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民币汇率问题烽烟再起 欧盟低调处理背后藏玄机
人民币汇率问题烽烟再起 欧盟低调处理背后藏玄机
就在美国摆出咄咄逼人的架势,试图压迫人民币升值之际,大西洋彼岸的欧盟却表现得相当低调。在欧盟看来,强压人民币绝非明智之举,而且人民币升值过快也未必就对欧盟有好处。
欧盟表示不跟风
针对美国部分国会议员试图迫使白宫将中国界定为“汇率操纵国”的强硬做法,欧盟贸易委员德古特日前明确表示反对。他在接受比利时当地媒体采访时说:“向中国公开施压只能适得其反,我不会建议欧盟和欧元区采取此做法”。
英国外交大臣米利班德近日也表示,英国主张自由贸易,认为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不应向中方施压。
欧盟驻华大使赛日·安博则说,汇率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各方应该以建设性态度进行讨论,而不是施加压力,“施压并不是解决这个复杂问题的好办法”。
乐见渐进升值
较之美国,欧盟的态度之所以相对缓和,一方面是因为目前欧元汇率并不算高,另一方面欧盟更愿意看到的是人民币汇率缓慢调整,而非急剧变动。
由于受希腊债务危机拖累,欧元兑美元汇率自去年11月以来已累计贬值约10%,与人民币的比价也相应走低,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欧盟对人民币升值的需要。更何况在去年的经济危机中,中国市场为欧盟出口提供了很大的支撑,再拿人民币汇率说事有些不近情理。
欧盟官方数据显示,欧盟去年除对中国出口增长4%外,对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额均大幅下降,与此同时,欧盟去年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也有所下降。
更为重要的是,欧盟所关心的不只是人民币汇率,还有中国外汇储备的多元化。布鲁塞尔欧洲与全球经济研究所所长让·皮萨尼-费里指出,在人民币、美元和欧元三者的互动中,如果人民币不再紧盯美元,开始升值,那么从经常项目账户来看欧元总体升值压力会得到缓解;但由此带来的一个可能后果是中国减持美元资产,增加欧元资产的比重,那么从金融账户来看欧元又将面临升值压力,两相抵消,说不定还会加剧欧元对美元升值。
欧盟 经济复苏不均衡 对人民币态度难统一
近日,德国央行行长、欧洲央行执委会委员韦伯公开称,中国操纵了人民币汇率,并认为这是中国国际收支顺差的原因。有关专家认为,欧盟各国外贸部门之间实力的差异,以及各国经济复苏步伐的不均衡,使其对人民币的态度忽左忽右,难以统一。
欧盟经济复苏速度不一
国泰君安证券的观点认为,在欧盟内,各国外贸部门实力的差距,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带动下越来越大,欧盟贸易的失衡更多地表现为“区域内南北失衡”。从欧元采用以来,以丹麦、瑞典、荷兰为代表的北欧,与以德国和比利时为代表的中欧一起,在强大的贸易部门的支持下,通过持续的盟内贸易盈余加剧了欧盟内部的贸易失衡。
“将整个欧盟作为一个经济体来分析,德国的大幅顺差将其他大部分欧盟成员国的逆差掩盖了。”国泰君安在研报中指出。
自从欧盟东扩以来,无论是对区域内还是区域外的贸易,德国都是欧盟成员中最大的顺差制造者。而“PIIGS”中除了爱尔兰,其他4国都位于中“双逆差”的区域内。欧盟中逆差最严重的英国,在2005至2008年4年间累计的贸易赤字高达4775亿欧元。
韦伯在日前的发言中,除了指出中国经常项目盈余与其汇率政策有关,而德国经常项目盈余是由于产品制造和技术开发外,还对将外汇汇率当作额外政策工具的做法发出严重警告,他指出,这种做法是对形势的错误判断。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现在全球货币战争的源头在于美国,三季度以来美元大幅度地贬值,欧元汇率已经有15%的升值,从危机以来,欧元对美元大幅度地波动,也对其经济复苏造成了阻碍。
汇率问题分歧难消
10月14日,欧洲央行管委会成员诺亚称,全球汇率必须有序改变并进行基本面结构调整。
“此次温总理的欧洲访问,向欧洲各国传达了中国勇于承担,有责任感的大国形象,对欧盟各国传达了客观正面的形象,有利于争取欧盟的支持。”丁志杰表示。
欧洲央行10月将再融资利率继续维持在1%的水平。与该决定一同公布的声明以及央行行长特里谢发言认为欧洲央行官方利率依然合适。欧洲央行预计经济活动正面趋势将会继续,即使复苏将是不均衡且下半年欧元区经济增速会放缓。继2010年2季度经济季度环比增长1.1%之后,2010年下半年欧元区GDP增速预计将会下降,这主要是由于紧缩政策,金融市场不确定性增强以及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升高所致。但通胀压力依然温和,这是由于需求依然脆弱、薪酬水平停滞以及通胀预期保持稳定。
美国不愿意承担升值的责任,通过压迫其他经济体的汇率升值,以达到美元少升值甚至不升值的目的。但是如果美国不改变其通过汇率来转嫁经济危机的政策的话,其他国家和地区经济体将都成为受害者,互相残杀,欧盟应该也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但他们同样也受到来自美国的压力。
另一方面来看,由于金融危机尚未完全过去,欧盟一些国家需要和中国合作以恢复经济,欧盟内部对人民币汇率也没有达成一致的看法。
天涯论坛
为什么欧洲国家最近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并不强呢?相信经常关注外汇市场的朋友都知道最近几个月欧盟内许多国家因为债务危机导致欧元和英镑对美元大幅贬值,但是这段时间因为人民币是盯住美元的,所以欧元和英镑相对于人民币已近贬值不少了,再就是人民币突然升值对欧盟来讲也并不是一件很好的事,现在大家都还没有完全从金融危机中走出来,中国早已承接了欧美各国的制造业,人民币的突然升值肯定会导致出口到欧盟的中国产品大幅涨价,短时间内他们是找不到替代地区进口商品的,这样就会造成通货膨胀,从而导致纸张现象的发生,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愿意看到的,当然这也是美国在这次要求人民币升值是有所顾忌的
欧盟施压中国要求人民币升值
欧盟高级官员本周末将施压中国,要求中国允许人民币兑欧元升值,目前欧洲政界担心强势欧元可能会阻碍欧洲从数十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中复苏。
两年前,欧洲官员曾对中国有过类似的访问,但未能取得成效。从那时起,人民币兑欧元仅仅上涨了大约7%;目前中国将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挂钩。
分析人士说,汇率问题可能不像欧洲官员所想像的那样重要。很多经济学家和商业领袖说,虽然高调呼吁人民币升值,但欧洲出口可能更多的依赖于中国实现经济增长以及支撑全球贸易复苏的能力,而较少取决于欧元汇率。
苏格兰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驻伦敦分析师佩鲁佐(Silvio Peruzzo)说,在出口决定因素中,全球需求的影响力是汇率问题的三到四倍。他说,如果欧元升值5%,而全球贸易也出现了相同幅度增长,那么o对欧元区经济的净影响将是推动本地生产总值(GDP)多增长一个百分点。
德国工商总会(German Chambers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首席经济学家特雷耶(Volker Treier)说,人民币走强将是件好事,因为这会提高欧洲制造商品较之中国商品的价格竞争力。但目前需求因素更为重要。
摩根大通(J.P.Morgan)经济学家也说,较之欧元汇率,欧洲商品的全球需求是决定欧元区出口的更为重要的因素。他们预计,欧元汇率要出现非常大幅的的涨势才能阻碍未来几个季度的出口强劲增势。
商业领袖对此予以认同。慕尼黑工程公司HAWE Hydraulik首席执行长豪斯根(Karl Haeusgen)说,经济复苏过程中带来的需求量比汇率障碍因素更为重要。具体涉及中国问题,他说,与其他市场相比,人民币汇率问题不是那么重要,因为中国消费者愿意付出较高价格购买技术。
欧元的稳定上扬也没有吓倒德国其他出口商,尤其是那些专营工程产品的出口商,因为较之廉价的规模化生产商品,此类产品对价格波动不是那么敏感。
法兰克福Christian Bollin Armaturenfabrik GmbH首席执行长弗雷德(Dagmar Bollin-Flade)说,关注焦点是产品,而不是汇率。该公司是法兰克福一家历史最悠久的生产化学工业和发电厂专用阀门的企业。
Bollin去年生产了超过35万种不同的切断阀;虽然面临欧元走强,该公司仍能和中国达成销售合约。弗雷德说,此后中国需求逐渐下滑,但这更多的是因为中国发电厂的结构调整,而不是受欧元走强拖累。
德国Ifo经济研究所(Ifo Institute for Economic Research)行业研究主管内博(Gernot Nerb)说,如果人民币走强,中国需求又旺盛,那是最好了;但如果只能两者选其一,我觉得需求更为重要。内博说,该研究所对德国企业的调查显示,企业的出口预期出现回升,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和巴西等其他新兴经济体的需求。
欧盟官员说,他们希望证明人民币走强对中国和欧洲都有利。知情人士透露,三位欧洲官员准备向中国阐述人民币走强的潜在影响,包括能够遏制中国国内的通货膨胀。
目前人民币汇率设在1美元兑人民币6.85元左右,因此随着美元兑欧元等其他浮动汇率货币走低,人民币也随之下滑,使得中国产品在全球市场变得更为便宜。
今年前8个月,欧元区对中国出口总额为430亿欧元(约合640亿美元);在欧元区出口版图中,中国市场所占比重仍然不大,低于英国与美国市场。但今年欧元区对英国和美国的出口均较上年同期下滑了超过了20%,而对中国的出口一直保持稳定。经济学家们预计,欧元区对华出口可能会很快恢复强劲增势。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预计,中国经济增速明年将超过10%,比全球GDP增速快三倍。
欧盟(European Union)贸易委员Karel De Gucht称,人民币应该继续以合理的速度升值,但人民币升值对欧洲经济体的影响有利有弊。人民币走强意味着欧盟从中国进口的制造业投入成本将会上升。De Gucht称,这是人民币升值的负面影响,为了修正全球贸易失衡,美国和欧盟认为有必要接受这种影响。De Gucht与东南亚国家在雅加达举行贸易会议的间隙参加了一场媒体圆桌会议,并在会上表示,对欧洲而言,人民币升值的利弊就如硬币的两面。De Gucht表示,人民币合理升值符合中国和欧洲的共同利益,但他强调人民币应该继续升值。De Gucht表示,中国允许人民币升值是为了缓解国内的政策压力,而非屈从于贸易伙伴国的升值压力。他表示,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中国的通货膨胀加剧,人民币的名义和实际汇率都已经上升。
让汇率之争回归市场
近期愈演愈烈的汇率之争让人担心全球经济复苏会前功尽弃。倘若如此,谁该为其负责?
这场每隔几年就发作一次的汇率战这次来得尤为猛烈,背后隐藏着超越汇率本身的目的。抛开此前“胡萝卜加大棒”软硬兼施的政策,美欧联手施压欲迫使中国“就犯”——让人民币大幅升值。
美欧方面的理由是人民币汇率被低估,扭曲了贸易,把负担强加到中国的贸易伙伴身上。并称尽管中国政府承诺要采取行动,但迄今无甚作为。
可是,抛开种种主客观因素,近来包括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和欧盟委员会经济与货币事务委员雷恩、以及欧元集团主席、卢森堡首相容克等公开就人民币升值施压;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席卡恩亦一改之前的模糊态度,称人民币升值符合逻辑等;在人民币升值问题上,在国际舆论已将中国推至风口浪尖的背景下,中国的身影显得有些“孤独”。
诚然,在国际舞台上,没有哪个国家愿意自己被“孤立”。中国亦是如此,但是与其苦寻志同道合者,不如有的放矢,审时度势,甄别风险;找到一条既符合本国利益又不至于引发国际矛盾的路径。可能中国已经尽力了,如6月19日的汇改重启——强调回归危机前的“浮动区间”。但问题是,中国透露出的信号不足以让“苛刻”的国际贸易伙伴满意。
或许,这条路并不难,但需要足够的勇气与魄力,这是一条回归市场的路——由市场力量决定汇率,让汇率浮动起来,真正形成一个弹性汇率形成机制。
据说新兴市场国家大多患有汇率机制的“浮动恐惧症”,中国也不例外。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理由很充分——金融体系仍处于初期水平,必须继续把重点放在金融稳定性和抵制资金流动的潜在脆弱性上。
不过,近期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强劲,从经济学角度看,存在升值空间。但若经济形势出现变化,也可贬值。
因此,不妨在有限选择下,参考一篮子货币,短期通过将人民币与一篮子货币挂钩来稳定市场预期。届时,国际舆论也应当从多边,而非双边以美元为中心的观点去评估中国汇率。
西方国家逼迫人民币升值的原因 最近一段时间,人民币汇率问题持续升温,倍受人们关注。2003年9月20日,西方七国集团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阿联酋迪}}行,入民币vC卑1p1}}次成为会诙关注的焦点,在会后的声明中宣称:“对主要国家和经济地区来说,实现更加灵活的汇率政策是最理想的”,呼吁亚洲各国“采取更加灵活的汇率政策”。虽然会议的公报没有点出国家的名字,但很大程度上是针对中国的,这表明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西方国家已经改变过去零星的、单独的鼓噪与议论,开始注重协调立场,联合向中国施加压力。从日本财务相盐川正十郎不遗余力地鼓吹要建立对人民币的包围圈,到美国财政部长斯诺专程到北京游说;从“健全美元同盟”威胁要对中国某些商品动用美国贸易法301条款,到欧盟巧国决定,将率先上调中国在“普遍优惠制”下享有的出口商品优惠关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日两国摆出一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姿态。美日两国积极促使人民币升值,在冠冕堂皇的理由下掩饰着自身的私利,有其深刻的经济与政治背景。
一、抑制中国出口增长、打破中国稳定的发展态势
近几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普遍乏力,美国尚未从新经济的泡沫中完全恢复,日本依然陷于长达10多年的经济停滞中,欧盟国家正全力解决发行欧元所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只有中国经济20多年保持稳定、快速的发展,年均增长率达9.3%,2003年的GDP将达1.1万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达8100亿美元,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
然而,中国的发展状况和前景却引起那些习惯于冷战思维的所谓“民主斗士’旧益不满与嫉恨。他们难以容忍中国的快速崛起与振兴,难以接受中国的商品在世界市场不断增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在他们看来正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才把通货紧缩出口到了其他国家。有迹象表明,西方发达国家已开始调整对华经济政策,如增加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调查、调整普惠制适用品范围、设置技术壁垒等,来抑制中国的出口增长,刺激中国的进口增长,进而蚕食中国商品在世界市场的份额,打破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态势,而逼迫人民币仓促升值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应。在这一点上,一些西方国家的政客、官僚、金融投机商遥相呼应,达成了一致的共识。对于他们而言,只要能维护原有的经济霸权、金融霸权和既得利益,削弱中国的竞争力,即使对人、对己都不利,也在所不惜。
四、欧盟力图减少贸易赤字,缓解欧元坚挺带来的消极影响
2003年7月5日,欧盟财长会议提出“汇率不公平是导致贸易不平衡的关键”的说法,表明欧盟希望亚洲国家的货币同时升值。由于美国放弃强势美元的政策,欧元兑换美元的汇率2003年已升值12%,与2000年10月的历史低点相比,欧元兑换美元的汇率已经升值约45%,致使欧元区企业公司利润下降,产品竞争力降低,通货紧缩风险增大,给欧盟国家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而且日本通过操纵汇市来保持汇率稳定,欧盟认为美元下跌所带来的压力主要由欧元、英镑等货币所承担。同时,2003年以来中欧贸易额快速增长,欧盟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不断扩大,欧盟对外关系委员彭定康甚至认为欧盟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已达到470亿欧元,中国取代日本成为欧盟最大的贸易逆差国。为减少贸易赤字,缓解升值压力,欧盟也加人逼迫人民币升值的行列。
欧盟委员会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欧盟巧国决定2003年10月率先上调中国在“普遍优惠制”(GSP)下享有配出口商品优惠关税,即由目前的3.5%提高到5%,而200年上半年,将正式取消给予中国的“普惠制”。“普惠制”是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出口制成品和半制成品(包括某些初级产品)的一种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关税优惠带度。全球有28个国家给予中国“普惠制”待遇,其中,欧盟各国超过总数量的一半。欧盟给予我国的“普惠制”待遇对于我国企业降低出口产品的成本,提高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拓展海外市场具有重要的作用。欧盟的举动表明今年一年,可能有更多的国家通过关税或非关税贸易壁垒向中国施压,人民币将承受有史以来最大的升值压力。
当然,欧盟小应当把欧兀升但;带米的出口卜降归臀于中国,中国商品的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劳动力成本低廉,欧盟与中国在经贸上更多的是互补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中欧贸易问题可以通过对话的形式加以解决。由于中欧经贸合作远远落后于中美、中日经济合作,在美国、日本和欧盟这三方国际压力中,欧盟的力度相对薄弱,欧盟的呼吁不会对中国的汇率政策产生实质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