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控制精典案例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4 16:45: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成本控制精典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成本控制精典案例》。

第一篇:成本控制精典案例

济源建业森林半岛项目

成本控制案例

成本控制一直都是房地产行业规范化管理的一个难点。由于成本控制的不确定因素很多,且不同项目的实际情况不同、人员素质不同,想在不同的项目上应用同一种管理手段、方法进行成本管理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如何开展有效的成本控制,这对任何一个公司都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只要不断的从工作实践中总结经验、抓大放小、规范运作、科学管理最终完成成本控制目标也并非难事。案例一:

在我们的项目中,由于前期工程进展缓慢,第一批工程采用了费率招标模式,由合同双方核对确认预算价。这一合同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了诸多不利因素。首先,在预算核对时,由于双方立场的严重对立,对定额规定较模糊的项目争议很大,造成预算核对工作量大的惊人,给以后的工作开展带来了很不利的影响;其次,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发现在预算中存在少算、漏算的情况,由于预算价是双方核对确认,施工单位要求据实调整,给我单位的日常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再次在开工日期拖的较久的工程,施工单位又以招标时约定的建筑材料涨价为由,要求调整材料 价格。

费率招标是一个极不科学的作法,对促进工程进度不一定有利(甚而有可能因双方在造价上达不成一致意见,而使工程搁浅),但肯定会牺牲成本。我们要在施工招标前期做出积极的准备,确定在合理的施工期间内可能出现的价格波动因素,明确合同双方应承担的价格风险范围。在一期二批工程招标中,我方在招标文件中明确指明中标价一次包死,同时只提供了甲供材及外包工程的价格,其余的材料要求施工单位自主调查市场价格并承担风险;增列了单项金额小于1000元的签证不予结算的条款,有力地促进了现场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案例二:

最近,我和工程部崔朝勇对临街营业房地弹门及大玻璃窗制作安装工程进行了招标。由于前期准备工作做的很充分,对地弹门主材(10厚钢化玻璃、地弹簧、拉手、玻璃门夹)进行了市场综合调查。在调查中发现地弹门五金价格差距很大,其中:地弹簧的价格范围在60-800元/个之间,拉手的价格范围在40-160元/套之间。为了确保各投标单位报价的可比性,在招标时我方根据产品的性能,指定了合理的配置和价位(采用GMT818系列地弹簧240元/个、金浪斯600拉手60元/套)。由于各施工单位报价的标准一致,竞争 很激烈,最终中标价格比前期预测价格低很多,大玻窗为120元/平方米(前期已经招标的合同价为200元/平方米),地弹门为260元/平方米,确保了公司制定的中高档配置、中低价位目标的实现,节约成本约3万元。

施工招投标是决定实际成本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济源项目公司把招投标工作确立为投资控制中的关键环节。在招标之前对工程所用的主要材料先进行实际市场价调查,政府发布的指导价仅仅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招标时各项监督机制进行了完善,让各投标单位明确我方对招标的有效监督,确保招标工作阳光透明,调动各投标单位参标的积极性。案例三:

我项目公司售楼中心的室内精装修工程总造价约为150万元。售楼中心在项目销售结束后需作为商业对外销售,但目前的装修风格根本不适合任何项目的经营,业主在购买后需全部拆除。装修方案在确定时应按功能分区进行设计,同时要考虑售后的使用问题,全面的装饰设计只会增加成本,对销售工作不会有任何积极的影响。而小区的主入口两侧的装饰设计风格又过于单调,在后期景观设计时很难满足要求。

成本控制不只是一个审算哪么简单,要做到从经营的高 度做成本控制是很难的。需要各专业人员的通力配合,同时一些技术层面的决策要完全下放到专业的技术层面去解决,这样才能使决策更加的科学合理。岳总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经常指出一人为私,多人为公的工作思路。项目审算、工程、销售人员全过程、全方位的配合机制已初步建立,已能做到事前沟通,事中参与、事后沟通。案例四:

一期、二期工程设计合同结算时,由于原设计合同对图纸重复利用、图纸作废等问题没有约定,而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这两种情况出现的很多,总金额约为30多万元,设计费的结算在合同中约定为我方收到最后一批图纸后进行,没有考虑到设计院对施工过程的配合问题。最终通过项目公司胡顺风、岳朝臣、贾连双与设计院的积极沟通,设计院作出了一定的让步,节约投资约10万元。

完美的合同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但如果合同漏洞百出,我们就要进行认真思考了,公司管理是否在哪个环节出了什么问题。案例五:

济源森林半岛项目,在小区供暖安案上,有的楼设计采用的是PPR管,有的楼设计采用的是铝塑管。PPR管、铝塑 管是两种技术性能完全不同的两类管材,结果竟然出现在同一个设计院设计的同一个小区中,真是太奇怪了。幼儿园工程设计时,结构设计师居然不明确济源当地的墙体材料,设计的墙体材料为多孔砖,在图纸会审时,结构工程师要求本工程必须用多孔砖,原因是设计荷载是按多孔砖考虑的。而在济源市没有生产厂家,最近的生产厂家在新乡市获嘉县,运输成本为0.2元/块,方案很不经济,并且供货很难满足正常的施工需要。经与设计院多方沟通,设计院最终同意采用普通粘土砖降低造价8万元。

设计环节是控制投资的一个最要环节,设计院的选择,一定要慎之又慎。在设计招标时,除了要考虑设计单位的名气、业绩、管理及负责本项目的主要设计师的资历外,对设计院已完成设计的日常协作的考察也很重要。设计进行时,还应该由我公司专业设计人员常驻设计院进行跟踪监控,避免在施工图出来后出现较大的偏差。案例六

济源项目室内外钢构件(阳台栏杆、护窗栏杆、外立面装饰构件)设计全部为氟碳漆。通过市场考察,氟碳漆价格很高,约为60-150元/平方。氟碳漆的优点主要是防腐性能卓越,考虑到其使用在室内构件上的经济性,经与设计院联系室内钢构件氟碳漆全部改为磁漆,节约成本约为12万元。由于室外装饰钢构件的效果风格比较新与较古朴的外墙面砖风格不是很搭配,决定在二期工程设计中需进一步进行优化。

我曾经在一个工厂呆过几天,在当时总感觉那个厂的制度有点太不尽人情了,在任何一个人的责任区内如发现一枚螺丝钉就有可能会被重罚(不过提法不是罚而是为了改善职工伙食因某某原因给厂里捐款),甚至连厂长都经常出现在厂里的“光荣榜”上。现在想起来,一个严厉的制度是必须的,如果每个人、每一项工作都没有问题,那些制度的严厉也就起不到作用,也就无所谓严厉。集团公司提倡的全员、全过程成本控制方法,是实现成本控制的唯一途径。只有实现了每个人都是成本控制主体,每个人都有成本考核目标,没有人处在成本控制制度之外,才能实现成本控制的总体目标。相反如果一个企业,从上到下全部都是好好先生,那就很危险了。

济源建业住宅建设有限公司

贾连双

第二篇:建筑成本控制的几个精典案例

建筑成本控制的几个精典案例

作者:贾连双 上传时间:2006-04-14 简介: 成本控制一直都是房地产行业规范化管理的一个难点。由于成本控制的不确定因素很多,且不同项目的实际情况不同、人员素质不同,想在不同的项目上应用同一种管理手段、方法进行成本管理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 关键字:建筑 成本控制 精典案例

成本控制一直都是房地产行业规范化管理的一个难点。由于成本控制的不确定因素很多,且不同项目的实际情况不同、人员素质不同,想在不同的项目上应用同一种管理手段、方法进行成本管理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如何开展有效的成本控制,这对任何一个公司都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只要不断的从工作实践中总结经验、抓大放小、规范运作、科学管理最终完成成本控制目标也并非难事。

案例一:

在我们的项目中,由于前期工程进展缓慢,第一批工程采用了费率招标模式,由合同双方核对确认预算价。这一合同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了诸多不利因素。首先,在预算核对时,由于双方立场的严重对立,对定额规定较模糊的项目争议很大,造成预算核对工作量大的惊人,给以后的工作开展带来了很不利的影响;其次,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发现在预算中存在少算、漏算的情况,由于预算价是双方核对确认,施工单位要求据实调整,给我单位的日常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再次在开工日期拖的较久的工程,施工单位又以招标时约定的建筑材料涨价为由,要求调整材料价格。

费率招标是一个极不科学的作法,对促进工程进度不一定有利(甚而有可能因双方在造价上达不成一致意见,而使工程搁浅),但肯定会牺牲成本。我们要在施工招标前期做出积极的准备,确定在合理的施工期间内可能出现的价格波动因素,明确合同双方应承担的价格风险范围。在一期二批工程招标中,我方在招标文件中明确指明中标价一次包死,同时只提供了甲供材及外包工程的价格,其余的材料要求施工单位自主调查市场价格并承担风险;增列了单项金额小于1000元的签证不予结算的条款,有力地促进了现场

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案例二:

最近,我和工程部A某对临街营业房地弹门及大玻璃窗制作安装工程进行了招标。由于前期准备工作做的很充分,对地弹门主材(10厚钢化玻璃、地弹簧、拉手、玻璃门夹)进行了市场综合调查。在调查中发现地弹门五金价格差距很大,其中:地弹簧的价格范围在60-800元/个之间,拉手的价格范围在40-160元/套之间。为了确保各投标单位报价的可比性,在招标时我方根据产品的性能,指定了合理的配置和价位(采用GMT818系列地弹簧240元/个、金浪斯600拉手60元/套)。由于各施工单位报价的标准一致,竞争很激烈,最终中标价格比前期预测价格低很多,大玻窗为120元/平方米(前期已经招标的合同价为200元/平方米),地弹门为260元/平方米,确保了公司制定的中高档配置、中低价位目标的实现,节约成本约

3万元。

施工招投标是决定实际成本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某项目公司把招投标工作确立为投资控制中的关键环节。在招标之前对工程所用的主要材料先进行实际市场价调查,政府发布的指导价仅仅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招标时各项监督机制进行了完善,让各投标单位明确我方对招标的有效监督,确保招标工作阳光透明,调动各投标单位参标的积极性。

案例三:

我项目公司售楼中心的室内精装修工程总造价约为150万元。售楼中心在项目销售结束后需作为商业对外销售,但目前的装修风格根本不适合任何项目的经营,业主在购买后需全部拆除。装修方案在确定时应按功能分区进行设计,同时要考虑售后的使用问题,全面的装饰设计只会增加成本,对销售工作不会有任何积极的影响。而小区的主入口两侧的装饰设计风格又过于单调,在后期景观设计时很难满足要求。

成本控制不只是一个审算哪么简单,要做到从经营的高度做成本控制是很难的。需要各专业人员的通力配合,同时一些技术层面的决策要完全下放到专业的技术层面去解决,这样才能使决策更加的科学合理。某总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经常指出一人为私,多人为公的工作思路。项目审算、工程、销售人员全过程、全方位的配合机制已初步建立,已能做到事前沟通,事中参与、事后沟通。

案例四:

一期、二期工程设计合同结算时,由于原设计合同对图纸重复利用、图纸作废等问题没有约定,而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这两种情况出现的很多,总金额约为30多万元,设计费的结算在合同中约定为我方收到最后一批图纸后进行,没有考虑到设计院对施工过程的配合问题。最终通过项目公司C某、D某、E某与设计院的积极沟通,设计院作出了一定的让步,节约投资约10万元。

完美的合同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但如果合同漏洞百出,我们就要进行认真思考了,公司管理是否在哪个环节出了什么问题。

案例五:

某森林半岛项目,在小区供暖安案上,有的楼设计采用的是PPR管,有的楼设计采用的是铝塑管。PPR管、铝塑管是两种技术性能完全不同的两类管材,结果竟然出现在同一个设计院设计的同一个小区中,真是太奇怪了。幼儿园工程设计时,结构设计师居然不明确某当地的墙体材料,设计的墙体材料为多孔砖,在图纸会审时,结构工程师要求本工程必须用多孔砖,原因是设计荷载是按多孔砖考虑的。而在某市没有生产厂家,最近的生产厂家在新乡市获嘉县,运输成本为0.2元/块,方案很不经济,并且供货很难满足正常的施工需要。经与设计院多方沟通,设计院最终同意采用普通粘土砖降低造价8万元。

设计环节是控制投资的一个最要环节,除了要实行设计招标、限额设计外,还应该由我公司专业设计人员常驻设计院进行跟踪监控,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较大的偏差。

案例六

我曾经在一个工厂呆过几天,在当时总感觉那个厂的制度有点太不尽人情了,在任何一个人的责任区内如发现一枚螺丝钉就有可能会被重罚(不过提法不是罚而是为了改善职工伙食因某某原因给厂里捐款),甚至连厂长都经常出现在厂里的“光荣榜”上。现在想起来,一个严厉的制度是必须的,如果每个人、每一项工作都没有问题,那些制度的严厉也就起不到作用,也就无所谓严厉。集团公司提倡的全员、全过程成本控制方法,是实现成本控制的唯一途径。只有实现了每个人都是成本控制主体,每个人都有成本考核目标,没有人处在成本控制制度之外,才能实现成本控制的总体目标。相反如果一个企业,从上到下全部都

是好好先生,那就很危险了。

第三篇:成本控制案例

成本控制——5个1分钱与1个5分钱案例

在竞争异常激烈的美国超级市场行业中,发展最快的公司当推狮王食品公司。在过去的20多年里,该公司的年销售额竟以平均20%的速度急增,被称为“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狮王食品公司在美国的东南部地区经营着800余家连锁商场,而且每年还要新开业近100家商场。目前,它拥有3.5万名雇员,年销售额为40亿美元。

其实,狮王食品公司的成功秘诀众人皆知:品种全、价格低。但是别的公司照此方抓药却并不灵验,总也达不到狮王食品公司的水准。该公司在价格低这一点上为全美消费者的口碑,公司以仅略高于成本价、甚至有时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令购物者闻风而至。最难能可贵的是:别的公司仅在岁尾节前才削价出售商品,而狮上食品公司却能做到“天天在降价”。这种倾尽血本讨好消费者的做法不但没有使狮王食品公司元气大伤,反而让该公司获取了巨额利润,其间确有耐人寻味之处。

狮王食品公司的历史可上溯到1957年12月,当时拉尔夫·W·凯特纳、布朗·凯特纳和威尔森·史密斯三人合伙在北卡罗林纳州的索尔兹伯里开设了一家名为“都市食品”的超级市场。

这三个伙伴以前就在一起经营食品杂货生意,那时他们都是在凯特纳父亲的商场中工作。可后来父亲的商场被威恩—迪克西公司买下了,三伙伴处处受到新老板的排挤。于是,凯特纳兄弟和史密斯决定另起炉灶,开设自己的超级市场。他们三人找遍了在索尔兹伯里的亲戚和朋友,游说大家投资帮助他们创业。好不容易凑足了必要的资金,“都市食品”超级市场开张了。

然而商场的经营状况与三伙伴的期望相去甚远。开业后的近10年中,商场的生意极为清淡。周围的一些大商场如威恩一迪克西公司等对批发商施加压力,不让他们给都市食品超级市场优惠折扣,这使得三伙伴的利润更加少得可怜。商场几乎到了门可罗雀的地步。在这艰难的10年中,三伙伴也绞尽脑汁想了一些办法,拼命想把顾客引进商店。他们先后尝试过有奖销售、抽彩票、提供免费的薄煎饼早餐、馈赠代价券、邀请美女在商场门前做表演等多种方法,使尽了浑身解数。可是顾客对都市食品公司依旧反应冷淡,到1967年开业十周年,公司名下的商场只有7家。这在当时飞速发展的美国零售业中可称为一个不入流的小公司。公司的惨淡现状深深地刺痛了拉尔夫·凯特纳,他决意寻找一个从根本上扭转颓势的方法。

1967年,拉尔夫带着公司近半年来的销售记录和一个计算器,只身前往北卡罗林纳州的夏洛特,住进一家僻静的汽车旅馆。他在门上挂起“请勿打扰”的牌子,把自己反锁在这个幽暗的房间中整整3天。

当衣衫不整、双眼红血、满脸胡茬的拉尔夫走出房间时,他的手上拿着一张拯救公司的药方:把公司货架上3000余种商品大幅度削价,只要销售额能上升50%,公司就仍处于盈利状态。

这是一场生死攸关的赌博,都市食品公司这样一个底气不足的小公司竟然敢抢先挑起价格战来与大公司争夺顾客,在许多人眼中看来无疑于玩火。但拉尔夫对他的合伙人说:“反正我们快不行了,与其等死,不如最后拼一次。”

都市食品公司接受了拉尔夫的提议,把公司的商品大幅度降价。在商品上贴上印有“LFPING”字样的标签,这是“北卡罗林纳州食品最低价”的英文缩写。这一口号和标志迅速出现在电视、报纸和大街小巷,人们都知道了都市食品公司以全州最低价出售商品。顾客蜂拥而至,他们都想把握住这个千载难缝的机会,谁都不愿与之失之交臂。因为顾客认为这是都市食品公司在关闭前回收资金的大甩卖,仅此一次绝无二回了。

但出乎顾客预料的是在“大甩卖”后的第一年,都市食品公司仍以北卡罗林纳州食品最低价经营着。第二年依然如此。第三年不仅没有倒闭,反而还购入几家中小型商店。事实证明拉尔夫的药方灵验了。其秘密就在于都市食品公司绝大多数商品以仅比成本高出些微的价格经营,而一小部分商品以低于成本价经营。这一小部分却对顾客有巨大的诱惑力,把顾客引进了商场,从而促进了那些占大多数的薄利商品的销售。大量的薄利的积累,不仅弥补了小量的亏本,而且使公司在总体上处于盈利状态。

都市食品公司这个才露尖尖角的小公司立即被各大零售公司所关注了。1974年,比利时第二大超级市场连锁公司狮王公司买下了都市食品公司的大部分股权,将该公司收入名下。但狮王公司却一反以前由母公司出人经营子公司的做法,邀请拉尔夫继续在都市食品公司任职,为期10年。

在母公司强大财力的支持下,拉尔夫使都市食品公司踏上了腾飞之路。1977年,公司成立20周年时,名下拥有55家商店;而到1987年30周年时,公司名下商店已多达475家。都市食品公司的以低价换取高利的做法大获成功后,不少零售公司纷纷效仿,但只经营几个月就发现支撑不下去了。人们非常奇怪:为什么别的公司蚀本的生意却在都市食品公司成了盈利的生意呢? 其实,都市食品公司能够长期维持低价的诀窍很简单,就是节俭。公司的员工想方设法地从进货、运输、管理、经销等各个环节节省开支,把公司的经营费用压缩到最低点。以下几个例子可使人们对此窥其一斑。

1982年,都市食品公司开始打入弗吉尼亚州。但很快公司受到一家名为食品城公司(Food Town Inc.)的指控,该公司称都市食品公司(Food Town Inc.)侵犯了其名称权。弗吉尼亚州法院判该州的食品城公司胜诉,要求都市食品公司把新建在该州的商店名称更改过来。另外,都市食品公司在打入田纳西州市场时也遇到了类似的起诉。为了彻底避免今后再卷入这类麻烦中,都市食品公司决定更换名称。为选好新名称,公司上下大费周章。最后才选定用狮王食品公司(Food Lion Inc.)这个名称。

有些人认为,既然母公司名叫狮王公司,那么子公司当然会选择“狮王”这个名称了。可事后拉尔夫透露:当初公司根本没有想到用母公司的名称:最后之所以选择了“狮王”,是因为一个雇员提出这是一个最省钱的方案。使用这个新名称,只需更换两个字母:把T换成L,把W改为I,然后把I和O的位置作一个对换,新名称就改好了。使用这个新名称的结果是狮王食品公司下属的300家商店在更换招牌的过程中省下了10万美元。

狮王食品公司在日常经营的点点滴滴中把费用压下来。香蕉包装纸板箱一般是比较结实的。所以在香蕉摆上柜台后,公司的员工又利用这些包装箱去装载化妆品、保健用具。当这些箱子已有些破损时,员工们又用它去装冷冻鱼虾。最后这些反复使用多次的包装箱被集中起来,出售给回收公司。

细心的顾客还会发现,狮王食品公司的速冻食品柜台是不安装暖气的。冬天雇员就利用冷冻机马达排出的热量取暖。

狮王公司还打破了传统的商品库存与销售的比例,加大进货数量,以便从批发商那里获得更多一些的优惠折扣,使商品成本下降。

根据美国《商业周刊》统计,美国零售业的经营开销一般来说要占销售额的21%左右,而狮王食品公司的经营费用只占销售额的 13%左右。

到80年代末期,狮王食品公司已成为美国零售业中屈指可数的巨头,凭借高额纯利和庞大的市场占有率向其他零售业大公司发动争夺市场的攻势。

1987年,狮王食品公司向自己的老对头威恩一迪克西公司控制的佛罗里达州渗透。因为该州人口数量一直处于增加之中,顾客购买力极强,而且威恩—迪克西公司一向推行高价高利的经销政策,所以狮王食品公司认为佛罗里达州是理想的扩张场所。

当佛罗里达州的新商店还在装修之中时,狮王食品公司就在该州的各新闻媒介上推出“我们节俭一些,你就省下许多”的宣传口号。当设在佛罗里达州的三家新商店开业时,蜂拥而至的顾客把商店挤得水泄不通。在收银处不得不雇佣专业保安人员来维持秩序。顾客在商店内买了东西后,却要跑到商店外开始排队,等着再进商店付款。

1986年五月,已“超期服役”的拉尔夫宣告隐退(他的任期应在1984年期满),汤姆·史密斯接任首席执行官一职。

史密斯当年在都市食品公司作包装员,70年代又当过进货员,80年代后担任公司的销售主管。他亲身经历了公司从困顿到繁荣的全过程,对公司薄利多销的政策深得其中三昧。史密斯对狮王食品公司的经营宗旨做过一个著名的、一针见血的诠释:“5个周转着的1分钱的价值大于1个闲置着的5分钱。”

思考题

1、狮王公司起死回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采取了降价策略吗?为什么?

2、为什么别的公司“照方抓药”却无法成功?

3、“5个周转着的1分钱价值大于1个闲置着的5分钱。”这句话你如何理解?

第四篇:企业文化精典案例

企业文化精典案例——华天大酒店

用“心”创造精致生活

2008年,湖南华天大酒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天酒店(7.23,0.26,3.73%)”)已经二十华诞,二十年峥嵘岁月稠。

从招待所到豪华宾馆、从老式迎宾楼到长沙市标志性建筑的贵宾楼、从独资到引进外资、从国有企业到上市公司、从军队企业到地方企业、从单体酒店到酒店集团,敢想敢干的华天人凭着对事业的执著追求,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如今,华天酒店主营收入与效益持续高速增长,酒店连锁事业突飞猛进。酒店总资产已从建店初期的3400万元增至18亿元,连锁扩张已从湖南发展到北京、武汉、郑州、长春等地,托管连锁酒店近30家,经济型酒店近20家,客房数已达8000余间(套),托管总资产75亿元;获得了包括白金五星级饭店、中国饭店业集团20强、世界饭店业集团300强、多项五星钻石奖、世界一流酒店组织、中国饭店业民族品牌先锋、中国十大最受欢迎的酒店上市公司特别奖等众多奖项,创造了湖南旅游饭店业的许许多多个第一。

短短时间就取得如此成就,华天酒店的秘诀何在?

一家酒店的成功,固然有许多要素,如超前规模的投资、连锁品牌的支撑、市场渠道的确立、准确的战略定位、专业化的管理等等,都值得我们去探究!然而,其中有很重要的一点。

服务没界限,文化能共鸣。酒店是个劳动密集型、感情密集型行业,酒店产品就其本质来说,是酒店员工所提供的服务。而影响服务质量的因素太多了,决不仅仅是靠提高科技含量、利用高新技术进行管理所能达到的。只有利用酒店文化的微妙性来管理员工,从整体上提高员工的素质,才是提高酒店服务质量、增强酒店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所以,对于一家高星级酒店来讲,应该是生产文化、经营文化的企业。客人到酒店来,有个很重要的心理预期,就是要享受文化和消费文化,获得最高的文化附加值。

1998年,华天酒店作为军队企业移交地方。流金岁月固然见证了华天人团结、开拓、进取的坚实足迹,但怎样在新起点上开辟新时代,实现永续发展,也是一件考验管理者的事。为此,在董事长陈纪明的带领下,华天酒店找到了切入点:以文化领军,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

第一章 “心”文化:华天酒店企业文化建设的模式路径

当然,“精致现象”在企业、员工和顾客身上分别得到了不同的演绎和体现。首先,企业能“精心”和“尽心”。

其次,员工能“真心”和“齐心”。

再次,顾客能“开心”和“动心”。

(一)企业:精心、尽心

1988年5月8日,华天酒店从一家营业的部队招待所起步,现在,华天酒店已经成长为中国中西部地区最具成长价值的旅游酒店上市公司。随着时间的推移,华天酒店总结并继承了军队文化与湖湘文化的特质基因,将其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及现代服务文化进行融合与创新,形成了华天酒店文化独特的情感核心,这就是华天酒店于2001年整整花了一年的时间提炼完成并隆重推出的《华天三字经》。

《华天三字经》的主要内容是:

华天人 立大志 敬事业 勤修身

恭俭让 礼智信 善为心 诚为本

孝父母 爱同仁 客如友 乐助人

语宜温 行端正 学不厌 永创新

严为爱 业技精 争第一 是店魂

(二)员工:齐心、真心

华天酒店认为,要有从客人利益出发的服务立场。有了客人的利益,才会有酒店的利益,这个道理是永远不会错的。在《“有生意不做?”》这篇耐人寻味的案例中,大剧场员工龙莉见一位年长的客人脸色苍白却频频喝酒,当客人再点啤酒时,龙莉就亲切地劝客人少喝酒,改为喝茶水饮料。客人在惊讶于酒店“有生意不做”的同时,更为华天爱护客人的精神所感动。又如,收银员得知客人不小心摔破了一只杯子,不是急忙要求索赔,而是为客人着想,首先关切地问:“您没有伤着吧?”心里面装着的是客人,客人哪有不动情的?

例如,仅2003年一年,华天酒店就围绕“服务”主题创新了量身订做服务、精致服务、常客快速服务通道操作程序、服务效率标准、大型活动督导程序、投诉快车道等大量新举措,为创造效益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例如娱乐部,全年出台新举措18项,督导执行也很得力,在全体员工中带来了十大变化,提高了管理能力、提高了服务质量、提高了员工整体素质,与地方有关职能部门保持了良好的关系,这对于提高经营效益,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客房部也出台10项新举措,大到服务质量评比细则,小到杯具分开摆设、增加小鞋拖鞋,艺术插花,以及把韩、日客人的拖鞋摆放在门口等等,很受客人欢迎。餐饮部服务创新是酒店的一支主力军,菜品创新也是层出不穷,几乎月月有新门道,在餐饮业受到外界很大冲击的情况下,仍保持竞争优势,保持创收大户的领军地位。前厅部客人叫醒服务的创新、客人入住一步到位的登记手续的创新、信息的快速传递、一分钟管理、一分钟表扬和批评,都很有成效。

(三)顾客:开心、动心

4、“心”文化的动情之美

华天酒店的服务是令客人动容的服务,是从优秀走向卓越的服务,是充满情感魅力的服务,最能打动顾客的心。华天人通过这种用情的服务,感动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客人。

在社会上传为美谈的“总统三鞠躬”的故事,更是堪称服务打造品牌的经典之作。那是2000年10月14日至15日,赞比亚总统奇卢巴一行访湘下榻华天大酒店。两天的热情接待和周到服务,使总统非常感动。15日上午,总统就要离店了,酒店领导与员工列队在大堂夹道欢送。10时,总统先生在唐之享副省长的陪同下,走出电梯,踏上红地毯,见到如此热烈的场面,总统先生频频挥手向员工致意。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当总统先生即将步出大门的那一瞬间,他突然停住脚步,来了个向后转,然后向欢送他的员工深深的三鞠躬。总统的如此大礼让员工惊呆了,人群静默了,猛地领悟后,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随行的外交部礼宾司的一位资深官员当场感慨地说:“这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一国首脑向一个酒店员工行这么大的礼。”可以说,这是总统对华天服务最由衷的肯定,也是做服务的人所能得到的最高的奖赏。总统先生在酒店的留言册上还留下了这样的题词:“在贵酒店的逗留将成为我充满温情的回忆”。

2003年10月31日晚,凤凰卫视在华天大酒店举行答谢酒会暨2004年节目推广会,著名节目主持人、总编兼首席评论员阮次山在口若悬河的评点中,突然话锋一转,表扬起华天来,他在一长段点评华天大酒店的话中,提到客房部一位服务员见他有清火的药,就专为他准备了一杯菊花茶,并写下了一张留言条,那朴素简短的话语,发自内心的问候,亲切温馨,感人泪下。这位大名鼎鼎的评论员激动之余表白说:“我去过世界许多地方,从未享受过如此令我难忘的服务,这太让我感动了。”

在华天,不断有国家元首、商界名人、普通百姓感动地向员工三鞠躬、流下热泪的服务案例,这是华天酒店用服务创造出来的特色,是一个标志性的文化现象,是独具特色的华天服务文化创造出的服务文化的新境界。

一、企业对员工:法律契约与心理契约相结合(一)严格管理铸就高效率团队

20年的华天酒店,10年的军队企业。

在改革开放初期,面对沿海改革开放大潮的推波助澜,湖南省军区的决策层做出了建酒店的决定。华天酒店的军企10年,是对军队传统、军人作风吸收并蓄的10年。华天酒店的后10年,是对军企10年积累和沉淀进行传承发展、发扬光大的10年。为了保持军队基因留下来的严格、高效的办事作风,为了打造一支真正有效率、有战斗力的员工队伍,华天酒店严格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它成为华天成长的重要法宝。在这里,华天有两个方面较为突出。

1、新员工封闭集中培训

华天酒店规定,所有的新员工上岗前均要参加一到三个月的封闭式集中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军训、体能训练、饭店职业道德、服务英语、饭店服务礼仪等课程。岗前培训是对新员工走上社会前的组织纪律、吃苦精神、团队意识及个人学习能力的大检验,有的新员工由于缺乏刻苦精神,吃不了训练之苦,经受不住华天这种严格训练的考验而自动离队。1999年以来,酒店共举办了近40期新员工的培训班,每期自然淘汰率在8%左右,而留下来的新员工通过培训,接受了较为系统的服务知识与职业道德教育,初步掌握了服务技能,具备了一定的职业素质,员工思想有了一个质的飞跃,精神面貌也为此焕然一新。

2、管理人员连带责任制

华天酒店始终认为,员工犯错,管理人员在客观上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对员工严格管理,那么,对管理人员也应该有同样要求,甚至要更高。所以,从2000年起,华天酒店就推出了《管理人员连带责任制》。这一制度的实施,震动了管理层,改变了过去员工有过失由个人负责,而管理人员无过错的做法。凡是员工受罚,各级管理人员也相应受“牵连”。以2000年为例,酒店对员工填单处罚总人数达到422人次,其中管理人员因负连带责任受到惩处的共计13人,另外对严重违纪的人员进行劝退和开除,总人数达24人次。2001年,酒店副主管以上管理人员中有26人次因员工过失受到扣月奖金、降职甚至免职的处罚。这一制度要求管理人员要对工作质量、服务质量、产品质量负责,要求管理人员不但要在位,还要严格按程序办事,全面检查。因此,它能够使各级管理人员时刻警醒自己的责任所在、职业精神所在,大大强化了他们的责任性。

(二)真诚关爱激发工作原动力

1、推动成长是核心

华天酒店认为,要关爱员工,最重要的就是抓住成长这个核心。为了帮助员工进步成长,华天酒店主要从两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多考虑员工的发展,为员工的进步提供条件。华天酒店(7.23,0.26,3.73%)的培训文化是具有华天特色的服务员工的文化。20年来,酒店视培训为员工福利,持续加大培训投入。通过内部专业培训、送出去、请进来的专家培训、成立华天酒店管理学院的成体系成建制的脱产培训,形成了酒店初级基础培训、中级晋升型培训、高级专业化培训三级培训机制和体系。

1999年,酒店针对部分员工希望学历升级的需求,与湖南师大旅游学院联合开办了旅游大专班,请学校老师来店教学。针对英语基础好的员工,酒店倡导第二外语的学习,开设了日语培训班。2000年,酒店筹建了华天酒店管理学院。2001年5月,酒店还颁布了《关于鼓励员工自学进修的有关规定》,支持员工自学成材,报销部分学费。仅以2002年为例,酒店共有15名在岗员工通过自学拿到了国家认可的大专以上学历证书。根据有关规定,酒店为这些员工报销全部学费,共69690.00元,很好地调动了员工学习积极性。为了促使管理人员加强自身学习,酒店还送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参加各种进修学习班,选派了一批优秀员工和管理骨干到南京金陵、广州白天鹅等地学习,接受专业培训。

在华天酒店,培训与激励是分不开的。2003年,华天酒店对两名“突出贡献奖”的获得者分别给予十二万元巨奖。在华天酒店,只要你肯学,就舍得投资让你成材。这些培

训与激励措施,不仅提高了酒店中高级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同时也在酒店员工中形成了勤学上进的良好风尚。学习成为多数员工的一种自觉需要,也是华天大酒店不断开拓进取的源泉。

第二,多考虑员工的前途,为员工的未来提供机会。2007年,通过竞聘上岗,华天酒店全年共任命管理人员85人次,很多人都被调到连锁店独当一面,获得了大的发展。

2、物质条件是基础

为了给广大员工创造一个温馨的劳动生活环境,2000年,华天酒店投入专项资金,将职工宿舍的五楼、六楼、七楼、九楼、十楼统一改造、装饰一新,统一购置了生活用品,并安装了空调。行管部制订了科学合理的宿舍管理条例,不定期地开展检查评比活动,加强对宿舍卫生、安全的检查和督导。如今年3月开展的“共建一个家”活动,使大家的栖居空间进一步舒适化,普遍提高了广大员工的宿舍生活质量。

员工食堂大胆采用了自助餐的形式,在控制好成本的前提下,力求菜式多变化,饭菜质量和服务不断改善,如每月举行一次菜品创新展示会,要求厨师每人每月必须出一道新菜。在膳食的搭配上,更注重口味和营养相结合,讲究荤素搭配。

工资方面,华天酒店结合经营形势的发展不断进行改革,使员工的待遇不断提高,劳酬关系更加合理化。今年3月份,酒店进行了又一轮工资微调,员工薪酬整体上升5%。

为了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2002年7月,酒店投资将原来200多平方米的员工俱乐部扩建成1000余平方米,新增了电视室、阅览室、学习室、音乐室、健身房和乒乓球室等,并花费5000元专款购置了新的图书,为广大职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健身娱乐场所。

华天酒店尤其注重发现并解决员工的实际困难。例如,对于特困员工实行补助;为照顾好加班员工,员工食堂延长开餐时间,并保证饭菜质量跟正常时间吃饭一样,等等。

第五篇:成本控制失败案例

企业经营失败案例更多资料>> 最佳答案 此答案由管理员代为选出 揪错 ┆ 评论 ┆ 举报

changyang0371 [学者] 我国

1.北京的三元牛奶

失败关键:大本营失守,成本控制乏力

市场结局:三元已经在大本营北京退居第三,而在巅峰时期,三元曾占据了北京市场的8成。

此消彼长

中国奶业的市场规模在近年已没了爆发性的增幅,而在面对主要的对手——蒙牛、伊利的凌厉攻势下,竞争乏力,三元2004年在大本营的失利是必然的。而最近,产品涨价——三元希望借此来摆脱亏损困境的险招,有可能成为三元新一轮市场份额下滑的开端。

营销事件回放:

2004年,北京市场的乳业格局已经发生巨大变化。

2004年10月,北京三元牛奶已经在大本营北京市场上退居第三,排在蒙牛、伊利之后,而在巅峰时期,三元曾占据了北京市场的8成,即使是2003年,三元也有超过50%的市场份额。

大本营失守以及成本控制乏力,使得三元利润大幅下滑。三元股份第三季度的季报披露,2004年1~9月,该公司的营业利润为负5439万元。2004年12月22日,郭维健因业绩原因,辞去三元股份董事总经理职位。

此消彼长。

市场规模在近年已没有太大的增幅,而面对主要对手——蒙牛、伊利的凌厉攻势,竞争乏力,三元在大本营的失利是必然的。

败笔解析:

品牌力不如对手

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近几年来,我国城镇居民乳品消费增长幅度都在20%以上,而经过几年的高速增长后,增幅将相对放缓。在这种背景下,蒙牛、伊利等行业巨头加大了营销力度。

无论是广告投入还是促销力度,以及公关事件的炒作,蒙牛、伊利等企业都不遗余力、相互攀比,但与蒙牛、伊利等清晰的品牌定位、强大的品牌塑造攻势相比,三元要差很多。营销专家李光斗认为,近几年,三元品牌定位比较模糊,摇摆在“北京人的牛奶”和“新鲜牛奶”等概念之间。而品牌定位的模糊,导致品牌传播效果的减弱,刺激企业减少品牌传播活动。2004年,即使是在三元的大本营——北京市场上也很少能够看到三元的广告。

三元品牌的忠诚度降低就在情理之中了。

价格缺乏竞争力

通过对消费者的调查,李光斗发现:乳品属于价格敏感型商品。

早在2003年年底,在北京市场上伊利和蒙牛的产品销售价格就比三元低。如伊利500ML利乐包买四赠一,同规格的蒙牛也是买四赠一,价格都是11.2元,每袋2.24元,而旁边的三元则为2.6元/袋。

到了2004年,蒙牛、伊利又发起多轮降价促销活动,第一轮价格战从6月底至8月中旬,促销、买赠幅度之大都为近年来所罕见;国庆黄金周过后,第二轮价格战又重新燃起,甚至比上一轮来势更为凶猛。而在这两轮价格战中,三元均没能踏上节拍。

由于加大了营销力度,蒙牛、伊利的销量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提升。蒙牛乳业公布的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蒙牛营业额攀升105.2%,旗下三大产品(包括液态奶、冰淇淋及乳制品)的营业额分别上升97%、84%及5.66倍。伊利上半年营业额为41.8亿元,比2003年同期增长了48.75%.在有限的市场规模中,对手市场份额的大幅提升必然导致了三元市场的失守。

大本营被入侵

在全国市场中,北京向来都是大家垂涎三尺的肥肉。

北京人均乳品消费量一直高居全国各省市的首位,2003年,北京人均乳品消费量为48公斤,而全国平均水平只有25公斤。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各乳业巨头纷纷携重兵杀入。

为了扩大北京市场的份额,减少运营成本,2002年年末,蒙牛就开始投资3.3亿元人民币在北京布局生产线。自2003年6月第一条生产线正式投产以来,到目前已有23条生产线投产,日产奶量已突破300吨。伊利也先后在北京的密云、北京附近的河北廊坊建立了生产基地。

2004年8月,蒙牛将营销中心从呼和浩特的大本营全部搬至北京通州。业内人士认为,蒙牛此次搬迁之举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他们已经将战略目光转向最有竞争力的主市场,以北京为核心的全国市场规划已初露端倪。而在蒙牛之前,伊利已经将其营销总部迁至北京潘家园。

三元在北京苦心经营多年,在终端拥有较好的基础。但在2004年,这种情况也在改变。2003年下半年开始,蒙牛在北京一方面加速进入终端,一方面开始大量招聘促销员。据了解,蒙牛招聘的促销员多达几千人,都是做驻店促销,以便在终端拦截对手。

成本控制乏力

2004年,各种原材料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涨价。与2003年相比,最高时,玉米价格涨幅为33%,大豆涨幅为73%,而与此同时,奶价却下跌了近四成。这虽然是全行业性的困难,但与它的主要竞争对手相比,三元的成本控制能力明显较弱。

2004年1~9月,伊利主营业务成本占主营业务比例为70.34%,而三元的比例为79.11%。

这直接导致了三元的主营业务利润率低于伊利8个多百分点。三元的管理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也是伊利的好几倍。

三元成本高于对手,除了地处北京,土地、原材料、环保以及奶源建设投入大,人工成本几乎要高于某些竞争对手两倍以上等客观原因外,还有一些主观的失误。

前几年,三元为了降低奶源成本,曾跑到北疆去办了一个奶源生产基地,但因那里风沙太大、缺乏优质牧草,造成牛奶的杂质超标而卫生、生化指标不达标,最后不得不放弃原定的液态奶基地计划。

2003年,三元又跑到澳大利亚建立奶源基地。当时三元认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传统的乳品出口国,占世界出口总量的40%左右。澳大利亚产奶量的50%用于出口。由于天然的资源优势,澳大利亚的鲜奶价格低于我国16%至18%,而且鲜奶质量明显好于我国。”但令三元意想不到的是,由于汇率变化及澳大利亚干旱,三元澳大利亚基地生产的鲜奶的价格没有它预计的那么低。无奈之下,2004年年初,三元不得不放弃这个基地。

最近,面临窘境的三元不得不走一步险棋——产品涨价,原本卖0.95元的三元加钙奶现在卖到了1元,原本卖1元的三元纯鲜奶卖到了1.15元。很明显,三元希望通过涨价摆脱亏损的困境。

但,这只是企业的一厢情愿。

据报道,涨价后,北京一些社区的牛奶批发点减少了三元牛奶的进货数量。北京之外部分省市的终端上,三元的产品也已经没了踪影。

不知道涨价是否会成为三元新一轮市场份额下滑的开端?

2.案例主体:好又多量贩型超市

失败关键:盲目扩张信誉缺失

市场结局:总部迁往上海

后的好又多,由于急剧扩张,导致资金紧张、信誉受损。不得已之下,总部回迁广州。

就在“好又多”大张旗鼓地进行圈地运动时,已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一种盲目扩张,AC尼尔森公司一位对零售业相当熟稔的咨询师说:“你问问‘好又多’到底有几家店在赚钱?”

在“好又多”雄心勃勃开赴华东市场而将总部从广州迁往上海时,它可能没想到这么快就会离开了。

营销事件回放:

在“好又多”雄心勃勃开赴华东市场而将总部从广州迁往上海时,它可能没想到这么快就会离开了。

“好又多”,这个来自台湾的大型连锁量贩型企业,从1997年在广州开设第一家店进入内地后,几年内就迅速在华南地区立稳了脚跟。2003年3月,为配合其全国战略布局,“好又多”“迁都”上海,欲抢在零售业全面开放前夕,在华东和华北市场上站稳脚跟。

其后,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好又多”以井喷式的速度进行扩张,现在其全国店面数量已有90多家,远远超过了沃尔玛和家乐福在中国店铺的数量,是内地第一家分店最多的中外合资商业连锁企业。然而就在“好又多”“迁都”不到两年,其总部就迁回了广州。这一去一回之间,“好又多”的经营问题相继浮出水面。

事实上,就在“好又多”大张旗鼓地进行圈地运动时,已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一种盲目扩张,AC尼尔森公司一位对零售业相当熟稔的咨询师说:“你问问‘好又多’到底有几家店在赚钱?”

败笔解析:

人、物流通不畅

“好又多”在华东地区的败北,主要因为它的很多货物都依赖珠三角地区输送。

广东连锁经营协会一负责人分析道,作为流通领域的零售企业,和工业企业的需要资源要素应有所区别。对零售企业而言,其首要条件是地理位置,其次是采购渠道,其中供货商的集中度和供货距离将直接影响到经营成本。而“好又多”2003年才进入华东这个非常成熟的零售市场,上述两个因素都大受限制。“好又多”总裁于曰江也承认,在华东受人员和物力资源的限制,发展并不如预期的那么顺利。

首先是物流问题,“好又多”在广州黄埔区拥有一个3万平方米的物流仓库。除一部分在各地采购外,“好又多”的全国采购工作也集中在这里。于曰江曾表示,在广州的采购量远远大于上海,并且广州的基础也是最好的。通过此话可以看出,“好又多”十分依赖广州的采购市场,华东市场的一些商品也来自这里。

据业内人士分析,连锁量贩店的销售地域性比较强,长距离的采购肯定会对成本和销售价格有所影响,因此,很多超市都选择就近采购。并且量贩店产品的价格构成相对比较复杂,比如产品更新、种类扩张都需要强有力的供货商支持。然而在上海由于投资成本过高,许多制造商与供货商都不会选择此地为长驻地,因此,物流成本过高也是“好又多”被迫离开的主要原因。

其次是人力问题,一位与好又多关系密切的人士说:“‘好又多’由于资金较紧,员工工资待遇与其他大型连锁超市相比没有什么优势,员工素质与公司发展规模和计划不是很匹配。”于日江也曾称,“好又多”虽然在华东开有20多家分店,但一直苦于没有合适的人才,许多中坚力量必须依靠广州源源不断输送至上海,这一点让他非常担忧。据了解,在成都,新开的汇集超市刚刚进入市场就以高薪挖走了“好又多”数名中高层。

资金链困扰

在2004年初商务部开出的2003年中国连锁30强(包括外资企业)名单中,“好又多”以90多家分店成为目前在内地开店最多的外资零售商。

2003年初,“好又多”曾以华北、华东为重点在全国展开了大规模的扩张。在不到1年的时间内,“好又多”在全国开出了50多家分店,为其1997年进入内地4年多以来开店总数的1倍多。但就在“好又多”在全国高速扩张、门店网络越来越完善之时,来自资金面的一系列问题开始困扰“好又多”。

“好又多”公司内部一位中层管理人员表示,公司缺少资金主要是由于近两年来新扩张的门店投入太多,加上开店比较匆忙,基础面没有做好,经营不理想,很多亏损的店还需另外投入资金填补亏空。总部移回广州后,可能华东、华北一些亏损严重的店会考虑卖掉或者关门。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陈信康教授认为:“从营销角度来看,公司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实行分散经营,那么盲目四处扩张的结果只会导致在每个地方都不能确立自己最强势的地位,因此都处于被挤压的被动境地。还不如收缩经营,避开强劲对手,寻找某个区域的有利空间,重点投入、集中拓展。‘好又多’如果把重点放回到华南市场,无疑对公司整体发展是有利的。”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好又多’在大陆几乎是个无根的企业(进入中国前几年,‘好又多’一直未拿到在内地经营的牌照),其母公司不是以零售为主业,因此,不会将大量资金投入到不挣钱的扩张领域。但就‘好又多’来说,尽管扩张面临资金压力,但在竞争的压力下,还不得不进一步扩张。所以好又多只能依赖自有资金。”

信誉缺失

一位“好又多”日化供应商在一篇报道中曾说道:“跟‘好又多’做生意很压抑。”

众所周知,供应商对于零售商的信赖是保证商品品质的根本保障,对于供货商来说,零售商的规模与影响力有多大不是吸引他的重点,谁能及时保证回款,谁就能及时获得商品。

有供应商表示,“好又多”的资金经常会被拖欠,而且合作过程中“好又多”方面会提一些过于苛刻的要求,而不是从长期合作的角度考虑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同时,公司管理与其他一些大型连锁超市相比,也不够严格规范,有时还会暗箱操作,这样自然会影响到店铺内的商品质量和商品结构。

“像家乐福、沃尔玛以及联华等NKA(零售全国卖场)会侧重于以统一形式采购,付账也是与总公司财务统一的,一般不会拖欠,而‘好又多’这样的LKA(零售区域卖场)则侧重于地区单独采购,那么付款就要根据区域财务情况而定,一般能拖就拖。”该供应商说。

据了解,“好又多”上海门店在2004年4、5月份曾因供应商停止供应而严重缺货。一家日用品厂家负责人申明,由于“好又多”从前一年6月份就开始拖欠供货款,直到现在仍然未还,远远超过了合同规定,而该企业的流动资金不过200万元,被“好又多”各大门店拖欠的资金总共达几十万,企业因此不敢再发货了。对于那些直接生产厂商,“好又多”拖欠供货款现象有时还好点,那些中间商或经销商们会被拖欠得更严重,在谈判过程中也更加被动。

据这位供应商说,与供应商发生纠纷的事,其实在广州“好又多”也曾出现过。2004年5月份,就有供货商怒指广州“好又多”偷换合同、恶意拖欠货款、欺骗供应商等缺乏诚信的行为。

不能吸引好的供应商,但又不能空货架,“好又多”的采购部门只能到一些批发市场上采购一些商品来补充货架。但由于商品质量数次出现问题,遭到消费者多次投诉。据相关报道,“好又多”量贩店在进入杭州不到半年的时间里,由于大量出售假冒伪劣商品,随意贴注标签,并且对消费者的投诉置之不理,在当地引起轩然大波。据悉,该事件曝光后曾成为2004年浙江省“两会”期间一个热点话题,“好又多”在杭州一度遭到消费者抵拒。

内容摘要:本文在传统的电子商务显性物流成本控制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定单处理成本、获得顾客与留住顾客的费用、减少供应与销售成本以及重视逆向物流成本等电子商务物流的隐性成本和机会成本的控制理念以及这些成本控制方法给企业带来的效益。

3.电子商务与成本失控解析!

关键词:电子商务 成本控制

近年来许多电子商务公司由于各种原因纷纷宣告失败,在所有失败的例子中,成本控制失败占有很大比例,因此对电子商务流通成本控制问题的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但大部分的研究只停留在对电子商务网站硬件成本和软件成本的节省、运输与配送成本的节省以及培训维护和顾客服务成本等显性成本的节省上,对电子商务物流的隐性成本和机会成本则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事实上,显性成本的节省往往是以牺牲长远利益为代价的。因此,应该把关注的焦点转移到隐性成本和机会成本上面来。

定单成本的控制

目前很多电子商务经销商认为只要把在线目录与购物车中的包裹建立了连接,并收到了顾客的订单,电子商务就算完成了。事实上,收到订单仅仅是电子商务工作的开始,大量的工作是在文件处理、订单执行、产品交付以及产品退货处理上。

订单处理成本

过去处理订单的方法,是手工把订单输入一个订单入口系统,然后确认和处理信用卡,再查找先前的记录等等,这就致使这一过程中消耗很多的纸张,增加了成本,而且处理订单速度慢,容易出错,顾客也不满意。

解决的方案是:通过使定单处理过程自动化,并把它集成在电子商务网站上,顾客就能在网上实时订购产品,做信用卡授权,检查产品可用性,以及其他一些功能。这不仅节省巨大成本,而且使顾客更满意。

订单的准确性

前面提到的是减少订单处理过程的费用,如果提高订单入口自动化程度和订单确认能力,减少订单差错,也可以降低订单处理的成本。订单入口筛选、处理和确认自动化达到一定程度,那么错误、复制的订单以及其他对费用影响较大的共有错误等都可以避免。提高订单的准确性还会带来另一重要的好处:减少产品退货。

减少延迟订单

电子商务成功的关键之一就是产品的时效性。没有进行库存管理自动化的公司是采用大量库存的方法来满足订单需求。而电子商务经销商(或顾客)可以快速进行库存检查。自动系统也可以提供准确的预报,并且在关键的交易处理(如购买、消息、开发票)时触发报警。

获得并维系顾客成本的控制

缩短销售周期

传统的销售活动依靠成本集约和劳动集约的会议、电话、出差及销售呼叫等。文书工作、传真和电话是每个销售人员的支柱,并且长期被认为是建立个性化的销售关系的必要成本。现在,有了基于因特网的技术,重复、高费用的销售任务大大减少了。为缩短销售周期,电子商务网站可以被建成电子经纪业务网站,提供有关产品和服务的可搜索信息,以减少搜索和处理顾客(或供应商)的时间和费用。这种自选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把销售功能转移给了顾客,使交易更及时、更加节省成本。

通过订单入口系统、销售点终端、交付系统与电子商务网站的集成,建立购买者和销售者之间联系的时间和费用会极大地减少。通信能力、价值链的接口处理以及交易各阶段准确性都得到了增强。借助于电子商务网站的数据和能力,经销商可以利用规模经济,在许多顾客间平衡生产负荷,并提供更好的销售和服务,所需的费用仅是传统商务方法中的一小部分。

产品快速进入市场

当今商务环境利润低、竞争激烈、时间性强。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延迟意味着潜在损失。减少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优化供应链和来源以及良好的通讯是商务企业生存的关键。电子商务网站可以改善整个供应链通讯,从产品开发、制造到安装整个过程的信息采集、反馈响应、方案调整和修改等都更容易。

除提供销售服务外,电子商务网站应该有为公司生产“软货”的潜力。耐用消费品经销商最终将消除高成本的中间商,允许顾客从电子商务网站直接订货。电子商务网站可使流通渠道简化以提高效益,它允许供应商、经销商、批发商和零售商访问,也允许他们直接相互联系,从而减少了营销成本和通讯成本。对于所有电子商务网站的参与者的自动管理过程,由于执行的一致性,间接成本能够减少,而且业务过程的全部时间也能减少。

获得一个新顾客所花的时间、努力和费用都会远远超过留住顾客的费用。如果一个电子商务网站能跟踪并留住很多顾客,那么公司就可以有效地节省在顾客保留方面的费用。

通过战略联盟及组合营销实现成本的控制

电子商务的目标是减少中间环节和重复流程,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在行业范围内实施电子商务战略联盟显然更经济、高效。国际上,汽车界的巨头联手建立电子商务联盟网站说明了这点。在我国,科龙和小天鹅结成电子商务战略联盟也印证了这一理念。电子商务联盟实现竞争优势的原因在于参与者中产生的协同作用可以对所有成员组织产生规模效益。例如在材料购买和供应、做促销活动及共享信息等活动的联合参与能导致成本的显著降低。通过战略联盟的团队销售和与制造商的合作营销,同样可以降低成本。因此,培育和发展良好的竞争环境,提升参与企业综合竞争力,构建基于供应链、信息交流和技术创新的战略联盟是降低电子商务成本的一个极其有效的手段。

无论是建立战略联盟还是制定组合营销方案,都是为了能够在使用电子商务手段的基础上,将整个电子商务应用进行整体规划和开发应用,这样做将不仅能够节约整体成本,同时也能带来大量的规模效益,分摊较高的固定成本以及降低服务价格。

通过逆向物流政策实现成本的控制

在逆向物流处理方面,要避免在尽量少的退货或无条件退货之间走极端,应该制定合理的逆向物流政策,目标是通过合理的处理产品退回的方式,增加顾客满意度、更多地降低成本并且保护环境。

许多零售商将退货作为在赢得市场份额战斗中一件有竞争力的武器。因此,合理的逆向物流政策已经成为电子商务物流成败的关键。电子商务零售商制订退货政策可以考虑以下的建议:

反方向设计

首先,设计系统时,努力将前向和逆向物流作为优先考虑。从仓库开始反方向设计。无论站点多么吸引人,如果不能处理产品退货,将会失去顾客。

准确地进行演示

保持退货减低的最好方法之一是保证图象质量和传递给顾客的关于合适、大小等信息是准确的。同样的概念也适用于其他产品。

为冲动购买提供取消机会

点一下鼠标的购买技术使冲动购买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容易。可是,买主可能在按下“购买”按钮后懊悔。应该增加一个功能,以便当一份订单在网上被创建时,一个“取消”按钮也同时创建,并且在一个小时内保持在线。

告知顾客如何退货

许多站点在没有把如何退货的说明封装进产品的情况下就发运产品,这将迫使购物者重新在线以弄清该如何做。这是由于很多在线零售商将责任履行外包给其他公司,这些产品可能需要被退回到一个原来发运地不同的地址。详细的退货说明和退货政策应该能通过在线和离线的产品包装两个途径获得。重要的是,这样可以使顾客满意,从而留住他们。

及时送货

当购买产品和收到产品之间的时间被延长时,退货的机会将要增加。如果产品的发运时间比应该占用的时间长,应该在提供在线订单追踪的同时,通过电子邮件积极地征询客户的意见。

提供在线退货工具

应配备免费的在线退货工具,商家可以将这些工具集成进站点,这将使顾客退货非常容易。为了使用电子退货服务,在线零售商必须获得一个退货许可,并且在每一个当地邮局建立一个账号。当客户告知在线零售商有一个退货需求时,该零售商通过因特网向客户提供一个退货标签,客户把它打印出来并用于将要退货的包裹就可以了

下载成本控制精典案例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成本控制精典案例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成本控制——案例分析

    案例一 美的的成本控制 中国制造企业有90%的时间花费在物流上,物流仓储成本占据了总销售成本的30%~40%,供应链上物流的速度以及成本更是令中国企业苦恼的老大难问题。美的针对......

    工程成本控制案例

    成本控制案例 摘要:成本控制一直都是房地产行业规范化管理的一个难点。由于成本控制的不确定因素很多,且不同项目的实际情况不同、人员素质不同,想在不同的项目上应用同一种管......

    质量成本控制案例(大全5篇)

    浩瀚资料 www.xiexiebang.com 0577-88900171 温州西典管理咨询 质量成本控制案例 1.目的 用财务的用语来评定企业质量体系的有效性,挖掘企业潜力,降低总成本,使为企业获得良好......

    精益生产与成本控制

    精益生产与成本控制 1. 成本概述对成本的思考 传统的方法:.价格=成本+利润 新的方法:利润=销售—成本 左边是企业的目标 追求利润是企业的生存之道 降低成本对企业的利润有很......

    成本控制

    厨房成本控制4 一、厨房原材料的控制 1、厨师长第天看生意情况,有计划地做好当天所需物品,做到物尽其用,粗料精做。 2、厨师长每天及时汇报当天的销售菜式,将当天的特式菜尽快推......

    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概述 所谓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

    成本控制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社会团体,追求的是经营利润最大化,开展各项活动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进行成本控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降低成本可以提高盈利水平,增强......

    万达成本控制案各地案例

    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四项目业务研讨会 9月21日,由股份公司成本部北区项目组牵头,在万达学院举行了“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四项目业务研讨会”。各项目将工程结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