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义释曹操”的功能性

时间:2019-05-14 16:16: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羽“义释曹操”的功能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羽“义释曹操”的功能性》。

第一篇:关羽“义释曹操”的功能性

关羽“义释曹操”的功能性

关羽“义释曹操”,是《三国演义》的一个重要片断。《三国演义》是这样叙述这一情节的:“云长是个义重如山之人,想起当日曹操许多恩义,与后来五关斩将之事,如何不动心?又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一发心中不忍。于是把马头勒回,谓众军曰:‘四散摆开!’这个分明是放曹操的意思。操见云长回马,便和众将一齐冲将过去。云长回身时,曹操已与众将过去了。云长大喝一声,众军皆下马,哭拜于地。云长愈加不忍。正犹豫间,张辽骤马而至。云长见了,又动故旧之情,长叹一声,并皆放去。”[1]学术界在解读《三国演义》,或者品赏关云长的审美特质时,常常都要论及这一情节。袁世硕先生说:“我们自然不能从刘备集团的立场上来责备关羽,但是这种以个人的恩怨为准则来处理政治大事的做法,却完全不值得肯定。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由此看到,关羽的‘重义’品质,是地地道道的封建主义的东西,即所谓‘重然诺,感恩遇,报知己’。”[2]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胡亚敏也说:“我国的关羽也是此种类型,他的一举一动都与‘义勇’连在一起,无论是为保护二位嫂夫人过五关斩六将,还是华容道上放曹操,都体现了‘义勇’二字。”[3]

从现存的文献来看,关羽“义释曹操”这一情节,其实并不具有历史的“真实性”。曹操在赤壁大战中败北之后,经华容古道逃回许昌,这是事实。据《三国志?魏书》载:“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4]如果说《三国志?魏书》的记录还显得粗略,那么,《山阳公载记》就相当具体了:“公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军既得出,公大喜,诸将问之,公曰:‘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无类矣。’备寻亦放火而无所及。”[5]这一记录已经说得相当明白:刘备在华容道上并没有埋伏兵力,只是等到曹操从华容小道逃走之后,才匆匆赶到这里到处寻找,但曹操的人马却已经跑得无影无踪。这一文献也并没有提及关云长“义释曹操”的事情。如果说《山阳公载记》尚不能足以证实“义释曹操”的真伪性,那么,《三国志?蜀书》中的《关羽传》就比较有说服力了。《关羽传》云:“从先主就刘表。表卒,曹公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曹公追至当阳长阪,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曹公引军退归。先主收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6]陈寿在这里也没有谈及关羽“放走曹操”的事实。上述文字至少可以说明,关羽放走曹操的事实,到目前为止尚缺乏有力的文献支持。

罗贯中居然将这一不具有历史真实性的情节堂而皇之地注入了《三国演义》的叙述之中。不仅如此,关羽“义释曹操”这一叙事序列在进入文本的叙事程序之后,还对整个文本的叙述起到了调节和控制的作用,也就是说,它在文本的叙述中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值得特别说明的是,本文所说的“功能”,与普洛普所说的“功能”有所不同。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家普洛普在《民间故事形态学》一书中将俄国民间故事归纳和划分为31种功能。究其实质,普洛普所说的31种功能,是指民间故事中的31种母题结构,或者说是31种叙事单位和叙事序列。而本文所说的“功能性”,则是指某一叙事序列在叙事文本中对叙述进程所具有的调节和控制作用。

关云长“义释曹操”出现在《三国演义》第五十回,但它向上承接着第二十五回的“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救白马曹操解重围”。曹操在小沛击败刘备、张飞之后,转过头来就攻打驻扎在下邳的关羽。曹操听从程昱的计策,派刘备手下的降兵到下邳去见关羽,自称是逃回来的,留在下邳城中,等待曹兵攻打下邳时作为内应。曹操手下的大将军夏侯??引兵五千奔下邳而来向关羽挑衅,关羽应战,夏侯??且战且走,关羽追赶了约二十里,担心下邳有失,带兵向下邳撤退。一声炮响,曹兵拦住了关羽的去路,关羽奋力厮杀,一直战斗到晚上,没有归路,只得退守到一座土丘之上。曹操带领士兵与先入城的诈降之兵里应外合,一举打下了下邳城。第二天天亮,曹操的谋士张辽来到土丘之上劝关羽投降。关羽提出三个条件:

一、只降汉帝,不降曹操;

二、对二位嫂夫人应给予皇叔俸禄,任何人对她们不得轻慢;

三、一旦知道刘备的去向,便投刘备而去。曹操答应了关羽的条件,并设宴款待关羽。到许昌后,曹操拨一个宅子给关羽居住,安排美女服侍他,给他制作新的战袍,送给他赤免马。关羽斩了颜良之后,曹操表奏朝廷,封关羽为汉寿亭侯。当得知刘备在袁绍处,关羽封金挂印而去,曹操赶到半途送给关羽锦袍一领。《三国演义》接着是这样叙述的:“操笑曰:‘云长天下义士,恨吾福薄,不得相留。锦袍一领,略表寸心。’令一将下马,双手捧袍过来。云长恐有他变,不敢下马,用青龙刀尖挑锦袍披于身上,勒马回头称谢曰:‘蒙丞相赐袍,异日更得相会。’遂下桥望北而去。”[7]对于赠袍一事,毛宗岗点评说:“须贾以绨袍而得以不死,则曹操此袍可留异日华容道一命矣。”[8]近人袁世硕也说:“曹操对关羽所施的‘厚恩’,以及最后对他闯关斩将所表现的容忍,实际上就是对关羽放了一笔道义上的债务,用一根无形的绳索,系住了关羽的心。有债务,就要偿还。华容道上的事件,就正是在这条无形的绳索的牵引下演出来的。”[9]“义释曹操”同时也开启了《三国演义》的下文。《三国演义》如果不设置“义释曹操”这一叙事序列,即诸葛亮没有在华容道上设下埋伏,关云长也不曾放过曹操,这也便还原为历史的真实了;但诸葛亮一旦安排了关云长驻守华容道,如果关云长在华容道上不放走曹操,《三国演义》的下篇也就不会有曹操大宴铜雀台,平定汉中地;更不会有曹丕废献帝,司马篡魏权,三国之归晋。

当然,历史是不能假设的。诚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两者(历史和诗――笔者注)的差别在于一叙述已发生的事,一描述可能发生的事。”[10]任何事件一旦被假设,它就已经不是事件的本身,就已经不是历史。但在虚构性叙事文本(相当于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诗”)中,有些情节则是可以假设的,通过假设我们可以探讨情节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可以充分认识某些叙事序列,特别是核心叙事序列在文本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进而准确地把握文本的整体结构。从文本叙事的角度来看,如果曹操在华容道上不能幸免遇难,那么,《三国演义》的后七十回也就不是三国之争,而是蜀吴相斗。“义释曹操”之前的关云长下邳降曹,在历史上是真实的。《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备将关羽屯下邳,复进攻之,羽降。”[11]《三国志?蜀书?关羽传》亦载:“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12]“义释曹操”之后的关云长败走麦城,在历史上也确有其事。《三国志?蜀书?关羽传》云:“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又南郡太守糜芳在江陵,将军(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自)轻己。(自)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怀惧不安。于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兵退还,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13]《吴历》也说:“权送羽首于曹公,以诸侯礼葬其尸骸。”[14]那么,罗贯中何以要在众多真实的历史事件之间加入关羽“义释曹操”这一虚构的情节呢?这也正如毛宗岗所说:“华容之不杀,义也。”[15]其实,关云长“义释曹操”这一细节不仅写出了关羽的“义勇”,也还写出了诸葛亮的“智慧”。诸葛亮在赤壁借完东风之后,回到夏口,立即调拨赵云驻守乌林小道,张飞埋伏葫芦谷口,糜竺、糜芳、刘封沿着江岸剿擒败军,刘琦陈兵武昌。这时站在诸葛亮身边的关羽问诸葛亮,不委用我是何用意。诸葛亮说有一个紧要的隘口有些违碍不敢教去,关羽问有何违碍,诸葛亮说曹操今日兵败必走华容小道,如果派你把守,你必定放他而去。关羽立下军令状并且问,曹操如果不从那条路上来怎么办,诸葛亮也立下军令状,告诉关羽在小路的高山之处放一把火把曹操引来,关羽领军投华容道埋伏去了。刘备担心关羽放走曹操,诸葛亮说,我观天象曹操未到身亡的时候,留个人情给关羽去做。其后,曹操果真经乌林、葫芦口,投华容小道而来,关羽果真放走了曹操。所以,毛宗岗又说:“若不肯释曹操,便不是关公;若操不走华容,必不是孔明。”[16]

据鲁迅先生考证,关羽“义释曹操”也并不是罗贯中的发明,元代话本就已经有了类似的叙述[17],只不过是罗贯中作了一些修改和加工而已。然而,关羽“义释曹操”进入《三国演义》的叙述体系之后,却成了文本的核心叙事序列。对《三国演义》作过通篇点评的毛宗岗对关云长“义释曹操”在整个文本中的作用和地位未尝发表过意见和看法,但是,他在第四回的回首点评中却有着相关的论述:“若使首卷张飞于路中杀却董卓,此卷陈宫于店中杀却曹操,岂不大快?然使尔时即便杀却,安得后面有许多怪怪奇奇、异样惊人文字!”[18]用同样的逻辑,我们也可以说,若使关云长在此回中杀却曹操,则《三国演义》就不会有后七十回的奇奇怪怪的叙述。根据叙事序列在文本中的作用和地位,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家鲍里斯?托马舍夫斯基将文本中的叙事序列分为“规范序列”和“自由序列”。鲍里斯?托马舍夫斯基说:“规范程序指的是一定体裁和一定时代所必有的程序。”“与规范程序同时并存的是自由的、非必然的程序”。[19]在鲍里斯?托马舍夫斯基看来,规范序列到一定的时候就要衰败,就要为自由序列所取代;自由序列最能突出具体作品、作家、体裁和思潮的个性,最具有文学价值。而我们则认为,自由序列在文本中的审美特性固然重要,但规范序列在文本中的功能也不可忽视。关羽“义释曹操”这一叙事序列在《三国演义》中对整个文本的叙述进程都起着一定的调节和控制作用,研究和正视“义释曹操”这一叙事序列所具有的功能性有利于我们对整个《三国演义》的阅读和理解。

注释:

[1]罗贯中:《三国演义》,齐鲁书社1991年1月版,上卷,第623页。

[2]袁世硕:《谈中的关羽》,《文学评论》,1965年第6期。

[3]胡亚敏:《叙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5月版,第142页。

[4]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12月版,第1册,第31页。

[5]转引自《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12月版,第1册,第31页。

[6]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12月版,第4册,第940页。

[7]罗贯中:《三国演义》,齐鲁书社1991年1月版,上卷,第321页。

[8]罗贯中:《三国演义》,齐鲁书社1991年1月版,上卷,第321页。

[9]袁世硕:《谈中的关羽》,《文学评论》,1965年第6期。

[10]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2月版,上卷,第103页。

[11]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12月版,第1册,第19页。

[12]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12月版,第4册,第939-940页。

[13]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12月版,第4册,第941页。

[14]转引自陈寿的《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12月版,第4册,第942页。

[15]罗贯中:《三国演义》,齐鲁书社1991年1月版,上卷,第615页。

[16]罗贯中:《三国演义》,齐鲁书社1991年1月版,上卷,第625页。

[17]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9卷,第130页。

[18]罗贯中:《三国演义》,齐鲁书社1991年1月版,上卷,第37页。

[19]鲍里斯?托马舍夫斯基:《主题》,姜俊锋译,《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三联书店,1989年3月版,第141页。

刘为钦,男,湖北省监利人,中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小说理论。

第二篇:浅析关羽的“义”

浅析关羽的“义”

[题要]本文通过对东汉末年社会背景的分析,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对关羽的“义”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并对此加以分析,拟更深入了解关羽“义”的内涵,以及关羽的“义”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关键词]关羽 义 忠义 恩义 侠义

在我国,关羽这个三国时代的人物,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三国演义》里描绘他“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风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人称“美髯公”。“跨骑一匹浑身如火炭的赤兔马,身披绿战袍,舞一把八十二斤重的青龙偃月刀,勇冠三军,所向无敌”。关公那身披绿战袍,左手捻须,右手拿一本《春秋》,专注读书的形象至今还清晰地存留在人们脑海中。千百年来,关羽被百姓尊为“武圣”,与“文圣”孔子一起歆享世人礼拜。时至今日,不少地区还有关羽的庙宇。他有如此礼遇,并非因“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也非“勇冠三军,所向无敌”,恰恰在于他的“义”。

可以说“义”在封建社会里属于人民的道德品质,被人民当作主要的道德标准。封建制度压迫下的人民,正是靠“义”这一道德品质建立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关系。靠“义”来团结,来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迫害。特别是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更是以“义”作为团结民众的旗帜。在他们心中,“义”不仅仅指人与人之间始终不渝的忠诚,也包括恩怨分明的态度。因此,历代农民起义都要高举“义”旗,最典型的就是《水浒传》中一百零八位好汉在梁山聚义,替天行道。在《三国演义》里,“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就正面典型而言,和曹操形成对立情势并受到人们尊崇的,应该说是被誉为“义绝”的关羽的形象。关羽的“义”,是义尽于私,义尽于个人,并且具有一定封建报恩思想的“义”。

大致说来,关羽的“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忠义——报国安民

儒家认为,“义”是“立德之本,诸德之发也”。《管子·心术》说“君臣父子之间之事曰义”,《礼记·中庸》说“义者,宜也”。在儒家看来,“义”以“忠”为先。

关羽对刘备、对汉朝十分忠诚。他所处的时代战乱频仍,诸侯四起,群雄纷争。关羽在未投靠刘备之前是一个落难之人,拥有一身武艺。他先准备投靠汉鲁公之后幽州太守刘焉,这说明关羽一开始就打算投于汉帝帐下。一般而言,封建社会的百姓,不管多么仇恨具体的封建制度、封建王朝,有时甚至采用暴力推翻它,可是因受封建生产关系的制约,他们的意识不能不受影响,因此他们反抗地主的压迫,反对贪官污吏,反对坏皇帝,却不反对好官,好皇帝。如李逵,他是极端鄙视宋朝的,甚至提出“杀掉狗皇帝,让我们大哥做皇帝”,他只是希望有一个像宋江一样的好皇帝而已。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在表面上具有近代的色彩,反对清朝的异族压迫,反对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甚至反对传统的封建思想,竭力追求人类理想的大同世界,然而,在他们取得半壁江山后,尽管土地关系上部分改变了所有制,而在天国体制上还是定出一整套封建等级的礼法,大摆天王的威风,在政治形式上恢复了封建帝王制度。同样,三国时代的百姓也不希冀汉室灭亡,而是求一个好皇帝,给他们一个安稳的生活环境,作为一个平民的关羽,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当时人们的普遍心态。关羽对刘备、汉朝的忠主要表现在降曹前后。当时,汉献帝名存实亡,关羽仍然提出“降汉不降曹”,“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关羽降曹后,尽管曹操为了笼络他,送金银器皿及美女、锦袍、赤兔马等,用尽一切手段,但最终还是不能笼络关羽忠“汉刘”的心。关羽斩颜良,解“白马之围”后,曹操封其为“寿亭侯”,关公执意不受。后曹操在“寿亭侯”前加一“汉”字,关羽才拜受。值得一提的是,关羽对曹操的厚恩下拜致谢只有一次,那就是曹操赠给他赤兔马,原因只是“此马日行千里,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而见面矣”,这使 “操愕然而悔”,也使得人们对关羽的忠义更加钦佩。

在三国时代,忠君思想受到了“贤臣择主而事”观点的挑战。那时,汉帝徒有虚名,无实际权力。各路军阀逐鹿中原,贤臣选择明主比比皆是。其实,关羽投靠刘备前还有另一个选择:汉室宗亲刘璋。这并不违背关羽忠汉的初衷,况且从当时的状况看,刘备只是一个寄人篱下的战将,地位低微,而刘璋已经拥有益州,又有蜀道天险;论出身,刘璋不低于刘备;论实力大大超过刘备。但待人接物上二者有本质区别:刘备宽仁厚道,不弄奸诈,礼贤下士;志向远大,知人善用;爱民如子,深得民心;与关张又有深厚的友谊,重义气,轻富贵。而刘璋的性格特点是懦弱,有很重的私心,经常怀疑别人。刘备具备“有德”这个条件,就可以做皇帝,因此关羽最后择明主刘备而弃刘璋就不足为怪了。

“忠”者,指对君主、国家、民族忠诚,在古代的百姓眼中君王和国家是一个概念。以我们现在的观点来看,忠于国家也就是现在常说的“爱国主义思想”。随着社会的发展,忠义的涵义也有所拓展,“内尽其心而不欺也,事尚竭诚也,又不二也”。即忠还有忠诚、真诚、无二心的意思,这样“忠”,从君臣、君民的纵向关系转为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的横向关系,更贴近人民。“不欺”使忠衍变为待人真诚,这不仅在封建社会,就是在我们现在的年代也是人与人之间交往最基本的因素,成为新时代的思想道德规范。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现在不少地方还有关羽的庙宇。

恩义——重然诺、轻生死、义不负心

桃园结义誓词有“背义忘恩,天人共戮”两句,这是一条贯穿《三国演义》的道德准则。从刘、关、张结义开始一直到刘、张 为关羽报仇,出兵伐吴,双双以死殉义。刘、关、张徐州兵败之后,关羽保护刘备家眷被困土山,张辽来说降时,关羽说“吾今虽处死地,视死如归,汝当速去,吾即下山迎战!”可见他后来降曹非求苟活,而是为了保全两位夫人及桃园之盟。降曹之后,曹操为收买其心,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待如上宾,对关羽恩宠优渥,但他不为所动,他的信念是“君知我报君,友知我报友”,具有极浓的封建报恩色彩。曹操对他有恩,他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来报效,在华容道上,这个义重如山的大英雄想起当日曹操的许多恩义,面对曹操的苦苦哀求,不顾触犯军法,把曹操放了。当然,即使依照当时的政治标准来看,放走曹操也是敌我不分,站错立场的失节,但倘以民间的道德标准来评价,这是义不负心。千百年来,对于重然诺、轻生死、义不负心的义士,人们交口称誉,反之,对忘恩负义之徒,人们无情谴责。与关羽同时代的吕布,先因董卓赠金银珠宝、赤兔马,而杀了义父丁原拜董卓为义父,后又为貂禅而杀了董卓,在兵败被擒后还试图投降曹操。吕布被世人视为“忘恩负义”之徒,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射雕英雄传》里的杨康,《神雕侠侣》中的霍都,以及后来的陈世美,这些忘恩负义的人物,都成为千夫指的典型,足见人们对这类人的痛恨。因此,关羽“义释曹操”的失节,并没有影响他在人们心目的地位,人们从心里原谅他、认可他。而且这种贴合人性、有血有肉的描写更突出了关羽的性格,可以这么说,重然诺、轻生死、义不负心已经成为华夏民族的又一道德标准。

侠义——济困扶危、大无畏精神

“侠”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特殊产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主要表现为“赴士厄困,不爱其躯”的大无畏牺牲精神。刘、关、张三人之间的“义”是兄弟之情高于君臣的“义”,这种“义”是儒家与墨家思想结合的产物,墨家大多出自武士、游侠,他们主张“有难同当、有福同享”,主张“兼爱”,在行为上主张“言必信、行必果”,“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侠义,在民间被理解为急人危难,舍死忘生的品质;仗义疏财,济困扶危的慷慨行为;疾恶如仇,为天下除害的献身精神;抗击侵略,救亡图存的爱国热情,以及浓厚的大无畏精神。在小说中侠义主要指人与人,集团与集团之间遇难相互救援。

《三国演义》中有一段文字写到关羽“亡于涿郡”,语焉不详,《坚瓠集》中的《关西故事》对他“亡于涿郡”的原因有这样的补充:“蒲州解梁县关公,本不姓关,少时力最猛,不可检束,父母怒而闭之后园空室。一夕月甚明,启窗越出,闲步园中。墙东有女子啼哭甚悲,兼有老人相向哭声,怪而排墙问之。老者诉云:‘我女已受聘矣,而本县舅爷,闻女有色,欲娶为妾,我诉之伊,反受叱骂,以此相泣。’公闻大怒,仗剑径往县署,杀伊并其舅而逃。”关羽这种疾恶如仇的举动,够得上“侠义”二字了。

关羽不为曹操的高官厚禄所收买,终弃曹归刘,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受刘将军厚恩”,“誓同生死,不可背之”。实际上,关羽追随的刘备始终是在穷愁窘迫不得势的境遇里。当时,曹操为汉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实际已成为汉室“太上皇”,而刘备是颠沛流离、仰人鼻息,投在袁绍处;曹操可以给关羽高官厚禄,金银美女,而刘备没有办法给他。即使如此,关羽仍“新恩虽厚,旧情难忘”。一举一动,一思一念都专注在那存亡未卜,穷愁窘迫的刘备身上,生则“不可背之”死则“从于地下”。他不管千里万里冒着生命危险去投奔刘备,更显得他义重如山不附炎趋势的难能可贵,关羽这种济困扶危的侠义精神,体现出人民所喜爱的“患难与共,福祸共之”的性格光彩。

侠义精神在另一方面是大无畏精神的体现。最能表现出关羽大无畏精神的是刮骨疗伤。华佗多次提及“当于静处立一标柱,上钉大环,请君侯将臂穿于环中,以绳系之,然后以被蒙其首。吾用尖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刮去骨上箭毒,用药敷之,以线缝其口,方可无事。但恐君侯惧耳。”然而手术过程中,“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而关羽 “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无畏”至极,连华佗也不由称赞:“君侯真天神也!”

关羽的一生,最重情义、誓言。自年轻时投奔刘备,终生不变,至死不渝。重“义”的关羽不仅妇孺皆知,也为统治者所推崇。封建君王推崇他的“忠义”,因为借此可以用来麻醉人民,造就为自己效力的忠实奴才。然而人民更欣赏他那患难与共,福祸共之的“恩义”、“侠义”。关羽自身所具有的和被后世所叠加上的那些道德观念和道德精神,成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中的一份沉甸甸的遗产。“义绝”关羽,我们不但热爱他,更尊重他!

参考书目:罗贯中 《三国志通俗演义》 上海古籍出版社 陈寿

《三国志》 山西古籍出版社 天行健 《三国猛将--关羽》 华艺出版社 孔子

《论语》 广西民族出版社

蔡东洲、文廷海 《关羽崇拜研究》巴蜀书社2001年版 卢晓衡 《关羽、关公和关圣》 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 张国良

《千里走单骑》 上海文艺出版社 关汉卿 《关大王独赴单刀会》

周兆新 《三国演义考评》 北京大学1990年版

朱一玄、刘毓忱 《三国演义资料汇编》 百花文艺出版社 褚人获 《坚瓠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

沈伯俊、潭良啸 《三国演义辞典》 巴蜀出版社1989年版

第三篇: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曹操,刘备,关羽, 张飞,赵云的故事情节及性格特征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曹操,刘备,关羽,张飞,赵云的故事情节及性格特征

诸葛亮,他胸怀大志,具有文韬武略,有着远大的抱负,在隆中隐居时,就自比管中、乐毅,后来,协助刘备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可以说,他的一生极富传奇,是个知恩答谢的忠臣。

曹操,1.爱有才能之人(活抓关羽不但不杀,还封喉...长坂坡见赵云神勇而下令不准发“冷剑”)

2.爱才同时也忌妒有才能之人(杨修因才能而任命于曹操帐下“主簿”一职,因聪明而三戏曹操,被曹操斩首)

3.生性多疑和心狠手辣(暗杀董卓计划败露后,逃至他父亲好友家中,主人命其儿子磨刀杀猪,曹操听见磨刀,以为主人为图赏金而准备暗杀自己,将其全家杀害(只有主人一人因去买酒而暂时幸免)事后,有怕主人因家人被杀而告发自己行踪又将主人杀死)

4.好色.(攻打赤壁之时,建立座铜雀台,想占领江东后把大,小二乔,安身与台中供他晚年欲乐.他儿子曹植所作“铜雀台”一诗中都有提及

赵云缜密,沉稳,忠勇,自律

关羽他集忠于君,善与友,正义,武力,智慧,勇气,毅力,大志于一身。他集骄傲,狂妄,轻敌,自大于一身.张飞粗犷急躁有急智

刘备 既有仁心又有虚伪的一面,最后还有骄妄,重用贤臣 谦虚谨慎重义气 讲信用

第四篇:“笔力”释(于钟华讲座笔记义)

“笔力”释义

“笔力”误解

要对笔力进行释义,相信看到这个题目的人第一感觉是认为我疯了,笔力!笔力还需要你来说是什么吗?真是多此一举,纯粹是搞理论者吃饱了撑的!的确,对于大多数书法界的人,甚至整个社会而言,笔力就是笔画的力度,是个再明白不过的事情了。我们在赞扬一个人的书法时最常用的说法便是“笔力强劲”,而且似乎每个人都会使用,似乎也确实已经从笔画中感受到那内含的力量。黄庭坚就曾夸赞米芾的长子说“虎儿笔力能扛鼎”,后世董其昌、黄宾虹也多有引用。

于是,我们便不再对此表示怀疑,笔力自然而然就是指那种结实的、硬度极高的、钢筋铁骨般的笔画。于是,我们还会进一步指出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对此早就有所论述,她在《笔阵图》中有云:

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

你看,人家卫老师说得多清楚,善笔力就多骨,反之则是多肉,多肉不好,所以叫做墨猪,肯定也没有人愿意自己的书法成为墨猪的,所以,要笔画有力度,从而笔画多骨,这样才能称之为筋书,成为高妙的书法作品。

按对笔力作笔画力度之意去理解,我们所要做的事情自当是如何写出强劲有力的笔画。那么,首先的想法是书写时要用力,不用力书写怎么可能写出有力的笔画呢?是的,很有道理,于是,拿起毛笔总是要用力捏紧笔管,使出全身的力气狠命地向纸上砸去„„这还不算,马上找出一有力证据:王右军当年曾经从背后掣他的宝贝儿子—老七王大令手中的毛笔,结果未能拔掉,从而感叹“此儿后当复有大成”,可见握笔用力是如此重要。尽管后来有苏东坡站出来说: 知书不在于笔牢,浩然听笔之所至而不失法度,乃为得之。然逸少所以重其不可取者,独以其小儿子用意精至,猝然掩之,而意未始不在笔,不然,则是天下有力者莫不能书也。

他还明确地提出“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老米跟着助阵,说:“把笔轻,方能振迅天真”。但苏东坡加上米元章,两个人也比不上一个王羲之的权威,世人对此始终将信将疑,因为这已构成一个常识:笔力要强劲,不用力怎么能够写出有力的笔画呢? 这样的常识到了明代受到来自董其昌的致命挑战,他不是告诉你要不要用力执笔的问题,他告诉我们的是:

盖用笔之难,难在遒劲;而遒劲,非是怒笔木强之谓。乃如大力人通身是力,倒辄能起,此惟褚河南、虞永兴行书得之。须悟后,始肯余言也。

遒劲是要的,但遒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力气,不是指那种奋力书写的硬梆梆的笔画,这样就把通常意义上的笔力强劲给消解了,这整个是釜底抽薪,把你的目标取消了,所谓的用力握笔也就成了无的之箭。如果你还有什么要反驳的话,老董说,少说废话,慢慢参悟去!因为这么非常识的含义是需要你去慢慢参悟才能明白的。说实话,老董的意思和东坡的想法如出一辙,但老董人家就是老狐狸,狡猾地把意思藏得很含蓄,很神秘,也很玄妙,使得人不得不怀疑起自己的常识。老董说了,不然,你就是没有悟道。虽然受到老董强有力的挑战,但人们对于“力”之崇拜还是心难死,意难平。随着科学的兴起,人们开始“科学”地思考这个问题,而按照科学的解释,力是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来。“物体之间”,对应于书写中的物体那肯定就是毛笔和纸张了,从而得出科学的笔力认识:所谓笔画之力来自于毛笔和纸面的相互作用。按照周汝昌老先生的说法就是:“笔和纸之间会有摩擦力”,这是科学的研究成果,这下可以心安理得了,笔力就是个摩擦力的问题,所以书写时要逆锋书写,或顶锋前行,也可以毛笔顶牢纸面一点点蹭着往前走,反正凡是能够增大毛笔与纸面摩擦力的手段皆具合法性,因为不如此不能写出有力度的笔画。这一切的一切的念头和操作技法的出现都是源于一个目标,要写出笔力—有力度感的笔画。

现在让我们回到卫夫人的这段书论来加以细细地思考。卫夫人说“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善笔力”的“善”字是动词,现代汉语意思是“善于„„”,在古汉语中,“善”之后所跟应该是动词,或动词短语,比如欧阳修《卖油翁》中“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在这里“射”为动词,意为射箭,省略了宾语“箭”。有以名词活用为动词者,译为现代汉语则是在该名词前加以动词,比如《孟子·告子上》:“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善弈即是善于弈。而“善笔力”中的笔力是名词,如果是指笔画的力量感,无论如何也难以活用为动词,在翻译时不管是后面还是前面都跟不上相应的动词,所以笔力是指笔画的力度在这里断难说通,这是其一;循此思路,还会发现笔力和骨之间有着因果关系,即“骨”是“善笔力”的结果(其实是效果),不善笔力,其笔画结果就是“肉”。这样,“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的翻译即是:如果善于使用笔力从而使笔画充满骨感,这样的书法就被称为筋书,反之即被称为墨猪。这里的问题是一个明明多骨的书法为什么要叫做筋书而不叫做骨书呢?命名从来就不是个随意之事,命名之中包含意义。“善笔力”之效果为“骨”,名字叫“筋书”,也就是说这三者之间应当存在内在的通联,否则不合命名原则,这是其二。但不管怎样,笔力确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而破除了笔力为有力度笔画的传统误解,我们已经上路,并走出了第一步。

而且,我们现在认定了笔力并非是指笔画的力度或力量,那么后面所谓的紧握毛笔以求力度或借毛笔与纸面的摩擦来产生笔力的所谓技法尝试便全成无稽之谈,因为你所追求的笔画力度似乎在晋人并不是他们的目标。由此可知,我们现在所讲的笔力和晋唐时期所讲的笔力其实并不是一个概念,换句话说,我们这一千年来对于笔力产生了严重误解。同样,笔力理解有误,对于骨、筋等概念,我们也是处于误解之中。“笔力”释义

那么,到底什么是笔力?难道千年以来对于笔力的理解真的是错误的吗?要解决这个问题,首要搞清楚的就在于什么是力。但凡提到力,我们的第一反应是某某有很大的力气,大力士什么的,要么就是物体之间撞击的力量很强大等等。如果你稍加留意我们的日常反应会发现,其中潜含有两种不同的力:力气和力量。力气指向的是人或者动物,比如说一只老虎或一个人很有力气,这个力气不会去用什么仪器去衡量的;力量则是指向非生命体,一般是指物体之间作用所产生的机械力,可以用仪器加以量化,所以叫做力量(力气和力量有时会混在一起使用)。如果我们来查查字典会有新的发现,比如《现代汉语词典》提示我们说:力是指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使物体获得加速度和发生形变的外因;力称为力气则是指向筋肉的效能,是由人和动物的筋肉所产生出来的。显然,原来我们所谓的科学解释—物体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力是自然科学中的物理之力,与我们的书法应该关系不大。书法是书写者人的行为,应该对人之筋肉所产生的效能有关。力或力气是人和动物筋肉的效能,那么笔力的产生应该就是书写者人的手的筋肉所产生的效能,即是说,在这里,力是结果,而筋肉是原因,我们所使用的是现代的汉语词典,那么,在晋唐甚至更早的时期,力之意思或者里之本义是不是这样呢? 我们来看《说文解字》,许慎对“力”的解释是: 筋也。象人筋之形。

晕了,和《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来了个颠倒:力不是筋肉的效能和结果,力就是筋本身,并且说得很清楚,力就是个象形字,象人体中的那根筋的样子。段玉裁在注中又做了进一步的说明,他说: 象人筋之形。其条理也。

原来如此,力不是筋肉的效能,竟然是指人体内在的条理、理路,也就是那个筋本身,如此,我们恍然大悟了,怪不得中国古代武术中要打通筋脉,尤其是任督二脉,如此则会功力大增。我们的武术家,特别是内家拳,不是如西方拳击之类的技击术那样要每天举举石锁,拉拉哑铃之类锻炼自己的肌肉,准确的说,中国的武术家在于打通人体 内在的筋脉,而不是增加肌肉的韧性和爆发力,《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既和其本意造成因果的颠倒,同时筋肉并列的解释已经严重受到了西方意识和理念的影响。接着看段玉裁的注:

人之理曰力。故木之理曰朸。地之理曰瑿。水之理曰泐。

原来,凡物之理都称之为“力”,木之理叫做“朸”,地之理叫做“阞”,水之理叫做“泐”,由此类推,毛笔之理叫做什么呢?毛笔是人造物,是我们的先民造字之后的产物,故没有专属字,所以只好就叫做“笔力”,所以,所谓“笔力”乃是指毛笔内在之条理。如此来看卫夫人所言“善笔力”就明白了,原来就是善于使用毛笔的条理,其结果是“多骨”,即是说,“笔力”是因,“骨”是结果,因为“笔力”就是笔之“筋”,则“多骨少肉者”当然叫做“筋书”了,可见,古人命名无丝毫的混乱和随意。

可能会有人提出疑问,善于使用毛笔的条理如此简单之事,有必要这样大张旗鼓、煞有其事地论证、讨论吗?事实上,毛笔的笔力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能够理解毛笔,理解毛笔的理路,并能够按照此一理路去书写而成的作品方能称之为书法,也即是说,按照“善笔力”书写的方法就是笔法,有笔法书写的作品就是骨书,没有笔法书写的作品就是墨猪,这实在是书法中最为核心之处。唐人孙过庭在《书谱》中所批评的“任笔为体,聚墨成形”就是不解“笔力”之墨猪,所以并不是所有书法家都能够明白什么是笔法、笔力的。

明白了笔力之本义,找出毛笔的笔力便成为重中之重的事情。

蔡邕被尊为笔法传承的祖师爷,我们来看看他怎么说,《九势》中有言: 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

蔡邕说,“力在字中”,其前提是要“藏头护尾”,“藏头”和“护尾”相比,肯定是“藏头”在前,也就是如果明白了什么是“藏头”,距离找到这个“力”也就不远了。对于“藏头”,老蔡的解释是:

藏头,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

这下子清楚了:圆笔状态下的那个笔心就是笔力。毛笔理得很顺的情况下,笔毫聚在一起就是一个锥状体,不散开,不混乱,正如飘柔洗理后的顺发,富有光泽,健康而亮丽,蔡邕后半句“下笔用力,肌肤之丽”也就豁然了:你想,当你把毛笔理得很顺,饱蘸浓墨时,那只毛笔看起来就很滋润,隐隐然发光,拿着这样的毛笔在纸面上留下的墨迹自然也是亮丽的。模仿卫夫人的说法就是:善笔力者笔画肌肤亮丽有光泽,不善笔力者笔画肌肤晦暗无神采。这是笔力存在的一种形态。

笔力还存在另外一种状态。当毛笔打开时,也即成为一个刷子形状时,笔力则是“刷子”内在的理路,这一点比较难说明,打个比方,此时的毛笔就像一个带子,如大多数女生所喜爱的用来编织各种花草动物的丝带,编织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这根丝带在“运行”中是否有褶皱,即有否被理顺。运用这种状态下的笔力写字,就如拿毛笔编织成一个个汉字形态的物体,饱鼓鼓地站在那里,精神抖擞,这样你也就明白韩愈说“字向纸上皆轩昂”了。或者如奥运会上的带操,无非那个飘带在空中飞舞时舞出来的是一个个汉字,可以是行书,也可以是草书,那个美啊,真当不胜收!所不同的是,毛笔由于是从聚拢在一起的锥状体打开而成的飘带状,所以在运行过程中,铺卷之间相互转换,姿态横生,妙趣无穷。

如果你是一个有心人,马上会意识到,圆笔书写时的笔心即笔力,在笔画之中正是起到了“骨”的支撑作用,而毛笔辅毫所含墨液留于笔画中心之两边即是笔画之“肉”,正常笔力书写出来的笔画骨肉停匀,而毛笔笔力未能找出或没能发挥作用,写出来的笔画就会少骨多肉,所谓墨猪是也。于是,我们就可以知晓卫夫人所说“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了,同时,也就明白为什么“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筋书”之命名就是源于使用毛笔之“筋”—笔力写出来的笔画。

站在现代社会和生活中,难以理解的是当毛笔笔力展现为一个飘带时所形成的内在之“骨”,因为,众所周知的常识是“骨”就是我们人体内的骨头,是一个柱状体,飘带之中怎会有柱状体呢?但如果我们尚未忘记前文所言这种笔力形态所书之字如同丝带编织而 成一般,我们就会想起生活中将那种饱鼓鼓,不气瘪的物体称之为有“骨感”。如果还不能理解,想想我们小时候所折的风车,尽管是薄薄一张纸,只要按照纸的理路来做,那种骨感多强啊,如果不小心掉在地上被你的同学踩了一脚,瘪掉了,骨感全无,就是这样。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在书写过程中,笔力有了,但不一定就能完全产生筋书,这还和书写的速度有着重要的关联,欧阳询在《传授诀》中证实了这一点,他说:

最不可忙,忙则失势;次不可缓,缓则骨痴;又不可瘦,瘦党形枯;复不可肥,肥即质浊。

而《唐朝叙书录》中所记载李世民的一段话:

“今吾临古人书,殊不学其形势,惟在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耳”,则又给我们推出了一个“骨力”概念,并且说是如得到骨力,其形势也就一并全有了,骨力如此重要,看来我们下一讲又有任务了。s 7

第五篇:《安徽省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条例》释 义

《安徽省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条例》

释 义

第一条 为了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公路完好、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国务院《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释义】本条是关于《安徽省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立法目的和立法依据的规定。

近年来,我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截至2013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17.4万公里,路网密度达到124.65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521公里,一级公路里程2280公里,并实现所有乡镇通沥青(水泥)路,行政村通公路率为99.99%,极大地促进和保障了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然而货运车辆超限超载现象也愈演愈烈,不仅加剧公路损坏程度,缩短公路使用寿命,扰乱道路运输市场秩序,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而且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据统计,2009年至2012年间,超限超载运输每年给我省国省干线公路造成养护资金额外支出约11亿元,公路使用年限缩短带来的经济损失约40亿元。因此,大力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是保障公路畅通、完好,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

《道路交通安全法》、《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2011第593号)等法律、法规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作了规定,但依据比较原则,不完全适合治理超限超载工作的需要。《安徽省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办法》(省政府令第235号)和《安徽省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责任追究办法》(皖政办〔2012〕56号)等政府规章明确了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载超限的具体制度措施,但效力等级低,执行起来有很大的困难。在治理工作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需立法予以规范:一是地方政府的治超工作职责不够明确;二是科技治超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三是对重点货运源头单位的监管不到位;四是治超站点数量较少,固定检测局限性大;五是对收费公路治超缺乏有针对性的措施等。因此,有必要制定综合性和针对性更强、效力等级更高的地方性法规,为治超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2013年8月,省交通运输厅向省政府报送了条例(草案稿)。省人大、省政府领导对此高度重视,省人大常委会将条例增列为审议类立法项目。王学军省长就条例起草工作专门作出批示;陈树隆、方春明副省长多次听取条例起草进展情况的汇报,并召集有关部门研究立法中的重大问题。省人大及省政府法制办分别赴山西省以及我省淮北、宿州等多地开展了立法调研,听取基层政府和有关管理部门意见,特别是充分听取有关货运源头单位、道路运输经营者及驾驶员的意见,书面征求了省直有关部门以及各市政府和省直管县政府的意见,将草案稿、草案、草案修改稿分别在省政府法制办、省人大门户网站上全文公布,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条例历经省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于2014年3月28日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14年6月1日起施行。

(一)立法目的

制定条例目的是通过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公路完好、畅通,维护公路运输正常市场秩序。

1.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据公安机关统计,每年约70%的重大交通事故由超限超载引发,50%的群死群伤事故与超限超载有直接关系。超限超载运输车辆,特别是非法改装车辆,仅仅通过更换高压轮胎、加厚钢板、加高车厢板等措施来实现超限超载运输,而车辆本身操纵、制动、动力和传动系统仍保持出厂配置,长期超负荷运转后,车辆制动性能和操纵稳定性下降,极易出现制动失灵、离合器烧坏、传动轴脱落、断裂、爆胎等突发性故障,成为严重威胁道路交通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隐患。因此,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载超限,就能从根本上减少重大交通事故,清除安全隐患,从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2.保障公路完好、畅通

公路完好是指公路经常处于良好技术状态,也就是公路自身的物理状态符合有关公路技术标准的要求,包括路面平整,路肩、边坡平顺,有关设施完好。公路畅通是指公路的通行功能正常,必然以公路完好和安全为前提。研究表明,超限超载运输对公路的损坏,与车辆轴载质量呈几何级数增加,极易对路面、桥涵造成灾难性破坏。超限超载运输对公路的损坏,缩短了公路使用寿命和大、中修周期,增加了小修工作量,大大增加了公路养护、维护成本,也经常使公路陷入边修边坏、屡修屡坏的怪圈。因此,治理超载超限的直接目的是保持公路的良好状态,延长公路的使用周期,保证公路交通的畅通无阻。

3.维护公路运输正常市场秩序

当前我省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期,大吨位车辆运输有着很大的市场需求,部分人带头超限超载,获取高额利润,而守法经营者获利空间缩小,最终导致整个运输市场秩序混乱,形成了“越是超载运价越低、运价越低越是超载”的恶性循环,严重危害了公路运输正常的市场秩序。

4.强化依法治超

条例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规范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地方性法规,在我省交通运输法制建设中具有突破性的历史意义。它的立法原则、有关制度构建充分体现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有关要求,既把治超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通过法规形式固定下来,使其法制化、规范化,又明确了公安、公路及道路运输等管理机构的主体资格,规定了相关法定监管责任,实现了权责的有机统一。它的颁布实施,进一步完善了我省公路治理超限超载的法律制度,为有关部门开展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工作提供了重要法律依据。

(二)立法依据

条例的立法依据有两个方面:

一是法律、行政法规。条例的直接立法依据是《公路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2011第593号)、《道路运输条例》(国务院令2012第628号)。本条例就是依据上述法律、行政法规的原则和基本制度,针对我省特点及工作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工作的具体工作措施,明确了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治超责任。

二是事实依据。就是“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货物运输车辆(以下简称货运车辆)超限超载的治理活动。

本条例所称超限运输,是指货运车辆载物超过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规定或者交通标志标明的限载、限高、限宽、限长标准,在公路上行驶的行为。本条例所称超载运输,是指货运车辆载物超过核定载质量,在公路上行驶的行为。

【释义】本条是关于条例适用范围的规定。

(一)适用范围

条例适用于在安徽省行政区域内行驶在公路上的超限超载货运车辆的治理活动。

客运车辆载员超载的治理不适用本条例的规定;行驶在城市道路上的超限超载货运车辆的治理也不适用本条例的规定。

(二)超限运输

超限运输是指货运车辆及其载物超过公路、公路桥梁、公路隧道或汽车渡船的限载、限高、限宽、限长标准,在公路上行驶的行为。这里的标准既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政策规定的标准,也包括公路管理机构、公路经营企业根据公路、公路桥梁、公路隧道或汽车渡船的限载、限高、限宽、限长标准依法设置的交通标志标明的标准。

根据《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2011第593号)第三十三条、本条例第二条第二款、《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部令2000年第2号)第三条及《关于进一步加强车辆超限超载集中治理工作的通知》(交公路发〔2004〕455号)的规定,货运车辆超限包括车货外廓尺寸超限(即超高、超长、超宽)、车货总重超限和车辆轴载质量超限及超过交通标志标明的限载、限高、限宽、限长标准等四种情形:

1.车货外廓尺寸超限(即超高、超长、超宽):车货总高度从地面算起4米以上(集装箱车货总高度从地面算起4.2米以上),车货总长18米以上,车货总宽度2.5米以上。

2.车货总重超限:二轴货运车辆车货总重20吨以上,三轴货运车辆车货总重30吨以上,四轴货运车辆车货总重40吨以上,五轴货运车辆车货总重50吨以上,六轴及六轴以上货运车辆车货总重55吨以上。

3.货运车辆轴载质量规定限值:单轴(每侧单轮胎)载质量6000千克;单轴(每侧双轮胎)载质量10000千克;双联轴(每侧单轮胎)载质量10000千克;双联轴(每侧各一单轮胎、双轮胎)载质量14000千克;双联轴(每侧双轮胎)载质量18000千克;三联轴(每侧单轮胎)载质量12000千克;三联轴(每侧双轮胎)载质量22000千克。

4.超过交通标志标明的限载、限高、限宽、限长标准是指公路、公路桥梁、公路隧道因损坏或者其他原因,导致限载、限高、限宽、限长调整的,公路管理机构或者公路经营企业依法及时变更限载、限高、限宽、限长的公路标志,变更后的公路标志所标明的限载、限高、限宽、限长标准为该公路、公路桥梁、公路隧道的实际限载、限高、限宽、限长标准,超过该标准的货运车辆如在该公路、公路桥梁、公路隧道行驶的,也属于超限运输。

(三)超载运输

超载运输是指货运车辆载物超过核定载质量,即车辆运输的货物重量超过行驶证核定载质量,在公路上行驶的行为。

(四)超限与超载的区别

超限与超载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区别主要为:

1.适用法律依据不同。车辆超限违反的是《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2011第593号)等公路法律法规;车辆超载违反的是《道路交通安全法》等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2.认定标准的技术参数不同。超限标准的技术参数主要是根据公路设计技术标准等确定的,不同等级公路(含桥梁)设计的限值标准是不同的;超载标准的技术参数是根据车辆综合性能来确定的,在车辆登记时行驶证上核定的载质量为其限值。

3.实施行政管理的主体及目标不同。超限的行政管理主体是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公路管理机构,其管理主要目标是为了保护公路完好和安全,使路桥免遭损害;超载的行政管理主体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其管理主要目标是为了避免道路交通事故,保护道路使用者人身财产安全。4.两者危害后果有所不同。车辆超限直接危害的是公路这一构筑物自身的完好和安全,后果是导致公路、桥梁的损坏;车辆超载危害的是车辆的技术状况及道路交通安全,后果是诱发交通事故,实践中大量的交通事故都是与其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在实践中,货运车辆大多同时处于超限与超载的状态,但是也存在大量超载但不一定超限、超限但不一定超载的情形。如在治超执法实践中查处的福田牌BJ3313DMPJC-3重型自卸货车(四轴车,限制车货总重为40吨),车辆行驶证登记整车质量14.85吨,核载质量15.955吨,总质量31吨,若其载货17吨,则它是超载车,但是它车货总重未超限。又如大力SH3603自卸车(四轴车,限制车货总重40吨),自重27.8吨,核定载重31.8吨,满载总质量59.6吨。当满载时,该车超限但未超载。

基于货运车辆大多同时处于超限与超载的状态,条例的立法目的明确是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公路完好和畅通,所以将货运运输车辆超限和超载治理两者之间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治理合力,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全面打击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活动,效果则更好。

第三条 设区的市和县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负总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纳入本级政府工作目标考核,建立健全治理工作协调机构,将治理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建设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治理信息平台,完善监控网络,不断提升科技治理水平。

【释义】本条是关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工作职责的规定。

治理超限超载货运车辆工作涉及部门多,治理难度大,必须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才能更好地实现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协作、支持,才能使治理超限超载各项工作措施得以贯彻和落实,才能正确处理好治理工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才能真正建立治超长效机制。国务院办公厅2005年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5〕30号),明确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治理工作列入工作重点,实行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领导,落实经费,积极研究解决治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条例首先明确了设区的市和县级人民政府在治超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即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负总责,地方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其次,明确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将治超工作纳入本级政府工作目标考核,落实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健全治理工作协调机构,统筹协调指挥治理工作,解决过去部门治理力量薄弱的问题;将治超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从根本上解决了治理工作的经费保障问题,特别是执法经费的解决,能从源头上解决执法中靠罚款养人的问题;将部门行为转变为政府行为,有利于治超工作的推进。第三,提升科技治理水平,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组织建设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治理信息平台,完善监控网络,解决过去治超科技水平不高、治超信息不能共享的问题。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依据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经济和信息化、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安全生产、农业、水利、国土资源、财政、价格、监察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治理相关工作。

【释义】本条是关于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负责治超工作,以及其他部门治超职责的规定。

(一)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

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编制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点建设规划,审查批准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点原有站址的调整,负责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点的监督管理,联合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开展路面治理联合执法,指导公路管理机构加强治超信息平台的建设和运行管理,督促公路管理机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利用该信息平台,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违法行为及处罚情况及时登记、抄告和公示。

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公路管理机构具体负责超限检测站点以及治超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依法查处违法超限运输车辆,及时将路面执法中发现的非法改装、拼装车辆通报有关部门,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联合治超、非法改装、拼装车辆查处工作。

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加强货运源头单位运输装载行为的监管和检查,防止车辆超限超载;建立货运企业及从业人员信息系统及信誉档案,登记、抄告超限超载车辆和企业等信息,并结合道路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制度,进行后续处罚。

(二)公安机关

加强车辆登记、审验管理,禁止非法改装和拼装车辆登记使用;维护超限检测站的交通及治安秩序,对超限超载运输现象严重的区域,根据需要向站点派驻人民警察;组织交警开展路面执法,依法查处超载等交通违法行为;依法查处阻碍执行公务等违法犯罪行为等。

(三)经济和信息化部门

加强《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管理,监督、检查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查处违规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

(四)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查处非法拼装、改装汽车及非法买卖拼装、改装企业行为,依法取缔非法货物装载经营企业、拼装、改装汽车企业。

(五)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对治超工作所需的检测设备依法实施计量检定;定期公布经验收合格的承压类汽车罐车充装站单位名单;实施缺陷汽车召回制度;检查从事改装、拼装车辆生产企业的生产场所及标准执行情况,杜绝无标生产行为;实施车辆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查处不符合认证要求的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

(六)安全生产部门

加强危险化学品充装单位的安全监管,严禁超载、混装;选择主要公路沿线的大中型化工企业作为危险化学品的超载车辆卸载和驳载基地;会同有关部门,对因超限超载发生的特别重大的伤亡事故进行调查处理,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七)农业部门

加强低速载货汽车管理,禁止不符合有关技术条件的低速载货汽车登记使用,禁止将低速载货汽车等机动车登记为拖拉机或者变形拖拉机。

(八)水利部门

与有关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共同做好因抢险、防汛需要修筑堤坝、压缩或拓宽河床及抽取地下水、架设浮桥等行为的审批工作;查处和纠正在公路桥梁跨越的河道上下游的一定范围内采砂。

(九)国土资源部门

按规定对接到举报或在巡查中发现的非法占地、非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及时依法查处。

(十)财政部门

保障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十一)价格部门

指导和监督超限超载治理相关收费政策的执行。

(十二)监察部门

对相关部门在治理工作中的执法行为和行风进行监督、检查,查处行业不正之风及违纪违规等行为,对治理超限超载货运车辆工作依法实施责任追究。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举报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和执法人员的违法行为。

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应当公布举报电话、电子信箱等。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及时调查处理,向举报人反馈,并为其保密;对查证属实的,应当给予举报人奖励。

【释义】本条是关于举报货运车辆超限超载以及执法人员违法行为的规定。

(一)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举报

第一款规定了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举报权。举报是公民参与管理社会事务的一种方式,也是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行监督的一种方式。举报的内容包括货运车辆的超限超载行为以及执法人员执法过程中的违法行为。

(二)举报处理程序

第二款规定了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应当建立举报制度,并将有关事项向社会公布。这一规定是义务性规定,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及公安机关应当主动向社会公布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和执法人员违法、违规行为的举报途径,包括举报电话和电子信箱。

本款还规定了关于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和执法人员违法行为的举报应由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及公安机关依照各自的职责,依法及时负责调查处理。关于处理程序和时限,按照有关规定,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项,应当根据举报人提供的相关信息在20日内及时进行调查处理,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事项,应当及时移送有查处权的部门,有查处权的部门应当及时将调查处理结果反馈给举报人,反馈期限应当是自调查处理完成或收到有关部门反馈意见后10日内。

另外,无论举报人采取哪种举报方式进行举报,举报人都应该说明被举报人的基本情况,尤其是被举报人的姓名(单位名称)、违法事实(包括时间、地点、手段、具体情节、后果)以及有关证据,举报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只有这样,有权机关才能有效查处违法行为,向举报人及时反馈查处结果以及相关的行政义务。

(三)举报奖励制度

本款同时明确了对于查证属实的,对举报人予以奖励。奖励举报人的前提是根据举报人提供的真实信息和线索,有效地查处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行为或者执法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具体奖励办法及标准由市县人民政府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奖励分为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奖励费用从财政预算中解决。另外,对举报人有关情况及举报内容必须严格保密,严禁将举报材料和举报人有关情况透露或者转给被举报人;宣传报道和对举报人的奖励工作除征得举报人同意外,不得公开举报人姓名、单位。

社会组织和公民通过举报,不仅可以实现宪法赋予公民的监督国家工作人员的基本权利,还有利于通过举报切实促进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相关工作的开展。

第六条 禁止生产、销售拼装的货运车辆或者生产、销售擅自改装的货运车辆。

运输不可解体物品需要改装车辆的,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车辆生产企业按照规定的车型和技术参数进行改装,并依法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变更登记。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办理货运车辆注册登记和定期检验时,应当对货运车辆的拼装、改装情况予以查验。【释义】本条是关于禁止生产、销售拼装或者擅自改装的货运车辆,改装车辆的变更登记,拼装、改装货运车辆查验的规定。

(一)禁止生产、销售拼装或者擅自改装的货运车辆 本条第一款规定,禁止生产、销售拼装的货运车辆或者生产、销售擅自改装的货运车辆。本条规定的“拼装”是指使用汽车发动机、转向机、变速器、车架以及其他零配件组装货运车辆;“擅自改装”是指未经有关部门批准,擅自改变已获得《机动车行驶证》货车的结构、构造或者特征。

需要注意的的是,改装汽车分为两种情形:第一种为合法改装,指依法履行相关申请程序,由取得相应资质的车辆生产企业,用符合标准的发动机、底盘或总成等,重新设计、改装与原车型不同的汽车,改装后的汽车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第二种为非法改装,指未履行规定程序或不符合规定条件,擅自改变已获得《机动车行驶证》货车的结构、构造或者特征。《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六条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一)拼装机动车或者擅自改变机动车已登记的结构、构造或者特征;(二)改变机动车型号、发动机型号、车架号或者车辆识别代号;(三)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四)使用其他机动车的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

(二)运输不可解体物品需要改装的车辆应当依法申请变更登记

运输不可解体物品需要改装车辆的,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交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车辆改装企业实施车辆改装作业,改装完毕后,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办理车辆行驶证变更手续,并经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合格后,到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办理《道路运输证》变更手续。

(三)对拼装、改装车辆的查验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办理货运车辆注册登记时,应按照《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1589)、《机动车登记规定》(公安部令第124号)及《机动车查验工作规程》(GA801)等规定,核查和比对《公告》信息、随车配发的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机动车外部彩色相片和车辆识别代号等。

在办理车辆行驶证定期检验时,应当对货运车辆的拼装、改装情况予以查验,确保车辆的长、宽、高与《机动车行驶证》上记载的数值一致,轴数与《机动车行驶证》上标准照片记载的轴数一致。同一轴上的轮胎规格和花纹应相同,轮胎规格应与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明等相关凭证(或资料)记载的内容一致。

对于存在拼装和擅自改装情况的货运车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得办理注册登记和给予行驶证定期检验合格。

第七条 从事道路货物运输装载的经营者(以下简称货运源头单位)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明确本单位有关从业人员职责,建立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二)对货物装载、开票、计重等从业人员进行培训;

(三)安装符合标准的货物计重设备和设施;

(四)对货运车辆的行驶证、营运证和驾驶人的从业资格证进行登记;

(五)按照货运车辆核定载质量和装载要求装载,如实计重、开票,签发装载证明;

(六)建立、健全货运车辆装载的登记、统计制度。【释义】本条是关于货运源头单位应当履行内部管理义务的规定。

(一)本条规定的目的

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向源头延伸,是国家、社会和管理部门的共识。《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2011第593号)第四十一条规定,“煤炭、水泥等货物集散地以及货运站等场所的经营人、管理人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不符合国家有关载运标准的车辆出场(站)”。本条根据上述规定,明确了货运源头单位应当履行的内部管理义务。

(二)本条规定的含义 1.货运源头单位是指从事道路货物运输装载的经营者,主要包括经依法许可、注册登记,从事煤、铁、有色金属、焦炭等矿产品和水泥、砂石等建材生产加工企业,港口经营企业、火车站、道路货物运输站场、物流站场,以及其它从事道路货物运输装载、配载的经营者。

2.明确本单位有关从业人员职责,建立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本条规定的“有关从业人员”,是指货运源头单位内涉及货物装载、运输全过程,重点是车辆进场、登记、装载、称重、出场等环节的工作人员;“责任追究制度”是指货运源头单位内部制定的、对超限超载涉及到的工作人员,追究其未履行或者未正确履行治超工作职责的制度和措施。

3.对货物装载、开票、计重等从业人员进行培训 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基本常识和要求;货物运输经营、货运从业人员的有关规定;货物装载、保管、运输基本知识;其他安全生产、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知识。

4.安装符合标准的货物计重设备和设施

本条规定的“计重设备和设施”是指经质监部门定期检验合格的汽车衡(地磅秤)、便携式称重设备等。计重设备和设施的配备方式可以采用自备、租用、设立集中过磅点等方式实现,对运输量大、货运车辆多的重点货运源头单位,鼓励自备;对运输量较小的货运源头单位,鼓励其租用或合租计重设备设施;对货运源头单位相对集中的区域,可以根据工作实际建设源头监管站或计重过磅点,提供计重服务。

5.对货运车辆的行驶证、营运证和驾驶人的从业资格证进行登记

本条规定的“行驶证”即机动车行驶证,是公安机关准予机动车在我国境内道路上行驶的法定证件。

本条规定的“车辆营运证”是指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根据申请人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决定向符合条件的申请人颁发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时,向申请人投入运输的车辆配发的证件。

本条规定的“驾驶人从业资格证”即经营性道路货运驾驶员从业资格证,是指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根据申请人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向符合条件、考试合格的申请人颁发的准予从事经营性道路货运驾驶员的证件。

6.按照货运车辆核定载质量和装载要求装载,如实计重、开票,签发装载证明

本条规定的“核定载质量”即机动车行驶证上载明的限值;“装载要求”包括超限限值规定、特定货物的装载注意事项和其他法律、法规、规章或规范性文件对货运装载的基本要求。“装载证明”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装载证明是由货运源头单位自行印制、签发、交由货运车辆驾驶人随车携带、标明本次货物运输载质量的纸质或电子证明。(2)装载证明的样式由当地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统一。(3)装载证明必须载明以下事项:车辆号牌、装载货物名称、出场货运源头单位名称、出场车货总重或载货质量。

装载证明不仅是货运源头单位依法履行内部管理义务的证明,也是开展责任倒查的依据。《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2011第593号)第六十八条规定:“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指使、强令车辆驾驶人超限运输货物的,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安徽省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责任追究办法》(皖政办〔2012〕56号)第三条规定:“本办法所称责任追究,是指以行政执法部门在治超工作中查获的超限超载车辆为线索,倒查超限超载行为涉及的车辆所有人、装载货物源头、车辆生产和改装企业等单位的过错责任,并追究其主管和监管部门、责任人未履行或者未正确履行治超工作职责的责任”,货运源头单位如实签发、标明出场载质量的装载证明,有利于相关部门按图索骥、依法追责。

7.建立、健全货运车辆装载的登记、统计制度

本条规定的“登记、统计制度”是指货运源头单位应当如实登记进出场车辆及其载重情况,建立登记台账。台账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电子台账。

第八条 货运源头单位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超限超载装载货物;

(二)为无号牌或者无车辆行驶证、营运证的货运车辆装载货物;

(三)为未提供从业资格证的人员驾驶的货运车辆装载货物;

(四)为超限超载的货运车辆提供虚假装载证明。【释义】本条是关于货运源头单位装载货物的禁止性义务的规定。

(一)不得超限超载装载货物。

超限超载车辆一旦上路,就会对路面、桥梁产生极大伤害,产生重大安全隐患。严防死守不如防患未然。货运源头单位作为货物装载的主要场所和货物运输的起运点,有责任、有义务也更有可能将超限超载遏制在摇篮,将危险消灭于萌芽。《道路运输条例》(国务院令2012第628号)第三十四条规定:“道路运输车辆运输货物的,不得运输旅客,运输的货物应当符合核定的载重量,严禁超载;载物的长、宽、高不得违反装载要求”。《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2011第593号)第四十一条规定:“煤炭、水泥等货物集散地以及货运站等场所的经营人、管理人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不符合国家有关载运标准的车辆出场(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指使、强令车辆驾驶人超限运输货物,不得阻碍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依法进行监督检查”。

(二)不得为无法出示合法证件的货运车辆、驾驶人装载货物。

货运源头单位是货物运输行为的托运人,部分货运源头单位同时还是承运人,协助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打击无证经营、维护市场秩序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道路运输条例》(国务院令2012第628号)第四十条规定:“道路运输站(场)经营者应当对出站的车辆进行安全检查,禁止无证经营的车辆进站从事经营活动,防止超载车辆或者未经安全检查的车辆出站”。《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2年第1号)第五十二条规定:“货运站经营者不得超限、超载配货,不得为无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或证照不全者提供服务;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为运输车辆装卸国家禁运、限运的物品”。

(三)不得为超限超载的货运车辆提供虚假装载证明。本条规定的“虚假装载证明”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货物运输未实际发生,但货运源头单位捏造、签发了装载证明。二是提供的装载证明与实际载质量不符。

第九条 设区的市和县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货运源头单位进行监督管理。对货运源头单位比较集中的区域,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货运源头单位主要出入口实施定点监管,禁止超限超载货运车辆通行。货运源头单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支持、配合做好货运源头治理工作。

【释义】本条是关于对货运源头单位实施监督管理的规定。

(一)本条规定的目的

治理超限超载货运车辆工作涉及部门多,工作压力大,触及利益深,执法难度高,本条规定了对货运源头单位实施监督管理的相关要求,有利于构建齐抓共管的治超格局,有利于推广强化定点监管,有利于落实治超属地管理原则。

(二)本条规定的含义

1.设区的市和县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货运源头单位进行监督管理。本条规定的“有关部门”包括:(1)货运源头单位的主管部门;(2)货运源头单位的许可部门;(3)货运源头单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2.对货运源头单位比较集中的区域,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货运源头单位主要出入口实施定点监管,禁止超限超载货运车辆通行。本条规定的“货运源头单位比较集中的区域”主要是指:(1)区域内主要货种为煤炭及制品;金属矿石;钢铁;矿建材料;水泥;木材;非金属矿石;机械、设备、电器;有色金属。(2)该区域日通行货运车辆或日货运量超过一定规模。本条规定的“定点监管”是指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后,在货运源头单位主要出入口建设源头监管站。监管站应当具备称重、监控、远程传输功能,同时配备以下设施设备:(1)简易或永久性站房;(2)经质检部门检验合格的地磅;(3)摄像头等监控设备;(4)超限超载治理信息平台系统、管理系统运行的必需设备;(5)其他必备的办公和取证设备。

“禁止超限超载货运车辆通行”是指:源头监管站点对经检测显示超限超载货运车辆,有权拒绝其通行。

3.货运源头单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支持、配合做好货运源头治理工作。首先,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支持、配合做好货运源头单位的调查、统计工作;其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支持、配合做好源头监管,为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实施定点监管、巡查提供便利;再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还要支持、配合做好超限超载治理的行政处罚、责任追究等工作。

第十条 货运经营者应当对所属货运车辆驾驶人进行依法装载和安全知识的培训,不得聘用无从业资格证的货运车辆驾驶人,不得指使、强令货运车辆驾驶人超限超载运输货物。

【释义】本条是关于货运经营者对货运车辆驾驶人管理的规定。

(一)本条规定的含义 本条规定有三层含义:

1.货运经营者应当对所属货运车辆驾驶人进行依法装载和安全知识的培训。本条规定的“货运车辆驾驶人”是指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的营运车辆的驾驶人员。

有关汽车合法装载主要规定有: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八条,机动车载物应当符合核定的载质量,严禁超载;载物的长、宽、高不得违反装载要求,不得遗洒、飘散载运物。

《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2011第593号)第三十三条:超过公路、公路桥梁、公路隧道限载、限高、限宽、限长标准的车辆,不得在公路、公路桥梁或者公路隧道行驶;

有关道路运输的安全知识主要包括:

(1)安全生产和道路运输安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2)道路运输安全的基础知识;(3)道路运输安全操作规程;

(4)道路运输事故的应急知识和方法等。2.不得聘用无从业资格证的货运车辆驾驶人。

《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交通部2006年第9号令),国家对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实行从业资格考试制度。从业资格是对道路运输从业人员所从事的特定岗位职业素质的基本评价。经营性道路客货运输驾驶员和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必须取得相应从业资格,方可从事相应的道路运输活动。

3.不得指使、强令货运车辆驾驶人超限超载运输货物。《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2011第593号)第四十一条第三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指使、强令车辆驾驶人超限运输货物,不得阻碍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依法进行监督检查”。

(二)本条规定的目的

1.依法装载是对货运车辆驾驶人的基本要求。货运车辆驾驶人除了具备货运车辆的基本驾驶技能外,应该对从事的道路货运行业应知应会的知识进行了解和掌握。例如,由于货物种类的千差万别,对于运输不同种类的货物,对驾驶人的业务知识会有不同的要求。另外,国家标准《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1589)对合规货运车辆的长、宽、高等均有明确要求。因此,货运车辆驾驶人在进行运营过程中,应该明白自己驾驶的货运车辆本身是否存在非法超限等违规行为,要知道自己可以从事哪一类货运,对此类货物运输如何做到规范装载等。同时,作为货运经营者,也应在对驾驶员的岗前培训和日常教育时,将依法装载所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内容告知货运车辆驾驶人。这既是对货运车辆驾驶人业务素质的要求,也是广大货运车辆驾驶人自我保护的需要。2.安全知识教育是确保道路运输安全的基础。安全教育是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道路运输安全的重要基础性工作。道路运输事故的发生,主要由两个方面的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目前,人的不安全行为在交通事故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为此,货运经营者加强对货运车辆驾驶人安全知识教育,控制驾驶人的不安全行为,对减少道路运输事故极为重要。《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第十一条 货运车辆驾驶人在运输中,应当随车携带装载证明,实际装载情况应当与装载证明载明的内容相符。

【释义】本条是关于货运车辆驾驶人随车携带装载证明的义务性规定。

(一)本条规定的含义

本条包括两层含义:其一,货运车辆驾驶人在运输途中,应当随车携带由货源单位签发的装载证明。其二,要求货运车辆驾驶人对装载证明载明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于货运车辆出场时,货源单位签发的装载证明与载明情况不符的,包含车辆号牌、所属企业、装载重量等实际不符的,驾驶人有权要求货源单位重新签发装载证明。二是对货源单位签发的与实际情况相符的装载证明,货运车辆驾驶人在运输途中不得私自涂改或更换。对货物进行二次配载的,应由配载的货源单位在装载证明中予以明确。

货运车辆驾驶人随身携带装载证明为责任追究提供了重要线索。《安徽省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责任追究办法》(皖政办〔2012〕56号)明确要求,相关执法部门及工作人员对查获的非法超限超载车辆,作出行政处罚后,应当立即启动倒查程序,排查其所属单位或者自然人、途径站点、装载货物源头或者非法改装车辆场所等涉及单位的过错责任。而装载证明中登记了车辆号牌、装载货物名称、出场货源单位名称、出场车货总重或载货质量等详细信息。这些信息将是监察机关会同治超工作协调机构开展责任倒查的重要依据。为此,本条特别规定,货运车辆驾驶员必须随车携带与实际装载情况相符的装载证明。携带装载证明的规定,为责任倒查提供了线索,确保责任倒查常态化、制度化。

第十二条 货运经营者不得从事超限超载运输,货运车辆驾驶人不得驾驶超限超载货运车辆。

货运经营者载运不可解体物品在公路上超限运输的,应当依法取得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证。超限运输车辆的型号和运输的物品应当与通行证记载的内容相一致。

【释义】本条是关于货运经营者、货运车辆驾驶人不得从事超限超载运输,载运不可解体物品应当依法取得超限运输行政许可的规定。

(一)货运经营者、货运车辆驾驶人不得从事超限超载运输的禁止性义务

本条第一款规定了货运经营者、货运车辆驾驶人不得从事超限超载运输行为,包括货运经营者不得从事超限超载运输业务,货运车辆驾驶人不得驾驶超限超载货运车辆。经营者和驾驶人在经营货物运输时,运输车辆应当符合核定的载质量,所载运的货物的长、宽、高不得违反装载要求,否则对公路、桥梁造成一定程度的负荷,对路面和桥梁造成破坏,对交通安全通行环境造成影响,危及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条例要求货运经营者、驾驶人合法合规的参与运输,不得超限超载运输货物,其维护了运输市场的平等竞争秩序,体现了运输上的公平和正义,同时是保护货运经营者自身利益和驾驶人安全运输的需要,也是保护公路安全畅通、发展经济社会的需要。

(二)货运经营者载运不可解体物品超限运输的,应当取得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证

本条第二款规定了货运经营者载运不可解体物品在公路上超限运输的,应当依法取得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证。公路、公路桥梁和公路隧道在设计运营时都有一定的限载、限高、限宽、限长的标准,车货总体的外廓尺寸超过一定范围或者车货总质量超过设计标准的,如果不经公路管理机构批准,盲目进行运输,必然对公路、公路桥梁和公路隧道造成破坏,甚至发生人为的交通阻塞和安全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危害,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所以,货运经营者载运不可解体物品在公路上进行超限运输,必须依法取得超限运输通行证。

本款所规定的“不可解体物品”是指物品本身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不可拆卸或者拆卸会破坏该物品使用功能的一种物理状态。在实际工作中,不可解体物品很多,但是运输不可解体物品超限的需要申请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证的,主要指建筑施工使用的器械、管道等大型设备。可以分开散装的设备不属于不可解体物品的范围,不能取得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证。

(三)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审批

按照《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2011第593号)的规定,载运不可解体物品车货总体的外廓尺寸或者总质量超过公路、公路桥梁、公路隧道的限载、限高、限宽、限长标准,确需在公路、公路桥梁、公路隧道行驶的,从事运输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公路管理机构申请公路超限运输许可。按照有关规定,我省公路超限运输许可按下列权限办理:

省级公路管理机构审批权限:一是审批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超限运输申请。申请人可以向省级公路管理机构申请,省级公路管理机构负责协调公路沿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路管理机构对超限运输申请进行审批,必要时报经交通运输部统一协调处理;二是审批在省内超限运输行驶高速公路或者跨设区的市、省管县进行超限运输申请。

设区的市公路管理机构审批权限:审批在设区的市范围内跨市辖的区、县进行超限运输申请。

县级公路管理机构(含省直管县和已接受市级下放公路管理权限的县级公路管理机构)审批权限: 审批在所在区、县范围内进行超限运输申请。

目前,我省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审批实行“异地申请、网上审批”模式,申请人可以就近向路政大队、公路分局等基层执法站所提出许可申请并提交申请材料,由接受单位利用网络通过行政许可审批系统报省政务服务中心交通运输窗口进行审核、审批。多数市、县公路管理机构行政许可审批业务也已进驻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由公路管理机构派驻代表进行受理、审核,并实行“一站式”审批。经审查做出许可决定需要送达执法文书、证件的,由接受申请的基层执法单位就近打印并送达申请人。

(四)超限运输车辆规范装载的义务

货运经营者、货运车辆驾驶人应当按照公路管理机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超限运输许可的要求确定货运车辆和装载货物,保证超限运输车辆的型号和运输的物品与通行证记载的内容一致。车辆超限运输通行证不得仿造、变造。公路管理机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执法检查过程中,应当查验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证或者相应证明,核对超限运输车辆的型号及运载的物品与证明所要求的规格是否一致。依法履行公路保护监督管理职责,保护公路完好、安全和畅通。超限运输车辆的型号及运载的物品与签发的通行证所要求的规格不一致的,根据《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交通部令2000第2号)规定,按擅自超限行驶公路进行处罚。

第十三条 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点建设规划,由省人民政府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编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需要对原有站址作出调整的,应当经省人民政府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确需增设站点的,应当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

新建、改建公路,应当将经批准设置的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点与公路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交付使用。

【释义】本条是关于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点规划、站址调整及站点建设的规定。

(一)站点规划

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点建设规划具有全局性,规定由省人民政府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编制,有利于从整体上统筹考虑,从而保证站点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规模适中。站点建设规划要遵循的原则:一是规模适度原则,站点规模要与路网规模、结构相匹配,并适应治超形势的变化;二是重点监控原则,要重点监控货运源头地、重点路段和桥梁,扼守主要关口;三是间距合理原则,同一线路或路径方向相邻治超站点之间距离不宜过近,重要干线、特殊地区(跨越城区、其间多个重要交叉口等)可以适当加密设置;四是资源合理利用原则,要尽量利用公路沿线资源,减少设备重复投入,节约建设成本。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点建设规划编制完成后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施行。

(二)站址调整

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点的布局要根据路网规模扩大及等级提高、超限运输形势变化、电子卡点的布设等因素,适时优化调整,努力形成覆盖全面、规模适度、结构合理、控制严密、网化高效的治超监控网络。《公路超限检测站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令2011年第7号)第十六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定期对辖区内公路超限检测站的整体布局进行后评估,并可以根据交通流量、车辆超限变化情况等因素,适时对超限检测站进行合理调整。本条对站址调整及新增站点的审批程序作了规定,即需要对原有站址作出调整的,应当经省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同意,不再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但确需增设的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需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

(三)站点建设

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点不仅在先期建设时需要占用土地和一次性投入资金,而且在后期运营维护方面需要稳定的经费来源。在新建、改建公路时,将经批准设置的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点作为公路附属设施,与公路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交付使用(简称“三同时”制度),其设计、建设等费用列入公路工程预算,以解决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点建设和运营资金难题。工程验收时,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点作为公路的附属设施,与公路主体工程一同验收。

第十四条 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点应当配置符合国家规定的设施、设备,并在站内显著位置公示监督电话、超限认定标准和超限检测程序。

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负责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点的监督管理。公安机关负责维护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点的交通及治安秩序,对超限超载运输现象严重的区域,根据需要向站点派驻人民警察。

【释义】本条是关于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点运行管理的规定。

(一)设施、设备的配备

设施设备配备齐全、功能完善是开展治超工作的前提条件,只有配置符合国家规定的设施、设备,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点才能依法履行职责,对货运车辆实施检测、查处和卸载,保障公路的安全、完好和畅通。《公路超限检测站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令2011年第7号)规定,建设公路超限检测站时应当根据工作需要设置下列功能区域:检测区、卸载区、停车区、执法处理区(执法大厅)、办公区、生活保障区等车辆超限超载检测基本功能区。在站点设施设备技术要求上规定,公路超限检测站应当根据需要配备下列设施设备:一是检测设施,一般包括预检称重检测设备、精检称重检测设备、复检称重检测设备;二是监控设施,包括高速智能摄像机、车牌摄像机、车牌自动识别系统、补光系统、车道摄像机、可变情报板、视频/音频/数据光端机、多功能称重显示屏、车辆检测器、车道检测亭、数据采集器/控制柜,以及相应的电缆和光缆;三是通讯设施;四是交通安全设施;五是照明设施;六是供配电和防雷设施等。

(二)公示制度的落实

落实公示制度是为了强化社会监督,规范执法行为,增强权力运行透明度,提高执法效率,建立执法规范、运行公开、结果公正、监督有力的超限治理机制和长效监管机制。本条规定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点要在站内显著位置公示监督举报电话、超限认定标准和超限检测程序。《安徽省交通行政执法规范(试行)》规定,各级交通管理部门要在显著位置公示执法主体、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执法监督、执法结果和当事人权利。公示可以采取下列方式:一是在实施机关的办公场所设置公示栏、电子显示屏或者将公示信息资料集中在实施机关的专门场所供公众查阅;二是在联合办理、集中办理行政许可的场所公示;三是在实施机关的网站上公示。

(三)监督管理的主体

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点的监督管理主体为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机构人员配置、预算资金落实,公路管理机构负责治超站点的日常运行管理。目前,我省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点的管理体制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一是由市公路局直接管理,二是由市公路局委托县公路分局管理,三是由市交通行政执法局管理,四是下放县级人民政府管理,五是委托县级人民政府管理。目前,我省正逐步实现第四种和第五种管理模式。

(四)站点秩序的维护

治超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的系统工程,在治理过程中,暴力抗法、聚众闹事、野蛮闯卡现象时有发生,需要公安机关维护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点的交通及治安秩序,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治超工作机制。交通部等九部委《关于印发全国车辆超限超载长效治理实施意见的通知》(交公路发〔2007〕596号)文件规定,公安机关应配合维护治超检测站点的交通及治安秩序,依法查处阻碍执行职务等违法犯罪行为。本条进一步明确规定公安机关应当依法维护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点的交通及治安秩序的职责,对超限超载运输现象严重的区域,公安机关根据需要向站点派驻人民警察,以保障治超工作的正常开展。本条规定的“人民警察”包括交通警察和治安警察,交通警察负责维护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点的交通秩序,治安警察负责维护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点的治安秩序。

第十五条 新建收费公路的经营者应当在收费公路入口处安装超限超载检测装置。已建收费公路的经营者应当对收费公路入口进行改造,加装超限超载检测装置。

经检测超限超载的货运车辆,未能提供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证的,收费公路经营者应当拒绝其通行,并及时报告公路管理机构。公路管理机构应当及时派出执法人员赶赴现场,依法处置。

【释义】本条是关于收费公路安装超限超载检测装置,拒绝超限超载货运车辆通行的规定。

(一)收费公路超限超载检测装置的安装

本条第一款规定了收费公路经营者在收费公路入口处安装超限超载检测装置的义务。当前,收费公路包括高速公路和普通收费公路。高速公路的超限超载检测装置应当安装在高速公路的入口处,普通公路的超限超载检测装置一般安装在收费站区。对于新建的收费公路,收费公路经营者应当将安装超限超载检测装置纳入公路规划并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同时进行建设。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在进行收费公路竣工验收时应当查验收费公路的超限超载检测装置是否安装到位,确保收费公路通车时检测装置能够同时投入运行;对已建成通车的收费公路,收费公路经营者应当逐步对收费公路配套设施进行改造,加装超限超载检测装置,履行条例规定的义务。收费公路经营者安装的检测装置,包括称重装置和车货外廓尺寸检测装置。

(二)建立收费公路检测制度

基于收费公路的特点,收费公路入口处和收费站是控制车辆行驶收费公路的主要卡点。普通收费公路一般为部分封闭公路,部分货运车辆需经过收费站进入收费公路;高速公路为全封闭公路,全部车辆需经过入口处进行高速公路。收费公路经营者应当积极利用超限超载检测装置,对载货货运车辆进行超限超载检测,实行逢车必检,及时发现超限超载货运车辆。

(三)超限超载车辆的处理

收费公路经营者对经检测超限超载的货运车辆,除持有合法有效超限运输证明且车货情况与证明记载相符外,应当拒绝该货运车辆在收费公路上行驶,并及时将车辆情况报告公路管理机构。公路管理机构接到报告后经审查属于本单位职权范围的,应当及时指派执法人员赶赴现场进行处理;不属于本单位职权范围的,应当及时告知收费公路经营者向有权的单位进行报告,或者将报告的事项转达给有权处理的管理单位,由有权处理的管理单位依法处理。收费公路入口处或者收费站区具有处理条件的,公路管理机构应当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采取卸载、责令补办审批手续、处罚等措施;不具备相应条件但距离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点、公路稽查站或者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场所较近的,可以就近引导到上述场所进行处理;不具备相应条件且无法进行就近引导处理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劝返。

交通部等九部委《关于印发全国车辆超限超载长效治理实施意见的通知》(交公路发[2007]596号)中明确要求,要按照“高速公路入口阻截劝返、普通公路站点执法监管、农村公路限宽限高保护”的总体要求,逐步建立健全全路网的治超监控网络。目前,我省在以高速公路为主的收费公路上对货运车辆实行计重收费,高速公路出口处和普通收费公路收费站均配备了计重检测装置,可以对货运车辆进行超限超载检测。但是,在高速公路入口处未安装超限超载检测装置,对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检测还需进一步加强。为此,条例规定收费公路经营者安装超限超载检测装置,严格履行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检测义务,并将超限超载货运车辆信息报告公路管理机构。该规定不仅解决了我省收费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的超限超载检测问题,还在收费公路经营者与收费公路管理者之间建立起超限超载车辆检测、处理的桥梁,有利于收费公路从“源头”上发现并制止违法超限超载运输行为,减少因超限超载运输造成的公路损坏。

第十六条 公路管理机构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依托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点或者公路稽查站,对货运车辆进行超限超载检测、检查;对超限超载车辆避站绕行、短途驳载等行为,可以采取流动检查方式进行查处。

经流动检查检测显示超限超载的车辆,应当就近引导至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点、公路稽查站或者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场所进行处理。

【释义】本条是关于开展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检测、检查,规范流动检查的规定。

(一)固定超限超载检测、检查

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点和公路稽查站是公路管理机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开展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工作的主要阵地。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点是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公路上设立的,对货运车辆实施超限超载检测、认定、查处和纠正违法行为的执法场所。公路稽查站,原称公路征费稽查站,是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依法进行公路征费和运政管理稽查的执法场所。在燃油税费改革后,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公路稽查站已经成为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的重要阵地。公路管理机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开展固定超限超载车辆检测、检查,应当依托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点或者公路稽查站进行,并保证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点、公路稽查站处于正常的执勤、值班状态。

(二)流动超限超载检测、检查

公路管理机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按照本条规定,对避站绕行、短途驳载等行为,可以开展流动超限超载检测、检查。流动超限超载检测、检查可以由公路管理机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工作需要自行组织,也可以是根据群众举报、其他部门移送或者通过其他途径掌握的超限超载货运车辆信息进行。流动检测、检查的范围主要针对避站绕行、短途驳载行为,但也不仅仅限于此两种行为。避站绕行,是指货运经营者或者驾驶员利用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点或者公路稽查站附近公路网,通过其他道路绕过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点或者公路稽查站,以逃避超限超载检测的行为。一般情况下避站绕行是通过在运输线路上“舍近求远”完成的。短途驳载,是指货运经营者或者驾驶员利用空车或者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点、公路稽查站附近的货运站场进行分装,通过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点或者公路稽查站后,再将货物重新装回货运车辆的行为。对避站绕行、短途驳载之外的其他行为,只要在实质上逃避了超限超载检测的,公路管理机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进行流动检测、检查。

开展流动检测、检查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是执法人员应当佩戴标志,持证上岗;二是明确执法检查的任务、方法、要求和安全防护规定,检查安全防护装备;三是检查车辆应当根据公路条件和交通状况选择安全和不妨碍通行的地点,避免发生交通堵塞;四是在距离检查地点至少200米处开始摆放警示标志,间隔设置减速提示标志、反光锥筒等安全防护设备;五是使用停车示意牌和规范的指挥手势,严格执行安全防护规定;六是指挥车辆停放在安全地点后再进行检查,并做好有关记录。在开展超限超载流动检测、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可以利用便携式称重、测量等设备对载货货运车辆进行检测,不得通过目测判定货运车辆超限超载。

(三)涉嫌超限超载车辆的处理

对流动检测、检查中发现的超限超载车辆,公路管理机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引导至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点、公路稽查站或者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场所进行处理。本条规定的“处理”包括称重检测、卸载、处罚等一系列超限超载货运车辆的处理流程。处理的场所包括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点、公路稽查站、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场所。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点、公路稽查站是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执法场所。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场所是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指定的交管站、公路收费站、公路养护道班、停车场、卸载场等场所。上述这些场所应具备比较齐全的车辆停放、称重装置、装卸场地等设备、设施,能够保障称量、卸载、分装等纠正措施得以顺利实施,从而保证准确认定超限超载,有利于规范执法,树立公正执法的社会公信力。

公路管理机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是具体履行路面超限超载治理职责的单位。为进一步明确公路管理机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开展路面超限超载工作的具体要求,条例结合我省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工作实际,规定路面固定检测应当依托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点和公路稽查站进行,既有利于规范执法行为,也充分发挥了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点、公路稽查站的作用。同时,为提高行政执法的有效性,条例规定可以采取流动检查的方式,重点打击避站绕行、短途驳载等逃避超限超载检测、检查的行为。

为有效补充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点、公路稽查站在数量上的不足,条例授权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工作需要指定有关场所作为超限超载货运车辆的处理场所,方便了超限超载货运车辆处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容易查、处理难的问题。

第十七条 载货货运车辆途经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点和收费公路入口处,应当主动接受检测。

经检测超限超载的货运车辆,运输可解体物品的,公路管理机构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责令承运人卸载;承运人拒不卸载的,代为卸载,卸载费用由承运人承担。对未经批准、超限运输不可解体物品的,公路管理机构可以扣留车辆,并责令办理公路超限运输许可。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发现擅自改装的货运车辆,应当责令车辆驾驶人或者所有人予以纠正,并依法处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发现拼装的货运车辆,应当予以收缴,强制报废。

【释义】本条是关于载货货运车辆主动接受检测,对超限超载、拼装、擅自改装货运车辆处理的规定。

(一)载货货运车辆应主动接受检测

本条第一款明确规定载货货运车辆在途经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点和收费公路入口处时,应当主动接受检测。

载货货运车辆是治理超限超载行政执法的对象,应当依法接受公路管理机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检测、检查。但是,随着公路路网的日趋完善,公路里程数明显增加,路网“四通八达”的特点显现的更为突出,单纯依靠执法人员人工干预开展超限超载检测、检查已无法满足当前治理超限超载货运车辆工作的实际需要。为此,条例规定了“逢车必检”制度,要求载货货运车辆在途经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点和收费公路入口处时主动接受检测,既符合上位法有关规定要求,也有利于在实际工作中降低行政执资源的损耗。

该规定要求主动接受检测的对象是载货货运车辆,不包括未载货的空车,也不包括非货运车辆。该规定要求主动接受检测的地点是在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点和收费公路入口处。该规定所指的“主动接受检测”,是指在未通过检测指示标志提示、无执法人员指挥的情况下,货运车辆应当自觉驶入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点和收费公路入口处接受检测。目前,我省有的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点实行了“逢车必检”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超限超载货运车辆的处理

纠正货云运车辆违法超限超载行为是公路管理机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条第二款要求公路管理机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于运输可解体物品的超限超载车辆,采取责令卸载超限超载部分货物的方式予以纠正。

对违法运输可解体物品的超限超载车辆,责令卸载超限超载部分货物;对擅自运输不可解体物品的超限运输车辆,在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后责令办理公路超限运输许可,是纠正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违法行为的必要措施。条例对此予以确认,是结合治理超限超载货运车辆工作实际,对《行政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2011第593号)关于责令改正、责令限期改正和违法状态消除等规定的具体化,增强了可操作性。

承运人拒不卸载的,可以依照《行政强制法》的有关规定,实施代履行,或者委托没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代履行,卸载费用由承运人承担。对未经许可擅自运输不可解体物品的超限货运车辆,公路管理机构可以依照《行政强制法》规定扣留车辆,并责令办理公路超限运输许可。在实际工作中,对已经合法取得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证的货运车辆,不得无故阻碍其正常通行。

(三)拼装货运车辆的处理

拼装汽车(有关拼装汽车的定义详见第六条释义)一般存在质量差、不符合安全检验及运行技术标准等问题。对于驾驶拼装的货运车辆上道路行驶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条的规定予以收缴,强制报废,并将涉嫌拼装的单位向质量监督、工商部门进行通报。对驾驶拼装的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的驾驶人,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并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四)擅自改装货运车辆的处理

货运经营者擅自改装已取得车辆营运证货运车辆(有关改装汽车的行为定义详见第六条释义)的,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依照《道路运输条例》第七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责令改正,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将涉嫌擅自改装的单位向质量监督、工商部门进行通报。

查处拼装和擅自改装货运车辆,是《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运输条例》(国务院令2012第628号)分别赋予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职责。对此,条例未进行详细规定,而是指引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依照上述相关法律、法规处罚。

第十八条 经流动检查检测显示超限超载的,货运车辆驾驶人不得拒绝称重检测。

车货总重超过称重设备标定限值等无法用称重设备检测的,可以采用量方测算的方法检测认定。

【释义】本条是关于货运车辆驾驶人不得拒绝称重检测、量方测算检测方法的规定。

(一)货运车辆驾驶人不得拒绝称重检测

称重检测是整个处理流程最关键的环节。称重检测数据是后续处理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在治超工作中,很多违法超限超载驾驶人员并不配合,为逃避检查和处罚,货车驾驶人员往往强行冲卡、拒不停车或者锁车后逃离现场,严重威胁执法人员人身安全。因此,货运车辆驾驶人应当配合执法人员进行称重检测,不得拒绝,违者按本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处三万元罚款。

(三)量方测算检测方法

在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运输过程中,必须通过法定检测装置对货运车辆进行称重检测,才能认定违法超限超载行为,这是法定检测方法,也是最主要的检测方法。除了称重检测以外,本条规定了量方测算检测方法,即如果车货总重超过称重设备标定限值等无法用称重设备检测,可以通过测量载运货物的体积,结合货物的密度,测算载运货物的质量。此种检测方法主要是针对运输煤炭、沙石等货物车辆。

量方测算检测方法是检测货物质量重要可行的补充手段,解决了超大吨位货物车辆无法通过检测装置进行称重检测的难题。

第十九条 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点、公路稽查站和公路收费站使用的检测装置应当定期进行检定;未经检定或者检定不合格的,其检测数据不得作为卸载或者处罚的依据。

【释义】本条是关于检测装置应当定期检定的规定。

(一)计量器具检定的法定性

检测装置属于国家计量器具,根据《计量法》规定,应当定期进行强制检定,保证检测数据真实可靠,维护执法行为的公正性。《公路超限检测站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令2011年第7号)第二十六条规定,车辆违法超限运输的认定,应当经过依法检定合格的有关计量检测设备检测。因此,本条例规定检测装置应当定期进行检定,未经检定或者检定不合格的检测装置,其检测数据不得作为合法有效的证据使用,即不得作为卸载或者处罚的依据。如果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点、公路稽查站和公路收费站违反规定,未对检测装置进行定期检定,行政相对人可以向有关机关举报、投诉。

(二)计量器具检定的要求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执行固定超限超载检测站点、公

下载关羽“义释曹操”的功能性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羽“义释曹操”的功能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