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承家文化,延续家兴业旺,谱泽后世范文
传承家文化,延续家兴业旺,谱泽后世
家文化(家规、家训、家风),是一个家庭、家族的传统风尚,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是中华民族传承文明的缩影。它一般指一个家族传承恒久不变的精神规则,其侧重于对整个家族成员修身持家、自省自励的影响。更多资料:百姓通谱网
家规是指一个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一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也叫家法。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就是指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法律,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的规矩;这个家庭的规矩就相当于国家的法律。孟子曰:“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家庭要想兴旺发达,做人做事都要懂得讲规矩。家人违背家规就要像国民触犯法律一样受到处罚。
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道德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等,家训属于家庭美德的范畴。家国同构,一个家庭的家训相当于一个国家的道德标准,如曾国藩家训、朱子家训、颜氏家训等等。家训即是家人做人的道德标准,违背家训,就会遭受道德的谴责。
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也就是说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即构成了家风。顾名思义,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换一句话说,当一个家庭的家规、家训形成家庭的公众行为习惯即构成了家风,家风也就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家文化。家谱即是承载家文化的工具,互联网家谱是新一代承载家文化的工具。
家谱就是记述家族血缘集团世系的载体。这个定义包含了“记”和“述”两个方面的家谱。“记”的家谱主要指文字家谱;“述”的家谱主要指口传家谱。家谱,亦称族谱、宗谱、家乘、通谱、统谱、世谱、支谱、房谱等;主要分为书本家谱和非书本家谱;书本家谱即是书写、印刷在纸上装订成册的家谱;非书本家谱主要有:口传家谱、结绳家谱、甲骨家谱、青铜家谱、碑谱、塔谱、布谱、神轴图谱、光盘家谱、互联网家谱。
每个姓氏族谱都有记载姓氏家训、人物故事,是具有丰厚地域文化的宝藏,每一条家训、每一个人物背后,或许都有生动形象、蕴含宏富的故事。比如,曾氏的“孝”,吴氏的“让”,胡氏的“清慎”等,都有生动的故事,都有姓氏文化的独特印记。现在,有不少族谱家训有同质化的现象,其实最有价值的家训应该是独具特色的家训,是家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个性鲜明的唯一标记。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指导下,每个家庭在不违背国家法律、道德、文化的前提下制定现代家庭的家规、家训,形成良好家风;借助互联网家谱为工具传承家文化(家规、家训、家风),延续家兴业旺,谱泽后世。
第二篇:延续家兴业旺的三大传统:家规、家训、家风
延续家兴业旺的三大传统:家规、家训、家风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指导下,每个家庭在不违背国家法律、道德、文化的前提下制定现代家庭的家规、家训,形成良好家风;借助家谱为工具传承家文化(家规、家训、家风)延续家兴业旺,谱泽后世:实现幸福家庭的四大目标:和谐、文明、健康、富有。
家规:
家规是指一个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一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也叫家法。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就是指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法律,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的规矩;这个家庭的规矩就相当于国家的法律。孟子曰:“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家庭要想兴旺发达,做人做事都要懂得讲规矩。家人违背家规就要像国民触犯法律一样受到处罚。
家训:
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道德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等,家训属于家庭美德的范畴。家国同构,一个家庭的家训相当于一个国家的道德标准,如曾国藩家训、朱子家训、颜氏家训等等。家训即是家人做人的道德标准,违背家训,就会遭受道德的谴责。
家风:
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也就是说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即构成了家风。顾名思义,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换一句话说,当一个家庭的家规、家训形成家庭的公众行为习惯即构成了家风,家风也就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家文化。家谱即是承载家文化的工具,家谱是新一代承载家文化的工具。
第三篇:迎新春欣逢盛世乔迁新居和睦相处家兴业旺华厦生辉
迎新春欣逢盛世乔迁新居和睦相处家兴业旺华厦生辉,结良缘展望未来喜迎佳人夫妻恩爱子孝孙贤前程似景。
紫气东来沱江岸边铸就大厦乔迁新居左临右舍欢欢喜喜贺新岁,祥光永照茅草街头喜结良缘张灯结彩亲朋戚友热热闹闹迎佳人。
贺佳节乔迁新居欣逢盛世老慈幼睿家兴业旺华厦添喜气,结良缘喜迎淑女展望未来夫唱妇随子孝孙贤前程臻辉煌。
紫气东来沱江岸畔大厦铸就举家乔迁临里齐聚笑语欢歌贺新居新岁,祥光普照茅草街头鹊桥搭成比翼双飞亲朋团圆鸣炮奏乐迎佳节佳人。
盛世庆乔迁老慈幼睿家兴业旺华厦云蒸霞蔚,新春结良缘夫唱妇随子孝孙贤家庭人寿年丰。
第四篇:关于“关注文化发展,非遗保护传承——潍坊杨家埠村木版年画”的调查报告
关于“关注文化发展,非遗保护传承——潍坊杨家埠村木版年画”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及背景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创造积累的重要文化财富,它所包括的口头文学及其语言载体、传统表演艺术、民俗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知识与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及其相应的活动场所等,既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又是中华民族身份和中华文化主权的有力象征。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然而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正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价值与其保护与传承所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成正比。本文旨在利用大学生的独特视觉角度,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方法及其传承规律,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各种实践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让大家了解非物质文化当前的发展状况,呼吁大家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队伍中来!
二、调查时间
2013年1月21日——2013年1月25日
三、调查对象
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
摘要:
潍坊市的杨家埠村是风筝的故乡,也是中国木版年画产地之一。杨家埠木版年画,则是驰名中外,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并列齐名,被称为中国的三大年画产地。这里还分布明清时期典型的民间建筑四合院。在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中,有各种各样的民间艺术品陈列展出,题材广泛,花样繁多,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留连忘返。关键词:
杨家埠木版年画 开发利用
正文:
杨家埠不仅是鸢都著名风景区,也是中国三大木版年画盛产地之一,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淳朴鲜明的艺术风格而驰名中外。我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潍坊杨家埠人,对杨家埠的风土人情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对杨家埠的社会民俗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但先前也准备了详细的材料,作为一个杨家埠木版年画的传承者我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
说起山东潍坊市,我想很多人第一印象是潍坊的风筝特别漂亮,潍坊的木板年画色彩鲜艳,风格纯朴。其实,这也是潍坊杨家埠作为民俗旅游村的两个重要的特色艺术资源。杨家埠是潍坊市寒亭区的一个行政村,据我们杨家埠《杨氏宗谱》记载,杨家埠年画、风筝起源于明初,至今有600多年的历史,已被国务院确认为国家级非物质文
化遗产。杨家埠风筝被评为唯一的山东省著名商标产品。并且杨家埠在2002年被命名为“山东省历史文化名村”,2006年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56个最具民族特色的风景区”;有中国民俗风情第一村的美称。
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作为我国第一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艺术,它起源于民间,集中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艺术才能,凝结了广大劳动人民朴实的思想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杨家埠年画是潍坊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也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概括起来说:它的内容与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洋溢着浓厚而淳朴的乡土气息。在表现上具有概括性和象征性,常用浪漫和夸张的手法体现主题,而且诗画结合,它的构图完整、饱满、匀称,富有装饰性,造型夸张、粗壮、朴实,线条简炼、挺拔、流畅,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在欣赏这种木版年画时,可能你会觉得很土气,尤其是年轻人,但是如果你对木版年画有所深入了解,你会发现正是这种粗犷的风格以及艳丽的色彩才更好的突出了我们民族的特点,突出了我国北方农民的气质和风采,突出了我们山东人的纯朴和辛勤。杨家埠年画表现内容丰富多彩,有神像类、门神类、金童子、花鸟山水、戏剧人物、神话传说等,可谓应有尽有。在过去,科技不发达,信息很闭塞,这些年画,无论是为了辟邪纳福、游戏娱乐,还是描绘祥禽瑞兽、风景花卉,或者记载时事幽默、民俗民情,都为贫苦的广大农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这是一种时代的产物,无论在内容及形式上都有较高的艺术欣赏和史料收藏价值。为此,在1986年5月
份,建立了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其中收藏了大量的年画精品,在其后发展中又不断增加民间艺术展馆,丰富了内容,这其中包含了:杨家埠传统风筝和木板年画制作过程及成品的展示。另外在大观园中也可以到体验风筝扎制、年画印刷等乐趣,同时也可领略到几百年前杨家埠人的生活方式,体味杨家埠人古老的民俗、民间风情。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已发展为规模宏大,内容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民俗旅游中心,并且很好的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应该得到更好的研究、保护。大力培养接班人,做好对年画历史的保护,保护旧版年画,结合现代实际对年画进行创新,形成不失传统风格而又很好结合近代元素的木板年画,走商业化的道路,形成一条良性的产业链,才能真正适应现代社会,走入普通人家,被更多人欣赏接受。
对于杨家埠年画存在问题,个人建议潍坊政府应出台更加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建立更加严厉审核机构,对年画的制作、传承人和传承活动、及市场运作都能做到很好的监督,对于年画创新和改善,政府也应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比如建立奖励、鼓励制度。
我作为杨家埠木版年画的传承者,通过本次对杨家埠年画的深入调查,对杨家埠的风土人情及民俗文化有了更近一步的了解,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民俗文化的重要性,并加入到保护民俗文化的队伍中去,让民俗文化得到良好的继承,让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张殿英:《杨家埠木版年画》、《杨家埠风筝的形成与发展》 谢昌一:《杨家埠画店概述》
陈隶静:《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民间工艺的保护与开发》 山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