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征》观后感800字
《长征》观后感800字
发扬那顽强的拼搏精神,从现在起努力学习,为我们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长征》观后感800字范文,欢迎阅读。
《长征》观后感800字一:
今天下午,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观看了《我的长征》这部电影。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一个名叫王瑞,小名叫瑞伢子的孩子从一个少年变为一个优秀的红军战士的故事。
在这个影片中,我最难忘的镜头是敌军的飞机在红军过湘江时对战士们的狂轰乱炸。一枚枚炸弹投入水中,溅起的水花有几丈高。一枚枚炸弹射在房屋上,房子一座接一座地轰然倒塌。残存的几面颓墙上,挂着几十个伤员,他们浑身是血,衣服已经如乞丐服般破烂不堪。看得我毛骨悚然。
在飞夺泸定桥时,红军们一边在十几根铁索上艰难地攀爬,一边机警地躲避着对面的敌人的枪林弹雨,随时就可能降临的危险让人不寒而栗。不好!王瑞的姐夫在攀爬中被敌人的子弹射中了,但他双手紧握着铁索,看起来好像摇摇欲坠,我害怕地闭上了眼睛,不敢再看下去。
结果,王瑞的好几位亲人和几名胜似亲人的战友,都在长征途中牺牲了。
正是在长征途中的耳濡目染,才使得王瑞成长为了一名优秀的红军战士。中国解放后,每当回忆起长征,王瑞的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落,他是百感交集啊。
看完后,我的内心翻江倒海,久久不能平静。
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克服了千难万险,最终取得了胜利。我不由得想起了我平时的所作所为。学习的时候,一遇到困难我首先就想到了退缩,而不是想办法克服。一遇到挫折,我就抱怨,有时候甚至一蹶不振。
今天看了《长征》的电影我明白了,与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血泪史相比,我们现在遇到的挫折又算什么?我决心,从今往后,我要学习红军战士知难而进,坚持不懈的精神,学习他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大无畏精神,做一个勇敢而坚韧的新少年。
而且,通过看这部电影,我也知道了如今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我们要拿出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学习,长大后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感恩并回报给予我们幸福生活的先辈们,英雄们!
我的脑海中又浮现出了《长征》中的镜头,我的耳边又响起了毛主席的诗句: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
《长征》观后感800字二:
雪皑皑,夜茫茫。高原寒,炊断粮……多么艰苦的生活啊!可红军战士们野菜充饥志越坚,革命理想高于天。是啊,红军长征的丰功伟绩是千古唯独,万世无双的,红军长征的壮烈和坚韧是惊天地、泣鬼神、是人神共仰的,红军长征的艰难困苦是凡人难以想象、难以理解的,红军长征的精神是举世齐颂、万国同歌、亿民共赞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展示了中国工农红军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无坚不摧的伟大天兵神威,翻开了中国共产党从艰苦走向胜利,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新一页,宣告了赶走日本帝国主义、推翻蒋家王朝,中华民族不是东亚病夫,而是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东方之子。
在看《长征》影片时,我高兴、我悲戚、我感动、我流泪。看到那湘江激战、那四渡赤水、那抢渡乌江、那飞夺泸定、那爬雪山、过草地、攻克腊子口,以及马蹄声急,见到那一个个倒下去的革命先烈,使我一次次流下了热泪,那十盼红军的旋律在我耳边不时回环,那千万红军的身影不时在我脑中呈现,那前赴后继、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无时不在我心中回荡着。记得毛泽东曾说过:“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足见长征意义的重大,足见长征人的坚韧与顽强。
忘不了长征中的成功的笑声,忘不了长征中失败后的志气;忘不了在成功与失败背后的一滴滴鲜血。
通过观看长征影片,使我受了一次深刻地革命传统教育,我一定要学习红军战士不怕艰难困苦、坚韧不拔的精神,用长征的精神激励我努力学习,长大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材。《长征》观后感800字三:
影片分上、下两集,向观众展示了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战略大转移的历史场景。影片宏伟壮观,深入地再现了红军当年长征所遇到的种种内在和外在的艰难险阻,用史诗笔触全景刻画了湘江之战,四渡赤水、强渡乌江,巧渡金沙江,穿越雪山夹金山,穿越茫茫千里大草原等红军战士长途中历经的几次较大的战役和险境。讴歌了红军战士勇于挑战自我极限,敢于战胜恶劣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影片真实再现了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壮举。让我在深刻了解中国历史的同时,心灵也受到了冲击和震撼,更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特有的坚强不屈、坚韧不拔的精神。
1934年,蒋介石对红军中央苏区进行了五次疯狂地大围剿,在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进行了战略性转移,从而开始了震惊中外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在长征的艰难路程中,经历了飞夺泸定桥、湘江战役、强渡乌江、四渡赤水等战役,但是让我感触最深地还是在那艰苦环境下,没有食物、没有交通工具、物资极度缺乏、恶劣的自然环境再加上国民党部队的拦截追击,有多少红军战士牺牲在战场上;有多少舍生忘死的感人事迹;更有多少爱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可是工农红军们毅然表现出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令人无比敬佩!
看,无论是爬雪山还是过草地,无论是大渡河还是金沙江,无论蒋介石的部队有多么地精锐和残忍,都无法阻挡红军前进的步伐!更无法阻挡伟大中国共产党的复兴之路!
长征不仅是一段光荣的历史,更是一种坚强的精神,它深深地感动着我们这一代人。让我们记住那段历史、发扬那顽强的拼搏精神,从现在起努力学习,为我们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抗战电影《长征》观后感800字
抗战电影《长征》观后感800字
由八一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宁海强执导,著名编剧赵冬苓、赵宁宇编剧,罗礼贤担任动作指导的战争动作电影《勇士》目前正在全国热映,诚挚献礼长征胜利80周年。欢迎阅读本文,更多优质内容,欢迎关注网。
抗战电影《长征》观后感800字
当我们品尝着麦当劳、肯德基的美味时,是否想起过红军长征时吃得草根、树皮?当我们吹着空调、看着大彩电时,是否想起过红军长征时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辛?当我们追逐着名牌服饰和时尚文具时,是否记起过红军长征时打着补丁的旧军衣?是什么精神激励着红军战士翻过了18座山,渡过了24条河,经过了11个省份,行程二万五千里。我在思考着,也在寻找着……
追寻着长征的足迹,我开始寻找:在夹金山上,望着直插云霄的高山和看不到尽头的沼泽、荒滩,我仿佛看到了红军战士坚定的革命信念和顽强的革命意志,正是这种精神,指引着他们勇往直前;在金沙江畔,在大渡河边,望着滔滔不绝的江水和敌人坚固的壕沟工事,我仿佛看到了红军战士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坚强品质,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他们谱写了一曲气贯长虹的英雄凯歌。
长征犹如一座丰碑,光辉地刻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史册中;长征犹如一面旗帜,永远飘扬在中华人民的心中。长征精神鼓舞革命战士取得了最后的胜利,长征精神鞭策着中华儿女永远奋勇向前。看,体育健儿弘扬长征精神,在运动场上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神舟”科研团队传承长征精神,克服千难万险,勇攀科学高峰,实现了飞天梦想;听,全国人民发扬长征精神,在各行各业中展露锋芒,让国歌声在世界各地唱响;在各种国际会议上,中国领导人不卑不亢,他们的演讲激情昂扬。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一定要接过长征的火炬,让伟大的长征精神代代相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谱写出更加壮丽的诗篇!抗战电影《长征》观后感800字
今天,我们观看了一部历史影片《我的长征》。这部影片是从一个小主人公的角度来来讲述他眼中的长征。里面讲述了中国工农红军抗战英雄浴血奋战的故事。在观看这部影片时,我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息。
日军来侵略时,士兵们奋不顾身,勇往直前。可是,面前的景象却令人心痛:士兵们冒着枪林弹雨打敌人,四周血流成河,血花四溅,惨不忍睹。我想,只要是有点良知的中国人,肯定会替这些牺牲的战士而感到惋惜。看到这些景象,勾起我心中思绪一片:我想到了五星红旗,想到了红领巾。它们都是用战士们的鲜血染红的,我们应该珍惜它们。当我看到瑞伢子把上次停电用剩的蜡烛头包好时,我被他这种节约的精神感动了。现在,有哪些人会懂得珍惜,会把用剩的东西包好?我想应该不会有了吧。即使有,也很少吧。可是我们不能忘了,现在我们的幸福生活正是靠他们这样一点一点的节约,英勇奋战而创造的。如果没有他们,也就没有繁荣昌盛的今天!他们的这种行为令人敬佩,值得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学习。长征途中,能和自己的战友一起抗战,是快乐的;当你的亲人相继牺牲时,是痛苦的。正如影片开头那一位老人所说:“长征,是我一生当中最快乐的时光,也是我最痛苦的时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基本上都是饿肚子的。有时,一把炒黄豆都能分五六个人呢。如果能象我们现在每天都能吃饱喝足,那他们打起仗来肯定会更加英勇。现在,我们每天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有可口的饭菜。每天都睡在温暖的被窝里。看看过去,想想现在,我们简直就处在人间仙境了。如果我们每天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那他们就可以含笑九泉了。当红军遇到土匪时,他们用一片赤诚来对待他们,最终使他们被感化了,他们在一起载歌载舞。我们也应该用一片赤诚之心来对待周围的每一个人。
红军们,你们永远是我心中的一颗“星”!抗战电影《长征》观后感800字
由八一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宁海强执导的战争动作电影《勇士》目前正在全国热映,诚挚献礼长征胜利80周年。影片由李东学、于小伟、聂远、宋佳伦等人出演。《勇士》以全新创作理念和拍摄技术,还原了红军长征途中强渡大渡河以及飞夺泸定桥两大经典战役,将几代人少时的课本记忆重现大银幕。作为主旋律影片的突破之作,上映8天以来,《勇士》更以不足百分之十的排片,获得近2500万票房的好成绩,收获观众的认可和口碑。近日,导演宁海强亦携《勇士》重回解放军艺术学院,与母校师生分享电影的幕后故事。
导演宁海强重回自己的母校解放军艺术学院,与母校师生们共同分享电影《勇士》。宁海强导演发言说:“感谢解放军艺术学院的培养,我始终怀揣着敬仰的心情在坚持我的战争片创作,也是这样的态度让我克服了重重困难,在长征胜利80周年的今天如期呈现出这部作品。长征路上的所有人都是勇士,而我更希望传承的是这种红军勇士精神。”
当问及拍摄电影《勇士》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导演宁海强亦诚挚分享:“如何让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再次吸引观众,身临其境的代入感是最大的考量,这就需要现代的工业技术的加持,以及以人为本的故事体现。”宁海强导演认为,优秀的战争动作片不应该只有火光四射的战争场面,观众要看到最打动人的人性。随即他更与母校师生们探讨剧本创作时的心得:“在创作的时候要注入人性的宣泄,不能一味专注大格局。只有把人物阐释清楚了,才会有情感力量。”这也是《勇士》中红色特攻队人人性格分明,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
看过影片的同学这样评价:“没有以往观看主旋律电影的审美疲劳,完全跟随人物进入了那段伟大的历史。我能感受到导演心中创作的火热。”
第三篇:电影我的长征观后感800字
电影《我的长征》观后感
长征,一个全中国人民都无比熟悉的词,以其悲壮,以其艰苦,以其意义非凡,深深地烙印在了这个民族的灵魂深处。长征,一个军事史上的奇迹,一个用意志碰撞残酷现实的壮美的史诗。而《我的长征》这部电影,从一位红军小兵——现在已年近耄耋的老人王瑞——的立场,回到那个洒满血与泪的峥嵘岁月。
从湘江边上那个哭喊着找爹的小鬼头,到失去所有亲人后依旧对毛主席说“我跟着走”的战士,正如王瑞自己所言,长征是他此生最痛苦也最幸福的回忆。
痛苦啊,何其痛苦。才十五六岁,跟着父亲、姐姐和姐夫背井离乡加入红军,从此生活在枪林弹雨,从此面对血肉横飞的战场,从此赶路赶路,前方有无限长的荆棘道路,信念却只有一个“跟着走”。跟着走,然而陪同在身边的亲人伙伴却一个接着一个死去。当父亲硬撑着一口气要见孩子们最后一面,当姐姐竹妹子被敌人虐待至死却不闭上双眼,当连长为了保护瑞伢子同巨石一同滚落,当姐夫肖德昌中弹后死死抓住泸定桥索最后却还是落入江涛,当彝族大哥达尔火立在红旗旁至死也没有倒下„„瑞伢子一次又一次的痛哭失声,失去挚爱的切肤之痛让看着他的我们也不禁红了眼眶。由于机缘巧合,瑞伢子得到了主席的鼓励和关爱,在主席心疼而又期待的目光里,他又一次又一次地擦干眼泪,变得更加坚强,心中的信仰俞加坚如磐石。曾经的迷茫与青稚褪去,他有了值得追随一生的目标、值得奋斗一生的理想: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巨大的幸福?
影片的最后王瑞老人回到了遵义会议的纪念馆,点燃了珍藏70多年的蜡烛头,烛光中回忆交错,老人饱经沧桑的容颜和身后年轻人若有所思的样子形成鲜明的对比。远离了战火硝烟的年轻人们,已如先烈们所愿有了幸福的生活,却越来越少了信仰。可是,若不努力地过好每一天,怎么对的起放弃了自己的一切幸福、一切的所有甚至生命,为后人打拼下安康生活的前辈们?路还很长,你我心中都知道有一个永恒的方向、一面不倒红旗,不过有多少困难,我们都应该坚定地“跟着走”。
第四篇:长征观后感
长征观后感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长征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长征观后感1
一月九日,我来到无锡邮电大厦参观《长征展》。一路上寒冷的天气让我瑟瑟发抖,但当我一进入展厅时,我立刻被革命先辈们的光荣事迹吸引了。展览共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介绍中国红军的长征过程,另一部分是介绍长征路上的无锡人。
1934年10月共产党领导红军从瑞金出发——挺进湘西——冲破四道封锁线——改向贵州——渡过乌江——夺取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吴起镇——甘肃会宁。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红军不怕远征难,篇章。
当我看到长征路上的无锡人——潘汉年时,脚步久久不肯挪动。以前就听外公讲过他出生于我们老家的。邻镇,当我看到他的介绍时,觉得格外亲切。潘汉年一生对党忠诚,原则坚定,才华横溢,机智果敢,每次都能出色地完成党交给的各项艰巨任务。
看完展览,我深深地被红军的顽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打动。我一定努力学习,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坚持不懈,长大后报效祖国!
长征观后感2
长征,历史上鲜艳的红飘带;红军,红飘带上最耀眼的珍珠。这两个闪烁着光芒的词语,宛如一首凯歌,唱遍了大江南北,歌遍了长城内外,深深地烙在了炎黄子孙的心中。
《我的长征》这部动人心弦而又催人泪下的电影,主要记述了一个十五六岁的小红军的长征历程。“轰隆!...轰隆!...”我的心跟随着枪炮声震动,电影便在“湘江战役”中拉开了序幕,每一次死亡的呻吟,都使我悲痛欲绝,仿佛那是我。
“大渡桥横铁索寒。”到红军过大渡河得时后了:冲锋队在枪林弹雨中匍匐前进,中弹的红军一个接一个落入湍急的河水,而后面的红军仍然铺着木版,前赴后继的向前进。火燃起来了!可战士们如入无“火”境界,穿过熊熊烈火,歼灭了敌人。
在回来的路上,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是啊,红军多么勇敢,长征多么伟大!
长征观后感3
星期五的下午,学校组织了去电教厅观看电影,《长征》。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举世无双的伟大壮举。半个世纪以前,战斗在长江南北各根据地的主力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导红军部队,为了挽救革命的危机,实行了战略大转移。红军战士靠自己的双腿,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雪山,过草地,历尽了千难万险,历时一年有余,途经十多个省,长驱二万五千里,战胜了国民党军队从地上到空中的围追堵截,在中国的西北部胜利会师。
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经军在敌人的围追堵截情况下,忍饥挨冻,爬雪山,过草地,依靠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和胜利信心,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取得了胜利。
意志薄弱的人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感情的力量小,会被困难吓倒,做事情往往半途而废。即使在遭受挫折和失败时,坚毅的人也不气馁,不灰心,不屈不挠继续奋斗,直到取得胜利。我要做一个坚毅的人。
长征观后感4
今天,我们五年级全体师生观看了电影《我的长征》。影片讲述了长征经历者王瑞老人回忆在长征时与敌人进行的殊死拼搏的战斗历程。短短的一个多小时的内容,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教育课。影片中硝烟弥漫,腥风血雨的场面让我受到深深的震撼;红军战士在征途中面对饥寒交迫,爬雪山,过草地的顽强精神让我热血沸腾……
这部影片中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片段是我最难忘的一个战斗场面。红军要经过桥面只剩十三根铁索,桥下水流湍急的泸定桥,他们不退缩;面对敌军的枪林弹雨,他们不畏惧,凭着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铺开了前进的道路。
红军战士这种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不正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所缺少的吗?今天的我们,已成了笼中鸟,室中花,经不起磨练,遇到一点点困难就畏缩,甚至逃避。在这些令人肃然起敬的红军战士面前,我们应该感到羞愧!
我想,今天我们已不需要再去飞夺泸定桥,不需要再去四渡赤水河,但长征精神不能丢,要让它永驻人心,发扬光大。革命先烈用血肉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我们应该继承发扬这可贵的红军精神,才能去迎接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的挑战。在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让我们向可敬可爱的革命先辈敬礼!
长征观后感5
最近,我读了《长征》这本书。
一九二四年十月,历史上著名的长征开始了。
长征之前,一军团打完了温坊战斗,奉命回到瑞金待命。中央决定红军要做战略转移,和二、六军团会师,以后再作计议。
突破敌人第一道封锁线时,一军团由二师担任前卫。这时,粤敌的第一师主力在安西,二师在信丰,第四师在赣州、南康,独二旅在安远。我们突围第一仗首先在江西安远和信丰间的版石圩一线碉堡群间打响。十月二十一日,我一师一团袭占新田,二师六团袭占金鸡,旗开得胜。这一线守敌是国民党广东部队的一个旅。敌人发觉我们突围的红军大部队以后,边打边撤。我军又派出一部兵力,掩护后续部队,我们才先后撤出战斗。敌人吹嘘的第一道“钢铁封锁线”就这样被我们冲垮了......
看到红军战士们为了革命的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我深受感动,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好为国家做出贡献。
长征观后感6
看到电视剧《长征大会师》心里颇有不平!
想到我们国家几千年的文明,在近代遭到西方列强的欺凌和揉搓,国家满目创伤!
从起初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后来领导红军闹革命,一路走来真的是不易!
看到我们的革命先辈为了中国的伟大复兴,付出的代价是多么的沉重!
近代,西方列强靠着对别国的巧取豪夺,提前走上了所谓的发达国家的生活,抗着人权的大旗到处演讲,说我们西方的社会多么的民主!--虚伪!!
有些人也许去过西方,看到它们的生活就心生向往!回来后就说三道四,对制度不满!我只能说你们是吃饱了撑的!国家发展到今天让你们住的别墅,开着豪车,还能经常出国旅游,你们是改革开放的收益者,也正是你们享受着国家发展的成果,却到处散布谣言和不满,成为西方列强的走狗!作为一个中国人首先要热爱国家,而不是诋毁国家,有意见可以提出来,让我们的国家变的更好。
看到先烈们的故事,心里备受感动!因为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怀揣着一个中国梦,希望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对的起先烈们的牺牲!
想想从1949年到现在我们中国走得艰辛历程…
书记说不忘初心,但愿别忘记我们的百姓!
长征观后感7
九月一日晚上,我观看了《开学第一课》,从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给了我许多难忘的时刻《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长征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
比如说,在贺捷生奶奶讲完她最难忘的小时候的经历后,我万分感动,特别是她说她的爸爸贺龙将军冲锋陷阵时,不小心把怀里的贺捷生奶奶给弄丢了,他没有犹豫,就开始回去,幸好贺捷生奶奶被几个伤员捡到,贺龙只看了一眼,就说这是他的'孩子,当时我就想:这就是父爱!
在大部队爬山的时候,贺捷生奶奶的母亲怕她摔下山去,就在马上放了一个摇篮,将贺捷生奶奶放在摇篮里
就在这时,敌军袭击了我们的大部队,背着贺捷生奶奶的那匹马受到惊吓,两只前腿腾空而起,眼看着贺捷生奶奶就要摔下山的时候,她的母亲不顾一切地冲了过去,接住了贺捷生奶奶。看到这里,我不禁流泪了。
在这段路上,牺牲了无数的先烈,他们用自己的血肉、生命换来了全新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诚信和友善的中国。有国才有家,生长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不必经过枪林弹雨,流血牺牲,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热爱祖国、建高祖国。使们们伟大的祖国成为世界的巨人,让全世界人发仰慕、崇拜。
长征观后感8
在星期六的下午,我们学校组织我们全小七年级的学生去文化宫,观看名教《我的长征》这部电影 ,看完后,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像。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位名叫王瑞的老人,回忆长征时的故事。
在长征的时候,王瑞一家:王瑞的爸爸、姐姐、姐夫都参加了长征。在一次躲避国党的轰炸过程中,王瑞的父亲被炸,牺牲了。后来在苗族村寨时,王瑞的姐姐也牺牲了。然后讲的,就是飞夺泸定桥了,在前往泸定桥的过程中,王瑞的连长为了救王瑞,与巨石一起跌入河中。最后,到达了泸定桥,王瑞的姐夫成为第一批进攻泸定桥的人,当时,泸定桥只有铁链,没有一块木版。在进攻捉弄感,子弹不断的与铁链摩擦出火星,最终,王瑞的姐夫身中数弹,坠入湍急的江水中,牺牲了。
看完电影后,我有了许多的感想。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中,连几根普通的蜡烛都要好好的包好,人们穿的鞋,是草鞋,而且还那么的破旧,这两件事情,让我更加觉得现在的美好生活是那么的来之不易。还有一个,就是王瑞曾多次问部队是去哪,后来在夺取泸定桥之后自己说:我们要去的,就是胜利的地方,听了这句话,让我想到,学习也是一样的,只有坚持不懈,最终也是会胜利的。
长征观后感9
今天,我看了电影《长征》,那一幕感人的瞬间,深深地留在了我的心底。
看着那红军走过的泥泞的草地,好象化成了战士不倒的身躯。在这血雨腥风的岁月里,曾经从这里走过的足迹,沉淀成了一件永久的爱,使他们越过生死,坚定前进,为了祖国的人民,为了家中老母,我深知,这和平,来之不易。
看着银幕上战士们不屈不饶身影,望着他们用生命保卫起的美丽国土,看着一个一个前仆后继的战士,我看到了他们的精神,他们的心,这是敌人无论用什么高精尖的武器都打不倒的,一瞬间,我感动了,我为中国而骄傲。
都说战场上无生死,但是,如果你看到为死去战友默哀的战士,就会知道,当你看到望着死去的兄弟的尸体怒吼的战士,就会明白,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也有自己的兄弟姐妹,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感人的一瞬间吧!
一定要珍惜和平,热爱祖国,一起共创明天,不要再给侵略者一个可乘之机。
长征观后感10
“砰——砰——”猛烈的枪声把我们带到了70年前的长征。今天,在学校里,我们观看了一部关于长征的影片—《我的长征》。
这是一部非常感人的影片,红军战士的友谊、付出、坚强深深地打动了我,他们都为中国付出了许多。记得,在一个伤员昏迷时,一位小红军——王瑞的父亲伤得严重,但只有一张病床,这时那个昏迷的伤员渐渐苏醒,看见有比他伤得更严重的人,于是他便奋力一滚,滚下了病床,让王瑞的父亲躺在上面。不顾自己的危险,让别人得到安全。
记得红军战士在湘湖不顾危险,冒着国民的战火奋力走向对岸。此时此刻,许多红军战士已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湘江立刻变成了“血江”。
还记得在越过泸定桥时,他们又遇到了敌人——国民的军队。那些可恶的敌人早已知道:泸定桥上非常危险,他们居然还要把泸定桥上的木板炸掉,让红军过不来。但事实可不是这样,坚强的红军手拉铁链,一步一步艰难地爬过了泸定桥,最终夺下了泸定。
他们的勇敢、团结……为祖国付出了很多。他们意志坚强,决心创造未来,所以最后取得了不可思议的胜利。我们也应该向他们一样,向一个方向前进,最后取得胜利。
长征观后感11
星期五的下午,校内组织我们六年级全体同学观看《我的长征》这部革命电影。
这部电影与我们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影片中主人公王瑞的姐夫是一名红军战士,王瑞与家人一起随着红军长征。在一次过河时,遭遇敌军飞机的猛烈轰炸,他姐夫的手臂被炸烂。在手术台上,医生说需要割去手臂上被炸烂的肉才能好的快,但没有麻药了。红军战士王瑞的姐夫坚定地说:“来吧!”虽然很痛,但他还是咬牙坚持着。姐姐把手伸到姐夫的嘴边让他咬,想以此来缓减庝痛,但直到手术完成,姐夫也没咬一口。在路上,红军战士们只有吃黄豆、穿草鞋。在经过彝族区的时候,虽然遭到了彝族同胞们的误解,被当成了坏人,但他们用真情实意打动了彝族的父老兄弟,并结下了骨肉情谊。
再回头来看看我们,遇到挫折就退缩,受到一点伤痛就哭爹喊娘的,被人冤枉时就反驳,甚至以暴制暴,不知道怎样化干戈为玉帛。当年红军为了解放全中国人民,遇到困难不畏艰险,过草地、爬雪山,重伤不用麻药割肉都能忍着,何况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但我们却连一小会儿庝痛都忍不了。遇到问题时就会找借口,埋怨别人的不是,不想自己的问题,有没有更好更简单的方法。
长征观后感12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你们知道这首诗吗?这首诗是毛泽东毛主席最后一站岷山后经改编过的《七律·长征》你看过《我的长征》这部电影吗?今天我亲眼看完了《我的长征》这部电影。你要是不知道就让我来告诉你吧!电影的大致是这样的:一个老爷爷,他是红军的一员,他坐在飞机上讲述着自己长征时期的事。
那是一次伟大的长征。毛泽东带领着一队人去长征,他们经过许多战役,比如:湘江战役、非夺泸定桥等等,他们爬雪山,过草地是多么的辛苦。在爬雪山当中,许多战士不是被冻死,就是饿死。就这样他们胜利的结束了长征。我觉得去长征过的人都是了不起的人物,他们千辛万苦才得到的胜利,真是了不起!
长征观后感13
长征是一部革命影片,为了记录新中国成立60周年,拍了这部片子。整部影片主要讲述了红军长征时发生的事情,像过草地,飞夺泸定桥等。
看啊,现在播出的正是红军夺桥时惊险悲壮的局面:为了能够在预定时间内到达泸定桥,战士们的鞋都走破了。夺桥时,无论这个“天险”是多么的可怕,战士们都奋勇向前,没有退缩,经过战士们的努力,泸定桥终于被毛主席踩在了脚下。这木板,这铁索,都染上各位战士的鲜血啊!
像红军那样不怕困难的人还有很多,比如张海迪下身瘫痪而自学成才;贝多芬双耳失聪,却写出《命运交响曲》等世界名曲;李时珍遍尝百草写《本草纲目》;美著名社会活动家海伦·凯勒盲、聋、哑,但她克服重重困难,学会说话,读完大学,掌握五种文字等,这些伟人的成就哪个不是历经磨难才创造出来的。
对于我来说,难题就是困难,那么我就要解决难题,努力地去克服困难。不是有一句话叫“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吗?如果你越去挑战它,努力去克服它,那么困难对你来说,根本不是一回事儿。但如果你退缩了,困难在你眼里,就像巨人般,怎么也推不倒,打不败。
长征观后感14
11月8日,六年级全体在小礼堂观看了影片?我的长征?,这使我深有感触,也让我明白了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
电影的主人公“瑞伢子”跟随红军走长征。在一次次抗战中,他的父亲身受重伤,不幸去世,但瑞伢子他没有放弃,他听了父亲的话‘‘跟着红军走’,来到了一个山谷,但他和她姐姐被彝族抓住了,但他们凭着动听的山歌和彝族同胞化敌为友,并在那儿住下了。他姐姐所在的救援站被日本鬼子侵略了,红军奋力抗争,就出了人质,但瑞伢子的姐姐却牺牲了,他没有了亲人,只有一个姐夫了。但是毛主席十分疼爱瑞伢子,像他的儿子一样。最后,红军来到了大渡河,可由于船只和时间的关系,他们决定抢夺泸定桥。一些军人一边前进,一边打敌人,终于,他们胜利了,人们用一块又一块的木板把桥铺好,转移军队。瑞伢子的姐夫也牺牲了,他十分沮丧,但有了毛主席的鼓励,他又振作起来,继续长征。
影片结束了,主人公瑞伢子现在还在世,现在距离长征很多年了,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我们应该缅怀先烈,是他们用汗水和血泪换来了我们今天的生活!
长征观后感15
《长征》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让我感受颇深。我一直在想:红军是凭借什么克服的困难,甩掉了国民党的军队,最终取得了胜利?是什么让本来是执行战略大转移的一支队伍,在万里长征中把革命的理论散播到中国的大江南北呢?
《长征》向我们展示了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的战略大转移。影片宏伟壮观,深入的再现了红军当年长征所遇到的种种内在和外在的艰难险阻,刻画了湘江之战、四渡赤水、强渡乌江、巧渡金沙江、翻越雪山夹金山。
让我印象深刻的的就是湘江战役后,红军连克国民党军队的四道防线,但是自身伤亡也非常惨重,八万之师拼得只剩了三万人,虽然是胜利了,但按照这样的打法别说陕北会师,没到四川就得全军覆没。 可即使在这个阶段,红军依旧有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特别是后卫部队那敢打猛拼的劲头。明明知道自己在后卫阻击,活着的可能性很少,但为了整个集体,甘愿流尽自己的最后一滴血。
没有他们的壮烈情怀,也就不可能再有后面八路军和解放军的发展,更不要说建立新中国了。我们应该永远记住这些牺牲的先烈们。
第五篇:长征观后感(推荐)
《长征》观后感
长征,这震惊中外举世皆无的两万五千里的军事长征,是中国红军的战略大转移。中国工农红军长驱二万五千余里,纵横十一省。长征途中,天上有敌人飞机轰炸,地下有敌人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还有湘江、乌江、金沙江、大渡河、泸定桥、五岭、乌蒙山、大雪山、草地等天险的阻隔,红军要战胜克服这些艰难险阻,不仅身体要遭受超出人类种种极限才能忍受的痛苦,而且还要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
看完《长征》后,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使我感慨万千。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凭借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相结合的长征精神,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开始了扬眉吐气的日子。
长征的精神激励着我努力学习,克服生活.学习中的种种困难,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上艰苦奋斗、大公无私的品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如今我们生活在他们为我们创造下的和平年代,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有什么理由不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让我们把《长征》的精神用到学习、生活中,为祖国的强大而努力奋斗。作为一名学生,我要用“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去征服学习、生活上的一座座高山,一条条大河,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读书,决不能浪费光阴,虚度年华。将来做一名合格的接班人,为我们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