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辩论话题库
辩论话题库
辩题:结婚登记取消了单位证明及婚前检查,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如果认为利大于弊的请给主持**打999要麦,如果认为弊大于利的请给主持**打999要麦,欢迎参与辩论!
辩题:离婚登记取消了调解证明,是保护公民的隐私(正方)还是倡导离婚的随意性(反方)?支持正方请给主持**打999要麦,支持反方请给主持**打999要麦,欢迎参与辩论!
辩题:木子美在网上公布自己的**日记,是个人自由(正方)还是败坏社会风气(反方)?支持正方请向主持**打999要麦,支持反方请向主持**打999要麦,欢迎参与辩论!
辩题:安乐死是道德(正方)的还是不道德(反方)的?是给予病人尊严死去的自主权还是剥夺个人活着的权利?支持正方请向主持**打999,支持反方请向主持**打999
辩题: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活在快节奏中的人们是知足常乐(正方)还是不知足常乐(反方)?支持正方请向主持**打999要麦,支持反方请向主持**打999要麦,欢迎参与辩论!
辩题:人生过程中有人成功有人失败,您认为个人的努力重要(正方)还是机遇重要(反方)支持正方请向主持**打999要麦,支持反方请向主持**打999要麦,欢迎参与辩论!辩题: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人才,您认为是顺境容易成才(正方)还是逆境容易成才(反方)?支持正方请向主持**打999要麦,支持反方请向主持**打999要麦,欢迎参与辩论!
辩题:都说爱情是甜蜜的,但遗憾的是它总让人伤心,对待爱情男人(正方)和女人(反方)哪个变得更快?支持正方请向主持**打999要麦,支持反方请向主持**打999要麦,欢迎参与辩论!
辩题:死刑在人类历史上很早就有了,但随着社会的进步,许多国家已废除死刑,我国应该废除死刑吗?认为应该的请向主持**打9要麦,认为不应该的请向主持**打9要麦,欢迎参与辩论!
辩题:消费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人民银行再次下调人民币利率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利大还是弊大?认为利大于弊的请向主持**打9要麦,认为弊大于利的请向主持**打9要麦,欢迎参与辩论!
辩题:现在恋爱提倡AA制,您认为AA制有利于(正)恋情的健康发展还是不利于(反)恋情的健康发展?支持正方请向主持**打9要麦,支持反方请向主持**打9要麦,欢迎参与辩论!
辩题: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励,如何发展自我才能适应竞争需求呢?人应注重全才还是注重专才?认为应该注意全才请向主持**打9要麦,认为应该注重专才请向主持**打9要麦,欢迎参与辩论!辩题:学生应该以学业为重,然而情窦初开的天之骄如何能抑制住感情的发生?大学生谈恋爱利大还是弊大?认为利大的请向主持**打9要麦,认为弊大的请向主持**打9要麦,欢迎参与辩论!
辩题:大学生在学习之余可以工作赚钱吗?大学生兼职到底是利大还是弊大?认为利大于弊的请向主持**打999要麦,认为弊大于利的请向主持**打999要麦,欢迎积极参与辩论!
趣味辩题→高科技产品不断涌现,但仍有许多古人的迷无法解开!正方:现代人比古代人聪明!反方:古代人比现代人聪明!支持正方请向**打9,支持反方请向**打9,欢迎参与辩论!
趣味辩题→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加大,容易身心疲惫!正方:现代社会男人比较累!反方:现代社会女人比较累!支持正方请向**打9,支持反方请向**打9,欢迎参与辩论!
趣味辩题→愚公移山的意志令人佩服,但移山是最好的办法吗?正方:愚公应该移山!反方:愚公应该搬家!支持正方请向**打9要麦,支持反方请向**打9要麦,欢迎参与辩论!
趣味辩题→“为爱痴狂”,恋爱是让人着魔的原动力吗?正方:谈恋爱会使人丧失理性!反方:谈恋爱不会让人丧失理性!支持正方请向**打9,支持反方请向**打9,欢迎参与辩论!
辩题→正方: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对城市的发展利大于弊!反方: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对城市的发展弊大于利!支持正方请向**打9要麦,支持反方请向**打9要麦,欢迎参与辩论!
辩题→高考制度是否限制了个人能力发展?中西教育的差距有多大?中小学生出国留学利大(正方)还是弊大(反方)?支持正方请向**打9,支持反方请向**打9,欢迎参与辩论!
辩题→我国男尊女卑思想严重,如何改变这种状态?正方:通过男人端正态度来改变!反方:通过女人提高素质来改变!支持正方请向**打9,支持反方请向**打9,欢迎参与辩论!
辩题→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可什么是美?美是否可以复制?正方:美是客观存在!反方:美是主观感受!支持正方请向**打9要麦,支持反方请向**打9要麦,欢迎参与辩论!
辩题→性交易四处泛滥,性病风险如何防范?正方:性产业合法化可以解决艾滋病问题!反方:性产业合法化不能解决艾滋病问题!正方请向**打9,反方请向**打9,欢迎参与辩论!
辩题→性病令人畏惧,作为传播者的罪魁祸手该如何惩罚?正方:传播性病应该负刑事责任!反方:传播性病不应该负刑事责任!正方请向**打9,反方请向**打9,欢迎参与辩论!辩题→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老师对你的作用有多大?正方:老师的作用传道大于解惑!反方:老师的作用解惑大于传道!正方请向**打9,反方请向**打9,欢迎参与辩论!
辩题→正方:高分一定高能!反方:高分未必高能!人的能力有高低,可分数是评价能力高低的唯一标准吗?支持正方请向**打9要麦,支持反方请向**打9要麦,欢迎参与辩论!
辩题→正方:应该禁止同性恋者捐血!反方:不应该禁止同性恋者捐血!面对同性恋者我们有很多的疑惑,很能公平对待!正方请向**打9,反方请向**打9,欢迎参与辩论!
辩题→正方:东方文明不如西方文明!反方:西方文明不如东方文明!究竟东西方谁的文明程度更高?举例说明!正方请向**打9要麦,反方请向**打9要麦,欢迎参与辩论!
辩题→面对社会上众多邪恶事情无人敢管理的现象,是否说明现代社会邪恶当道?正方:邪不能压正!反方:邪已压正!支持正方请向**打9,支持反方请向**打9,欢迎参与辩论!
辩题→全国掀起西部大开发高潮,人才与资本的作用谁大呢?正方:西部大开发引知更重要!反方:西部大开发引资更重要!正方请向**打9,反方请向**打9,欢迎参与辩论!辩题→五千年的文明史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究竟如何?正方:文明史对现代社会有促进作用!反方:文明史对现代社会有阻滞作用!正方请向**打9,反方请向**打9,欢迎参与辩论!
辩题→网络资讯的高速发展,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正方:网络使得文化肤浅化、速食化!反方:网络使得深刻的文化得以发扬光大!正方请向**打9,反方请向**打9,欢迎参与辩论!
辩题→台语歌“爱拼才会赢”脍炙人口,唱出豪情壮志!但爱拼真的会赢吗?正方:赢是拼的必然结果!反方:赢不是拼的必然结果!正方请向**打9,反方请向**打9,欢迎参与辩论!
辩题→语言是交流的主要工具,在工作生活中哪种语言表达更重要呢?正方:口语比书面语更重要!反方:书面语比口语更重要!正方请向**打9,反方请向**打9,欢迎参与辩论!
辩题→正方:人性本善!反方:人性本恶!辩论是个思考与总结的过程,结果并不重要!今天让我们一起思考人性的善与恶!正方请向**打9,反方请向**打9,欢迎积极参与辩论!
辩题→我国的网民数目近几年快速攀升,网络已成为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但网络是否有利于人际交往呢?正方:有利!反方:不利!正方请向**打9,反方请向**打9,欢迎参与辩论!辩题→面对家庭也事业的冲突,新时代的女性如何选择?正方:女人应该追求自己的事业!反方:女人应该回家做贤妻良母!正方请向**打9要麦,反方请向**打9要麦,欢迎参与辩论!
辩题→“嫁汉嫁汉,穿衣吃饭”什么样的夫妻关系婚姻容易和谐持久?正方:男女平等的关系!反方:女人为依附的关系!正方请向**打9要麦,反方请向**打9要麦,欢迎参与辩论!
话题:
1、怎看“在穷人忙着活,富人活着忙”?
2、如何看待家庭暴力?真的是“打是亲,骂是爱”?
3、你怎么让在网络里结识的异性情感越来越浓?
4、当你和爱人起争执,看到孩子哀怨的目光你会心痛吗?
5、网络上与人JQ互动是伤风败俗么?
6、当你发现:相恋的对方,在渐渐疏远你。此时,你会先离开么?
7、你和曾经的恋人分手了,你会和别人说你们曾经有过的男女之事么?
漠视他人生命的尊严也就是为自己日后的悲剧埋下导火索,一旦这根导火索被仇恨点燃,下一个受伤害的就是你自己,这个说法对不?【副题】1人的素质与品质两者之间是怎样的相互关系?高素质一定高品质吗?“德”与“能”哪个更重要? 2.家庭与事业在你心目中哪个更重要?当家庭与事业冲突时你如何选择? 3.人活着都是孤单的吗?你是否也有如此的感觉?感到孤单的时候你会怎样排遣?4.网络能给你情感弥补吗?能坦然而不愧疚吗? 5.网络里最吸引异性的是外表还是内在?男人/女人谁更贪心? 6谈网络给传统的家庭,爱情,交友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1.择偶:当娶德与纳色不可兼得时,你如何选择?2.如果你具备潘金莲的美色,要是让你嫁一个武大郎的男人 你会怎样?3.“身残志坚”的武大郎和“风流狡诈”的西门庆,你欣赏谁?4.无论女人怎么迎合男人,都赶不上男人花心的脚步,对吗?5“想半年闹心,你就装修房子;想一年闹心,你就炒股;想一辈子闹心,你就找个情人”。你认同吗?6.未婚先孕是成人世界的道德危机在青少年中的反映吗?7.玩UC玩的是什么?8.你会偷看伴侣的短信和来电联系吗?9.应用手机通讯管家、拒绝旧情人的电话干扰、感情危机用现代的高科技手段来化解,这些也叫与时俱进嘛?
趣味辩题→“面包会有的,爱情也会有的”可是面对爱情与金钱的权衡„„正方:金钱比爱情更重要!反方:爱情比金钱更重要!正方请向**打9,反方请向**打9,欢迎参与辩论!
趣味辩题→读书的时光总那么令人怀念!正方:在学校读书的日子比在社会工作快乐!反方:在学校读书的日子不如在社会工作快乐!正方请向**打9,反方请向**打9,欢迎参与辩论!趣味辩题→都说男怕入错行,工作环境对个人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正方:在大机构工作好!反方:在小机构工作好!正方请向**打9,反方请向**打9,欢迎参与辩论!
趣味辩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本质!但近墨者必定黑吗?正方:一定黑!反方:不一定黑!正方请向**打9,反方请向**打9,欢迎参与辩论!
趣味辩题→假如婚姻双方有人要牺牲事业来照顾家庭,谁回家最好?正方:男人回家好!反方:女人回家好!正方请向**打9要麦,反方请向**打9要麦,欢迎积极参与辩论!
趣味辩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网络聊天,可是网络聊天聊什么?是有聊还是无聊?正方:有聊!反方:无聊!正方请向**打9要麦,反方请向**打9要麦,欢迎积极参与辩论!
趣味辩题→虚拟的平台,真实的人物,网络交流是真是假?正方:网络交流是真实的!反方:网络交流是虚幻的!正方请向**打9要麦,反方请向**打9要麦,欢迎积极参与辩论!
趣味辩题→时代在变迁,判断的标准也在变迁!正方: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反方:不想当将军的士兵是好士兵!正方请向**打9,反方请向**打9,欢迎积极参与辩论!趣味辩题→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想了上千年都没有吃到,究竟癞蛤蟆应不应该吃到天鹅肉呢?为什么?正方:应该!反方:不应该!正方请向**打9,反方请向**打9,欢迎积极参与辩论!
辩题→名人的隐私常被媒体关注,媒体在满足民众知的权利时,应该尊重(可以“侵犯”)公众人物的隐私权!认为应该尊重的请向**打9,认为可以侵犯的请向**打9,欢迎参与!
辩题→正方:网络的非法使用日渐猖獗,应该立法管制网络传播内容!反方:基于对言论自由的保障,不应该全面性的管制网络传播!支持正方请向**打9,支持反方请向**打9
辩题→正方:网络的发展可以消除民族文化差异,促进世界大同!反方:网络的发展是一种内隐式的文化侵略!支持正方请向**打9要麦,支持反方请向**打9要麦,欢迎参与辩论!
辩题→正方:网络爱情比现实爱情更有内涵!更容易让人沉醉!反方:现实爱情比网络爱情更有内涵!支持正方请向**打9要麦,支持反方请向**打9要麦,欢迎积极参与辩论!
第二篇:辩论题库
①学生干部参加各项活动工作是否会影响到正常的学习?
②我们在培养学生干部时应该如何看待学生干部的能力和品德问题?
③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是否应该把更多的时间投进来为同学服务呢? ④对大学生干部的培养是知识重要还是培养素质重要”、⑤学生干部的“IQ和EQ哪个更重要”?
⑥大学生学习应以专为主还是应以博为主
⑦在大学生里是男性比女性更需要关怀“还是”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关怀”
⑧知足者常乐与不知足者常乐有何区别?大学生应该做哪一种?”
⑨人为是自己活着快乐?还是人为别人活着快乐?
⑩我们大学生选择越多越幸福,还是选择越多越痛苦?
⑾网络对大学生的学习是有利还是弊(正反)⑿当前出现“高校二奶现象”?在金钱面前大学生是否应该报此情形的头脑?
第三篇:2016尔雅辩论修养题库
辩论修养
辩论修养概述
(一)已完成成绩:
66.6分
辩论的最终价值体现是:()。
A、口才
B、争胜
C、求和
D、谋利
我的答案:C得分: 33.3分
显性剥夺是指权利被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和判断所剥夺。()我的答案:√得分: 0.0分
学习过程强调的是创造而不是模仿,特别是思维创造。()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辩论修养概述
(二)已完成成绩: 100.0分
“壕梁之辩”与下列哪位人物密切相关。()
A、庄子 B、荀子
C、墨子
D、孙子
我的答案:A得分: 33.3分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与“白马非马”是倾向于认知层面的辩论。()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本分而理”强调讨论具体事实、细节。()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辩论修养概述
(三)已完成成绩: 100.0分
辩论的最高层次是()。
A、完全的胜利
B、辞藻的华丽
C、诗意的栖息
D、肉体的搏斗
我的答案:C得分: 33.3分 信息的碎片化会容易让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产生严重偏差。()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交流的终极目的是价值观念的输出。()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辩论中的概念
(一)已完成成绩: 100.0分
在辩论中,将高考移民视为异地高考,是()。
A、偷换概念
B、模糊概念
C、模糊内容
D、偷换内容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将异地高考限定于外来务工子女异地参加高考,是()。
A、缩小内涵
B、扩大内涵
C、扩大外延
D、缩小外延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概念最本质的对社会、对外界的反应是指概念的()。
A、外延
B、内容
C、内涵
D、范围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高考移民的外延大于异地高考的外延。()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辩论中的概念
(二)已完成成绩: 100.0分
辩题中经常出现两类概念——以事实判断为主的概念和以()为主的概念。
A、价值判断
B、主观臆断
C、客观存在
D、群体意念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2
“网络反腐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属于以下哪类辩题。()
A、事实性辩题
B、判断性辩题
C、比较性辩题
D、猜测性辩题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在辩论教育公平时,以下哪个因素可以暂且不给予考虑。()
A、机会均等
B、资源分配合理
C、结果公平
D、性别平等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对概念所具有的内涵和外延的分析是进一步论辩的基础。()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辩论中的概念
(二)已完成成绩: 100.0分 辩题中经常出现两类概念——以事实判断为主的概念和以()为主的概念。
A、价值判断
B、主观臆断
C、客观存在
D、群体意念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网络反腐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属于以下哪类辩题。()
A、事实性辩题
B、判断性辩题
C、比较性辩题
D、猜测性辩题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在辩论教育公平时,以下哪个因素可以暂且不给予考虑。()
A、机会均等
B、资源分配合理
C、结果公平
D、性别平等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对概念所具有的内涵和外延的分析是进一步论辩的基础。()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杀人游戏
(一)已完成成绩: 100.0分
辩论中,4号同学坚持投给1号,造成平局,可能是由于()的原因。
A、判断正确
B、角色同一
C、价值消失
D、价值失真
我的答案:D得分: 33.3分
平民、警察、杀手形成博弈的基础是()。
A、相同的价值目标
B、相同的主体
C、不同的价值目标
D、不同的陈词
我的答案:C得分: 33.3分 3
辩论中,四位同学在首轮发言中,集体“装好人”,这反映出()。
A、角色感强
B、角色感不强
C、进入角色快
D、了解角色
我的答案:B得分: 33.3分
杀人游戏
(二)已完成成绩: 100.0分
以下哪一点不是杀人游戏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A、精力集中
B、角色融入感
C、整体局势分析
D、个体价值
我的答案:D得分: 33.3分
杀人游戏与社会生活均要求个体要主动()活动。
A、顺从
B、抵抗 C、参与
D、操纵
我的答案:C得分: 33.3分
在杀人游戏中,每个人既要充分体验角色,又要充分考虑全局。()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杀人游戏
(三)已完成成绩: 100.0分
人们关于同性家庭收养的儿童是否有正常的社会生活这的不同看法,反映出()。
A、相同个体,相同价值
B、相同个体,不同价值
C、不同个体、相同价值
D、不同个体、不同价值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辩论的最佳结果是()。
A、搏斗
B、决胜
C、顺从 D、求和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辩论中,对价值主体的定义越少,辩论越()。
A、耗费时间
B、减少时间
C、容易操控
D、不易操控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价值主体是指在存在冲突和博弈的价值空间里,具有可以独立进行价值判断的个体。()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一辩立论框架
(一)已完成成绩: 100.0分
辩论中,坚持或者反对某种观点,可以从哪一点切入?()
A、从概念下手
B、从行为下手
C、从人员下手
D、从意义下手 我的答案:A得分: 33.3分
概念、价值主体以及二者关系对辩论思路和内容具有影响。()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即使本方定义不够清晰明确,也可以轻而易举地攻击对方概念。()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一辩立论框架
(二)已完成成绩: 100.0分
“时势造英雄”的辩题中,辩者应该特别明确()的概念。
A、造
B、英雄
C、时势
D、造、时势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在“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的辩论中,“人性本恶”重在以()取胜。
A、对“恶”的模糊界定
B、对“恶”的明确界定 C、对“本”的模糊界定
D、对“本”的明确界定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辩论中,价值主体过于集中容易造成被接受性差。()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逻辑论证不能构成主要论证战场体系。()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战场的概念
(一)已完成成绩: 100.0分
逻辑论证的最终目标在于()。
A、价值判断
B、价值表现
C、价值升华
D、价值泛化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以下关于升华表述不正确的是()。 A、升华不是为了煽动情绪
B、是为了引领到终极的辩论意义。
C、是为了发现共鸣之处
D、是对具体事例或具体辩论价值主体的描述。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立论的深度、广度取决于看到的概念的层数。()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要对论辩的范围、过程进行精准的控制,不能盲目泛化概念。()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战场的概念
(二)已完成成绩: 100.0分
()意味着不是为了反驳而辩论,而是为了话题的核心内涵而辩论。
A、论证充分
B、论证匮乏
C、目标明确
D、目标模糊
我的答案:C得分: 33.3分 2
有效提问,有利于辩论的“目标明确”和()。
A、价值升华
B、价值对抗
C、运动变化不合理
D、运动变化的合理
我的答案:D得分: 33.3分
辩论是发现矛盾、分析矛盾、提出矛盾解决办法的过程。()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战场的概念
(三)已完成成绩: 100.0分
()与激进立论不同,它体现出从平淡到极致的过渡。
A、主动立论
B、积极立论
C、消极立论
D、保守立论
我的答案:D得分: 33.3分 由于辩论双方对辩题的理解深度、准备程度不一致,而造成的一方辩论空间宽泛一方狭窄的现象可称为()。
A、对称战
B、不对称战
C、均等战
D、平均战
我的答案:B得分: 33.3分
辩手的气质与风度与其选择的立场息息相关。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战场的概念
(四)已完成成绩: 100.0分
()属于自己的势,是辩论的内涵。
A、认知、引领、把握、创造
B、认知、创造、引领、把握
C、把握、认知、引领、创造
D、认知、把握、引领、创造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顺势而为,逆势而动”是古代先贤关于()的思考。
A、时
B、事
C、势
D、士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辩论者若想获得对事物的准确认知,需要其将听、看、想三者相结合。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论辩中,辩论者的“引领”应该是具有更高层次价值观的正向的引领。()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辩论战场的把握
(一)已完成成绩: 100.0分
辩论者要牢牢把握的是自己的主战场,而不是相似的,但实际上有偏差的战场。()我的答案:√得分: 50.0分
战场可以形成体系,因为概念是可以一层一层形成体系的。()我的答案:√得分: 50.0分
辩论战场的把握
(二)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绝不随意接受对手的定义是辩手的良好习惯之一。()我的答案:√得分: 50.0分
对方能轻易更改概念、更换价值主体的战场是辩者的主战场。()我的答案:×得分: 50.0分
辩论战场的把握
(三)已完成成绩: 100.0分
战场是由若干核心概念、价值主体以及涉及的()构成的论辩空间。
A、认知领域
B、创新意识
C、价值命题
D、理论倾向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辩论中的“破”是指对于对方()的“破”。
A、前提
B、价值
C、理论 D、意义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战场体系往往构成()、主从战场、全局-局部战场。
A、攻方战场
B、守方战场
C、平衡战场
D、攻守战场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辩论中关于“势”的理论之一是一定不能按对方思维回答问题。()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辩论战场的把握
(四)已完成成绩: 100.0分
辩论中运用对“势”的理解时,首先要求对“势”进行静态和动态的()。
A、归纳
B、反思
C、认知
D、强化 我的答案:C得分: 33.3分
以下关于《势篇》理解不正确的是()。
A、正合奇胜
B、变化运动的把握
C、求之于势,而不责于人
D、趋炎附势
我的答案:D得分: 33.3分
“势”反应的不是变化的趋势,变化的方向,而是静止的状态。()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辩论战场的把握
(五)已完成成绩: 100.0分
新的认知和新的运用是()阶段的产物。
A、把握
B、认知
C、引领
D、创新
我的答案:D得分: 33.3分 2
“引领”的主要作用是()和体现局势。
A、平衡局势
B、顺从局势
C、控制局势
D、颠覆局势
我的答案:C得分: 33.3分
起点认知时的广度和深刻程度决定了最后创造的可能。()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辩论战场的把握
(六)已完成成绩: 100.0分
面对对方的论点、论据,我方可采用两种技术处理:抢过来,化为己用和()。
A、忽视
B、逃避
C、使有效
D、使无效
我的答案:D得分: 33.3分 立论的框架可分为:底层的知识与事例,中层的逻辑,最高层的()。
A、概念
B、意义
C、价值观
D、人生观
我的答案:C得分: 33.3分
自由辩论对抗中,最好的不是一味反驳对方,强调对方是错的,而是将对方论据化为己用,做到势在我手。
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势的运用
(一)已完成成绩: 100.0分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势”的前提合理性的是()。
A、概念上己方占优
B、价值主体上己方占优
C、价值观念上己方占优
D、是否可以完胜对方
我的答案:D得分: 20.0分 辩论时,需要考虑问题的必要性以及()。
A、前提的合理性
B、前提的完备性
C、前提的限定性
D、前提的局限性
我的答案:A得分: 20.0分
辩手在辩论中,应特别避免出现()的情况。
A、畏惧对抗
B、不喜欢在具体问题上表达观点
C、缺乏对问题的宏观考虑,不能意识到问题本身是否对己方有利
D、想不败而非完胜
我的答案:C得分: 20.0分
辩论中,论辩的主要内容应该是辩题所涵盖的各类价值观。()我的答案:×得分: 20.0分
辩论中,不应该使用泛化概念或者狭隘概念。()我的答案:√得分: 20.0分 势的运用
(二)已完成成绩: 100.0分
“顺序而为”技巧的应用应该遵循()的原则。
A、团队配合,避免单一辩手承担过多压力。
B、论据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
C、坚持同维竞争
D、在一句话上争长短
我的答案:A得分: 33.3分
以下哪种不是论据模式?()
A、三维模式
B、金字塔模式
C、循环论述模式
D、方形模式
我的答案:D得分: 33.3分
在辩论过程中,辩论双方应该观点鲜明、针锋相对。()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势的运用
(三)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势”在知识、案例中的应用。()
A、不对等强度
B、运动变化
C、客观理性的超越
D、更好的内容回应
我的答案:A得分: 20.0分
如何才能对对方进行“更好内容”的回应?()
A、进行单向训练
B、进行双向训练
C、进行集中训练
D、进行封闭训练
我的答案:B得分: 20.0分
寻找对方背后的理性局限、时代局限、领域局限、地域局限是对()。
A、感性认知的超越
B、辩论价值的超越
C、主观意识的超越 D、客观理性的超越
我的答案:D得分: 20.0分
辩手需要寻求问题的前提或后果,以明晰势的运动变化。()我的答案:√得分: 20.0分
多读书、多积累是辩论的基本要求之一。()我的答案:√得分: 20.0分
辩论中的逻辑
(一)已完成成绩: 100.0分
西方逻辑可划分为归纳逻辑和()。
A、归类逻辑
B、推理逻辑
C、演绎逻辑
D、释义逻辑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以下关于“逻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逻辑是事物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 B、有西方和东方两大逻辑流派
C、归纳逻辑是西方逻辑中的一种
D、从已知推出未知是归纳逻辑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辩论者的基本素养之一是要具有逻辑性。()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不同的价值主体对同样的概念可以有不同的价值判断。()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辩论中的逻辑
(二)已完成成绩: 100.0分
辩论中,以下哪种行为是可取的。()
A、偷换概念
B、篡改价值观
C、更换战场
D、符合逻辑的立论
我的答案:D得分: 33.3分 突破()是避免陷入逻辑禁锢的重要方法。
A、观念固着
B、思维定势
C、思维发散
D、求异思维
我的答案:B得分: 33.3分
逻辑对于突破思维定势,深刻认识事物有着积极作用。()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辩论中的逻辑
(三)已完成成绩: 100.0分
举出对方认可,但又和已知概念事实或者对方前提假设不一致的事例是可用的论辩技巧。我的答案:√得分: 50.0分
语言是逻辑的常用表现形式。()我的答案:√得分: 50.0分
辩论中的逻辑
(四)已完成成绩: 100.0分
()是墨子七种逻辑方法中的核心。
A、辟和效 B、或和效
C、推和效
D、援和效
我的答案:C得分: 20.0分
针对“男人有钱就变坏”的观点,可以采用()的逻辑方法进行反驳。
A、辟
B、效
C、或
D、推
我的答案:C得分: 20.0分
假设可以极大地()对方强烈的观点。
A、强化
B、弱化
C、虚化
D、合理化
我的答案:B得分: 20.0分 “推”是用对方所不赞同的命题,反推对方所赞同的命题,以此来造成对方论点的矛盾。我的答案:√得分: 20.0分
“名不副实”告诉我们认知时要凭借名称来判断价值内涵。()我的答案:×得分: 20.0分
辩论中的逻辑
(五)已完成成绩: 100.0分
淳于髡对孟子关于“男女授受不亲”的反驳,采用了以下哪种手段。()
A、或
B、假
C、援
D、效
我的答案:B得分: 33.3分
“或”的逻辑虽然简单、直接,却可以弱化对方概念、价值主体和价值观。()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任何一种假设在进攻的时候都不可能颠覆对方的命题。()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辩论中的逻辑
(六)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以下对“辟”“或”“假”“援”的解释错误的是()。
A、辟:类比
B、或:不尽然
C、假:必然
D、援:援引
我的答案:C得分: 20.0分
以下哪一点不属于使用“类比”的要求()。
A、要有信心
B、判断类比是否恰当
C、对类比进行限定或调整
D、强行制造类比
我的答案:D得分: 20.0分
关于“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假使辩论内容充实
B、假反映出人的知识积累和社会阅历
C、假使辩论不着边界,失去意义 D、假是辩论中一种重要的逻辑
我的答案:C得分: 20.0分
“用复杂的比简单的,不能用简单的比复杂的”是辩论中运用类比的不二法则。()我的答案:×得分: 20.0分
“假”的逻辑不是表达中含有“假如”、“假设”,而是陈述尚未发生的,但可能存在的情况。()
我的答案:√得分: 20.0分
辩论中的逻辑
(七)已完成成绩: 100.0分
“援”的使用方式包括:双方各自引用和()两种。
A、完全排斥对方援引
B、完全接受对方援引
C、将对方援引化为己用
D、完全忽视对方援引
我的答案:C得分: 20.0分
“援”在使用时有三种技巧,哪一项除外()。
A、援根节点 B、选择最有利于表达本方观点的“援”
C、时时刻刻采用“援“的思维
D、援对方的话
我的答案:C得分: 20.0分
关于“侔”的作用,表述错误的是()。
A、做排比,加强情感
B、做并列,丰富内容
C、做对比,强调同异
D、做援引,产生共鸣
我的答案:D得分: 20.0分
“车木也,乘车非乘木也;船木也,乘船非乘木也,盗人也,多盗非多人也”采用了哪种逻辑手法()。
A、援
B、效
C、侔
D、辟
我的答案:C得分: 20.0分 5
“援”是为了让自己在表达过程中获得价值观的共鸣。()我的答案:√得分: 20.0分
辩论的勇气
(一)已完成成绩: 100.0分
()相结合,利于在自由辩论中调换自己的战场。
A、保持完整和追求极致
B、保持完整和处理问题
C、控制边界和追求极致
D、控制边界和保持完整
我的答案:D得分: 33.3分
追求极致是指从始至终,保持价值标准、论据、价值观的一致。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在辩论中,为了走出认知的禁锢,认识正反方的本质,常常需要追求“极致”。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辩论的勇气
(二)已完成成绩: 100.0分
()又称智力激励法,是现代创造学家奠基人奥斯本提出的一种创造能力的集体训练。 A、头脑风暴
B、小组讨论
C、案例教学
D、自主学习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定势的两大特点是:不易发现和()。
A、不易认知
B、不易察觉
C、不易突破
D、不易内化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定势的消极意义是能够让人缩短思维到行动的距离。()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辩论准备时,需要开拓视野,内心不要有定势。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辩论的勇气
(三)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辩论中,可以通过开拓眼界、突破定势和()让自己保持勇敢。
A、保持定势
B、强调求和
C、追求平等
D、价值提升
我的答案:C得分: 33.3分
辩论准备时,可以通过头脑风暴罗列各种可能,然后找出适合本方的立论。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立论的边界是全方位的,它要求在意义概念内讨论相关主体的价值观念。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对抗
(一)已完成成绩: 100.0分
对抗性的辩论活动要求辩论时要注意把握边界,战胜自己在情绪、认知、性格上的缺陷。我的答案:√得分: 100.0分
对抗
(二)已完成成绩: 100.0分
辩论对抗在一定程度上讲是()层面的对抗。 A、人生观
B、认识论
C、道德观
D、价值观
我的答案:D得分: 33.3分
对抗的结果是价值观的趋同、价值体系和逻辑的融合。()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对抗的内涵是“求和”。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对抗
(三)已完成成绩: 100.0分
价值主体的()需要坚守,否则就会使优势变成劣势。
A、重要性
B、有效性
C、突出性
D、优先级
我的答案:D得分: 33.3分 2
为防止价值主体的转换要注意价值主体的优先级和()。
A、价值主体全称、特称的转换
B、价值主体的全称
C、价值主体的特称
D、价值主体全称、特称的一致
我的答案:A得分: 33.3分
在进行价值主体的尖锐对抗时,可以不坚持价值主体的优先级。()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对抗
(四)已完成成绩: 100.0分
要做到明确概念需要()、价值观、价值主体三者具有稳定性。
A、辩题
B、辩手
C、命题
D、概念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是指我方所陈述的概念与立论中概念不一致的情况。
A、概念同化
B、概念混淆
C、概念歪曲
D、概念泛化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辩论需要知行合一,这就要求价值观、逻辑、知识及事例表里合一。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辩论不是在求合中,凝聚外在观众个体,形成更大群体价值共鸣的游戏,而是坚守自己的游戏。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势
(一)已完成成绩: 100.0分
在对“势”进行操作时,以下哪一方面可以忽略?()
A、注意立足点
B、注意价值主体
C、注意平衡 D、注意概念
我的答案:D得分: 100.0分
势
(二)已完成成绩: 100.0分
辩论中,双方的辩论主体应该是一致的,否则就不能保持()。
A、对等价值
B、绝对价值
C、对等高度
D、绝对高度
我的答案:C得分: 50.0分
无论在攻击还是防守时,都应选择最有利于我方话题的角度,即以()的变化为出发点。
A、情
B、势
C、理
D、量
我的答案:B得分: 50.0分
势
(三)已完成成绩: 100.0分 辩论中要选择最直接、最简洁、最易被操作以及()的立足点。
A、最有价值
B、理论性强
C、立论深刻
D、操作性强
我的答案:D得分: 33.3分
攻防转变的核心在于“求和”。()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辩论中,应该尽量保持不等强度、不等高度以及不等价值主体。()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势
(四)已完成成绩: 100.0分
一组概念的类型包括嵌套关系和()。
A、上位关系
B、下位关系
C、关联关系
D、衍生关系 我的答案:C得分: 33.3分
面对对方无理论证,我方则表现的过于平淡和柔弱,这是()的表现。
A、均势
B、不均势
C、不平衡
D、平衡
我的答案:C得分: 33.3分
对于对方不予理会的立论依据,我方应该主动放弃。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攻守的陈词与总结平衡
(一)已完成成绩: 100.0分
下列属于破与立平衡的表现的是:()
A、在证明对手观点有误的情况下说明什么是合理的,给出正确结论。
B、话题对于对手有利时,己方全场防守。
C、否定一切,破除一切。
D、发现对方立论有误时,己方抛开本方观点,攻击对手。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2
在辩论中,平衡的前提是()。
A、控制辩论的边界
B、破与立关系的平衡
C、心态的平衡
D、抛开己方立论的束缚
我的答案:A得分: 25.0分
下列不属于心态失衡表现的是()。
A、在辩论过程中,由于过于紧张造成的语无伦次。
B、在激辩过程中,与对方辩手发生的私仇式的争吵。
C、在辩论中想尽办法证明对手的观点是错的,完胜对方。
D、尽自己努力,从对对方有利的话题转到对己方有利的话题。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在辩论中,应该调整心态,保持求胜心,摒弃求和。()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攻守的陈词与总结平衡
(二)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下列不属于陈词与总结平衡的是()。
A、心态平衡
B、破立平衡
C、价值与事实平衡
D、观念对错平衡
我的答案:D得分: 25.0分
符合辩论中攻防关系的是()。
A、全面攻击,有底线防守
B、全面攻击,无底线防守
C、有选择攻击,坚守防守底线
D、坚持全面攻击,坚守防守底线
我的答案:C得分: 25.0分
纯粹的价值研究适合于学术研究,同样也适合辩论。()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在破的过程中应尽己方最大的努力,全面证明对方是错的。()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攻守的陈词与总结平衡
(三)已完成成绩: 100.0分
总结陈词有两个目的,即本场总结和()。
A、攻击对方
B、渲染气氛
C、超越升华
D、拉拢听众
我的答案:C得分: 33.3分
辩论需要辩手能说、会写,同时具有广博的阅读量以及强大的记忆力。()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辩论的目的不是单纯获得某种胜利,而是让更多人认知辩题背后的深刻内涵。()我的答案:√得分: 33.3分
第四篇:辩论题 辩论题库 辩论词[模版]
辩论题大全 辩论题库 辩论词
正方
反方
个人的命运是由个人掌握个人的命运是由社会掌握
便利器具便利便利器具不便利
发掘人才需要考试发掘人才不需要考试
民族技艺应该保密民族技艺不应该保密
理想人才以仁为主理想人才以智为主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利大于弊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弊大于利
金钱的追求与道德可以并行金钱的追求与道德可以并行
杜绝盗版,消费者扮演比政府更重要的角色杜绝盗版,政府扮演比消费者更重要的角色
个性需要刻意追求个性不需要刻意追求
宽松式管理对大学生利大于弊宽松式管理对大学生弊大于利
留学归国是个人问题不是社会问题留学归国是社会问题不是个人问题
通俗文学比文学名著影响大文学名著比通俗文学影响大
网络的娱乐性比实用性强网络的实用性比娱乐性强
网络的发展对文学弊大于利网络的发展对文学利大于弊
相处容易相爱难相爱容易相处难
外来文明对中国文明利大于弊外来文明对中国文明弊大于利
青年成才的关键是自身能力青年成才的关键是外部机遇
环境保护应该以人为本环境保护应该以自然为本
企业发展需要无私奉献精神企业发展不需要无私奉献精神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成大事者也拘小节
审判时参考判例在我国利大于弊审判时参考判例在我国弊大于利
杜绝盗版,政府比消费者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杜绝盗版,消费者比政府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送子女进名校,利大于弊送子女进名校,弊大于利
避免人才外流,是政府的责任避免人才外流,不是政府的责任
爱的教育比体罚更有效体罚比爱的教育更有效
合作比竞争,更能使文明进步竞争比合作,更能使文明进步
天灾比人祸更可怕人祸比天灾更可怕
相爱容易相处难相处容易相爱难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远亲
新闻自由是社会改革的最大动力新闻自由不是社会改革的最大动力
全球化能为我国带来经济发展全球化不能为我国带来经济发展
性教育应列为中学课程性教育不应列为中学课程
性教育是科学教育性教育是道德教育
道义比利益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更大利益比道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更大
博彩事业的兴旺是社会进步繁荣的象征博彩事业的兴旺不是社会进步繁荣的象征
教育应注重人格培训多于知识培训教育应注重知识培训多于人格培训
银行合并对国家未来经济发展利大于弊银行合并对国家未来经济发展弊大于利
男性比女性更需要关怀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关怀
劳心者比劳力者对社会更有贡献劳力者比劳心者对社会更有贡献
新闻价值比新闻道德重要新闻道德比新闻价值重要
强权胜于公理公理胜于强权
大学私营化的利大于弊大学私营化的弊大于利 文化建设应先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应先于文化建设
以暴制暴是打击恐怖主义最有效的途径以暴制暴不是打击恐怖主义最有效的途径
重奖大学新生利大于弊重奖大学新生弊大于利
社会安定主要靠法律维持社会安定主要靠道德维持
代沟的主要责任在父母代沟的主要责任在子女
名人拍商业广告可以虚构名人拍商业广告不可以虚构
类似川剧变脸这样的民族技艺应当保密类似川剧变脸这样的民族技艺不应当保密
克隆人有利于人类发展克隆人不利于人类发展
实体法比程序法更重要程序法比实体法更重要
大学生谈恋爱利大于弊大学生谈恋爱弊大于利
电子商务将会改变现有营销模式电子商务不会改变现有营销模式
仁者无敌仁者未必无敌
乱世应用重典乱世不应用重典
人的功利色彩增强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人的功利色彩增强不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文才比口才更重要口才比文才更重要
同性恋是个人问题,不是社会问题同性恋是社会问题,不是个人问题
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需要向企业输血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不需要向企业输血
传播中国酒文化应靠酒乡传播中国酒文化应靠“吆喝” 保护弱者是社会的倒退保护弱者不是社会的倒退
个性需要刻意追求个性不需要刻意追求
善心是真善善行是真善
真正的爱情一定是天长地久的真正的爱情不一定是天长地久的用和平手段可以遏止恐怖主义用和平手段不能遏止恐怖主义
情在理先理在情先
网络的实用性比娱乐性大网络的娱乐性比实用性大
钱是万恶之源钱不是万恶之源
美丽是福不是祸美丽是祸不是福
功可以补过功不可以补过
人类应加强对海洋资源的开发人类应限制对海洋资源的开发
管理比收费重要收费比管理重要
当今世界合作高于竞争当今世界竞争高于合作
强将手下无弱兵强将手下未必无弱兵
在人生路上乘胜追击好在人生路上见好就收好
实现男女平等主要应该依靠男性的努力实现男女平等主要应该依靠女性的努力
在校大学生积累知识更重要
在校大学生塑造人格更重要
“盗版”折价换购“正版”活动利大于弊“盗版”折价换购“正版”活动弊大于利
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题艾滋病是社会问题,不是医学问题
辩论赛新形式利大于弊辩论赛新形式弊大于利
不破不立不立不破
应当允许名人免试就读名牌大学不应当允许名人免试就读名牌大学
应对女性就业实行保护不应对女性就业实行保护
知足常乐不知足常乐
实体法比程序法更重要程序法比实体法更重要
挫折有利于成才挫折不利于成才 大学教育应以市场为导向大学教育不应以市场为导向
大学生打工利大于弊大学生打工弊大于利
大学生广泛社交利大于弊大学生广泛社交弊大于利
大学生就业实行“双项选择”利大于弊大学生就业实行“双项造择”弊大于利
大学生勤工俭学弊大于利大学生勤工俭利大于弊
代沟的主要责任在父母代沟的主要责任在子女
当代社会,“求博“更有利于个人发展当代社会,“求专”更有利于个人发展
当今时代,应当提倡“干一行,爱一行”当今时代,应当提倡“爱一行,干一行” 地方保护主义可以克服地方保护主义不可以克服
电视征婚利大于弊电视征婚弊大于利
读大学,长进最大的应该是知识读大学,长进最大的应该是人格
对于西部开发应当知识优先对于西部开发应当资金优先
发展旅游业利多于弊发展旅游业弊多于利
法律无情法律有情
法治能消除腐败法治不能消除腐败
高分是高能的体现高分不是高能的体现
革新技术更重要革新思想更重要
广告竞争对经济发展利大于弊广告竞争对经济发展弊大于利
机遇是成功的关键机遇不是成功的关键
纪律会促进个性的发展纪律会限制个性的发展
经济发展应该以教育发展为前提教育发展应该以经济发展为前提
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可以统一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不可以统一
经济发展可以避免自然环境恶化经济发展不能避免自然环境恶化
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能代表文明程度的高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不能代表文明程度的高低
克隆人有利于人类发展克隆人不利于人类发展
类似川剧变脸这样的民族技艺应当保密类似川剧变脸这样的民族技艺不应当保密
理想人才以“仁”为主理想人才以“智”为主
流动人口的增加有利于城市的发展流动人口的增加不利于城市的发展
留学生归国是个人问题,不是社会问题留学生归国是社会问题,不是个人问题
名人拍商业广告可以虚构名人拍商业广告不可以虚构
目前的彩票发行方式利大于弊目前的彩票发行方式弊大于利
男女平等是可能实现的男女平等是不可能实现的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关怀男性比女性更需要关怀
逆境有利人才成长逆境不利人才成长
评价行为善恶的标准是效果,不是动机评价行为善恶的标准是动机,不是效果
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理想
人类社会应重义轻利人类社会应重利轻义
人类是环境的保护者人类是环境的破坏者
人为自己活着快乐人为别人活着快乐
人性本善 人性本恶
儒家思想可以抵御西方歪风儒家思想不能抵御西方歪风
社会发展应重利轻义 社会发展应重义轻利
社会发展主要靠法制社会发展主要靠德制
个人需要对于大学生择业更重要社会需要对于大学生择业更重要 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道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避免拜金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避免拜金主义
生态危机可能毁灭人类生态危机不可能毁灭人类
实行学分制利大于弊实行学分制弊大于利
市场经济有利于道德发展市场经济不利于道德发展
提倡购买国货有利于经济发展提倡购买国货不利于经济发展
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利大于弊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弊大于利
外行能够管好内行外行不可能管好内行
网恋能成为婚姻的有效途径网恋不能成为婚姻的有效途径
网络爱情是真正的爱情网络爱情不是真正的爱情
网络影响人际关系网络不影响人际关系
网络对大学生的的影响利大于弊网络对大学生的的影响弊大于利
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文凭能够代表知识水平文凭不能够代表知识水平
现代社会女人更需要关怀现代社会男人更需要关怀
效率必然牺牲平等效率不一定牺牲平等
哭比笑难笑比哭难
信息高速公路对发展中国家有利信息高速公路对发展中国家不利
选美活动利大于弊选美活动弊大于利
烟草业对社会利大于弊烟草业对社会弊大于利
一所学校的社会地位如何关键在领导一所学校的社会地位如何关键在学生
医学的发展应有伦理界限医学的发展不应有伦理界限
应当鼓励“新新人类”作家应当批判“新新人类”作家
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
愚公应该移山愚公应该搬家
去向哪里比与谁同行更重要与谁同行比去向哪里更重要
在人生的道路上,机遇更重要在人生的道路上,奋斗更重要
在校大学生创业利大于弊在校大学生创业弊大于利
知难行易知易行难
治愚比治贫更重要治贫比治愚更重要
中国发展网络经济应走洋为中用中国发展网络经济应走洋为中用另辟蹊径
中国社会更需要德治 中国社会更需要法治
中小学封闭式管理有利于学生成才中小学封闭式管理不利于学生成才
中庸之道应该提倡 中庸之道不应提倡
全才更适应社会竞争, 专才更适应社会竞争
正其义当谋其利/正其义不谋其利(全国大专辩论赛)
中山大学VS电子科技大学
自我介绍:
正方一辩:千年历史,先贤圣哲,就义得问题展现出聪明睿智。谢谢。
正方二辩:百年变迁,沧海桑田,展现了多少义利问题的艰难坎坷。谢谢
正方三辩:时代风云,新旧杂陈,催人反思,义利关系,谢谢。
正方四辩:俯仰古今,相传今日,我们就义得问题进行深刻思考,理性思辩。谢谢。
反方一辩:在花中采蜜是蜜蜂的快乐,但将蜜汁献给蜜蜂,也是花的快乐,能与大家共同分享一场精彩的辩论赛,是我今晚最大的快乐,谢谢。
反方二辩:希望大家高高兴兴辩论来,平平安安回家去。谢谢。
反方三辩:锦江春水来天地,欲累浮云辩古今。谢谢。
反方四辩:希望我们今天的比赛能为这次大赛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谢谢。
开场陈词:
正方一辩:谢谢主席,大家好。
古人云:义与利,人之所良友也。人字的结构就好像义与利相互支撑一样。正义,在个人层面其端正行为,符合道义。在社会层面,其建立公正公平道义的制度。谋利,即谋取利益。做为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是人性光辉所在,后者是生命延续所据。我方认为,正其利当谋其义,就是以义率利,义利兼得。这一立场,可以从义利关系的理性认识和义利取舍的社会实践两方面得到证明。首先,从义利关系的理性认识来看,第一,义利关系是辩证的,利是义的存在基础,义是利的价值导向。正义而谋利就是强调,即没空洞的义,所谓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第二,义利关系是动态发展的。谋利,促使人们既谋生存之利,更谋发展之利,既谋个人之利,更谋天下公利。正义,推动人们谋利有道,取舍有至,利已利人,共谋发展。无义之利,就会危害个人发展,社会进步。无利之义,必然是空洞的悬谈,从正其义不谋其利到正其义当谋利的认识飞跃,证明了这一点。其次,从义利取舍的社会实践来看。第一,正义而谋利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旋律。一方面,人类一直以谋利为生存奠基,以治恶成为历史动力。另一方面,人类一直以正义战胜邪恶,使得谋利的效率的追求被正义的道德规则所规定,所推动。从传统到现代,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从封闭社会到开放世界,谋利的个人财富积累与社会总财富增加总是处于正义追求的总目标之下的。现代化史就是正义而谋利史。第二,正义而谋利,是中国社会变迁的大方向,中国问题的实质,是生产力水平低下,不适应物质文化的需求,中国发展的关键,是为全国民众提供一个公正公平道义基础上,共谋发展的局面。前者,要求谋利,后者,推动正义,前者,是实际目标,后者,是远大目的,不正义的谋利,短视短浅,不容于法律与道义,正义而谋利,长远长期,是中国希望之所在,对此,我方认为,正其义当谋其利。谢谢。
反方一辩:谢谢主席,大家好。
很遗憾指出方同学对义和利的概念没有弄清楚。对方同学认为义是什么?就是人民群众的利益。那么,我想请问了,信义,仁义,情义,忠义,算不算义呢?对方其实义是一种适当的,适宜的,符合道德理想的状态。对方同学将义的概念缩小,得出的只能是虚假命题。什么是利,对方同学将利的概念又无限扩大,他们认为一切精神的,物质的,推动人类进步的东西都是利。的确,在不同的范围,利的含义有所不同。相对亏损而言,利就是指利润,但是,当利和义做为一对对立的概念出现时,利就只能是一已之利,即人欲之私。从西汉董仲舒的正其利不谋其利,到清代严元的正其利当谋其义,所指的利都是私利。什么是谋,谋就是图谋,蓄意追求,是当义和利矛盾,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时的取舍追求。所以谋是低价值判断,是根本目标,和最终追求。我方从来不反对人们谋利,在当谋利就就谋利,但是,在正义的时候,就不能谋利。因为如果以个人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必然无法有效的为天下人谋利,实现高尚的道德理想。利强调个人所得,而义却要求放弃个人所得,满足社会需求,讲求奉献。若立足于一已之利,必然会被义而贪利。第二,动机与行为辩证统一,这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逐利只能得利,而逐义才能正义。若正义而谋利,只会南辕北辙,动机与行为背道而驰。第三,谋利就是以个人的利益做为根本出发点,无法有效的实现正义,当今社会中国需要利,但是我们今天讨论的是伦理道德范畴而非经济范畴,得利并不等于谋利。第四,当今社会正其义不谋其利,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在社会与经济巨大变革的今天,人们逐渐因为重利而变得人心浮躁,倘若这个时候,再来倡导人们谈利私利,只会让人们偏离正义的方向越行越远。法国人卢梭说的好,爱人类,首先就要爱正义。谢谢。
一对一攻辩:
正方二辩:子曰: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这里的贫和寡,还有不安,指的是什么?
反方二辩:贫就是指贫穷。
正方二辩:好,贫是物质溃乏,不均是分配不公,这两个问题如何解决?
反方二辩:没错,人是有满足自己欲望的需求,人是想富裕,但人不能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满足自己的欲望,我在满足自己欲望的同时,要看是否违背社会对我的道德要求,如果我的个人私欲与社会对我的道德要求相矛盾的话,我想告诉对方辩友,我所崇尚的,一是我头顶的星空,二是我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
正方二辩:二十秒有没有回答我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呢?物质贫乏如何解决,分配不公又如何解决?
反方二辩:我已经告诉对方辩友了,我要解决,但前提呢,是要在正义的条件下解决,所以说正其义不能把谋利放在第一位。
正方二辩:谋利以解决物质贫乏,正义以解决分配不公,中国要建立国泰民安的社会局面,需不需要正义谋利?
反方二辩:中国要建立一个社会局面,首先它要是一个社会,如果我们把利放在第一位,一味的是追求利,什么事情都是利字当头的话,那我们这个无情无义社会还叫社会吗?
正方二辩:一辩说的好,今天的义是一个适宜,我想请教,中国今天要建立一个国泰民安,是不是不适宜?
(时间到)
反方二辩:首先界定一个公利与义的关系,为什么说刘胡兰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利是英勇就义而非英勇就利呢?
正方三辩:刘胡兰对于广大人民是英勇就义,但是我们只看到了,正其义与谋公利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正其义是端正行为使其符合我们的道德动机并合理的制度,而谋其利刘胡兰谋的是什么利,谋的是广大人民之公利,为何公利就不是利了呢?
反方二辩:所以我们说公利是义嘛。再请问对方辩友,西安一位农民不远千里将一笔巨款送到了成都失主的手中,如果是为了谋利,还会有这样的义举吗?
正方三辩:他果然不是为了谋自己之利,因为他谋的是那位失主之利,他为失主谋得了切实的福利,而这切实的福利难道就不是利了吗?为什么他人之利和公利在对方辩友的这种谋求之下就不是利了呢?
反方二辩:先问一个问题,这笔钱换成您,您谋还是不谋?
正方三辩:这笔钱我当然是送还失主了,因为我要为他谋福利呀。
反方二辩:请对方辩友给我论证当谋等于当为其谋。
正方三辩:当谋是什么意思,就是说的的确确挣得了福利,挣得了福利可没说为谁挣得了福利,为什么您的利是利,别人的利就不是利了呢?
反方二辩:对方同学今天最大的误解就是把当谋
(时间到)
正方三辩:请问对方辩友,义和利是不是辩证统一的?
反方三辩:义和利是辩证统一的,但当义和利是统一的时候,我们探讨正其利谋不谋其利还有什么样的意义呢?而当义和利出现在同一个辩题的时候,他俩必定是对立的一个关系,而这里面呢,义就是一个公利,而利就是个人私利,所以我们说,正其义不应谋其利。
正方三辩:那么很显然对方辩友只看到了义利矛盾对立的一面,却没有看到他们统一的一面,请问在他们统一的时候,为什么正其义不该谋其利呢
反方三辩:因为在他俩统一的时候正其义当谋其利那个利就已经不再是利了,如果他俩始终统一的话,为什么义利之争还延续了几千年呢?
正方三辩:如果他们始终是对立的,我们恐怕也不用研究了几千年了。请问对方辩友,为什么在公利、他人之利在对方辩友的谋求之下就不是利了,对方辩友能不能解释一下这个转化过程呢?
反方三辩:很简章呀,我们说义是什么,义是公利和私利之间,舍弃自己的私利而谋求这个公利,这就叫做义。而这个过程当中呢,我们说国家的,集体的,他人的,这些和我个人的相比,都是一个义字,而当义和利两者在对立起来谈的时候呢,我们说,应该正其义不谋其利。
正方三辩:那对方辩友是不是说在正义的前提这下,我们当谋公利,他人之利,而不当谋个人之利,这算不算正其义当谋其利呢?
(时间到)
反方三辩:今天对方辩友最大的错误就是把义利概念界定不清。那么请问了,太原两个中学生溺水身亡,农民组成的打捞队漫天要价,扬言要是拿不够钱,就把他们的尸体扔回河里去,请问,这是不是谋利?
正方三辩:莫非对方辩友认为这种行为是一种正义的行为吗?很显然这是一种谋利而不正义的行为,是我们双方都应该唾弃的行为呀。
反方三辩:好,对方辩友,为什么他不是正义的行为,就是因为他自己谋了自己的私利,那么请问,谋了自己的私利就不正义,是不是符合了我方的辩题,正其义不能谋其利呢?
正方三辩:对方辩友一直向我们论证的是,正其义的时候有些利当谋,有些利不当谋,但是你不能只看到不能谋之利而看不到当谋之利,更何况,对方辩友反复举出的例子都是在这正义的情况下谋利,谋利不正义,人人当唾弃,这是我们双方都应该达成的共识呀。
反方三辩:对方辩友说了这么半天还是没有回答我的问题。今天对方辩友的第二个错误就是把义的概念无限缩小,我想请问,陈毅元帅回家为他母亲洗脚尽孝道是不是义呢?
正方三辩:这是忠孝呀。
反方三辩:忠孝是义还是不是义?
正方三辩:当然是义了。但是难道对方辩友认为他这样对他母亲好是一件不利的事情吗?
反方三辩:陈毅元帅为他母亲洗脚的时候他为自己究竟谋了什么利呢?
正方三辩:对自己的母亲好难道他母亲感到自己非常的不利吗?这一点真是让我莫名惊诧。
反方三辩:那我再请问对方辩友了,对方辩友今天犯的第二个漏洞就是把得利和
(时间到)
攻辩小结:
正方一辩:谢谢主席。首先,对方的二辩并没有回答我方二辩提出的问题。如何解决中国的现状,物质不丰富怎么办,对方辩友只告诉我们不道德的利我们不谋,这能解决问题吗?对方辩友说,捡到的财物是否应该还给失主,还给失主就不叫谋利了吗?我为他人谋福利就不是谋福利吗?我方三辩提出义利有没有统一的时候,对方辩友说,有统一的时候,但也有对立的时候,对立的时候我们不谋,那统一的时候,我们还谋不谋呢?对方辩友说,义是什么,义就是在公利和私立发生矛盾的时候,舍私利而谋公利,这不是正其义而谋其利,又是什么呢?对方辩友举出一个打捞尸体,不给钱就把尸体扔回去的行为,这种行为我们也要唾弃,为什么,因为他绝不是正义的,这样的谋利,谁都不应该提倡。我们今天提倡的是在正义的前提下谋利,而对方辩友谋的是什么呢?对方辩友举出的忠孝之义,这其中有不利吗?难道我们为母亲洗脚一片赤子之心就是不利的行为吗?难道这项行为对社会的表彰的宣扬的忠孝之义不是一种对社会的谋利吗?谢谢。反方一辩:谢谢主席。
首先感谢对方三辩和一辩在攻辩小结时承认了陈毅元帅为母亲洗脚是正其义而不谋其利。其次要指出对方同学为什么我把当谋其利与为其当谋利等同起来呢?我方二辩就利义关系向对方询问,目的在于揭示利和义是矛盾对立,而对方同学却始终将两者混为一谈,认为义就是公利,而利既包括公利又包括私利,针对对方问题,我方二三辩分别针对利义关系向对方进行询问,目的在于揭示谋利的手段不同,目的不同,两者不可能达到殊途同归。而对方同学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漏洞,就在于对概念的理解不清,将义包含在了利之内。请问如果是包含的关系,那今天的辩题还有讨论的意义吗?从对方的观点我们可以推出这样一个逻辑,就是当公利与私利统一时,他们正其义当谋其利,可是当两者矛盾时怎么办呢?对方同学没有告诉我们,因为他们实际上是取公利而舍私利,也就是正其义而不谋其利了。而针对对方问题,我方进一步指出了,利和义是两个绝对不同的概念,而对方同学没有看到,谋利的目的绝对不是正义,谋利也不可能实现正义呀。因此我们不能以谋利为追求,否则无法正其义。谢谢。
自由辨论
正:对方说私利是利,公利就不是利,请问是不是私人汽车才是车,公共汽车今天就不是汽车?
反:其实今天对方辩友为我们展现的是这样一个逻辑,我做一件事,或者为自己谋利,或者为他人谋利,或者为个人谋利,或者为集体谋利,那么这个世界上还有没有不谋利的事呢?如果没有不谋利的事,那我们今天来讨论正其利当不当谋其利还有什么必要呢?
正:今天我们讨论正其义当不当谋其利之必要性就在于我们是否应该用正义来规范谋利,或者像对方辩友所说那样,既不要正义,也不要谋利,因噎废食呀。
反:利和义在同一个辩题里面出现时就应该对立起来谈。那么我想请问对方辩友,任何一个辩题,都应该有其现实意义,请问,一个个人,他最容易看到个人利益呢,还是集体利益呢?是自己的利益呢,还是他人的利益呢?
正:在一个辩题里出现就非要对立起来吗?我们上一场还打过积累和创新,积累和创新是不是就是对立的?
反:当一个人为其它人做出利益的时候,他是在正义,可是不是在谋利呀,对方辩友你们为什么对我方三辩的问题视而不答呢?
正:为什么只有个人利益才看得见,社会利益我们就看不见呢?管子曰:仓禀实而知礼节。请问在社会层面上,正其义同时要不要谋其利呢?
反:其实在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呢,人最容易看到的是个人利益,如果对方辩友你在探讨正其利当谋其义,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正:对方辩友一辩也说了,义,是适宜的,适当的,我个人正当合理的欲求,又遵纪守法的去谋,为什么不行呢?
反:当然可以了,可是这个时候你把个人的利益放在自己的利益之上呢,人都是有欲望的,欲望越来越大,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个人的欲望无限膨大,个人的利益无限膨大,去损害他人的利益,请问对方辩友,这个时候,还叫义不叫义呢?
正:请问我合理合法的谋利一定要损害他人的利益吗?
反:那不合理的利益你谋还是不谋呢?
正:不合理的利益是不义的。今天我们鼓励一部分人诚实经营,合法劳动,先富起来,请问对方,我们是不是在鼓励不正义,不谋利呢?
反:对方辩友最起码承认了我方一个观点,就是正其义不能谋不合理的利呀
正:因为那是不正义的,对方辩友到是说,当正义和利益统一的时候我们可以谋,这是不是承认了我方观点,正其利当谋其义呢?
反:为什么不正义呢,还不就是因为谋了所以就不正义了,这不正是正其义当不谋其利嘛。
正:对方一辩也说了,今天的辩题从汉代说到清代,我不知道你看的是汉书不是春秋,但是我知道,到了宋代,就是存天理,灭人欲。
反:对方辩友说到了宋代,可对方辩友却忽略了文言文中利和义一直是对立的,利义为什么存在,就是因为有了利义冲突,利和义都统一了,义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正:对方是说义和利一直是对立的,刚才攻辩中为什么说义和利还有统一的时候?
反:我们说今天讨论这道辩题的时候是当两者发生对立的时候来讨论,为什么正其利不谋其义,因为谋利,只会把人们引入金钱崇拜的深渊,陷入个人主义的泥潭,无法自拔。
正:义与利必然冲突吧。那么为什么还要说义利双行,王霸并用,请解释。
反:很简章呀,我们都说了有两样东西,除了利就是义,除了义就是利,当你正义的时候就不能谋利,因为我谋利的时候就只能得利,怎么能得义呢?
正:那么请对方告诉我们,什么叫作双行,什么叫作并用,双行和并用是对方所说的对立关系吗?
反:那请对方同学解释了,不能双行,不能并用的时候,你取哪个舍哪个呢?再请问对方辩友了,医生救死扶伤当不当谋利呢,是不是也应该白大挂,手术刀,拉开肚子要红包呢?
正:可是我们都知道医生是在为病人谋福利呀,对方辩友洛克到爱克顿,他们哪一个在彰显社会理论控索的时候不正是在追求正其义而谋其利呢?
反:好,那对方辩友你给我解释一下,为什么医生为病人谋福利就叫谋利,为自己谋利就不叫谋得了呢?
正:都叫谋利呀。所以我们说要在正义的指导之下为病人谋利,而不当谋那些不正义之利呀。
反:好,对方第一句话就说那当然都叫谋利了,那请问,医生拿红包到底该不该呀?你已经承认了那还有什么意义呢?
正:为什么非要看到人家医生拿红包而不看到人家医生领工资呢,我到很奇怪了。我想请教了,今天日本的现代企业之父出了一本书,叫作《论语加算盘》,不知道对方辩友你看过没有。
反:对方辩友又混淆了概念,他把得利和谋利混到了一起了,医生领工资,这叫什么,这叫得利。我想请问对方辩友了,我为了领取资金而去救人,和我救人之后得到奖励,这能够相提并论吗?
正:当然不能了,因为你为了领取资金而去救人根本就不是一件正义之举,而如果你行了正义之行我们作为一个正义的社会难道不应该给您适当的鼓励吗?难道这不是正其义当谋其利吗?
反:对方辩友又一次承认了我方的观点,如果要是谋利就不能正其义,那正其义还当不当谋其利呢?
正:今天对方老跟我们谈医学的问题。广州市最近建立起一个救急金的制度,为危急的病人免费提供经济的援助,请问这是不是正其义而谋其利呢?
反:那我请问了,他免费提供,他谋什么利了呀?
正:他为病人谋福利了,对方辩友难道不知道吗?
反:这种为病人谋福利的行为是什么行为,就是一种义举呀。请对方辩友正面回答我方问题,个人私利该谋还是不该谋?
正:个人私利如果在正义的约束之下,为什么不能谋?
反:如果不在正义的约束之下,该谋不该谋?
正:那就不在今天辩题讨论范围之内。
反:对方辩友今天可真搞笑啊,他告诉我什么样的利才是今天讨论的话题呢?义的范围之内才是讨论的范围,也就是说,什么是利呢,好的东西都是利,不好的东西都是不利,那是不是说我方今天的辩题不用辩了,四个人下去走了算了,因为我们辩题已经输了呢?
正:对方辩友说你正义的过程也是建立在为别人谋福利的基础上,如果你不许我们谋利,我们又如何去正义呢?
反:对方同学一谈到正义就念念不忘要谋利,可是你要谋利的时候,谁去最苦最远的边关哨卡保家卫国,谁去最穷最远的贫困山区治国富民呢?
正:对方谈到了贫困山区,我们就想请教,今天要搞西部大开发如果不加大投资力度,不切实为西部人民谋福利,行不行?
反:对方辩友你讨论的是怎样去正利,而我们今天的前提是怎样正义,前提不一样结果就不一样哦,比如说我们四个人,前提是辨论的话就都重要,前提是选美的话就是我方一辩重要,前提是做减肥药广告那肯定就是我重要了。
正:那么今天对方辩友是不是想告诉我们,今天国家倡导西部大开发,居然不是一个正其义的过程,而是像对方所说的,正其义而谋其利,正其义不谋其利,要区分的过程呢?
反:这个时候怎么了,西部大开发的时候义利统一了呀,但如果你在西部大开发的时候,把西部大开发的资金都放在自己的口袋里,这个时候我告诉你,正其义不能谋其利呀。
正:不能谋的是不当谋的不正义之利,请问义利统一的时候是不是像对方辩友所说的那样正其义不谋其利呢?
反:对方辩友今天给我们的前提是当谋的利才是利,那我们今天的辩题还有什么意义呢?
正:中国今天入世加入了WTO,在国际市场中,中国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是不是应该正义,谋利,发展中国经济呢?
反:华罗庚先生说过,别人帮我,永世不忘,我帮别人,莫记心上。请对方辩友用你方观点给我方解释一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谢谢。
(反方时间到)
正:请问对方辩友为什么不回答我方的问题,发展是不是正其义而谋其利呢?
正:正义的事业永远要进行下去,如果将其落到实处,正其义到谋其利。正:今天我们在社会的层面上建立民主的合理的法治制度,建立好这个制度,是正义的,建立这个制度这后,我们在这个平台上合法合理的谋利,是不是谋利呢?
观众提问:
(反方)
问:今天的这两位公证人员,他们在为今天的比赛做一件公平正义的事情,应该说是在正其义,那您说当这个大赛结束之后,他们应不应该向大赛组委会要公证呢?
答:其实这个观众也是混淆了两个概念,就是谋利和得利。谋利就是把利做为第一目标来追求,而得利则不是自己主观追求的,相信这两位公证员今天来到这里也是为了这场比赛,为了来组委会正这个义,不是以谋利为第一目的的,谢谢。
我们今天并不提倡谋利,但并不反对得利,因为有四句话,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不管谋与不谋,要报早晚会报。
(正方)
问:在一个类似的问题之中,叫作在其位谋其政,这两个其指代的是同一个东西,而为什么在你们的辨论当中,你们说谋其义这个义是个人的义,我的义,我要实现我的正义,而当谋其利,这个利就是别人的利,集体的利,而指代的不是同一个东西呢?
答:非常感谢这位观众。今天我们说在这个辩题当中,这个其字,他是一个副词,所以在讨论的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着重考虑的,是正义与谋利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说正其义,诚如我方一辩立论所言,不仅仅要端正个人的道德行为动机,同时要在社会上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制度,这是个人与社会两个层面,正其义。而谋其利,不仅仅是像对方所说的谋取个人利益,同时更要谋取天下之大利,公利,这是谋利的两个层面,从正义到谋利的两个层面不仅包括行为动机,同时是一个展开的过程,这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基于这一点,我们能够相信,在人类社会,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正其义,不义之行为,我方与对方同样唾弃,但是我们更应该谋其利,因为只有正其义而谋其利,才能实现社会的发展。谢谢。
(反方)
问:我们知道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见义勇为奖颁发给见义勇为的人,这个时候呢,您一定会跟我说,说这是他们得的,而不是他们去谋的,那我想有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说既然社会颁给我这个奖,是不是认为我就当谋呢?
答:其实呢,这里面还是有一个字,就是谋和得的字。因为为什么呢,这里面有一个区别,设立见义勇为的资金是为什么呢?说如果我去见义勇为的时候,我先想到的不是去救落水儿童或见义勇为这样一个行动,而先想到见义勇为那五万块钱资金的话,那我这个行为肯定不是一种义举。那么如果呢,我是正了义,救了女孩以后,通过我自己的付出,得到相应的回报,这就是一种义举,这就是谋与得的区别,谢谢。
(正方)
问:正其义,谋其利,这是两个动宾短语,那么我想问,发出这个动作的,也就是说,主语是什么?谢谢,答:说今天这个辩题,在讨论两个层面的时候,对于个人层面来说,应该是端正行为,符合道义,就是这里的正其义。就是我在自由辨论中所说的,个人在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的基础之上去谋利,谋正当之利,可不可以?第二,在社会层面,也就是说这时社会是主体的时候,建立一个公正,公平的制度,今天中国建立一个法治制度,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个正其义的过程,在这个平台已经搭建好之后,我们人,也就是社会层面的个人,在这里进行正义的行为,谋利,又可以不可以呢?可能用西方的一个很简章的类比能让对方辩友明白这个道理,在罗尔斯的正义论之中,打了一个比方,就是蛋糕,我们今天强调,要把蛋糕切好分好的同时,强调的是正义,但是,蛋糕要做大,这是谋利,所以,做大蛋糕,切好蛋糕,正其义,谋其利,谢谢。
总结陈词:
反方四辩:谢谢主席,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继续了延续几千年的义利之辩。对方辩友的一些观点很值得商榷。首先对方辩友告诉我们义与利是统一的,可是如果两者真的统一,义就是利,利中有义,那么我们今天的讨论还有什么意义呢?人类几千年的辨论是不是有些太无聊了呢?利确实有很多含义,但在今天的辩题中与义做为矛盾双方的存在的时候,只能指人欲之私。第二,对方辩友在立论的时候告诉我们,利是物质基础,没有人能饿着肚子伸张正义,可是这就该把个人的私利凌驾于义之上去争取吗?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他们不都是舍弃了物质利益,而颂扬了一身的正气吗?第三,对于小我与大我,自己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应该如何取舍,对方辩友也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答复。可如果是当谋其利的话,我要请问对方的三位男同学,当您身处即将沉没的泰坦尼克号的时候,您是正义将逃生的机会让给妇女和孩子呢,还是谋利不管死活先挤上救生艇再说呢?说到今天的市场经济,对方辩友就认为一定要把利放在首位去谋取,可是连市场经济学家的鼻祖亚当斯密都认为,对于物质的追求,不能成为指导人类道德社会的基础。对于利的过分追求使得当今为数不少的一些人价值观发生了扭曲和异化,当谋利的念头在脑中扎根的时候,人们眼中就充满了利益的诱惑,而我们今天提倡以德治国,以义正身,就是希望人们不再浮躁,社会不再急功近利。义,做为几千年来人类社会行为的准绳,关键不在于能获得什么,更重要的在于能舍弃什么,在这种义的取舍之间,私利只能成为被放弃的对象,在成为了历代无数舍已为人,舍身为公的仁人义士。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的文天祥,到“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哪一个不是舍一已之私而求千秋之益呢?在边防战士中留传着这样两句话:为国当以身做盾,头颅甘愿悬国门。为了国家的安定繁荣和人民的安居乐业,这些卫士们把个人的私利置之度外,舍生取义成为他们眼中最大的光荣,我们的社会正需要千千万万这样胸怀大义的人。面对着当今的种种现实,对方辩友还在提倡当谋其利,就给大家留下了两点疑惑,第一:当义与利矛盾的时候,有人就义,有人谋利,究竟哪一个才有利于义的实现呢?第二,目的与手段本应是统一的,为什么谋利这种索取行为为什么能达到正义要求奉献这个结果,希望等会儿对方四辩能给一个明确的答复。谢谢。正方四辩:谢谢主席。
千年的义利之辩今天对方有了全新的诠释,对方向我展示的两个问题其实暗含了对方今天的四个立论,但是我们今天需要的,是更深层次的理解。或许,以得利不等于谋利,所以正其义不谋其利,但是,如果没有主观的努力,得利如何实现?谋利应不应当?义中之利,君子所贵也。为什么我们今天强调把蛋糕分好的同时要强调把蛋糕做大呢?这是不是正其义当谋其利呢?为什么我们加快西部大开发的过程当中要切实的加大投资以改善西部人民的生活切实为西部人民谋福利,这是不是正其义当谋其利呢?或许,以义为公利,以利为私利,正义就不当谋利,但是,人生而要衣食住行,人生来有人情私欲,公利当存,私利当在,中国古代社会,就是像对方辩友所说,倡导正其义不谋其利,结果导致人们不能光明正大的谋利,这既使得暗谋私利,贪官横行,又使得一身正气一心为民的海瑞两袖清风,所得无几,此情此景,对方辩友于心何以忍,于情何以堪,于理何以辩。或许以义为人性光辉,以利为欲望标志,以义为社会纽带,以利为社会祸害所以主张正其义不谋其利,但是,不将义利做为社会发展的双重动力,持续的进步又从何谈起?只有站在天下公利的制高点上谋利,才能疏导个人利益,才能有广阔的胸襟,博爱的情怀。先有国,后有家,善利已者,必先利其群,让我们懂得,先有群,后有已,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让我们知道不能独善其身,更要心怀天下。或许,以谋利伤害正义,正义不当谋利,所以主张正其义不谋其利,但是,现代生活告诉我们,正义规范谋利,谋利彰显正义,二者相互促进。正是正义而谋利的小岗农民引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正义而谋利的推动,掀开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篇章。而一切社会不公,贪污腐败,都背离了正义而谋利的宗旨,我们能够理解对方辩友的道德苦心,伦理用意,然而人之为人,不就因为他正义而谋利吗?当道义与利益汇聚于现实,正义与谋利揉和成努力,我们坚信,一个正义的世界,一个富裕的社会,必将豁然展现于你我的面前。谢谢。辩题:
(正方)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南京大学)
(反方)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道德(香港中文大学)
1.正方二:请问对方辩友,有一句话叫“禽兽不如”怎么解释啊?就是说在社会上很多人连狼都不如,所以没有办法教化啊。请对方辩友告诉大家,社会,有哪一个国家的社会秩序主要是靠道德来维系的呢?
反方三:请问对方同学,“禽兽不如的人”是“道德的人”,还是“不道德的人”呢?
正方三:对方辩友说来说去,道德教化的还是那些有良心的人,可是对那些没良心的恶棍怎么办呢?我们想请对方辩友再一次回答我方二辩问题。
反方二:我倒要请问对方辩友了,良好的社会秩序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正方四:对方同学一再回避我方问题。比如说他们找来找去也找不到哪个社会,社会秩序是由道德来维系的。我再请问对方同学,法制是当今社会大势所趋,请问何为法制?
反方四:法制是现代社会的道德要求,如果没有现代社会,你知道什么叫法制吗?
正方一:对方同学说法制是现代社会的道德要求,那就是说法律就等于道德,那我们今天还有什么可辨的呢?在此请问对方同学,法制的含义是什么呢?
反方三:法律当然不等于道德。请问对方同学,一个社会风气差的社会是一个秩序社会吗?
正方二:所以呀,对方辩友说来说去还是道德是一个风尚层面的问题嘛。我们要请问对方辩友的是法制这个概念,就是说要以法制为主辅之以道德、宗教、习俗等各种手段综合治理,这才是主之以法、辅之以德的概念啊!
反方四:对方同学,“法律”不等于“法制”,“法律制度”也不等于“法律治理”。
2.反方四:每个国家的法律都有几十万条,难道对方辩友来到辩场上之前,首先已经翻阅了那几十万条法律,然后决定:“噢,我可以来了!”
正方三:是啊!我们听说香港有488条现行有效的法律,可是没有听说有488部道德经呀!
反方二:可是我们的学校从小学开始都是教我们要做一个守道德的人,可是没有让我们读那488条法律呀!
正方四:可现在我们的普法教育从娃娃抓起的呀!那请问对方同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是如果每一个有道德的人都挤到人民大会堂投票,天下秩序能不乱吗?
反方一:难道我们真的这么需要法律吗?当我说出“亲爱的对方辩友”的时候,我是心怀诚挚尊敬的心情,我可不是依照一条“亲爱的对方辩友法”哟!
正方四:可是你并没有破坏社会秩序呀!
反方四:但是希特勒的种族灭绝法以及纳粹德国之所以能够登上德国的政坛,也是按照法律程序呀!
正方一:希特勒那叫法吗?希特勒严重践踏人类理性,我们说他是暴君独裁呀!
反方二:那么对方辩友说恶法就不是法喽?
正方一:恶法当然不是法,对方同学要说伪善也是善,毒药也是药吗?
反方一:那么判断恶法、善法凭的是什么?是道德标准那!
正方二:我们早就说过了,恶法不是法,因为它不符合人类的理性啊!我要请问对方辩友的是,我们的公司有“法律顾问”,请问你们听说过有“道德顾问”吗?有“法律代表人”,请问你听说过“道德代表人”吗?
反方四:可是我们听说过世界上有广泛传播道德的人,那么就是“传道士”,我们也没有听说过“传法士”呀!我们说见到有一个人他会“见义勇为”的与坏事作斗争,我们也没听说过“见律勇为”的人啊!
正方二:是啊,是有传道士,可问题是到了那个时候怎么样呢?“前不见牧师,后不见教堂”,旁边是个法院,还是进法院去了断吧!
反方三:要是没有法院,当官不为民请愿,包青天不是变成王宝森了吗?
正方三:可是对于爱情骗子陈世美,道德谴责有什么作用?还不是靠包青天的虎头铡给一个了断吗?
辩题:世纪回眸喜大于忧(正方)
世纪回眸忧大于喜(反方)
正方:上海交通大学队
反方:吉林大学队
正方一辩:
今天是公元1999年11月27日,距2000年34天。即将迈出跨世纪的脚的我们,在向20世纪挥手说再见时,心中感慨无限。100年的风雷激荡,100年的高歌猛进,100年的沧桑风云,100年的璀璨辉煌,说不清,道不明,留在我们心底的到底是欢喜还是忧伤。
鲁迅先生说过:到了世纪结束,总要来一下清算。有些东西该扔的要扔了,有些东西还值得真正的欢喜。若是欢喜的东西多了,我们便可过个好年,若是相反,则需戚戚焉,好好打算一下下面的日子。
我们正被推上了这样一个世纪末的辩坛。所谓知其责而发其言。这一清算,前要对得起百年风云,后要看得到未来之光,由此方可确定我们是应该充满信心,喜气洋洋地迎接新世纪的到来,还是提心吊胆,忧心忡忡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因得而满意,继以信心谓之喜;因失而不满,继以担心,谓之忧,左右权衡,首先让我们导之以意识:
“忧”,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文正公,亦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杞人。前者谓之忧患意识,后者我们只好叫做庸人自扰。判断忧是否忧到了点子上,就是看忧是历史潮流的取向,前景光明的与否,还是昂首前进中的小磕小碰。我们看到,20世纪世界和平,虽历经磨难,仍坚韧不拔,世界经济虽几经波折,却势不可挡。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二十世纪的风风雨雨都不足以动摇人类前进的步伐。既无忧于主干,纵使细枝末枝有忧有虑,又何以称为忧大于喜呢?
其次,征之以事实。其一,物质文明空前发达,生活水平的提高已成事实,科技硕果累累,有目共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更是为我们人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二,制度文明整体推进。文化在碰撞中融合,经济在竞争中合作,政治在存异的基础上求同。百年以降,民主政治体系,市场经济体系,多元化体系和自由平等的社会生活体系,已经越来越焕发出勃勃生机。其三,精神文明全面进步。在挫折中成长起来的人类,已懂得总结正反两方的历史经验,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综合而言,纵有枝节上的忧虑,但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进步已经将我们20世纪的胜利锁定。
最后,综之以结论。从本质上、主流上把握二十世纪的步伐,我们进步巨大;理性地、现实地清点二十世纪的家当,我们基础稳固;动态地、发展地展望二十一世纪的旅途,我们前景看好,我们谨慎乐观,应该可以好好过年。
所以通世纪之变,晓天下之事,我方得以凿凿言之,世纪回眸,喜大于忧!谢谢!(掌声)
反方一辩:
谢谢主席,大家好!
听了对方辩友的陈词,我们与对方辩友一样,对人类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但我仍然要指出,对方辩友在论证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首先,对方辩友将人类社会的进步视为大喜并与忧伤对立起来,这在逻辑上是不能成立的。因为人类社会确实是在不断进步与发展,这应该是我们双方的共识,但是进步是不是就意味着只有喜而没有忧了呢?我们说,人类进步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忧喜交加的过程,喜应该是进步中的喜,忧当然也是进步中的忧。人类社会的进步是喜忧共存的一个载体,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讨论喜大还是忧大,才符合今天辩题的要求。对方辩友的不足就在于将讨论的前提当作了结论。
其次,对方辩友以人类社会发展的种种成就来论证喜大于忧,这在理论上也是不能够成立的。喜大忧大与喜多忧多虽然有联系,但他绝对不是一回事,我们不光要看数量还要看影响,不光要看显现的成就,还要看隐伏的忧患。我们说千里之堤尚可溃于蚁穴,一个重大的隐患也可能导致灭顶之灾。20世纪的人类确实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就,它养育了最多的人口,但也葬送掉了最多人的生命,它创造了高科技,但也制造出核武器,请问对方辩友什么样的喜才能比得上人类生存危机之忧呢?
下面我将从正面来论证我方观点:
站在新旧世纪的临界点上,我们讨论世纪回眸是喜大于忧还是忧大于喜,是从百年历史的纬度俯视全球性的问题。这是事关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话题,喜大于忧既是一种客观的判断,又是一种主观的感受。判定喜大忧大的标准,是从全人类的角度和全球的范围审视过去发生或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对人类的发展所具有的正负效应孰大孰小。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认为,世纪回眸忧大于喜。
20世纪是正义与邪恶较量的世纪,百年沧桑,新生危机层出不穷,令人忧患之事不胜枚举。举其大端就有战争灾难、生态恶化、技术失控、人口膨胀、吸毒犯罪、恐怖主义等诸多危机,两次世界大战,半个地球遭遇战火,近1亿生灵活死于非命。目前全世界拥有的核武器足以使全球每一个人被杀死30次!如今,美国霸权主义的阴影还在笼罩全球,生态环境更加令人堪忧——目前地球上的物种正以每天上百种的速度消失,废水污染了海洋,废气污染了天空,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的增高,两极冰山的融化,无不构成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危机。美国作家阿西莫夫说得好:瞧瞧我们都干了些什么?我们把陆地搞得千疮百孔,把天空搞得乌烟瘴气,把海洋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垃圾坑。够了,不因为时间不够,是我不忍心再一一列举。人类从来没有像20世纪获得如此迅猛的发展,但也从来没有像20遭遇如此多的忧患!
20世纪不仅拥有众多的可忧之事,而且与以往的历史相比,上述问题具有影响深远、关联性强、危险性大的特点。这些问题关系到下个世纪民族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它比任何时候都强烈地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面对着全球性的危机与挑战,我们说“世纪回眸,忧大于喜”目的是唤起人们的忧患意识,唤起人们为新世纪的人类和平、安全发展而共同努力。因为我们深知:深刻的忧患意识比哪种盲目的乐观主义更能激发人的历史责任感。谢谢大家!正方二辩:
谢谢主席,大家好!
二十世纪人类历史的主流是社会的现代化。我们判断喜忧就要看人类历史是否符合这个客观要求。如果从本质上它符合这个价值坐标,我们就说它是喜大于忧的。对方辩友刚才跟我们说忧患意识,而我却感觉就是恐惧意识。忧患意识与恐惧意识是不相同的,具有忧患意识的人在看见危机与困难时,才能从中找到机会,找到出路,找到希望,并且不断地去解决问题,推动历史的进步,这才能叫忧患意识。而恐惧意识呢,总是杯弓蛇影,看见一只喜鹊从天上飞过,就感觉一只导弹向我们打来,看见田野里升起炊烟就以为是恐怖的蘑菇云,这种心态的确我们不可取。
我们说人类的进步必然要付出一些代价,在这其中包括两个部分:第一是不可避免的代价,这种代价的付出本身就说明了人类社会在进步,这是可喜的。另外一部分是由于人类的失误从而造成了一些可避免而没有避免的损失,我们说这才是忧。而人类在历史经验教训中总结从而得到了不断避免这种错误的可能,所以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理性的思维,判断喜忧必须要用发展的眼光。从主流,从整体,从本质上来看,对方辩友刚才说了这么多忧,可是却没有告诉我们这些忧到底是本质的还是非本质的,是主流的还是非主流的,是总体的还是局部的。你们在提出这些问题的时候是否意识到人类也意识到这些问题,今天已经着手解决这样的问题了。
回眸二十世纪,我们以人为本。第一,人活得更宽裕,更舒适。现代的科技让我们住在能抗八级地震的房屋中,上网就能知全球大事。以前我们只是小小鸟,想要飞却怎样也飞不高,而世纪初我们征服了天空,世纪末我们更进军宇宙。当然科技的进步也给人类带来了很多问题,但科技的进步也为人类解决了许多遗留下来的问题,更是科技的进步为人类解决今后的问题提供了有利的技术保障。对方辩友为什么没有看到人类的生存质量在提高,人类的平均寿命在延长,疾病的死亡率在下降。第二,我们说人活得更加自由,更加有趣,制度与观念的进步已经深入人心。回眸世纪,我们有了自由平等的生活,有了男女平等,有了教育普及,更有了法制之下的安居乐业,这种制度与观念的进步是社会本质的进步。虽然人类的天空中有少许乌云,比如说有些地方还有种族歧视的阴影,但这只是支流,因为民族平等的思想才是世界的主流,世界上局部战争不断,和平与发展也是世界不可逆转的主流。第三,人类活得更加有理性,人不再仅为自己而活着,人类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探索。我们提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们更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看到里约环境宣言核不扩散条约纷纷出台,难道我们还要怀疑人类理性的能力以及在这种理性指导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吗?
1972人类环境宣言告诉我们,借助于较充分的知识和较完善的手段,我们就可以为自己以及子孙后代创造一个更为美好的环境,创造一个更为美好的生活,我们的前景更为广阔。现在所需要的是一种持重而平静的心情。现实告诉我们,二十世纪是一个得大于失的世纪,二十世纪是喜大于忧的世纪,我们不必要担心,因为一切都将被历史证明,历史将证明一切。谢谢大家!(掌声)
反方二辩
谢谢主席,大家好!
首先我将指出对方辩友在立论中的几点偏颇之处。
其一,对方辩友认为我方忧的是前进过程中的小磕小碰,说我方的忧患意识等同于恐具意识,这我就不禁想问对方辩友了,战争威胁、环境恶化、核弹危机、人口爆炸,哪一个爆发不给人们带来灭顶之灾,对方辩友,这恐怕不是小磕小碰,而是人类发展路程中的拦路虎了呀!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恰恰是对方辩友啊!
第二,对方一辩刚才说在政治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和平民主的进程在全世界正在推行。这我就不禁想问对方辩友了,北约的导弹在不久前不是还炸了我国的大使馆吗?美国现在不还高举着“人权高于主权”的大棒在全世界到处挥舞,霸权主义不仍在横行吗?
第三,我想告诉对方辩友,对方辩友刚才问我们发展与忧患哪个是主流,其实世界上根就没有绝对的主流,也没有绝对的支流。潜伏的危机,就如同我方一辩所说的那些危机,一旦爆发,人类所有的文明成果都将毁于一旦。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我们真要面对着满目疮痍的地球,只能问心有愧地说,当年,正是喜大于忧的思想才让我们丧失了忧患意识,才造成了今天的灾难啊!
下面,我将正面阐述我方观点。
我们先谈谈对方辩友刚才所说的和平与发展两个概念吧!在国际和平年一年的时间内,全世界军费高达9000亿美元。也就是说,在今天我们辩论的34分钟内,就有6000多万美元用在武器生产上。这些钱如果用于国际援助,早就解决了8亿人民饥饿的问题。对此,我们能不忧心忡忡吗?
再说说对方辩友一直在强调的发展。的确,人类社会在20世纪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发展需要反思,需要矫正。我们需要的是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可20世纪在发展过程中引发了大量社会危机和严重的精神迷惘,同时为发展所付出的环境代价、生态代价更是租用了子孙的地球,装点着今日的繁荣。发展也不仅仅是某些国家的发展,而应是人类共同的发展。20世纪一方面是财富在堆积,另一方面是贫穷在积累。让我们来看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吧:20世纪饥饿的人仍在增加,同时,文盲的人数,无安全饮用水、无像样的房屋的人数就高达600万其中大多数是儿童。面对这些,我们能不忧心忡忡吗?没有对发展问题的忧患,何来对发展的反思与矫正。
我们说“世纪回眸,忧大于喜”,还因为这个世纪的危机展示了人类必须正确认清自我局限性的真理。人类是地球上智慧的花朵,但有人却用最大的智慧创造了原子弹。人类是地球上美丽的象征,但在美丽的背后却有人干尽了罪恶。不要说人类利用技术手段在20世纪所创造的邪恶与灾难,仅仅是善良的愿望也不能总带来福音。从汤因比到布伦特兰,从池田大作到基辛格,他们都在忧患着:20世纪是人类物质力量空前强大、但人类的精神自觉却没有更好地控制物质力量的世纪。佩切伊奇说得好,“人类正在走向危机,完全有必要找到一种方法,一起改变这一走向危机的进程。”
站在新世纪的临界点上,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精神应是我们的共识,那就是:让我们共同忧患,共同关切,共同努力,在反思自我与改进实践中创造共同的未来!
主席:
两支辩队刚才同样对20世纪的风风雨雨作了回顾,但回望来路,感触却迥然不同,那么我们究竟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视角来面对这横看成岭侧成峰的20世纪呢?现在比赛进入盘问阶段,除反方三辩用时限制之外,其他队同用时皆为三十秒。盘问开始,首先有请反方三辩开始提问,时间十妙 反方三辩:
请问对方辩友,在20世纪生态恶化,每天有一百余个物种在灭绝,这是忧大还是喜大?
正方三辩:
关于物种灭绝这个问题,我可以这样回答您,如果这个地球上只有人类,没有动物,人类确实不会快乐;但是如果这个地球只有动物,没有人,那地球会快乐吗?请问对方二辩,人类发展下去生存的机会大,还是毁灭的机会大?
反方二辩:
我们说人类的确在发展。但是人类在发展了科技、发展了改造自能力的同时,也发展了毁灭自己的力量,如果我们不把这种力量加以控制,那么人类终将会走向毁灭呀!下面我想请问对方辩友,当今在20世纪,人类贫富差距仍然在扩大,并且迄今尚有八亿人民在挨饿,请问对方辩友,这不是忧大于喜吗?
正方二辩:
在贫富这个问题上现在确实很忧,不过我们看见这个贫富差距是建立在一个公平的基础之上,对于这个公平的基础,我喜大于忧。对方辩友刚才对我方三辩的问题避而不答,我们的生存希望比以前更大了,难道我们还要忧大于喜吗?我想请问对方辩友的是,和平与发展到底是世界的主流还是支流?
反方一辩:
我们从来没有否认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流,但在和平发展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什么呢?我们为什么要提出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呢?不是对战争危机的种种忧患吗?现在美国是世界上拥有核武器最多的国家,而他至今还在防止核不扩散条约上签字,我想请问对方辩友,这种现象您是否认为是忧大于喜?
正方一辩:
有核武器的存在,这确实是一个忧,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我们现在的核武器数量正在减少啊。对于刚才我方二辩的问题,对方辩友说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流,但是如果它既然已经成了我们的主流那么我们难道不应该喜大于忧吗?请问对方辩友的是,作为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这样一种意识,是否已经成为我们全人类的一种共识呢?
反方三辩:
对方辩友,我们为什么达成了这样的共识,为什么意识到了要可持续发展,不就是因为我们看到现代人类的浪费资源,我们的生态环境在不断恶化吗?所以忧患在先啊!
主席:
作为主持人,在我两边雷声贯耳的同时,眼前也交织着两组截然不同的世纪画面。忽而是伤感的咏叹调,忽而是激荡的主题曲;感觉到一个世纪以来人类的自豪,又倾听到无数牺牲品的叹息。人在时间的隧道里丰富了自己,有时却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对20世纪的回忆会是凯歌高奏还是摇头叹息?让我们再听听双方的总结陈词吧。
现在请双方发表总结陈词。首先请反方三辩卫峥同学做总结陈词,时间四分钟,请。
总结陈词
反方三辩:
谢谢主席,大家好!
对方辩友刚才连珠炮似的发问我方确实有些措手不及,但是我要在这里指出对方辩友的是,从我方一辩就已经明确地提出,今天我们的发展和进步是我们讲座的前提条件,您不能以此来作为它的论据。而应该在发展的基础上看,我们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有什么喜事,有什么忧事啊!
对方辩友,世纪回眸,有喜有忧。我方辩友与对方辩友在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性这一点上已经达成了共识,但是到您最后也没有告诉我,一旦人类自身走向了终结,那么所有的发展与成就都将灰飞烟灭,我们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恰恰取决于我们的忧患意识啊!
很高兴对方二辩在陈词中,就已经替我们明确地区分了什么是恐惧意识,什么是忧患意识。而且承认了忧患意识确确实实应该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生根。那么,我在这里应该告诉大家,我们就是应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忧患意识使人类迈向更美好的明天。在这里,我想提出,老子曾说过: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喜忧之事常常是同一立场的两个方面。乐极生悲,满常招损,不可不察。
另外,明确发展是主流,并不能直接得出喜大于忧的结论,应该分析主流是如何出现的,如何确立的以及如何继续保持这种主流。人类发展所带来的诸多灾难性的问题,难道还不能让我们警醒吗?难道还不值得我们忧患吗?
下面,我将从正面总结我方观点:
首先,回顾历史,忧大于喜。20世纪可谓成就巨大,但也损失惨重:历史上战乱不休,但哪个世纪的战敌杀人比得上20世纪?人类历史上暴君迭出,但哪一种武器比得上20世纪的原子弹能在瞬间夺走十几万人的生命?所以我们在看到了人类取得成就的同时,万不可沾沾自喜。
其次,立足现实,忧大于喜。富国愈富,穷国愈穷,贫富差距越拉越在。每年有8亿人在挨饿,还有几百万人被饿死,我们能不忧患吗?当霸权主义四处横行,甚至把导弹扔到我们头上的时候,我们能不忧患吗?当人口在膨胀、环境在恶化,宝贵的地球在呻吟的时候,朋友们我们能不忧患吗?
第三,审视发展,忧大于喜。人类可谓越跑越快,可谓越飞越高。正如对方辩友所说,人类一直在进步。但是我们在攀登高峰的同时,也恰恰把自己置于危崖之上。我们创造力越强,破坏力越大,巨大的财富与高精尖的技术在带来进步与繁荣的同时,也潜伏着灭顶之灾。世界的一体化造成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危险局面,不能不使我们居安思危。
第四,我们在相信人类的理性和正义的同时,我们不能不指出,20世纪众多忧患的根源。纳粹集中营、原子弹、战争、贫富悬殊、环境污染、人口膨胀,归根结底都是人类自身造成的。而这一切,不能不让我们警醒。我们不得不把认识自己、反省自己、控制自己当成是最大的历史使命。
最后,我们说世纪回眸忧大于喜,更因为这是一种可取的价值态度,它比报喜不报忧更客观,比重喜而轻忧更冷静,比满足于过去而不正视挑战和困难更为理智。
当人类第一次从太空看到地球,我们发现它不过是一个脆弱的星球,而它的美丽已经被人们或多或少地有所破坏。所以我们的结论是,锐意进取,不满是向上的车轮;居安思危,忧患是发愤的起点。谢谢大家!(掌声)主席:
谢谢卫铮同学。
下面请正方三辩陈欢同学做总结陈词,时间四分钟,请。
正方三辩:
谢谢!
我也想感谢对方三辩,他在陈词中说让我们为了更美好的明天而奋斗,我想如果明天是更加美好,那我们又何必忧大于喜呢?黑格尔曾说:“历史的前进需要激情,但激情后隐藏的是理性。”听了对方辩友充满激情的发言,我很感动。但我也想起两位老先生,一位是杜甫,他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说心态的不同会影响人对事物的评价。今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让一个刚刚失恋的小伙子或姑娘来回眸世纪,岂只是忧大于喜,简直是没有忧没有喜。所以说世纪回眸,我们需要理性而不是感情用事。我们应该提出一个科学的标准去评判忧喜,而不是一头扎进苦海里说有忧就是忧大。第二位老先生是刘禹锡,他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是什么意思呢?看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不是用静止的眼光。可对方辩友只说到人口问题,没有看到人口增长速度正在放慢;只说到核武器问题,没看到我们正在进行全球性的核裁军。让我们大家想一想,既然我们大家注定要远航,何必空守那艘已经沉下去的破船,低唱凄凉的晚歌?我们要看到损失,但更要看到损失正在被弥补;我们要看到问题,但更要看到发展带来的问题必将在发展中解决。
我想第二次感谢对方辩友,因为他们给我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给我们找到了发展的前进的动力。正像马克思所说:“问题正是时代的口号。”世纪问题就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历史。的确,一个世纪的风雨历程留下的成就有目共睹,留下的问题呢确实客观存在,这就像一个人的成长一样,伴随着成长会有种种的困惑,但我们说没有人会拒绝长大,没有人说长大成人不好,忧大于喜,我不要长大,因为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排除困惑的过程。发展中留下了不和谐音符,那不过是人类成长的烦恼。1900年1月1日零点,有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他睁开双眼开始瞻望全新的世纪。在他28岁那年,看到青霉素问世了,从此传染病病菌不再笑傲江湖;36岁那年他看到第一座电视台在英国成立,从此传播革命大幕拉开;69岁那年他看到阿波罗号腾空而起,从此人类可上九天揽月;85岁那年他看到内罗毕宣言发布,从此女人真正撑起了半边天;92岁那年他看到里约热内卢环发大会召开,从此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共同的选择。好,时钟在此刻停步,这个孩子转眼已经99岁了,不过我们不必担心他即将老去,即将走向衰亡,因为他的名字是生生不息的人类。我们祝愿,我们也有理由坚信他必将仙福永享,寿与天齐。(掌声)
回眸世纪,现代社会取代传统社会的趋势不可逆转,民主法制取代专制人治的趋势不可逆转,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趋势不可逆转,这一切的一切使我们有足够的理由以一种所谓穷极了悲观原因的乐观主义来瞻望新世纪的美好前景。当第三个千年钟声响起之时,我们会看见这蓝色的星球在新的起点开始新的航程。我们希望,我们也相信,在那一刻对方辩友会和我们一样怀着激动的心情迎接新世纪的曙光。这是一个时间、空间、尘世间斗转星移的世纪,这是一个家事、国家、天下事,沧海桑田的时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谢谢大家!(掌声)
嘉宾点评
金庸: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主席,这次教育电视台邀请我来做点评,感到很荣幸。今天因为双方辩论得都很精彩,没什么地方可批评的。我比较欣赏双方的辩论技术与语句。先前我与辩论队谈话时,我就提到大家辩论时要文质彬彬,对对方不可无礼。今天,我看见双方都很有礼貌,表现出了我们中国知识分子礼让的风度,我感到很满意。上海交通大学和吉林大学都是名校,我本身就很仰慕,今天看见双方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口才表现上都不失为名校的风度。我们评判时觉得势均力敌,不分高下,如果让我评判的话,我觉得两队都是冠军。双方的理论都很好,态度也很好,在技术上正方占了优势,反方在自由辩论的重要关头上,把时间都用完了,到后来反方反击就没有余地。同时也指出正方有时间可以反驳,但没有很有力地反击对方,非常可惜。所以双方在技术上都有失误。(笑声)
在理论上,反方的准备工作做得很充足。我们评委提出一个问题,我也很同意:正方提出一个很重要的立据之一“和平发展是主流,世界在进步”,但现在的讲座的问题不是进步不进步,问题是回眸20世纪是喜多还是忧多,我个人想法是进步总是有的,但进步中有一些危险的因素,如果这些危险的问题可以克服,那就是喜多;如果很难克服的话,那就是忧多。就好像反方提出的核战争会毁灭人类,生态平衡受到破坏,温室效应很强。我们辩论的问题是核战争能否避免,可以避免,就是喜多;不可避免就是忧多。而且双方都提到一些零星的,与主题无关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可以克服,就是喜多;不可以克服,就是忧多。我觉得他们讨论的没有集中在问题本身,而在其他零碎的一些问题上。而且双方都有一个缺点:各队讲各队的理由,没有针锋相对驳斥对方的观点。我个人观点比较欣赏陈欢,比较乐观。以上是我今天提出的个人意见。谢谢大家!(掌声)
人性化管理更能促进企业发展 制度化管理更能促进企业发展
友情比爱情更重要 爱情比友情更重要
轮岗有利于人才成长 轮岗不利于人才成长
安全生产靠自律 安全生产靠他律
市场经济有利于发扬中华民族精神 市场经济不有利于发扬中华民族精神
白日做梦有意义 白日做梦没有意义
我不平凡,我很重要 我很平凡,我不重要
军队是为和平存在 军队是为战争存在大学生在外租房应该禁止 大学生在外租房不应该禁止
大学没有恋爱依然精彩? 大学没有恋爱不再精彩?
悬赏举报利比弊大 悬赏举报弊比利大
大批球员出国踢球利大于比弊 大批球员出国踢球弊大于利
脸皮厚的人比较快乐 脸皮厚的人比较不快乐
我不平凡,我很重要 我很平凡,我不重要 辩题:《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正方:英国剑桥大学队
反方:中国复旦大学队
主席:黎学平时间:1993年8月25日晚上
主席:各位来宾、观众朋友,晚上好!欢迎光临“1993年国际大专辩论赛”初赛第四场,也就是最后一场初赛。
今晚的优胜队伍将会进入半决赛,他们将同昨晚的优胜队伍悉尼大学争夺一席决赛权。今晚将在我们的辩论群英会中较量的两支队伍是:剑桥大学和复旦大学。现在介绍双方辩论代表。
在我右手边的是正方剑桥大学的代表。第一位是汤之敏,经济系第三年博士生;第二位是孙学军,英语系第二年博士生;第三位是吴俊仲,工程系第三年博士生;第四位是季麟扬,社区医学第一年硕士生。(掌声)
在我左手边的是反方复旦大学队的代表。第一位是姜丰,中文系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生二年级;第二位是季翔,法律系二年级;第三位是严嘉,法律系四年级;第四位是蒋昌建,国际政治系硕士班三年级。(掌声)
今晚我们的评判团也有五位。他们是钟志邦博士,钟博士是三一神学院研究院主任;(掌声)第二位是许廷芳律师,许先生是新加坡广播局董事;(掌声)第三位是郭宝琨先生,郭先生是实践表演艺术中心艺术总监;(掌声)第四位是魏维贤博士,魏博士是南洋艺术学院名誉院长;(掌声)第五位是张夏炜先生,他是国家艺术理事会资源及公关处处长。(掌声)
今晚我们的这个辩论和大家都是有关系的,那就是“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反方的立场是“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双方的立场是抽签决定的。现在我宣布“1993年国际大专辩论会”第四场正式开始。首先请正方第一位代表汤之敏同学表明观点和发言。时间三分钟。(掌声)
汤之敏:各位好!今晚的论题是“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温饱是人最基本的衣食需要,而谈道德是指推行道德。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就是说,我们不能脱离温饱而空谈道德。
什么是道德?有人说,道德是判断是非好坏的价值标准。我问对方同学,要判断是非好坏的基础到底是什么?归根到底是看这个事物符合不符合人的需要。而我再问对方同学,人要生存,最起码最基本的需要是什么?就是温饱。那么我再来问对方同学,假如我们谈一种道德,其结果使大家温饱都不能保证,我们还要不要这种道德?当然不要。所以,我们说,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什么是道德?有人说,道德是人的行为准则。我问对方同学,人们定出行为准则是干什么的?定出行为准则,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我再问对方同学,人要生存,最基本、最起码的需要是什么?就是温饱。让我再来问对方同学,假如我们定出一种行为准则,结果是大家的温饱都不能保证,找还要不要这种行为准则?当然不要。所以说,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饥寒时,能不能脱离温饱而空谈道德?当然不能。我问大家,对饥寒的人,我们最应该做的是什么?我们最应该做的是让他们解除饥寒。所以此时,我们最应该讲的,是能够帮助他们求得温饱的道德。饥寒的人最爱听的是什么?是能够帮助他们解除饥寒的道理,而不是脱离他们生活实际的空洞说教。如果你谈道德连温饱都不能保证,谈道德就不可能推行成功。所以我们说,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历史上,伯夷、叔齐耻食周粟,宁肯饿死。在那时,温饱是否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当然不是。伯夷、叔齐可算是仁人志士了,仁人志士的道德能不能示范推广,姑且不论,我问大家,仁人志士一生奋斗,为的是什么?为的是救天下。让我再问大家,天下人要生存,最基本、最起码的需要是什么?就是温饱。让我再来问大家,要是仁人志士一生奋斗,结果是天下人的温饱都没有保证,他们还会不会这样做?不会。他们这样做还有没有意思?没有意思。所以我们说,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谢谢。(掌声)
主席:谢谢汤之敏同学。接下来我们请反方第一位代表姜丰同学表明观点,时间也是三分钟。(掌声)
姜丰:谢谢主席,谢谢各位。刚才,对方辩友把温饱放到了压倒一切的位置,还问了我们很多问题。我要告诉对方辩友的是,比温饱更重要的是道德。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吃饭。
我方认为,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有理性的人类存在,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只要有理性的人类存在,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谈道德。走向温饱的过程当中,尤其应该谈道德。
第一,温饱绝不是谈道德的先决条件。古往今来,没有解决衣食之困的社会比比皆是,都不谈道德了吗?今天,在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埃塞俄比亚就不要谈道德了吗?在国困民乏、战火连绵的索马里就不要谈道德了吗?古语说,“人无好恶是非之心,非人也。”人有理性,能够谈道德,这正是人和动物的区别所在。无论是饥寒交迫还是丰衣足食,无论是金玉满堂还是家徒四壁,人都能够而且应该谈道德。
第二,道德是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由社会舆论和良心加以支持。众所周知,谈道德实际包括个人修养、社会弘扬和政府倡导三层含义。我们从个人看,有衣食之困但仍然坚持其品德修养的例子,实在是不胜枚举。孔老夫子的好学生颜回,他只有一箪食,一瓢饮,不仍然“言忠信、行笃敬”吗?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时候,他还是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吗?说到政府,新加坡也曾经筚路蓝缕。李光耀先生就告诫国人:我们一无所有,除了我们自己。他强调道德是使竞争力胜人一筹的重要因素。试想,如果没政府倡导美德,新加坡哪里有今天的繁荣昌盛、国富民强呢?
第三,所谓必要条件,从逻辑上看,也就是“有之不必然,天之必不然”的意思。因此,对于今天的辩题,我方只需论证没有温饱也能谈道德。而对方要论证的是,没有温饱,就绝对不能谈道德。而这一点对方一辩恰恰没有自圆其说。
雨果说过,“善良的道德是社会的基础。”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点燃生命之灯;道德是灯,照亮人类之路;道德是路,引我们走向灿烂的明天。
以上我主要从逻辑上阐发了我方的观点。接下来我方辩友还将从理论、事实、价值三方面进一步阐述我方观点。谢谢各位。(长时间掌声)
主席:谢谢姜丰同学。接下来我们再听听正方第二位代表孙学军同学的发言,时间也是三分钟。(掌声)
孙学军:对方同学刚才说,温饱比道德更重要。她还说,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吃饭。但我们大家都知道,不吃饭,我们怎么活着?不活着,我们怎么谈道德?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温饱和道德这个问题是不能简单化的问题。这不仅包括达到温饱后谈道德的问题,它还包括在达到温饱之前、处在温饱的不同层次上谈道德。在达到温饱后谈道德是天经地义、不言自明的事实。但在温饱前,如何处理好温饱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经济建设与道德建设之间的关系,这才是我们今天要谈的问题,也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而对方恰恰忽略了这个问题。
大家都知道,温饱是人类生存最基本最必需的条件。人类社会要繁衍、要发展,它必须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维持人民的生存。所以我们讲道德的时候,不能脱离人民的温饱。对方似乎在讲,一个社会只要有了道德,经济社会自然而然就会上去,只要有道德,大家的肚子就填饱了。这很可笑。这是一个天真的幻想。我方承认道德对于一个社会的重要性。但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温饱对于每一个人与每一个社会要生存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所以我们提出,谈道德不能与温饱相脱离。
建设一个国家就像培养一个孩子。我们都知道教育孩子的重要性,要教育孩子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要教育孩子好好做人。但是,如果我们不给孩子吃饭,是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后果呢?我们在教育孩子吃饭,是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后果呢?我们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如果不对他进行教育,那么我们作为父母的过失就不是更大了吗?从现实看,一个国家只要坚持道德与温饱不可分割,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对方从中国大陆来,对中国十几年来的经济变化所取得的成绩,一定是感触颇深。世界上对这个问题很是有目共睹。这些成绩都是在中国政府坚持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手抓的情况下所取得的。如果中国政府还像过去一样,像文革时期一样,只顾道德建设,而不讲经济的话,那么我们就很难想象中国会取得现在这样的成绩。谢谢大家。(掌声)主席:谢谢孙学军同学。接下来我们请反方第二位代表季翔同学发言。时间三分钟。(掌声)
季翔:谢谢主席,各位好!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是人活着就是为了吃饭吗?我再次提醒对方辩友,你们今天所要论证的是没有温饱就绝对不能谈道德。不管这种道德是保证温饱的道德还是保证不了温饱的道德。既然对方还没有从逻辑上理解我方观点,我就进一步从理论上进行阐述。
第一,道德是随着人类的诞生而出现的。有了理性的人,有了人际关系,就有了道德规范。所以,不管人类处在哪一个阶段上,谈道德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应该的。《礼记·礼运篇》中记载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不正是中国远古时代道德状况的生动写照。而《圣经·旧约》里亚当和夏娃偷食禁果和原罪的传说,不也表明了道德的最早起源吗?有关贫困中人们谈道德的文化学和人类学的证据在大英博物馆里是汗牛充栋的。想必对方对此也了如指掌吧。
第二,从本质上看,道德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尽管在温饱的情况下可能给谈道德提供一些方便,但这绝不是必要条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文化背景下人们都在谈道德。达尔文在其环球旅行中发现,南非的布希曼人,即使快饿死了,也不会独吞发现的一条小鱼,而是要与族人分享。他们有温饱吗?没有。他们谈道德吗?当然谈。正如我们不能超出自己的皮肤一样,人类也不能超出乃至摆脱道德。人类谈道德,在贫困时有贫困的谈法,在温饱时有温饱的路数。谈道德,既可以坐而论道,也可以言传身教,甚至特立独行。千万不可一叶障百,不见泰山。
第三,从功能和目的上看,道德用以协调人际关系,达到至善的人生境界。道德,自古洎今,目的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像对方所坚持的那样,在温饱之前都不能谈道德,都不去谈道德,而是用牙齿和爪子横决天下的话,那么人类恐怕早就销声匿迹于洪荒蛮陌之中了,又何来我们今天在这里辩论什么道德问题呢?
最后,奉劝对方辩友,不要对大量事实听而不闻,也不要对人类的历史视而不见。请对方举出实例,哪怕一个:人类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一点道德都不谈呢?谢谢。(掌声)
主席:谢谢季翔同学。让我们听听正方第三位代表吴俊仲同学怎么反驳。(掌声)
吴俊仲:各位好!关于今天的辩题,我方的定义跟对方的定义不一样。但是对方没有针对我方的定义作出答复,只一厢情愿地在对方的定义上加强发挥而已。我们比较一下双方的定义又有什么不同。
首先对温饱,我们提出的温饱是相对温饱的概念,所讲的饥寒只是指社会一般人、中产阶级的人的饥寒的定义,并不是对方讲的那个饥寒。所以我们并没有承认对方的定义。如果照这个定义来讲,饥寒是什么样的呢?根据生物学的研究,长期饥寒,热量不足以维持生命,就会发生突变,甚至死亡。对方举出新加坡的例子。新加坡在发展的时候,是饥寒的吗?大家都没有饭吃吗?
其次,谈到道德,道德是大家都能实践的规范。
大家都不能够实践的规范,不叫做道德。对方只举出圣人英雄的例子。正因为大家都做不到,所以大家都赞扬他,这是一种超道德的行为,这不是道德。(掌声)譬如说,一个医生冒着生命的危险,到瘟疫横行的地区去行医,大家赞美他。但是另外一个医生不去,大家会用道德谴责他吗?不会。所以,道德不是超道德,对方定义错误。(笑)如果那是道德的话,大家不要在这里辩论,不要在这里听辩论,大家去索马里亚。(笑)关于道德的起源,第一,先有社会,在资源制度悉有的情形下才会产生道德。如果十个人在沙漠中,只有一块面包,那可能产生道德吗?大家抢都来不及。
道德是这样产生的,必须资源、制度悉有。资源要有,而且你分配后要达到温饱,才能产生道德,分配后不能达到温饱,也不会产生道德,这是人类学的研究。从道德跟温饱的逻辑关系看,人的温饱需求是与生俱来的,但是道德的产生是人类形成社会之后才产生的。道德的目的是维持社会的和谐,所以在人生存的前提下,才有社会,才能谈道德,才能谈道德和谐。所以谈道德必须以温饱为前提。在我方的定义来看,我们谈道德不能脱离温饱。如果在衣食充足的情景之下,在路上看中学生募款,我可以捐出身上的零钱给他,但是我不能把我身上所有的钱、我的全部收入给他。因为考虑我的收入,我做得到的就是这些。如果再考虑一个饥寒的情形,一个小孩子衣衫褴褛,吃不饱,偷了我一块面包,我会用道德谴责他吗?不会。所以我方说:人的生存和温饱是他的全部需要。你不能用社会的需要去剥夺他就那么一点点生存和温饱。人一生只有一次,你不能用社会逼人。假如我们现在十个人投票,赞成说将对方的第三辩的财富充公,来满足大家的需要。(笑)这是公认的,这样是对的吗?(铃响)谢谢。
主席:谢谢吴俊仲同学。接下来,我们再听听反方第三位代表严嘉同学怎么反驳,时间三分钟。(掌声)
季翔:法律中难道没有道德观念吗?从《汉谟拉比法典》到《大清律例》,从宋《刑统》到《权利法案》,请对方告诉我哪一部法律中不包含道德观念?(掌声)孙学军:我们这位同学已经告诉你了,法律所规范的道德是最低层的道德。暂且不提这个问题,请问,对方刚才说了英国民众在二次大战中发扬道德精神,但是要知道,英国当时所处的社会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所处的经济地位是世界上领先的,而且据最近的资料表明,二战中英国人民的温饱程度是有史以来没有过的,营养价值在当时食物平均分配制度下是最好的。因此你不能通过这个问题来否认它是在温饱程度上讲道德的。
严嘉:《邱吉尔传》告诉我们,那时候好多穷人是怎么去填饱自己肚子的呢?是去排队买鸟食,还买不到啊掌声)
季麟扬:对方同学一直回避一个问题,你们总是举仁人志士的超道德行为,告诉我们社会上每一个人都做得到。请问对方,你们认为今天在座的各位,包括你我在内,有几个人做得到颜回一箪食、一瓢饮?有几个人是欧阳修?有几个人是笛卡尔?有几个人是范仲淹?
姜丰:既然对方辩友不喜欢谈仁人志士,那我们谈谈普通人。刚才对方三辩讲到一个小孩子的例子,那我问对方辩友:如果在你吃不饱的情况下,你就不谈道德了吗?(掌声)
吴俊仲:对方是基于道德已经在心里的概念,你设身处地想,你饿得什么都没有了,你要谈道德,这是人道的吗?这公平吗?谢谢。
蒋昌建:对方认为,教唆一个人追求温饱这就是最道德的。我们教唆一个贫寒的人去抢麦当劳,看样子是最道德的喽!
孙学军:但我们的这个同学可以在他饥寒的时候帮助他,但是如果他身上什么东西都没有,他怎么去帮助呢?我们讲问题要讲究功效,要做到任何事情都要从结果考虑。如果他根本就达不到什么功效,他何必做这件事情呢?
季翔:我方从来不反对温饱时也能够谈道德。但是今天对方讲道德,就因为你十年前吃过一碗“莫莫咂咂”(注:马来西亚流行的一种食品)吗?(笑声、掌声)
吴俊仲:对方一直回避这样的问题:超道德行为到底是不是道德行为?请对方回答。
严嘉:超道德当然不是道德。但如果按照对方的逻辑,那么裴多斐的《自由与爱情》诗大概就得改成:“爱情诚可贵,自由价更高,若为温饱故,二者皆可抛”了。(长时间掌声)
孙学军:难道我们能不顾温饱而只谈道德吗?请回答这个问题。
蒋昌建:对方还没有论证如果温而不饱该怎么样?减肥小姐可谓是温而不饱,那这个减肥中心不是按照对方的逻辑要变成拳击场了吗?(掌声)吴俊仲:对方已承认超道德行为不是道德,对方所有的论证与道德论证都已证明是错误的。减肥中心那里是温饱的,对方理解错误。谢谢。(笑声)
姜丰:对方讲的无非是温饱也能谈道德。这一点我们什么时候反对过了?问题是对方所要论证的是没有温饱就绝对不能谈道德。请对方举例说明,哪怕是一个,人类社会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一点道德都不谈。
孙学军:请对方不要搞错。我方在一开始就说,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是指我们谈道德不能够脱离温饱,对方能够对这个问题作出批评吗?
蒋昌建:任何理论应用到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比解一个一次方程都简单。请对方不要回避我们的问题,举出你们的实例来。
吴俊仲:我方的论点对方没有任何批驳,所以我方的定义已经成立了。(哄笑声)其次,对方的解释依然是在饥寒的情形你可以对他进行道德要求,这可以吗?请回答。
季翔:你的论点不是自己说成立就成立了,不然还要评判干什么?(全场大笑,掌声)吴俊仲:对方没有任何攻击,难道就可以不成立吗?没有攻击,我就失败了吗?
姜丰:就是因为对方可攻击的地方太多了,我们攻击不过来了啊。(笑声)(正方铃响)
主席:(反方)请继续。
蒋昌建:对方把温饱等于生存的话,我们说人类社会一开始就处于饥寒状态,那么按照对方的逻辑的话,人类社会早就不存在了,你我之间恐怕不是在这里辩论了,而是在哪个阴曹地府里展开了。
严嘉:本该修身养性的和尚尼姑们如果信奉的都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话,那恐怕是炼不成什么正果的。(笑,掌声)
季翔:世界上不是缺少道德,只是缺少发现道德的眼睛。莎士比亚早就告诫英国人:“如果丧失天良,即使用钢盔铁甲包装起来,也是赤身裸体的。”
姜丰:荀子早就说过:“争则乱,乱则穷,”所以我们走向温饱的过程当中,更要谈道德,否则不就是越走越穷,什么时候才能达到温饱呢?
蒋昌建:对方认为贫困向温饱的追求过程当中,可以不谈道德,这就告诉我们一个所谓基本的理论,就是:天下大乱,才能达到天下大饱。(笑声)
严嘉:如果这样的话,恐怕不是“争则乱,乱则穷。”而是“争则乱,乱则饱”了。(笑声)
季翔:我方从来就不否认谈道德和温饱有关系,但关键是这个关系是什么,是谈了道德才能温饱呀。
姜丰:对方辩友一直是“坐飞机扔炸弹——空对空”,讲来讲去,我问了那么多遍,他们也没有给我们举出一个实例来。
蒋昌建:对方辩友回答我方问题,向来不是“小巷里面抬竹杆——直来直去”,而是拐弯抹角。我想在座的有一位神学的教师,他一定知道弘一法师在修炼的时候,可谓是不温不饱,(铃响)但他还不是“佛心常清静,无处染尘埃”吗?
主席:对不起,时间到。非常精彩的自由辩论。经过了这个刀来剑往,字字珠玑的自由辩论之后,我们请反方第四位代表蒋昌建同学总结陈词,时间是4分钟。(掌声)
蒋昌建:谢谢主席,谢谢各位。经过刚才一番的唇枪舌剑,我的肚子的确有些饿了,但是我仍然要把道德问题谈清楚。(笑声、掌声)下面我总结对方的几个基本错误。犯的第一个错误就是:“李代桃僵”,对方用温饱过来代替温饱,用温饱等同于生存来构建他们的立论基础。这显然是错误的。对方犯的第二个错误就是:“扬汤止沸”,认为一个贫寒的人只要教唆他追求温饱就可以了,从来不问用什么手段,我刚才已经说过,如果到麦当劳里面打砸抢的话,这难道就能合法地追求到温饱了吗?这显然又是荒谬的。对方犯的第三个错误就是:“避实就虚”,对方始终告诉我们温饱能够给谈道德提供更好的条件,但是没有说不温饱的情况下绝对不能谈道德。对方犯的第四个错误就是:“指鹿为马”,把谈道德与谈道德的效果混为一谈。对方今天的论点可谓是云山雾罩,让我们一头雾水,不知所云。相反,今天我们已经从逻辑、理论、事实上论证了,只要基于理性的人类存在就能够谈道德。下面我主要从价值层面论述我方的立场。
第一,谈道德是基于理性的人。只要人类存在着,就能够谈道德。“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人类之所以不同于动物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人能够基于自身的理性而谈道德。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以温饱为基本前提而谈道德,恰恰显示了人类理性的伟大和崇高。
第二,谈道德是基于社会整体发展的价值选择。
人类如果想求得生存和发展就要谈道德。否则必然导致人类历史生活的毁灭。群体统一的行动是社会生存下去的基本方式。而统一的行动是要以谈道德为前提。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谈道德,才能保证社会的相对的稳定和有序,才能赋予整体人类活动的价值内涵。这是谈道德被历史和经验证明了的社会意义。
第三,谈道德是基于人们摆脱贫困的热望。我们今天在这里不仅要谈道德的理念,更要谈在现实社会当中的人类该何去何从。环顾当今的世界,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人们成千上万,他们怎么办?不谈道德了吗?对方能够设想一下,在纷争四起的社会条件下,丧失人伦能够促成繁荣富强吗?相互残杀的鲜血能够浇灌出温饱的果实吗?显然不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越是贫困向人类发出强烈挑战的时候,就更要谈道德。(嘟)
第四,当人类迈向未来世纪的时候,更要基于人的理性来谈道德。当今的世界,环境、人口、饥饿、战争等等的问题都存在于贫困的国家和地区当中,他们不谈道德了吗?不谈的话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命运呢?从罗尔斯到唐君毅,又有哪个伦理学家不告诉我们要呼唤人的道德感与责任感呢?我们、你们和他们难道还要让自己的心智像风、像雨,以对道德的沉默来拯救这个越发脆弱的星球吗?谈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一百多年前生活在哥尼斯堡的一位叫康德的老人说过的一句话:“这个世界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谢谢各位!(长时间掌声)
主席:谢谢蒋昌建同学的总结陈词。最后我们请正方第四位代表季麟扬同学总结陈词,时间也是4分钟。(掌声)
季麟扬:主席、各位评审教师、对方辩友以及各位观众朋友,大家好!我想对方一再地提到在饥寒的时候也能谈道德。但是请注意在这个时候,您所谈的道德不能够帮人马上解除饥寒,您还能够谈这个道德吗?您现在肚子饿了,您还可以坐在这边继续谈,那是因为您已经吃过晚饭了。晚饭没吃也没关系,下餐还有得吃,这不叫饥寒哪!这您还是有温饱的。如果您已经三年五年长期处于饥寒之下,今天您哪有这个身份、地位和心情坐在这个台上跟我们大谈道德呢?无论道德是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或者是社会大多数人所接受的行为准则,今天我们要谈道德必须承认在人类生存的条件下谈才有意义,而人类求生存最基本最起码的需要是什么?就是温饱。温饱确实是人类为求个体的生存,为延续种族的生命而最基本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我们看温饱的时候,必须了解温饱是一种连续的变量。也就是说,从三餐不济到丰衣足食之间,有许多层次的温饱。对方同学借助于简单的二分法,将天下人分为有温饱、没温饱;有道德、没道德。
这么简单的分法怎么能把道德和温饱的关系讲清楚呢?所以我们建议,要检验道德和温饱的关系就必须了解道德与温饱是一个连续的变量。我们必须看他们相互之间变化的趋势以及相对的关系。我方刚才已经充分论证了。我们社会要谈道德就是要使一项道德能够在社会上推行成功,道德不能实现光谈有什么用呢?您饥饿的时候很想谈道德,但是您做不到啊。那么这个时候,我方的论点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说。
第一,我们从逻辑关系看,人的温饱需求是与生俱来的,一个小娃娃刚生下来,他就想吃想要有温暖,但是人的道德是人类社会形成之后才产生的,而道德的目的呢,也是为了维持这个社会的和谐,所以如果人都不在了,那还怎么谈道德呢?所以谈道德就不能离开温饱这个前提。
第二,从政府施政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道德建设当然是重要的,也唯是因为我们要把道德建设建筑在坚固的磐石之上,所以我们主张道德的提倡必须与经济建设双管齐下才能相得益彰,否则只是一厢情愿地希望三餐不济,衣衫褴褛的人民表现出高尚的道德,恐怕不切实际。
第三,对于饥寒的人,我们也认为他们应该也可以谈道德,但是我们扪心自问、将心比心,这个时候,我们能够谈的道德更应是能帮他们解除饥寒再进一步过上好日子的道德,从这个角度看,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嘟)
最后,让我们从整个人类需要繁荣发展的最高原则来看,少数人或许为了个人的理念可以鄙视甚至放弃温饱这个最基本的要求,但是整个社会是不可能也不应该接受这样一种理念。在历史上也从来没有一个社会的大多数人能够像现实颜回那样仁人志士舍己为人的高尚道德,那是一种超道德的行为,并不能够被视为已经被大多数人接受的道德。所以综合以上的论述,对方一直在强调少数人可以做到的道德,但是那并不是我们社会的道德,所以从我们社会的观点来看,无论是从政府施政的角度、无论是从逻辑关系、无论是从饥寒人所需要的道德,或者是从整个人类繁荣发展的趋势……(铃响)谢谢!(掌声)
主席:谢谢季同学。“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究竟在面包和道德之间要怎么选择呢?让评判先生们去决定吧。(休息,评判团评决)
主席:在成绩揭晓之前,先让我们邀请评判团代表钟志邦博士给我们分析今晚的赛情,钟博士请。(掌声)
钟志邦:主席、正反两方的队员、各位观众:我现在是代表今晚的评判团在这里做一个非常简单的评论。我们今天晚上的辩题是,正方:“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反方:“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这个论题在表面看起来是非常平衡的,因此论题本身并没有对任何一方特别有利、或者有弊。
正方在开始的时候,第一位队员气势庞大,非常肯定,非常有把握的,好像连珠炮那样自问自答,一直以一些机要的问题要对方来回应(笑声),非常有效,非常有说服力,可惜这个气势,这种非常难得的辩论技巧并没有在整个辩论过程当中持续下去,而正方从开始到末了实际上并没有否定道德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他们只不过是在重复地强调说我们不能离开温饱而空谈道德,这一点对反方来说并不容易回应,意思就是说正方一直在强调温饱和道德的关系是先后次序的问题,温饱是先决条件,先温饱而后谈道德才有意义。
正方也非常有力地反驳了反方一个论点,反方引证了历史不少的事件和人物说明历代以来有不少伟大的人格是在不温饱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这是反方的很重要的论点,但正方在回答的时候说:的确有不少这样的人,但是这些人,道德崇高的人,在不温饱的情况之下建立起人格的人,毕竟还是属于少数的,因此不能够变成普遍性。从这个角度来看,正方也许有一个弱点,就是在辩论当中没有很有效地重复地把这个温饱和生存分清楚,这使得反方有机可乘。
反方一开始的时候就问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第一位队员说,历代以来不是有很多社会达不到温饱吗,这是否意味着这些不温饱社会的人就不谈道德了呢?当然历史的见证对他们有利,这一点使得正方不容易反驳。反方也在整个辩论过程当中没有否定温饱的重要性。他们只是强调——重复地强调: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那就是说人类在还没有达到温饱的情况之下还是可以谈道德的,并且必须继续谈下去。反方也举了不少例子,刚才已经说过了,历代以来的确有不少人是在很坏的情况之下——不温饱的情况之下——建立起非常崇高的道德人格的,并且反方第一位同学还引用雨果的话说:“善良的道德是社会的基础。”反方始终以道德为前提,认为只有道德才能够真正使社会安定,并且给予社会以内容,因为这样最终才能保证人的温饱。反方也非常有力地引用了古代的罗马帝国以及现代的日本的例子说明了人在温饱了以后是可以走向道德沦丧的道路的。在辩论技巧这方面,风度和幽默感这些方面,我们发现有好几位队员都有相当突出的表现,引经据典、上下古今、妙语如珠、出口成章,(笑声)使得我们真是招架都来不及。在整队的组织、合作和配合这方面,我们很明显地看出反方的确比较强。
最后有关今晚在这八位队员当中有比较突出表现的,我们一致认为反方的第四位蒋昌建同学以及反方的第三位严嘉同学有很好的表现。(长时间掌声)正方呢,我们认为,刚才也提到了,第一位汤之敏同学,他开场的表现非常突出,如果他以及其他三位队友都能够这样持续下去,今晚的情况可能不大相同。(笑声、掌声)总的来说,我们评判团认为今晚上辩论的水平很高,我感觉到非常欣慰。现在我就把评决的宣告交给主席。
主席:谢谢钟博士。(掌声)现在宣布今天晚上的成绩。评判团经过慎重考虑之后一致同意:反方复旦大学获胜!(长时间热烈掌声)
辩词经典语句
初赛第一场 辩题:“应不应当反对申请助学贷款学生高消费”
正方:如果说高消费是大学生成材的必要条件,那船院的学生是不是都要去买一条船,我们农院的学生是不是都要去买一块田呢?
反:我们没要求对方农院同学都去种田,但你们能让我们软件学院的同学去拿着算盘编程吗?
初赛第二场 辨题:“大学生跨专业择业利大于弊——弊大于利”
正方:列宁曾经说过,一切真理都是具体的。未来生命科学重点突破将越来越依赖生物学和物理学,化学,数学及工程学的交融,这已成为科学界的共识。
初赛第三场 辨题:“根除学术腐败关键在于教师——学生”
反方:教师在教书的时候,才是教师。不教书的时候,他是学者。请对方辩友不要混淆身份概念。
正方:难道教师在教书的时候就不是学者了吗?如果教师只有在教书的时候是教师,那么是不是表示一根蜡烛只有在点燃的时候是蜡烛,在不点燃的时候就不是了呢?
初赛第四场 辨题:“名人免试就读名校利大于弊——弊大于利”
反方:为什么名人就可免试进入大学?难道凭借的就是那所谓的一个名字吗?难道一个名字就可以在“孙山”之间的“独木桥”旁,堂而皇之的辟出一条“狭隘”意义上的“阳光大道”吗?相对于日夜埋头苦读,梦想着进入名校的普通学子,名人仅仅凭借其本身具有的所谓“名气”而轻松进入高等学府,这难道不是对高考公正力与社会公信力的亵渎吗?
初赛第五场 辨题:“在校大学生结婚是否有利于个人发展”
反方:据有关统计,大学生恋爱的分合率居高不下。毕业前夕,分手潮俨然成为校园一景。请问对方辩友,如果这些恋人们在校结了婚,毕业时的分手潮,是否会变成离婚潮呢?
正方:请对方辩友不要给我们今天的辩题加上一个定语,今天的辩题是“在校大学生结婚有利于个人发展”,而不是“在校大学生不负责任地结婚有利于个人发展”。难道对方辩友认为“不负责任”和“结婚”可以等同吗?就比如“天使”,我们说它是一个美好的事物,那如果我们在前面加上“堕落”两字,变成“堕落天使”,你还觉得它是一个美好的事物吗?
初赛第六场 辨题:“是否应当鼓励在校大学生参加探险活动”
正方:难道北大山鹰社的五位雄鹰留给我们的仅仅是畏缩不前吗?
反方:正因为他们带给我们这种精神,我们就应实践这种精神,但我们就一定要去雪山陪他们吗?
正方:所以呀,低风险的探险活动性价比也很高啊!
初赛第七场 辨题:“教授应该花更多的精力在教学——科研上”
反方:对方辩友一直在强调在教学上花的精力越多越好,在科研上花的精力越少越好,那么怎么做出科研成果?又怎么推动知识进步?
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飞速发展更新的社会啊!我们怎么保证我们以牺牲科研为前提的教学所培养出来的一流人才十年后还是一流人才呢?也许多年之后我们所培养出来的本科生的水平只想当于国外一个初中高中毕业生的水平啊!难道那时我们才花更大精力在科研上吗?为时晚矣!
初赛第八场 辨题:“当代大学生是否存在信任危机”
反方:APEC会议的成功举办倾注了上海那么多大学生志愿者的心血和汗。请问对方辩友,上海政府为什么要把这项重任交给他们不信任的人呢?
正方:那么对方辩友,在上海火车站,春运时大学生们也组织了志愿提行李的服务队,为什么大多数旅客都不愿意将行李交给他们呢?
反:那是他们认为我们太辛苦了。
第三,心理学上还有一种从众心理效应,俄国心理学家维果斯认为,一般说来,自信心和个性强的人不太喜欢从众,缺乏个性,个性随和的人从众心理较为明显,没有个性的从众行为使人容易被群体所接受,而喜欢标新立异、坚持已见的所谓有个性的人,虽然常常是时代精神的体现者和群体进步的带头人,但是他们的非从众行为要被群体中的大多数成员所接受,势必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就是我们所说的不易。
所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有个性的人更容易被群体所接受的论断是错误的,中国“枪打出头鸟”的传统文化? 同样告诉我们,有个性的人是不易被群体所接受的。
观点:实力比机遇更重要
实力更重要,还是机遇更重要,对方辩友和我们一样有深刻的体会,因为参加本届辩论赛有9支队伍,都有夺冠的机遇,但经过一轮一轮的厮杀,今天只有我们两支队伍,走到了决赛场上,起决定作用的是什么呢?实力和机遇哪个更重要岂不一目了然?
也许对方辩友会说,两个人实力相同,决定因素是机遇,那么同样我也可以说两个人机遇相等,实力就决定了一切。,可这是我们今天的辩题吗?这只能说明实力与机遇重不重要,可不可缺少,而不能说明这两者谁更重要。我们认为,在成功因素中,实力与机遇缺一不可,都很重要,但哪一个起着主导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呢,这才是我们要讨论的,本方认为:实力比机遇更重要,其理由如下:
第一,众所周知,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一个人的实力就是他的内因,一个人的机遇就是他的外因。比如鸡蛋孵成小鸡要有两个因素:
1、鸡蛋是受精的蛋;
2、要有适宜的温度。两者缺一不可,但作用不同,鸡蛋本身是根本性的、第一位的因素,它决定了鸡蛋只能孵成小鸡。在这里,适宜的温度虽然必不可少,但它无法主宰鸡蛋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所以鸡蛋比温度更重要。同理,实力比机遇更重要。
第二、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也就是说机遇再多再好,还得通过你的实力来把握、来发挥作用。比如中国男足、虽然曾经有过进军世界杯的入场券这样的好机遇,但终因实力不济而未进一球未得一分,铩羽而归,令国人大失所望,这个结果难道不是由实力所主宰的吗?
第三,实力创造机遇,机遇缘于实力。我们认为当人们的累积到一定程度时机遇才会自动登门拜访,即你自身实力越强,主观上越努力,你就等于给自己创造出更多的机遇,从这个角度来说,机遇是那些有准备的人创造出来的,也就是对其努力的一种回报,牛顿因苹果落顶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弗莱明因培养液发霉而发现了青霉素,无一不是如此。
综观实力与机遇的关系,我想对大家说,天下没有掉下来的馅饼,地上没有现成的点心,与其等待机遇,不如创造机遇,想要创造机遇,必先增强实力,因为实力创造机遇,更因为有实力机遇才有价值。所以,实力比机遇更重要!
观点:有个性的人不易被群体所接受
首先我想指出对方辩友的几点错误,对方呈词中反复强调人必须有个性,丝毫不提自己的观点,我们今天的辩题是不易接受还是更易接受,而不是接受不接受,否则,……这个辩题还有意义吗?
下面我想用事实对我方观点加以论证。有个性如林黛玉者,其恃才傲物,敏感多疑的个性使她在大观园中郁郁寡欢,离群索居;另类天才画家梵高,他颠狂脆弱,人格扭曲的个性使他几十年间恍若隔世;有冠伦之才的魏晋名士嵇康,他率直不羁,白眼看人的个性更使他无法摆脱孤独的折磨和难以善终的厄运。
人的交往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交往双方更多以自己的要求,兴趣做为基础去接受对方。显然,双方个性差异越大磨合的过程就越长,接受的过程就越艰难,如果不是因为为口无遮拦,风流成性,我们对于不畏强权,笔锋犀利的李敖是不是“想说爱你更容易”呢?如果不是因为抑郁自闭,冷漠悲观,我们是不是无需等到海子卧轨之前就可以高唱“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呢?如果不是因为标新立异,离经叛道,一次又一次的触碰中国人的道德底线,卫慧、棉棉又怎么会成为放荡的标签和文坛的箭靶呢?无数的事实摆在面前,你可以说个性之于梵高也许是他成才的催化剂,你也可以说个性于李敖也许是他绚烂人生的源动力,你还可以说个性之于嵇康甚至是他人生中无法绕行的滑铁卢,但是无论怎样,你能不承认个性就是一条鸿沟而把他们阻隔在时代与人群的彼岸吗?(高二4孙莉)观点:有个性的人不易被群体接受
在刚刚过去的22分钟里,对方犯下了不少错误,第一,对方辩友把个性的人理解成为群体中共性突出的人,忽略了“个性”与“共性”之间巨大差异,否定了“有个性的人”与群体之间存在的矛盾。试问对方辩友,如果一个有个性的人和群体已经是志同道合没有本质上差异的同志,这辩题还有意义吗?
第二,对方辩友有意曲解了辩题,把“不易接受”曲解为“不接受”把“更易接受”曲解为“接受”故意曲解辩题,把不易与更易是强调接受过程的快慢忽略了,这种削足适履的做法也直接导致了对方辩友的立论错误。
第三,偷换概念,以偏概全,对方辩友把某些随和没有个性的人或群体中共性突出的人物当成了有个性的人,例如对方辩友所举的雷峰、周恩来等等人都是如此,这就好比一篮红苹果中那个最红的苹果只是突出了红色的共性,而那个黑色的苹果才是真正有个性的!对方辩友可要分清楚噢!
下面由我来总结我方观点
首先,根据心理学上的分析,一个有个性的人,自我的价值感特别强烈,这种人往往表现为自信心强,充满优越感,骄傲自大,自命清高,这会让你们更易接受吗?自以为是,斤斤计较,对人冷漠,这也会让你们更易接受吗?固执、苛刻、孤僻、不合群,这还会让人们更易接受吗?恰恰相反,这一切的一切都会成为群体接受他的障碍,而绝不是如对方辩友所说的“更易接受”。
其次,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相似吸引效应,从众效应,排他效应都告诉我们,一个有个性的人和与之有差异的群体之间之间的互相接受,必定要有一个艰难磨合的过程,这就叫“逐步适应”,这与中国古话所说的“日久见人心”,“道不同则不相与谋”是同理的,即使是个性对立不明显的人之间还存在“一回生,两回熟”的认识过程呢?可对方辩友为什么偏要把有着个性差异的人之间那种“看着不顺眼”的反应硬说成“一见钟情”“相见恨晚”呢?这不是“为赋新辞强说愁”为辩论题强编理吗?
真理越辩越清,是非越辩越明,我们说有个性的人不易被群体所接受,不是告诉大家去做一个没个性的人,恰恰相反,我们是想说做个有个性的人需要懂得和群体沟通才能被接受的道理,我们的生活需要个性的张扬,我们的世界需要个性的展示,我们的青春的个性更需要大家的理解,认同和接受,尽管这并不容易。
今天这场辩论几乎是一个里程碑,水平非常高,出现了很多新的气象,使我比较感动的就是速度慢下来了,速度慢下来了是伟大的胜利。过去的辩论太快,说话的速度呀、音节呀太快,完全是在吵架(笑声、掌声)。今天终于把速度稍微慢了下来一点,伟大的胜利(笑声、掌声)。今天也比较温柔,不是那么剑拔弩张,不是那么脸红脖子粗,温柔也是伟大的胜利(笑声、掌声)。其实最最好的一点是今天终于有了幽默(掌声)。过去的辩论最最缺乏的是儒雅的幽默,而这场我刚才统计了,大概笑了13次(笑声),不是鼓掌了13次,是笑了13次,伟大的胜利(笑声、掌声)。而且今天有很多现场的机智,我觉得真的很了不起,这辩论辩论嘛,就不能完全照着稿子来,就得很机智,抓现场,抓那种突发的火花,今天终于抓到了,所以我说今天这场很精彩,达到了新的高度,是一个新的里程碑。
而且今天这一场是很偶然的两种风格的辩论,香港中文大学的正方很像过去大陆常有的一种辩论风格,东吴大学的反方完全是另外一种风格,这两种风格打架,好看(笑声)。所以我觉得这很不简单,我们终于有一个机会让两种不同风格的人来打,这个好,很精彩,是出火花的。刚才坐在那儿我就想,如果反方都换成女的可能更好(笑声),正方都换成男的可能更好,或者他们调个儿可能更好。
我觉得今天正方的优点也不少,因为我刚才稍微进来的早一些我听见底下的评论,我觉得正方应该得到很多鼓励。比如说他们破题破得比较准确,比较到位,这是他们的优点。而且善于抓现场,尤其数据,他们引用的数据非常少,但引用的非常巧妙。比如说男人的平均寿命就要比女人低,很有说服力,小渊惠三也很有说服力。比如说正方的一辩一上来就说男人很累,你们已经很累了,你们还要为女人来累吗?这说得非常机智。
他们有一个很显而易见的缺点是不脱稿,另外就是重复得比较厉害,好多话说好多遍,另外缺少战术,战术不够灵活机动,明明瞧着那个老三比较难斗吧,还非打他(笑声、掌声)。
反方的优点,刚才我已经说了全盘的优点,其中有很多优点都是反方的(笑声)。反方的一辩一上来就拿出一张表,那个表很厉害(笑声),另外反方的几个辩手比较均匀,比较好。当然他们最大的优点是幽默,尤其是老三(笑声)。但他们也有一些缺点,有一些很容易想到的理由不太敢说,比如说女人更累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女人要生育,这个不敢说。比如说论据得比较狭隘,女人更累,是因为她要赶男人,所以这个就更累,被赶的那个不会感到很累,你本来就落后,你还要去赶人家,这就显得更累。
但是我听了今天双方辩论,还是有很多感受,我把自己的感受总结为三条,我和大家交流一下,或许对辩论的双方或者对我们在座的嘉宾都会有一些用。不论男的、女的在这个现代都特别累。我记得我曾经看过一本书,它说:近代人5分钟的思想够原始人或者野蛮人想一年的。因为人类在生理上50万年没有什么变化,生物的进步很小。但是人类劳心的事、劳力的事一年比一年增加,尤其是现代,所以就变成了疾病的来源,就变成了人生的不幸,不管是男人或者是女人都特别累。所以我们听了今天这个辩论,我们的头一个印象就是说,要想办法由这个累里面走出来。既然我们知道,由于时代的变化、时代的进步,使得我们人类很累了,我们就要找出一种摆脱这个累的心态、思想,就是要使自己恨不得能终身愿意在森林里,脚踏着树枝,听着清风吹着树叶微微的响,闻着松叶、松枝的香味,所见所闻不出青松白雪之外,自己可以满足了。我们要找一些使自己能够平和的东西,这是第一个结论。第二个结论就是,在听过今天的辩论后,我们仍然要加强自己的信念,就是我们大家不管是男人、女人,用东吴大学的说法是男生女生(笑声),依然要为妇女的解放,要为男女的不平等的打破而努力奋斗,还是要为解放妇女而大声的疾呼,社会上还是存在很多压迫妇女、虐待妇女、瞧不起妇女的各种现象,包括非常丑恶的现象!我们还是要非常崇拜宋庆龄、崇拜居里夫人、崇拜冰心先生、崇拜丁玲先生,崇拜这些伟大的妇女的解放先驱,要沿着她们的脚步走下去,替广大的妇女大声疾呼:争取男女平等。这个任务远远没有结束,就刚才那个数字表就可以看出来,远远没有结束。所以显而易见的第三个结论就是男人也要下厨房(笑声、掌声),当然我们也要听从正方同学的劝告,男人为什么不能哭,男人也可以哭。今天我们的收益很大,由双方的机智当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题外的感想。正方:人格塑造重于智力培养
人格是人存在于社会的最重要因素。拥有健全人格可以使他迅速融入社会,并有机会施展他的才华。成功机会大增。
虽说智力培养也很重要,但以知识积累为主要标志的智力培养显然可以在时间上有所调整。启智早一点晚一点不影响成才,但人格塑造却不可以这样做!在孩子性格形成的过程中,如不进行合理的人格塑造,极有可能产生人间悲剧。有多少高智商的孩子因成绩优秀而一俊遮百丑,最后因种种人格缺陷造成工作能力低下或性格扭曲而被社会淘汰!有谁见过人格健全而智力开发失败而被废的人?
所以,人格塑造明显重于智力培养。
苏轼在《上刘侍读书》中写道:“今夫事之利害,计之得失,天下之能者,举知之而不能办。能办其小,而不能办其大,则气有所不足也。”苏轼所谓的“气”,就当是“气概”。非智不逮,非志不坚,非德不修,气概不足也。
当代青年学者王东华在研究中提出了“人的成长三棱锥说”。所谓“人的成长三棱锥说”,指人的成长是由以气概为高的由品德、意志和智力三点构成底面的三棱锥四要素所综合决定。从对人的成长的影响之大小来观照,智力、意志、品德和气概与人的成长的正相关越来越大,因此,在人的成长中,真正重要的不是其他,而是气概,气概是纲,纲举目张。
气概正是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品德、意志也属于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人的成长三棱锥说”,都得优先于智力发展。因此我支持正方,培养人格应当优先于智力开发。
反方!!
谁说智力培养不重要?三岁以前的早期教育是最重要的。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姆,通过对近千名婴儿长达20年的跟踪研究表明:若以17岁时的智力为100,8岁时进行开发,只能开发20%,4岁时进行开发却能达到50%,而更大的潜能开发在3岁以前。所以,美、日等发达国家已开始把生命最初3年儿童的发展,作为本国21世纪争雄世界的第一战略。
所以人生最初数年,对于智力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一旦错过这个时期,再进行教育已经为时过晚。
大家所熟知的“印度狼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据说印度狼孩子是生后不久,被狼携入狼窝的,吃狼奶,与狼群为伍而长大。因此,狼孩习惯于爬行,具有狼的一些特性。在狼孩回到人间以后,人们尽管花了数年的时间,教给她一切做人应该有的知识和能力,但是她的智力和生活习惯仍然变化不大。这说明,狼孩虽然回到人间,但是已经错过了宝贵的婴幼儿时间段,再进行智力开发,效果甚差。可见,对于婴幼儿的早期智力教育不可等闲视之,莫失良机。
所以我说,早期智力开发很重要。人的性格有些是无法改变的,有遗传因素,又有谁能改变这一与生俱来的因素呢?虽说环境可以改变,教育可以改变,但毕竟有他自己的性格底色!“哥们义气不是友谊”的辩论
实际上“哥们义气”与友谊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渴望友谊,需要友谊,但是千万不可误把“哥们义气”当作友谊。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友谊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真挚的情感,是一种高尚情操,友谊使你赢得朋友,获得帮助。当遇到困难和危险时,朋友会无私地帮助你;如果有了烦恼和苦闷时,朋友会耐心地倾听,并且为你寻找一种合适的方法摆脱它;当犯错误时,朋友会义无反顾地指出来,帮助你走出迷途。友谊是需要互相理解和帮助,也需要义气,但是这种义气是要讲原则的,是在维护正当利益基础上的,并不是我们所说的“哥们义气”。如果不辨是非地“为朋友两肋插刀”,甚至不顾后果,不负责任地迎合朋友的不正当需要,这不是真正的友谊,也够不上真正的义气。那只能是一种“哥们义气”。
“哥们义气”源于江湖义气,是以“私利”为目的,会为“哥们”私利而不分是非,不讲原则,更不顾及社会的准则。他们以“哥们”相称,以“义气”相标榜,为了自己和“哥们”的私利常常干出一些伤害他人,损害国家和集体利益的事情,有的甚至不惜坠入犯罪的深渊
应该认识到“哥们义气”是一种基于无知和盲从、情感无基础的冲动,是一种非理智的行为,是与现代文明社会极不相容的行为。特别是它还往往带有旧社会的行帮气息。对自己的“哥们”不惜混淆黑白是非,最终结果必然导致害人、害己、害社会。应怎样对待“哥们义气”
中国人向来都把义看得很重。儒家尊崇的“仁、义、礼、智、信”中的“义”就排在第十位。我们大学生中也有一些人喜欢互相之间称兄道第,醉心于哥们义气式的友谊,喜欢依照武侠小说中的那些“侠客”们“拜把式”的朋友关系,并认为这样的关系才是真正的朋友。,我们应怎样对待和处理呢,是值得认真思考和探索的。
什么是义气呢?从字面上讲,就是主持公道的意思。<<辞源>>解释为“刚正之气”。<<现代汉语词典>>则指由于私人关系面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
朋友之间要不要讲点“义气”呢?要!能不能讲“哥们义气”呢?不能。
人历史角度看,历史上对于讲义气、杀富济贫等英雄行为,也给予了热情的赞扬。朋友间的友谊也是同讲义气紧密联系的。大家都熟悉的古典小说<<水浒>>,写了梁山一百零八将的故事,可以说就是一部“义气传”。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也是历来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的故事。毋庸讳言,“义气”作为反映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道德观念,曾经成为劳动人民团结互助,反抗封建统治的重要精神纽带,在历史上是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的。但是,作为哥们义气来讲,它却是一种基于无知和盲从,情感无基础的冲动,是一种非理智的行为,是与现代文明社会极不相容的行为。特别是它还往往带有旧社会的行帮气息。你看,轰轰烈烈的梁山好汉起义不也就是在统治阶级使用种种手段包括“义气”在内的伦理道德观念腐蚀下冰消瓦解的吗?
人现实角度来看,现在有些社会青年把哥们义气当作友谊,你今天给我一盒烟,明天我请你吃顿饭,你早晨帮我教训了一个“冤家对头”晚上我就替你给“仇人”放血。象这些不讲原则,藐视法规,互相包庇,甚至成群结伙,违反校规校纪,受到党校处分的现象也不是个别。也还有一些大学生徘徊于哥们义气与坚持原则的两难之中,明明知道讲哥们义气去做是错的,但为了保持“友谊”而不得不帮助朋友“最终也导致自己陷入了错误的深渊而不能自拔。
另外,哥们义气往往也是以维护小团体利益为出发点,为了报恩或复仇,不惜牺牲和损害社会或他人的利益,对不是自己的”哥们"则不讲感情,不讲友谊,最终结果必然导致害人、害已、害社会。
我们提倡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反对哥们义气,希望我们的大学生能时刻反思自己的思想、行为,哪些属于真正的友谊,哪些属于哥们义气,更希望大学、能珍惜大学时光,不仅有形影相随的朋友,更有相知、相依、相进取的知已。要说讲什么是义气,我想应该先问问哪些出来混的。
因为一般在他们身上才能更多的体现出来,人人都在说不讲义气就别他妈的出来混。
书读得少,至今未能稍深点理解“义气”2字。
我自己认为“讲义气”也可以说成“够意思”,当然在讲义气这方面排在最前面的要数“钱”这个字了,往往一些哥们搞翻几乎都是在“钱”这个字上。其次就是x人。我不知道一些哥们怎么看义气,难道我一个兄弟叫我帮他去砍人,如果我不去的话难道就叫不讲义气?(当然要看情况来说,我为什么不劝劝他想下后果呢,可能有些兄弟会说 “妈的 出来混的 如果跟他这样说哪不就证明我没种了吗?”我在这里奉劝各位,既然你把他真正的当兄弟,我想你就应该为他多想些。把面子放在其次,不是有首歌叫《冲动的惩罚》吗,放眼看去,几个冲动的没有枪毙。)难道我有几次去玩没叫上兄弟们,那我就叫不讲义气?(首先我不说我有没原因,我想既然是真正的兄弟,为什么就要把兄弟情看得这么谈,为什么要为这么点小事而如此小题大作,我想没这个必要)。。。。难道非要像电视里面的那样就叫讲义气,够意思?我认为没哪个必要,因为哪都是些吃了没事做的人瞎想的东西。我兄弟倒是不少,可我仔细想了想,又有几个讲义气的,几个够意思的。不如你们自己也想想吧,真正的兄弟就不要为点小事闹翻了,因为你一生不会遇到几个真正的兄弟。
我现在来讲讲义气的好与坏,任何事物都有正反2面,义气也不例外,真正兄弟的义气会有正反2面,表面上的兄弟义气就要撇开说了,我想只有坏的一面,像这种就好象是人们所说的酒肉朋友,难道不是吗 ?有钱他妈的就是兄弟,没钱就不是。真正的兄弟义气好处就在于不管你有什么困难他们会尽全力帮你,坏的一面就是讲义气讲过头了,也就是所谓的冲动的惩罚。
总的来说呢,既然兄弟伙地关系好,就应该不谈义气2字,不如大家做知心的朋友不是更好吗?而朋友,不是江湖上的哥们义气,不是冲动的小团体主义,更不是不分对错只顾哥们的狭隘主义。大学,除了这能让人一生怀念的友情外,最诱人的也许就是爱情了吧。出双入对,花前月下,确是大学校园里一道别样的风景,只是,这里面不乏为情所困之人,而为此耽误了前途,后悔不已的也不在少数。大学,还是对我们人格素质和诚信的考验。考试,是对我们所学知识的考查,我们应该以一种正确的态度去对待它,胜不骄,败不馁,认真学习,刻苦复习,诚信考试,杜绝作弊、替考等不诚实的行为,大学,给我们提供了张扬个性、展现自我的舞台。大学中的班委、各类学生组织、学生会、社团,都为我们的发展提供的广阔的空间。在这里,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文艺、体育等特长,满足自己的摄影、游泳、写作等兴趣爱好,又可以锻炼自己的组织、管理以及与人相处、与人沟通等各方面的能力。但是,这些东西,又都像是玫瑰花,美丽中带着刺,如果处理不当,不仅收不到预想的效果,反而会给大学生活带来一些不愉快。在选择参与组织时,一定要目的明确,自己确实感兴趣,并能处理好课外活动与课程之间的协调关系,毕竟,学生要以学为主,兼顾其它。这个时代,提倡张扬个性,鼓励百花争鸣,但是作为一个学生,在张扬自己的个性时,一定要有这样一种全局意识,那就是要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大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去发展自我,只有这样,才是一名合格的、有素质的大学生,也才能无悔自己的大学生活。大学里最重要的,还是要学会一技之长,只有拥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才能在走向工作后增强自己的竞争力,才能更好的在自己的领域里创造更大的成绩,才能在万千的社会里说一声风景这边独好。作为学生,在学习时也要有所选择,全面发展固然是好,但是,一定要创造自己的招牌,一定要有特长,既能搜练古今,博采沉奥,又能精于一门,学有所长。Know something of everything before you know everything of something说的正是这个道理。一个人,要想博得别人的尊重,就要拥有高的综合素质,这包括坚定的信念,良好的人品,明确的是非观,还要有顾全大局的意识。总之,作为一名大学生,提高自己综合素质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一个人用自己全部的精力和心血去营造。沟通是一种艺术,也是生活的润滑剂。作为一名学生,要学会沟通,最重要的,要做好自己与老师以及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不用片面的思想去怀疑老师和家长的联系会影响自己在学校和在同学心中的形象,要客观的去想,只有让老师和家长多多联系,才能保定消息的畅通,才能让家长虽然人在外地,却能时刻知道自己孩子的动向和状况,才能少一分挂念和担心,多一分宽慰和安心。也才能让老师虽然人在学样,却能掌握学生的家庭背景,从而在做也一些决定的时候,能够充分考虑每一个人的特殊情况,从而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充分照顾到每一位同学,更利于班级的良好发展。大学是美好的,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又是短暂的,当我们逐一感受完大学里学业的沉重,朋友的感动,师生的深切,社团和组织的活跃,毕业一步步向我们走来,终于等到了钟响的那一刻,跨出校门时,我们被社会的强光照了一下眼。多少年辛苦学习,大概就是为了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只是现实不如意处不只一二,当前的就业形式确实严峻。大学生的就业难,已经是一个社会问题,国家新发布的法律中也有这么一条,到今年九月一号还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可以申请低保,这条消息,一方面让我们欣慰大学生有了一种新的保障,可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看到大学生就业的困难。希望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够以正确的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就业问题,努力加强专业素质,给自己合理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和岗位,将自己的就业和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和现在的大环境结合起来,实事求是,客观认识自我。我们也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找到如意的工作,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自我专长,作出更大的成绩。来到大学,就是来到一个新的舞台。满眼都是一个新字,但愿这新能给我们新的动力,新的开始,新的生活,新的景象,新的友情,新的心态;也愿这新能给我们新的面貌,新的品味,新的成绩,新的未来!
第五篇:辩论之路话风景
辩论之路话风景
风景一:“辩论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
1993年第一届国际大专辩论赛被人喻为“世纪之辩”,如果从“开国功臣”和“逻辑、理论、事实、价值”战略安排、以及影响范围的角度来说可以算得上“世纪之辩”,但从技术上、对抗性、辩位驾御性的角度来说并不能算“世纪之辩”。
首先,技术的应用。1990年的亚洲辩论赛(国际大专辩论赛的前身)中南京大学和台湾大学就已经能熟练地使用“反问技术”、“活用词句”、“避实就虚”等技巧了,只不过93年复旦发挥的好而已。
1、反问技术:如“倒想请问对方某某问题”。在大决赛的复旦与台大的八位辩手每一次发言都能进行提问,直到台大开始被迫回答问题时,台大的四位辩手就慢慢丧失了攻击性。因为这种技巧容易形成攻势,再加上对复旦赞扬的评论,所以在日后的比赛上也被大量运用,使辩论赛开始出现了重问轻答的现象。
2、“避实就虚”:如台大问复旦“第一个善的老师是谁?”复旦回答“我方某某辩手早已回答,对方是没听懂还是没听见呢?”(姜丰这句话后来被奉为经典,甚至被以后的辩手滥用)复旦用类似的话语回避了对方很多问题(作为当时最佳辩手的蒋昌建在自由辩论中的发言中近一半都没有正面回答问题),由于当时的影响力很大,许多评论将这一技巧都进行了赞扬,导致日后这一现象愈演愈烈。95年第二届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点评嘉宾杜维明都说“不能针锋相对是一缺陷”。这一点和上述的“重问轻答”现象使辩论赛越来越失去辩论赛最大的魅力——“驳斥”。
在这里我不得不说一下复旦对于“谁是第一个善的老师?”问题的答案,复旦的答案是“人人皆自私,人人皆不自私”。我不评价这句话作为答案是否正确,而是评价这句话的受众性。老实讲这句话的不是一听就能立即明白的,它具有很强的抽象性,我给我的学弟学妹解释了很长的时间,他们才明白。这点使以后的辩论赛过于理论化,为辩论赛的曲高和寡埋下伏笔(其实从一个侧面看,也可以说明现在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越来越差,甚至是文科类学生,但这也是目前社会的一种现状,辩论赛究竟要适应社会还是要社会适应辩论赛?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3、“活用词句”,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又很难的技巧。简单在于有现成的词句可以套用,但是难在于如何应用发挥上。99年的谭琦的“花招”和01年武汉大学的“场面效果”在不同方面为我们展现了这一技巧的作用。而且更多人可能会认为武汉大学在这方面做到了“宗师级别”。所以相比之下,复旦使用这一技巧并没有发挥其最大特色,原因在于手势、“反讽语气”、表情等因素共同构成的风格还不够突出,但它们还是在某种程度上为以后的辩论赛建立了方向,以后的队伍也使这种方向泛滥化,最典型的事例就是95年南京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关于“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道德”的辩论赛,尤其是香港中文大学在自由辩论的最后阶段过多的运用“词句”而脱离了实际内容产生了“喊口号的现象”如“一旦拥有别无所求”、“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等等,毫无实际意义,点评嘉宾江平评说到“我们觉得双方辞藻过于华丽,我们更希望听到一些朴素的、实际的内容。”
其次,辩位的驾御问题。如果仔细看过比赛的人就可以发现复旦四位辩手都很看重原准备好的稿件,但是台大除了一辩外,其他辩手都更注重临场发挥。虽然临场发挥使他们表现的不如复旦,但从长远来看台湾地区的辩手临场能力越来越强,在以后的比赛开始展现其“现场魅力”,如95年的林正疆、03年的黄执中,相比较而言他们比大陆学生更适合担任以总结为特色的四辩。以后的辩赛不管是国际的还是全国的、区域的,都会发现大陆选手在四辩
临场总结上效果欠佳,有不少辩手虽然做了努力,可还是不能让人满意,这也许和平常的训练有莫大的关系。这一点使普通观众和一些接触辩论不深的“辩手”认为一辩和四辩就是“背稿机器”——只要能上台将稿件流畅的背出来,其他的问题交给“应该是全队反应最好的二三辩”来解决就可以了。造成了一、四辩演讲还可以反应不怎么样的辩手来担当,除了辩位要求的发言,其他环节(自由辩论)基本上不说话的滑稽的辩论赛现象。这一点在全国高校内的比赛应该屡见不鲜。
没有看过1990年亚洲辩论赛之前,我一直认为90年代初辩手的说话方式就如93年复旦和台湾的辩手一样(可能是个人审美问题,我一直觉得复旦和台大的辩手在驾御稿件上能力并不强,主要是手势和语言的节奏感上还不够好),所以95年的南京大学和97年首都师范大学的辩手在驾御稿件方面的能力除了“背功”很强外,手势和语言的节奏感都差强人意。但看了1990年的亚洲辩论赛中台大一辩王文华的表现,才知道当初南京大学从一辩起就开始输了。不管从手势还是语言的节奏感、综合气质来看,放在现在辩论赛都是很强的,我个人认为除了99年西安交大的樊登外,到目前为止的国辩(包括全国、名校、海峡辩论赛),还没有出现比他更强的男一辩了。
小结:由于复旦的努力和表现,再加上当时社会的现状,共同造就了“狮城舌辩的辉煌现象”——“辩论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这是“英雄造时势”,更是“时势造英雄”。正是因为这种“万人空巷”的辉煌,让许多人看到更多的是“优点”,而忽视了“缺点”,导致辩论赛尤其是中国内地的风格过于语词的华丽和理论内容的抽象性,使形式和内容相互脱离分成了两部分,各自偏激发展。可以说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风景二:“建城容易守城难”
1995年第二届国际大专辩论赛应该说是在万众瞩目的情况下开赛了,南京大学的四朵金花应该说是在不输比赛的期待下“艰难的”完成了任务,但在某种“新鲜的期待下”却让人失望,因为看到的不过是93年复旦风格的翻版而已——过于夸奖93年复旦风格的负作用开始显露出来。反而是台湾辅仁大学的林正疆“新鲜”的让人眼前一亮:滔滔不绝的说话方式和深入浅出的逻辑能力让人知道原来辩论还可以这样,台湾辩论的训练方式尤其是临场能力的训练开始显露出它的魅力。至于大决赛谁输谁赢在网上还是有不同意见,甚至某些“关于功利的”猜测,这一点上我不予置评,因为辩论结果更多的是“主观感受”而非“客观存在”,只要没有明显的差距,谁都可以赢也都可以输。但是许多人并不完全了解辩论赛的评判的本质特点,这让很多人自己的“主观感受”自以为是的成为“客观存在”而替代他人的“主观感受”。
1997年第三届国际大专辩论赛,首都师范大学的败北让中国人失望,但我想说整个辩论赛让辩论人失望,因为辩论赛未能出现“更上一层楼”的现象。整体水平其实和93年第一届差不多,只不过在人们期待中显得那么“失望”。马来亚大学的立论方式、逻辑水平、辩论技巧倒是“出人意料”,让人意识到马来亚大学厉害:第一,马来亚大学抛弃了过多宣扬价值的战略方法,利用一辩说逻辑,二三辩说事实,四辩事实加逻辑的布局方式形成事实和逻辑强有力的攻守同盟,这一点让首都师范四辩单纯宣扬价值情感的演讲显得软弱无力。第二,马来亚利用敏感的“基督宗教”问题打击首都师范大学,使师范大学“束手无策”,这其实和1995年辅仁大学利用邓小平的政治话语打击新南威而士大学的方式一样让人觉得“可恶”,我猜测这也许是日后辩论赛要求不得利用宗教和政治的原因吧。
正是因为97年的辩论赛整体的“失望”终于让所有辩论人都认识到——国际大专辩论赛已经到了“不破不立”的阶段。不过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首都师范大学二辩王雁宏的表现,她的反应加上女生特有反讽语气、表情形成的特有风格其实是可以让女辩手借鉴的。不过由于97年的“失望”让大家忽略了对首都师范大学优点的总结。人们往往愿意总结胜
利者的成功和失败者的缺点,虽然无可厚非,但也有失偏颇。
风景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1999年世纪末的最后一场国际大专辩论赛(第四届),在主办方“世纪绝辩”的目标下,无论从主席、辩手、评委、点评、赛制等只要关于辩论的因素都进行了“绝妙”的设置,甚至还有当时中国最火的“晚会歌手”谢晓东唱大赛歌曲。让辩论赛整体实力“更上不止一层楼”,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1999年的辩论赛真的算得上是“世纪‘绝’辩”——目前无论哪届辩论赛都没有超过,如果还是目前这种辩论表现的话,真的是要“‘绝’后”了。
1999年西安交大的表现真的算得上是“完美”了,根据网络调查得出最强辩论队伍西安交大的支持率最高,如果非要说缺点的话,自由人谭琪的普通话不够标准,不过这也梢显“吹毛求疵”之嫌。网上和相关书籍对西安交大的表现都做了评价,在这里我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看西安交大的:
1、一辩谈稿而非背稿。樊登是我最为推崇的一辩,无论从对稿件的驾御能力还是从反应能力来说,都可以说的上是国辩史上第一一辩(不过据说98年全国辩论赛西安交大的女一辩也很强,但可惜的是我没有看过98年西安交大的比赛,深表遗憾)。樊登一改人们心中一辩背稿的形象,充分利用身体语言和节奏感很强的说话方式展现出侃侃而谈的一辩形象,所以我评价樊登一直用“谈稿”这个词语——他的表现使我的学弟学妹误以为他是在现场临时说的稿件,可见其驾御稿件的能力之强。如果你是一辩或是你有兴趣培养一辩,不管男生女生都可借鉴樊登的语言的节奏感,我的一位学弟做一辩,水平一般(60/70分的样子,满分100),但为了能打全省比赛对樊登进行了“超级模仿秀活动”(以背诵樊登99年国辩上的三场稿件为基础,对他的手势、语言节奏进行了全方位模仿),最后得分90分以上(他在休闲广场进行一辩立论活动,我们让路人给他打分,这也是我对辩手训练心理素质的手段,效果非常不错)。在这里尤其要称赞99年西安交大写立论稿件的水平,他们舍弃很多程式化的用语如“根据XXX定义、我方的定义是来源于XX、我方的理由有X点”,他们会利用描述的方式来进行定义如经常先说一个事例先来确定立场,再说明定义,好像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关键概念的解释(我建议大家可以将他们的稿件和其他学校的稿件进行比较)。总之,表现形式的“谈”和非说教化、非程式化的立论内容有机的结合使一辩一开始就占有优势,但很遗憾的是这一特点除了2000全国大专辩论赛外,西安交大再没有体现出来。
2、重视辩论中的驳斥,充分展现辩论魅力。如果我们经常将自己放回一个普通观众的角色而非辩手来看辩论的话,我们可以发现自身的很多问题。作为普通观众而言其实并不期待什么“高级的理论”,更多期待的是双方辩手的针锋相对:一方提出一个问题,另一方能正面解决掉,解决的越精彩越好,然后一方针对另一方的回答再一次进行正面的驳斥。很不喜欢双方彼此自说自话,互不理睬。西安交大当时这点上作的非常好,他们不怎么提问题而是更倾向于解决问题,99年最佳辩手路一鸣就往往能正面解决对方问题突破对方底线,如“半决赛中的停主一方单看另一方”、“决赛中对方二辩美不美的问题、杨柳问题”等,让人叹为观止,我认为他能成为当时的最佳辩手和历年来最佳辩手中最让人欣赏的一位(网络投票得出的结论和黄执中眼中“很可怕的人”)主要归功于他的正面驳斥能力,而非总结陈词(他的总结只不过有种锦上添花的感觉而不象林正疆、黄执中那种力挽狂澜的感觉,当然他稿件内容的不空洞的优美和归纳能力也不可否认)。其实在我看来辩论中有两种攻击方式,一种是显性攻击——就是直接提问,这种方式比较容易形成攻势而且有转移阵地的作用,但不容易获得场上效果;另一种是隐性攻击——就是驳斥对方问题问题,这种方式反驳的越精彩越有场上效果越有回击力度,但是这种方式需要有强大的辩论实力作保障,因为无论何种辩手都不可能每一次发言都让人拍手称快(西安交大正是因为每个人都很强,相互配合才形成了以反驳为攻击手段、气势如虹的现象)。
小结:1999年西安交大克服了以前辩论赛的很多毛病,重视了各个辩位的发挥;做到了“人尽其位”的效果;善于将形式和内容巧妙结合,使内容不过于艰涩,使形式不过于做作。虽然总结陈词的环节进行了改良,还是未能完全展示临场魅力,但瑕不掩瑜,尤其是在整体光芒的照耀下,这“瑕”也不那么明显了(不过这还是为以后的辩论赛尤其是全国的比赛,四辩模式化的总结埋下伏笔,使人们期待四辩的发挥但又失望。尤其是2002年全国辩论赛表现最为明显,千篇一律的四辩模式,只有水平高低而无任何新鲜度。)总之,1999年西安交大确实造就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辉煌。
风景四:“语不惊人死不休”
2001年第六届国际大专辩论赛武汉大学一路过关斩将虽败尤荣,因为他们的风格可谓激情洋溢,他们的风格比任何国辩队伍更能吸引“现在的”大学生去模仿、借鉴。
1、武汉大学的风格,我评价为“花辩”(这可能和一些人的观点是有冲突的,我是立足于他们的语言风格的来评价的)。其实从带队老师赵林的观点来看:他更欣赏99年西安交大的郭与宽的“俏皮话”,我估计这是他们改变了2000年全国辩论赛时的风格的原因吧!他们总结了历年来辩论赛的特点,克服了运用经典语词过于形式化的缺点。他们运用语词自然,不带有生搬硬套的感觉,形成了如评委许廷芳所说的“咄咄逼人、刚强勇猛”的风格。我估计他们也雄心壮志,准备开创另一种辩论风格——“欲与天公试比高”吧!不过他们也确实做地很不错,我曾经让大一新生连续看99年西安交大和01年武汉大学的比赛,所有人都更喜欢武汉大学的风格,认为比西安交大更强。(他们告诉我,西安交大的许多话他们都听不懂,就如最著名的“杨柳之辩”,他们都不知道观众为什么鼓掌——当时我就无语。这也侧面反应现在学生思维能力不够深)
2、武汉大学是我看比赛以来将比赛题目拉下来打最成功的队伍。众所周知2007年前的国际、全国、海峡的题目基本上是价值性命题,比较“形而上学”,有点曲高和寡之感,尤其有些题目一般人是看不懂的如2002年全国辩论赛的决赛题“正其义,应不应谋其利”。但是武汉大学利用事例将一个比较抽象的题目变成一个个鲜活、具体的问题(我叫这种方式为“将题目拉下来打”,这一点可以克服价值性题目过于形而上学),形成了雅俗共赏、寓教娱乐的辩论赛,这一点真是很不错,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半决赛“以成败论英雄是否可取”——这种方式我认为最能向一般大众普及辩论赛。(而大决赛只是充分展示了武汉大学的语词魅力,未能寓教娱乐相结合,不过这也不能怪他们,而是由于决赛题目“金钱是否是万恶之源”造成的。——我见过的最差的决赛题目)
3、我认为武汉大学的缺点就是一辩显得有些弱了;四辩的稿件还是过于宣传价值化了。
4、新加坡竟然不受1999年A、B分组这种赛制的影响,一如既往贯彻原先混合比赛的方式,这样使辩论赛整体水平下滑,除了大陆代表队和马来亚大学外,没有任何让人期待的强强比赛。
风景五:“万绿从中一点红”
2003年第六届国家大专辩论赛也是国际大专辩论赛10周岁生日,本来很期待CCTV有更大的举动,但除了赛制改革外,没有其他任何举动,而且找了冠名单位——可推测CCTV已经开始没有独立支持辩论赛的经费了,是不是说明收视率开始下划了呢?
1,本次比赛黄执中异军突起,让人又了解另一种的四辩风格:利用了演讲技巧、说话方式,自然亲近感人的风格区别于以往刻板僵硬的风格。而且03年的黄执中在自己陈词中总是有新颖动人的观点,往往能打动人们僵化的内心如海峡中关于环保、大学生创业,国辩中广告、科技等等观点,反而在03年国辩大决赛中顶多体现了他陈词感人的魅力,但没有“一下子、出人意料的、新颖的观点”。
2,中山大学的马薇薇改变了2002年的辩论风格,利用了女生哀怨、委屈、可爱等等特点形成了“温柔一刀”的独特风格,这一点让人欣赏。可以看出全国大专辩论赛之后的冠军队伍经过大型比赛的洗涤和又一年的准备,可以变得更成熟、稳健,形成让人“意外”的辩论风格如武汉大学2000到2001年的转变和马薇薇2002年到2003年的转变。所以,我对2007年一次性举办完全国选拔,两三个月后再举行国际辩论赛的方式表示很大程度的怀疑(我猜测他们想节约成本)。
3,中山大学的四辩薛乐作为大陆辩手第一个在国际性的比赛中作出了临场总结的尝试,勇气可嘉,虽然还是未能树立成功典范。
4,驾宾提问的赛制成了此次比赛的另一大亮点,因为提问者是历届的最佳辩手,而回答方被要求不得回避问题要正面解决,使观众很期待双方的表现,尤其是对被提问的辩手正面回答的反应能力的期待,这也是2004全国大专辩论赛制沿用这一点的原因吧。
5,除了上述特点外,2003年还是体现了以往辩论赛的缺点。辩论赛开始出现了“颓败”的现象。
风景六:“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2005年第七届国际大专辩论赛新加坡方面在“重辩轻论”潮流的影响下终于改变了赛制,在决赛题目方面也尝试利用了社会热点问题“公众人物的隐私要不要保护”。
1、电子科技大学克服了在2004年全国大专辩论赛中所表现的玩弄语词、纯粹纠缠逻辑问题的缺点,也将题目拉下来打,结合现实事例,将寓教娱乐融入比赛,形成某种大众化的教育命题,“事实之辩”开始正式成型,其中最成功的例子是在2005年半决赛中与马来亚国家能源大学关于“善必有/未必有善报”的比赛。电子大的整体实力很强,在某个角度而言体现了“整体美”(配合、用语、手势等细节都比2004年全国辩论赛还要好——他们有一种“五个指头合在一起形成拳头”的感觉,将比赛更加精致化),但四位辩手个人风格不够鲜明,虽有细微差别感觉上四个人风格类似(四个人就永远像拳头而不会呈现其他手势变化)。但无论怎样,只要将电子科大在2004年全国辩论和2005年国际辩论的表现作一对比,都会从中学到很多如战术安排、问题设置、技巧运用等。(说一点无关痛痒的话,就是电子科技大在2004年全国辩论赛中每打一场比赛就换一套衣服让我很羡慕)
2、黄执中在“高位徘徊”的瓶径制约下,没有体现出更让人满意的表现,不过还是又一次获得了“最佳辩手”。(一般来说全场最佳辩手是所有比赛积分最高的,可是他只有两场比赛的积分竟然会比三场比赛的冠亚军辩手积分还高?!!)无论怎样,可见达成“高境界”(这个词可能很模糊,换个说话就是“一张嘴”会给人一种最佳辩手非他莫属的感觉)的辩手越来越少了。3、05年比赛是我见过评价最少的比赛,不是因为完美得无人评价,而是关注的人越来越少。尽管05年的比赛在主办方和各方辩手的努力下,可还是未能挽回辩论赛势弱的趋势,只能让人感叹一声“无可奈何花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