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考区导游词

时间:2019-05-14 16:56: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陕西省西安考区导游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陕西省西安考区导游词》。

第一篇:陕西省西安考区导游词

华清池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中国旅行社欢迎大家来到陕西观光游览,我是你们的导游人员小朱,在我身边的这位是司机李师傅,我们将共同协作为您服务,在这里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今天我们将要参观的是驰名中外的皇家园林——华清池。据史料记载,华清池有6000年的温泉使用史和3000年的皇家园林建筑师。华清池温泉因开发利用早,并备受历代帝王青睐,享有“天下第一温泉”的荣誉。

华清池位于西安以东30公里处的骊山脚下,骊山是秦岭的支脉,这里满山松柏,青翠欲摘,远远望去就像一匹青苍色的骏马,古代称青苍色为骊色,故名骊山。骊山晚照为关中八景之一,共有三峰,最高处为烽火台,3000年前西周晚期周幽王在此烽火戏诸侯,为博得美人褒姒一笑,而失去了王朝;周以后秦始皇在此修建骊山汤;汉武帝建汉离宫;唐太宗修建汤泉宫,唐高宗时改名温泉宫,到了唐代第七位皇帝玄宗李隆基时期,在原有宫殿建筑的基础上,大加修葺,环山数十里,建起了规模宏大的华清宫,又因其以温泉为特征,所以又称华清池,这一名称沿用至今。

今天的华清池是在清代建筑基础上经过多次修缮,扩建及发掘复原唐代遗址后形成的,占地面积仅为唐时的十分之一。这里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罗曼史的见证地,杨贵妃小名杨玉环,祖籍陕西华阴,生于山西永济,她天资聪颖,通音律善歌舞,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17岁便长得如花似玉,美若天仙,被唐玄宗册封为第十八子寿王李瑁妃。唐玄宗爱妃武惠妃病逝后,玄宗整日闷闷不乐,洞知玄宗心思的高力士便搜外宫选中了杨玉环。公元740年,唐玄宗在温泉宫召见杨玉环,拉开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罗曼史序幕。唐玄宗让杨玉环去做女道,赐道号太真,就此解除了杨玉环和李瑁的夫妻关系,公元745年,唐玄宗正式册封杨玉环为贵妃,因唐玄宗通音律,杨贵妃善歌舞,两人情投意合,使得玄宗对杨贵妃更是宠爱有加,真可谓是“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九龙湖风景区,因湖堤上有9个龙头而得名,体现出帝王的九五之尊。在九龙湖北边就是九龙湖的主体建筑“飞霜殿”,当冬天雪花飞舞时,独此殿前雪落为霜,故名飞霜殿,相传此殿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寝殿。飞霜殿的东边是“沉香殿”,西边是“宜春殿”,在它们的映衬下飞霜殿更显得富贵堂皇,端庄大度。从2007年开始,每年的4月至10月晚上8点30分在九龙湖上都会进行大型实景历史乐舞的表演《长恨歌》,乐舞是依据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长篇著作《长恨歌》改编,以真山真水的骊山为背景,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为主线,以各类实景为舞美元素,运用高科技手段,营造出星光闪烁的梦幻天空,给人以美得感受。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华清池的第二个区域——唐华清宫御汤遗址博物馆,有人说唐玄宗李隆基能年过半百仍然风流倜傥,杨玉环能始终三千宠爱在一身,都与他们经常沐浴温泉有很大的关系。1982年在清理唐代建筑遗址的时候,发现了“莲花汤、海棠汤、星辰汤、太子汤以及尚食汤”五个皇家汤池。1990年在此建成我国唯一的皇家汤池博物馆——唐华清池御汤遗址博物馆。

首先我们参观的是“莲花汤”,是专供唐玄宗李隆基沐浴的。是唐华清宫御汤中最有气势、最具代表性的汤池。它分为上下两个平面,上平面四角有一定的曲线变化,成写实的莲花状;下平面为规则的八边形,八边代表着大地的八个方向,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据《明皇杂录》记载,安禄山为取悦唐玄宗,去上等汉白玉雕成鱼、龙、飞燕和双莲花底座放于池中,供皇帝享用,可是唐玄宗刚一下水,随着水波的浮动,这些雕塑有的举鳞舞动,有的展翅飞翔,简直像活了一样,唐玄宗受到了惊吓,于是下令将石雕统统打磨掉,只留下双莲花底座,可能是为了反映唐玄宗与杨贵妃有“共浴莲花水永做并蒂莲”的美好愿望吧。

下面参观的是“莲花汤”,俗称“贵妃汤”,是专供杨贵妃沐浴的地方。因汤池平面似一朵盛开的海棠花而得名。池底正中有一进水口,上接莲花喷头,那是海棠花的花蕊,下与温泉总源相通,泉水因自然压力从花蕊中喷洒而出,类似于我们今天的淋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在此沐浴了近8个春秋,她沐浴时宛如海棠出水的娇媚姿态深受玄宗的宠爱,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就有“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的绝对写照。

现在看到的这个叫“星辰汤”是供唐太宗李世民沐浴的,星辰汤最初是一个露天的汤池,沐浴时可以看到日月星辰,因而得名。星辰汤是国内最大的御用汤池,因靠近温泉水源,所以水质最好,因此众多帝王将汤池建于此地,秦始皇的骊山汤,汉武帝的汉离宫等文化遗存都是在此发现的,所以这里也成为了华清池历史上沐浴皇帝最多的汤池。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专供官员沐浴的“尚食汤”和皇太子沐浴的“太子汤”等。

看罢了御汤遗址,我们现在来到了温泉总源处。骊山温泉是华清池的灵魂,骊山温泉水温43度,总流量每小时达112吨,温泉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人体的皮肤病、风湿病、关节炎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各位游客朋友,下面我们将参观环园。环园最早为临潼县令沈家桢的私家园林,院内既有江南园林的优雅秀丽,又有北方园林的宏伟大气。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西逃至西安,就曾住于此,中国近代史上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也发生在这里。

1936年10月、12月蒋介石先后两次下榻于环园五间厅,准备在此布置实施剿共事宜。蒋介石威逼张学良和杨虎城进攻陕北红军,张学良和杨虎城二位将军劝蒋介石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主张,联共抗日。在苦谏、哭谏都无济于事的情况下,决定实行兵谏。12月12日在此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扣押了蒋介石。西安事变爆发后,经过中国共产党的多方努力,蒋介石最终答应“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国共内战,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如今五间厅墙壁玻璃上累累的弹痕将永远铭记这段历史,华清池也因承载了这段历史而名载史册。

昔日的皇家禁苑、天子御汤,今日成了民众的游览胜地。华清池被列入我国第一批风景名胜区,同时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我的讲解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秦始皇陵博物苑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中国旅行社欢迎大家来到陕西观光游览,我是你们的导游人员小朱,在我身边的这位是司机李师傅,我们将共同协作为您服务,在这里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今天,我们参观的是秦始皇陵博物苑,这里有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它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遗址性博物馆,展出的文物主要是2000多年前的秦代兵马俑。在参观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秦始皇姓嬴名政,生于公元前259年,他13岁继位,22岁加冕亲政,39岁时,也就是公元前221年,终于“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消灭了东方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秦。统一以后,他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于是改王的称号为皇帝,并希望子孙万代世袭,故自称“始皇帝”。为了巩固统一,加强统治,他建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三公九卿官僚制度,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统一法律,统一文字,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统一车轨,修驰道,统一思想,焚书坑儒,北击匈奴筑长城,南平百越修灵渠。这一系列的措施,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第五次出巡的途中,暴病死于河北沙丘,葬于临潼骊山的陵墓之中。

秦始皇陵位于西安市以东35公里处风景秀丽的骊山脚下,整个陵区占地面积56.25平方公里,修陵时间长达37年之久,征发刑徒72万余人,动用了当时全国十分之一的财政收入。陵墓分为地面建筑与地地宫两部分,经历了2000多年,地面建筑已荡然无存,只剩下了一个高大的封土堆,而地宫却依然保存完好。据探测表明,秦陵的地宫就在封土堆的下面距离地面35米处,若是有朝一日,秦陵地宫可以开启,那将又会是一个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秦始皇陵有陪葬坑200多座,马厩坑100多座,兵马俑就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之一。

1974年3月29日,临潼县西杨村几位农民在距秦陵1.5公里处打井时,意外挖出了许多陶人碎片,后来经过考古学工作者探测,发现这里是一个长方形的兵马俑坑。1976年在此坑的北侧20米和25米处又分别发现了两处兵马俑坑。按照他们发现的顺序,分别命名为兵马俑一二三号坑,这一发现震惊中外。为了妥善保护这些罕见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物,国务院批准在三座俑坑的遗址上建立博物馆并对外开放,三座俑坑总面积2万多平方米,共可出土陶俑、陶马8000余件,是一个庞大的地下军阵,向我们真实的再现了当年“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的气势!1978年法国总统希拉克参观兵马俑以后留言说“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迹,秦兵马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兵马俑不算到中国。”这段话被广为流传,世界第八大奇迹已经成为了兵马俑的代名词,秦始皇陵以及兵马俑还被联合国教科书文组织宣布为世界文化遗产。

好了,那么现在我来到兵马俑的一号坑展厅,一号坑是整个军阵的主体,是三个坑俑中最大的一个,它东西长230米,宽62米,均深为5米,面积相当于两个足球场那么大,为坑道式土木建筑结构,经探测可出土陶俑6000余件,一号坑是由一个前锋、主体、侧翼、后卫四个部分组成的长方形军阵,前锋分为三排站咋俑坑最东端的长廊里,每排68件,共204件,陶俑均手持长兵器戈或戟;南北两侧和尾端分别站着一列面向外的武士俑,他们是方阵的两翼和后卫,担任着整个军阵的警戒任务,防止敌人旁敲侧击和背后偷袭;在由10道隔墙隔开的11个过道里,排列着38路面向东的纵队,每路中间都排列有驷马战车,而陶俑则全部身披铠甲,手持长兵器,他们是一号坑的主体。一号坑陶俑队形严密整齐,具有排山倒海之势,反映了秦军非凡的战斗力以及秦代工匠高超的工艺水平。参观到这里,有人会问,像这样气势恢宏的兵马俑,它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我们说到秦俑的制作过程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塑模结合,分段制作,入窑烧制,出窑彩绘。”烧制温度一般在950到1050摄氏度之间。

现在我们再去参观秦俑二号坑,二号坑位于一号坑东北端,它的面积为6000平方米,据推测可出土陶俑、陶马1300余件,木制战车89辆,二号坑是一个由步兵、骑兵、车兵、弩兵共同组成的曲尺型军阵,可以分为四个小阵;第一个小阵是弩兵阵,其中约160个铠甲俑作跪射状,170个铠甲俑作立射状,临阵时可以轮番射击使敌人难以靠近;第二个小阵是车兵阵,共有战车64乘,武士俑192件;第三个小阵是由战车、车兵、步兵、骑兵混编的纵阵;第四个小阵是由战车、鞍马、骑兵组成的骑兵阵。四个单元有机联系构成一个大阵,又可分为四个独立的小阵,能攻能守,灵活机动,反应迅速,是秦军中最具有战斗力的部队。游客朋友们,在二号坑北边展柜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尊兵俑,它就是鼎鼎大名的将军俑,秦俑坑8000多件陶俑中仅仅只有七尊将军俑。细心地朋友们应该注意到了,将军俑的甲衣胸背后、双肩共有八个花结,显示出他军阶的高贵,塑造了移位果敢睿智的秦军高级指挥官的形象。

我国古代的名将大多都是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那么秦始皇的这支地下军队,它的指挥中心又会是什么样的形式呢?相信三号坑的参观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三号坑是三座俑坑中最小的一座,面积仅为520平方米,共出土陶俑68件,陶马4匹,战车1辆。这里出土的陶俑都是环绕四壁,两两相向,面内而立,陶俑手中所持的是一种无刃兵器,叫做铜殳,铜殳在秦代是一种依仗型兵器,而一、二号坑出土的陶俑都是按照实战顺序排列的,它们手中所持的冰骑士剪、弩、戈、戟等实战兵器。在三号坑的北厢房内还发现了残鹿角一件,动物朽骨一堆,可能是专供战前占卜或祈祷用的。纵观三号坑的布局再结合史料,专家们得出了一致的结论:这里就是整个地下军队的指挥中心——军墓。1980年12月,在秦陵西侧20米处,发掘出了被誉为“奇中之奇,宝中之宝”的秦陵大型才回铜车马,秦陵彩绘铜车马分为前后两乘,前面这辆叫高车,后面的车叫安车,高车是起保护作用的兵车,安车则是主人乘坐的车子。两车都是按照真认真马的二分之一比例打造的,通体用青铜制作,配以金银饰件,再施以彩绘,是迄今为止考古史上发现的体型最大,结构最复杂,系驾体系最完整的一组陪葬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

我的讲解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希望我有限的解说给大家带来无限的收获和快乐!谢谢大家。

陕西历史博物馆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中国旅行社欢迎大家来到陕西观光游览,我是你们的导游人员小朱,在我身边的这位是司机李师傅,我们将共同协作为您服务,在这里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八百里秦川文物盛地,五千年历史古今名城”,这幅对联形象地道出了陕西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参观的是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它是一座国家级现代化大型博物馆。由张锦秋女士设计,是一组仿唐的建筑群,布局上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轴线对称,中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结构特点,着重突出了盛唐的风采。博物馆馆藏文物37万余件,它以3000余件精品文物,分为史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七个部分,三个陈列室,向我们系统的展示了陕西自115万年前的蓝田猿人时期到1840年鸦片战争之间100多万年的历史。

下面就请大家一起随我走进这座文明的殿堂,去感受中华民族沧桑古老而辉煌的历史。如果把我们陕西历史博物馆比作一本历史教科书的话,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这本书的序言部分。在我们面前的这尊高大的石雕走狮,它原立于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武则天的母亲杨氏的顺陵前,石狮造型雄伟,雕刻精美堪称“东方第一狮”。中国的石狮及狮子的雕刻艺术是由阿富汗传入的,因此这尊石狮不仅仅使我们陕西文化的反映,也是中西方文化交融的产物。在石狮的背后我们看到的巨幅照片,是奔腾咆哮的黄河以及广阔无垠的黄土高原,它是陕西人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是陕西历史文化的摇篮。

下面就请随我走进陕西古代史的第一个陈列室——史前时期。陕西是亚洲最早的人类起源地,这里展出的蓝田猿人头盖骨化石,距今约115万年,是我国目前发现的亚洲北部最早的直立人头骨化石。这里展出的大荔人头骨化石,则是我国迄今发现最完整的早起智人头骨化石。此外,展出的一些石器、石斧、石球以及尖底瓶等彩陶器,则又反映了处于仰韶文化时期的半坡人生产力已经大大的提高的证明。人们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开始了精神文明的追求,这里展出的“陶埙”是我国最早的吹奏乐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就进入了父系社会时期,龙山文化就是父系氏族文化的典型代表。龙山文化之后,历史进入了传说时代,黄帝就是这个时期一位杰出的领袖,他被尊为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黄帝之后,人类历史上又出现了三为杰出的领袖——尧、舜、禹。禹的儿子启建立了夏朝,于此中国便进入了奴隶制时期,夏王朝的政治中心在河南,而陕西主要是周族的形发展与兴盛。

下面就请大家随我去参观第二个阶段——周,这一时期也被称为青铜时代。青铜器是铜和锡的合金,因为颜色青灰而得名。这一时期最著名的青铜器就是鼎,鼎最初是一种炊具,也就是煮饭用的锅,后来随着礼乐制度的不断强化,鼎逐渐就成为权利和等级的象征。西周时期,鼎的使用有严格的规定: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而一般的老百姓是不能够使用鼎的。我们再来看一下这边的国宝级文物“多友鼎”,它是建国以来陕西地区出土铭文数量最多的鼎,共279个字,价值非常高,记载了多友在与猃狁的战争中多次取得胜利,周王对他予以重赏,于是便名人铸此宝鼎,作为纪念。这些铭文对研究当时周王朝与猃狁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西周时奴隶社会时期的顶峰,但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西周便走向了灭亡。

到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扫六合而荡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秦,为了加强统治,巩固统一,秦始皇下令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轨等,他还修筑了万里长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现在所看到这里展出的圆形方孔钱,是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所使用的货币——秦半两,它是我国古代三大货币之一,除了秦代的货币秦半两外,还有汉代的五铢钱和唐代的通宝钱,这些我们在后面都可以参观到。秦王朝的统治犹如昙花一现,只存在了短短的15年就灭亡了。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汉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汉族就是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中国的方块字也从这时起被称为汉字,正因如此,今天世界上仍有很多国家把“汉”作为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代称。大家先来看看这件国宝级文物“皇后玉玺”四个字,据推测,可能是汉代的吕后生前所用之物,也是迄今发现唯一的汉代皇后玉玺,它的出土为研究秦汉帝后玺音制度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展柜中的这件“鎏金银竹节铜薰炉”同样的也是件国宝级文物,是一个独特的九龙熏香炉,出土于茂陵附近,据推测可能是汉武帝送给他姐姐阳信公主及其丈夫卫青的礼物。

西汉末年,中国动荡混乱,出现了南北朝民族大融合时期,因此这一时期的文物具有浓厚的军事色彩和地域特点。这个文物叫做“马刺”,也叫刺马钉,不管怎样扔它,落地时总是三尖着地,一尖朝上,设计巧妙,它是对付骑兵有效的防御武器,据说是诸葛亮发明的。

走过动荡的魏晋南北朝,让我们步入我国封建社会最鼎盛时期——隋唐,这也是陕西历史文化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都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对后世的影响也非常深远,至今侨居海外的华人仍被称为“唐人”,他们居住的地方又被称为“唐人街”。唐长安城是在隋大兴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都城,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百万人口的国际化大都会,长安城分三部分,即宫城、皇外郭城,城中有十四条东西走向大街和十一条南北走向大街,将外郭城划分为108个区域,即108个坊,朱雀大街是长安城的中轴线,在当时的宽度为155米,东市和西市是当时唐长安城的主要商业区,也是国内外贸易的重要场所。唐代是金银器制造最成熟、最繁荣的时期,这件“兽首玛瑙杯”,是唐代唯一的一件俏色玉雕,整件玛瑙杯雕成了一个牛头形,牛头上一对兽角向后弯成优美的弧形,嘴角镶有金帽,可自由开启,使杯内的酒液流出,是一件高贵的艺术品。唐朝时,人们的文化娱乐活动也是非常的丰富,看这件“三彩骆驼载乐俑”,是历史博物馆18件国宝中唯一的三彩器物。骆驼的背上架有一个平台,平台上还有8个神态各异的乐师,其中7个男乐师面向外坐成一圈,手里分别拿着不同的乐器,个个神情专注,中间亭亭玉立着一位女子,似正在载歌载舞。唐代工匠们将艺术夸张和实际生活完美结合的技艺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下面参观的是最后一个陈列室——宋元明清,公元960年宋代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宋以后,元明清各代建都在南京和北京,政治中心的东移,使得陕西逐渐丧失了京都的地位,但仍然是封建王朝控制西西南的军事重镇,由于周秦汉唐的灿烂历史文化,这一时期的陕西还有一定发展势头。这一时期是我国瓷器的繁荣时期,除官窑外,各种风格的民窑也纷纷兴起,形成八大窑系,其中陕西铜川的耀州窑是北方青瓷的代表,宋代最为兴盛,留下了许多精美的文物,“青釉提梁倒灌壶”就是其中之一,已被定为国宝,壶把上雕着一只精美的凤凰,壶嘴上是一对正在哺乳的狮子,壶面雕刻着牡丹花,因此这个壶的独特之处在于壶盖、梁、身连为一体,注水时口在壶底中央。注水时将壶身倒反过来,水从壶嘴中流出为灌满,这时再将壶身翻正,壶嘴正常出水儿壶底不漏水。它运用了物理学中“联通容器内液面等高”的原理。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讲解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西安碑林博物馆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中国旅行社欢迎大家来到陕西观光游览,我是你们的导游人员小朱,在我身边的这位是司机李师傅,我们将共同协作为您服务,在这里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今天我们参观的是西安碑林博物馆,它是一座专题性艺术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三学街孔庙旧址,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量最大、名碑最多的一座艺术宝库,被誉为“石质书库”和“书法的故乡”。

西安碑林博物馆主要由孔庙、碑林和石刻艺术室三部分组成。走进博物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雕梁画栋的木牌坊,名叫“太和元气坊”,是明代万历年间修建的,原立于华山西岳庙,牌坊上所绘的和玺彩画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等级最高的彩画,正中的图案为二龙戏珠。在牌坊的南面是照壁,照壁上提有“孔庙”二字,是清末陕西著名书画家刘晖的墨迹。现在孔庙的门卫东西开,西门称“礼门”,东门称“义门”,其意是出入礼仪之门。牌坊的北面有泮池,按照我国古代的礼制,“天子之学曰辟雍,诸侯之学曰泮宫”,只有考中秀才的人才有资格进入泮宫学习深造,叫做“入泮”。泮池北边第一道门叫棂星门,棂星是主管科举取士的神。第二道门叫做戟门,为古代祭祀孔子时陈列仪仗兵器的地方。穿过戟门,东亭是“景云钟”,为国宝级文物,此钟铸造于唐。原挂在唐长安城景龙观的钟楼上,明朝时悬挂在西安钟楼上为全城人民报时。1953年移入西安碑林,景云钟是世界名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每年除夕辞旧迎新的钟声就是景云钟的声音。西亭是“大夏石马”,这匹马形象生动,浑厚有力,在吗的两条腿间还雕刻着一个被征服者。大夏是匈奴族建立的最后一个政权,属于东晋六国之一,由于统治时间短,战争频繁,留下的文物极少,所以这匹马就显得特别珍贵。

西安碑林因碑石从立如林而得名,始建于公元1087年,距今已有900余年的历史,现集中展出了汉魏至明清的碑石、墓志1000多件,共分为7个展室、6个墓志廊和一个碑亭对外展出。我们面前这座碑亭是专为陈列《石台孝经》修建的,匾额上的“碑林”二字出自清代著名的爱国将领林则徐之手。碑亭中的《石台孝经》碑为国宝级文物,《孝经》是孔子的学生曾参编撰的一部专门讲孝道的经书,唐天宝四年,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为《孝经》注解、作序并书写,命人刻碑,目的是表示自己要以孝来治理天下。碑额则是皇太子李亨用篆体书写的,此碑通高6米,由35块巨石组成,碑身由4石合成,碑冠刻有精致的蔓草和瑞兽的线刻画,整体造型端庄、风格独特、装饰华丽,被誉为碑林“迎客第一碑”。碑林第一展室陈列着《开石石经》,因刻于唐文宗开成二年而得名。它的内容包括儒家经典《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孝经》、《论语》、《尔雅》等十二部经书,这些儒家经典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必读书。唐代,由于印刷术不是很发达,为了避免文人学士在传抄中出现错误,并能永久保存,就把这些经书刻在石碑上,作为范本,供人们核对。《开成石经》是我国自东汉以来7次刻经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石经。清代又补刻了《孟子》合成“十三经”。

碑林第二展室主要陈列的是唐代一些著名书法家书写的名碑,历来都是人们学习书法的范本。其中有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皇甫诞碑》、欧阳通的《道因法师碑》、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和《颜氏家庙碑》、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唐代弘福寺怀仁和尚集王羲之的字刻成的世称千金贴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以及中外驰名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等传世佳作。《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为国宝级文物,“大秦”是中国古代对罗马帝国的称呼,“景教”是基督教聂斯托利派传入中国后的名称,此碑记载了当时基督教传入中国后150年间的情况,为我们研究唐代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在《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对面,我们可以看到这通《颜氏家庙碑》,是颜真卿72岁时为纪念他的父亲而立的,碑文记述了颜氏家族的世袭与功业,仅从文中“孔门达者七十二,颜氏有八”这句话,就可以看出颜氏家族的兴盛和荣耀,《颜氏家庙碑》是颜体步入辉煌与成熟的杰作。

第三展室陈列着历代各种书体名碑,其中包括篆、隶、楷、行、草等5种书体,通过这些碑石,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汉字演变的过程。这里的《曹全碑》是汉代碑石 中的精品,也是汉代隶书的代表作,为国宝级文物。它是当地百姓和官吏为纪念当时的合阳县令曹全而刻立的,碑文颂扬了曹全随军征战,战功显赫,为官清廉,造福一方,在碑石上还记载了汉末黄巾起义的一些情况,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第四展室主要陈列的是宋元明清一些著名书画家的诗文碑和绘图碑。《达摩面壁图》和《达摩东渡图》分别表现的是达摩在石洞中面壁九年创立禅宗和达摩一苇渡江的情景,刀法简洁流畅而准确,将达摩刻画的细致入微,入木三分。

第五展室陈列着宋、元、明、清各代的碑石,许多是涉及拔田、修渠、补城等内容,为研究当时社会史和地方史,甚至为研究碑林和文庙的发展史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第六展室陈列的是元、明、清各代的诗词歌赋碑石。第七展室陈列的是被称为“法帖之祖”的宋《淳化阁贴》。下面我们去参观石刻艺术室,石刻艺术室建于1963年,它收集了散存于陕西各地的西汉至唐代石刻70余件,主要分为陵墓石刻和宗教石刻两大类,按年代顺序陈列于此,著名的石刻作品有《东汉双兽》,李寿石椁及龟形墓志、《昭陵六骏》、北魏《皇兴造像》、唐代《老子像》等等,它们不仅在我国雕刻史上具有突出地位,而且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昭陵六骏》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纪念他征战时骑的六匹骏马,由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主持设计,雕刻件阎立德于贞观年十年完成,唐太宗亲自为每匹马写出赞语,由书法家欧阳询书写,刻于马头上方的空白处。六骏都是在战场上的真实写照,不仅反映出人马生死与共的深厚情谊,更展现处大唐创业的艰辛不易。遗憾的是“飒露紫”和“拳毛騧”于1914年流失美国,现存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其余四骏已经经历了千年的风霜雨雪,仍然形神兼备,栩栩如生,虽然是碑打成碎块后又对接起来的,但在它们身上,记载着历史的辉煌,同样也记载着历史的耻辱。参观了陵墓石刻之后,我们来看这边的宗教石刻。这件雕像是唐代雕刻的老君像,原是华清宫朝元阁的遗物,它采用上等汉白玉,以圆雕的手法雕凿而成,老君身穿开领道袍正襟危坐,表情严肃端庄,神态器宇轩昂,底座又是以华丽的牡丹为题材,显得吉祥富贵,已被定为国宝。

游客朋友们,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参观讲解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大雁塔及大唐芙蓉园景区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中国旅行社欢迎大家来到陕西观光游览,我是你们的导游人员小朱,在我身边的这位是司机李师傅,我们将共同协作为您服务,在这里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今天我们参观的是大雁塔路南端大慈恩寺内,大慈恩寺初名无漏寺,始建于公元589年的隋代,到了公元648年,太子李治为了追念慈母文德皇后的大恩大德,要求选择“挟带临泉,务尽形胜”之地,建造佛寺为其母祈求冥福,于是重修隋代无漏寺,并改名为大慈恩寺。唐代的大慈恩寺规模极大,占地面积342亩,有房间1897间,可容纳僧徒3000余人,慈恩寺的兽人主持就是被称为“法门领袖,民族脊梁”的玄奘法师,玄奘姓陈名祎,河南偃师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佛教翻译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公元627年,28岁的他独自一人前往印度学习佛学,先后在印度各地从事佛教研究长达17年之久,公元645年,玄奘西行取经归来,带回了大量的佛经、佛舍利以及佛像,受到了朝野和国人的隆重欢迎,公元648年12月,大慈恩寺初建落成,玄奘法师便被请到慈恩寺担任主持,继续翻译佛经并在此宣讲唯识宗的教义,使慈恩寺成为了唯识宗的祖庭。现在的大慈恩寺是在唐代大慈恩寺西院的遗址重新修建的,规模仅为唐时的七分之一,现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旅游景区。

好了,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大慈恩寺的门口,因为我国佛教寺院大多都建在深山密林之中,所以寺院的正门称为山门,山门也成三门,分别为无相门、无作门以及空门,象征着佛教的入门三解脱。走进山门,我们可以看到钟楼鼓楼二楼东西对峙,东边的钟楼内悬挂着一口明代的大铁钟,重约三万斤,上面铸有雁塔晨钟四个大字;西边的鼓楼内有一面直径约2米的大鼓,僧人们早晨敲钟,晚上击鼓,晨钟暮鼓,交相辉映。寺院的钟声每天敲108下,象征着破除人的108种烦恼,即“闻钟声,烦恼清。智慧长,菩提生。离地狱,出火坑。愿成佛,渡众生”就是说听到寺院的钟声,就可以消除一切烦恼,得到成佛了。

钟鼓楼的北面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佛教寺院的主体建筑,殿内供奉的是三身佛,中为法身佛毗卢遮那佛,西为报身佛卢舍那佛,东为应神佛释迦摩尼佛。三身佛的两侧是佛祖的两大弟子,东为迦叶,西为阿难。在两边有普贤菩萨像和文殊菩萨像,他们分别象征着真理和智慧,东西两侧还列坐有十八罗汉像。

大雄宝殿过去是法堂,法堂是为佛教徒讲经说法的地方,里面供奉的是阿弥陀佛,堂内墙壁上贴有三张拓片,中间的是玄奘负笈图,两侧是玄奘的两位弟子,圆测与窥基,圆测是新罗国的王孙,窥基是唐初名将尉迟恭的侄子,两位名门之后均拜玄奘为师,可见玄奘法师当时的名声之大,地位之高。

法堂的背后就是举世闻名的大雁塔了。大雁塔始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即公元652年,是由玄奘亲自设计并监督制造的,用以保存他从印度带回来的佛经与佛像,最初的塔为5层,砖表土心不可攀,后来武则天在位的时候,将它重新修建并增高至十层,唐后经战乱,大雁塔被毁坏,直到五代时又重新修建,改为七层,现在的大雁塔基本上就保留了这次修缮后的面貌,为楼阁式砖塔,塔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每层都建有砖拱门,塔南门东西两侧砖龛中,嵌有两方石碑,是李世民和李治分别撰写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述三藏圣教序记碑》,二碑均为唐初著名书法家褚遂良所书,被称为“二圣三绝碑”。

说到大雁塔,大家一定很想了解为何称它为大雁塔,大雁塔的得名,一是说西域称佛塔为“亘娑”,唐言为“雁”,故雁塔之名是由梵文音译过来的。另一说是出自于玄奘的《大唐西域记》所记载,说是有摩揭陀国有一个信奉小乘佛教的寺院,寺僧可食三净肉,有一天中午,一位僧人看见天空中有群大雁飞过,于是便开玩笑的说:“众僧人今日还没有肉吃午饭,如果菩萨有灵的话,应该知道的啊”话音刚落,之间领头的大雁突然折翅坠地,落在了这个僧人的脚下而亡,众僧大惊,随机明白了这定是菩萨化身前来教育他们的,于是便将此雁葬于院中,上建一塔取名雁塔,从此该信大乘佛教,不再吃肉。雁塔之名想必与此有关,还有一种说法就要提到雁塔提名了。

雁塔提名,它始于唐中宗神龙年间,进士张莒登塔提名,后文人们竞相效仿,在考取进士以后,都要登上雁塔将自己的姓名、籍贯和及第时间提留在雁塔的墙壁上,日后若是升为卿相还要用朱笔改写,雁塔提名被视为一生一大荣耀之事,白居易在考取进士后,就曾作诗道:“慈恩塔下提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表现了他少年得志的喜悦与自豪之情。

大家跟随我的脚步,继续往前走,在大雁塔的北面是玄奘三藏院,它是一组仿唐建筑群,于2000年建成并对外开放,玄奘三藏院由西院光明堂,中院大便觉堂和动员般若堂三部分组成。光明堂内以壁画的形式讲述了玄奘从出生到去西域求法的事迹;般若堂的壁画讲述的则是玄奘取经回国后,翻译佛经和培养人才的事迹;大便觉堂内供奉了玄奘的顶骨舍利和他的青铜坐像,工人们瞻仰的凭吊。墙壁上的汉白玉壁画,讲述的是《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经》的故事,具有很浓厚的佛教文化色彩。大雁塔的历史发生在曲江之地,下面我们就去参观曲江旅游区的其他几个著名的景点。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大雁塔北广场,只是一个以突出大雁塔、大慈恩寺以及大唐文化的主题广场,于2003年建成,由喷泉水景区,大唐盛世浮雕景区,大唐东、西步行街,唐诗园林区等组成,广场内有初建时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现已成为西安的“城市会客厅”和“城市名片”。

下面我们去参观大唐芙蓉园,大唐芙蓉园是在唐代芙蓉园遗址上修建的,完全仿照唐代皇家园林的建筑形式,于2005年建成并对游人开放,它占地面积近1000亩,总投资13亿人民币。内有紫云楼、凤鸣九天剧院、陆羽茶社、仕女馆等等许多仿唐建筑群,拥有全球最大的水幕电影,是我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大唐文化与风貌的主题公园,被誉为“盛唐主题天下第一园”。

在曲江,我们还可以参观曲江海洋馆,传说中薛平贵与王宝钏爱情故事的发生地寒窑以及平民身份埋葬的秦二世胡亥墓等。我的讲解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黄帝陵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中国旅行社欢迎大家来到陕西观光游览,我是你们的导游人员小朱,在我身边的这位是司机李师傅,我们将共同协作为您服务,在这里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今天我们参观的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黄帝陵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1公里的桥山之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陵墓001号,故称“天下第一陵”。黄帝陵的参观主要分为两部分:轩辕庙和天下第一陵。

在参观黄帝陵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黄帝本人。黄帝是距今5000年左右的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领袖。据古籍记载,黄帝为少典之子,姓公孙,因长于姬水,又姓姬。曾居于轩辕之丘,号轩辕。封于有熊,又号有熊氏。因崇尚土德,土为黄色,而被尊称为“黄帝”。黄帝一生功德卓越,他作兵器,制舟车,造弓箭,染衣裳,他的妻子能养蚕,令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命其臣大挠作干支,让乐官伶伦作乐器等等,后人以黄帝时代作为中华民族迈向文明社会的开始,所以,黄帝被尊为“人文初祖”。

下面请跟随我的脚步,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来祭拜我们的祖先。大家现在所处的位置是轩辕广场。这里是祭祀的起点,轩辕广场的地面是用秦岭天然河卵石铺就而成的,共计5000块,含义是代表着中华民族5000年的悠久历史。眼前的池子叫印池,相传是黄帝洗笔的地方。印池之水来自沮河。在古汉语中,沮通“祖”,故而沮河也被看成是祖先之河。夜晚来临,这里会出现“沮水月夜”的美丽景观。

现在我们所经过的这座桥叫轩辕桥。这座桥横跨印池,全场66米,宽8.5米,为全花岗岩石材建造,被誉为“中国近代全石材第一桥”。穿过轩辕桥,走过95级台阶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轩辕庙了,95级台阶,寓意黄帝“九五之尊”的崇高地位。进入庙门之后一株参天古柏映入眼帘,古柏枝干苍劲,苍翠欲滴,冠如华盖,郁郁葱葱。该树的年龄已约有4700年,相传是黄帝亲手栽植,所以称“黄帝手植柏”,柏树高19.3米,树围10.67米,当地有一句谚语:七楼八扎半,疙里疙瘩不上算,意思是七个人手拉手还搂不住树干,足以见得柏树的粗壮。这棵柏树被称为“世界柏树之父”,它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的见证。

来继续我们的参观,前面的亭子名为诚心亭,前来祭拜黄帝的人无论是贫富贵贱、身份高低,都会在这个亭子作停留,以便整理衣冠平静心情,以虔诚、崇敬的心去祭拜祖先。穿过诚心亭之后我们看到旁边有几块石碑,前面两块是“香港回归纪念碑”和“澳门回归纪念碑”,分别由特区首任执行长官董建华、何厚铧亲笔题写,旁边还有一块石碑是2000年9月,台湾光复祭祖团前来祭祖立的。再往前面的碑亭中陈列着一些重要碑刻,其中有孙中山先生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所作的祭词一首,它的祭词中写到“世界文明,唯有我先”,直至今日都牢牢的刻在人们心中,并一代一代的传诵着;这里还有蒋介石亲笔题写的“黄帝陵”三个大字;毛泽东在国共两党共同祭黄帝陵时亲笔撰写的祭文;及邓小平手书“炎黄子孙”四个大字等。看过碑文后,我们继续向里走会看到左手边有一块一米见方的青石块,石上刻着一副巨大的黄帝脚印。该石出土于黄陵县城东南的郭洼村。据说黄帝的的脚印共有三副,一副在河南,一副在山东,还有一副就在咱们黄陵。

下面呢,我们就来到了轩辕殿,这座大殿是祭祀轩辕黄帝的正殿,也是整个庙院的主体建筑,坐落在三层石台基之上,36根直径1.2米的整体花岗岩石柱托起大殿,显得古典沉稳。轩辕殿设有圆形天光的四坡屋顶,承天接地,有天圆地方之意,象征着中华祖先远古以来对宇宙世界的朴素认识,殿呈正方形,五色石铺底,寓意中华儿女遍布五湖四海,兴旺繁荣。大殿的门楣上悬挂着原国民党爱国将领程潜所题写的“人文初祖”四字大匾,殿内正中央的神龛中供奉着轩辕黄帝的全身浮雕像,石料采用墨玉雕成,石雕像黄帝沉稳站立,步履向东又回首望西,抬臂扬手,冠带简朴,着装无华。供奉黄帝的神龛四周以四神供奉,即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

轩辕庙的参观结束后,我们可以继续乘坐电瓶车到达桥山的半山腰,登上桥山。首先迎面看到的这通石碑名为“下马石”,上刻“文武百官到此下马”八个字,古代来祭拜的人,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为了表示对祖先的尊崇之意,到此都会下马落轿,步行登山至桥山祭祀。现在虽然交通工具发达,人们早已不再起码落脚,但凡乘车过来的也必须在此下车以示敬意。

进入山门,我们首先看到的这座遗址是“汉武仙台”,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刘彻率18万大军北征打了胜仗返回长安时专程回来拜祭祖先,为了表示虔诚,汉武帝命令大军一夜之间筑成高达13米多的祭台,第二天清晨亲自登顶膜拜,汉武帝的这次祭祀是历史上祭祀黄帝规格最高、祭祀规模最大的一次,汉武仙台也因此成为黄陵八景之一。

黄帝陵前有一祭亭,亭中立一大石碑,碑上有郭沫若题写的“黄帝陵”三个大字,在祭殿后面还有一块石碑,上刻有“桥山龙驭”四个字,画龙点睛地概括了黄帝在桥山乘龙升天的历史传说。

朋友们,前方这座陵冢就是我们的祖先——黄帝的安息之地,黄帝陵为黄帝的衣冠冢,封土高3.6米,周长48米,传说黄帝活了100多岁,天帝感其丰功伟绩,派一条巨龙接他升天,臣民们不愿黄帝离去,将他团团围住,慌乱间 人们扯下了黄帝的衣冠,靴子和佩剑,人们把黄帝的衣靴宝剑埋在这里,封土成冢作为纪念,这便是黄帝陵的衣冠冢说法的由来。但传说毕竟是传说,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中明确记载着“黄帝崩,葬桥山”,而且汉武帝等各代帝王均来此祭奠黄帝,所以这里是公认的黄帝陵所在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海外华人对黄帝敬仰之情的日益崇隆,黄陵的公祭活动从未间断,大家可以在此上香祭祖,拍照留念,黄帝陵时天下炎黄子孙共同的根,共同的精神家园,希望通过我的讲解可以让大家更多的了解我们的始祖轩辕黄帝,以此来缅怀始祖功德、传承文明。我的讲解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华山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中国旅行社欢迎大家来到陕西观光游览,我是你们的导游人员小朱,在我身边的这位是司机李师傅,我们将共同协作为您服务,在这里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游览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的华山,华山以险闻名天下,所以大家在游览的过程中务必要注意安全,切记小朱这句话“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

华山古称西岳,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西安城东120公里的华阴市以南。它南依秦岭,北临黄河,奇峰突兀,巍峨壮丽,以险峻称雄于世,现已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华山为花岗岩石山体,山体通白色,共有“东西南北中”五座山峰,山峰耸立入云,远而望去犹如一朵盛开的花朵,古代“花”与“华”相通,故名华山。华山的北峰最低,其余四座山峰呈东西走向排列,南峰最高,海拔2160米。

千百年来,华山以其雄伟的英姿吸引了众多游客,我们今天选择乘索道上山。虽然索道直至北峰,但“自古华山一条路”也绝非夸大,以前我们登华山必须经“玉泉院、青柯坪、千尺幢”才可以到达北峰,在青柯坪东侧有一块大石头,上刻“回心石”三个大字,从这里往上平坦的石板路就变为在峭壁上开凿的狭窄石梯,眼看山路盘旋而上,许多意志薄弱的朋友到了这里,就会望山兴叹无功而返。幸好在1996年直通北峰的索道修通后,为如今我们争取了更多的时间去领会华山五峰的奇险俊丽。就在今年的4月1日华山西峰索道也正式运营,让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方式来攀登华山,就请大家攒足精力,马上就到达北峰了。

各位旅客朋友,我们现在所在的北峰又名云台峰,是登临其它四峰的要冲,高虽不及其它四峰,但山势险峻,三面绝壁,只有一条山脊通向南面,名曰“苍龙岭”,形势十分险要,是易守难攻之地,“智取华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1946年6月,我人民解放军进入陕西,国民党残部逃窜至华山,企图借华山之险,负隅顽抗,解放军在华山老乡的指点下,用竹竿和绳子从绝境处登上北峰,全面歼灭守敌。同时在北峰这里也是知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老先生笔下“华山论剑”的所在之地。

游完北峰过了擦耳崖、登上天梯就来到了华山知名度最高的苍龙岭,苍龙岭因岭成苍黑色,蜿蜒盘旋,就像苍龙腾空因而得名,长百余米,道路两侧则是万丈深渊,行至此处无不心惊神摇,惊险万分,苍龙岭上还流传着唐代大文豪韩愈的一段故事。相传韩愈慕华山之名登华山,游完下山到苍龙岭时,因畏惧其险峻,将所带的诗书抛下山,并写下遗书与家人诀别,恰巧被砍柴的樵夫捡到后交于华阴县令,华阴县令亲自带人将韩愈救下山来,留下了这段韩愈畏险大哭,投书求救的故事。嘿嘿,现在就请大家扶好护栏咱们继续往前走,上行便是金锁关,因两侧的铁链处悬挂着各式各样的金锁,所有家庭、爱情、平安等等而得名。人们说“过了金锁关,又是一重天”,从这里可以看到“东南西中”四峰耸立,过了这里,大家会发现道路产生分叉,每条道路各通往相应的山峰。

经过跋涉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中峰,中峰又名玉女峰。为什么称之为玉女峰呢?这就得从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说起。传说春秋时,华山隐士萧史善吹洞箫,优美的箫声博得了秦穆公小女儿弄玉公主的爱慕使她放弃了舒适的宫廷生活,随着萧史在此隐居,多年后二人修道成仙,乘风而去。山上许多胜地也因此得名,有玉米洗头盆、舍身树等,由于这则美丽的爱情故事,华山在它博大、庄严、深沉之后又被赋予了一些浪漫与温柔。

经中峰,我们再来参观东峰。东峰又称朝阳峰,在此是观日出的最佳地方。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华山据传说是众神仙聚居的地方——为道家仙境,相传宋太祖赵匡胤与华山隐士陈抟老祖就在此下棋。陈抟是一个有道行的仙人,二人经过商议,赵匡胤以华山做赌注,结果输给了陈抟,按事先订立的条件,华山自此成为了道家的道场且永不纳粮。在东峰的东崖上,会发现有一天然的图案,大家看到了吗,像不像一只手掌?这就是著名的关中八景之首“华岳仙掌”,仙掌五指分明,纹理苍劲,据说远古时,华山与山西中条山拦住了黄河的去路,于是华山脚下便成了湖泊,老百姓是怨声载道,玉皇大帝知道后就派核审巨灵脚蹬中条山,手推华山才将两山推开一条峡谷,黄河水便向东奔腾而去,于是巨灵的手掌印便留在了东峰上,人称“仙掌”。

好了,我们再看华山的南峰,南峰又名落雁峰,据说因为山太高大雁到此必须落下歇息,故名落雁峰,是华山的最高峰,海拔2160米。峰顶有太上泉,池水青绿澄清,常年不竭,俗称仰天池,“太华绝顶”的石碑就立于池边,为华山的最高处,来到这里如临仙境,举目四望群山起伏,正如古诗所云“唯有天上在,更无山与齐。抬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这里四周都是松林,杂以贵柏,浓荫密闭,现在我们眼前看到的就是华山最为险要之处“长空栈道”,长空栈道悬空半壁,下临深渊,没有过人的胆量和坚定的意志,定是不敢一游的。

最后我们来到华山的最精华部分——西峰,西峰又称莲花峰,得名于峰顶翠云庙右侧的那块大石,其状如莲花,山峰奇拔俊俏,如刀切剑削,壁立千仞。此峰的最高处有“摘星台”,登台俯瞰,秦川茫茫,蓝天如洗,浩瀚无际。渭洛二水如银带,北望黄河细如丝。唐代大诗人李白观此景后曾写下“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的美丽诗句。现在我们看这边的巨石,名“斧劈石”,石身有一条0.66米宽的裂缝,关于这条裂缝也有一个感人的传说,想必大家都知道神话故事《宝莲灯》吧,玉皇大帝的小女儿三圣母与被玉帝打下凡世的金单玺相爱之后,结为夫妻。二郎神杨戬大骂其妹三圣母私配凡夫,违反天条,于是将三圣母压在华山西峰顶的巨石下面,后来三圣母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沉香,沉香长大成人得知真相后,来到华山,战胜杨戬,用斧头劈开了压在母亲身上的巨石救出母亲,全家得以团聚。这就是“沉香劈山救母”神话发生的地方。其实实际上呢,此石是自然开裂而成的。

华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中华、华夏”皆借华山而得名,同时这里也是著名的道教名山。亿万年来鬼斧神工,造就了华山惊险壮丽的自然景观,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的咏颂,使华山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说华山与华夏紧紧相连,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从关于华山的传说、掌故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不但博大、典雅、深沉、严肃,而且幽默、诙谐,甚至还有一丝浪漫与温柔,这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写照吗?

好了各位游客,今天的华山之旅就要结束了,希望此次之行能给您留下难忘的回忆,谢谢大家!

化觉巷清真寺

游客朋友们,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去化觉巷清真寺游览参观。化觉巷清真寺位于西安市鼓楼西北化觉巷内,始建于唐玄宗天宝年间(724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历经宋、元、明、清及新中国成立以后多次重修和扩建,现已形成占地1168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规模宏大,布局紧凑,庄严肃穆,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古建筑群。建筑特点体现了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具特色,保存最完整,最典型的中国式建筑风格的清真寺之一,也是中国的四大清真寺之一。正如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林初先生称赞的:“就保护而言,西安清真大寺不仅是伊斯兰教的第一,也是全国宗教建筑保护的第一,在世界范围内也应是数一数二的”。

伊斯兰教是穆罕默德于七世纪初在阿拉伯的麦加创立的,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传入中国,伊斯兰教寺院的建筑也于随后出现。清真寺阿拉伯语为“麦斯古德”意即“扣头处”,也就是教徒们礼拜的地方。

化觉巷清真寺为东西向建筑,共有五进院落。

第一进院东端正中是一座砖雕大照壁,它是全寺的起点。院中最醒目的是这座古香古色的木牌坊,建于明代中叶(17世纪初),牌坊高9米,三开间,琉璃瓦覆顶,高大宏伟,级别较高,牌坊正中悬挂“敕赐礼拜寺”匾额。院内南、北各有厢房三间,里面陈列着明、清时期的家具,其中南厢房内陈列着龙床一张,床身雕满各种龙的图案,工艺之细腻,艺术之精湛,为国内外罕见。房内还有西式沙发一对,是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逃亡西安时,从北京带来的,古色古香,文物价值极高。院子西侧为面宽物件的硬山式建筑,名叫“五间楼”。

穿过五间楼便进入二进院落,院中竖立一座明代四柱三间式石牌坊。牌坊中楣镌刻“天监在兹”,两翼各为“虔诚省礼”和“钦翼昭事”。石牌坊南侧立着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的《敕修清真寺碑》。碑阴为宋代书法家米芾手书“道法参天地”5个大字。北侧立着清代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的《敕修清真寺碑》、碑阴刻着明代书法家董其昌手书“敕赐礼拜寺”5个大字。他们的笔力遒劲,字体飘逸均为书法珍品。两通碑首均雕龙,形体高大,故称“冲天雕龙碑”,格外引人注目。

第三院落主要建筑为敕修殿。该殿建于宋代,是寺内现存最早的殿宇。明代嘉清年间重修时为寺院正门,此殿面宽3间,为单檐歇山式。殿内立有通石碑,其中,清雍正十年(1732年)用阿拉伯文刻成的《清真月碑》极为珍贵,碑的内容由寺内掌教小西宁编写。主要是用以推伊斯兰教封斋,开斋时间的。其它碑石是为寺内历史时期开学任职的阿訇等人亡后立的德行碑。殿内上方有两块牌匾,其中一块是慈禧太后于1901年给化觉巷清真寺提的“派衍天方”匾,另一块匾上题的是“古教清真”。院内正中矗立着一座三层坐檐。八角攒尖顶的“省心楼”巍峨挺拔,非常壮观,是宣礼者呼唤教徒礼拜的地方。在阿拉伯的清真寺中,“省心楼”在寺院四周的四个角的地方各建一座。化觉巷清真寺的“省心楼”建在寺院的中轴线上,而且只有一座,这正体现了中国建筑特色。院子南侧是宫殿,殿内正中悬挂着四幅用竹皮镶嵌的屏风,有宋代苏东坡、黄庭坚、米芾、岳飞的书法真迹,是及其珍贵的艺术珍品。条幅下方陈放着“英雄独立榻”,寓意“英雄的象征”。殿内装置着长安八景图案的格扇。院北侧是讲经堂,堂内内珍藏着明代手抄本《古兰经》和清代绘制的《麦加图》。麦加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现在在沙特阿拉伯境内。东殿东邻穆斯林教徒礼拜前沐浴的水房。院子西边的隔墙有3座雕刻着精美花卉和阿拉伯文书法的雕砖门通第四进院落。

下面请随我进入第四院落。讲到这里我们首先看到的是迎面的“一真亭”。这是一座染牌楼与亭阁为一体的独特建筑,中间的主亭六角飞檐,两侧是三角形牌楼,檐角高翘,三亭相连,像凤凰展翅一般,所以人们把它叫“凤凰亭”。正中亭檐下悬挂着明代建文元年(1399年)兵部尚书铁铉手书“一真”雕龙立匾。“一真”的意思是伊斯兰教信仰是唯一的真主安拉。亭的南北两侧各有七间厅堂。南厅原为接待历代官员宣喻圣旨的地方,厅内陈列着明代的桌椅、瓷器、字画等文物。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十二块黄杨木寿屏,高4.5米,宽60厘米,上面以珠宝镶嵌,图案各异,栩栩如生,是清代康熙皇帝御赐之物,十分珍贵。其中一块寿屏上镶着一只玉质蜜蜂,许多人以为是真蜂,用手挥撵,才恍然大悟。厅后有小天井与碑廊相连,南厅楹柱上有一副对联:“巨蟒道安赢驼转健,熟羊告毒烹鲤言机”。这副八字联,每四个字含一个故事,讲述了穆罕默德的“四大奇遇”。巨蟒道安“讲的是穆罕默德当年在麦加城创立和宣传伊斯兰教时,因与麦加贵族所信仰的宗教相抵触,麦加贵族打算加害穆罕默德,穆罕默德得到消息,匆忙带着他的大徒弟艾布拜克从麦加城逃出。当他们终于把追杀他们的人甩掉,坐下来休息的时候,艾布拜克发现他们休息的地方有个黑洞,出于好奇他将脚伸进洞里,但他马上就感觉到有什么东西把他的脚咬了一下,他立即将脚收回来。这时,一条大蟒从洞中钻出,大蟒发现穆罕默德时说:我在这里等候您多时了,今日相见,特此道安!“赢驼转健”讲的是当年穆罕默德受雇于海底哲妇人,着驼队为海底哲妇人运送货物,在一次运货途中有骆驼生病,众伙伴心急如焚,害怕不能如期把货物送到,海底哲妇人会扣发劳务费。穆罕默德却不慌不忙的蹲在病驼旁,一边抚摸着病驼,一边念念有词。这时奇迹发生了,病驼不但站了起来,而且在后来的行程中比没有生过病的骆驼走的更加矫健。“熟羊告毒”和“烹鲤言机”说的是又一次穆罕默德的灵魂上了天国,遇到了异教徒,异教徒本来是要置穆罕默德于此地而后快,但这时,他们却一反常态,对穆罕默德非常客气,并要请穆罕默德吃饭,盛情之下穆罕默德同意吃饭,但当穆罕默德要吃烤全羊时,烤羊开始说话了,它告诉穆罕默德它身上有毒,让穆罕默德不要吃它。异教徒又给穆罕默德上了一条清真鲤鱼。当穆罕默德准备吃鱼时,鲤鱼也开口说话了,它告诉穆罕默德一条机密,说异教徒也在它身上下了毒,让穆罕默德不要吃它。北厅陈列着天宝元年刻立的《创建清真寺碑记》和嘉靖元年间的《重修清真寺》等碑石以及清官石(也有说试官石的),日晷等石刻。“一真亭”后面有海棠形鱼池两个,碧水清波,鱼翔浅底,池畔各有四角攒尖顶碑亭一座。

穿过了两个鱼池中间围有石栏杆的通道,便进入第五个院落。院落西侧是高大宽城的月台,面积652平方米,两侧陈列着各种石料,有隋唐时期的长明灯座(现在人们称它为“吉星高照”);有唐宋时期的石莲花座;明代的连升三级和古石盘、白鼠石、雪坡石等。月台四周围有石栏,东侧有三座石门,中门御道正中有盘龙戏珠石雕,西侧便是寺院的主体建筑——气势恢宏的礼拜大殿,殿前陈设着石鼓八个。

礼拜大殿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平面呈“凸”形,面阔七间,进深九间,面积1300多平方米,为单檐歇式,殿顶覆盖的孔雀蓝琉璃瓦,是明代秦王府所赐,整个建筑宏伟壮观,被誉为中国伊斯兰教寺院中礼拜殿的杰作。殿外檐内悬挂着明成祖朱棣于永乐三年(1405年)颁赐的护院“赦谕”木匾一方,正中门楣悬斗匾“临下有赫”。殿内天棚藻井彩绘蔓草花纹刻经文600余幅,彩画图案不一,每幅中心有阿拉伯文“都凹”,一幅一文各有千秋,充分表现了中国清真寺古建筑宗教彩画的独特手法,是中国内地清真寺彩绘装饰艺术的代表。大殿四周镶嵌着大型木刻中文和阿拉伯文《古兰经》各30幅,是目前世界伊斯兰教寺院中极为罕见的巨型《古兰经》雕刻艺术,这项工程历时十三年。赵朴初先生称其为“世界性工程,是《古兰经》库,得到联合术教科文组织的肯定。大殿后院有两座,上面建有南北看月楼各一座。

后殿西壁正中有一龛形凹壁,是教徒礼拜的方向。殿内北侧有一木制的小阁楼,名叫呼图拜楼,是诵拜者诵“祈祷词”的地方。整个大殿可容纳1000余人同时做礼拜。

化觉巷清真寺在国际上很有名,20世纪30年代法国编写的《中国》导游手册,就已把西安清真寺列入其中。西班牙一位学者曾评价说:“在我参观的许多国家的穆斯林寺院中,只有中国西安的清真寺院能和西班牙的高河达坝清真寺相媲美。

游客朋友们,化觉巷清真寺的讲解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大家。

第二篇:陕西省导游词

陕西省导游词

作为一名乐于为游客排忧解难的导游,总归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是我们引导游览时使用的讲解词。那么你有了解过导游词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陕西省导游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陕西省导游词1

钓鱼台位于宝鸡市东南40公里磻溪河(又名伐鱼河)上,南依秦岭,北望渭水,山清水秀,古柏叠翠,景色绮丽,历史久远,是古今中外颇享盛名的游览胜地,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钓鱼台因西周名士姜子牙在此隐居十载,滋泉钓鱼遇文王而闻名于世,史料典籍均有记载。唐贞观年间:“太公兵家者流,始令磻溪立庙。”并植柏四株,至今犹存。至清乾隆年间有庙宇17处,著名的有太公庙、文王庙、山门口、三清庙等,河东岸的钓台遗迹,河道中央的“璜石”,河西的望贤台以及飞瀑流霞,浪声莫测。钓鱼台建筑风格典雅、自然景色迷人。近年来,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钓鱼台风景区的开发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新规划的景点为钓鱼台将再添新姿。

宝鸡市姜子牙钓鱼台位于宝鸡县城南17千米的磻溪河畔,面积约12平方千米景区内波光粼粼,翠柏葱郁。相传是商朝名士姜子牙出任国师 姜子牙钓鱼台前隐居垂钓以图大业的地方。现在河边有一巨石宽2米,长2。5米,石面平阔,上书“钓鱼台”三字,石上有两条平行光滑的凹印,传说是姜太公跪在上面钓鱼的痕迹。由这里至西宝公路边的一段土路,传说是周文王西伯邀请姜子牙时用绳拉车经过的道路,这里还有唐建明修的姜太公庙和周文王庙,庙内有姜太公塑像,有周文王请姜太公情景的连环壁画。庙前有四棵古柏,传为太公手植,枝叶茂盛。三清殿、武吉祠等古建筑群各具风格。沿坡道再上行,便到新建的钓鱼台水库,坝高50米,蓄水45万立方米,蔚为壮观,现辟为水上乐园,可划船游玩,钓鱼台融人文与自然景观于一体,是一处极佳的旅游胜地。

钓负台距法门寿90千米,太白山森林公园95千米,风翔东湖35千米。大散关大散关在陕西宝鸡县南大散岭上,扼南北交通要道,为秦、蜀往来的咽喉,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宋时金兵南下,侵犯陕川,宋将吴玢、吴磷兄弟聚兵扼险 于此固守,打败金兵的多次进攻。后人为纪念吴氏兄弟,在关西修有吴公祠,祠内有吴氏兄弟像。关下竖有“古大散关”碑石一通。今川陕公路、宝成铁路都从此穿过。

陕西省导游词2

毛主席说:“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跃”。今天,我就带领大家参观一座雄关,它叫金锁关。

金锁关雄峙于铜川市印台区金锁乡人民政府附近,这里两水交汇(淌泥河与柳林河)、三山鼎立(东马栏山、西仲家山、北女回山),峡谷绝壁,天然奇险,为关中的北大门,是三秦的军事和交通咽喉要地。有 “金锁天堑,鹰鹤难飞”之誉,是“榆塞秦关襟喉要地”,自古就为兵家必争之地。

我们现在就来到了金锁关。金锁关的左边峡谷为神水峡。它位于马栏山与女回山之间,是铜川漆水河的主要支流淌泥河的河谷。河谷两岸山峰突兀而起,峰峦叠樟,险峻异常。谷地有公路蜿蜒北上,是关中通往陕北的主要通道。

公路西侧山崖上清晰可见 “雄关天堑”四个大宇,为清光绪年间陕西巡府叶伯英所题刻。而有边川谷为柳林河谷,它处于女回山与仲家山之间。明净的柳林河水穿谷而过,与淌泥河交汇于此。此河谷则是通往宁夏及甘肃的交通要塞,自古就见证了唐朝皇室及其重臣和玄奘前往玉华宫避暑的情形。

据史料记载,1129年,宋军将领刘延亮曾屯兵于神水峡,截断了北上进犯宋地的金兵。1551年,陕西巡抚张菏认为“金锁关至为要冲,宜筑城戍守”,以防河套之地叛匪突犯西安。两年之后,同官知县亢庆鸿在三山之间筑建了高大的关城。至此,金锁关长期驻有重兵把守,变得更为险峻。1633年,陕北农民起义军将领张献忠率军攻破并烧毁关城。1678年,守备官由金锁关移驻耀州,仅留有外委把总1名,守兵20名驻守此营。从此,关城日渐废毁。

但现在,我们可以看到金锁关关城遗址仍依稀可辨。关城东西约宽100米,南北约长500米。有南北两门。北门外桥北三岔路口,俗称 “三关口”(今西包公路从此通过),南口通西安,北口通陕北。淌泥河水从关口流过,称 “北水关”,分一道、二道卡门。西口通甘肃、宁夏,柳林河水从关口流过,称 “西水关”,一道卡门。卡门城墙,原用正方条石筑成,其城洞遗迹犹存。

这座古代雄关历经各朝,特别是唐、宋以后,北御辽金,西防西夏,屯兵驻守,攻占不休。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及抗日战争期间,金锁关成了国民党封锁我陕甘宁边区的重要据点。尽管如此,仍有无数热血青年冒死来到这里,冲关而过,奔赴延安。1946年9月,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的同志在撤离西安时也曾在此与国民党激战,并取得了胜利。因此,有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如朱德、周恩来等曾路经这里,并留下了许多咏颂这雄关天堑的诗句。

金锁关崖壁陡峭,遍山劲松,谷幽水急。每逢初春,关外积雪消融,而关内仍属银白世界。清晨红日东升,映在白雪与绿草之上,将金锁关映衬得分外妖烧美丽。因此,金锁关的“三山春雪”自古就为文人们所乐道,也留下了不少赞美的诗句。我们现在身在雄关险谷,耳边似乎仍有刀载相撞、战马嘶鸣的回音,金戈铁马,兵戎相见的战争场面仍依稀可见。而在金锁雄关也确实残存着不少的古代遗迹,流传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趣闻野史,其中尤以宋时杨家将的故事广为流传。

据说,800多年以前,北番辽国日益强大,不时南下侵犯宋朝疆域。一日辽将率兵十万,将长安围困。杨六郎骑马应战,搭弓射箭就射得辽兵抱头鼠窜。待跑出300里之后,辽兵发现杨六郎射出的箭插在了金锁关的南门之上。见状,辽军一面惊叫,一面逃出了金锁关。

杨六郎在收复了金锁关之后,就率兵驻扎在这里。直到今天,仲家山上还有杨六郎插旗杆石;女回山上有其屯兵的山寨;杨家坪相传为杨六郎演练军马的场所;而附近的岩洞称“六郎洞”,据说曾为六郎的居所;而棋盘川里的马家寨有一清澈的山泉,据说是巾帽英雄穆桂英的黄骡马马蹄刨出来的;因此叫做“马刨泉”。虽说这一切只是传说,但是金锁关南门在毁坏以前,上面确实插有一文铁箭。

我们眼前的那座山名叫女回山,也叫做 “搬转山”。如果仔细观看,大家会发现,这里的山峰走势都为南北方向。而女回山却特立独行,为东西走向。这里也有一个凄苦的传说:秦时始皇征集百万民工建造长城,孟姜女的新婚夫也未能幸免,据 《旧唐书》记载,孟姜女为陕西同官人。

她在苦等丈夫数年之后,因相思甚苦而决意到陕北寻夫。殊不知,其夫已死,且尸骨已被砌入长城之中。孟姜女长哭不止,哭倒了长城。为了躲避秦兵追赶,孟姜女身背丈夫遗骨选到了此处。而此时秦兵己追到身后。只见孟姜女使尽全身力气,硬是将这一南北走向的山峰搬转了方向,变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样。此山挡住了秦兵。孟姜女也得以逃回家乡----同官,即今天的铜川。这座山峰因此被称为 “女回山”或 “搬转山”。

现在我们来到了西水关外北山下。这里山上曾造有太量摩崖造像,后来在炸山取石时毁坏。而关城南门外淌泥河东岸细砂石崖上,有公元689年雕刻的阿弥陀佛像,1573-1619年雕刻的作品也有遗存。我们可以看到大小不等的石窟摩崖造像20多拿。大的近似真人,小的不及手掌,个个生动逼真。

陕西省导游词3

各位游客朋友:

姜子牙钓鱼台风景区位于宝鸡市陈仓区天王镇境内,在天王镇的伐鱼河谷(即幡溪谷)中。溪中有一台石,传说是西周姜子牙涉政前隐居垂钓之地,故而得此名。风景区内有姜子牙钓鱼台、中国西部影视基地、静室景区、笔架山景区、金波峡景区、青峰山景区、仙人坝景区、玉皇山景区等八大部分。

姜子牙钓鱼台及其所在的伐鱼河谷处在秦岭北麓。据传姜子牙就是在此垂钓的时候,遇到周文王的拜谒,辅佐朝政,于是西周得以开国。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唐代诗人李白、许浑,宋代诗人苏轼等都曾游览于此,并赋诗记胜。钓鱼台唐代时就建庙塑像,之后历代既有修整及重建。如今人们可以看到“太公庙”、“文王庙”、“望贤台”、“乞子崖”、“钓鱼台”等殿宇,以及一石驮五柏等奇景。

伐鱼河畔又一奇特巨石,名为“丢石”,是一块庞大而完整的石英花岗岩体,上有清乾隆时宝鸡知县徐文博书写的4个苍劲大字:“孕磺遗璞”。丢石右上方的河边有姜太公庙在,始建于唐贞观年间,明清皆有重修。庙前正立着4棵40余米高的参天古柏,枝杆粗壮,根深叶茂,四季常青,传说为唐代所植,为钓鱼台景观之一。姜太公庙盘山而上,即到周文王庙。文王庙依山而建,庙堂重瓦危檐。隔河的山腰上还有武王庙和武吉庙。每年的正月初一至十五这些庙宇有庙会。

陕西省导游词4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城北10公里处的法门镇,东距西安市120公里,西距宝鸡市96公里。法门寺旅游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始建于东汉末年恒灵年间,距今约有1700多年历史,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山门,佛寺院的大门,由于佛寺院多居山林,故名“山门”,一般是三门而立,中间大两边小,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故“山门”也称“三门”,也以山门做寺院的别称。如今的法门寺包括真身舍利塔、大雄宝殿、地宫以及法门寺博物馆(珍宝馆)等四大部分。

据专家考证,法门寺始建于北魏时期约公元499年前后,现寺内尚存的北魏千佛残碑就是立塔建寺后不久树立的。当时称“阿育王寺”(或“无尤王寺”)。隋朝时,改天下佛寺为道场,阿育王寺改为“成宝寺”。唐朝是法门寺的全盛时期,它以皇家寺院落的显赫地位,以七次开塔迎请佛骨的盛大活动,对唐朝佛教、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初时,高祖李渊改名为“法门寺”。武德二年(619年),秦王李世民在这里度僧80名入住法门寺,宝昌寺僧人惠业为法门寺第一任住持。唐朝贞观年间,把阿育王塔改建为四级木塔。唐代宗大历三年(786年)改称“护国真身宝塔”。自贞观年间起,唐朝朝政府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对法门寺进行扩建、重修工作,寺内殿堂楼阁越来越多,宝塔越来越宏丽,区域也越来越广,最后形成了有24个院落的宏大寺院。寺内僧尼由周魏时的五百多人发展到五千多人,是“三辅”之地规模最大的寺院。

法门寺佛光大道佛光大道全长1230米,宽108米,面积约14万平方米,是一条成佛之道,同时又是景区的景观主轴。

佛光大道分别设有经幢、菩萨,等景观,它是按佛教“五时判教”而设,我们将山门比喻为“此岸”(现世),佛光大道接引众生通过“五时判教”到达“彼岸”——合十舍利塔(佛国),这样一轮回即为一大度。同时佛教中讲究因缘所生法,大道内两侧的10尊菩萨是为佛之因,佛是为菩萨之果。在佛光大道上穿行,感受由菩萨之因到佛之果的成佛过程,二侧菩萨表一佛,佛在中间,佛即是我们自己,佛在我们心中。

位于佛光大道东侧的林荫道中,我们可以看到共由八组景观雕塑组成的佛陀圣迹,其主旨表现人间佛陀,人间佛教。此佛陀像非圣化之佛陀像,按不同的年龄做出不同的模样,体现佛陀由凡入圣的伟大精神;而西侧的林荫道中为您呈现的八组景观雕塑则为法界源流,其主旨接释迦涅磐后佛教的发扬光大,如汉传佛教净土宗、禅宗、中国八宗、藏传佛教、南传佛教等。

法门寺文化景区佛光阁法门寺佛光阁位于法门寺的新文化景区内,是西北地区唯一一座佛文化体验宾馆。按五星级标准投资兴建,拥有近200间客房。房间装饰典雅、别致,设备齐全,设计独特,禅修房中设有专门为参禅者打坐的禅台。讲经堂、禅茶室、素食餐厅、书吧等具有佛文化特色的设施一应俱全。

法门寺文化景区膳缘居佛光阁中设有素食餐厅与佛文化底蕴浓厚的五个独立包间,在这里您可以享受到专业大厨为您带来具有新意的特色佛家素食和我们无微不至的服务。法门寺十大之最:

一、地宫出土的佛指舍利(一个金骨和三个影骨),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有文献记载和碑文证实的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是佛教世界的最高圣物。二、法门寺地宫,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佛塔地宫。

三、地宫文物陈列方式,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唐代密宗之金胎合曼曼荼罗。

四、地宫27000多枚钱币中,13枚玳瑁开元通宝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绝无仅有的玳瑁币。

五、地宫出土的一整套宫廷茶具,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等级最高、配套最完整的宫廷茶具。打破日本茶文化起源说

六、地宫中出土的双轮十二环大锡杖,长1.96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体型最大、等级最高、制作最精美的佛教法器。

七、地宫中发现的13件宫廷秘色瓷,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并有碑文证实的秘色瓷器。

八、地宫中发现的700多件丝织品,几乎囊括了有唐一代所有的丝绸品类和丝织工艺,堪称唐代丝绸的宝库,是唐代丝绸考古的空前大发现。

九、盛装第四枚佛指舍利的八重宝函,是世界上发现的制作最精美、层数最多、等级最高的舍利宝函。

十、安奉第三枚佛祖真身舍利的鎏金银宝函,上面錾刻金刚界四十五尊造像曼荼罗,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密宗曼荼罗坛场。

2006年05月25日,法门寺遗址作为南北朝至清古遗址,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陕西省导游词5

各位游客,大家好,现在我们的目的地是——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三学街孔庙遗址,是我国收藏古代碑石墓志时间最早,名碑最多,数量最大的一座艺术宝库,孔庙遗址是西安碑林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置历史可追溯到北宋末年,南门照壁上的“孔庙”两字是由清代书画家刘晖书写的。现在的大门东西开,俗称“礼门”、“义路”。走进博物馆大门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雕梁画栋的木牌枋,名叫“太和元气坊”。

西安碑林因碑石丛立如林而得名,它始建于公元1087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石质书库”、“书法的故乡”。西安碑林是为保存唐代《石台孝经》、《开成石经》而建,经历代不断的整修充实,集中展出了汉魏至明清的碑石墓志1000多件。

游客朋友们,碑林博物馆的参观讲解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配合,欢迎大家下次再来参观,谢谢大家!

陕西省导游词6

昭陵是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的陵墓,是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的一座,位于礼泉县城东北20多公里处。陵园规模宏大,总面积2万余公顷,被誉为“天下名陵”和世界的皇家陵园。地上地下遗存了大量的文物。它是初唐走向盛唐的实物见证,是我们了解、研究唐代乃至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难得的文物宝库。

来到昭陵,一定要给大家先讲讲李世民这位伟大的唐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在中国历史上被公认为垂范千秋的皇帝楷模,他有勇有谋,帮助父亲李渊打下江山,于公元627年由高祖李渊禅位登上皇帝的宝座,在位23年。这位皇帝即位后任人贤、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以及民族关系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顺应民心和历史发展的政策,开创了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吏治清明、思想文化日益繁荣、民族关系友好和睦的一代盛世,因而声名远播,创造了我国历史上盛极一时的“贞观之治”。

公元636年,文德皇后长孙氏病故。太宗遵其 “因山而葬”、“俭薄送终”的遗嘱,选距长安约80公里的九嵕山为陵址,定名昭陵,安葬了文德皇后,此后继续营建。九嵕山海拔1888米,山势突兀,地处泾河之阴,渭河之阳,南隔关中平原,与太白、终南等山峰遥相对峙。东西两侧,层峦起伏,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九嵕山主峰颇为神奇:从南面观之,形似圆锥;从西南面望之,形若覆斗,很像日本的富士山;从东面看之,形同笔架,号称“笔架山”。公元649年,唐太宗病故,与文德皇后合葬后封固陵墓,陵墓修建工程至此竣工。陵墓地宫坐北朝南,建在南面山腰的峭壁间。从唐贞观十年(636年)唐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人葬到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昭陵陵园建设持续105年之久。

昭陵是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陪葬多的一座。同时它还开创了中国封建帝王“依山为陵”的先河,也可以说是唐代“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因山为陵,就是选择自然山峰,从旁边凿洞为埏(音yan,墓道)道,在山峰的底部修造地下宫殿。据有关资料记述,昭陵从埏道至墓室深约230米,前后安置五道石门。

地宫宽敞富丽,几乎与长安城的宫殿差不多。埏道两侧设东西两厢,厢内放置石柜,柜内有装殉葬品的铁匣。陵山上还为护陵人员修建了游殿和房舍等。为了解决来往不便的困难,又沿山崖修了栈道。经过1000多年的沧桑变换,昭陵的地面建筑早已荡然无存,现仅存几处废墟,如朱雀门、献殿、祭坛、司马门、皇城等。据记载,皇城建筑曾经遭到火焚,公元798年重修房屋378间。

昭陵陵园方圆60公里,共有陪葬墓167座,其中以魏徴、李靖、李勣(徐懋功)的墓与众不同;太宗李世民的灵寝位于陵园北端,像皇宫在长安城北部一样,居高临下,气势壮观雄伟,为以前帝王陵园所无法比拟。因山势陡峭,来往不便,于是顺山旁架设栈道,绕山300米,才能到达墓门。后来为了围固山陵,将栈道拆除,与外界隔绝。陵山有内外两重垣墙围绕,外城遗址已难考证,方形的内城依山婉蜒,墙四隅建有角楼,正中各开一间:南“朱雀”,北“玄武”,东“青龙”,西“白虎”。陵园内主要建筑是献殿和寝宫。

献殿位于朱雀门内,正对山陵,存放李世民生前使用器物,是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1992 年在献殿遗址曾发现一件残缺吻,高1.5米,宽0.65米,底长1米,重约150公斤,可见原建筑规模之宏伟壮观。寝宫建筑在陵山垣墙外的西南角,去陵十八里,封内一百二十里,是供太宗灵魂起居的场所,为守陵官员、宫人所住。诗人杜甫在《重经昭陵》中写道:“灵寝盘空曲,帝子守翠微。再窥松柏路,还见五云飞。”可见,当时昭陵不但险峻,而且已是松柏成阴。

昭陵的营造工程是由唐代著名美术家阎立德设计的,在规模和布局上都有独特的风格。驰名中外的“昭陵六骏”就是唐太宗在公元636年埋葬文德皇后长孙氏以后,诏令雕刻列置于昭陵北麓祭坛内的。六骏是六匹曾随李世民南征北战,为唐王朝的统一战争立过战功的骏马。石刻骏马姿态各异,但都矫键雄强,生气勃勃。

“昭陵六骏”石刻吸取了佛教艺术的浮雕法,以熟练的技巧、简洁的手法刻画真实的事物,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可惜这几件艺术珍品在19世纪20年代遭到破坏,其中有两件被盗运到国外,现存美国费城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其余四件在盗运时被发现,运回西安,今陈列在西安碑林石刻艺术博物馆内。在盗运过程中,这六件石刻都被打成数块,马身上原刻有射中的箭,现已模糊不清;太宗所题赞词和马的名称也都看不见了。所幸还有北宋游师雄立的昭陵六骏碑,以线刻手法记录了六骏浮雕的细部、名称、毛色特点、战功及太宗赞六马的全文。

这里是与六骏石刻一同列置在祭坛的十四国君长石刻像。这些石像早年也被毁,现仅存四座像的题名像座。石像的形象没有具体记录,有些资料只说是“逾常形”,可知比普通真人的形体高大、魁伟。

唐代盛行在墓前立碑和在墓室内放置墓志石的风气。昭陵大部分墓前有碑,几乎每座墓内都有墓志石。大部分碑石现都保存在昭陵博物馆内。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太宗又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因此昭陵被誉为 “天下名陵”。1961年,国务院公布昭陵为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我们到的这里就是唐朝三朝元老李勣墓。李勣(594-699年),原姓徐,名世勣,字懋功。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人。唐初大将,诸葛亮式的人物,能掐会算,曾运筹惟握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17岁时,参加隋末的瓦岗农民起义军,与秦琼、罗士信不同,李勣可是瓦岗军元老级的人物,因功封东海郡公。瓦岗军失败后随李密旧部归唐,任右武侯大将军,封曹国公。赐姓李,因避唐太宗讳,单名勣。他曾奉事李渊、李世民、李治三代皇帝,在很多战役中建有大功,深得唐太宗赏识。在他生病时,唐太宗曾经亲自为他剪须和煎药。

李勣死后,唐高宗为他修建了陵墓。他的墓冢由3个高约6丈的锥形土堆组成,土堆下部合在一起,上部形成倒“品”字形的3个山头,象征阴山、铁山和乌德鞬山,意思是为表彰他生前破突厥之战功。这座墓前有一遍石碑,高5.6米,碑座为1.2米巨龟形,碑首雕刻6条龙。碑文由唐高宗李治亲自撰书。武则天称帝时,李勣的孙子徐敬业起兵讨伐。李勣不但被剥夺官爵,他的坟墓也曾经被挖开,棺材被劈碎。武则天死后,唐中宗为李勣追复官爵,并重新安葬。

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昭雪平反后重新修复的李勣墓。墓前有石人1对,左侧有石羊、右侧有石虎各3对。墓内出土的一顶三梁进德冠,是目前发现的一唐帽。还有一幅《歌舞图》,也是研究唐代舞蹈的极为珍贵的.资料。在其他很多陪葬墓中也出土了神态各异的胡俑和骆驼俑,这些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初唐时期 “丝绸之路”的盛况,体现着初唐时期中国各民族的大融合。

50多年来,从昭陵及其陪葬墓里发现和出土了大量碑石和墓志铭。这些碑石不仅是研究我国书法艺术的宝贵实物资料,也是研究唐代历史的稀有文字资料。因为这些碑石和墓志的内容除对死者歌功颂德外,对其官品职务、重要功绩及立功年代也有较详细的记载,这些都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重大事件有着密切的联系。

昭陵碑石形体高大,雕刻精细,均为初唐著名书法家书写的名人墓碑。另有唐高宗李治御制御书的《李勣碑》、孔颖达碑座的刻字,尉迟敬德墓志盖的“飞白书”等都是稀世珍品。

初唐盛行楷书,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储遂良、褚世南和薛稷,号称 “初唐四大家”。在这里可以看到他们的典范佳作。例如,褚遂良所书的房玄龄碑,书法秀逸柔婉,笔力丰满;欧阳询所书的温彦博碑,字体疏朗,笔力道劲,是欧阳询传世的后一件作品。美中不足的是,这些碑石均有破损。

这批艺术瑰宝在20世纪20年代曾遭令人痛心的破坏。当时军阀混战,碑石无人过问,一些不法书商勾结地方官吏,将碑石拓片出售,价格高达20xx两银子。为了进一步抬高价格,他们拓片后把碑上关键的字,如时间、人名、地名砸毁,让后人再拓不出完整碑文。后来的拓碑者也如法炮制,以致有的碑石甚至被砸成几段。

昭陵及其陪葬墓出土文物中数量多的是陶俑。这种彩绘釉陶俑的制作工艺也很独特:它以瓷土作胎,焙烧成型后,施以铅釉,然后再经烧制便成釉俑。昭陵出土的这种彩绘釉陶俑造型美观,姿态多样,神情生动。

多种多样的发型和服饰反映了当时的物质文明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例如披翻领长大衣的男立俑,着翻领袍的女站俑和头戴翻沿帽、足登小蛮靴的骑马女俑等。还有头戴翻沿帽、敞胸襟、满脸络绸胡、深目高鼻的陶俑,很明显,这些都是西域人的形象。携带水葫芦及野鸡、野兔的骆驼,则表现商旅们在“丝绸之路”上长途跋涉的情景。彩绘釉陶俑仅流行于初唐,是这一时期特有的,为我们研究这一时期的文化艺术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实物资料。

陕西省导游词7

哈喽!欢迎大家来到西安,我是你们的小导游刘琳,我和大家初次见面,请大家多多关照,下面我们就前往清华池吧!

朋友们,我们正在走廊,请大家往前看,那就是黄河母亲,她一身雪白,还抱着不到一岁的孩子,用乳汁哺育这他,这黄河母亲大概有两米多高。我们联想一下我们小时候,妈妈肯定也这么爱你吧!

黄河母亲大家已经看过了,我们就去对面那座山吧!它叫作鸟山,必须坐缆车去。请大家做好准备,缆车要出发了!请大家往下看,这就是清华池,很美丽吧!

好了!大家该下缆车了,我们已经到达鸟山了。请大家往里面走,看!那是八哥!多么可爱呀!大家自己看吧!可不要掉队哦!好了!大家应该看完了,我们下山吧!

look!那是青春泉!听说只要用哪里的泉水洗脸,脸上永远不会有皱纹哦!青春泉的左面是皇上和他的妃子洗澡地方,只要往里面头一两个硬币,就会来年有好运!

好了!今天的清华池一日游结束了!我也要和大家说再见了!请大家不要忘记今天哦!

陕西省导游词8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王。很荣幸能为大家服务,今天我带大家去参观西安城墙。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古城堡就是明西安城墙,是明初在唐长安皇城的基础上建筑起来的。它是我国中世纪后期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之一,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军事城堡防御设施。

西安作为千年古都,历代曾多次修筑城墙。它们多数被历史的尘埃掩埋。我们现在看到的城墙可追溯到隋代。公元1369年,明王朝大将徐达从山西进入陕西,将原来的奉天路改为西安,意为“西方长治久安”。拉开了明在西安修筑城墙的序幕。历时8年修筑完的城墙外形是一座长方形。城墙高15米,顶宽12—14米,底宽16—18米,周长13.9公里。最底层用黄土与石灰、糯米汁拌合而成,干燥之后,异常坚固。

西安古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好了,现在让我们亲自来感受这座科学、严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这就是我们今天游览的西安城墙,它是世世代代陕西人的骄傲,是唐代文明的象征。

陕西省导游词9

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到家来到西安,西安是著名的古城,我将带领大家游览几天,那么首先我们就去秦始皇陵观光。

始皇陵位于西安市临潼区东约五千米处,它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地势险峻,环境优美。陵园规模宏大,陪葬品重多,像一座丰富的地下文物宝库。据史书记载,秦始皇赵政从13岁就开始营建陵园,修剪时间长达38年。工程浩大,气魄宏伟,创历代封建统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1974年在其东侧发现兵马俑坑,轰动了中国,震惊了世界,是20世纪最伟大的考过发现之一。1978年,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国。”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是建立在兵马俑坑原址上的遗址型博物馆,于1979年10月开馆。1987年12月联合国教文组织将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家在游览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不要大声喧哗。2.不要拥挤,要有秩序的参观。3.不要乱写乱画,保护文物。现在我就带大家一起参观一下吧!

陕西省导游词10

钓鱼台位于宝鸡市东南40公里蟠溪河上,南依秦岭,北望渭水,山清水秀,古柏叠翠,景色绮丽,历史久远,是古今中外颇享盛名的游览胜地,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钓鱼台因西周名士姜子牙在此隐居十载,滋泉钓干遇文王而闻名于世,史料典籍均有记载。唐贞观年间:“太公兵家者流,始令蟠溪立庙。”并植柏四株,至今犹存。至清乾隆年间有庙宇17处,著名的有太公庙、文王庙、山门口、三清庙等,河东岸的钓台遗迹,河道中央的“璜石”,河西的望贤台以及飞瀑流霞,浪声莫测。钓鱼台建筑风格典雅、自然景色迷人。近年来,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钓鱼台风景区的开发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新规划的景点为钓鱼台将再添新姿。

钓鱼台景区自然景色非常迷人,河光山色相映争辉。区内峰峦叠嶂,飞流激柱,柏山做屏,芳草为毯,森林茂密,红叶尽染。尤为独特的是绵延10余公里的石番溪峡谷,奇石云集,碧潭相连,小桥幽径,栈道悬空,竹林葱郁,瀑布如练,鸟飞鱼跃,山花烂漫,集奇、险、幽、秀为一体。谷内一山巅,形如一幅巨大的姜太公石雕,只见他昂首阔挺胸,面北而立,身着道袍,后背文卷,长须飘胸,踌蹰满志,一幅仙风道骨,济世救民的政治家、军事家的威武形象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

历史上的姜太公,姓姜名尚,字子牙,号飞熊。生在商世,因见纣王无道,遂弃官出走,隐居在此,终日以垂钓度日。“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成为后世人们的津津乐道的俗语。后来周文王礼贤下士,亲到伐鱼河畔请姜子牙出山。于是,被尊为军师的姜太公遂辅佐文武二王开创了西周霸业,自己亦名留青史。

从宝鸡汽车站乘坐发往虢镇的汽车,在虢镇有小公交或出租车前往钓鱼台。

陕西省导游词11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古城西安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黄,叫我小黄或伟群都行。我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很高兴,希望我能和各位一起度过这一段美好的时光。今天我先带大家去最著名的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在我国西安临潼出土,今天我就带领你们游览这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的历史文物。

看!这就是将军佣,它身体魁梧,头戴鹤冠,身上披着铠甲,手里还握着宝剑,看它若有所思的样子,好象在考虑如何打退匈奴大军呢!

瞧!这个兵马俑是陶马,它的大小跟真马差不多,个个形体键壮,肌肉丰满,看它跃跃欲试的样子,好象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哩!

今天,我的讲解就到这,档案,先的景点不知这一关额,还有先古城墙,华清池等等,这些景点我都会带你们去的,今天我们就先到这里,大家回去好好休息,然后有一个好的状态再继续我们明天的行程,希望大家今晚能休息好,我们明天见。

陕西省导游词12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游览我们这个留坝县美的地方。留坝县地处秦岭南麓,汉江上游,“面巴蜀而背秦川”,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生态环境优越,地质地貌特征独具特色,历史文化积淀丰厚,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这其中以紫相山有代表性。

紫柏山气势磅礴,从远处看,犹如“龙腾虎跃”,因此,又名“如龙山”。

紫相山,位于留坝县城西北15公里处。海拔1000-2610米,年平均气温6-l2摄氏度,气温2l摄氏度,空气凉爽宜人。

紫柏山集名胜古迹、秀丽风光、珍奇动物、稀有植物、瀑布温泉、矿产资源、原始森林于一体,成为历代隐士出没、真人坐禅、游客云集之地。既有“世外桃源”、“人间仙境”之誉,又有“留侯避谷”之闻。特别是宏大的洞廊、石柱、石笋、清泉、暗流……极富有诗情画意。紫柏山的独特地貌和生物群落,以及奇风异俗等,构成 “紫柏山奇观”,极具丰富的文化,是理想的旅游、探险、度假、避暑和休闲胜地。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巨石叫诸葛抚琴石,位于较宽阔平坦的东沟口,谷口山崖挺拔,顶端青松掩映中凡立一石,高十余米,形若巨人弹琴抒怀,民间称做“诸葛石”。相传,诸葛亮在街亭失守后,沿古陈仓道退兵营盘,为了防御张合的追兵,曾在这里驻寨扎营。诸葛亮常站在山崖高处巡视野练,日察魏营,夜观星相,天长日久化影为石。

这个地方大家一定是觉得有点奇,怎么到处都是一个又一个天坑。这个地方叫“八十二坦”,又称紫柏天坑。这里位于2600 仍米以上的紫柏山巅,是全国绝无仅有的山岳景观。其主要特点是:位居山顶,形状如盆,深度一般在数十米到百米不等,中央多有垂直向下的“无底洞”或甘甜丰美的泉水。天坑中多奇花异草,少乔木。人们把这些天坑按其特点分为长青坦、锅底坦、牧羊坦、卧云坦、迷魂坦、贝母坦等,并赋以美丽动人的传说。紫柏天坑是世界地质史上一大奇观,正待你去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

这里可欣赏到我们这里美的奇景----紫柏晴岚。紫柏山四季示遮雾障,难窥其容。逢霏霏霪雨初弄之时,可见山中云蒸霞蔚、金光万道,山峦丘丘壑游动于云海之间。当四周云雾不断从林间、谷底簇拥升起,飘向顶峰,沫后新日冲开重重迷雾,但见巍巍紫柏,遍披“龙鳞”,万顷松针之上,雾珠晶莹闪烁;九十二峰如朵朵盛开的莲花,令人惊叹不已。这广奇观就是“紫柏晴岚”,今又名 “紫柏云海”。清人载陈庆怡题诗赞:“晴色排空际,岚光拂百堆。奇峰九十二,面面白莲开。仙子何年隐,而今安在哉?苍苍岭上松,时有鹤归来。”

张良庙,是陕西省批核定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在留坝县北17公里处的紫柏山下庙台子街上。张良庙傍山依水,古朴典雅,终年云雾缭绕,颇有仙家灵气。柴关、紫柏二山在此形成一个圈椅状,庙前一水和庙后一河又是环抱之态,庙四周幽静肃穆,方圆百里苍松紫柏挺拔苍翠。鸟语清脆,空谷传音;再加以庙宇玲珑,楼台迭现,常使风尘仆仆的游客,如处云雾缥缈,变幻无常之境,顿生飘飘欲仙、游身世外之感。张良庙融名胜、古迹、文物、风景于一体,成为陕南著名的游览胜地。

张良庙原在紫柏山顶,约在明清之际移至山下,初建的具体时间不祥。庙有6大院,150余间殿宇,总面积1.4万平方米。庙门是彩石基座,砖构券洞式牌搂。

来到山前,青砖砌成为山门,可见上方横刻“汉张留侯词”五个朱红大字。庙门右侧竖一石碑,上书“紫柏山汉张良留侯辟谷处”。“留侯”是他的封号,故庙名为“留侯词”,俗称“张良庙”。

进大门是一座连通二门的大木桥,名日“进履桥”,取张良在坦桥为黄石公进履之意,是根据“祀桥纳履”典故而设计建造的,桥建于1847年,桥长8.6米,宽3.65米。两边有牛肋栏杆,并设坐椅两排。桥廊山风幽凉,桥下溪水瀑暖。唐代诗人李白诗日:“我来祀桥上,怀古钦英风。”苏辙也曾在这里吟诵:“曾闻祀上逢黄石,久矣留侯不见欺。”赞扬了张良一生有始有终,里表一致。

公元前218年春秦始皇东游到博浪沙,张良为报国破家亡的仇恨,雇力士仓海君椎秦失败以后,隐居于江苏下邱。

一日,张良来到沂水河祀桥散步,见桥墩上坐着一位老翁,须眉皆白,身着褐色麻布短衣,手拄一根赤黑色的手杖,脚穿一双黑色麻布鞋,上面沾满了油腻污垢。

这老翁见张良走过来,有意将脚上的鞋子(古时称“履”)坠落桥下,对张良喊道:“孺子,把鞋给我捡上来!”张良是饱读诗书的贵族公子出身,知道“孺子”是对小核子或对妇女、卑贱奴隶等的蔑视称呼,而且还是叫去给拾双臭鞋,这明明是在侮辱自己,非常生气。但又看老人这么一大把年纪,一定是自己不能下去,便强忍着怒气,下桥去把鞋捡了上来。不料老翁又叫张良把鞋给他穿上。张良心想,既然己经捡上来了,穿一下倒也没什么,就擦干净鞋上的泥,一条腿跪下来,恭恭敬敬地给老翁把鞋穿在脚上。老翁笑了笑,也不道一声谢,拄起手杖就走了。张良惊奇这老翁好生无礼,看着他走了很远。老翁回头一望,见张良还在目送他,忽又转回来,对张良说:“五天以后天明来此桥相会。”说罢又走了。

第五天天刚亮,张良来到这桥上。老翁已先到了,生气地对张良说:“与老人家约会怎敢迟到?”叮咛张良,要他再过五日来此相会,说罢就走了。第二个五天鸡叫的时候,张良就来到桥上。谁知老翁又先到了,又叫张良再过五天来此桥相会。

到了第三个五天的前夜,张良没有睡觉,他想再不能因为迟到受老翁的批评,因此不到半夜就来桥上等候,终于比老翁早到了。老翁来后,见张良早已坐在桥上,就对张良说:“应当这样,”并称赞他 “孺子可教矣”。然后取出一编竹简送给张良,叮嘱道:“读此书,将来可做帝王的老师,十年后可以兴天下。十三年后,到济北谷城山下见我,看到黄石一块,那就是你的老师。”老翁说完后,就不见了。

张良得到这编竹简后,天亮翻开一看,原来是一部《太公兵法》。《太公兵法》传说是妻子牙辅佐周武王消灭商封时所著的兵书,这部兵书在秦始皇并吞六国时,有人将此书带至深山隐藏起来。张良得此书以后,在下邳苦读十年,后来辅佐刘邦成就汉室帝业。

现在,我们来到的地方碑石林立,它就是匾联石刻区。张良庙的愿联石刻200余通,囊括了宋、元、明、清上下900年间的书法佳作,这些匾联石刻形式多样,砖、石、木刻均有,篆、隶、楷、行、草书俱全;风格各异,或遒劲雄浑,或娟秀隽永,或刚柔相济,或舒展洒脱;内容更是丰富多彩,抒发思古之幽情,感慨天下兴亡,褒扬英雄美德,吟唱壮美河山,追述道教活动,各具匠心;例如,“急流勇退”、“机谏得宜”、“智勇深沉”。殿堂立柱饰有众多对联,如:“秦世无双国士;汉廷名臣”;“富贵不淫,有儒者气;淡泊明志,作平地神”,等等。

越过遍立历代名人碑的前、后过庭,进入二山门便是大殿院。大殿院是张良庙的主题----人生业绩的光辉点。殿内有留侯金身塑像一尊;殿中丹灯放彩,雕梁画栋,其上有 “二龙戏珠”,“双凤朝阳”,“仙鹤翔云”,“野鹿喜摘菩提果”,“山虎栖卧梧桐旁”等绘画。殿室丹柱竖立,楹联多副。农历三月二十五日是张良的诞辰日,这里每年郡要举行庙会,狮舞、龙灯和彩船云集,诵经者亦是空前。

殿上悬有白金匾额,上有四个金光灿灿的大字:“帝王之师”。观后,不由得使人想起《唐诗》李商隐的诗句:“张良黄石术,便为帝王师。”这座殿院当然是专为此题设计的。西汉建国之时正是张良隐退之时。他在秦岭深处的紫柏山麓,日与百姓为伍,躬耕田亩;夜与琴书相伴,悟道参禅。冯玉祥将军在此留下敬仰张良的对联:“收秦关百二山河奇谋独运,辅汉家统一事业成功不居。大殿右侧 “南花酣”的池边有张良“辟谷学仙”的“辟谷亭”。有于右任题碑:“送秦一椎,辞汉万户”,赞其“做大事,不做大官”的高风亮节。

大殿左侧北园建有“洗心池”,清洌一潭,青天白云映人池底,便游客在此得到精神的洗涤。“北花园”西北角阶下竖一大碑,高260厘米、宽84厘米,上刻 “英雄神仙” 四个大字,颇为爱好书法的游客所赞赏。阶上有一六角亭,名日“拜石亭”,取张良拜黄石公为师之意。

拜石亭北有一四方亭,名日“回云亭”,取功成身退、返回去山之意。亭前柱石刻对联:“赤松黄石有深意,紫柏青山无俗情。”

再经翠竹庇荫的曲径盘道攀援直上便到了庙中的制高点,人间仙境的“授书楼”,它取黄石公给张良授书之意。

张良庙巅顶之景 “授书楼”建于1850年,楼名取自“黄石公授书”的历史典故。云梯尽处的授书楼,掩映在紫柏青松林间,隐没于云海怒涛之中。其楼八角展翅,凌空欲飞。阁楼两层,由四根巨柱贯顶,直冲霄汉。缘梯而上,凭栏远眺,祝峰环抱,云海沉浮,松柏叠翠,花草竞秀。严冬时节,则千峰玉砌,万壑银镶,玉树琼花,美不胜收,尽显神仙洞府之妙。

第三篇:西安导游词

西 安 导 游 词

各位领导、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古城西安观光游览。西安,一个被人们赐予太多太多美妙称谓的地方。尤其通过今年世园会的召开,西安再一次把她特有的魅力展示给世人。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步步走近这座古老的城市,这可是一个看不完、听不尽、吃不烦、逛不够的地方,希望您带着轻松的心去聆听、去观察、去感受、去品味。一起去品古都上下五千年历史神韵,尝老城街头巷尾美食七滋八味,阅西安改革三十年城市全新风貌,观新区科学规划建设热火朝天。

【地理位置】

西安是陕西省省会、副省级城市,是陕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安位于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盆地,北临渭河,南面是秦岭山脉,山脊海拔2000-2800米,是我国地理上北方与南方的重要分界。西安市辖9区【新城、碑林、莲湖、雁塔、灞桥、未央、阎良、临潼、长安】4县【蓝田、周至、户县、高陵】,总面积10108平方公里,总人口843万,其中市区面积3782平方公里,人口大概646万左右。

西安属于暖温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区,雨量适中,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春秋两季是旅游黄金时期。大家远道而来,也许您是带着自己潜意识中的“西安印象”【古老陈旧、黄土飞扬、干旱缺水、满目苍茫】来的,现在看见西安是否有出乎意料的感觉呢?其实这里历史上素有“八水绕长安”之说,指的是西安城四周的八条河流:渭河、泾河、沣(fēng)河、涝(lào)河、潏(yù)河、滈(hào)河、浐(Chǎn)河、灞(bà)河。渭、泾是其中两条大的河流。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在著名的辞赋《上林赋》中写道“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描写了汉代上林苑的巨丽之美,之后就有了“八水绕长安”的描述。大家现在能看到西安这般的景象和市政府的重视和规划是分不开的,这些河流流经于此也让这座城市有了勃勃的生机和灵气。【君未睹夫巨丽也,独不闻天子之上林乎?左苍梧,右西极。丹水更其南,紫渊径其北。终始灞浐,出入泾渭;酆镐潦潏(fēng hào lào yù),纡馀委蛇,经营乎其内。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上林赋》】

【陕西得名于西周,是大西北的门户,面积20.56万平方公里,所在的位置兼具南北,联通东西,所以陕西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渭河虽发源于甘肃,但是流经陕西,联接灞河、泾河、浐河等最后汇入黄河,因此渭河是黄河上最大的支流,它和它的分支流冲击而成的平坦台面就是今天陕西省的中部,我们也把它叫做关中平原也可称为渭河平原。渭河与长安关系十分密切,在古代有很多物资就是通过渭河运到长安,而“泾渭分明”这一成语也来源于这条大河。】

【历史背景】

在中国旅游界有几句俗话:二十年中国看深圳,一百年中国看上海,一千年中国看北京,而五千年中国则看西安。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首站来到西安,他对西安的评价就很高,他说:“要了解一个民族,首先要了解它的历史”。由此可以看出,西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在这片物华天宝的土地上,五千年的古国文明从这里发祥。

早在《广博物志》《述异志》《山海经》中就有所记载,传说中的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等故事都发生在这里;据考古证实,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是蓝田猿人的聚居区;新石器时代早期,这里哺育了“华胥古国”“姜寨”等半坡先民。到了汉唐时期,西安更是发展成为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交流的中心,是当时人口最早超过百万的国际大都市。“西有罗马,东有长安”是当时西安在世界历史地位的真实写照。

至今,西安与世界名城希腊的雅典、埃及的开罗、意大利的罗马齐名,同被誉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而且,西安也是中国七大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有着“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誉。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西安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

西 安 导 游 词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长安大道沙为堤,早风无尘雨无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长相思,在长安。

忆来唯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

历史上提到长安的诗词很多,那么大家可能会问了:古人在诗词中如此的夸赞西安,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西安,古称“长安”、“京兆”,从古到今曾用名中,以“长安”最为长久和著名,长安,意为“长治久安”。

西安,在《史记》中被誉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之地,由周文王营建,建成于公元前12世纪,从此便揭开了西安千年帝都的辉煌史书,西安有着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200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21个王朝和政权建都于此。是13朝古都【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献帝)、西晋(惠帝、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而且中国历史上的四个最鼎盛的朝代周、秦、汉、唐均建都西安。由此可见,西安浓缩了中国历史的精华:从奴隶制社会的顶峰西周王朝、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秦朝、中国第一个盛世王朝西汉到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唐朝,西安书写了中国历史最华彩的篇章。

【中国第一个帝国建都在西安。秦统一六国,开创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集权国家,其创立的中央集权制,确定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

一个孕育出汉民族的伟大王朝西汉建都在西安。从“文景之治”到汉武帝的开疆拓域,中国成为了泱泱大国,也是在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一次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主流和主体的理性。至此,儒家思想伴随着中华民族走过了两千多年;

璀璨绚丽的大唐王朝建都在西安。从一代明君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到博大辉煌的“开元盛世”,那真是一个云蒸霞蔚、异彩纷呈的时代,中国封建社会在此达到鼎盛。】

说到这里,那么大家会问了,古时的长安是在何时更改成西安的,西安这个名字的由来又是什么意思呢。

1、西安,在西周时称为“丰镐(hào)”,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镐京的合称。公元前11世纪,周族在关中西部的歧山、扶风一带不断壮大,最终灭商而立国,建都于沣京和镐京。

2、秦人先后在雍城、栎(Yuâ)阳和咸阳建都,东出函谷,消灭六国,建立起空前统一的秦帝国。秦仍以依塬面水的咸阳为都城,渭河两岸,宫阙连绵不断。秦时称“内史”。

3、至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灭秦后,看中了沃野千里的八百里秦川,选定与秦咸阳一水之隔的渭河南岸立都。刘邦定都关中,将建筑的新城立名“长安”,取“长治久安”之意,这个名字一直沿用了1100多年,至到唐朝末期。西汉之末,王莽篡汉,建立新朝,承袭了汉家的国都和建制。及至黄巾军起义,董卓遍烧洛阳宫室,十八路诸侯讨卓,董卓遂迫使献帝西迁长安,东汉王朝在此有6年时间。丝绸之路开通后,长安成为东方文明的中心,史称“西有罗马,东有长安”。

4、隋朝时隋文帝杨坚再次统一中国,之后就在汉长安城的东南部,由著名建筑师宇文恺设计督建了隋的都城大兴城。大兴城的规模布局和科学设施显然超过了汉长安城,它奠定了唐代长安的基础。隋文帝杨坚曾被周明帝封为“大兴都公”,因而将新都命名为“大兴城”。

5、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唐长安城也是中国都城史上无可比拟的辉煌典范。长安不但是大唐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东方最大的一座国际性都市。唐朝时,又恢复长安之名。

西 安 导 游 词

6、元代时,长安丧失了首都地位,长安城所在地的“京兆府”易名为“奉元路”。

7、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政府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取义“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 此而来。但长安城仍称“长安”,归长安县管辖,“长安”之名并未废除,一直保存至近代将长安城剥离长安县独立出来设立西安市为止,长安之名废止。

历史选择了西安,西安充实了历史。今天,每当人们提起昔日的长安时,无不充满了民族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充满了对中华几千年丰厚和无与伦比的古文明的崇敬和仰慕。

【帝都名人】

“秦中自古帝王州”,西安自古就有帝王之光,在西安除了传统的特产外还有个特产就是皇帝。人类初祖炎帝、黄帝在这里教民稼穑(sâ 收割谷物,泛指耕作);礼贤下士的周文王在这里开创了江山;千古一帝秦始皇在这里成就了统一;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在这里实现了地跨欧亚的梦想;英明睿智的唐太宗在这里描绘了举世瞩目的大唐风采„„所以说,若是想知道中国历史了有多少个皇帝在西安成就了大业,我们就不妨去数数那一个又一个高大宏伟的“土馒头”。从西周到隋唐的2000年间,大约有70多位帝王埋葬在关中地区。皇帝生前在西安这片土地上不可一世、富贵至及,死后不愿意离开这块天然的风水宝地,所以陵墓也都修在了当时都城的周围。这也给西安留下了独特的人文景观资源。

所以说就有了这么一句话,说“到北京看墙头、上海看人头、广州看车头、杭州看潮头、苏州看桥头、桂林看山头、昆明看石头、西安看坟头”。

古都西安历史悠久,培育出了千千万万个精英人物,仅名列《二十四史》和其它史书中的人物,就有一千多人。有创造文字的仓颉,制定礼乐的周公,开辟丝绸之路的张骞,秉笔直书的太史公司马迁,发明造纸术的蔡伦,总结千金药方的孙思邈(miǎo),去西天取经的高僧玄奘,名震诗坛的巨匠李白、杜甫、白居易,集书法大成、独创一体的颜真卿,和诗文绝佳、声蜚海内的文学家苏轼等等。他们或生于此,或者长期生活工作于此,都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旅游资源】

西安人杰地灵,文物古迹俯拾皆是。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中心城市,西安首先以人文景观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价值珍贵驰誉中外。全市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8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30处,登记在册的各类文物保护点多达2944处,是全人类历史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遗址的田埂河畔上,你随意踢上一脚也许就能踢出几片秦砖汉瓦来;在某个新垦的工地上,你只要随意一挖也许就会挖出个汉唐墓葬;至于明清时期,宏伟高大的建筑物在西安更是数不胜数。大家可以从秦始皇陵兵马俑坑领略大秦帝国的雄风;从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唐华清宫遗址见识盛唐文化的浓墨重彩;从西安古城墙及钟鼓楼看到大明王朝西北重镇的英姿。近年,汉阳陵的开发又一次造成了世界的轰动,其出土的裸体彩俑被誉为“东方维纳斯”。

西安市内有 6000 多年历史的半坡遗址;有明代建立的藏石碑三千多块、被誉为石质历史书库的碑林博物馆;文物储藏量全国之最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法师译经之地大雁塔;西北历史最长的清真寺化觉巷大清真寺,以及西安周边的华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黄帝陵;汉武帝刘彻之墓汉茂陵;唐女皇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唐乾陵;释伽牟尼佛指舍利存放之处法门寺等驰名中外的景点。

自然景观峭拔险峻,独具特色。在西安南侧的东西凡百里间,是峰峦叠峰、逶迤相连的有“东方阿尔卑斯山”之称的秦岭山脉。在这道美丽的风景线上,有号称“奇险天下第一”的西岳华山、全真派鼻祖王重阳修炼的终南山、有以温泉汤池而闻名天下的临潼骊山、有四季葱绿而内藏珍稀的终南山、有以六月积雪不化堪称奇观的太白山、“洞天第一福地”楼观台、“中国山水故乡”——辋川(苏轼赞“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猿人故乡” ——蓝 3

西 安 导 游 词

田溶洞等风景名胜区,它们共同形成了一道天然而独特的景群,更有周边的森林公园十余个。人文山水、古城新姿交相辉映,构成古老西安特有的神韵风姿。这些数不尽的名胜古迹和稀世文物,在默默地诉说着这座中华人文之都的辉煌与沧桑。要是在古代,大家一定早想策马扬鞭,“一日看尽长安景”了吧。

【饮食文化】

西安的饮食文化洋溢着浓郁的西北风情,品尝西安的风味小吃是游西安的一大乐事,无论是一直被西安人钟爱的羊肉泡馍,还是名扬海内外的“西安饺子宴”,都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此外还有梆梆面、柿面糊塌、凉皮、炒粉鱼、锅盔、千层油酥饼等特色小吃。

在西安城内经营羊肉泡馍的餐馆很多,几乎每一条大街上都会有几家专门的羊肉泡馍馆,其中最有名的无疑要算老孙家羊肉泡馍了,此外,同盛祥牛羊肉泡馍馆、陕西太子楼御膳馆有限公司、西关牛羊肉泡馍馆、春发生泡馍馆等也久有盛名。

首创“西安饺子宴”的是西安餐饮行业中唯一的国家二级企业——西安解放路饺子馆,此外,天津饺子馆、德发长饺子馆、永新饺子馆等几家餐馆也各具特色。

在西安品尝小吃除可在南稍门、东新街的夜市外,还可以去鼓楼后的小吃街。鼓楼的街道两边都是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筑,各种知名的西安小吃应有尽有,可以让您在游览的同时一饱口福。

西安的名小吃很多,独具特色,一些最久负盛名的小吃如下:

1、西安特色面食biáng biang面

关中人最基本最普通的面食,除了蒸馍,恐怕就是“油泼辣子[比昂][比昂]面”。关于“biángbiang面”的得名,有着这样一个顺口溜——“一点飞上天,黄河两道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进走,左一扭右一扭,东一长(zhang)西一长,中间加个马大(dai)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钩搭挂麻糖,推个车车逛咸阳。”多少年来就一直听老人言传下来。因为这个字笔画繁多,所有字典都找不到,书面上极少见到,都是一边念顺口溜一边写才能写出这个字,很有趣的吧。北方人大都觉得这种面食很好吃。

2、西安饺子宴

西安市著名小吃宴席,是在发掘研究唐代和我国传统饺子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的。饺子宴选料考究、工艺独特,制出的饺子造型生动,一饺一格,一饺一形,观之赏心悦目,食之回味无穷。西安饺子宴的得名,主要因这种宴宾筵席由千姿百态的饺子组成。

3、秦镇凉皮

秦镇凉皮已有2000余年历史,秦镇本地传说在秦始皇时期已经开始有凉皮,为皇朝供物。乃为全国各种凉皮之祖。以大米粉为原料制成,因主产于户县的秦镇,也叫秦镇米皮。

西 安 导 游 词

制作时把大米粉调成糊状,平铺在多层竹笼内,旺为蒸熟,做出的凉皮筋、薄、细、软,具有独特风味。吃时用近一米长,20多厘米宽的大铡刀铡成细丝,加入辅青菜、小豆芽等,调入佐料,好的口味全在辣椒油上,调好的凉皮全呈红色,辣里透香,在西安深受欢迎。

4、牛羊肉泡馍

牛羊肉泡馍是西安市著名小吃。用优质牛羊肉加佐料入锅煮烂,汤汁备用。把烙好的“虎背菊花心”——坨坨馍,掰成碎块,加辅料煮制而成。

其特点是:肉烂汤浓、香醇味美、粘绵韧滑。食后再饮一小碗高汤,更觉余香满口,回味悠长,吃的时候配一叠特制的糖蒜,口感更好。牛羊肉泡馍,是独具西安地方特色的著名小吃,西安老孙家饭庄从一八九八年开始经营,迄今已有百年历史。

传说,牛羊肉泡是在公元前11世纪古代“牛羊羹”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西周时曾将“牛羊羹”列为国王、诸侯的“礼馔”。据《宋书》记载,南北朝时,毛修之因向宋武帝献上牛羊羹这一绝味,武帝竟封为太官史,后又升为尚书光禄大夫。

还有一段风趣的传说,大宋皇帝赵匡胤称帝前受困于长安,终日过着忍饥挨饿的生活,一日来到一家正在煮制牛羊肉的店铺前,掌柜见其可怜,遂让其把自带的干馍掰碎,然后给他浇了一勺滚热肉汤放在火上煮透。赵匡胤狼吞虎咽地吞食,感到其味是天下最好吃的美食。后来,赵匡胤黄袍加身,做了皇帝,一日,路过长安,仍不忘当年在这里吃过的牛羊肉煮馍,同文武大臣专门找到这家饭铺吃了牛羊肉泡馍,仍感鲜美无比,胜过山珍海味,并重赏了这家店铺的掌柜。皇上吃泡馍的故事一经传开,牛羊肉泡成了长安街上的著名小吃。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曾有“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的赞美诗句。

5、老童家腊羊肉

陕西省西安市著名小吃。相传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逃难来西安,品尝了老童家腊羊肉后大加赞赏。并由兵部尚书赵福桥之师邢庭维手书“辇止坡”三字,制成匾额悬挂门口,从此老童家腊羊肉名闻遐迩,近百年来长盛不衰。

腊羊肉选料精细,工艺讲究,辅料齐全,火功得当。卤煮出的肉,色泽红润,质地酥烂,香醇可口,是佐餐下酒菜。

6、锅盔

锅盔(英文:guokwei),又叫锅魁、锅盔馍、干馍,是陕西关中地区城乡居民喜食的传统风味面食小吃。锅盔源于外婆给外孙贺弥月赠送礼品,后发展成为风味方便食品。锅盔整体呈圆形,直径尺许,厚1寸,重5斤。料取麦面精粉,压秆和面,浅锅慢火烘烤。外表斑黄,切口砂白,酥活适口,能久放,便携带。

省外人编成的顺口溜“陕西十大怪”中,有一怪为“烙馍像锅盖”,指的就是锅盔。关中较为著名的有乾州锅盔(相传为武则天派兵在乾州(乾县)打仗,战士在作战过程当中有人无意间将面置于头盔里用火烘烤,然后发现其味香脆可口,随即流传而开)。锅盔形似锅盖,边薄中厚,表面有轮辐状花纹,硬实筋韧,酥香可口,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7、肉夹馍

陕西(乃至西北大部分地区)著名小吃,起源于战国,当时称“寒肉”。在西安,老樊家几乎成了腊汁肉的代名词。樊记腊汁肉由樊凤祥父子俩创于1925年,已有70多年历史。于1989年参加商业部“金鼎奖”评选活动,被评为部优产品。

腊汁肉是一种用着锅占制的酱肉,但比一般酱肉酥烂,滋味鲜长。由于选料精细,调料全面,火功到家,加上使用陈年老汤,因此所制的腊汁肉与众不同,有明显的特色,人们称赞它是:“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无法满嘴油。不用牙咬肉自烂,食后余香久不散。” 吃时切腊汁肉少量,夹人刚出炉的白吉馍中,此时馍香肉酥,回味无穷。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白吉馍一起食用还可以增加碳水化合物的含量。

8、葫芦头

西 安 导 游 词

葫芦头是西安特有的风味小吃,它和羊肉泡馍有相似的地方,即同为掰馍,但主要原料不是羊肉,而是猪肠。其主料由猪大肠头、猪肚头、肥肠去腥臊后加佐料煮成汤,再用汤煮馍而成。其汤酽味浓、鲜香适口,是一种高饱和脂肪酸、高胆固醇食品。具有浓郁味醇,鲜香滑嫩,肥而不腻,老幼皆宜的特点。

葫芦头相传源于唐代,起初名为“杂糕”。名医孙思邈到长安一家专卖猪肠的小店吃饭觉得腥味大,油腻多,得知制法不得当,便传授窍道,并留药葫芦让店主调味,店主为感激孙思邈,特将药葫芦高悬门口,“杂糕”也改称“葫芦头”了。

9、肉丸胡辣汤

肉丸胡辣汤,是西安回族人的清真食品。西安回族人想在汉民聚集的地方想要从事饮食业又要出众,就只能在调料上下功夫,故此摒弃了酸味,改用西北人更适应的咸味来映衬羊肉汤、牛肉汤的香味。煮牛羊肉那可是回民的传统项目,调料的丰富和火候的掌握自不待言。把重口味的胡椒分量减轻,以便更加能突出肉和菜的口味。用回民更常用更大气的牛肉丸子(牛肉绞碎和面合,下水煮),更有口感和实在。辅料增多,加白菜、土豆块、菜花、胡萝卜块、木耳、黄花、腐竹、冬瓜等,下辅料的时间次序也不同,务必使每种菜软硬得当,看起来也有卖相、颇有点晶莹剔透的感觉,现在的西安人把肉丸胡辣汤也作为一种早餐。每天,早晨人们起床后洗漱完毕,走上街头要一碗肉丸胡辣汤一咥(die)(陕西方言是吃的意思)各奔东西,展开一天新的工作。

10、蜜枣甑糕

做甑糕在四关:一泡米,米是糯米,水是清水,浸一晌,米心泡开,淘洗数遍,去浮沫,沥水分。二装甑,先枣子,后米,一层铺一层,一层比一层多,最后以枣收顶。三火功,大火煮半晌,慢火煮晌。四加水,一为甑内的枣米加温水,使枣米交融,二为从放气口给大口锅加凉水,使锅内产生热气冲入甑内。”

11、石子馍

主要原料是:面粉、猪油、小油(植物油)、食盐、大料、花椒、葱等。石子烧饼外观焦黄鲜亮,中凹边突,活像一个椭圆形的小金盆,咬开后层次分明,外酥内软,咸香可口,经久耐贮。这种馍是用上等白面粉,放入油和盐(糖),有的还加入鲜花椒叶,制成馍坯,烙制而成。具有油酥咸香,营养丰富,易于消化,携带方便,经久耐贮的特点。是关中农村常用的赠送亲友、招待佳宾,或作为产妇、病人的营养食品。

【生活习俗】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端一碗髯面喜气洋洋,没撮辣子嘟嘟囔囔。这是秦人的自画像,也是秦地风情较直观的写照,我们不妨试着从解读这段话开始。八百秦川一片沃野是人所共知的,但有幸在站在黄土上听过秦人吼秦腔的游客恐怕并不多,秦腔粗犷,雄浑体现了秦人骠悍的风格,它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同时也是包括京剧在内众多地方戏曲的鼻祖,千百年来传流至今。有说秦腔最早源于秦兵军阵中,那么可想而知,秦俑们当时应该是各个都能吼两嗓子,并引以为乐的。

秦人爱吃辣子,也应该是自古就有的事,要不到今天秦人仍特别能吃,且顿顿饭离不了它。陕西也有一种汉堡包叫馍夹辣子,但这种吃食不是谁都能消受得起的,连一向以能吃辣子著称的四川人,湖南人见了这种吃食也是要却步的。陕西人吃的辣子——油泼辣子,是有当地特色的,出了陕西就很难吃到,这的确是事实。

秦人守根,乡土意识重,这与他们的饮食习惯是脱不了干系。陕西人爱吃面,而陕西本地的特色面食也相当丰富,如歧山臊子面、回民牛肉面、陕北羊肉面、户县摆汤面、出了西安火车站就能吃的马虎面„„林林总总,不仅好吃,而且每种面食里都包含着文化。比方说有一个在中国所有字典里都查不到的字,外地人不认识,但陕西人几乎妇孺皆知,不仅能读正音,甚至能给你背出一段口诀来:“一点飞上天,黄河两道弯,八字大张口,工字往进走,6

西 安 导 游 词

你一扭,我一扭,中间夹个盐篓篓,你一尝,他一尝,中间坐个马大王,心子底,月字旁,画个勾搭挂麻糖,推个车子上咸阳”。这个字其实指的也是一种陕西地方面食,叫(biang)面,传说也是秦始皇最爱吃的。陕西八大怪里的面条擀地象腰带,指的就是它,这种面又宽又厚,一根能盛一大老碗,可吃起来特筋道,且越嚼越有味,面香会始终充塞你的鼻息。

参观过秦俑的人也许会发现秦俑的装束有些奇特,即秦俑有着铠甲的,但无一戴头盔的,无论士兵和将军。这是有原因的,秦人以耕战强国,提倡勇于公战,作战一般不戴头盔,甚至脱去铠甲冲锋陷阵,锐不可挡,素有科头锐士之称。难怪乎同为秦人的杨虎城将军说:“江南的才子江北的将,陕西的冷娃站两行”。秦人子孙们也多少承继了他们先辈那种率真,果敢,一往无前的作风。至今还能听到秦人用坎头子来称呼自己的子弟,是把科头音读转了,在国家开发大西部的进程里,秦俑的子孙凭着“科头”和“冷娃”这种精神做事必定会有所作为,让秦俑的故乡变得更美丽,富庶的。

“而今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当你行走在秦地的街巷中,相信你一定能找到你要找寻的身影。

【西安世园会】

2011年4月-10月以“天人长安、创意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世界园艺博览会在西安浐灞生态区举行,当时全世界的目光都会聚焦浐灞,聚焦西安这座可爱的城市,聚焦这座古老而不保守、繁华而不浮躁、进取而不张扬、务实而不盲目的城市。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西安向世界展现了文明中国拥有的自信、开放、大气、包容、向上的民族精神,铸造了炎黄子孙永远为之自豪的文化高地。“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西安,这座中国历史文化的首善之都,以世代传承的雍容儒雅,大气恢弘,成为中国历史的底片,中国文化的名片和中国精神的芯片。

特别要告诉大家的是,在西安你可能不出国门就感受到国际的气息,因为这里是“世界千年古都”;在西安你可能没有房子就能找到家的感觉,因为这里是“华夏精神故乡”。西安从历史中姗姗走来,她在接受新时代的洗礼和考验。她像一位睿智的老人,须发间充满学问和智慧;又像一位风华的青年,眉宇间流露胆识和气魄;像书香门第里的大家闺秀,又像叱咤时代的城市小资;她是智慧与力量的结合,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交通便捷】

西安是交通畅达、区位优势明显的城市。西安地处中国陆地版图中心和我国中西部两大经济区域的结合部,是西北通往西南、中原、华东和华北各地市的门户和交通枢纽。在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上,西安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陇海兰新铁路沿线经济带上最大的中心城市,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桥头堡,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

西安是全国连接南北的“大十字”网状铁路交通和陕西省“米”字形铁路交通的重要枢纽,是全国干线公路网中最大的节点城市之

一、中国六大航空枢纽之一、六大通讯枢纽之一,枢纽城市特点十分突出。随着国家高速铁路网的加快建设,未来五年内,西安一日交通圈覆盖范围将扩大到大半个中国,辐射人口由现在的6亿扩大到12亿以上。西安地处中国的地理中心,作为联接西部的重要交通枢纽,西安已形成了以航空、铁路、公路为主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

【城市结构】

西安城市结构十分整齐,整个城市是以钟楼为中心辐射出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与城墙相接,形成的田子型骨架。

如果大家留意就会发现西安的建筑不是很高,其实这和我们八十年代的市政规划有关系。为了保持古城风貌,城墙以内,钟楼附近不能有高层建筑,如果我们在西安看到了高楼大厦一定是到了西安的南郊或是西郊了。而且西安的街道很宽很直,很容易辨认方向,都是 7

西 安 导 游 词

正南正北正西正东的路,他们形成井字型的交叉,“市井”一词就源于古代的西安城。西安的街道没有弯路,就向西安人的性格一样,心胸宽广,直来直去,不会拐弯抹角。

西安现在是高楼大厦与居室庭院并存,宽阔大街与僻街小巷相映成趣,既有古都风貌,又有现代城市的特色。

【宗教传承】

自汉代佛教传入我国,经历南北朝而成为门阀士族们的意识形态。唐代尊佛、崇佛蔚然成风。长安作为绵延万里、横跨亚欧的“丝绸之路”东端和世界性大都会,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各种教派的名僧和传教者。唐长安的城内城外,塔寺林立,讲经听法者云集。

据历史文献记载,长安城内僧寺多达122座,尼寺31座,帝王和朝廷显贵以建寺、度僧为荣。这些寺院的规模之大,也是非常惊人的,如慈恩寺即“重楼复殿,云阁洞房,凡十余院,总一千八百九十六间,占地三百四十二亩”。在开明和开放的唐代,不但异彩纷呈的佛寺各个教派和作为国教的道教非常活跃,而且景教(基督教传人东方的别称)、摩尼教、伊斯兰教也相继传人中国,为中外文化的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时至今日,长安城内外尚留有多处宗教文化遗存,巍峨的慈恩寺大雁塔和秀丽的荐福寺小雁塔,成为历史文化名城西安的象征。法门寺因出土了唐代珍藏的四枚佛指舍利而重新成为佛教圣地。大兴善寺、青龙寺、香积寺等著名寺院,也都成为中外友好交往的象征和观光圣地。著名的道观楼观台、八仙宫和城内中西合璧的化觉巷清真大寺,则分别是道教和伊斯兰教文化的重要传播地。

【西安发展】

大家听了半天,可能觉得“嘿,这不是还是拿着古人的东西来炫富吗?现在的西安有啥啊!”下面我就给大家捋一捋咱们新西安的新发展。

说起西安的现在,首先它是西北最大工业城市,工业总产值占了西北五省的20%;西安又是西北最大商贸中心城市,漫步西安街头,商场林立,人群熙熙攘攘,商业很发达;

西安也是一座充满创新和活力的科教之城,中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国防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之一。因自古原因,中国最古老的皇家大学——太学就创建于西安,所以西安的教育力量非常雄厚,仅次于北京和上海,位于全国第三位。现有大专院校49所,每年有50多所高校的20万大学生,从这里走向世界。有超过3000件技术专利和10000件科研成果问世。是全国高校密度和受高等教育人数最多的城市。

西安的航空航工力量居全国首位,我们的阎良飞机城生产了运

七、飞豹、方舟等飞机,中国唯一的卫星测控中心就在我们的东郊;西安的军工生产力量仅次于重庆,位于全国第二,西安分布了许多大型军工企业;

作为举世闻名的古代丝绸之路起点之一,作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门户城市之一,西安在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培育最佳投资沃土,发展多元对外贸易,积极促进西安特色产业和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在未来的日子里,西安将担负起引领大关中,辐射大西北的重任,成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先锋。

西安又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文物古迹众多,素有“地上一座城,地下一座城”的美称,每年来西安的游客非常的多,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西安是必不可少的一站,西安旅游业收入占国民总产值15%左右,一年大约有150多个亿。

西安的发展方向用江总书记的一句话概括:以科技、旅游、商贸为先导,把西安建设成为一个外向型的现代化城市。

【司马相如】

【人物生平】

司马相如(约前179年—前127年),字长卿,因仰慕战国时的名相蔺相如而改名,汉族,蜀郡(今四川省南充人)。西汉大辞赋家,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作品词藻富丽,结 8

西 安 导 游 词

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少年时代喜欢读书练剑,二十多岁时以訾(钱财)为郎,做了汉景帝的武骑常侍,但这些并非其所好,因而有不遇知音之叹。景帝不好辞赋,待梁孝王刘武来朝时,司马相如才得以结交邹阳、枚乘、庄忌等辞赋家。后来他因病退职,前往梁地与这些志趣相投的文士共事,就在此时他为梁王写了那篇著名的《子虚赋》。他与卓文君的私奔故事也广为流传。鲁迅的《汉文学史纲要》中还把二人放在一个专节里加以评述,指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凤求凰》传说是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古琴曲,演义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以“凤求凰”为通体比兴,不仅包含了热烈的求偶,而且也象征着男女主人公理想的非凡,旨趣的高尚,知音的默契等丰富的意蕴。全诗言浅意深,音节流亮,感情热烈奔放而又深挚缠绵,融楚辞骚体的旖旎绵邈和汉代民歌的清新明快于一炉。即使是后人伪托之作,亦并不因此而减弱其艺术价值。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琴挑文君】

汉朝的大才子司马相如为景帝时武骑常侍,刘武去世后,相如离开梁地回到家乡四川临邛,生活清贫。临邛令王吉与相如交好,对他说:“长卿,你长期离乡在外,求官任职,不太顺心,可以来我这里看看。”于是相如在临邛都亭住下,王吉天天拜访相如,相如托病不见,王吉更显恭敬。

临邛富人卓王孙得知“(县)令有贵客”,便设宴请客结交,相如称病不能前往,王吉亲自相迎,相如只得前去赴宴。“一坐尽倾”。酒酣耳热之际,相如一曲《凤求凰》打动了卓王孙新寡的女儿卓文君。文君听到了司马相如的琴声,偷偷地从门缝中看他,不由得为他的气派、风度和才情所吸引,产生了敬慕之情。宴毕,相如又通过文君的侍婢向她转达心意。于是文君深夜逃出家门,与相如私奔到了成都。卓王孙大怒,声称女儿违反礼教,自己却不忍心杀她,但连一个铜板都不会给女儿。

司马相如的家境穷困不堪,除了四面墙壁之外,简直一无所有。卓文君在成都住了一些时候,对司马相如说:“其实你只要跟我到临邛去,向我的同族兄弟们借些钱,我们就可以设法维持生活了。”司马相如听了她的话,便跟她一起到了临邛。他们把车马卖掉做本钱,开了一家酒店。卓文君当垆卖酒,掌管店务;司马相如系着围裙,夹杂在伙计们中间洗涤杯盘瓦器。

卓王孙闻讯后,深以为耻,觉得没脸见人,就整天大门不出。他的弟兄和长辈都劝他说:“你只有一子二女,又并不缺少钱财。如今文君已经委身于司马相如,司马相如一时不愿到外面去求官,虽然家境清寒,但毕竟是个人材;文君的终身总算有了依托。而且,他还是我们县令的贵客,你怎么可以叫他如此难堪呢?”卓王孙无可奈何,只得分给文君奴仆百人,铜钱百万,又把她出嫁时候的衣被财物一并送去。于是,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双双回到成都,购买田地住宅,过着富足的生活。

司马相如有财、有名后,又受皇帝宠幸,便宿娼纳妾,竟不理会卓文君。后人为卓文君作《白头吟》——“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天下的负心郎皆愧之。

【犬子的由来】

“犬子”本是司马相如的小名,后来竟巍巍然成了对自己儿子的谦称。怎么回事 9

西 安 导 游 词

呢? 据太史公《史记》的记载,司马相如“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也就是说“犬子”其实是他的乳名,或者名字。就像“二毛”,“小胖”之类,难登大雅之堂。他长大后,也觉得名字不好听,加上又仰慕蔺相如的为人,自己便更名为相如。最开始,“犬子”之称,其实并无小名之意,只是司马相如的父母为了小儿好养活,便特意选一个低贱的字词为之命名,以远离鬼魅,但因为司马相如长大后自己改了名字,“犬子”才成了小名。

随着司马相如的成名,“犬子”也不断为人所知。自此而后,因为司马相如的巨大历史以及文化影响,人们谦称自家儿郎,便纷纷用上了“犬子”一词,争相仿效,附庸风雅,竟一时蔚然成风,堂堂皇传至于今日,成为中国人日常用语之不自觉习惯。

第四篇:西安大雁塔导游词

西安大雁塔导游词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第一小学405班

刘雨荷

各位亲爱的游客朋友:

大家好!来到西安,当然不能错过大雁塔。这座唐代古塔,可是古城西安的独特标志。古人曾留下“驱山晚照光明显,雁塔晨钟在城南”的诗句。作为关中八景之一的大雁塔高高耸立在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内,是我国的佛教名塔之一。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走进大雁塔开始游览吧!

看到这座唐代古塔,你们一定会赞叹不已,有谁知道这座塔为何要以大雁命名呢?这其中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相传很久以前,摩揭陀国的一个和尚信奉小乘佛教,吃三净食(即雁、鹿、犊肉)。一天,空中飞来一群雁。有位和尚见到群雁,信口说:“今天大家都没有东西吃了,菩萨应该知道我们肚子饿呀!”话音未落,一只雁坠死在这位和尚面前,他惊喜交加,遍告寺内众僧,都认为这是如来佛在教化他们。于是就在雁落之处,以隆重的仪式葬雁建塔,并戒绝荤腥,改信大乘佛教。因此,佛塔又称大雁塔。

到了大雁塔,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名僧玄奘,他是慈恩寺内的第一任住持方丈。大家一定看过《西游记》吧?那么《西游记》里的唐僧是否就是这位著名的唐代和尚玄奘呢?玄奘法师俗姓陈,13岁在洛阳出家,他勤奋好学,在国内各地访师问学后,决意到佛教发源地——印度去探索佛教的精髓。便沿着丝绸之路,穿越广袤无边、上无飞鸟、下无走兽的戈壁沙漠,一路西行直至天竺,学成后返回长安,历时17年,行程5万公里,途经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取回佛经657部,并在印度获得极高地位,备受尊崇。回国后,在皇室的支持下,他开创了我国翻译史上的新时期,共译著佛经75部1335卷,撰写了《大唐西域记》,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应该说《西游记》是以唐代玄奘取经为背景而写成的,但故事里的唐僧并不全指玄奘,而是一个经过艺术化的文学作品里的人物。

各位游客,大雁塔在建时高60米,共5层,是一座仿木结构的楼阁式方形砖塔。大家请看,宝塔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有显著的民族特色和时代风格,是我国佛教建筑中的杰作。游客们,大雁塔自建成至今,历代名人都留下了传诵千古的佳句。诗圣杜甫曾有“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的赞语,边塞诗人岑参则写下“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的名句。诗人气势磅礴的描写和富于哲理的感叹,常常在人们登塔时引起共鸣。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大雁塔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西安这座城市虽然不大,但是却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衷心祝愿大家今天的大雁塔之旅愉快,我们今天的游览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教师点评:这篇导游词的小作者能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大雁塔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游客的注意力与好奇心,并且能够用亲切的话语拉近自己与游客的距离,再加上小作者匠心地穿插了大雁塔得名的相关故事,使得内容更加生动,富有文化内涵,堪称佳作,犹如一杯香茗,值得一品,再品!

指导老师 沈旭英

第五篇:西安古城墙导游词

西安古城墙导游词 各位游客:

中国拥有数百座古代城墙,其中以北京、南京、西安的古城墙规模最大,但北京、南京古城墙先后被拆毁或严重残缺,而始建于公元1370年的西安古城墙迄今仍保存完整。日本天皇访华来西安时,放着“世界第八大奇迹”秦俑坑不看,却登上了始建于600多年前的西门城楼,领略了这座古代城墙的雄姿。下面请大家跟我一起实地去参观西安古城墙。

【城墙的起源】

各位游客,这几天我们已经在车行晨曦或晚霞中领略了古城墙的多彩多姿和古朴深沉。现在我们来到城墙脚下,请大家走上城墙游览。

大家一定想知道城墙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城墙”一词原是从“城”字引申而来。“城”按《说文》解释,是“盛”的通假字,“盛”是纳民,所以“城”字的本义是土围民而成国,由此引出城墙一义。被誉为中华民族脊梁的万里长城的“城”宇,同样是城墙的意思。只是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字又包含了今天城市的解释。“城”字最早出现在周朝的金文中,从字形看活生生地体现了古代城墙的军事用途。城墙的军事作用是保卫私有制,而在意识形态上看,城墙的形体规模又是等级森严的宗法制的严格体现。显然统治者营造城墙,是用它来保护自己,宣示国威。现在我们看到的西安城墙,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它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下诏修城开始动工,至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完工,历时8年,是在隋唐京城的皇城基础上扩筑而成的,经过历代修葺,基本上保持着完整的封建社会城垣建筑的面貌,反映了中国古代筑城技术的杰出成就。

【城垣规模和结构设施】

各位游客,那么西安城墙到底有多大呢?它的结构又是怎样的?据测算,西安城墙周长11.9千米,其中东城墙2590米,西城墙2631.2米,南城墙3441.6米,北城墙3241米。这样的规模在国内外都是比较少见的。

大家看见城墙四门外筑有护卫城门的小城,那叫瓮城。所谓瓮城,意为敌人一旦进入,就会受到瓮城城墙上面的四面夹击,犹如瓮中之鳖,无法逃脱。瓮城外还筑有拱卫瓮城的小城,古称羊马城。古时候大城门的启闭有规定时间,关闭城门后尚未回城的人可连同自己牵的羊、赶的马等,进入羊马城以及今环城公园地带歇息,等候开城门后再进城。西安的羊马城在清末已全毁。记得1986年在西安城安定门(西门)瓮城北门外约17.5米处发现羊马城北侧门道,长5.5米,宽2.4米。现在大家能看到南门瓮城外侧已修复的羊马城,墙体长198米,高9.5米。

护城河外曾有拱卫四城门的四个夯筑土城叫郭城。据《西安府志》卷九记载:唐天佑年间,韩建筑东郭小城和西郭小城。宋、金、元皆因之。明洪武年间拓城时,东郭小城大部分被包在大城内,留在城外的即为东郭新城。明后期西郭小城记。目前,四关郭城墙体仅存部分残段,郭门仅在地名上留有其名称。

现在我们来到西安城内东北处,这里曾经是明秦王府城,简称王城。明初,朱元津封其次子为秦王,命其坐镇西安,加强对西北的控制。整个秦王府城分为两重城墙。外城墙称萧墙,全系土筑成。内城墙因外砌青砖,故称砖墙。明灭后,萧墙被毁。清雍正年间,西安修庙宇,秦王府的建筑多被拆除,砖城改为八旗教场。目前秦王府砖城只存夯土城残段若干处。

明代建西安城时,全城城门有4座:“长乐”、“永宁”、“安定”、“安远”。门名刻于大城门洞外的青石门据上。大城城门上所建的楼房称城楼,也叫正楼,是守城指挥官的指挥所。瓮城城门洞上所建之楼称箭楼,因楼壁辟有箭窗,是当时发箭防御之用。到了民国时又开辟了4座城门,俗称小四门:中山门(小东门),在现在的东新街东端,是为纪念孙中山修建的;勿幕门(小南门),在今天的四府街南端;玉祥门(小西门),在莲湖路西端,解放后,此门被拆;解放门(小北门),原名中正门,在解放路北端,当年因为陇海路通车到西安而修建,到了1952年因扩建火车站而被拆除。西安在解放后也开辟了新城门,南墙有建国门、和平门、文昌门、朱雀门、含光门。北墙有尚德门。东墙有朝阳门。

一般游客知道明代建筑西安城墙时有98座敌台,台上均建有敌楼。但1982年西安市城墙管理所实地调查发现,那些古敌楼没有留下一个,只有部分尚存础石。之后,西安重建敌楼12座,为砖木结构,歇山顶式,重檐二层楼,底层周设回廊。

古代城垣设施不仅修建敌楼、箭楼作用武之备,还修建魁星楼以祭把主宰文运之神魁星。西安魁星楼建在南门城楼东,后遭兵火毁坏。后来在原址上复建魁星楼,值得一看。

【焕发新颜的古城墙】

各位游客,经过十多年的整体开发,古都西安已把位于市中心的残破的明代城垣,改造成颇具特色、中外罕见的环城旅游风景区。1983年,西安市开始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文物保护开发,到1997年底累计投资2.27亿元,不仅全面修缮了城墙,填补了大小洞穴1650个,还重建敌楼四座、角楼2座以及南门月城、闸楼、吊桥各一处,同时对环城河、林、路进行了全面整治。现在,从14条被修复的马道缓步登城,能见到长1334O米的城垛,还有11500米的女儿墙也全部修复。站在高12米的城头上举目远眺,南边的终南山、北部的渭水河遥遥相望;俯首四顾,城内城外市容尽收眼底。城上还陈列弓弩。滚木、擂石等防卫工具,城下复设吊桥、云梯,供人使用参观。从城墙下到环城河边,修建了20多座桥,城河到城脚之间的环城绿化带,成了西安最大的绿化公园,茅屋瓦舍,仿古亭廊,诗碑雕塑,应有尽有。

各位游客,西安古城墙的开发,受到了中外人士的高度评价:过去把古城墙看作是妨碍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枷锁,如今它却成了使古城增添姿彩的花环。专家们还评价,秦始皇兵马湘的发掘,一举成就了世界奇迹;而西安明代城墙的维修,同样引起了世界瞩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来此后,一致同意推荐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下载陕西省西安考区导游词word格式文档
下载陕西省西安考区导游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西安旅游导游词

    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兵马俑是在1974年发现的,随后在这里建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博物馆,于1979年国庆节开放。举世罕见的秦兵马俑博物馆开放后,很快就轰动了中外,被认为是古代的奇......

    西安景点导游词(精选合集)

    西安景点导游词1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导游,总归要编写导游词,借助导游词可以更好地宣传景点,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导游词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西安景点导游词......

    西安城墙导游词(最终定稿)

    西安城墙是我国中世纪机后期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之一,也是我国古代城垣中至今保存最完整的一处,下面是关于西安城墙导游词范文的内容,欢迎阅读!西安城墙导游词大家早上好!欢迎大家......

    西安导游词(5篇材料)

    西安导游词(15篇)作为一名乐于助人的导游,常常要写一份好的导游词,导游词一般是根据实际的游览景观、遵照一定的游览路线、模拟游览活动而创作的。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导游词......

    西安古城墙导游词(精选合集)

    西安古城墙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名乐于助人的导游,总归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进行实地口语导游的基础和前提。那么一遍条理清晰的导游词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

    西安导游词开场白

    有历史感的古城墙和兵马俑,绝对让你大饱口福的各色美食。滚滚红尘帝王都,悠悠岁月百姓城。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西安导游词开场白,欢迎来参考!【西安导游词开场白一】各位朋友,大家上......

    西安导游词(通用)[五篇范文]

    西安导游词(通用6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导游,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导游词,导游词不是以一代百、千篇一律的,它必须是从实际出发,因人、因时而异,有针对性的。我们应该怎么写导游词......

    西安秦兵马俑导游词

    西安秦兵马俑导游词 西安秦兵马俑导游词1 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叫姜**,今天我们要到秦兵马俑去参观。1978发过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