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古代走向海洋的历史与挫折
早在秦汉时代中国人就已经向海洋进军,考古证实汉初南越囯就曾经和欧洲、西亚的国家进行海上贸易 海上丝绸之路
一、汉代
1)开辟时间:汉武帝以后开辟了与南海诸国及印度半岛等地的水上交通线,从事经常性贸易往来。
2)路线:从广东出发,向西沿着海岸线、印支半岛南下,绕过今马来半岛,出马六甲海峡,到孟加拉湾沿岸诸国,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
3)意义: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文明的联系。开通后官方的经济交流与民间的海上贸易更加活跃,扩大了秦汉文化对外的影响
中国的海洋贸易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早在东汉时期,中国就开辟了经云南西部到缅甸出海和从广东经南海到印度、斯里兰卡的两条海上航道。但由于中印双方贸易的需求不大,且当时中国南方经济尚未发展起来,该航线的贸易作用并不大
二、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 唐宋时代海上丝绸之路更是繁荣
唐代,随着阿拉伯人开辟了从西亚到中国南方的航线后,东方与西方的海上贸易蓬勃兴起。从此之后中国与西方的贸易,从陆上向海上转移,陆上丝绸之路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公元10世纪,阿拉伯商人苏莱曼(Suleiman)与航海家伊本?瓦哈比(ibn Wahab)的商船由巴士拉(Basra)与希拉(Siraf)经海路驶进中国的广州港。通过该条航线,大量阿拉伯商人到东南亚和中国经商,该航线上海运的逐渐兴起,并替代了陆上的丝绸之路,成为了东西方贸易的新通道。这条航线也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到了宋代, 陶瓷成为另一个主要的贸易商品, 陶瓷的贸易量甚至超过了丝绸。所以, 这条航线又被称为海上丝瓷之路。唐朝曾在广州设官职市舶使,主理海外贸易,接待来到中国经商的波斯人和大食人(阿拉伯人)。到了南北朝,中国经济中心南移, 南方经济兴起带动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唐代对外贸易兴盛。唐都长安是亚洲经济文化中心。对外贸易经陆路和海路与亚洲、欧洲各国往来。唐政府在广州设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这一时期贸易的重点是亚洲,交往对象主要是朝鲜、日本、天竺、波斯、大食等 ①从登州(山东蓬莱)、扬州出发,可到达今天的韩国、日本。②从广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可到达波斯湾。
4、隋唐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和影响(1)原因: ①隋唐时期,中国的经济文化处于使节先进地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②隋唐时期,中国对外交通发达。
③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鼓励外国人来华贸易、读书和做官。
(2)影响:增进了中外了解、联系和有益,促进了中外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5、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的特点
(1)交往范围广泛,具有连续性。交往的国家包括东亚、南亚、东南亚、中亚、西亚、欧洲、非洲等国,且交往并不因为中国发生内乱而中断,有明显的连续性。(2)交往的领域全面: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方面面。(3)交往的渠道众多:包括官方公派及民间的留学、国家及民间的贸易、宗教的传播等等。
(4)交往内容明显不同:中国传出去的主要是制度、文化、生产技术等,推定了各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一些近邻国家来说我们已经成为培养人才的中心和经济交流的中心。外国传入的主要是土特产品、物种、艺术等等,丰富了唐朝的社会生活。
三)、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往
1、两宋、元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设有市舶司,负责对外事务和贸易。辽、金与朝鲜半岛、日本、波斯、大食等有贸易往来。泉州成为世界性大港口。到宋朝时,中国的海外贸易已经十分繁荣。为加强对日益扩大的海上贸易的管理,宋朝不仅把前朝主管官吏市舶使扩大为主管机构市舶司,而且还把市舶司的设置从广州一地,扩大到杭州、明州、泉州和密州等港口,并在秀州、温州和江阴等地设市舶务。繁荣的海外贸易也给宋朝带来了巨大的财政收入,据记载,南宋初年收入最多的泉州市舶司每年可得200万贯左右,约占南宋每年财政总收入的5%。由此可见当时海外贸易的繁荣程度。
在这段时期,中国海外贸易出口的主要商品有:丝绸,陶瓷,纸张,和其它手工业产品。而中国进口的商品主要是香料等奢侈品。
258元,曾是“海上丝绸之路”劲旅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灭完,从此阿拉伯人在这条航线上退却,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海外贸易。当同时,阿拉伯人的退却也为中国人在海外贸易中发挥更大作用创建了条件。因此在元初,中国的海外贸易仍然保持相当繁荣的局面。14世纪,西亚的奥斯曼帝国兴起,由于奥斯曼帝国的扩张,战事不断,打断了东西方之间的贸易,使得东西方的交通不时受阻。并且奥斯曼帝国实行向过境商人征高额税收的政策。受此影响, 全球的海洋贸易走向衰落。元末开始,倭寇扰边,在中国沿海大肆打劫。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海外贸易。
中国的四大发明,向外传播。棉纺织技术传到朝鲜半岛。(5)明朝时期:海上贸易发达。
元代以及明朝嘉靖之前,海上贸易也是非常非常繁荣的,明朝永乐、宣德年间著名的郑和下西洋就是证据。郑和下西洋,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促进了明朝海上贸易的发展。后来随著明朝嘉靖皇帝下达锁国令以及明末倭寇入侵沿海地区是的海上贸易凋敝,清朝更是变本加厉,古代对外贸易开始进入萧条时期。最终使得中国人承受了长达100年的屈辱。
明朝后期至清朝前期,由于我国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也由于倭寇、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中国的对外政策开始转变,实行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这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我国日益落后于西方。元末到明代中期的海外贸易
也有些人认为这段时期的中国对外贸易的衰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明太祖的禁海政策。这个观点是不大正确的。因为分析明朝初期和中期的海禁政策,可以发现,这个海禁政策仅在洪武年间和嘉靖年间(嘉靖二年五月明朝实行海禁)的实行过,而大部分时间,中国的海禁是十分松弛的。元末明初,整个世界的海外贸易已处于低潮。这时中国海外贸易衰落正是受整个世界环境的影响。另外值的一提的是,中国的海禁政策出现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并非明太祖首创。
在这段时期,由于皇宫和中国官僚阶层对东南亚的香料等奢侈品的需求,一种由官方主导的与海外各国的朝贡贸易逐渐兴起。朝贡贸易就是通过两国官方使节的往返,以礼物赠答进行交换的贸易方式。明初的郑和下西洋更是把中国与海外国家的这种朝贡贸易,推向了高潮。朝贡贸易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民间海外贸易衰落带来的损失。明清时期,一方面,由于国内商品货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促进了中国同东西洋贸易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明代有日本海盗经常骚扰沿海居民,清初有东南沿海郑成功反清势力的存在,因而在对外贸易问题上是闭关自守还是开放海禁,是由官府垄断还是允许民间经营,就日益成为人们注目的问题。在封建时代商品货币经济比较发达的王朝,也有一些思想家主张开放对外贸易,但多强调由官府控制,直到封建社会的后期,才有人主张开放海禁,允许民间进行海上贸易。中国古代的海洋文明发展也曾有过几个阶段性的高潮。第一个高潮是大约从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1044年的殷商时期,那是中国文明第一次触碰到海洋和拥抱海洋。从商人这样的名称可以看出,商是一个非常善于从事贸易的民族,传说夏代的时候,商族的首领王亥就是一位非常有名的生意人。与此同时,商还是一个手工业相当发达的民族,这可以从当时的纺织品和高超的金属冶炼技术得到证明。还有人推测商代文明与山东半岛沿海一带的古代文化有一定渊源关系,而山东半岛的古人类中有很大的来自原始南岛语族(包括今天生活在台湾原住民和太平洋诸岛上的土著民族)的成分。商王妃妇好墓中出土了大量的海贝壳,其中有的来自印度洋(当然不排除是从陆路而来)。不过在今天出土的甲骨文中出现了“帆”字,证明商人已经掌握了风帆技术。还有的历史学者曾推测周灭商之后,亡国的殷人逃亡海外,甚至有的推测说到达了墨西哥(王国维、郭沫若等学者都相信此说)。
中国海洋文明的第二个高峰,是在三国的东吴时期。由于在陆上与魏蜀两国的对峙,吴国制定了“舟辑为舆马,巨海化夷庚”的向海洋发展的国家战略,力图经略海洋,发挥东吴的海洋优势,最终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东吴孙权(上图)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拥有较明确的海洋战略的英主。他曾派舰队七次远征辽东,深入高句丽,赢得当地势力的归附。还派出卫温、诸葛直率上万人的舰队远征东南沿海,这次伟大的航行在历史上首次将台湾、海南岛纳入版图。东吴的航海家外交家朱应还远赴东南亚各国,所到各国皆“谴使奉贡”。东吴的开疆拓土还包括了今天越南的一部分,孙权还接见过来自罗马(大秦)的商人秦论,询问对方的风土人情,并派人送其归国。
中国海洋文明的第三个高峰,是在宋元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的造船技术有许多领先于世界,其中船舵、水密隔舱和龙骨装置这三大发明对世界造船技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舵的国家,欧洲人直到十二、十三世纪才开始使用舵,舵的出现为十五世纪大航海时代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其意义不下于航海罗盘的发明。宋代的平衡舵技术,直至今天仍是船舶设计中降低转舵力矩的最有效的措施,欧洲人直到十八世纪末才开始使用这一技术。中国人发明的水密隔舱在宋元时期已相当成熟,1795年英国人本瑟姆将这一技术引进欧洲,用于为皇家海军设计的六艘新型军舰。龙骨结构是中国古代造船业的又一项重大发明,宋代的尖底海船甲板平整,船舷下削如刃,横断面为V形,尖底船下设置贯通首尾的龙骨,支撑船身,使船只更坚固,同时吃水更深,抗御风浪能力强大。欧洲在十九世纪初才开始采用这种龙骨结构,比中国晚了数百年。
人们所熟知的明初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是沟通东西方的人类大航海的先驱。郑和的庞大船队,无论数量、船只的吨位都几十倍于七十多年后的哥伦布船队。还有不少人推测,欧洲人的航海大发现,有可能参考了包括郑和在内的其他先驱者的航海资料。可惜的是,这一足以与达伽玛、哥伦布等人媲美的壮举,未能开启属于中国的大航海时代,却成为中国古代海洋文明最后的辉煌尾声。
第二篇: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历史
《第一单元 儒家思想与古代中国》知识梳理
儒学演变:
一、孔孟之道(C)
(一)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1、儒家思想产生的背景:春秋时期,社会处在变革、转型阶段,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针对礼崩乐坏、动荡纷争的现状,提出了一系列治国救世的主张。
2、孔子的主张:
①“礼”,重建周礼的权威,遵循宗法制度的原则,以“礼”的规范约束人们的一切言行,使社会成员安分守己,恪守传统的等级秩序。
②“仁”,孔子以“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应从最亲近的血缘关系入手,然后由近及远,推而广之,实现社会秩序的安定与人际关系的和谐。
③“义”,孔子以“义”作为判断所有事物的价值标准,人们的言行举止符合“礼”的规范和“仁”的精神,就是“义”。正人君子应重义轻利。
3、评价:
①保守的一面:面对春秋以来的社会大变革希望通过恢复过去西周的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来实现治国救世,且强调等级制度。②积极的一面:孔子的学说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孔子在历史上被称为“圣人”。
重视伦理道德和个人修养,实现社会的安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对当今建立和谐社会有借鉴意义。
(二)孟子继承发展儒家学说
1、背景:战国时期,连年战乱、民不聊生。
2、孟子的主张:
①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这是儒家道德准则仁、义、礼、智的基础与开端。②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③将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希望统治者以民为本,推行仁政,结束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的局面。
由孔子创立,孟子继承发展的儒家学说,后人习称“孔孟之道”。
3、评价:“仁政”的主张是当时抑制统治者暴政的有力武器,民本思想也考虑到下层民众的需要,被广泛认同。但孟子的“民本”观念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思想。(三)荀子的思想
①从“性恶论”出发;②更注重外在的社会规范和刑罚制度对人的制约作用,③政治上主张礼法兼治、王霸并用。
二、儒学的经学化(B)
1、背景:汉武帝继位后,锐意进取,经营开拓,需要积极有为的思想学说为其治国安邦提供理论依据,这成为儒家地位迅速上升的契机。
2、形成:汉儒大家董仲舒,以“天人感应”为基础,兼采阴阳五行学说,形成新的儒学体系。儒学在各家学说中获得“独尊”地位,解释和阐发儒家经典成为专门的学问,称为“经学”。
3、内容:政治上倡导“君权神授”;伦理上强调“三纲五常”;顺应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大一统”的主张,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评价:董仲舒将儒家的政治思想和伦理学说神圣化,其学说对巩固国家的统一有积极作用,“天人感应”的主张也有利于限制君权。但儒学的独尊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专制,不利于其他学术的发展。
三、程朱理学(B)
1、背景:
①唐代中期以来,儒学的研习、传播面临新的严峻挑战:儒、道、佛三教并行对儒学的正统地位构成威胁,经学体系既不符合时代的认识水平,也不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儒家极力维护的社会等级秩序以及伦理纲常遭到巨大冲击。②自宋初开始,众多儒家学者致力于儒家经典的重新诠释。融合佛、道思想,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创成一个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2、内容:
①北宋中期的程颐、程颢兄弟合称“二程”,他们明确提出哲学意义上的“天理”观念,认为天理是超越万物、永恒存在的宇宙本原,先有理而后有物。“二程”还将天理与礼治秩序和伦理纲常直接联系。
②南宋的朱熹为理学的集大成者。核心是天理论,他认为天理既是宇宙的本原,人世间的伦理纲常就是其具体体现。提出“明天理、灭人欲”。
③“二程”和朱熹都高度强调人们对天理的自觉意识,力图将外在的社会规范转化为内在的主动追求。为此,他们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途径和“正心诚意”的修身公式,要求人们通过一步步的体验、领悟,逐渐达到道德与天理一体的最高境界。
3、影响:
“二程”、朱熹的学说世人习称“程朱理学”,后经历代统治者的推崇成为居于正统地位的官方哲学和维护君主专制的思想工具,严重束缚个体独立、自由;但对于塑造中华民族独特民族性格——重气节、重道德、富有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有积极意义。附
1、为什么儒家思想历经两千多年而不衰落? 第一:儒家自身:不断适应政治与社会变化;
第二:政治因素:君主专制统治者的推崇;独尊儒术的结果;
第三:教育因素:由上而下的各级学校都以儒家经典为教科书,是儒家人才不断涌现,学术得以不断传承;
第四,经济因素: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王朝社会与同样强调稳定的儒家思想相互配合。附
2、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与演变(1)春秋:孔子,仁、礼,创立阶段
(2)战国:孟子,仁政;荀子,礼法并用,初步发展阶段(3)秦朝:秦始皇,崇法排儒,遭到打击(4)汉初:黄老之学,逐渐复苏
(5)西汉:汉武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为正统、黄金时期(6)两宋:朱熹,天理论,新发展时期(7)维新时期:利用
(8)新文化运动时期:否定
附
3、儒学地位演变的原因:是否顺应了时代发展;及统治者加强君主专制,巩固统治的需要。
以儒家思想为代表中国古代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中国文化--指广义的文化,也就是文明,对世界影响颇大。1.思想方面。
(1)儒家思想辐射东亚:儒家思想约于公元前3世纪传入越南(秦始皇戍五岭、赵佗建立南越国),约于1世纪前后传入朝鲜,6世纪初,又经朝鲜传入日本。①儒学逐渐成为三地居主导地位的官方哲学:
A、三国都设立以儒学为主要教学内容的中央官学和地方学校。B、私学—私人办学也普遍教授儒学。
C、尊孔—三个国家都建有崇奉孔子的文庙,定期举行祭孔大典。
②越、朝、日三国在仿效中国体制进行制度建设和社会改革时,儒家文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科举制—越南和朝鲜都仿照中国,以科举制选拔官员,考试科目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日本学生在中央或地方官学中完成学业,经考试合格,可授予官职。
③儒家思想深深渗入三地人们的社会观念、伦理规范和日常生活之中。时至今日,上述三国仍保留不少与中国相似的社会礼仪与风俗习惯。
(2)儒学远播西方:耶稣会士来华(16世纪中后期)后,更对儒家经典进行系统的翻译与西传 ①过程 A、16世纪:a、最早进入中国内地的罗明坚曾向欧洲寄回《大学》、《孟子》的部分译文。
b、长期居留中国的利玛窦贡献尤为卓著,他悉心钻研儒学,不仅将“四书”译成拉丁文寄回西方,还在《利玛窦中国札记》中以很大篇幅对儒学及其社会影响做了全面而详细的介绍。
B、17世纪:a、明朝天启年间,金尼阁对“五经”作了部分翻译,刊印于杭州。b、清朝康熙年间,寓居中国20多年的柏应理回欧,他在法国巴黎以拉丁文编著出版《中国哲学家孔子》一书。内容包括作者对儒学的详细介绍、孔子传和孔子画像、“四书”译文等,并附有中国王朝纪年表。
C、18世纪:已有相当数量的儒学著作译本及相关介绍经传教士之手流往西方。
②影响:儒家思想传入后,在欧洲引起极大反响,欧洲掀起儒家文化热。18世纪的许多启蒙思想家深受启发,大加赞赏,孔子与儒学由此成为启蒙运动中的一面思想旗帜。(法国的一些启蒙思想家如伏尔泰、狄德罗等皆对儒学大加赞扬,把孔子哲学作为理性的组成部分)2.科技方面。中国的四大发明推动了世界的进步。近代化的开端,新航路的开辟,离不开指南针;思想解放、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离不开造纸术和印刷术;而火药又成为砸碎封建城堡的利器,(印刷术的出现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便利了文化的传播;火药和火器的采用摧毁了封建城堡,帮助了资产阶级去战胜封建贵族;指南针传到欧洲航海家的手里,使他们有可能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为资产阶级奠定了世界贸易和工场手工业发展的基础)
3.文化方面(狭义的)
(1)唐朝至19世纪上半叶,东亚诸国形成以中国本土为地理中心,以中国文化为轴心,其中以汉字、儒学、律令、天文、历算、医学、中国化的佛教等主要介质辐射于整个东亚地区,从而形成的文化圈,称为东亚文化圈,也称汉字文化圈、儒家文化圈。(2)中国的城市发展对世界也有很大影响,宋代以前,世界许多国家学习中国的城市建造。(3)在艺术门类内,中国的书法、国画、诗歌独树一帜。
(4)中国文官制度特别是科举制度对西方文官系统的形成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推动作用。(5)《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四大古典名著以及《聊斋志异》、《金瓶梅》等被译成多国文字,深深地影响着世界文坛。德国文豪歌德在比较中西文学后曾感慨地说:“当中国人已拥有小说的时候,我们的祖先还正在树林里生活呢!”举世闻名的中华武术,是我国民间流行最广泛的体育项目。千百年来,中华武术对世界武坛尤其是亚洲武坛有过重大影响。
4.交通方面: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连接了亚欧,促进了各地的交流。四大发明除火药是蒙古军队带去的其它都是经丝绸之路传过去的。
5.经济方面:中国还是最早养蚕的国家,丝绸也是中国的重要发明。中国烧造的瓷器也是中国独特的创造,中国人china,就与陶瓷有关。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中国茶业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饮茶的习惯最早起源于中国,如今茶的足迹遍布了整个世界。英国的李约瑟曾说:“茶是中国继火药、造纸、印刷、指南针四大发明之后,对人类的第五个贡献”。
练习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
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物形象。在漫长的历史中,似乎还没有一个人能像孔子那样不停地受到崇拜、敬仰、追捧,也不停地受到菲薄、扭曲、利用乃至抨击。孔子在中外历史上有十种历史形象,„„在历史舞台上不断地变脸,扮演神圣或可笑的角色,令人感叹不已。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七种形象 第一种形象是“圣化”。孟子曾指出:“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 司马迁说:“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史记〃孔子世家》)
汉代已有人称孔子为“素王”,意思是说孔子有王者之德,无王者之位。清代统治者封给他一个称号:“大成至圣文宣王”,大概是二千多年中读书人的最高头衔。
第二种形象是“矮化”。在《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中,有许多同时代的隐士对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极尽嘲笑之能事。或讽刺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或嘲笑他“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垒垒若丧家之犬”等。
第三种形象是“正统化”。汉代董仲舒极力推崇孔子所作的《春秋》一书,认为“《春秋》之道,大得之则王,小得之则霸”。《春秋》一书具有“大一统”的观点,追求“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包含了国家政治版图与意识形态的双重统一。
第四种形象是“神化”。在汉代公羊学派儒生在《春秋纬〃演孔图》、《孝经援神契》等书中从孔子的出生、相貌至行为方式进行了一系列精心编造的神话:孔子并非是俗人凡胎,孔子生有异相,孔子预言刘邦将取代秦王朝而登上帝位……
第五种形象是“僵化”。经过一千多年的流传,孔子的形象到了宋代就渐渐被理学家所僵化。宋代理学家朱熹说过:“……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
第六种形象是“维新化”。晚清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把孔子塑造为维新运动的祖师。认为“六经”是孔子为了“托古改制”,按照自己的政治理想,假托古人尧、舜的言论而亲自写成的作品。
第七种形象是“丑化”。晚清以来,孔子的形象江河日下,或被严重扭曲,或被无情抨击。后来,袁世凯窃国、登上民国总统之位,定孔教为国教,提倡尊孔读经。章太炎写《订孔》一文,指出儒学是“中国的祸本”,“我们今日要想实行革命,提倡民权,孔教是断不可用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陈独秀号召青年:“以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塞绝与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
孔子在西方历史上的三种形象
第一种形象是“哲学家”。明末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中国传教史》中说:“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是孔子。他所说的和他的生活态度,绝不逊于我们古代的哲学家;许多西方哲学家无法与他相提并论。故此,他所说的或所写的,没有一个中国人不奉为金科玉律;直到现在,所有的帝王都尊敬孔子,并感激他留下的遗产。”
第二种形象是“智者”。著名哲学家德国黑格尔虽然说过“孔子的哲学就是国家哲学,构成中国人教育、文化和实践活动的基础”,但认为“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不能算是哲学家。(注:黑格尔本人不懂中文,他对孔子思想的了解只是限于传教士的译本,黑格尔是欧洲中心主义者,轻视东方文化,他甚至不无偏见地认为汉语不宜思辨。)
第三种形象是“完人”。18世纪法国一批学者高度赞赏孔子,几乎认定孔子是个完人。大思想家伏尔泰认为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言基督未曾说过。他在自己的礼拜堂中挂了孔子的画像,朝夕礼拜。
法郎士〃魁奈是法国重农学派的创造者,马克思称之为“现代经济学始祖”,人称魁奈是“欧洲的孔子”。这一派对于孔子作了高度的评价:“孔子立教的目的在于恢复人类天性,不再为愚昧和情欲所蒙蔽,……应以理性为标准;凡是不合理性的,叫他们勿动,勿思,勿言。” ——摘自《孔子在中国与世界历史上的十种形象》2007.9.30《解放日报》第7版(有删节)⑴依据上述材料,选择你认为对孔子评价最极端的两种形象,写出它们所折射出的时代背景。(10分)
⑵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看待孔子在中外历史上形象多变的现象。(15)
(提示:总的论述之后,可以选择其中3-4种形象做进一步的分析论述。)
第三篇:《走向海洋》读后感
人类与海洋---------《走向海洋》演讲
你知道中国大的领土有多大吗?我想,你一定会说有960万平方千米,谁不知道。这你就错了,中国的领土除了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还有300万平方千米的蓝色国土---------海洋。
《走向海洋》从整个历史的、文化的、天下的角度,诠释人类的发展跟海洋的密切关系,条理清晰,精辟而意境深远。好像让人清晰看到历史的车轮是怎样向前极重而缓慢的转动的。
读了这本赞美海洋的书,我对蓝色的海洋充满了好奇。海洋是生命的起源,最初的生命是降生于海洋。可以说,没有海洋,就没有生命,也就没有人类的今天。海洋里有蕴藏丰富的自然资源:有80%的生物资源;有下90%的淡水资源——南极、北极冰山;有70%的石油和自然气资源,现在已知的可开采储就有3000亿吨。早期中国的海上实力很强,3000年前就到过墨西哥,从秦始皇东巡,到徐福东渡,到唐宋海上丝绸之路,再到鼎盛时期明代初期近万吨级的巨船郑和下西洋……到了明朝后期,却实行了禁海锁国,直到清朝时遭受了两次鸦片战争的侵略,才稍稍注重海防,中日甲午战争中落得个全军尽没,清朝也被帝国主义国家蚕食得支离破碎。它们让我感到心酸,也感到屈辱
历史的车轮终于缓慢地滚动到了新中国,我们不但改掉了“禁海锁国”,也努力地发展海军,还独自研发了威力无比的核潜艇,成功收回了香港和澳门,今天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更是中华民族海洋崛起的划时代象征。当然那些中国海洋史上的著名人物——郑和、郑成功、魏源、毛泽东……一个个名字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难以忘怀。
看完这本书,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中华民族有几千年沉淀下来的博大精深的海洋文化需要我们去细细体味,未来的路上,民族的振兴与发展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全球的海洋是相通的,人类的利益是共同的。为了地球更加美好的未来,也为了这拥有1260万平方千米领土的中华大国能在未来越发繁荣茂盛,充实使用海里的资源吧,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吧!提起海洋,我以前只是略知一二。自二十一世纪以来,海洋已经成为人类第二个聚宝盆,它蕴含的丰富资源,令人类叹为观止。本学期,我认真拜读了《走向海洋》这本书,有了很多新的收获。
从书中,我了解到,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物种;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库,那里有数不尽的财富和能源,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帮助。
就拿海底富饶的油气田来说吧,英国原本是一个石油贫乏国,可是在1980年,英国从海底获得石油161万桶,摇身一变竟成了一个石油输出国。再者,长期以来,外界一贯称中国为贫油国,因为中国海洋根本不具备储油条件。然而,中国人民不甘心这样一个大国竟会是贫油国,通过不懈探索和实践证明,中国的南海、东海和北海都蕴含着丰富的油气田。随着科技的飞跃,进入21世纪,中国海上钻井事业已向深海发展。中国与日本钓鱼岛争端、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南海争端,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也有很重要一方面的原因是为了能源,因为在那片海底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油气田。
你看,就凭石油怎么不能说海洋不是一个聚宝盆呢?此外海洋中还有天然气、可燃冰……海洋里的资源可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解决了一系列世界能源危机。
目前,由于世界人口众多,陆地上食物快匮乏了,而海洋,此时成了我们的大粮仓。例如南极磷虾,每年产量将近1亿吨,只需捕捞几百万吨,就大大超出了当今世界上的海产品产量总和。海洋中还有许许多多的食物资源,可供人类今后的开发和利用。
掩卷沉思,庞大的数字,令我大开眼界,不过,海洋中虽然蕴含着丰富的资源,但因为再生周期太长,所以无序开发的话,终究会有枯竭的一天。如果人类再像对待陆地那样,对海洋造成伤害,破坏海洋生态平衡,人类还能到那里寻找资源?月球?火星?且不说现在还未有如此高明的科学技术,即便有了居住在太空星球上的条件,那人类的劣根性不消除,“搬家”早晚还是必然的。看,如今,人类又开始了对海洋的破坏:围海造田、将有毒物排入海洋……种种劣迹,让人扼腕叹息!我想向人类大声疾呼:善待海洋、有序开发,让这个聚宝盆长远地为人类服务!
第四篇:走向海洋观后感
走向海洋观后感
走向海洋>观后感
(一)看了大型纪录片走向海洋,我第一次对海洋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被它奇妙的力量所震撼。中国人名自古以来一直对海洋充满敬畏之心,也许这就是中国人始终没有正视海洋的原因。而当我慢慢试着去发现,去正视,去直面,才发现海洋文明是一直渗透入华夏人民骨髓的。
他培育了华夏人的农耕文明,作为它坚不可摧的屏障,始终拱卫黄土地的安宁,从而有了华夏子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黄色文明。然而以青藏高原为界,在他的另一方,蓝色文明正疯狂滋长。而通过贸易交流,殖民扩张,移民,商业文明在海洋的摇篮下得以快速生长。在西班牙人看来,>幸福来自于大海,来自贸易和征服。在古希腊,特洛伊战争更加奠定了海神在西方人心目中的地位。而这一切全来自于海洋。
再从观中国,海洋与华夏的渊源从来都是那样神秘莫测的,他决定了一个国家的起与落,盛与衰。从3000年前就已到达墨西哥到始皇东巡到徐福东渡再到唐宋海上丝绸之路,从鼎盛的明初郑和下西洋再到明后期闭关锁国,两次鸦片战争,似乎海洋与中华文明的联系从不曾间断,不论是以它独特的惩与罚的方式还是以它的威严与神秘莫测的力量,他陪中华文明一路走来,见证着中华文明的荣辱兴衰。
回到当今,我们看到那钓鱼岛争端愈演愈烈,菲律宾挑起黄岩岛事件,越南不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南海油气资源被周边国家疯狂盗采,大片蓝色国土正被邻国蚕食,这一切都是海洋又出给我们的难题?这个问题我想每一个华夏子孙都应该深思。我们在陆地上能与大多数邻国解决领土争端问题,而在海洋方向却难以突破。“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的提出更是遭国人吐槽,到底怎样才能维护中国南海权益,做到“主权属我”呢?为了维护海外权益,扞卫海上通道,我国必须发展海上力量,包括海军建设,加强发展海洋经济,维护海洋权益,把中国建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海洋强国!
走向海洋观后感
(二)这个周末,我通过CCTV观看了《走向海洋》这部纪录片,掌握了很多知识,受到了很多启发,并且颇有所感。
《走向海洋》这部纪录片主要讲述了世界各国与海洋的>故事,包括海洋权益的维护、海洋主权的宣誓、海洋领土的争夺等。《走向海洋》第一集讲到了俄罗斯潜艇曾经下潜到北冰洋4261米的深处插上了一面国旗宣誓主权,并且这一行为引来了众多国家的纷争。的确啊,《走向海洋》真是一部非常启示人的纪录片。观察现今,咱们国家的南海问题成为了热议焦点,南海的油气资源遭到了周边国家的开采盗龋可是这么多年来始终没有拿出一套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还是在于我们国家过去对于海洋权益的保护不够重视埃随着我们对于海洋权益越来越重视,我们构建”海洋强国“的梦想也不会遥远。
同时《走向海洋》也让我思考到,构建海洋强国关键还是在于海洋能力的建设,就像俄罗斯那样能够拥有先进的潜艇达到几千米深度水域宣誓主权。而我们同样应该积极发展国防与军事实力,以维护我们日益迫切的海洋权益维护问题。
总的来说,《走向海洋》真是值得我们一看,并且从中受到启发,开展我们的积极建设工作。
走向海洋观后感
(三)自马汉提出“海权论”以来,世界各国的海洋意识日趋强烈。海洋,这个国际纪录片创作的永动主题,曾经催生出《海豚湾》,《蓝色星球》和雅克。贝汉的《海洋》等一系列的经典纪录片,它们是西方人对海洋几百年来的重视的结晶。而我们,作为一个曾经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海军,最发达的海洋经济线的泱泱大国,有关海洋的纪录片却屈指可数,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大国的悲哀。追本溯源,这不是纪录片本身的问题,这是整个民族海洋意识薄弱的一个映照,正如《走向海洋》中所说的,我们“把海洋当作底色”,而不是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于走向海洋,我希望大家不仅仅是以以一种娱乐的态度观看,他首先应该是一部唤醒民族海洋意识的教育片,尤其是对在海南岛学习的莘莘学子来说,没有现代的海洋意识,不仅仅是可悲的,更加的可怜的。以下是我在观看走向海洋以后的一些感想。
不同于其他海洋纪录片,走向海洋并不是以海洋奇观作为纪录片的主旋律,而是从历史的角度,通过历史进程的讲述,国家之间的对比,各类专家的评论,从历史、地理、文化、心理、经济、生存多个角度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一副色彩缤纷,波澜壮阔的海洋画卷。
从走向海洋得知,中华民族有着悠久辉煌的海洋历史,这个历史出人意料的久远。有根据的推测,中华民族的海洋历史很有可能在中华文明的源头即殷商时代就与中华民族血肉相连,在以后的几千年当中,海洋的气息一直飘荡在中华民族的身边,若即若离,变幻不定。
从始皇东巡,兵马俑目视东方,徐福东渡,到南宋海上丝绸之路的盛况空前,从元帝国强盛的海上事业,再到到明代着名的郑和下西洋„„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光荣和自豪。然而从朱元璋的一纸禁令,到宝船遗骸的霉烂腐朽,从清末的仓皇海防,到北洋舰队在慈禧太后的喧天寿庆声中走向败亡„„一桩桩,一件件却是历史留给我们的辛酸与屈辱。但正如电视片所说:“历史没有假如。文明的道路选择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今天,中华民族面对海洋向我们展开的怀抱,转变观念,走向深蓝海洋既是中华民族的必然选择,更是中华文明继往开来,走向现代文明的历史契机。
西塞罗说“谁控制海洋,谁就能控制世界。”虽有所极端,但这句话所体现的对于海洋的重视态度,却不论过多少岁月都不会过时,尤其是在当下的中国。
黄岩岛的争议刚刚降温不久,钓鱼岛的争端就甚嚣尘上,中国海外航道刚刚畅通,中国渔民就在海上被人射杀,而渔民,渔船被扣等外国恶劣行径就更是永未停止。在国家迅猛崛起的同时,国家正面临着严峻的海洋形势,战舰远航,拥有航母,蛟龙下水„„一个个在海洋上取得的耀眼成绩在提升民族自豪感的同时,掩饰不了的是在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之外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下面涌动着的黑色洪流。可惜的是许多国人甚至是海南的同学尚未意识到海洋对于未来中国的意义之重要。
“从1840年已降,一个半世纪,中华民族经历了奋起直追的痛苦,也>收获了走向复兴的喜悦。>挫折 是成长的代价,失败是前进的动力。在历史的汪洋中没有哪一种文明能够保持一帆风顺。我们不应该再去责备祖先的保守,因为封闭的大陆曾经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同样我们也大可不去计较他人的冷眼,因为幽暗的大海曾经是全人类的梦魇。睡狮正在梦醒——因为我们正在凝视着海上升起的太阳!”作为一名海大的学子,我们所做的不应该是静等雄狮的梦醒,而是在雄狮梦醒的过程中临海凭风,远眺目光,立足海天之际,毅然投入到祖国发展海洋的大战略之中。我相信未来的中国的疆域不再是一只雄鸡,而是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是奔腾不息的火焰,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是火炬的托盘和手柄,是中华文明重新焕发耀眼光芒的不朽源泉。我相信未来的朝阳必将从中国海的海平面上升起。
第五篇:走向海洋观后感
看过《走向海洋》这部纪录片之后,我的感触蛮多的,它让我体会到什么叫“背海而亡、向海而兴”的道理,我的心情也随着我国海上贸易与军事力量的起起伏伏而跌宕不已。
这部纪录片让我清醒地认识到了海洋的重要性,让我认识到海洋对祖国崛起的巨大作用,让我忽然意识到我们祖国的领土早已不是那小时候记忆中的区区960万平方公里了,因为多了300万平方公里的海上领土,我忽然觉得这不足陆地面积三分之一的海上领土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比陆地更重要。
西塞罗说过:“谁控制了海洋,谁就能控制世界”,这并不是句空话,而是一个真理,一个让人无法辩驳的真理。中国海上贸易由无到有,海上力量由强而弱这如铁般的事实恰好验证了这一真理。
回顾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辉煌与屈辱并存”的海洋之路,从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到宋朝的王安石变法,从明太祖的“海禁”到明成祖的郑和下西洋,从洋务运动近代海军的建立到甲午海战中国制海大权的旁落,,,这些种种,固然有值得我们骄傲的地方,但是我想到的更多的其实应该是那段永远忘不掉的岁月所带给我们民族的创伤与耻辱。这都是“海禁”与“闭关锁国”所带来的恶果,是当时统治者的鼠目寸光与狂妄自大导致的结果。虽然后来清政府意识到了海洋军事力量的重要性,但又能如何,因为当时阻碍海上军事力量发展的恰恰正是清政府那腐朽的封建体制,甲午海战的全面失败正是对其最好的诠释。
那段屈辱的历史,让我们深深的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也深深地意识到了海上力量的重要性。于是建国以来,国家极其重视海防,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上军事力量,用以保卫祖国领海。但如今南海争端愈来愈激烈。钓鱼岛事件、黄岩岛争端,这些事件在让我们愤懑的同时,更让我们明白了现在我们的海上力量依然不够强大,我们的领土与主权正在遭受别国的侵犯。我们应该警觉起来了,国家的领土主权不容侵犯,300万平方公里的海上领土也绝不能再屡屡受到侵害。然而政府的做法却是十分“柔和”,以礼待人却并不一定能让别人对我们以礼相待,过分的柔和、谦让与宽容只会成为他国更加肆无忌惮的理由。
海洋既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空间,也是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舞台,而海洋政治斗争的中心,是海洋权益。全球愈演愈烈的海权之争,背后都是巨大的海洋利益。海洋维系着中华民族崛起的诸多重大安全和发展利益。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海洋意识淡薄的国家对海洋权益缺乏敏感性,也不可能有前瞻性和预见性。无法在别人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就把事情想好办妥,另外,由于意识淡薄,也不可能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产生强烈的激情和冲动。没有系统正确理论的指导,就不可能认识到制定国家海洋战略和海洋政策的重要性,没有战略和政策支撑的海洋事业发展往往会迷失方向。中国保持快速发展的前提是中国要有一个持续稳定和畅通的海外资源、能源及海上贸易交通线。海洋事业的发展左右着祖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海上军事力量的强大与否也决定了我国在南海的利益能否得到切实的保护与开发。
海洋,孕育着生命,更是孕育着中华民族崛起的希望。中国的300万平方公里的海上领土主权神圣不可侵犯!