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8化学发光法检测抗核抗体的对比分析1

时间:2019-05-14 16:42: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b8化学发光法检测抗核抗体的对比分析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b8化学发光法检测抗核抗体的对比分析1》。

第一篇:b8化学发光法检测抗核抗体的对比分析1

间接免疫荧光法与化学发光法检测抗核抗体的对比分析

汪光蓉1,2,蔡艳娟1,王强1,凡瞿明1,毛明1,杜琴1,张国元1*(1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2川北医学院检验系,四川 南充637000)

摘要: 目的 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和化学发光法(CMIA)检测抗核抗体(ANA)的异同。方法 确诊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240例,同时采用IIFA法和CMIA法检测ANA。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不符者采用免疫印迹法复查抗可溶性核抗原(ENA)。结果 240例ANA 阳性率IIFA 法与CMIA法分别为90.83%和78.75%,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为77.92%;在53例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标本中,41例IIFA(+)CMIA(-)患者ENA阳性率仅为14.63%;而12例IIFA(-)CMIA(+)患者ENA阳性率高达66.6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IIFA不同荧光核型中,“其他型” 在两种方法检测符合率方面低于颗粒型、胞浆型、均质型核型(P<0.05)。结论 CMIA法检测总ANA的敏感性低于IIFA法,而CMIA法的特异性优于IIFA法,因此将IIFA 法作为ANA的筛查方法,再结合CMIA法检测,可在获得荧光核型信息观察抗体滴度的同时,进一步对ANA进行定量。而且应用两种不同方法学原理的实验互相佐证,还可以减少实验误差,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关键词:抗核抗体;化学发光法;间接免疫荧光法

Comparison of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and CMIA for detecting

antinuclear antibodies Wang Guangrong1,2, Cai Yanjuan,Wang Qiang, Fan Quming , Mao Ming, Du Qin , Zhang Guoyuan

11111

1(1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medicine, 2 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medicin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 Nanchong 637000)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IFA)and chemoluminescence assay(CMIA)for detecting antinuclear antibodies(ANA).Methods A total of 240 serum samples were obtained from patients with established 作者简介:汪光蓉(1977—),女,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临床免疫检验和教学工作。通讯作者:张国元 autoimmune disease, and all samples were used for ANA detection by both IIFA and CMIA.In cases where discrepancy occurred in the results by the two methods, extractable nuclear antigens were detected using immunoblotting.Results The positivity rate of ANA detected by IIFA and CMIA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90.83% and 78.75%, respectively, P<0.05).All of the samples with different ANA results from two methods were detected for ENA.Positive rate of ENA was 14.63% in 41 cases with IIFA positive and CMIA negative, while 66.67% in 12 cases with IIFA negative and CMIA positive.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For uncommon patterns,the percent agreement of the two methods was lowered in ANA detection than common patterns.Conclusion IIFA is more sensitive than CMIA in detecting the ANA.IIFA prescreening combined with CMIA can obtain the information of the nuclear pattern and allow the observation of the titer alterations.The combination of two or more testing methods can greatly enhance the accuracy of the results.Key words: antinuclear antibodies;chemoluminescence assay;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t assay

抗核抗体(ANA)是抗细胞内所有抗原成分的自身抗体的总称,除针对细胞核的自身抗体外,还包括细胞质内核酸、核蛋白的一系列自身抗体[1]。其作为自身免疫疾病的筛查检测项目早已得到公认,更是成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分类和诊断标准之一[2]。ANA的检测方法有很多[3],包括经典的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以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化学发光分析(CMIA)方法等。IIFA 法为抗核抗体经典的检测方法,但IIFA 法只能通过观察荧光强度来判断ANA的滴度,存在一些人为的主观因素,而且不能准确的对ANA进行定量,不利于疾病的诊断、病情观测及疗效判断。随着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在免疫检验的发展,部分实验室开始采用CMIA 法检测ANA。为客观评价IIFA 法和CMIA 法检测ANA的异同,本文对确诊为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患者240例,采集血清同时用IIFA 法与CMIA 法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 1.1 标本来源

2009年3月至2010年5月到我院确诊的AID患者240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209例,年龄9-68 岁,平均33.5 岁。清晨空腹抽取患者血液,离心分离血清,当日同时采用IIFA 法和CMIA法检测ANA。1.2 方法

1.2.1 仪器和试剂 DMLB型荧光显微镜(LEICA),量速化学发光检测仪(LIAISON);IIFA 法试剂盒购自德国欧蒙公司;CMIA法试剂盒购自索灵诊断上海有限公司。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ENA试剂盒购自德国欧蒙公司。操作方法均按照说明书进行。

1.2.2 检测方法 同时采用IIFA 法和CMIA法检测ANA。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不符者采用免疫印迹法复查抗可溶性核抗原(ENA)。每种方法都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完成。1.3 结果判断

1.3.1 IIFA 法判读ANA 结果 荧光显微镜下HEp-2细胞无荧光染色为阴性;有荧光染色并可辨荧光模型则判为阳性,阳性血清按1∶100、1∶320、1∶1000 滴度系统报告抗体最终滴度及荧光模型。

1.3.2 CMIA 法判读ANA 直接读取ANA的测量值(index),≤1.49 判为阴性,≥1.60 判为阳性,1.49-1.60 判为可疑。

1.3.3 免疫印迹法判读ENA结果 对照手册,根据膜条上条带标记位置判断结果。与非抗原包被区相比,阳性反应将在相应的抗原处呈现蓝紫色条带,抗原位置出现白色条带判为阴性。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2.0 统计软件分析,对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比较采用配对McNemar检验。2 结果

2.1 IIFA 和CMIA检测结果

ANA 阳性率IIFA法与CMIA法分别为90.83%和78.7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2。

表1 IIFA法与CMIA法检测ANA结果

例数 240

IIFA法

阳性 218 阴性 22

阳性率(%)90.83

阳性 189

CMIA法 阴性 51

阳性率(%)78.75 2.2 IIFA 和CMIA检测结果符合情况

由于IIFA 和CMIA检测ANA受操作及试剂等诸多因素影响,因此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不完全一致。240例份标本中,IIFA 和CMIA检测都为阳性结果得有177例,两种方法检测都为阴性结果的有10例,其检测的符合率为77.92%(187/240)。IIFA 检测为阳性结果,而CMIA检测为阴性结果的有41例;IIFA 检测为阴性结果,而CMIA检测为阳性结果的有12例。2.3 IIFA 法和CMIA法结果不符分析

53例标本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不符合,将其进行ENA复检,阳性率分别为14.63%和66.6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IIFA 和CMIA检测结果不符标本ENA抗体谱检测结果

结果不符标本 IIFA(+)CMIA(-)IIFA(-)CMIA(+)

例数 41 12

ENA阳性数 8

阳性率(%)14.63 66.67 2.4 不同荧光模型IIFA 和CMIA检测结果分析

IIFA检测到的不同荧光模型与CMIA检测结果,颗粒型荧光与CMIA的阳性符合率为86.32%;胞浆型荧光与CMIA的阳性符合率为87.10%;均质性荧光与CMIA的阳性符合率为84.48%;而其他型荧光与CMIA的阳性符合率仅为55.88%,与前三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荧光模型与CMIA法检测结果分析

IIFA荧光模型 颗粒型 胞浆型 均质型 其他型

ANA

IIFA阳性例数

31 58 34

CMIA阳性例数

27 49 19

符合率(%)86.32 87.10 84.48 55.88 注:其他类型包括着丝点、高尔基、核仁、核膜和两种以上的混合核型讨论

目前国内外实验室检测ANA最常用的初筛方法是IIFA法,是检测细胞内抗原自身抗体的金标准。IIFA 法筛查ANA 有很多的优点:实验基质制备容易;基质(HEp-2 细胞和猴肝片)中含抗原谱完整;特异性高,产生特征性的荧光模型;但IIFA 法读片耗时,而且结果的正确性和精确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片人的知识技术,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而CMIA法以数值代替滴度,以特异性抗体取代荧光模式,更客观、快捷、易于自动化。其值可以反应患者体内ANA的含量,可用于诊断和监测疾病的进展。但其主要的缺点是无法反应自身抗体的细胞内定位和分布[4]。

实验结果表明,IIFA 法检测ANA 阳性率高于CMIA法,而CMIA法检测的特异性要优于IIFA 法。这些可能与IIFA 法使用的基质Hep-2 细胞所含抗原种类与CMIA法所包被的抗原种类不同有关。Hep-2 细胞包含所有的核抗原,而CMIA法所包被的抗原仅为纯化的八种常见核抗原(SSA、SSB、Sm/RNP、Scl-70、Jo-

1、CENP-B、PDC、dsDNA),两种方法包含抗原的种类决定其检测ANA的敏感度及特异性。

CMIA法作为ANA的新型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检测效能,与IIFA 法检测结果的符合率较高,达77.92。但仍有53例结果不符,将不吻合的标本进一步作ENA抗体谱检测。结果显示,IIFA(+)CMIA(-)标本ENA阳性率仅为14.63%,IIFA(-)CMIA(+)标本ENA阳性率高达66.67,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IIFA 法假阳性率较高。加之作为一种非特异指标,正常健康人和慢性感染患者体内也存在低浓度和低亲和性的ANA[5],故经典的IIFA 法只能用于ANA检测的初筛。

IIFA不同荧光核型,其与CMIA法的符合率亦不同。结果显示,“其他型” 统计中包括了一些不常见核型(包括着丝点、高尔基、核仁、核膜和两种以上的混合核型),ANA 检测结果中“其他型”两种方法符合率低于颗粒型、胞浆型、均质型核型。这主要是由于人工重组所有细胞抗原极其困难,某些人工抗原因不具备天然构象而无抗原性或抗原性很弱[6]。这可能就是在IIFA(+)CMIA(-)模式中仍有6例标本ENA为阳性的原因。因此,CMIA法检测某些稀有核型ANA 的标本时可能出现假阴性。

总之,IIFA法和CMIA法检测ANA各有其特点,IIFA 法作为ANA检测的经典初筛方法,由于受多种因素及主观判断的影响,其假阳性率较高;而CMIA作为ANA检测的新型方法,由于所能包被的抗原有限,不能检测到全部的ANA,存在部分的假阴性。如能将两种方法结合用于ANA的检测,可在获得荧光核型信息观察抗体滴度的同时,进一步对ANA进行定量,不但有利于疾病的诊断、病情观测及疗效判断,而且可以有效的避免漏检和错检,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Kurien BT, Scofield RH.Autoantibody determina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Scand J Immunol, 2006,64(3):227-235.[2].Wiik AS.Anti-nuclear autoantibodies: clinical utility for diagnosis, prognosis, monitoring, and planning of treatment strategy in systemic immunoinflammatory diseases[J].Scand J rheumatol,2005,34(4):260-268.[3].Kern P, kron M, Hiesche K.Measurement of antinuclear antibodies:assessment of different test systems[J].Clin Diagn Lab Immunol,2000, 7(1): 72-8.[4].Fenger M,Wiik A,Hoier-Madsen M,et al.Detection of antinuclear antibodies by solid-phase immunoassays and immunofluorescencs analysis [J].Clin Chem, 2004,50:2414-2147.[5].武永康,王兰兰,唐江涛.抗核抗体不同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J].中华风湿病杂志,2006,10(10):610-614.[6].秦雪,陶瑕,陈志坚.间接免疫荧光法与ELISA 检测抗核抗体、抗双链DNA 抗体的比对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9;29(3):472-475.

第二篇: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YYT1735-2021FDIS

ICS

11.100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

YY/T

1735—2021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Hepatitis

c

virus

antibody

(Anti-hcv)

detection

reagent

(kit)

(Chemiluminescent

immunoassay)

2021-03-09

发布

2022-04-01

实施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发布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医用临床检验实验室和体外诊断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3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北京科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新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厦门万泰凯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迈克

生物股份有限公司、雅培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罗氏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西门子医学诊断产品(上

海)有限公司、富士瑞比欧株式会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谷金莲、王瑞霞、王建梅、王新明、涂仙菊、徐飞海、王保宁、王雪峰、蔡晓蓉、邢春莲、白玉。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的要求、试验方法、标识、标

签、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利用化学发光分析技术,采用间接法或双抗原夹心法原理定性检测人血清、血浆中丙

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检测试剂(盒)。包括化学发光、电化学发光和时间分辨荧光等方法。

本标准不适用于:

a)

拟用于单独销售的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校准品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质控品;

b)

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为原理的生物芯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9791.2体外诊断医疗器械

制造商提供的信息(标示)第2部分:专业用体外诊断试剂

3要求

3.1外观

外观应满足如下要求:1

a)

试剂(盒)各组分録全、完整,液体无渗漏;

b)

中文包装标签应清晰,无磨.膏

3.2阳性参考品符合率

用国家参考品或经国家参考品标化的阳性参考品进行检定,阳性参考品符合率应符合相应的要求。

丙肝肝炎病毒抗体国家参考品的信息参见附录A,以下条款类同。

3.3阴性参考品符合率

用国家参考品或经国家参考品标化的阴性参考品进行检定,阴性参考品符合率应符合相应的要求。

3.4最低检出限

用国家参考品或经国家参考品标化的最低检出限参考品进行检定,最低检出限应符合相应的要求。

3.5重复性

用国家参考品或经国家参考品标化的精密性参考品进行检定,平行检测10次,其变异系数(CV)应

不高于10%。

3.6批间精密度

用国家参考品或经国家参考品标化的精密性参考品检测3个批号试剂盒,其批间变异系数(CV)

应不高于15%。

3.7稳定性

可对效期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进行验证:

a)

效期稳定性:生产企业应规定产品的有效期。取到效期后一定时间内的产品检测阳性参考品

符合率、阴性参考品符合率、最低检出限、重复性应符合3.2、3.3、3.4、3.5的要求;

b)

热稳定性试验:检测阳性参考品符合率、阴性参考品符合率、最低检出限、重复性应符合3.2、3.3、3.4、3.5的要求。

注1:热稳定性不能用于推导产品有效期,除非是采用基于大量的稳定性研究数据建立的推导公式。

注2:

一般地,效期为1年时选择不超过1个月的产品,效期为半年时选择不超过半个月的产品,以此类推。但如

超过规定时间,产品符合要求时也可以接受。

注3:根据产品特性可选择3.7a),3.7b)方法的任意组合,但所选用方法宜能验证产品的稳定性,以保证在效期内产

品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4试验方法

4.1外观

在自然光下目视检查,应符合3.1的要求。

4.2阳性参考品符合率

检测国家参考品或经国家参考品标化的阳性参考品,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根据说明书进行判

定,结果应符合3.2的要求<

4.3阴性参考品符合率

检测国家参考品或经国家参考品标化的阴性参考品,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根据说明书进行判

定,结果应符合3.3的要求。

4.4最低检出限

检测国家参考品或经国家参考品标化的最低检出限参考品,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根据说明书

进行判定,结果应符合3.4的要求。

4.5重复性

检测国家参考品或经国家参考品标化的精密性参考品,平行检测10次,计算10次检测值的平均值

G)和标准差(SD),根据式⑴计算变异系数(CV),结果应符合3.5的要求。

SD

CV

=

=/100%

(1)

式中:

CV——变异系数;

SD——检测结果的标准差;

狓——检测结果的平均值。

4.6批间精密度

取3个批号的试剂盒,分别检测国家参考品或国家参考品标化的精密性参考品,每批次重复10次,计算30次检测值的平均值(狓)和标准差(SD),根据式(1)计算变异系数(CV),结果应符合3.6项的要求。

4.7稳定性

4.7.1效期稳定性

取到效期后的样品按照4.2、4.3、4.4、4.5方法进行检测,应符合3.7a)的要求。

4.7.2热稳定性试验

取有效期内样品根据生产企业声称的热稳定性条件,按照4.2、4.3、4.4、4.5方法进行检测,应符合3.7b)的要求。

5标识、标签和使用说明书

应符合GB/T

29791.2的规定。

应在说明书中注明最低检测限的范围。

6包装、运输和贮存

6.1包装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

191的规定。包装容器应保证密封性良好、完整,无泄漏,无破损。

6.2运输

试剂盒应按生产企业的要求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潮,应防止重物堆压,避免阳光直射和雨雪

浸淋,防止与酸碱物质接触,,携止内外包装破损。

6.3贮存

试剂盒应在生产企业规定条件下保存'V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现行参考品说明书*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国家参考品

National

reference

materials

for

hepatitis

C

virus

antibody

reagents

A.1批号

300010—201509。

A.2性状

液体。

A.3用途

本品系用无菌方法采集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阴性和阳性人血浆,经多家抗HCV试剂检测

筛选,用RIBA及PCR等方法确证,并经多个实验室标定。用于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

免疫法、化学发光法等)定性检测试剂的质量控制及评价。

A.4

包装

冻存管。

A.5规格

本参考品共65支样品,组成见表A.L0

表A.1参考品的组成类型

编号

规格/支

支数

阴性参考品

N1

〜N30

0.3

mL

阳性参考品

P1

〜P30

0.3

mL

精密性参考品

J

1.0

mL

灵敏度参考品

L1

〜L4

0.3

mL

A.6使用方法

本参考品使用时满足表A.2的条件。

现行参考品说明书可在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网站查询.参考品说明书会根据参考品的批次进行变更。

表A.2参考品的使用

项目名称

质量控制标准

阴性参考品符合率

阴性参考品符合率(-/-)》29/30

阳性参考品符合率

阳性参考品符合率(+

/

+)》29/30

精密性(重复性)

CVC15%狀=10)(酶联免疫法)

CVC10%狀=10)(化学发光法)

最低检出限

L1应检出阳性;L2应检出阳性;

L3应检出阳性或阴性;L4应检出阴性

A.7贮藏条件

长期保存置于一70

°C以下。

A.8注意事项

A.8.1上述参考品含有取自人类的材料,并且/或潜藏有传染性成分。未经灭活处理,必须视为潜在的污染物质,应按传染性物品处理。

A.8.2使用时应待参考品完全融化摇匀后方可加样,冻融次数不超过3次。

参考文献

[1]

YY/T

0316-2016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

[2]

YY

0466-2003医疗器械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三部)

[3]

第三篇:体外诊断试剂胃蛋白酶原化学发光法试剂检测(最终版)

化学发光法胃蛋白酶原试剂盒

胃蛋白酶原Ⅰ/Ⅱ(PGⅠ/PGⅡ)定量检测试剂盒(化学发光法)

公司简介

河南美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营微生物检验试剂、化学发光定量检测试剂、胶体金快速检测试剂及配套仪器。

公司现有固定资产7000万元,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拥有标准化GMP生产车间3000平方米,专业研发实验室1000平方米。先后通过了国家质量管理体系考核,获得6840体外诊断试剂和6840医学检验仪器的生产许可证。目前公司已掌握了多个方向的产品开发核心技术,并拥有多项国家专利。

一、什么是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

PGI主要来源于胃底腺的主细胞和颈黏液细胞,PGII则来源于全胃腺(胃贲门腺、胃底腺、胃窦幽门腺)和近端十二指肠腺,前

化学发光法胃蛋白酶原试剂盒

列腺和胰腺也产生少量PGII。

血清PG水平反映了不同部位胃粘膜的形态和功能。因此,联合测定PG I和PG I/II比值可起到胃底腺粘膜“血清学活检”的作用。

PG I是检测胃泌酸腺细胞功能的指针,胃酸分泌增多PG I升高,分泌减少或胃粘膜腺体萎缩PGI降低;

PG II与胃底粘膜病变的相关性较大(相对于胃窦粘膜),其升高与胃底腺管萎缩、肠上皮化生或假幽门腺化生、异型增生有关; PGI/II比值进行性降低与胃粘膜萎缩进展相关。

二、胃癌在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胃癌死亡率高居常见恶性肿瘤死亡率的

化学发光法胃蛋白酶原试剂盒

结果判定依赖于经验性,受检人群混杂及阳性患者难以随访等问题。对早期胃癌的判定显得无能为力。

血清PG检测对诊断早期胃癌或肠型胃癌更有价值,钡餐检查对诊断进展期胃癌或弥散型胃癌更有价值。(2)其他肿瘤相关标记物

优点:采用血清检测,无创伤、广泛认知

缺点:对胃癌检测的特异性低,对早期胃部疾病 的诊断无参考价值。

如: CEA 在胃癌患者胃液中阳性检出率为50%, 血清阳性检出率仅为 4.5%(3)胃镜

优点:行业金标准,检测准确。

缺点:⒈体内检测,痛苦。

⒉受医生水平影响大。

⒊检测费用高。

⒋不适合体检普查。(4)胃蛋白酶原PGI&PGII血清检测: 优点:1.血清检测无创伤、更安全。2.费用低廉,适用于普查体检。

3.操作简单,时间短,不会造成受检人员的长时间滞留。

化学发光法胃蛋白酶原试剂盒

四、几种检测方法收费标准的比较

胃镜检测费: 140-340元/次

肿瘤标记物检测: 50元/项(组合350-1200元)

碳-13呼气: 100-400元/次

上消化钡餐: 180-320元/次

胃蛋白酶原I&II 160-240元

五、综上所述血清PG检测优点

(1)胃癌初筛的国家标准

(2)胃癌检出率高,特异性强

(3)操作简便

(4)无创,病人耐受好

(5)费用低

(6)快速

化学发光法胃蛋白酶原试剂盒

第四篇:腮腺炎病毒IgM抗体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胶体金法)

腮腺炎病毒IgM抗体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胶体金法)腮腺炎病毒概述:

流行性腮腺炎(epidemic parotitis,mumps)简称腮腺炎,别名叫蛤蟆瘟。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成人中也有发病,由腮腺炎病病毒所引起。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为突出的病征,病毒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因此,常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乳腺炎、卵巢炎等症状。腮腺炎病毒血清学诊断常用方法有ELISA抗体定量测定和金标抗体IgM定性检测。

产品名称:腮腺炎病毒IgM抗体检测试剂盒 包装规格:20人份/盒 检测样本:血清/血浆 检测方法:胶体金法 预期用途:

该试剂盒可快速定性检测人全血、血清或血浆中的腮腺炎病毒免疫球蛋白IgM抗体,用于腮腺炎病毒早期感染的辅助诊断。

检测原理:

本试剂盒是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原理。在金标垫上包被胶体金标记的鼠抗人IgM,,用于定性检测人全血、血清或血浆样品中的腮腺炎病毒IgM抗体。检测阳性样品时,样品中的腮腺炎病毒IgM抗体可与胶体金标记的鼠抗人人IgM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由于层析作用复合物及样品在硝酸纤维素膜内部向前流动。当复合物经过T线时与包被的重组MuV-Ag结合,形成“Au-鼠抗人IgM-MuV-IgM-MuV-Ag"而凝集显色。剩余的胶体金标记鼠抗人IgM与C线处包被的羊抗鼠IgG抗体结合而凝集显色,检测阴性样品时,样品中不含腮腺炎病毒IgM抗体,致使不能形成免疫复合物,则只能在C线处显色。

腮腺炎病毒试剂盒主要组成成份:

1、测试板:20人份/盒

2、试剂Ⅰ:1瓶(0.02mol/L)(PBS缓冲液PH=7.4)

3、试剂Ⅱ:1瓶(胶体金标记物)

4、说明书1份

储存/有效期:

试剂盒储存于2℃~8℃条件中,不能冷冻;有效期24个月,生产日期见试剂盒包装外。

收集样本要求:

1、检测样本不能溶血,建议用新鲜血清即时检测,或将样本2℃~8℃保存最好不超过3天。

2、高脂血症血清不能使用

检测步骤:

1、滴入1滴试剂Ⅰ于测试板中央孔中,待完全渗入。

2、滴入2滴(约100μl)上清液于测试板孔中,待完全渗入。

3、滴加2滴试剂Ⅱ于测试板孔中,待完全渗入;

5、渗入2滴试剂Ⅰ于测试板孔中,待完全渗入。

结果判定:

阳性:反应板孔中C端出现红色圆斑,T端出现红色圆斑,为腮腺炎病毒抗体阳性; 阴性:反应板孔中C端出现红色圆斑,T端不出现红色圆斑,为腮腺炎病毒抗体阴性。失效:反应板孔中C端不出现红色圆斑,或C端、T端均不出现红色圆斑,为试剂盒失效。

检验方法的局限性:

1、腮腺炎病毒IgM抗体检测试剂盒仅用于检测腮腺炎病毒抗体,对患者状况的诊断应结合患者临床体征与症状和试验结果的综合分析。

2、抗体含量低的血清样品,不能被检测出来是可能的。部份患者,不产生抗体或产生少量的抗体。此时,可能显示阴性结果。

3、试验结果可疑时,应用其它方法确诊。

产品性能指标:

1、批内精密度:阳性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均应≥95%,反应斑点颜色深浅程度应接近。

2、批间精密度:阳性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均应≥95%。

注:腮腺炎病毒IgM抗体检测试剂盒说明书由广州市标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编译,请与原文版说明书为准!

第五篇:一例艾滋病患者自愿咨询检测HIV抗体的结果分析

一例艾滋病患者自愿咨询检测HIV抗体的结果分析

【关键词】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HIV抗体;结果分析

据卫生部2011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报告,我国艾滋病疫情仍然呈现呈低流行态势,但部分地区疫情严重,并且感染人群多样化,流行形势复杂化。绝大多数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不知道自身感染状况,阻碍了我国有关艾滋病预防控制、治疗关怀等各项干预措施的落实,不利于我国预防控制艾滋病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因此,需要进一步扩大艾滋病相关人群的检测面,以最大限度地早发现HIV感染者,减少二代传播,降低艾滋病危害,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临床资料

2013年1月8日我疾控中心防疫科送检一名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者前来检测HIV抗体,性别女性、年龄41岁、职业为农民但经营小生意、八年前有手术输血史、一年半前有自愿献血史、一年前再次献血前被拒绝,该女追问血站原因是“HIV抗体阳性”。由于恐艾心理和对相关免费检测治疗措施知识的认识缺乏,该女经一年的自我心理调适后才前来检测。1月21日该女再次前来要求出具检测报告,因要对血站进行诉讼。因VCT相关保密原则,未知其情况复杂,随后检验科使用另一种检测方法,但结果不一致,转送至淮安市疾控中心确证实验室进行检测。资料与方法

2.1 检测方法与试剂 HIV抗体初筛检测采用胶体硒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HIV抗体确证检测采用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

初筛检测所用试剂为HIV 1/2抗体快速检测(胶体硒法)试纸、两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以下简称A、B、C试剂),其中A1试剂为Determine、批号为38911K100、效期为2013-1-30,A2试剂为Alere Determine、批号为41842K100、效期为2013-7-10,B试剂为英科新创、批号为2012086617、效期为2013-8-10,C试剂为珠海丽珠、批号为2012040612,效期为2013-4-18,A、B、C试剂均为我疾控中心使用。

确证检测所用试剂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型)抗体免疫印迹试剂盒(HIV Blot 2.2)(以下简称D试剂),D试剂为MP医药公司、批号AE 2013、效期2013-10-1,D试剂为淮安市疾控中心使用。

2.2 检测设备 酶标仪(型号安图斯 Anthos2010),洗板机(型号安图斯 Anthos2010),隔水式恒温培养箱(型号GRP-9080),上述仪器均在鉴定效期内使用、性能良好,为我疾控中心使用。

2.3 检测操作、结果判断 严格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版)》(以下简称《规范》)和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操作和判读结果。实验经过及结果

2013年1月8日我疾控中心采用A1试剂对此名VCT进行快速检测,结果呈阴性反应。1月21日其再次前来要求出具检测报告,因VCT相关保密原则,未知其情况复杂,才知其要进行诉讼。为谨慎期间,经防疫科与该女沟通后验证身份,再次采血后,同时使用A1、A2试剂,结果均呈阴性反应。

1月22日在将结果汇报给科室负责人后,使用B试剂,结果呈阳性反应,与快速检测不相符;同时使用B、C试剂对第二次的标本进行双孔检测,结果呈阳性反应,与快速检测亦不相符。检测结果见表1。

1月23日将第二次标本送达淮安市疾控中心进行确证试验,1月31日检测结果为“WB带型无任何带型”,报告为“HIV抗体阴性”。讨论

因所用初筛试剂均为市疾控中心免费发放,以前的检测中使用的试纸包括日本Determine(厂家为Inverness Medical Japan Co.,Ltd.),为绿色雅培商标,称其为“日本雅培”,和Alere Determine(厂家为Alere Medical Co.,Ltd.),为红色Alere商标。由于两种试纸除外观和所属公司不同,被认为不同厂家生产的试纸。经笔者调查得知由于雅培全系列诊断类产品已被Alere公司收购,Alere总部决定将其在中国的所有业务单元整合为美艾利尔中国区,包括了英维利斯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Inverness Medical Beijing),试纸均为Alere公司产品,其它并无区别。根据《规范》“对初筛呈阳性反应的样品用原有试剂和另外一种不同原理或不同厂家的筛查试剂重复检测。如两种试剂复测均呈阴性反应,则报告HIV抗体阴性”,A1、A2试剂结果虽均呈阴性反应,但实为同一厂家筛查试剂,不能报告为HIV抗体阴性。对于基层卫生单位的试剂发放、领取、接收应统一管理,规定相关制度,避免由此产生的工作问题。

该女有输血史,根据文献可知[1],大量的输入全血或成分血可能会导致其抗核抗体(ANA)呈阳性,可能会产生HIV抗体假阳性的情况。杨晓莉的文献中也提出[2],HIV抗体假阳性的干扰因素包括生化和免疫指标异常(谷丙转氨酶(ALT)>100U/L、总胆红素(TBIL)>50mmol/L、C反应蛋白(CRP)>15mg/L、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200U/L),自身免疫性疾病(抗核抗体(ANA)阳性、类风湿因子(RF>200U/L)和感染性疾病(HBsAg阳性、梅毒抗体阳性)等,但差异统计学上无意义。该女HBsAg阴性、梅毒抗体阴性,可建议进行其他相关临床检测。虽然确证试验为HIV抗体阴性,也应建议其定期检测HIV抗体。

本次检测周期较长、使用试剂成本较高,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一是流动献血车的工作人员没有掌握HIV抗体检测方法和结果的含义,从而使得其延误检测时间,对个人的家庭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二是防疫科对其检测前咨询沟通不到位,个人信息了解不全,使得重复检测;三是一般人群VCT的检测试剂的配伍没有搭配好,按照《规范》替代策略三,一般人群流程筛查试剂1为高敏感性,阴性可直接出具“HIV抗体阴性”报告,但具体是选择胶体硒法还是酶联免疫吸附法却无法判断,本次可见两种试验结果相左。杨晓莉等提出[2],首次初筛的目的是发现所有的HIV抗体阳性者,不漏检,但允许有一部分假阳性。

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提出“进一步落实艾滋病防治政策,扩大防治工作覆盖面”,我淮安市还将增加艾滋病快速检测点,艾滋病检测将覆盖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艾滋病病毒抗体快速检测技术手册》(2011年版)中提出所用试剂有两种快速检测试剂,常规检查中高敏感性初筛阴性,报阴性,阳性者两种试剂同时进行复检,均呈阳性反应,或一阴一阳,均需进行确证试验。只有一种快速检测试剂,阳性者转送筛查实验室进行复检试验。故在试剂的选择必须谨慎,在2012年全国艾滋病病毒抗体诊断试剂临床评估报告中指出[3],建议各实验室在选购试剂时根据使用经验和其动态评估结果综合考虑。报告附表的2010――2012年HIV抗体快速检测试剂临床质量评估结果和2012年HIV抗体快速检测试剂临床质量评估结果,为我疾控中心指导艾滋病快速检测点工作提供了依据。其中2010――2012年日本Determine的敏感性分别为99.4%、100%、98.8%,特异性为98.6%、99.3%、98.6%。并且2010――2012年厦门英科新创和珠海丽珠的酶联试剂的敏感性均为100%,比Alere公司的快速试纸敏感性高,从本次试验推测得出,可在初次试验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选做胶体硒法,以减少漏检的几率。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是艾滋病预防与关怀工作的切入点和枢纽。VCT广泛有效的展开,有利于及时发现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使更多的感染者了解自己的感染状况,及时得到治疗、关怀等必要的服务;同时通过咨询和转介服务的提供,有利于降低危险行为,避免新感染发生,减少HIV的传播,控制艾滋病的流行。

参考文献

[1] Ned A Warmer.Clinical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J].Virus inflection Clin Lab sci,1996,9:276.[2] 杨晓莉,鲍作义,刘永健,等.中国HIV抗体检测策略的应用评价[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0,31(7):777-779.[3] 2012年全国艾滋病病毒抗体诊断试剂临床质量评估报告[R].

下载b8化学发光法检测抗核抗体的对比分析1word格式文档
下载b8化学发光法检测抗核抗体的对比分析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