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语长城
成语长城
情境——与你相约动感地带
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在历史典故、寓言故事、民间谚语等基础上形成,是相对比较固定的词语,而且有较为丰富的本义和深刻的引申义。比如“拔苗助长”、“一马当先”、“旗开得胜”,等等。
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和课外阅读中也一定积累了不少成语。我们一起来开展“成语接龙”的游戏,看谁知道的成语多。要求每一个同学所说的成语的第一个字是前一个成语的最后一个字,如“声势浩大——大功告成——成人之美——美不胜收„„”;也可以是前一个成语的最后一个字的同音字,如“神采奕奕—异口同声—生龙活虎„„”。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能看到一条成语巨龙。我们也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比赛,每组依次报成语,接不上的小组淘汰,最后留下的小组获胜。
指导——送你一颗魔法石 ●开头
1、从成语说起,引入开头。
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提起成语,同学们一定能说出不少。今天的作文课上,老师组织我们开展了“成语接龙”的比赛。
2、用对比的方式开头,突出比赛气氛。
窗外,寒气逼人;室内,热气腾腾。我们正在开展“成语接龙”的比赛。
3、写一个比赛镜头。
“五湖四海”、“海阔天空”、“空无一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成语接龙”的比赛正热烈地展开着。
4、开门见山,直接交代四要素。
星期三下午的作文课上,黄老师组织我们开展了一场特殊的比赛——成语接龙。
5、解释“成语接龙”。
成语接龙,你听说过吗?就是第一个人说一个成语,第二个人以前一个成语的最末一个字为第一个字,说一个成语,依次类推。
●重点
我们先一起来读两个片段: 片段一
张敏的“头炮”是“后生可畏”。好难联的成语啊!她一开口就给后面的王浩来了个“下马威”。可是,他竟马上接了个“畏缩不前”,真不简单!
轮到我了,琢磨了一会儿,联了个“前功尽弃”,心想:“这下看张敏怎么联这个‘弃’字。” 果然,张敏一下子“卡壳”了。她眉头紧皱,手托着下巴,脚不住地点着地,这是张敏着急时的习惯动作。“弃旧迎新”王浩抢着说道。我马上接了个“新陈代谢”。张敏像得救似的拉长了声音说:“谢天——谢地!”我和张浩笑得都直不起腰来。
片段二
游戏开始了。姐姐首先提出了要求:同音也可以,否则太难了。先从妈妈开始,然后是爸爸和姐姐,最后是我。如果卡了壳,就要背一首诗。大家都表示同意。
妈妈先说了一个“发扬光大”,爸爸紧跟着:“大义凛然”,姐姐不慌不忙地说道:“燃眉之急”,轮到我了,我有些着慌,但马上镇静下来:“急中生智”。老天保佑,第一轮总算顺利结束了。
第二轮开始了,妈妈说的是:“智勇双全”,爸爸被卡住了,他不停地叨(diāo)念着:“全„„全,到底有哪个成语?”他终于认输了。这个成语真难,连一向不慌不忙的姐姐也着了慌。我就更甭提了。这轮真是太惨了。我们这三个“败将”按姐姐的要求一人背了一首诗。瞧,爸爸酝酿了一下感情,背了一首岳飞的词《满江红》。呵,真看不出来,爸爸这“物理学家”还文武双全呢!
有了精彩的活动,写起来就得心应手,也一定能够精彩。读完上面两个片段,我们仿佛也感受到他们活动时的热烈气氛。对我们如何写好这一活动也有不少启发。
1、按活动的顺序写清楚活动的过程。按照大家“接龙”的先后,依次写清楚大家说出的成语。如片段一中,从“后生可畏”、“畏缩不前”、“前功尽弃”、“弃旧迎新”、“新陈代谢”到“ 谢天谢地”,写得清楚明白。
2、抓住人物的特点写出各自不同的表现。只有将参与活动的人的神情、动作等写好,这个活动才能写精彩。如片段一中将张敏“卡壳”的神情写得十分具体:“她眉头紧皱,手托着下巴,脚不住地点着地”,让我们仿佛看到她着急的样子;片段二中“不慌不忙”,“有些着慌,但马上镇静下来”,“不停地叨念”等几处对人物的描写,传神地再现了他们活动时的情景,给读者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结尾
1、总结全文。
成语接龙让我熟悉了更多的成语,刚才比赛的情景还不时浮现在眼前。
2、描写教室里的气氛,自然结尾。
教室里的气氛越来越热烈,老师也为同学们精彩的表现而不住地点头。
3、以新一组比赛开始结尾,留给读者想像的空间。
“三心二意”老师又报出一个成语,新一轮的比赛又开始了。
4、表明对这种游戏的喜爱。
“成语接龙”真有意思!虽然活动已经结束,但是我们仍然沉浸在欢乐之中。大家纷纷拿起笔,开始记录这次有趣的活动。
●提纲
开头:作文课上,老师带领我们开展“成语接龙”比赛。中间部分:
(1)老师介绍“成语接龙”的方法与规则。(2)写小组比赛的具体情况。(3)写个人比赛的具体情况。
结尾:写同学们沉浸于游戏的欢乐之中。●文题 《成语接龙比赛》 《比比谁的成语多》 《在玩中学成语》 《一堂开心的作文课》 语辞——打开你的百宝箱 描写人物神情、动作的词语
专心致志 迫不及待 毫不犹豫 毫不示弱 哑口无言 六神无主 灵机一动 若有所思 无可奈何 眉头紧皱 不慌不忙 斗志昂扬 争先恐后 对答如流 描写人物心情的词语
心急如焚 毫不灰心 焦急万分 心情舒畅 心弦紧绷 自愧不如 心悦诚服 俯首称臣 心急火燎 忐忑不安 欣喜若狂 兴致勃勃 描写比赛进展的词语
出人意料 难解难分 转败为胜 鸦雀无声 掌声雷动 势均力敌
范文——佳作伴你行 成语接龙
“叮铃铃、叮铃铃„„”铃声响了。语文李老师大步流星地走进了教室,满面春风地说:“同学们,又到了口语交际课,今天我们开展成语接龙的比赛。”老师的话音刚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OK!”
活动开始了,李老师先说了一个成语——“心想事成”。然后那条红领巾与那拍桌子的声响决定着同学们的“命运”。
红领巾在同学们的手中不停地传着,老师的拍桌声也连续不断。“啪!”拍桌声停了,红领巾在王辉的手中停了下来,我心想:“平时一向调皮的他,一定接不下去,肯定要出洋相了。”谁知,王辉却对答如流:“成人之美。”嘿!不错嘛!同学们鼓起了掌。接着红领巾又“跑”了起来。
也不知李老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都敲了这么长的时间,怎么还不停呀!同学们脸上都显出一份着急的神情,当红领巾传到我班的“小才女”——王美华手中时,李老师的拍桌声停了下来,哦!原来李老师想看看他的“心腹”才华到底怎样的出众。当然是出类拔萃了。你瞧,王美华胸有成竹地说:“美中不足。”“嘿!她接得真好,‘小才女’的帽子算是没戴错人。”我在心里暗暗地佩服着多才多艺的王美华。
也不知怎么的,这次拍桌声又在须臾间停了,红领巾落在倪(ní)敏手中,她张口结舌,惹得全班哄堂大笑„„
这次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了,但它仍然犹如一幅画卷时时展现在我的眼前。
(陆金金)[简评]
小作者具体记叙了“成语接龙”活动中一轮的比赛情况。在描写时抓住自己的心理活动以及不同人物的反应,写出了不同人物的特点:王辉的“出人意料”、王美华的“名不虚传”、倪敏的“张口结舌”。另外,小作者在习作中,还大量地运用成语,如“大步流星、满面春风、对答如流、胸有成竹、哄堂大笑”等等,给文章增色不少。
第二篇:成语长城(记事类)
成語長城(記事類)
大作文又開始了,這次是什麼有趣的遊戲呢?哦,成語長城?我對成語能說七竅通了六竅—一竅不通啊!這下可慘了。果真不出我所料,沒出兩三局,我們組就敗北了。他組掌聲雷動,歡聲笑語。而我們組個個沉默寡語、垂頭喪氣、“名落孫山”,不過有幾個還是昂首挺胸還想再“大戰幾回合”。輸了畢竟是輸了。剩下的兩組又展開了激戰,互相交鋒。場面十分激烈,我們都沉浸在火熱的比賽之中。沒過多久,第二組也也招架不住“敵軍”的“猛烈攻擊”,在倒計時當中,第三組狂歡起來,喝彩起來。激動人心的時候到了—第二組還能說出來成語嗎?還有為勝的機會嗎?還能在刺耳的叫聲中想出成語嗎……一連串的問題在我腦中浮現出來。10秒過後,第二組也輸了。他們贏了,笑得是那麼開心,那麼自然,而我們“名落孫山”
又開展了一輪新的成語接龍。每位同學說出成語的可真是風馳電掣/想不出來的同學心驚膽戰、目瞪口呆、臉色鐵青、愁眉不展、長於短歎,這副相貌好似一頭滿頭銀髮的老人。輪到我時,僅僅是以“成”字打頭的成語,我就驚慌失措、毫無防備,好像一下子把所有成語都拋向了九霄雲外、一無所有。最後回答上來,也是功歸與幫我的同學……這回我們贏了,笑得甜美、安祥。
最後一輪比賽從紙上寫成語,跟上一輪差不多,不過很新奇。我們組雖然寫了六個,但由於焦急地想與寫,所以把字寫錯了幾個,這可是寫了等於白寫啊,哎……場面十分激烈,有的人焦急得大發雷霆、暴跳如雷。狠不得把“肚中”的成語都搬出來。越是著急就越容易出錯誤,結果在慌亂中出了錯誤。哼,輸就輸,怕什麼。我們抱著這樣的想法,以失敗告終。今天的幾次比賽使我受益匪淺,但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想贏得勝利,就要不懈的努力,這樣就一定能成功。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和百分之一的汗水。
指導老師:楊老師天津市塘沽區廣州道小學六年三班魏梓航
第三篇:《成语长城》片段教学反思 雷丽俊
体验作文《成语长城》片段教学反思
平遥县汇济小学 雷丽俊
师:说说带有数字的成语。生:自由说。师:从哪边开始?
生1:从我们这边。生2:从我们这边。师:大家都有这样的想法,怎么公平吗? 生:猜拳:石头、剪子、布。
生上台猜拳,三局两胜,呼唤声响成一片。倒计时开始。师:我喊五个数,然后开始。“五、四、三„„”越安静越紧张。你瞧他的紧张程度。我摸摸,手心出汗。
生:我紧张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生:我喜忧参半„„ 师:开始 生:五湖四海 生:一心一意„„ 生:六令五申 生:错啦!
师:大家快看看他的表情、动作。什么笑?(苦笑)看看他是怎么走过去的(拖着腿走过去的),猜猜此时他想什么?这些典型代表给我们很好的写作素材,能让我们的文章更有色彩。尤其是心理描写,不能用简短的语言,要把语言变丰满。【反思】: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因此,作文指导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1.猜拳游戏:
为了公平,张老师让孩子们进行了“石头、剪子、布”的猜拳游戏,孩子们兴趣非常浓厚。让他们在欢乐的气氛中,全身心地投入参与到活动中来,从而体验快乐,同时调动多种感官多角度去感受。这样,在兴趣高涨、思维活跃的状态下,达到玩学相长。
2、抓住契机(1)观察是前提。
张老师在教学中能抓住契机——“出彩的人物”,特意选择了活动中的“失败者”进行观察,因为他们的表情特别丰富,且各不相同。观察不仅让学生眼看、手摸、耳听,最重要的要让学生用心去感受,既抓住现象又抓住本质。引导学生将所见所闻所感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锻炼。这样,写出的东西就会更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当学生在观察和描写这些“出彩人物”的时候,似乎不会想到这是“人物刻画”,而更像是在写一个乐子,达到了“在快乐中写作”的目的。
(2)活动是载体。随着活动推向高潮,学生的热情一次次地被点燃,体验也一次次加深,获取了更多的写作素材,使学生将观察的触角深入到活动细节中去,细节映入了学生的眼帘,语言表达也就变得生动、具体了。
(3)体验是归宿。
有活动就有体验,体验是自然生成的,教师是无法代替的,在习作指导中,张老师诱发学生的体验,有意识地“制造材料”,有目的导演“情境”,为学生制造一种场合、一种氛围,引起他们情感的波动,使它成为一种强化的刺激信息,构成学生审美感知的表象性,比如张老师在教学中扮演“采访者”的角色,“采访”同一时间段内不同学生的紧张心理,让他们把自己的感受大胆表达出来,有的说紧张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有的说喜忧参半„„其实这些体验就是最好的习作素材!
好的契机随时即出,无处不在。只要我们教师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捕捉这些有利契机,适时指导学生写作,学生的作文水平不愁提不上来。
总之,课堂上随着游戏活动的逐步展开,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观察同学的神情,揣摩同学的心理,也丰富着自己的内心体验。张老师用轻松的游戏、热情的鼓励让孩子消除了顾虑,萌发了“我想表达”的欲望,她用巧妙的引导、及时的点评让孩子掌握了观察和表达的方法,使学生的表达走向规范,走向丰富。
第四篇:五年级习作成语长城心理健康渗透课教案
五年级习作《成语长城》研究案例 教材、学情分析
思维活动是人最主要的心理活动,鼓励和倡导学生的发散思维,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需要。作文是客观生活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反光镜”。作文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写作教学在心理教育渗透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作文教学更应让学生从快乐中丰富自己的情感,发展自己的语言和思维,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积累,这样作文才会有生命力。生活有丰富的内容、有哲理、有意义、能挖掘的无尽宝藏,适于发散。作文发散思维训练的特点是与学生做人密切相关,与学生形象思维的丰富密不可分,与其心理语言能有照应,与学生的认知能投缘。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有目的地进行发散思维训练,会收到好效果。作文因其自身的包容性、丰富性、灵活性,是最适宜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的主阵地,在写作中蕴藏着能让思维发散开来的无限疆域。
对于五年级学生习作水平来说,他们的习作能力正在逐步形成。大多数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生活能力,能够有顺序地把一件事情描写清楚。但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不够持久,有些学生缺乏认真观察和细致描写的能力,尤其在对人物的神态描写和心理刻画方面有所欠缺。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采用有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人物的神态、动作,准确抓住人物的细小动作探究人物的心理活动,同时,促进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发散思维的拓展训练。
根据以上分析,我结合五年级孩子的认知水平和词语的积累程度,选择了《成语长城》作为本次心理健康渗透课的授课内容。跳出教材的框架,给学生更加真实的活动体验。同时,在参与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进行发散思维的有效训练,还通过亲身参与和观摩,进行增强学生自信心、在失败后鼓励学生不放弃,通过努力取得成功和懂得与别人分享成功的喜悦等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教学目标
1、把“成语长城”的活动过程写完整。
2、能抓住活动中的典型人物,通过对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的描写展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3、在学生参与活动过程中,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的同时,进行增强学生自信心、在失败后鼓励学生不放弃,通过努力取得成功和懂得与别人分享成功的喜悦等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教学重点
能抓住活动中的典型人物,通过对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的描写展现人物的心理活动。教法指导
活动是心理发展的基础,人的心理素质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小学生特别喜欢活动。让学生在目的性的活动中体验与认识,锻炼与成长,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在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活动之中,充分发挥活动的优势,注重活动过程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同时,就一节好的作文指导课而言应体现三点:
一、老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让学生有话可说,议论纷纷;
三、学生有事可写,乐于书面表达,乐于与他人分享写作的快乐。针对以上教学思想,上课伊始,我采用谈话引入法,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讲授新课时,我采用活动法、对话法、从说到写的循序渐进法,通过这三种教法,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观察,在活动中积累,在活动中发散思维。
在学生写完部分内容后,还运用评析鉴赏法以分解本次写作难点,对他们的优点、闪光之处当众给予表扬,增强他们的成功欲,使一般的学生加深对心理描写的认识。教学过程
(一)明确规则
1、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要开展一个关于成语的活动,活动名称叫———成语长城。(教师板书课题)接着问:看到题目,你有什么想法?请大家说一说。有的学生说:“怎么用成语来搭建长城?”有的说:“是不是成语接龙啊?”这时,我立刻接了过来:“是啊,当我们全班同学一个接一个地此起彼伏地说成语时(教师用手势表示曲折延伸的动作,表示发言顺序),像不像在教室里筑起一道‘成语长城’呢?”
2、向学生介绍活动规则,我要求学生认真听每一项规则,牢牢地把它们记在脑子里。(1)按座位顺序依次说一个带有数字的成语。(2)成语不能重复。
(3)违反上述规定,就要罚出场外。
3、介绍完规则,我让学生把刚才记住的规则复述给大家听,加深记忆。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成语长城”的内容和活动规则,了解了内容,熟记了规则,才可以顺利地进入下面的活动环节。
(二)活动之前
1、在“成语长城”活动前十秒钟,我先让学生把头脑中带有数字的成语认真回忆一下,以便顺利进行活动。
2、提醒学生注意:“活动开始,倒计时,五—四—三—二”就在全班紧张地期待着“一”的时候,我然叫“停!”走到座位间,随机问学生:此刻,你是什么心情?我又问:为什么紧张?有的学生说怕到自己的时候说不上来,有的学生更直接地回答怕被罚下场。
设计意图:我在活动前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紧张的氛围,并在倒计时的“缝隙”里塞进了一个问题:“你什么心情?”紧接着一个追问:“为什么紧张?”轻松地将心理活动提炼成文字,并为后面的写作积累了真实而生动的素材。
(三)精彩瞬间
1、我正式宣布活动倒计时:“五——四——三——二——一,开始!”
当说到七、八个学生时,喊暂停,并问学生:这段“成语长城”修筑得如何?
2、接下来,我采访刚才说过的学生:快到你的时候,心里怎么想的;你顺利接上成语,心里又是怎样想的。
采访完几名学生后,让学生继续说成语。
3、活动中肯定会出现出错的学生,当第一个出错的学生出现时,我把她请到台前,让大家留意她的动作,猜猜她现在想些什么?然后,再让这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心理活动。
4、刚才是“成语长城”活动的一个精彩片断,后面还会出现这样出错的同学,大家一定要仔细观察他们的动作、神态,留意他们的语言,让这些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同学作为重点描写对象出现在你的习作里。
5、活动中,接连有学生出错,我利用这个契机,建议给上一次出错的学生一次机会,让他们来一场pk复活赛。pk赛结束后,我分别采访“复活”成功和“复活”失败的学生,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的心理变化。同时,再次提醒其他学生注意观察这些同学的神态、动作,认真听他们都说了什么,强化了教学重点。设计意图:写记叙文,更包含着精彩的“人物活动”。教师在教学现场要抓住“出戏的人物”,还要引导学生将其观察仔细。我在活动中有意选择了活动中的“失败者”———因为他们的表情和心理特别丰富,且各不相同。当学生在观察和描写这些人物的时候,似乎不会想到这是“人物刻画”,而更像是在写一个乐子,达到了“在快乐中写作”的目的。在别人说成语时,学生的发散思维也在同步进行训练,可以通过别人说出的成语,自己联想到其他同类型的成语,是发散思维训练自然融入活动之中。同时,我注重鼓励失败的同学不要放弃,并和大家一起为参加pk赛的同学加油,为“复活”成功的同学鼓掌祝贺。让这些有失败经验的学生不会在失败中感到沮丧,从而丧失信心,而是把这个经验转化成以后成功的基础和动力,让学生既感受到活动的乐趣,也从中树立不轻易被失败打倒的意识和信心。
(四)畅谈收获 “成语长城”在同学们的努力下终于修建成功啦!活动结束了,参加了这样的活动,你有什么感受和收获?让同学们谈一谈。设计意图:既是活动,就应该有所收获,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既能促使学生日后积累词汇、准确使用词语,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有了真实的体验再加上细心观察和及时积累素材,写作也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五)评价指导:
1、同学们,我们刚刚进行的活动有趣吗?你体验到快乐了吗?你的快乐想不想和其他人一起分享?那么快拿起笔来,把它写在纸上,把这份快乐永久地保存下来和你的伙伴、家人一起分享你的快乐吧!因为快乐的事情与大家一起分享会更加快乐。我们就把刚才的活动写下来,可以写一个精彩的环节,可以写一个让你印象深刻的人物,还可以写一写自己在某个环节中的心理活动。要好好回忆一下让你印象深刻的人物和细节,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等方面进行具体描写。
2、等学生写了大概十分钟左右之后,指名朗读习作,同学们进行评价,教师相机点评。等学生朗读后,我鼓励其他学生就这名同学的习作发表自己的看法,同学们首先对这位同学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个片段描写表示肯定和欣赏,也就其不足之处发表自己的看法,普遍认为这位同学对自己心理活动描写不够具体、生动,怎样慌张?怎么让自己镇静下来?顺利过关后心情如何轻松?
在对同学们能够善于发现别人优点表示赞赏之后,我也肯定了同学们的意见,对这位同学进行了适当的指导。
3、让学生给自己的作文拟一个适当的题目。有的说,叫“成语长城”,有的则根据学生的题目进行发散思维后,陆续拟出很多的题目,如“修筑成语长城”、“有趣的成语长城”、“趣味成语长城”、“有‘缺陷’的成语长城”等等。
设计意图:活动之后趁热打铁,让学生将活动过程写一写,尤其是抓住人物的神态和心理活动,学生既有内容可写,也会将刚才活动中的愉快心情延续到写作中来,做到“高高兴兴地玩,快快乐乐地写”。同时,也是在提醒学生,快乐的事情就是要和身边的人一起分享,才会更快乐!找几名写出自己或他人心理活动的学生读一读,既可以及时点评,也可以让一些不知道如何下笔的学生有了参考对象,知道如何去写。在学生评价别人作品之前首先要对其作品予以肯定,并善于从中发现其闪光点,也是在对学生进行善于发现和肯定别人优点的心理渗透教育,让学生知道,每个人都有优点,每件事我们都要先从正面对其进行肯定,这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自身素质提高的一个标准。通过给作文拟题目,是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的有效途径,学生根据他人的题目,展开丰富的思维活动,在其基础上进行改进、创新,既为作文拟好了新鲜、吸引人的题目,也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了充分的训练。
(六)结束谈话: 板书设计 成语长城
活动前:我的心理活动 活动中:活动过程
(详写神态、心理、动作)活动后:我的想法 收获 教后反思
既然是“快乐作文”,所以一开始,我就给孩子们创设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从介绍活动内容,到宣布活动规则,孩子们的表现很积极。接下来,在活动前,我刻意制造紧张气氛,让孩子们的心理充分地“活动”起来。后面的活动进行也很顺利,尤其是遇到出错的孩子,以及pk赛的环节,课堂上就出现了一个个小高潮。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们的发散思维得到充分而自然的训练,他们既体验了紧张、激动、放松、兴奋等不同的心情,也为自己的写作积累了最真实的第一手材料。
由于前面的活动时间较长,孩子写作时间相对缩短。最后点评时,仅有一小部分的学生把作文写出心理活动的内容,因此,点评的时间也很短,也没有点评出更加具体、贴切的内容来,实在遗憾!在心理渗透方面,渗透点有些零散。针对教学中出现的各种不足,能够使我能够进一步改进教学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为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不着痕迹地学习写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使我更加明确:日常教学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途径,以教学为主,在师生对话交流、生生活动过程中自然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使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每节课,融入教师的教学中、语言中,让学生在日常教学中受到健康的、积极的心里渗透和引导,使他们健康成长!评价
本节作文指导课中,教师给学生真实生动的体验,让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丰富情感,积累写作素材,对学生的写作片段予以指导,让学生轻轻松松地想写作、会写作,达到了本课作文教学的目标。在心里渗透方面,教师设计了几个渗透点:
1、“成语接龙”和“自拟题目”时,学生通过他人的成语和题目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联想到其他成语和题目,自然地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使学生既体验到活动的快乐,同时活跃了思维。
2、活动中对失败学生进行鼓励,对成功学生进行祝贺,既使“成功”的学生增强了自信心,使“失败”的学生在活动中不轻易被失败打倒,为活动增添了“人情味”,使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
3、在写作之前,使学生明确写作是与他人进行交流的一种途径,将快乐的事情写下来与他人一起分享,会让快乐的事变得更快乐,让学生在轻松写作之余,体味与人分享快乐的滋味。
4、完成写作片段后,进行点评时,使学生学会评价他人的应首先对其优点进行肯定。本节课,学生体验到活动的快乐,学会了写作和观察的方法,同时进行了发散性思维的有效训练,使心里渗透教育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五篇:长城专题
长城专题
一、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能力:
初步感知长城文化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占有资料、运
用资料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学生综合和概括能力。过程与方法:
长城文化的内涵外延非常丰富,学习本专题,可以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放手让学生先分组搜集资料、制成作品,初步感知长城丰富的文化现象,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起学生对文化现象的关注,初步了解“长城文化”的内涵及其价值,引发探究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一)教学内容:
1、学生搜集资料、占有资料、运用资料。(知长城形)
2、初步感知长城文化的丰富内涵,形成自己的观点。(识长城用)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抒长城情)
4、训练学生语文写作、表达能力。(我与长城的故事)
(二)教学重点:运用网络资料,感知长城文化的丰富内涵。
(三)教学难点:通过对资料的运用、整理、探究,形成自己的观点。
(四)相应策略:课前布置学生有目的的搜集有关长城的资料,并做成自己的作品(可以是自己绘的长城图;拍、收集的长城照片;做的长城模型等等),开课时展示学生作品,初步感知本课内容。
三、教学课时: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初步感知长城文化的丰富内涵,形成自己的观点。(知长城形
识长城用)
一、导入:
不知大家听说过没有,在世界古代建筑史上,有八大建筑古迹,而西起嘉峪关,东到丹东鸭绿江畔的中国万里长城就是其中之一。
二、教学过程:
1. 检查预习,初步了解长城。
课前我已经布置大家预习了这个专题,通过预习,同学们对长城一定有了初步了解,谁来谈谈你了解到的长城。
(可让学生通过课前的预习,结合自己所绘的长城图片、所做的长城模型、收集的长城照片边展示边谈谈对长城的了解。)2. 各抒己见,初步感知长城文化。
大家谈了很多。是呀,万里长城蜿蜒于中华大地,见证着华夏民族的荣辱兴衰,那一块块墙砖砌起的,是不朽的长城文化!老师也准备了一些长城的图片,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屏幕呈现几幅长城画面)
老师建议大家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面系统地、深入的研究长城。课前大家都作了准备,你们来谈谈看长城究竟有哪些价值?
(学生讨论、回答。)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长城文化:长城的军事价值、历史价值、建筑价值、文化价值。教师可作适当引导和提示)
好,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可以总结出长城主要有军事价值、历史价值、建筑价值、文化价值。(屏幕上呈现总结出的长城价值)
3、探讨问题,深入探究长城文化。
①(军事价值)几千年前,长城之所以形成,主要是因为它在军事上发挥很大的作用,那么哪位同学来谈一谈在战争中长城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呢?在现代社会,长城还有军事价值吗?
(投影显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明确: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长城,主要是诸侯国家的互相防御。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主要的是防御匈奴奴隶主的扰掠。以后的许多朝代也大都是中原地区的统治者为防御游牧民族统治者的扰掠而修筑的。在这一功能上,长城确是起过不小的作用。许多王朝的前一阶段,政权得以巩固,生产得以发展,与长城的保卫作用是分不开的。而在高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长城的军事价值已经消失,但我们并不能抹灭它在这方面曾经做出的巨大的贡献。
②(历史价值)巍巍长城,连绵千里,横贯千年,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长城自有它的历史研究价值。那么就请同学来说一说长城建造的历史年代?建造万里长城的功绩究竟应归谁?
(投影显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明确:长城的修建绵延持续了两千多年的时间。人们提到万里长城的时候,往往会把它同秦始皇联系起来。秦始皇修万里长城,已成了人所熟知的事,但是远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长城就早已开始修筑了。根据历史记载,有二十多个诸侯国家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其中泰、汉、明三个朝代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一万里。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的长度加起来,大约有十万里以上。
③(建筑价值)在长城军事价值已经逐渐消失的今天,人们对长城的关注和赞美,更源于它那无与伦比的建筑价值。同学们可以结合书本上的知识,思考一下:长城有哪几大部分组成?各部分作用是什么?结合资料,发挥想象,古代劳动人民是如何建造长城的?
(投影显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教师明确:(可结合长城的图片、模型来说明长城的组成部分)城墙——城墙是长城的主要建筑工程,它翻山越岭,穿沙漠、过草原、经绝壁,宛如一条巨龙,飞腾在我国辽阔的大地上。
墙台、敌台——在长城城墙上,隔不多远有一个突出墙外的台子,叫做墙台和敌台。有了突出的墙台若遇故人登城就可从侧面射击,使登城者受到城上和左右两方的射击。
烽火台——也称作烽燧、烽堠、烽台、烟墩、墩台、狼烟台、亭、燧等等。是利用烽火、烟气以传送军情的建筑。如遇有敌情,白天燃烟,夜间放火。
城、堡、堠——这里所说的城,是指与长城关联的防御性城,非为州、郡、县城。在河北省围场县境内秦汉长城遗址旁边,发现了与长城紧密相联的小城,城的面积不大,城与城之间相距数十里不等。城内有官兵驻守,有的也有居民。“堠”也即是候,又称作“斥候”,是一种用来守望的建筑。堡,往往有城墙围绕,也称作城堡。堡也有住居民的。有些堡内也有烽火台,把驻防与通讯结合起来。
关、塞、隘、口——长城的关、塞、隘、口非常之多,是长城防守的重点,也是平时出入长城的要道。
④(文化价值)几千年来,长城一它独特的魅力屹立在东方,人们围绕长城的话题不断,诗歌、故事、传说等等。在许多文学作品中,好多人表达了他们对长城的不同看法。下面有两段话,同学们,你们认为应该怎样评价长城?(屏幕上呈现两段话,可以把学生分为两组进行辩论。)
材料一
“其实,从来不过徒然役死许多工人而已,胡人何尝挡得住。”长城 “一时还不会灭尽,或者还要保存它”。也正是因为这样,鲁迅感到压抑,感到郁闷,“我总觉得周围有长城围绕。这长城的、构成材料,是旧有的古砖和补添的新砖。两种东西联为一气造成了城壁,将人们包围”,鲁迅在文章结尾处写了震聋发聩的一句:“这伟大而可诅咒的长城!”
材料二 长城是古代人类防卫设施的杰出代表,万里长城不仅体现在建筑上,而且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铸就了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长城精神”(《万里长城——古代人类防卫设施的杰出代表》)。
长城就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开拓进取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维护统一、热爱祖国的民族精神的象征(《凝聚中华民族的历史丰碑》)。
(投影显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教师明确:一百个人看《红楼梦》,会有一百种不同的读法。每个人看长城的角度不同,也就会有不同的看法,有人眼中长城“是可诅咒的”,有人眼中却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的象征”。我们通过自己的分析,也可以有自己的观点。三:教师小结:
长城是古代华夏民族战略防御的屏障,是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创造伟力的里程碑,是中华民族文明与进步的丰碑。四:布置作业。
1、请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自己试着为长城山海关拟一幅楹联。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训练学生语文写作、表达能力。(抒长城情)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从长城的军事价值、历史价值、建筑价值、文化价值等方面深入得了探究了长城的文化,大家对中国的象征——长城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很多同学还有了自己对长城的独特的看法。确实,在千年之后,我们应该以理智的眼光去看待长城、去看待长城的价值。去欣赏长城的文化。
二:教学过程
1、诵读长城,培养民族自豪感。
从古至今,文人墨客们已经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评价、赞美长城的诗文,你能说说你所知道得吗?
(学生一般都能说出一些长城的诗文,如《沁园春·雪》、“不到长城非好汉”、“人民军队、万里长城”等等。学生说完之后,教师可在大屏幕上呈现所准备的诗词引导学生诵读欣赏)。
材料一:居庸关联: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
嘉峪关联:二崤虎口夸天险,九折羊肠确地雄。文天祥题孟姜女庙联: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玉门关联:无边晴雪天山出,不断风云地极来。萧关城楼对联:峰高华岳三千丈,险据秦关百二重。偏关联:地控黄河北,山连紫塞长。
材料二:长城赞
起春秋,历秦汉,及辽金,迄元明,上下两千多年,有多少将帅元戎,戍卒吏丞,百工黔首费尽移山心力,筑修起伟大工程,聪明智慧,坚强毅力,血汗辛勤,为中华留下丰碑国宝。
跨峻岭,穿草原,横瀚海,经绝壁,纵横十万余里。望不断长龙雉堞,雄关隘口,亭障烽堠,有如玉常明珠,点缀成江山锦绣。起伏奔腾,飞舞盘旋,月宫遥见,给世界增添奇观壮丽。
(可用个别朗诵、齐声朗诵、配乐朗诵等形式诵读诗文)
2、抒写长城,训练写作、表达能力。
①古人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优美的诗篇,也勾起了我们的创作欲望,你们能够谈谈你们心目中的长城吗?
(让学生各抒己见,说说他们心目中的长城。)
②好,既然大家心中有很多关于长城的话语,我们就拿起笔,去描绘我们心中的长城。老师准备了几个话题,你们可以选择你们感兴趣的话题来进行创作。(教者也可以把学生分组,每个小组分做话题)
第一组:假如你是长城的导游,请你对游客做一个简要而又精彩的介绍。
第二组:从自然力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简述长城的破坏情况,提出几点可行的保护措施,说一句宣传、保护长城的标语。
长城,以其巍巍雄姿、坚强体魄,象征着中华民族伟大而坚强的凝聚力和战斗精神。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室外文物,长城历史悠久、体量庞大、工程宏伟,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但长城遭受破坏的情况仍较为严重,2002年长城考察公布的结果:明代万里长城有较好墙体的部分不到20%,有明显可见遗址部分不到30%,墙体和遗址总量不超过5000华里,里长城上了2004全球最濒危遗址名单,长城保护的问题已经不能再拖下去了。
(提供参考:
1、对于保存相对完好的长城墙体与附属建筑进行重点保护。
2、对于长城遗址进行全面保护。
3、对于长城遗址进行适当还原。
4、阻止一切对长城的人为破坏。
5、防止部分具有毁灭性的自然现象对长城造成的破坏。
6、提高公众对长城的保护意识。)
第三组: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长城所起的作用是利大还是弊大?
(可以用讨论的形式进行)
三:教师小结
太阳照,长城长,长城雄风万古扬。长城是古代建筑典范的代表,它也是金戈铁马、民族争和的见证;它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更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四:布置作业
1、创作一张关于长城的网页。
附录: 长城传说
万年灰
人们都说,是秦始皇最早修的万里长城。其实开始的长城并不是他修的。早在秦始皇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有个燕王,他的国土小、兵马少、力量弱,随时都有被邻国吃掉的危险。为了保住国土,燕王就征用了民伕,在他的国土边界山顶上筑起高高的城墙,以防外敌入侵。
因为那时还没有石灰,他筑的城墙,石、砖都是用泥抹的。为了抢时间,早日修好城墙,他下令冬天也不停工。天冷,和泥得用热水,因此,民伕们就把大铁锅抬到工地上,用三块石头支起来,添柴烧开水。天长日久,铁锅被烧了个大窟窿,满锅的水全漏光了;把锅下的火浇灭了。可民伕们也意外地发现,水洒在支锅的石头上,热石头遇到水就炸开了,炸出许多白面面,民伕们瞅着、想着,好生奇怪。有个人把这白面面用水和和,觉得比泥还滋润,还有粘性,就把它抹在石条和砖缝里。
第二天,民伕们发现,用这白面面抹的石条和砖缝,要比用泥抹的结实的多。燕国人得到了启发,从此,就烧石灰,来抹城墙缝。
后来,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为了保住他的皇上宝座,也仿照燕王的办法兴工修起了万里长城。动工时,他下了一道旨令,让原来的燕国人包揽烧石灰的活儿。因此,那时修长城所用的百废,全是燕国人烧的。长城修到哪儿,就在哪里山坡上烧灰,而且烧的灰质量非常好,被后人称为万年灰,意思是万年不变质。
长城修完后,别的民伕各回各地。因燕国人烧灰有功,秦始皇又拔下金银,建了个城镇,专为燕园人居住,这城镇就是现在的北京。因此,那时北京叫燕京,北而燕国人烧灰用过石头的山统称为燕山山脉。
定城砖的传说
定城砖指放置在嘉峪关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的一块砖。
相传明正德年间,有一位名叫易开占的修关工匠,精通九九算法,所有建筑,只要经他计算,用工用料十分准确和节省。监督修关的监事管不信,要他计算嘉峪关用砖数量,易开占经过详细计算后说:“需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砖。”监事管依言发砖,并说:“如果多出一块或少一块,都要砍掉你的头,罚众工匠劳役三年。”竣工后,只剩下一块砖,放置在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监事管发觉后大喜,正想借此克扣易开占和众工匠的工钱,哪知易开占不慌不忙的说:“那块砖是神仙所放,是定城砖,如果搬动,城楼便会塌掉。”监事管一听,不敢再追究。从此,这块砖就一直放在原地,谁也不敢搬动。现在,此砖仍保留在嘉峪关城楼之上。
马跑长城界
秦始皇把胡人打跑以后,为了阻挡胡人兴兵复仇,提出,在与胡人交界的地方,修一座坚固的长城。他的建议,博得了许多大臣的赞赏。并一致认为,应先从东北的辽中开始,因为那里一面临海,还是一个战略要地。从那儿开始,在胡人恢复往日的气势以前,完全可以把长城修完。
那么,到底修到哪呢?秦始皇主张将统一的六国全部用长城围上。许多大臣表示:如果把六国全部围上,长城总长可达几万里,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修完。这样一来,人力物力消耗太大,有可能造成人亡国空。所以,大臣们建议,还是短一点好。但是,不管大臣怎样反对,秦始皇还是极力主张用长城围住六国。他越是极力主张,大臣们就越是极力反对。秦始皇扬头想了一会儿,脸上露出不易察觉的冷笑。他提议,跑马划长城界。让一个将官,骑一匹快马,人马饱食之后,人不下马,马不停蹄,由山海关起跑,经由六国边界,能跑几天算几天,跑出多远修多远。
众大臣一想,这还可以。纵然是追风赶月的千里马,跑上两三天,也就是两三千里。所以,他们点头答应谁想到,秦始皇又提出一个条件:沿全国边界,不论山峰还是平地,每三百里修一行营,跑马者从行营中跑过,以壮人马之威。众大臣不知其中用意,也都同意了。
文武百官退下以后,秦始皇把心腹之人找来,如此这般地吩咐几句,他们便分头行事去了。
跑马这天,只见一员将官,顶白盔,骑白马,穿白袍,挂白甲。他从第一座行营中飞出,走平地,越高山,半天多时间,冲到第二座行营。冲出二座行营,直奔三座行营。四座、五座……六天多时间,冲过十座行营。
秦始皇接到探马的传报:跑马者已冲过十座行营。
这些大臣很纳闷,这马怎么这样能跑啊,六天多了,还跑啊。
又有五六天功夫,探马又报,跑马者已冲过二十座行营。大臣更奇怪了,怎么,这马还跑哪?这是什么人?骑的是什么马?十多天了,俄不死也该累死了。想必是仙人骑神马?
又过六天多,探马又报,跑马者再次冲过十座行营。
这回大臣都明白了,就是神仙也不行吗。你瞅我,我瞅你,是不是秦始皇从中搞鬼了?
探马接连传报,跑马者冲过四十座行营。秦始皇这个高兴呀,就甭说了,可是,有的大臣鼻子都气歪了。
白袍将还在骑马飞跑着。战马跑到嘉峪关的时候,只见白袍将猛抽白马几鞭,白马口鼻流水,一个大翻个倒在地上。白袍将也从马上掉了下来。
这是怎么回事?一匹马怎么一气跑了一万多里?原来,这是秦始皇用的计。为了达到长城围六国的目的,他提出每三百里设一行营,他派心腹之八,每座行营都备一匹白马,一员白袍将。第一座行营的白袍将到第二座,第二座的预备人马接着跑出,看上去如同一个人一样。就这样,一共传了四十多座行营。
那为什么到嘉峪关人落马倒呢?原来,驻嘉峪关行营有个姓赵的将官,对秦始皇这种做法极为不满。他认为,长城修到嘉峪关,就可以阻挡胡人的进犯,何必要修那么长呢?太劳民伤财了。所以,他见前营快马一到,让俄了几天的战马一个劲的喝水。他上马以后,猛打战马两鞭,战马一机灵,紧跑几步,呛水倒在地上。
秦始皇听说马倒嘉峪关,很不高兴。但是,按照他事先的话,长城只得修到嘉峪关了。
长城成语:
雄关万里
狼烟四起
烽火连天
兵临城下
众志成城
固若金汤
自毁长城
孤城绝塞
长城诗歌:
【出塞二首】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七首】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沁园春 雪》毛泽东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清平乐 六盘山》毛泽东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