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及其特征》导学案

时间:2019-05-14 16:17: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信息及其特征》导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信息及其特征》导学案》。

第一篇:《信息及其特征》导学案

《信息及其特征》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理解信息的一般特征包括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真伪性和不完全性并能举例说明;

2、培养学生通过直接观察法获取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2、利用历史典故,成语故事等,由学生自己讲述,锻炼表达能力,实现知识共享,拓展知识面,丰富文化内涵;

3、通过布置课后的学习和实践,鼓励学生联系实际,进行课外拓展学习,同时又为后面章节做好准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合作意识;

2、通过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整合知识,归纳分析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勇于展示个人风采的勇气。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二、学习过程:

1、预习情况交流

人类生活离不开信息,烽火告急、结绳记事、信鸽传书

1、什么是信息?

2、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3、信息有哪些特征?

2、新课导学

【探究1】信息的基本含义

1、从课本图1-1“校运动会上的加油口号”,你能看到些什么,这些都是信息吗

2、什么是信息?(从课本上的例子总结)

3、分小组讨论一下,提取出我们生活中的“信息”(多举几个例子)【小结1】

维纳:提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香农:认为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指的是有新内容或新知识的消息。

钟义信:认为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也就是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状态和方式”。

通俗的说:信息用语言、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声音、情景、表情、状态等方式传递的内容。【探究2】信息的基本特征(1)信息的载体依附性

学习材料:同学们的座右铭,交通信息依附手势、信号灯,文字信息依附报纸、电脑等。

活动展示:请用几种不同的载体表达“我现在心情很好”这一信息。

学习小结:信息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它总是以某种形式(如、、、、等)表现出来,并依附在一定的 载体上,这就是信息的载体依附性。(2)信息的价值性

学习材料: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

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题词只有7个字,要价150万美元。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战争结束之后,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急。那7个字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信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信息的时效性

学习材料:天文台发布的卫星气象图

学习小结:信息的效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降低,会渐渐失去效用,这就是信息时效性。

(4)信息的共享性 学习材料: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引交换一下,我们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

活动展示:传纸(信息)游戏

学习小结:信息的交换是双方都享有被交换的同一信息,而且可以被,这就是信息共享性。

这样的例子还有:。(5)信息的真伪性

学习材料:《三国演义》中有关“蒋干盗书”的故事说:在赤壁之战时,蒋干从周瑜处偷走了人家事前伪造好的蔡瑁、张允的投降书,交给曹操,结果曹操将二人斩首示众,致使曹操失去了仅有的水军将领;最后落得“火烧三军命丧尽”的下场。

学习小结:信息常常因为某些原因形(变)成“伪信息”,这就是信息真伪性。

这样的例子还有:。

3、训练与检测

1.某医院的多名医生和护士,在为一名垂危病人做手术时,通过一些医疗监视设备时了解病人的心电图、血压等情况,从而分工合作,各施其职,最后成功挽救了病人的生命。我们知道,信息的特征有:①载体依附性;②价值性;③时效性;④共享性。在这个事例中,体现了信息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对于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信息是可以处理的B.信息是可以传递的

C.信息是可以共享的 D.信息可以不依附于某种载体而存在3.“我有一种思想,你也有一种思想,大家彼此交换,我们就有两种思想甚至更多” 这体现了什么()?

A.物物交换

B.信息的时效性 C.信息的价值性

D.信息的共享性

4.张三拿了一张 1998 年广州市的旧地图去找广州的某个地方,结果费了很多时间还是没有找到。这个案例说明了信息的()。

A.传递性

B.时效性

C.价值相对性

D.真伪性

5.信息是通过载体传播的,信息具有()和可处理性。

A.依附性 B.公开性 C.多样性 D.普遍性

6.2001年7月13日晚10时,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在莫斯科宣布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这一喜迅立刻通过电视、网络、报纸传到世界各地。以上情况属于信息的()特征。

A.真伪性和传递性

B.传递性和可依附性 C.时效性和价值相对性

D.可处理性和可存储

三、预习任务布置:

搜集身边的、生活中的常见问题,了解人们是如何利用信息为生活、生产服务的。

第二篇:《1.1信息及其特征》学案分析

《11信息及其特征》学案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理解信息的一般特征包括普遍性、载体依附性、价值的相对性、时效性、共享性、可伪性,并能举例说明;培养学生通过直接观察法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教学内容分析】

初看这部分教学内容,基本上是知识与概念的介绍,没有技能方面的教学内容,也很难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的教学目标。授地点适宜在教室进行,否则机房教学学生由于没有操作内容容易坐不住。如何让初涉信息技术新程的学生理解深奥知识的同时,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就是让教师头疼的事情了。

在这一章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学生感兴趣的案例,采取讲授法、小组探究法、问答法、现场试验法、情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创设具体事物的场景,使师生设身处“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我要学”、“我爱学”的氛围中愉快地接受新知识。

『重点』信息与人类的关系;信息的基本特征;

『难点』信息的含义;信息实例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对象分析】

高一新生来自于不同的学校,各个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都不尽相同,所以有必要先做一个状况调查,以方便日后的教学工作能有的放矢地展开。

所谓“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作为高中信息技术新程的第一部分教学内容,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续章节的学习,关系到学生对本程的兴趣、热情和积极性,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多设情境,多做……,让学生感到学中有乐,学有收获,……。

【教学环境、教具及教学准备】

『硬』多媒体教室;机房

『软』:学习资源、范例、技术支持(讨论提问区)、实践作业、交流与评价

【教学实录】

●情景模拟,引入概念

教师活动:用投影显示:“某海军陆战队在原始森林进行为时一个月左右的生存实验,具体要求如下:第一,每个队员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随身只能带三物品,每物品不能超过二公斤;第二,队员都是由飞机空降到半径为1000公里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问题:队员带哪三物品合适?请三、四名同学自由组合成探究小组,在2分钟内给出一个可能的答案。”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从学生中抽选三个小组进行堂提问。答案有:笔记本电脑、钢枪、水;水、饼干、指南针;打火机、水、刀等等。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问答进行分析,指出正确答案:钢刀、火石、指南针。

经过讨论分析后,学生初步得出结论——人类要在世界上生存与发展需要获取物质、能量、信息三大要素,信息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密切。

教师活动:对于信息的概念有很多种定义,这里我们就不一一叙述了。信息的作用是告诉人们已经发生过、正在发生或者将要发生的物质状态或者活动。

对于物质、能量学生一般都能理解,但是对于信息与人类的关系,学生很难就此理解较深,下面的实验则提出了:在保证了物质与能量的同时,缺乏信息将会怎样?

●循序渐进,趁热打铁,推出“感觉剥夺实验”。

书中介绍了心理学上一个著名的“感觉剥夺实验”,但实际教学中,学生并不能理解这个实验,毕竟他们都不是被试者。可以通过以下的实验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段内容。

教师活动:请一个同学来做实验(未介绍感觉剥夺实验之前),等学生上来以后,让他面向墙壁静止等教师的指令才能回头和说话。这时候,教师通过投影显示:“请同学们都不要出声,浏览本第1-3页内容,看看他能否坚持180秒?”同时打开记时器程序开始记时(我所任的四个班级的被实验者中,有二个学生在100秒左右就回头打探情况了,另外二个虽没回头和说话,在此过程中都有抓耳挠腮等动作。)

学生活动:请被实验的学生谈一谈实验时的感受。(被实验者都有好奇、不安等感受)

教师活动:通过投影显示:19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被试单独呆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在实验室连续呆了三四天后,被试者会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等,实验后需数日方能恢复正常。这个实验表明:大脑的发育,人的成长成熟是建立在与外界环境广泛接触基础之上的。只有通过社会化的接触,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联系,人才可能更多地拥有力量,更好地发展。

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与基本需求

●游戏引入,开始信息特征的介绍

1、载体依附性

教师活动:投影显示:小游戏:P不走样

游戏规则:请四位同学上来,第一位同学将我卡片上的文字用某种方法传达给第二位同学,依次类推。

限定条:不允许重复使用前面同学用过的方法。

学生活动:学生用到的传递方法有写、说、比划、画等

教师活动:投影显示: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信息需要依附在一定的载体上存在。并且同一信息可以有不同的载体。

2、价值性

“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从信息经典案例中学习信息的一般特征,可以进行信息的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等教学。

教师活动:用投影显示“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题词只有7个字,要价10万美元。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战争结束之后,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急。问题:那7个字是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进行回答。

教师活动:给出答案:“中国将出兵朝鲜”。由此故事引出信息的价值性。

3、时效性

教师活动:重提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说明信息的时效性。金融信息、气象信息(不测寒流之灾)、战争情报等等,都是有时效性的。信息虽然具有价值性,然而信息日新月异,甚至是稍纵即逝的,所以同学们必须要具备快速获取和判断信息的能力。

4、共享性

教师活动:接着上面提到的气象预报和萧伯纳所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人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说明信息的共享性。

、不完全性

教师活动:用投影显示“盲人摸象”的例子(静态图片和FLASH动画),点评指出信息的不完全性。

6、真伪性

教师活动:用投影显示“空城计”,请一位同学简述“空城计”;学生观看部分神奇的迷幻,请学生思考信息还具有什么特征?

学生活动:小组探究,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点评答案,提出信息的真伪性。

●结束语

教师总结:通过本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到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息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和今后的工作有深刻的影响。因此,对于信息,如何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有用的信息、如何加工成为有效的信息、如何将获得的信息进行科学的管理、如何充分准确地表达自己的信息,在信息时代如何利用合理的工具合理、合法地开展交流,这些信息素养正是我们信息技术程需要学习和提高的。

第三篇:《中国建筑的特征》学案导学教案

中国建筑的特点

首先,在文本附近引入一个新的课程 1.导入新课程

学生,中国是一个悠久的历史,一个辉煌的国度,她有无数的纪念碑,雄伟的古建筑艺术,如北京故宫,苏州园林,宝塔,道教等,(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建筑是独一无二的。到底是什么样的特点,使中国的建筑独立于世界森林的建设?今天我们来学习梁思成的文章,这是中国建筑的永恒魅力的共同之处。(黑板主题)。2.接近作者(多媒体演示,省略)

清除目标(多媒体呈现)

①。了解文章的特点和写作结构,阐明文本层次的结构。

②。了解建筑的文字特点的一些独特的讨论,提高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

③。研究这篇文章的语言特点,并指导学生在叙事或辩论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学习。

二,阅读文本的整体感觉

初步的看法

【问题】文本主要是关于中国建筑的特点,那么什么是中国建筑?

【学生活动】自由阅读文字,思考 答案。

【老师】拨打第一段寻找。

作者首先指出,中国建筑系统是独一无二的,而从地理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来对两者进行简要描述。地理分布广阔,不限于中国,几乎覆盖整个东亚大陆;东到日本,南到越南,北到蒙古。历史是一个漫长的历史,从考古发掘的情况,公元前1500年,系统已基本形成并保留到现代,在3500年不断改进。这种识别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观点的宏观观点,从世界文化史的角度探讨中国建筑的特点,构成了这篇小论文的独特视角。

三,自我梳理结构清晰

[问题集]作者总结了一些中国建筑特色?请分别找出。

学生的活动被讨论和回答

【教师点】注意从三个方面总结

综合答案

作者总结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A),(b)解释中国建筑的整体特征。

(A)讲三维构图,单 该建筑基本上由基础的三个主要部分,主体(房子)和屋顶组成。

(2)平面布置,房屋由建筑社区组成,围绕轴对称,主要房屋南,整个建筑有从室外空间的主人。

(3)至(5)解释了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

(C)从中国建筑的结构的整体描述。

(D)解释括号的作用。

(E)解释升力,升力作用,即为了形成斜坡或表面的屋顶。

(6)至(9)介绍了中国建筑,色彩,装饰等外观的特点

(6)屋顶介绍。

(7)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点。

(8)介绍中国建筑装饰部分。

(9)展示了中国建筑在木材使用中的装饰特点,填补了中国建筑的装饰特色。

四,思考讨论重点

【问题设置】 笔者写了九个中国建筑的特点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中国建筑的九大特点是什么?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和回答。

【老师】

声明的顺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权利 喜欢的特点。由于对象的描述的不同特性,顺序是不同的。顺序的描述很常见: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综合答案

作者按照九个特征的高阶泛化顺序,将逻辑总的后的第一点,第一高手后,从结构特点到装饰特点,简洁简洁。一些最显着的最重要的最大胆的和其他修饰符的突出特征将被定义。这部分是文本的主要部分,从建筑平台的下部,房屋本身的中部和屋顶的上翼形延伸,主要组成作为第一点的基本特征,以及然后从结构原理,电梯的结构特点和装饰特点,以及屋顶,颜色,部件和材料,装饰特点,做出了明确的介绍,规则很清楚。

笔者总结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色,而不是普通钢笔,而是根据重要性或描述程度的难度集中,主要特点是:(b)平面布局,显示中国庭院文化4)括号,中国建筑最突出的特点之一;(6)屋顶,建筑物的斜坡;(3)建筑结构,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檐是中国建筑的典型形象;(7)颜色,大胆使用红色和漆画作为中国建筑的独特特征。

五,合作探索突破难度

【问题设置】

如何理解作者对中国建筑的语法

你如何理解作者提出的各种民族建筑之间的可翻译性?

[学生活动]学生小组讨论,思考沟通,然后每个小组找一个代表讨论讨论的结果。

【老师】考虑使用修辞。

综合答案

这是一个隐喻性的陈述,用语法的语言来解释中国的建筑风格和技术。所谓中国建筑“语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和遵循法国的实践,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基地到屋顶,有一定的规律,它具有约束力但也有其灵活性,体现在混凝土建筑中,既显示了中国风格的建筑具有独特的个性。

这也是使用语言和文学作为比喻。各种国家建筑的功能或主要属性是一致和连贯的,但表现形式是非常不同的,类似于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相同的意义,语言 类型不一样。所谓的可翻译性是指所有种族建筑在本质上基本相同,并且可以通过其不同形式的表达来解释。

六,探讨写作写作是指天津

【问题设置】

中国建筑的特点基本上总结了中国建筑的特点,既生动描绘了形象,又理论层次的解读,文章内容非常丰富,而且复杂和混乱,系统。那么作者是怎么做到的呢?

【学生活动】阅读全文,思考沟通。

【教师】掌握教学顺序。

综合答案

作者按照九个特征的高阶泛化顺序,将逻辑总的后的第一点,第一高手后,从结构特点到装饰特点,简洁简洁。一些最显着的最重要的最大胆的和其他修饰符的突出特征将被定义。这部分是文本的主要部分,从建筑底下,房子本身的中间和屋顶的上翼形延伸,主要组成作为第一点的基本特征,然后依次从结构原理,电梯的结构特征和装饰特征,屋顶的装饰特征,颜色,部件和材料,规则很清楚。使用科学的解释顺序写这篇文章,我们写文字提供一个启示。

七,课堂总结强化重点 这一课不仅能够学习中国建筑的科学知识,而且还从严谨的表达方式中学习描述秩序??和合理描述文章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感受心中的激情强烈的民族感情和优雅独特的美学境界。

八,课堂实践考试成绩

(A)阅读以下内容,完成7至9个问题。

到底是什么词汇和语法?归根结底,它们是在长期建设活动的实践中积累的成千上万年的经验,这些规则和实践被世代相传的工作人员所普遍认可和接受。它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性成果的总和。它不是一次性的创作,它是整个国家和产品的当地物质和精神条件。

这种建筑形式,由这种语法和词汇组织,被大多数人接受,并被他们认可和喜爱,虽然它最初是从木材结构生产,但他们迅速跨越的材料 限制,同样适用于砌体建筑,以显示这些建筑的性质,表达情感表达。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木结构中使用的词汇和语法常常在中国无数的建筑中使用。这种发展方式,中国建筑和欧洲希腊,罗马古典建筑,甚至埃及和两个河流盆地的建筑都完全一样,区别在于这些系统长期抛弃了木材,完全代表砖石材为主要材料。在中国,由于早期创造了梁结构的先进科学结构,它发展到了高水平的艺术和技术,因此虽然发展砌体,但木框架也被用作主要的结构方法。是真正为我们新建筑的发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在这里,我打算在各国的建筑物之间提出一个可翻译的问题。

像语言和文学一样,对于同样的需要,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甚至表达同样的情感,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可以使用自己的词汇和语法来处理它们。简单,如基地,栏杆,台阶等,解决问题基本上是一样的,但是很多人 家庭创造了许多形式的不同的篮子,栏杆和台阶。例如,Jehol Putrah的一个窗口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窗口的内容完全相同,但是用不同的词汇和语法,以自己的形式,这样的话。另一个例子是天坛黄琼琼和罗马的布兰普顿设计的圆亭,虽然大小不同,基本上是文章的同一类型。另一个例子是罗马凯旋门和玻璃塔,北京,巴黎,一些纪念柱与我们的中国表,是同样的性质,同样的治疗城市点缀。许多例子说明,所有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建筑实践,它们是由各种建筑,如文学作品和不同民族使用不同的文字写的流行文章。

7.简要分析第四段的选择是如何使用描述方法。8.你如何理解作者提出的国家建筑之间的可翻译性? 9.以下语句中的正确两个是()A.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不同建筑实践是不同的,它完全取决于建筑理念的主人的设计。B.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建筑形式的古典建筑系统,最初都是从木结构开始的 的。C.中国建筑通常采用木材的形式,西方建筑通常采用砖石结构,表明这两栋建筑采取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D.为了更好地解释建筑的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关系,作者巧妙地使用语言和文学作为例子。E.Jetrup河的窗口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窗口中使用的词汇和语法是完全不同的,这证明了各民族的建筑有自己的风格。

【参考答案】

与语言和文学一样,对于同样的需要,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甚至表达相同的情绪,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间,每个都可以使用自己的“词汇”和“语法”来处理他们的类比简单地与基本,栏杆,步骤等相同。要解决的问题基本相同,但许多国家已经创造了许多不同形式的篮子,栏杆和台阶。在示例中进行比较

8.作者比较了中国建筑与世界建筑,表明中国的建筑是国家和世界。中华民族的辉煌成就对世界建筑文化也有重要影响。天坛和由巴黎的一些纪念柱和我们的中国手表设计的拉曼图塔的罗马馆的祭坛,具有相同的建筑特色和建筑风格,说明中国建筑和世界建筑的融合。

它是智慧的产物和创造的结果。它不是一次性的创造,它是整个国家和地方在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众所周知,不同的国家,不同时间的建筑实践和建筑主人不一定有关系。C,中国建筑与欧洲希腊,罗马古典建筑,甚至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建筑系统是完全一样的,区别是这些系统已经长期抛弃木材,完全被砖石主 材料。看到这两栋建筑是从木结构的开始。〦项目,例如河流热河普陀一个窗户,无数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窗户“内容”完全一样,但每个都有不同的“词汇”和“文字”,用自己的形式这样的“讲出。可见,虽然形式不同,但内容是一样的。

答案:bd 附:宋老师你好:据我的理解,写在一个案例研究中,有不正确的地方,请指教。

第四篇:《中国建筑的特征》导学案

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中国建筑的特征》导学案

兴义市同源中学高二年级编写人:孙章虎审核:语文组

班级:组别:组名:姓名:

【学习目标】

1.把握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结构方面的特征。

2.激发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兴趣,培养民族自豪感及民族忧患感。

3.培养鉴赏我国建筑艺术的能力。

【重点难点】

1.把握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结构方面的特征。

2.激发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兴趣,培养民族自豪感及民族忧患感。

【学法指导】

合作探究,批注学习

【知识链接】

作者简介 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广东省新会县人。梁思成教授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不久转学人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31年。1931年至1946年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法式部主任。1941年还担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在这期间,还曾于1946年11月、1947年6月,应美国耶鲁大学之聘为访问教授。1947年1月至1947年6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1948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解放后,于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9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三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常委等职。历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室主任、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科学普及协会北京分会副会长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学术研究方面,梁思成教授自20世纪30年代起,对我国古代建筑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他生前写的许多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专著和论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梁思成教授还以巨大的政治热情,对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很多重要的建议,并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梁思成教授,是我国最早用科学方法调查研究古代建筑和整理建筑文献 1的学者之一。他的学术著述,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他的著述是我国建筑界的一份宝贵遗产。

【学习过程】

一、课文导入

2010年4月14日玉树7.1级地震,19日,记者在文成公主庙采访时看见,紧贴岩壁而建的寺院,外观没有明显损坏的痕迹。寺院中香火旺盛,佛堂内点满了酥油灯。附近来朝拜的村民络绎不绝。只有佛堂大门上的一幅壁画有一条裂痕。文成公主庙建于公元710年,已有1300年历史。

在2008 年5 月12 日震后,报恩寺广场成了平武县城居民的临时避难所。这座占地2.7 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群落建于1460 年(明天顺四年),历经1536 年、1618 年、1657 年、1786 年以及1976 年的数次大地震,在此次汶川地震的影响下,木构造脱榫,墙体开裂,但没倒塌,更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这些古建筑为何在遭受地震后却能依然屹立不倒,它到底有什么样的特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特征》会告诉我们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对于本文,你读懂了吗?

(二)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帷幕()屋脊()接榫()穹窿()()哺育()......

埋怨()埋葬()翘起()翘首以盼()....

点缀()辍学()厦门()高楼大厦()....

角色()凤毛麟角()门槛()直栏横槛()....

(三)修改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湘房()厢江()繁褥()被缛()汉阕()

上阙()轮郭()城廓()渐榛化境()

(四)文章题目包含了哪些信息?

(五)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时代建筑的特征,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六)本文结构上有何特征?请概括说明。

三、再读课文,并对课文进行批注,问题探究

在称赞中国建筑的坚固性中有句俗语“地陷墙塌屋不倒”,而中国的建筑之所以会如此的坚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结构的稳固性。

(1)中国房子是靠什么材料承重的?这种材料是怎样搭建成房子的基本构架的?

(2)什么是斗拱?它的作用是什么?

(3)举折、举架是怎样构成的,它作用是什么?

四、讨论学习,合作探究

1.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2.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3.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归纳小结】

【课堂反思】

【当堂检测】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震级:8.0级 汶川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

2011年 3月11日日本地震震级:9.0级地震,最强烈海啸,最高达10米,福岛核电站爆炸。日本9.0级地震是汶川地震的30倍,致8928死12664失踪 死亡人数或超1.8万(2011-3-22前)

从中日地震死亡人数的比较中,利用本课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拓展延伸】

一、建筑典范

天津蓟县独乐寺:经历28次地震不倒,在保存至今的众多古代木结构建筑中,天津蓟县的独乐寺和山西应县木塔在抗震方面的表现尤其突出。独乐寺位于天津蓟县盘山脚下,始建于唐代,寺内的观音阁和山门重建于辽代。自重建以后千余年来,独乐寺曾经历了28次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蓟县城内房屋倒塌不少,观音阁及山门的木柱略有摇摆,观音

像胸部的铁条被拉断,但整个大木构架安然无恙独乐寺观音阁之所以在多次强震中屹立不倒,主要是斗拱起了作用,观音阁的斗拱设计十分巧妙,在没有一颗钉子固定的情况下,通过七层木块的相互交织,达到了相互连接固定的作用,这样在地震出现时能及时减缓外部的压力,具有很强的抗震性能。

二、文革中的梁思成 1966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爆发。原本已经在学术研究领域举步维艰的梁思成一下子被抛进命运的深渊,不仅学术生命戛然而止,而且人生之路也在无限的困惑和痛苦中走到了尽头。

善良的梁思成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精心培养、视为儿女的学生们居然一夜之间变成了凶神恶煞般的革命小将,并在“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的声浪中,将斗争的矛头指向自己的师长们。“文革”开始不久,清华大学建筑系的造反派们就贴出攻击梁思成的大字报--《梁思成是彭真死党,是混进党内的大右派》。在极度压抑的政治氛围中,梁思成被勒令一遍又一遍“交待”自己的“罪行”。但由于没有按照造反派的意思去歪曲事实,他无论怎样一丝不苟地写材料,也不会被通过,只能一步一步加重“罪行”。7月的一天,已年逾六旬的梁思成被造反派们从建筑系馆推了出来,胸前挂着一块巨大的黑牌子,上面用白字写着“反动学术权威梁思成”,“梁思成”三个字还打了一个大大的叉。梁思成踉踉跄跄地站在大门口,剧烈的疼痛几乎使他直不起腰。自从1923年的车祸之后,他的腰一度要靠穿“钢背心”来支撑。其实,疼痛的又何止是身体呢?望着面前人头攒动的观看者,听着他们发出的刺耳的哄笑,梁思成眼前恍惚了。这批斗与其说是肉体上的折磨,不如说是精神上的侮辱,是对这位正直学者一生坚持的高尚人格的粗暴践踏。之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梁思成只要出门就必须挂上那块黑牌子,他在曾经熟悉但眼前陌生的清华校园中吃力地蹒跚而行。工作干不了,工资停发了,住

处也被勒令一搬再搬,最后全家老少被赶到清华大学北院一间没有水暖供应的小平房中生活。这样还远未达到造反派们的目的,梁思成的家成了他们肆意查抄、勒索的“反动堡垒”。梁思成多年以来收藏的艺术珍品损失殆尽。为了保护梁思成的文稿,包括《营造法式》的稿子,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林洙将它们交给了保姆李阿姨--一位出身贫农的善良老人,最后使这些珍贵的稿子逃脱劫难,完整无缺地保存下来。

第五篇:信息及其特征

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教学重点:信息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信息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升学生的信息意识,善于利用身边的信息为自己服务。

二、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进入新学校已经一个月了,在学校里生活和学习的地方应该都对号入座了吧?现在,我很想分享一下你们进校来的这份收获啊!例如,我们上课在这个教室里,你们食堂在…,男生寝室在…,女生寝室在…,你们的实验室在…,刚进高中的学生,对高中的学习有很多的不适合,很多学生可能有小小的挫折感,但是只要坚持过,终究会有收获的,激发学生永不放弃的拼博精神。

(二)信息的基本含义 (1)同学们,在刚才分享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你们在这里的生活和学习已经得心应手了,再也不是刚进校时那种茫然,恭喜大家已经成为一名合格的高中生了,有付出终究会有回报,现在我们一起来把我们生活和学习的地理位置信息收集整理一下,请大家拿出纸和笔…

(2)请大家把自己的姓名写在整理好的这张纸上,请小组长交上来。

了解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并熟悉学生的姓名(3)翻看学生整理好的信息,作出评价。

绝大部分同学以文字作为载体,其实信息不但只有文字这个种载体,它还能够 以符号、声音、图形、图像等形式作为载体。

向学生解释信息的几种载体(4)同学们在交的时候,是不是都是以交作业的心情交上来,其实这不是作业,那你们想想我要大家交上来有什么目的吗?我想让你们交上的这些信息服务于别人,服务于值日老师,服务于你们的家长,现在大家想想,我们能够用哪种途径把信息传播出去? 养成信息服务人的意识(5)信息传播途径:网络、面对面、书报刊、广播、电视、音像制品。

向学生介绍信息的几种传播途径。

(6)人类生活离不开信息,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信息的传播过程:

从信息的传播过程,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信息。

从信息的传播过程我们来看下列属于信息的是①

信息发出 方

用何载体

以何途径

信息接收方

接怍效果及作用

电脑②VCD 光盘③报纸④凤凰资讯台播出的新闻。

从信息的发出方来看,利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的信号、消息、情报或报道等的内容。

列举身边的信息:传情达意的手机短信,指挥交通的信号灯,预告天气的卫星图,活灵活现的动画广告,电台中传来的娓娓之音,电视中播放的节目影像,随时可点击的网络信息。

(三)信息的特征 (1)引出案例:唐山大地震。

1976 年 7 月 28 日 3 时 42 分 53.8 秒,电闪风啸,地动山摇,中国河北省唐山市这个百万人口的城市顿时化为废墟,24 万多人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浩劫中丧生。

很多在唐山的废墟中死里逃生的人,在痛定思痛之时,才猛然醒悟到,原来大自然在灾难之前已经发出过很多的警报。

距唐山大地震前 15 天,京津唐渤地区大旱、短期气象异常、水的氡含量异常、地磁场强度异地常、地下水位异常。月 25 日,唐山的一个鱼塘里,成群的草鱼跃出水面,有的跳起 30 厘米高,有的竟像陀螺似的倒立在水面上旋转….假如当时有一位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巨人,能够把唐山地区来自大自然的种种预警信息尽收眼底,并迅速加以综合,准确作出判断,也许就不会出现那样的悲剧了.信息作为一种客观存有,它一直都在积极地发挥着人类意识或没有意识到的重大作用。只有了解和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才能更好地把握信息,进而才能使信息更好地为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2)信息在社会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哪么信息具有哪些特征? 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3)收集学生已有的对信息特征的理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尊重学生已有知识。

(4)分析书上的实例,提升和补充学生对信息特征的理解。

例 1:卫星电视表现精彩节目 例 2:销售方案分享 例 3:啤酒与尿布 例 4:错过的橡棋比赛 例 5:赤壁之战 信息的一些重要特征:

传递性、共享性、依附性和可处理性、价值相对性、时效性、真伪性。

让学生深入理解信息的特征并且掌握信息的特征。

(5)给出参考选题,搜集与该选题相关的生活中的典型例子。

巩固信息的基本特征

1、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信息的共享性)

2、真假难辨(信息的真伪性)

3、老皇历看不得(信息的时效性)

4、一传十,十传百(信息的传递性)

5、玉不琢,不成器(信息的依附性和可处理性)

6、“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信息的相对性)

(四)总结 今天,我们把自己生活和学习的地理位置这个信息整理好并且服务于他们,在整理和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再一次深刻理解了什么是信息,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信息,它是与物质和能源相提并论的用以维系人类社会存有及发展的三大要素之一。从现在开始,我们更应该注重信息,了解信息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而更有效的获取信息,利用信息,更好的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服务。

下载《信息及其特征》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息及其特征》导学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导学案

    寄语:废铁之所以能成为有用的钢材,是因为它经得起痛苦的磨练。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2、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描述信息传递在农......

    导学案

    14《邮票齿孔的故事》学案设计 一、我会读,我会填 撕( sī) 裁( ) 敦( ) 仍( )齿( ) 二、我知道 1、这篇课文写了关于 的故事。我知道了阿切尔在酒店被一个人用 的举动吸引了,并从中得到......

    导学案

    《在山的那边》导学案 曹斌锋 教师寄语: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没有生活。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朗读诗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

    导学案 文档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导学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2.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3.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对比和......

    导学案

    赤峰学院附中高二英语校本课程导学案 编号:4 制作时间:2016.5.3. 使用时间: 2016. 5.7. 编制人: 侯思齐 姓名:English Speech and Technique 2.What is the purpose of Nick’......

    导学案

    复习导学案:第20课:法律护我成长一:复习提纲1、 法律法规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2、 如何保护未成年人?(问题。4、 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含义,地位。二:学习过程: 1、 案例......

    导学案

    导学案【自学目标】了解辽宋夏金等民族政权建立与发展的基本史实,能正确认识宋与辽、夏、金的关系。【学习重点】1.契丹的兴起及与北宋的关系;2.女真建立金和岳飞抗金。【学习......

    导学案

    导学案备课模式(一) 现在,我县正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暑假后准备改革传统的备课模式,统一使用县教研室印制的导学案。为规范导学案的使用,特提出如下要求: 一、使用“导学案”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