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怪以抒狐愤志鬼狐聊寄情怀 刘世德

时间:2019-05-14 16:45: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搜神怪以抒狐愤志鬼狐聊寄情怀 刘世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搜神怪以抒狐愤志鬼狐聊寄情怀 刘世德》。

第一篇:搜神怪以抒狐愤志鬼狐聊寄情怀 刘世德

搜神怪以抒狐愤志鬼狐聊寄情怀 刘世德

“鬼狐史”,“磊块愁” ——《聊斋志异》卮谈之一

(一)三个世纪以前,伟大的短篇小说作家蒲松龄撰写了一部不朽的著作:《聊

斋志异》。这部用文言文写成而包含着许多优秀作品的书,在文学史上占有

重要的地位。清朝人倪鸿曾经对它下过这样的评价:“国朝小说家谈狐说鬼

之书,以淄川蒲留仙松龄《聊斋志异》为第一。”1其实,如果把我国封建社

会的短篇小说比喻作亘绵不绝的群山,那么,它显然也是一座屹立的高峰。②

蒲松龄在短暂的一生中,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创作了五百篇左右的作品

。这是一个巨大的数目字。以前的短篇小说作家还不曾创造过这样的纪录。

明代末年冯梦龙、凌濛初分别编著的《三言》《二拍》五部白话短篇小说集 所收的作品已不算少,加起来不过两百篇上下。蒲松龄一个人却给我们留下

了两倍于此的丰富的遗产。这一点已充分地说明了他对我国文学的发展所作 的贡献了。何况在这五百篇之中,有价值的作品至少也在一百篇以上。正是

这些思想内容深刻、艺术成就卓越、流传广泛的作品,奠定了蒲松龄作为一

个伟大作家的不朽地位。

《聊斋志异》里的作品,有的描写得委曲宛转,有的叙述简洁,数行即

尽。从风格上看,它们或近似于唐人传奇,或近似于魏晋志怪,而有的则可

以说是两者的结合,如鲁迅先生所指出的:“用传奇法,而以志怪”①。其中,不但有许多细腻的描写男女爱情的作品,而且还有一些像《老饕》等那样的

粗犷的描写侠客义士的作品。《胭脂》、《冤狱》、《于中丞》、《折狱》、《诗谳》、《太原狱》、《新郑狱》七篇以公案为题材,也是别具一格的。

《偷桃》、《口技》、《木雕美人》、《蛙曲》、《鼠戏》记民间技艺,生

动、细致,都是脍炙人口的篇什。从体裁上看,《聊斋志异》大部分是短篇

小说,也有少数是简短的随笔、特写和寓言等等,不一而足。多样的风格,多样的体裁,还有多样的内容。《聊斋志异》以纪述神仙

狐鬼精魅故事而闻名于世。然而,在一些比较著名的作品里,有时也没有神

仙狐鬼精魅出场,它们的主人公常是社会上的普通人。例如《阿宝》、《促

织》、《田七郎》、《侠女》、《瑞云》、《胭脂》、《向杲》、《崔猛》、《细侯》、《王桂庵》等篇。和那些写神仙狐鬼精魅的杰出的作品一样,它

们也发射着艺术的光辉,激动过无数的读者。就是在写神仙狐鬼精魅的作品

里面,也是变化万千的。狐鬼幻化的人物写得最多。狐有娇娜、青凤、莲香、1 ①《桐阴清话》卷一。

② 《聊斋志异》通行本只有431 篇。那主要是刻书人删削的结果。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佚文已有71 篇。参 阅已故的叶德均先生的论文《聊斋志异集外遗文考》,原载《文史杂志》第6 卷第1 期“俗文学专号”(1948 年3 月)。

①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二篇。

鸦头、辛十四娘、小梅、封三娘、胡四姐等;鬼有聂小倩、巧娘、宦娘、连

琐、小谢和秋容、公孙九娘、伍秋月、寇三娘、章阿端等。她们都是一些令

人难忘的艺术形象。而狐鬼二字几乎由此成为《聊斋志异》故事内容的代名

词了。除了狐鬼和神仙之外,还有不少生动活泼的作品是写虫鱼鸟兽和花精

木怪的。举出一些这方面的动人的人物形象也许是有意义的。这里有蜜蜂(绿

衣女、莲花公主)、蠹鱼(俞士忱和素秋兄妹),有白骥(白秋练)、鳖(洮

水八大王),有乌鸦(竹青)、鹦鹉(阿英),有老鼠(阿纤)、青蛙(十

娘)、老虎(苗生)、獐(花姑子),花木方面则有耐冬(绛雪)、牡丹(香

玉、葛巾和玉版)、菊(黄英和陶生姐弟)、红莲(荷花三娘子)等等。此

外,如《赵城虎》、《毛大福》、《义犬》、《象》、《鸿》,更是几篇直

接以动物为描写对象的作品。不同的主人公演出着不同的故事。蒲松龄选择各种素材创作了几百篇小

说,却几乎没有一篇在细节描写上是重复的。我们不能不对他那非凡的艺术

天才表示赞叹。同样是描写爱情故事的作品,却又有千差万异的种种写法。

既写了青年男女的恋爱,也写了霍桓和青娥、蒋阿端和晚霞那样的少年人的

恋爱;既写了郎才女貌的婚姻,也写了马二混和蕙芳那样的配偶;既写了恋

爱的喜剧性的结局,也写了《葛巾》、《嘉平公子》等篇那样的带有悲剧色

彩的分离;既写了结合为夫妇的爱情,也写了《娇娜》、《乔女》、《宦娘》

等篇那样的两性之间表现为纯洁友谊的爱情..。

总之,这一切都说明了《聊斋志异》内容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色:丰富 多采。

这些短篇小说充满了瑰丽的幻想,情节引人入胜,具有激动人心的魅力。

除了给予我们艺术享受和愉快之外,它们还使我们透过“搜神”“谈鬼”的 故事的外衣看到了内里所蕴含的有深刻意义的思想内容。蒲松龄曾慨叹地

说:“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

足悲矣!”①他把自己的创作比拟为韩非的发愤著书。由此可见,他写《聊斋

志异》的时候确实是寓有“寄托”的目的。什么样的“寄托”呢?根据我们

分析全书内容的结果,简单地说来,就是对当时现状的不满,对封建社会的

某些方面的不满。而体现了这样的创作动机的许多作品也恰恰是《聊斋志异》 的菁华的构成部分。

所以,《聊斋志异》的内容和意义实际上可以援引蒲松龄本人的两句诗 来作概括的说明:

新闻总入鬼狐史,斗酒难消磊块愁。②

对他来说,写鬼狐史只是一种借酒浇愁的手段而已。他在“鬼狐史”内所寄托的“磊块愁”究竟表现在那些地方呢?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

(二)蒲松龄所寄托的“磊块愁”,在《聊斋志异》里面,首先表现在这样一

组作品上,它们尖锐地暴露了封建王朝的黑暗、窳败的政治,鞭挞了为虎作

① 《聊斋自志》,见《聊斋志异》。

② 《得家书感赋,即呈孔集、树百两道翁》,见《聊斋诗集》。

伥、鱼肉人民的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它们的政治倾向性是非常鲜明的。蒲

松龄站在被压迫的人民群众的一边,同情他们的种种可怜而悲惨的境遇,替

他们提出控诉,发出呼吁,从而成为他们的代言人。《促织》写的是在一个安分守己的普通老百姓的家庭里所发生的悲剧。

造成悲剧的直接原因是:皇帝喜欢斗蟋蟀,每年都向民间征索;地方官吏媚

上邀宠,为了使自己升官发财,不惜把人民逼迫到倾家荡产的地步。故事发

生的时代被安排在明宣宗宣德年间(公元1426—1435 年)。这有着历史的根

据,并不是凭空虚构的。明朝人沈德符谈到过斗蟋蟀之戏: 我朝宣宗最娴此戏,曾密诏苏州知府况钟进千个。一时语云:“促织瞿瞿叫,宣德

皇帝要。”此语至今犹传。①

蒲松龄显然是在借用这桩历史事件来表达他对封建社会黑暗政治的不满。皇

帝喜欢斗蟋蟀,可能是个别的现象;但因斗蟋蟀而引起的自上而下的层层征 索和敲诈在经常地威胁着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却是当时普遍存在的事实。

因此,成名一家三口的悲剧是有典型意义的。成名最后所以能够挽救自己不

幸的命运,是因为把他的幼儿的灵魂所变化的一头勇狠善斗的小蟋蟀献进了

皇宫。这个情节怵目惊心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的可怕的生活真实,深刻地表

现了人民群众所遭受的来自统治阶级的从肉体到精神的迫害已经到达这样的

程度:走投无路,再也无法正常地生活下去,不得不化为虫豸,去充当统治 者娱乐消遣的玩物。

蒲松龄无所忌惮地使自己的笔锋触动了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皇

帝,同时也触动了属于统治集团上层人物的藩王、亲王等,在读者面前指斥

他们直接或间接对人民所犯下的各种罪行。像《聂政》,抨击了“怀庆潞王”

抢夺民女的荒淫行为。《王成》则通过王成贩鹑、赌鹑,“大亲王”斗鹑、买鹑的情节暴露了封建贵族所过的奢侈腐化的生活。这些描写无疑具有相当

大胆的批判性。蒲松龄对封建社会的不满在这些地方得到了最充分、最突出 的表现。因此,人们一直把《促织》——这类作品中的冠冕,看作是全书的 代表作之一。

和《促织》同样著名的作品是《席方平》。在《席方平》里,蒲松龄运

用艺术的手腕,剖析了封建社会的官僚机构的丑恶本质。在阴曹地府,上自

冥王、郡司、城隍,下至狱吏,无不见钱眼开,朋比为奸,随心所欲地蹂躏

着善良无辜的老百姓。在那个世界里,没有正义,也没有公道;金钱主宰着

一切。灌口二郎的判词形容得好:“金光盖地,因使阎摩殿上尽是阴霾;铜

臭熏天,遂教枉死城中全无日月。”其实,这又何尝不是阳世人间的写照?

另一篇著名的作品《续黄粱》显然是受了唐代沈既济的传奇小说《枕中

记》的影响。它的故事轮廓没有超越原来的范围:一个人在梦境里经历了宦 海浮沉的荣悴悲欢的生活,醒来却不过是一刹那的功夫。但是,它却通过曾

孝廉这个人物的种种遭遇,给旧有的题材注入了新的血液。它扫荡了弥漫在

《枕中记》内的消极出世的气氛,以较多的篇幅描写了曾孝廉得官以后擢用

私人,党同伐异,奢侈荒淫,残民以逞的种种罪行。曾孝廉的形象的意义在

于,他的身上集中地表现了世上的贪官污吏所具有的品质和行为。而曾孝廉

在阴间受刑,鬼使镕化他霸产所得的金钱,灌入他的口内,“流颐则皮肤臭

裂,入喉则脏腑腾沸;生时患此物之少,是时患此物之多也。”这段犀利隽

① 《万历野获编》卷二十四“技艺”类“斗物”条。

永的描写,向贪官污吏发出了有力的一击。

此外,蒲松龄还在其他许多作品里塑造了贪官污吏的群像,暴露了他们 的丑恶可憎的面目。

《成仙》里的成生在受尽了官僚地主的凌辱以后愤慨地说:“强梁世界,原无皂白;况今日官宰半强寇,有不操矛弧者耶!”把官吏看成和盗贼一样,这在当时不能不说是一种大胆的进步的观点的反映。《梅女》里的某典史受

钱三百,诬赖梅女和强盗通奸,逼死人命。18 年后,一个老妪当面怒形于色

地斥责他:“汝本江浙一无赖贼,买得条乌角带,鼻骨倒竖矣。汝居官有何

黑白?袖有三百钱,便而翁也!”《潍水狐》用一头“倘执束刍而诱之,则

帖耳戢首,喜受羁勒”的驴的形象来比拟贪官污吏。潍令求见狐翁,尝到了

闭门羹。原因何在呢?狐翁解释说:“彼前身为驴。今虽俨然民上,乃饮■

亦醉者也。仆固异类,羞与为伍。”蒲松龄笔酣墨饱地表现出贪官污吏的声

名狼籍已经到了异类羞与为伍的地步。这样的刻画是人木三分的。《续黄粱》

里的包学士所上的奏疏,言词慷慨激昂,是一篇义正辞严、大快人心的讨伐

贪官污吏的檄文。在这些地方,蒲松龄通过故事情节本身的逻辑发展,借作

品中的人物倾吐了当时社会上的受迫害的人民群众久藏在胸中的愤恨。在更

多的时候,他克制不住地用自己的作者身份向贪官污吏发射出炮弹一般的语

言。《王大》说:“余尝谓:昔之官谄,今之官谬。谄者固可诛,谬者亦可

恨!”《梦狼》说:“窃叹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即官不为虎,而

吏且将为狼;况有猛于虎者耶!”《伍秋月》说:“余欲上言定律:凡杀公

役者,罪减平人三等。盖此辈无有不可杀者也!”字里行间,充满了剑拔弩

张、怒发冲冠式的感情。

封建社会里的人民群众所受的直接迫害的来源,除了贪官污吏以外,就 要数土豪劣绅了。土豪劣绅骑在人民群众的脖子上,倚仗着金钱和权势,把

持官府,武断乡曲,干着残害人民的勾当。蒲松龄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在农

村中度过的,他对于类似这样的事情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有时候,他也

会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替受迫害的老百姓撑一下腰。他认识的一个大地

主孙蕙在外作官,族人和仆人们在淄川横行霸道,为非作歹。蒲松龄就毅然

写信给孙蕙,指出事实,并说:“凡此数者,皆弟之所目击而心热,非实有

其事不敢言,非实有其人不敢道也。弟之言无可凭信,即先生问之他人亦必

以余言为诬,但祈先生微行里井而访之焉。倘有一人闻孙宅之名而不咋舌咬

指者,弟即任狂妄之罪而不敢辞。”①他又根据自己的认识,在《聊斋志异》 的许多作品里鞭挞了土豪劣绅所犯下的令人发指的血腥罪行。

《石清虚》写邢云飞有一块玲珑石,曾被某势豪强行夺去,失而复得。后又有某尚书觊觎它,阴以旁事中伤,邢云飞被收入狱,妻子和儿子献出玲

珑石,他才被释放。《红玉》写退职的宋御史抢走了冯相如的妻子,打死了

他的父亲。《窦氏》写地主南三复欺骗农家女窦氏,始乱终弃。窦女起先对

南三复还抱有幻想。她怀孕生了一个男孩。父亲搒打她;南三复不承认他们

之间的关系;男孩也被父亲扔弃。这时,她勇敢地抱起了弃儿,奔到南家,对门人说:“但得主人一言,我可不死。彼即不念我,宁不念儿耶?”但是,满腔哀怨的窦女无法使那玩弄女性的恶棍回心转意。他拒不见她。她只能依

户悲啼,抱儿坐僵而死。在这些作品里,蒲松龄揭露了剥削阶级明抢暗夺,① 《上孙给谏书》,见《聊斋文集》。

作恶多端,无所不用其极的卑鄙无耻的咀脸,同时又借助于凄凉的氛围的衬

托,用无限的同情心描写了贫弱无依的善良人民受迫害时的惨绝人寰的情

景。他形象地告诉读者:这就是黑暗社会的血淋淋的现实。人民生活在那样的社会里,很难有力量使自己摆脱不幸的命运。蒲松龄 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积极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在现实生

活中所产生的复仇愿望。《博兴女》写某势豪强抢民女,逼淫不从,就把她

缢死,以石系足,沉于深渊。然而,再重的石头也压不息人民心头的反抗的

火种。受害的女子终于变成一条龙,在雨天的霹雳大作的时刻,攫取了仇人 的脑袋。《向杲》写向杲的庶兄被恶霸庄公子打死,他去打官司,对方广行

贿赂,理不得申,又想去行刺,对方戒备严密,无隙可乘。结果,有个道士

授给他一件布袍,穿在身上,人就变成老虎。这样,他才在山岭下咬死了仇 人。可以说,没有那么众多的被侮辱、被损害的人在当时强大的封建势力统

治下,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并且怀有极其强烈的复仇 的愿望,就很少有可能使蒲松龄虚构出博兴女化龙、向杲化虎的情节。所以,蒲松龄在《向杲》篇末呼喊说:

然天下事之指人发者多矣,使怨者常为人,恨不令暂作虎!在这阵愤怒的声音里面,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出他对当时现状的不满,对 封建社会的不满。

(三)和封建社会里的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蒲松龄从幼年时期起就走上了那

个时代所规定的读书人所不得不走的道路。他怀着“十载寒窗无人问,一举

成名天下知”的幻想,陶醉在科举登第的美梦里。但是,一个正直的读书人,生活在那样的社会里,他的真才实学无法受到统治集团的赏识,纵然考中,也根本无法在有益于国计民生的事业上施展出来。蒲松龄不可避免地在现实 生活中遭到了一次接连一次的挫折。“年年文战垂翅归”①的诗句十分形象地

描绘了他当时的狼狈相。由于现实生活的教育,他逐渐冷静地清醒过来了。

于是,一种怀才不遇、受到排挤和压抑的悲痛以及对“仕途黑暗,公道不彰”

②的愤怒的感情,不禁在他心底炽热和沸腾了起来。他根据亲身的体会,写下

了众多有名的作品。通过这些作品,他抨击了封建统治阶级给读书人设下的

罗网——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他从各个不同方面对它的弊端和罪恶作了

广泛而深刻的揭露。这就是他在《聊斋志异》里表现出来的“磊块愁”的另 一个内容。

科举制度本身所固有的腐朽性决定了它所要求的只是头脑麻木的书呆子

——鹦鹉学舌的驯服工具。在蒲松龄看来,举行考试,不过是照例的形式而

已。文章的好坏是由试官随意决定的。他们是科举制度的具体执行人,掌握

着衡文取士的大权。在他们身上,集中地体现了科举制度的腐朽性。试官们

是些什么样的人呢?正像《于去恶》里的于去恶对陶圣俞所介绍的,“略举

一二人,大概可知:乐正师旷、司库和峤是也”。让瞎子和有钱癖的守财奴

之类的人来充当试官,还会选拔出什么样的人材呢?所以,蒲松龄在抨击科

① 《喜笏、筠入泮》,见《聊斋诗集》。② 《与韩樾老定州书》,见《聊斋文集》。

举制度的时候,首先就把矛头指向他们。

和峤型的试官纳财受贿,贪赃枉法,遵奉着金钱至上的信条。在他们评

定试卷次第的时候,学问只不过被看作是一种附属的点缀品。《僧术》里的

黄生只中副贡的故事揭破了科举取士的秘密:金钱的多寡决定着试生的名次 高低的命运。

师旷型的试官是些不学无术的人。他们唯一的本领就是《三生》所说的

“黜佳士而进凡庸”。《司文郎》描写了一个瞎和尚能以鼻代目,嗅别八股

文的优劣。可是,他所作出的判断和发榜的结果正好相反:优者下第,劣者

却高中了。他叹气说:“仆虽盲于目,而不盲于鼻;帘中人并鼻盲矣!”在

这里,蒲松龄对于那些有眼无珠的试官发出了轻蔑的嘲笑。而在《三生》里,蒲松龄所流露出来的感情却到达了愤怒的顶端。它写

千万个因为考不取而愤懑死去的士子们在阎罗面前告状诉冤。阎罗判决对令 尹、主司施笞刑。士子们嫌太轻,哗然不满,坚持要抉睛剖心。阎罗不得已

而答应了他们的请求,方才人心大快。读过这些作品,我们不难觉察到,蒲

松龄站在不幸的士子们一边,对试官表现了多么深沉的仇恨。《何仙》和《于

去恶》也是属于这样的作品。

《贾奉雉》同样也含有辛辣的讽刺。贾奉雉“才名冠一时”,屡试不售。

他“戏于落卷中集其■冗泛滥、不可告人之句,连缀成文”,勉强记在心里,再去应试,竟中经魁。这是一个看来非常可笑的故事。但是,它告诉我们:

这种不合理的现象,在那“聋僮署篆,文运所以颠倒”①的时代,其实倒是一 种合理的存在。

在这样的情况下,必然的结果就是学问渊博的读书人的终身潦倒。《叶

生》里的叶生“所如不偶,困于名场”,最后得出了结论说:“半生沦落,非战之罪也!”对于这样的读书人,蒲松龄从自己的遭遇出发,显然是怀着 极大的同情加以描写的。

鲁迅曾说过:“因为从旧垒中来,情形看得较为分明,反戈一击,易制

强敌的死命”②。作为一个过来人,蒲松龄对于科举制度的虚伪性、腐朽性有

深刻的体会,所以揭露起来十分有力。

(四)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里所寄托的“磊块愁”,不仅表现为他对封建统

治集团、科举制度的某些不满,而且也表现为他对当时的人情世态、社会现

象以及某些道德伦常观念的不满。

蒲松龄有怀才不遇的苦闷;他的性格又正直耿介,不愿趋炎附势,随波

逐流。因此,他对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产生了比较清醒的估计和了解。他注

视着生活的不同的角落,注视着社会上形形色色人物的活动。结果,他发现

了许多不堪入目的现象。他有一首诗表达了他的这种感受①:

生无逢世才,一拙心所安。我自有故步,无须羡邯郸。世好新奇矜聚鹬,我惟古钝 仍峨冠。古道不应遂泯没,自有知己与我同咸酸。何况世态原无定,安能..仰随人为悲欢!① 《司文郎》。

② 《写在“坟”后面》,见《鲁迅全集》第1 卷,第364 页。① 《拙叟行》,见《聊斋诗集》。

君不见,衣服妍媸随时眼,我欲学长世已短。

他把丑恶的社会现象同自己高洁的理想和志趣对立起来,并且运用批判的

笔,把它们写进了《聊斋志异》。

他在这些作品里,采用了广泛的题材,描写了不同类型的人物。我们读

了之后,无异于看到了一幅封建社会的百丑图。

这些作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抨击了社会上的黑暗面和虚伪、腐朽的事

物,鞭挞了社会上的渣滓、败类。写得比较好的,例如《金世成》和《金和

尚》,刻画了两个寄生虫的形象,一个是愚弄落后群众,敛集金钱捷于酷吏 的头陀,另一个是儿孙众多的炙手可热、气焰熏天的和尚。最传颂人口的不

能不推《劳山道士》。它讽刺了地主阶级子弟的贪逸取巧。全篇描写有层次,有转折。故事情节是逐步展开的。开始时,王生拜道士为师,道士指出他有

娇惰不能作苦的缺点,他却愿意留在观中,因为他还没有接触实际,所以还 有一点信心。月余以后,不堪受苦,阴有归志,但见到道士的法术,又生忻

慕之心,归念遂息。又过一月,苦不可忍,在辞归时请道士授法,试术三次

才成。结果,回家试术失败。王生经历的四个阶段,写得清晰分明。随着每

个阶段的转移。王生的思想也在变化着。一环紧扣一环,合情而又合理。直

到王生碰壁,额上坟起的时候,对于他的那种不劳而获的思想所应获得的结

局,我们不禁发出了会心的微笑。

对于当时的读书人的种种庸俗而丑恶的面貌和卑劣而无耻的行径,蒲松

龄也作了不留情的笔伐。《仙人岛》里的王勉,目空一切,却又文才鄙陋,受尽了一个少女的嘲讪和藐视。《狐联》讽刺了读书人的迂腐。《嘉平公子》

则通过温姬错爱嘉平公子的故事,讽刺了读书人的不通文墨。而在《苗生》

里,三四个缺乏自知之明的读书人得意地朗读着自己的文章,互相阿谀称颂。

苗生厉声大叫:“此等文只宜向床头对婆子读耳,广众中刺刺者,可厌也!”

当他们不听劝阻的时候,苗生就大吼一声,变作老虎,扑杀了他们。这里已

经不是冷静的批判,而是愤世嫉俗的感情的爆发了。在这类作品中,还有一些是以批判某些男性在恋爱、婚姻问题上表现出

来的恶劣品质为题材的。它们塑造了一系列的丑恶的形象,其中有《毛狐》

里的马天荣,他贪金而得锡,贪国色而得大足驼背的女人;有《丑狐》里的

穆生,他因狐女赂遗渐少而背德负心;有《武孝廉》里的石某,他趁着恩人

酒醉,想杀死她;有《云翠仙》里的梁有才,他为了贪图金钱,装腔作势地

要鬻妻为娼。梁有才,这是一个和话本《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里的李甲相似 的人物,但写来极有个性。

我们可以说,蒲松龄通过这些作品里面关于群丑的描写,在客观上抨击

了他们所赖以存在的封建社会。

(五)毛主席说过:“从来的文艺并不单在于暴露”①。《聊斋志异》正是这样 的情形。

我们已经说过,蒲松龄对当时的现状不满,对封建社会的某些方面不满。

一方面,他把他感到不满的丑恶现实给予尖锐的揭露,无情的鞭挞。另一方

①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见《毛泽东选集》第3 卷,第893 页。

面,冷酷的人生并没有使他绝望,也没有使他因此产生消沉颓废的情绪。他

用一种执着的态度,坚持着自己所追求的理想,注视着那些在人民群众生活

中涌现出来的美好事物,加以热情的歌颂,把它们作为封建社会所固有的丑

恶现象的对立面,再现在读者的面前。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作实际上也是

表现了蒲松龄对封建社会的批判。

在这一方面,《聊斋志异》最突出的内容就是对真挚不渝的爱情的歌颂。

属于这类题材的作品为数不少。它们动人地描写了痴心的恋爱的故事,塑造

了种种可爱的青年男女的性格。它们反映了封建婚姻制度的不合理,反映了

当时社会上的广大青年男女在重重的压抑和摧残下所产生的冲破樊笼、打碎 桎梏的愿望和行动。

《阿宝》塑造了一个情种的形象:孙子楚。他生有六个手指。当他向富

翁的女儿阿宝求婚的时候,阿宝不过是开玩笑地说了一句:“渠去其枝指,余当归之。”他不顾疼痛,用斧砍去枝指。不久,他在清明节出游,路遇意

中人,不觉痴立,魂随阿宝而去,同居三天,才被女巫招回。后来,他们无

缘再见一面。孙子楚瞧着一只刚刚死去的鹦鹉,心里想:“倘得身为鹦鹉,振翼可达女室。”还没有想完,他就真的变作鹦鹉飞去了。这篇驰骋着美丽

幻想的作品歌颂了和封建礼教势不相容的真挚的爱情。男主角孙子楚是个有

真性情的人,可是当时有人把他看作呆子,时加嘲笑,称为“孙痴”。这不

正是可以看出蒲松龄在有意识地把他的性格和行动从封建社会的一般庸夫俗 子中间区别出来吗?

《连城》里的乔生、《香玉》里的黄生同样也是感情真挚的男子。乔生

为了医疗意中人的瘵病,不惜到膺割肉。黄生以白牡丹幻化的香玉为“爱妻”,以耐冬花幻化的绛雪为“良友”,为了朝夕相从,殉情而死,死后也变成一 株花,茁生在她们的近侧。

如同我国的文学传统所表现的那样,在描写爱情的作品中,蒲松龄更大 的贡献也还是在一系列可爱的女性性格的塑造上。我们可以指出一些带有光

彩的名字:含笑捻花、憨态可掬的婴宁,“弱态生娇,秋波流慧”的青凤,爽朗豪迈的莲香和羞涩怯弱的李女,受妖物威胁去迷人而又心地善良的聂小

倩,处处不脱冤苦之色的公孙九娘,自叹命薄的巧娘,低首哀吟以寄幽恨的

连琐,温柔而勤俭洒脱的辛十四娘,有“寄慧于憨,寄情于恝”的花姑子,用镜中人影来督促爱人读书上进的凤仙,时而恶作剧、时而一本正经学写字、但又彼此怀有稚意的妒嫉、常常耍小心眼的秋容和小谢..。她们都是美丽、聪明、多情的女性形象,大多对封建礼教的教条抱着蔑视的态度,甚至把它

践踏在脚底,积极地为自己争取美满幸福的爱情生活。婴宁更是刻画得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一个女性的形象。和其他一些女 性比较起来,除了美丽、聪明、多情等共同点之外,她还天真乐观,而且带

有一点娇惰,但是那经常不停的憨笑,却成为她的性格牲征的主要表现之一。

关于这一点的描写,从她一出场就给读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如闻其声,如

见其人。封建社会对一般妇女的要求是矜持、娴静。婴宁形象的出现正好是

多少挣脱了这些强加的枷锁的反映。蒲松龄在篇末亲腻地称之为“我婴宁”,表现了他对这个人物形象的热爱。他选择了这样的形象来作为女主角,显然 是有其用意的。

蒲松龄笔下的这些女性形象,在处理自己的恋爱、婚姻问题的时候,行

动上处处表现了出自内心而不加掩饰的主动性。外界的任何压力改变不了她

们的决心。《湘裙》里的女鬼看中了晏仲。她的姐夫晏伯曾指出“以巨针刺

入,迎血出不止者,乃可为生人妻”。其妻握针出门,见到湘裙,“急捉其

腕,则血痕犹湿,盖闻伯言,早自试之矣”。这个意志坚强的女性为自己选

择配偶,何等有主张,又何等妩媚可爱。《菱角》里的画工的女儿菱角也是

一个这样的形象。少年胡大成在观音祠问她:“我为若婿,好否?”她难为

情地回答:“我不能自主”。一时的少女的羞惭无法掩盖住她那心已许之的

喜悦。胡大成走远了,她追上去细心地告诉他:“崔尔成吾父所善,用为媒,无不谐。”尽管她的思想最终没有越出封建礼教的范畴,她的自动示婚的行

动却是封建礼教所禁锢不住的。

噬人的封建势力在当时的广大青年男女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途程

上遍设了形形色色的障碍。它的体现者用尽一切伎俩,或干涉在初恋之前,或破坏在成婚之后。蒲松龄在许多场合对这种罪恶行为进行了谴责。与此同

时,他又塑造了一些向恶劣的环境进行斗争,并且取得最终胜利的女性的形

象,例如《鸦头》里的鸦头,她是孤女而又是娼妓。卑贱的职业却培养了她 的勇烈的个性。鸦头男装私奔,被捉回后,受尽千折百磨,矢志不二。她的

个性是十分勇敢和坚强的。

这些青年男女的故事在《聊斋志异》里构成了许多不同的绚丽的而富于

诗意的画面。他们抵抗住封建社会所给予的各式各样的压力,坚强勇敢地行

动着。他们有自己的理想,全力以赴地不倦地追求着自己的目标。他们的恋

爱和结合并不完全是出于猎奇的心理或对美艳的形貌的倾倒。像《瑞云》里 的贺生,把“人生所重者知己”作为衡量爱情的重要标准。尽管意中人后来

在脸上布满了墨痕,像鬼怪一般的丑陋,而且还被迫从事一些不堪驱使的差

役,他却不因对方的美丑、盛衰的转移而改变自己的初心。像《连城》里的

乔生坚持着自己所说的“士为知己者死,不以色也”的信念,他和连城两人

生不能成夫妻,就死去而成夫妻,再回到人世。共同的爱好往往使这些一对

一对的互不认识的青年男女变成了终身的伴侣。我们读了《连琐》、《白秋

练》、《绿衣女》以后,可以看出,他们的爱情之所以产生,是由于吟诗、下棋、弹曲等等对艺术的共同爱好。《竹青》、《青凤》等篇更着重地写出

了他们在患难中的互助精神。蒲松龄在这些优美动人的恋爱故事里处处表现

了类似这样的思想,使它们的内容丰富起来,深刻起来,从而发射出璨烂夺 目的光采。

(六)和爱情一样,友谊也是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里所歌颂的一个重要的主 题。

有的作品,例如《雷曹》描写了人与神交友的故事,但更多的作品描写 了人与狐之间的友谊。《酒友》写出了车生和狐的结交是由于对饮酒的共同 的爱好。这些作品中所写的狐的性格大都很可爱。他们执着于人间的生活,在人间寻找知心的朋友。在他们的身上,我们只感到亲切,一点也看不出异

类的可怕。也许是因为蒲松龄在自己的生活圈子内所能看到的人与人之间的

真诚的友谊太少了,相反,倒是后期封建社会的尔虞我诈的风气遍处可见,所以他才把自己的一部分精力去化费在这些描写异类的作品上。《封三娘》

写范十一娘和狐女封三娘两个女伴的故事。范十一娘是一个被封建礼教禁锢

在深闺之内的少女,她那天真活泼的心灵遭受着沉重的压抑。封三娘的来临,使她得到了一个可以倾诉心事、解除精神苦闷的伴侣。封三娘替他物色称心 的丈夫,又帮助他们组成了幸福的小家庭。没有封三娘的帮助,范十一娘不

可能在生活中向前跨进一大步。所以,封三娘这个令人难忘的人物,她是作

为一个冲破精神樊笼、开辟道路的形象而出现在我们面前的。

《田七郎》写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武承休的好交游,田七郎的爽朗、侠义,促使他们二人在内心上逐渐接近。全篇通过他们的交往表现了这样的

侠义思想:一钱不轻受,一饭不忘;小恩可谢,大恩不可谢。尽管其中还有

狭隘的报恩观念的成分,更重要的积极意义却在于强调相互的帮助和救援。

这样的思想意义在《娇娜》里也有所表现。它写孔雪笠和松娘结为夫妇,和皇甫公子、娇娜兄妹结为良友的故事。从全篇来看,前半部主要写孔雪笠

和皇甫公子的交谊,后半部主要在写孔雪笠和娇娜二人在危难的时刻互相救

援。至于孔雪笠和松娘的婚姻,只不过是中间的穿插事件而已。在我国古典

小说中间,像《娇娜》这样描写一对青年男女成为纯洁的“腻友”的作品几

乎是没有的。因为在封建社会里,“男女授受不亲”的思想观念像一堵高墙

似的竖立着。不少人到了这堵墙的临近就知难而退。蒲松龄却在这篇著名的

作品里大胆地把它推倒了。我们不能不钦佩他的反封建的巨大勇气。

《乔女》也是一篇非常出色的作品。主人公是一个面貌丑陋而品格崇高 的妇女。她的行动并不是一开始就放射出思想的光辉的。作一个顺从的封建

妇女,也曾经是她努力的方向,那是在她丈夫死了以后。有一个男子敬重她,钟情于她,前来求婚,她虽已心许,在口头上却没有应允,因为她想守“节”。

这个男子就立志不另娶,不久死去。留下的孤儿不断地受人欺凌,她的正义

感不禁燃烧了起来。尤其是在一个虽然生疏但是知己的人的后代身上,她怎

么能够容忍发生这种情况呢?这时,封建礼教的束缚,外界的非议,这一切

都对她失去了作用。她毅然挺身而出,几乎是以母亲的身份去抚育着孤儿。

这是一个高大的形象。在她的身上,

下载搜神怪以抒狐愤志鬼狐聊寄情怀 刘世德word格式文档
下载搜神怪以抒狐愤志鬼狐聊寄情怀 刘世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