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看见》叙事学分析
人物专访节目的叙事元素探析 ——以柴静主持《看见》为例
【摘 要】央视综合频道于2011年8月推出了改版节目《看见》的周末版,这是一档以“人物”为核心的电视专
题节目,自推出后收视率一直不俗,也赢得了业界的好评。本文中,笔者结合电视叙事学相关理论,分别从叙事结
构、叙事时间以及叙事语言三个方面对《看见》的人物专访单元来具体研究,尝试从新的角度剖析《看见》人物专
访的叙事特色及其内在生成机制,弥补前人对于《看见》研究的不足,以期对《看见》的节目理念和专访的叙事特 色有新的理解和思考。
【关键词】叙事元素;人物专访;《看见》
2011年8月7日,央视综合频道推出了改版节目《看见》的周末版,节目定位以“人物”为核心,旨在让观众“看到新闻中的人,感觉到人的存在”。《看见》在节目形态上由纪实和 访谈两个单元组成,央视记者柴静担纲《看见》的人物专访主持人。按照制片人李伦的话来说:“这是一档边做边寻找准确定位的新节目。①”相对于央视其他的访谈节目而言,《看见》的人物访谈,采用最简单的专访模式和组合专访模式来传达信息、讲述故事,节目形式虽然简单,却有其内在特色。
一、电视叙事学与电视专访
业界对电视叙事学的一般定义为:“以叙事学方式来研究电视节目的学科,研究对象为电视新闻、纪录片、娱乐节目、体育社教节目、电视剧、广告等一切能用电视叙事的节目形态。②”电视节目本身就是一种叙事文本,电视叙事学就是从电视文本出发,来对电视艺术的表现手法进行探析。将叙事理论引入电视研究,既可使电视研究走出社会学批评的单一模式,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野和途径。
人物专访节目隶属于电视谈话节目,是电视记者(主持人)与专门的采访对象就一定的主题、在特定场景进行谈话的节目形态。从电视叙事学的微观结构来看,一档电视节目的叙事是由各种叙事元素来构成的。本文所限定专访节目的叙事元素为:叙事结构、叙事时间、叙事语言。从这三个角度来解构《看见》,结合柴静个人的主持风格和具体案例,对这档新兴的人物纪实访谈节目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力图在整体上把握人物专访价值实现的内在机制。
二、叙事结构:显性与隐性结构交叉并存
人物专访节目是一个完整的叙事体系。显性结构上,一个完整的叙事结构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尾四部分,承接变化由主持人引导完成;隐性结构上,也有其内在线索串联整个节目的结构。这种线索可能是单一性的,也可能是块状分布的,更可能是几条同时并进。《看见》中柴静所做的人物专访,虽然专访模式简单,但其叙事结构完整连贯,简洁不失有力,叙事结构可概括为显性结构与隐性结构交叉并存。
(一)显性结构:呈块状推进
《看见》人物专访的文本模式由三部分组成。首先,主持人对节目内容介绍预热;其次,镜头由演播室切换到专访场景,以主持人和采访者的对话为主要内容,加之同期声和解说,并根据节目主题配以音乐和剪辑,串联起整个访谈部分;最后,镜头拉回到演播室,主持人对专访人物及事件进行精炼点评。这种叙事结构相对稳定连贯,呈现块状推进的形态。以2012年11月18日专访导演李安那期为例:最初柴静以她阅读《少年派》著作的经历来切入正题,然后将人物专访环节分为四小节:挑战、纯真、幻觉、心中的卧虎。可以发现小 节之间没有明显的逻辑顺序,这样的安排主要是从制造悬念和冲突的角度出发,引导李安回答观众所关心的问题,进而勾连起整个访谈的逻辑,是一种块状逻辑。最后,回到演播室,柴静以“每个人心中都卧虎藏龙”为点睛之语来总结节目,用这样的结语来拉近和观众的距离,引发思考。
(二)隐性结构:专访与纪实并进
《看见》这档节目除了保持显性叙事结构的完整性,还有内在的隐性叙事结构——将人物专访和纪录片纪实同时推进。一方面以和采访者的话语互动构建节目,另一方面切入与其相关的纪实采访,以纪录片的艺术手段加以展现。两大线索并行,不仅丰富了节目形式,也平添了节目的人文关怀。以2012年5月27日的人物专访《李亚鹏:落泪的快乐》为例,片中虽以李亚鹏为专访对象,但在节目中穿插了对一个普通家庭的纪实。在李亚鹏家庭和秦海清家庭(家中有唇腭裂患儿)之间来回切换叙事镜头。统计发现,整个专访中切换到平民夫妇的家庭生活共5次,这种对比艺术的手法贯穿在节目中,可引发人们对普通家庭唇腭裂患者的关注,更能彰显人类普世价值的关怀。
三、叙事时间:时长与时序变化参差起伏
首先,时长变形主要是指延长和定格。通过时长变形放慢叙事的节奏,可慢慢引导观众情绪渗入到节目当中,营造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如《李娜对抗李娜》的专访典型使用了延长和定格的手法,在节目进行到10分26秒之时,画面通过一组慢镜头展现了李娜在 比赛中打球之时脸部、手臂、脚部的特写,镜头逐渐拉深,配以舒缓的音乐,加之柴静的解说:“李娜长期给人的印象都是自信、独立、反叛,但很少有人了解过这个女孩内心的自卑和脆弱。”叙事时间的延长塑造了更为立体真实的人物形象——李娜是球场上的强者,也是一个会自卑的普通人。
其次,时序的变形可采用倒叙、插叙的方式来实现。在节目中主要通过蒙太奇剪辑手法来呈现,将不同情节交织在一起以增强节目的跳跃性和节奏感。在专访李娜的节目中,就有一系列运用时序变化的佐证。在节目12分43秒处,镜头切换至十五岁的李娜接受媒体采访的场景,紧接着出现一系列李娜成长过程中的获奖照片,通过展现她的成长轨迹传达出一种时间纵深感,让观众在跳跃式的节奏中理解李娜的网球人生。
但需指出的是,叙事时间元素的变形虽然是一种常见的电视叙事手法,但需运用得恰到好处才会实现一种自然的空间转换,展现文本的张力。如果过多使用,则会淡化专访节目的本质特征——以专一的人物对话为核心。《看见》的人物专访本来就已通过组合式专访穿插了纪实的元素,如果过多使用蒙太奇剪辑手法,则会使节目显得支离破碎。在这一点上,《看见》坚持将节目做得朴素而简洁,因而节目形态也更为真实。
四、叙事语言:细节与冲突相得益彰
在电视专访中主持人和嘉宾都是叙述者,但总体上主持人控制着谈话的承转走向。主持人语言是节目叙事语言的重要部分,可从细节视角和冲突视角来分析语言在专访节目中的叙事作用。
(一)细节视角:展现人物性情
细节可以捕捉到人物最为细腻的一面,使节目中的人物不再是千篇一律的讲述者,而是一个个立体可感的人物。柴静对现场细节的捕捉可以透过她的叙事语言体现出来。如在采访李亚鹏的那期节目中,柴静一见到李亚鹏就捕捉到了李亚鹏的面部细节,说:“你把胡子刮了?”李亚鹏顺口就回答道:“我女儿让我刮的,她嫌扎。”这样的对话非常生活化。这种细节是在不经意的情境下所表现出来的,是人物专访节目中最为自然的情节,无法安排和导演,展现了人物最为真实的一面。由这样的小细节自然而然地引到李亚鹏为女儿创立嫣然天使儿童医院,节目编排非常流畅。细节因其纯粹性而具有巨大的感染力,留给观众更多的回味。
(二)冲突视角:塑造文本张力 1.被访者自身冲突
谈话节目是以人为核心的,要向观众展现一个真实可感的人物,主持人可以运用叙事语言挖掘采访对象的内心冲突来形成内在的人物张力。在专访李娜节目中,柴静通过巧妙的问题就抓住了李娜内心的冲突。李娜说:“其实有那么一瞬间,我不希望自己拿法网冠军。”柴静发问:“但是也就因为这个词给你带来很多超越普通网球运动员的荣誉和利益,这两者就是对等的,你接受吗?”这时李娜的目光躲开了柴静,有三到四秒的沉默,嘴抿得很紧,然后释然一笑说:“接受吧。”其实这个细节就彰显了李娜内心一度的挣扎,“法网冠军”让她感到压力和挣扎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莫大的荣誉,恰是其内心冲突的塑造。2.主持人和被访者之间的冲突
在电视专访中,主持人和采访对象是一个发问者和回答者的关系,为了制造戏剧冲突,主持人往往抛给采访对象一些较为尖锐和敏感的词语,从而构成一种外在言语上的“冲突”。但这种冲突应是对立性质,而非对抗。专访节目主要是为了引导嘉宾说出自己的故事,而非抗辩式的争论。所以主持人需要把握好营造戏剧冲突的度,不能平铺直叙没有起伏变化,也不能太过于言辞激烈。如果冲突演变为对抗,主持人就很容易把个人情感掺杂在对人物的采 访中,带有过多的主观色彩。如2012年9月25日专访李阳家暴事件的那期节目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柴静:家庭在你心中是什么样的位置?
李阳:在我心目中你是一个事业强人,我相信你会大量的时间扑在工作上,你没有选择的。柴静:我觉得如果我没有办法对我身边的人起到应有的爱和责任,我其实是没有能力来完成 一个好的采访的。
李阳:那不是,你只要完成你对你爸爸妈妈的责任,其实丈夫并不是最重要的人。柴静:你知道伴侣是人类最亲密的关系。李阳:最亲密也是最丑恶的关系。
柴静:但是如果我们要对一个陌生人,我们要友善,要同情和爱,那我们对我们身边人也一样。
这段对话二个人之间针锋相对,极具戏剧冲突,观众看起来很过瘾,但此时柴静和李阳其实已经形成了一种“敌我对抗”的状态,柴静其实是带有一种自我保护的意识在和李阳交流,有一种攻防的心理,隐隐有一种对抗的内在冲突。而采访中需要放弃二元对抗的思维 方式,柴静日后也反思,采访是一场抵达,是呈现,而非评判,尤其是人物采访,应该展现人物他本来的样子,而不能进行道德上的审判,否则很容易带有媒体偏见。
五、叙事特色:温度与深度并存
从《看见》节目的整体呈现形态上看,它糅合了上述三种叙事元素,将人物专访和纪实结合起来共同完成叙事任务。那么,《看见》究竟是电视专访,还是纪实纪录片?北京大学新闻学院的周忆军教授认为,这两种模式的混杂会使喜欢看专访的和喜欢看纪录片的观众需求都得不到充分满足。从受众心理来讲,细分受众充实节目内容,的确对提高节目收视率大有裨益。但是,《看见》的双重的叙事方式仍值得肯定。从本质上来讲,它就是由纪实和访谈构成的一档新闻纪录节目,特色就在于将人物专访和影像纪实结合在一起,虽然没有对采访对象进行细分,但这种独立的风格具有强大的人文关怀和精神内省,形成温度与深度并存的叙事特色。
首先,这种叙事特色体现在其节目的温度上。公众人物和小人物的结合叙事可以体现节目“见证他者、审视自我”的价值需求,更多的观众可以在《看见》的节目叙事中找到日常 的话语和社会情境,促成对自身生存状态的重新思考,这种强大的精神自省对于受众来说受益匪浅,也是保证收视率的精神力量,并不会因此而流失观众。这种温度,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通过记录小人物生活的方式传承人文关怀。其次,这种叙事特色也有内在的深度。作为一档社会记录节目,节目的深度不单单靠小人物来体现。因此,加入对公众人物的采访,多一些对公共事件的讨论,可进一步拓宽《看见》节目的视野和深度,大小人物的交叉并行就体现了这种追求深度的价值诉求。公众人物可以折射一些社会公共事件,选择公众人物可 以使得节目选题空间不那么边缘化。比如李阳的家暴事件,又如专访姚晨那期节目中对“微博和公民事件”的讨论。通过展现多元化的社会人物,才能让观众感同身受,“看见”生活,观察生活。
六、总结
对于人物专访的电视节目,《看见》的人物专访,无论从宏观叙事的叙事结构、叙事时间上,还是微观的叙事语言上,它的叙事元素都有其独到之处,兼具了人文关怀的温度和对公共话题关注的深度,可供其它的人物专访电视节目所借鉴。同时,《看见》这档节目也才刚刚开始探索,以后的发展同样 值得我们继续关注和思考。
第二篇:《看见》摘录
1.人们声称的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白岩松
2.《卡桑德拉大桥》里头的感觉,火车正往危险的地方开,车里的人耳边咣咣响——外面有人正把窗户钉死。
3.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
4.你们要争独立,不要争自由。——胡适
你们要争自由,自由是针对外面束缚而言的,独立是你们自己的事,给你自由而不独立,仍是奴隶。独立要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这就是独立的精神。
5.某记者:在意识当中我们所拍的片子就是要歌颂一个人物,对这个人物有利的要描写,对这个人物所谓不利的就要免去,这是一种观念,一种意识。陈虻:谁给你的?
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我们通常说的他是个好人或者说他是个十恶不赦的大坏人,都是就某一方面而言的,也就是片面的,而新闻报道要引导主流价值观,要做出一个主题,所以会自然地忽略坏的一方面,我不知道新闻报道应该怎么做。但是我们在认识同学、朋友、看新闻时,要有自己的判断,要意识到人是矛盾的。可是,有人会说:照你这么说,什么事情都是两面的,什么人既有好的一方面又有坏的一方面,这纯粹无用。哎,是啊,究竟什么是正确的?。
6.崔永元曾经去日本NHK电视台,密密麻麻的都是中国影像资料,他挑了东北的张学良来看,是九一八三天后张学良三十分钟的演讲:委员长说,两年之内,他不把日本人赶出满洲他就辞职。我们没有这样的资料,我们不了解我们的历史,悲哀的是,我们就算有也不会去关注他。
7.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唯有深刻的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有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习惯。
看看论坛,多么鲜活的例子。每个人都在评论,都在赞美或者贬低,生活中如此。当我们经历很多,思考并理解很多,就会开始变得中性,开始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发现任何赞美和贬斥都不能代表你、也不能概括他,否则这对你们都是不公平的,或许这样才开始体会人性的复杂、世界的复杂,才不会轻易下结论。NHK的总监不是说么?我们早过了评论的时代,现在需要做的是提供事实的真相,供大家来思考分辨真伪。我觉得,因为这个过程太难,宽容才变成了一种道德。
8.偏见的造成是利益和庇护,也有无知和蒙昧。
9.当我们对某件事的意义和影响争论不休时,都忘了一个最简单、无论如何都没法绕过的问题,真,还是假?
10.她写了非典、汶川地震、唐山地震,灾难的本质就是灾难。那些批评灰色、过誉人性的人,都没有经历过灾难,我也没有。
11.陈虻:你自己有认识事物的坐标系么?
12.不能用到的眼光看任何问题。
13.命运通过失败指出应该走的路——卢安克
我在害怕什么?害怕选择一个行业、一个职位不适合自己,还要换,这就意味着一个失败,意味着在同学和家长面前的丢人,害怕很多东西,可是这样的害怕带来了什么?可是如果你一次就成功了,以后呢?不成熟的事情会很大。况且你还没有去做又在幻想什么?
14.柴静、卢安克我怎么老没办法改变我的弱点?如果那么容易的话,还要漫长的人生干什么呢?
15.强大的人不是征服什么,而是能承受什么。
16.不光是家长,不管是任何人,你告诉别人应该怎么样,这就是错的方式。那么,怎样才是正确的?
17.宽容的基础是理解,理解的基础是感受,人能感受别人的时候,心就变软了,软不是脆弱,是韧性。强大了才能变软。
18.不是谁的错,只是生活本身矛盾密布。
19.评论部:求实 公正平等 前卫
20.陈虻: 你就是个网球,我是个球拍,不管你达到什么高度,记住,我都比你高一厘米。
21.他把陈大会、法拉奇、拉里金的提问抄在小本上,采访前偷换一下问题的内容就直接用。这是一个好的思路啊,挺聪明的,慢慢模仿学习。中国的科技、军事不是一样么,哈哈。
22.陈大会:记者的首要任务是揭示真相。
23.当一个人关心别人的时候,才会忘了自己。
可是,我为什么要忘了自己?
24.人们还能笑的时候,是不容易被打败的。
25.不懂就被糊弄,稳不住。
第三篇:《看见》读后感
《看见》读后感
柴静的《看见》记录了自己的错误的失败,而没有把自己的荣誉和成功写下来,从这本书里,你可以看到她的成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歌词相关读后感,欢迎阅读。
看见读后感篇一
看完柴静的《看见》,心里有一种说不清的滋味。我原以为这只是一本记录一个记者在十年以来的采访,或是一本记录十年里的荣誉自传,但出乎我的意料,她在这本书里写下的,是自己的错误和失败、内省和反思,这是一本记录她成长的书。
看这本书,总让我很容易联系到自身。从刚开始的“不知天高地厚”说出:“我知道我能达到的高度。”的柴静;到被工作和现实打击得一败涂地的柴静;再到激励自己,站起来告别过去,重新出发的柴静;最后是延续至今——一直完善自身的柴静。从这些柴静中,我似乎能看到自己,看到过去,现在,未来的自己。每个人的成长之路都不同,但总会有相似的心迹。我并没有像柴静那样轰轰烈烈的成长过程,也无幸像柴静那样有那么多人为她点燃明灯。事实上,我的成长之路才刚开始。曾经,我很害怕成长,很抗拒成长,因为成长之路没有那一条是平顺的,这条路上都布满的荆棘,我害怕我会承受不住,我害怕我会在这如迷宫的路上迷失,在《看见》这本书里,诚如我所想,我看到了未来的我将要承受的东西,看到了逼迫自己成长的艰难,也看到了破茧成蝶的痛苦,但在最后落入我眼睑的,是她的成功,或者说是她一步一步蹒跚向前的足迹,又或者说是她不时回首反思的身影。这些都使我的心安静下来,这些对于我来说都是解渴的甘泉,饱腹的美餐,从她身上我找到了一个能助我顺利通过成长之路的工具,使我能坦然的等待和接受现实将要给我的挫折。
听过别人评价柴静的一句话:“柴静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很瘦弱的女孩子,但她的节目很有力量。”柴静的节目我在之前从未看过,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个,看的是《告别卢安克》。在这个节目里,她的出镜率并不是非常高,但她在镜头前总是很冷静,无论是煽情的场景还是失控的场面,她总保持一贯的冷静客观,在没有用多少笔墨写自己并且像白描似的《看见》里面也一样。但即使是这样的冷静,这样没有装饰和点缀的《看见》,也能让读者感受到此中的酸甜苦辣。看了《双城的创伤》后,我的心情很抑郁,这种感情不浓却化不开;在《山西,山西》一章里,书记跟老头儿的那一番“国家是先发展再治理”、“有钱就能治理”的话,回荡在心头凝成郁结;在《真实自有万钧之力》一章中,看到那个没能求出小女孩,最终只能够给她两个糖的记者在嚎啕大哭时,我虽没有泪眼婆娑,但心里犹如被蚁啃噬一样。柴静带给人的力量,不是来自这些故事本身,而是来自于柴静认识人,了解人,感受人,理解人,她在认识人的过程中认识自己,也让我们跟随着她去认识我们自己。
在《看见》的宣传片里,柴静说以前别人认为她是一个如林妹妹般的人物,但我现在看到的是一个挥洒自如的女强人;书中以前的柴静是一个被批评后会“眼泪打转”的女孩,但现在的柴静无论面对什么都能够镇定自若;曾经的柴静一个心气高傲的文艺女青年,现今的柴静已经化茧成蝶。《看见》是这十年来柴静看见的别人的故事,也是这十年来柴静看见的自己的故事。
看见读后感篇二
第一次发现这本书是在同学的桌上,柴静这个名字虽早有耳闻但并没多少了解,只知道她是一个央视记者。吸引我的是它的封面,是怎样的一个记者能让身旁的老人笑的如此慈祥,小孩肆无忌惮地玩耍,而《看见》这一个名字又有种莫名的沉重感。
个人认为读的速度过快是对这本书的不尊重,一本书,二百八十八页,二十个章节,二十六万字,能描述的不算多,内容的厚重感却绝不允许你匆匆掠过,打开品读让人不禁停下来深思,合上又让人不舍。
“人们声称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看见》是柴静十年记者生涯的一个回顾,没有宏大的叙事,在讲一个个鲜活的,这十年中所经历过极具突出的事件里的人。这十年中,从娱乐节目到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评论部,由第一次采访时的青涩,紧张,焦虑,到语言犀利,咄咄逼人的温柔杀手,再到现在的宽厚。她说关键不是别人能给什么,而是自己内心想要什么。如今的柴静正在一步一个台阶的爬上事业的最顶峰。她这十年中遇到过的挫折,苦难,感动,也许只有自己能够体会。那时的陈邙对柴静说: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幸福…十年的成长,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青春是用来奋斗的,相比起来,我的青春或许不值一提,但青春对于每个人自身来说都是同样的刻骨铭心。像那年的高三,没有人会记得你考过多少分,没有人知道自己在排名榜前走开时失落的模样。但只有自己记得曾经做题做到教室里只剩自己,曾经在失败时痛苦地向朋友倾诉,只是因为不甘心。也许很多努力貌似徒劳无获,但对一个人来说,他得到的是博尔赫斯说的“时光流逝而我心安”。如今的柴静已经有成熟的淡然,在许多误解与反对的声音中她只是沉默、微笑。然而多少人知道有些笑容背后是紧咬牙关的灵魂。
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被埋在无意识之下。真相来自探寻,来自我们自身对世界的认识。而这个过程中,平衡是我们的道德责任。药家鑫的故事那时传遍了大街小巷,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这件事。就如那时的我写作文常想着如何把这个人批判得再犀利一点,把这件事说的再有深度一点,然而看过这本书后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无知。自己那所谓的观点不过也是从新闻媒体的观点得来,从没去深入了解和思考,然后得到自己的观点。柴静是从药家鑫父亲的角度来阐述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个儿子的成长以及父亲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当父亲用暴力手段去解决问题的时候,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手法必然是暴力,当父亲对受欺负的孩子漠然置之的时候,孩子可能得出的结论是这就是个弱肉强食的社会,暴力才能解决问题。一个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作为家长却没有机会或者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失败的教育才会酿成如此悲剧。书中是抛开媒体对药家鑫杀人影响的大肆渲染,去关注事件的本身,关注真相,这也是柴静这本书一直想传达的观点。
身处网络时代的我们,面对形形色色网络信息,我们又是否能像柴静一样去关注真相,关注事件本身,面对社会又是否能多一份理智。像书中讲到的许多新闻事件,像华南虎事件、虐猫事件,当时的人们在看到新闻报道后是热议纷纷,网友的批判声也能压过新闻的本身,然而看过这本书后,有人会后悔曾经的妄下论断,也有人会因为刺痛的伤口而开始谩骂。而我学到的是在许多事情发生的面前,不必急于下结论,发表意见,很多时候眼见不一定为实,换一个角度或许你会发现缺口。对真相的拷问与挖掘,理智对待我们所见的不公,也许是我们该学会的一种能力。
《看见》这本书是柴静十年的心路历程,我自认阅历尚浅,她所抵达的高度是我不能触及的,但也正因为这样,读书的意义就显得更深远,从读书中经历他们的心路,在自己的领悟中成长,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
第四篇:《看见》读书笔记
《看见》读书笔记
云南大学20121010222 蔡文雯
柴静在《看见》的序言中说,“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她在书中详尽地讲述了她在采访报道中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讲述了一名记者尝试通过反复的自省挣脱蒙昧的过程。书中渗透的一些关于新闻和新闻人的理念深深的触动了我,在此,想对这本书的主要观点进行一个大概的梳理,谈谈我从柴静的讲述中看见了什么。
“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这是陈虻对刚刚转到央视新闻评论部的柴静说的,也是第一章的标题。其实核心就是要说,新闻人也是普通人,你必须有常人之心,解常人之情,用陈虻的话说就是“你得找到欲望”。柴静曾以为“厉害的记者就是要把别人问得无地自容”,然而事实是,在不试图了解他人的基础上就妄下判断,这样做的后果只会让受众敬而远之。相反,当你真正学会用皮肤去感知新闻的时候,做出来的节目才会有人情味。
但更多时候,新闻人扮演的不是常人,而是超人的角色。在紧急情况发生的时候,记者总是要在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书的第二章就谈到了2003年非典期间,柴静在犹豫是否参与报道的时候,她的妹妹说了一句,“你可以选择不当记者,但是你当了记者,就没有不去的权利”,一句话点明了记者身上担负的责任。在这个部分,柴静对自己当时觉察过非典疫情的异样却没有深究进行了反思,借《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之口指出,比恐慌更可怕的是轻慢,言下之意在于强调作为记者需要一种刨根问底挖掘真相的精神。
第三章“双城的创伤”,提到了柴静在采访过程中为孩子擦眼泪这个举动,至于这个举动到底对还是不对,她没有给出明确的判断。柴静还指出,当年在节目里没有把孩子间的情感纠葛呈现出来,是一个新闻媒体的“政治正确”。尽管求真是人的本能, 也是记者必须努力去履行的职责, 但很多时候社会对 “ 真相” 的理解与接受程度又是有限的, 真相不一定揭得越彻底越好, 审时度势、适可而止, 也许是比较符合崇尚“中庸”的国人心理的。
第四章中,柴静明确指出女记者也能干好硬新闻。在这章的开头,张洁提出善良的人做不了对抗性采访,而柴静用自己调查外贸诈骗公司、调查官员洗钱等一系列经历证明了,只有善良的人才能刚性,善良的人一旦下定决心看护真相,就会在调查性报道中不断深挖,绝不会退步,她是这样的,老郝是这样的,意大利记者法拉奇也是这样的。
第五章,柴静谈到了节目中对吸毒者、性工作者、被超期羁押二十八年的“犯人”以及同性恋者的采访。这些看起来边缘化的题材,其实跟我们的生活贴得很近,我们知道这些所谓的边缘人的存在,却往往选择了忽视。其实这些群体跟普通人一样,我们都在为了生存遭受磨难,终有一天会苍老,对待这些采访对象,不必抱有蔑视或怜悯,只需要做到平等。
“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浅,反之亦然。”这句话写在第六章末尾,也正是这章的主要观点。通过对家暴案和青少年盗窃团伙当事人的采访,我们不仅了解了受害者,也以一个包容的心态深入到了侵害者的内心世界,在这一来一去的交流之中才能摒弃偏见,加深我们对他人的认识。
第七章,柴静讲述了她对山西煤矿的调查,其中穿插了很多她自己有关家乡的童年记忆,在两者的对比中,揭露了现代工业文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她以一个调查记者的身份把自己的见闻和感受记录了下来,试图以此告诫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重视环境问题,不要一味发展经济而忽视了老百姓的生活环境。
第八章,观点就在标题中——“我只是讨厌屈服”。通过陈法庆、郝劲松、陈丹青这几个人所做的事,柴静要说的在于:公民要善于依法维权。现在的公民在遭受不公平对待的时候,往往选择服从权威,却忘了身上享有宪法赋予我们的权利,一次诉讼不可能彻底解决现实问题,但社会不会因为每个人都忍气吞声就变得和谐。与其屈服,不如及时拿起法律捍卫自己的权利。
接下来的一章谈到了柴静采访两会报道,几年下来她有两点感受:首先,很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会存在,就拿老百姓和人大代表来说,很多人在镜头前都不愿意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因为他们不敢说,觉得说了政府也不会管,如果每个人都放弃这种知情、参与、表达、监督的权利,老百姓关心的实事儿就真的无从解决了。她还提出,答案太简单或来得太容易, 可能离真相还很远。“新闻是争出来的, 如果不必找就有人主动等着你采, 不用费力就可以问出答案, 不满意他还可以说第二遍, 这种新闻, 能有多少价值呢?”
第十章,柴静用她的经历告诉读者:记者的报道不要带有任何个人情绪和观点。新闻记者有责任去记录持任何一种观点的人,但不要选择立场,不要被任何东西胁迫,包括民意。记者要做的是不带任何偏见去探寻真相,至于评判,那是观看者自己的事。采访不用来评判,只用来明白;不用来改造世界,只用来认识世界。记者的道德,是让人“明白”,并且是准确明白,而自我感动是准确的天敌,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
十一章是对第十章所探讨问题的进一步衍生,也是在谈记者的报道,柴静回忆她对虐猫女的采访,意在说明一个报道要做到不赞美,不责难,甚至也不惋惜,但求了解认识而已。采访对象对一个记者的要求,不是你去同情和粉饰,她只期望得到公正,公正就是以她的本来面目去呈现她。
第十二章阐释了钱钢老师让柴静读历史的用意:无论你的思想是新是旧,都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无论何时,都要坚守一名记者应当坚持的本真。坚持事实的真相,而不拘泥于思维上的局限性。从前的事,经过历史的沉淀,真实能一点点浮出水面。
2007年柴静采访华南虎事件,采访过程一波三折。其过程充分展示了她 “于细微处较真”、“聪明人下笨功夫” 的认真劲, 因为她知道 “真相往往就在于毫末之间, 把一杯水从桌上端到嘴边并不吃力,把它准确地移动一毫米却要花更长时间和更多气力, 精确是一件笨重的事。”寻找真相的关键就在于精确的还原事实。
第十四章说到了汶川大地震的报道,柴静认为,采访不一定要刻意追求什么,真实的力量最重要。拿灾难报道来说,如果在采访过程中一味渲染情绪,会给人矫揉造作之感。相反,如果你真正用心和采访对象接触,真实的用镜头记录下他们的生活,人性自然会从片子里流淌出来,观众看了之后也自然会感动。
第十五章,柴静说,在现在这个鼓噪的年代,有时候要做一个甘居寻常的人。她报道北京奥运,走着和其他媒体完全相反的路子。她不是专挑金牌选手采访,反而把目光投向了不起眼的甚至是在赛场上失败的运动员。她用心地挖掘这些运动员背后的故事,做成了《奥运瞬间》这部片子,得到了钱钢老师的赞扬。柴静坚持着她自己关于新闻人的价值和信念,善于从寻常人物中发掘不寻常的新闻点。
第十六章的主要观点是:采访不是记者引导提问,而是逻辑来引导记者。逻辑会把链条层层咬合,使任何一环不能拆解,这链条就是结构。结构不是记者创造的,记者只是看见它,把它从深埋的泥土里剥离出来。在采访的时候,主题应该蕴涵在结构里,不要蕴涵在只言片语里,要追求整个结构的力量。
第十七章谈“无能的力量”,说到了卢安克,相对于他的教育研究和实践,他身上最让人敬佩的恰恰是他的“无能”。这样一个遵循内心选择,一个顺应自我天性,一个快乐的、不断的通往个体自由的人,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而珍贵的生命形式。这个时代所缺乏的正是像卢安克这样拥有起码精神修养,能包容不同价值追求,理解一切美好与善意的平常人。只有当卢安克不再成为社会的另类,社会才会回归正常,循着内心指引自由生活的人,才会渐成主流。
在柴静看来,“采访是病友间的相互探问”。这是药家鑫案留给她的思考。一件交通事故背后反映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性,药家鑫和高晓松身上携带的病菌,人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做新闻,就是和这个时代的疾病打交道。我们都是时代的患者,采访在很大程度上是病友之间的相互探问,记者只有不把采访对象看做孤立的存在,才能看清楚事件对时代生活的意义。
第十九章,柴静讲述了进入央视几年以来她的成长和转变,在领导、朋友、采访对象的共同指点下,她逐渐认清自己身上的弱点,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感受别人。她对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也有了更深的认识,以前她勒令自己不在节目中带有感受,之后她转变了态度,她说“客观是对事件中的任何一方都投入其中,有所感受,相互冲突的感受自会相互克制,达到平衡,呈现出‘客观’的结果,露出世界的本来面目。”
“水无所起止,只知流淌,但总得流淌„„一个温柔的转弯推动另一个温柔的转弯,无穷无尽,连石头都被打磨得全是圆润结实, 就这么不知所终, 顺流而去。”不管探寻真相之路有多难, 新闻人的追求犹如书的最后一章所描写的这看似温柔却可以把石头都打磨得圆润结实的水, 永无止境地流淌着。
第五篇:看见观后感
《看见》 ——“生命,美得让人流泪”观后感
《看见》一直是我很喜欢的一个节目,它冷静剖析社会热点问题,直面社会矛盾;采访了很多平凡生活中的人物,发现细小中的美。《看见》并不因为是央视的节目就高高在上,它反而像个邻家小姑娘,特别接地气。
一直很喜欢柴静的采访,因为她总是那么温和平静,无论采访对象是谁,她都能做到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无论采访对象情绪是怎么激动,她总能冷静地进行采访,并使采访对象也冷静下来。柴静有一种魔力,你望着她清澈的大眼睛时,会很舒服,想信任她,向她倾诉很多。
这期节目,柴静专访一个美丽的女孩 —— 廖智。说她美丽,不只是她酷似明星张柏芝的外表,更多的是她的对生命积极、乐观的态度。
廖智是一个年轻美丽的跳舞老师,她非常热爱跳舞,舞蹈不仅是她的工作更是她生活的全部。但2008年的汶川的一场地震把她原本平静幸福的生活打破了。地震夺去了她的双腿,还夺走了她深爱的十个月大的女儿虫虫和婆婆的生命。如果没有那场灾难,廖智应该有个幸福的家庭:健康长大的女儿,体贴照顾的婆婆。还有一份喜欢的工作。但是这一切因为一场地震都破灭了。我想这场灾难发生在任何人身上都难免会无法接受乃至奔溃。但廖智没有,她痛苦过挣扎过想放弃过,但最后还是廖智接受截肢手术装上假肢,努力进行康复训练。她说:我的命是别人救的,是别人给的。我的生命里面已经不剩下什么可以被我挥霍的,所以我必须珍惜每一天,我必须把握好每一天。”
当廖智还在进行康复训练时,世界小组组委会的有关人员找到了她,希望她能够继续跳舞。他们的话激起了廖智一直掩埋在心底的对舞蹈的热情。舞蹈,一直是廖智的一个梦想,哪怕身体不能动弹,可心已经在起舞。于是在赈灾义演震撼人心的《鼓舞》出现了。廖智训练时,身体还未完全康复,《鼓舞》需要在一面大鼓上跪立、旋转、敲打。这对廖智来说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以前的廖智排一个舞蹈动作只需几分钟,可如今需要各个小时乃至更长。廖智每次刚跪一分钟不到双腿便开始颤抖,接着全身都颤抖起来,钻心的疼痛让她汗流满面。但她都咬牙坚持下来了,当双腿残缺、一袭红装的廖智在大鼓上翩翩起舞时,震撼了现场所有人。
2013年雅安地震后,廖智立刻赶往雅安救灾,廖智回忆雅安地震时她参与救灾的情景。有一个小姑娘带她到油菜地上厕所,她的假肢只能蹲到九十度,小姑娘不知道,一直叫她:“姐姐,蹲低一点,再蹲低一点。”可是她做不到。我想任何人听到这段话都会感到很心酸,可是廖智是捂着脸像个小女孩一样,害羞地笑着把它说出来的。这让我更加心疼这个乐观坚强的姑娘。
柴静问廖智:地震发生后有很多专业队伍都往灾区赶,为什么她还一定要去。廖智说她个子小,又有被救的经验,可以帮得上忙。节目后来有介绍:当年汶川地震时,廖智被压在地底下,救援人员怎么也无法钻下去救她,最后是一个小个子男人钻下去救了她。柴静问:被从废墟堆里救出来的人,一般这辈子都不会愿意再去接近这样的地方,你是怎么做到的?廖智回答:我觉得我的命是别人送给我的。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觉得人有时候是要忘记自己的。因为这段话,对廖智更加竖然起敬,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敬佩的人。
廖智是一个很二的人,她会把别人吃剩的骨头当菜夹,她会挽着陌生人走了一条街才发现不是自己妈妈。她在博客中写道:我没有一分钟为自己身体的失去而感到哀悼。她连刚做完截肢手术,双腿包扎躺在病床上,都不会忘记自拍。柴静说最喜欢她刚洗完澡,裹着浴巾,穿着假肢,假肢就大大方方露出来,摆大力士造型的照片。我也是,照片里的廖智搞怪欢乐,她大大方方毫不遮掩,真的从来没有一分钟为她身体的失去而感到哀悼。我欣赏这样乐观的廖智。如果世间所有人都能如此乐观,我想世界会少了很多轻生者,少了很多破碎的家庭。
采访最触动我心弦的是采访结尾廖智提到一部电影《绿里奇迹》,最感动她的是电影的一个情节。一个黑人遭受虐待诬陷毒打种种悲惨遭遇后,一个老妇人问他:为什么你身上有那么多伤疤,谁伤你这么重?他回答:我记不清了,女士。廖智说她每次看到这一幕,眼泪马上就流出来了。黑人他承受了很多不该他承受的,可是他竟然说他忘记了。我想忘记是代表着一种饶恕,或者根本就选择不记得,不需要去饶恕什么。这大概就是一个人心灵的最高高度。
廖智在博客中写过:这世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辛酸、软弱和悲哀,但是,只要还有呼吸,就有盼望。她说,每当想到这一点,就觉得,生命美得让人流泪。的确,生命,美得让人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