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宋朝的建筑风格对现在环境设计的影响
宋朝的建筑风格对现在环境设计的影响
建筑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体现一定时期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技术进步和艺术特色的综合反映。本文从宋代建筑的艺术风格、文化特征入手,并通过对典型建筑的个案分析,展现宋代建筑的特点,以期在全球化背景下引起更多的人来关注中华传统文化,来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唤起文化自觉意识。
建筑是凝固的文化,建筑作为一种历史见证,反映了当时的生产水平和审美情趣,同时也刻画了历史的变迁,不同社会时期造就了不同风格的建筑。中国的古代建筑发展到宋代,达到了成熟时期,宋代建筑不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其科技含量也达到了顶峰。
一、宋代建筑概貌
经过了五代十国短暂的纷争,宋朝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在史学家眼里,这是一个颇有争议、又值得关注的时代。在南、北宋存在的三百多年时间里一直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和侵扰,北宋与辽、金对峙,南宋与西夏、金、元对峙并最终被元取代。宋代的历史一方面是由于它过分的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对外采取和亲纳币的妥协政策,是中国古代政治、军事上较为衰落的朝代;另一方面它在社会经济、文化、手工业和商业方面都有较大发展,科学技术更有很大进步,中国的四大发明中的三项: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正是在宋代出现的。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进步使得宋代的建筑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宋代建筑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大转变时期。宋代建筑没有了唐代建筑雄浑的气势,规模一般比唐朝小,但比唐朝建筑更为秀丽、绚烂而富于变化,呈现出细致柔丽的风格,出现了各种复杂形式的殿、台、楼、阁。建筑结构在宋代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突出表现为斗拱的承重作用大大减弱,且拱高与柱高之比越来越小。原来在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昂,有些已被斜袱代替,补间铺作的朵数增多。此时期建筑构件、建筑方法和工料估算在唐代的基础上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
二、宋代建筑的艺术价值
宋代建筑虽然没有了唐代建筑的雄伟和大气,但是他的建筑结构和建筑装饰却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直到现在仍被人称颂。
1、奇特的建筑布局:例如河北正定隆兴寺,其布局和结构是典型的宋代建筑,整个寺院纵深展开,殿宇重重,高潮迭起。院落空间时宽时窄,随建筑错落而变幻。佛香阁与周围的转轮藏、慈氏阁所形成的空间,成为整组寺院建筑群的高潮,具极强的感染力。寺中的摩尼殿--为隆兴寺现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最高的摩尼殿。大殿建在1.2米高的台基上,殿面阔、进深皆七间,重榴歇山顶。奇特的是,正方形殿身每面正中各出一扇向前的歇山式抱厦,使平面形成十字形。由于殿身和四抱厦的整体组合,大殿外观重叠雄伟。对此,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大加赞赏:“这种的布局,我们平时除去北平故宫紫禁城角楼外,只在宋画里见过;那种画意的溉洒、古劲的庄严,的确令人起一种不可言喻的感觉,尤其是在立体布局的观点上,这摩尼殿重叠雄伟,可以算是艺臻极品,而在中国建筑物里也是别开生面。”
2、清雅柔逸的园林建筑
宋代是中国古典园林创造的成熟期。以北宋东京为例,有关文献所登录的私家、皇家园林名字就有一百五十余个,此可见宋代园林建筑之盛。宋代的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不仅数量超过前代,而且艺术风格更加细致、清新,诗情画意更为浓郁,意境创造更加自觉。通过借景、补景等方式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较有代表性的宋代宫殿园林有山西太原的“晋祠”。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郊25公里处,其主殿圣母殿和“鱼沼飞梁”是北宋遗物。其标志性建筑“圣母殿”创建于北宋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是现在晋祠内最为古老的建筑。晋祠内圣母殿的宋塑侍女(泥塑)、老枝纵横的周柏(齐年柏)、长流不息的难老泉,并称“晋祠三绝。
鱼沼飞梁,全沼为一方形水池,池中立三十四根小八角形石柱,柱顶架斗拱和梁木承托着十字形桥面,就是飞梁。整个造型犹如展翅欲飞的大鸟,故称飞梁。这种形制奇特,造型优美的十字形桥式,在我国现存实物仅此一例。它对于研究我国古代桥梁建筑很有价值。
3、富丽华贵的建筑装饰
装饰与建筑的有机结合是宋代的一大特点,宋代建筑从外貌到室内,都和唐代有显著不同,在建筑技巧娴熟的基础上,着力于建筑细部的刻画,不仅一梁一柱都要进行艺术加工,而且对于装修和装饰更要着力细致处理。格子门的一条门框可以有七八种断面形式,毯文窗格的棱条表面要加上凸起的线脚。在彩画中一朵花的每一花瓣都要经过由浅到深、四层晕染才算完成。雕一朵花,花瓣造形极尽变化,生动活泼。
一些宗教建筑中,室内作神灵居住的“天宫楼阁”,把虚幻中的佛国净土形象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在墓葬建筑中,望想将生活中美的感受永远保存下来,于是出现了墓主观戏、墓主夫妻饮宴、墓主出行和回归之类题材的壁画或雕刻。工匠观察事物细致入微,刀功绘笔掌握熟练。在建筑内部空间的塑造上,力图表现出人们的审美理想。这些壁画和雕刻对后来的民间图案发展有着指导性的意义。
三、宋代建筑的文化内涵
我们说建筑总是根植于一定的文化土壤和文化背景中的,宋代的文化正如王振复老师在《中国建筑的文化历程》中所描述的“宋代是一个文弱而文雅的时代,其思想感情已有唐代的热烈奔放而渐渐变冷从而收敛自己,犹如从崇拜旭日而转为崇拜明月,从敢于面对喷薄之朝阳转而遥望明寂之星空,……,显得宁静而沉滤。”宋代的建筑风格也深深的烙上了宋型文化的痕迹。
首先是建筑的尺度缩小。不管是北宋首都东京,还是南宋首都临安,其城池和宫殿的规模都远远小于唐代长安。《中国建筑史》指出:“北宋宫殿布局不如唐代恢廓。”比如东京宫城“因为他的宫城是在州级子城的基础上扩张而成。仅2.5公里周长,……,这些都是气局不大之处。”至于陵墓建筑尺度趋小,也很明显。以北宋的七帝八陵为例,他们比较拥挤地集中在河南巩县,分布在相距不过10公里的地域范围内。这种建筑布局虽然与当时的国力贫弱有关,但主要还是受到当时理学思想的影响,理学提倡“存天理、去人欲”,因此当时的中国文人学子及其整个民族的文化心态,有“向内转”、“内敛”、“内倾”的特性,在物质层面上一般不求其宏大,而在精神象征意义上具有深广的蕴意。正如宋代理学家邵雍言“心安身自安,身安室自宽”,“气吐胸中,充塞宇宙”。
其次是建筑布局随意。完全打破了“坊”、“市”界限,商业活动不再限制在特定的区域,住家和商业贸易、手工业作坊等直接面对街道,形成了临街设店的平面布局,并且取消夜禁制度。体现了城市市民意识和实用观念的苏醒。也体现了宋代文化的世俗化,平民化倾向。
再次是建筑风格改变。宋代的宫殿不论是群组建筑还是个体形象都是清雅柔逸之风采,尤其其屋顶形象,屋脊、屋角有起翘之势,给人以轻灵、柔美、秀逸的感觉。宋代的园林建筑更是纤巧秀丽、融自然美与人工美于一体。建筑的这种风格和宋代的绘画、雕塑都有相似之处,如被称为“马一角”的马远的山水画,画面大部分是空白或远水平野,只一角有一点点画,令人看起来辽阔无垠而心旷神怡。我想这也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相适应的吧。
另外,宋代还产生了大量的书院建筑,如白鹿洞书院、应天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等,这是与宋代的教育制度密切相关的,宋代重文轻武的国策,以及扩大科举取士名额的政策使大量寒门学子奔求功名有望,极大地刺激了各类书院的发展,也促进了书院建筑的发展。
四、宋代建筑的科技含量
如前所述,宋代是我国古代社会中科技水平发展较高的一个朝代,同样宋代的建筑也体现了其高超的技术水平,对后世及至当代的建筑界都产生了一定的指导意义。这主要表现在砖石建筑上,如福建的洛阳桥。
洛阳桥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东北10公里的洛阳江上,旧名万安渡,故又称万安桥,宋皇佑五年(1053年)至嘉佑四年(1059年)建,历时六年完成。全长540米,桥宽7米,为一座巨石砌成的梁桥。洛阳桥建筑技术:
①筏型基础:由于当时洛阳江潮 狂水急,“水阔五里”、“深不可址”,桥基屡被摧毁。造桥工匠创造了一种直到近代才被人们认识的新型桥基——筏形基础,就是沿着桥的中轴线抛置大量石块,形成一条连结江底的矮石堤,然后在上面建造桥墩。
②“种蛎固基法”:为了巩固桥基,在桥下养殖了大量的牡蛎,通过牡蛎无孔不入的繁殖,把分散的石块胶固成整体,以作为桥的基础,然后在稳固的基础上再用大石块砌出四十六座桥墩,上放巨大石梁,然后铺石板。
③“浮运架梁法”:石梁自重很大,不易搬运,利用海潮水位涨落的环境特点,采用浮运架桥把一条条重达数吨的大石板架在桥面上。
洛阳桥的建造,是我国古代桥梁建筑史上的伟大创举,也是对世界桥梁科学的一大贡献。
筏型基础的建造方式对中国乃至世界造桥科学都是一个伟大的贡献。“种蛎固基法”,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工程的先例。“浮运架梁法”,利用海朝涨落的高低位置,架设桥面大石板,显示了我们先民建桥的非凡才智。船形桥墩也颇具特色,它有利于分水。洛阳桥成功地建成了我国第一座海港大石桥,不仅使洛阳江天堑变成通途,对泉州海外交通事业的发展也起着重大的作用。
五、宋代建筑的影响
宋代的建筑处于中国古代建筑的成熟阶段,其建筑艺术和技术对海内外都产生很大的影响,据记载贯穿南北宋的金(女真族)在灭了辽和北宋之后也尊“汉法”。在建筑上,所用工匠多为汉人,其建筑形式,特别是在细部及装修上造型柔丽、纤巧,明显受宋影响。元代在宫殿布局、街市设置等方面也多有宋型特点。另据专家考证,日本著名东大寺佛殿与广东潮州开元寺天王殿一摸一样,证明当时的宋代建筑风格已为海外所学习。《营造法式》在南宋和元代均被重刊,明代还被用于当时的建筑工程,可称之为中国古代建筑行业的权威性巨著。
六、开发宋代建筑资源的当代教育意义
1、进行审美教育,提高视觉素养。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从艺术的角度来讲,它属于一种造型艺术,空间艺术,更是一种视觉艺术。有效地开发这种视觉教育资源,可作为审美教育的材料,因为建筑是表达感情最直接的一种方式,从建筑本身的构图、色彩、以及建筑所传达的意境美,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和心情的愉悦,在解读资源的过程不断提高自己的鉴赏力和欣赏水平,从而提高视觉素养能力。
2、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唤醒文化自觉意识。在读图时代和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传统文化受到极大的挑战,视觉信息大量充斥社会的各个角落,人们被电视、电影和网络带来的信息包围着,更由于话语霸权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被冷落、被忽视。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通过对宋代建筑以至对整个古代建筑甚至对更多的传统艺术文化的开发,使受教育者深刻地体会到我们先民的智慧和能力,感受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唤醒一种文化自觉意识。
3、建筑设计的理念的借鉴作用。建筑其实也和教育一样是一种传播过程,包括建筑设计者、建筑作品、欣赏者(使用者)三个要素,是建筑设计者通过建筑作品向使用者或欣赏者传达设计理念和思想的过程,建筑还是技术和艺术的有机结合。优秀的建筑作品一定是适应时代发展、具有时代特色的,是能够同时被建筑设计者和欣赏者认可的,能使设计者和欣赏者之间产生共鸣。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可以借鉴建筑设计的传播过程,既要考虑时代特色,更要注意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的特点,如果设计的教学资源能使受教育者和资源开发者产生共鸣,那么将有利于学习者的学习,大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篇:中国传统文化对室内空间环境设计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室内空间环境设计的影响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自然景观与室内空间环境设计的有机合是现代室内空间环境设计走出有中国特色的设计之路的必然要求。当前的中国室内设计中,传统正面临着现代化的全方位挑战。人们在热衷于时尚设计现代设计欧式设计的同时,传统文化正慢慢地从我们身边消失。在全球化浪潮的挟持下,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呼唤民族精神的回归。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式设计;自然景观;室内空间环境
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器物和习惯。就像一个家族的传家宝和日常行为。站在历史的角度,传统文化即是一些物质与精神的沉淀。生产力的发展使得物质得到改进和创新,使人类有了新的征服自然和表述情感的工具。物质的变化,环境的变化,使得人在神经系统养成的习惯也同时发生变化。众所周知在前十年里随着国民经济的成长,人们对居住的环境有新的理解,不再是以前为了居住需求而去装修,为了生理需求而去装修,随着人们对精神享受的越来越高的需求,设计师这个职业就应运而生了,作为一个80年代的设计师我们不像70年代的设计师还怀着对国外设计界的崇拜,认为国外的设计师的作品都是优秀的,而去一味地去模仿国外的作品,而忽视了自己国家的独有的风格。在经历了对中国传统和西方现代派作品的学习、模仿甚至抄袭的启蒙扫盲之后,中国室内空间环境设计开始步入了自己的创新阶段,就是继承传统,发展创新。
一、传统文化在室内空间环境风格营造上的影响与应用
传统风格的室内设计,是在室内布置、线形、色调以及家具、陈设的造型等方面,吸取传统装饰形神的特征。例如吸取我国传统木构架建筑室内的藻井天棚、挂落、雀替的构成和装饰,明、清家具造型和款式特征。又如西方传统风格中仿罗马风、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洛可可、古典主义等,其中如仿欧洲英国维多利亚或法国路易式的室内装潢和家具款式。此外,还有日本传统风格、印度传统风格、伊斯兰传统风格、北非城堡风格等等。传统风格常给人们以历史延续和地域文脉的感受,它使室内环境突出了民族文化渊源的形象特征。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道、佛三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各以其不同的文化特征影响着中国文化,同时,三者又相互融合。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主流,崇尚中庸合一,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为天人是相通的,有天人合一、万物与吾一体之说。道教主张大地以自然为运,圣人以自然为用,自然者道也。禅宗有菩提本无树,灵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之说。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室内设计融合着和谐、自然、庄重、优雅等多重品质。如中式装饰材料以木质为主,讲究雕刻彩绘、造型典雅,多采用酸枝木或大叶檀等高档硬木,经过工艺大师的精雕细刻,每件作品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而每件作品都能令人对过去产生怀念,对未来产生一种美好的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风情。空间上讲究层次,多用隔窗、屏风来分割,用实木做出结实的框架,以固定支架,中间用棂子雕花,做成古朴的图案。家具陈设讲究对称,重视文化意蕴;配饰擅用字画、古玩、卷轴、盆景,精致的工艺品加以点缀,更显主人的品位与尊贵,木雕画以壁挂为主,更具有文化韵味和独特风格,体现中国传统家居文化的独特魅力等等。
当然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在经过漫长的历史凝练后,逐步形成各具典型文化内涵的图形和纹饰。他们包括人物、植物、动物、图腾、几何符号等形式在内的图像,以及一些流传广泛的典故、成语、传说中的人物、景物,一些约定俗成的事物及组合。这些传统符号既有具有传统象征内涵和比喻意义的图案和纹样,也有古代传统图腾纹饰,以及传统宗教纹饰符号。这些文化符号在经历了岁月的洗练后都渗透出浓厚的历史凝重感,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因为其文化符号是形式与内涵的完美结合。我们应该用今天的设计语言诠释与重现这种完美。在当代,这些符号仍有着积极的实用意义,直接运用这些传统符号作为装饰元素,是营造传统的文化室内环境的有效手法。
二、自然景观在室内空间环境风格营造上的影响与应用
中国自古以来有崇尚自然、热爱自然的传统。不论是儒家的天人合一、万物与吾一体,还是道家的大地以自然为运,圣人以自然为用,自然者道也,都把万物与人联系在一起,视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促使人们去探求自然、亲近自然、开发自然。如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躲进蜗居的小筑,休问外物琐事,品香茗,看清流碧潭、亭台楼阁之胜,享曲径通幽、奇石怪岩、柳暗花明之趣这就是苏州园林生活的基本写照。又如中国民居的院落非常重视其大小与屋宇的比例,院落承接阳光雨露,日月精华,纳气通风,以具有藏风聚气,通天接地的功能;院落和室内过厅、穿堂等联在一起形成一个较大的气流网络,院落空间即是气流集散的汇合处,它是沟通天地阴阳之气的气场中心,也是居住的生活中心。中国民居将内院看做是人与天地,人与自然协同共生的最佳场所,并在院落内引入大自然的风光:大户人家高墙深院,叠石理水,植树栽花,曲径通幽地把院落扩大为私家园林,而小户人家即使面积很小也要种植几株翠竹和几棵芭蕉或以满架苍藤,充分表现出人与自然的交融。
现代主义风格要求住宅周围应该保持与大自然的接触,住宅内应该能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它热忱地接受自然色彩,并用自然的色彩来营造空间的气氛。它对自然的重新关注,要求的不只是单纯地应用天然材料,还应该要有宽阔的视野,让自然景观成为室内的一景,让室内充满自然的光线。在室外空间的设计中,更需强调其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延伸和渗透,既要照顾阳台、露台、庭院之间的关系,也要考虑庭院空间区域的使用功能和空间效果。再就是室内外空间的融合。同时,相邻别墅的室外空间之间互相影响,即便是私有庭院,也要与小区景观空间体系相协调。
对于现有设计的看法透过传统艺术的历史延伸脉络,我们可以看出,艺术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断地受到新的技术与意识观念的冲击而更新拓展,它的内涵与精神则是民族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也是民族形式的灵魂之所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设计界开始越来越重视中式元素和符号的使用,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提倡可持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与室内空间环境设计的有机结合是现代室内空间环境设计走出有中国特色的设计之路的必然要求,使传统文化艺术在室内空间环境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大放异中国彩。
第三篇:童年事件对现在的影响
童年事件对现在的影响
在没有学习这门课之前,我总是把日常生活中对于某些事物的恐惧,归于我自身性格的问题。性格在我看来是注意天生的。但是,在学习这门课之后,我发现现在我的一些行为,与童年的某些事件密不可分。
在我记忆中最早的印象是一次葬礼。外公的哥哥去世了。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那是第一次接触死亡。可能因为年纪太小,并没有什么感觉。但是放置着尸体的阴暗的,点着蜡烛的阴森环境给了我不小的震撼。我依旧深深地记着,外公的哥哥脸上贴着黄纸,皮肤发黑的躺在一张木板上。然后,那夜我和妈妈一起睡,在一张床上。那时候,我带着一个塑料的小兔子玩具或者是小猫的。是那时买牙膏送的。年幼的我对那个玩意儿喜欢的紧。那个晚上过得很快,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认床,睡得不是很安稳。于是,就那么到了第二天。不记得那时做了什么梦了。只是第二天奇怪地发现我的塑料小玩具不见了。那个小玩具的丢失使得我很不开心,妈妈和我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她答应回去给我再买一个。后来我在那里做了什么已经不记得了,但是妈妈果真又给我买了个塑料玩具,其实就是又买了支牙膏。我一直觉得那件事可能就是说明了我很早就记事了,直到上了精神分析导论课。我们现在一切的行为都是有迹可循的。那就是从我们的童年。我觉得从我那件童年的记忆中可以分析出很多东西。
听了老师关于对于死亡畏惧的解释,我同样想到了我对死亡畏惧的可能原因。就是那个环境,很阴森,然后可能对年幼的我造成了心灵上的伤害。由此,我现在对于死亡很是畏惧,我不太参加扫墓一类的祭祀活动。因为每次参加这些,我一定会做噩梦。可能那时的恐惧被我压进了潜意识,每次祭祀活动就是触发那个潜意识的契机。被压抑的潜意识就会借由梦出现。
那是我对我的死亡畏惧情绪的一种解释。另一种,我觉得就是有些荒谬了。可能是我在那里丢失玩具的不满,害怕。觉得那个地方会吃掉我的玩具。所以对于发生过死亡的地方,就会有着本能的畏惧。对了,我记忆之中丢失的是小兔子或者是小猫。我对它们有着一种奇怪的害怕以及狂热的喜爱。我害怕触摸毛茸茸的动物,但是也喜欢毛茸茸的动物。不知道是不是也是那次参加葬礼对现在产生的影响。导致了我现在如此诡异的喜好。
还有就是,玩具的奇妙丢失,让我对于未知的事物——鬼,也产生了极大的恐惧。也许这些都有可能是那次事件的影响吧。
再讲一些近一点,比较明显的事。那是我读小学的时候,我是一个很热爱学习的人,保持着预习的好习惯。有一天,忘了是因为什么原因了,我忘记了预习。由于一直受老师喜欢的原因,我成了一个很自信的孩子,我大胆地举手了。老师也同意让我来回答问题了,估计她本来也是觉得我是能回答出的,可是那天我却回答错了。老师说了我几句,我的心的有些闷闷的,不怎么开心。那时我似乎很快忘记了那些不愉快。因为年纪小,有趣的事总是在等待着我,也就好像不是那么要紧了。
想来,这件事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从我一直清晰的将这件事记到现在就可以看出来。然后,自那件事以后我开始不敢举手发表自己的言论,就想把自己埋在人堆里,让老师看不到。是的,我开始害怕老师。老师当时也没有很过分地批评我,但是从那以后便潜在的影响了我。就是那样以后,似乎使得我不再敢举手,不再敢接近老师。对老师产生了一种近乎本能的畏惧。一旦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我总是不能很自信,结结巴巴的,容易脸红说不出话。问问题什么的也很少了,总是觉得老师会觉得我笨。。。记忆,对于一个人的人格塑造似乎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孩提时代我们总是无忧无虑的。但是那只是表象,我们以为自己忘记了不愉快,其实并没有,只是那些记忆被我们压抑到了
潜意识。我觉得可能压抑在孩提时代被压缩的潜意识对于现在的影响力要比在年纪大的时候产生的潜意识大得多。毕竟,潜意识的压缩就像弹簧,时间越长压得越紧,对于我们产生的影响也就越大。我们的很多举动都和一些过去发生过得事情有关。我想,那些印象越深刻的。也许产生的影响力也就越大吧。
除去以上我的那些表现,我似乎还有些畏高,也就是恐高症。只是症状不是非常明显。内心总是有种本能的恐惧,让我远离高的地方。而对于这个情况的产生,我很难给一个恰当的猜测。想来也没什么,记忆对人产生影响的原因是那么复杂,很难真正的弄明白。并且,总是想把所有事都以精神分析发来解释,对绝大数人来说也是不必要的。我们要应用这种方法,更好的了解自己。总而言之,精神分析导论课真的是一门很神奇的课程,它给了我们另一种方法来看待生活中发生的平常的或者不平常的事情。我们的记忆也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我们自以为掌控了它,其实并没有。对生活中的我们来说,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小动作,小习惯,喜恶也许都是由于过去发生的一件小事造成的。记忆给予了我们无形却又实在的影响。
第四篇:居住区道路交通组织设计对景观环境设计的影响
居住区道路交通组织设计对景观环境设计的影响
摘 要:居住区的道路是居住区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区内的交通组织以及道路设计不仅仅是居民出行的通道更与居民的生活方便与否息息相关。同时,道路交通组织也直接整个居住区的景观环境质量。文章通过研究居住区交通组织设计进行研究,提出改善整个住区景观环境的方法。
关键词:居住区;道路;交通;景观设计
居住区的道路是整个居住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区道路的合理规划有序设计,更有利于创造丰富多变且方便出行的居住区空间序列,提高整个住区的景观环境和生活质量。居住区路型设计的方法和尺度直接影响行人在道路上欣赏景观的观赏角度和景观重点内容,因此,若想设计出良好的居住区景观环境,必须注重居住区道路交通的组织规划。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居住区的交通组织设计与整个居住区的景观环境息息相关
选择适合住区自身特点的道路组织方式是设计的重要内容。居住区的道路系统规划一般是在居住区交通组织规划下进行,在交通组织规划中,有“人车分流”和“人车合流”两种类型。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居住区的地形、住宅特征和居住区整体功能布局等因素,对道路交通进行合理规划,选择适当的交通组织方式。
“人车合流”是交通组织设计的常见方法,在机动车较少的地区,这种组织方法交通方便又能节省大量资金,经济合理。但是目前居民拥有机动车的数量大量增加,一些小区过去的合流道路已经不能满足住区内部的停车和交通需求,所以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住区未来的发展状况,确定道路的形式和宽度。当前采用人车合流的住区,一般将道路划分为主次道路,设计的时道路的断面上对步行道、车行道、绿化带等等进行宽度、高差、材料的变化,同时还会在道路上加入景观小品等景观设施来美化景观环境。这样既能满足居住区内交通流量和不同生活方式出行的要求。在居住区内道路的线形设计上,为了避免外来车辆在住区内穿行,主要采用互通式、环状尽端式或者二者相结合的方式布置。例如:北京富强西里采用了环状尽端式人车合流的布置方法,这样既满足了住区内组团的安全有宁静,也满足了人们对领域感的需要。上海普阳新村居住区采用的是三叉、半环和自由型相结合的互通式人车合流布局,这样布置节约建设成本,也符合我国自行车较多的特点。
“人车分流”是20世纪20年代由佩里首先提出的,也是目前大部分居住区设计时采用的交通组织原则。1933年美国新泽西州的雷德朋居住区规划时首次体现了这种原则,较好的解决了当时私人汽车迅速增长时代人与车的矛盾,形成了西方国家居住区内道路交通处理的典范。“雷德朋”式的“人车分流”力图保证整个住区里的居民各项生活活动与机动交通活动正常舒适的进行。在住区内汽车与行人分开,车型道路分级明确,道路大多设置在居住区和住宅组群的周围,并且用环状尽端式或者枝状深入到小区或组团内部,在道路的尽端设置停车场或者回车场地。设计时,步行路贯穿于整个小区内部,将住区内的广场、绿地、各种活动场地、公共建筑和住宅有机的联系起来。在单一的步行系统中,结合小区的各种场地形成封闭的休憩娱乐场所,为居民创造更加亲切宜人富有情趣的生活空间。
目前,许多居住区都是借鉴了这种设计手法,而且更好的将景观与道路结合。在道路节点、回车场地、停车场地、道路周边都设置各种景观绿化及设施。丰富的道路层次和类型,为景观环境的创造和观赏提供有力条件。例如:北京恩济里小区在车行系统之外设置了独立的步行系统。步行系统与小区的绿化有机的融合,为居民创造了欣赏了绿地景观的视线通廊。人车分流除了在平面上进行分流意外,也可以通过立体空间的处理方法得以实现,取得丰富的空间效果。居住区景观环境质量受到居住区道路交通组织设计的影响
居住区的道路不仅仅被看做是通往外界的通道,同时也是居住区景观不可分离的一部分。造园中说“路随景出,景随路生”,居住区的交通组织设计也应遵循这个道理。道路的曲折变化定会引起行人视线的角度变化,随之对景观的感受也会产生变化。道路的宽窄变化或者转折交汇处出现的景观则会对路过的行人形成强烈的视觉吸引,也我们通常作为区分道路的标记。所以,这些地方我们在设计的之后,都将会成为视觉识别的重点。
在进行居住区内的道路设计中,有时在适合位置适当缩小道路尺度可以让人们感觉到更加亲切的居住氛围。为了营造这种亲切的环境和氛围,我们可以用以下手段:
2.1 对临街的建筑高度及后退距离进行调节
住区内的临街住宅是道路空间景观的主要构成部分,它与道路的平面关系体现在总平面内,组要就是平行于垂直。建筑与道路之间的空间就是我们进行景观及绿化设计的重要位置。这一区域面积的大小,决定了区域的功能及使用性质。根据想得到的不同效果,满足建筑间距的情况下,适当调整位置可以丰富景观空间效果。
2.2 利用绿化对空间进行压缩
想要取得开阔视野可以减少乔木种植,如果想要营造亲切的氛围,则可以通过高大的植物或者垂直绿化对空间进行压缩。
2.3 对道路两侧的景观设施小品尺寸进行调节
道路两侧的景观小品可以和道路的宽度形成尺度对比,在满足人体工学的前提下,适当范围内调整景观小品的尺寸,可以得到不同的景观效果。
临街的住宅是道路空间景观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与道路的关系表现在建筑不居中,一般为平行布置或者垂直布置两种。临街住宅的高度也会影响道路的尺度,对道路的收放有影响。临街建筑高度的变化也会直接影响景观环境的效果,临街住宅与住区内部的住宅相比较,高度适当降低的话能够有助于形成居住区内部的整体感,通过高度变化能够产生空间的眼神,不至于将道路和住宅完全分离成两个部分。静态交通的组织对居住区景观环境的影响
所谓静态交通,是区别去居住区内的汽车行驶所构成的动态交通而言。静态交通主要是指居住区内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停放组织问题。静态交通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和出行的方便程度。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居住区内居民私家车的拥有量不断上升,而居住区内的停车也往往有很大的随意性。在居住区内的路面停车搅乱,停车难的现象屡见不鲜,当停车量过大时势必会影响整个居住区的环境质量。所以在静态停车方面,也设计适当的停车方式。如:集中式停车场、住宅底层停车库、地下车库、集中式停车库等等,要根据居住区的不同情况,设计相应的停车方式,满足住区居民的停车需求。
交通路是整个居住区景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4.1 居住区内外的交通交通联系要做到“通而不畅,顺而不穿”
设计中要避免往返,但是还要便于消防、垃圾车、送货、救护等车辆正常通行。通常情况下,居民都希望居住区内的道路布置可以顺利的进入城市道路,但是并不希望无关车辆进入到居住区内影响到住区内部的宁静生活。因此,在设计居住区的内部道路时,必须对进入小区的车辆加以控制,能够让机动车进入小区后速度降低。在大规模的居住区内,当公共交通需要引入时,一定要设计声音屏障减少噪声对居民生活造成的干扰。
4.2 结合当地环境设计住区道路
根据住区内的气候、地形、用地规模和周边环境以及居民出行方式来确定合理、经济、便捷的道路系统和道路断面形式。一般居民都希望出行越快越好,在路程上节省时间,能够通过最短的道路到达目的地。设计时,充分考虑人的行动路线就是最重要的设计依据。道路设计要方便职工上下班;学生上放学;居民日常生活购物;老年人的休闲娱乐等多方面因素。结合整个住区内的各种景观设施,合理安排道路交通组织。
4.3 道路的设计要利于各类用地之间的联系。
道路的设计要有利居住区内各种功能性用地的分离和有机联系,同时也要注重建筑物布置形式的多样化。居住区道路分为多个等级,居住区路、小区道路、组团道路、住宅间小路。为了防止城市交通穿越小区,小区路的设计不宜设计的横平竖直一路通到底。我们会采用内环式、风车式、尽端式、环通式和混合式等方法避免外来车辆穿越住区。这样布置的道路更加有利于居住区内景观空间变化多样,产生丰富的空间环境。居住区内的道路绿化设计也是影响整个居住区内环境的重要因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当前买房时人们明显更加重视居住区环境的绿化和景观设计。道路的绿化和景观是整个小区绿化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构成住区景观的“点、线、面”中以景观“线”的形式在住区内起到了连接、导向、围合、分割的作用。随着道路周边空间变化收方,道路的景观设计绿化布置会让人感觉到动感,同时绿化还能改善住区内的小气候,疏导气流,将新鲜的空气送入的居住区当中。在居民的出行过程中,这些景观绿化还能够为人车提供遮阳,在保护美化街景的同时,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 方便。
综上所述,居住区的道路交通组织设计,是居住区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居住区交通组织设计方法,对于居住区的景观营造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 林仲煜,胡纹,涂英时,赵文凯.住区交通的人性化思想与设计[J].城市规划,2006(06).[3] 孙钊.居住小区中复合立体交通体系的运用[J].新建筑,2006(02).[4] 李建军,陈清.居住区道路的规划设计――以广州市居住区为例[J].城市问题,2001(04).[5] 王冬梅.城市居住区果树景观的价值与应用研究[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6] 姜桂萍.城市居住区布局规划与设计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4).[7] 顾海燕.盐城市居住区停车研究[J].科技信息,2010(35).
第五篇:种姓制度对现在印度的影响
种姓制度对现在印度的影响
我学习世界文明史的作用就是通过了解不同文明的演进史,以便于在观察世界时事时,能站在文明的角度上,从宗教背景`艺术修养`等方面来解读时事。印度作为亚洲重要的大国,是中国现在和未来的重要的合作伙伴和对手,所以我们应该更多的了解印度,学习他们的文明。下面的内容就是我非常感兴趣的印度的种姓制度,重点在于分析种姓制度在现在印度社会中的作用
有关种姓制度的产生,有三种解释,其中一种就是我们熟悉的关于雅利安入侵的社会历史的解释。在公元前1500年前后,雅利安部落从印度西北部进入了印度次大陆,主要和达罗毗荼人以及澳大利亚类型的黑人冲突,占据了印度北方地区,并把其他的部族向南方或者向北方的山地、森林地带驱赶。雅利安自己的社会形成了三个群体,第一个是战士集团,称为Rajayana,后来名称改成了刹帝利,第二个是祭司集团,被称为婆罗门,这两个集团为争夺雅利安的政治权利进行了斗争,结果是我们熟悉的,婆罗门成为最后的胜利者。雅利安人的第三个集团是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者,他们就是吠舍,许多印度的土著居民也被纳入了雅利安社会体系,成为首陀罗,首陀罗的最初来源不仅包括被征服的土著居民,还包括雅利安人和当地土著生的混血后代。吠舍往往是农场主、商人、手工业主、地主,而首陀罗则是在农场工作的农民或者在手工作坊进行劳作。在雅利安征服后,为了维护雅利安人的地位,雅利安人逐渐建立了许多社会和宗教制度和规则,使得这种阶层的区分被永久固定下来。种姓制度由此产生。
种姓制度有四个基本特征。第一个特征是严格的等级制度,从高到低分别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第二个特征是种姓和职业挂钩,从事干净职业的人地位就高些,从事不洁职业的人地位就地低。第三个特征是世袭的原则,你父母的种姓决定了你的种姓,你的种姓决定了你子女的种姓,一个人生下来种姓就决定了,职业也决定了,一生无法改变。第四个特征种姓之间有隔离性,每个种姓都有自己的生活禁忌与风俗,彼此之间不能相通。
关于印度种姓制度的其他来源和特征,以及一些具体细节,不再具体解释,重点介绍印度种姓制度在现在印度社会的现状,以及对印度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
同古代相比,印度现代的种姓制度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自从1947年独立之后,印度采取了一系列否定种姓制度的法律、政治和行政手段。为了保证低种姓人的教育和求职权利,印度还实施了著名的“保留政策”。还给低种姓出身的学生一定的升学名额。这都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至少在今天,种姓隔离和种姓歧视是不合法了。
但是种姓制度在城市和乡村的影响却十分不同。在城市受市场经济和自由民主平等等观念的影响,印度大城市里对种姓的概念越来越淡薄了。但在乡村种姓制度的影响仍十分巨大,在印度农村走动,便会发现村落的居住方式基本是以种姓区分开来,种姓制度的许多特征在乡村仍有保留。
种姓制度作为印度特有的国情,它的影响牵扯到印度的政治经济文化,不考虑印度的种姓制度,就不会对印度有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下面就是印度的种姓制度对印度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在政治上,现在印度走的是西方议会民主制。一方面由于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三个种姓人数共占印度总人口10%,而首陀罗占45%,不可接触者约占18%。低级种姓的选民占多数,有利于选出维护他们自身利益的政党,从而有利于提高低级种姓的社会地位。一批代表中低种姓阶层利益的地方性政党孕育而生,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而日益壮大,从积极方面来看,政治的种姓化推动印度议会民主制,使印度由一党独大转向多党并存发展。从另一方面,各个种姓各自为首,互相对立,维护自身利益,不利于国家与民族的团结,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这也是印度在历
史上为什么易受外族侵略的原因。而且,印度许多的政党为了争取更多的选票不得不将一些重要的职位让给以些地方的种姓头目,以保证绝对的选票。一个印度政治家感慨地说:“随着时间的流逝,从争取自由运动中产生的具有远见和代表广大群众利益的领袖正让位于那些具有狭隘地方主义、种姓主义的政治上的新人。”[5](p.79)这无形中给政党冲突、地区冲突、种姓冲突,埋下深深伏笔。
在经济上,职业世袭这一局面却尚未被根本改变。因此,不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印度现代经济的发展都受到种姓制度的严重束缚和阻碍,把持社会高层的高级种姓不接纳低级种姓的人。而在一个现代社会里,职业间的改变不仅会促进经济的发展还往往会带动其他相关领域的发展。如教育业、服务业等。而种姓制度将人们的才能和职业分割,同时规定职业世袭制。这无形中阻碍了职业间的转换,从事低等工作的人无法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自身的社会和经济地位,而高级种姓的人则永久地把持社会中较好的职位。当今印度的现实是:一方面号称IT大国,另一方面是10亿多人口中有1/3仍然居住在缺电少水的闭塞的农村;拥有世界上3/5的软件工程师,同时也拥有世界1/4贫困人口;每年有200多万大学毕业生,同时全国妇女中有一半是文盲。”[11]究其根源就是受到种姓制度及其观念的影响。若不解决这种现象,印度的经济增长必定会受到长期的严重的制约
在文化上,印度的种姓观念是印度人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而种姓又将印度人划分为不同的种姓集团,而相同种姓在不同地区有不尽相同。因此,印度便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文化——多层次、多地区的各个民族文化体。A·L·巴沙姆主编的《印度文化史》中提到:“这些集团在地里、经济和政治意义上相互依附,而在社会关系、思维方式,甚至在语言上却从未彼此同化。”[12](p.182)这就意味着印度这么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里从古至今都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族认同和统一的文化。究其根源,就在于印度种姓文化自身所具有的分裂性。种姓与种姓间的对立、人与人之间的排斥等等。他们自成一派,遵守各自的规定,不会容纳其它种姓的文化,也决不接受其它种姓的思想。因此,印度人在种姓的影响下培养起来的是具有分离性、排斥性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不仅影响了印度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还进一步诱发了不同民族、种姓、宗教之间的矛盾。但是印度的种姓制度有利于保留印度的文化遗产,不易与被其他民族所同化,正如尼赫鲁所说“只要种姓制度仍然存在,印度就不能在世界文明国家中占据应有的地位。”
[14](p.202)但却不得不承认“在印度人们保持着种姓制度的条件下,印度终归是印度;但是从他们与这个制度脱离的那一天起,印度就不复存在了。”[15](p.315)
种姓制度对现在印度的影响非常的复杂,并不能单一的认为某些影响的绝对性。例如印度政府的“保留政策”,在提高印度低级种姓地位的同时,也阻碍了一部分高级种姓的人才获得同等的受教育与工作岗位的权利,造成新的不公,不能做到任人唯才,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印度的种姓制度有利于各种姓内部之间的团结,有利于他们内部的合作与交流,举个例子,印度人在硅谷就比中国人吃香,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在外工作的印度人大多数属于高级种姓。由于低级种姓的选民占大多数,而他们的大多数又缺乏对科学的基本常识,使得一些政策难以施行,不如节制生育的政策,还有一些政策的通过反而使高级种姓成为弱势群体。
在面对种姓制度这个问题上,印度面临着着一个两难抉择。种姓制度是印度的特征,但印度的种姓制度却又弊端重重,限制印度的现代化。如何在保留民族性的同时走向现代化,是一个摆在印度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十分棘手的问题。而且,从古至今,印度的种姓制度都具有很大的适应性,因此,我认为种姓制度
还将继续在印度社会中产生巨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会随着印度对外交流的频繁,以及经济的发展和西方文明的影响而逐渐淡化,但将是一个漫长的时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