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刘学兵小说阅读:《遍地月光》
刘学兵小说阅读:《遍地月光》
遍地月光
刘学兵
月儿望了一眼窗外。
他依然站在院子里。月光把他魁梧的身影授到地上,很厚实。他的声音也像他月光下的身形一样厚实。嫂子……你让我进门说。月儿没有答应他,你走吧。他没有走。
他千里迢迢赶到这里,已经三天了。他来自远方,就是客人,按理说月儿该热情地招呼,热情地款待他,至少该让他进门坐一坐。毕竟,他和根子是最好的战友。但是月儿不能让他进来,月儿不想别人说闲话。更不想让爹伤心。爹嘴上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月儿知道爹的心思。这些天爹很少说话。他只是一锅接一锅地抽烟,好像要把后半生的烟叶都放到这几天里抽究。良子呢,像是吃了火药。他看不惯这个站在院子里的男人。昨天晚上,两个人在月光下对峙了好一阵,那眼神,差点点燃了满院子的月光。良子是根子的弟弟。
每次想到根子,月儿的心里就常常涌起一股暖意。
根子从部队回来的时候,喜欢带着月儿和欢欢一起出门散步。根子指着东边山顶的月亮问欢欢。那是什么?欢欢说是月亮。根子摇头。不对。欢欢问是什么。根子说是妈妈呀。欢欢歪着头想了一会儿说,对呀,是妈妈。哦月亮是妈妈,哦妈妈是月亮。妈妈是欢欢的月亮,妈妈是爸爸的月亮。根子笑起来。月儿也笑了。一家人的笑容在月色里显得十分灿烂。有根子在身边,月儿就觉得心里踏实。月儿还觉得,自己的生命里不能没有根子。可是现在呢?根子走了。根子的离开,和他有很大的关系。
他和根子是消防兵。在一次扑救高楼的大火中,他和根子分到了一组。他们在楼道里发现了一个被浓烟熏倒的老人,他把自己的救生装备戴在了老人身上,可是自己瞬间便被浓烟熏得喘不过气来。根子解下自己的装备给他戴上,叫他赶快把老人送到安全的地方。他还没有来得及说一句话,根子就把他和老人一起推出了楼道。后来他返回原来的地方去找根子,却再也没有找到。那次高楼火灾一共牺牲了四名消防战士,根子是其中之一。
部队首长来看望月儿和欢欢的时候,他也来了。他把根子的遗物放在月儿的面前。月儿几乎不相信这是真的,她木然地站在那里,好一会儿,噙在眼里的泪水才滑落下来。欢欢还小,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拿一双大眼睛怯怯地看着几个陌生人。他哽咽着说,嫂子,我会照顾你,也会照顾欢欢。月儿摇着头。不,不,不需要。
一年以后,他从部队回到地方,再一次站在这个院子里。月儿果断地拒绝了。
第二天他又来了,一直到晚上,月儿再也没有让他进门。今天是第三天。他一大早就来了,不管月儿愿不愿意,自己就干起活儿来,把院子打扫得干干静静,他解开衣服,甩开膀子,用斧头把院子里的柴禾劈成一块一块,堆了一大堆。良子看着他,冲到屋檐下,把那些码着的,还没有劈的柴禾一个脑儿掀下来,嘴里说着,你劈,你劈,我叫你劈。他不说话,依旧劈着柴禾,仿佛良子的话对他是一种鼓励。然后,他把劈开的柴禾重新码到屋檐下。码得一丝不苟。码得整整齐齐。
月儿让他离开。月儿说,让别人看见了,不好。他不。月亮爬上东边山头的时候,他也没有离开。良子不知啥时候离开了。他还在院子里坐着,月光在他的周围洒下了一片银白。他的背影在银白的月光里显得异常的坚定。
月儿又想起了根子,泪光就在灯光下闪烁。欢欢已经开始懂事了,她听到了妈妈呼吸中的不寻常,欢欢伸出小手在月儿的脸上抚摸着,最后把手指落到了月儿的眼眶里。欢欢说,妈妈哭了。月儿说,没有啊。欢欢说,妈妈脸上有泪水。月儿说,那是露水。
晚饭过后,他还在那里。欢欢说,叔叔还在。月儿说,不管他。
欢欢说,叔叔还没有吃饭。爷爷对欢欢说,去,叫叔叔吃饭。月儿说,爹。
去!老人的话很果断。
她打开门,却发现他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离开了。月光洒下来,如雪花般在空中静静地飞舞。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描写“他”站在院子里恳求月儿的情景,用写意的笔调勾勒出了“他”的形象,也设置了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他”退伍后没回家却赶到战友根子家,月儿一家深受感动却拒“他”于门外,这看似不合情理的情节,恰恰是小说构思的精巧之处。
C.小说善于借助景物描写来刻画人物,写“他”在院子里独坐着,月光与背影交织,在烘托人物外在形象的同时也表现出其内心世界。
D.小说标题“遍地月光”具有象征意味,既烘托小说人物的美好心灵,表达作者的祝福,也蕴含“人间自有真情在”的深刻寓意。
5.小说在刻画月儿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5分)
6.小说是怎样叙述有关根子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4.B 5.①贤惠质朴。她爱丈夫、孩子,孝顺公公,对“他”的情义既感动又有所愧疚。
②善解人意。她理解公公和良子的感受,没让“他”进门。③坚强理智。她拒绝“他”的照顾,冷静处理“他”上门一事。6.①以妻子的视角叙述,感情真挚,形象真实,富有感染力。
②采用插叙,既丰富故事内容,又省去不必要的叙述交代,使行文简洁又富有变化。
③采用回忆性的叙述,突破时空限制,增强小说的艺术张力。
第二篇:梦—刘庆邦《遍地白花》读后感
梦——
读刘庆邦的《遍地白花》有感
在这个物与欲,名与利交织,现代化迅猛发展的社会中,乡村,成了一部分人内心深处的归属地,他们向往乡村人质朴醇厚民风中那不夹杂灯红酒绿的尔虞我诈。他们中的一部分或许是为了逃避这个勾心斗角亚历山大的社会,或许是为了找寻他们心中的那个梦,那个追寻已久,萦绕于心头的幻境。
《遍地白花》中的女画家就是那些寻梦人中的一个吧!她没有春天去,没有夏天去,更没有秋收之前去。她只是随着自己的心去漂泊,去流浪,去追寻,她不为画庄稼,不为画葫芦架,也不为画树上的果子。起初,没有人知道她为什么要来到这个村子里,他们只知道女画家的到来让他们原本枯燥无味,忙忙碌碌的生活变得有趣,有味,有色起来。乡下人们的眼中,石榴树、柴草跺、鸡窝、树身上的一块疤拉眼,墙上挂着的红辣椒串子,头顶上天空的一块云都是天天瞧,处处见,再寻常不过的东西了,但经女画家画了门楼子,老鬼柳子树……他们也学会了用心去发现美,去寻找生活的乐趣,使原本黑白照片似的生活一下子变得像洒满温润夕阳的田园诗画。“女画家是个勤快人,不睡懒觉,每天一早就开始作画。”女画家的勤快更让人觉得她的清新脱俗,高雅灵异。她为村里人作画,为村里人的物什作画,每一幅画都是她一笔一笔用心所作,经她那么一画,画中人画中物都像是有了魂一样。在临走前的一天晚上,女画家讲述了她一直以来梦中的荞麦地,她小时候最喜欢的那遍地的白花。一个小女孩,在白茫茫的荞麦花海中尽情地享受阳光的温暖,吸收月光的精华,那里没有批斗,没有诽谤,没有斥责……白天有蜜蜂、蝴蝶与她共舞,晚上有蛐蛐,萤火虫与她为伴。那里的她,那时的她无忧无虑,无牵无拌。女画家想回到那里,回到小孩子的时光。为了找寻这个梦她毅然决然的不挑季节来到这个乡村,因为,梦想的力量是任何东西也阻拦不住她的。
女画家心中有梦,同样,小扣子心中也有梦。只不过小扣子的梦非女画家的梦。小扣子像村里多数孩子一样热切盼望女画家到他们家作画,他天天跟着女画家转悠,女画家走到哪里,他走到哪里,女画家看什么,他看什么,甚至找不到女画家了他还飞奔着穿过河堤四处寻找女画家。于小扣子而言,女画家就是他的梦。她像是出尘的仙子一样降落在他的面前,刚开始或许他有些不知所措,慢慢的他也能淡定一些了,但女画家问他话时,他还是会羞涩。在他心里,他对女画家充满了景仰之情,也许那时的他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爱情吧!但也许知道,他对她的仰慕也是与爱情无关的,他只想远远地看着这位仙子,只是远远地看着就够了。女画家到野地里作画,只有他一个人时他不敢上前,不敢打扰这位仙子,他在远处王哲她,想象着以后的自己也像女画家一样出众,一样有才华,一样的灵气逼人,因为他知道,他深深的相信他是与众不同的。
当他听完女画家的叙述后,他央求母亲种了一块荞麦,他想走近女画家的梦,他想看到女画家在遍地白花的荞麦地中快乐的画面。当女画家快乐时,他会比她还高兴。他盼望着,梦想着女画家会在荞麦花开时再回来。
她的梦与他的梦萦绕于整篇文章中,而他又梦着他的梦。梦与梦的交织更让我们对乡村生活,对荞麦花开产生了无尽的想象。乡村,我们心灵的归属地。乡村,你、我的梦。
第三篇:夏津遍地刘刘驯(可爱) 关于地藏寺的散文三篇Microsoft Word Document
漫步地藏寺
一
历史的车轮并没有要停歇下来的意思,它似乎并不会感到疲惫而只顾自己不紧不慢的向前行进,没有谁能够知道它究竟从何方来要到何方去,更没有谁能够让它停留下来。文明不会都被载入史册,因而史册所承载的文明并非厚重而是浅薄的,有许多的文明还被称作神秘,神秘的总要去被探究和破解。其实这样也好,为了满足饱腹之后滋生出来的那些好奇,历史就出现了许多所谓探索考证的专家、学者、教授、先生,甚至大师。
如今的喧屑和繁华是城市的主流,主流的背后也有黑暗和丑陋。为了提高生活的幸福指数是需要奋斗和拼打的,眼泪和伤痛并非成功的完全付出,但成功的背后肯定是需要智慧和劳动的。远离城市往往意味着失败和逃离,“采篱南山下”的陶潜就是范例。然而在桃花源境里的渊明先生却因此成为了大文豪。历史就是如此的神秘莫测,眼看成败已经定局的却又乾坤倒转,项羽勇猛而败于混混刘邦,最后项羽在乌江自刎,刘邦成为汉高祖,这也是起初谁也不能预测的到的。历史也许总是公允的,历史是没有毛病可以挑剔的,历史的车轮是进而不退的。
一个周末,我漫步在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地藏寺的土地上,一种熟悉而又陌生的感觉突然涌到了我的心头。抬头看见的是高而远的天空,低头看见的是黄白的沙土,这是在黄河曾经流淌过的夏津县到处都可以看见的景象,这是我再熟悉不过的了。脚下所在的就是六十多年前曾经巍峨壮观,香火鼎盛的名刹地藏寺遗址,关于它的许多故事我都听过了,也为它写了文章,然而我对这座寺院的印象却仍然是陌生的。我不是笃信佛教的僧人或居士,但我认为惠能的名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却是佛学之中的至高哲理。佛教自东汉末年传入我国,迅速被融入中华文化,“修身积德”、“劝人行善”、“善恶报应”等思想在人们头脑里扎根的很是渊深,影响很是久远,所以地藏寺也是运时的产物。村后的沙土沟壑据说是黄河故道,因为风来沙起形成尘暴,所以人们就在上面栽植了不少的树木,直到现在形成了绿树的壁垒。二
明朝洪武年间,山东青州府益都县北关的刘贵夫妇被迁徙到夏津城南八里的地藏寺耕种,在寺庙之侧建房置地,繁衍生息,随后村子扩大就以地藏寺为村名了。之所以如此, 地藏寺既是指寺庙也是村落的名字。自刘贵之后,别方陆续迁徙而来的见多,最终形成姓氏“三刘四许五大郭”的多样化。只是刘贵的后人居多,现在在世的竟有七百人之多。根据村子各家家谱记载,最远的徙民来自山西洪洞大槐树。六百余年来,人们聚村而居,饮用甘甜的井水,耕作沙质的土壤,种植小麦、棉花、谷子、玉米、地瓜、西瓜等作物,形成了人口一千四百余的局面。历史似乎是无情的,它在行进之中也会掉落些物事在车辙里,那座规模宏大,布局严整的地藏寺就在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七年被拉倒,被拆除了。据说那些砖瓦木料被运往本县的一个权势人家只盖了几间房而已。数量巨多的物料何以只能建起几间房来,原来在这中间,那个权贵遇车祸死去了,堆积如山的建房东西也就分离四散,不知所终,这或许是佛教“因果报应”的主张竟然灵验了的结果。在我小的时候,在本村小学里见过两尊威武的石狮,有人说那就是地藏寺门前的原物。再以后,小学东迁,那石狮也就不见踪影了。
地藏寺的生活风俗和别处的村落差别不大,没有什么特色可以自诩。这里所具有的特色只是原来有寺,村后有黄河,却都已经被历史遗忘了。如果说特色,那只能说这里生产的鞭炮曾经是远近闻名的, 盛传于乡间的民谣里说“地藏寺的炮仗啪啪的响”,每年秋收冬藏之后,家家户户开始赶制鞭炮,形成了全家人齐上阵不知白天黑夜的情形,四面八方的客商也络绎不绝的涌来看货、订货、走货,作坊里人来人往,街道上车来车去,真是一派繁忙竞逐的景象。盛大的商业活动也促使村民富足起来,以至于菜贩说“进了地藏寺的菜要涨价”。至于地藏寺的鞭炮加工业形成的历史已无法可考,只是知道自西部引进而来,融合了本地人的智慧而精熟称誉四方,一直延续到了二十世纪末,由于历史变故的原因,鞭炮产业终于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总的说来,如若有寺,那影响方圆百里的庙会,自然可以让村民富足;如若有黄河,那水里的鱼,那沙中的金,也足可以让村民富裕了。历史就是历史,没有谁能被排斥在历史之外,谁挑剔历史的问题谁就会被历史所挑剔。历史总在前进,历史承载不了太多的沉重,它所承载的都是行进之中必须要的物事。
到现在,村子上马了几个企业,修上了水泥路,村民用上了自来水,坐在家里可以看电视用电脑,餐桌上菜肴丰盛,出行可以坐公交,有的可以开轿车,衣着得体时尚,……如此这些,都是历史的选择,历史的必然,说到底,都是老百姓自己的选择,都是老百姓勤劳劳作的结果。
漫步在地藏寺,我想到的太多,太多的思绪都是自然赐予的感觉。记得有人说过一句话,“顶天立地靠自己”,不错的,除了加紧去努力,去拼搏,去奋斗,我还能去选择什么呢!
古刹遗事
题记:历史的长河一刻也不停息的流淌着,岁月的车轮碾坏了无数的历史遗迹而又推动了历史的前进,创造了许多的新事物。适逢中华盛世,国泰民安,我们有幸能在安定幸福的年代里生活、学习、工作。我们在书页中寻觅,在生活中探究旧有的遗痕,也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深爱着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们才能以更高的激情投入到国家建设的洪流中去。
曾经享誉几百年的地藏寺在1947年被拆除了。昔日的寺院早已被民居所取代,再也无法看到它壮观的影像了,给我们这些年轻人留下了不少遗憾。
我的家乡就在夏津县南城镇地藏寺村,查阅家谱和县志知道村是以寺而得名的。我小的时候就不时的听村里年长的人讲述关于地藏寺的故事,离奇的传说和生动的描述让我久久的沉浸在对寺院的回味中,大概也就促使我产生了为地藏寺写一篇文章的念头。
关于地藏寺的始建年代,县志上记载为唐代(此说缺少佐证),又说明朝万历年间任左都御史的郭四维主持重建,清朝顺治、康熙年间继修。地藏寺村《青州刘氏族谱》上记载说,明朝初年皇室内乱,燕王朱棣为争夺皇位,统兵扫北,鲁西北地区兵临涂炭,人去屋空,地荒人少,刘氏的一支奉命从山东青州府迁徙而来夏津此地耕种,建村在大寺以东,当时村即以寺得名。由此分析,地藏寺当时应存,它存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以前。
我根据家谱和县志的记载以及长者的叙述,将有关地藏寺的资料整理出来,就让我们来领略地藏寺旧日的真容吧!
地藏寺在被拆除以前,规模宏大,布局严谨,鸟瞰呈长方形,东西短,南北长,占地约20亩。大寺座北朝南,寺内共有四座大殿,从南向北依次排列。该寺以其建筑规模完整,神像众多而著称。
地藏寺筑有高大的山门,中为正门,左右分别建有脚门。正门左右有一对石狮。正门平时不开,平时只能走脚门。正门只在庙会交易、达官显贵前来进香还愿之时方可开启,以显示身份等级和仪式隆重。在脚门左右的围墙之上镶嵌石板,上刻经文法相。山门上方悬有一块竖匾,白匾黑字,上书“地藏寺”三个大字。山门之顶呈传统的飞檐叠嶂结构,脊顶上书“红檩落地,黄河回家”八个大字。据说大寺之后的河沟就是黄河故道,此处大概寓意寺院毁灭之时黄河将会重新改道而来。
山门之前为东西贯通的大道,东通村里,西到夏津名镇宋楼。道南大片的土地为寺地。山门以东,立有一座石碑,上刻《重修地藏寺碑记》,据县志记载碑文为清朝夏津县赵官屯村举人出身的潘克溥于道光九年所撰(县志收有碑文),其文曰,“古刹十步一殿,五步一阁。适逢庙会,为一方胜地”。山门以西,植有槐树四棵,皆根深叶茂,足有三人合围之粗,树冠宛若巨型伞盖,夏天绿阴蔽日,树下多的是休息纳凉的人。
值得提一提的是山门左右的那一对石狮,东边的一只无腿,西边的一只无头,这就为寺院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据传,建寺之时,将镇寺的佛祖舍利子藏在石狮里,企求保佑大寺香火鼎盛,万年永续。后来寺院藏有宝贝的秘密被传了出去,引来了达官显贵、江湖匪贼的光顾,给地藏寺带来了无数次的劫难。但无人知道宝贝就藏在石狮里面,这些贪婪的人把整个地藏寺折腾了遍也没有得逞,只好悻悻而归。直到民国时候,江南的一个“明眼”商人也慕名来到地藏寺,看破了宝贝就藏在石狮里面,他趁着月黑天高将石狮砸破盗走了宝贝,留下了残破的石狮,从此地藏寺香火不盛,终于在解放前拆除。当然这只是个美丽的传说而已,并不可信。
推开山门的正门,沿着贯通四座大殿的石板铺就的甬路向里走。只见甬路东西各建有一座楼台,东面的为钟楼,内挂铁钟,钟重达4620斤;西面的为鼓楼,内置大鼓,鼓面直径达四米。大寺暮鼓晨钟,钟鸣如洪,鼓震如雷,声传达方圆数十里,余音不绝。
第一座大殿为天王殿,殿内两厢分列四大天王,各路神仙,神像造型各异,栩栩如生。大殿前原存戏楼一座,雕梁画栋,金碧辉煌,至民国之时虽失色但逢庙会仍为演绎繁华的场所。
通过天王殿再向里走,眼前便是第二座大殿,大殿的廊柱之上悬挂一幅对联,为:“敷衍大法禅心普照千江月,宣扬正果真性清渡万里天”,这是整个寺院唯一的一幅对联。大殿内供地藏王菩萨,彩塑金身,法相端庄,这是地藏寺所供奉的最高主宰,也是寺院以“地藏寺”为名的由来。大殿左右的墙壁之上绘有色彩斑斓的壁画,大多描述的是恶人死后遭到报应,在阴间受尽磨难的图景。这里是寺院接受香火最多的地方,也是宣扬佛教思想的主要场所,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劳动人民追求生活安定,企求美满幸福的思想。
紧接大殿之后,靠东面,座东朝西的三间小庙,供奉着关武大帝的神像。稍向西建有赑屃驮石碑和供奉韦驮菩萨的小石龛。紧接大殿之后,靠西面,座西朝东的也是三间小庙,是供奉弥勒佛祖的道场。
沿甬路再向里走,便见第三座大殿,内供佛祖金身,佛祖头上蹲有一只金翅大鹏鸟。大殿两厢分列十八罗汉,姿态各异,造型细腻,呼之欲醒。大殿后东西各建有偏房三间,为僧侣居所。
穿过第三座大殿沿甬路再向里走,只见一座高四寻的二层大阁映入眼帘,巍峨壮观。潘克溥赞曰,“广三丈,昭宏整也。轮五步,示深邃也。复庙重檐,直临无地,翚飞鸟革,若别有天,莫不称焉”。上楼供奉玉皇大帝,下楼供孔子兼为和尚诵经、教育子弟之所。
寺内植槐树也为四棵,种植错落,长势都不如山门前的好,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地藏寺盛时居住僧人达五十余人,主要依靠耕种寺地,香火收入和做道场维持生计。
地藏寺以供奉地藏王菩萨为主宰,为何又供奉其他的神仙哪?据传,原来是地藏王菩萨化作凡人来人间游历,发现这里一马平川,土质肥沃,又有黄河蜿蜒经过,水源充足,料想这是一块风水宝地,就想在这里长久的受到人间的供奉,不想其他神仙也发现了这是块宝地,纷纷挣抢着要在这里接受供奉,就这样在以后人们就按照神仙的意愿在此地修建了以供奉地藏王菩萨为主宰的兼顾其他神仙的寺院。由此以来,地藏寺就成为供奉众多神像,香火旺盛的佛道儒三家圣地了。每年农历二月、十月为庙会,届时山门大开,商贾云集,各色商品琳琅满目,人头攒动,更兼进香还愿之人,好不热闹。庙会上可以看见从蒙古输送来的马匹,从山西滚来的石磨、石碾,从江南水运来的杉木等等,应有尽有,每次庙会交易持续月余,规模宏大,影响很远。
如今,地藏寺已经不存在了,地藏王菩萨走了,众位神仙走了,黄河也没有改道归来,但是勤劳朴实的劳动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不再相信神仙的保佑,他们继承先人的聪明才智,沿着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而拼搏进取,一个现代化的新农村正在悄然成长,相信我们伟大的祖国一定能够变的更加美丽富强!
地藏寺二三事
夏津地藏寺,始建于唐代,明万历郭四维扩建,嘉庆、道光继修,历经明清二朝,拆除于民国。这座古刹在夏津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民间津津乐道的话题。我参考多种文献资料和民间传闻,撷取几个片段组成本文,和读者分享。一 神力王巧解场院事
地藏寺和三合屯是毗邻,按照传统约定,每逢麦收时节会共用地藏寺门前的一个场院压麦晒粮。这一年又是恰逢麦收,但天公并不作美,时而乌云密布时而艳阳高照,两村村民都争先恐后的抢场院,终于争执起来,僵持不下。这时有一位长着大胡子的地藏寺村民,闲踱到这里,问明了事情的原委,哈哈大笑起来,对众人说:“我看这事好解决,大家伙在佛祖面前弄得脸红脖子粗的传出去也让外人取笑。我出一个主意,公平合理的解决这件事,大家伙看怎么样?”两村村民本也不愿闹僵,见有人出面,立即顺坡下驴,虽然弄不大清大胡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也只好含糊着答应了。大胡子直领着众人来到寺院弥勒佛祖殿前,寻了一根长约两丈的竹竿,右手握住一端,对三合屯的村民说:“你们能上的就上,尽力握住这根竹竿,如我不能将你们晃脱手,就让你村先用场院;如我能将你们晃脱手,就让我村先用场院。”刹那间,三合屯的村民中涌上来十几个年轻力壮的棒小伙子,拉开弓字步,两手紧握竹竿,个个精神抖擞,取胜在望的样子。现场的空气顿时变得窒息起来,地藏寺的村民人人都把心提到嗓子眼,手心冒汗,有想说他太冒失的,但又只好硬咽下肚去,眼睁睁的注视着大胡子,似乎把全部的赌注都压在了大胡子身上。大胡子看起来很是轻松,只见他手轻轻一摆,众人就顺势左倒右歪,纷纷竹竿脱手,大半坐了屁股墩。没等的众人回过神来,大胡子又喊了一声“着”,只见竹竿已经直挺挺的插在离大胡子三丈开外的地上,入地足有半米之深。半晌,众人才从梦里惊醒,大声叫着“神力王,好神力”,而现场只留下竹竿静静的立在那里,大胡子早已不见了踪影。地藏寺的村民虽然获胜,却也没有先占场院,结果是两村村民各占一半,顺利的完成了颗粒归仓。至今体会起来,大胡子叫众人在弥勒佛祖面前解决争端,似乎是真实演绎了一出弥勒佛祖“开口就笑,笑天下可笑之人”的喜剧。后来,地藏寺的村民说从未见过大胡子玩枪弄棒,只见他整天走街串巷的买豆腐为生,真是真人不露相啊,再后来,连大胡子姓甚名谁,似乎都忘记了,但“神力王巧解场院事”却流传了下来,成为有关地藏寺的一段佳话。
二 郭四维扩建地藏寺
郭四维是毗邻栾庄人,明嘉靖举人,隆庆进士,官至都察院副都御使,是名噪一时的朝廷重臣。据说他少时就曾在地藏寺藏经阁读书,机智聪敏,才气超人,待到衣锦还乡时,感念寺庙旧情,就出巨资,在地藏寺村北建窑制砖,用于扩建地藏寺。砖窑和寺庙相距十里,连通的土路坑洼不整,四处沟壑,不便于车辆通行,郭四维急中生智,借用前人计策,发动民工千人,列队传砖,这样,既缩短了工期又保证了砖料的质量。
扩建完工后,郭四维亲笔写下“红檩落地,黄河回家”八字,镶嵌在山门之上。众人不解其意,郭四维答复说:“我扩建地藏寺的意图是扩大乡间子弟的读书场所,从而使得古刹万年存续,如果大殿的檩梁落地,寺庙倾颓,那么黄河也会重新改道经过这里,来冲刷人们的罪孽”。可见郭四维非常重视教育,并不吝啬钱财。至今,夏津民间仍流传着“郭都堂,重学桑,美名扬”的谚语。
三 潘克溥撰«重修地藏寺碑记»
潘克溥是毗邻赵官屯人,曾任江南武昌知县,他于清道光九年撰«重修地藏寺碑记»,碑成立于地藏寺山门之前,全文收入在«夏津县志»中。
这篇碑记,文采优美,叙事明晰,行文简练,侧重表达了潘克溥“因寺而立会,因会以集商,得利用于民”的思想,同时也正确的指出了寺庙最终要惠及民众,民众才会修筑寺庙的道理。此文是研究地藏寺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献资料。
半个世纪过去了,地藏寺最终烟飞灰灭在历史的长河里,甚至连遗迹也看不到了,但给人们遗留下来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告知大家要和谐相处,重视教育,发展经济,强家富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