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怎样炼成的文字版 14爱恨两重天(写写帮推荐)

时间:2019-05-14 16:19: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孔子是怎样炼成的文字版 14爱恨两重天(写写帮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孔子是怎样炼成的文字版 14爱恨两重天(写写帮推荐)》。

第一篇:孔子是怎样炼成的文字版 14爱恨两重天(写写帮推荐)

孔子是怎样炼成的文字版

上讲讲到子张问孔子如何才能做到仁德,子张问仁。孔子回答了5个字‘恭宽信敏惠’。其实《论语》里还有5个字和这个很相似,这个字呢是子贡对老师的个性和气质的一个概括。子贡很聪明,有一天子禽问子贡一个问题,说我们老师周游列国到很多地方,到一个地方不久就对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这个地方的人物都很了解,他怎么能这么快就了解到这个地方的政治情况和风土人情呢?是他向别人打听的还是别人愿意主动来告诉他呢?子贡说,我们的老师有一种气质,有了这种气质别人都愿意和他交往愿意把心里话告诉他,愿意把真实情况告诉他。那孔子的这个气质是什么样的气质呢?是哪五个字?子贡说,是‘温良恭俭让’。温:为人很温和,不激烈,不尖锐,不尖刻,很温和。良:善良,它不仅仅是善良,它是指对万事万物有善意。就是我们在面对这个世界时,面对这个世界的人和物我们是不是有善意,这是良。恭:好理解,恭敬,恭敬心,敬畏心。俭:俭是什么?俭不能简单理解为生活节俭,俭是指做事有分寸感,那生活有分寸感就不奢靡浪费,所以我们也可理解为节俭。俭是对一切事物的一种什么?一种约束。比如前面有个恭,恭敬,恭敬好不好啊,恭敬很好,但恭敬过头了好不好呢?那就不好了。在《论语》里孔子讲到了足恭不好,就是过分的恭也不好。你在大街上碰到老师,你很恭敬老师,说老师好,打个招呼,很好;你走上前去跟老师握个手也很好,一般要等老师先伸手;然后你给老师鞠个躬也很好。但你说我要表现对老师足够的恭敬,那我趴在大街上就给他磕个头,那就不好了,为什么?过分了,老师会很尴尬。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在大街上那就很尴尬。所以呢做任何事情,哪怕是优点,哪怕是该做的正确的事,也得要有分寸感,在哲学上讲,这叫度。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这个俭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最后一个字是让,温良恭俭让的让,谦让。孔子有这五个字,所以孔子是个特别具有亲和力的人。我们常常讲某某人有亲和力,有时自己觉得自己是不是亲和力不够,对不对?那么你要想,为什么别人有亲和力我们自己亲和力就不够呢?我想我们看看这五个字,从这五个字着手。

孔子正是因为有温良恭俭让的气质所以别人都愿和他交往,那在不同场合下对不同人孔子又是如何表现出这种气质的呢?

比如说孔子走进朝廷的门时是小心而又恭敬甚至感觉到无地自容一样,为什么?小心谨慎,这是个严肃的场合,是一个需要我们表示恭敬的场合,不能太放肆,你可以在自己家里很随便很放肆,可在朋友聚会时也很随便,但如果你到人民大会堂去你就不能很随便,为什么?那是一个庄重严肃的场合,你的行为要和这个场合相适与和谐。所以一个人如果在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加拘束不是一个好事,有时要怎么样,要有适度拘束适度小心,甚至还有点什么?适度紧张,我跟我学生说,你们到外面应聘工作,不要在任何一个场合下对某个公司的应聘官总是侃侃而谈什么都不在乎,那未必是好事,人家不一定觉得你很能干。你参加各种比赛面对着评委,你不要觉得我不在乎什么都不怕,不一定是好事,你适度紧张适度拘谨,让别人感觉到你这人很老实,因为适度紧张和拘谨表明你对评委,对招聘的人是一种恭敬,有恭敬心的人一定怎么样,会拘谨的。所以孔子到了朝廷后就非常恭敬甚至感觉到有点无地自容的样子,他从来不站在门中间,进门进出时从来不踩门槛(砍,见),我们现在很多人老是讲风水,我这人从来没研究过风水但我对风水有我的理解,很多人以为风水就是这个东西摆在什么地方比较合适,这个门往哪个地方开比较合适,这个讲的当然有一定道理,但我想最重要的是什么?你人站在哪里比较合适?人心就是风水,一道大门大家进进出出,你站在门中间那你站的位置就不对,你风水就不对嘛,那样你总会碰碰撞撞。过马路时不按交通规则走,那你就是风水不对,你人的风水不对,所以我们说人的一举一动,站在什么地方走在什么地方那都是有道理的,文明的人在这方面一定是很讲究的,所以孔子不站在门中间也绝不踩门槛,经过国君座位时面色庄重脚步加快,趋;说话小心翼翼好像中气都不足一样,声音很小,谦恭。这是对你正在说话的对象的尊重,以及对你正要说的这个内容的谨慎,就使得你在那样的场合下不可能是侃侃而谈。有时孔子做外交出国访问,面色庄重,也是恭恭敬敬的,脚步紧张而又小心,走路时你感觉到他好像在循着一条看不见的线在走。那照这么讲孔子是不是时时都很紧张呢?那也不是,该放松时他又很放松,比方说献礼时他就满脸和悦,以私人身份去会见外国国君时也是很轻松,因为不是公事了该放松一点。在乡下。‘乡饮酒’在乡下饮酒时,孔子从来没有自己先站出来离开座位出门的,他要看这个饭桌上,酒桌上谁年纪最大,他先站起来孔子才站起来,他先出门走了离开孔子再离开,只要有年纪大的人在场他一定是陪到底,敬老嘛。

孔子通过待人接物的具体行为表现了他内心的修养和外在的气质,这使孔子具有一种特别的亲和力,那在面对不幸的人群和弱势群体时孔子又会怎样做呢?

《论语 子罕第九》里还有这样的记载‘见齐(资,其)衰(催,摔)者 冕衣裳者与瞽(古)者 见之 虽少(哨)必作 过之 必趋’孔子只要看到穿着丧服的人或者是穿着礼服带着礼帽的人或者是盲人,就这一类的,即使是他们很年轻,年纪比孔子小很多,但孔子也一定站起来,这些人只要在孔子身边经过,孔子一定赶紧站起来很恭敬的站在一边。为什么?穿丧服的家里有丧事,你要表示同情嘛;带礼帽穿礼服的人,那肯定刚刚祭祀完,也是一个很严肃的事嘛;盲人从你身边经过,盲人是弱势群体,你得要对他表示同情,所以这些人哪怕年轻很轻孔子也一定站起来,看着他们目送着他们过去。假如是这些人站在那个地方,孔子要从他们身边过,怎么样?‘必趋’,不是大踏步地走也不是漫不经心慢腾腾地走,趋,就是一个人在长辈面前,在上级的面前走路的那一种独特的走法,快步,节奏很快但又是小步走过去。这一切体现的是什么?孔子对他人的恭敬尊重,这就是一种气质啊。所以一个人我觉得最不好最招人厌的气质是什么?傲慢。孔子总是给人一个很好很和悦的脸色。胡适曾讲过一句话,最下流的一种举止就是给别人脸色看。这也是一种对人生有感悟之后所说出的话。我们中国古代的文化特别讲究这些东西,这就是人的一种修养。长期以后就形成了中国人一种独特的民族气质,任何一个有文化的民族都有它独特的气质,美国人有美国人的气质,英国人有英国人的气质,法国人有法国人的气质,日本人有日本人的气质,德国人有德国人的气质,我们中国人怎么样?当然要有我们中国人的气质,从孔子以后二千多年来中国人是什么气质?文质彬彬的君子气质,文质彬彬啊。这就是孔子本人的这样一种风范对我们整个民族的影响。那孔子对待弱势群体和不幸的人,内心总是充满了仁慈。《论语 卫灵公第十五》上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一个盲人乐师叫冕,来见孔子。古代盲人都有相,什么是相?就是引导盲人走路的,此时孔子在家里面这个师冕就进来了,有一个人搀着他就进来,自从这个师冕进到孔子的门孔子看见他以后,眼光就从来没离开过这个盲人,一路在指点着他,盲人走到台阶面前孔子马上提醒,前面是台阶小心一点;盲人走到坐席面前孔子说,座位到了你请坐下来;等盲人坐下来后周边的人全都坐下来了,孔子再告诉这个盲人,你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前面是谁,后面是谁。孔子让他对周围的环境有所了解,我刚才讲盲人总是有人搀扶着的,按说孔子不需要讲,不需要讲他为什么要讲?这就是出自一片仁慈的内心。那我们一般人讲,不需要你讲你讲不是啰嗦吗,我们要明白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为什么啰嗦,是因为他善良是因为他有太多的关心,牵挂和不放心。我们看到父母大多数都是啰嗦的,子女大多数都是厌烦啰嗦的,等到厌烦啰嗦的子女自己做了父母后怎么样,他又变得啰嗦了,为什么?这种啰嗦是出自于父母对子女的一种无限的关爱。论语的这一段记载你觉得孔子是挺啰嗦的,但你要从中感受到什么?感受到孔子对一个盲人博大的同情。论语上这一记载,我们说二千多年了,这一个场景历历在目,读到这一段你不能不感动,会读书不会读书我们说,就是你看看,你读到那些该感动的地方你还能不能感动,你还有没有被感动的能力。实际上我们说,当场就有孔子的一个学生被感动了,谁呢?子张。子张是一个在孔子学生里很大大咧咧的人物,很有才,志向也很大,但为人比较粗疏,他把孔子的这一幕一切都看在眼里,等师冕走后就问老师,说老师,你刚才这一举一动我都看着呢,你这样做是不是就是对待盲人正确的方式啊?孔子说,是啊,对待盲人我们就要这样关心他。

孔子有独特的亲和力,使跟他接触的人都有如沐春风之感,孔子的内心仁慈对不幸的人也充满了理解和同情,那除了对人有这样的情怀对待世间万物孔子又是怎样一种态度呢?

孔子不光是对人,对万物都是有爱心的。《论语 述而第七》里有这样的记载‘子钓而不纲 弋(义)不射宿(速,朽,秀)’孔子假如要吃鱼的话,怎么样?他用鱼竿钓从不用鱼网去围;他要射鸟,因为他不是要射箭嘛,古人学射箭要实习一下,要有一个移动的靶子吧,‘弋不射宿’他只射飞着的鸟绝不射晚上在鸟巢里安息的鸟,那你说这有区别吗?区别太大了,有时就是这样的区别看出一个人内心的高贵与否。想吃鱼为什么钓鱼,简单地说,钓鱼,首先他只钓一个两个,不会大面积捕杀,更重要的是钓鱼时,你给鱼一个选择的机会吗?愿者上钩,那网鱼是什么,给它选择的机会没有,没有,你要知道我们今天有很多人是怎样从水中把鱼弄上来的吗?钓鱼他没耐心效率不高,用网去打也效率不高,最好的办法,效率最高的办法是什么?用雷管用炸药去炸,一个雷管放下去一声闷响,所有鱼虾全部漂在水面上了,这是堕落啊,完全没有心灵的人才能下得了这样的手。这时你再来看看孔子对鱼的态度,我们说人类不可能不杀生,因为人是杂食动物总得要吃肉,不可能不杀生,但问题是杀生的方式及杀生的规模有没有必要,那你说射箭,射天上正在飞着的鸟和射在鸟巢里安息的鸟有什么区别?那同样嘛,飞着的鸟我射它,给它一个逃生的机会,鸟晚上在巢里安息了你拿箭去射它,你不给它逃生机会,趁它睡着了干这种事,而且还显出你这个用心尤其歹毒,你不光明正大,你偷偷摸摸嘛。所以行为的方式不仅能反映人的内心还能塑造人的心灵。好的方式能塑造一个好的心灵;恶劣的方式渐渐地会培养出一种恶劣的心灵。我很喜欢一个词叫慈悲,我觉得真是非常的好,为什么好呢?这两个字放在一起可以说互为因果,因为慈所以悲,因为悲呢又所以慈,因为我是仁慈的,所以我会为一切不幸的人而悲伤,因为我知道这个世道的悲凉,所以我的内心里充满对世界万物的仁慈,这个词特别好。孔子就是具备这样的一种慈悲心怀的圣人。我们看看孔子如何对待他自己家里一条死去的狗,现在很多人养宠物对狗也有很深的感情,我们看看孔子对他家的这条狗是什么感情。这条狗死了,孔子就跟他学生子贡说,你去把我这条狗安葬埋葬一下,我跟你说啊,马死了怎么安葬呢?用帷幔把马的尸体包裹起来埋葬;狗死了怎么安葬呢?用车盖,车子上面的那个伞盖把狗的尸体包起来埋葬。所以一般人家帷幔旧了破了为什么不扔,留着将来埋马,一般人家车盖破了旧了也不扔,留着将来埋狗。你看我们的古人啊,他对动物有感情的,我家里有马我就想着怎样给它准备后事啊,孔子讲到这个地方他很伤心,说端木赐啊,你看我很穷,现在家里面也没有车盖,所以不能按这个规矩来埋葬狗,怎么办呢?这样吧,你拿一床席子把狗好好包起来安葬它。在端木赐出门时孔子还专门叮嘱了一句,千万不要让狗的头直接埋在土里啊。你说端木赐这么大的人了,埋一只狗不会吗?还用得着你孔子这样反反复复去交代?在这样一种反反复复的交代里体现了孔子的什么呢?是孔子对这条狗的感情。刚才我讲了啰嗦之人必有仁慈之处,你有什么不耐烦。子贡说,我埋狗还不会埋吗,不要啰嗦了,我会了。不是这个意思啊,你千万不要把狗的头直接埋到土里,他一想到假如我不交代,万一子贡不在意把狗的头直接埋在土里了,当想到一个狗的头直接用土把它埋起来,那个鼻子里面,狗嘴巴里面眼睛里面全是土,孔子怎么样,他受不了啊。我们说为什么有的人心地纯善,就是因为他常常受不了,为什么有的人心地残忍,就是因为他常常受得了。什么叫文明?文明就是对很多东西受不了。什么叫野蛮?野蛮就是对很多东西都受得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就是软化,文化让我们的心灵软化。

孔子有大爱,对人对世间万物都充满了慈悲情怀,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慈眉善目的孔子,但孔子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他也有大恨也攻击过别人,这是怎么回事呢?

因为有所爱有所呵护,那他对他所爱的对象遭受伤害后肯定要奋起反抗。你爱你的孩子,你对伤害你孩子的人难道不恨吗?你对伤害你孩子的人不恨,难道能说明你对孩子的爱吗,所以这两者是一个分币的两面,有大爱之人一定有大恨。所以我们讲到孔子的爱一定要讲到他的恨。孔子常常是攻击别人的,孔子一生最讨厌的是什么样的人?就是老好人‘乡愿 德之贼也《论语 阳货第十七》’我们认为老好人多好啊,孔子说,老好人是道德的贼,是伤害道德最严重的人,因为他没有原则。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除了他泛爱众外同时他还仇恨一切不公道不人道的事,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让他成为圣人,孔子常常是攻击别人并且非常具有攻击性,甚至齐景公死了多年孔子还在说他坏话‘齐景公有马千驷 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论语 季氏第十六》’齐景公是很有财富,有四千匹马,可他死后老百姓找不出他一点的好处来。这不是说死人坏话吗。卫灵公对孔子够好了吧,周游列国大多数时间他都待在卫国,卫灵公一见到孔子就给了他6万斗俸禄,可卫灵公死后孔子讲卫灵公无道,齐景公有马他骂,卫灵公无道他也骂,孔子为什么怒呢?不是为自己,没有私仇,这是公仇。孔子的一个学生叫南宫敬叔,孔子曾通过他的帮忙让鲁昭公资助他到周去向老子求学,可南宫敬叔后来丢了官流亡国外,再回来时怎么样呢,载宝而朝,他的马车上装的全是金银财宝全是财产,干什么?贿赂。通过贿赂想恢复他以前的爵位,孔子怎么说的?像他这样贿赂倒不如早一点破产。再来看孔子是怎么骂学生的‘季氏富于周公 而求也为之聚敛 而附益之 子曰 非吾徒也 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 先进第十一》’冉求从此不再是我的学生了,你们都擂着战鼓向他进攻吧。你说冉求什么时候敢得罪孔子了,孔子之所以能回国还要沾冉求的光,还是冉求帮的忙,冉求也是对孔子忠心耿耿,也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学生,就是因为冉求帮季氏聚敛财产盘剥百姓所以孔子毫不犹豫地宣布开除他的学籍。冉求伤害的不是孔子,伤害的是人民是百姓是公道是正义,所以孔子绝不宽容,不但自己不宽容还号召其他弟子们都向他进攻,他骂人而且骂得很厉害,骂得最狠的是谁?宰我,宰我真是冤枉,就大白天睡了一下懒觉,也许是昨天晚上太用功了今天补一下觉,这也都有可能,但就是被孔子发现了,孔子怎么骂‘朽木不可雕也 粪土之墙不可杇(屋)也《论语 公冶长第五》’从孔子以后,历代老师骂学生这就是最常见的词了。今天我们可一般不敢骂学生朽木不可雕,家长要找你麻烦的,伤害他自尊心了。实际上有时人的自尊心还是必须要伤一下的,知耻而后勇,受刺激你可能才能够觉醒,教育有多种方式不那么简单。有个叫孺悲的人想到孔子这来向他求教,弟子们来汇报外面个叫孺悲的人想向你请教,孔子说,你告诉他我生病了。可这人刚出门孔子在里面拿着一把琴又是弹琴又是唱歌故意让外面的孺悲听见,你说这不是刺激人吗?那孺悲心里多难过啊,你老师生病了,可你在里面唱歌啊,就是明白地告诉你,我身体好好的但我就懒得教你。后来的孟子解释说,我懒得教你也就是在教你。我让你明白你还不配做我的学生,还差得远还得努力。

对伤害公德的事情孔子会严厉指责,对自己的学生孔子也会用骂的方式来进行教育,孔子不仅会骂人甚至还动手打过人,这是怎么回事?

实际上我们说《论语》这部书要仔细看的话就是一部骂人之书,一直在骂人,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这是不是骂人,不是骂一个人,我没有看到哪个人好德胜过好色,哪不是把所有人都骂了,骂尽天下好色人。‘吾未见刚者《论语 公冶长第五》’我没有看到刚强的人啊。那不是骂我们所有人都欲望太多不够刚强嘛。‘吾未见好学者’‘吾未见好仁者’等,所以论语这部书就是骂人啊,骂尽天下人。我说,孔子还不仅骂人还打人而且打的还是老人。孔子有个朋友,一辈子的朋友叫原壤,原壤这人一辈子确实是比较放荡不大约束自己,可能有点隐士风范,他母亲死了,孔子想,老朋友家老母亲死了就带着弟子们去吊唁,到了家一看怎么样?原壤根本就没按一般的丧葬之礼来安葬他母亲。孔子一看,这怎么办?我们帮他办吧,就带着弟子们帮他办丧事,孔子亲自帮原壤的母亲整治棺材,在棺材板上画画,原壤在干什么?在旁边唱歌,唱到最后特别高兴干脆跳到棺材板上唱,而且唱的还不是好听的歌,什么歌?说好听点是靡靡之音说不好听点就是黄色歌曲,你的粉脸真狐媚,你的小手真柔软啊,这哪像正派人唱的歌,所以孔子的弟子们特别生气,老师啊,这家伙太不像话了,我们不管了我们走。孔子说,我们不管他,他老母亲怎么办,看在死人的面子上帮他办了吧,孔子假装听不见,听见了怎么办,没办法,只好假装听不见假装没看见,我不看也不听帮你办完走,这一次够忍了。可到了晚年孔子从外国回来,原壤一直到老都没改变他的毛病还是那么狂放,一天孔子到他家去,原壤一屁股坐在地上两腿伸得老远,这是古人的一种傲慢的坐法,叫箕踞,像农民用的竹子编的簸箕那样的形状,这是一种很傲慢的很不恭敬的坐法,孔子一看真的很生气,孔子说,你这个人少年时不好好学习,壮年时无所作为,老了,这么一大把岁数你还不懂事,不懂事也就算了,你还不死,你就是个贼。孔子当时老了拄着拐杖,那原壤的腿不是伸得老远嘛,拿起拐杖就对他的小腿狠狠地就是一下,把你的狗腿给我缩回去,原壤此时也是一个老人啊。所以我们通过这些看到什么,看到的孔子的愤怒,孔子为什么愤怒,为道义愤怒。我们很多人老是说,修养到最高境界是不是就是心平气和啊,我告诉你,心平气和可能是一种境界但绝不是最高境界。面对世界上种种的丑恶你如果一点都不生气,难道能说明你道德高吗?只能说明你道德感麻木,只能说明你堕落。孔子直到老还在生气到老都心不平气不和,为什么?世上有那么多不平的人不平的事,既然有不平的人不平的事我们就不可能心平气和,面对不平之人和不平之事如果心平气和,说明什么?就是堕落,就是麻木。所以有一次子贡曾问老师,老师,君子也有所憎恶吗?孔子的回答是,有,君子当然有所憎恶‘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 里仁第四》’真正仁德的人能爱人,也要恨人,有爱有恨是正常人,有大爱有大恨那就有可能是圣人。这讲就讲到这,请听下讲。

第二篇:孔子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孔子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曹 靖(2010.12.2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给我们后人规划的一个粗略的人生坐标。现在我们细细品来,应该说对我们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下面我就从其中的四十而不惑浅谈一下我个人的一些感想,因为我现在已过了不惑的年龄,但远远没有达到孔子说的不惑的境界。那我该做些怎么样的一个努力呢?

孔子说他四十不惑,这里面有两层意思:

一、就是对自己的人生不再有疑惑,我知道我这辈子该干什么了。对自己的人生方向也不会再动摇了;

二、就是对这个世界上的林林总总,对这个世界上的光怪陆离都能够做出价值判断,判断他的是非、善恶、美丑。

我们每个人内心怎么样才能够真正不迷惑,这需要大智慧。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到四十岁时都能够做到不惑,现代社会充满了变数,四十岁的人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压力又非常大,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内心不迷惑呢?

四十岁的人生,经过了若干年的沧桑和磨砺,人会逐渐走向从容不迫、泰然自若的阶段。从前的莽撞可以被看成是幼稚;从前的浮躁可以被看成是无知;从前的执拗可以被看成是任性;从前的失望可以被看成是无奈……,就象是那湍急汹涌的河流突然遇到了宽广的河床,一下子就稳定下来,顺势流淌。人生走到了这个阶段,一切真的可以平静处之了。

面对想要的东西没有得到,这个时候可以泰然地说,我曾经努力过,千里马并不一定就会遇上伯乐。

面对物欲横流而无法彼及的生活,到这个时候会依然坚信: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物欲膨胀,贪念上升,人生之隐患。

面对他人的闲谈窃语、无事生绯,这个时候会听之任之,不做评判,随之而去。

面对别人的误解、猜疑、妒忌,这时也可以冷静地一笑道:己未为,又何虑之有?说白了,就是指即使外部世界给你许多不公正,打击,缺憾,你也能在一个坐标上迅速建立自己应有的位置。

我想我该好好的珍惜这不惑之年的美好时期,去真切感悟“四十不惑”的真谛,在心灵上建立起自信,行为上淡定而从容,这样的人生才会更加有意义!

最后祝愿在座的各位都能拥有一份这样的人生境界。

第三篇:孔子是怎样炼成的观后感

《孔子是怎样炼成的》观后感

石 洁

(2010.12.24)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政治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无论是孔子还是孔丘更或者是Confucius,可谓是家喻户晓了。当孔子穿梭于个个时代,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他不仅和儒学息息相关,在思想或者文化,甚至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在那个时代里丝毫没有被受到重视。这不是他的错,儒家思想终究适应不了春秋时期的统治阶级。那个时期,孔子被落寞在所难免。

但是,伟大的孔子似乎又印证了一句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孔子的儒学从春秋时期的应运而生到战国时期已经成为巍然大宗,再到秦朝,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让儒学遭受严重打击。西汉时期在逐渐复苏,到了汉武帝时期已然成为正统思想。从此以后一路繁荣确立了正统地位……

这一思想在孔子在孔子逝世千年之后,仍然为我们现在所用以德治国的思想所延续着。当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以德治国“这四个字的时候,标志了现时代对孔子儒家思想吸收借鉴。

孔子,我不仅仰慕他的学识,钦慕他的素养,更多的是佩服他那种经得起时间千年鞭策考验的志气和灵魂。孔子虽然生活清贫,却始终不动摇对学习的坚强意志。他用自己祖先的名声来不断勉励自己刻苦学习。在二十多岁时,他做过一个小史,管理仓库,这个官虽然很小,但他却做得非常认真,他用已学过的知识,把每一个帐目都计算得清清楚楚,而且还是个清廉正直的好官。

想想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难道不能从中学到点什么吗?党和人民信任我们,走出校门,来到农村,应当耐得住寂寞,扎根基层,用所学知识服务农村,将带动农村社会发展作为责任,作为义务,“村官”如同孔子做过的小吏一样,虽然不大,但同样要认真、细致、全身心的投入,不仅仅是要做清廉正直的好官,最重要的是要做百姓眼中最信赖、最贴心的致富带头人。农村是个广阔的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我或许还有点迷茫,有点紧张,但孔子却给了我一剂良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所谓能者为师。万不可认为自己大学生便不可一世,其实自己对于农村什么都不懂,我需要学的还很多,老党员、老干部、老前辈都是我学习请教的对象,就像臵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我坚信,在我村官的职业生涯里,我每天请教一点、学习一点、聚集一点,定能成为农村大舞台上的一小座山、一小片海。

第四篇:《孔子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孔子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余捷

(2010.12.24)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末期鲁国的思想家和教

育家。三岁丧父,17岁又丧母,但这并没有对孔子造成影响,反而更坚定了他对生活的信心。“乱世可以打击庸人,同样,豪杰之士也可以在打击中百炼成钢!”孔子就是在这样的乱世中的英雄豪杰。我非常佩服孔子的“志于学”,他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最终成就了自己,也铸造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

成长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必须经历的,而在这经历

过程中,总会留下很鲜明很深刻记忆的。相对于“人之初”时的平等,由于后天个人经历的不同,以及个人努力方向的不同,在成长过后的成人时期里,人和人就有了就有了千差万别的差异。

看圣人的成长过程,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历经磨难后

方能修成正果的道理,也可以让大人们学习到如何的教育子女才能引导子女走向最终的成功之路。可以说这本书是老少皆宜的书,每个阅读它的人,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需要汲取的养分,获益是最终的效果。

不同的生活,能鉴证不同的人生。正因为孔子对人生

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只有经历了,才会懂得生活的真谛,才会去为之而奋斗,才会有不同寻常的思想境界。一个

人的成长,与他生活的环境分不开。这本书展示了孔子的成长之路,我们可以用凡人的眼光来看孔子的成长经历,是经过许多的磨练,是经过不为人知的艰辛,一步一步走向成功之路。今天看圣人,让我们懂得怎样去掌握自己的人生。这本书,让我们从中学到只有能经得起磨难的考验,方能成大器。

孔子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到最终从心所欲,得之大成。这一路走来,孔子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并将此思想逐渐影响当时的君主,进而影响到中国千年文化。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仁”是儒学的中心思想,这一思想在孔子逝世千年之后,仍然为我们现在所用。当胡锦涛同志提出“以德治国“这四个字的时候,标志了现时代对孔子儒家思想吸收借鉴。

斗转星移,孔子已经离我们二千多年了。世界也已经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的中国人还需要孔子吗?今天的中国青年人还会对孔子“感冒”吗?虽然今天的中 国还称不上富国,但毕竟告别贫穷开始“小康”了;今天的中国人总算过上了太平日子,没有边患,没有战争也没有“运动”了。尤其是年轻的80后、90后们,他们几乎可以被称为“幸福的一代”:多数丰衣足食,少数锦衣玉食。他们还需要用孔子的仁爱之心、孝悌之心、忠恕之道来吃苦、受罪、忍辱吗?他们需要承担 “家国天下”的重任吗?另外,当今时代我们是更需要普世价值的阳光,还是更需要民族特色的儒家文化营养呢?

当然,我个人还是相信孔子和他的儒家学说的生命力的。富裕起来的中国人不能成为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的拜金主义者。《论语》中记录了孔子一句著名的话“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不仅为贫穷的中国人开出了“安贫乐道”的药方;同时也早为富裕的中国人提供了“富而好礼”的解 决之道。

第五篇:《孔子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孔子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子贡班:侯凯彬

孔子,他一生坚持理想,虽四处碰壁,却绝不放弃。经历艰苦卓绝的人生历程。他最终使自己从一个普通人成为圣人。成为万世师表,成了我们中华的民族信仰。

孔子,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中,是极受尊重和推崇的。他是中华的文化象征,是中华道德文化的核心。在漫长的万古长夜里,如果没有孔子,世界就不会有天亮。曾子曾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一个士不可以不弘扬刚毅。

孔子,他次次碰壁但终究以刚毅的心,重新组建伟大的理想。它承载着千年的梦,所以任重也,其道必为远之。他时刻把“仁”作为人的第一标准,到死还在想着仁爱,天下大同。孔老夫子的境界无人可比呀!

我们学习孔子,就让自己清楚,孔子是谁?他一生奉献在追逐真理的道路上。打击可以毁灭庸人,而豪杰之士,则会在打击中百炼成钢。一个人怕的不是没有能力,怕的是自己没有追逐理想的勇气。孔子做了乘田,他就好好干,手低,是脚踏实地干好本职工作,受人之禄,忠人之事。眼高,不看眼前的一切局限性,明白自己尚有更大的理想追求与抱负,这才是真的有理想。

一个人要看清楚自己的能力,无能力也罢,只看能否有自知之明,有主见。

孔老夫子教我们,为人要勤于思考。不思考则脑无用,缺少适度的坚守、淡泊:缺少弹性,也不能成为人才、成为完美的人,不是看你有什么物质,而是看你脑子里有没有智慧。男儿当自强,有什么、没什么,都是自己创造的。对,也是孔夫子教我们的道理。

孔子,他不仅属于春秋时代,他是千秋万代的楷模,人类的先师。

读《孔子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子路班:李佳艺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人,一生坚持理想,虽四处碰壁,却绝不放弃。经过艰苦卓绝的人生历程,他最终使自己从一个普通人,成为圣人,成为万世师表。这个人,就是孔子,我们的中华民族就是因为有了孔子,我们的历史和文化才能传承两千五百多年不中断,并且创造出辉煌的文化,创了儒家学派。

孔子十五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创立了儒家道德思想,有着一个非常大的心怀,孔子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对弟子也是有教无类,并且因材施教。他谦逊好学,一生为了复兴周礼,周游列国,从不怕别人嘲笑,把心都放在老百姓身上,孔子是我们中华民族道德信仰的文化核心,是全民族文化精神的象征,是我们这个民族道德文化的根本依据。

《孟子》中讲:“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他德牟天地,道贯古今,删述六经,垂涎万世。

天不降仲尼,万古如长夜。我们中华民族如果没有了孔子,就不会有这么光辉灿烂的历史。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能传承两千多年不衰败,这都是因为我们的中国有孔子。有这么多英雄志士,像岳飞、苏轼、文天祥,都有着一身的英雄豪气,忠孝持家。他们都是我们中国的脊梁,中国因为有他们而骄傲,我也为我时中国人而自豪!

下载孔子是怎样炼成的文字版 14爱恨两重天(写写帮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孔子是怎样炼成的文字版 14爱恨两重天(写写帮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孔子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读《孔子是怎样炼成的》有感王 珍(2010.12.24)人们常说,人人心中都有一个孔子。在春秋那个血与火的时代,人杰辈出,孔子更是在他73年的人生岁月中,以耀眼星空般的思想闻名于世,对后......

    最新精品作文:《孔子是怎样炼成的》观后感_800字作文

    《孔子是怎样炼成的》观后感_800字 孔子,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圣人,同时,他也是一个凡人,他有人的喜怒哀乐,也有人的七情六欲,所以在我们在看他的时候,要带着恭敬的心和平常的心这两......

    《孔子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优秀范文5篇)

    《孔子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孔子是怎样炼成的》读后......

    鲍鹏山《孔子是怎样炼成的》语录摘记

    鲍鹏山《孔子是怎样炼成的》语录摘记 1.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自我臻至善;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2.但孔子以后儒的概念发生变化了,这个变化怎么来的,儒从术士变成了六艺专......

    钢铁是怎样炼成读后感

    钢铁是怎样炼成读后感范文 篇1这几天,我终于“啃”下了一本外国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的作者是奥斯特洛夫斯基。这一本书不知激励过多少热血青年创造生命的价值,帮助过多......

    钢铁是怎样炼成读后感

    钢铁是怎样炼成读后感 钢铁是怎样炼成读后感1 今天,我有幸读完了前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写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被保尔那钢铁般的顽强意志深深震撼了。保尔出身......

    《钢铁是怎样炼成》读后感(大全)

    《钢铁是怎样炼成》读后感1在暑假里,我又重新读了一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写的,这本著作以作者自身经历为蓝本,以俄国十......

    物业管理是怎样炼成的

    《物业管理是怎样炼成的》观后感 本周公司组织我们全体员工观看了《物业管理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介绍物业管理知识的情景式电视剧。本片由八集构成,成功地刻画出以甄琴、艾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