社会公开。

第五十八条 慈善组织确定慈善受益人,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得指定慈善组织管理人员的利害关系人作为受益人。

第五十九条 慈善组织根据需要可以与受益人签订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约定慈善财产的用途、数额和使用方式等内容。

受益人应当珍惜慈善资助,按照协议使用慈善财产。受益人未按照协议使用慈善财产或者有其他严重违反协议情形的,慈善组织有权要求其改正;受益人拒不改正的,慈善组织有权解除协议并要求受益人返还财产。

第六十条 慈善组织应当积极开展慈善活动,充分、高效运用慈善财产,并遵循管理费用最必要原则,厉行节约,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慈善组织中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基金会开展慈善活动的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百分之七十或者前三年收入平均数额的百分之七十;管理费用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百分之十,特殊情况下,管理费用难以符合前述规定的,应当报告其登记的民政部门并向社会公开说明情况。

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基金会以外的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活动的支出和管理费用的标准,由国务院民政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税务等部门依照前款规定的原则制定。

捐赠协议对单项捐赠财产的慈善活动支出和管理费用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第七章 慈善服务

第六十一条 本法所称慈善服务,是指慈善组织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人基于慈善目的,向社会或者他人提供的志愿无偿服务以及其他非营利服务。

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服务,可以自己提供或者招募志愿者提供,也可以委托有服务专长的其他组织提供。

第六十二条 开展慈善服务,应当尊重受益人、志愿者的人格尊严,不得侵害受益人、志愿者的隐私。

第六十三条 开展医疗康复、教育培训等慈善服务,需要专门技能的,应当执行国家或者行业组织制定的标准和规程。

慈善组织招募志愿者参与慈善服务,需要专门技能的,应当对志愿者开展相关培训。

第六十四条 慈善组织招募志愿者参与慈善服务,应当公示与慈善服务有关的全部信息,告知服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

慈善组织根据需要可以与志愿者签订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约定服务的内容、方式和时间等。

第六十五条 慈善组织应当对志愿者实名登记,记录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内容、评价等信息。根据志愿者的要求,慈善组织应当无偿、如实出具志愿服务记录证明。

第六十六条 慈善组织安排志愿者参与慈善服务,应当与志愿者的年龄、文化程度、技能和身体状况相适应。

第六十七条 志愿者接受慈善组织安排参与慈善服务的,应当服从管理,接受必要的培训。

第六十八条 慈善组织应当为志愿者参与慈善服务提供必要条件,保障志愿者的合法权益。

慈善组织安排志愿者参与可能发生人身危险的慈善服务前,应当为志愿者购买相应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第八章 信息公开

第六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健全慈善信息统计和发布制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在统一的信息平台,及时向社会公开慈善信息,并免费提供慈善信息发布服务。

慈善组织和慈善信托的受托人应当在前款规定的平台发布慈善信息,并对信息的真实性负责。

第七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开下列慈善信息:

(一)慈善组织登记事项;

(二)慈善信托备案事项;

(三)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名单;

(四)具有出具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票据资格的慈善组织名单;

(五)对慈善活动的税收优惠、资助补贴等促进措施;

(六)向慈善组织购买服务的信息;

(七)对慈善组织、慈善信托开展检查、评估的结果;

(八)对慈善组织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人的表彰、处罚结果;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公开的其他信息。

第七十一条 慈善组织、慈善信托的受托人应当依法履行信息公开义务。信息公开应当真实、完整、及时。

第七十二条 慈善组织应当向社会公开组织章程和决策、执行、监督机构成员信息以及国务院民政部门要求公开的其他信息。上述信息有重大变更的,慈善组织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开。

慈善组织应当每年向社会公开其工作报告和财务会计报告。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的财务会计报告须经审计。

第七十三条 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开其募捐情况和慈善项目实施情况。

公开募捐周期超过六个月的,至少每三个月公开一次募捐情况,公开募捐活动结束后三个月内应当全面公开募捐情况。

慈善项目实施周期超过六个月的,至少每三个月公开一次项目实施情况,项目结束后三个月内应当全面公开项目实施情况和募得款物使用情况。

第七十四条 慈善组织开展定向募捐的,应当及时向捐赠人告知募捐情况、募得款物的管理使用情况。

第七十五条 慈善组织、慈善信托的受托人应当向受益人告知其资助标准、工作流程和工作规范等信息。

第七十六条 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信息以及捐赠人、慈善信托的委托人不同意公开的姓名、名称、住所、通讯方式等信息,不得公开。

第九章 促进措施

第七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制定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向慈善组织、慈善信托受托人等提供慈善需求信息,为慈善活动提供指导和帮助。

第七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建立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慈善信息共享机制。

第七十九条 慈善组织及其取得的收入依法享受税收优惠。

第八十条 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捐赠财产用于慈善活动的,依法享受税收优惠。企业慈善捐赠支出超过法律规定的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当年扣除的部分,允许结转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境外捐赠用于慈善活动的物资,依法减征或者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第八十一条 受益人接受慈善捐赠,依法享受税收优惠。

第八十二条 慈善组织、捐赠人、受益人依法享受税收优惠的,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办理相关手续。

第八十三条 捐赠人向慈善组织捐赠实物、有价证券、股权和知识产权的,依法免征权利转让的相关行政事业性费用。

第八十四条 国家对开展扶贫济困的慈善活动,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

第八十五条 慈善组织开展本法第三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慈善活动需要慈善服务设施用地的,可以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划拨土地或者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慈善服务设施用地非经法定程序不得改变用途。

第八十六条 国家为慈善事业提供金融政策支持,鼓励金融机构为慈善组织、慈善信托提供融资和结算等金融服务。

第八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以依法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慈善组织向社会提供服务,并依照有关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向社会公开相关情况。

第八十八条 国家采取措施弘扬慈善文化,培育公民慈善意识。

学校等教育机构应当将慈善文化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国家鼓励高等学校培养慈善专业人才,支持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开展慈善理论研究。

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应当积极开展慈善公益宣传活动,普及慈善知识,传播慈善文化。

第八十九条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为开展慈善活动提供场所和其他便利条件。

第九十条 经受益人同意,捐赠人对其捐赠的慈善项目可以冠名纪念,法律法规规定需要批准的,从其规定。

第九十一条 国家建立慈善表彰制度,对在慈善事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予以表彰。

第十章 监督管理

第九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对慈善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对慈善行业组织进行指导。

第九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对涉嫌违反本法规定的慈善组织,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慈善组织的住所和慈善活动发生地进行现场检查;

(二)要求慈善组织作出说明,查阅、复制有关资料;

(三)向与慈善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调查与监督管理有关的情况;

(四)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查询慈善组织的金融账户;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措施。

第九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对慈善组织、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检查或者调查时,检查人员或者调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当出示合法证件和检查、调查通知书。

第九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建立慈善组织及其负责人信用记录制度,并向社会公布。

民政部门应当建立慈善组织评估制度,鼓励和支持第三方机构对慈善组织进行评估,并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

第九十六条 慈善行业组织应当建立健全行业规范,加强行业自律。

第九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慈善组织、慈善信托有违法行为的,可以向民政部门、其他有关部门或者慈善行业组织投诉、举报。民政部门、其他有关部门或者慈善行业组织接到投诉、举报后,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国家鼓励公众、媒体对慈善活动进行监督,对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骗取财产以及慈善组织、慈善信托的违法违规行为予以曝光,发挥舆论和社会监督作用。

第十一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八条 慈善组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吊销登记证书并予以公告:

(一)未按照慈善宗旨开展活动的;

(二)私分、挪用、截留或者侵占慈善财产的;

(三)接受附加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违背社会公德条件的捐赠,或者对受益人附加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违背社会公德的条件的。

第九十九条 慈善组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民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限期停止活动并进行整改:

(一)违反本法第十四条规定造成慈善财产损失的;

(二)将不得用于投资的财产用于投资的;

(三)擅自改变捐赠财产用途的;

(四)开展慈善活动的支出或者管理费用的标准违反本法第六十条规定的;

(五)未依法履行信息公开义务的;

(六)未依法报送工作报告、财务会计报告或者报备募捐方案的;

(七)泄露捐赠人、志愿者、受益人个人隐私以及捐赠人、慈善信托的委托人不同意公开的姓名、名称、住所、通讯方式等信息的。

慈善组织违反本法规定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予以处罚。

慈善组织有前两款规定的情形,经依法处理后一年内再出现前款规定的情形,或者有其他情节严重情形的,由民政部门吊销登记证书并予以公告。

第一百条 慈善组织有本法第九十八条、第九十九条规定的情形,有违法所得的,由民政部门予以没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一百零一条 开展募捐活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民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停止募捐活动;对违法募集的财产,责令退还捐赠人;难以退还的,由民政部门予以收缴,转给其他慈善组织用于慈善目的;对有关组织或者个人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一)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开展公开募捐的;

(二)通过虚构事实等方式欺骗、诱导募捐对象实施捐赠的;

(三)向单位或者个人摊派或者变相摊派的;

(四)妨碍公共秩序、企业生产经营或者居民生活的。

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未履行本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的验证义务的,由其主管部门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予以通报批评。

第一百零二条 慈善组织不依法向捐赠人开具捐赠票据、不依法向志愿者出具志愿服务记录证明或者不及时主动向捐赠人反馈有关情况的,由民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限期停止活动。

第一百零三条 慈善组织弄虚作假骗取税收优惠的,由税务机关依法查处;情节严重的,由民政部门吊销登记证书并予以公告。

第一百零四条 慈善组织从事、资助危害国家安全或者社会公共利益活动的,由有关机关依法查处,由民政部门吊销登记证书并予以公告。

第一百零五条 慈善信托的受托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民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有违法所得的,由民政部门予以没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一)将信托财产及其收益用于非慈善目的的;

(二)未按照规定将信托事务处理情况及财务状况向民政部门报告或者向社会公开的。

第一百零六条 慈善服务过程中,因慈善组织或者志愿者过错造成受益人、第三人损害的,慈善组织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损害是由志愿者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慈善组织可以向其追偿。

志愿者在参与慈善服务过程中,因慈善组织过错受到损害的,慈善组织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损害是由不可抗力造成的,慈善组织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第一百零七条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骗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依法查处。

第一百零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依法应当给予处分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一)未依法履行信息公开义务的;

(二)摊派或者变相摊派捐赠任务,强行指定志愿者、慈善组织提供服务的;

(三)未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

(四)违法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处罚的;

(五)私分、挪用、截留或者侵占慈善财产的;

(六)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一百零九条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二章 附则

第一百一十条 城乡社区组织、单位可以在本社区、单位内部开展群众性互助互济活动。

第一百一十一条 慈善组织以外的其他组织可以开展力所能及的慈善活动。

第一百一十二条 本法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慈善法知识竞赛试题

慈善法知识竞赛试题

一、单选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于()施行。A.2016年3月16日 B.2016年9月5日 C.2016年9月1日 D.2016年3月5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规定()为“中华慈善日”。A.3月1日 B.3月5日 C.9月1日 D.9月5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规定,设立慈善组织应当向()申请登记。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B.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C.国务院民政部门 D.其他部门 4.设立慈善组织,民政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内做出决定。A.15日 B.30日 C.60日 D.90日

5.因故意犯罪被判处刑罚,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未逾()年的,不可担任慈善组织的负责人。A.2 B.3 C.5 D.6

6.下列哪些资产不能依法享受税收优惠?()A.慈善组织及其取得的收入

B.捐赠实物、有价证券、股权和知识产权 C.受益人接受慈善捐赠

D.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捐赠财产用于慈善活动的 7.连续()年未从事慈善活动的慈善组织将被终止。A.1 B.2 C.3 D.5

8.在被吊销登记证书或被取缔的组织担任负责人,自该组织被吊销登记证书或被取缔之日起未逾()年的,不可担任慈善组织负责人。A.2 B.3 C.5 D.6

9.下列关于信息公开说法正确的是()。A.慈善项目实施周期超过四个月的,至少每两个月公开一次项目实施情况,项目结束后两个月内应当全面公开项目实施情况和募得款物使用情况

B.慈善项目实施周期超过六个月的,至少每两个月公开一次项目实施情况,项目结束后一个月内应当全面公开项目实施情况和募得款物使用情况

C.慈善项目实施周期超过四个月的,至少每两个月公开一次项目实施情况,项目结束后三个月内应当全面公开项目实施情况和募得款物使用情况

D.慈善项目实施周期超过六个月的,至少每三个月公开一次项目实施情况,项目结束后三个月内应当全面公开项目实施情况和募得款物使用情况

10.慈善组织决策机构应当在相应终止情形出现之日起()日内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并向社会公开。A.20 B.30 C.60 D.90

1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公开的慈善信息不包括()。

A.慈善信托备案事项 B.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公开的其他信息 C.国务院民政部门要求公开的其他信息 D.慈善组织登记信息

12.慈善信托受托人应当在慈善信托文件签订之日起()日内,将相关文件向受托人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备案。A.3 B.7 C.10 D.20

13.慈善信托的受托人应当每年至少()次将信托事务处理情况及财务状况向其备案的民政部门报告,并向社会公开。A.一 B.二 C.三 D.四

14.依法登记满()年的慈善组织,可以向其登记的民政部门申请公开募捐资格。A.1 B.2 C.3 D.5

15.慈善组织的重大投资方案应当经决策机构组成人员()以上同意。A.四分之三 B.五分之三 C.三分之二 D.二分之一

16.慈善组织中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社会团体开展慈善活动的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70%或前三年收入平均数额的()。A.60% B.70% C.80% D.90% 17.王某是某青少年基金会招募的长期志愿者,在开展暑期青少年慈善公益服务的过程中,由于王某的疏忽,使得某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不慎骨折,由此产生的医疗费用()。

A.由该青少年基金会承担 B.由王某承担 C.由该学生及其家长承担 D.由该青少年基金会和王某共同承担 18.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对慈善组织、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检查或调查时,检查人员或调查人员(),并应当出示合法证件和检查、调查通知书。

A.仅有一人 B.不得少于二人 C.不得少于三人 D.四人以上

19.某慈善组织的决策机构由15人组成,该组织拟用善款实施一项投资方案,现召开内部会议对投资方案进行表决,至少需()人同意,此投资方案方可通过。A.10 B.12 C.13 D.15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八十条规定,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捐赠财产用于慈善活动的,依法享受税收优惠。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我国企业实施捐赠的免税率是()。A.3% B.6% C.8% D.12%

2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规定,国家对开展()的慈善活动,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A.扶老救孤 B.扶贫济困 C.抗震救灾 D.保护环境

22.慈善组织应当积极开展慈善活动,充分、高效运用慈善财产,并遵循管理费用()原则,厉行节约,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A.最必要 B.最节约 C.最高效 D.最充分

23.某企业当年的利润总额为1000万元,通过某公募基金会捐款50万元,并取得公益性捐赠票据,该企业应缴纳所得税()元。

A.120万 B.250 万 C.237.5万 D.190万

24.国家建立()制度,对在慈善事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予以表彰。

A.慈善激励 B.慈善表扬 C.慈善促进 D.慈善表彰

25.某企业老板在一次慈善公益活动中公开承诺每年将捐赠50万元给当地慈善总会,用于救助本市的贫困大学生,现因遭遇经济危机,该企业濒临破产,并因此严重影响其生产生活状况,那么该企业老板()。A.必须继续履行捐赠义务 B.由当地慈善总会决定是否继续捐赠

C.向公开承诺捐赠地民政部门报告并向社会公开说明情况后,可不再履行捐赠义务 D.不予履行捐赠义务

26.某慈善组织拥有慈善资产共50万元,其中包括慈善组织发起人捐赠、资助的创始资产20万元,募集善款10万元,政府资助10万元,某爱心企业与该慈善组织签订捐赠协议捐赠用于救助贫困大学生的8万元,其他合法财产2万元,其中不得用于投资的财产为()元。A.18万 B.20万 C.30万 D.50万

27.慈善组织存在()情况并逾期不改的,会被民政部门吊销登记证书并予以公告。

A.私分、挪用、截留或侵占慈善财产 B.未依法履行信息公开义务 C.擅自改变捐赠财产用途 D.将不得用于投资的财产用于投资

28.慈善信托的受托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民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有违法所得的,由民政部门予以没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A.未依法履行信息公开义务的

B.未按照规定将信托事务处理情况及财务状况向民政部门报告或向社会公开的 C.从事、资助危害国家安全或社会公共利益活动的 D.泄露捐赠人、志愿者、受益人个人隐私的

29.某具有公募资格的基金会在其财务报告中指出,该基金会2014年总收入310万元,总支出280万元,2015年总收入300万元,总支出270万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规定,该基金会2015年开展慈善活动的管理费用不得超过()元。A.28万 B.30万 C.24万 D.27万 30.慈善组织自登记之日起可以开展()。A.公开募捐 B.非公开募捐 C.定向募捐 D.网络募捐

31.慈善募捐是指慈善组织基于()募集财产的活动。A.慈善活动 B.慈善宗旨 C.慈善项目 D.慈善工作

32.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个人基于()目的,可以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由该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并管理募得款物。A.非营利 B.慈善 C.人道 D.公益

33.濮阳市慈善总会是全市唯一一家具有()资格的社会团体。A.抵扣税 B.公益性税前扣除 C.减免税 D.税收优惠

34.慈善组织安排志愿者参与可能发生人身危险的慈善服务前,应当为志愿者购买相应的()保险。A.医疗 B.养老 C.人身意外伤害 D.工伤

35.慈善组织应当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建立建全()制度,并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

A.舆论监督 B.纪检监督 C.组织监督 D.会计监督

36.慈善组织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不得在()投资的企业兼职或领取报酬。A.政府 B.慈善组织 C.国有资产 D.私人捐赠

37.濮阳市慈善总会“慈善一日捐”项目曾荣获中华慈善总会()。A.突出贡献(项目)奖 B.中华慈善奖 C.优秀项目奖 D.先进项目奖

38.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对()进行监督检查,对慈善行业组织进行指导。A.慈善组织 B.慈善活动 C.慈善捐赠 D.慈善救助

39.慈善组织弄虚作假骗取税收优惠的,由()机关依法查处。A.民政 B.检察 C.税务 D.社团

40.濮阳市慈善总会()项目曾荣获“中华慈善突出贡献(项目)奖”。A.烛光救助行动 B.贫困学子圆梦工程 C.蓝天救助行动 D.慈善阳光班

二、多项选择题

41.开展慈善活动,应当遵循()原则。A.合法 B.自愿 C.诚信 D.非营利

42.发展慈善事业、弘扬慈善文化、规范慈善活动、保护()等慈善活动参与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进步,共享发展成果。

A.志愿者 B.捐赠人 C.受益人 D.企业家

43.慈善组织应当每年向其登记的民政部门报告以下哪些情况()。

A.募捐和接受捐赠情况 B.慈善财产和管理使用情况 C.慈善项目实施情况 D.工作人员工资福利情况 44.《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规定,慈善组织的组织形式包括()。A.基金会 B.营利性组织 C.社会服务机构 D.社会团体

45.国务院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鼓励支持与强化监督并重,推动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A.政府推动 B.专业运作 C.行政实施 D.公众参与 46.《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规定的慈善活动包括()。

A.促进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发展 B.扶贫、济困 C.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D.扶老、救孤、恤病、助残、优抚、福利事业 47.国家弘扬慈善文化,培育公民慈善意识所采取的措施包括()。A.教育机构将慈善文化纳入教育内容 B.支持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开展慈善理论研究 C.受益人接受慈善捐赠依法享受税收优惠 D.鼓励高校培养慈善专业人士

48.慈善组织确定慈善受益人,应当坚持()的原则,不得指定慈善组织管理人员的利害关系人作为受益人。A.公开 B.公允 C.公正 D.公平

49.慈善组织应当向社会公开的内容包括()。A.慈善组织登记事项 B.组织章 C.决策、执行、监督机构成员信息 D.国务院民政部门要求公开的其他信息 50.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基本原则是()。A.坚持改革创新 B.强化规范管理 C.确保公开透明 D.突出扶贫济困

51.政府鼓励社会各界以各类社会救助对象为重点,广泛开展()等慈善活动。A.扶老助残 B.赈灾救孤 C.扶贫济困 D.助学助医

52.慈善组织安排志愿者参与慈善服务时,应当考虑志愿者的()。A.年龄 B.文化程度 C.技能 D.身体状况

53.慈善组织为实现财产保值、增值进行投资时,不得用于投资的财产有()。A.发起人捐赠、资助的创始财产 B.政府资助的财产 C.捐赠协议约定不得投资的财产 D.慈善组织其他合法财产

54.慈善组织开展定向募捐,其募捐对象包括()。

A.定向募捐活动发起人 B.慈善组织理事会成员 C.社会公众 D.慈善组织理事会会员

55.慈善组织为实现财产保值、增值进行投资的,应当遵循()的原则,投资取得的收益应当全部用于慈善目的。

A.合法 B.盈利 C.安全 D.有效的 56.建立健全行业标准,增强行业()能力。A.自我管理 B.自我保护 C.自我监督 D.自我约束

57.要大力宣传各类善行善举,引导社会公众()。A.参与慈善 B.宣传慈善 C.关心慈善 D.支持慈善

58.支持新闻媒体对慈善组织、慈善活动进行监督,对违法违规及不良现象和行为进行(),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A.刊播 B.批判 C.曝光 D.纠正

59.完善公益广告等平台的管理办法,鼓励()为慈善组织的信息公开提供帮助支持和费用优惠。A.工商局 B.新闻媒体 C.民政局 D.报社 60.广泛(),方便群众就近就便开展募捐。

A.发展网络捐赠技术优势 B.创新发展慈善超市 C.设立社会捐助站点 D.做好社区群众工作 61.慈善募捐,包括()。

A.面向社会公众的公开募捐 B.亲友募捐 C.私下募捐 D.面向特定对象的定向募捐

62.开展公开募捐,应当在募捐活动现场或募捐活动载体的显著位置,公布募捐组织名称、公开()等。A.募捐信息查询 B.募捐资格证书 C.联系方式 D.募捐方案 63.开展募捐活动,不得摊派或变相摊派,不得妨碍()。A.居民生活 B.企业生产经营 C.公共秩序 D.公共卫生

64.慈善组织的财产包括()。

A.发起人捐赠、资助的创始财产 B.募集的财产 C.其他合法财产 D.不合法财产 65.开展志愿服务,应当尊重受益人、志愿者的人格尊严,不得侵害()的隐私。A.公众 B.志愿者 C.受益人 D.贫困者 66.信息公开应当()。A完整 B.真实 C.及时 D.全面

67.国家为慈善事业提供金融政策支持,鼓励金融机构为()提供融资和结算等金融服务。A.慈善组织 B.慈善信托 C.社会组织 D.社会保险

68.开展公开募捐,可以采取下列方式()。A.在公共场所设置募捐箱 B.举办面向社会公众的义演、义赛、义卖、义展、义拍、慈善晚会等 C.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发布募捐信息 D.其他公开募捐方式

69.慈善组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吊销登记证书并予以公告。()A.未按照慈善宗旨开展活动的 B.私分、挪用、截留或侵占慈善财产的

C.接受附加违反法律法规或违背社会公德条件的捐赠,或对受益人附加违反法律法规或违背社会公德的条件的

D.未经会员代表大会通过实施慈善项目

70.涉及()信息及捐赠人、慈善信托委托人不同意公开的姓名、名称、住所、通信方式等信息不得公开。A.个人隐私 B.国家秘密 C.亲属情况 D.商业秘密

71.慈善组织对募集的财产,应当()。A.登记造册 B.投资增值 C.严格管理 D.专款专用

72.慈善组织接受捐赠,应当()。

A.向捐赠人开具由财政部门统一监(印)制的捐赠票据 B.捐赠票据应当载明捐赠人 C.捐赠财产的种类及数量

D.慈善组织名称和经办人姓名、票据日期

73.对于经过社会救助后仍需要帮扶的救助对象,民政部门要及时与慈善组织、社会服务机构协商,实现政府救助与社会帮扶有机结合,做到()。A.互相联系 B.因情施救 C.各有侧重 D.互相补充

74.经受益人同意,()对其捐赠的慈善项目可以冠名纪念,法律法规规定需要批准的,从其规定。A.某烟草公司 B.某火锅餐饮公司 C.某服装经营企业 D.某房地产开发商 75.捐赠人捐赠的财产应当是其有权处分的合法财产。捐赠财产包括()。A.货币 B.实物 C.房屋 D.有价证券

76.慈善组织根据需要可以与受益人签订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约定慈善财产的()等内容。A.数额 B.用途 C.途径 D.使用方式 77.慈善行业组织应当()促进慈善事业发展。A.推动行业交流 B.提高慈善行业公信力 C.反映行业诉求 D.做好行业表彰 78.我市“慈善一日捐”倡导()。A.盈利企业捐出一天的利润

B.机关部队、社会团体、事业单位捐出一年中一天节约的开支 C.干部职工捐出一天的工资 D.学生捐出一天的零花钱

79.慈善组织在()的情况下,其直接负责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有可能被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A.不依法向捐赠人开具捐赠票据 B.弄虚作假骗取税收优惠 C.从事、资助危害国家安全或社会公共利益 D.泄露捐赠人、志愿者、受益人个人隐私 80.慈善组织必须做到三个不得:()。A.不得从事资助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公益的活动 B.不得接受附加违反法律法规和违背社会公德条件的捐赠 C.不得从事违法募捐活动

D.不得对受益人附加违反法律法规和违背社会公德的条件

三、判断题

81.李某家人得了大病,无钱支付昂贵的医疗费,李某在网上求助属于违法行为。()82.《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公布前已设立的非营利组织,可向民政部门申请认定为慈善组织,民政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做出决定。()

83.慈善组织应当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84.慈善组织不得接受附加违反法律法规或违背社会公德条件的捐赠。()

85.慈善组织清算后的剩余财产,应当按照慈善组织章程的规定转给宗旨相同或相近的慈善组织。()86.慈善组织可在一定限度内将慈善财产在发起人、捐赠人及慈善组织成员中分配。()87.烟草企业可利用慈善捐赠来宣传烟草制品。()

88.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党委广泛动员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各类慈善活动,发挥示范带头作用。()89.慈善组织确定慈善受益人,可以指定慈善组织管理人员的利害关系人作为受益人。()90.《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中的“慈善”是大慈善概念。()91.国家对开展扶贫济困慈善活动不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

92.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假借慈善名义或假冒慈善组织骗取财政的,由公安机关依法查处。()93.城乡社区组织、单位不可以在本社区、单位内部开展群众性互助互济活动。()94.除了慈善组织外,信托公司亦可担任慈善信托的受托人。()

95.慈善组织应当记录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内容、评价等信息,并根据志愿者要求,无偿、如实出具志愿服务记录证明。()

96.积极探索金融资本支持慈善事业发展的政策渠道,不支持慈善组织为慈善对象购买保险产品。()97.有的组织可以以慈善名义敛财。()

98.主管全国慈善工作的是国务院民政部,地方是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99.依法登记满二年的慈善组织,可以向其登记的民政部门申请公开募捐资格。()

100.开展募捐活动,应当尊重和维护募捐对象的合法权益,保障募捐对象的知情权,不得通过虚构事实等方式欺骗、诱导募捐对象实施捐赠。()

第五篇:2016宿迁反家庭暴力法知识竞赛满分答案

2016宿迁反家庭暴力法知识竞赛满分答案

一、单选题(25道题,每题3分)

1.反家庭暴力工作应当

____________,保护当事人隐私。

*A、尊重受害人真实意愿

B、结合当事人亲属意见 C、结合当事人单位意见

D、结合当地派出所意见 2.________发现本单位工作人员有家庭暴力情况的,应当给予批评教育,并做好家庭矛盾的调解、化解工作。

*A、学校及幼儿园

B、各级政府

C、用人单位

D、人民调解组织 3.公安机关应当将告诫书送交 _______、______,并通知 _____、_____。

A、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加害人、受害人 B、加害人亲属、单位,受害人、受害人亲属 C、受害人、受害人亲属,加害人亲属、单位 D、加害人、受害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4.被撤销监护人资格的侵害人,自监护人资格被撤销之日起 _______内,可以书面向人民法院申请恢复监护人资格。

*A、三个月至一年

B、两个月至半年

C、一个月

D、60天

5.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______予以劝阻、调解。

*A、应当

B、可以

6.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家庭暴力身体受到严重伤害、面临人身安全威胁或者处于无人照料等危险状态的,_______应当通知并协助民政部门将其安置到临时庇护场所、救助管理机构或者福利机构。

*A、公安机关B、法院C、司法局D、检察院

7.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应当在 ________内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或者驳回申请;情况紧急的,应当在 _______ 内作出。

A、48小时;24小时B、72小时;24小时C、48小时;12小时D、48小时;24小时 8.《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大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

通过,自 _____起施行。

A、2015年12月27日,2016年3月1日

B、2015年11月25日,2016年1月1日 C、2015年12月27日,2016年1月1日

D、2015年11月25日,2016年3月1日 9.何某(男,35岁)是某企业老总,王某(女,25岁)是某报社编辑,双方自由恋爱后于2005年3月登记结婚,并生育一子何某某(2岁)。双方婚后经常因琐事争吵,何某便经常将王某关押在卧室,不准其随意出行。后王某携小孩逃回娘家,双方一直处于分居状态。2009年5月何某诉至法院要求与王某离婚,并要求何某某由其抚养,王某出庭应诉不同意将小孩归男方抚养。

(2)法院经审理后,判决双方离婚,下面婚生子何某某的抚养权归属及理由正确的是?

*A、应判给男方,因为何某某也是男孩,随父亲生活更有利于小孩成长

B、应判给女方,因何某存在暴力行为不宜抚养子女且王某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C、应判给男方,因为男方经济基础好 D、应判给女方,因为女方年轻

10.家庭暴力案件证据的证明力不一,只有形成 _______,才能作为人民法院认定家庭暴力事实的证据。

*A、完整的证据链条B、书面报告C、固定证据D、书面陈述

11.公安机关将家庭暴力告诫书送交加害人、受害人,是对加害人进行书面的、正式的*A、引导B、警告和教育C、处罚

12.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不可以参照反家庭暴力法的规定执行。*A、对

B、错

13._______应当依法为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法律援助。

*A、人民法院B、司法局C、法律援助机构D、人民调解组织

14.人身安全保护令写入法律,从对加害人的事后惩罚变为对受害人的 _____。

*A、事后保护B、事中保护C、事前保护D、安抚

15.家庭暴力情节较轻,依法不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机关对加害人给予批评教育或者______。

*A、罚款B、拘留C、出具告诫书D、警告

16.家庭暴力告诫是指公安机关对情节轻微不构成治安处罚的家庭暴力行为,督促加害人改正而作出的______。

*A、行政指导意见B、处罚决定C、行政决定D、处罚措施

17.何某(男,35岁)是某企业老总,王某(女,25岁)是某报社编辑,双方自由恋爱后于2005年3月登记结婚,并生育一子何某某(2岁)。双方婚后经常因琐事争吵,何某便经常将王某关押在卧室,不准其随意出行。后王某携小孩逃回娘家,双方一直处于分居状态。2009年5月何某诉至法院要求与王某离婚,并要求何某某由其抚养,王某出庭应诉不同意将小孩归男方抚养。

(1)何某经常将王某关押在家中卧室的行为,是否构成家庭暴力? A、构成B、不构成18.家庭暴力临时庇护场所的主要功能是。

*A、调解家庭矛盾

B、提供长期衣食住

C、营利性服务 D、为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临时生活帮助

19.如果当事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因为受到强制、威吓等原因无法亲自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其近亲属、公安机关、妇联、居委会等机构是否可以代为申请。如果当事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因为受到强制、威吓等原因无法亲自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其近亲属、公安机关、妇联、居委会等机构是否可以代为申请。

*是

20.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

*A、转介给妇联

B、及时出警

C、转介给当地居委会

D、通知当事人亲属 21.田某与其丈夫朱某(已故)共同生育四个子女。现田某已经丧失劳动能力,除每月的低保金280元外,无其他收入来源。田某一直在出朱某某之外的其他几个儿女处轮流居住。因其他几个子女住房紧张,田某便要求朱某某解决居住问题并支付赡养费。朱某某不满,经常对田某进行漫骂,并用白布写上“老不死的,你敢来我家就打死你”挂在自家门前的鸡圈上,并且经常拿着白布去田某处指给田某看,同时进行言语威胁和漫骂。田某因长期处于恐慌、担心的状态,遂诉至法院要求朱某某支付赡养费。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法院可以对朱某某采取的措施?

*A、训诫B、情节严重可进行罚款C、情节严重可进行拘留D、逮捕

22.何某(男,35岁)是某企业老总,王某(女,25岁)是某报社编辑,双方自由恋爱后于2005年3月登记结婚,并生育一子何某某(2岁)。双方婚后经常因琐事争吵,何某便经常将王某关押在卧室,不准其随意出行。后王某携小孩逃回娘家,双方一直处于分居状态。2009年5月何某诉至法院要求与王某离婚,并要求何某某由其抚养,王某出庭应诉不同意将小孩归男方抚养。

(3)王某要求何某向其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法院应否予以支持?

*A、应当支持,何某存在暴力行为存在一定的过错责任 B、不应支持,夫妻双方是平等的

23.家庭暴力临时庇护场所设立的主体是________

*A、乡镇人民政府B、民政部门C、县级或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D、社区居委会 24.反家庭暴力工作应遵循什么原则?

*A、教育为主,预防、矫治与惩处相结合B、预防为主,教育、矫治与惩处相结合 C、矫治为主,教育、预防与惩处相结合D、惩处为主,教育、矫治与预防相结合 25.人身安全保护令是由哪一个部门负责发出的?

*A、人民法院B、公安机关C、检查院D、民政局

26、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有效期是多长时间?

*A、不超过3个月B、不超过6个月C、不超过9个月D、不超过12个月

27、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构成犯罪的,依法 ________

*A、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B、追究刑事责任

C、拘留 28 被撤销监护人资格的加害人,应当继续负担相应的 _____、______、______

费用。

A、入学 婚嫁 抚养

B、赡养 入学 婚嫁

C、赡养 扶养 抚养 D、抚养 赡养

入学

29、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委会、村委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家暴或疑似遭受家暴,未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的,不承担任何责任。

*A、对

B、错

30、李某(女)与王某于1991年12月登记结婚,双方结婚后与王某父母同住,共同生活期间,王某父母曾因生活琐事殴打过李某;1995年7月5日,李某与王某发生争执后,王某赶到李某父母家,将李某父母的部分财物砸坏,并口头限制李某父母三日内将李某交出来;1995年7月9日,王某为吓唬李某携带利刀再次赶到李某父母家中,被李某家人发现后报警。

(1)王某砸坏李某父母的财物、口头限制李某父母三日内交出李某并在自行设定的时间内携刀前往李某父母处实施威胁的一系列行为,是否构成婚姻法中家庭暴力?

*A、构成 B、不构成

31、.负有反家庭暴力职责的 ________ 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人民警察B、人民法官C、国家工作人员D、民检察官

32、______、______、_____ 应当对收到告诫书的加害人、受害人进行查访,监督加害人不再实施家庭暴力。

*A、基层妇联、村民委员会、公安派出所

B、基层妇联、居民委员会、公安派出所 C、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公安派出所

D、基层妇联、乡镇府、公安派出所 33..人身安全保护令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英美法系国家专门为 _______而设立的民事法律救济途径。

*A、家暴侵害人

B、司法干预

C、事后惩罚

D、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

34、_______.应当做好家庭暴力受害人的诊疗记录。

*A、个人

B、公安机关

C、妇联

D、医疗机构

35.居委会、村委会、派出所是否应当对收到家庭暴力告诫书的加害人、受害人进行查访。

*A、可以但不必须

B、应当

36、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应当以书面方式提出;书面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

*A、对

B、错

37.人民调解组织应当 _________,预防和减少家庭暴力的发生。

*A、开展群众性自治活动

B、给予当事人批评教育 C、无条件进行人民调解

D、依法调解家庭纠纷 38___________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

*A、人民法院

B、公安机关

C、检察院

D、人民调解组织

39、人身安全保护令执行中,________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应当协助执行。

*A、妇联

B、人民法院

C、检察院

D、公安机关 40、“国际消除对妇女的暴力日”是哪一天?

*A、11月25日

B、6月28日

C、5月15日

D、3月8日

41、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______的妇女、重病患者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给予特殊保护。

A、孕期

B、生病

C、哺乳期

D、孕期和哺乳期 42、10.李某(女)与王某于1991年12月登记结婚,双方结婚后与王某父母同住,共同生活期间,王某父母曾因生活琐事殴打过李某;1995年7月5日,李某与王某发生争执后,王某赶到李某父母家,将李某父母的部分财物砸坏,并口头限制李某父母三日内将李某交出来;1995年7月9日,王某为吓唬李某携带利刀再次赶到李某父母家中,被李某家人发现后报警。

(3)李某在遇到上述情形时,哪种做法是不利于保护其自身合法权益的?

*A、拨打110报警,配合警方做好询问笔录

B、对王某的过激行为进行录音录像 C、对王某砸坏其父母的财产进行拍照

D、跪下乞求王某并放任王某的过激行为

43、申请人对驳回申请不服或者被申请人对人身安全保护令不服的,可以自裁定生效之日起 _______ 向作出裁定的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复议期间不停止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执行。

*A、20日内

B、15日内

C、10日内

D、5日内

44、对于已构成轻伤害犯罪的家庭暴力行为,受害人可以依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______。

*A、向人民法院自诉

B、向人民法院公诉

45、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对家庭暴力受害人 ______。

*A、减半诉讼费用

B、缓收、减收或者免收诉讼费用 C、正常收取诉讼费用

D、免收诉讼费用

46、监护人实施家庭暴力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根据被监护人的近亲属、居委会、村委会、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等有关人员或单位的申请,依法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另行指定监护人。

*A、对

B、错 47、15._________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妇女联合会应当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纳入业务培训和统计工作。

*A、乡镇以上

B、县级以上

C、市级以上

D、省里以上

48.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主要包括监护、抚养、寄养、______ 关系等情况

*A、同事

B、赡养

C、邻居

D、同居

49、.________ 的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反家庭暴力工作。

*A、市级以上人大立法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妇女儿童工作 C、县级以上人大监督

D、市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妇女儿童工作

50、国家禁止_______的家庭暴力。

*A、家庭内部

B、身体层面

C、任何形式

D、精神层面

51、家庭暴力情节较轻,依法不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机关对加害人给予批评教育或者 _________。

*A、罚款

B、拘留

C、出具告诫书

D、警告

52、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应当在各自工作范围内做哪些工作?

A、出具家暴告诫书

B、根据受害人申请,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 C、组织开展家庭美德和反家庭暴力宣传教育

D、给予施暴者行政处罚

53、李某(女)与王某于1991年12月登记结婚,双方结婚后与王某父母同住,共同生活期间,王某父母曾因生活琐事殴打过李某;1995年7月5日,李某与王某发生争执后,王某赶到李某父母家,将李某父母的部分财物砸坏,并口头限制李某父母三日内将李某交出来;1995年7月9日,王某为吓唬李某携带利刀再次赶到李某父母家中,被李某家人发现后报警。(2)下面那项情形不属于家庭暴力的范围?

A、殴打、捆绑

B、以关押等手段限制人身自由 C、以侮辱、谩骂或不给治病等手段反复长期进行精神折磨

D、夫妻之间的小打小闹

54、.田某与其丈夫朱某(已故)共同生育四个子女。现田某已经丧失劳动能力,除每月的低保金280元外,无其他收入来源。田某一直在出朱某某之外的其他几个儿女处轮流居住。因其他几个子女住房紧张,田某便要求朱某某解决居住问题并支付赡养费。朱某某不满,经常对田某进行漫骂,并用白布写上“老不死的,你敢来我家就打死你”挂在自家门前的鸡圈上,并且经常拿着白布去田某处指给田某看,同时进行言语威胁和漫骂。田某因长期处于恐慌、担心的状态,遂诉至法院要求朱某某支付赡养费。

(2)鉴于朱某某长期实施漫骂、言语威胁的行为,田某在诉讼期间能否向法院提出人身安全保护裁定的申请?

A、可以

B、不可以

55、被撤销监护人资格的侵害人,向人民法院申请恢复监护人资格,应当提交 ______。

A、工资证明

B、健康证明

C、相关证据

D、单位证明

二、多项选择题(5道题,每题5分)

1、根据婚姻法规定,有下列哪些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

[多选题]A、重婚的B、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C、实施家庭暴力的D、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2、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由 _____、______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多选题]A、申请人或被申请人居住地

B、家庭暴力发生地

C、家庭暴力报案地

D、申请人或被申请人所在单位

3、人民法院审理涉及家庭暴力的案件,可以根据公安机关 ____、______、_____

等证据,认定家庭暴力事实。* [多选题]A、警察警官证

B、出警记录

C、告诫书

D、伤情鉴定意见 4.被申请人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尚不构成犯罪的,人民法院 ________*

[多选题]A、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 B、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

C、应当给予训诫

D、二千元以下罚款

5、.家庭暴力()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多选题]A、受害人B、受害人的法定代理人C、近亲属D、受害人的单位

6、.以下哪些证据,可以作为家庭暴力案件证据。

* [多选题]A、当事人陈述B、手机短信C、悔过书D、施暴工具

7、根据婚姻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有下列哪些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

* [多选题]A、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B、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C、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D、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一年的

8、.家庭暴力告诫书的作用有

。*

[多选题]A、制止暴力B、固定证据C、预防暴力再次发生D、调解家庭矛盾

9.在家庭暴力的处置中,为了避免可能面临再次受到家庭暴力侵害,应当优先保护

_______、________ 的健康和安全。*

[多选题]A、民事行为能力人B、无民事行为能力人C、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10.家庭暴力临时庇护场所设立的方式主要有 *

[多选题]A、单独设立B、依托救助管理机构设立C、依托公安机关设立D、依托妇联设立11.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措施包括哪些? * [多选题]A、禁止被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

B、禁止被申请人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

C、责令被申请人迁出申请人住所

D、保护申请人人身安全的其他措施 12.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应当具备下列哪三个条件?

[多选题]A、有明确的被申请人B、有具体的请求

C、有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现实危险的情形

D、随便什么条件都可以 13.对家庭暴力加害人、受害人的心理辅导,可以通过以下哪几种方式

* [多选题]A、电话B、与个体和家庭当面进行C、网络D、采取团体辅导

14、哪些家庭暴力受害人可以依法适用人民法院免收诉讼费用范围。

* [多选题]A、残疾人无固定生活来源的B、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特困定期求助对象C、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无其他收入的D、属于国家规定的优抚、安置对象的

15、人民法院审理涉及家庭暴力的案件时,以下哪些可以作为认定家庭暴力事实的证据。

* [多选题]A、出警记录B、告诫书C、自己拍的受伤照片D、伤情鉴定意见

16、家庭暴力告诫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

[多选题]A、加害人的身份信息

B、家庭暴力的事实陈述

C、教育手段

D、禁止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

17、造成家庭暴力难以举证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

[多选题]A、举证难

B、认证难

C、作证难

D、认定难

18、反家庭暴力,是 ______、_______和_____ 的共同责任。*

[多选题]A、国家

B、社会

C、政府

D、每个家庭

19、家庭暴力的特征有哪些? *

[多选题]A、行为的隐蔽性

B、手段的多样性

C、后果的严重性

D、对象的广泛性

下载2016晋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知识竞赛满分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6晋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知识竞赛满分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知识竞赛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全国知识竞赛试题 1. 政府采购应当遵循( )原则。 答案:ABCD 2. 关于财政性资金,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答案:AC 3.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知识竞赛试题 单位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正确答案只有一个)。(3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立法基础是: A.中华民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十章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 (一)慈善事业法规与政策 1. 慈善组织 2. 慈善募捐与慈善捐赠 3. 慈善信托与慈善财产 4. 信息公开 5. 慈善事业促进措施 第二章 慈善组织 第八条 本法所......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草案)》的说明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草案)》的说明 ——2016年3月9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2016年03月10日 07:56:30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知识竞赛试题(范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知识竞赛试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1、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以下简称《残疾人保障法》),自( C )起施行。 A.200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知识竞赛试题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范文大全 (可编辑) 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知识竞赛试题 5 k j.oM文 章 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2018建平县国防教育知识竞赛满分答案

    2018建平县国防教育知识竞赛满分答案 1、《国防教育法》规定,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是的责任。 A、党委 B、政府 C、军事机关 D、全社会2、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 A、家庭的国......

    2018海口市环保知识竞赛满分答案

    2018海口市环保知识竞赛满分答案 一、选择题: 1.第2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 A、地球日B、世界环境日 C、保护臭氧层日D、节水日 2.如果电视播报的空气质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